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团开题报告
学校社团建设中学生“六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教育要促进学校的现代化,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是国内外教育改革的主潮流和大趋势。它以“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发展”为目标,重视创设和营造独特性、创造性的教育环境,重视教育活动的多样化,使主体在形成的过程中获得创新学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意识与能力。社会的急速发展已经让教育将学生能力的培养摆到了人才培养的中心位置,今天的小学生经过十年、二十年就将投身于时代发展的潮流,直面激烈竞争的局势,不仅要与人合作,而且要有较强的身心素质能力。
根据学校提出的“追求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在课改的实践中,我们努力寻找和思考学生发展的新的生长点,查阅文献资料,我们发现“社团活动建设”能为学生提供交往、合作、组织管理的舞台,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课题中提出的“社团活动”是指具有共同志趣、爱好的学生自愿组成一个团体,按照共同约定的时间、内容、活动的方式,有组织的进行活动。在活动参与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协助者、辅导者。它特别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在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中得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我们提出社团活动建设的初衷。教育要为未来作准备,根据未来人才的培养要求和我校现有的学生素质能力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借助社团活动载体,我们提出了“五力”的培养目标,即诚信力、执行力、想象力、意志力、领导力、合作力的培养。
二、概念的界定:
社团: 指的是“学生社团”,它是由有共同志趣、爱好的学生自愿组成的学生群体,属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种形式。
社团活动:则是指具有共同志趣、爱好的学生自愿组成一个团体,按照共同约定的时间、内容、活动的方式,有组织的进行活动。在活动参与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协助者、辅导者。
“六力”:是指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建设各级各类人才必须具备的六种能力素质。即:诚信力、执行力、想象力、意志力、领导力、合作力。“诚信力”包括:诚实、忠诚、守信;“意志力”包括:自信、毅力、勇敢、自律、热爱生活;“执行力”包括:计划、细节、执行、总结、反思;“想象力”包括: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领导力”包括:亲和力、感召力、组织能力;“合作力”包括: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 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深化,人才素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仅有赖于课堂的系统专业教育和理论的灌输,而且更需要大量丰富的课外实践锻炼。于是,初中、高中,特别是高校的校园里掀起了一股“学生社团”热,“社团”作为特殊的组织形式,对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团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渠道。西方、日本的高校尤其是好的学校中,学生社团数以百计,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国内知名的北京大学,各类社团数目多达100多个,上海培明中学的35个社团,我市江山城北中学的20多个学生社团,都无不呈现学生社团活动的欣欣向荣的景象,无不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但是由于“社团”本身要求学生的能力素质较高,因而小学阶段,学生社团活动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在现行教育中,学生“六力”培养已经在德育工作、学科教学、少先队工作等方面自觉或不自觉地得到开展,但从总体上看,“六力”培养要求还不够鲜明,培养行为的实施还不够系统,操作性不够强,加上传统的教育思想很难在短期内消除,因而在时间和空间上,“六力”培养还很难得到保证。站在前瞻性思考的高度,纵观社会发展人才能力需求,我们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在小学阶段提出系统的“六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四.研究的目标
以“学校社团活动建设”为载体,探究“六力”培养策略、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诚信力、执行力、想象力、意志力、领导力、合作力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踏上未来社会作好准备。
五、研究的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在研究过程中定期进行反馈总结,并逐步调整研究方案,寻求培养学生“六力”的有效策略、方法和途径。
六、研究的内容与设想
(一)探索小学生社团活动的特性
1.小学生社团组织的基本性质与教育功能。(1)兴趣聚合功能。(2)自主改组优化功能。(3)自我管理的自我教育功能。(4)创新与实践功能。2.小学社团的组建原则。(1)自愿组合的原则。(2)“优存劣汰”的原则。3.小学生社团的活动原则。(1)兴趣定向发展的原则。(2)主动参与和民主管理的原则。(3)实践创新的原则。
(二)开展小学生社团活动的实践 1.自我完善社团组织的内部运转机制。(1)设立常任与任岗相结合的社团小干部机制。(2)社团活动的目标导向机制。(3)社团活动流程动态机制。
2.积极开拓小学生社团的活动领域与活动阵地。
(1)学校通过“学生艺术特长证书”的鉴定,积极开拓学生的兴趣领域。(2)学校通过组织开展大量丰富多彩的学科延伸性实践活动,扩展学生的兴趣领域。
(3)通过广大学生家长与社会专业人士的指导,让学生涉及更为广阔的社区兴趣领域。
3.构建多层次的社团活动辅导体系与多维度的社团活动评价机制。第一层面:由社会专业人员对专业相适应的社团实施辅导。第二层面:专职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对社团活动的辅导。第三层面:由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担任辅导员,对社团活动实施指导。第四层面:由某一方面有明显优势的学生主动承担社团活动小辅导员,指导同伴开展社团活动。
多层次的社团活动指导体系,把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校、家庭、社会的积极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整合了教育力量,使社团活动能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不断发展。在此基础上我校又着手积极构建多维度社团活动评价激励机制,使社团活动产生更强大的生命活力。
七、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3.2--2013.5)
1.组织课题讨论会,请领导、专家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论证,为方案的修订完善提供意见和建设。
2.修订方案。根据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修订,使之更趋完善。
3.组织动员。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课题研究方案,调动全体教师参与课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建立课题组,并制定课题实施计划。
(二)实施阶段(2013.6--2014.6)1.本校学生“五力”发展现状调查。
2.按照课题实施计划,各子课题全面实施研究,并组织开展各项实践研 究活动。
3.在实践研究过程中,认真搞好课题研究资料收集和汇总工作。研究资料:包括调查报告、研究论文,实践经验活动记载,个案材料,学生社团活动记载,活动成果等。
4.研究过程中,组织中期课题研究小结和成果展示活动。
5.根据课题实践研究的需要,组织有关理论辅导讲座,以不断提高课题研究参与者的水平。
(三)总结阶段(2014.7--2014.10)1.课题研究资料整理。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3.召开结题会议。
八、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课题组核心成员具有相当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工作认真务实,具有教高的教科研能力,均主持或参与省、市、区级课题的研究工作,为区、校级的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有较高的科研热情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我校在课题研究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研究和管理经验,有严格的管理体系和操作程序,形成了校长室——教科室——教科组——课题组——实验教师五级研究网络,各部门相互协调,层层负责,各司其职。学校的三级课题管理网络一向重视对课题实施全程管理,经常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定期进行课题研究交流、汇报。学校鼓励、支持教师搞教科研,能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确保课题研究经费及时到位。
九、课题组成员分工
主持人:邵建刚 全面负责、主持研究 组员: 黄光红 具体策划、主执笔
朱敏红 具体实施 王 茜 具体实施
邱伟芬 具体实施
1.选题: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
2.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包括视角、方法、途径、目的),重要观点。3.价值:本课题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4.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请份4部分逐项填写,限2500字内)
一.选题
概念的界定
“学校社团”:指学校的在校生,从自己的兴趣发展需求出发,促进知识能力的发展,活跃业余生活,增强实践本领而自愿组织起来的社会团体。
“五力”:是指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建设各级各类人才必须具备的五种能力素质。即:诚信力、执行力、想象力、意志力、领导力。
“诚信力”包括:诚实、忠诚、守信
“意志力”包括:自信、毅力、勇敢、自律、热爱生活
“执行力”包括:计划、细节、执行、检查、程序公正、公开
“想象力”包括: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领导力”包括:亲和力、感召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
“五力”的提出:1998年北京召开的“教育与人”的研讨会中,明确提出了“教育要促进学校的现代化,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教育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培养学生的个性。我校原有的市级课题《城郊结合地区的“小主人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方面已有一定的成效,为深化此课题的研究,结合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发展迅速的现状,我们认为:教育要为未来作准备、要为未来培养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而我们提出了“五力”的培养目标。
选题的意义:
1.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的指示告诉我们教育要为未来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随着“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激烈化”社会发展状态的形成,教育已经将学生能力的培养摆到了人才培养的中心位置。今天的小学生经过十年、二十年就将投身于时代发展的潮流,直面激烈竞争的局势,不仅要与人合作,而且要有较强的身心素质能力,因而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寻求和拓宽学生能力培养的渠道,确定与未来人才能力需求相匹配的“五力”的培养目标尤具深远的意义。
2.“学生社团”的建设就为学生提供了交往、合作、组织管理的舞台,它犹如一个社会生活的缩影,成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台阶,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3.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性格冷漠、孤傲,再加上学习占据了他们相当多的时间,因而生活体验和自然体验明显不足,“学生社团”的建设为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和“五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二. 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1.视角
借着二期课改的东风,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个性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2.方法
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学生社团活动”和“学生能力培养”的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调查法:作现在的学生能力调查问卷,为本课题的研究的实质性数据的积累作好准备。
行动研究法:拟组织发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全体师生参与课题研究,培养学生“五力”。
个案研究法:对学生个案在社团活动环境下的“五力”的形成和发展作跟踪研究。
3. 途径
1)加强教师培训,使教师改变观念,形成合力,自觉地承担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为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做好全程的辅导工作,为社团活动提供质量保障。
2)利用和挖掘学校现有资源,树立一流服务意识,创设良好的社团活动环境。
3)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原则,有效合理地挖掘学生人才,培养学生能力。所有社团的社长、社员的确定都来自于学生自主竞标。活动章程、活动内容、活动展示等的确定安排都来自于社团成员的群体智慧,教师在其过程中体现指导性,使“五力”在社团活动的实践中得到充分地培养。
4.目的
以“学校社团活动”建设为载体,探究“五力”培养的策略、途径和手段,促进学生“五力”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踏上未来社会作好充分的准备。
5.重要观点
本课题的研究不仅体现二期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学习”的学生能力培养要求,又开发了学生的多元智能,充分释放了学生的个性。
三. 价值
1.创新程度:
学生“五力”的培养从学生自主管理社团活动的角度,强调了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突破了以往德育管理的强制性,为学生能力发展提供了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
2.理论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创设平台,与二期课改“以学生为本,为了学生的发展”核心理念相通。
3.应用价值
本课题研究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进行有机的统一。这种前瞻性思考的研究,对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它将成为学校特色形成的一扇窗,成为学校展现积淀的一面旗。
4.研究基础:
已有相关成果:
1.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学做小主人
2.实施“小主人”教育,培养学生主体精神
3.指导“自主—发展性”学习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讨
4.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会阅读
附主要参考文献:1.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智能结构,1983
2.EPD项目指南。
五、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的重要课题有:
《城郊结合地区“小主人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负责人:顾镜明;主要成员:冯慧勤)《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学做小主人》(负责人:冯慧勤)、《指导—自主发展性学习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讨》(负责人:李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会阅读》(负责人:金小芳)。
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
《城郊结合地区“小主人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获区第三届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
《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学做小主人》获区论文评比二等奖。
《指导—自主发展性学习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自主超前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获区第三届科研成果评比三等奖。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会阅读》获区论文评比一等奖;区第四届科研成果评比三等奖。
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
1.现有工作基础:
几年来,在推行素质教育中,学校开展了教育教学研究,通过对市级立项的学校主课题“城郊结合地区‘小主人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从学校领导到教师都确立了素质教育的观念,教科研意识深入人心,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构筑了扎实的教科研平台。
2.研究的外部条件:
本课题得到区教育局、进修学院科研室领导的重视和关心,得到区科研室行家的直接指导。
3.课题组人员结构分析:
参与本课题研究的由校长、副校长、教导、德育主任、科研主任、区镇学科骨干教师,集中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上的精兵强将,实施攻坚。平均年龄35周岁以下,大专学历100%,小高职称90%以上。
4.时间保证:每周五进行一次学生社团活动,每月底开展一次课题研讨活动。
资料设备:
学校有一流的校舍,功能教室和良好的硬件、软件设备等。朱红底色外加白色线条相称的300米塑胶跑道、宽阔葱绿的塑胶操场、设施齐全的学生专用教室(电脑房、语音室、电子阅览室、生活劳动室、实验室、舞蹈房、美术室、两个音乐教室、多功能大厅),还有正在建造的拥有大型室内体育场、学生阅览室等功能教室的多功能楼、“小主人广播室”、“小鬼当家”报的编撰,为本课题中“学生喜爱的多种社团文化的建设”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场地设施上的保障,提供了资源上的保障。
科研手段:
本课题定为学校发展的龙头课题,下设若干子课题,由校科研室加强过程管理,学校并设立了教科研成果奖。
六、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限 报 10 项
序号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阶段成果名称成果形式承担人
12005.10—
2006.10社团管理与学生“五力”的发展论文严冬梅
22005.10—
2006.12教师在学生社团活动中的角色定位论文姚忠
32005.10—2007.6学生兴趣取向和社团活动质量的调查研究
调查报告金小芳
42006.1—
2008.6社团活动内容与学科教学、德育工作的整合论文李珏、姚忠
最 终 研 究 成 果(最 多 限 报 2 项)
序号完成时间最 终 成 果 名 称成果形式负责人
12008.8《学校社团活动中的小学生“五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主报告冯慧勤
22008.8《社团活动经验集》经验总结金小芳
秦锡根
八、推荐人意见
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请人,须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推荐人须认真负责地介绍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科研态度和科研条件,并说明该课题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
本课题是在二期课改的实施的背景下提出的,它的研究、实践过程应该对推进素质教育有其较大的积极意义。学生在学校里不仅仅应该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应获得诸多情感经、体验和能力培养。从而,一方面使他们成功完成学业,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应具备良好人格修养、道德规范和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能力。这是学校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以“社团”作为文化的传承、光大的载体,以活动作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能力的渠道。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合乎学生心理需求(马斯洛的关于人的社会需求),也将促进学校的内涵的发展。由于学校在社团活动的实践中已有一定的基础,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因此这个课题有其研究价值、研究可能(操作性)。
课题负责人为学校的校长,在她的领导下,已经组建了一支很好的团队。在前期的实践和理论学习中已具备良好的科研态度、学识水平和研究能力。因此,我推荐这个课 8 题的申报,并相信能取得预期效果。
第一推荐人姓名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本课题研究的负责人是本小学年轻有为的校长。她教学业务精湛,曾获得市英语学科教学评比三等奖。她擅长学校德育管理,是我校原有市级课题《城郊结合地区“小主人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的德育版块研究的主要承担人,所研究的《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学做小主人》的课题成果获区论文评比二等奖,并在全校德育工作中推广。她勤于学习,精于研究,以超前的眼光和前瞻性的思考给学校管理注入新的内涵。在她的领导下,近几年学校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参加本课题研究的成员都具大专学历,是学校的精兵强将,业务骨干。12位老师中有六位是学校行政管理者,具有多年的学校管理经验;有一位中学高级教师;11位教师都或多或少地承担过区级或区级以上的公开学科教学课,他们的教学论文、班级管理经验、课题研究成果报告都曾在区级评比中获奖或区级刊物上发表。所有这些,不正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实质性的保障。再加上现代化的学校硬件设施、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形成,更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可操作的前提。所以我认为本课题组定会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第二推荐人姓名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九、推荐单位意见和评审意见
申请人单位意见和信誉保证
学校同意此课题申报上海市教育研究项目,并保证以勤奋踏实的研究态度,以实践求索的研究过程,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开展社团活动,培养学生“五力”的实践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1998年北京召开的“教育与人”的研讨会中,明确提出了“教育要促进学校的现代化,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是国内外教育改革的主潮流和大趋势。它以“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发展”为目标,重视创设和营造独特性、创造性的教育环境,重视教育活动的多样化,使主体在形成的过程中获得创新学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意识与能力。我校通过原有的市级课题《城郊结合地区的“小主人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全校师生对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特别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方面已有一定的成效,面对新的二期课程改革,我们发现,与一期课改相比,二期课改的课程结构更具完善,更具开放性,更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增强能力,体验收获。联系本校实际,在课改的实践中,我们努力寻找和思考新的研究谋合点,查阅文献资料,我们发现“学生社团建设”有利于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形成个性。因此,在此课改理念的引领下,我们想探索一条能有效践行二期课改,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使其达到优势互补,互为促进的双赢目的,特确立了此课题的研究。二.概念界定:
社团: 这里指的“学生社团”,它是由有共同志趣、爱好的学生自愿组成的学生群体,属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种形式。社团活动:则是指具有共同志趣、爱好的学生自愿组成一个团体,按照共同约定的时间、内容、活动的方式,有组织的进行活动。在活动参与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协助者、辅导者。
五力:是指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成为未来社会建设各级各类人才和劳动者所必须具备的诸多能力素质中的五种能力,即:诚信力、执行力、想象力、意志力、领导力。三.课题的实施
(一)探索小学生社团活动的特性
1.小学生社团组织的基本性质与教育功能。
小学生社团是介于正式学生群体组织--少先队与非正式学生群体之间的学生组织,是学校少先队组织的外延与补充,它接受少先队组织、学校行政与社区教育机构等方面的指导。小学生社团有如下社会功能:(1)兴趣聚合功能。
由于社团的组建是以兴趣为基础,并以追求学生的单项兴趣发展为基本目标,因此符合并满足学生个性优势发展的需要,这是吸引学生主动加入 10 社团组织的聚合因素。(2)自主改组优化功能。
维系社团组织的核心是兴趣,而兴趣的发展和升华是社团组织发展与品位提高的动因,由于小学生的兴趣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兴趣容易产生转移。社团组织的自愿组合,一方面,它满足了兴趣持续发展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兴趣发生转移的学生进入另一兴趣领域提供了方便之门,社团组织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进行重组,使之不断地优化,这种不断优化的发展进程使社团组织更具生命力。(3)自我管理的自我教育功能。
社团组织是少年儿童的自主性集体,它首先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社团组织的任何行为都表现为在兴趣指导下的社团成员主动参与的共同行为,因而体现了每一位成员都是在集体主人的地位。其次社团的发展与提升是社团成员的共同愿望和需求,这就使每一位成员都能主动参与社团的内部管理,主动关心社团的一切事务,主动为社团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第三,学校行政与少先队组织及其他教育部门对社团组织只是在宏观上给予指导,一般对社团的内部事务不予横加干涉,因此社团组织具有广泛意义上的自由度,这为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主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四,社团的优存劣汰的生存原则促进了社团的自我教育。
(4)创新与实践功能。
社团组织存在是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前提,以大量的兴趣性自主活动为途径,以学校、家庭、社区为活动阵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与创新的机遇,而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学生兴趣得以保持并发展的基本要素。2. 小学社团的组建原则。
小学生社团的组建原则是以学生兴趣为核心,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自愿组合的原则。
社团的组建完全按照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由学生自由选择,社团的组织规模可大可小。(2)“优存劣汰”的原则。
社团组织是一个自然生存的组织,因此在它的自然发展过程中,社团成员的兴趣与个性发展必然会出现如下两种状态,如图1所示:
兴趣升华阶段 → 个性特长形成阶段 兴趣始成阶段 → 兴趣发展阶段
兴趣减弱阶段 → 转入另一兴趣领域 图 1 社团成员兴趣与个性发展状态图
根据上述两种状态,社团组织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社团内部必然会产生部分人员的退出和加入现象,从而发生社团的改组或重组,“优存劣汰”的组织原则保证了社团组织不断趋于优化。
3. 小学生社团的活动原则:
小学生社团是高度自动化的学生组织,因此它的活动原则有如下特征:(1)兴趣定向发展的原则。
社团活动一般都是某一方面单项性的兴趣活动,随着活动的深入展开,层层递进,呈螺旋状上升态势。社团活动的发展一般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即简单的兴趣活动,尚无明显的特长优势;第二层次,定向发展,开拓性兴趣活动,已显示特长优势;第三层次,志向与特长结合在一起的定向进取性兴趣活动,在这一层次中,呈现学生向某一方面专门人才发展趋势。(2)主动参与和民主管理的原则。
由于社团活动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因此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社团活动中,学生有强烈的主动参与意识和民主管理意识。社团内的一切事务均由社团成员集体讨论所决定。社团小干部轮岗制的实施,增强了社团成员的小主人意识,提高了社团的民主管理性程度。
(3)实践创新的原则。学生兴趣与个性的发展,离不开实践创新活动,社团的发展提升是建立在大量社团实践创新活动的基础上的,因此社团活动的实践创新是社团得以自然生存的生命源泉。
(二)开展小学生社团活动的实践探索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活的教育”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要十分重视“引导儿童在课外自动的学习,自动的研究”。在小学生社团活动的发展过程中,学校注意利用在活动过程中生存的活的教育资源,并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使社团自身的建设处于不断自我完善的提升状态。1. 自我完善社团组织的内部运转机制。
社团活动内部运转机制是社团活动得以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在小学生开展社团活动的实践中,学校注意引导社团内部的自身建设,及时总结并推广成功的经验,在自我完善社团内部的运行机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1)设立常任与任岗相结合的社团小干部机制。
社团常任社(团)长一般由社团成员民主选举产生。常任小干部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① 在社团成员中具有威信和号召力。② 在兴趣特长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③ 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④ 具有较强的策划与社会交往能力。
常任社(团)长岗位职责:在社团成员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制定社团发展目标与社团活动计划,与轮岗小干部一起商讨具体活动方案,协调轮岗小干部组织、开展活动。指导轮岗小干部处理社团内部的日常事务。
轮岗社(团)长,一般由社团成员轮流担任,轮岗社(团)长一般由自荐与轮换两种形式产生,任期为一周或二周。其岗位职责:在常任社(团)长 12 的指导和协助下,拟定任期内的活动方案,组织、开展社团活动,处理社团日常事务,如聘请辅导员,做好活动情况的详细记载等。
社团常任与轮岗相结合的小干部制度,让社团成员的领导能力在主动参与民主管理的实践中得到了培养,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社团成员的个体才能并实现社团人员之间的优势互补,同时也是形成社团内部竞争氛围,使之始终能处于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2)社团活动的目标导向机制。
社团活动的目标一般以社团人员的兴趣与个性优势为基础,以满足社团成员的需求为前提,由社团人员经过民主讨论共同拟定,因此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社团活动的目标根据社团自身的发展,可经常性地予以修正或重新拟定。
与此同时,学校行政与少先队组织通过各种渠道或形式对各社团予以宏观上的目标导向,如组织明星社团评比、社团成果展示等社团际的交流活动,推动社团活动目标向高层次方向发展。(3)社团成员的自由流动机制。
社团组织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集体,它允许社团成员的合理流动。随着“优存劣汰”的自然生存状态,一部分兴趣转移或不能适应社团发展的成员自然地离开原来社团集体,进入另一个更适合于自己兴趣领域的社团集体,这一合理的人员流动对增强社团组织的活力具有积极作用。(4)社团活动流程动态机制。
社团活动具有定向发展的特征,因此其发展过程呈现明显的进取性。社团活动的动态流程具体体现为如下过程,如图2所示:
社团活动目标导向 → 社团活动计划 → 社团活动方案 →
社团活动实践 → 形成高一层次的社团活动目标导向 图 2 社团活动动态流程图
社团活动计划一般分学期活动计划与轮岗小干部的任期活动计划两类,学期计划一般在社团成员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常任社(团)长汇总、拟定。任期计划一般由轮岗社(团)长根据自己的优势,并征询社团成员的意见,独立制定。
活动方案由轮岗社(团)长在常任社(团)长的指导下设计制定。活动方案的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要求、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考核等。
在社团活动动态发展过程中,避免机械的重复,实现创新是形成高一层次社团活动目标导向的关键因素。2. 积极开拓小学生社团的活动领域与活动阵地。
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学校在开展小学生社团活动的实践中,致力于开拓学生的兴趣领域,既注重于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又积极地为学生定向优势发展创造条件。
首先,学校通过“学生艺术特长证书”的鉴定,积极开拓学生的兴趣领域。
其次,学校通过组织开展大量丰富多彩的学科延伸性实践活动,扩展学生的兴趣领域。如语文学科指导学生开展读书征文活动,制作学生卡片活动等;品社学科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考察活动、社交礼仪活动等;自然学科指导学生制作标本活动,预测气象活动等;劳技学科指导学生开展工艺编织活动,厨艺实践活动等;艺术学科指导学生开展示乐器演奏,戏曲演唱等活动,这些学科延伸性活动的展开,帮助学生走进了诸多的兴趣领 13 域。
第三,通过广大学生家长与社会专业人士的指导,让学生涉及更为广阔的社区兴趣领域。学校注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家长的特长优势与社区专业人员的优势开展社团活动,利用学生易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的特点,在家长与社会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步入兴趣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小学生社团活动兴趣领域的扩展,社团活动阵地也得到了开拓,课堂、校园、家庭、社区都成了社团活动的阵地,形成了全方位的社团活动新格局。
3.构建多层次的社团活动辅导体系与多维度的社团活动评价机制。
构建多层次的辅导体系与多维度的评价机制是社团活动不断发展提升、保持旺盛活力的重要条件。在开展小学生社团活动的实践中,学校通过充分发挥学校行政功能与社团自主能动作用,逐步完善社团活动的辅导体系和评价机制。社团活动的辅导体系:
第一层面:由社会专业人员对专业相适应的社团实施辅导。第二层面:专职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对社团活动的辅导。第三层面:由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担任辅导员,对社团活动实施指导。
第四层面:由某一方面有明显优势的学生主动承担社团活动小辅导员,指导同伴开展社团活动。
多层次的社团活动指导体系,把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校、家庭、社会的积极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整合了教育力量,使社团活动能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不断发展。在此基础上学校又着手积极构建多维度社团活动评价激励机制,使社团活动产生更强大的生命活力。社团活动的评价激励机制,如图3:
横向综合评价 → 学校明星社团评选 学校行为
横向单项评价 → 学校社团成果展示评选
横向综合评价 → 最佳社团评选
最佳社(团)长评选 ↓
班队行为 最佳社团成果评选
横向单项评价
最佳活动方案评选
最佳社团活动评选
最佳社团作品(成果)评选
横向单项评价 最佳轮岗社(团)长评选
↓
社团行为
最佳活动设计评选
纵向单项评价 → 进步快社(团)员评比 图 3 多维度社团活动评价激励系统图
(1)体现学校行为的评价激励。
社团活动是学生的自主行为,学校行政与少先队大队部对社团的内部事务一般不预干预,但需要学校通过评价激励予以正确导向。因此学校每学期组织1~2次的学校级明星社团评选与优秀社团成果的展评活动,企图通过评选活动推动社团活动的发展与提升,实践证明,这一评价激励举措的成效显著,在全校各班队、各社团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氛围。
(2)体现班队行为的评价激励。
班队是学校教育的基层单位。班队赋有学校行政所无法替代的各种功能。因此在实践中,学校充分发挥班队在开展社团活动中的评价激励功能。逐步完善班队集体中的社团活动评价机制,各班队设有“最佳社团”、“最佳社团活动方案”、“最佳社团成果”等各项评选。全方位地推动社团活动的蓬勃展开。
(3)体现社团内部行为的评价激励。
由于社团是自主性的学生群体,因此社团的发展是社团成员的共同要求,而社团内部的评价激励对社团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社团的发展过程中,各社团根据内部需要构建了相应的自我评价激励机制,如“最佳轮岗社(团)长”、“最佳作品”、“进步快社(团)员”等多项评选。这些内部评选使社团获得了得以良性发展的动力。
社团多维度的评价激励机制,体现了学校师生全方位主动参与,在社团活动各阶段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导向,对社团活动向高层次发展产生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4.开展小学生社团活动的教育作用
社团活动作为学校实施二期课改的载体和产物,从初始阶段的几个发展到目前的20多个,充分体现了社团活动的强大生命力和广阔前景。在轰轰烈烈的社团活动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全方面的锻炼和发展,并受到了各种教育。社团活动的教育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的领导力。
在社团中,每一位成员都有主动参与管理与组织活动的权制和义务,都必须承担轮岗小干部的任务,担任社团领导。确定活动目标、拟定活动方案、提出活动要求到活动的具体实施,都需要在集体的协助之下独立完成,每一位学生每学期一般都要轮到二~三次。在每一次的活动过程中,需要策划,需要管理,需要交往,需要协调,需要收集信息,需要开拓,需要评价,因此它是一个学生领导力培养的过程。(2)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社团在学生的眼里是一个“快乐的天地,自由的王国。”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社团活动真正还给了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开展创造性活动,激发创造的兴趣,增长创造的才干,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发展他们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3)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力。
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学生长期的合作和支持。学生是有差异的,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更缺乏吃苦精神,不难想象,每个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无论担任社团长还是社团成员,他们在社团活动中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难,在自己有兴趣的社团中活动,能使学生战胜怕苦、怕累等等的弱点,养成耐心细致、勤学好问、大胆创新、不怕艰难等优良品质,逐步成为一个有一定素质特长的学生。如在航模训练或比赛中,学生在40度左右的炎热下汗流浃背的不叫一声苦;在训练或比赛中摔坏的飞机和赛车能动手将其整修如初等等。学生的意志力在社团活动中得到了培养。(4)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诚信力。
社团活动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原则的。因此,我们在招募社团成员、确定活动内容时都做到尊重学生的意向,征求学生的意见。但是,我们明确规定学生一旦成为社团成员,就必须要遵守社团章程,不得无理由擅自退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既来之,则安之”,这就是社团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学生在长期的社团活动中就知道了学生之间相互的诚信坚持是社团延续发展的根本。(5)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执行力。
社团活动强调的是社团成员个体本身主动积极地参与基础上所寻求的合作,因此它首先要求的是社团成员个体本身对所承担的社团活动内容、任务的执行。我们在社团活动中教育学生自己的事尽量自己做,在做中学会动脑;学会探究;学会观察;学会合作;学会耐心细致;学会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一切从自己做起,如活动时自带用品、规范操作、整理桌面、注重环保等从每件日常小事做起,回家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以认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去完成每次活动任务。学生执行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6)社团活动促进了学科教学。
社团活动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为投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与主体地位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从而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益得到了不断提高。
通过大量的社团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增强,钻研学习方法的气氛浓了,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学习潜能得到了充分挖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智力都得到了提高和开发,这就必然地提高了学科学习的质量。
16(7)社团活动优化了社区教育。
社团活动使社区的丰富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优化了社会教育环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教育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 社团活动完善了社区教育,为社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② 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外生活,有效地抵制了社会上不良思想的侵蚀。③ 社团活动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倡导:要解放孩子的眼,解放孩子的手,解放孩子的嘴,解放孩子的脑,解放孩子的时间,解放孩子的空间。社团活动是解放孩子的一座桥梁,是学生个性、能力全面发展的舞台。四.开展小学生社团活动进程中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我校开展小学生社团活动实践,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在推进社团活动实践的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下述问题在下一阶段中需要进行实践探索:
1.缺乏多方面的专业指导力量,这使部分达到一定层次的社团向更高的目标发展客观上产生了影响。当部分社团已达到较高的层次,原有的社团辅导者在专长方面已经不能胜任社团学生特长发展的辅导要求,从而使这部分社团因得不到有力的指导而处于徘徊状态。
2.社团活动是发展兴趣与个性特长的学生自主活动,客观上需要学校、社区和家庭提供相应的设施,但目前,由于农村学校与家庭经济方面的因素,还无法满足社团活动在这方面的要求。
3.社团活动在小学阶段尚属于基础发展阶段,需要在高一层次的学校教育中予以发展和提升,但目前小学与中学在这方面的自然衔接尚未形成,因而使这一大有前途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明显的断层。
4.社团活动中的学生“五力”培养,应该既有整体性的交融,又有独立性的分支。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觉得还缺乏具体的独立的操作内容,使五力的培养缺乏明显的目标。
第二篇:开题报告
武汉轻工大学
科研训练报告
2014届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试论中国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生姓名高 冉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吕望慰
武汉轻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开题报告表
5五、参考文献
[1]沈国兵,刘佳.TRIPS协定下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实际保护强度[J].财贸经济,2009,11:66-71+60+136-137.[2]陈屹立.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度量:时序变化与省际差异[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2,01:109-120.[3]姚利民,饶艳.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地区差异与技术引进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08:1177-1184.[4]孙旭玉.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理论学刊,2010,07:54-59.[5]郑成思.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与知识产权保护现状[J].中华商标,2005,04:6-14.[6]冯洁菡.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任重而道远[J].法学评论,2006,01:80-85.[7]刘玲.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对策探析——以337条款与TRIPs关系为视角[J].电子知识产权,2007,11:18-22.[8]郑凯.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及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63-66.[9] 衣庆云:《加入 WTO 与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载于《财经问题研究》,2002(03)
[10] 郑秉秀:《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壁垒》,载于《国际贸易问题》,2002(05)
[11] 夏先良:《出口与国际专利:我国知识产权的差距与对策》,载于《开放导报》,2002(10)
[12] 王国辉:《WTO
[13] 曹志平:《TRIPS 与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载于《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
[14] Suzanne Scotehmer.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eaties[J].The Journal of Law,Economics,and Organization,2004(02)
[15] John H.Jackson.The Tmding System—Law and Polic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M].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1997
[16] Jean 0.Lanjouw and lain Cockburn.Do patents matter:empirical evidence after GATTN[R].NBER Working Paper w7495,2000(6)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第三篇:《开题报告》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初探
10秋工商管理本科广东湛江师范学院中心
姓名:陈尚超学号:***
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背景,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同时,本文对现有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五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缺乏长远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观念落后,用人制度僵化,缺乏竞争机制;分配制度有欠公允,激励机制尚不完善;人力资本投资不够,人才储备不合理;缺乏科学、合理、有效、可行的员工绩效评估体系。本文的重点旨在分析现有国企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着重提出了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相关对策。目的是通过这些对策的分析和认识,提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
2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法:本文运用了广东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案例,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
文献研究法: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为本文的数据及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3论文提纲(研究路径/论文(设计)框架)
一、引言
二、国有企业制度的回顾
三、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四、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五、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应用研究——以广东韶关钢铁集团为例
六、结语
4论文写作计划(进度安排)
申请论文写作的资格: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xx日
完成开题报告: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xx日
完成论文初稿: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xx日
提交最终稿件: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xx日
申请论文答辩: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xx日
5主要参考文献
[1] 陈敏.对国有企业构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6): 3
[2] 陈璐.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初探.特区经济2005(6): 3
[3] 李红梅.关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皖西学院学报2005(5): 4
[4] 王轶.关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以人为本思想的探讨.前沿2005(9): 5
[5] 高丹竹,杨仑赛.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问题与对策.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 6—8
[6] 王迪.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发展趋势初探.铁道工程学报2005(4): 9—10
[7] 何跃美.国有企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立.韶关学院: 11
第四篇:开题报告格式
题目
1选题依据及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变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转型期。而知识经济的到来,必然会导致现代人生活产生巨大的变化。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参加体育活动成为需要,社区体育健身活动必将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社区体育对于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情况的影响是一项重要课题。添加内容,第二段,引出下文。
目前,对于社区体育的研究很少,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①社区居民一周有3至5天天锻炼情况;②社区居民的锻炼内容主要集中在慢跑,锻炼内容比较单一③社区居民对于体育锻炼不够重视,这些研究大多数是客观性的,对于社区体育的研究出现的学士论文也寥寥无几,更没有文献显示乐亭县社区体育的研究的论文,尤其是社区居民的思想观念较落后,对社区体育的认识和了解都处于一个相对模糊的状态,加之文化水平水平,自身的不重视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为了避免由于外界因素带来的负面效果,笔者对乐亭县社区体育的情况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根据国内外现有的资料作为参考,通过对乐亭县真实情况的研究,为了发现一系列的问题,摸索出一个合理解决的方法,为促进乐亭县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的发展,对社区居民身体素质进行检测同时可以检查出社区体育锻炼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办法,促进社区居民的健康发展。根据自己的写作内容,参考格式。
2文献综述
2.1国内研究现状
李建国在《社区体育指导》一书中指出社区体育作为群众体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特点是活动范围的区域性、活动设施的公共性、活动组织的民间性、活动方法的民间性以及活动指导的平等性等特点。
王凯珍等学者在《我国城市社体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文中阐述了组织管理应以居民自主与行政管理相结合;以中老年为主要参加人群;活动内容主要体现出非仅竞技性、韵律性、传统性、文体一体化的特点;主要以小规模活动为主;在活动时间方面体现业余性、日常性、经常性;晨晚练与体育比赛相结合的活动
形式;
李然等人在《中国体育科技》中发表的《我国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特征的研究》中指出:受教育程度低,以走为工作的主要方式,体力活动过多的劳作方式,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需求较低,是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特征。
2.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社区体育研究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其原因与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变革时代有较大的关系。将社区体育作为社会控制的重要形式受到社会高度重视而引发学术界研究的。参考格式,内容要丰富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以乐亭县富强小区,茂源小区,健康家园,瑞祥楼小区,东延小区45-75岁的中老年体育爱好者为研究对象,男女分别为300名,共600名.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廊坊师范学院图书馆和体育学院资料室,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期刊网、重庆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北京万方、清华同方数据资源本地镜像、外文EBSCO电子资源,查阅1998年一2013年有关社区体育方面的期刊文献;另外,根据本课题的研究需要,在廊坊师范学院图书馆中查阅了大量有关《运动训练学》、《体育教学论》、《体育科研方法》、《学校体育学》、《体育统计学》等,为本课题的撰写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3.2.2问卷调查法
对于乐亭县富强小区,茂源小区,健康家园,瑞祥楼小区,东延小区发放问卷600份,对于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与调查与总结。
4拟研究的主要内容
4.1 乐亭县社区中老年人健身活动的现状
4.1.1 乐亭县社区中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内容
4.1.2 乐亭县社区中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形式
4.1.3 乐亭县社区中老年人健身活动的时间
4.1.4 乐亭县社区中老年人健身活动的次数
4.2 影响乐亭县社区中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因素
4.3提高乐亭县社区中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对策
5.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5.1 研究的重点
本文根据对乐亭县富强小区,茂源小区,健康家园,瑞祥楼小区,东延小区居民进行社区锻炼情况进行分析,间接了解社区居民对于体育健身的不足,并提出发展对策。
5.2 研究的难点
发放问卷时由于工作量比较大会导致一部分人不能按时收回,问卷社区居民不会积极配合。
6研究的预期结果
6.1太多人进行体育锻炼的内容单一
6.2人们对体育健身的意识不足
7课题步骤
2014年6月日~2013年6月28日搜集与阅读整理资料阶段
2013年8月26日~2013年9月16日论证与组织(拟写开题报告)阶段 2013年9月17日~2013年11月24日 进一步整理资料撰写成文阶段
2013年11月25日~2013年12月14日论文修改与定稿阶段
2013年12月15日~2013年12月21日外文翻译阶段
2013年12月22日~2013年12月31日论文答辩阶段
8研究经费预算
8.1 调研费3000元
8.2 资料费1000元
8.3 打印、复印费800元
8.4 论文送审、答辩费900元
合计:5700元
9参考文献
[1]任海,王凯珍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概念,构成要素及组织特征[J].体育与 科学,1998, 6(2):24-25.[2]王凯珍,王渡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1997,10(5):62-65.[3]马廉祯,我国城市化建设与社会体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与科学,2005,23(7):38.[4]马国义,彭春江.河北省社区体育区域规划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5(2):25-26.[5]王凤文,浅析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状况[J].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师范高 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12(4):37-38.[6]韩昆,于可红.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研究状况[J].天津体院学报,2004, 12(6):65-66.[7]苗大培,高元义.我国城乡社区体育组织调研报告[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7(5):75-78.[8]王永志.浅析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J].商业文化,2009,12(8):28-30.所有给的内容都是开题报告的参考格式,内容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写,仔细认真。
第五篇:开题报告
扎龙自然保护区旅游市场定位初探
一、选题的依据、意义和理论或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
对于旅游业的市场来说,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旅游者的自主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向什么地方聚集。旅游者的这种选择,大多是因为一个地方的旅游价值和成本关系的判定。所以旅游业要想更好地发展,提升旅游者的这种关系判定十分重要。而要想做好这项工作,主要是使自己的市场开拓工作和旅游者的需求产生好的互动。这就涉及到了本地的旅游市场定位的问题。
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展,对于湿地的保护,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 于环境意识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扎龙自然保护区进行旅游市场定位,有利于扎龙自然保护区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形成新的目标市场;也有利于扎龙制定经营策略和调整营销组合;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扎龙的竞争能力,做到投入少产出高的经济效益。从而可以更大程度的满足旅游者的不同需求。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扎龙自然保护区是扎龙湿地的主要部分。近几年来,大多数学者对于扎龙湿地的水环境 以及鹤类的保护研究较多,而对于扎龙的旅游市场定位研究较少。国外对于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利用研究充分的体现了保护和开发的协调进行对于保护区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但国外对于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市场定位研究很少,主要是由于扎龙的地理位置。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拟采取的方法
本文通过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游客和齐齐哈尔市的居民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 果进行统计分析,从旅游市场的功能、类型、空间三个方面,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市场定位进行探讨,从而找准定位方向,提出扎龙自然保护区的营销策略和发展建议。通过文献综述法,利用图书馆和学校资料室查阅与课题相关的书籍及刊物等出版资源,阅读并做笔记,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四、课题研究中的主要难点以及解决的方法
主要难点:对于调查问卷的问题的设计
解决方法:和指导老师探讨,并看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
五、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计划
六、主要参考文献(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