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记
《学记》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体系比较严整而又极有价值的一部教育论著,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份极为珍贵的遗产,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教育学专著,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学记》是《小戴礼记》49篇中的一篇,全文只有1229个字,言简意赅,含义深刻。它成书于战国后期,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经验与教育思想的总结。其中包括的教育内容非常丰富。如,对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素质、以及教师的作用等问题,都作了比较全面的系统的论述。这些思想中有很多仍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实践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下面试着进行解读,与同仁共同探讨交流。
学
记
[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解读]
统治者发布施政意图和国家法规,依靠宗亲贵族中善良的人辅佐治理国家,只能诱致声誉,但还不能使统治阶层中较多的人拥戴自己;招揽贤能的人,怀柔远方的上层人物,可以取得较多的人拥戴了,但还不能使所有百姓顺从自己。如果要平民都受到感化,遵守现行社会秩序,形成良风习俗,看来只有通过教育这条渠道。
古代兴办教育的目的:化民成俗。欲使社会有秩序、高效率、讲文明,不能光靠法规政策,更不能靠“红头文件”,教育才起根本性、决定性、终极性的作用。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解读]
璞玉不经过一番琢磨,就成不了贵重的玉器;同样,人不经过一番教育,就不懂得政治和伦常的大道理。所以,自古帝王要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从教育方面着手。《尚书》的《兑命》篇说:“统治者要始终重视教育的作用”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敩学半,其此之谓乎。
[解读]
这里阐述了“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学记》中明确地指出了“教”与“学”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认为“教”与“学”都是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教与学两方面的辩证统一。从教师方面来说,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其中包括向学生学,从而提高教的水平;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从教师的教中获得知识,但仍需要自己学习的努力,才能有所提高,不限于师云亦云。也就是说,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教学相长”不但意味着“教”与“学”两方面的关系,还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韩愈后来继承与发展了《学记》的“教学相长”的思想,进而提出“相互为师”的观点。这与他在《师说》中所说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观点一脉相承。既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明确提出“相互为师”的新思想。教人要向学有专长的人学习,谁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强就向他学习,建立新的相互为师的师生关系。这个原则对于我们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师生关系,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特别是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更应该提倡“教学相长”的精神。
“教学相长”是中国人独创的教学原则,洋人不曾提过。
[原文]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解读]
古代的学校制度是:乡属每二十五家组成的闾设立塾,乡属每五百家组成的党设立,每万二千五百家组成的术设立序。在中央集权的国都设立大学。
[原文]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解读]
这段可视为对学制及考试制度的论述。有考试学科知识的,如离经[断句]、辨志[辨析文章主题],有评判思想品德、能力的,如“敬业乐群”“亲师”、“取友”、“通达”。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有“基本要求”之分。这与我们现在根据学生不同时期发展的特点所提出的学段要求是一致的。
[原文]
大学始教也,皮允[帽子]祭菜,示敬道也。《宵雅》疑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循]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祭祖]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尔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逾越]等[次序]也。此七者,教之大伦者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也。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解读]
这几段话说明了如下的意思:
首先,学习必须必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即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其次,指出大学的教学制度是:按时进行正课教学,课后从事课外作业。
第三,指出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课外不练习好缦乐[合奏],课内就完成不了乐教的任务;课外不学习好声律,课内就完成不了《诗》教的任务;课外不熟悉好洒扫沃盥等劳役,课内就完成不了礼教的任务。就是说,不强调课外实际训练,就完成不了课堂教学的任务。
通俗点说就是课外活动是课内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课外活动,包括课外作业在内,并不是消极的,而是为了更有效地学习。指出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之间、已学知识与未学知识之间、接受知识与消化知识之间、学习与休息之间、“亲师”与“乐友”之间都是辩证统一的。这些朴素的教育辩证法,是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总结出来的,对目前的教育改革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的。
[原文] 故君子之余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解读]
所以,有教养的人对于学习,务必做到:在掌握了已学的东西之后,进而修习未学的东西;在完成了一个单元学习之后,进而把学习内容融会贯通,做到左右逢源。这样才能巩固学习,亲近教师,交好朋友,遵守信念,将来即使离开了师友,学业和政治上也不会发生倒退、反复。《兑命》篇说:“对那些修习的课业,能够认真、循序及时地全力以赴,是会得到成就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拂,违背]。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致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成功],其此之由乎。
[解读]
现在的教师教学,老是照本宣科,让学生呆读死记,上课搞满堂灌,急于赴进度,却不考虑学生学习能否巩固,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也不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采取措施既不符合教学原则,提出要求也不从学生实际出发。这样做,只能使学生厌恶学习,埋怨教师,把学习视为畏途,而不知道它的好处在哪里。即使勉强结了业,学的东西也会很快忘掉,教学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原因就在于此吧。
教学之病,古已有之。前人早已指陈,可惜两千多年过去了,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甚至更严重了。这很令人警醒。
[原文]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预,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捍[抗拒]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器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解读]
事情出现了然后才禁止,当事人容易抵触;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即使勤奋也难有所成;杂乱而不循序渐进学业难成,没有朋友一起学习,互相启发,就会孤陋寡闻;安于和同学们不务正业,不听老师的话,会荒废学业。这六种情况,是学业不成功的原因。
这里隐含着我国古代总结出来的几个经典的教育原则。即: 预——“禁于未发之谓预”,“发然后禁,则捍[抗拒]格而不胜。”即在事情未发生之前,教师要注意加以预防,心中有数,做到防患于未然。这就是预防不良倾向产生的教育原则。
时——“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即抓住适当的时机,及时地进行教育,把握最佳的学习时机,因势利导,便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即使勤奋刻苦,也不会取得最佳的效果。这就是及时的教育原则。
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即孟子所讲的学习如流水,“盈科而后进”。反对急功近利而搞“揠苗助长”。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依据一定的次序进行教育。这就是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
摩——“相观而善之谓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器师,燕辟废其学。”即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就是发挥集体智慧的教育原则。
上述这些教育原则,至今仍然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原文]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解读]
这里提出了启发性教学原则。说的是,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教育学生,那就是: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要激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而不是强制使之顺从;要启发学生,而不是一开始就将答案和盘托出。引导而不牵着走,就能处理好教与学的矛盾关系;激励和严格要求而不强制使之顺从,学生就不视学习为畏途;启发而又有所含蓄,就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处理好教与学的矛盾关系,学生不视学习为畏途,又能独立思考,这才算善于诱导了。
在这之前,孔子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就曾经提出过启发性的教育原则,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意思,南宋时期教育家朱熹作了这样的解释:“愤者,心求其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这是说要调动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然后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门扉。也就是说要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和时间,不要开始就把答案和盘托出,而是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教师要画龙点睛,使学生茅塞顿开。而举一反三,着眼的是“思其类”,要求“闻一知士”,就是要培养学生推理、演绎的思维能力,能够由一般性或普遍性的知识出发推断或思考出个别的或特殊的结论。孔子同时强调“一以贯之”,要求学生“多闻”、“多见”、“由博返约”,进行归纳,从已知的个别或特殊的知识出发,概括出一般性或普遍性的结论。由于孔子教学生不是把咀嚼过的知识和盘托出,而是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始终感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以激发。变得“好学”、“乐学”,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又发展了思维能力。
这不就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吗?同时也与新课程所提出的“生本教育”相一致。
[原文]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者,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铜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解读]
这里提出了“长善救失”的教育原则。说的是学生的学习存在着四种缺点,教师必须掌握具体情况,因势利导。人们在吸取知识过程中,有的缺点表现在贪多务得,不求甚解。有的缺点表现在知识面狭窄,使智力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有的缺点表现在对学习的艰巨性没有充分认识。有的缺点则表现在畏难,缺乏刻苦钻研精神。这四种缺点反映学生对待学习不同的心里状态。教师只有了解了这些心理状态,才能矫正这些缺点。良好的教学方法就在:他既善于发扬学生的优点,又善于矫正学生的缺点。
多与寡,易与难并非一成不变的。得与失,也是可以相互传化的。“长善救失”这一原则,也就是运用了矛盾的转化的规律,即从依靠优点入手,发扬优点,逐步巩固,克服缺点,使缺点降级或完全克服。这便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转化。我们不能形而上学地去看学生,一发现他们身上有了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以后就认为不可救药,甚至一棒打死。一定要辩证地看问题,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扬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来克服消极因素。
[原文]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为而臧,罕辟而喻,可谓继其志矣。
[解读]
优秀的歌唱家会使听众不约而同地跟着她唱歌;优秀的教师会使学生自然地跟着他去努力学习。教师的语言简练而透彻,说理微妙而精当,举例不多而诱导得体。这样就会使学生跟着他指引的路去努力学习,坚定志趣,收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这是对“向师性”效应的最好诠释。即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丰富的学识和高超的教育艺术;其次,必须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过硬的基本功。而在诸多的基本功中,语言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我坚决相信,学校里往往带来很大不幸的冲突,大多数根源就在教师不善于同学生谈话。”教育工作主要是在语言交流中实现的。教师虽不一定“胸藏锦绣,口吐华章”,但必须用语准确,言简意赅而又富有感染力。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向师性”。
[原文]
君子知志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解读]
教师懂得入道有难易,学生的资质有美恶,就能多方诱导学生;只有善于多方诱导学生的人,才能当教师;能当教师,就能当一地之长;能当一地之长,就能当一国之君。这说明了,教师本身也在学习如何统治人民。所以,选择教师不可不慎重。古书上说:“夏、商、周三个帝王和颛顼、帝喾、尧、舜四个朝代都重视教师的作用。”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主,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解读]
当作教育的一种传统,不是所有的人都懂的尊师的深远意义。只有尊师,才能重道,只有重道,才能在全国造成重视教育的风尚。所以,在两种情况下,君王才不以君臣的尊卑关系对待臣子:一是臣子在祭祖时充当受祭者的时候,一是臣子身为教师的时候。按照大学的规矩,教师给天子讲课时,可以不受君臣之礼的约束,表示作帝王的也一样地尊师。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提到的“师尊而道严”是指“尊师”与“重道”之间的关系。可后来人们却将其演绎成了紧张的师生关系了,称之为“师道尊严”,这是一种曲解。
[原文]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问答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解读] 这是从教与学两方面论述方法的重要性。“善学”是对受教者的要求;“善问”“善学”表面是要求学生,实际上是教师造诣高低的表现。高明的教师才会使学生达到“善问”“善学”的境界。
[原文]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解读]
只靠一点现学现卖的知识来应付学生发问,是不能担负起教师的重任的。要能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讲解。只有当学生提出问题又说不出究竟的时候,教师才讲解给他听。要是讲解后还不理解,就暂时放在一边留待以后讲解。这里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使他们能够力所能及,不能提过高的要求。
[原文]
良治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解读]
有经验的冶铁工人给儿子传授冶铁手艺,总是先教他学会用皮革制成鼓风裘;有经验的造弓工人给儿子传授造弓手艺,总是先教他学会柳条编成箭袋子;训练小马驾车,总是先用大马来带,小马跟在车的后面跑。教师搞清楚了这三条道理,也就懂教育人的途径了。
用工匠传授技艺讲教学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先易后难。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常采用此法说明教育原理。
[原文]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解读]
古时候研究学问,总是从各个事物的类比中,概括出某一最根本的、起统摄作用的东西来。鼓不在五声之列,但五声没有鼓,就不能使声调和谐;水不在五色之列,但五色没有水润,就表现不出文采;学问不在五官之列,但五官没有经过学习训练,就得不到正常发展;教师不在五服之列,但五服没有通过师教,民就不能和衷而亲。
[原文]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解读]
权威者说:最有道德修养的人,不限定于担任某一种官职;最有高深学问的人,不在于要掌握某一门技艺;最守信用的人,无须借助盟约的诺言;最识时务的人,必善于顺应历史的潮流。懂得了这四条道理,就能够从根本看问题了。夏、商、周三个帝王祭祀百川,总是先祭河,后祭海,因为河是水的本源,海是水的归聚。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
第二篇:学记
现在,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似乎都非常重视教育。一说教育,似乎国外的教育理念是大拇指。一说到中国的教育理念,是小脚指。似乎我们的教育理念,方法都是压抑人性的,僵化的、死板的、不地道的。所以有必要从经典中去体验一下中国古人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教育理念。早在二十年前,读《学记》的时候,非常吃惊,更多的是赞叹。
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祖先用大智慧、大慈悲,把教育的理念方法讲理很深入很透彻。可以说,《学记》是整个教育理念的源头。如果国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叔字辈的,那么《学记》就是老祖宗这一辈的,这就是我们讲《学记》的原因之一。
第二,一说到学经典,不少人会堂而皇之地认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总认为中国古人讲的话很刻板、很死板、很套路,因此不爱学。
我们一方面在排斥老祖宗的智慧和慈悲;另一方面我们又在崇尚国外的教育理念。
反观现实,却又有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方。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信息:说孩子考英语,96分以下就是不及格。
还有一条信息是:小学生下课以后,不许打闹、不许说笑,排队上厕所,也得静悄悄地,美名其曰:为了学生的安全。
随手回了两帖。第一帖写道:如果说分数是教育的目的,或者用分数来衡量教育的好坏,那么教育这个天使已经堕落了。
第二个帖子:学校俨然已经成了低级的加工厂,外加几个技工,把孩子们加工成毫无用处的螺丝钉。
通过学习《学记》,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教育的目的、功能、方法、原则、方针、效果,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
《学记》是讲教育,似乎只与老师有关,与教育行业有关。
正确的态度是,应该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态来学习。做父母的理应也是孩子的第一个任课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任课老师,理应加以重视,理应首先学习。
《孟子》讲: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
作之君:要起到领导的责任;作之亲,要让老百姓能过好,过上美好生活的责任;作之师,要有教化民众的责任。
我们应该以智慧和开阔的眼光来理解。在家庭里,为人父母,也要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不能简单地说养育了孩子,只要能给他吃好穿好提供物质保障就好了,这只是起到了作之亲的责任,还要领导、引导他,还要教育他。
推而广之,在企业,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也应该承担这三个责任。作之君,领导员工和企业向高效益、高效率发展;作之亲,能够随着企业的发展,能够切实保障员工的生活水平,安居乐业;作之师,不是说企业和员工就是冷冰冰的经济关系。一个优秀的企业,要建议卓越的企业文化,承担起对员工的教育责任。
所以说,学习《学记》,需要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还是企业领导,都可以通过《学记》的学习,有所启发和领悟。以上,就是讲《学记》的缘起
先来讲《学记》的概要。《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又是儒家经典三礼之一。儒家一共有三部讲礼的论说,第一部是《仪礼》,第二部是《礼记》,第三部是《周礼》。
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不是凭空造就的。
先来讲《学记》的概要。《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又是儒家经典三礼之一。儒家一共有三部讲礼的论说,第一部是《仪礼》,第二部是《礼记》,第三部是《周礼》。
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不是凭空造就的。
过去,我们可以自豪地宣秋自己是礼仪之邦,反观现在,还敢说自己是礼仪之邦吗?还有脸面说自己是礼仪之邦吗?当下现在生活的社会现象,种种不是,再自诩自己是礼仪之邦,应该感到惭愧。
仪礼》是最早的一部关于“礼”的著作。《礼记》相对于《仪礼》,《周礼》相对而言,更为通俗易懂。
《礼记》是由孔子、孔子的学生及后人整理出来的。
《三字经》里讲:大小戴,作《礼记》。在汉朝的时候有个学者叫戴德,对礼记做了一次注释。后来他的侄子戴圣,又接着做了一次注释。叔侄两人,就叫作“大小戴”。
对儒家思想要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不光是学习《论语》,还要学习《礼记》。
仪礼》的主要内容是各种仪式、礼节的方式、方法。已经失传。《周礼》主要讲周朝管理制度的设置,是一种政治制度的描述。《礼记》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最为后人广泛学习的一部礼书。
在《礼记》中,有四篇与教育密切相关的文章。《大学》和《中庸》,就来自于《礼记》,由宋朝的朱熹,把《大学》和《中庸》单提出来,与《论语》和《孟子》合称“四书”。
除《大学》和《中庸》以外,还有《乐记》,以及《学记》。其中《学记》与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学记》主要讲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本质和规律,乃至于教育体系的设置、管理,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方法的运用,等等。
可以说,《学记》是中国老祖宗关于教育最早的、最有系统的论述。《学记》有一千五百字中左右,一些耳熟能详的“化民成俗”、“教学相长”等成语,都来自于《学记》。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学习经典?虽有名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很多人学习时,符合他的想法就是“精华”,不符合的时候就是“糟粕”。这种心态,是“大不敬”。
你有没有真正去爬过这座高山?不在山顶,如何指点山脚。不在高楼,如何穷目。你有没有这样的胸襟和水准去辨别精华和糟粕。
如果把经典比喻成一座山,你还在山脚下,你只能看到山很大、很高。只有爬上山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时候,才有资格去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真正的糟粕是什么?不少人会认为中国过去的教育是压抑人性的,认为国外的教育是释放人性的;会认为中国过去的教育是不讲自由的,而国外的教育是讲自由的。
一方面我们排斥着中国传统教育的思想文化,一方面在崇媚着国外的教育文化。而现实是,标准式的教育、填鸭式的教育、非是即非的教育,却是真正落后的、腐朽的、压抑人性的。
面对西方的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该怎样做出选择?通过学习《学记》,可以找到一些答案。下面,就开始讲正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ǎo]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能够自觉觉悟的时候,追求善良的愿望就有了。
但这样做,足以謏闻。謏通“小”,一个人由于内心的自觉,就可以一心向善。这样一种行为,可以引来小小的名誉,小小的好评。但不足以动众,不足以感动激发大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就”当动词讲,是“近”的意思。也就是说在你周围,朋友中、社交圈内,能够尊敬贤人,向好的人学习。“体远”——对于远处的人也能够体恤他们。
足以动众——能带动、感染更多的人。未足以化民——但是还不能够教化民众。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要想教化民众,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必定要通过教育与学习来实现。
把这三句话,分一下次第。
发虑宪。“宪”从繁体字(憲)来看,上面是宝盖头,下面有“丰”、“四”、“心”。宝盖头相当于过去人住在屋子里,人在屋子里要丰富四心,把自己的心思运用起来。这就是宪的本意。
“宪”用形音字的方法来讲,与思想有关,比如“虑”、“思”“想”、“念”字都有“心”,这属于人的精神领域、意识领域。
宪”就是博闻、多学、勤思。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如用四个字简要来说,就叫做“独善其身”。其次,就贤体远,足以动众——这个胸襟比之独善其身,要稍大一些。不仅仅自己要做好,还要能够影响周围的人,通过自己尊崇贤人,学习远处的榜样,影响一部分人。这是第二个次弟。
第三个,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从独善其身到能够影响一部分人,再到最后能够改善社会风气,化民成俗。这是教育的最高目标。这句话与《大学》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思路。
修身以后要“齐家”,要能够带领家族,能够影响周围的人。再向上的次弟是治国。最高的次第是平天下。
当然平天下,不是说用武力荡平天下、征服天下、战胜天下。“天下”是永远不会被荡平征服的。从教育、教化的角度来讲,平天下,就是化民成俗。
化民成俗,把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讲出来了。反观现在的教育,是合格率挂帅,毕业率领先、达标率第一。
现在流传一句话:感谢室友不杀之恩。连小学生都知道要给老师送礼,否则有可能被不待见,被不喜欢。教育的风气很糟糕,这样的教育如何能化民成俗。教育的目标不能够达到化民成俗,教育是失败的。
从独善其身,到影响一部分人,再到能够化民成俗。这是佛学的大乘与小乘的区别。
“乘”就是乘车的乘,比如上下班,赶不上公交车,有时候就打个摩的,只能坐一个人,这就叫小乘。如果来一辆大巴士,能装很多人,这就是大乘。
地藏菩萨的大愿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能够深入到地狱里去度恶鬼,这是大乘佛法。
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角度来看,小乘佛法不如大乘佛法,但是要能做到独善其身、自立而立人,这已经是了不起了。
第二要讲的是布施。如欲化民成俗,就是布施。布施有三:财布施、身布施、法布施。
财布施好理解。身布施,通常以为献血了或捐器官就是身布施,身布施还包括对别人一句良言圆音、一个动容的微笑、一个温暖拥抱,都是身布施。法布施通俗来说就是教育。
关于法布施(教育),《金刚经》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这样写道:
财布施好理解。身布施,通常以为献血了或捐器官就是身布施,身布施还包括对别人一句良言圆音、一个动容的微笑、一个温暖拥抱,都是身布施。法布施通俗来说就是教育。
关于法布施(教育),《金刚经》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这样写道: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这一段是释迦牟尼(如来)与须菩提的对话。如来问须菩提:“须菩提,如果有人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财布施,相当于把全宇宙的珍珠、玛瑙、黄金、翡翠,都用来布施,这人的福德多不多?”
须菩提说“太多了,太多了。”如来又说:“如果有人能从《金刚经》中拿出几句话来去给别人讲,去度化别人,教育别人,这个福德有多少呢?” 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这就是教育的福德,教育的功能,教育的作用。
“化民成俗”,是法布施,福德不可思议,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化民成俗”。化,是融化、渗透、熏习、教化、感化,融在其中,润物细无声。化,比教育更高一个层次。把教育当成教育的时候,就不是教育了,教育的天使就堕落了。
现在就是把教育当成教育,有优良中差,有合格率,有标准答案,有是与非,这样的教育不是教育。因为他不是教化、不是感化、不是渗透、不是熏习。
民,简单说是民众,这个范围就小。民就是佛学中的众生。什么又是众生?佛学讲心即众生,自己首先是众生。家庭或家族中的人是民,学校中学生老师是民,企业里领导员工也是民,乃至于国家中的人也是民。
所以教化于民,化民成俗,如果把这当成是领导的事、教育家的事、冒号的事,就错了。化民成俗,要化自己、化家庭、化周围的团体,乃至于治国平天下。成,是形成、造成、建成;俗是潮流、时尚、社会风气。从小的角度讲就是班风、校风、家风。
俗”就是通俗、平俗,也就是已经达到了平常、通俗那样的境界。只有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切优良传统、道德文化平凡得不值得表扬,不值得夸张的时候那才称其为俗。
如果拾金不昧了,报纸上登一天,打抱不平了,广播上播一次,那这个社会是有问题的。《道德经》“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如果社会还在标榜先进、榜样的时候,这个社会离化民成俗还很远。当标榜圣人、榜样、标兵、模范的时候,俗就不能称之为“俗”,这个社会就有问题。
由大到小的讲“化民成俗”,国家、民族、团体、学校、家庭,都需要化民成俗。“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一个家庭怎么化民成俗呢? 在古代,教育到位的家庭,都有家训,家规、还有家法。有名的就有《朱子家训》、《颜氏家训》,这些家训、家规、家法,就是化民成俗在家庭这个目标、这个范围内具体的运用。
说到这里,话题就特别多。想想自己对孩子的要求,经常说你考多少分,排名怎样,你跟同学比怎么样?这不是教育的根本和手段。我们可能会在孩子的英语、语文和数学上花了很多功夫,但是我们有没有家法,有没有家规,有没有家训? 《朱子家训》、《颜氏家训》,不是那么远不可及、高不可攀。比如怎么打扫卫生、怎么吃饭、怎么与别人交谈,打招呼、问好怎样去做。这个可以在家法里面规定下来,这些化民的方法,要比考多少分、排第几名重要得多。
《朱子家训》、《颜氏家训》是家训,《弟子规》也是家训。是孩子成长的行为准则。
初二的语文书里有一篇范文,胡适的《我的母亲》,我们在小升初。中考的辅导中也讲解过: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眠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看看胡适的母亲对他是多么的严厉。这就是家法。胡适在成人成材之后,首先感谢的就是他的母亲。因为他的母亲对他的家法很严。处罚很严。《三字经》有:昔孟母、断机杼。这也是就是家法。
家有家法,国有国规,如果我们连家法都没有,就好比企业没有规章制度,国家没有法律法规,那怎么行呢?
我们现在有没有家法?好象有。但这好象有的家法,却没有家训家规做支撑。实施家法,就好象是城管执法,胡来!
随意发火 随意动怒,随意处置,随意大喊大叫。
以上,需要我们真正要去理解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化民成俗。让孩子能在社会中成为有道德、有文化、讲仁义、有博爱的人。
一个孩子数学、语文、英语考第一,未必能一生顺利。如果一个孩子有爱心、讲博爱,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相信这个孩子一定能得到社会更多的眷顾。好 今天就讲到这里 谢谢大家
```
第三篇:学记
《学记》
1、《礼记。学记》的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教学相长”
2、《学记》“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玉不 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指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3、《学记》“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臧息相辅”——指出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君子之教,喻也”——体现了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5、《学记》“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是循序渐进原则。
6、《学记》教育制度“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校”
儒家:孔、孟、荀 孔子
1、主张“有教无类”(教育对象,体现教育公平)
2、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
3、教育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
4、教学原则和方法①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②因材施教:“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③学、思、行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巩固性 的教学原则⑤乐学于立志。。。
5、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的道德标准:“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
6、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7、教学内容《诗》《书》《礼》《易》《乐》《春秋》
8、德育原则和方法: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立志乐道、自省自克
9、论教师: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严宽结合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榜样示范)孟子(性善论)
1、最早提出“教育”。
2、“四善端”:恻隐之心为仁之端,羞恶之心为义之端,恭敬之心为礼之端,是非之心为智之端
3、教育目的:培养君子(即:明人伦)
4、道德教学:动心忍性、持志养气、反求诸己、改过迁善、意志磨练
5、教学思想:盈科而进(即循序渐进)、深造自得、教亦多术、专心致志 荀子(性恶论)
1、教育目的:基本层次是培养“贤能之士”,理想层次是培养“圣人”(人分为:俗人、俗儒、雅儒、大儒)
2、教育作用:化性起伪.(后天习得的“礼”“义”)
3、学习过程:闻-见-知-行
墨家的墨翟
1、观点“兼爱、非攻”
2、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eg砍伐、铸剑)
3、教育作用:“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4、学习过程:亲知-闻知-说知 道家的老子、庄子:
1、观点:道法自然
2、教育目的:主张培养“上士”和“隐君子”
3、强调“怀疑”的学习方法
4、教学原则:“用反”“虚静”(“用反”运用辩证法于教学中;“虚静”使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无得失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状态,这样事物的一切美和丰富性就会展现在眼前。)
【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宋代】朱熹:
1、著作《四书章句集注》
2、教育作用:“存天理,灭人欲”,使“人心”服从“道心”
3、分阶段教学(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
4、道德教育方法:立志-居敬-存省查-力行
5、“朱子读书法”(古代最有影响力的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二、启发性教学原则:
1、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君子之教,喻也”
3、苏格拉底“产婆术”(讽刺-定义-助产术)
4、“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叫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三、巩固性原则:
1、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2、“复习是学习之母”——乌申斯基
四、循序渐进原则:
1、《学记》“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2、朱熹:“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3、夸美纽斯:“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段时间内只应当把注 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4、乌申斯基、布鲁纳等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
五、因材施教原则原则: 孔子:“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
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七、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赫尔巴特:教学教育性)
八、量力性原则(身心发展规律的阶段性)
1、“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马卡连柯,体现了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道德原则。
2、“给我一打健康和天资完善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那我愿意担保,任意挑选一个婴儿,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定向、能力、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都可以把他培养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乃至乞丐和盗贼。”——华生,外铄论。
3、“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它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 ——高尔顿,遗传决定论。
4、“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霍尔,遗传决定论。
5、《礼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思孟学派教学过程理论。
第四篇:后 记
后 记
这是一个不受地域限制通述世界戏剧理论发展的本子。时间下限抵达本世纪,但由于篇幅的限度,也由于任何通史在选择论述对象时必然会有的对于稳定性的要求,没有论及欧美现代派的戏剧学说。当然,现代派也不是一个突然降临的不速之客,在本书后半部分对于唯意志主义者、梅特林克、梅耶荷德、布莱希特等人的论述中,已经可以看出某些现代派戏剧学说的思想脉络和理论雏形。
在理论方法上,本书想作一个比较研究(comparative study)和总体研究(general study)的尝试。这种研究方法,目前在世界上十分兴盛。有的研究者采用它,可能仅仅是因为倾心于视野开阔、触类旁通的宏观理论气派,但也有一些研究者是想借它来更好地揭示人类文化发展的整体规律性。戏剧理论史的比较研究和总体研究,应该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在认识戏剧的过程中既各呈异彩、又交融统一的理性历程。就某个时期、某个民族的戏剧理论来说,未必要在研究成果中呈现出完备无遗的小结构,因为总体规律的统一结构并不是一组独立小结构的拼凑和串联;但是,一旦置身于总体结构之中,各时期、各民族的戏剧理论就会把自己的特征显现得更加清楚,其间各种理论质素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永久性和偶发性也容易在对比中辨识。因此,虽然这种研究不能代替各别研究,却也有各别研究很难具备的长处。这些想法,促使我着手进行这个尝试,但显而易见,眼前这本书还远未能达到上述要求。我们对东、西方戏剧理论的各别研究尚且还比较寂寞,总体工程的建设当然更需要通过许多人的长期努力才能初具规模。这本书的写作,至多只是“投石问路”。如果广大读者能从这本书中比较连贯地了解中外曾经有过的一些戏剧理论名著和其中的主要观点,并进一步发现这样的总体编写有哪些可取,哪些失败,从而推进这方面的研究,这就使我快慰。
在技术性处理上,鉴于一系列有关材料在国内还未被广泛了解,本书介绍较多,叙述重于论述。但是,叙述的节奏前后有一些变化。例如,考虑到对于某些疏远和隔阂的理论形态,只有深入进去作较为细致的介绍才能体会到它们存在于世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因而叙述的速度可能比较缓慢;相反,对于今天多数读者比较接近和熟悉的某些理论体系,倒似乎更需要站远开去一点,对它们作一番总体端详,把握住它们的基本理论骨骼,因而概括和提炼较多,叙述速度较快。又如,对于理论范畴创建时期,不得不谈得较为详尽;而对于晚近不少沿用和发展已有范畴的理论现象,即使十分重要,也不再从头细说。这样,全书就形成了一种前慢后快的速律。这正巧也大致符合戏剧理论发展本身前期缓重滞稳、后期更迭繁繁的总体趋向。我常想,狄德罗为戏剧情节的速律所作的一个比喻,也可以借来描绘人类在许多方面的历史进程:恰如山坡滚石,越到下面越快,还会随处跳跃。当然,以此来比附本书的节奏,也是对一种权宜之计的自我安慰了。
在文字表达上,很想做到平易、舒卷。一则因为研究对象是理论形态,以理评理,笔端过于整肃难免枯涩;二则因为研究范围很广,文字灵动一点便于收纵。这也带有权宜性质,而且也未曾做好,有待方家评正。
在材料征引上,则希望能够扎实一点,避免那种只见归纳和批评、不见对象实体的倾向。应该感谢一切在保存、整理和介绍文化史料方面作出过辛勤努力的理论家、翻译家和出版家,没有他们的工作,哪怕最低等级的总体研究也无法进行。例如,要是没有象美国戏剧理论史家克拉克(B.H.Clark)编的那本在殴美很著名的《欧洲戏剧理论集》和我国五、六十年代出版的《古典文艺理论译丛》、《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等等比较翔实可靠的资料集子,这本书的写作将必然会步履艰难。由于材料来源比较庞杂,有的还出自于一些既非原始、亦非权威、又不好找的版本,因而本书在引用时大多只在正文中说明篇目,不一一注明出处、版别。但是,为了方便读者,又在目前已有中译本(包括节译)的外国戏剧论著中选了比较重要的二、三十部(篇),分别在本书的有关章节加了注脚,说明译者和版别,借以构成一个便于寻找的阅读书目,供不熟悉外国戏剧理论的读者参考。外文本均未加注。
毛锥暂搁,事犹未竟。望读者师友不吝赐教。作 者
一九八二年于上海戏剧学院
第五篇:琵琶记
《琵琶记》读书笔记(党员李宇晴读书笔记)
在我的印象中,对于古代的爱情印象最深的就是《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和焦仲卿啦。他们之间的爱情凄婉令人叹息,但他们之间的那份深情也让人不由得惊叹。读完《琵琶记》我也深深的被里面的赵五娘折服啦,这样的女子的情操何其高尚,她的坚忍,她对丈夫的那份深情,她的孝心无不令人深深佩服。
让我们回顾一下蔡伯喈与赵五娘之间的故事吧。蔡伯喈与赵五娘在婚后相敬如宾,幸福美满,本想就这样侍奉家中老人,夫妻和睦的过生活,怎料到蔡伯喈的父亲却执意要儿子去追求功名利禄,虽然蔡伯喈一心想留在家侍奉双亲,并且与妻子也是新婚燕尔,对于追求功名并无一心,但最后还是拗不过蔡父和邻居张大公的劝说,踏上了科举之路。一举取得状元之名。当时达官贵人都欲招蔡伯喈为婿,但他仍对家中妻子一片深情,不肯另娶,无奈当时牛丞相有一女未婚配,奉旨招新科状元为婿。蔡伯喈用尽各种办法推迟,最终还是无奈妥协啦。而当蔡伯喈离家后,陈留连年遭受旱灾,五娘任劳任怨,尽服侍公婆,让公婆吃米,自己则背着公婆私下自咽糟糠。这份情操有几人媳妇能做到,五娘忍住心中的痛苦,自己一人承受,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让公婆高兴。无奈却遭到婆婆的怀疑,以为她把好吃的藏起来,当婆婆发现真相时,婆婆一时痛悔过甚而亡,蔡公也死于于饥荒。这样五娘就踏上了寻夫之路,在路上五娘本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可是,她还是一心想见到自己的丈夫,而伯喈被强赘入牛府后,终日思念父母。最后还是他娶的牛氏同情达理,说服自己的父亲,派人去迎接蔡伯喈父母及娘子。蔡公、蔡婆去世后,五娘祝发卖葬,罗裙包土,自筑坟墓。又亲手绘成公婆遗容,身背琵琶,沿路弹唱乞食,往京城寻夫。来京城,正遇弥陀寺大法会,便往寺中募化求食,将公婆真容供于佛前。正逢伯喈也来寺中烧香,祈祷父母路上平安。见到父母真容,便拿回府中挂在书房内。五娘寻至牛府,被牛氏请至府内弹唱。五娘见牛氏贤淑,便将自己的身世告知牛氏。牛氏为让五娘与伯喈团聚,又怕伯喈不认,便让五娘来到书房,在公婆的真容上题诗暗喻。伯喈回府,见画上所题之诗,正欲问牛氏,牛氏便带五娘入内,夫妻遂得以团聚。五娘告知家中事情,伯喈悲痛至极,即刻上表辞官,回乡守孝。得到牛丞相的同意,伯喈遂携赵氏、牛氏同归故里,庐墓守孝。后皇帝卜诏,旌表蔡氏一门。
其中故事中许多细节值得我们动容,例如五娘吃糠,宁愿自己挨饿,也要侍奉好公婆,这是一份多大的孝心啊,而当她公婆去世后,她没钱埋葬,于是想出了卖发葬公婆之举,怎能不让人动容。在寻找丈夫的途中,困难重重,但她意志坚定,即使在途中有户好人家希望她留下来,并可以让她过上好生活,她也毅然的拒绝啦,这份情操,她对 丈夫的那份真挚感情,足以感动天地。而蔡伯喈,深受封建社会,权势的压迫,迫于无奈之下另娶,但值得庆幸的是,他另娶的牛氏也是一个深明大义之人,也为他后来与五娘的重聚做出了很多帮助。
《琵琶记》带给我的更多的是五娘给与的感动,在赵五娘身上体现出中华民族多方面的优秀品德。她是一个光彩照人的贤孝妇形象。这种品质多么的难得可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