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德育
浅谈小学德育
提 纲
一、什么是德育,什么是新德育,德育包括对那些品质的培养?
二、德育的意义是什么,对学生德育有什么重要作用?
三、当前德育的现况分析:
(一)只重视课堂教学效果,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德育。
(二)教学中脱离实际,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品德知识教育,造成了学生“言行不一”的后果。
四、对当前德育的对策:
(一)从德育“三维”对学生进行德育。
(二)在德育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师的师德影响,塑造学生的人格。
1、突出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
2、以教师的师德影响,塑造学生的人格。
(三)在课堂内外和社会实践中,加强德育,使德育得到践行。
1、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
2、在课外活动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德育。
3、在社会实践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德育。
内容提要
学校德育是人生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但目前学校德育存在许多问题:只重视课堂教学效果,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中存在脱离实际,只重视对学生进行品德知识教育,造成了学生“言行不一”的后果。因此,我们应加强德育。从德育“三维”对学生进行德育;以教师师德,塑造学生人格,突出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内外,以及实践活动中,加强德育,使德育得到践行。关键词
道德 践行 人格 和谐 正 文
江泽民总书记在2000年2月1日“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由此可见,德育的重要。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大力推动德育。
一、德育、新德育及小学德育的主要任务。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德育是以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生活客观存在的思想道德的不足或缺点为突破口,确立课程内容,制定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过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的一种新型课程。并逐渐提炼、归纳、升华为学校的一种特色课程文化。
小学的德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即让小学生从小养成懂得守纪律,关心他人,不怕困难,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学校教学既是学校传播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主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
二、德育的意义和作用。
现在的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商品经济的大潮中,社会物质生活的改善,社会新旧观念的碰撞,社会观念的更新,以及信息传播媒介的现代化,特别是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和富裕家庭子女,他们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因此,需要大力促进德育。改掉他们生活中不良习惯,以及自私,爱慕虚荣,不守纪律的不良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创造多方面的条件,不断完善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断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
三、当前德育的现况分析。
(一)只重视课堂教学效果,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德育。在升学机制的作用下,在只重视分数的情况下,不少学校的德育工作严重被软化。“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是人们对德育软化的通俗概括。在德育软化的氛围中,德育机构形同虚设。德育活动也只不过是走过场和应付上级检查,德育工作总结也有一套应变之术,把学校方方面面的“典型事例”都作为德育工作的佐证。用“硕果累累”掩盖软化德育的事实。在这样的环境中,品德根本不可能形成。“升学教育”“分数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为克服软化德育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应努力改变这一现况。
(二)教学中脱离实际,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品德知识教育,造成了学生“言行不一”的后果。
任何品质的形成,都要经过实践炉火的冶炼。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着脱离实际的基因。教学是以知识认识为客体,以知识为基础,来推动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是品德知识的迅速积累,一方面是品德行为的严重匮乏,结果是坐而论道,学生把品德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但实际行为却恰恰相反。如不遵守公共秩序,不爱护公共财物,不懂得起码的礼貌,礼节等现象却屡见不鲜,说明德育仅仅“教”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育”,即道德养成,要注意联系实际,从青少年的道德现况出发,有针对地进行正确的、合理的教育和疏导,在辨别善、恶、美、丑,分清是、非、好、歹的基础上,切实触及和解决好他们的道德疑难和困惑。
四、对当前德育的对策:
(一)从德育“三维”对学生进行德育。
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是:主体的认知系统,情意系统和行为系统相互作用,和谐发展达于主观特征和行为的稳定的统一。只有三系统的相互作用,才能促进三系统的和谐发展,最终形成主观特征和行为的统一,品德就必然形成。品德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具有规律性的内容。学生获得知识,既使是极富有教育性的知识,也不等同于学生的思想。只有当学生用知识表明自己的态度、观点、主张时,知识才能融入学生的思想或转化为学生的思想。思想是人们思考问题时产生的,问题本身和主体的价值关系不是纯然单一的,使主体产生肯定性的和否定性的双重思想,因而,思想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和思想相联系的情感、意志和行为也具有不稳定性和分散性。然而,正是这种分散的,不稳定的思想、意志和行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主体获得不同体验。通过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的比较和行为的调节,逐步走向集中和稳定,形成信念。信念具有集中性和稳定性。和信念相联系的情感、意志、行为同样具有稳定性和集中性。这样主体的主观特征和自身的行为系统就稳定地统一起来。主体便形成稳定的品德。要想使德育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过程,就必须符合德育的“三维”结构特征的要求。“晓之以理,动这以情,导这以行。”体现了道德认知的三维性。
(二)在德育中,突出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以教师人格,塑造学生人格。
1、在德育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品德形成过程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主体内化行为规范并将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的过程,是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塑造自我和改造自我的过程。学生只有真正成为品德知识的体验者,品德行为的践行者,即成为真正的德育主体,才能实现德育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德育是地道的通过自我的教育。不通过自我的教育,是形式主义的德育,似乎学生处于德育之中,实则学生游离于德育之外,至多是“听客”或“看客”。对德育主体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很难产生积极性。这是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失去主动地位的必然表现。要改变这种状况,不能简单地谴责学生,而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思想。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别人帮助产生的幸福感,以及帮助别人后产生的荣誉感。逐步培养成一种坚定的信念,懂得关心别人,严于律已待。
2、提高教师素质,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塑造学生人格。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其实可以大而化之。任何一个人都应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他人,终身学习,教师还应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课堂内外以人格美塑学生的人格美,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让教育闪出眩目的光彩。因此,教师人格特别重要,只有具备了这种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否则,你就是大海,也会失去泳者;是苍天,也会失去群鹰;有再渊博的知识,也是苍茫天际的一只孤鹰。你失去的,不仅仅是学生,更是教育人的资格。“身教重于言教。”①就是对教师师德示范性的一个概括。学生往往视其德而确定其为师。教师只有为人师表,以德立教,才能确定自己在教育上的地位。
苏霍娒林斯基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口号“让每一位同学抬起头来。”②可见事实上有不少同学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在低着头走路。帮助他们抬起头走路,就应该成为教师常做的一项工作。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弘扬信任教育。所谓信任教育就是对犯错误、有过失的学生给予充分信任,唤起他们的自尊,自信,进而“痛改前非”,实现良性转化。班上有一名学习十分优秀的学生,平常也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可有一次,发现他有小偷小摸的现象,我发现后,让他自己看怎么办?这位学生说下午把这些东西补上,并保证以后绝不犯这样的错误,但就是怕同学们以后看不起。我告诉他别担心。为了保护这位同学的自尊,我让他下午悄悄把东西放回去,这位同学以后再没有犯过此类错误,并向好的方面持续发展。
(三)在课堂内外和社会实践中,加强德育,使德育得到践行。
1、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
课堂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以教材为主线,贯穿德育,除了品德课外,其余各科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他们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脱离了教材谈品德,品德就是空洞的说教。反之,空有德育的教学,智育也是苍白的,因此,在具体的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德智结合,文道结合是必要的。对于具有丰富而生动德育教材的语文学科,文道结合更是必要的。语文课标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等。”可以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欣赏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更能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教育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胖乎乎的小手》时,让学生从小懂得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学生懂得爱劳动,孝敬父母的美德。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要渗透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的精神。
2、在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
课外活动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场地,有效地开展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德育的又一重要途径。如何开展课外活动,应注重课外活动的趣味性。苏霍娒林斯基曾经说过:“所有的工作都依赖兴趣”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在兴趣的启动下,德育卓有成效。
课外活动以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趣味性强而倍受学生青睐。如何把握趣味性,让活动取得理想的效果?在组织时,做到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选择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做到灵活多样,让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去,并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当他们有所感,有所动时,及时把握,因势利导。在课后的障碍赛中,更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品质。即在一个范围内的不同地方设置障碍,让学生蒙着眼睛到达某一目的地,谁的迅速快,谁就获胜。然后在同学的帮助下再到达一次目的地,感受竞赛的快乐,以及在同学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后与自己独力完成的不同感受,形成对比。这次活动即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残疾人的不方便和他们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就不会再歧视残疾人,而是被他们生活的勇气所感染,又可以体会到生活中遇到困难,渴望得到别人帮助的心理,从而在以后生活中遇到别人有困难时,自动伸出援助之手。还可以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从而在生活中懂得如何与人交往,合作。
3、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德育,使德育得到践行。实践是品德形成的基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过“思想的产物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想。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④
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认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从实际意义上说,我认为行比知、情、意更为重要。因为行本身是实实在在的道德。而只知不行,只有意志和体验,而无实际行动,则是口头的、肤浅的道德,甚至会变成虚伪的道德。现在有些学生,如果从口头上或文字上去检验他们所受的道德效果,他只会讲得动听,写得精彩,可是观之行动,却是另一套。可见,道德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寓学于行,身行践履。只有不断地将社会要求、标准、理想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准则、信念,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算达到道德教育的目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理性认识是前提和基础,但目的是践行。实践性道德教育,实际上就是主体参与道德活动,它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特定的形为方式为内容,以评价、预测、调控手段来把握现实生活中的为人处事。当然,他也是一种由动机所激励和所指导的,这就防止学生形成了“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实践性道德教育,应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主动实践,并从中发现和获得有关品德知识,并使能力、情感、意志得到训练。以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任务,按照各种社会活动项目和特定方式组成的一种课堂形式。任何活动,不管是校内的,还是校外的,正规的,还是非正规的,只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发展有积极作用,都可视为实践性道德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参与社会,勇于实践的态度和能力。如通过劳动实践体验,明确赚钱的不容易,继而形成一定的劳动态度,向行为习惯的转化。
陶行知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实用主义思想。如在母亲节当天,号召班内孩子们回家为妈妈做一件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如画画、写字、(字数不限,写出自己的感受与妈妈的神态和语言等。)回校后,及时组织了各种活动,如画展,让孩子们张贴在教室里。孩子们画五花八门,有帮妈妈洗脚的,有帮妈妈做家务的,有给妈妈捶背的等等,其中大部分都配有简短的文字,将妈妈的感受与妈妈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接受了一次良好的感恩教育。让学生接受现实生活的道德洗礼,把教育与现代化与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社会中提升选择能力,增强免疫力,让学生学会判断,学会辨认,在实践中认识,在认识中实践,不断促进学生道德意识的自我教育与发展,实现了在实践中体验德育,让德育进入实践。
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长期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挖掘德育因素,在符合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渗透德育影响,深入地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让学生获得积极的道德体验,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走健康、和谐的德育大道。
注 释
1、戴 胜 《礼记》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2、苏霍娒林斯基 《学生的精神世界》 1945.8
3、马克思 《马克思全集》 第三卷29、30页
4、陶行知 《陶行知教育文选》 教育出版社 参考文献
1、王逢贤 《道德新论》 江苏出版社2001
2、叶小媚、刘国平《中国师德手册》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5
3、喻良初 《加强主体性教育,实现现代化德育》 无锡出版社 2002.9
第二篇:小学德育
小学德育论
教师专业发展学院 09级小学教育02班
王宁 09043010
我对崔老师讲的自己家孩子学英语的经历有所感触。现在的小学生从小就开始学英语,甚至在说话还说不太好的时候就开始学英语。这是一种社会现状。现在家长们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对于一个孩子的教育来讲,我认为这是不符合儿童成长发育的特点。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考虑孩子的兴趣,而强迫孩子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让孩子们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情,在孩子合适的年龄学习合适的知识可能效果会更好。
由此我想,在小学,知识作为学习的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的品质、道德。
在道德方面有很多可以借鉴的例子,华人贝聿铭被誉为“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然而让他脱颖而出的,除了才华超群外,还有赖于他温文尔雅、忠厚谦和、吃苦耐劳、热情坦诚的品质。正是他的谦谦风度和彬彬气质赢得了口碑和人心。
再如,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为了消磨吉鸿昌将军的抗日意志,借故派他到美国考察。那时,在西方人眼中,中华民族是恶劣民族。
一天,吉鸿昌将军和国民党使馆的一个参赞去邮局寄包裹。当他对邮局的工作人员说自己是中国人时,对方轻蔑地说:“中国?中国在哪个星球上,哈哈……”随从的参赞直埋怨吉鸿昌:“你干吗说自己是中国人?你不会说自己是日本人吗?”这位参赞的话音还没有落,吉鸿昌将军就怒目圆睁,斥责到;“你觉得作为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我吉鸿昌就是死,也决不当洋奴!”
回到驻地,吉鸿昌将军找来了一块小木牌,在上面工工整整地写下“我是中国人这几个字,并将这块小木牌戴在胸前,昂首阔步地出入于美国人之中。
因此,一个人的品质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我认为在小学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远比知识教育要重要得多。培养孩子的品格、道德可以让孩子受用一生的。
第三篇:小学德育工作思路
本学期,小学德育工作的计划重点是以“传统美德教育为主线”,以“行为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科学的方法和生动的教育活动”吸引少先队员。以“安全教育”、“公德教育”、“诚信教育”为突破口,务实创新,富有特色地完成本学期的工作。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我校大队部加大工作力度,从细节处入手,加强对学生的评价、班主任评价以及
领导评价。以学生养成教育为突破口,抓好安全教育、公德教育、诚信教育,以点带面。踏踏实实把我校德育工作做好。
二、工作目标
1、学校实行封闭化管理,形成教学秩序井然、教学环境和谐、舒适,全校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2、制定、完善、健全各项相关的安全制度,通过各网种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公德教育、诚信教育。杜绝各种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发生。>
3、使每位学生都能遵守社会公德、诚信做人、礼貌待人、尊师守纪的阳光少年。让学生做到言行一致,把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4、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各项活动。
5、通过开展公德教育活动,使学生从小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人人树立公德意识。
三、工作计划
1、做好学年优秀班主任评选工作。
2、安全工作重中之重。
3、做好对学生评价、班主任评价、领导评价工作。
4、开展好“安全月”、“公德月”、“诚信月”、“健身月”教育活动。
5、做好间操课间检查、监督管理工作。
6、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立正常的生活秩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7、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8、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的管理。本学期每周进行一次大清扫,其它时间为小范围清扫。
9、完善、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四、工作措施及工作安排
(一)、加强安全意识
1、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完善职责,各负其责,层层落实,层层追究。
2、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制度约束行为。年级主任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制度,就安全问题不给一次出错的机会。
3、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板、标语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让学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严峻性,并每周进行一次班会和安全演练等。各班除按照学校统一要求外,每周将进行一次班级的安全讲座,班主任要认真把讲座内容记录在班主任工作手册上。把安全教育做实,让安全深入人心,从而使学生关爱生命,学会生存,掌握多种自我保护的防范措施,让安全事故为零。
4、加大检查力度,有制度就有落实,有布置就有检查,不搞形式主义,不拿学生的安全开玩笑。
(二)做好对班主任的培训工作
1、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对班主任进行系统、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内容力求科学化、系统化。
2继续执行我校师德考核方案和班主任考核细则。
3、树立典型班主任教师,推广先进的班级管理经验。
4继续开展“规范班级”的评比工作,制定《评比细则》,评比内容包括(晨会、班队会情况;班主任的各项计划、总结、工作手册完成情况;值周扣分情况;流动红旗情况;表扬情况;升旗情况;各项竞赛情况;大课间评比情况)。在评比中,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学期末,在“规范班级”的班主任中评选出40%的优秀班主任,进行表彰。
5、班主任要经常与家长联系,通知家长学生在校的表现;了解学生校外情况。对个别学生进行家访,做好家访记录(每学期教师家访不少于20次)。对学困生、劣迹生进行辅导和教育,要有辅导和教育记录。
(三)加强养成教育
1、晨会、班队会时间,加强对《守则》、《规范》的学习,以及班级常规工作,解决班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加强巡视,加大值周力度,检查贯彻落实情况。杜绝晨会、班队会时间被占用现象。《守则、规范》定期进行抽测,并贯穿到平时学生的一言一行中来。
2、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讲文明、学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大队部通过每月一个主题将公德教育贯穿整个学期。从第一周校长的国旗下讲话开始,为我们学校的公德教育拉开了序幕。学校通过开展公德教育活动,使学生从小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人人树立公德意识。活动
(一)一言一行见公德:通过校园广播,利用晨会时间向全体学生宣传公德内容的典故、小故事,使学生感受和体会公德是做人的根本。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到公园捡白色垃圾,使学生树立公德意识。
(二)做雷锋式的好少年:同学们通过广泛收集雷锋美德故事,进一步了解认识这位平凡而伟大的雷锋叔叔。并把他的这种精神渗透到学习生活里,每天走进校园见到老师要问好、见到客人要敬礼,说文明话、做文明人。鼓励学生每天必须做到。学校还将聘请少工委老党员、老干部做革命传统教育。教育学生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活动
(三)我与节约同行教育活动:同学们通过调查、收集平时在我们
第四篇:2009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XX年年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工作,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首要工作,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工作,德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工作。二○○七年,我校的德育工作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农安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教育局XX年年德育工作要点》及《德育办公室XX年年工作要点》的要求。努力开展工作,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行为规范示范校建设工作。
我校的行为规范校创建工作,根据县教育局行为规范校创建实施方案及评估细则的要求,我校以强化小学生礼仪常规养成训练及行为习惯养成训练为主线,以落实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训练“六个一”活动为主要载体,有效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收到良好的效果。各班在开学初就已经制定好了“学生六个一”工作计划,并在工作中按计划的要求,开展工作,各班设立了学生六个一成果角,每个学生把六个一活动成果装在自己的成长档案袋里,在五月末的六个一活动成果展及第三届艺术节活动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本,学校利用晨会、班团队会时间对学生进行礼仪、行为教育,要学懂学会,并且会用。并且各校要以训练为主,加强监督检查(每周一次)有记录,要树立典型班,先进个人。学期末,中心校要进行检查、抽测。检查结果记入各校总分。继续运行星级班级管理评价,各班每周的团队检查结果,做为班级星级管理评价的依据,按星级评价,期末汇总,算出各老师的班级管理星级分。记入老师的班级管理星级考评分。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本,学校加强德育制度建设,促进德育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升、降国旗制度;主题班团队会制度;家长会制度;家访制度等等。使各项工作有制度保障,有序的开展。
3、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根据县教育局校园文化示范建设实施方案及评估细则的要求,4、大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人员的业务素质。
根据县德育工作要点的要求开展班主任队伍建设“六个一工程”:每月研究一个教育个案;每月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每季度召开一次家长会;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或研究一种教育思想;每学期和学生进行一次面对面的心灵的交流与沟通;每学期为每一名学生写出一则激励性、针对性较强的评语。
5、加强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德育的质量和效果。
根据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农安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把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扎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心理变化,给学生提供心理释放的“绿色通道”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及教师的心理困惑。强化德育的质量和效果。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本学年,以班级文化建设为基点,以校风、学风和班风建设为核心,以促进形成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为目标,大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文化制度建设、文化活动建设,形成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精神,凝聚师生情感的校园文化。
实行值周班级和班级干部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和学校管理,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自主发展,搞好班级布置,增强班级的文化气息和氛围,通过学生办班报、手抄报,出黑板报、墙报,等多种方式,活跃和丰富班级文化生活,引导学生、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7、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深入开展“六个一”活动。
每天正楷书写一百个字、每周写一篇周记;每学期读一本好书;每名学生有一条自己的人生格言;每天搞一次一分钟记忆力和注意力训练或竞赛;每学期向学校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本学期,各校要做好“六个一”活动计划,做好“六个一”活动记录,期末有总结。除此之外,各校也可以开创性的开展“六个一”活动,如,每天帮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天课前进行一分钟演讲;每天记一句名言警句;每天跟父母交流一次;……。各要要把“六个一”活动具体化,并落实到各学科的教学中,融入到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
每天一分钟记忆力和注意力训练或竞赛的内容全镇统一为新课程标准要求必背的古诗70首。五月下旬进行学生必背的古诗比赛活动。(活动方案另发)望各校准备好。
其他项目,各班级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自己规定本班的其他五个一活动,并且在学期初上报到少先队,各班的六个一活动成果,自己班级设立六个一活动角,所有成果自己保留,以备中心校检查。(中心校检查,每学期两次或两次以上,其检查结果,做为老师评价的依据。)
8、加强电影系列化教育活动。
本学期继续加强电影系列化教育活动,各校要组织好两次电影系列化教育活动,有计划、方案总结。并且组织好电影观后感的写作,要求各校要组织电影观后感征文评选活动,每校评选出10篇好的作品,六月末上交到中心校,参加全镇评选,对于选出的作品推荐到县里评选,所获奖项,作为加分项目,记入教师考核总分。
第五篇:小学德育工作措施
咀头小学德育工作措施
我校加大德育工作力度,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思路,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着力抓好德育这个学校“主旋律”的教育工程,注重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规范化的养成教育,具体体现在“把握特点,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体现特色”。
学校始终抓好“三个四”工作,(1)加强“四全”育人——全面、全员、全程、全控育人,加强德育工作的整体性;(2)着力优化德育的“四条途径”——教学主渠道、课外、校外活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做到以思想品德为主线,班主任工作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的“三位一体”,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社会教育的三位一体;(3)始终注重抓好四项建设——德育规章、队伍、教材和基地建设。因此在德育工作中重点做好:
1、建立健全校内德育机制,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
2、强化家庭教育职能,成立了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同时建立家访制度。
3、抓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4、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开展“四个十”活动,即观看十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背诵十首革命诗词,学唱十首革命歌曲,学会讲十个革命故事。
5、充分挖掘隐性课程的作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校的每一块墙壁,每一处景点都成为教育学生的场所。
6、改革教育方法,始终注重坚持“三改三丢”,即改管束式为引导式,丢掉一个“罚”字,改单一式为多样式,丢掉一个“呆”字,改封闭式为开放式,丢掉一个“堵”字。
7、发挥少先队的组织作用。努力办好“红领巾广播站” 的主阵地,大力宣传校园好人好事及有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