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
编辑:花开彼岸 识别码:11-935185 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04 23:12:39 来源:网络

第一篇: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

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更加嘹亮地吹响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向文化强国挺进的号角。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站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再次强调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这进一步指明了两者共同面临的重大任务。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首先要深刻把握这两者的实质关系。文化的精神价值是文化之“魂”,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高端和龙头,是文化实现教育功能、以文化人的重要途径,是承载文化精神价值之“体”。抓住这个“魂”,“体”才有主心骨,才有精气神;建好这个“体”,“魂”才能广泛传播,发挥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强教兴校之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的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高等教育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要坚定不移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探索凝练高校教师和学生核心价值观,以高校自身建设的突出成绩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其次,要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的主要途径。要坚定不移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头脑,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始终如

一、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师生力量,引导广大师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坚持用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鼓舞师生斗志,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广大师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凝聚起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校园风尚,树立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校园氛围,使师生成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模范。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还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既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的必要性,又兼顾广大师生接受的可能性,妥善处理好“一”与“多”的辩证关系。一是统筹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毋庸置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先进的、科学的价值体系,但要真正实现融入,还需要正视高校广大师生的内在精神、文化需求,科学统筹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形成价值共识。二是统筹方向性与规律性。坚持宣传引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遵循人思想认识的形成发展规律开展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结合自我价值观结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逻辑推理、分析论证,最终作出主体判断和选择,唤醒师生的价值自觉。三是统筹理论范畴与实践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理论体系,又是实践范畴。作为理论体系,将其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首先是系统开展广大师生理论学习的过程,以学立德、以学增智、以学创业;作为实践范畴,将其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还必将经历将理论知识外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经历选择、整合、内化、外化、固化和再认识的循环过程,高校广大师生自身的价值实现正统一于这彼此相连的发展过程之中。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是当前全国各高校事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党和国家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自然会把目光首先投向作为追求真理和至善之境的具有创新精神、超越精神、文化批判精神的高等教育,各高校一定要承担起中华民族文化成果广泛传播、绵延传承、扬弃旧义、创立新知的重任,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传播的坚强阵地。

高校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伟大事业中大有可为 ——二论学习贯彻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

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动高校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贡献的总体要求和具体任务。高校学科优势突出,研究力量雄厚,是孕育新思想、培育新知识、产生新观念的摇篮和理论创新的重要阵地,应主动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理论研究,为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切实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高校作为社会的文化高地,作为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应成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典范,应成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表率,应成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楷模,应成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标杆。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教学全过程,渗透人才培养各环节,贯穿改革发展各领域,体现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成果的各方面,应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思潮,为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发挥示范作用。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既是科技创新的沃土,又是人才成长的基地和舞台,应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大力推进教育与文化的融合,主动搭建教育服务文化建设的平台,拓展教育服务文化建设的渠道,逐步构建高校在文化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长效机制,促进高校智力成果在文化领域的转化运用。应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努力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应主动适应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强相关专业学科建设,为提高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智力支撑。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高校作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应把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把中华文化精华与时代精神统一起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外来先进文化,创新培育时代特色文化。

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提炼整理,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应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做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应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拓展中外文化交流平台,做提升国家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排头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也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源泉。高校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也是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驱动力。应积极适应文化建设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文化建设急需的战略性、前瞻性、公益性研究;应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瞄准文化建设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学科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文化建设。应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创新驱动力量。

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推动高教内涵式发展 ——三论学习贯彻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

喜逢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圆满闭幕,高等教育又一次迎来跨越式发展的春天。大会从肯定高校党委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保障作用,促进高校发展取得成绩的角度,旗帜鲜明地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形势下,高等教育要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的使命,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再次为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从“大”向“强”迈进成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推动从“大国”向“强国”的转变进程中充满风险和挑战。要应对这些风险挑战,要求高端人才的数量、素质和结构有大的提升,要求涌现出更多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殿堂、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国家的人才库,只有加快提高办学质量,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才能真正承担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使命。

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任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把提高教育质量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高端人才是高校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质量特色是高校竞争取胜的发展主线,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高校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学科交叉融合是高校品质提升的战略选择,产学研结合是高校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把高校综合性学科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高水平科学研究、高层次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办学优势转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优势。要坚持以增强科学研究能力为关键,努力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着力推进协同创新,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重要贡献。要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紧密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深化产学研合作,努力成为新兴产业的促进者,区域协调发展的助推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者,党和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践证明,人才的文化素养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我们的大学在提升文化品位、营造文化氛围、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等方面,与社会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相比还存在差距,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突出问题。文化强,大学强;大学强,国家强。没有高水平的文化建设,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不重视文化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我们要高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旗帜,坚持以实现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发展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和社会辐射作用,使高校始终成为继承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孕育创造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内涵式发展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时代课题。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我们要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审视高校的功能定位,切实增强主动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肩负起历史使命,加快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的步伐。

第二篇: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

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

——第十八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

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部、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中国共产党教育部党组202_年12月24日在北京召开第十八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会前会见出席会议的代表并发表讲话。他强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高校改革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政治保证,各级党委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从1990年开始每年召开一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研究新问题、交流新经验、作出新部署。这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高校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进行部署。

习近平指出,高校是汇聚人才的高地,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既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切实保证校长在依法行政中的执行权力,切实提高高校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师生,认真做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以学习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特征,以学习为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以学习为提高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推动高校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认识;要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健全高校党的各级组织,明确职责任务,加强指导督促,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把优秀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吸收到党内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坚持改革创新,继承和发展高校党的建设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成功方法,又要不断创新和丰富高校党的建设有效管用的新方法,不断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生机活力。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参加会见。

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全面落实高校党的建设各项任务,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着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着力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为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以提高思想理论素养为重点,在推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教学科研实践上取得新成效;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取得新成效;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以扩大覆盖、增强活力为重点,在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取得新成效;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以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在以优良党风促校风带学风上取得新成效;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办学治校能力为重点,在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上取得新成效。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会议总结讲话中强调,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意义重大,责任重大。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习近平、刘云山同志重要讲话要求,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工作重点,找准工作着力点,力求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

袁贵仁指出,本次会议是高等教育战线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的动员会、部署会。会议统一了思想,认清了形势,交流了经验,明确了任务。

袁贵仁强调,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思想理论建设重点在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理论创新上下功夫,切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师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重点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上下功夫,努力建成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的领导集体和骨干力量。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在扩大覆盖、强化功能、增强活力上下功夫,不断增强高校党的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在总结经验、破解难点、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反腐倡廉建设重点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惩防体系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上下功夫,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袁贵仁指出,会议结束后,关键是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狠抓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202_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二五”规划谋划制定之年,也是全面实施《规划纲要》的起步之年。各地各高校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精心谋划好明年工作,为实现高等教育新一轮改革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当前,还要集中精力做好毕业生就业、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春节慰问和安全稳定工作。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进一步开创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第三篇: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习近平会见会议代表并讲话

《 人民日报 》(202_年01月05日

01 版)

本报北京1月4日电(记者张烁)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4日在北京召开第二十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会前会见会议代表并讲话。他强调,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高校党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为建设能够培养高质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习近平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青年学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思想传播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高校教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力量,与学生沟通互动多,对学生影响很大。要把加强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高校党的建设一个重大问题来抓,深入细致地做好青年教师的思想引导工作,加大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优化高校党员队伍结构。

习近平强调,今年我们党将召开十八大,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高校党建工作要突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这项重要任务,更好地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深入开展高校创先争优活动,推动高校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加强自身建设的实践中创先争优,并使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要以更加扎实有力的措施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加强日常管理,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参加会见。

刘延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回顾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维护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基本经验。刘延东强调,要深刻认识高校党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落实中央一系列部署,按照六中全会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教学科研实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师生,培养造就大批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激发师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创新创造活力。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大学精神,加强学风教风校风建设,重视师生道德培养,把高校建成全社会的道德高地。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高高校领导班子办学治校水平,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确保校园和谐安全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李源潮主持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解放军总政治部、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负责同志,全国部分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参加会议。

第四篇: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学习精神

学习贯彻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首先要深刻把握这两者的实质关系。文化的精神价值是文化之“魂”,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高端和龙头,是文化实现教育功能、以文化人的重要途径,是承载文化精神价值之“体”。抓住这个“魂”,“体”才有主心骨,才有精气神;建好这个“体”,“魂”才能广泛传播,发挥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强教兴校之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的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高等教育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要坚定不移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探索凝练高校教师和学生核心价值观,以高校自身建设的突出成绩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是当前全国各高校事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党和国家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自然会把目光首先投向作为追求真理和至善之境的具有创新精神、超越精神、文化批判精神的高等教育,各高校一定要承担起中华民族文化成果广泛传播、绵延传承、扬弃旧义、创立新知的重任,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传播的坚强阵地。

其次,要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的主要途径。要坚定不移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头脑,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坚

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始终如

一、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师生力量,引导广大师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坚持用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鼓舞师生斗志,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广大师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凝聚起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校园风尚,树立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校园氛围,使师生成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模范。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还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既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的必要性,又兼顾广大师生接受的可能性,妥善处理好“一”与“多”的辩证关系。一是统筹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毋庸置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先进的、科学的价值体系,但要真正实现融入,还需要正视高校广大师生的内在精神、文化需求,科学统筹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形成价值共识。

二是统筹方向性与规律性。坚持宣传引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遵循人思想认识的形成发展规律开展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结合自我价值观结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逻辑推理、分析论证,最终作出主体判断和选择,唤醒师生的价值自觉。三是统筹理论范畴与实践

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理论体系,又是实践范畴。作为理论体系,将其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首先是系统开展广大师生理论学习的过程,以学立德、以学增智、以学创业;作为实践范畴,将其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还必将经历将理论知识外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经历选择、整合、内化、外化、固化和再认识的循环过程,高校广大师生自身的价值实现正统一于这彼此相连的发展过程之中。

第五篇:第十九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模版)

第十九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

202_年12月14日至15日,第十九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胜利召开。这次会议是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条例颁布之后召开的,具有特殊意义。习近平同志在会前接见会议代表并讲话,刘延东同志、李源潮同志分别发表讲话,袁仁贵同志做总结发言。

一、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202_年12月24日在北京召开第十八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会议总结讲话中强调,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意义重大,责任重大。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习近平、刘云山同志重要讲话要求,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工作重点,找准工作着力点,力求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

袁贵仁指出,本次会议是高等教育战线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的动员会、部署会。会议统一了思想,认清了形势,交流了经验,明确了任务。

袁贵仁强调,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思想理论建设重点在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理论创新上下功夫,切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师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重点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上下功夫,努力建成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的领导集体和骨干力量。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在扩大覆盖、强化功能、增强活力上下功夫,不断增强高校党的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在总结经验、破解难点、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反腐倡廉建设重点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惩防体系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上下功夫,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袁贵仁指出,会议结束后,关键是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狠抓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202_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二五”规划谋划制定之年,也是全面实施《规划纲要》的起步之年。各地各高校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精心谋划好明年工作,为实现高等教育新一轮改革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当前,还要集中精力做好毕业生就业、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春节慰问和安全稳定工作。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进一步开创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二、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为高校培养优秀人才提供根本政治保证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24日在北京召开第十八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会前会见出席会议的代表并发表讲话。他强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高校改革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政治保证,各级党委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从1990年开始每年召开一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研究新问题、交流新经验、作出新部署。这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高校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进行部署。

习近平指出,高校是汇聚人才的高地,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既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切实保证校长在依法行政中的执行权力,切实提高高校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师生,认真做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以学习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特征,以学习为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以学习为提高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推动高校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认识;要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健全高校党的各级组织,明确职责任务,加强指导督促,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把优秀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吸收到党内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坚持改革创新,继承和发展高校党的建设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成功方法,又要不断创新和丰富高校党的建设有效管用的新方法,不断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生机活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参加会见。

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全面落实高校党的建设各项任务,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着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着力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为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以提高思想理论素养为重点,在推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教学科研实践上取得新成效;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取得新成效;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以扩大覆盖、增强活力为重点,在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取得新成效;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以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在以优良党风促校风带学风上取得新成效;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办学治校能力为重点,在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上取得新成效。

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