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一年级地方课程工作总结202_.1
编辑:逝水流年 识别码:11-1136295 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12 17:01:27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一年级地方课程工作总结202_.1

一年级地方课程工作总结

学校课程的设置,是国家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要祢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是根据学校的性质特点、条件资源、学生兴趣等来确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旨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促进学生健康和全面发展。它反映的是学生的个性,体现的是学校的特色。我校在办学目标上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达到:心灵纯净、双手灵巧、头脑聪明、体魄健康、实践创新。

一、领导重视,教师协力。

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这一核心理念,学校非常重视这项工作。老师积极投入,以上好校本课程为己任。老师和其他老师通力协作,查资料、寻资源,图书室、电脑室、荣誉室、少先队室等的管理人员积极配合,教师群策群力,学生积极参与,家长热情支持。

三、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三性”。

1、主体性: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创设主体参与的时机,留足参与时空,保证参与权利。

2、实践性:创设实践的机遇与环境,引导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亲身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自我发展。

3、创新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以强烈的探究欲、好奇心大胆想象,不断观察,积极反思,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积极创新。

四在评价过程中注重“三原则”。

1、整体性原则: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整合,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贯彻到校本课程实施中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作为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提供对课程修改的信息,实践于教学。

2、多元化原则:强调评价的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化标准,肯定学生与社会交往的多元方式。不仅允许问题的认识有不同的理解,对问题的解决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

自己所学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实现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社区人员评五结合的方式。

3、过程性原则: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在学习过程,重在应用,重在亲自参与实践活动而获得的情感和体验,重在学生的全员参与。在评价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五、我们的打算

在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本学期二年级开设的是文明礼仪,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具体体现在:

1.现已开设的校本课程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的学生,有的学生有更新的需求。2.个别同学思想陈旧、保守,对开设的校本课程毫无兴趣,只注重语数等主科的学习。

3.有的同学只适应接受性学习,学习方式有待于进一步转变。面对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准备在下一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1.根据学生的需求、爱好,扩大校本课程的门类,以便更好的满足学生。2.多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3.尽量加强课程间的联系,更好的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增强实效,帮助学生改变思想认识。

4.采取更为灵活的教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能力。

总之,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面,我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但我们将充满信心,不断努力,让我校的校本课程更具生机与活力,让我们的校园百花齐放

素质教育小学

202_.1

第二篇:一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范文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8人,男生30人、女生28人,因为是刚进入一年级进行学习,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上课时间什么时候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要掌握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由于学生年龄小,爱说、爱动、爱表现是这个年龄的主要特征,这也是我们利用的优点。

二、教材分析:地方课程教材主要以探索活动和生命的秘密两书为教材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单元我上学了、第二单元良好的习惯,第三单元学校的一天,第四单元银色的冬天。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编排的特点是结合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情景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组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抓住了小学生兴趣多好奇心理强,设计了富有趣味的探索活动为主题,呈现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尊重儿童的生活和需要,以儿童生活和空间的发展为线索,选取儿童必须的、感兴趣的、真实的对儿童有意义的内容设计主题活动。

2、重视主题活动和游戏中的体验感悟,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发儿童的兴趣,并引导儿童体验和感悟,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3、重视学习方法的引导,主题构件模式多样化,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提升,以问题解决为主,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和初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学习,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生活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知识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的过程,感受学习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知识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第三篇: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教学计划

一、班级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开始时学习习惯,行为习惯都没有很好地形成,对周围的新事物比较感兴趣,好动好玩的天性还很明显。所以前面的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为主,包括上课、活动等要求要明确,并且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加强巩固。后面的学习中慢慢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踢毽子比赛等,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二、教材分析:

《人、自然、社会》一年级分册是依据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编写的,共有26课,一上年级共有15课,各主题的课文安排如下: 校园环境:《垃圾箱在哪里》、《让教室更整洁》、《怎样洗手更干净》 校园文化:《认识新同学》、《管好我们的物品》、《我们一样吗》、《男孩和女孩》 校园活动:《我们做游戏》、《玩小棒》、《跳房子》、《踢毽子》、《挑花线》 和谐校园:《下课了》、《怎么办》、《走路的安全》

编写特点:教学内容的具体化。教学内容的具体化有利于摆脱空洞说教模式的束缚,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更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创造儿童参与活动过程、思维过程的条件。在实践过程的层面上实施方法指导,满足儿童实际发展的需求。

三、教学措施:

1、由于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本册教材采用图文结合,以图为主组织编写,不要求学生认读,更不是字、词、句的教学,所以只要求学生参与并完成图文所承载的活动,2、每课的教学目标在一个具体的活动中完成,设计并组织好活动,想方设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

3、因教材具有一定弹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顺序、组合、难易上的弹性处理,随时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做适当调整。

4、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探索地方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班队活动、户外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学校开展的综合性活动有机整合,拓展地方课程的时空领域,提高教学效果。

1、认识新同学

课程目标:

1、鼓励一年级学生进行相互交往的活动,尽快促进同学之间的熟悉和了解。

2、帮助学生学会几种与别人交往时自我介绍的方法。

3、帮助学生认识并简单描述自己的特点。活动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大胆介绍自己,学会与别人交流 教学准备:两个电话玩具

活动安排及过程:

一、介绍自己:

1、怎样介绍自己?

照照镜子,找找自己的外貌特点,想想自己有什么爱好、特长?

2、教师示范:介绍自己(注意礼貌用语)

3、让几个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及时点评,指出优点,改正不足之处。然后分小组互相介绍自己。

二、我们来打电话 准备两个电话玩具

1、怎样打电话?怎样接电话?思考礼节

2、模拟打电话和接电话的情景:老师来电话了和给同学打电话。

3、分小组玩打电话的游戏。三,我也来玩

1、三个人表演玩游戏,再请另一个人表演想跟他们一起玩。

2、想一想:想跟他们一起玩,怎样说比较好?

3、叫几个同学模拟尝试,然后边尝试边拼议。

四、向老师介绍自己

1、设置情景:路上碰到老师,老师问我一些事情,我怎么回答?

2、表演几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不敢回答、跑掉不回答、有礼貌地回答等,让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恰当的?

3、模拟情景,让学生尝试体验并进行评议。板书设计:认识新同学

有礼貌

大方

教学反思:这节课学生表现比较活跃,大部分的孩子都愿意上来介绍自己,有介绍自己的年龄、姓名、兴趣爱好,也有的小朋友还展示了自己的才艺,给大家唱歌,跳舞,讲笑话,1班还有一位学生把整个《三字经》都完整地背下来了,非常精彩。学生丝毫没有害羞的情绪,表现得很大方,但个别学生说得比较简单,就说了下姓名,还没有完全融入其中。

2、我们做游戏

课程目标:

1、让学生感受传统游戏的魅力,吸引学生参与游戏。

2、学会玩“石头 剪子 布”和“踢脚绊伴”两个游戏。

3、学习按规则进行游戏,逐渐建立规则意识,从游戏中学习交往。活动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学会玩“石头 剪子 布”和“踢脚绊伴”两个游戏,能建立规则意识。

教学准备:每组准备一根小棒

活动安排及过程:

一、学习“石头 剪子 布”游戏

1、我们玩过哪些游戏?哪个游戏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讲解“石头 剪子 布”游戏的规则。

3、两人一组练习这个游戏,看谁能获胜。

二、点将游戏

1、全班学生分成4组,每组推选两个人,作为各自的“帅”,利用“石头 剪子 布”选出先后,分别进行“点将”,赢的人先挑选一个“将”,输的人后挑选,依次把一组的将挑完。

2、按照挑选的顺序,进行“将”对“将”的比赛,也用“石头 剪子 布”的形式,赢的则把输的一方的“将”俘虏过去,这样依次往下比赛,直到结束。

3、统计哪一队的“将”多,最后“将”多的那一队获胜。

三、玩“踢脚绊伴”游戏

1、给每组准备一根小棒,讲解游戏规则。

2、演示这个游戏,让学生有大致的了解。

3、背诵“踢脚绊伴”的童谣。

4、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到各组进行指导。板书设计:石头 剪子 布

教学反思:石头 剪子 布这个游戏,课前统计了一下100%的学生都会玩,那么课堂上怎么学就不是难点了,重点是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所以先在两人小组中活动,采取三局两胜的办法,然后小组决出一个优胜者与其他组比赛。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谁都想参与。第一轮结束了教师在点评中表扬了遵守规则的同学,能文明比赛的同学。因此在玩“踢脚绊伴”游戏时,学生有较明显的进步,比赛也很秩序。

3、玩小棒

课程目标:

玩小棒是一个有较强的竞争性的活动,同时又是一个需要仔细观察判断,静心才能进行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和竞争意识,也有助于锻炼发展学生的手的小肌肉群。另外,对游戏结果的小棒计数与计分则具有数学的意义。

活动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掌握玩小棒的规则,能对游戏结果正确判断 教学准备:小棒

活动安排及过程:

一、活动的开始阶段,可以不分小棒的颜色而以小棒的根数来计分,以简化计算。

二、活动指导。

活动一 玩过“玩小棒”的游戏吗?

1、玩过“玩小棒”的游戏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请几位学生上来介绍。

2、撒小棒的方法和规定

(1)小棒握在手中,一端立在桌面,松开手,让小棒自己散开倒在桌上。(2)如果撒的时候小棒掉在地上,就失去这一轮再捡小棒的机会。(3)可以几个人商量自己作出新的规定。

3、捡小棒的方法和规定

(1)手捡散在桌上的小棒,也可以用一根小棒去拨开或挑开小棒后捡。(2)玩小棒时,如果移动了其他的小棒,就失去这一轮再捡小棒的机会。活动二 我们都来尝试一次“撒小棒”和“捡小棒”。每人一小把小棒,试玩几次。

活动三 分成二人小组玩。

1、用“石头、剪子、布”决定谁先玩。

2、捡完小棒后数每人捡的小棒,取棒多的为胜。活动四 根据不同颜色记分的比赛

1、我们四人一起来玩不同颜色计分的游戏。

2、先看看每种颜色的不同得分。

3、我们来算算得分。板书设计:玩小棒

教学反思:玩小棒有一部分孩子已经学会了,知道怎么玩,怎么记分,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结合书本上介绍的知识请这些学生来介绍补充,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玩得比较有序,能想到用前面的石头剪子布来决定谁先玩,最后在记分时我们结合书上的要求先自己算一算,然后比一比,看谁的分最多。当然有学生带来的小棒记分要求有所不同,可以请学生介绍一下。

4、跳房子

课程目标:

锻炼与发展孩子们的腿、脚部的肌肉以及跳跃与身体平衡的能力,学会跳房子。活动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跳房子的游戏规则,能遵守游戏规则 教学准备:沙包一个

活动安排及过程: 活动一 跳方格。

1、我们来玩跳房子的游戏。这个游戏又叫踢石子。

2、老师把大家带到跳房子的场地。

3、老师或请事先指导过的学生示范怎样玩跳房子的游戏和规定。(1)石子时不能扔出目标方格外。否则就失去本轮继续下去的资格。(2)方格时不能踩线。否则也失去本轮继续下去的资格。(3)跳房子回来时,只要求不跳出两条边线之外就可以了。

4、请几位学生试试玩跳房子的游戏。看看有什么问题。

5、分小组活动。活动二 跳圆圈。

1、跳房子还有不同的玩法。

2、我们来看看“跳圆圈”是怎样的。3、老师示范介绍跳圆圈的方法。4、让看懂的学生试试玩玩。板书设计:跳房子

教学反思:跳房子学生在小学前也接触过,学生比较感兴趣,而书本上介绍的房子与学生玩的有所不同,所以先请学生看书说说书上是怎么玩的,书上的跳方格,跳圈圈比较简单,学生都能看明白,最后教师补充了我们日常玩的跳房子图,请学生来介绍规则,并且实践一下。

5、挑花线

课程目标:

1、学会挑花线的游戏,能够掌握花线的基本变化。

2、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通过各种变化,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花线的基本变化,能挑出一些基本花样。教学准备:花线一根

活动安排及过程:

1、请一位会挑花线的学生给大家表演游戏。

2、教师示范最基本的挑花线形式,套在手上,让每个学生一步一步地跟着教师学会基本方法。

3、两人合作挑花线。

4、三四人合作挑花线,相互学习挑花线的新花样。

5、分组进行比赛,看谁的花样多。板书设计:挑花线

教学反思:这个游戏玩过的小朋友不多,女孩子会玩的有一部分,男孩子也有几个会玩。所以课堂上先请会玩的学生介绍,其他学生观察模仿,两人一组先学习,书上介绍了一些基本花样,先让学生观察图,请会玩的同学说说方法,有的花样可以有不同方法来挑。由于这个活动灵活度比较大,学生可以在课后与同学、家长一起研究,一起活动,探索花线中的奥秘。

6、踢毽子

课程目标:

1、学会踢毽子,并能在平时经常进行这个活动。

2、通过游戏活动,锻炼孩子的腿、脚部肌肉以及身体的协调能力。

3、制作牵线毽子,培养保持运动的好习惯。活动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踢毽子的基本方法,能掌握一种踢法 教学准备:毽子一个

活动安排及过程:

一、制作牵线毽子

1、教师出示一个牵线毽子,先自己演示踢牵线毽子,再请一位学生演示踢牵线毽子。

2、讲解牵线毽子的制作方法,演示

3、学生制作牵线毽子,教师巡回指导。

二、我们来踢牵线毽子

1、请几位会踢牵线毽子的学生表演踢牵线毽子,并说说他们的感受。

2、自己练习踢牵线毽子。

3、演示剪掉牵线之后怎样踢毽子。

4、练习踢剪掉牵线的毽子。

三、踢鸡毛毽子

1、教师演示怎样踢鸡毛毽子,要求用脚的内侧接触鸡毛毽子。

2、让会踢鸡毛毽子的学生进行演示。

3、每组提供一个鸡毛毽子,试试踢鸡毛剪子。板书设计:踢毽子

教学反思:在课前我了解了体育课老师也要求带毽子,学生也尝试着在踢,但请学生示范时发现动作不是很规范,不少学生单脚正踢时脚都是直的伸出去,因此,教师就先让学生观察书上图,介绍4种踢法,说说每种踢法的特点。重点研究单脚正踢,通过组内练习,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7、我们一样吗?

课程目标:

1、知道每个人的长相,高矮,大小,声音各不相同。

2、看一看,比一比,听一听,我们有什么不同。

3、根据声音不同听辩班里的同学。

4、根据长相不同摸辨班里的同学。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前准备:蒙脸的头巾一块

教学重点难点:能根据人的一些基本特点判断同学间的异同点

活动安排及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我们班所有的小朋友:我们一样吗?(不一样)我们的长相不一样,声音不一样,我们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有长头发有短头发,有穿红色衣服的,也有穿花衣服的,头上的蝴蝶结也不相同。

二、比比手的不同

1、同桌比比手的大小。

2、说说我的手和你的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说说你的手和他的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和老师比手,说说不同。

4、画一画我的小手成长路线,可以一个学期画一幅。

三、说说XX和XX不同的地方。(大家说)

四、说说老师和XX不同的地方。

五、游戏:听声音辨人

一人上讲台,蒙上眼睛,选一位学生向他问好,猜猜他是谁。

六、游戏:瞎子摸人

一人蒙上眼睛,摸人脸蛋,猜猜他是谁。

七、小结

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我们自己的特点,希望我们班的同学能记住班里每个同学不同的特点,了解你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和更多的人做朋友。板书设计:我们一样吗

教学反思:让学生观察小朋友之间哪些地方是相同的,然后重点说一说我们哪里不一样,学生从各个角度来说,说的很细致,除了长相,高矮,大小,声音各不相同,还发现女孩子有头饰,男孩子没有,女孩子之间也有很多细微的差别,在游戏中学生能根据这些差别辨认。

8、男孩和女孩

课程目标:

1、知道男孩和女孩的不同,形成性别意识。

2、初步学习用自己的标记记录调查内容,并能用语言表达。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前准备:挂图、记录表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男孩和女孩的不同,形成性别意识。

活动安排及过程:

一、看书,比较书中男孩与女孩的不同

1、哪个是男孩?哪个是女孩?

2、男孩和女孩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一样?

3、明确自己的性别。

所有的男孩请起立!所有的女孩请举手!数数我们班有几个男孩,有几个女孩?

二、小小采访员

1、运用采访记录表记录男孩、女孩的不同喜好。

(男孩喜欢的记录在男孩的圈中,女孩喜欢的记录在女孩旁的圈中,共同的喜好记录在两圈交集处)

2、互相交流自己的采访内容。

3、老师出示图标,(书P17页)请学生注明这是什么地方?

三、我会画 我来画个*孩

板书设计:男孩和女孩

教学反思:学生之前已经知道了男孩和女孩这两种称呼,这节课通过学习,学生能发现男孩和女孩的不同,形成性别意识。并且会根据男孩和女孩的特点来设计特殊的标记,比如厕所,浴室的标志,并能用语言表达。

9、怎样洗手更干净

课程目标:

1、学习洗手的方法,初步学会洗手。

2、教育学生经常洗手,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活动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正确地洗手,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 教学准备:水、肥皂

活动安排及过程:

一、活动一 谁的手干净,谁的手脏?

1、看看自己的手。我的手脏吗?

2、看看同学的手。我们来比较一下:谁的手干净,谁的手脏了?

二、活动二 我们来洗手。

1、给每个小组一盆清水。我们一起来洗手。

2、看看洗过手的水,看看洗过的手。

3、我的手洗干净了吗?

三、活动三 我们来用肥皂洗手。

1、给每小组一块肥皂。我们来用肥皂洗手。

2、先把手浸湿,擦上肥皂,把肥皂放在肥皂盒里,两只手互相仔细地搓擦着洗手指,洗手掌,洗手背

3、再在清水里洗去肥皂。

4、仔细地看看洗过的手,仔细地看看洗过手的水。(1)问:手变干净一点了吗?

——手变干净了。

(2)问:水变怎样了? ——水变脏了。

5、讨论。

(1)手上沾着的水干净吗?手上沾着的水是盆里的水吗? 盆里的水脏了,手上留下的水也是脏的。(2)我的手洗干净了吗?

我们的手还没有洗干净。怎么才能把手洗干净呢?

四、活动四 我们用流动的水洗手。

1、我们可以用流动的水来洗。(1)用自来水龙头里流出的水洗手。(2)或者用舀一杯水冲的方法洗手。

2、我们用流动的水洗手(1)先用清水洗一洗。(2)再擦上肥皂仔细洗。(3)把肥皂冲洗干净。(4)最后把手洗干净。

板书设计:洗手的步骤

四步洗手法

教学反思:个别学生在幼儿园就学会怎样洗手,并且对搓的这一步过程非常清楚。于是我就请这些小朋友来介绍。然后通过观察书上的图片进一步学习四步洗手法。最后结合甲流要注意个人卫生,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张正确洗手宣传卡,进行宣传和教育。

10、垃圾箱在哪里?

课程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垃圾箱的作用,从而能用好垃圾箱,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3、培养学生讲卫生不随手乱扔垃圾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保护环境的意识、态度和价值观,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活动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垃圾箱的作用,能制作简单的垃圾纸盒,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活动安排及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1、课件出示:这样做对吗?引出课题:垃圾箱在哪里?

2、找垃圾箱。

(1)说说我们教室里的垃圾箱在哪里?学校里的垃圾箱在哪里?(2)这些垃圾箱有什么用?你用过吗?什么时候?

3、给垃圾箱找个家 老师这儿有很多垃圾箱,请你给它安排一个最适合它呆的地方?(你在什么地方看见过这样的垃圾箱?)课件出示形状各异的垃圾箱让学生进行选择,教师事前进行了适当的归类。

二、学文明理,交流反馈

可是,面对这么多漂亮的垃圾箱,有的人竟然视而不见。

1、看两则自拍的录相:是他们找不到垃圾箱吗? 片段一,(1、学生在喝完饮料后随手乱扔饮料瓶。

2、吃完饭后,餐巾纸扔在了地上。

3、吃完零食,把包装纸扔在了垃圾车旁。)评一评:A、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B、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3、说一说,你还看见过哪些不讲卫生的行为?你想对那些乱扔垃圾的人说些什么?(同桌讨论。意在引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4、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垃圾箱的世界里,你会有什么感觉?(学习小组讨论。意在引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三、以理促行,互动探究

那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做起呢? 马上动手,给教室美容。

四、动手实践,拓展延伸

1、课件示:一个男生在做完手工后,将桌上的纸屑吹到了课桌下。帮这个男同学出出主意:身边没有可以扔果皮纸屑的垃圾箱该怎么办? 学习小组讨论解决方案。

(1)变废为宝。用现成的纸盒做适当的改装就可以了。(2)找一个塑料袋

五、合作体验,活动汇报

板书设计:垃圾箱

可回收

不可回收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学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垃圾箱的作用,在课堂上小朋友纷纷举手发言,对学校、小区、公园等地方的垃圾箱进行了介绍,从形状、功能分类、颜色等多个方面去了解,可见孩子们对于垃圾箱已经有了很深入地认识,课堂上还请学生自己来设计垃圾箱,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保护环境的意识、态度和价值观,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11、让教室更整洁

课程目标:

1、初步懂得爱护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简单的清扫环境的方法。

2、初步感受参与整洁漂亮的教室创设活动的乐趣,养成从我做起的良好卫生习惯。

活动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懂得爱护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简单的清扫环境的方法。教学准备:抹布、扫帚

活动安排及过程:

活动一: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1、整洁、漂亮的教室是怎么样的?

2、我们的教室整洁、漂亮吗?为什么?

3、怎样使教室更整洁漂亮吗?为什么?

活动二:带领学生去参观其他班级,通过活动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室环境的积极情感。活动三:分组讨论

1、保持环境整洁,我能做到哪些?

出示几张图片,对照图片,说说自己哪些做到了,做到的学生发一颗五角星以表示鼓励。

2、还没有做到的,我该怎么办? 活动四:实际行动

老师指导学生如何打扫教室。板书设计:让教室更整洁

教学反思:从每月学校进行的大扫除引入,让学生说说活动后的体会,学生都感觉大家都干得很起劲,把教室打扫干净,学习也更加开心。然后让学生来介绍自己的教室,3班的孩子很会观察,把班级中特色的地方介绍的很仔细,希望展示给大家的是一个既整洁又充满活力的教室。在我为教室添光彩中,孩子们都表示要从自己做起,保护教室的环境卫生,使教室更加整洁。

12、管好我们的物品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的学习用具有哪些,能进行整理和存放,带齐每天的学习用具。2.学会保管书本、铅笔、钥匙、胸卡等自己的学习用具。

3.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整理书包,能自己动手整理书包,提高学生解决整理、存放学习用具中碰到的问题的能力。活动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能整理自己的物品,学会收拾书包 教学准备:书包,学习用品等用具 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入

1、口述谜语:“身子方来耳朵长,上学背在我身上,别看它的各自小,多种知识肚里装。”猜一猜:这是什么?(板书:书包)

2、书包是我们每天学习都会用到的重要东西,那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有哪些学习用品?它们有什么用途?

3、请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书包。

4、提问:你们知道书包的用处吗?(学生交流,师适时点拨、纠正)。

5、小结:书包里装的东西可真多啊,它方便了我们的学习。所以我们每天都要背着书包上学。

(二)电脑

1、(看背投:上课铃响了,大家都准备好了。可是小胖却急得满头是汗,胡乱地翻书办,找书本和文具盒。)

2、提问:小胖为什么会这样呢?

3、学生交流、归纳:书包里乱糟糟,找东西困难;不认识要找的书本;可能忘记带了要用的书本„„

4、小结:为了不发生小胖这种情况,我们要认识各种书和练习本,还要学会整理书包。

5、板书:认识书本和练习本,学会整理书包

(三)活动导行

1、认识各种教科书的封面

(1)书包里有那么多书和练习本,可你能分清么?让我们先来看有哪些书本。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书么?读一读封面的字

(3)想一想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4)(学生活动:认识数学、英语等主要的教科书,交流怎样记住它们)

2、认识不同用处的练习本

(1)还有那么多的练习本,让我们也来认识他们。

(2)对各种练习本的特点作简单介绍。

3、游戏:一人报名称,一个取书或练习本。

4、全班活动:教师根据课程表表学科名称,让学生从书包里取放书和练习本。

实践活动二:整理书包

1、提问:你们的书包是谁整理的?

2、(教师示范整理书包的程序和方法:边示范边解说,并提醒学生可以按顺序,也可以按书包的款式分“格”摆放,只要能方便自己拿就行)

3、学生展示、交流:两名学生整理书包,其余学生观察、比较、评析。

4、整理书包比赛

比一比,看谁整的既好又快。学生评议,教师引导作些点评。

(四)故事明理

1、(听录音:《伤心的书包》)

我是一只新书包,我的主人叫明明,是一名刚上学的男孩。别看我现在灰头土脸,浑身脏兮兮的。我刚到明明家时,可鲜亮了。可是明明一点也不爱惜我,才变成这个样子的。你看,他吃了油炸鸡翅,油腻腻、脏兮兮的手就往我身上擦;他和同学踢球时,就把我随手扔在地上。有一次郊游,他走累了,把我放在地上,当凳子坐„„唉,但到其他同学的书包,一个个干干净净的,我真羡慕啊!

2、议一议:听了书包的话,你有什么感想?(学生交流)

3、你能想想办法让明明的书包高兴起来么?

4、小结:爱惜书包

(五)活动总结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

小书包,好朋友,天天陪伴我,时时方便我;

不乱涂,不乱扔,书本分层放,文具摆整齐。

自己书包自己理,大家见了笑嘻嘻。板书设计:管好我们的物品 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整理书包比赛,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用具有哪些,能进行整理和存放,带齐每天的学习用具。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整理书包,能自己动手整理书包,提高学生解决整理、存放学习用具中碰到的问题的能力。

13、怎么办

课程目标:

1.说出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问题。2.尝试解决学习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3.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提高自己适应新的学校生活的能力。活动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解决学习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提高自己适应新的学校生活的能力。

教学准备:幻灯片

活动安排及过程:

活动一:在学校里有时候也会碰到问题。

我们在学校里快乐地生活,但有时候也会碰到问题。

1、指导学生看教材中的小朋友们在学习生活碰到了哪些问题? 2、引导学生讨论碰到问题怎么办? 活动二:说说自己碰到过的问题。1、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碰到过的问题,包括生活上、学习上的各种问题。2、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代表小组向全班同学交流,教师选择学生中碰到过的问题进行板书。活动三:我有了办法。

同学碰到过那么多的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可针对一个个具体问题展开讨论,让同学把自己的经验或想法说出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讨论,形成比较科学的解决问题方法。板书设计:怎么办 教学反思:

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展开,让孩子说出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并尝试解决学习生活中碰到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提高自己适应新的学校生活的能力。

14、下课了

课程目标:

1.知道下课了,要注意安全,不要追逐打闹。2.知道下课该做些什么安全的游戏。

3.通过交流、讨论,养成课间不追闹的习惯。活动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课间文明游戏,养成良好的课间活动习惯 教学准备:课中操

活动安排及过程:

一、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可一项一项看,一项一项说活动内容。)

再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大家一起玩,守秩序,团结友爱。)

2、学说话。

“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下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哪些游戏?

3、说说我们下课时是怎样做的,表扬好的同学。

二、课中操。

我学老鹰飞飞,我学马儿跑跑,我学鱼儿游游,我学青蛙跳跳。

我在可爱的学校,快乐得像只小鸟。

这首儿歌可配上动作,作为课中操。

三、行为指导。

1、听老师说下课后做些什么。

(1)下课以后,准备好下课要用的课本、文具。(2)要大小便的小朋友上厕所。

(3)休息一会儿,做安全有益的游戏。

(4)上课铃响,马上进教室坐好,等老师来上课。

2、进行上述事项的行为操练。板书设计:下课了 教学反思:

课间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他们会很放松的去玩,但同时也会碰到一些问题,通过学习孩子知道下课了,要注意安全,不要追逐打闹。知道下课该做些什么安全的游戏。并通过交流、讨论,养成课间不追闹的习惯。

15、走路的安全

课程目标:

1、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道路安全。

2、知道靠右走的规则,走路要注意道路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要在马路上玩等。活动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基本的交通规则,能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道路安全。教学准备:交通标志,交通录像片

活动安排及过程:

活动一 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对?

老师出示一些图片,包括让大家看书上的插图。请孩子们讨论。活动二 马路上是人来车往的地方,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老师以案例谈话和讨论的形式,告诉孩子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活动三 我们怎么过马路?

1、横穿马路要走过街天桥。(1)过街天桥的图片。

(2)说说附近我们走过的过街天桥。

2、横穿马路要走地下通道。(1)看地下通道的图片。

(2)说说附近我们走过的地下通道。

3、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1)我们怎么通过人行横道?

(2)先看看左边的马路,再看看右边的马路。(3)我们来试试怎么通过人行横道 活动四 放学路上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走路的安全 教学反思:

这也是孩子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通过学习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道路安全。知道靠右走的规则,走路要注意道路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要在马路上玩等。课堂上还请学生自编了交通安全歌。

第四篇: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

一、我的家乡在哪里

1、云南的位置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1页内容。【教学目标】

1、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学会辨认、查找地图,知道家乡在祖国的地理位置。

3、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认识云南省的位置。【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在地图上查找云南省以及家乡的大致位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边欣赏歌曲,教师谈话:家乡在你的眼里又是怎样的呢?

3、学生述说,板书课题。

二、看地图,找家乡

1、认识祖国的地图

大屏幕出示中国政区图,看看中国的形状像什么?

2、看地图,找云南省的位置

(1)让学生在中国政区图上将云南省找出来,涂上颜色。(2)讨论:云南省在中国的什么位置,云南省的形状像什么?(3)让学生在云南省政区图上将省会昆明市找出来,涂上颜色。

3、找家乡的大致位置

(1)教师介绍:石屏县在云南省的什么位置?(2)学生用“我的家乡在 省 县 ”来说话。

三、课堂总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只有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家乡,努力建设家乡,家乡才能富裕,国家才能富强,爱祖国要从爱家乡、建设家乡做起。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上册《奇山异水之云南》教学设计

2、省会昆明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2页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昆明的美,以及它为什么叫春城。

2、了解昆明的一些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知道昆明为什么叫春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哪些城市的别称吗?春城是指哪座城市呢?为什么被称为春城?

2、揭示课题

3、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认识昆明

1、听老师读课文第一段,说一说昆明为什么叫春城?

2、学生听完课文第一段回答。因为昆明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所以我们称它为春城。

3、教师补充介绍昆明。

(1)昆明地处低纬度高原,天气常如二、三月、花开不断四时春,人称“春城”,是云南省的首府,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云贵高原中部,云南省东部,滇池盆地北部,三面环山„ „

(2)昆明四季温暖如春,全年温差较小,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时月平均气温19℃,最冷时月平均气温7.5℃。虽然昆明有“春城”的美称,但但一日之间有四季„ „

4、欣赏昆明图片,感受昆明之美。

三、课堂小结,共享昆明之美

1、完成第五页“想一想,做一做”,小组内交流分享。

2、说话练习:昆明是一个 的城市!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上册《奇山异水之云南》教学设计

二、家乡的山水

1、云南第一峰——卡格博峰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7页内容。【教学目标】

1、了解云南第一峰卡格博峰地理位置。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感受云南第一峰的美丽神奇。【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说清卡格博峰的位置 【教学准备】

卡格博峰图片、云南省地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卡格博峰图片,感受美丽。

2、引入课题:云南第一峰——卡格博峰。

二、合作学习,走进卡格博峰

1、自主学习课文,勾画了解到的知识。

2、小组内交流。

3、分享成果:卡格博峰是云南第一高峰,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内。

4、在地图中找出卡格博峰位置。

三、欣赏图片,感受美丽

1、欣赏卡格博峰图片,再次感受美丽

2、课堂小结,回顾所学:云南第一峰是。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上册《奇山异水之云南》教学设计

2、动植物的乐园——高黎贡山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9页内容。【教学目标】

1、了解云南动植物乐园——高黎贡山。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说清高黎贡山的特点,感受高黎贡山的美丽。【教学准备】 高黎贡山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被称为云南的动植物乐园,那就是高黎贡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地方吧!

2、引入课题:云南动植物乐园——高黎贡山。

二、合作学习

1、了解高黎贡山地理位置及特点。

2、看插图,了解高黎贡山特有的动物和植物。(1)植物:桫椤、秃杉等。(2)动物:灰叶猴、蜂猴等。

3、欣赏卡云南动植物乐园——高黎贡山图片,感受美丽与神奇。

三、拓展小结

1、完成课后“想一想,做一做”:说说你周围的山名,山里有哪些动植物?

2、课堂小结:

高黎贡山是云南的动植物乐园!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上册《奇山异水之云南》教学设计

3、乌蒙红土地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16页内容。【教学目标】

1、了解云南的红土地。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感受云南红土地的神奇。【教学重难点】 了解红土地特点。【教学准备】 乌蒙红土地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乌蒙红土地图片,感受红土地色彩的绚丽。

2、引入课题:乌蒙红土地。

二、合作学习

1、自主学习课文,勾画了解到的知识。

2、小组内交流:我看到了什么?

3、分享成果:

(1)欣赏图片,感受红土地色彩美丽。

(2)学生说,教师补充讲解,了解乌蒙红土地的特点。

三、拓展小结。

1、完成课后作业:用彩笔涂画出最美丽的红土地。

2、课堂小结:

红土地是云南的特色,是最美丽的风景线。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上册《奇山异水之云南》教学设计

4、三江并流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20页内容。【教学目标】

1、了解三江并流现象。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说清三江包括那三条江,并能讲情三江并流现象。【教学准备】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图片及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202_年7月2日,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通过,将云南省的三江并流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引入课题:三江并流。

二、合作学习

1、了解“三江”

三江:包括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2、看图片,分别了解三条江的情况。

3、教师讲解并出示图片,演示三江并流现象。

三、拓展小结

1、完成课后“想一想,做一做”:说说三江并流,指的是那三条江?

2、课堂小结:

三江并流是世界遗产,是值得我们骄傲的自然景观。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上册《奇山异水之云南》教学设计

5、国际河流——澜沧江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25页内容。【教学目标】

1、了解国际河流——澜沧江,知道他途经那几个国家。2.培养学生热爱云南山水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了解国际河流——澜沧江,知道他途经那几个国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云南地图。【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有这样一条河流,途径六个国家,被称为云南的河流主动脉,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澜沧江,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它。

2、揭示课题:国际河流——澜沧江

3、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小组学习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说一说澜沧江的源头?

2、学生读课文第一段回答。澜沧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3、教师补充:

(1)澜沧江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越南、柬埔寨六个国家,是一条国际河流。(对照地图)

(2)澜沧江上建有多个发电站,为我们供电。

4、欣赏澜沧江图片,感受澜沧江之美。

三、课堂小结

1、完成第29页“想一想,做一做”:澜沧江流过那几个国家?

2、课堂小结:澜沧江是一条 河流!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上册《奇山异水之云南》教学设计

6、云南最大的湖泊——滇池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30页内容。【教学目标】

1、了解云南最大的湖泊——滇池。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感受云南最大的湖泊——滇池的美丽。【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说清滇池的位置及特点,感受滇池的美丽。【教学准备】

滇池图片、云南省地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滇池图片,感受美丽。

2、引入课题:云南最大的湖泊——滇池。

二、合作学习

1、听老师读课文,勾画了解到的知识。

2、小组内交流。

3、分享成果:

滇池又叫“昆明湖”,是云南省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4、在地图上找出滇池的位置。

5、欣赏图片,感受美丽。

西山、海埂、大观楼、民族村图片欣赏,感受滇池的风光秀丽。

三、课堂小结

云南省最大的湖泊叫,又叫。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上册《奇山异水之云南》教学设计

7、被称为“海”的湖泊——洱海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35页内容。【教学目标】

1、了解洱海名称由来。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说清洱海的名称由来,感受大理洱海的美丽。【教学准备】 洱海图片,云南地图。【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歌曲《蝴蝶泉边》引入。

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是蝴蝶的乐园,在那有一个被称为“海”的湖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洱海!

2、引入课题:被称为“海”的湖泊——洱海。

二、合作学习

1、了解被称为“海”的湖泊——洱海地理位置及特点。(1)洱海的名称由来。(2)洱海的美丽传说。

(3)洱海的地理位置(云南地图)。

2、看插图及课件图片,了解洱海的独特美景。(1)苍山洱海。(2)洱海夕照。

三、拓展小结

1、完成课后“想一想,做一做”:洱海的名字是怎样来的?

2、课堂小结:

洱海是大理的美景,位于大理点苍山东面,是云南省第二大湖。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上册《奇山异水之云南》教学设计

三、家乡的奇特景观

1、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40页内容。【教学目标】

1、了解云南山水的神奇特点。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感受云南山水的神奇。【教学重难点】 了解云南山水的特点。【教学准备】 云南山水图片。【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云南山水图片,感受山水的神奇秀丽。

2、引入课题: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二、合作学习

1、听老师阅读课文,勾画了解到的知识。

2、小组内交流:我看到了什么?

3、分享成果:

(1)欣赏图片,感受云南山水的美丽。

顺山而下的溪流、石林飞龙瀑布、罗平九龙瀑布群。(2)学生说,教师补充讲解,了解云南山水的特点。山水相依,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三、拓展小结。

1、用笔画出云南最美丽的山水。

2、课堂小结:

山水相依,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是云南山水的特点,也正是这样的特点,让云南到处都是迷人的山水画,让游客有人在画中游得感觉。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上册《奇山异水之云南》教学设计

2、山高峻,谷幽深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43页内容。【教学目标】

1、了解云南山谷特点。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了解云南山谷特点。【教学准备】 云南山谷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图片,感受峡谷的气势雄伟与险峻。

2、引入课题:山高峻,谷幽深。

二、合作学习

1、欣赏图片,说感受:云南的山谷有什么特点?

2、教师出示图片,感受山谷的险峻幽深。(1)虎跳峡。(2)怒江大峡谷。(3)金沙江大峡谷。

三、拓展小结

1、完成课后“想一想,做一做”:你见过瀑布和峡谷吗?你能说出一个瀑布或峡谷的名字吗?

2、课堂小结:

山高峻,谷幽深是云南峡谷的特点,吸引了许多游客来观赏!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上册《奇山异水之云南》教学设计

3、最惊险的“桥”——溜索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47页内容。【教学目标】

1、了解云南云南特有的“桥”——溜索。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感受云南人民的勇敢与智慧。【教学重难点】

了解溜索,感受云南人民的勇敢与智慧。【教学准备】 溜索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视频,感受溜索的惊险。

2、引入课题:最惊险的“桥”——溜索。

二、合作学习,1、听老师阅读课文,勾画了解到的知识。了解最惊险的“桥”——溜索。

2、小组内交流。

3、分享成果:

(1)溜索形成的原因。(2)溜索的作用。(3)溜索的而制作材料。

4、再看视频,体会溜索的艰难与惊险,感受云南任命的勇敢与智慧。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了解了云南最惊险的桥是,云南人民真勇敢呀!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上册《奇山异水之云南》教学设计

4、对面能说话,相见等半天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50页内容。【教学目标】

1、了解云南地貌特征。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云南的地貌特点。【教学准备】 云南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以云南十八怪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引入课题:对面能说话,相见等半天。

二、合作学习

1、了解云南地貌特征:群山林立、山高坡陡。

2、看插图及课件图片,了解“对面能说话,相见等半天”原因。

三、拓展小结

1、我会说:云南还有那些奇特的怪事? 教师拓展云南十八怪:

鸡蛋用草串着买、粑粑饼子叫饵块、三只蚊子炒盘菜 石头长到云天外、摘下草帽当锅盖、四季衣服同穿戴 种田能手多老太、竹筒能做水烟袋、袖珍小马有能耐 蚂蚱能做下酒菜、四季都出好瓜菜、好烟见抽不见卖 茅草畅销海内外、火车没有汽车快、娃娃出门男人带 山洞能跟仙境赛、过桥米线人人爱、鲜花四季开不败

2、课堂小结:

云南的地貌特征,决定了“对面能说话,相见等半天”这样的怪现象的形成。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一年级上册《奇山异水之云南》教学设计

5、世界地质公园——石林

【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一年级上册第53页内容。【教学目标】

1、了解石林的形成原因,感受石林的神奇。

2、培养学生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了解石林的形成原因。

【教学准备】石林图片,云南地图。【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歌曲《阿诗玛》欣赏

2、引入课题:世界地质公园——石林

二、合作学习

1、听老师阅读课文,勾画了解到的知识。

2、小组内交流:我看到了什么?

3、分享成果:

(1)学生说,教师补充讲解,了解石林形成的原因。

石林是一处有着坚硬石灰岩床的区域。它经地壳运动抬升,断裂后,部分岩石被水溶解、冲刷而形成。这一大片石林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东南约120千米处,面积约5平方千米。

(2)欣赏图片,感受石林的美丽。阿诗玛、路南石林、乃古石林。

4、我能在地图上找出石林的位置。

三、拓展小结。

1、拓展延伸:介绍周围的奇特景观,或者说说看到过的有趣的景观。

2、课堂小结:

石林,是云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是阿诗玛的传说发源地,欢迎你到石林来!

第五篇: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下课了》

教学目标:

1、知道下课的时候要好好休息,课间活动要守秩序,玩安全有益的游戏。

2、学会说“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可一项一项看,一项一项说活动内容。)再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大家一起玩,守秩序,团结友爱。)

2、学说话。

“下课的时候,我们一起做游戏。” 下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哪些游戏?

3、说说我们下课时是怎样做的,表扬好的同学。

二、课中操。我学老鹰飞飞,我学马儿跑跑,我学鱼儿游游,我学青蛙跳跳。我在可爱的学校,快乐得像只小鸟。

这首儿歌可配上动作,作为课中操。

三、行为指导。

1、听老师说下课后做些什么。

(1)下课以后,准备好下课要用的课本、文具。(2)要大小便的小朋友上厕所。

(3)休息一会儿,做安全有益的游戏。

(4)上课铃响,马上进教室坐好,等老师来上课。

2、进行上述事项的行为操练。

下课的各项常规,要结合班主任工作,经常检查,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些什么?

第二课 《走路的安全》

[教学目标]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道路安全。具体的要求是知道靠右走的规则,走路要注意道路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要在马路上玩等。

[背景知识]

一、相关的道路步行交通安全规则.1、不准在马路上玩游戏、踢球、溜冰或追逐打闹。

2、不能边走路边看书,也不能在走路时因想事情或聊天而忘记观察行路情况。

3、行人应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右走。

4、人行道上不准两人以上并行。

5、过马路应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6、小学生行路应戴黄色安全帽。放学时应排路队。

二、在上学、放学,外出活动的路上,除了交通安全外,还有许多需要提醒一年级小学生的安全事项,如跌跤,坠落,溺水,以及其他来自危房、建筑工地等地方的不安全因素。需要平时注意观察、预防。

[教学过程]

一、本课的活动需要老师准备一些关于道路安全方面的具体案例,特别是当地的案例。同时需要老师了解学校及学校附近道路交通安全的具体事项,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二、活动指导。

活动一 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对?

老师出示一些图片,包括让大家看书上的插图。请孩子们讨论。活动二 马路上是人来车往的地方,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老师以案例谈话和讨论的形式,告诉孩子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活动三 我们怎么过马路?

1、横穿马路要走过街天桥。(1)过街天桥的图片。

(2)说附近我们走过的过街天桥。

2、横穿马路要走地下通道。(1)看地下通道的图片。

(2)说附近我们走过的地下通道。

3、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1)我们怎么通过人行横道?

(2)过马路先看看左边的马路,再看看右边的马路。(3)我们来试试怎么通过人行横道.活动四 放学路上我们还要注意什么?(略)

第三课《我的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自己的家在哪里,家里有哪些人。2.学会与家人的沟通,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意。3.感受家庭能满足个人物质和情感需要。

[背景知识] 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每个人自出生起,就在各自的家庭中生活。家庭生活不仅是人生生活的起点,而且还将伴随其一生。同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与社会息息相关。因此,家庭是人们认识社会的重要窗口,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课文内容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说说我的家。指导学生认识自己家庭的住址,家中结构及家庭周围的环境。课文的三幅插图,一幅是典型的我省农村生活环境图,通过图中孩子的介绍可启发学生了解自己家庭的住址。另一幅是典型的城镇中套结构布置的俯视立体图,第三幅图是大树下的家,通过图中女孩子的介绍启发学生了解自己家里的结构及家庭周围环境。教学时,要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用语言或图画来描述自己的家。第二部分:认识家庭成员。

课文中提供了一幅五口之家的图,四、五个学生在作介绍,因为每个家庭的组成成员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四、五个同学的介绍是不同的。教学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作介绍,使学生初步接触家庭人员的构成及关系。第三部分:我们都爱自己的家。

课文通过四幅插图,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意,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为父母做一些自己能做事。[教学过程]

一、教师可创设情景,在情景中让学生说说我的家包括家庭的住址,家中结构及家庭周围的环境和家庭人员,在介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怎样与家庭人员沟通,怎样表达自己对家庭人员的爱意,并在日常生活中变为自己的行为,养成习惯。

二、活动要引导学生在认识自己家庭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一些家庭结构等方面的浅显知识,学会与家人沟通和表达自己对家庭人员的爱意,同时感受到家庭能满足自己物质和情感需要,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现代家庭生活的能力。

三、活动指导。

活动一 说说我的家。教师可通过谈话:“你们想不想请老师、同学到自己家里去玩,那么你的家在哪里?”来导入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师可提供一些句式,让学生介绍。再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图中的小朋友他家住在什么地方?他家周围有什么景物?可引导学生用“他家的前面、后面、左边、右边有什么”来表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家的结构。活动二 认识家庭成员。说说你家里有哪些人。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分别出示其各人员的称谓,并形成结构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其家庭人员的关系。

活动三 我们都爱自己的家。

教师让学生看看课文中插图,图中小朋友是怎样去爱自己的家的。你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做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准备怎样做?可让学生用情景表演的形式演一演。教师可补充一些与家人沟通的方式和表达对家人爱意的具体做法。活动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

第四课 《我国的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调查活动,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人物故事。

2、通过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情感目标:

1、通过各种事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能力目标: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自制节日相关的小吃制作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背景知识] 我国有五千年历史灿烂的文化,地域广大,传统节日众多。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每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

如,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人们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度重阳的情形。又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民间三大节日之一,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人们常常望日思乡,怀念亲人,盼望亲人团聚,中秋赏月,吃月饼,喝挂花酒是一个良好的习俗。

一起来探究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吧。通过活动,一起去感受中华民族节日的特点,韵味,情感,继承和创新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教学过程] 活动一,活动准备

1,问题 :你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有哪些?你最喜爱的是哪个传统节日?2,物色好熟悉当地节日掌故的有关人物,以便调查采;活动二,分组确定研究的小主题,落实任务;根据学生喜爱的传统节日,自主分成几组,每组选出一;1,分组;根据自行要调查的传统节日归类分成几个小;2,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特长和最感兴趣的问题自;3,承担任务;(1)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2)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的人物故事;(3)上网、查找书籍,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

2,物色好熟悉当地节日掌故的有关人物,以便调查采访,力求帮助和支持。3,通过上网,查找书籍,收集有关资料、图片。

活动二,分组 确定研究的小主题,落实任务

根据学生喜爱的传统节日,自主分成几组,每组选出一名责任心强的同学任组长,自主选取活动的小主题,并指定小组研究性活动计划。

1,分组;根据自行要调查的传统节日归类分成几个小组。2,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特长和最感兴趣的问题自订计划。3,承担任务

(1)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

(2)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的人物故事

(3)上网、查找书籍,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和图片(4)了解传统节日的佳肴美食、节日小吃的制作方法。(5)了解当地的文娱活动。

活动三:社会调查,收集,研究,交流,创作

1,根据需要事先的计划组织开展活动,保证活动有序进行; 2,如果你遇到有什么困难和问题,也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和记录; 3,对调查采访获得的素材和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 4,构思创作节日文艺,制作节日食品,吉祥物。活动四:分组交流,展示,表演,操作 1,口头交流

(1)各小组将自己的主要研究成果向全班汇报(2)讲述传统节日的由来;(3)讲述有关节日的故事传说;

(4)朗读搜集到的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民族、谚语。2,展示:

(1)已裹好的粽子;(2)已做好的月饼;

(3)出示彩灯、龙舟、中华绳结; 3,表演

有关节日的文艺(个人或团体)活动五:总结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1,讲收获,谈体会

2,指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应发表意见

第五课 《清明节的活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它是我国众多民间众多节日中的一个,在上面的几个主题中选择一个或两个进行研究。初步掌握一些统计的知识。(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资料分析,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3)了解清明的习俗、节气现象和特有食谱、英雄先烈的故事,扩展学生学习方向,引导学生科学的看待传统节日所蕴涵的多层次、多角度文化。

2、情感态度: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他们主动探究,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世界发现问题和其中的文化,培养学生尊敬他人、缅怀先烈的情感,激发爱国主意的思想。

3、价值取向: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沟通的能力,将先烈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化作自己的认识,规范自己的行动与言行,以科学的态度看待民族节日,为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奠定基础,增进团队合作。

[背景知识]

1、提出问题,在“清明节的由来与传统习俗”、“清明祭扫的意义、节气的变化”、“清明节的习俗变化,关注现代人们的认识”、“树立文明过清明的观念”中选择合适的主题;

2、论证研究问题的合理性;

3、制订调查、研究、总结方案;

4、查找资料:学生调查、研究、比较,搜集有关数据和信息;

5、实践活动:资料搜集、社会调查、整理素材,发现分析问题;

6、交流汇报:交流、讨论分析原因、完成活动总结;

7、进一步实践:实际操作——制作小白花;

8、活动延伸:总结完善报告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选题分组 认识了解清明节 一 ㈠课前任务:

1、做调查:调查采访自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过清明时,家中会有哪些做法和习惯;清明节是怎么回事?清明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2、观察:这一天来到前后,人们都会做些什么

3、要求:自己真实的调查所得。

4、记录自己调查、观察的结果;(调查要写出时间及具体的事例,可列表呈现)㈡、引入主题: 春风里的清明节

㈢、互相介绍: 把自己的调查向大家介绍,指导学生学会互相学习。㈣、提出问题,集体交流。

二 学生交流自己的所知所见,“我所知道的清明节” 1利用交流的时间逐渐调整整理自己调查结果与见闻;

2学生先对自己和大家的结果进行对比,后请学生在汇报中深入思考,人们的行为是否有意义,哪些活动是积极有益的,最后整理写出汇报。

3清明节我们学校的祭扫活动有怎样的意义?你最崇敬的先烈有谁。4讲一讲你所知的英雄事迹,归纳出要学的精神与品质。

三 寻找、确定研究话题 教师先将本次主题活动训连目标明确的提出使学生的活动目的性更强。训练大家的观察能力——清明时生活的变化

训练大家的交际能力——对市场进行调查,看看大家今天的消费情况 看看、问问邻居或长辈是否消费,趋向是怎样的

训练大家的资料搜集、整理能力——清明时分各地的各种习俗和传说、食物、有什么意义查找英雄事迹、将观察采访调查的结果做一个统计,可以表格的形式,或自己设计其他的总结方式。

训练大家的资料分析能力——针对统计的结果,你会有怎样的发现,因此又有怎样的想法产生。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训练目标,来选择自己的研究采集主题。四 指导学生设计活动进行计划 第二课时:实践活动汇报与延展 “今天的清明时节” 一 ㈠总结前课任务:

1、整理沟通个人调查:小组内沟通,调查自己家、亲戚家,观察邻居、市场、街头等地过清明时的种种情况。

2、小组整理要求:将自己小组真实的调查所得,整理起来。

3、比较小组成员调查的结果;(调查要写出具体的金额或累计金额,可列表进行对比)发现共性问题

㈡、引入主题: “今天的清明时节”

㈢、互相介绍: 把自己在清明前后的发现和资料,调查向大家介绍,指导小主学会互相学习,总结汇报的方式。

㈣、小组整理调查结果,练习汇报。二 小组汇报 学生评价(训练评价能力)1主题明确 2小组成员都有参与

3任务完成好(采访纪实、统计结果)

4有自己小组的思考或认识(针对不良现象,有真确看法)三 评出小组活动胜利完成的小组

四 朵朵白花寄托哀思:教学生制作小白花(面巾纸、细线、剪刀、别针或细铁丝、固体胶、半透明纸)

a 面巾纸白花 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发现制作的方法 b 花心式白花 教师在疑难处予以解答

五 学生在报告中将自己的想法交流结果总结补充完整。

延伸:请父母参与设想或提出意见,使民间节日过得更有意。最后整理写出汇报。

第六课 《过端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端午节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特别是端午节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息息相关。

2.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以及组员之间的组织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过程]

一、话说节日、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底蕴的传统文化,而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再过10来天将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五月端阳

师:对、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2_多年历史。一个月前我们一起走近了五月端阳,通过每一小组自主确定活动小主题到制定小组活动方案,课外活动探究,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我相信我们对五月端阳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收获。这节课我们将这一个来月的活动成果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师: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许多种说法,下面请第一小组的同学给我们汇报“端午探源”的成果。

二、小组成果汇报

★第一小组汇报“端午探源” 生:纪念伍子胥 生:孝女曹娥说

师:刚才两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了端午来源的几种说法,听了他们的汇报你们有什么感受?

师:看来端午节来源各有说法,而且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其实端午来源还有很多种说法,但是我相信在坐的每一个人当我们提起端午就会想起一个人——屈原,对,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纪念屈原说

师:深入人心,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的还是纪念屈原之说,我想这跟屈原本人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等等方面是分不开的。下面请第二小组的代表跟我们一起分享“走进屈原,再探来源”的成果汇报。

★第二小组汇报《走进屈原,再探来源》,他们以详实的资料清晰的整理思路向大家介绍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及有关屈原的情况。

1、学生出示课件介绍屈原简介及生平

生: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杰出政治家,他曾写了很多的诗篇被后人流传其中有《离骚》《九章》《天问》《招魂》等作品最著名的悲壮诗是《离骚》??

2、请学生上台简述端午节与屈原的故事

3、引导大家一起学习屈原的作品

师:像《离骚》中的许多诗词都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很值得我们推敲学习。屈原是一位忧国忧民,为民族献身的人。我们的端午节从形式上看虽为划龙舟,食粽子,其实质上也就是将屈原的这种民族精神一脉相传。

师:那你们都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

生:A、划龙舟 B、食粽子 吃鸡蛋 C、悬艾叶、菖蒲、蒜头 D、系五彩丝E、佩香囊 F、饮雄黄酒等

师:是的,端午节的习俗可真不少。记得我们第三小组“粽缘小队”研究的课题是《端午食粽》,下面就请第三小组的代表为我们汇报他们的成果,端午习俗之一——食棕子

★第三小组研究的课题是《端午食粽》这个小队亲临龙霞某粽子作坊长,采访了工厂主任,参观了粽子的生产过程,向工作人员学习了怎样包粽子。

1、学生图文并茂地向大家介绍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主要是源以纪念屈原的传说;

2、播放录象

一年级地方课程工作总结202_.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