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携手共建绿的世界
携手共建绿的世界
欣欣小学创建深圳市绿色学校总结材料
欣欣小学始创于2006年,地处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的新二社区,学校环境优美,建筑典雅。这所年轻的民办学校,在政府关心支持下,在办学董事会的不断投入下,学校硬件设施、软件配备不断升级。经过近四年的努力工作,在各个方面,尤其在环境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我校于2009年通过“宝安区一级学校”复评,晋升为“宝安区一级学校”。
近两年,我校还积极探索环保教育与科技特色教育的相结合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为了学校的发展与进步,我校现申报市级绿色学校,敬请有关部门的领导到我校进行评估指导。现将我校创建绿色学校以来的情况做一些简单介绍:
一、为了保证我校环境教育工作的贯彻落实与顺利开展,我校成立了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
组 长:罗 丹
副组长:廖庆凯、吴平
组 员:李贵祥、方 强、韦学荣、章立梅及全体老师。
我校领导十分重视环境教育工作,不断加强环境教育工作的领导小组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力度,领导小组每学期初都制定详细的学校环境教育计划,在以李汉光校长为核心的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依照环境教育工作计划,我校环境建设和环境教育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效果显著。
二、校园环境优美宜人。
我校校园总面积达10538.9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928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3200m2,可绿化率100%、绿化覆盖率达30%。
当你步入欣欣小学的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典雅又有文化气息的教学楼。放眼望去,教学楼上点缀着翠绿的花草,似空中花园,更显得生机勃勃;前操场、水泥道旁是像卫士一样的一排排整齐精神的桉树。环顾校园,各个绿化景点座落有序,同浓浓的校园文化设施交相呼应、相得益彰。这优美的环境,这绿色花园式的校园,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欣欣小学的广大师生更增添了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也激励着他们在这里辛勤地耕耘,向更高的目标拓展。
三、重视环境教育和管理
1、我校一直通过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我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为提高教师自身的环保意识,学校领导参加了深圳市举行的绿色学校的专项培训。同时,利用班主任会议对各班主任进行了培训;以环保教育讲座、环保教育工作培训等形式对全校教职工的环保行为进行指导、约束与管理,使其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与旗帜。
2、完善各类环保教材。为充实师生的环保知识,我校每年都要订两份环保杂志,并在图书室设立环保专柜,方便师生借阅。
3、重视环境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及时、有效、正确的渗透,严格要求各位教师在备课中正确把握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因素,并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基础知识与环境教育内容的有利结合点,进行及时、有效、正确的渗透,以此提高我校环境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立足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1、建校以来我校不断健全与完善我校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爱护公物制度》、《校园卫生清洁制度》、《建设节约型校园规定》等各项制度,在环境教育方面给予了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的同时,利用少先队组织对学校的卫生、草坪的维护与管理进行监督和落实。学校提出了“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的办学理念,重视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创建生态学校,增强师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师生的道德素质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教育方面,确定“三优先”原则,经费优先投入,活动优先安排,设备优先保证,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2、全面实施绿色工程,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能力,我校把各门学科、各项活动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人人参与环保,共创绿色世界”的环保口号。
3、在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中,我校积极开展“创优良环境”的主题班会和环保知识讲座,举办环保教育专栏,并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打扫卫生、清理白色垃圾。我校成立了校园“环保卫士”小分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环保活动。同学们通过各种环保活动,收集废旧物资进行捐助活动。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大大提高了我校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4、课堂渗入。教师们千方百计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传授环境科学知识:语文课上,老师在讲写景散文时引导学生领略优美环境,陶冶性情;
综合实践课上,组织学生认识研究各种植物和动物,了解白色污染等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思品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自己周围所存在的环境问题,并分析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这些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在课前,还把学生分成了侦察小分队、宣传小分队、环保分队在行动。通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收集了大量地材料,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自觉地加入到环保的行列中来,并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课外活动课时,给学生讲全球十大环境污染、酸雨的形成及危害;美术课上,如何将废品再利用,制作成精美的手工作品,成了最主要的课题。课余时间,学校组织学生收看 “动物世界”、“人与自然” 等专题片,还请教师进行环保科普知识讲座。
5、结合“爱鸟周”、“节水节”、“植树节”、“6.5环保日”等环保节日,召开以“呼唤绿色,热爱自然”、“珍惜每一滴水”等为主题的班会;在学生中发出倡议,以 “我为校园添新绿” 为题的护树、爱树活动,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一起参加义务护绿活动,并要求每个班管理一个班级绿色角。开展以保护环境为题的征文活动,学生积极撰写观察日记与环保作文,经常保持着环保思想的渗透。学校还组织全体师生到“野生动物园”“红树林”“海上田园”“山水田园”“东部华侨城”“海洋世界”“园博园”等地进行生态旅游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全体师生知道了周围的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了地球上的资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于是一件件小发明从他们手中脱颖而出,一篇篇小论文从笔下诞生,师生们的环保知识丰富了,大家的环境意识增强了,环境保护能力提高了。2009年 12 月,学校又开展了以 “人人动手、美化家园” 为题的行动周活动,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美化环境、人人动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倡导饮食文明,并举行了环保活动签名仪式。我校少先队
向全校师生发出了“摒弃陋习,修身树德,共建文明校园”的倡议。学生们决心向陋习告别,憧憬绿色的希望!
6、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我校进行了一系列比赛:
环保故事比赛——该项竞赛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生自己创作,自己演讲环保故事,既增强了环保意识,又提高了综合素质;
环保手抄报比赛——学生自己编写,以环保内容为主题的环保小报。既普及环保知识,又推进素质教育;
环保金点子比赛,该项竞赛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积极创新,动手动脑,参与实践的能力,学生在关注环境问题的同时,为保护环境想办法,献出金点子;
摄影比赛——该项竞赛目的在于促进广大青少年对自然生态,环保问题的关注,提高青少年生态环境意识。
7、注重宣传。学校的广播站、宣传栏、展板,班级黑板报、图书角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宣传的主要阵地。我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不失时机的利用学校广播站、校展板以及班级板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宣传,在校广播站中开辟了“环保教育专题”栏目,在班级间定期开展 “我爱地球,我爱我家”“绿色环绕我的家”等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板报、展板展示活动。
8、学校在发挥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还积极将学校、社会、家庭三方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校以来我校一直积极配合市、区环保重点工作,主动参与社区环保活动。2007年,在我校开展创建“全国文明礼仪教育基地活动”中,我校“文明礼仪小分队”到附近公园、社区、公交车上对百姓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派发环保传单,带动家庭共同参与学
校社区组织的环保活动。这些活动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区居民的支持与好评。
9、实施垃圾分类管理,变废为宝活动。学校统一要求,将垃圾分类管理具体落实到各班,由班级将垃圾直接进行分类,可回收的集中起来由学生卖到废品收购站,进行班级基金;不可以回收的送到学校统一的垃圾箱,进行统一处理,并且,我校还专门建立废旧电池回收站。这样,不仅减少了学校垃圾处理费用,还为学生自己组织活动积累了资金,更重要的是具体深刻地教育了学生,促使他们爱护、保护环境意识的形成,促使他们爱护、保护环境主体作用的发挥。
10、水是生命之源,我校地处宝安区的水源保护区,然而却经常缺水,水质也不佳。为此,我校少先队大队部与科技小组还联合成立了“绿色社团”,参与对水的研究,每年开展2次以上的活动。
11、提倡绿色上网,开展绿色祭奠活动。每年结合清明节,开展“绿色上网祭奠英烈活动”。
目前欣欣小学的师生正满怀豪情地投入到 “市绿色学校”的创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强、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各项环保活动当中,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校必将成为“深圳市绿色学校”的一员。
深圳市宝安区欣欣小学
二○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第二篇:携手共建新家园
携手共建新家园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参与讨论的题目是: 携手共建新家园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五月,又是一个草长莺飞的暮春,伴着一创双优的春潮,我们每个濮阳人的心头都有阵阵暖流在奔涌、激荡。正值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兴衰进退的关键时刻,正当全市上下人心思变、人心思干、人心思发展的重要关头,市委、市政府将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的蓝图大笔绘就,将创新思想观念、优化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为主题的“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如火如荼的推向深入。全市360万人民无不为之欢呼、为之感奋!个个摩拳擦掌、人人跃跃欲试。作为一名濮阳人,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在这滚滚而来的时代大潮面前,我怎能不心为之动、情为之牵,怎能不高声响应组织的召唤,怎能不拿出全部的热情投身到这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家园的伟大事业中去?
一位领导同志说过,党委政府有两大任务:一是要着力研究科学发展;一是要着力研究如何把科学发展成果转化为改善民生。民生工作承担着确保社会有序运行,维护民众基本权利和保障民众基本生活等方面的责任,在民生保障方面处于主体地位。卢展工同志在论及发展与民生的关系,更是讲到:民生是发展的目的,是发展的动力,是发展的保障,也是评价发展的标准。
民生保,则民心顺,民心顺,则天下安!民生工作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基层群众解难,在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作为一名发改委工作者,使命光荣、任务艰巨,也深感压力巨大,重压之下,无可退避,只有将压力化为动力,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说过:“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联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量。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
我在发改委从事固定资产投资工作,负责基建项目的投资审批。在工作中,我要精益求精,要认真审核,坚决做到有来历、合逻辑,实事求是,上对各级领导负责,下对濮阳县一百多万父老乡亲负责。
对于每一位前来办事的项目单位和个人,要切实做到行风服务承诺的“五个一”: 一张笑脸相迎,一句好话暖心,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解渴,一颗真心待人。
我热爱发改事业,我愿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为建设新濮阳、新家园,贡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海尔总裁张瑞敏有一句话,我很赞同,他说,“什么叫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容易?大家公认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的做好它,就是不容易。”
每一位公职人员,每一位濮阳人,让我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各自不简单、不容易的业绩吧!
让我们肩与肩相并、臂与臂相挽,众志成城,以昂扬的斗志、奋发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家园的伟大事业中来!
因为我们的新家园需要你,我们的新濮阳需要你。
需要你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需要你用汗水换来油龙滚滚、需要你用辛劳收获饱满的麦粒、需要你用高尚的灵魂灌溉孩子的心田、需要你在赛场上飞奔、需要你在灯下苦读、需要你为城市的安宁守夜巡逻……需要你在家庭生活中,做个贤良的妻子,做个伟岸的丈夫、做个孝顺的子女、做个慈爱的爹娘……需要你走在大街上俯身捡起脚下一片垃圾,需要你对过马路的老人扶上一把,需要你给外地人热情的指一指路……每一位公职人员、每一位濮阳人,行动起来,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用智慧、用汗水,我们共同努力,将市委政府绘制的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的美好蓝图,变成惊艳神州大地的伟大现实!谢谢大家。
第三篇:携手共建文明城市
《共建文明城市》
谈起文明,大家应该认为是“老生常谈”了,因为连小朋友都能说出一些口号。但在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时刻严以律己呢? 细心观察,“非文明人”随处可见,请看下列场景。
春暖花开的时候,红梅公园里的游人熙熙攘攘,公园管理人用警示线来保护正在茁壮生长的小草。许多游客十分自觉,只是在警示线后面静静地欣赏,望眼欲穿。而另一些游客,还与小草“亲密接触”了。他们越过警示线,经过“艰难险阻”,终于躺在似棉花糖一般柔软、舒适的草坪上,美美地享受着和煦的阳光。他们,感受到了无比的舒适,却使娇嫩的小草感受到了无比的沉重。
再看,一些游客为了拍照,排除管理员和警示标志、警示线等五花八门的“障碍”,心安理得地与花儿们近距离接触,展现出自认为“最美的一面”,摆出了一个个与众不同的造型。只等“咔嚓”,时间停止,留下了自己美丽的身影。
他们,得到了自己镜头里的“美”,丢掉的却是文明行为的“美”。
每当看到这些不文明行为,你也许会皱着眉头嘟囔一句:缺德!是的,这些人所缺少的正是“公德心”,不讲社会公德,不遵规守纪。他们不曾意识到原来自己也是这些事物的“主人”,不知道这些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世间万物都有生命,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甚至是一滴小水珠都有生命。每一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创建文明城市,从我,从每个人做起。让我们携手共建文明城市吧!
觅渡桥小学五(7)班胡宇婷
第四篇:携手共建优秀团支部
携手共建优秀团支部,缔造幸福一家人
今天我们信管与会计一起开了团会,团会主题为:携手共建优秀团支部,缔造幸福一家人对此我感受颇深。更加理解在团支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员,我们要以主人翁的身份,互相合作努力,让我们共同的家更美好!我们一起做游戏,大家在游戏中相互沟通,相互认识。我么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
如果说支部是一艘远航的船,同学们是船上的水手,那么共同的奋斗目标就是引导航船正确前行的灯塔。支部的共同目标,是支部的理想和前进方向,支部这个家庭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而共同目标是通过个体目标实现的,所以作为支部家庭的成员,每个同学都要在实现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是目标的实现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充分享受具体努力的快乐与幸福,从而形成记忆跌荣誉感和责任感。
在我们的支部家庭里,要时刻增自己的团员党员意识,学习团章,从我们加入团支部的那天起,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先锋,开拓进取,勤于思考,促进良好的学风和校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是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团结是支部管理班级的基础,实践证明,团支部只有搞好团结,才能体现出凝聚力、战斗力;才能出智慧出成绩,什么压力都可以化解,什么难题都会解决。
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要携手共进,共同成长,以主人翁的身份建设自己的支部,增强对支部的荣誉感和幸福感,提高支部的活力的凝聚力。通过创新活动手段,保证全体成员严格执行活动计划,从而达到共同奋斗,一起发展的目标。
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理解到,我们都是其中的一员,让集体里的每一个人都好,都感觉到生活的动力与拼搏的乐趣,懂得与大家奋斗,这样一个优秀的集体所遇到的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因为集体拥有与个人不法比拟的智慧。有爱产生动力,和谐铸就辉煌。
我会努力做好这一员的!
信管10-02王欢欢
1010030215
第五篇:携手同行共建共享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
浙江省杭州湾跨海大桥,长达36公里,总投资约118亿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这是在中国。
云南省泸水县六库镇,当地村民只能通过滑索掠过怒江江面去对岸,在江上架一座桥仅需四五十万元,但对于贫困地区来讲十分不易。这也是在中国。
重庆市解放碑商业区,高楼林立,商贸云集,夜幕下斑斓闪烁的霓虹灯和川流不息的人群折射出这里的繁荣与活力。这是在中国。
而就在不到200公里外的重庆市武隆县大山深处一个贫困村,对这里的大多数村民来说,每月几元钱的电费已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这仍然是在中国。
……
也许要问,哪个才是真实的中国?其实,它们都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总体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
同时,发展不平衡问题也逐渐突出。由此带来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像一个个谜团一样,让人们充满了探究的热情。
● 发展不平衡问题为何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促改革,就是为了让全国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民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华大地上创造了震古烁今的人间奇迹。
——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9年的近7%,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对外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二,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1978—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4元增加到17175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33.6元增加到5153元,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并正向更高水平的小康迈进。
——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依法治国深入推进,教育、科学、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空前增强,全社会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但我国在方方面面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凸显,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比如,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改革开放后城乡收入差距曾一度有所缩小,1983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82∶1,但后来又逐步拉大,2009年扩大到3.33∶1。从绝对差距来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09.8元,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关,达到1242.6元,2009年达到12022元。
比如,区域发展差距明显。30多年来,各地居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不同地区间收入差距在拉大。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年人均收入为38587元,西部地区为18090元,差距达2万余元。从省际差别来看,最高的上海市年人均收入为76976元,最低的贵州省为9187元,两地相差67789元。
目前全国4007万贫困人口中,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高达94.1%。
比如,除经济差距外,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也较大。目前西部地区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仅为东部地区的73.5%;城市拥有约70%的卫生资源,而广大农村只拥有约30%的卫生资源,农村居民人均卫生费用不足城市居民的1/4。
再比如,同经济发展相比,社会事业等发展相对滞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公平的问题比较突出;医疗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人民群众对看病难的反映仍比较强烈;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一些基本保障制度有待健全;等等。
应该说,目前我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方面和不同层次,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 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何在?
2009年12月下旬,一部名叫《国情备忘录》的电视纪录片在广大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这部纪录片以广阔的视角、形象的手法对我国国情作了深入解读,也生动展现了我国发展
不平衡状况,使人们对城乡、区域等方面的发展差距有了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
发展不平衡,概括地说,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不匹配和不和谐的关系。它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无论在全球还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始终广泛存在,只不过在不同阶段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必须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地、全面地、具体地进行分析。那么,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一是自然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自然条件迥异,决定了不同地区发展存在“先天性”差异。比如,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气候宜人,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占据先天发展优势;西部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和戈壁沙漠,气候干燥,生态恶化,交通闭塞,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及贸易往来受到限制,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因素多。
二是历史原因。数千年来我国就一直存在发展差距,国家的经济重心处在不断变迁中。中原地区很长时间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唐代以后特别是北宋以后,经济中心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转移。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70%以上 的工业和交通运输设施主要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虽然国家在“一五”计划、“三线”建设时期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和扶持,但总体不平衡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改革开放以来,纵向比较,各个地区都有很大发展;横向比较,地区差距在拉大。
三是政策原因。我国发展不平衡的一些问题,也与一定时期内实施的具体政策有关。比如,改革开放后,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采取积极促进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率先开放的政策,在投资、财税和金融等方面对东部地区进行倾斜。这些政策给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但客观上也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发展的差距。
四是体制原因。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有体制的因素。比如,计划经济时代不尽合理的价格体制对城乡、区域差距扩大有明显影响,国家为积累工业化所需资金,长期维持了能源原材料产品和农产品的低价格,使中西部和农村发展受到抑制。又比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观念、资金和管理等的差异,市场竞争会造成不同
市场主体的优胜劣汰,从而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也会扩大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不同主体间的差距。
●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发展不平衡问题?
现代管理学中有个“木桶原理”,讲的是木桶容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而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它启示我们,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状况,不仅要看较高发展水平的部分,而且要看较低发展水平的部分。如果不注重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的相互协调,就会制约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一般来说,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螺旋式前进的过程,平衡是相对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经济社会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有利于保持竞争的压力与活力,有利于打破平均主义,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但不平衡问题如果长期持续,也会带来不可忽视的危害。
从经济角度看,会使国民经济难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差距长期过大,会导致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制约社会消费需求总量的增加,影响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地区差距长期过大,容易加剧地方利益竞争,出现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贸易壁垒等情况,区域间的
经济摩擦和利益冲突会增多,直接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进而降低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
而且在过大的发展差距下,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的资源、资金和人才等生产要素,会不断流入东部地区和城市。这将对落后地区和农村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不利于它们形成自我发展能力,从而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从社会层面看,容易使整个社会产生心理鸿沟,削弱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会成员身心和谐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发展差距过大,会导致沟通理解障碍,滋生冷漠、不满、对立、仇视情绪,加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一些地方社会仇富心理滋长、群体性事件增多等,与发展差距过大有很大关系。
发展不平衡问题若处理不好,还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一些国家历史经验表明,当发展不平衡问题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纠结在一起时,往往成为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的诱发因素。
能否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挑战。发展不平衡,说到底就是发展不科学的表现;解决
发展不平衡问题,根本要靠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现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它深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既切中了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要害,又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是破解发展不平衡的根本思想武器。只有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才能逐步推进城乡、区域的均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如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成都,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大农村,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2007年与重庆一道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成都开始了一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变革。3年来,成都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城乡发展差距有所缩小,城乡一体化取得积极进展。
蓉城大地的探索实践,可以说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党和政府采取
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连续7年下发“一号文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取消农业税、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我国城乡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任务还很重。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着力在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上取得突破,推动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共进的良好局面。
——以加强“三农”为根本立足点。“好风凭借力,惠农正当时。”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有条件拿出更多财力来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因此,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制定重大决策时,必须优先向“三农”倾斜。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饮水、公路、沼气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按照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
——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为重要着力点。加快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2010年中央财政将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2009年增加930亿元,地方各级财政也相应增加了投入。积极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动员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方面人才下乡进村,直接为“三农”服务。
——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为战略着眼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犹如“车之两轮”,只有双轮驱动,才能协调推进。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继续采取积极措施,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让有条件的进城农民有序变为市民,逐步融入城市社会。
——以城乡改革联动为关键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深入推进城乡配套体制改革。一方面,要深化农地经营、集体林权、农村金融、农垦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挖掘农业自身潜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促进城乡互通、开放、融合的体制机制,在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公共服务方面推进现有制度的城乡接轨、城乡融合。
● 如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2010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提出今后10年的目标任务和要着力做好的重点工作。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之际,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全方位部署,不仅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的新一轮发展,也将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10年前,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后来根据国家整体发展的需要,又先后实施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近年来,又出台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在这些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有力推动下,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8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全面超过东部。2009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同比分别增长10.7%、11.7%、13.4%和12.5%,西部地区增速继续处于领先地位,中部和东北地区增速继续快于东部。目前,中国经济四大板块逐渐成型,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当然也应看到,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必须立足长远、合理规划,进一步加大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逐步形成东中西良性互动,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一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强化支持,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健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使其成为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
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是积极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细化国土开发格局的空间尺度,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建立健全资源开发有偿使用制度和补偿制度,加大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和落实相关规划和政策,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快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今年中央将陆续投入330亿元,大力支持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完善欠发达地区综合发展规划,多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落后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鼓励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对口支援,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纽带、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互惠互利机制,调动各方面参与扶贫的积极性。
四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仅要缩小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而且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完善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的的公共财政体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今年中央拟安排均衡性转移支付4168亿元,比上年增加250亿元。要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责,建立健全考核体系,推动中西部地区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让所有地区、全体人民都共同富裕起来,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在党的领导下经过亿万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一个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中国,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