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港口安全生产现状及应对措施(共5篇)
编辑:梦里寻梅 识别码:11-1055572 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30 12:04:22 来源:网络

第一篇:港口安全生产现状及应对措施

港口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及应对措施

港口生产是一种动态的立体交叉形式的特色生产过程。它受限于人、机械设备、货物、环境等多种因素,要求各个环节紧密联接,而且相互制约,若是中间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导致生产无法正常开展,更严重的将造成机损、货损事故甚至伤亡事故。

1、港口安全生产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港口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港口重特大事故及主要港口的年千人死亡率和每百万吨货物吞吐量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都在逐年下降,但是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的形式依然严峻。

集团目前正处于全面高速发展的阶段,大量的高科技设备投入生产,货物吞吐量逐步攀升,多个专业化码头相继投入建设,在未来将按瓯江南北两岸来划分港口功能,与国际接轨逐步实现港口功能专业化。但是现阶段集团下属的几个码头专业化、自动化程度都不高,普遍存在多个货种及人、机交叉作业等现象,而由各类原因导致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认真分析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不难发现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⑴、港口的生产设备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码头生产离不开设备,现代化码头装卸作业基本上都是由机械设备来完成的,已经远远脱离了原来的人力搬运的作业模式。现代化的生产模式使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但是在效率提升的同时带来的是屡见不鲜的机损事故和重大人身伤亡事故。人会生病,机械设备也一样会“生病”,机械设备的各个机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若某个部位出现问题没有及时发现、排除,将导致机损甚至是伤亡事故。龙湾公司一辆装载机曾经就是由于一条线路表皮破损,结果与车身接触造成短路,短路引发的电火花导致车辆发生自燃事故,造成了几万元的经济损失,幸好没有人身伤亡。

⑵、操作人员自身素质与日益发展的港口生产存在矛盾

在港口生产日益发展的现在,对作业现场操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专业化、自动化程度高的码头,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不仅会操作,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如果操作人员自身素质高、自律性强、团队配合意识高,那么在生产现场就不会盲目作业,而且对风险的识别能力相对较高。

集团下属几个码头企业目前的操作人员均是劳务公司的派遣工,文化水平不高,安全意识淡薄,劳动纪律性不强,一些操作规程及与安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往往履行不到位。他们在作业过程中为了操作方便或为了加快装卸速度往往进行冒险作业、违章作业,而习惯性违章更是屡见不鲜。根据有关资料表明,60%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都是由于思想麻痹、纪律松弛、自我防范意识差、违章作业、违章指挥造成的。状元岙公司就曾有一名工班班长在前勤作业时由于安全意识淡薄,在煤炭船舶的密封仓内睡觉,结果白白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⑶、港口专业化程度不高,广泛存在人机交叉作业现象

国外一些专业化、自动化程度高的港口,作业场地内几乎看不见人,所有的作业过程均是由专业人员操纵机械设备来完成,中间流程不需要额外的辅助作业人员,甚至一些先进的集装箱港口连机械设备也无需人员在现场操作,只要在中控室进行远程操控就可以了,设备会根据中控室的指令自动进行作业。设备越先进、自动化程度越高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概率就越小。

温州港口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设备落后、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弊端。就集团下属几个港口企业来看,规模在温州应该算是较大的,但是由于航道、货源、集疏运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导致港口接卸的货种非常的复杂,无法形成一个专业的散货码头或集装箱码头,先进的、专业的机械设备就没有用武之地。码头前沿的机械设备种类繁多,人、机、货接触密度很高,基本上是一个立体交叉的作业空间,势必会出现互相干扰的现象,这就给生产现场带来极大地安全隐患,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⑷、安全管理人员与港口发展不匹配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其素质的高低对能否搞好安全生产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安全管理人员本身素质不高,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理解的不够透彻,或者根本就不懂安全管理,那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集团下属的几个港口企业还是比较注重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但是普遍存在管理人员专业化素质不高、老龄化等现象。虽说老工人可能对生产各个环节比较了解,知道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关键点,但是他们对新的管理模式,新的工艺流程,新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新的技术接受度不高,习惯用老的一套思想来看问题。而且相当一部分的安全管理人员拉不下面子去管理,发现违章只是口头警告一下,没有严格的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去执行。殊不知这样是纵容违章人员再次违章。

2、改进安全生产的应对措施

如何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安全有序的进行,是各个港口企业恒久不变的话题,也是努力的方向。但是现阶段要做到完全没有安全生产事故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能做到尽量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现结合以上港口企业安全生产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应对措施:

⑴、健全机械设备巡查制度

设备巡查制度的建设对一个港口企业尤为重要。做好机械设备的巡查工作可以在设备故障还处于萌芽阶段的时候就被发现并及时解决,保证设备一直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能有效的发现设备的安全隐患,并通过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或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港口生产正常有序的进行。

设备巡查应根据岗位的不同分为三类,分别是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三种岗位的检查。操作人员检查应该在设备开始作业前完成,侧重于设备工作性能、安全装置等方面的检查。技术人员应该每月不少于一次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检查。管理人员应该不定期的对设备整体运行状况进行检查。现阶段我们这三种检查工作做的都不够,特别是操作人员的工前检查更是做不到位,大部分人都是敷衍了事,而有的操作人员甚至没有进行工前检查,只是收工后在检查表上做个记录。针对这种情况,应加大对工前检查记录的抽查和处罚力度,使工前检查真正的得到落实。

⑵、提升员工安全意识,推进港口安全文化建设

推进港口安全文化建设是稳定港口生产、构建和谐港口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全面提高员工自身防护能力,员工安全意识提高了安全生产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首先要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前勤辅助作业人员等特殊岗位工人的安全培训工作。要保证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可以对培训工人进行考试,考试类型可分开卷和闭卷考试,经考试合格的员工方可上岗作业,不合格的则继续学习。特种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按章作业,严禁无证人员上岗。

其次要提高员工对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通过相关的培训,要求作业人员在面对各类不同的突发事故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最有效的方法予以紧急处置,努力使事故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的限度。

最后要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力度,要通过各种媒介,引导员工掌握安全知识。可以举办例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咨询日,分发安全知识卡片等活动和手段,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

⑶、提高码头专业化、自动化程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港口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化、自动化码头建设的趋势也是势不可挡。通过对一些事故案例的分析,不难发现安全事故多发生在复杂的作业环境下,作业条件越恶劣,作业强度越高,发生事故的概率就越大。专业化、自动化码头的建设对于降低人力劳动强度、减少交叉作业概率、改善作业条件有很大的帮助。现阶段我们可能无法做到集装箱全自动化作业或散货皮带机流水线,但是可以对现有工艺进行改进,比如像龙湾公司的散货装卸工艺改进,用卸料漏斗替代原有的装载机装卸作业,可以避免因装载机与自卸车交叉作业而发生的安全事故。

⑷、加强生产现场的监督管理,规范作业减少伤害

现场管理是港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而规范作业则是保障生产有序进行、保护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要做好现场管理、保证规范作业首先要做好对重点作业现场的管理,比如清仓作业、件杂货作业、堆高作业现场的管理及规范作业,要明确班组长及现场指导员的职责,要做好现场作业人员之间的衔接沟通工作,严禁违章作业、冒险作业。其次要重点关注夜间及特殊气候环境下的生产现场管理,夜间作业一定要穿戴反光背心,尽量避免在强风、大雾等气候条件下作业,如果确实生产需要,则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最后要做好生产现场无关人员的管理,应明确禁止外来无关人员出现在生产现场,原则上应禁止外来提货人员在现场提货时从货车上下来,如确实有必要则应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⑸、加强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

有时候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应该努力做到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这其中的关键是从已经发生过的安全事故中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提出应对措施。现阶段大家普遍都是发生事故才召开事故分析会,这样是典型的亡羊补牢式做法。我认为安全部门应该收集已发生过的事故案例,然后根据事故的发生地点、原因、类型等进行归纳分类,然后总结每一类事故的应对措施,最后整理装订成册,分发给员工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通过对安全生产事故案例的统计分析,可以让员工比较全面的了解各类事故,提高对安全隐患的识别能力,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⑹、加强港口专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养

安全管理人员是安全管理体系的骨干力量,是生产现场的一道防护网。专业的高素质的安全管理员能有效的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概率。现阶段我们应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培养,可以抽调一些经验丰富、素质高、有责任心的年轻员工先到安全岗位上实习一段时间,熟悉业务流程,然后半脱岗或脱岗针对安全管理方面的内容进行专业学习。这样员工就可以针对工作岗位的性质及内容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能更好的掌握相关安全管理的知识,完成学习后一定能大幅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充分运用科学的现代安全管理模式和有效的管理手段,为港口的生产作业提供安全、高效的作业环境。要把安全工作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要让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要真正的把做好安全工作深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心中,要做到让每一位员工自觉地参与到安全工作中来,为安全生产分担自己的一份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安全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第二篇:港口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及应对措施

港口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及应对措施

作者:李承玮 点击量275次 文号:时间:202_-08-26

【摘要】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港口企业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货物吞吐量不断攀升,随之而来的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文中分析了港口的安全生产现状及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港口;生产现状;安全管理;措施

港口生产是一种动态的立体交叉形式的特色生产过程。它受限于人、机械设备、货物、环境等多种因素,要求各个环节紧密联接,而且相互制约,若是中间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导致生产无法正常开展,更严重的将造成机损、货损事故甚至伤亡事故。

1、港口安全生产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港口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港口重特大事故及主要港口的年千人死亡率和每百万吨货物吞吐量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都在逐年下降,但是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的形式依然严峻。

集团目前正处于全面高速发展的阶段,大量的高科技设备投入生产,货物吞吐量逐步攀升,多个专业化码头相继投入建设,在未来将按瓯江南北两岸来划分港口功能,与国际接轨逐步实现港口功能专业化。但是现阶段集团下属的几个码头专业化、自动化程度都不高,普遍存在多个货种及人、机交叉作业等现象,而由各类原因导致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认真分析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不难发现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⑴、港口的生产设备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码头生产离不开设备,现代化码头装卸作业基本上都是由机械设备来完成的,已经远远脱离了原来的人力搬运的作业模式。现代化的生产模式使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但是在效率提升的同时带来的是屡见不鲜的机损事故和重大人身伤亡事故。人会生病,机械设备也一样会“生病”,机械设备的各个机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若某个部位出现问题没有及时发现、排除,将导致机损甚至是伤亡事故。龙湾公司一辆装载机曾经就是由于一条线路表皮破损,结果与车身接触造成短路,短路引发的电火花导致车辆发生自燃事故,造成了几万元的经济损失,幸好没有人身伤亡。

⑵、操作人员自身素质与日益发展的港口生产存在矛盾

在港口生产日益发展的现在,对作业现场操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专业化、自动化程度高的码头,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不仅会操作,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如果操作人员自身素质高、自律性强、团队配合意识高,那么在生产现场就不会盲目作业,而且对风险的识别能力相对较高。

集团下属几个码头企业目前的操作人员均是劳务公司的派遣工,文化水平不高,安全意识淡薄,劳动纪律性不强,一些操作规程及与安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往往履行不到位。他们在作业过程中为了操作方便或为了加快装卸速度往往进行冒险作业、违章作业,而习惯性违章更是屡见不鲜。根据有关资料表明,60%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都是由于思想麻痹、纪律松弛、自我防范意识差、违章作业、违章指挥造成的。状元岙公司就曾有一名工班班长在前勤作业时由于安全意识淡薄,在煤炭船舶的密封仓内睡觉,结果白白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⑶、港口专业化程度不高,广泛存在人机交叉作业现象

国外一些专业化、自动化程度高的港口,作业场地内几乎看不见人,所有的作业过程均是由专业人员操纵机械设备来完成,中间流程不需要额外的辅助作业人员,甚至一些先进的集装箱港口连机械设备也无需人员在现场操作,只要在中控室进行远程操控就可以了,设备会根据中控室的指令自动进行作业。设备越先进、自动化程度越高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概率就越小。

温州港口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设备落后、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弊端。就集团下属几个港口企业来看,规模在温州应该算是较大的,但是由于航道、货源、集疏运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导致港口接卸的货

种非常的复杂,无法形成一个专业的散货码头或集装箱码头,先进的、专业的机械设备就没有用武之地。码头前沿的机械设备种类繁多,人、机、货接触密度很高,基本上是一个立体交叉的作业空间,势必会出现互相干扰的现象,这就给生产现场带来极大地安全隐患,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⑷、安全管理人员与港口发展不匹配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其素质的高低对能否搞好安全生产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安全管理人员本身素质不高,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理解的不够透彻,或者根本就不懂安全管理,那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集团下属的几个港口企业还是比较注重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但是普遍存在管理人员专业化素质不高、老龄化等现象。虽说老工人可能对生产各个环节比较了解,知道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关键点,但是他们对新的管理模式,新的工艺流程,新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新的技术接受度不高,习惯用老的一套思想来看问题。而且相当一部分的安全管理人员拉不下面子去管理,发现违章只是口头警告一下,没有严格的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去执行。殊不知这样是纵容违章人员再次违章。

2、改进安全生产的应对措施

如何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安全有序的进行,是各个港口企业恒久不变的话题,也是努力的方向。但是现阶段要做到完全没有安全生产事故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能做到尽量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现结合以上港口企业安全生产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应对措施:

⑴、健全机械设备巡查制度

设备巡查制度的建设对一个港口企业尤为重要。做好机械设备的巡查工作可以在设备故障还处于萌芽阶段的时候就被发现并及时解决,保证设备一直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能有效的发现设备的安全隐患,并通过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或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港口生产正常有序的进行。

设备巡查应根据岗位的不同分为三类,分别是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三种岗位的检查。操作人员检查应该在设备开始作业前完成,侧重于设备工作性能、安全装置等方面的检查。技术人员应该每月不少于一次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检查。管理人员应该不定期的对设备整体运行状况进行检查。现阶段我们这三种检查工作做的都不够,特别是操作人员的工前检查更是做不到位,大部分人都是敷衍了事,而有的操作人员甚至没有进行工前检查,只是收工后在检查表上做个记录。针对这种情况,应加大对工前检查记录的抽查和处罚力度,使工前检查真正的得到落实。

⑵、提升员工安全意识,推进港口安全文化建设

推进港口安全文化建设是稳定港口生产、构建和谐港口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全面提高员工自身防护能力,员工安全意识提高了安全生产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首先要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前勤辅助作业人员等特殊岗位工人的安全培训工作。要保证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可以对培训工人进行考试,考试类型可分开卷和闭卷考试,经考试合格的员工方可上岗作业,不合格的则继续学习。特种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按章作业,严禁无证人员上岗。

其次要提高员工对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通过相关的培训,要求作业人员在面对各类不同的突发事故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最有效的方法予以紧急处置,努力使事故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的限度。最后要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力度,要通过各种媒介,引导员工掌握安全知识。可以举办例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咨询日,分发安全知识卡片等活动和手段,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

⑶、提高码头专业化、自动化程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港口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化、自动化码头建设的趋势也是势不可挡。通过对一些事故案例的分析,不难发现安全事故多发生在复杂的作业环境下,作业条件越恶劣,作业强度越高,发生事故的概率就越大。专业化、自动化码头的建设对于降低人力劳动强度、减少交叉作业概率、改善作业条件有很大的帮助。现阶段我们可能无法做到集装箱全自动化作业或散货皮带机流水线,但是可以对现有工艺进行改进,比如像龙湾公司的散货装卸工艺改进,用卸料漏斗替代原有的装载机装卸作

业,可以避免因装载机与自卸车交叉作业而发生的安全事故。

⑷、加强生产现场的监督管理,规范作业减少伤害

现场管理是港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而规范作业则是保障生产有序进行、保护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要做好现场管理、保证规范作业首先要做好对重点作业现场的管理,比如清仓作业、件杂货作业、堆高作业现场的管理及规范作业,要明确班组长及现场指导员的职责,要做好现场作业人员之间的衔接沟通工作,严禁违章作业、冒险作业。其次要重点关注夜间及特殊气候环境下的生产现场管理,夜间作业一定要穿戴反光背心,尽量避免在强风、大雾等气候条件下作业,如果确实生产需要,则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最后要做好生产现场无关人员的管理,应明确禁止外来无关人员出现在生产现场,原则上应禁止外来提货人员在现场提货时从货车上下来,如确实有必要则应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⑸、加强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

有时候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应该努力做到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这其中的关键是从已经发生过的安全事故中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提出应对措施。现阶段大家普遍都是发生事故才召开事故分析会,这样是典型的亡羊补牢式做法。我认为安全部门应该收集已发生过的事故案例,然后根据事故的发生地点、原因、类型等进行归纳分类,然后总结每一类事故的应对措施,最后整理装订成册,分发给员工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通过对安全生产事故案例的统计分析,可以让员工比较全面的了解各类事故,提高对安全隐患的识别能力,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⑹、加强港口专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养

安全管理人员是安全管理体系的骨干力量,是生产现场的一道防护网。专业的高素质的安全管理员能有效的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概率。现阶段我们应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培养,可以抽调一些经验丰富、素质高、有责任心的年轻员工先到安全岗位上实习一段时间,熟悉业务流程,然后半脱岗或脱岗针对安全管理方面的内容进行专业学习。这样员工就可以针对工作岗位的性质及内容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能更好的掌握相关安全管理的知识,完成学习后一定能大幅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充分运用科学的现代安全管理模式和有效的管理手段,为港口的生产作业提供安全、高效的作业环境。要把安全工作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要让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要真正的把做好安全工作深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心中,要做到让每一位员工自觉地参与到安全工作中来,为安全生产分担自己的一份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安全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参考文献

[1] 谢进光.对当前港口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交通企业管理,202_,(08).[2] 杨军,曹斌,赵继新.北部湾港口安全生产与职业人才培养研究.安全论坛,202_

[3] 张建军.港口企业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研究.安全管理与技术,202_,(08)

[4] 王磊.科学管理结合人文关怀提升港口安全管理水平.物流工程与管理,202_,(10)

[5]张广进,陈波,陈全,崔新明,张超.我国港口安全管理机制研究探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_,(08)

[6] 曾仕娟.港口安全监督管理探讨.中国港口,202_,(07)

第三篇:港口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及应对措施

港口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及应对措施

港口作业是港口的主要业务,港口的安全管理主要是港口的装卸安全管理。港口装卸作业具有流动分散、操作复杂、人机交叉、点多面广、昼夜连续作业的特点,同时受气候、气象、季节、潮汛的影响,加上港区机械设备陈旧及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港口装卸安全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与装卸作业的特点,人员的素质,机械设备工具,货物种类,装卸工艺,作业条件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港口的安全生产具有操作工艺的复杂性,安全监督过程的多变性,安全管理方式的动态性,事故的多发性。

第一部分 港口企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一、港口作业分析

1、操作工艺的复杂性。港口作业是人机立体交叉,空间转移方式的作业。机械设备体积大,吊车往往采用钢丝绳捆绑的方式来起吊大型货物,在操作工艺中处于运动、动态的过程,吊装过程中会产生转动、晃动、摆动、移动、滚动、塌塌、挤压等危险性因素,因而会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2、操作过程的多变性。港口装卸作业工艺流程是多环节变化的过程,往往在一艘货船甚至一条作业线的装卸货过程中,都会同时交叉或变换几个操作过程。工艺流程为:船《===》门机《===》流动机械《===》堆场《===》装载机《===》火车、卡车《===》港外。

3、生产事故的多发性。由于港口作业的复杂性和连续性及操作的动态性。港口作业也是劳动密集性作业,当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高,操作技能不强,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及其他外部不确定因素出现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二、港口作业常见违章行为分析

1、经验型的冒险心理导致操作失误

由于港口起重机司机在长期的操作中,较熟练地掌握机械的安全操作性能,所以在作业过程中便产生了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时而出现冒险作业。这种由于经验性的冒险心理,在起重司机中比较常见,比如起重司机超负荷作业,不正常地利用起重机旋转机构和吊杆角度变化进行拖钩作业等,据起重机违章作业的统计表明,约60%左右的违章属于此类经验性作业。

2、迁就型违章导致操作失误

起重司机在长期与装卸工人的配合作业中,深感装卸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大,有时往往处于同情心里,为帮助装卸工人节省劳动力而采取违章作业方式。比如在船舶装卸货作业中,起重司机为了使船内作业的装卸工人搬运货物少走些路,往往采取拖钩的违章操作方法,导致钢丝绳非正常磨损和人身伤害,这种违章作业现象在港口作业现场也有发生。

3、由于简单、重复性操作形成的“感觉——操作短路”而导致的操作失误。装卸作业是重复性操作密度较高的工作,司机的每一个作业循环都要依次完成起升、平移、降落等程序,这些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操作人员大脑的工作可以达到高度的“自动化”,此时操作过程中的信息几乎不经过中枢处理便执行操作动作。这种跨越中枢处理,从感觉直接进行操作的行为方式称为“感觉——操作短路”,由于感觉——操作短路,是的司机在操作过程中,不再需要进行比较、判断、记忆等信息处理过程,操作过程处于无意识行为,这种状况也有可能引起操作失误。根据以上对港区装卸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企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应以预防事故的发生为目标,以避免或者至少是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为中心来提高安全管理的时效性。

第二部分 安全管理应对措施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服务港口发展大局,大力推进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工作,构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专项治理,遏制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推动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

一、加强职工安全生产教育,为了使职工提高安全意识,杜绝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真正做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安全教育和培训是一种行之有效也是必不可少的途径。职工在长时间内不接受安全教育,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就会下降。要想使职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始终保持良好状态,企业就必须经常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企业安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教育

通过教育使职工了解企业近期安全生产形势,如:安全生产天数、工伤事故情况、“三违”事件、企业安全指标及安全指标最近的变化趋势、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的指标精神等内容。

2、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教育

安全规程和制度不能学习一遍就算完成任务,班组要经常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使职工真正掌握规程和制度内容并认真落实,从而能保证班组安全生产。

3、伤亡事故案例教育

有关部门应经常从有关报刊、杂志和上级转发的事故案例中搜集与本部门生产性质相关的事故案例,组织职工认真分析讨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在本部发生。

4、季节性安全教育

要针对每一个季节的不同特点,结合各班组实际,组织职工讨论由于气候变化给安全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避免由于季节变化而导致事故发生。

5、节假日安全教育

每逢重大节假日,节前职工情绪都容易浮躁,节日急于奔忙,节后纪律容易涣散,因此,节日期间就职工情绪极不稳定的时期,很容易发生“三违”事件,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节假日来临之际,各班组长要对职工提出有关的注意事项并加强劳动纪律教育,使职工情绪稳定,有秩序地从事生产作业。

6、反事故演练教育

针对个班组生产作业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开展反事故演练活动,使职工熟练掌握处理突发事故的方法,一旦发生事故,可及时消除或避免事故扩大。

二、加强现场作业管理

港口作业安全管理重在一线、重在基础。加大对现场管控力度,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突出工作重点,严格监督管理,严肃按章处罚。各级领导干部执行“领导带队现场安全巡查制度”,认真履职履责。落实“安全员带指标检查规定”,各级管理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认真检查生产安排落实情况、机械设备运行状况及安全装臵性能,及时发现、处理各类不安全因素。同时进行“5+2”和“白+黑”的临时突击检查,发现问题限期落实整改,加大对违章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严查“双禁”,杜绝“三违”现象。加强港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在港区道路上行驶的载货车辆、摩托车、自行车以及行人等严格执行《关于加强港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通知》有关规定,切实保证港区交通安全。外包作业是安全管理的难点,开展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从外包公司资质备案、人员设备证书审核、职责分工等方面进行明确,有效的提升了外包的管理成效。

三、完善港口设施设备

设施设备安全使用,关系到企业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稳步推进。设备的使用、维护及安全管理,高度重视,做好设备的日常运行、技术维修、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工作。完善与落实各种工索具的使用、检查、报废、更换、采购的流程规范,确保工索具的本质安全。严格落实工前检查制度,对工前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时的抽查,使工前检查与安全计分卡挂钩,确保工前检查细致、认真、到位、有效,并及时、规范填写检查表。同时进一步完善了视频监控系统、生产操作系统,设备管理系统,配备了足额有效的安全、消防、防污染、救生设备及器材,在醒目位臵设臵安全警示标志、符合法规要求。

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与执行

依据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进行宣传、培训,增强企业的守法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以使安全生产规范化、标准化,结合码头的实际特点,作业流程及危险性分析,修订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安全生产制度涵盖了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和全体从业人员。对新出台的管理制度进行宣传、解读,通过班组工前会议、生产评核会议、公司发文,多媒体教育,学习手册,宣传栏等不同形式组织开展。在日常和专项检查、安全大检查及港区监控查违章中出现的问题对照有关管理制度及时予以进行考核纠正,对有关违章人员及时进行处罚,确保安全管理制度有效落实。

五、强化隐患排查与治理

坚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每月至少组织1次事故隐患的全面排查、整治活动。从生产现场、重点部位、消防安全、港口设施保安、机械设施、职业卫生等方面,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和环境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管理上存在的缺陷和漏洞,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面的排查,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制定并落实整治方案。让安全管理人员带任务、带指标进行现场督查,并对排查出来的事故隐患挂牌限期整改;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奖罚激励机制,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坚持定期安全大检查和每天的安全巡查,通过采取安全员日常查、夜间突击查、隐患治理回头查、节假日全面查等多种检查方式,突出对重点人员、重点部位、重点时间的检查,切实杜绝“三违”现象。在实施“十个一”活动时,邀请职工代表查现场、查隐患,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予以整改。通过这些举措,安全工作得到强化,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得以提升。

六、完善应急救援管理

在应急救援管理上,建立应急联络管理体制,提高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贯彻有关应急工作规定,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及责任制,制定应急管理制度和措施,做好应急预案编制、演练工作在做预案编制汇编的同时,定期开展应急操作演练,及时查找预案漏洞,完善预案的可操作性,不断改善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协调,增强各级操作人员的应急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在预案的编制方面,为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生产设备安全,降低各类分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突发事件或紧急状态造成的损失和社会影响,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启动相关预案,防止事故扩大,制定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同时邀请专家开展了专项评审活动。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对应急物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管理,提高统一调配和保障能力,为预防和处臵各类突发事件提供重要保障。落实应急管理经费,加强应急物资和应急队伍演练资金投入,推进应急队伍建设的长效管理,努力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处臵能力。

七、强化安全基础管理

1、强化安全“双基”工作,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着力解决安全工作“纵向难到底、横向难到边”的问题,强化一线站、队、班组管理,建立班组安全管理基本规范,统一班组安全基础管理,夯实基层基础。组织开展安全班组评选活动,对连续未发生事故及违章行为的班组予以适当物质和精神奖励,努力提高班组成员的安全操作技能与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开展班组安全建设年活动,探索班组建设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

2、在各班研究试行“535”班组闭环工作法。“五”即在工前会议上,班长要在进行工作布臵的同时,必须要有五分钟时间同步强调、沟通安全注意事项及安全控制重点,包括货物特性、工索具配臵及使用要求、人员站位、环境确认以及其他安全注意事项,要对作业流程中的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进行强调,从而使员工作业做到心中有数。“三”即在交接班时,两个班长要用三分钟时间对上班工作情况进行小结,对安全情况、设备情况及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馈,并随着调整进行再次强调安全措施和重点。“五”即在工班结束后,必须召开工后会议清点人数,并用五分钟时间总结本次作业安全控制情况和违章情况,指出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今后工作中应注意的重点,并作为下次作业自查自纠的重点,整个过程要做好详细记录。

3、建立连带处罚机制,完善安全计分卡管理规定,安全管理部门在巡查中发现违章行为,在处理当事人的同时,一律通报该员工所在部门和班组,并对其所在班组进行连带处罚,同时连带扣罚安全计分卡,使其与安全奖罚激励机制挂钩。班组违章达到一定数量或发生事故时,取消该班组评先评优资格,并将班组违章情况与个人的绩效考核挂钩。

4、整治特种作业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特种作业相关条例,全面梳理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做到人证相符和持有效证书上岗;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数据,确保复审及时。安排人员时,必须先核对副证再安排生产作业;各安全监督部门加强检查抽查力度;各级培训部门要合理安排复审时间,确保复审及时又不影响生产作业。

5、加强职工队伍特别是流动性较大的劳务派遣工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外聘工管理新途径,采取规划其职业生涯,发放工龄补贴等形式,以感情留人,以物质留人,稳定现有职工队伍,在严把新工人的招聘的同时,规范新工人上岗培训制度,实行有偿的“一对一”以老带新帮教形式,采取有奖有罚制度,建立新工人档案,进行跟踪记录。积极探索在前勤作业人员短缺的情况下,临时采取外包部分场内短驳业务,以缓解拖班作业,疲劳作业等问题。

第四篇:浅析施工现场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

浅析施工现场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

建筑施工安全关系到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施工安全无小事,凡是涉及建筑施工人员切身安全和利益的事情,再小的安全,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牢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所以坚持施工安全无小事,就是要坚持把广大建筑施工人员的根本安全和利益,作为建筑主管机构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施工安全无小事,就是要彻底转变陈旧的管理机制和作风,关心建筑施工人员安全,倾听建筑施工人员呼声,把广大建筑施工人员作业环境的安全要求和愿望,当做建筑主管机构管理监督的第一信号。

改善建筑施工人员生活状况和工作环境,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生活水平和安全标准,是广大建筑施工人员的迫切愿望。做为建筑主管机构,最重要的责任是为广大建筑施工人员创造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确保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创造文明施工仁和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就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最有力和最具体体现,故应把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放在建筑行业最高点、最紧要的工作来对待。

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伤亡事故多发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建筑施工安全极其严竣;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保障体系和机制不健全;部分地方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意识不强,责任不落实,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队伍建设以及监管工作亟待加强。故而对待施工安全不可掉已轻心,侥幸对待,但解决问题不能只治标,应抓源头、抓重点、抓重大隐患、抓造成群死群伤的萌头,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动态,重过程,强抓不懈,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一、高位瘫痪的脱节式管理

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复杂的人际交往及社会状况严竣的建筑环境,迫使相当部分建筑施工实际丧失了自主权和控制权,被动地依附能收建筑施工项目的承包人,从而被迫违心听从和放任于项目承建人;也从某种意义上,丧失了主宰控制权和建筑施工企业的指导管理,从而造成现在部分建筑施工现场,未能很好贯彻落实国家的《建筑法》、《安全生产法》、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的规范、《JGJ59—99》标准和省有关建筑施工安全文件,造成政令不通和建筑施工现场失控的被动局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一直存在重工程质量、轻施工安全、轻文明施工、重经济效益、轻安全保障,抱着侥幸心理对待建筑施工安全的被动局面。

二、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重视不够

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建筑施工的安全文明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国家有关建筑的、法规、规范、标准和省级下发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件,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监管薄弱,检查不到位,“三定”未落实,处罚不到位,而且部分企业领导、项目经理日常忙于事务,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形势和大政方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省级下发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件无暇顾及,只停处于口头上讲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或被动、或应付检

查走过场,从而阻碍了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的铺开落实。

三、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安全生产机构名存实亡,安全生产机构、文明施工机构、卫生保卫机构、消防防火机构的工作无从展开。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和对各自的职责负责,经济承包合同未能体现从施工企业——项目部——班组——施工作业人员,逐级落实安全生产指标,且目标管理及考核,未能认真如实的执行和落实。

四、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和措施方面存在问题

建筑施工现场对《建筑法》、《安全生产法》、《JGJ59—99》、国家有关的建筑施工安全规范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不精通、不熟悉,未能认真执行。对照国家、省有关建筑施工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检查,呈现以下特点:

1、施工安全资料造假,不按规范标准建档的较为普遍。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分项交底和安全较为简单,且针对性不强、不全、不准,千篇一律,或现场实际与方案不符,或有违规、原则性错误和隐患,且专项安全技术方案不到位现象较多,特别是高支模;方案未能认真如实审核和审批不符合规定的现象仍然存在;班前施工安全活动记录真实性不高;交底未能按规范标准要求,由具体管理人员落实到具体作业人员,并签名;验收未能用具体数据来说明结果,真实性皆忧;施工安全技术方案或安全检查凭经验的多,按规范标准的少,检查的多、处罚的少。

2、脚手架搭设不够规范。未按《JGJ130--202_》和《JGJ128—202_》规定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交底、验收和进行搭设;横向扫地杆搭设错误或不全;脚手板未满铺或脚手板上杂物多、材质差和不牢密;立杆基础不平、不实,且无排水措施;架体与建筑结构拉撑点受力不符合规范、且不牢固,而架高超24m的脚手架,基本都未用连墙杆进行规范的刚性连结;架体内封闭大部分防护不到位或不规范;卸料平台未能独立搭设或未完全独立搭设的现象存在;也存在钢竹混搭和违规不进行架体卸载或卸载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特别是新门型脚手架的违规搭设,现场普遍存在架体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差,违规不设置水平加固杆和剪刀撑,架体转角处门架违规连接等等,存在违规做法较多。

3、模板工程及基坑支护不够重视或疏于管理。模板支撑系统不规范,整体稳定性差,支撑垂直度差,个别还存在钢木混支现象,而纵横向水平支撑材质差或采用竹杆绑接代替,且未按要求设置;违规拆模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存在违规大面积拆除支撑现象。基坑周边防护措施不得力或不周全,且未按规定对基坑及基坑周边进行全面连续的监测。

4、“三宝四口五临边” 防护不够重视或疏于管理。临边洞口和出入口防护棚防护不到位或防护不严,且未进行工具化、定型化防护;部分电梯井口防护未做到定型化和工具化;架体首层立网没有进行全封闭,从而被违规兼做通道现象较为普遍,也就造成到处都存在出入口的危险;安全网普遍存在材质较差;部分作业人员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部分工地存在对现场不戴安全帽的管理松散。

5、现场施工用电不规范。未完全落实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线路架设不符合要求或架设于脚手架上;未使用标准配电箱,或电箱安装位置不当,漏电开关参数不匹配,且存在部分箱内无隔离开关,引入引出线路不符合要求或混乱;部分仍违规使用木制开关箱;普遍存在专用保护零线未引至用电设备;还存在外电防护不到位或防护不符合要求。

6、施工机具防护不够规范。施工机具存在防护不到位或防护不规范现象,且未按规定配置漏电保护器。

7、井字架搭设不规范。架体与建筑结构未按规范要求刚性连结,且普遍存在违规超高搭设;部分限位保险装置不到位;部分吊篮防护不到位;部分楼层卸料平台防护不严或不稳固,且有的未能独立搭设或完全独立搭设;个别井字架首层出入口兼作通道使用;部分楼层防护门不到位或形同虚设。

8、塔吊和外用电梯使用不够规范。部分工地塔吊和外用电梯存在违规使用,部分特种作业人员未能持证上岗或不按规定配备。

9、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意识淡薄和水平低,且重视程度不高。部分施工现场仍存在场容场貌较差,硬地化不到位,场地高低不平,无排水系统,材料及废弃物乱堆乱放,未工完场清,且道路不畅通;部分工地现场封闭管理仍不到位或不够重视;部分工地现场防火意识不强或灭火器材配置不合理;个别在建工程兼作住宿;生活设施相当部分工地仍不够重视和规范,存在不符合规定和简陋现象,还出现相当工地现场厕所只有1人可用,或不重视女工用厕,或不考虑女工用厕,甚至部分工地现场还未设厕所;部分工地施工现场标牌仍未很好的落实设置,且大部分安全标志悬挂位置不合理和无针对性,流于形式。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应时刻讲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力戒骄满,时时敲响安全生产警钟,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形势的严峻,时刻牢记当前形势下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时刻牢记建筑施工安全所负的使命,时刻牢记对建筑施工人员所承担的专业职责,扎扎实实地把建筑施工安全工作做好,扎扎实实地解决存在突出安全问题,扎扎实实地为施工人员创造安全作业环境和谋利益。抓建筑施工安全不管从意识思想,或从实际行动上,都应与时俱进,把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更好地落实到实处。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是动态的,绝不能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绝不能固步自封不前,也不能满足现状不思进取。

关爱生命,以人为本保安全。一个文明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是尊重生命的社会,是富于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社会,是“仁者爱人”的社会。当前重要的是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完善政策,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强化管理,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我认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工作,应重点加强、完善理顺和解决以下几项工作和问题:

一、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抓意识形态,充分认识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关稳定、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是维持建筑事业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基础,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和效益。故建设主管机构和建筑单位应统一思想——施工安全无小事,始终把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作为最主要工作来抓。当前,要以宣传贯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意识,增强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切实加强领导,明确施工安全生产职责,强化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切实提高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水平,确保安全,关爱生命。

二、更新观念,高度重视施工安全工作的动态性,调整管理机制,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平衡。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要标本兼治,施工是安全生产保障的主体,治本需要从企业角度来下手,落实施工现场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用制度和责任制来规范安全施工行为。严格执法,依法规范建筑市场主体的各种行为,落实其安全职责,减少施工企业的压力,保证安全生产。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动态的,安全生产重于泰山,人命关天,责任重大,一点松懈、麻痹的思想都不得,而且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既艰巨,形势又严峻,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平衡发展。

三、与时俱进抓安全。在施工安全工作中,应加强调查,注意发现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研究新,推进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机制、监管方式和手段、安全、安全文化等方面的创新,不断增强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的投入,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大力推广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及时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同时,以规章制度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全面提高施工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统一施工安全资料标准。在建筑行业中,全面开展《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有关规范和省的有关施工安全生产文件,统一标准,强化用标准,时刻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各方安全意识,确保全面、透彻地贯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让每一个人都学安全、懂安全、守安全、切实提高建筑施工一线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从而制止和消除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不安全行为。针对建设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区别情况、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兼顾普遍,采取多种方式按实加强培训。加强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强化知识和安全理论与实践的培训,真正达到任职要求。对建筑施工一线操作人员,特别是施工特种作业人员要结合工种进行岗前安全教育,持证上岗,抓实抓好安全防护、救护等基本的安全知识培训,增强施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抓施工安全生产、应抓重点,抓事故多发点,抓易引发群死群伤部位,抓高危险部位,做到标本根治,应从以下各部进行重点的治理、监管和专注:

1、规范脚手架搭设。纠正架体与建筑结构固定的作法,设置首步固定;纠正和补全横向扫地杆;对架体进行内封闭和立面全封闭;规范立杆基础的设置;禁止违规劣质管材和劣质脚手板的使用;杜绝卸料平台未独立设置;严格禁止新门型脚手架违规搭设使用,正确引导新门型脚手架按国家建筑安全规范搭设使用,坚决杜绝凌驾于国家规范《JGJ128—202_》和《JGJ59—99》标准之上,违规搭设使用;严禁钢管、毛竹混搭;加快淘汰毛竹脚手架使用的步伐。

2、规范模板支撑系统的搭设和拆除。高度重视支撑系统搭设的稳定性,严控立柱对接、严控支撑选材和立柱垂直度、严控主柱违规垫砖、严控纵横向水平支撑的规范设置和材质,严惩钢木混支,严惩违规拆除模板支撑系统,高度重视和严管高支模的规范搭设和拆除。

3、高度重视基坑支护。规范基坑的开挖和临边洞口的防护,加强对基坑及基坑周边的监测,并按规定建档;重视机械、气瓶、潜水泵用电等的安全规范操作。

4、规范临边洞口及出入口的防护。落实使用工具化、定型化防护产品,重点抓电梯井口按规定使用工具化、定型化防护门;重视戴安全帽和高处作业系安全带;督促按规定使用合格的安全密目立网、水平网、安全帽和安全带。

5、规范现场施工用电。重视采用TN—S系统,确保专用保护零线被用电设备使用;重视“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和落实“一机一闸一漏一箱”;重视总配电房的规范设置;重视漏电保护装置参数的匹配;规范使用合格的标准配电箱,正确出入配线;抓现场配电线路的规范布设;高度重视外电防护和懂行持证电工的配备。

6、规范现场施工机具的防护。特别是圆盘锯、电焊机、搅拌机、水磨机、潜水泵的安全防护。

7、规范井字架的搭设。规范架体与建筑结构的刚性连结;重视限位保险装置的设置;重视吊篮的防护;重视架体的稳定;抓卸料平台的独立搭设和稳固严密;抓首层落实设一单向门,避免兼作通道;严管架体违规一次到位超高搭设。

8、规范塔吊和外用电梯的搭、拆和使用。确保塔吊和外用电梯由具备搭拆资格证的专业队伍进行搭拆;严管司机、指挥和司索的按规配备和持证上岗的落实,严防违规搭拆和操作,重视设备的防护,重视保险装置的有效动作,重视按规定要求资料建档。

9、加强和规范现场文明施工。重视文明施工意识宣传,抓现场场容场貌、硬地化、通道、材料堆放、工完场清、排水系统、封闭管理,重视现场防火和施工现场标牌的设置,高度重视和规范生活设施。严格管理,明确责任,加强监督,确保质量,切实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维护广大用户利益。从而,通过抓重点、抓要害,以点带面,顺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水平,普遍上一个台阶。

海源机械厂房工程项目

徐兴宇

202_年5月17日

第五篇: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

程巧梦

路桥08120082201019

摘要:建筑业企业由于行业自身的特点,安全事故比较突出。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决定影响。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体制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安全管理特点,结合我国的国情探讨了适应于我国国情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的改革思路。

关键字: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改革

Safe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status and

response measures

ChengQiaomeng

Road and Bridge 081 20082201019

Abstract: Because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ve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 the security incidents is more outstanding.The level of security management have a decisive affected on the security incidents.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our country’s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learn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areas of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features, combined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discussed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ideas which adapted to our own national conditions.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afety management;reform概述

由于建设工程的行业特点,建设工程施工的特殊性,从业人员的构成及流动性大的特征,使建设程业成为仅次于采矿业的重大事故频发的高风险行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注的大事,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建设部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地的实际,颁布了诸多的规定和条例,其目的就是要解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和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根本上保护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生命和社会财产安全,促进行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建设部关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健全法规、完善制度、强化管理、规范行为、推进改革。纵观近年来发生的建设工程安全事故,除了一些表层的致因外,其深层次的原因还与我国现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有关。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问题直接涉及到施工企业的利益和发展,涉及到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利益。显然,解决建设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不能完全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路和办法,而是要探究适应市场经挤体制的思路和办法。这需要总结、分析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和管理的经验、教训,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在本领域的有效措施和成功经验。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对该体制提出完善和改进建议。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水平所限,目前我国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比较重要的问题是:

2.1 建筑安全责任有必要重新合理划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五章“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第16条的规定,建筑施工安全责任几乎完全由建筑施工企业承担.建设单位(业主)承担的责任非常有限。作为业主代表的监理单位按《建筑法》的第四章规定,从法律上对施工单位的安全问题不承担监督管理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针对从事生产经营单位(建筑行业主要指建筑施工企业)制定了详细的安全责任,但基本没有涉及建筑生产中的重要主体——业主和监理单位。因此,在我国,业主和监理单位一般只注重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等问题,而对施工过程的人员、机械等安全问题则认为是施工企业内部的事,很少参与管理。

事实上,安全事故与图纸设计质量、施工进度要求、资金的及时足额拨付、项目技术难度等因素密切相关。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并非仅仅由于施工单位管理疏漏造成,而是与项目前期策划及施工准备的缺陷、施工过程的抢进度赶工期、恶意拖欠施工企业资金造成安全投入不足等原因有很大关系。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建议由业主和监理单位承担部分安全监督管理的法律责任,使得安全施工活动时刻处在监管之下。这样,不仅弥补了政府安检部门力量不足,检查不细的缺陷,而且调动了各方重视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实际上,让业主承担施工过程的部分安全监督管理的法律责任,符合国际惯例。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法》在第五节“责任”第1条就明确规定,“每个雇主都必须为每一个雇员提供被认为不会对雇员造成或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生理伤害的危险工作和工作场所”,由于业主要承担相当大的安全责任风险,因而业主直接参与承包商的安全管理司空见惯。在德国,业主十分重视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德国联邦劳动局1998年10月颁布《建筑工地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业主必须负责工地所有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采取措施以符合《劳动保护法》的规定,开工前要聘请称职的建筑师和协调员,和承包商一道参与筹划建设项目的安全措施。如果在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建筑师和协调员要代表业主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建设局、劳动局或行业协会的处罚,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由法院裁定。

2.2 市场经济杠杆和调节机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根据国外一百多年的实践证明,安全状况仅依靠外部法律制度强压的被动做法,其效果有限,要彻底扭转被动局面,必须借助市场经济杠杆的巨大调节作用。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建筑业主体真正自发追求良好安全业绩的动力。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有了长足的进步,绝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企业逐步适应了市场变化,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但是由于法制建设的滞后,市场经济杠杆对建筑企业安全业绩未能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建筑市场安全制约机制不健全,建筑企业仍不重视安全业绩,工伤保险制度推行缓慢,加上险种单一,保费高昂,理赔困难,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参加保险的积极性不高。

在国外发达国家,保险市场十分发达。各保险公司的竞争非常激烈。法律明文规定了建筑企业必须参加的强制保险险种,但建筑企业可以自由选择保险公司投保,保险费率依据项目风险大小、损失额度而定,其中建筑企业安全业绩是保险公司制定保险费率的重要参考因素。一方面建筑企业为取得从业资格者必须参加社会投保,同时为获取低额保费努力维护和提高自身的安全形象;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为在十分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努力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为节省赔付积极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建筑安全不仅多了一道保险保障,而且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因此,在发达国家,建筑企业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否则就会被市场无情淘汰。

2.3 安全管理基础薄弱

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主要是由于一些人的安全意识淡薄,理不清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造成的。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筑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比较薄弱,解决建筑安全生产关键性技术问题的工作相对滞后,安全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缺少市场化的政策导向和经济激励措施。施工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应用与安全防护措施的研究不同步等;二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素质普遍偏低,安全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对安全管理知识、安全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范措施等不懂,无法对施工队进行管理;三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安全防护技术、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还相当落后,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的程度很低。

2.4 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

落实其安全责任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存在着重复和交叉管理的问题;安全规章制度职责不清,管理目标不明确,导致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等。建筑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目前,我国有效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制还未形成,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安全监督方式和管理手段无法适应日益增大的建设规模,难以深入地开展建筑安全监督工作。

2.5 建筑安全业绩评估指标、安全检查执法力度需要改进和加强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世界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完善和权威的企业业绩和信誉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建筑安全方面也是如此。例如,美国专门负责建筑安全纪录、管理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局(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就设立了一系列企业安全量化评估指标,包括经验调整系数(Experience Modiflcation Rale),伤害事故率(Recordable Incident Rate),损失时间事故率(Lost Time lncident Rate),劳工索赔率(Workers Compensation Claims Frequency)等。这些指标从不同侧面完整地反映了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了企业间安全状况的可比量化依据,同时供政府部门、业主、保险公司考察企业安全状况使用。因此,被广泛誉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指示器。

此外,发达国家对建筑安全状况的检查、记录等执法环节,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的规章制度。包括建筑安全事故的记录和公告制度,篡改安全纪录的处罚制度,检察官员检查前的保密制度,安全责任事故的重罚制度等等。有力地保障了建筑业安全业绩的规范性、真实性和权威性。例如,在美国,政府安全检查官员事先泄漏检查消息的,按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法(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ct)的规定,将对检察官处以l 000美元的罚款或者6个月的监禁;在德国,发生一起死亡1人的事故,若被法院判定为责任事故,企业可能要承担上百万马克的赔偿损失。

我国对建筑企业施工安全评估主要由政府安全检查执法部门采用“安全检查评分表”打分的方法进行。建设部于1999年5月1日正式出台实施《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999),对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规范施工现场管理和政府安全执法检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安全检查的方式具有被动性和一定的偶然性,只能静态地反映某一特定时刻的安全施工状况。往往国家开展安全大检查的年份(或月份),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一旦风声过去,安全事故极易反弹。

此外,“安全检查评分表”的得分,不能充分反映出企业是否具有良好的安全业绩,企业间的安全状况也缺乏横向可比性。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能充分反映建筑企业安全业绩的指标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政府安全管理机构、建设单位(业主)、保险公司等部门了解施工企业安全状况和业绩的需要,而且能够促使建筑施工企业更加关注自身的安全形象,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之中。

再有,我国安全执法检查的方式还存在许多不足:许多地方流于形式,很多地方领导出于对自身政绩的考虑,对于安全事故总是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使安全事故记录与管理缺乏权威性和真实性;建筑安全事故瞒报、漏报,甚至不报现象严重;安全检查中的违纪违法问题不能得到及时严厉的惩处;安全责任事故的法定损失赔偿标准偏低,“私了”现象普遍。这些都严重干扰我国建筑安全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改革的思路与设想

综上所述,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提出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借鉴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笔者认为应着重对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和加强:

3.1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监督机制

在认真执行现有建筑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从法规上合理划分建设各方主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重大伤亡事故,强调建筑施工单位按事故鉴定结果承担相应责任的同时,业主应对安全事故承担相应的间接责任,监理单位承担安全事故的监督失察责任,使得建筑施工安全人人关心,建立起一套良性的安全运行制约机制。此外,大力发展安全中介技术咨询机构,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政府监督部门提供专业性的安全咨询服务。

3.2完善建筑安全事故的记录、检查、申报制度

我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了安全事故的记录申报制度,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的贯彻和落实.建筑安全事故瞒报、漏报,甚至不报现象普遍存在。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从管理制度上堵塞漏洞,建立施工企业安全事故纪录的公告制度,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其次加大对安全责任事故中的受害人赔偿额度,根除“私了”现象;第三要严厉惩处在安全事故中违法乱纪的人员,从而真正建立起一套权威和透明的、受群众监督的施工企业建筑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记录资料的档案制度。

3.3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杠杆对安全的巨大调节作用

仅靠法律的外部力量.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真正调动建设各方主体积极主动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杠杆调节作用。为此,需要大力培育和规范我国建筑保险市场,完善保险立法,促进保险市场的竞争。强制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其所有雇员办理工伤保险,否则不能取得开工许可,保险公司依据项目情况及企业安全业绩实行弹性保险费率。利用市场杠扦,形成一种良性的市场运行机制,使安全业绩良好的企业获取实实在在的利益,安全业绩不良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3.4大力弘扬和培育建筑企业安全文化

我国建筑安全事故中,有相当部分的伤亡事故是由于项目管理者不重视安全生产、当事人存在侥幸心理造成的。有些企业领导把正常的安全投入认为是额外支出,漠视生产工人合法的劳动保障权益,该配备的劳动保护用品不配备,肆意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工人长期处于超负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另外,工人(绝大多数为农民工)由于就业压力和自身素质较低等因素不能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往往成为安全事故中的受害者。要彻底扭转这种状况,不仅需要依靠法律的威严震慑和市场经济的有效调节,还需要常抓不懈的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企业建筑安全文化,使得“安全为天”,“生命为大”,“珍惜生命”,“人命关天”,“生命重于一切”,“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杜绝违章作业”等思想成为企业上下普遍认同的基本准则,切实提高企业各级领导和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生产的意识,在我国现阶段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3.5进一步提高安全科学技术水平

应用现代的通讯设备和电子、计算机技术成果.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本质安全化水平,逐步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监控的现代化,减少因人意外失误的安全事故率。加速建筑安全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有关建筑安全的信息网络,全国各地建筑企业,各级建筑安全管理部门以及科研机构,可以通过该信息系统进行现代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科研工作。结束语

目前建筑行业安全现行管理机制严重制约了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和相关组织应积极引导,从基础入手,建立起长效发展机制,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建筑行业应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安全管理理念,建立先进的评估、考核指标系统和风险预警及风险分解保证机制,使建设安全管理走向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之路。

参考文献(reference)

[1]杨文柱主编.建筑安全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_.68;

[2]方东平主编.工程建设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9-302;

[3]孙忠顺.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安全监理工作初探[J].建设监理.202_;

[4]段力志.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_;

[5]朱少青.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6]蔡毅飞.分析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控制措施[J].硅谷,202_.

港口安全生产现状及应对措施(共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