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工作总结(推荐)
编辑:翠竹清韵 识别码:11-884581 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24 10:42:1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工作总结(推荐)

**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县医药卫生改革办公室)

**县地处晋西南黄土高原,黄河与汾河交汇处,水深土厚,资源贫乏,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全县总面积108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2万亩,14个乡镇,281个行政村,43万口人。其中,城镇人口3.09万人,农村人口39.8万人。**县古称汾阴,是中华民族及炎黄文化的发祥地。战国连横家张仪,初唐三杰之一王勃,盛唐重臣“薛氏三凤”,明末理学大师薛宣,真乃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民风纯朴,**人聪明幽默,**笑话更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名扬久远。**文物古迹众多,尚书陵、王通墓、董永石碑、“三王三凤”故里,飞云楼、后土祠、秋风楼、发云寺、南阳塔,晋商李家大院,更有秦王屯兵及介子推隐居的孤峰山,北方最大的湿地西滩....,风景秀丽,美不胜收。

全县设有县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新农合、爱卫办、卫校、县医院、中医院、妇幼院、红十字会),5个中心卫生院(裴庄乡中心卫生院、南张乡中心卫生院、贾村乡中心卫生院、荣河镇中心卫生院、汉薛镇中心卫生院),9个一般卫生院(皇甫、里望、西村、通化、万泉、高村、光华、王显、解店),3个卫生院分院,2家民营专科医院,282家农村卫生所。

随着国家医改的实施,我县于今年被确定为运城市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县。几个多月来,我县医改工作紧紧围绕县域六个一体化改革重点目标任务,积极探索县、乡、村一体化综合改革的有效途径,坚持政府主导,卫生部门协调,相关部门联动,整体稳妥推进,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加强领导,明确认识,把握机遇,增强实施医药卫生一体化改革的紧迫感。

我县作为运城市两个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医改试点之一,对我们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因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和问题是突出的。一是**县是全省有名的贫困县,202_年全县财政收入2.5亿元,人均收入仅580元,全县农村人口与全省首批医改试点高平市持平,但财政收入仅为高平市32.5亿的零头。二是现有卫生人才短缺,全县卫生系统人员总数1405人(包括县、乡医疗机构临时人员、民营医院、村卫生所人员),县、乡卫生系统职工1062人,其中,全县执业(助理)医师352人,每千人拥有0.8人,注册护士209人,每千人拥有0.49人。特别是基层卫生专业人员严重不足,乡镇卫生人员按规定10人/万人口标准计算,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450人。但我县目前14个乡镇卫生院仅有126名。特别是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力量薄弱,除每乡一名疾控人员已到位外,其他公共卫生人员(每乡3名卫生监督人员、1名妇幼保健人员、若干名公卫管理人员、)全部未配备到位。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基层医疗用房多为自筹建设,存在结构不合理,质量不过关的问题,亟待改造。以上这些问题是制约我县改革的根本症结。

实施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以五项重点改革任务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有效破解农村卫生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难题、推进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切实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大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健康**”、“和谐**”的重要保障,对此,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召开常务会进行专题研究,积极开发领导层,克服畏难思想,提升对新医改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的认识,使大家明确认识到,正是由于问题和困难的存在,医改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县政府迅速成立了以政府县长为组长、卫生、发改、财政、人社、编办、等部门参加的“**县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领导组”,制定出台了“**县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由卫生、发改、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联合制定的十多个医改配套政策措施也全部制订下发。为加速医改进程,确保医改实效,避免走弯路,入误区,我们先后多次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到高平等医改先进单位取经探宝,为我县医改政策方案的制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强化责任意识,县政府与相关部门,县卫生局与基层单位逐一签订了医改工作目标责任书。一个政府主导,保障有力,上下联动、多方协调、共同推动的工作格局已经形成。

二、抓住重点,克服难点,突出特点,开创医药卫生一体化改革的新局面。我县医药卫生改革有困难,更有优势,**人“争强好胜不服输”的精神,是我们前进的一大动力。通过“确保基本、夯实基础、强建机制”,我县医改顺利启动,并迅速驶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宣传发动,形成良好开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义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全县上下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使这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改革深入人心,努力在全县营造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全社会齐心协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良好氛围。为此,我们利用多渠道、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三次召开部门协调会议,两次系统动员会议,编印了《**医改动态》5期,网上发布医改信息15篇,举办电视医改政策讲座3期。

突出重点,分步稳妥实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按照县政府《关于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深化、细化医改政策措施,量化、硬化具体工作任务指标和时间进度。按照“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在明确医改指导思想,制定和完善各项医改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分三步走的总体思路:第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补偿机制,在继续落实好新农合、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的基础上,重点落实好基本药物制度保障经费,尽快实现全县三级医疗网零差率用药;同时,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加大人才招聘力度,落实卫生人员工资待遇,从根本上解决我县卫生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以适应卫生改革的形势;第二步:推行公立医院人事管理与分配制度改革,大胆实行院长公开竞聘制,推行全员聘用制,科学、合理岗位设置,建立健全激励和绩效考核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果。第三步:全面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定位和功能转换,重点搞好基层“人员编制、工资报酬、工作任务”三落实。

加大投入,提供有力保障。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建立完善卫生事业发展保障机制。县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比例为县财政支出的10%以上,且每年增加1-2%,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二是设立年度卫生事业发展基金。县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用于卫生人才培训、专业技术骨干引进、培养和新技术应用,以提升县级医疗单位整体医疗服务能力。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500万元,新建县人民医院综合住院楼,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202_年建成投入使用。投资214万元,新建县急救中心,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年内立项、环评。投资375万元,实施卫生监督所选址规划和建筑设计,争取年内破土动工,县财政予以安排配套资金。四是加大医疗设备投入。县财政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设备购置专用资金,用于县级医院先进诊疗设备购置及常规医疗设备的更新。

重视人才,把握关键环节。为促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打破制约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我们首先深入开展调研,撰写了“建立和完善卫生人才招聘、使用和流动机制”的调研报告,作为县长的调研主题,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了翔实的依据,并在市、县政协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其次,制订出台了《**县公开招聘卫生人员实施方案》。明确了招聘原则、办法和程序。实行新进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公开招聘制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在人员招聘上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择优的原则;坚持执业资格优先原则。开辟人才流入“绿色通道”,研究生并取得执业医(护)师资格的随报到随招聘,大专毕业并取得执业医(护)师资格免试考核录取,其他人员包括大中专毕业生公开考试录取;坚持招录全部面向基层,县直专业人员从基层人员中择优选拔的原则;坚持招录有扎根农村基层奋斗终身和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意识的人才,确保能“留得住、用得上”的原则。再次,各医疗卫生单位结合实际分别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人才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保障所有卫技人员业务三年一轮训。四是制定倾斜优惠政策,鼓励在职医护人员参加成人学历,乡村医生参加中专学历教育。五是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实施人才资源整合,实现“人才共享”。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全面盘活人才资源。六是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人才奖励办法,鼓励人才创新。认真考核,促成良性机制。加强考核奖惩工作是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们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效作为检验各医疗卫生机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准,列入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层层建立并签订了医改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绩效考核、奖惩兑现的重要依据。加强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因工作失职、渎职引发影响改革工作重大问题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责任。

三、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成效显现

我县改革起步早,试点确定的较晚,其实很多工作已经走前了一步,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药品采购招标等,凭借全省卫生改革强劲的东风,促使我县医药卫生一体综合改革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基层医疗卫生工作重点的根本转移。

去年六月份我县启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我们通过一抓组织,制定方案。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组”,以卫生局长为组长的“**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技术指导组”,制定出台了“**县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及涉及九大公卫项目的工作计划、流程,工作制度、职责,绩效考核标准、经费拨付办法等配套文件。为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和基础保证。二抓技能,培训先行。对县、乡、村三级及社区服务中心(站)人员进行了全面系统公卫基础及操作技能岗前培训。三抓试点,典型引路。运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全盘。坚持运用“重点推动、试点先行、亮点带动、难点攻克”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以居民建档项目为先导,以特殊人群服务为重点,突出宣传健教活动亮点,攻克“时间紧、人员少、涉及面大、任务繁重”的难点,从而促进了全县项目各项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四抓健教,宣传跟进。利用多形式,多视角,多辐射,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省率先开展卫生系统禁烟活动,成立健康教育协会,编发《健康**》专刊、《**公卫简报》,组织专业健教宣讲队,开展“健康教育进万家活动”,开辟《**人报》健教专栏,设立专家健康咨询热线,创办公卫网络博客宣传平台,局公卫博客点击和浏览率日高达1500余人次,利用网络平台及信息快车道,构建全县公共卫生宣传教育“大本营”和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交流学习的“大课堂”,成为我县健教工作一大“亮点”。五抓督导,深入基层。我们将督导检查始终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建立了层层督导及督导情况报告制度。县项目办人员沉下基层,深入了解情况,认真寻找差距,及时解决问题,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强有力的督导措施,确保了我县项目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六抓落实,严格考核。我们认真制订了项目考核办法和标准,每个项目考核都有明确、具体的细化、量化、硬化指标。如居民建档,要通过“四率”考核,即:建档率、建档合格率,规范体检率,群众满意率进行考核。老年人管理项目除了以上“四率”考核,还要考核随访、健康指导、不良生活习惯干预等指标。项目经费的拨付严格按照考核结果兑现。由于措施得力,我县实施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的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城乡实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363985人,管理率达84.6%。其中,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360153人,城镇居民建立健康档案3832人。重点人群分别纳入健康管理,老年人达38627 人、孕产妇达3041 人、0-3岁儿童达9357人、重性精神病达1496人、慢性病达24784人。健康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群众防病意识大大增强。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等项目工作日趋规范化、常态化。随着公共卫生项目的不断深入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走出了“重治轻防”的误区,实现了卫生工作重点的根本转移。

(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体系日趋完善,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202_年在我县正式启动,我县目前已初步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202_年参合392338人,参合率98.5%。202_年全县共有250518人次享受新农合政策补偿,共支付基金5422.4774万元。截至今年七月底,城镇职工、居民参保30791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人数17693人,达到100%。城镇居民参保13098人。民政医疗救助322人,救助资金100.8万元。今年,我们要使全县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力争达到100%,202_年使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比例在市、县、乡定点医疗机构达到60%、70%和80%以上,市外定点医院达到45%以上,5万元封顶。扩大大病补偿范围,将参合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和儿童白血病纳入单病种报销范围,补偿比例达到70%。同时,逐步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县域内城乡居民健康“一卡通”。

(三)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药品流通和使用机制。

我县自202_年起在乡镇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截至今年7月份,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基本药物品种达387种,基本药物平均使用品种比例为90%以上,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府补贴136万元。今年11月底前,基本药物制度要延伸到县级医疗机构及村级卫生所,由乡(镇)卫生院为辖区村级卫生所统一采购配送。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我县集中采购的基本药物价格比国家指导价格平均下降40%左右,今年在202_年的基础上平均再下降10%左右。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有效遏止了药物采购、使用过程中严重存在的腐败现象,抑制了药物虚高价格,真正减轻了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四)强化卫生行业内部管理职能作用,构建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新模式

1、统筹全县卫生建设规划,合理配置县域卫生资源。县编办会同卫生部门于今年6月底前,已完成全县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重新核定工作。县卫生局将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功能、不同需求统筹调配使用,实行动态管理。县人社局根据各单位编制及现有人员情况,已基本完成全县卫生系统岗位设置。目前,我县共设置综合性医院2所(县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医院1所,县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3所(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符合设置标准,满足卫生监督、预防保健服务和就医需求。设14个乡镇卫生院,其中5所中心卫生院,9所一般卫生院,另有3个卫生院分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政府举办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我们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做法,租赁房屋,招聘人员,在县城设立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并全面铺开工作。281个行政村设置村卫生所282个,达到全覆盖,能满足农民群众就医需求。

2、建立县、乡医疗卫生单位院(所)长、中心主任公开招聘机制。

实行院长公开招聘,取消事业单位行政级别,克服行政干预的弊端,确保卫生工作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真正构建全行业“一体化”垂直管理新模式,是医改是关键之举。为此,县委组织部、人社局、卫生局三家联合制定了“关于公开招聘县、乡医疗卫生单位院(所)长、中心主任和实施方案”,通过组织理论考试、面试答辩、社会测评等综合考评方式,严格把握人选标准和条件,着力选拔政治坚定、领导能力强、能驾驭全局、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好、清正廉洁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院长。目前县级医疗卫生单位院(所)长、中心主任公开招聘工作已经全面铺开。

3、搞好人事制度改革,激活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潜能。

我们一是以县医院为重点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了“三个体系”:医院“管委会、院委会和监委会”三权协调制衡体系、集体决策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科学评价考核体系、社会与部门监督管理评价体系,落实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及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投资项目、大额资金使用集体决策机制。二是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制订出台了《**县医疗卫生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县卫生人员竞聘上岗指导意见》,在全系统推行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在县、乡医疗卫生卫生单位实行定编、定岗不定人的动态合同制管理,实现“三个转变”即:变固定用人为合同用人,双向选择,人员能进能出;变因人设岗为因事设岗,岗变薪变,职务能上能下;变固定工资为绩效工资,奖优罚劣,待遇能高能低。三是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严格临床诊疗和技术操作规范,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四是加强卫生行业社会监管机制。建立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医改成员单位组成的定期巡查、明察暗访制度,对重大医疗质量安全问题进行责任追究,建立医疗事故问责制度。目前,我县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各单位人员重新核编及岗位设置已基本完成,全员聘用、竞争上岗正在进行,由于我县卫生人员缺乏,空岗情况严重,人员分流压力不大,个别单位存在岗聘不符人员,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人员分流方案》,采取了“学习待岗、竞聘转岗、自谋职业、内部退养、清理辞退”五种办法,稳妥解决卫生系统人员分流问题。

4、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

乡、村“一体化”管理。即:全员聘用制、绩效工资制、定额补贴制以及“建设、行政、业务、人员、药品、财产”“三制六统一”管理模式。乡村医生实行“县聘、乡管、村用”。针对我县村级卫生人员短缺(一村仅一人)的现状,制订出台了《**县村级卫生所改革方案》及《村卫生所人员聘用管理办法》,《方案》及《办法》就村医聘用、工作任务、聘后管理、绩效考核、工资待遇等方面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在此基础上,我们一是对全县所有村级卫生所人员进行了公开竞聘上岗,淘汰了41名到令及不合格落聘人员,较好地解决了村级卫生人员流动、聘用及新旧交替问题。二是结合我县实际,按照1500人口以下1人,1500-3000人口2人,3000人口以上3 人的最低标准,新招聘了104名村级卫生人员,优化了人才结构,充实了人员队伍。三是硬化、量化细化工作考核标准,突出考核的时效性、操作性和公平性,减少了考核环节,提高了考核效率。四是改变购买服务补助形式为绩效考核工资制,通过“基本补助、绩效工资、奖励补助”三项指标,落实村级卫生人员待遇,月均补助标准为800-1000元。加上基药补助、医疗收入,提高了村级卫生人员报酬待遇,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稳定了基层卫技队伍。

5、加大综合绩效考评,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居民满意度为核心,公开透明、动态更新、便于操作的工作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对基层卫生人员实行一年一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综合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群众满意度四个方面。考核结果将直接与政府补助和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的奖惩及医务人员收入水平挂钩。对公立医院考核由县卫生局组织考核,财政、人社部等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考核结果,作为单位经费补助、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和其晋级、奖励以及聘用、续聘和辞退的重要参考依据,实行考核结果与职工个人收入挂钩。为此,我们制订出台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单位绩效考核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公共卫生机构及基层卫生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等实用性、可操作性文件,并予以全面贯彻落实,逐步形成了群众满意、部门配合、社会认可、上级肯定、员工敬业的考核导向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基层活力,切实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心引导和转移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上,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水平。

(五)明确医疗卫生工作公益属性定位,建立政府长效补偿机制

1、改革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推进医药分开,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加大政府投入,政府负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紧急救治、卫生支农等公共服务经费。

2、坚持政府举办,加大卫生投入,重点搞好“人员、房屋、工作”“三落实”:一是人员落实。通过建立和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公开招录机制,开辟人才流通“绿色通道”,实行“优秀人才随时录用,执业资格免试录用”倾斜政策,积极培植卫生人才队伍,优化卫生人才结构。根据县政府医改方案,为解决我县卫生人才短缺的现状,县政府用三至五年时间,每年为卫生系统招录250—300人,逐步补充到位。目前,招录方案已制定,公开免试录用及考试录用工作正在开展。此次招录人员全部纳入基层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和财政全额预算工资。二是房屋落实。今年重点搞好汉薛、南张、裴庄、光华、贾村和荣河5个中心卫生院基本建设,按每院3000平方米,300万元投资建设,县财政保障配套资金。理顺经营管理体制,对光华等四个承包经营卫生院,由县财政出资协商收回。制定全县乡镇卫生院危房改造规划,用三年至五年时间全部予以新建或改建。三是经费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费、村医补助、基本药物制度经费,202_年度、202_年度均已拨付到位。202_年县政府配套资金已纳入县财政总体预算。

3、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构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卫生所“网底”建设,整合基层卫生资源,充实基层卫技队伍,提高公共卫生保健服务能力。

4、保障卫生信息网络运转,建立统一管理、互通互联的全县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网络平台,为实现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配备县、乡、村专业管理人员,配置安装电脑、程序等软、硬件设施,县政府提供保障和维修资金。逐步建立公卫、药品、医疗服务、应急救援管理系统为一体的信息管理体系。

四、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努力方向

一是基层基础建设薄弱。乡镇卫生院大多为近年集资建设或自筹建设,不符合设置要求,且多为危房,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村卫生所没有真正实现集体举办,医疗用房95%以上为私有,且存在布局不合理、不规范。

二是基层卫生人才严重缺乏。尽管我县三级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网络已经基本建成,但基层卫生机构编制设置不足,且现有编制空缺,人员短期难以招聘到位、现有人员素质较低,多无资质,难以适应当前繁重的公共卫生工作的形势和需要。

三是医疗设备技术滞后。“高、精、尖”医疗设备购置力不足,陈旧设备换代更新不够,严重制约了技术的更新和医疗服务层次的提升。

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着力予以解决。

一是落实基本药物制度资金。今年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县、乡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府按30%补偿,县、乡医疗机构需补偿579万元。村卫生所按照服务人口每人4元(省2元,县2元)的标准补偿,需补偿180万元。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共需补偿资金759万元。

二是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县级配套经费。按202_年中央和省市资金保障比例(国家占60%每人15元,省、市、县共占40%每人10 元,比例为5:1:4),今年县财政每人配套4元,共需安排180万元。

三是建设卫生信息平台。建立统一管理、互通互联的公卫、药品、医疗服务、应急救援管理系统为一体的全县医疗卫生管理信息体系,配备县、乡、村专业管理人员,配置安装电脑、程序等软、硬件设施,所需保障和维修资金50万元。

四是设立全县卫生事业发展基金。重点用于卫生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经费、高、精、尖业务骨干及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以及高、新技术的引进、更新。以解决我县卫生专业人员素质低下、技术水平滞后的问题。

五是实行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管理。我们借鉴“古交、襄汾”经验,构建社会医疗保障一体化运行机制,统一管理模式,统一筹资标准,统一补偿办法,统一即时结报,实行全民“就医一卡通”,实现资源共享。

第二篇: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体制工作总结

***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

工作总结

自医改工作启动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石家庄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坚持利民惠民导向,切实把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重大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把推进医改作为一项重大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责任工程,摆在突出位置,严把时间节点,狠抓关键环节,扎实稳妥推进改革。全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取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我县三年来基层医改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医改工作情况

1、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

一是全民医保基本实现。三年来,我县新农合参合率均保持在98%以上,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在校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和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问题得到基本解决。202_年,我县新农合参合率为98.3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2.3%,已连续5年稳定在90%以上。二是保障水平稳步提高。7月1日我县《202_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修订)版》正式施行,各级政府对新农合补助标准由12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 200元。开展新农合门诊统筹,开展,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全县县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均上调5个百分点以上。城镇职工医保报销比例已突破85%,农合县级报销比例达到78%,乡级报销比例达到90%,极大的减轻了患者负担。三是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探索就医“一卡通”,启动医保经办管理城乡统筹试点,推进异地就医结算。

建设督导小组,每星期督导一次,同各乡镇签订了责任状,各乡镇把村卫生室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县213个行政村,新建村卫生室125个、改扩建96个,在建设过程中县长、主管县长多次到建设现场督导,为解决村卫生室建设项目标准不一致,为进一步推进项目的整体进度,在东郝庄组织召开了全县村卫生室建设项目现场会。各乡镇分管乡长在会上就项目实施情况、整体进度、存在问题、改进工作打算等作了交流发言。经过以上努力,211个村卫生室建设目前已全部完成,投入使用189所。村卫生室设备已由市卫生局完成招标,设备即将陆续到位。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药物制度、保障制度综合改革工作也以基本完成。二是队伍建设得到强化。在对全县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实有人员情况全面调查摸底和反复测算的基础上,结合基层医疗机构岗位特点和服务人口等实际,对乡镇卫生院编制进行逐院核定。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方式完成全县卫生院工作人员453人核岗定编工作。实行了院长选聘制,制定乡镇卫生院绩效方案,实行工资绩效分配,提高了工作人员积极性。按照一村一室的原则对村医进行了整合,大学生村医也已到位,使村卫生室服务水平、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三是开展对口支援。全县11所乡镇卫生院分别得到了二级医院支援,各对口支援单位与受援单位签署了《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协议书》,全县共选派了48名作风过硬、业务精良的医务人员进驻受援乡镇卫生院开展帮扶工作,承担临床带教任务,培养乡镇卫生院的专业技术人才,帮助解决疑难病症等方面的问题,有力促进了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一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医改以来启动了以城乡居民健康建档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服务项目,全县乡镇卫生院均设立了公共卫生科,配备了公共卫生服务专职人员百余人。213个

诊疗流程,全面推广评价系统,合并挂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简化就医手续,缩短群众等候时间。推行双休日和节假日门诊。三是开展优质护理及临床路径。开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8个,开展多种形式的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无陪护病房,患者陪护率明显下降。积极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开展临床路径试点5个,医疗费用明显降低。四是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强化行业自律和医德医风建设,坚决治理商业贿赂,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惩处力度。着力改善医疗服务,稳步推进预约门诊服务,努力改善患者就医环境,为下一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保障措施

1、领导重视,齐抓共管

县政府6月3日召开了农村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三级干部动员大会,县直单位一把手、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村支部书记以及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政府县长韩清榕在会上做了动员讲话。会议印发了《无极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改革202_主要工作安排》(无政办[202_]33号)和《无极县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工作方案》(无政办[202_]34号)。到目前县政府又分别召开不同类型的会议7次,对医改工作进行了督导、调度,制定了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促进了我县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的开展。县长***、主管副县长**亲自到各乡镇督导检查,2、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及时成立了以县政府常务副县长负责人为组长的医改工作领导组,下设综合办公室和4个督导工作组,并从县直相关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各乡镇签订了责任状,在县电视台进行承诺,明确专人负责,为医改的顺利推进提供了组织保障。医改领导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各项改革任务,及时研究解决推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重大问题,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

第三篇: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隰县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

工 作 总 结

我县地处临汾市西北部,辖3镇5乡97个行政村,是全省35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0个。其中乡镇卫生院8个,卫生服务站5个,村卫生室97个。

自全省全面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县严格按照省委、市委文件精神,把推进医改作为一项重大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责任工程,摆在突出位置,严把时间节点,狠抓关键环节,扎实稳妥推进改革。4月1日,药品实现零差率销售;8月,完成了基层卫生院负责人公开选聘和医务人员竞聘上岗;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全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顺利完成。现将我县基层医改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保障,奠定基础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及时成立了以政府县长李强为组长的医改工作领导组,并从县直相关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明确专人负责,为医改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医改领导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各项改革任务,及时研究解决推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重大问题,及时提请党政联席会、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研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部门分工协作、村卫生室的库存药品进行了盘点,逐一将品名、数量、规格和进价等登记、造册。全县共有库存药品近200万元(乡村两级),并在3月30日各乡(镇)卫生院同市卫生局确定的基本药物配送单位山西欣予药业有限公司签定了供货合同。

二是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购销行为。从4月1日起8个乡镇卫生院,5个卫生服务站,97个村卫生室全部按规定配送基本药物,开始配送307种国家基本药物及209种省补充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为保证基本药物制度的规范实施,我局多次对各基层单位进行了督查,使存在的部分村卫生所无处方、记录不全等到问题得到了及时的解决。七个月来基本药物制度运行情况平稳,全县共购进基本药物和补充药物累计117.95万元。截止10月底,基本药物补偿资金省级市级到位25.86万元,县级到位11万元。我县药品价格总体下降,患者医药费用总体降低。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全面摸清底数,严格资格审查。组成专门工作小组,对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事情况进行专项调查。6月20日完成人员信息初核。7月25日前,县卫生局、人社局、编办又逐院逐人开展信息复核,将核查结果进行公示,并逐项登记造册,记录备案。二是认真核定编制,合理设置岗位。在对全县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实有人员情况全面调查摸底和反复测算的基础上,结合基层医疗机构岗位特点和服务人口等实际,对乡镇卫生院编制进行逐院核定。在核定过程中,严格执行乡镇卫生院编制总量控制,并根据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和医疗服务需求统筹调剂。全县共核定编制(岗位)130个。三是坚持阳光操作,严格竞聘上岗。重点是严把“院长公开选聘关”和“工作人员竞聘关”。

标准。二是明确考核主体和程序。三是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四是科学运用绩效考核结果,充分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补助经费发放与绩效考核相结合,考核实行百分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次。考核合格的,政府补助经费足额发放;不合格的,按照比例核减。对考核合格且得分位列全县前三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负责人,给予通报表彰,并结合绩效考核后的资金节余情况视情予以奖励;对考核不合格、得分位列全县最后一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连续3次考核均位列全县最后一名的,免去单位负责人职务。为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积极性,明确规定,允许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数量取得的超额收入部分,用于单位自身发展、增加职工福利和对工作业绩突出的职工进行奖励。

(五)推进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建立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根据我县农村卫生工作实际,按照“进得来、留得住、能运转、保稳定”的工作方针,制定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和细则,科学稳妥推进。一是完善村卫生室硬件设施。结合民生工程的实施,全县85个村卫生室达到省级标准化村卫生室要求。二是合理确定工作人员数量。为确保既能满足各项工作开展需要,又能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有比较稳定的收入,对村卫生室工作人员按照所属行政村每千人农业户籍人口聘用1-2名的比例配备,乡镇卫生院据此确定工作人员数,报县卫生局审核。三是

革任务进展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建立新型人事制度,人员结构更加合理。通过改革,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打破了身份界限,全部实行聘用制,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质46人。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占40%以上,医疗卫生服务特别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二是科学建立分配制度,人员工作积极性显著增强。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向一线倾斜,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原则。在职基层医务人员人均月收入比改革前提高了400元,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三是医药费用明显降低,群众切实享受改革实惠。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门诊人次上涨较快,群众医疗费用有所下降,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四是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到加强。将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履行列为经费补助和绩效考核重点,充分发挥利益导向机制作用,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全县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和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功能进一步完善。

四、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负担较重。由于历史上财政投入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数采取负债的方式进行建设和发展,造成债务负担较重。实行医改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得到

3、建立医改工作协调机制,保证医改统筹资金及时到位。

4、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全面落实绩效工资。

二O一一年十月二十九日

第四篇: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自全省全面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院严格按照县委、县卫生局相关文件精神,把推进医改作为一项重大的责任工程摆在突出位置,严把时间节点,狠抓关键环节,扎实稳妥推进改革。于#月底完成我院医务人员竞聘上岗工作。现将我院基层医改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强化保障,奠定基础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我院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及时成立了以刁院长为组长的竞聘岗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为竞聘上岗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我院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组织职工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安排部署各项改革任务,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吃透精神,完善方案。改革成效如何,政策把握是关键。及时组织开展多次全体职工会议,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此次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采取集中学习、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全面加强对政策、精神的学习把握,吃透精神。在广泛调研、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科学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人员竞聘上岗、岗位设置、分流安置、一体化管理等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

二、深化改革,纵深推进

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全面摸清底数,严格资格审查。深化我院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我院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山东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文件精神,逐人开展信息复核,将核查结果进行公示,并逐项登记造册,记录备案。经审查,我院共有工作人员#名,其中符合竞聘上岗条件共#名。二是认真核定编制,合理设置岗位。结合医疗机构岗位特点和服务人口等实际,根据人事局对我院编制进行核定。我院共核定编制(岗位)#个,其中设置专业技术岗位#个。三是坚持公平操作,严把工作人员竞聘上岗。严格按照文件规定,并结合我院人员结构特点,在工作人员竞聘上岗过程中,规定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少于岗位的采取民主测评方式竞聘。共有#人报名参加竞聘,经过考核,共有#人被确定为定岗人员。经公示无异议后,与聘用定岗人员签订了聘用合同。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稳妥分流安置。按照“坚持深化改革、加强队伍建设,坚持依法办事、严格政策执行,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和谐稳定”的原则,科学、稳妥推进分流安置工作。共有#人需办理提前退休和病退手续,已上报县卫生局及人事局。

三、工作进展情况

我院认真落实政策规定,严格操作程序,强化工作纪律,注-2-

重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各项改革任务进展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建立新型人事制度,人员结构更加合理。

通过竞聘上岗工作,工作人员打破了身份界限,全部实行聘用制,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更加合理,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人,中级以上职称#人,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质#人。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占#%以上,医疗卫生服务特别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二是科学建立分配制度,人员工作积极性显著增强。

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向一线倾斜,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原则。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三是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到加强。

将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履行列为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利益导向机制作用,充分调动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

第五篇:金安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金安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金安区作为全省32个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区)之一,从202_年11月下旬启动以来,严格按照省统一部署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相关部门的指导、关心和支持下,举全区之力,高度重视,规范操作,认真组织实施,我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进展顺利,操作平稳,成效明显,已基本实现了省、市要求目标,现将我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金安区作为六安市主城区,全区土地总面积1567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5个街道,299个行政村,32个居委会,总人口86万。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71个,其中6个区直卫生单位,1个中医神志病院,17个乡镇卫生院(其中中心卫生院6个)、269个村卫生室、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企业转制1个)、2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其它医疗卫生机构45个。此次,我区纳入基层医改的范围为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所有村卫生室。改革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在岗人员969人,其中在编人员665人,非编人员304人。改革后,省核定我区编制共计827名,其中:乡镇卫生院编制768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59名。

二、主要做法

1、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的高规格全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卫生局,分设综合、人事社保、清产核算、宣传维稳四个工作责任组,确定联络员,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各乡镇(街)、区直有关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同时还建立了区四个班子领导和区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督查指导联系点制度,包保到具体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证了改革试点工作的全力推进。

2、深入调研,认真谋划。根据省政府122号“一主、三辅、五配套”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由区卫生局牵头,会同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人事、分配、基本药物和保障制度等进行调研,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我区具体实施方案初稿,先后多次通过召开区长办公会、区医改领导小组会、区政府常务会、区委常委会进行反复研究修订,出台了我区基层医改试点具体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明确时间任务,使我区具体实施方案更加精细,操作性更强,有力地保证了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

3、摸清底数,科学设岗。通过摸底调查,改革前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969人,总资产1.05亿元,净资产5753万元。按照省核定我区编制数及设岗有关要求,我区共设置827个岗位,其中专业技术岗位697个,占总岗位的84.3%,管理岗位110个、工勤岗位20个,分别占总岗位的13.3%和2.4%,专业技术岗位中设公共卫生岗位218个,占总岗位的26.4%。同时,为确保基层医改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组织开展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领导班子考核工作,一般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由改革前的一正两副和一正三副调整为改革后的一正一副和一正两副,精简了基层医疗机构领导班子职数,进一步明确了职责、权限。

4、广泛宣传,层层发动。区政府召开了全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大会,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加会议进行部署动员。各乡镇(街)也先后分别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布置安排。改革期间,我区共印发医改政策宣传资料近202_本,确保基层医务人员人手一本,让他们学习医改政策,吃透精神,同时区卫生局还组织对全区乡村医务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宣传培训医改政策和基本药物制度相关知识,不断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为确保医改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阳光操作,公开竞聘。根据我区实际,经区医改领导小组研究决定采取考核加打分的形式统一组织竞聘上岗,竞岗前,我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年龄偏大的在编人员做了大量思想工作,劝其提前办理退休手续,尽量多空出编制,让有资质的非编骨干人员竞聘上岗,也有利于今后补充新鲜血液。在严格资格审查、确定竞聘对象的基础上,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完成了考核测评竞争上岗工作,并分别进行了公示。竞岗后,我区上岗人员数为725人,其中原在编人员527人,非在编198人,上岗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615人,管理人员91人,工勤人员19人。我区共分流244人,其中在编分流人员138人,分别为提前退休102人、三年过渡安置36人,非在编分流人员106人。为在编分流人员办理了提前退休和三年过渡安置手续,为非在编分流人员落实了经济补偿,办理了养老保险,其中经济补偿资金总额为121.3万元,养老保险费用总额为222.7万元。

6、规范操作,实行零差率。根据省里有关药品招标配送有关要求,由市卫生局为全市2个试点县区统一招标药品配送公司,我区全程参与。通过竞标,共有3家药品配送公司中标,分别为天辰、百信和弘济医药公司。自去年12月25日起,我区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前一周实现了网上集中采购和实施了药品零差率销售。截止6月底,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网上集中采购药品1048万元,实际配送到位965万元,配送率达92%。为进一步巩固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和零差率销售工作,我区4月份分期分批对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有人员进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执行与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补充药品力度,有效确保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落实到位。同时,我区主动加强与中标的3家药品配送企业沟通联系,要求配送企业按照国家和省确定的基本药物及补充药品有关要求,积极组织配足货源,确保正常药品供应,切实满足患者用药需求。

7、开展考评,落实补助。依据我区制定的绩效考核具体实施办法,于今年元月份结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工作综合目标考评和院长考评时一并开展了绩效考评,考评工作中邀请了区人事、财政、纪委等相关部门有关人员全程参与。同时根据省卫生厅绩效考评细则,又制定下发了我区的具体绩效考评细则,并于6月份又再次邀请了区人社、财政等部门组织开展了对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将依据考核结果,落实绩效考核补助。

8、核定收支,集中支付。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元月份起全部进入区国库集中支付,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区卫生核算分中心作为区国库支付中心分中心,具体负责办理相关业务。202_年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收入6608万元,预算支出8758万元,经常性收支差额2150万元。上半年,业务收入2275.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471.3万元,减少17.1%,实际发生支出3663万元,经常性收支差额737.7万元。改革后,我区初步建立了运行补偿机制,人员费用支出、离退休费用由区财政统一保障,经常性业务收入维持正常运转,基建和设备购置通过项目资金安排。上半年我区共拨付资金1374万元,其中,村卫生室补助经费214万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经费1160万元,有效保障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

三、主要成效

1、人民群众得实惠。改革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彻底取消了“以药养医”,医疗机构因病施治、合理用药,改变医生开“大处方”、开单提成、药物滥用等现象,让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通过上半年监测数据看,在医疗收费标准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病人就诊费用与上年同期相比有大幅下降。一是门诊病人次均费用由改革前的51.03元降到39.78元,下降了21%;二是住院病人次均费用由改革前的1410.97元降到1163.25元,下降了17%;三是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高达68.7%,提高了7.5%。改革后,通过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药品价格大幅下降,前六个月直接让利患者药品费用近1300万元,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实惠。

2、卫生事业得保障。改革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离退休人员工资全部由区财政全额打卡发放,退休人员年工资费用相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事业费用总和还多。改革后在职人员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绩效工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奖励性绩效工资依据考核结果,定期发放。对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由省财政按照每1200个农业户籍人口补助8000元,村卫生室还承担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将获得一定经费补助,同时村卫生室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收取一定的医疗服务费用,增加了合理收入,让乡村医生得到了较为稳定的收入。改革后,财政投入的不断加大,使卫生事业发展得到有效保障。

3、人员结构得优化。改革前,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在岗人员969人。改革后,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竞争上岗人员总数为72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15人、管理人员91人、工勤人员19人,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例为84.8%。改革后,彻底改变了非专业人员占着岗位、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人员老化等不合理现象,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大幅提高,所有上岗人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机构都得到了有效的调整,同时对岗位空缺人员,将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予以补充,保证新进人员质量,大大优化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

4、公共卫生服务得强化。改革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功能定位,由于药品实行了零差率销售,取消了药品加成,也彻底改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盲目追求医疗业务收入增长的状况,超范围、滥开药、滥手术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医疗安全也得到了有效保障。重医轻防现象明显转变,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到有效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防并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得到充分发挥。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得规范。改革前,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出结构不够合理、账务处理不够规范,收支两条线管理没有完全到位。改革后,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核定任务、核定收支、集中支付,区卫生核算分中心对收支情况进行严格审查把关,进一步优化了支出结构,规范了帐务管理,增加了财务支出的透明度,真正实现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使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更加规范。

四、主要体会

1、领导重视是根本。本次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大,任务重,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此次我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操作平稳,得益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过问,分管负责领导具体抓落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医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安排医改工作,多次深入一线调研、督查、指导医改工作,同时区四大班子领导分别联系到具体单位,分片包干,落实责任,确保了改革各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2、舆论导向是前提。此次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涉及到利益调整和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此,我们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加大学习宣传培训力度,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和基层医务人员准确把握和吃透改革的文件精神,争取理解和支持,让他们知晓改革带来的实惠和好处,合理引导预期,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目前,我区改革各项工作运行平稳,进展顺利,没有上访等事件发生,确保了卫生系统内部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3、方案精细是基础。我区在深入学习领会省医改精神的基础上,多次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制定了我区实施意见初稿,先后分别多次召开会议加以讨论、修订,使我区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细而又细,确保了具体实施方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加快了我区综合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4、公平公正是核心。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执行政策面前人人一律平等。此次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牵涉到利益调整和基层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科学设岗,因事设岗,严把资格准入关,一视同仁,阳光操作,在考核测评中,严格按照制定的竞岗实施办法执行,区纪委、人事等相关部门全程参与监督,真正做到了无情改革,有情操作,确保了各项改革工作任务顺利实施。

5、部门协调是关键。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是综合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推进。为此,成立了由区发改、卫生、人事等十几个部门为成员的全区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分别明确职责,各相关部门在区医改领导组的领导下,从改革大局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切实履行职责,相互间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共同推进改革试点工作,确保了改革顺利推进。

五、存在的问题

1、财政负担重。据测算,改革后我区财政每年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补助经费大约2500万元,压力较大。

2、药品目录有限。根据省药品集中采购有关规定,部分常用药品、习惯用药不在目录范围内,同时药品配送不及时,给病人用药带来不便,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3、村卫生室运转困难。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后,我区村卫生室平均每月药品收益净损失达150万元,按照现有补助标准每月只有35万元,加上每月医疗业务收入仅60万元,村医月平均工资收入约900元,下降了近700元,严重影响其工作积极性,造成不合理转诊和私自行医现象。

4、乡院村室债务消化难。据测算,近年来我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添置设备总负债4000多万元,债务负担重,自身偿还能力有限,债务消化难度大。

5、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改革后,我区绩效工资具体实施办法已报批,绩效工资标准为我区公务员阳光工资标准(人均13400元)一致,绩效工资标准较低。同时在绩效工资暂未兑现前,在职人员工资全部按原档案工资发放,现在职职工人均月平均工资收入1785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了近700元,极大影响了医务人员积极性。

六、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提高认识。我们将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认识,按照既定的政策要求,不断巩固医改成果,狠抓各项工作的提升和完善,确保改革顺利进行,达到改革预期目标。

2、探索建立村医养老退出机制。在不断完善村卫生室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村医养老退出机制,我区已经在翁墩乡开展试点,即对达到退休年龄村医(男60周岁、女55周岁)由乡院村室统筹,每月给予360元的补助,退出村卫生室,待试点成熟后将在全区推广,同时建议出台村医养老保障政策,对达到退休年龄村医办理养老保险或给予适当经济补偿,真正解决村医后顾之忧。另外,积极向上争取,加大财政投入,即在由原1200人补助8000元提高到1200人补助12000元标准,充分调动村医积极性。

3、完善绩效考评,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考评方案,在区绩效工资具体实施方案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超出核定收支结余部分的50%用于奖励医务人员,同时切实加强绩效考核,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进一步调动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4、进一步巩固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和零差率销售。进一步加强督查力度,严格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和实行零差率销售,同时积极主动加强与我区中标药品配送公司沟通,备足货源,及时配送。积极向上争取,在国家和省规定的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常用药品品规和品种,并与新农合基本药品目录尽快对接,方便群众用药。

5、增收节支,消化债务。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合理收入,减少合理支出,同时向上争取,进一步建立健全明确的财政补偿机制,加大投入,特别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妥善化解债务,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

总之,我区将严格按照省、市要求,扎实工作,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医改配套措施,巩固医改成果,惠及全区人民,也努力为全市、全省提供我们采取的方法、步骤,促进医改目标的全面实现。

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工作总结(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