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习感悟之初中数学兴趣教学
实习感悟之初中数学兴趣教学
赵林刚
文山学院生化系初等教育(理)200904091015
【摘要】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课堂如果教师巧妙导入,以趣激之,学生则乐在开头;创设情境,点缀趣味,学生则乐在其中;引导探索,深入浅出,学生则乐在其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充分钻研教材,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育;兴趣教学;引导启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只要对它有了兴趣,便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如果数学教育中教师只为了教而教,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就会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是冷冰冰的,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数学考试。这样的教学欠缺了鲜活有趣的、具有 “ 现实意义 ” 的问题,使数学与生活脱节了 失去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
大家知道,初中数学已被公认为一门基础性强、知识严谨的学科。随着数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变化,学生学数学的能力有时不适应,尽管越学越用功,却越学越吃力。部分学生开始对数学产生害怕心理,随之产生厌学情绪。
1造成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的原因 1.1缺乏学习数学兴趣学习意志薄弱
学习兴趣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寻求知识和参与学习活动。孔子说:“好学者不如善学者,善学者不如乐学者”,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分化。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学习数学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数学成绩就比较差,可见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掌握知识的局限性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偶尔的断层
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内容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会出现连续学习不能衔接的薄弱环节,跟不上整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松劲,成绩分化。还有就是因为学生某节课的内容没能完全掌握,以至于后面内容的脱节,最终完全丧失学习的兴趣。
1.3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中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以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明显,有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些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
如果善于点缀趣味,则会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适当地分解知识的难点,合理地划分课堂教学的层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低向高一步步攀登。在艰辛的探索攀登,才会有成功的乐趣。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地运用。2.6创造情境,使学生享受学习之乐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亲切的态度来设置问题的情境,以期待的心情等待学生去思考面临的问题,以热情帮助的态度给予学生以点拨和启迪,以饱满的情绪去讲解新的科学知识,以关切信任的态度去聆听学生的回答,从而引起师生的共鸣,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新异的学习氛围中激起思考,讨论的兴趣,引出要讲授的知识,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3小结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师生双方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左右着教学改革和教学进程,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我在实习期间得到的一点感触,我认为,要让学生更好的把数学学好,就得进行兴趣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只要对它有了兴趣,便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何维志.初中数学的兴趣教学[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_年04期; [2] 孙安玉.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_年19期;
[3] 李良.数学课应注意培养学生兴趣和落实双基的有机结合[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2_年08期;
第二篇:初中数学教学感悟
初中数学教学感悟
协和中学:高建
新的数学教育理念表明,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它体现了数学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学习上不是人人都能一样发展,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使人在学习上存在个性差异,承认差异才能结合实际,承认差异才能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上发挥他的才能,获得他应该得到的数学知识,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标。
我们都知道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存在着个体差异,比如说,智力差异,每个学生因为遗传基因的不同,智力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有的人聪明,有的人愚钝,有的人形象思维强,有的逻辑思维强,有的人记忆力超人,但推理能力较差,有的人记忆力较差,却推理能力过人;学习基础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小学的数学状况不一样,有的学生数学十分优秀,有的学生数学学习基本还没入门,两极分化相当严重;学习品质差异,有的学生学习数学十分认真,有一套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学得轻松愉快;而有的学生因为没有入门,数学学得十分艰难,部分学生甚至对数学学习丧失信心。
正是因为学生之间存在这些个体差异,数学学习的两极分化给我们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困难,课堂上要求太高差生跟不上,要求太低优生又吃不饱,教师处于一种“首尾不能兼顾”的两难尴尬境地。所以我们要对学生实施分类教学,让不同的学生接受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
我们实施的数学分类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班内分类,而是跨越班级教学模式进行分类教学。我们每三个班分成一个实验组,每个组将学生分成三类:“提高类”、“中间类”、“基础类”,各类自成一个教学班。三个类别的学生同时在指定的不同教室上数学课。学生的分类主要参考学生成绩、学习状况和学生分类自愿。我们首先按学生成绩给予所有学生排序,分出理论上的三类,然后每个学生填写分类自愿,并说出其理由,我们将理论分类与学生自愿不相符的学生征求原科任教师意见,进行必要调整。通过权衡,对不能按自愿给予调整的同学,及时耐心地做好其思想工作。
分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清楚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各类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施以不同的教学方式,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且与其基础相适应的教育,获得相同的发展权利,让每个同学都有进步。对“基础类”学生突出了个“扶”字,让他们学会学数学,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对“中间类”学生突出一个“推”字,推他一把,让他在数学学习上尽快上路;对“提高类”学生突出一个“激”字,激励他们努力探索和研究数学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分类教学要打破传统的快慢班办学理念,即用最优秀的老师教最好的学生,最差的老师教最差的学生。而应该是三个类别的学生得到的教育应该是平等的,他们在数学上求进步的要求应该得到平等的满足。因此我们根据三个类别的不同特点和需求,以及实验组三个教师的优势进行配备。一般安排善于做学生思想工作、富有管理经验的老师任教“基础类”学生,安排对课本知识研究较深且善于带优生的老师任教“提高类”学生,二者兼而有之的老师任教“中间类”学生。这样既可以让不同类别的学生得到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也可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学生结构不同,数学学习基础差异较大,各个类别的课堂教学标高不可能一样,每个教师悉心研究所教类别的状况,再确定每节课的标高,让不同类别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得到。对“基础类”学生主攻基础,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并不可怕,自己原来也能学好数学;对“中间类”学生在打牢基础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其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对“提高类”学生打好基础仍是关键,但重点是培养其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无论哪个类别都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不同的知识掌握程度上具有相同的创新精神,是课堂的最高追求。
学生所在类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不断发生变化,学生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对学生实施动态管理。由学生申请,每个实验组三个教师协商,对学生所在类别随时进行调整。一是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心理需求,把学生尽量调整到他比较满意的类别,二是在实验中形成竞争机制,激励学生不断追求进步,抑制学生中极易出现的“退步无所谓”心理。
分类教学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一是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从模糊走向清醒;二是打破了“优生差生一锅煮、优生差生无法在课堂兼顾”的教学困境。每个类别都可以根据本类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和课堂教学标高。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受到与其相适应的教育,不同的类别的学生都能听得懂、吃得饱,为每个同学都创造了进步的机会;三是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可以把不同类型的老师安排到适应其教学特点的类别,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特长;四是促进了教师在教学中相互间的协调配合,提高了教师的合作交流意识和精神。
我们都知道在班级教学中,传统教学法主要照顾全面,往往没有强调个别,其实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分类教学法虽然也是班级教学,但要求老师强调个别(至少是一个类别上的部分学生),也就是在某个类别上做到因材施教,体现出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因而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提高了数学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感悟
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感悟
初中数学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后,由于知识的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增高,再加上初中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多数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开始出现厌学情绪,学习失去了主动性,但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死读死记不求甚解,到最后有些学生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个问题,我分析了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着自己的教学作了一些研究,探索出了一些方法和措施。
一、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我是滁州市第四中学的一名数学教师。四中处在城边,学生大多数来自附近的郊区,学生的基础薄弱、知识面不广、见识少、反应能力较低,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等一无所知,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学生家长多数都是文盲,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得怎样教育儿女,甚至还有家长教给儿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就行了”,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我认为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这一点上,我主动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经常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和他们生活有关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并不是自己和家长所想的一无是处。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二、抓住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我适时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热爱学生,增加感情投入,创设和谐融洽的心理环境。
2、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3、利用中学生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1、指导学生读。目前学生学习数学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不善于读数学书,他们往往是死记硬背。比如在学习习近平方根概念时,同学们都知道“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一个正数有正、负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可是在做判断题时:1是1的平方根;1的平方根是1。这两道判断题前面一道总是做不对,后面一道倒是都能做全对。因为他们更熟悉“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却不能很好的理解平方根的概念,就是因为没好好读懂平方根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新学一个章节内容,先粗粗读一遍,即浏览本章节所学内容的枝干,然后一边读一边勾,粗略懂得教材的内容及其重点、难点所在,对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记号。然后细细的读,即根据每章节后的学习要求,仔细阅读教材内容,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其因果关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2、指导学生听。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心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作笔记。我告诉学生们,在上课时,老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正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老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3、指导学生写。学生在解题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等问题,这主要是我们在教学中不大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在教学中我及时纠正学生易犯的错误。比如①教会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还要注意数学符号中数学演算的前提条件;②要学生在推理的同时学会书写表达,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熟练掌握常用的书写格式;③训练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来分析作图,正确地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直观图形,以便更好的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这样经过多形式、多层次去强化训练,让学生过好分析关、书写关,使学生在注意严谨性、逻辑性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四、多做数学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
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很少让学生动手,实践。实践证明,若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实践,数学上的很多问题还是能够得到很好解决的。学生普遍反映: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亲自动手才能学得会。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要求学生自己探索一些性质,定理。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我要求学生准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铁丝,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问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
五、了解学生实际,创设适合他们的实际背景
我认为讲课的过程中有些创设的背景不一定切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在创设教学背景时没有死板地套用课本,而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教学背景。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开头提出的一个关于踢足球的问题,由于学校场地的问题,学生没有进行过足球比赛,但经常打篮球,这样的背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没有大的帮助。于是,我备课过程中及时地将此背景进行创改,将上述问题改为:打篮球的问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远高于足球),就比较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就会有很大的帮助。经过创改后学生多数都能理解并能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效果非常明显。
总之,对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必须与教学改革同步进行,协调开展,持之以恒。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数学,学好数学。
第四篇:实习感悟之教学感想
实习感悟之——教学感想
09物理 张彦昌
不知不觉实习已过大半,前后细细数来新课也上了不少,自我感觉有比较成功的,也有很失败的,下面就让我对自己这几个月的感悟进行一下总结。
从这阶段的教学来看,让我明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并不是肚子里面有知识就可以教好书。其实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技巧,我们通常所说的把握好重难点并不仅仅只是指课本中哪里是重点,哪里是难点,而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哪里可能不会,哪里可能理解不清楚,那么那里就是重难点。
比如,在讲述《功》这一节时,我们涉及到功的表达式是力、距离和它们之间夹角的乘积。但是,我自己当时讲述时只是说明了力就是物体受到的力,距离就是物体移动的距离,夹角就是它们之间的夹角。但是,在后来老师的点评中,我才知道,自己关于公式的解析差的真的是很远。首先,要让学生们明白什么是物体受到的力!比如动滑轮问题,受力物体就是绳子,比如用脚踢球,只有踢那一瞬间才受力。比如位移,这里就是指的实际位移,而不再是力方向上的位移了。关于夹角,也可能理解错,一定是俩矢量方向间的夹角,不一定是习题中所给的夹角!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在《功率》、《重力势能》这些章节中,对公式的解释也有类似的容易忽略的地方!所以说,其实抓重难点也包括抓学生了。
其次,在这阶段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定要注意教学过程中一些物理术语的解释。
比如,在谈到正负号时,能回避就尽量回避,如果实在不能回避,那么就一定要讲清楚正负号所代表的意义。例如在讲到做功问题时,就要淡到正负问题。做工的正负只表示这个给物体的力是动力效果还是阻力效果,做功的大小就还是比较它们的绝对值就好了,但是在重力势能中,重力势能的正负反而是表示的大小,或者准确的说就是高低,所以重力势能比较大小时就要直接进行比较,势能是负值时就一定比是正值时要小。还比如说到什么相对性啦、什么匀加速变加速啦、什么平均功率瞬时功率啦、什么弹性形变啦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名词都可能是学生不清楚的地方。所以,术语的解释也是物理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一些小细节。比如,在《重力势能》的讲述中,我们会发现前面在推导做功与路径无关时,高度差是用h来表示的,而在推导出重力势能的表达式时Ep=mgh中,高度也是用小写h来表示的。这样,在学习新课的同学来看,就认为这俩个h是一样的,最终导致理解的困难。再比如,在天体运动中,变轨速度就是指变轨那一瞬间,俩个轨道相切处的速度不同,在别处仍然是属于运行速度,在速度的比较中就要分清楚到底是哪个过程。
总之,在经过这几个月的实习以后,我发现教学的艺术是无穷的,而且我们想要教好书一定要首先投身到教学的第一线上去亲自感受,不断反省。只有这样,才能渐渐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第五篇:初中数学教学论文:数学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初中数学复习实践谈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升学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就业学生的实际运用。同时是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达到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总复习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一、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筛眩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二、追本求源,系统掌握基础知识总
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②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③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三、系统整理,提高复习效率
总复习的第二阶段,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例如,初三代数可分为函数的定义、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统计初步三大部分。几何分为4块13线:第一块为以解直角三角形为主体的1条线。第二块相似形分为3条线:(1)成比例线段;(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相似多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第三块圆,包含7条线:(4)圆的性质;(5)直线与圆;(6)圆与圆;(7)角与圆;(8)三角形与圆;(9)四边形与圆;(10)多边形与圆。第四块是作图题,有2条线:(11)作圆及作圆的内外公切线等;(12)点的轨迹。这种归纳总结对程度差别不大、素质较好的班级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去作,即由学生“画龙”,教师“点睛”。中等及其以下班级由教师归类,对比讲解,分块练习与综合练习交叉进行,使学生真正掌握初中数学教材内容。
四、集中练习,争取最佳效果
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即开始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对教师来说,这时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如,函数的取值范围可选择如下一组例题:
(2)y=13-2x
(3)y=3x+2x-1
(4)y=1x+1-1
(5)y=x+2x-2第二,习题要有启发性、灵活性和综合性。如,角平分线定理的证明及应用,圆的证明题中圆周角、圆心角、弦心角、圆幂定理、射影定理等的应用都是综合性强且是重点应掌握的题目,都要抓住不放,抓出成效。
『PSSP学习问题个性化解决方案是上海复旦科技园启导教育研究中心集合专家资源,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成果,依托PSSP和生涯品牌,为帮助中小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所提供的一种教育服务,开创了教育行业教育顾问的先河,这可能是目前最好的教育项目。我们还特别推出“教师教研和亲友创富计划”,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科研和创富的平台,在网站上增设了教师资源专栏,大家可以共享彼此的课件、教案、教学论文、教育案例、教学案例、试题、学科总结等教学资源。让我们携手,共同开创中国的学习顾问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