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5号文库
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统计过程
编辑:落花时节 识别码:24-610791 1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01 10:09:06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统计过程

我的教育叙事故事

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统计过程

统计这部分内容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标准中强调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有意识地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并进行交流。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统计的教学应该是充满趣味和吸引力的,但让他们真正理解统计的全过程是有一定困难的。我所教的班级在二年级上册学习到第七单元《统计》时,我问学生:“一年级我们已经学习过简单的统计了,你觉得什么是统计?什么时候要用到统计?”学生顿时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有的学生说,统计就是填一些数;有的说统计就是加起来求一共是多少;有的说是画“正”字;有的说就是画条形,涂上颜色;学生对统计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我不禁反思:统计难道就是让学生会根据数据计算,会制统计表、统计图吗?不,绝对不是。是不是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收集数据的具体细节上:如多样化的符号表达,可以用○、△、正字等记录等等,是不是我让学生根据数据去计算的太多了?这些当然必不可少,可是只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解决问题,去制图,而往往忽略了让学生发现、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以及收集什么样的数据等这些对培养学生统计意识尤为重要的内容呀!

课标中也一再强调要使学生形成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的全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运用适当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运用统计表展示的数据,分析数据并作出决策,进行交流。该怎样落实课标要求,尽快的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我对二年级上册统计教学内容进行了反思与尝试。

一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本册要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且有一个最大变化是随着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一年级代表1个单位改为代表2个单位。书上的例1是统计学生喜欢的小动物情况,如果准备小动物图片,让学生统计也能达到教学目的,但这种统计过程是教师硬生生的抛给学生的,而不能更好的体现统计的必要性,怎没办呢?既然统计就要统计与学生生活或学习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有统计价值的。时值12月份,正好我们学校少先队正在搞一个“不把零食带校园”的主题活动,主要倡导学生早晨要吃好早餐,不带早点进校园。我为何不利用一下呢。

上课时,我将学校的这一主题活动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并提出想了解同学们吃早餐的情况,吃的科学不科学?学生顿时积极性很高,争着抢着要回答我。我看水到渠成了,就装作一副听不清的样子并以“不能全面了解情况”为由把问题交给了学生,终于学生按捺不住了,有同学提出:“老师,我们在全班做个统计吧!”这正是我想要的呀,学生已经有了统计意识。

接下来我就让学生们讨论该怎样去统计?学生们说一个一个去问,在黑板上做记录。立刻就有学生说:“老师,那不行,万一种类太多,那要写一黑板呀!”是呀,怎么办?有学生提议,挑几种同学们经常吃的主食吧。好,我和学生一起确定了几种比较大众一些的主食:馒头、面包、油条、米饭、面条,为了更全面,我们还设了“其他”一栏。

统计的项目写好了,问题又来了:“一个一个的问,全班60多个学生问一遍多耽误时间啊。”我故作发愁状。这时数学小组长们发挥了作用,他们主动要求分担我的忧愁,拿起笔和纸来,走到了小组员身边去调查、了解、记录了。我一阵欣喜:同学们自觉的去小组合作了!很快6个小组就用画“正”字的方法将数据收集了上来,逐一给我汇报,我将数据进行了汇总填入统计表中。我又提醒学生:“怎样保证数据全不全呢?”学生即可将每一项的人数相加和本班人数核对发现无误后才进行下一项。这里也帮助学生养成了检查的好习惯。

接着我领着学生在方格纸上制图。吃面包的人数最多有32人,可老师准备的方格纸上竖着数只有20个格怎么办?这和学生以前的固定思维一格代表1个人发生了冲突,学生还是动脑筋说出来:“格子少就一格多代表几个人吧。”我和学生们一起定夺:根据需要就一格代表2个人吧。同时我也问学生:“如果调查的是全二年级或全学校的情况,数据就更大了,怎么办?”学生思路立刻放开了:老师,可以一格代表5个人、8个人、10个人、15个人、20个人、100个人。学生们已经会根据数据的需要调整一格所代表的单位数了。同时我也提醒学生选择一格所表示的单位数时,尽量选取一些容易标数、容易算的数,如5个、10个、20个等,一般不选那些3个、8个等这些不方便计算的数。学生此时已经很明白了。

完成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接下来就是对数据的描述与分析了,同学们总结了全班早饭吃面包的人最多,吃面条的人最少等等。我又给学生准备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关于早餐,你还有哪些好的建议或想法?学生立刻交流起来,有些想法还真让我佩服。有学生说早晨吃面包喝牛奶很有营养,可以长高个;有的提醒大家油条是油炸食品,含铅量高,不易多吃;有的说方便面是垃圾食品,不如挂面营养好,要少吃;还有的同学说,必须坚持吃早餐,因为一天之中早餐最重要,早饭要吃好、午饭要吃饱、晚饭要吃少;不要边走边吃早餐,天气冷容易吸凉气,也不利于消化„„

一节课学生始终保持着十足的兴趣和积极性,他们讨论、交流、合作、倾听,这正是每个老师想要的课堂呀!

我觉得教师在课堂上,只有把学生放在首位,创设了基于学生需求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与他们生活经验相关的情境,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多给学生提供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兴趣,学习主动性,这时的课堂才最有效呀!

第二篇: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命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命

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为德育显性课程,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生命教育中更是承担了极其重要的责任。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关注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地、创造地落实生命纲要,首先要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内容与主题的选择上注重适切性,不做加法,紧密结合课程资源,利用好课内外的有效途径与手段,充分挖掘生命教育的内容,凸现生命教育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富于生命力的教育教学活动。

《学游戏,做游戏》是科教版二年级第一学期《品德与社会》中第四单元《一起玩游戏》中的一课,该单元是本学科第一次出现的以“玩”为主题的单元。“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而游戏恰恰是形成学生个性的重要方式,是每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游戏可以培养人的品性、兴趣;形成人的性格;增长知识,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学会玩游戏是人生的重要内容。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状态进一步观察分析,发现很多低年级学生不会真正地玩游戏,误将奔跑打闹作为游戏的一种方式;有些则是单一地将电子游戏作为游戏的全部;也有些学生不能与他人合作,健康安全地玩游戏„„可以说,他们对游戏的认识是点滴的、零星的。在此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了解一些游戏的玩法,以及一种玩具的多种玩法;了解并学习一些老游戏,体会在简朴的生活中创造快乐;愿意和小伙伴一起合作玩健康的游戏,体会到玩游戏真快乐。此外,本堂课的教学时间已临近学期结束,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与寒假生活相结合,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假期中继续拓展游戏活动,丰富愉快的寒假生活。

由于这次公开课教学是借班上课的形式,因此,我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次课前访问了解,在沟通中,发现这个班级的学生比较天真也比较好动,对于新鲜的事物感兴趣但又有些胆怯„„

如果在备课中加入对这些孩子特点的思考,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手段,无疑对课堂教学的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想到了通过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方式之一——游戏,来辅助教学。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孩子们体验、感悟、发现、探究,从而获得认识、情感和行为各方面的发展。

一、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学习

在这节课的引入部分,我设计了“跟着节拍走”这个游戏活动环节,让学生在节奏强烈的舞曲中跳一跳,动一动,初步感受游戏的快乐。由于教学手段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眼、耳、手、脚„„原本还有些怯场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游戏活动中,他们的脚步开始踏得有力了,声音变得响亮了,脸上也渐渐露出了笑容,学生学习的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为师生间进一步交流沟通创造了条件。可以说,这样的活动体验是快乐的、充满童趣的,是学生喜爱的,也为学生下面的学习、认知和体验打下了基础。[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老师有个建议,让我们初次相识的大朋友、小朋友先来做个游戏来开始今天的这堂课好吗?

这个游戏就叫做跟着节拍走。让我们跟着跳动的节拍动起来。愿意跟老师一块儿热热身的小朋友,跟我踏起脚步,走到中间来!12,12,1234 游戏过程:左手举起来,右手举起来,现在不要动,现在不要动,现在还是不要动,原地转一圈。现在蹲一蹲,现在跑一跑,伸伸手,弯弯腰,再把屁股拍一拍。(**)1234567,跟我一起跑起来,跑得快一点,*****,拍得慢一点,1212,再把脚步放得轻又慢,1——2,1——2,轻声回到座位上。师:你觉得这个游戏有趣吗?

生:我觉得这个音乐节奏感很强,自己好像在做游戏,又好像在跳disco。生:我想举起右手,可不知怎么的偏偏举起了左手。

生:做了这个游戏后,我浑身都来劲,和大家一起做游戏真快乐。生:„„

师:是呀,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各种各样的游戏就时常陪伴着我们,使我们结交到了许多的小伙伴。瞧,操场上、儿童乐园里,到处洋溢着欢乐的笑声,多开心呀!放假了,我们的活动天地更宽了,在学习的同时,不忘健康有益的游戏,使自己在快乐中玩,在玩中得到进步,让假期过得有意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多彩的游戏王国。学游戏,做游戏,(出示课题)让自己变得聪明、健康、有活力。

二、在游戏活动中获取新知

在新授的过程中,穿插深受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首先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角,让学生在游戏中自己体验、感悟,获取新知,懂得道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在“跟着节拍走”这个游戏之后,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活动实际广泛地交流了自己曾经玩过的游戏,或者当场玩一玩,让他们在交流为什么喜欢玩这些游戏理由的同时,体会了游戏的作用——强身健体、消除疲劳、锻炼思维、增长知识、增进友谊。从而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玩健康有意义游戏的兴趣。

“学游戏,做游戏”中“做游戏”也有一定的窍门。于是,我在让学生了解游戏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巧手搭高楼”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团结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合作中领悟做游戏时需要冷静细心、动脑筋使巧劲多实践;友好竞争不耍赖;让学生在玩玩、学学的游戏活动中初步感知了做游戏的窍门。也正因为每位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自己的体验,大家在交流中,积极发言,说出了自己不同的感受。[教学片断] 师:说到游戏,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你们现在在学校里都会玩哪些游戏啊?(学生交流各自喜欢玩的游戏,如老鹰捉小鸡、青蛙跳等)

师:你们会玩这么多的游戏,那么,图上的小朋友在玩哪些游戏呢?把书翻到p52看一看,都有哪些游戏?这些游戏你都会玩吗?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师:这些游戏你们喜欢吗?为什么?

生:算24点时,我可紧张啦!又能练计算,还能使我反映更快。生:复习完功课后,做做跳房子的游戏,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劳。生:抖鸡游戏可以锻炼我的体魄,使自己变得更结实。

(教师板书:强身健体、消除疲劳、锻炼思维、增长知识、增进友谊)

师:是啊,游戏的作用可真大呀!我们在玩这些对健康有益的游戏时,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师:“巧手搭高楼”的游戏你们知道吗?这个游戏非常时髦,经久不衰,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那么吸引人呢?让我们在游戏中找找答案。(介绍游戏规则)学生游戏,交流感受

师:为什么这一组既垒得高,又不倒?他们取胜的秘诀到底在哪里?他们队为什么会输? 生:游戏方法没有掌握好。生:他们配合非常的默契。生:他们动脑筋,使巧劲了。生: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生:抽砖头时,尽量不要抽取两端的砖头,抽中间的,这样能够保持平衡,不容易倒塌。[出示游戏窍门:] 冷静细心,团结合作 动脑筋使巧劲多实践 友好竞争不耍赖

三、在游戏活动中探究创新 [教学片断] 师:游戏伴随着我们生活,伴随着我们学习,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它是我们亲密的伙伴。你们可知道,如今已经长大成人的爸爸、妈妈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他们小时候都玩些什么游戏呢?让我们乘坐时空隧道,回到过去走一走、看一看。以电影方式播放老游戏(参看p54)你看到了哪些游戏? 学生交流所看到的内容

师:前几天,老师让你们回去问问爸爸妈妈及你的长辈,他们小时候都玩过些什么老游戏?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学生交流并出示实物,教师演示抽陀螺、抖空竹)

师:刚才,有些同学交流的老游戏其实是我们上海传统的弄堂游戏,它们也叫做“九子游戏”,老师从爸爸妈妈那里了解到,这些游戏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做“小八腊子游戏”,你看就简单的6个字把上海人小时候玩游戏时可爱的模样给叫了出来,多有意思!

千万别小看了“小八腊子”玩的游戏,现在,这些风靡五六十年代的民间传统游戏还吸引了不少外国友人的眼球,他们在以九子游戏为主题的“九子公园”内亲身体验参与,别提有多高兴了!

学生玩玩老游戏:(出示六组老游戏:跳皮筋、抖空竹、抽陀螺、夹弹子、挑游戏棒、滚铁圈)师:这些游戏你们都会玩吗?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试着玩一玩好吗?老师给你们每一组准备了一些材料,接下来,请你们挑选自己喜欢的一种试着玩一玩。学生游戏:

是:刚才,你们玩了那么多的老游戏。原来一根小棒、一块木头、一根铁丝就能成为我们游戏的器具。那么,你们发现它们都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出示:废弃的铁圈、竹签、玻璃球、木制陀螺、橡筋、绳子、木块)讨论 生:这些东西都是自己动手做的。

生:这些东西有些不是买的,是家里现存的。生:这些东西的道具都很简单。生:这些东西很便宜,不用花很多钱。

师:是啊,简简单单的一根绳、一根棒,就能做出那么多的游戏,带来那么多的 快乐。老游戏正是因为道具简单、游戏有趣、玩法多样,还不受限制,流传至今,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使我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前两天,市教委、市精神文明办公室等6大单位就为我们中小学制定了份寒假生活菜单,其中有一条是建议大家去“社区学弄堂游戏”,还专门开设了“上海民间传统弄堂游戏寒假免费培训班”,现在,就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培训班里先来体验一回。是: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道具。让我们开动脑筋,张开想象的翅膀,发挥老游戏道具简单的特点,创造出有趣的新游戏。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一组分别放置三种道具:绳子、球、麻袋,选择其中一种,也可以不使用道具来进行游戏)„„

在授课前,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父母小时候玩的一些老游戏,如:打电话、踢钮扣、金锁银锁等;在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各式各样生动有趣的老游戏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于是,我就抓住这个最佳时机,让学生认识老游戏,学学老游戏,玩玩老游戏,着重挑选了几个看似简单,学生却又不会玩的老游戏,让学生通过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互相探讨,操作实践来学会一些老游戏,把整堂课推向了高潮。学生在说说、玩玩中了解到老游戏的特点,体会了老游戏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快乐。这时,教师适时的点拨小结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老游戏至今风靡流行,成为上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原因所在正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的体现,这群从小在上海长大的孩子在感受到老游戏的文化时,心中的自豪感油然升起。

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老游戏道具简单,玩法多样的特点,并结合今年上海市教委为中小学生制定的寒假生活菜单中的一项内容“社区学弄堂游戏”,让学生开动脑筋通过游戏活动“超级变变变”,尝试探究出更多有趣的新游戏。这个游戏活动的设计力求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自动”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只有将生活中具有教育价值的真实素材和课堂教育相结合,我们的课才能上得生动活泼,富有“童心”、“童趣”,学生才能学得更主动更积极。生命,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抽象的词汇,似乎还太难理解,但是在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的各类活动中,通过教师采取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在体验和感悟中不断发展、深化,从而真正有效地在学科中融合生命教育,我想我们的学生是能够了解生命,感受到生命带来的快乐的。

(附教案)

科教版:《品德与社会》二年级(上)

学游戏做游戏

教学要求:

1、了解一些游戏的玩法,以及一种玩具的多种玩法。

2、了解并学习一些老游戏,体会在简朴的生活中创造的快乐。

3、愿意和小伙伴一起合作玩健康的游戏,体会到玩游戏真快乐。教学过程:

一、做游戏,揭示课题

1、游戏:跟着节拍走

让我们跟着跳动的节拍动起来。愿意跟老师一块儿热热身的小朋友,跟我踏起脚步,走到中间来!

2、谈感受:你觉得这个游戏有趣吗?

3、学生回答:

4、出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多彩的游戏王国。学游戏,做游戏,让自己变得聪明、健康、有活力。

二、了解游戏的作用

1、你们现在在学校里都会玩哪些游戏啊?

2、那么,图上的小朋友在玩哪些游戏呢?把书翻到p52看一看,都有哪些游戏?这些游戏你都会玩吗?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3、这些游戏你们喜欢吗?为什么?(板书:强身健体、消除疲劳、锻炼思维、增长知识、增进友谊)

4、小结:是啊,游戏的作用可真大呀!我们在玩这些对健康有益的游戏时,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三、学做游戏

1、学做一个游戏:巧手搭高楼(1)介绍游戏规则:(2)学生游戏

(3)交流感受:请胜方讲讲取胜秘诀。

(4)出示游戏窍门,小结:冷静细心,团结合作 动脑筋使巧劲多实践 友好竞争不耍赖

四、学做老游戏,玩玩老游戏

1、如今已经长大成人的爸爸、妈妈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他们小时候都玩些什 么游戏呢?让我们乘坐时空隧道,回到过去走一走、看一看。

2、以电影方式播放老游戏(参看p54)

3、你看到了哪些游戏?

4、前几天,老师让你们回去问问爸爸妈妈及你的长辈,他们小时候都玩过些什么老游戏?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5、玩玩老游戏:

(1)过渡:这些游戏你们都会玩吗?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试着玩一玩好吗?(2)学生游戏活动(3)交流游戏,谈感受

(4)小结:这些游戏看起来是那么的简单,其实在做的时候还有很多的窍门。我希望你们今后在游戏中不断地动脑筋,多实践,相信一定能够学会它。

6、刚才,你们玩了那么多的老游戏。你们发现它们都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7、小结:

老游戏正是因为道具简单、游戏有趣、玩法多样,还不受限制,流传至今,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使我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五、创造新游戏——超级变变变

1、过渡: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道具。让我们开动脑筋,张开想象的翅膀,发挥老游戏道具简单的特点,创造出有趣的新游戏。

2、分组进行讨论

3、反馈:(介绍游戏名称、演示)

六、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体会了游戏的作用,知道了学做游戏的窍门,并且创造出了有趣、健康、有意义的新游戏。老师希望你们通过各种健康有益的游戏,让自己在游戏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增强生活的本领,真正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情趣和活力。

第三篇: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王红

创设活动课是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最佳的、也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应着重注意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体验学习,强调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体会了什么”,也就是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悟到了什么”。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安排有效的课内、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使课程吸引学生,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充分体现寓教于乐,促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完善自我,使课程教学有效,体现初中思想品德课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的教学新理念。

而活动课是侧重学生直接经验的课程,这种课程的主要特点在于“做”,在于手脑并用,在于脱离开书本而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以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男生女生》一课教学中,教师设计让四名男生、四名女生上台活动,教师先是让男女生之间相互问好、交换礼物、握手,男女生很自然地按教师的要求开展交往活动,然后教师提出了“请男同学拥抱一下女同学”,结果全班同学一愣,继而哄堂大笑,台上准备开展活动的学生也尴尬地不知所措,借此时机教师引出了“男女同学的交往与同性同学的交往有所不同”的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这次课堂活动安排中,教师创设了一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中获得了切身的体验,促其感悟,达成了教学目标,体现了活动课的特点。

那么,怎样促成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呢?为此,我们开展了教学探索。

一、整合三维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获得知识。

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整体,要在教学同一过程中整合三个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渗透中。

初中思想品德课与传授文化知识中渗入德育内涵的其他学科教学相比,并不以传授文化知识作为其主要功能,而是借助于这些文化知识为载体,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品质教育。如《文明交往》一课的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交往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通过活动,掌握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模拟与人交往的各种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求“感受文明交往的重要意义,学会与人、特别是陌生人打交道,形成良好、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教学设计先让学生模拟教材中“礼貌与言行”的漫画情境做课堂表演,表演过后开展对表演角色的评价,再联系自己的行为自评;然后教师布置学生根据情境“学说表示感激的话”,注重学生行为的训练;最后教师再布置学生在课后开展社区调查活动,体验以各自不同的交往方式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充分认识礼貌、微笑在交往中的作用,通过对交往技巧的实践,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这种活动设计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参与中学习,落实了三维教学目标,不仅激活了学生认知上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全面激活了学生的身心,是知情合一的学习,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这种体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亲身旅历和感悟,是知识的内化、经验的升华,是自得自悟的全部活动状态,它的亲历性、构建性的特点造就了高倍数的教育价值。

二、关注个别差异,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张扬个性。

新课程从学生个体所获得的经验出发,兼顾学生个体间与个体内结构倾向与功能的个别差异,侧重其态度、动机和兴趣,对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经验的活动进行统整。

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充分发展。如在《认识自我》一课教学中,教师设计活动“给自己画个‘像’”,让学生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描述自己,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踊跃参与,在描述自己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展现淋漓尽致;随后教师又让学生开展评价,给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引出“悦纳自我”的话题;最后课程在“推销我自己”活动中结束。教师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没有用一个标准、一种模式、一套方法来施用于所有的学生,教学中联系学生本身实际和个性特点,课堂上既有群体性活动,又有个体性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的知识经验背景来进行相应的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的个性在活动中张扬,在学生的道 德发展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开展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发展潜能。

良好品德培养不能靠课堂里的说教,而应该让学习者更多地到社会中去实习、见习、操作、体验,应该在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共同作用下进行,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而采用探究与发现的学习方式,可以达到理解、质疑、活化、创新的较高思维水平,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目的就是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能力的发展。同时能力的发展,也会促进知识的内在理解、迁移。有学生形象地说:“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 由此可见,体验学习是一种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有效学习方式。而在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生得到了体验,发展了潜能。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的安排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布置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探究实践活动。如前例《文明交往》一课,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后开展社区调查活动,体验以各自不同的交往方式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活动情况反馈显示:大多数学生采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了这一活动,各活动小组同学纷纷出点子、制定访问计划、拟访问提纲、选择访问对象、开展访问调查,在活动中尝试与陌生人交往,得到了体验,发展了自己的能力,在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氛围中圆满完成了任务。

四、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生成智慧。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出发,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感实际相联系,有意识地设计和营造与教学主题相适应的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情趣,体验到课堂生活的丰富多彩,藉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并从中获得切身体验和感悟,生成智慧。

学生的智慧迸发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感染下发生的,情境能促进学生感悟。而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除了教师富有感情色彩的描述、肢体语言、文字板书外,还可选择一些图片、实物、音像制品等,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换位思考、课堂辩论、小游戏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体验。如在《自我保护》一课教学中,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排练小品,布置了“路遇劫匪”、“遭遇火灾”、“被人敲 诈”等情境,课堂上学生每表演一个情境,教师就让学生讨论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结果学生的对策五花八门,行之有效,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智慧。这堂课的设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进行反思评价,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提升思想。

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根本性质,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人是有意识、有情感、有内心世界的,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是思想品德课的内在要求。而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学生主体自身的独特体验过程,离开学生的自我体验,正确的行为规范就不能真正内化。

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往往是渐进式的,刚开始阶段,大多数学生的感觉可能是“好玩”,但随着活动的推进,学生的思想认识不断地提升,由此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理念和道德情感。教学活动需要反思和评价,这不仅局限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反思和评价,教师更要促使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进行自我评价,可以就自己的兴趣、学习的态度、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习的结果等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评价和反思,从而发扬自身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关注了教育的生成性问题,既重视过程体验,又重视结果,让学生感到真实、有效,使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在活动中生成,思想在活动体验中提升,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和思考活动的自由,让课堂动起来,这是新课程理念实现的关键。学生的学习与教师所致力于的教学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教师设计并实施体验教学,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的体验学习成为现实,才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只有让课堂活起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才能得以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得以锻炼,才能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2010.1.15

第四篇: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成长

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成长

海南省琼海市实验小学王任

在一次培训中,培训专家问:“你理想中的学校是什么样的?你能简单的画出来吗?”老师们的答案各不相同。我没有站起来说话,但我觉得学校不管是设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偏僻的山村,不管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是好是坏,如果学校里的孩子和老师们充满欢乐,这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学校。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是啊,幸福,幸福才应该是最重要的!当一个人每天面对山珍海味的时候却嚼之无味;当一个人处于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却整天心情烦闷,那他会是怎样地度日如年啊!幸福应该是每一个应该有的生活感受。教师应该是幸福的传播者,教师应该让孩子享受到生活及学习的幸福。

是的,正如郭文红老师所问的那样:现在的学生有幸福感吗?他们快乐吗?这样的教育富有儿童情趣吗?或许不能一概而论。但目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要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毫无疑问,如果学生除了上课便是作业和考试,是不会有幸福感的。我们应该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体验生活的五彩缤纷,感悟同学、老师、父母的真情,获得不同的生活感受,享受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幸福的童年生活。

幸福也是有载体的,其中一种载体便是丰富多彩的活动。郭文红老师用了许多她拍摄的真实相片呈现了她与学生共同活动的精彩瞬间。各种校内外的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也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感谢郭文红老师,她所提供的案例及做法是可效可仿的,比如走进大自然系列活动,比如参观飞机场,比如每周一次的家长讲座和学生讲座等等。联想上个学期,我们学校也开展了许多活动,如班级文艺汇演、班级男子篮球比赛、各种兴趣小组活动等等,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班级文艺汇演中,我们班孩子们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有个别学生以前没跳过舞,动作不那么协调,却练得认真刻苦。王桐同学那段时间皮肤瘙痒症发作,跳舞时汗水流下来,皮肤痒得难受,但还是默默地坚持住。班里的部分男孩子除了跳舞,还要参加班级的篮

球训练,为能在篮球比赛中拿到好名次,每天放学后还坚持练球到7点钟。他们也因此增进了友谊,谁买了一瓶饮料,大家你一口,我一口,很有有福同享的派头。有的学生还请自己的父母当参谋,为他们出谋划策并当他们的赞助商,为他们提供活动赞助——水、队服等。是的,参加活动是辛苦的,但也是快乐的,或许其间还会受委屈、受伤等。但这些活动必定会成为他们的一种经验、一种财富、一种成长的营养剂。今后,我要带着学生尽可能多地开展活动,与他们一起享受快乐时光,并以相机、文字等方式记录下来。

嗯,想一想都觉得快乐。

第五篇:在统计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统计活动,是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多样的活动,经历统计的过程

学习了老师讲解统计的教学视频,应该说收获很多、感触很深,同时也给了自己一些思考。下面就将自己学习的《统计》后的收获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引导学生充分地经历了统计的过程。

1、设计了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产生了统计的需求。

老师课前的谈话交流设计的活动充分的达到了这样的目的,当老师问:你有办法知道这儿有多少吗?生1:有点不明白,愣住了;生2:统计,用统计就可以知道了。这里既让学生产生了统计的需求,同时也找准了本节课的知识起点----一年级统计的知识(排一排、数一数、分一分)。既复习了旧知,又为了学习新知找准了切入点。

2、充分经历了统计的过程。

在引入知识的起点后,老师没有把教学目标仅仅局限于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上,而是着眼于学生感受统计问题的产生,引发统计的需求,这种需求自然地转化为了学生经历统计过程的内在动力。

3、利用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

4、用所学统计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本节课老师带学生解决了2个问题:一是书上的练习,二是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进行收集、整理继而制作统计图。整个教学过程清晰,学生的真实思维暴露更是让本节课生成了很多精彩的瞬间。

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设计了多样的活动促进了学生的思考。

本节课中教师设计很多的活动让学生去经历统计的过程,在活动中教师积极引导,直至顺利完成任务。具体来说设计了以下活动:①分一分(课前引入复习中的活动,这一活动充分地激发学生统计的兴趣,找准了学生知识学习的切入点)②画一画(这一活动是沟通新旧知的桥梁,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习资源来自学生,产生了丰富的生成资源。)③说一说(在有了前面的基础后,学生看统计图说数学问题,这一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也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基础。)……总之,老师的这节课的多种活动的设计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教学效果很好。

三、反思

老师的真实而精彩的课堂的背后也留给了我一些反思。

1、每一次的活动设计的目的要明确,即活动的要求要细致,不然学生产生的很多资源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教学效果的。

2、在课堂上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有一定的深度,要能启发和促进学生思考。很多时候当我们的问题学生答非所问,或达不到我们所预设的目标时,我们不能把一切归于学生,应该反思我们自己的问题设计。

3、如何充分利用好生成资源。课堂上的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会使我们的课堂精彩无比。

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统计过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