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玉雕艺术创作——探寻深化自然之美(二)
编辑:梦里花落 识别码:11-1128312 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06 13:00:07 来源:网络

第一篇:玉雕艺术创作——探寻深化自然之美(二)

玉雕艺术创作——探寻深化自然之美(二)来源:上海成昊(微博)http://www.teniu.cc

(三)玉雕艺术创造成“良器”的过程,也是崇尚自然之美和造物原则的过程。《考工记》上表达了工艺美的四要素:“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是我国古代一个极为深刻的造物原则和价值标准,也是形而上的“道”对形而下的“器”的制约。至今仍被包括玉雕艺术在内的中国艺术所遵循。

其实所谓的“材质美”,是肯定人对材料的质地“外形”、“色相”、“品性”的选择性,要求人们依据自身需要、旨趣和表现对象的某种情感去认识、选择和发现材料对象的美质如前述一样,依据材质的本来自然之美,赋予艺术表现题材和形式,再烙上人们的独特的艺术品质、敏锐的发现和审美的倾向,材料才转化为艺术媒介,这种艺术创造的过程,使材料最终超越了原始性的潜在性的美,从材质静态的“美”走向艺术动态的“美”。当然,“工有巧”是这个过程的具体实践的形式手段,整个过程是水到成渠顺理成章。材质自然的美,转化为艺术媒介的创造过程,也体现了自然的美,工有巧也体现着自然成“器”的步骤。

总之,“可以为良(器)”的整个过程,体现着自然之“大美”。但是,后面还有一句,“材美工巧,然而不良”,为何?“则不时,不得地气也”。《考工记》所强调的“天时和地气”,本意为天时四季及地理环境的变化,可引申为我们所生活的自然社会环境、本地域本民族的审美趣味及其文化追求、不同的时代面貌这个“自然氛围”等等,如果尽管材美工巧,但脱离了“天时地气”这个自然的“氛围”,这个工艺品依旧不可成为“良器”。这种思想也是“天人合一”的艺术审美观在工艺制作方面的表现。这与玉雕艺术上是否用古代题材、现代题材,是否用传统的技艺形式,还是现代的表现手法没有关系。无论如何选材和使用何种表现手法,只要能形成“四要素”展现自然之美,表达的审美思想艺术意境与观者乃至时代共鸣,就是“良器”。所以从这方面看,和田玉不适用于现代题材和现代表现手法这种说法不得不说是欠妥的。

中国美院著名教授全山石先生有一则小故事,一次他到新疆的南疆乡下看到一位农民头上的头巾特别好看,就花钱买了回来,后来带到杭州才觉得不好看,是因为发觉头巾只有在南疆的阳光照射下才特别好看。这大概也是脱离“天时地气”自然之美的缘故吧。

(四)玉雕艺术创作的思路和方式,是以崇尚和深化自然之美为主导。黑格尔《美学》指出:“艺术家把灵魂灌注到石头里去,把它柔润起来,活起来了,这样灵魂就完全渗透到自然的物质材料里去,使它服从自己的驾御”。玉雕艺术家如何能将自己的灵魂渗透到自然的物质材料里去呢?当然,不能强行沟通,而是顺从物质材料——“玉”——这个自身所表现的自然美质,将灵魂或生命力与这个美质自然“同化”,便于驾御,这也是深化“美”的过程。

当代玉雕艺术创作思路和方式大概有三种:一是把材质做为主体,创作者的情感、艺术内容和表现形式,完全只做为展现玉质细腻润泽之美的方法,并将它做为服务的对象,表现玉材价值的昂贵,材料没转化为艺术媒介。这虽然艺术创造价值几乎很少,并陷于市场商业化的浅薄,混淆了艺术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同玉质的关系,是“匠气”与“商气”的结晶,是“通货”“行货”的产生温床,可是这依然为了展现玉质的自然之美,只不过与后两种艺术创作思路方式展示的大美相对小而已,这个方式是不可提倡的。

后两种是前述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的两种创作方式:其一是把材质做为创作者情感、艺术内容、文化思想的载体,材料转变为艺术媒介,个人的主观思想是自觉地以自我个性的“美”,找寻选择与之相应的材料,与材料“天性”之美融合一体,表现出自然本质美,这种深化相配比就是“人本主义”的“天人合一”。人处于主动地位,材质的自然之美也被体现,因有个性美,是深化自然之美的。其二是发现材质的“天性”自然之美,选择个人的主观思想来适应,人是从属地位;材料也转变为艺术媒介,在同化中将个人主观思想改造消融“个性”,呈现神秘的共性美的亲合,是崇尚自然“神秘主义”的“天人合一”,是顺应自然之美的过程。前者先有创作欲望和表达的思想,对自然和生命有所感悟,再选择相适应的材料深化自然之美进行艺术加工,张扬人性的“儒派”。后者,发现和顺应材料的自然美,再找创作灵感相彼配,因材施艺,道法自然的“道派”,这两者均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为目的,以崇尚乃至深化自然之美、和谐之美、中和之美为主导,将人性与自然性灵相统一,从而到达艺术的理想境界。

最后,崇尚和深化表达自然之美,就要求艺术家要以真诚的态度去创作,摒弃功利性因素,才能更好地体会和创造自然之美。

孔子的“文物昭德”,“贵玉而贱珉者”,不是因“玉之少而珉之多”,更不是因“(珉)多而贱之,(玉)少而贵之”(就是我们常说的物以稀为贵),另有一层意思也是不因为玉的价值贵重,而是应为玉的物理性质譬如君子之德,“贵玉”更不是因为它在市场的功利因素。反映到玉成“器”后也是如此。杜甫诗言:“静者心多妙,先生艺绝伦”,王维的“审象于静心”,庄子的“虚静”,都强调艺术审美和艺术创作中的虚静心理,即抛弃一切杂念,达到精神的纯净与集中,苏东坡言:“能文而不举,善画而不求售,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所表达的艺术创作是纯粹的精神行为,屏除其中的功利因素和艺术商品化的影响。只有真诚、纯正、融入创作中,才能真正让玉雕艺术作品达到真、善、美的境界。(完)

第二篇:浅析自然之美

浅析自然美

浙江财经学院本科课程论文

(美学概论)

题目:浅析自然美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陈朝霞

二级学院专业名称 金融学

班级学 号

202_年 12 月 25 日

浅析自然美

摘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然界中的美,不计其数,有待人们慢慢去

发掘。当今,许多美都是经过包装、刻意装饰的,不是所谓的“自然美”。自然美,是一种不经装饰,由内而外的美,它包括原生态的美和人类改造过的美,它能给人们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因此,我们需要摆正自己的立场,追寻真正的自然美,并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

关键词:自然美;追求;变化;人

正文

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自然界就不断地以自己的形式向前发展着。经过一系列的地质变迁,才有了浩瀚的海洋、辽阔的草原、无垠的沙漠、巍峨的高山。。。这些形态万千的自然元素共同绘成了一幅幅秀丽的风景画。几亿年以后,人,这一物种诞生了,他们开始探索自然、亲近自然,逐渐发现了自然的美丽。

那么自然之美到底是什么呢?

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自然事物之美,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自然对象的美,如农田、园林、建筑等;另一是未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自然对象的美,如星空、大海、山川等。它们以自然的感性形式直接唤起人对事物美的感知,从而产生一种追求美的动机。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以及一颗追求“美”的心。

美,又从何处寻得?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在碧海边,海浪拍打岩石激起的阵阵浪花。

中国人对“自然美”追求,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老庄哲学”。老子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希望人们尽量减少对自然的改造,回到“鸡犬相闻”的桃花源中去,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推崇,也体现了一种淡泊的处世观。这对后来中国美学的主流——意境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庄子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他提倡“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

物之理”。(《庄子·知北游》)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庄子明确地指出了美存在于“天地”,即大自然之中。庄子的这些看法,是要人将自己置身于自然之中,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去寻求美。这也对后世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自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出现开始,“自然美”就在不断地出现与更新,各种自然之美也只有黑夜与白天相交的那几秒,他们是在一起的。然而,“自然界的生命集中于一片无边的盛白上,其中荡漾着‘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道,一花一鸟,一树一石,一山一河,都蕴含着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自然事物千变万化,有时候,美只是一瞬间,就如昙花一现;有时候美很简单,就如你对朋友会心一笑;有时候,美又很难被发现,如人们的心灵之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进美容院做整形、做保养、减肥等,他(她)们只有一个目的:塑造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漂亮。这也与当今人们的审美观有很大的联系,靓衣服需好身材来相配,脸上没有瑕疵才悦目。人们常说,“女为悦己者容”,打扮得体,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不过,在我看来化浓妆或整得完全不像自己,就有失偏颇了。造物主在塑造人类的时候,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性,即使双胞胎也一样。每个人都是一种自然美,虽然有评比,但是人人都应该有自信,都应该为自己而自豪。因为,每一个人都会有另一个人来发现你的美,那个人就是你的妻子或丈夫。所以,我们不必为了自己貌不如人而自惭形愧。

随着时代的发展,仅仅是纯粹的自然美已经绝迹,更多的是融入了人类活动的“美”。哲学上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那么,自然美的领域也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才逐渐扩大的。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自然事物愈来愈多地为人类提供服务,使人们感受到自然的巨大魅力,并且这个过程还在不断地持续中。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自然界也是无限的,浩瀚的宇宙没有尽头。因此,我们可以说自然美产生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是实践把自然和人联系在一起,使自然美得以产生。

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在论述这类自然美时说:“打动我的并非山野风景中所形成的一堆堆的东西,而是人类想象力赋予它们的壮观。令我赞赏的是人如何轻易地与如何伟大地改变了自然”。人们改造过的自然美,凝聚着人的劳动,能唤起人们的审美的愉悦之情和自豪之感。春天生机蓬勃的秧苗,夏日碧绿的荷塘,秋日金黄的硕果,冬天墙角芬芳的寒梅,一年四季不断变化的颜色,有了人类的参与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它们作为人们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是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的来源,它们是人类生活劳动不可缺少的东西,因而给人以美感。

当然,自然美,也有人类遥不可及之处,就如太阳。它“美得令人心旷神怡”,因为它是“自然界的生机的源泉,恩泽万物,它给了我们生活的温暖,没有它,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暗淡而悲哀。然而,由于其温度太高,且离地球大约有15210万千米,以至于我们无法靠近它,更谈不上改造它。又如深不可测的海洋,虽然有潜水艇,但是海底世界依然是人们不可触及的地方。所以,在自然美面前,人类也有渺小的一面。

总结

自然美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自然美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事物中的感性显现。自然美的涵义也在不断地变化之中,这与人类的社会实践以及审美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命之有限,宇宙之广大,历史之璀璨,都需要自然美来填充。人们的精神世界,若缺少了自然美,那就会变得空虚寂寥。所以,自然美是人类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美学散步》,宗白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 《美学原理》,克罗齐(意)著,朱光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3] 《美学导论》,张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美学四讲》,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社;

[5] 《谈美》,朱光潜,中华书局,202_

第三篇:承自然之美

承“自然之美”

摘要: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随时间的变迁而转变,与自然的关系也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发生改变。面对自然的馈赠和报复,人类欣喜之余会沉着面对。绿色开采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在慢慢深入人心。承“自然之美”,人类的发展需要和谐。

关键词:认识自然;馈赠;报复;自然之美

引言

“人与自然”,看到这个词汇,令我最先想起的便是中央电视节目《人与自然》。渐渐远离土地的我,对土壤的味道不再像父辈们那么熟悉,却能在《人与自然》中感受到它的神奇;立足于不到40平方厘米地球面积上的我,双目直视的世界何其有限,却也能在《人与自然》中看到它的缤纷多彩。我们生于田园,又生于水泥钢铁;生于雨林密布,又生于烟云弥漫。随着我们慢慢长大,世界变的越来越不同;随着人类的进步,自然也变的越来越不同。自然眷顾过我们,也伤害过我们。面对自然的“多情善变”,我们该如何?“人与自然”究竟是像《人与自然》所言的那样,还是另有面孔?对于自然,我们一直在探索;对于它,我们一直在接受考验。

1.认识自然

1.1人源于自然

人来自哪?自古就有这个问题,至今我们仍旧在探索,寻找着自己祖先的足迹。因为思维的抽象性,我们也不太容易弄清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容易使我们遐想),但从逻辑上,我们却能比较清晰的认清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来证明自己来源于自然。从现实的角度考虑,我们吃的,用的,包括自己都是分子原子组成,他们来源于自然;从思想的角度看,我们所想的素材都来自与自然,想的物理基础-大脑属于自然界中存在的东西。所以,人源于自然。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最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粮食;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形式表现出来。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

[1] 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 对于思维和意识,在他们的著作里,给出了这样的解

释,“如果进一步问:究竟什么是思维和意识,它们是从哪里来,那么就会发现,他们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是是自然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这里不言而喻,归根结底也是自然界产物的人脑的产物,并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联系相矛盾,而是像适应的。”我们可以通过几个简单的疑问来弄清这一事实。没有自然,哪来人?没有人,哪来人脑?没人脑,哪来思维和意识?没思维意识,哪来精神的世界?所以说,人及和

衍生出来的一切都可以说是源与自然。

1.2 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

人虽然来于自然,但并不是说人臣服于自然。人之所以是“人”,也表现在他对自然的影响要比其他任何一个物种明显的多。随着生产和科技的进步,这些更表现的突出,如一颗原子弹足可以是山脉夷为平地,使物种灭绝。因此,可以说人主体,自然是客体。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里,也提到了这一点,“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这总是一样的,这里已经出现了统一”,并且这种关系,也得到时间的延续,“人通过生儿育女是自己重复出现,所以人始终是主体。”

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体现,我们对自然的改变超乎想象。桌、房、车、网球拍等等,这些都不是自然界原来就有的产物,因而我们接触的自然在很大程度上被人化了,但不管怎样,这些都将随着地球的这个环境的消亡而消失,但种种可以看出,人这一主体的明显行,甚至,出现了“人化自然”这一名词,来形容人对自然的作用。

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更主要的表现是人类对自然的变革上。第一次是农业的变革,农业的产生及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壮大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直到今天,农业不但不能控制气候,还不得不受气候的控制。”第二次是工业革命。“资产阶级争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它所造成的生产力却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往返,大陆一洲一洲的垦殖,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底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试问在过去的那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会有这么大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中呢?”而从如今的观点来看,信息化更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人类的足迹已经涉足到了遥远的太空。也学在不久的将来,和我们紧密相连的不仅仅是地球这个小的自然环境,也包括太阳系中其他的星球,甚至是更太阳系之外其他的存在。

2.馈赠与报复

2.1自然的馈赠

最近,一部关于饮食的纪录片在网上广为盛传。《舌尖上的中国》,该系列中以生动真实的手法,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部系列片的台词中出现最多的一句短语是“自然的馈赠”。的确,没有原料,哪来美味的菜肴。可是,自然给我们的馈赠又何止在饮食呢?

自然对我们的馈赠也可以从物质和非物质两方面来进行分类。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首先,土地是自然给我们最大的馈赠。“土地是我们的一切,是我们生存的首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曾经这样的提到土地的重要性。的确,没有土地,我们是不能发展到70亿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的。至今,农业仍是各国的立国之本。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对于土地的重要性更是深有体会。其次,丰富多彩的物种,为人类的进化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光靠土地种植植物,我们摄取的能量和营养是远远不够的。比如蛋白质,脂肪等都需要动物来给我们补充。虽然大豆等植物含有丰富蛋白质,但是只有豆腐的出现,才让它很好的符合人类的进食习惯;不然,大都吃多了,我们不免有些肚胀排气之感。即便如此,我们的所需仍然不够,真不能想象如果

没有动物的存在,我们是否会有今天这般的体格。当然光靠吃,我们是不行的,动物的存在对我们还有更多的意义。作为威胁,它是我们的祖先变的强壮;作为同伴,他也为我们的生存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比如,打猎是,猎狗给我们的帮助,耕地时牛给我们的卖力,马就更不用说了,使我们的效率增加了数倍等等。最后,是矿产资源给人类进步带来的便是飞越。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对矿产资源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当然这与人类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有关系的。但是,铁器的出现对从业来说何况不是一个化时代的事件?工业革命的出现更是把矿产资源的重要推到顶峰。到如今,我们所接触到的东西几乎都与这些矿产资源有密切的联系。汽车,飞机,轮船,卫星,房屋,电器,等等,都来自于金属矿产;在这些东西的制造过程中又离不开煤,石油,等这些重要的能源资源,当然能源资源更重要的作用也在于给人类带来了持续的光明和温暖;另外,我们也可以认为风,水,太阳能,核能等,是广义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因为他们在人类的以后发展中必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之,这些物质资源是自然的弥足的馈赠,是人类发展的基础。

自然资源也是人类思维的根基。首先,自然为我们解决了物质上的需求,为我们进行脑力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保障。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自然资源对人类文化的繁衍,发展和传承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文化的产生需要一个群体,而且很大群体,群体的生存必然靠自然资源。其次,令人争议较多的是个人大脑活动,如想象,创造等以及精神上的享受,如禅悟,这些和自然资源难道有关系吗,尤其是抛开营养上的支持。事实上,我们的思维何尝离开过自然这一母体呢?从自然科学上来说,数学的萌芽,可以追溯到绳结的出现,而绳结的诞生岂是上帝的杰作,是对自然作用(劳动)的需要激发了我们这一举动,才有现今的高等数学,甚至更复杂,抽象的理论基础,然而这一切发展的源动力就是自然本身。关于其他自然学科,可说他们大都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上。当然,其他自然学科也是为我们认识自然和应用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化学,天文,生物等等其实人的空想。人文艺术,也可以说是自然给人类的馈赠。没有神奇的自然,何来“神”的诞生,宗教无从谈起;没有千姿百态的自然,何来绘画的灵感,更没有文字的诞生;没有生动的自然,怎会有各种乐器,更何况优美的乐章;没有自然,我们也放松的感觉都没有了。

可见,自然不仅创造了我们,还馈赠给我们了很多很多。

2.2自然的报复

面对自然的馈赠,我们“受宠若惊”,然而自然是有自己的法则的,更不要认为我们的科技已经征服了自然,因为种种现象表明,我们正在受着自然的报复。“我们不要过分的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结果消除。”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这样提到。

工业革命给人来带来了不同寻常的快感、幸福感和自豪感,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让我们高歌一曲,可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分掠夺,让我们也饱受创伤。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这些是当今世界的十大环境问题,自然正在用他的方式来反抗人类的扩张与侵略。就拿气候变暖来讲,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s)、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全球变暖也可

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

还是一颗原子弹,它可以使山脉夷为平地,但也可以是它几十年寸草不生。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征服自然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可是我们给自然带来的破坏潜力也越来越大,自己受到的威胁也会越来越严重。202_不是世界末日,可是自然的报复,我们怎可忽视。[2]

3.承“自然之美”

把自然当作纯粹的敌人,想要征服,我们万万不能;把自然当作奴隶,无偿的使用,我们万万不能;把自然当作“神”(姑且这么说,这里只突出它的地位),我们也万万不能(谁敢动神的一分一毫)。自然就是我们生存的环境,也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的资源之库,也是我们的垃圾之场;是我们的敌人,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发展,更要继承“自然之美”。

面对我们人类过去发展造成的恶果,我们人类如今不再犹豫处之。5月5日,这天被定为世界环境日;“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从我做起”的呼声传的也越来越远;植树造林,杀而不绝;绿色开采,可持续发展等等,我们对自然的认识在改变,对自然的态度再改变,对自然的关系在改变。

当然,正如探索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的道路也是曲折的。承认“自然之美”,继承“自然之美”,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但是,“在事实上,我们一天一天地学会了更加正确地去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学会了去认识自然界的惯常行程中我们的干涉的较进货较远的后果。”[3] 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言,我们人类已经试图遵循自然的规律行事,这也许是我们人类成熟的表现,也是我们理解自然过程中的进步。4,结语

总之,如果说,掠夺式开采是孩童时期的人类的调皮所为,那么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这是不可或缺的一步,我们需要悔过,但无需陷入“自然之神”而无法自拔;如果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成熟的变现,那么我们要依循规律,更要采取措施保护好自然;如果说,自然给我们像母亲一样,在给我们馈赠的同时,也给我们了惩罚,那么面对自然我们选择的是反哺与善待,而不是不理不睬;如果说,承“自然之美”已入人心,人类的发展将会更加健康,更加快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45.[2]“百度百科”,.(202_/3/30).[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350.

第四篇:自然之美-太湖文化论坛

新闻通稿(详)

生态危机挑战的美学应答

编者按:9月14日,以“树立核心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严昭柱美学专著《自然之美》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该研讨会由太湖文化论坛、作家出版社主办。太湖文化论坛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主持了本次会议。

《自然之美》由著名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太湖文化论坛主席严昭柱同志撰著,它对人类面临的生态文明课题、生态危机挑战做出了及时应答,在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文明核心理念方面有着重要价值。与会专家围绕着生态文明有关话题开展了充分讨论。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

马建辉(教育部社科中心文化美育研究处处长、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美学总是强调客观的美是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的。尽管“忧心忡忡”的穷人对“最美丽的景色”也无动于衷,“经营矿物”的商人对“矿物的美”甚至感觉不到、“看不到”,但这景色和矿物仍然不失其美。

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更多地是在社会发展的重大危机中呈现出来的,它是一种批判哲学、危机哲学,其真理性和有效性在现代社会发展面临较为普遍而深重的危机时,会更明确、更有力地显现出来。当资本主义危机到来时,比如,最近的一次金融危机来临时,马克思的著作又成了热销的书籍,许多学者都跑到马克思主义那里去寻求解答和出路。同样,在一个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时代,那些在自然美理论上的唯心主义观点都开始显得苍白而脆弱。自然美及其规律不依附于人而存在,它需要我们尊重它、顺应它。陈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从青年时代的“新村”构想,到革命年代的植树造林,再到建设时期的“美化全中国”,不难看出,毛泽东一生探索并为之奋斗的社会理想,始终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甚至是“美化”相处的内容。

从毛泽东提出“美化全中国”,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表明我们党在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是一脉相承的。毛泽东提出的“美化”内容和途径以及目标,带有那个时代的特点,主要是为解决革命和建设年代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党今天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要比那时的理解丰富和具体许多,但是,“美化我国人民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却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美学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积极作用

汝信(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我去看望一位老前辈,他讲了个现象,说整个社会的审美鉴赏力太低下了,追求物质、享受的东西成为一种主导,他提出要特别重视审美教育问题。

昭柱同志的书正是提出了审美教育这个问题,审美教育从自然美着手,我感觉非常切合。当然美育不光是自然美的教育,还有艺术教育,但可以把自然美作为一个最根本的、美的最基本的出发点,从自然美入手,我想对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精神素质、文化素质有很大的作用。

董学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哲学社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学研究应注意与时代发展潮流相一致,应勇于应答人类面临的时代课题和时代挑战,这样才能做出切实的理论贡献。《自然之美》一书正是出于这种努力,才使它走到了美学探讨的前沿。

“建设美丽中国”这一提法为我国美育事业开辟了极为广阔的前景,也把自然美的美育事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客观上讲,“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有好的自然生态和自然环境;从主观上讲,“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有大批具备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人。

自然美美育已经成为“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美丽中国”教育的关键一环,对于提升受教育者自身素质、构建友好型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王仲(中国美术协会《美术》杂志原主编):要想改变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从长远的角度、教化的角度来看,美学家和艺术家的作用不容忽视。他们虽然不能直接参与具体的生态治理实践,但是可以通过理论宣传、文艺感染等各种方式,挖掘乃至铲除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之根、培育人们对自然之美的爱心,为构建生态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

许多哲学家、美学家、文艺家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前苏联作家列昂诺夫和普利什文、巴乌斯托夫斯基等一批专写生态保护的作家培养了整整几代苏联人对祖国大自然的深厚爱心;严昭柱《自然之美》一书的出版,也可以归为这方面的一个新例。自然美是万美之源,严昭柱强调美育从自然美育开始,这就和当下热议的生态文明直接联系了起来。由此而召开的美学研讨会,必然也会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大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刘润为(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求是》杂志社原副总编):《易经》提出“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上经》)、“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系辞·上传》)。前一句意思是,对自然界的生产生活资料,不管是直接拿来还是再加工制造,都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后一句,我以为南怀瑾先生的解释最为准确,那就是“适当干预大自然变化,而不能有过失;小心委曲地成全万物,而不能有遗漏”。《易经》的这两句话,可以看作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总纲。我们的祖先不仅有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生态伦理思想,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落实到制度、风俗、行动的层面。据《逸周书·大聚解》载:早在大禹时期,就有春三月不得伐木、夏三月不得撒网打鱼的禁令;《礼记·王制》中明确规定:“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秦律·田律》规定:不到夏日,不得烧草为肥,不得采摘正在发芽的植物,不准捕捉幼兽、掏取鸟卵等等。至于民间,保护生态的风俗更是争奇斗艳。比如佛门的放生,就是保护动物的一种特殊形式。

身当今日之世,回顾古人在保护生态方面的所思所为,绝不是为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今天的进步。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我们在生态保护的不少方面不是比古人更文明而是更粗鄙,进而可以催生出我们的羞耻感。

涂武生(中国延安文艺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原所长):严昭柱对于自然美的奥秘探寻和追问,根基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明精髓。他从我国传统美学大量关于自然山水的描绘和体验中,提取和概括了其中丰富的精辟论述和见解,吸收了许许多多足资自豪的精神瑰宝资源,再借鉴和参照国外的有关成果,加以梳理、综合、概括、提炼和系统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浓郁民族风格的、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美学新论。

第五篇:写景作文:领略自然之美

写景作文:领略自然之美

写景作文:领略自然之美

晨起,薄纱般的雾渐渐散去了,和着清晨第一缕阳光,我们驱车前往被誉为“疑是恐龙化此山”的三清寨自然风景区。

一路上我都在专注的看着窗外的风景。那路旁的树,整齐的列队似受检阅的军队,彰显军人的气质,而远处的山,轮廓则依然朦朦胧胧,被雾淹没得只剩下一个淡淡的剪影,看到此景令我想到了水墨画中的山,这朦胧之美在画家们的笔下挥洒的淋漓尽致。

走过一段泥泞但却散发着泥土香味的路途,我们来到了山脚下。这段泥泞的路旁,水库中的水缓缓流出,清澈见底的水结伴而行,欢乐的流淌着,似那一曲欢快的乐曲。带着这份舒适与恬淡,我们开始了爬山,但这汩汩的流水声却依旧久久萦绕在耳畔„„

踏足在布满荆棘的山路上,我们无心观赏两旁的风景,只顾专心的走着,蜿蜒崎岖的路上,脚下是形状各异的石头和那些自然生长的植物,根本没有明显的路,而此时走在我们前面的人儿却已深深浅浅的踏出了一条狭窄的路。既而想到了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所写“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攀爬过一段路程之后,一片连绵的山脉印入眼帘,山峦被迷雾笼罩着,显得神秘而秀美。又一个小憩,眼中的风景有了大的变化。再看那座山,雾已渐渐退去,一座形似“山”字的山体,清晰且真实的呈现在了眼前,此时感觉我们与自然间的距离更近了,不得不叹服自然界的鬼斧神差之造化,一切浑然天成,一切都是大自然呈现出的真实美。

让心情游走在自然之中,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都市的凌乱;没有匆忙的脚步;也没有障目的高楼。自然中,没有任何娇柔造作的虚假;自然中的人,也没有了雕琢的痕迹,没有功利虚名的压力。

置身于山间,天地之间原来如此之宽阔!呼吸着带有泥土芳香的空气,听着鸟儿的歌唱,感受着阳光的温暖、风的和煦,让自己溶入自然,体味那种宁静、那份闲适,思绪拥抱着蓝天、白云。我,用心感受着回归自然的喜悦。在山的怀抱中,尽情的挥汗,尽情的呼吸大自然的气息,尽情的将这自然的每处风景都收入眼中,印入脑海,尽情的享受自然之美!

闭上眼,深呼吸,与这短短的美好时光道个别„„

玉雕艺术创作——探寻深化自然之美(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