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院教务处工作总结_2
学院教务处工作总结
20**年,教务处在学校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单位、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关于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组织实施广东海洋大学“质量30条”、“协同创新”、“南海战略”等三大行动计划和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专业建设规划,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与建设,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质量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一)积极推进专业建设与综合改革
1、优化专业结构,突出海洋特色。新增“休闲体育”涉海本科专业,全校本科专业(不含方向)达67个。
2、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专业水平。我校动物科学专业获批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园艺、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专业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大气科学、园林、海洋技术共8个专业获批校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专业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3、制订《XX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组织全校各专业开展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改革专题调研,制定XX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成76个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审核和论证工作。组织76个本科专业(方向)编制专业介绍,并在教务处网页予以公布。
4、组织海洋地质、海洋化学等新办专业方向的专家论证工作,形成专业设置与建设报告供学校领导决策参考。
5、完成专业调整后的全校67个本科专业的基本信息数据核对和省教育厅本科专业管理平台(网站)专业基本数据的更新维护与上报工作;完成学校XX年全日制本、专科招生简章和继续教育招生简章的审核。
(二)切实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1、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制定《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本科)》和《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完善精品课程建设经费管理办法,加大省级以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培育力度,每门课程学校配套支持万元建设经费,并在教改课题、特色教材编写等方面,对于省级精品课程给予支持。XX年我校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在数量上大幅跃升,兽医临床诊断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金工实习3门课程获批省级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新建),食品微生物学、水产食品加工学、动物繁殖学、鱼类增养殖学、海洋经济学5门课
程获批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型升级建设项目,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优质课程)已达到11门。学校立项19门课程进行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2、积极应对“慕课”挑战,探索课程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参加粤西高校课程资源建设研讨会,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等专题进行调研,已开展引进优质课程资源的前提准备与论证工作。协助邀请教育部科技中心主任李志民作mooc与教育改革专题报告。协助教师卓越中心做好叶春海校长为教学骨干作《慕课,教育教学方式的又一次革命》的专题报告。
(三)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迈上新台阶
1、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继续完善学校与行业、学校与政府、学校与大型企业协同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本年度学校立项建设13个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新增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由叶春海教授主持的“广东海洋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现我校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零突破。XX年拟立项的25个校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专家评审工作。
2、协同相关部门做好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管理工作。立项建设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获批省
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由谭北平教授主持的“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现我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零突破。
3、我校农学院刘艳芬教授主持、农学院动物科学系牧草实习基地被命名为“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湛江)”。
(四)教学改革与研究进一步加强
1、组织XX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立项97个教改项目;遴选培育13个项目申报XX年度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推荐的项目全部获批省级立项,其中《广东省卓越海洋人才协同培养改革策略研究》为省级重点委托项目。组织外国语学院申报1个广东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启动XX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立项68个校级项目。组织XX-XX年度全校教师优秀教研教改论文的评选工作,共评选282篇优秀论文,对优秀论文获奖者予以奖励。
2、组织省级教学成果奖的推荐申报工作,共遴选推荐11个优秀校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申报第七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项目,获得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完成部分教学成果奖项目申报材料的撰写与支撑材料的整理、省级教学成果奖网站维护及材料的报送工作。做好校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的后续工作,如荣誉证书的打印、教学成果科学总结的文字校对、汇编工作。
3、完成《广东海洋大学:人才培养分层化,素质教育机制化》宣传稿撰写工作,该稿于XX年6月17日的《南方日报》a06版刊登。完成全国涉海高校教务联盟第三次全体会议报告《广东海洋大学应用型海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广东省地方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教务处长联席会议交流材料《广东海洋大学人才培养探索与成效》、全国涉海高校教务处处长会议交流材料《广东海洋大学应用型海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及XX年粤西高校领导协作会议交流材料《广东海洋大学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撰写工作,会议材料内容充实,客观反映了我校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受到与会领导好评。完成了《教务处——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建设规划(XX~202_年)》以及《海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地方涉海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地方海洋院校优质开放在线课程建设的教学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海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评估机制的研究与实践》等“创新强校工程”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改革与创新材料的撰写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完成“全国高等学校质量学科专业建设情况调查”、“全省高校新闻本科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调研”、“特色优势专业集中度数据试填”等专题调研及材料报送工作。
4、赴省内外高校开展调研和交流,参加相关教学会议。
先后到嘉应学院、中南大学、陕西中医学院、东莞理学院城市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五邑大学参加教学会议及开展经验交流,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情况、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建设与管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院系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等专题进行调研,取得很多宝贵经验。
(五)教学团队建设进一步推进
1、完成新一届国家、省级及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的组织推荐工作,共推荐39人次申报相关省级、国家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我校8名教授获批教育部XX-XX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2人次获批广东省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完成学校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的聘任工作,共聘20名委员。组织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首次工作会议。
2、落实专业首席教师(专业建设负责人)制度和助教制度。支持专业首席教师牵头申报专业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启动第二批专业首席教师(专业建设负责人)推荐遴选和首批专业首席教师考核评优工作。
3、组织各教学单位开展优秀教师公开课授课示范和观摩研讨课,资助15个教学单位32名优秀教师开展公开示范课和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共500名余教师参加观摩和研讨。组织各教学单位开展中青年教师授课观摩竞赛。共120名教
师参加教学单位组织的初赛,45名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决赛。经评委集体听课评分,产生一等奖4名,二等奖13名,三等奖14名,优秀奖14名。近600名教师参加授课观摩竞赛活动。
4、启动校级优秀教学团队项目的立项工作,培育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创新强校工程教学类项目中拟立项优秀教学团队项目9项,省级教学名师培育项目7项。协助制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升计划,立项支持13个教学团队实施课堂教学卓越计划,立项19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升计划项目;协助开展课堂教学卓越计划培训工作。
5、实施“教师任课资格认定暂行办法”和“新教师助教制”等制度,完成45名教师的任课资格审查工作。会同人事部门、教学单位完成32名新聘教师的试讲聘用工作。
6、会同教师卓越中心出台教师境内外教学技能培训管理办法,完成首批教师境外教学技能培训选派工作。共选派20多名教师及教学骨干赴境外开展教学技能培训。
7、启动第四届教学管理优秀奖、第七届教学质量优秀奖的评选工作,重新修订了校级教学管理优秀奖、教学质量优秀奖的评审标准。
(六)积极推动协同育人平台建设
1、承办全国涉海高校教务联盟第三次全体会议,全国共17所涉海(农)高校共49名代表参加本次会议,会议围
绕卓越海洋人才和卓越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课程资源建设、教材建设以及其他教学建设与管理工作进行了充分交流,圆满完成各项会议议题,受到参会单位好评。
2、加入广东省普通应用型高校教务处长联盟,发起成立粤西高校教务联盟,从专业、课程、学生互换等方面建立与兄弟院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为校校协同培养奠定基础。
3、协助省教育厅起草《关于加强广东省卓越海洋人才协同培养工作的意见》,为推动广东省卓越海洋人才培养战略联盟的形成贡献智慧力量。
4、立项支持协同育人平台的建设。以实施“创新强校”工程为契机,组织完成了11个校级协同育人平台的申报工作,经专家评审拟立项支持9个专业构建校企、校校、校所、校政等协同育人平台。
(七)加强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与管理
1、教务处积极组织国家级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工作。召开专门会议布置工作任务、动员相关单位积极申报,组织专家对项目申报书进行反复修改。XX年我校质量工程项目数量和建设资金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获批省级各类质量工程项目131项,实现3个国家级项目零突破,建设资助经费844万元,创历史新高。
2、制订并发布《广东海洋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
程项目经费使用审批办法》,加强对质量工程项目经费使用的绩效监督和管理,规范并严格执行经费使用报销程序。完成教育部、广东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含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的经费划拨工作。完成春、秋两个学期的专业津贴及质量工程项目津贴的统计报送工作。组织全校填写《广东省高等院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教学类)预算执行情况自查表》,形成《广东海洋大学高等院校学科专项资金(教学类)预算执行自查情况总结报告》,顺利完成学科建设专项资金(教学类)预算执行清查工作。
3、加强“质量工程专栏”网站建设,上传了广东省“十一五”期间质量工程检查验收项目及XX年省级质量工程申报及立项项目的相关资料,增强了我校质量工程项目的公开透明度、引领示范性及成果推广辐射作用。
4、组织“十一五”省质量工程项目的检查验收工作,共32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完成《综合型海洋大学课程体系优化及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多科性海洋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适应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立体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应用》、《地方院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省级项目结题材料的整理与资料上报网站工作。
5、认真组织“创新强校工程”教学类项目的申报立项
工作。下发《关于组织申报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专项资金教学改革与建设规划项目的通知》启动“创新强校工程”教学类项目申报立项工作,经广泛宣传发动,整理统计共申报301项。由教务处起草,经广泛征求各教学单位、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后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评审标准》、《优秀教学团队项目评审标准》、《协同育人平台项目+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评审指标》等项目评审标准。经个人申报、单位推荐、专家评审、职能部门审核拟立项各类“创新强校工程”教学类项目100项。
6、学校“三大行动计划”项目内容完成情况良好。认真拟定“三大行动计划“中“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卓越海洋人才培养工程”、“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项目”、“ 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完善项目”、“ 本科生协同育人平台项目”、“卓越海洋人才培养工程”等7个项目的实施方案,积极牵头实施,有序推进,年度目标全部完成,并及时上报项目检查和年度总结情况及支撑材料。
二、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明确岗位责任
学校科级换届后,教务处通过召开处长主持的科长以上会议、5次处长主持的科室会议,根据教务处工作职责,反
复研讨,确定了各科室岗位职责,明确了每个人的个人岗位职责,通过反复修改,最终确定,并发布教务处主页,有效保障了换届后的教学管理工作良好运行。
(二)首次建立我校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1、认真贯彻粤教高函〔XX〕212号文件的精神,统筹协调成立本科教学评估与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领导小组及其相应办公室,召开协调会,组织编制了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工作分解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内容,有效推进我校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
2、组织编制了《广东海洋大学XX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广东海洋大学XX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并成功向社会发布。本年度完成2个年度的质量报告及其支撑数据的向省厅报送工作。
(三)积极推进我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
以《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数据采集为契机,建立我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统筹协调成立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相应办公室,召开工作协调会,根据数据采集指标内涵对我校的575项数据采集工作进行了任务分解,召开数据采集培训会对数据采集填报人进行上传教学状态数据库培训,顺利推进了我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
(四)加强制度建设保障
对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要求,结合我校人才培养工作实际,本年度修订了《广东海洋大学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广东海洋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规定》、《广东海洋大学外(返)聘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广东海洋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广东海洋大学第二课堂活动教室使用管理办法》、《广东海洋大学课堂行为规范(试行)》、《广东海洋大学学生考试守则》和《广东海洋大学监考员守则》。出台了《广东海洋大学巡考暂行办法》,补充了“学生课程再考”和“学生申请更正成绩”等办事流程。草拟《广东海洋大学本科生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和教学计划之外培训活动收费标准、本科生创新实践学分管理办法、实习经费管理办法修订稿等,进一步加强了制度建设保障。
(五)积极推进各类评估工作
1、启动二级学院教学状态评估前期准备工作。参加全省本科高校教学状态评估研讨会,开展调研,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实施办法》和最新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填写指南,总结分析我校现行教学运行与管理现状,根据我校的办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特色,起草了《广东海洋大学院(部)教学状态评估方案》及其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
2、积极开展专业评估和课程评估工作。根据上级有关
文件精神,借鉴其他高校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完成了《广东海洋大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广东海洋大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初稿。根据原有专业评优标准,组织学院进行了院级专业评估,对大气科学、园林、船舶与海洋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社会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进行了校级评估,遴选出5个项目作为20**年度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重点建设。对电子技术基础、水产动物生理学、海洋综合管理等25门课程进行评估,遴选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3、开展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评估。经广泛征求意见,修订优化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质量评价、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实习教学质量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相关标准,并在教务处网页下发《关于公布广东海洋大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通知》,公布了上述评价标准。建立了教学督导评教、专家同行评教及学生评教相结合的制度,对于评价优秀的教师,优先资助相关课题、项目,优先进行表彰奖励,晋升职称教学效果评价为优秀。完成教师职称晋升教学工作质量评价工作。
4、加大评估结果反馈及整改力度。统计并公布各单位学生评教结果,督促学院整改。完成学生对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结业论文(设计)、教材选用的评教工作,并完成两学期各三千多门次参评课程学生评教数据汇总分析,对于评教分数较低的教师及时反馈相关学院
和教学督导组,督促学院跟踪调查,建议督导针对听课,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提高教学水平。首次在教务处网页通报评教结果,《XX-XX学年第二学期学生课堂教学评教结果的通知》上传教务处网页,进一步加大了评教结果的通报力度。
5、指导寸金学院顺利通过独立学院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召开2次专题会议、审议寸金学院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方案,3次到寸金学院具体检查指导评建工作,XX年5月协助寸金学院顺利通过独立学院教学工作状态评估。
(六)狠抓常规教学检查
1、狠抓常规教学检查,教务处会同相关学院每周对课堂教学状况抽查8次,加大节假日前后检查力度,组织开展期初、期中、期末专项教学检查,及时汇总教学检查信息,通报检查结果。两学期各组织50人对全校5000人次课堂情况进行了检查,对学生迟到、旷课及教师提前下课等现象及时向学院发整改通知,限期整改。第15周起狠抓实践专项检查工作,由处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各学院开展实践专项检查。
2、认真执行领导听课制度,收集校领导、部门领导听课记录123份,制订表格录入数据及时做好两学期听课记录统计分析。
3、组织专业和课程满意度调查,对XX届6071名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归纳6071笔记录,指导学院分析汇总,做好问卷调查材料整理归档工作。
4、认真细致做好教学工作量核算,完成10017门次课程教学工作量的核算工作。加强对实践环节教学工作量的核算,对每门实习课程,对照实习计划和实习总结,完成1482门次学时实践课的工作量核算。
5、严抓教务事故处理。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和课堂检查,建议督导有针对性听课及督促学院调查处理,有效处理教师教学事件。
(七)加大教务管理条件保障力度
1、启动并基本完成教务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制定《广东海洋大学XX年教务管理软件招标参考书》,协助招标中心顺利完成招标任务。实现了主校区和海滨校区数据的成功迁移:包括院系代码、专业代码、班级代码等基础数据以及课程库、教学计划库、学籍库、成绩库等上百万条数据。经广泛征求意见,对中标单位正方公司提出了两批需求修改意见。以海滨校区XX-XX学年第一学期的成绩数据进行了新系统的测试,达到了预期效果,且改变了海滨校区教师必须到办公室进行人工录入的陈旧方法,实现了教师网上录入成绩,大大方便了教师并减轻了海滨教务员的工作量。
2、组织论证购买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的使用权,完善毕业论文查重机制。完成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使用权的经费预算、购置申请、合同修改等工作。待对方开通账号后即可
投入使用。
3、更新教务处网页,加大处务公开力度。及时完成处、科室、个人工作职责和相关办事流程更新及网上公布工作。
(八)认真做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相关工作
认真开展体系内审和附加审核工作,总结体系在教学方面实施的成效,并对不符合项、建议项整改。对现有d/2版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岗位指导书》进行细致、认真地校对,共完成87个观测点和教务处19个岗位职责的修改。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深化
(一)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支持相关学科专业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依托省级人才培养实验区项目,立项了“水产类创新创业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实验区”等13个校级子项目,支持10个左右涉海专业建立卓越海洋人才的培养模式。
2、制定《广东海洋大学外(返)聘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建立校内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协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
3、以实施创新强校工程为契机,支持水产类专业、农科专业、海洋工程类专业等9个专业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为依托,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
4、XX届本科生毕业人数6799人、授予学士学位人数5812人,初次就业率为%,居全省上游。
(二)稳步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完成了XX年双学位、第二专业招生及开课工作,新增艺术类专业。XX年我校共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经济学、行政管理、英语、法学、视觉传达设计等8个双学位专业,拓展了学生学习其他专业的渠道,增加了就业选择。XX年双学位专业招生780人,毕业860人。
2、制订XX级“双学位、第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了“双学位、第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双学位、第二专业”教学质量的监控。完善了“双学位、第二专”课程学分代替公选课制度,积极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大力推动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落实校、院两级管理责任,双百班学生遴选、导师安排、教学任务下达等工作,由学校双百办统一安排部署,各教学单位具体落实。组织完成双百工程XX级学生淘汰20人、第二次招生56人及XX级首批招生145人的工作;组织完成XX、XX级新生“双百工程”创新实验班开班典礼工作。组织完成XX级补招、XX级新招双百学生导师的选派工作,协助学生处完成XX级双百班班主任选派工作。组织导师和
班主任做好双百XX级学生《专业导论》课程和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的成绩及学分认定工作。
2、首开考研和考公务员辅导班。为双百班XX级学生开设考研和考公务员辅导班,安排校内优秀教师担任英语、数学、化学辅导课的主讲,并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聘请了7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来校讲授申论、行政能力测试、公务员面试技巧和研究生考试政治课程,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据不完全统计,双百班有2人参加了XX年底国家公务员考试,16人参加了XX年研究生入学考试,15人计划参加XX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
3、组织学术讲座。组织“从技术走向管理”学术讲座,邀请企业资深研发技术管理人员分享其近20年的从业心得和管理体验。全校六百多名学生参加并提交了听课心得体会,反响热烈。组织双百班学生参加各学院、部门举办的多个时政和科技讲座,通过资深学者的演讲,使学生对时事政策、对学科的发展状况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开拓了视野。
4、开展素质拓展活动。设立“双百人才”专项经费,用于双百班的相关活动。XX年有12个双百班按计划开展了班级(班际)素质拓展集体活动、读书交流会、越野锻炼、远足、联谊等班级素质拓展活动。有些活动是跨年级开展的,通过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锻炼了身体,增进了学生们的思想交流,促进优良班风、学风的传承。
5、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在导师的指导下,65名双百班学生申报了XX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占总人数的%。其中主持22项,另有43人分别参与25个项目。主持或参与的项目有19项获得国家级项目资助资格。XX年立项的大创项目,双百班学生主持或参与的项目已结题5项,发表论文4篇,申请专利1项。不完全统计,双百学生获得校级学科专业竞赛奖励35人次,省级8人次,国家级5人次。
6、强化服务工作。将双百工作的有关文件和资料发到每一位新加入双百班的学生的邮箱。接待双百班学生各类咨询,为他们解开心中的疑惑,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利用qq和邮箱与他们进行沟通,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对双百工程的期待,力求将双百工程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7、做好双百班教师考核工作。完成XX-XX学年双百班任课教师教学工作量核算工作,对25位优秀教师予以奖励。设计完成导师考核表,启动导师考核工作,促进导师在双百工程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8、立项支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以实施创新强校工程为契机,经个人申报、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拟立项支持以专业大类和创新实验班为单位开展人才培养改革项目3项。
(四)积极探索境内外协同培养模式改革
1、认真做好交流生选拔工作。XX年派出8名学生赴台湾学习半年,10名学生赴韩国学习一年,2名学生赴日本学习一年。XX年下半年完成了10名学生赴中国海洋大学和1名学生赴韩国交流学习的选拔工作。
2、协助对外联络处做好学生对外交流工作。与美国、加拿大、韩国以及台湾、港澳地区等境外知名大学建立协同培养人才机制。与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实施 “3+0”联合培养已经招收2届学生。63名同学参加了第二届赴美带薪实习活动,师生代表一行23人前往香港特区,参加湛港青年艺术双向交流活动。师生24人先后访问了韩国清州大学、忠北大学、釜山大学及新罗大学,对韩国教育、文化、艺术、历史有了一些了解。协助对外联络处与澳大利亚西澳洲杜拉克工学院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探索建立教学、科研尤其是在渔业及海洋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关系。
四、着力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一)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
1、逐步完善对项目的管理,完成了校级项目的发文立项及任务书签订工作。XX年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0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项。
2、完成“十一五”省级质量工程87个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的整体验收工作。发表论文52篇,申请专利1项,项目实施情况良好。
3、完成XX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部分项目的结题审核工作和经费管理。已有30个项目结题,发表论文23篇,其中ei收录2篇,申请专利1项,发表设计作品6项,设计制作软件4个,实物“五子棋博弈机器人”获奖。
(二)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管理
组织学院完成XX届5000多名学生毕业论文总结工作,完成XX届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材料收集、评选、发文以及证书、奖金发放等工作。共评出优秀毕业论文60篇,优秀毕业设计12个。
(三)设立海大大讲堂
举办面向本科生学术讲座共64场。如邀请中科院南海所齐义泉研究员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中科院南海所王东晓、王鑫研究员来校作学术报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荣小军博士作报告,中科院南海所管玉平研究员来校学术交流等。
(四)加大学科竞赛支持力度
1、会同团委组织学生开展学科专业竞赛活动。通过立项方式资助了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广东海洋大学物理实验设计大赛、广东海洋大学erp沙盘模拟对抗赛人才选拔赛以及广东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获得省级奖励20项。以实施创新强校工程为契机,经教学单位推荐、职能部门审核,按专业大类支持相关学院
开展学科专业竞赛25项。
2、本年度我校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92项,其中国家级52项;省级以上文体类竞赛获奖27项,其中国家级6项。发表论文18篇,申请专利1项,公开发表艺术设计作品5个。成绩喜人,如生科1102班李国庆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浒苔多糖口服液的制备”和外观设计专利“浒台多糖口服液包装盒”。我校学生在第九届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学术作品竞赛中获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舞蹈作品《看〈南京•南京〉》荣获第八届广东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舞蹈大赛专业组第一名;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团体一等奖;获第十四届广东省大学生物理实验设计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7项省级奖;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广东省赛区比赛中获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成功参赛奖2项;获第二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二等奖、省级1等奖;获第七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华南赛区决赛获一等奖;获广东省第二届大学生声乐比赛二等奖;获第四届全国高校“斯维尔杯”bim系列软件建筑信息模型总决赛三等奖2项;在第四届广东大学生英语综合技能大赛中获三等奖;在广东省第七届模拟商务谈判决赛中获第三名;在XX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我校5名学生获特等奖,6名学生
获一等奖,27名学生获二等奖,52名学生获三等奖;在第四届“华南兽医杯”临床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我校信息学院郑国安在“蓝桥杯”全国软件大赛广东赛区竞赛中获一等奖;我校《为青年学子打造文化之舟——广东海洋大学校园期刊文化建设成果总结》广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和《打造海洋特色培育‘三能’人才——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科技文化艺术节》分别获优秀奖。
(五)积极组织推荐学生赴国家海洋局海洋人才港实习实践工作。
五、规范教学管理,教学运行有序
(一)综合教务系统日常维护良好
1、认真细致做好综合教务系统常规维护工作,具体包括,基础数据补充完善,新教师、教师职称变更、新生班、新单位、新专业、新专业方向、课程库数据规范、教学计划导入输出到任务书、选课数据预置、选课过程监控、选课公告、向成绩系统传数据、录入成绩库处理、当前成绩库入历史库、数据备份、工作量核算基础数据准备等。
2、创造性地解决系统本身缺陷带来的问题,成功解决解决成绩录入库被恶意破解密码而导致教师无法网上录入成绩的问题、选课系统被恶意冲击而导致无法正常选课的问题、网上预订教材出现漏数据等问题。
(二)认真做好教学计划运行管理
1、组织完成各本科专业(方向)各年级春、秋两学期的教学安排审查和系统录入工作,组织法学、英语、会计学等第二专业、双学位专业教学计划的审查与系统录入,审批教学计划调整报告。
2、组织各教学单位做好春、秋两学期公选课的申报工作。审核新开课程及任课教师资格、完成公选课及公共体育课教学计划的录入及维护工作。
3、编印、发布、发放《XX-XX学年教学日历》。
(三)排课、选课有序进行
1、顺利完成11000门次课程的编排工作。改进排课管理,优先指定大学英语、公共体育、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公共课及学科基础课的上课时间,最大限度解决了“双百”班所开课程与原班课程上课时间存在的冲突现象。
2、调课。每学期排课结束后,留出十天时间给教师调整课表,基本满足了所有教师的调课要求。学期中间对审批后的教师调课申请进行系统维护。
3、两学期分别组织和完成了25000余名学生网上选课和指导学院做好学生专业任选课的报名和开课等工作,以及调整“双百”班学生个人课表,最大限度满足了“双百”班教学的要求。
(四)学籍管理规范完善
1、认真组织学院做好学生注册工作,通过限制欠费学生选课,使欠学费人数降低到最低,较好地协助学校追缴学生欠学费的工作。
2、完成了对“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和“学信平台”的在校生学籍异动数据(如休学、复学、学业警告、退学、转专业和转学、变更姓名、出生日期等)维护,保障了学生数据的准确和权威性。
3、完成了XX届6970名毕业生的毕业资格及5876名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的复审工作,使毕业班学生顺利离校,并完成了6970名毕业生电子注册和5876名毕业生学位授予信息年报工作。
4、完成了XX年本专科7728名新生的学籍电子注册工作。完成了XX届共6784名本专科毕业生信息核对工作,为XX届学生毕业证书制作及电子注册工作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
5、组织及完成了XX届硕士研究、本专科、成人教育约11000名毕业生的电子注册像片拍摄工作。
6、按教育部要求,为配合学生实名制购票的实施、进一步做好学生寒暑假火车购售及加强火车票学生优惠卡的管理与规范工作,我科及时准确地在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完善了我校XX年本专科5085名新生的学生优惠卡信息。
7、为遗失毕业证书的往届毕业生出具毕业证明书及为
历届毕业生出具毕业证明。为98名结业生回校学习考试合格后换发毕业证书。
(五)教材及文印管理进一步加强
1、做好教材征订工作,审核、编制全校教材使用计划,供教材供应商采购教材。组织春、秋两个学期全校学生教材和教师用书、自编教材(讲义)的发放工作。
2、完成春、秋两个学期全校各学生班教材款的核对、结算工作;完成XX届毕业班教材款的结算工作,协助做好毕业班的离校手续。做好与上一届印刷承包商财务账目清算工作。
3、起草教学印刷业务社会化服务工作方案,编制《广东海洋大学XX-XX年教学印刷业务社会化服务招标文件》,组织印刷业务的招标工作。
(六)考试管理科学高效
1、顺利完成各类考试。完成了13500多人次的不及格课程补(缓)考工作;完成XX级毕业班学生不及格课程1500多人次的重考(清考)工作;完成提前考核课程的组织安排工作和《高等数学ⅰx2》等16门课程的期末统考工作;完成26200余名学生报名参加考试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cet4、cet6)考试工作;完成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统测(tem4、tem8)考试工作;完成XX年全国日语专业八级统测考试工作;完成473名学生报名参加考试的广东省成人高等
教育学士学位外语水平全省统一考试工作;协助实验教学部完成了XX年广东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工作。考务工作组织有序,得到上级部门及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认可。
2、高效完成成绩管理工作。完成了约1300名学生学籍异动后的学生成绩调整与更改工作;完成交流生成绩在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转换工作;完成补(缓)考、毕业班重考(清考)成绩的数据整理及导入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工作;指导各学院做好试卷及成绩等档案的保管以及XX级毕业生成绩归档工作。
3、改革学生重考报名工作。改革了学生重考报名工作,采取主动报名的办法,根据学生不及格课程和相应开设学期生成“学生重考报名表”,学生只需填写教师号和课序号两项信息,防止了违规申报以及重报和漏报,简化了重考报名手续,缩短了学生报名的时间,减少了学院工作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4、进一步规范了成绩录入等工作。通过技术手段锁定补(缓)考成绩登记表,杜绝了未办任何手续就学生擅自参加考试、学院擅自登记学生成绩的现象;严肃结业生补考成绩录入管理,要求同时提供结业生返校办理交费手续、试卷、改卷教师填写的成绩单;严格核实教师提供的成绩变更手续,规范了在校生再考和结业生返校补考登录成绩的管理,杜绝了随意添加和变更结业生返校考试成绩等漏洞。
5、狠抓考风考纪,加大监考巡考力度,建立制度约束,严惩作弊学生,对考试违纪作弊学生进行严肃处理。
6、精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准备工作,减少监考员培训会场以往张贴学院座位表环节,不但减少工作量,而且使监考员入座变得容易畅顺;积极响应中央八项规定,免去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完成后考务工作人员聚餐惯例,节约了开支,得到考务人员的理解和赞同。
(七)加强教务员业务培训
XX年5月召开教务员工作会议,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充分交流,提高了教务员的业务水平。6月份学校组织教学管理干部专题培训,何真校长做《更新教育观念 培养创新人才》讲话,叶春海作了题为《理念·原则·方法》的报告,安立龙作《加强教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三能”人才培养质量》报告。11月份举行正方教务系统培训会,使大家对半年后投入使用的教学管理系统有了初步了解。12月份针对排课人员举行一次专题培训会。
第二篇:教务处工作总结2
202_-202_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总结
教务处是学校管理的职能机构,担负着学校教学工作的组织、落实、协调以及为教学第一线服务的任务,通过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202_年转瞬离去,202_年悄然而来。在06-07第一学期中,得到全体老师和各部门负责人的支持,充分发挥教务处老师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共同做了很多工作,现做以回顾:
一、工作思路的定位
树立教师牢固的教学理念: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加强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地监控,对教学质量进行科学地分析;抓好教学质量的意识,抓好教学质量的团结协作,研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教务处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工作:1.完成课程课时安排、成绩统计、成绩评价、考试信息管理资源、将学校各项章程存档等。2.逐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课程管理、教学评价、教学分配和教学奖励制度。3.逐步建立一个以教学目标为龙头,以教学班级、学科教研组、备课组为框架,以教学过程监控为基础,以教学增量、以各学科和各学科总分优秀率、全科及格率分析、改进为动力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使教学质量形成的每个环节和过程都处于可控制的状态,主动地向教学的每个过程、每个环节要质量和优秀率,稳扎稳打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细致教务常规工作
1、组织新生入学摸底考试,完成了初一新生的分班报到注册工作,为起始年级的正式开课做好了准备工作。
2、在开学前排好了本学的课程表,在开学前将课程表及时发放到班级和任课教师手中。并制定了工作计划,协助学校领导安排了相关教师从事初
一、初
二、初三年级的学科活动以及教学辅导工作。对于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劳技等科目派专人上课,还纳入学校的总课程表内。
3、建立了新生的个人成长档案袋,学生成长过程中获得各项殊荣,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学生成长过程计录都存放此中。
4、完成了各科教材预订、发放,各学科资料印制工作。
5、组织了校内阶段测试测验的命题、制卷、考试等事项,完成期中、期末统考和成绩统计工作。
6、按市教研室的安排布置,组织了初中相关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等学科竞赛初赛、复赛的报名和考试工作。
7、完成了各类教学资料的统计、分类、造表、建档管理。
8、及时准确地填报上级教育部门布置的各类统计报表,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9、及时统计和核算教师每月对寄宿生教学辅导及各位教师的课时津贴。
10、组织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进修、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考试、教学竞赛等,为新教师成长、优秀教师成名、所有教师成功打造平台,促进全体教师专业发展:
11、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各教研组的工作效率,促进学校创新发展,制定教师岗位练兵计划:
九月份举办了教师基本功钢笔字大赛,教师作品在校宣传栏中 展出。十月份开展校级优秀课评选活动,进行语文教师朗读比赛,十月十四日,温德林薛秋红两位老师代表我校参加了盖州市举办的语文教师朗读大赛,并获得了优秀奖。十月十七日,我们对全体教师进行了校本培训,张洪涛、王伟老师为全体教师做了〈〈怎样上说课〉〉的示范课,十月二十日,进行了全校教师说课大赛,评选出王素霞、肖万顺、于云飞等7名教师参加了市里举办的说课大赛。十一月份举办了教案评比大赛等。
三、加强课堂管理
为维护全校的课堂教学秩序,保障每一天的教学活动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本学期教务处对课堂教学的考勤加强了督察力度,对教师上课迟到或提前下课的现象及时发现,及时批评处理,本学期教师上课迟到、早退的现象及上课不管理课堂纪律、放任学生随意自流的现象明显减少。教务处加强督察力度,杜绝“空缺课”,基本上转变以往教学管理“重结果评价,轻过程管理”的倾向,掌握教师课堂教学的整体过程,促进提高 45分钟课堂教学质量,本学期教务处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投入了一定的精力和时间深入教学第一线,通过随堂听课,抓备课,抓教学环节,抓课堂教学暴露的问题。本学年教务主任随堂听课32节,与校领导深入课堂和评课6节,较广泛的与任课教师交流、沟通,共同分析和解决教学中暴露的问题,有的放矢地促进指导教师,努力提高45分钟课堂质量,无形中给教师施加了一种压力,同时也是一种动力,促进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45分钟教学方案,为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本学期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工作,有时深入学生中去,组织学生座谈问卷等活动,对教师的师德、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从一个侧面了解,为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和学校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工作,对在检查中存在的问题,逐步与教师交流和反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改进工作,有利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本学期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工作好的方面:
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以学生为本,发扬奉献精神,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在师德、教学态度、课堂管理、作业与辅导、教学效果等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二)通过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工作发现存在的问题:
1、有的教师对学生不一视同仁,笑脸对好生,板脸对差生,同样的问题,对差生的处理太严厉。有的老师讽剌控苦学生,讲课只照顾学习好的学生,忽略了差生。
2、有的老师对不带书、不交作业的学生实行变相体罚,将学生罚站在教室门口,让学生到办公室罚做作业,对不交作业学生态度粗鲁。
3、有的老师上课经常迟到1至2分钟,有的老师上下课很随意,不喊起立。有的老师课前准备不充分,常跑出教室拿教学用品,有的老师上课上厕所。
4、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打电话给学生的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违纪情况。有的老师上课时接听电话或跑出教室外接电话。
5有的老师上课不讲普通话,有的老师普通话不标准,有的老师上 课普通话和方言混合用,有的老师上课口头语多,有的老师讲课声音小。
6、有的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多,作业量偏少。
7、有的教师板书不规范,字迹潦草,有的上课不写板书,有的板书又太少。
8、有的老师布置作业太少,有的老师布置了作业不批改,有的老师批改作业不认真,有的只写日期,学生弄不清自己的作业对错在哪里?使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逐渐不认真。
10、有些不是考试的科目老师课前没有认真地准备,照着课本和参考书念,课堂气氛单调枯燥。有的课堂教师不管学生,有的不敢管学生,使课堂纪律混乱,与其他主科教师的课堂纪律反差太大,学生不习惯。
(三)通过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建议
1、与老师沟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改进工作。
2、加强学习,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社会使命感,增强尊重、保护、爱护学生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3、学校对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活动课指导、考试与考核等)要逐步完善规范要求和制度。
4、学校实行领导、教师日常推门听课制度,评教评学制度,完善课堂评价制度,将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调动教师积极性。
四、教务管理
教务管理靠制度管理人,靠情感激励人。
总之,本学期我校教学工作在学校领导、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教学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后的教学中弥补不足,勇于创新,积极探讨,归州学校中学部 202_.12.31
以取得更好的成就。
第三篇:教务处工作总结_2
织金县三甲小学
202_—202_学第二学期
教务处工作总结
本学期,教务处全体工作人员在校长室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期初提出的学校办学思路及具体教学目标,科学安排,扎实工作,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教务处指导监督、整合推进的功能,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检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出色地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逐步健全了各种教学档案,及时全面准确地为学校领导提供教学信息。
一、工作开展情况
1.狠抓常规工作。根据教学“六字方针”。本学期教务处严格教学规范,对全校教师的备课笔记、听课笔记和作业批改、辅导、上课第月进行了1次集中检查,并进行了及时的总结和反馈。对每月优秀老师给予80元、60元、50元奖励。
2.活动开展情况。3月20日与沈国芳学校举行校际教研活动。4月20日配合管理中心举办三甲—三小课堂教学观摩研讨课活动。5月22日举行教师课件制作比赛。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校之间的横向交流,拓宽了教师的视野,为教师创造了自我展示的平台。
3.教研教改。开学初要求各教研组根据自已实际,拟写好工作计划,并按工作计划开展不少于8次的活动,从期末检查情况来看,各教研组均按工作划开展了公开课、示范课、集体备课、课题研究等活
动。每月20号前根据管理中心要求上交教学论文、教学故事、学生作品、活动简讯共计45篇。其中发表26篇。
4.重视文体工作,确保“两课、两操”安全高效。本学期我们加强对文体组的领导和管理,规范音乐、美术、体育、劳技老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保证了活动课的活动时间;加大对课间操、眼保健操以及课外活动的管理力度,特别保证了学生每天1小时的活动时间。
5.“青蓝工程”走向深入,青年教师提速发展。开学初制“青蓝工程”实施方案。并按工作方案开展活动。活动中“老带新”工作扎扎实实,轰轰烈烈,新老教师互帮互学,共同提高。“青蓝工程”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经过统计,本期“青蓝工程”共开展了42次,且记录祥实。
二、取得成绩
1.教学成绩。经过老师一个学期的努力,本期教学成绩取得了一定进步。一年级语文平均分80.7和75.5位于全乡第1和第2,数学一
(1)全乡第3。二年级语文、数学均位列全乡第1、第2。三年级语语文全乡第2、第3名,三(1)班数学全乡第3名。四年级语文全乡第1和第3,数学全乡第1和第2。五年级语文全乡第1和第2,数学全乡第3、第4.六年级语文全乡第2和第3,数学全乡第1和第4。
2.教研成果。陈雪荣获全县小学音乐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周晓霞荣获语文优质课比赛三等奖,周盈盈荣获科学优质课比赛二等奖。周晓霞《预学作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要求》荣获青年与社会杂志一等奖,周盈盈《也谈识字教学的教学方式》荣获科学导报一等奖,陈雪《小学语文练习法的基本要求》荣获科学导报一等奖。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及下期努力方向
1.“青蓝工程”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实效性。教师在进行帮扶活动时,只体现次数,没有更深入层次去开展,个别老师甚至没有开展,使得该项工作成果不明显。下期将在本项工作上加强监督管理,让本项工作得到真正落实。
2.教师备课活动的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个别教师的导学案从网上下载后没有得到很好修改,体现不出教师的教学水平。下期将在老师教学行为上进一步加以引导和规范。
3.教学行为。本期教学成绩虽然取得一定进步,但在薄弱环节还没有取得突破,比如一(2)班数学、三(2)班数学、五(2)班数学,四(2)班语文。进步不明显,将在下期加强督导,与教师交流方法,争取跃上新台阶。
本学期即将过去,我们总结经验弥补不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的学期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力争使教务处的各项工作更上层次,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
202_年7月
第四篇:学院教务处的工作总结
20**年,教务处在学校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单位、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关于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组织实施广东海洋大学“质量30条”、“协同创新”、“南海战略”等三大行动计划和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及专业建设规划,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与建设,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质量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一)积极推进专业建设与综合改革
1、优化专业结构,突出海洋特色。新增“休闲体育”涉海本科专业,全校本科专业(不含方向)达67个。
2、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专业水平。我校动物科学专业获批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园艺、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专业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大气科学、园林、海洋技术共8个专业获批校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专业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3、制订《202_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组织全校各专业开展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改革专题调研,制定202_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成76个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审核和论证工作。组织76个本科专业(方向)编制专业介绍,并在教务处网页予以公布。
4、组织海洋地质、海洋化学等新办专业方向的专家论证工作,形成专业设置与建设报告供学校领导决策参考。
5、完成专业调整后的全校67个本科专业的基本信息数据核对和省教育厅本科专业管理平台(网站)专业基本数据的更新维护与上报工作;完成学校201X年全日制本、专科招生简章和继续教育招生简章的审核。
(二)切实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1、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制定《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本科)》和《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完善精品课程建设经费管理办法,加大省级以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培育力度,每门课程学校配套支持2.0万元建设经费,并在教改课题、特色教材编写等方面,对于省级精品课程给予支持。201X年我校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在数量上大幅跃升,兽医临床诊断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金工实习3门课程获批省级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新建),食品微生物学、水产食品加工学、动物繁殖学、鱼类增养殖学、海洋经济学5门课程获批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型升级建设项目,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优质课程)已达到11门。学校立项19门课程进行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2、积极应对“慕课”挑战,探索课程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参加粤西高校课程资源建设研讨会,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等专题进行调研,已开展引进优质课程资源的前提准备与论证工作。协助邀请教育部科技中心主任李志民作mooc与教育改革专题报告。协助教师卓越中心做好叶春海校长为教学骨干作《慕课,教育教学方式的又一次革命》的专题报告。
(三)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迈上新台阶
1、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继续完善学校与行业、学校与政府、学校与大型企业协同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本学校立项建设13个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新增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由叶春海教授主持的“广东海洋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现我校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零突破。201X年拟立项的25个校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专家评审工作。
2、协同相关部门做好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管理工作。立项建设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由谭北平教授主持的“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现我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零突破。
3、我校农学院刘艳芬教授主持、农学院动物科学系牧草实习基地被命名为“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湛江)”。
(四)教学改革与研究进一步加强
1、组织201X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立项97个教改项目;遴选培育13个项目申报201X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推荐的项目全部获批省级立项,其中《广东省卓越海洋人才协同培养改革策略研究》为省级重点委托项目。组织外国语学院申报1个广东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启动201X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立项68个校级项目。组织201X-201X全校教师优秀教研教改论文的评选工作,共评选282篇优秀论文,对优秀论文获奖者予以奖励。
2、组织省级教学成果奖的推荐申报工作,共遴选推荐11个优秀校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申报第七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项目,获得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完成部分教学成果奖项目申报材料的撰写与支撑材料的整理、省级教学成果奖网站维护及材料的报送工作。做好校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的后续工作,如荣誉证书的打印、教学成果科学总结的文字校对、汇编工作。
3、完成《广东海洋大学:人才培养分层化,素质教育机制化》宣传稿撰写工作,该稿于201X年6月17日的《南方日报》a06版刊登。完成全国涉海高校教务联盟第三次全体会议报告《广东海洋大学应用型海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广东省地方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教务处长联席会议交流材料《广东海洋大学人才培养探索与成效》、全国涉海高校教务处处长会议交流材料《广东海洋大学应用型海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及201X年粤西高校领导协作会议交流材料《广东海洋大学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撰写工作,会议材料内容充实,客观反映了我校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受到与会领导好评。完成了《教务处——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建设规划(201X~201X年)》以及《海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地方涉海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地方海洋院校优质开放在线课程建设的教学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海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评估机制的研究与实践》等“创新强校工程”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改革与创新材料的撰写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完成“全国高等学校质量学科专业建设情况调查”、“全省高校新闻本科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调研”、“特色优势专业集中度数据试填”等专题调研及材料报送工作。
4、赴省内外高校开展调研和交流,参加相关教学会议。先后到嘉应学院、中南大学、陕西中医学院、东莞理学院城市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五邑大学参加教学会议及开展经验交流,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情况、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建设与管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院系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等专题进行调研,取得很多宝贵经验。
(五)教学团队建设进一步推进
1、完成新一届国家、省级及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的组织推荐工作,共推荐39人次申报相关省级、国家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我校8名教授获批教育部201X-201X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2人次获批广东省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完成学校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的聘任工作,共聘20名委员。组织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首次工作会议。
2、落实专业首席教师(专业建设负责人)制度和助教制度。支持专业首席教师牵头申报专业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启动第二批专业首席教师(专业建设负责人)推荐遴选和首批专业首席教师考核评优工作。
3、组织各教学单位开展优秀教师公开课授课示范和观摩研讨课,资助15个教学单位32名优秀教师开展公开示范课和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共500名余教师参加观摩和研讨。组织各教学单位开展中青年教师授课观摩竞赛。共120名教师参加教学单位组织的初赛,45名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决赛。经评委集体听课评分,产生一等奖4名,二等奖13名,三等奖14名,优秀奖14名。近600名教师参加授课观摩竞赛活动。
4、启动校级优秀教学团队项目的立项工作,培育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创新强校工程教学类项目中拟立项优秀教学团队项目9项,省级教学名师培育项目7项。协助制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升计划,立项支持13个教学团队实施课堂教学卓越计划,立项19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升计划项目;协助开展课堂教学卓越计划培训工作。
5、实施“教师任课资格认定暂行办法”和“新教师助教制”等制度,完成45名教师的任课资格审查工作。会同人事部门、教学单位完成32名新聘教师的试讲聘用工作。
6、会同教师卓越中心出台教师境内外教学技能培训管理办法,完成首批教师境外教学技能培训选派工作。共选派20多名教师及教学骨干赴境外开展教学技能培训。
7、启动第四届教学管理优秀奖、第七届教学质量优秀奖的评选工作,重新修订了校级教学管理优秀奖、教学质量优秀奖的评审标准。
(六)积极推动协同育人平台建设
1、承办全国涉海高校教务联盟第三次全体会议,全国共17所涉海(农)高校共49名代表参加本次会议,会议围绕卓越海洋人才和卓越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课程资源建设、教材建设以及其他教学建设与管理工作进行了充分交流,圆满完成各项会议议题,受到参会单位好评。
2、加入广东省普通应用型高校教务处长联盟,发起成立粤西高校教务联盟,从专业、课程、学生互换等方面建立与兄弟院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为校校协同培养奠定基础。
3、协助省教育厅起草《关于加强广东省卓越海洋人才协同培养工作的意见》,为推动广东省卓越海洋人才培养战略联盟的形成贡献智慧力量。
4、立项支持协同育人平台的建设。以实施“创新强校”工程为契机,组织完成了11个校级协同育人平台的申报工作,经专家评审拟立项支持9个专业构建校企、校校、校所、校政等协同育人平台。
(七)加强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与管理
1、教务处积极组织国家级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工作。召开专门会议布置工作任务、动员相关单位积极申报,组织专家对项目申报书进行反复修改。201X年我校质量工程项目数量和建设资金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获批省级各类质量工程项目131项,实现3个国家级项目零突破,建设资助经费844万元,创历史新高。
2、制订并发布《广东海洋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经费使用审批办法》,加强对质量工程项目经费使用的绩效监督和管理,规范并严格执行经费使用报销程序。完成教育部、广东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含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的经费划拨工作。完成春、秋两个学期的专业津贴及质量工程项目津贴的统计报送工作。组织全校填写《广东省高等院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教学类)预算执行情况自查表》,形成《广东海洋大学高等院校学科专项资金(教学类)预算执行自查情况总结报告》,顺利完成学科建设专项资金(教学类)预算执行清查工作。
3、加强“质量工程专栏”网站建设,上传了广东省“十一五”期间质量工程检查验收项目及201X年省级质量工程申报及立项项目的相关资料,增强了我校质量工程项目的公开透明度、引领示范性及成果推广辐射作用。
4、组织“十一五”省质量工程项目的检查验收工作,共32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完成《综合型海洋大学课程体系优化及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多科性海洋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适应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立体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应用》、《地方院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省级项目结题材料的整理与资料上报网站工作。
5、认真组织“创新强校工程”教学类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下发《关于组织申报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专项资金教学改革与建设规划项目的通知》启动“创新强校工程”教学类项目申报立项工作,经广泛宣传发动,整理统计共申报301项。由教务处起草,经广泛征求各教学单位、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后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评审标准》、《优秀教学团队项目评审标准》、《协同育人平台项目+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评审指标》等项目评审标准。经个人申报、单位推荐、专家评审、职能部门审核拟立项各类“创新强校工程”教学类项目100项。
6、学校“三大行动计划”项目内容完成情况良好。认真拟定“三大行动计划“中“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卓越海洋人才培养工程”、“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项目”、“ 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完善项目”、“ 本科生协同育人平台项目”、“卓越海洋人才培养工程”等7个项目的实施方案,积极牵头实施,有序推进,目标全部完成,并及时上报项目检查和总结情况及支撑材料。
二、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明确岗位责任
学校科级换届后,教务处通过召开处长主持的科长以上会议、5次处长主持的科室会议,根据教务处工作职责,反复研讨,确定了各科室岗位职责,明确了每个人的个人岗位职责,通过反复修改,最终确定,并发布教务处主页,有效保障了换届后的教学管理工作良好运行。
(二)首次建立我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发布制度
1、认真贯彻粤教高函〔202_〕212号文件的精神,统筹协调成立本科教学评估与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领导小组及其相应办公室,召开协调会,组织编制了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工作分解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内容,有效推进我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发布工作。
2、组织编制了《广东海洋大学201X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广东海洋大学201X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并成功向社会发布。本完成2个的质量报告及其支撑数据的向省厅报送工作。
(三)积极推进我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
以《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数据采集为契机,建立我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统筹协调成立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相应办公室,召开工作协调会,根据数据采集指标内涵对我校的575项数据采集工作进行了任务分解,召开数据采集培训会对数据采集填报人进行上传教学状态数据库培训,顺利推进了我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
(四)加强制度建设保障
对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要求,结合我校人才培养工作实际,本修订了《广东海洋大学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广东海洋大学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规定》、《广东海洋大学外(返)聘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广东海洋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广东海洋大学第二课堂活动教室使用管理办法》、《广东海洋大学课堂行为规范(试行)》、《广东海洋大学学生考试守则》和《广东海洋大学监考员守则》。出台了《广东海洋大学巡考暂行办法》,补充了“学生课程再考”和“学生申请更正成绩”等办事流程。草拟《广东海洋大学本科生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和教学计划之外培训活动收费标准、本科生创新实践学分管理办法、实习经费管理办法修订稿等,进一步加强了制度建设保障。
(五)积极推进各类评估工作
1、启动二级学院教学状态评估前期准备工作。参加全省本科高校教学状态评估研讨会,开展调研,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实施办法》和最新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填写指南,总结分析我校现行教学运行与管理现状,根据我校的办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特色,起草了《广东海洋大学院(部)教学状态评估方案》及其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
2、积极开展专业评估和课程评估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借鉴其他高校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完成了《广东海洋大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广东海洋大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初稿。根据原有专业评优标准,组织学院进行了院级专业评估,对大气科学、园林、船舶与海洋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社会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进行了校级评估,遴选出5个项目作为20**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重点建设。对电子技术基础、水产动物生理学、海洋综合管理等25门课程进行评估,遴选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3、开展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评估。经广泛征求意见,修订优化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质量评价、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实习教学质量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相关标准,并在教务处网页下发《关于公布广东海洋大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通知》,公布了上述评价标准。建立了教学督导评教、专家同行评教及学生评教相结合的制度,对于评价优秀的教师,优先资助相关课题、项目,优先进行表彰奖励,晋升职称教学效果评价为优秀。完成教师职称晋升教学工作质量评价工作。
4、加大评估结果反馈及整改力度。统计并公布各单位学生评教结果,督促学院整改。完成学生对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结业论文(设计)、教材选用的评教工作,并完成两学期各三千多门次参评课程学生评教数据汇总分析,对于评教分数较低的教师及时反馈相关学院和教学督导组,督促学院跟踪调查,建议督导针对听课,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提高教学水平。首次在教务处网页通报评教结果,《201X-201X学年第二学期学生课堂教学评教结果的通知》上传教务处网页,进一步加大了评教结果的通报力度。
5、指导寸金学院顺利通过独立学院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召开2次专题会议、审议寸金学院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方案,3次到寸金学院具体检查指导评建工作,201X年5月协助寸金学院顺利通过独立学院教学工作状态评估。
(六)狠抓常规教学检查
1、狠抓常规教学检查,教务处会同相关学院每周对课堂教学状况抽查8次,加大节假日前后检查力度,组织开展期初、期中、期末专项教学检查,及时汇总教学检查信息,通报检查结果。两学期各组织50人对全校5000人次课堂情况进行了检查,对学生迟到、旷课及教师提前下课等现象及时向学院发整改通知,限期整改。第15周起狠抓实践专项检查工作,由处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各学院开展实践专项检查。
2、认真执行领导听课制度,收集校领导、部门领导听课记录123份,制订表格录入数据及时做好两学期听课记录统计分析。
3、组织专业和课程满意度调查,对201X届6071名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归纳6071笔记录,指导学院分析汇总,做好问卷调查材料整理归档工作。
4、认真细致做好教学工作量核算,完成10017门次课程教学工作量的核算工作。加强对实践环节教学工作量的核算,对每门实习课程,对照实习计划和实习总结,完成1482门次113078.2学时实践课的工作量核算。
5、严抓教务事故处理。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和课堂检查,建议督导有针对性听课及督促学院调查处理,有效处理教师教学事件。
(七)加大教务管理条件保障力度
1、启动并基本完成教务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制定《广东海洋大学201X年教务管理软件招标参考书》,协助招标中心顺利完成招标任务。实现了主校区和海滨校区数据的成功迁移:包括院系代码、专业代码、班级代码等基础数据以及课程库、教学计划库、学籍库、成绩库等上百万条数据。经广泛征求意见,对中标单位正方公司提出了两批需求修改意见。以海滨校区201X-201X学年第一学期的成绩数据进行了新系统的测试,达到了预期效果,且改变了海滨校区教师必须到办公室进行人工录入的陈旧方法,实现了教师网上录入成绩,大大方便了教师并减轻了海滨教务员的工作量。
2、组织论证购买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的使用权,完善毕业论文查重机制。完成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使用权的经费预算、购置申请、合同修改等工作。待对方开通账号后即可投入使用。
3、更新教务处网页,加大处务公开力度。及时完成处、科室、个人工作职责和相关办事流程更新及网上公布工作。
(八)认真做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相关工作
认真开展体系内审和附加审核工作,总结体系在教学方面实施的成效,并对不符合项、建议项整改。对现有d/2版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岗位指导书》进行细致、认真地校对,共完成87个观测点和教务处19个岗位职责的修改。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深化
(一)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支持相关学科专业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依托省级人才培养实验区项目,立项了“水产类创新创业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实验区”等13个校级子项目,支持10个左右涉海专业建立卓越海洋人才的培养模式。
2、制定《广东海洋大学外(返)聘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建立校内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协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
3、以实施创新强校工程为契机,支持水产类专业、农科专业、海洋工程类专业等9个专业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为依托,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
4、201X届本科生毕业人数6799人、授予学士学位人数5812人,初次就业率为97.86%,居全省上游。
(二)稳步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完成了201X年双学位、第二专业招生及开课工作,新增艺术类专业。201X年我校共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经济学、行政管理、英语、法学、视觉传达设计等8个双学位专业,拓展了学生学习其他专业的渠道,增加了就业选择。201X年双学位专业招生780人,毕业860人。
2、制订202_级“双学位、第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了“双学位、第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双学位、第二专业”教学质量的监控。完善了“双学位、第二专”课程学分代替公选课制度,积极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大力推动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落实校、院两级管理责任,双百班学生遴选、导师安排、教学任务下达等工作,由学校双百办统一安排部署,各教学单位具体落实。组织完成双百工程202_级学生淘汰20人、第二次招生56人及202_级首批招生145人的工作;组织完成202_、202_级新生“双百工程”创新实验班开班典礼工作。组织完成202_级补招、202_级新招双百学生导师的选派工作,协助学生处完成202_级双百班班主任选派工作。组织导师和班主任做好双百202_级学生《专业导论》课程和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的成绩及学分认定工作。
2、首开考研和考公务员辅导班。为双百班202_级学生开设考研和考公务员辅导班,安排校内优秀教师担任英语、数学、化学辅导课的主讲,并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聘请了7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来校讲授申论、行政能力测试、公务员面试技巧和研究生考试政治课程,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据不完全统计,双百班有2人参加了201X年底国家公务员考试,16人参加了201X年研究生入学考试,15人计划参加202_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
3、组织学术讲座。组织“从技术走向管理”学术讲座,邀请企业资深研发技术管理人员分享其近20年的从业心得和管理体验。全校六百多名学生参加并提交了听课心得体会,反响热烈。组织双百班学生参加各学院、部门举办的多个时政和科技讲座,通过资深学者的演讲,使学生对时事政策、对学科的发展状况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开拓了视野。
4、开展素质拓展活动。设立“双百人才”专项经费,用于双百班的相关活动。201X年有12个双百班按计划开展了班级(班际)素质拓展集体活动、读书交流会、越野锻炼、远足、联谊等班级素质拓展活动。有些活动是跨年级开展的,通过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锻炼了身体,增进了学生们的思想交流,促进优良班风、学风的传承。
5、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在导师的指导下,65名双百班学生申报了201X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占总人数的14.5%。其中主持22项,另有43人分别参与25个项目。主持或参与的项目有19项获得国家级项目资助资格。201X年立项的大创项目,双百班学生主持或参与的项目已结题5项,发表论文4篇,申请专利1项。不完全统计,双百学生获得校级学科专业竞赛奖励35人次,省级8人次,国家级5人次。
6、强化服务工作。将双百工作的有关文件和资料发到每一位新加入双百班的学生的邮箱。接待双百班学生各类咨询,为他们解开心中的疑惑,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利用qq和邮箱与他们进行沟通,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对双百工程的期待,力求将双百工程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7、做好双百班教师考核工作。完成201X-201X学年双百班任课教师教学工作量核算工作,对25位优秀教师予以奖励。设计完成导师考核表,启动导师考核工作,促进导师在双百工程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8、立项支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以实施创新强校工程为契机,经个人申报、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拟立项支持以专业大类和创新实验班为单位开展人才培养改革项目3项。
(四)积极探索境内外协同培养模式改革
1、认真做好交流生选拔工作。201X年派出8名学生赴台湾学习半年,10名学生赴韩国学习一年,2名学生赴日本学习一年。201X年下半年完成了10名学生赴中国海洋大学和1名学生赴韩国交流学习的选拔工作。
2、协助对外联络处做好学生对外交流工作。与美国、加拿大、韩国以及台湾、港澳地区等境外知名大学建立协同培养人才机制。与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实施 “3+0”联合培养已经招收2届学生。63名同学参加了第二届赴美带薪实习活动,师生代表一行23人前往香港特区,参加湛港青年艺术双向交流活动。师生24人先后访问了韩国清州大学、忠北大学、釜山大学及新罗大学,对韩国教育、文化、艺术、历史有了一些了解。协助对外联络处与澳大利亚西澳洲杜拉克工学院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探索建立教学、科研尤其是在渔业及海洋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关系。
四、着力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一)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
1、逐步完善对项目的管理,完成了校级项目的发文立项及任务书签订工作。201X年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0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项。
2、完成“十一五”省级质量工程87个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的整体验收工作。发表论文52篇,申请专利1项,项目实施情况良好。
3、完成201X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部分项目的结题审核工作和经费管理。已有30个项目结题,发表论文23篇,其中ei收录2篇,申请专利1项,发表设计作品6项,设计制作软件4个,实物“五子棋博弈机器人”获奖。
(二)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管理
组织学院完成201X届5000多名学生毕业论文总结工作,完成201X届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材料收集、评选、发文以及证书、奖金发放等工作。共评出优秀毕业论文60篇,优秀毕业设计12个。
(三)设立海大大讲堂
举办面向本科生学术讲座共64场。如邀请中科院南海所齐义泉研究员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中科院南海所王东晓、王鑫研究员来校作学术报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荣小军博士作报告,中科院南海所管玉平研究员来校学术交流等。
(四)加大学科竞赛支持力度
1、会同团委组织学生开展学科专业竞赛活动。通过立项方式资助了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广东海洋大学物理实验设计大赛、广东海洋大学erp沙盘模拟对抗赛人才选拔赛以及广东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获得省级奖励20项。以实施创新强校工程为契机,经教学单位推荐、职能部门审核,按专业大类支持相关学院开展学科专业竞赛25项。
2、本我校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92项,其中国家级52项;省级以上文体类竞赛获奖27项,其中国家级6项。发表论文18篇,申请专利1项,公开发表艺术设计作品5个。成绩喜人,如生科1102班李国庆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浒苔多糖口服液的制备”和外观设计专利“浒台多糖口服液包装盒”。我校学生在第九届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学术作品竞赛中获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舞蹈作品《看〈南京南京〉》荣获第八届广东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舞蹈大赛专业组第一名;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团体一等奖;获第十四届广东省大学生物理实验设计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7项省级奖;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广东省赛区比赛中获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成功参赛奖2项;获第二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二等奖、省级1等奖;获第七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华南赛区决赛获一等奖;获广东省第二届大学生声乐比赛二等奖;获第四届全国高校“斯维尔杯”bim系列软件建筑信息模型总决赛三等奖2项;在第四届广东大学生英语综合技能大赛中获三等奖;在广东省第七届模拟商务谈判决赛中获第三名;在201X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我校5名学生获特等奖,6名学生获一等奖,27名学生获二等奖,52名学生获三等奖;在第四届“华南兽医杯”临床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我校信息学院郑国安在“蓝桥杯”全国软件大赛广东赛区竞赛中获一等奖;我校《为青年学子打造文化之舟——广东海洋大学校园期刊<南粤潮声>文化建设成果总结》广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和《打造海洋特色培育‘三能’人才——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科技文化艺术节》分别获优秀奖。
(五)积极组织推荐学生赴国家海洋局海洋人才港实习实践工作。
五、规范教学管理,教学运行有序
(一)综合教务系统日常维护良好
1、认真细致做好综合教务系统常规维护工作,具体包括,基础数据补充完善,新教师、教师职称变更、新生班、新单位、新专业、新专业方向、课程库数据规范、教学计划导入输出到任务书、选课数据预置、选课过程监控、选课公告、向成绩系统传数据、录入成绩库处理、当前成绩库入历史库、数据备份、工作量核算基础数据准备等。
2、创造性地解决系统本身缺陷带来的问题,成功解决解决成绩录入库被恶意破解密码而导致教师无法网上录入成绩的问题、选课系统被恶意冲击而导致无法正常选课的问题、网上预订教材出现漏数据等问题。
(二)认真做好教学计划运行管理
1、组织完成各本科专业(方向)各年级春、秋两学期的教学安排审查和系统录入工作,组织法学、英语、会计学等第二专业、双学位专业教学计划的审查与系统录入,审批教学计划调整报告。
2、组织各教学单位做好春、秋两学期公选课的申报工作。审核新开课程及任课教师资格、完成公选课及公共体育课教学计划的录入及维护工作。
3、编印、发布、发放《201X-201X学年教学日历》。
(三)排课、选课有序进行
1、顺利完成11000门次课程的编排工作。改进排课管理,优先指定大学英语、公共体育、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公共课及学科基础课的上课时间,最大限度解决了“双百”班所开课程与原班课程上课时间存在的冲突现象。
2、调课。每学期排课结束后,留出十天时间给教师调整课表,基本满足了所有教师的调课要求。学期中间对审批后的教师调课申请进行系统维护。
3、两学期分别组织和完成了25000余名学生网上选课和指导学院做好学生专业任选课的报名和开课等工作,以及调整“双百”班学生个人课表,最大限度满足了“双百”班教学的要求。
(四)学籍管理规范完善
1、认真组织学院做好学生注册工作,通过限制欠费学生选课,使欠学费人数降低到最低,较好地协助学校追缴学生欠学费的工作。
2、完成了对“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和“学信平台”的在校生学籍异动数据(如休学、复学、学业警告、退学、转专业和转学、变更姓名、出生日期等)维护,保障了学生数据的准确和权威性。
3、完成了201X届6970名毕业生的毕业资格及5876名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的复审工作,使毕业班学生顺利离校,并完成了6970名毕业生电子注册和5876名毕业生学位授予信息年报工作。
4、完成了201X年本专科7728名新生的学籍电子注册工作。完成了201X届共6784名本专科毕业生信息核对工作,为201X届学生毕业证书制作及电子注册工作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
5、组织及完成了201X届硕士研究、本专科、成人教育约11000名毕业生的电子注册像片拍摄工作。
6、按教育部要求,为配合学生实名制购票的实施、进一步做好学生寒暑假火车购售及加强火车票学生优惠卡的管理与规范工作,我科及时准确地在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完善了我校201X年本专科5085名新生的学生优惠卡信息。
7、为遗失毕业证书的往届毕业生出具毕业证明书及为历届毕业生出具毕业证明。为98名结业生回校学习考试合格后换发毕业证书。
(五)教材及文印管理进一步加强
1、做好教材征订工作,审核、编制全校教材使用计划,供教材供应商采购教材。组织春、秋两个学期全校学生教材和教师用书、自编教材(讲义)的发放工作。
2、完成春、秋两个学期全校各学生班教材款的核对、结算工作;完成201X届毕业班教材款的结算工作,协助做好毕业班的离校手续。做好与上一届印刷承包商财务账目清算工作。
3、起草教学印刷业务社会化服务工作方案,编制《广东海洋大学201X201X年教学印刷业务社会化服务招标文件》,组织印刷业务的招标工作。
(六)考试管理科学高效
1、顺利完成各类考试。完成了13500多人次的不及格课程补(缓)考工作;完成202_级毕业班学生不及格课程1500多人次的重考(清考)工作;完成提前考核课程的组织安排工作和《高等数学ⅰx2》等16门课程的期末统考工作;完成26200余名学生报名参加考试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cet4、cet6)考试工作;完成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统测(tem4、tem8)考试工作;完成201X年全国日语专业八级统测考试工作;完成473名学生报名参加考试的广东省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外语水平全省统一考试工作;协助实验教学部完成了201X年广东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工作。考务工作组织有序,得到上级部门及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认可。
2、高效完成成绩管理工作。完成了约1300名学生学籍异动后的学生成绩调整与更改工作;完成交流生成绩在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转换工作;完成补(缓)考、毕业班重考(清考)成绩的数据整理及导入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工作;指导各学院做好试卷及成绩等档案的保管以及200X级毕业生成绩归档工作。
3、改革学生重考报名工作。改革了学生重考报名工作,采取主动报名的办法,根据学生不及格课程和相应开设学期生成“学生重考报名表”,学生只需填写教师号和课序号两项信息,防止了违规申报以及重报和漏报,简化了重考报名手续,缩短了学生报名的时间,减少了学院工作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4、进一步规范了成绩录入等工作。通过技术手段锁定补(缓)考成绩登记表,杜绝了未办任何手续就学生擅自参加考试、学院擅自登记学生成绩的现象;严肃结业生补考成绩录入管理,要求同时提供结业生返校办理交费手续、试卷、改卷教师填写的成绩单;严格核实教师提供的成绩变更手续,规范了在校生再考和结业生返校补考登录成绩的管理,杜绝了随意添加和变更结业生返校考试成绩等漏洞。
5、狠抓考风考纪,加大监考巡考力度,建立制度约束,严惩作弊学生,对考试违纪作弊学生进行严肃处理。
6、精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准备工作,减少监考员培训会场以往张贴学院座位表环节,不但减少工作量,而且使监考员入座变得容易畅顺;积极响应中央八项规定,免去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完成后考务工作人员聚餐惯例,节约了开支,得到考务人员的理解和赞同。
(七)加强教务员业务培训
201X年5月召开教务员工作会议,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充分交流,提高了教务员的业务水平。6月份学校组织教学管理干部专题培训,何真校长做《更新教育观念 培养创新人才》讲话,叶春海作了题为《理念·原则·方法》的报告,安立龙作《加强教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三能”人才培养质量》报告。11月份举行正方教务系统培训会,使大家对半年后投入使用的教学管理系统有了初步了解。12月份针对排课人员举行一次专题培训会。
第五篇:教务处工作总结2
教务处工作总结
教务处本学期在学校岳校长直接领导下,围绕学校工作总体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开拓创新,务实工作,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常规管理,增强了服务意识,圆满地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1、备课,本学期按期初计划共检查教师备课四次,教师们的备课均能书写工整,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详尽,环节齐全。但也存在以下的问题:有的科组总备课节数不统一,语文教师没有背作文指导课,多数教师的教学反思过于简单,没有起到真正指导教学的作用。教师科记分册多数记平时提问的分。没有实际意义。教学设计较好的教师有:许月、朱海洋、孙继平、从海燕、杨闯、高伟玲等。
2、上课,本学期加强了查课和巡课,高伟玲老师只要自己没课,做到了每节必查,我本人也保证每周巡课五节以上。每次查课,高老师都详实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处理,或及时出排查课结果。一学期下来,上课秩序明显好转,没有出现空课和乱课,随意中途离开课堂、接打手机、坐着讲课、随意给课的现象几乎没有。但也有将学生赶到走廊写作业,在班级前后罚站,上课时学生在走廊拖地、在教师办公室干活等不文明现象。
3、作业与单元验收,本学期共检查学生作业四次。各位教师均能做到作业量足,批改次数足。其中,语文组的作文批改量大,批改详实,评语有的在一二百字。数学组的错题集一直坚持,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纠错习惯,英语组每堂课前的签答小考,是对作业质量最好的检查,也成了学生作业的一部分。他们的作业相比更好一些。
4、单元验收作为学生学习质量检测的一种手段,一直被我校重视。这学期教师的单元检测更自主、次数多,全批效果好,反馈及时。根据期末统计,进行单元检测的教师有
九年:马艳辉、程主席、孙继平各4次
王静5次、王淑春3次
冯春义、张文宝 各3次
单桂茹、付可平、王大力各4次 八年:从海燕、史文超、孙志 各5次
许月5次,张长江、吴琼各4次 王朝晖、王聪慧各4次,田雅娟5次 王晓敏、卢艳敏各3次
七年: 马忠明、李晓雷各4次
姚月、朱海洋各5次,张海清4次
王艳芬、周庆爽各4次,高伟玲6次
杨闯2次,陈颖2次,郭香荣、赵欣各2次,李亚文2次。存在问题:有的各科组没有统一检测,有的教师没有进行单元检测,有的教师检测没有及时登记。
5、考试:本学期,在学校领导下,教务处共组织安排七八年级考试4次,九年级考试五次。考前教务处针对考试、评卷工作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做到分工合理,安排严谨。在分配考场,编排考号,统计学生成绩、教师成绩等方面孙庆军老师做了大量纷繁复杂的工作。
在全体教师的配合下,各次考试、评卷工作顺利进行,圆满结束。
但也存在一些不如意现象:(1)个别教师考试迟到(2)个别教师随意离开考场(3)个别教师长时间大声闲谈(4)评卷时所评题没有写小分(5)核错分现象依然存在
6、在期中进行了学生评教问卷一次。
7、认真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临时性任务,以谦恭的态度为各位教师服好务。期初,克服时间上的紧迫完成课表的安排,及时为教师发送教材和辅助资料,上班和课节时间的设置,及时为教师提供所需纸笔等各种教学备品。
总之,一学期匆匆而逝,所做工作依然有大量的不足之处,有待于在各位领导的指导下不断加强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