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服务发展保障民生努力开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新局面
编辑:心旷神怡 识别码:11-870477 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12 23:29:05 来源:网络

第一篇:服务发展保障民生努力开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新局面

服务发展 保障民生

努力开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新局面

——鬲向前厅长在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是经省政府批准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总结 “十一五”期间的工作,分析“十二五”时期的形势任务,部署202_年的主要工作。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去年11月份,赵正永代省长专门听取我厅工作汇报,对做好今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娄勤俭常务副省长又出席今天的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这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和鞭策。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十一五”时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最快、取得成绩最大、发挥作用最突出的历史时期。五年来,我们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突发蔓延、地震洪涝灾害频发、自身机构改革任务繁重等挑战,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全系统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力克时艰,从容应对挑战,及时化解风险,圆满完成了各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目标任务。

(一)突出就业政策落实和重点群体就业,就业目标全面完成,扩大就业与经济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就业工作安排部署,把促进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深入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和扩大就

万人。一是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完善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出台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意见,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创新了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标志着我省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在制度层面实现了全覆盖,走在全国前列。建立了覆盖城镇各类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市级统筹,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近20亿元,妥善解决了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历史遗留问题。完善了失业保险市级统筹、省级调剂金制度,实行“五缓四减三补贴两协商”政策,开展援企稳岗工作,失业保险基金互济能力不断增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工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体系基本建立。二是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十一五”期间,连续每年调整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1382元。稳步提高参保人员医疗保障水平,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住院医疗费平均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0%和50%以上,建立了门诊慢性病统筹制度,实现了医疗费据实结算,开展了异地结算,极大地方便了参保人员。连续每年调整失业保险待遇,保障水平居全国前列。工伤保险待遇连续调整提高,工伤职工伤残津贴人均增加630元,“老工伤”人员纳入统筹管理,较好地解决了工伤职工待遇偏低的突出问题。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基金运行总体安全平稳。三是养老保险经办能力进一步提升。养老保障经办服务标准体系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评估验收,实现了省内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陕西社保”成为全国人社系统标准 化建设的知名品牌。全面开展了金保工程一期项目建设,实 现了全省三级网络的全覆盖。

(三)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人才服务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截止“十一五”末,全省专业技术人才达128万人,技

(四)积极稳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更加规范,人才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一是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全面实施公务员法,公务员管理进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严把公务员入口关,坚持凡进必考,五年为全省各级各部门公开招录公务员和工作人员2.1万名。在公务员职务晋升上,实行竞争上岗制度,建立健全了优胜劣汰选拔任用机制。公务员初任、任职、业务和知识更新等四类培训的参训率不断提高,每年大约有5万多人次参加培训。加强政府表彰力度,不断树立典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先后出台聘用合同管理、公开招聘、岗位设置管理等政策文件,推动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有序进行。全面实施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初步建立了事业单位人员招聘模式。在全国率先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首次岗位设置基本完成,初步实现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三是职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在卫生、教育、农业、文化、广电等系统实行职称分类管理改革,突出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实际表现、能力水平和为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在宝鸡市开展了国家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四是军官安置制度进一步加强。以功绩制、双向选择和政府包底相结合的分配办法为重点,不断完善考试考核选用办法,健全公平、公正、公开安置机制,圆满完成了中央每年下达的军转安置任务,基本做到军转干部、用人单位和部队“三满意”。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各项保障待遇落实到位,军转干部专业培训和个性化创业培训取得良好效果。健全了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维稳工作责任机制,开展了人社系统领导干部下访7140名企业军转干部活动,把各项解困政策落实到每名企业军转干部。

(五)稳步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资分配关系逐步理顺,工资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按照先易后难、先规范后理顺的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工资收

优活动,强化全系统思想、组织、能力、作风和廉政建设。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不断加强政务公开、调查研究、规划统计、新闻宣传、信访维稳、考试培训等工作。加快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发挥大部门体制优势,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必须自觉坚定地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工作定位,及时跟进省委省政府部署,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齐心协力的工作格局;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典型引路,带动面上工作的开展;必须坚持加强基础建设、注重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保证中心工作顺利开展。

“十一五”时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凝结着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单位和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厅党组向关心支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单位,向全系统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 “十二五”时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省委十一届七次会议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对“十二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了安排部署。做好“十二五”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我们一定要紧扣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这个主题,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主线,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

(一)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对促进就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省委十一届七次全

这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人事管理制度。

(五)维护社会稳定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随着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实施,劳动者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劳动关系中潜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劳动者要求提高岗位稳定性、工资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而引发的新矛盾增加;人事争议案件也呈上升趋势。我们要注重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加强调解仲裁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着力解决新形势下劳动关系领域出现的突出问题,不断消除劳动关系领域不稳定的因素,努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十二五”时期将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既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难得发展机遇。我们要迎接挑战,抢抓机遇,在新的起点上奋力开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才保证更加有力、人事制度更加完善、收入分配关系更加合理、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公共服务更加便捷的目标,为建设西部强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努力完成202_年各项目标任务

做好202_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对于 “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首战取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_年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部署,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实施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注重解决重

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健全县、乡、村就业服务体系,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异地输出、就地就近就业、自主创业和进城落户农村居民就业。进一步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援助工作,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全面落实各类就业扶持政策,及时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

三是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积极做好首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估活动准备工作,全面推进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带动更多的人实现就业。继续组织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扩大大学生创业基金扶持范围和扶持力度,逐步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典型的宣传推广,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促进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成功创业。创新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模式和担保基金运作机制,巩固小额担保贷款发展的良好态势,进一步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为自主创业提供有力的信贷支持。

四是加快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贯彻落实好困难企业转岗和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和培训券管理等政策规定,全面兑现培训补贴政策,大规模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切实增强各类人员的就业能力。重点做好大学生、回乡农民工的创业培训工作,提高创业成功率。加快实施全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规划,全面实施以免费服务和统筹管理为基础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制度。加强就业失业登记工作,实现就业失业实名制管理,搭建覆盖全省的就业信息监测平台,建立全省人力市场供求信息发布制度和动态分析。认真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专项活动,为各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建立就业信息监测制度和全省人力资源供求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加强职业供求信息分析工作,提高就业信息服务质量水平。

三是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上取得突破。202_年按照高于10%的增幅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进一步提高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分别稳步提高到75%和60%以上,普遍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适时调整工伤保险待遇,加强对已纳入统筹保障“老工伤”人员的服务管理。进一步提高医疗、失业、生育保险保障水平,保证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和发放。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对新征地农民做到先保后征,使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四是在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上取得突破。继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开展医疗、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检查和新农保基金管理情况专项检查。推进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软件联网应用,提升监管能力。积极探索基金监督工作新途径,建立医疗保险基金监督专家库。加强基金监督队伍建设,建立基金义务监督员制度,贯彻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检查证管理规程,推进持证上岗和依法监督。

五是在加强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上取得突破。做好《社会保险服务总则》贯彻实施工作。继续加强标准化试点工作,积极做好标准化培训,不断强化标准化推广和实施力度。加强社会保险内控和稽核工作,积极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指纹认证工作,开展社会保险经办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运行情况检查。完善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标准,加快业务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新农保经办标准化工作。加强工伤保险医疗机构、康复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的协议管理工作。

(三)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突出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作为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就是要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以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3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的后续管理和“三支一扶”工作。

(四)大力吸引国外智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引进国外智力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实施引智项目带动,大力引进国外智力。

一是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专家和人才。围绕“一高地四基地”建设,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引进各类拔尖人才,特别是掌握关键技术、带动新兴学科和产业发展急需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加强全省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加大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和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来陕创业的资助力度。加大农业引智力度,加快中外农业科技合作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合作国际化水平。实施各项引智计划和项目,大力开发海外高层次人才资源,拓宽引进海外智力渠道。

二是进一步提高出国(境)培训质量和效益。积极开发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出国(境)培训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因公出国(境)培训归口管理。继续加大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中长期出国培训的工作力度,组织实施各项重点培训项目。

三是规范和完善外国专家管理。改善引智环境,完善引智政策,创新外国专家表彰激励机制和聘用合同争议解决机制,依法保障国外人才和聘用单位的合法权益。继续做好“三秦友谊奖”的评选表彰和“国家友谊奖”人选的推荐工作。建立健全行政许可责任制和检查监督机制,做好行政许可证件和外国专家证件发放工作。

(五)完善公务员制度,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建立现代服务型政府,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我们要在创新机制、规范管理、提升能力上下功夫,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5业技术二级岗位实施工作。贯彻落实全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座谈会精神,完善和改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方式方法,提高公开招聘工作规范化水平,力争基本实现公开招聘“全覆盖”。

二是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巩固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成果,开展正高级审计师职称改革试点工作。继续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清理规范工作。进一步改革完善职称评审政策,加强各级职称评委会管理。加强人事考试机构建设,切实提高考试保障水平。

三是深化军转安置工作改革。不断完善军转干部考试考核选用办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安置工作机制。拓宽安置渠道,加大引导军转干部到基层工作的力度,切实完成202_年军转干部安置任务。进一步规范自主择业管理服务工作,推进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个性化培训。强化军转干部适应性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完善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贴正常增长机制和解困维稳工作机制,切实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稳定工作。

(七)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

收入分配问题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公务员收入分配改革,研究职务与级别并行制度和工资待遇向基层倾斜办法等政策。调查研究全省公务员津贴补贴情况,配合做好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

二是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继续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进一步完善我省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研究核定省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研究制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处分处

7专项行动,进一步提高小企业和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指导企业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依法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稳步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实施“彩虹计划”,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进一步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继续推进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进街道(社区)、乡镇。巩固和扩大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覆盖面,推动创建活动向基层延伸。

三是加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力度。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仲裁员办案行为规范和仲裁案件处理质量意见。以涉及劳动报酬和集体劳动争议,特别是重大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为重点,提高案件审理质量和效率,仲裁结案率达到90%以上。探索开展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做好事业单位人事争议处理工作。着力推进“两基”建设,有序推动部分国有企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示范工作,加强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探索建立重大劳动人事争议应急调解协调机制。

四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联合有关部门在全省范围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等专项执法检查。加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加强对重大案件的现场督办和跟踪回访。建立跨地区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协查机制,实行劳动保障重大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制度。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和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标准化、执法规范化、人员专业化建设,提高监察执法效能。

(九)加强基础建设,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

加强基础建设是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统计、信息化、调查研究、政务公开、信访维稳等服务大局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

(十)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树立良好形象

全面完成202_年目标任务,关键在我们这支队伍。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切实打牢我们事业发展的组织基础。目前,省市两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县级机构改革大多数正在进行,要充分利用这个契机,着力抓好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真正实现思想上形成共识、工作上形成合力、制度上形成统一、文化上形成风格、服务上形成品牌的目标。要完善竞争上岗制度,营造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要以提高干部政治业务素质为目标,积极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重点抓好基层干部培训。要牢固树立求真务实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注重发现和总结基层创造的经验,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展创建优质服务窗口活动,推进系统政风行风建设。要按照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五年工作规划的要求,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用实际行动维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事业维艰,奋斗以成。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省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完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工作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第二篇:保障民生 服务发展 开创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最终版)

保障民生 服务发展

开创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

(202_年3月9日)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现将新组建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一、202_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202_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以服务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为中心,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为先”的工作主线,突出重点,锐意创新,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全力推动创业型城市建设,创业带动就业成果显著 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创业扶持机制,创业带动就业实现新突破。设立300万无偿创业资金,扶持创业企业17个。建立区、街、社区三级创业信息服务机构和创业扶持机制,帮助7568人实现创业就业,新增创业带头人350人,创业带动就业202_人。各街道互助式创业辅助资金达766.5万元,累计发放607万元, 惠及创业企业74个。星海湾街道充分发挥党员在创业协会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吸纳协会会员单位27家,带动就业540人,生产经营总值超过5000万元。全区新增创业孵化基地4个,区级创业孵化基地总数达到9个,为市内各区之首。其中达到省级创业孵化基地标准的占全市总数的80%。创业孵化基地进驻企业128家,安置就业1713人。黑石礁街道发掘社会资源建立的开来商场一次性安置就业100余人。组织58个创业项目参展大连市第八届创业项目洽谈会,项目签约率创历年洽谈会之最。

二是进一步深化“大学生激情创业沙河口”活动,打造扶持大 障局一年来的工作及202_年的工作安排报告如下。学生创业的“沙河口模式”实现新突破。形成了具有沙河口区特色的“校园抚育、中心孵化、社会助推”三位一体的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就业模式。在全市14所高校建立大学生“创业苗圃”,抚育大学生创业项目200余个,直接参与的创业大学生202_余人。“大学生创业苗圃”成为我区202_年最具影响力的十件大事之一。全年评审大学生创业项目225个,发放无偿创业扶持资金160万元,带动就业400余人。截止年底,区大学生创业就业中心入驻企业达到71家,入驻率为100%,初步形成创意型、科技型、知识型为重点的优势产业集群,成为全省唯一的“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激情创业沙河口”被民心网评为全省202_年“最温暖民心”的十大惠民举措之首。

三是进一步健全和创新就业服务制度,就业服务模式和机制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区、街、社区三级就业服务制度,8个街道劳动保障所连续三年被评为市“AAA级保障所”,中山公园街道天兴社区成为全省四个、大连唯一的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在全市创新实施了培训——就业“一体联动”模式和推广社区就业经理人服务机制,帮助30312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在省、市、区公益岗位安置就业4027人。各街道实现协约式就业3540名。大学生就业成效突出,与区人大、政协实施“百家优秀企业助推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程”,联手辖区企业推出“零距离”双向互动招聘模式,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1603个、见习岗位423个。在全省率先开通了“沙河口区大学生就业手机报”,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便捷有效的就业援助服务,全区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困难家庭毕业生实现100%就业。

(二)稳步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探索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一是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断创新。上半年,我区在全市率先实施了在事业单位中公开遴选机关科长的创新举措。10月份,我区启动第五轮科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近400名机关干部参加科长任职资格测试,389人取得任职资格,261名科级干部任职上岗。

二是公务员培训工作创新开展。全面开展了公务员“双基训练”和“十大明星”评选活动。公务员在线学习和“学分制”管理工作得到各委办局、各街道领导的高度重视,取得明显的学习效果。春柳、兴工街道的党工委书记主动担当“双基训练”辅导员,亲自为公务员授课。“十大明星”评选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了公务员参加“双基训练”的积极性,促进了公务员培训质量的提高。

三是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稳中有进。坚持“凡进必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面向重点师范院校考核聘用教师29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人、幼儿教师15人。办理解、续聘及变更合同300余人,分流安置13人,接受安置营职以下军转干部8人。

四是人才资源配置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引智工作取得突破。通过委托招聘的方式,为新型集团、冰山集团等80多家重点单位提供建筑、经济、工程、营销等1155个招聘职位。人事代理共接收外阜引进人才档案1391份,转入档案3000余册。支持辖区企业引进外国智力,两个引智项目获得市引智资金11万元。

(三)推进构建劳动关系和谐示范工程,依法维护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一是劳动用工管理进一步加强。区、街两级行政服务窗口为3156家用人单位的11万名职工进行了网上用工备案,为50余家用人单位的13560名劳动者办理了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审批手续。区管2750户小企业从业者35208人,劳动合同签订率为83.7%。二是劳动关系基层组织体系健全,维稳作用增强。全区9个街道均建立了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86个社区配备了劳动关系协调员。李家街道成功调解了1起近百人的群体劳动争议案件,兴工、南沙和白山路街道也分别成功调解数起劳动争议案件,有效发挥了基层调解的维稳作用。

三是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全市率先实施下放部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权,劳动保障监察“两网”作用有效发挥,重点监控检查用人单位3489户,书面审查用人单位1608户。在9个街道建立了农民工维权服务站。马栏、兴工、南沙等街道以此为载体,开辟了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区、街两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集中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等七项专项执法行动,共补签劳动合同6150份,下达行政处理、处罚决定书281件,为劳动者追缴社会保险费484万元、追讨工资、押金35.7万元。

四是劳动仲裁办案程序规范,案件调解力度加大。全年受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375件,案外解答调解处理2263件,立案112件,法定时效内结案率达100%,调解结案率达到95.3%,为劳动者挽回损失216万元,为企业规避经济损失238万元。

(四)社会保障服务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失业保障服务进一步强化。全年新增失业金审领登记5899人,发放失业保险金3511.73万元。审批失业待遇121件,为446名失业人员发放医疗、生育等补助121.9万元。发放“4050”双险补贴84424人次、9491万元,发放失业人员取暖补贴1666人、153.9万元。

二是认真落实无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制度。在全市率先启动市无保障老年居民的参保审核工作,为3633名老年居民办理了参保申请,3409人现已按月领取养老金,并纳入社会化管理。三是积极推进居民医保参保和社保卡换发工作。各街道配合市医保中心积极推进居民医保参保,参保总数已达到11.3万余人,医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在全市率先启动换发社保卡数据确认工作,确认总数达到94899人,居市内四区首位。

四是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工伤认定工作。全年共受理工伤认定案件561件,同比增长6%左右,其中企业申请551件,个人申请10件。

五是进一步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审批和社会化管理服务机制。简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核准程序,实现“网上”审批,202_年全区社会化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达到12.7万人,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各项退管工作指标。我区连续五次荣获大连市退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六是退役军官管理和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工作稳妥推进。为298名企业失业军转干部发放失业生活补助金331万元,为在公益岗位就业的162名军转干部发放岗位补贴409万元,缴纳保险216万元,我区退役军官和企业军转干部待遇提高,队伍稳定。在市政府202_全市考核中,我区企业军转干部工作被通报表扬。

各位领导、同志们,过去的一年,新组建的沙河口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也受到各级政府和媒体的关注,先后被中央、省、市新闻媒体报道429篇(次),被中央、省、市各级政府网站报道202_余篇(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我区的社会影响力。

二、202_年的主要工作

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和区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区政府全年工作的部署,今年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全力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大力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加大社会保障服务力度,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全面开创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新局面。为此,要按照“扎实打基础,全面抓落实,创新促发展”的原则,在做好各项常规性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创新创业就业服务举措,全力打造充分就业城区 一是全面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促进各类失业人员实现创业式就业。深入开展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示范区创建工作,营造自主创业环境,丰富创业服务载体,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提升创业服务质量。筹建沙河口区创业者协会,鼓励和支持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各类人员自主创业,并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做好辖区创业企业参加大连市第九届创业项目洽谈会的组织工作,营造沙河口区全民创业的浓郁的社会氛围。

二是围绕经济大项目挖掘就业岗位,推进“培训—就业”一体联动机制全面展开。按照“定单服务,按需培训”的原则,区政府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培训—就业”工作。各街道要根据建设项目和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或岗位要求,制定科学的定向式培训计划,使培训内容与用工需求和岗位要求相吻合,满足我区大项目建设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从而达到以经济发展带动和促进就业的目的。

三是大力倡导和推广“社区就业”的新理念,促进有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实现低碳、环保式就业。进一步健全就业经理人制度,拓展服务职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在社区内部挖掘涵盖生产、经营、管理、维修、教育、医护、绿化、财务、家政等不同门类的就业岗位,帮助求职者就近就便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降低劳动者的就业成本和企业用工成本。各街道要认真搞好调查摸底工作,全力推动和促进“社区就业”模式的普及,使“社区就业”成为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实现就业的重要方式。

(二)创新政府扶持大学生创业工作,面向全国做大做强“大学生激情创业沙河口”品牌

一是面向全国重点大学实施“创业苗圃行动计划”。联合国家科技部等相关部门,筹划举办“苗圃杯”全国校园大学生科技创业大赛。

二是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项目扶持政策。按照区“十二五”规划要创办300个大学生企业的目标,今年要完成扶持60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同时要尝试政府无偿创业资金和吸引社会资金共同建立沙河口区大学生创业基金,逐步实现以市场化方式扶持和帮助大学生创业的新模式。

三是建立大学生创业呼叫中心和创业诊所。整合政府、社会、专家等各方面资源,建立沙河口区“大学生创业呼叫中心”,开通“400”一号通免费电话,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强化创业保障,引入创业诊所,定期为入驻中心的大学生创业企业进行动态诊断,保障创业企业健康发展。

(三)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积极探索人力资源开发交流的新途径。筹建沙河口区人力资源协会。发掘和利用社会资源搭建人力资源开发交流平台,拓展人才服务范围,开展国内外人才交流和智力引进服务,实现我区人才工作由内部管理向社会服务的转变,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二是积极推进管理和选拔各类优秀人才的新机制。依据公务员法和有关配套法规,研究制定我区公务员管理实施细则,健全完善公务员信息管理系统。实施面向全市党政机关,公开引进优秀公务员的新机制;探索从基层一线优秀干部中公开选拔机关事业人员的新途径;发挥退役军官等军队转业干部的政治优势,实施“军转干部进社区”计划。三是积极探索以“双基训练”为核心的公务员培训新举措。开展公务员“双基训练”和“十大明星”总结表彰活动。选派中青年公务员出国(境)培训,引导和鼓励机关公务员参加在职MPA学位教育。开展任职培训,提高科级干部执行力,加强初任职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培训。多举措加强对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

四是全力推进事业单位内部综合配套改革。按照市政府事业单位改革要求,在全区事业单位平稳顺利组织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改革,实现事业单位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配合大连市基层医疗卫生和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医疗、环卫等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

(四)创新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的体制机制,全力打造劳动关系和谐城区

一是强化劳动用工备案审批,有效发挥政府部门宏观管理的职能作用。完善和强化劳动用工备案审批,确保辖区企业劳动用工备案全覆盖。

二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有效维护劳动者和用工单位的合法权益。完善劳动保障监察“两网”管理属地化的功能,扩大监察覆盖面,加大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提高执法监察效能。

三是创新劳动仲裁调解方式,建立“四方五面”一体联动的协商机制。积极探索司法部门提前介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程序的新机制、新模式,建立由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和法院、工会、工商联“四方五面”一体联动的协商机制,指导并督促企业建立劳动争议内部协商调解机制,使劳资纠纷在企业协商环节得到有效化解。

(五)创新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举措,提升社会保障服务科学化水平

一是认真贯彻新颁布的《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增 强企业和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法律意识。在辖区企业和劳动者中开展新《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普及宣传活动。利用新闻媒体,开展以案说法宣传。

二是着力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具有沙河口区特色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功能化社会保障服务基层组织建设试点,探索将社会保障服务终端延伸到社区居民身边的有效途径。坚持社会保障服务的普惠性、公平性和动态性,确保社会保障政策落到实处。

三是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水平。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深入开展社会保障服务窗口“优质服务竞赛”活动,群众满意率要保持在98%以上。要不断创新丰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方式,积极拓展无保障老年居民养老参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工作,认真落实退役军官和企业失业军转干部解困维稳政策。

同志们,“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所承担的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局的具体指导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脚踏实地,创新发展,开创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区建设辽宁沿海经济

带核心城市核心区做出新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第三篇:服务发展大局 保障改善民生 努力开创宁远县扶贫移民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服务发展大局 保障改善民生

努力开创宁远县扶贫移民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宁远县扶贫移民局)

一、“十一五”期间主要工作及成绩

(一)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生产生活水平。近年来,为有效改善“两区”基础设施,提高生产生活水平,我们积极争取资金,不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是逐年加大争取上级资金的力度。扶贫资金从202_年的660万元(包括省委张春贤书记在唐家漯村的扶贫点的扶贫资金200万元)增加到每年1000多万元,逐年增加200万元。移民资金从202_年的800多万元增加到202_年、202_年的1400多万元。二是不断改善基础设施。近年来,我们整合各部门基础设施项目资金202_多万元,先后为150个村修建通达公路350公里,为90个村修建通畅公路200公里;架设农村电网136千米;实施人畜饮水埋设管道100多公里;修建农田水利设施120处。三是社会事业不断发展。3年来共投入200多万元,新建小学9所,村文化室、村卫生室、基层党建活动中心三位一体共60个。同时及时开展各类农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贫困农户和移民综合素质。

(二)突出产业开发,增强扶贫开发“造血”功能。随着扶贫开发大格局的形成和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政策的实

施,产业开发已成为贫困农户和移民增产增收和脱贫致富的重要工作方式。我们立足产业脱贫,从调整移民产业结构、引进推广新技术、新项目、培养专业大户和示范户入手,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开发规模。一是连片开发经济林产业。五年来,我们开发经济林9870亩,其中油茶基地4870多亩,油桐基地3000多亩,楠木、竹木202_亩。按照保守估计,我县的油茶、油桐产业转化为经济效益后可为3000多户贫困农户和移民年人均创收500元以上。二是集中开发水果产业。在民间经济合作组织的推动下,我县共开发水果产业5830亩,其中萘李3892亩,脐橙1938亩。目前,萘李、脐橙等水果产业已促使贫困农户人均增收450元。三是积极开发药材产业。在所有产业开发中,药材产业开发是投入少收效快的高效农业产业,在我们的积极扶持下,全县已开发药材产业7140亩,其中金银花4560亩,淮山2850亩。金银花、淮山等药材产业已使贫困农户和移民年人均增收500多元。四是扶持养殖产业。目前,已发展生猪养殖基地40多个,扶持养猪大户100多户,年出栏生猪2万多头,九嶷山兔养殖基地10多个,扶持养殖大户20多户,年出栏九嶷山兔1万多只。九嶷山兔和生猪养殖可使贫困农户和移民增收200多元。

(三)推进培训工作,提高“两区”人民综合素质。近年来,宁远县以生产大户、示范户、村组干部、青年农民和经济能人为对象,举办15期种养短期培训班,举办科技示

范户种养培训班、妇女“领头雁”培训班和青年能手培训班,共计3000人次受训;以“整村推进”村贫困农民为对象,开展10期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共计4000人次接受培训,以村级管理人员为对象,举办4期“村官”培训班,共计培训100名村级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基本实现了户均1.5名劳动力转移就业,93.5%的贫困户掌握2项以上实用技术,实现经济创收近1亿元,人均增收540元,并使1万多名贫困人口从培训中受益,3000多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减贫,有效推动产业扶贫大发展。

二、“十二五”工作打算

“十二五”是宁远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新时期加快推进扶贫、移民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在“十二五”时期,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近期先后召开的中央常委会、政治局委员会、国务院常务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等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快转变贫困地区和库区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扶贫、移民工作体制机制,以“一体两翼”为基础,以“大扶贫”为支撑,以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为目标,加强产业化开发力度,深化项目经济管理,不断推动库区、移民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进步,努力开创宁远县扶贫移民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宁远县扶贫移民工作总体目标是:以构建专项计划扶贫与惠农政策扶贫、社会各界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工作格局为重要平台,以深入开展产业开发、技能培训和提高库区、移民安置区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水平为举措,以探

索地方扶贫法规建立健全为契机,不断推进扶贫、移民开发机制体制创新,不断提高扶贫移民队伍素质,不断增加移民和贫困农户收入水平,不断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努力开创扶贫移民事业科学发展新格局。

“十二五”期间宁远县扶贫移民开发工作,要按照省、市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宁远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宁远县经济社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确定的任务,坚持科学发展,强化管理服务,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县扶贫、移民工作科学发展水平,确保“十二五”高质量开局,高水平起步。

(一)继续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各项工作。适应宁远发展要求,努力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各项工作。一是抓基础,促进移民地区大变样。全面改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道路交通状况。通过整合部门资金和移民资金,对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道路交通进行全面新修和改建,确保“十二五”期内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实现村村通;全面改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教育环境,基本消除危房和建立健全移民子弟住宿补助制度;全面改善农田水利设施。重点突出烟基工程、农田机耕道、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金沟挂水库立项上马和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等,确保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在“十二五”期末实现旱涝保收;提高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文化卫生水平。重点对移民村级活动室、卫生室和党建活动室等进行修建,并加大村卫生室专业人员的培养、培训力度,确保“十二五”期末移民村活动室和卫生室达标率达95%以上。二是抓产业,促进移民收入大增加。深入开发主导产业,建立生产基地。继续开发经济林,以跻身全国油茶林示范基地试点县契机,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发展油茶基地近3万亩。继续开发水果产业,改良萘李、草莓、脐橙等水果品种,到“十二五”期末,实现水果产业基地开

发3万亩以上,建成20多个特色旅游农庄。继续开发生猪养殖产业,到“十二五”期末移民规模猪场达50个以上;优化环境,扶持移民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九嶷山兔、九嶷山油茶、金银花等地方品牌和知名龙头企业。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可以规模发展龙头企业10个以上,实现年均创收1000万元以上;健全机制,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重点扶持九嶷山兔养殖、药材、水果、油茶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力争“十二五”期末实现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三是抓培训,促进移民素质大提升。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提高转移培训就业率。按照省、市移民局要求,加大投入,深入开展移民技能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实现移民户均2名以上劳动力接受劳动力转移培训,并实现稳定就业。深入开展短期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重点对移民后备劳动力进行专业技术学历培训,确保每位劳动力掌握2门以上实用技术,实现移民户均非农收入202_元以上;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围绕主导产业培训移民,提高培训实用性。按照“企业+产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企业、政府和移民的收入水平。开展致富能人的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对有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的企业能人、种养大户等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确保特色支柱产业高质量、高水准发展。

(二)继续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是需要先试先行的试点工作,因此,我们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坚持特色试点。一是深入实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扩大覆盖面。要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加项目,提高贫困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创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机制体制。在扶持对象上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持政策,在制度安排上实行扶贫开发和生活救助“两轮驱动”,将不具备劳动能力的最贫困群体纳入

农村低保体系,形成“大扶贫”工作格局。三是进行帮扶措施的探索。这是下段工作的重点也是试点工作的关键。四是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省政府已经把“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内容,对各级政府进行目标管理考核。因此,我们要把“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提高到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以饱满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改变目前工作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通过开展先进典型乡镇的现场观摩会等形式推进全县工作整体水平。

(三)推动新时期“大扶贫”工作格局形成。为深入推进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不断开创包括政府扶贫和社会扶贫在内的国家扶贫格局。这个新格局主要以构建“大扶贫”为战略措施,以统一政府的职能责任、民营组织的社会责任和全社会志愿精神为政策体系,不断提高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因此,我们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推进新格局的形成。一是完善政府职责体系。我们要把扶贫开发放在统揽全局的高度促使政府建立健全新时期扶贫工作各项政策,包括专项扶贫政策、行业部门支持政策、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产业开发政策、金融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人才支持政策等;建立财政投入扶贫开发资金不断增长的有效机制;建立政府各部门支持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体系,包括具体的目标任务,量化、考核,奖、惩等,通过采取可行措施,使政府各部门将扶贫开发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加以落实;要继续坚持以各级领导干部、部门开展定点扶贫的方式认真抓好全县建设扶贫开发工作。二是营造社会扶贫浓厚氛围。通过提供扶贫平台,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支持扶贫开发工作;通过激发社会各界扶贫济困的强烈愿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通过建立扶贫自愿者队伍,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支持扶贫开发的作用;通过企业与农户双赢的

互利合作方式,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参与扶贫开发。政府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投资环境,千方百计引进那些能带动贫困农户增加收入的企业,能够推动特色产业开发的企业,能够安排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企业参与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

(四)积极探索地方性扶贫法规建立。随着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地方性扶贫法规的制定以一种必然姿态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纳入日程。可以从政策倾斜、资金管理、部门责任、资金投入、建立扶贫自愿者、激励社会贤能参与扶贫等方面开展扶贫法规的建立。要履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职责,开展新时期扶贫工作调研,撰写提案,推动地方性扶贫法规的建立健全;要在财税支持、投资倾斜、金融服务、产业扶持、土地使用、生态建设和人才保障等方面制定特殊政策;要把少数民族、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扶贫开发纳入经济社会总体规划;要不断完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项目资金实行专人、专帐、专户管理,定期对各类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查、审计,确保扶贫资金安全有效运行;要逐步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要建立扶贫瞄准机制。把配套资金不大,劳动密集的项目交给当地贫困农户实施,实现勤劳致富的目的等。这些扶贫法规的建立健全对于规范扶贫活动,促进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五)注重基本公共服务产品均等化,改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一是全面改善库区和贫困农村道路交通状况。通过整合部门资金和扶贫资金,对全县库区和贫困村的道路交通进行全面新修和改建,预计投入5300万元,确保202_年全县通乡公路和通村或环村公路的覆盖率达90%以上。二是全面改善库区和贫困农村教育条件。到202_年底将投入24500

万元,实现农村校舍改扩建1609608平方米,基本消除学校危房。三是全面改善农田水利设施。重点突出“烟基工程”、农田机耕道、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金沟挂水库立项上马和涔天河水库宁远片扩建工程等建设,“十二五”期间水利设施投入要达到65697万元。四是提高库区和贫困农村文化卫生水平。重点对贫困农村村级活动室、卫生室和党建活动室等进行修建,改善贫困乡镇和村的卫生设备,加大村卫生室专业人员的培养、培训力度,确保202_年贫困村活动室和卫生室达标率达95%以上。

(六)全面推进油茶、烟草、金银花、九嶷山兔等十大支柱产业发展。一是深入开发主导产业,建立生产基地。继续开发经济林,利用跻身全国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县契机,到202_年底全县发展油茶基地20万亩。继续开发水果产业,初步形成特色农业旅游产业。改良萘李、草莓、脐橙等水果品种,到202_年底,实现水果产业基地开发10万亩以上,建成20个特色旅游农庄。继续开发生猪养殖产业,到202_年底全县规模猪场达1000个以上。二是优化环境,扶持龙头企业。重点扶持油茶、金银花等食用油和药材企业。预计在202_年底可以规模发展这类龙头企业30个以上,实现年均创收150万元以上。三是健全机制,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重点扶持九嶷山兔养殖、药材、水果、油茶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预计202_年底全县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达50个左右,可以为贫困农户实现利润人均202_元左右。

(七)创新农民培训模式。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增强脱贫致富本领是新时期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大力实施“雨露计划”。深入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安置就业率,带动贫困家庭脱贫;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扩大劳务输出、提高农民就业创收能力创造

条件;要培育发展致富带头人。把培育、用好致富带头人作为扶贫移民开发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充分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使其真正成为贫困农村经济的“推进器”,农民致富的“领头雁”。

存在的困难及工作建议

一是配合省、市工作,努力将宁远县纳入罗霄山脉连片区域扶贫开发协作区和延伸区。宁远县不仅是湖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还是上世纪80年代全国15个科技贫困县之一。同时,宁远县在地理位置上还处于罗霄山脉南端和南岭山脉北端余脉地区。因此,从贫困程度和地理位置上看,宁远县都应纳入目前国家重点扶持的14个连片特困地区的连片特困县范围。二是加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的投入。在贫困状况还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全县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等都有待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三是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应该按照扶持项目自身特点,延长扶持资金注入时间。要建立与扶贫开发项目库相匹配的财政专项资金投入计划或资金到位台帐。四是应该建立产业开发项目后续服务专项资金。为提高扶贫开发产业产品的商品转化率以及市场占有率,在产业开发的整个链条中,尽量不要出现因扶持资金中断而出现产业开发经济效益夭折的现象。五是县委、县政府出台措施,推进“大扶贫”工作格局的形成。六是推动地方性扶贫法规的建立健全。

第四篇:努力开创老龄事业发展新局面

努力开创老龄事业发展新局面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已经并将进一步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统筹加强城乡老龄工作,以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为重点,加快构建为老服务体系,着力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家庭和睦、代际和顺、社会和谐,努力开创老龄事业发展新局面。

回良玉说,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老龄工作,与时俱进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我国老龄事业全面发展,老年人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提高,老龄事业基础建设得到加强,老年文化教育体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有效保护。通过老龄工作的实践,我们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就是要把老龄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规划,从战略高度研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举措;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既要满足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又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既要立足当前做实事,又要着眼长远打基础。这些好的做法,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

回良玉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劳动力的年龄结构、人口抚养比结构、代际利益关系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对养老、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对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加强,对老年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我们工作中仍有不少薄弱环节,还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做好老龄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课题。我们要立足服务大局,心系老年群众,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创新力度,扎实做好老龄工作。

回良玉强调,要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努力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业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强道德和法制建设,认真落实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规政策,进一步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有益的基层老年文体活动,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回良玉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把老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老龄工作责任制。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相互支持,形成协调配合、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帮助老年人解难题、办实事。

第五篇:抓住机遇 继往开来 努力开创珠心算事业新局面

抓住机遇 继往开来 努力开创珠心算事业新局面

——怀德镇第一中心校珠心算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们欣喜的迎来了全省珠心算教学工作现场会在我校隆重的召开。首先感谢各位领导、老师莅临我校指导工作。感谢省珠心算协会为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与平台,让大家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怀德第一中心校地处吉林省百强重镇怀德镇,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现有教学班级29个,学生2100人;幼儿园17个班级,在园幼儿1100人;教职员工共251人。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从“特色”出发,以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使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声望不断提升,成为公主岭市农村小学的重点学校。我们在总结回顾时得出,学校名声、规模为什么提升得这么快,除了我们坚持正确的办学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得益于我校几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开展珠心算特色教学工作。下面就我校开展珠心算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代表汇报如下:

一、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努力开创珠心算特色教学新格局

我校珠心算教学起步于202_年,当时学习珠心算的学生只有几十人,师资力量薄弱,更没有教学经验。所以当时的珠心算工作徘徊在两难的困境。202_年,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我们审时度势的看到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珠心算教学的种种益处,于是不遗余力地进行了珠心算教学普及开展工作。我们先在幼儿园的大班开始进行试点工作,工作刚起步的时候,可谓困难重重。没有专任教师,我们就对全镇所有年轻教师进行了珠心算基本知识技能培训,通过严格的考核选拔高素质的教师担任珠心算教学工作。教师不会上课,我们多次聘请我省珠心算专家冯春秋来我校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与辅导,使老师们逐渐的掌握了科学的教学方法,精通了珠心算教学工作。没有高素质的训练教师,我市教育局特别破格提拔我市二十家子中心校珠心算主任、全国珠心算高级训练师 于开方同志来我校任珠心算教学副校长。没有珠心算教学场所,缺少办公用品。我市财政局、教育局为我们建成了高标准的珠心算教室,增添了高档的桌椅及电脑等办公设备。在各级领导、专家的指导帮助下,我校的珠心算教学普及工作开始有序的展开。继在幼儿园大班开展了珠心算教学普及实验工作的基础上,趁势而上,202_年我们又将珠心算教学进一步推广到教学班的一、二年级。经过短短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在各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珠心算教师的辛勤努力下,全校形成了“开展珠心算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的共识,使我校的珠心算教育快速蓬勃的发展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成为学校的名牌特色。

二、领导的重视和帮助、家长和社会的支持,是促进珠心算教学开展的有力保障 我校的珠心算教学工作之所以能迅速展开,关键在各级领导重视。省财政厅、省珠协、四平市财政局、四平市珠心算协会等领导曾多次到我校检查指导工作。公主岭市政府、公主岭市财政局、公主岭市教育局、公主岭市珠心算协会对我校的珠心算工作更是关怀备至、鼎力相助,对我校的珠心算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镇委领导也大力支持和关注我校的珠心算工作,在村屯干部会议上,特意为我校的珠心算做了宣传,并号召家长鼓励和支持孩子学习珠心算。

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在珠心算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近几年的珠心算教学工作中,我们在统一教师思想的同时,还重点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在珠心算刚起步阶段,一些家长不理解珠心算教学,认为正常的学习内容都不一定全会,还学习什么珠心算。有的家长还说,现在家家都有电脑了,不比算盘先进多了,学那玩意有啥用?。。多数家长对珠心算不屑一顾。针对这一矛盾,我们下发了传单,召开了全校的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有关珠心算方面的知识以及对幼儿智力开发的影响和作用,开展了各种形之有效的珠心算宣传及表演活动,使家长对珠心算有了初步的认识。

工作刚刚步入正轨,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开始学习珠心算时还饶有兴致。可学了几天就坐不住凳子了,有的还直喊累,不爱学了。家长见此情景,也打退堂鼓了。老师费了很大劲,把学生刚领进了门,就这样放弃了,我们也很无奈。坐下来静心想了想,我们老师刚接触珠心算时,不也没有太认同这门学科吗?现在我们要求家长一下子接受珠心算并支持我们,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于是我们就坐下来潜心研究思考,想尽一切办法调动起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老师还经常与家长面谈、电话回访等,了解孩子的近期变化,做到家校配合,以更好的达到学习效果。并每月召开一次珠心算展示汇报课,让家长亲眼目睹孩子学习的进展情况。在汇报会上,家长们欣喜的看到自己的孩子仅仅学习了一个月后,就认识了万以内的自然数,并能准确读出来,还能熟练地运用算盘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其学习速度远远高于几个因畏难而退的学生速度,家长对珠心算又有了重新的认识,以前学了一段时间就不学的孩子,家长纷纷提出想让孩子继续学习珠心算。我校四年级的宋佳欣同学学习过珠心算,家里卖了十几头猪,他父母正准备找计算器算账时,宋佳欣已经用心算把这十几头猪的斤数和钱数算完了,当时在场的人都不相信,又拿计算器算一遍,结果一点不差,都很惊讶,感觉特别神奇。我校的几个孩子在过年的时候到亲戚家走动,家长让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给亲属们进行珠心算表演,亲属们都惊呼不已,说你家的孩子难道是“神童不成”。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家长们都非常热心地支持学校开展珠心算教学,还有的家长为搞好珠心算教学献计献策,学校珠心算教学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202_年,北京市珠心算协会来我校学习交流,当看到我校珠心算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取得丰硕成果时,连声赞叹。

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珠心算教学质量的条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几乎所有的教学都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教学切入口,珠心算也不例外。当学生刚接触算盘时,对着小巧精致,一碰噼叭作响的珠子都会兴奋不已,但真正进入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开始的学习热情逐渐减退,消失,更有甚者转成厌烦的心理,甚至就不想学了,老师怎么哄也不学。老师着急,领导更是着急,主管珠心算的于开方副校长,放弃了寒暑假等休息日和几位专职教师去各地培训,参观。并认真研究,创造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单一的数的概念以游戏、故事等多种形式出现,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传递给了每个学生。课堂上让学生成为游戏的组织者,从而体验成功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孩子小,注意力容易分散,而珠心算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拨珠过程中,教师运用故事或儿歌的方式要求学生动作规范,手动数出。听心算时,则要求全神贯注,脑子里打算盘,使想象力得以提高。平时的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教学的几个关键阶段适时开展一些小型比赛来增进教学效果,从而不断增强孩子们学习珠心算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在练习过程中,我们注重对孩子视力的保护。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始终使用形象化的语言、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每次训练时间绝不超20分钟,课前、课中都要伴随音乐做眼保健操。教师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念算,学生进行闭目听算来缓解眼疲劳。我们还在饮食上加以调节,为学生提供对视力有好处的食物。我们的教师还放弃休息时间,制作课件,借助多媒体把抽象的算理口诀变成生动、形象的算理动画故事,激发少儿学习珠心算的兴趣。使之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珠心算。

四、做好珠心算幼小衔接,规范课程地位,立足校本,是珠心算教学正常开展的有力保证

过去我校的珠心算教学只是部分学生参与,不便于开展整班的普及教学和本学科的渗透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珠心算拥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我校根据自身的情况,于202_年将珠心算列为校本课程编入课程表,对幼儿园大班及教学班的一、二年级进行普及性的珠心算教学。一方面要求通过珠心算的教学,使学生的心算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达到珠心算启智的目的。另一方面,积极探索课程结构的整合,突出珠心算的功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每天下午放学后,由专职教师对尖子生进行一个小时的强化训练,以达到普及提高两不误。更为重要的是,学校把珠心算教师的工作情况正式纳入到了考核,制定制度,奖惩分明。我校的普及班珠心算教师每上一节课给予20元的补助,提高班教师每天补助50元。参加大赛获省级一等奖奖励5000元,获二、三等奖奖励3000元。荣获国家一等奖奖励8000元,获国家二、三等奖奖励5000元。另外,我们还不失时机采取走出去的方法参加省内外培训,使珠心算教师拓宽了视野,掌握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们还积极开展珠心算与学科整合研究,老师们在教学中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制定适合本校教学的珠心算教材、练习册,有力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珠心算教学工作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几年来,我们不断加强珠心算教师队伍的建设,成立了专门的“珠心算教研小组”。培养出了国家级珠心算教练员一名,3名专职珠心算教师和17名兼职珠心算教师。学校设有专用的珠心算训练室3个,专用提高班教室1个,普及班兼职教室30个。幼儿园大班普及人数416人,一年级普及人数180人,二年级普及人数186人,普及人数达782人。提高班俩个,共18人。同时培养出了一批珠心算优秀小选手。202_年我校的于双禹同学、202_年杨珺喆同学代表四平地区参加吉林省优秀珠心算选手比赛均获得幼儿组三等奖。202_年我校的陈美润、崔绍鹏代表四平地区参加省比赛分别获得幼儿组三等奖,团体二等奖。202_年,我校的陈美润、崔绍鹏代表四平地区幼儿组参加吉林省比赛获得一、二等奖,同年陈美润同学代表吉林省幼儿组参加全国第二届珠心算比赛获得全国第二名,并荣获团体特等奖,我校获得省珠协颁发的先进集体荣誉奖。202_年,我校被省珠协授予吉林省珠心算小选手培训基地的荣誉称号。近几年来,先后有北京市珠心算协会、白山市各市区学校等10多家团体来我校学习交流。珠心算教学已作为我校最大的办学特色。

五、拓宽思路、传承创新,走出一条珠心算教学特色之路。

为了使珠心算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弘扬,走出一条珠心算教学特色之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是:

1、一手抓探索研究,一手抓推广普及,把工作重心放在推广普及珠心算教育上。下学期我校珠心算普及人数将达到1200人。我们要不断拓宽、传承珠心算文化,推广普及珠心算教育。

2、开展“珠心算教育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作用”的对比实验和脑机制研究,开展“珠心算教学方法”课题研究,加强珠心算实用功能探索,创编适合我校特点的珠心算教材,开发我校的珠心算研究成果。不断创新,推动珠心算教育事业向深层次发展。

3、开展珠心算与学科整合的研究,把珠心算教育中创新成果运用到其他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教育中,优化各科教学,达到“一科突进,全科受益”的良好态势,形成以珠心算为轴心的辐辏式整体优化教育特色。

4、选拔一大批珠心算优秀选手苗子,严格管理,强化基础训练,关心小选手生活,促进珠心算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以优秀小选手的培养带动全校珠心算教育的发展。并力争在全国、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5、加大对珠心算的资金投入,建立珠心算科研实验室,配备高科技现代化教学设施,保障珠心算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珠心算教育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阳光事业。我校在珠心算教学中取得了一点的成绩,我们做的,也许是各位已经做的或正在做的。我们愿和全省的各位同行一道,在同一方蓝天下,在同一片热土上,为孩子的未来去开启新的起点,让珠心算事业不断地走向辉煌。

服务发展保障民生努力开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新局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