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慕课理论与实践
编辑:情深意重 识别码:11-869152 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11 22:30:14 来源:网络

第一篇:慕课理论与实践

慕课理论与实践

本人于10月17日至18日期间,进行了“慕课理论与实践”的专业培训,对于此次培训有以下学习成果和心得:

首先,经过此次专业培训,本人对于“慕课”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认识。慕课,简称“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慕课与传统课程存在很大的差异,一门慕课课程可以达到上万人,最多可同时接纳16万人;慕课课程多以兴趣为导向,只要对学习有兴趣,就可以进行学习,不论何时何地,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进行网上课程学习。

其次,本人认为“慕课”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现今大学生的在校教育也具有很深刻的意义。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说:“‘慕课’打破了大学的‘围墙’,未来大学将变得没有国界。”由此可见,在线课程模式无疑将引发“学习的革命”,给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方式带来深刻变化。

但是,慕课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和挑战,慕课教学法因采用知识传送模式而引起了很多人的批评和不满。在大多数情况下,同传统的小规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相比,慕课大多都是自我导向的学习,这同正规教育是非常不同的。慕课的质量保证对于高等教育机构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因此,慕课理论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并在发展中不断时间以谋求更好的发展。在我国,由清华大学打造的全球首个中文版“慕课”教育平台也正式推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四所中国内地知名高校纷纷加“慕课”,实现的慕课理论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实践,这也将对我国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最后,我认为慕课教育呈现着“未来教育“的曙光,慕课理论的提出和实践,必将在我国乃至全球的教育领域引发一场有关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改革。我们面对这种趋势,应该充满信心,积极面对,将这种新兴的教育方式为我所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添加新的生命力。

第二篇:慕课实战推广探讨与实践

慕课实战推广探讨与实践

摘 要:慕课的研究目前已经从理论研究探讨阶段发展为实战推广阶段。针对慕课建设的实际情况,从新的教学模式带来的转变入手,从凸显学员主体地位、打磨视频质量和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设计三个方面,剖析了慕课如何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并提出突出教学本位和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等教学思考。

关键词:慕课建设;学科教学;远程教育;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不断更新和变革,如何将信息技术将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大量的信息表明,国内外慕课的建设研究已经由理论探讨阶段进入了实战推广阶段。

国防科技大学“梦课平台”的启动以及成功运行,标志着军队远程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慕课吸引了更多的军事院校将具有本院特色、满足全军官兵需求的特色课程上传至平台,使更多官兵能够在单位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完成课程的学习。

一、五大转变

(一)教员角色的转变

在慕课建设中,主要分为授课团队、助教团队和制作团队。其中制作团队通过学院招标的形式选择专业的团队,针对不同课程进行量身打造。教员仍然担任主讲和助教的任务,看似角色没有发生改变。但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讲,慕课就像一部微电影,所以教员还具有编剧、导演、主演、配音演员等多重身份。在慕课教学周期内,还具有辅助教员、数据分析教员、策略设计教员等多重身份。

(二)授课对象的转变

传统课程授课对象根据课程性质,分学科、分层次、分专业,学员人数一般在几十个或几百个不等,而一门MOOCs课程学员人数动辄上千人。任何军事训练网终端,凡是想学习的,只需一个邮箱,即可注册参与。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背景。可能包括本岗位人员、转岗人员、或者仅仅是对这门课程感兴趣的人员,甚至是其他院校的同行。

(三)教学设计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设计根据授课采用的教材进行知识设计和授课教学环节设计,包括课程教学设计、教案和课件等。而慕课是针对开课周期所涉及到的所有教学环节进行设计,包括课程前期设计、课程设计、课程实施、教学效果评估等一系列过程。教员的巧妙设计非常重要,不管是对课程的形式――视频进行设计,还是围绕视频展示的内容设计问题和参考答案,还是引导学员进行讨论,中心都是以学员为主。也就是由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充分和及时的“互动”和“反馈”转变。

(四)由单兵作战向团队作战转变

对教员来讲,虽然有学习小组定期进行学术讨论,院校督导专家不定期的听课并提出建议。但整个教学仍是以个人力量为主。慕课是课程精品化的浓缩,打造的是品牌效应,面对成千上万的受众,任何失误都是不可原谅的。这时单兵作战的劣势就凸显出来,每个慕课都应该凝聚集体的智慧。

(五)成果由集成化向模块化转变

传统教学的教学设计是以课时“节”为单位的。虽然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存在时间长、内容多等缺陷。而慕课不是对原有教学设计的简单拆分,虽然仅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但具有“主题突出、独立完整”的特点。相当于每个慕课就是一块积木,所有积木可单独存在,也可组建高楼大厦。即成果形式由“集成化向模块化”转变。

二、步步“精心”

(一)学员从始至终参与建设

慕课时代,网上出现多个同名课程的现象较为常见,相同课程的比较和不同课程的比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同一门课程,学员选择哪所院校,选择哪位教员,学习什么内容,学员具有绝对的主动权,对教学质量有一定的“话语权”。

传统教学中,授课的内容由教员直接拟定,学员没有参与的权利。在慕课建设伊始,即针对知识点清单、时长、展示形式、授课教员的选择等,面向院校和军区的任职培训人员抽样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对知识点低于50%的重新设计。针对学员添加的知识点,将反映较多的列入建设内容。

在建设过程中,从始至终让学员参与进来。真正做到以学员需求为导向,从反映突出的问题入手,让学员真正的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真正让学员处于“中心”地位,使学员乐在其中。详见图1。

(二)打磨视频质量

视频是慕课的重要载体,是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将抽象的知识变为直观、将复杂的知识变为简洁的教学过程,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完美融合,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在网络教学中,学员最容易产生的就是孤独感。在动态的、发展的网络学习过程中,教员的一举一动对学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对教学效果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教员的出镜很重要。但教员不是演员,教员面对几百人授课都能侃侃而谈,但是一面对毫无生命的镜头,表情和语言总显得有些拘谨。为弥补这个缺陷,从准备阶段,教员就要精心准备,撰写讲稿和脚本,制作ppt并提供高清的原始素材。

讲稿的重要性在于:一为后期制作添加字幕。便于用户在平台中通过关键词查找时,在成千上万的视频中快速锁定目标,快速定位;二是如果选择自己配音,录制的时候对台词非常熟悉,一气呵成,这样录制出来的声音质量较好;三是可以选择专业配音,提供稿本。脚本的意义在于通过脚本的编写,使字数与视频画面停留时间相宜。根据人眼对事物停留时间的估算,大概每隔十个字要对画面进行切换。画面的设计要让没有基础的学员能够接受,将学习的内容,变成学员乐于思考、分析和观察的对象;剧情的设计,使学员提高学习参与的积极性。

视频的小样要经过团队打磨、专家评审和学员认可,才可上传。详见图1。

(三)环环相扣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理论、实践与反思相结合,不断完善和提高的。慕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更突出了学员的主体地位,更注重交流与反馈,使翻转课堂教学法成为了可能。但是,新的教学模式不是静态可控的,是动态不可预知的,它需要教员在开课周期内,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提高驾驭信息技术能力,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策略,对授课模式不断完善和提高。在对学员进行“侧重形成性评价和关注终结性评价”的同时,不断自我反思,教学中是否突出了学员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过程是否挖掘了学员获得知识的潜能、开发了学员的智力、培养了学员的创新精神。

三、结语

(一)突出教学本位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过程中,总会出现“技术本位”和“教育本位”的冲突。现在的多媒体越来越多的使用大量无关教学内容的信息技术,使视频变得过于花哨,教学内容反而成为陪衬。不管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任何时间,慕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最终比拼的仍然是“教学内容”,知识的讲述才是核心,信息技术只是为其提供了更多选择表达的形式而已。

(二)加大经费投入

从慕课本身建设来讲,为了更好地展现知识,可能涉及到动画制作或虚拟仿真技术,这些技术大部分属于外协,一般按秒计费;同时由于是外协,需要教员和制作者反复沟通,占用了大量时间;造成制作时间较长、流程较多和成本庞大。由于成本投入原因,大多数慕课课程仅将课程最重要、最容易展示和最精美的部分上传到平台。虽然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但从整个学科或者课程体系来讲,还不够完整。

任何新的教学模式总是在不断探索中日趋完善的。如果教员自发的主动的去做这个事情,学员同步参与建设,那教学质量会在一定量变的基础上达到质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赵丽新,崔晓辉等.微课与外训课堂教学整合研究与实践[J].继续教育,202_(6).[2]陈思铭,刘长凤.信息技木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研究探新[J].中国电化教育,202_(12).[3]常华锋.学科教学设计模式的建构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2_(8).[4]赵丽新,杜溟,常向东.基于军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考试改革研究探讨[J].继续教育,202_(11).

第三篇:慕课学习成果理论

慕课学习成果

摘要所谓“慕课”(MOOC),顾名思义,“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

关键词慕课;要求;优点;作用

一. 优秀平台

(一)三巨头

1·Coursera:目前发展最大的MOOC平台,拥有相近500门来自世界各地大学的课程,门类丰富,不过也良莠不齐。

2·edX:哈佛与MIT共同出资组建的非营利性组织,与全球顶级高校结盟,系统源代码开放,课程形式设计更自由灵活。

3·Udacity:成立时间最早,以计算机类课程为主,课程数量不多,却极为精致,许多细节专为在线授课而设计。

(二)中国大学MOOC

1·Stanford Online:斯坦福大学官方的在线课程平台,与“学堂在线”相同,也是基于 Open edX 开发,课程制作可圈可点。

2·NovoED:由斯坦福大学教师发起,以经济管理及创业类课程为主,重视实践环节。

3·FutureLearn:由英国12所高校联合发起,集合了全英许多优秀大学,不过课程要等到next year才会大批量上线。

4·Open2Study:澳洲最大MOOC平台,课程丰富,在设计和制作上很下工夫,值得一看。

5·iversity:来自德国的MOOC平台,课程尚且不多,不过在课程的设计和制作上思路很开阔。

6·Ewant:由两岸五大交通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西南交大,北京交大,台湾国立交大)共同组建的MOOC平台。

7·WEPS:由美国与芬兰多所高校合作开发,开设多门数学课程。授课对象包括开设院校的在校学生,课程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开设院校所认可的该课程学分。

二、如何设计一门慕课

(一)学前分析

学前分析是教学设计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包括教的分析与学的分析两大方面。教的分析包括社会需求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人员特征分析、现有教学条件分析等;学的分析包括学习者学习动机分析、兴趣爱好分析、起点水平分析、认知风格分析、学习条件分析等。

1.慕课的学习者大多是在校大学生,但也有中学生、已工作的成人等,层次参差不齐,动机不一,学习习惯、学习风格差别很大,学习时间趋于碎片化;私播课可以对学习者进行一定的筛选限制,相对平均一点。

2.慕课的学习高度依赖网络和终端,尤其是移动终端设备,如iPAD、手机、平板电脑等等。网络分有线、无线两种,无线又分为Wifi上网和手机流量上网两种;3.由于学习者大都以个别学习的方式来学习慕课,容易产生孤独感,需要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

(二)目标设计

在学前分析的基础上,应该对一门慕课的教与学目标进行初步的确定。教的目标是指教师对课程最终结果的期望,学习目标是学习者对课程学习结果的期望,在慕课的学习中,这两者很可能有不一致之处。慕课的学习者除了部分是为了获得证书和学分之外,更多的有较强的个人意愿,希望通过课程学习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一定都会按照老师的希望那样去行动。因此,教师在设计课程目标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教的目标与学的目标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三)策略设计

慕课的教学策略主要分为教学资源建设策略、教学活动策略、教学流程设计三大部分。

(四)评价设计

慕课的教学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教学评价包括对学习者的评价和对课程教学本身的评价两部分。

1.对学习者的评价

慕课学习者的学习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与最后考核两大部分构成。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应该比传统课堂教学中要大。

平时成绩由平时作业和练习完成情况、讨论交流表现等方面评定,最后考核由标准化考试或和提交论文作品构成。

2.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

对课程的评价可根据平台提供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各种数据、对学习者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以及网络和社会对课程的各种反映等多种形式进行。以利于新一轮慕课开课时做出必要的改进与调整。

三·慕课学习的优点

1.教学资源的“精品化”和“精细化” 在这里有最优秀、最擅长的老师来进行内容的规划和脚本的设计,然后经过集体讨论和共同创作之后,拿出最优秀的教学资源来。因为“慕课”视频是经过精心编排和反复推敲的,讲什么、不讲什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都把分寸拿捏到了最佳状态,这样得到的教学资源一定是最“精细化”的,教学效果一定也是最好的。

2.教学过程的“个别化”和“个性化”

在观看视频时学生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让“老师”停下来,也可以让“老师”再讲一遍或再讲很多遍,一切等他理解了、明白了,再继续进行。

3.教学活动的“交互性”和学生的高度“可参与性”

“慕课”视频的“交互性”和学生的“可参与性”很重要。即通过设计和开发“交互式”或“互动式”的“慕课”视频,把传统的教学过程变成了一种高密度的、“一对一”的“聊天”和互动过程。在此平台上,教师可以像在课堂上一样,在视频讲授过程中提出各种的问题,每个学生各自做出回答,学生各种不同的答案均由电脑自动批改。只有学生回答正确之后,视频才会自动向下播放。这样的技术运用既可督促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精力高度集中,又可以让学生全程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动脑又动手,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慕课的作用

这种学习媒体技术形态的最大功效就在于,能够无限地扩大“学习的语脉”:扩大学习题材、扩大学习时空、扩大教育关系。这样,就有可能形成“学习者的网络”,给课堂教学的转型带来新的动力与生机。慕课不同于其他的教育技术工具,它本身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动地发挥独特作用的新型学习媒体,使得封闭于课堂的学习环境为之一变。

第四篇:微课与慕课

9.1 慕课 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指的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也称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或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其中文译音为“慕课”。“MOOCs”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形式。没有人数、时间、地点限制。课程中所有资源和信息都是开放的,且全部通过网络传播。“MOOCs”是一种拥有大量参与者的巨型课程。它提倡个别化学习,提倡知识的联结和分享。

9.2 MOOCs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

• MOOCs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主要依托网络和课程资源,它在线提供课程的教学全过程,MOOCs无门槛要求,是开放的,它不仅提供免费资源,而且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全程参与。学习者在MOOCs学习的平台上不仅学习,还可以分享观点、完成作业、评估学习进度、参加考试、得到分数,它是一个学习的全过程。MOOCs是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是经过多年摸索出来的一个模式。

• MOOCs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是因为它有两个显著的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个性特征:一是学生规模“巨型化”及学生身份的“多元化”,二是它的结构与内容的设计的“多样化”与“精品化”。它还不同于传统的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函授等形式的远程教育课程,也不完全等同于教学视频网络共享的公开课,更不同于基于网络的学习软件或在线应用。

• MOOCs充分体现了大规模、开放和在线的特点,为自主学习者提供了方便灵活的学习机会和广阔的空间。在MOOCs的模式下,优秀教师的能量成倍扩散。“MOOCs”课程不是“建”成的,而是在学习交互的过程中“汇”成的。教师在开设该课程的初期,不一定要提供大量的、完整的课程资源体系,只要课程的活动能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和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建设就会不断丰富起来。

• 9.3 MOOCs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 •(1)人本化学习原则。•(2)掌握学习原则。•(3)建构主义学习原则。•(4)程序教学原则。•(5)有意义的学习原则。

9.4微课 “微课”(microlecture)是202_年由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首创的。“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微课”内容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整性、示范性、代表性,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 “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9.5 微课主要特点

• “微课”的特点有很多,都是围绕“微”字。

(1)教学时间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分钟左右。(2)教学内容少而精:“微课”的每一次内容相对较少,但主题突出。

(3)资源容量小:“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4)资源构成完整:“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不多,但一定相对完整。

(5)传播形式多样:微课传播形式多样化,如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等。能做到反馈及时,多途径访问等。

• 强调注意:

微课的时间一般是5分钟左右,它有很多优点,如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使用方便灵活,形式多样等,但它也有缺点,它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如新知识教学等。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根据传授知识和具体情况的需要,灵活把握教学方式。

9.6 微课资源的开发过程(1)内容规划(2)平台建设(3)设计与开发(4)应用阶段

9.7 “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

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

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教学视频短小精悍

第二,教学信息清晰明确

第三,重新建构学习流程 第四,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翻转课堂的实质:

增加学生和教师互动和个性化沟通的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身边的导师。直接指导和建议式学习的混合模式。

翻转课堂让那些因病或参加活动的学生不会被落下功课。翻转课堂的内容被永久保存,可供查阅和修正。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教育。

第五篇:慕课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Courses, MOOC)又称“慕课”。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在世界范围内,作为全球开放教育资源运动(OER)和教育信息化浪潮的一个重要部分,“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迅猛发展,并对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产生了并正在产生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时间,在各国政府的教育管理者与政策制定者们、教育研究人员、大学校长、教授,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慕课学习者中,既有人为之振奋,将慕课的兴起喻之为“象牙塔的倒掉”和“大学的革命”;也有人对慕课嗤之以鼻,认为它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觉得它并不会对大学产生多少影响;而更多的人则是不知所措。

面对慕课来袭,大学究竟应该如何推动和发展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尤其是如何将慕课与大学自身的发展、协同创新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如何与大学所承载的社会使命等紧密地联系起来?这将成为摆在今天每一位大学校长面前的一个重要且无法回避的攻关课题。

本文结合作者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就大学如何推动和发展慕课给诸位校长们提供八点建议。

一、跟踪世界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就世界范围而言,普及化、国际化、信息化可谓当前高等教育的三大发展趋势。其中,普及化使得更多的人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国际化绝非单纯地吸收国际留学生、引进外籍教师、开展双语教学、提高教师出国比例等,它更多的是通过国际合作来提升大学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信息化则是从工具、资源、过程等系统的各个环节,以信息与通讯技术来变革高等教育。世界高等教育的这三大趋势,在慕课这儿可以说是融于一身,它正好顺应了全球高等教育变革的普及化、国际化和信息化这三大趋势。因此,大学校长理应跟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在自己的大学积极推动和发展慕课。

二、选修一门慕课,体验尝试

常言道,要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必须亲口尝一尝。大学校长们要想知道慕课究竟对大学教育教学变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大学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大学应该怎样来推动和发展慕课?其中第一个要做的事情,我想恐怕就是选一门慕课进行学习,校长要亲自体验一下,尝试一下,哪怕因时间和精力问题无暇顾及最后不得不辍学,也要选修一门课程。事实上,已经有一些校长在这么做了。北京大学李晓明校长助理不仅自己修课体验,而且自己亲自上课,带领团队在Courera上开设课程。复旦大学的陆昉副校长亲历亲为,积极推动复旦大学的慕课发展。

三、理性冷静地看待慕课,既不盲从也不漠视

其实,大学是否需要启动慕课计划、推动和发展慕课,大学为什么要推动和发展慕课,这是需要理性的、冷静地思考的问题。在如何看待慕课这个问题上,大学校长应该持一种理性冷静的态度,既要避免盲目跟风,狂热鼓噪,也要避免麻木不仁,视而不见。校长要紧密地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理性有序地推动和发展慕课。

四、深入研究在线学习、混合学习模式

大学校长不仅要了解和体验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更要紧密结合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在大学教学改革的新动向、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深化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今天的大学不仅要有全球眼光,而且还要不断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的选择。为此,大学应深入研究在线学习与混合学习模式,积极探索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世界大学名校公开课、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以及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之类的课程与资源运用于大学内的课堂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大学要推动和发展慕课,首先要积极探索和研究慕课。

这是当务之急,也是推动和发展慕课的前提。

五、制定教学信息化宏观战略与政策

与推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一样,大学应当审时度势,立足学校自身实际,在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大学教学信息化宏观战略与政策,尤其是要将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微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大学课程数字化与信息化、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等紧密结合起来,整体布局,系统变革,循序渐进。

六、加入大学课程联盟共建共享

慕课兴起,国内大学闻风而动。北京大学积极推动与edX和 Coursera的合作,清华大学设立了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研究中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设立了慕课中心,成立了面向中学的由国内20所著名中学发起的C20慕课联盟。许许多多大学摩拳擦掌,积极推动和发展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202_年4月,上海市教委为了实现上海各高校课程、专业、师生资源共享,正式发文批准成立“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中心”。202_年10月9日,由重庆大学等高校发起成立的、自愿结成的、非盈利性、非法人、开放性的高校联盟“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理事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举行,该联盟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为实现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广泛共享而自愿结成的高校联盟。

对于国内大学而言,我们不仅可以与edX、Coursera之类的国际机构合作,将自己的课程面向世界发布,也可以在“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共建共享。大学不仅可以借助这些联盟和平台提升自己大学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而且也可以借助社会资本,深化和发展大学自己的课程与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自身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水平。

七、立足校内人才培养深化教学改革

大学推动和发展慕课,不应当是为了赶时髦。大学应当利用推动和发展慕课的这一契机和举措,紧密结合大学自身人才培养实际,立足校内人才培养,不断推动课程改革,深化大学教学改革,践行大学社会使命。为此,大学推动和发展慕课应当纳入到大学整体发展战略之中加以系统考量,整体规划,应当将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与学校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等等之类立校之本的东西紧密结合起来,立足校内人才培养深化教学改革。

事实上,在国内高校中,已经有一些大学开始这么做了。

202_年1月16日,复旦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202_年4月1日复旦大学将登陆全球慕课平台Coursera。在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看来,此举标志着复旦大学对如何建设慕课、运用慕课、发展慕课形成了共识,也有了自己的思路,并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在接受上海教育新闻网记者刘时玉的采访时,陆昉副校长说,“我们希望一方面把复旦的课程推向社会,担负应有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希望引领校内的教学改革,使在线教学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把慕课建设纳入常规的教学体系。”

八、积极试点总结经验稳步推进

在推动和发展慕课的过程中,不同的大学,在心态、动机、目的和意图几个方面也许略有不同。一些大学,积极推动慕课,似乎有加入世界一流大学俱乐部的味道,同时,另外一些大学则更多地着眼于深化大学课程改革。还有一些大学,则着眼于践行大学的使命。无论是哪种动机、目的、心态和意图,在推动和发展慕课的时候,大学应当积极试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稳步推进。避免“一窝蜂”,避免“瞎折腾”、“搞运动”。

慕课理论与实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