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2号文库
更新教育观念 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编辑:琴心剑胆 识别码:11-938638 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07 17:29:25 来源:网络

第一篇:更新教育观念 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更新教育观念 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校长高级远程研修学习体会

无棣县棣丰街道中心小学 王先风

我有幸参加了中小学校长远程研修培训。培训期间,聆听了众位专家的专题报告,不断与各位专家、同行切磋交流,并结合自己的工作深入思考,深感收获颇丰,更加明确了工作方向:

一、更新教育观念,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听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专题报告,使我对如何规范办学行为,树立新的教育价值观,树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观,树立新的人才观、课程观,构建教学模式等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1、规范办学行为。

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确保小学生每日在校时间不超6小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并保证了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控制学生作业量;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精选作业内容,提高作业质量,坚决杜绝布置大量机械性、重复性作业,提倡布置创新性实践性作业;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不准随意增减科目、增减课时;坚持科学的评价观,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不以学科成绩作为评定学生的唯一标准;关爱学生,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考试、教辅资料的选用等方面的管理。

2、树立新的人才观与人才培养观。

通过学习多元智能理论,知道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的拥有八种智能,每个学生的智力没有高低、好差之分,只有智能结构不同。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做好如下几点:认识到智力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树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人才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做到灵活多样,因材施教;对学生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多方面全面评价每一位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和可取之处,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3、加强校本研修,提升教师素质。

只有教师的成长,才有学校的发展,尤其是面对素质教育,农村教师凭经验,靠时间取得成绩的仍占较大比例;因此,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成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我们将从实际出发,借助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读书与学习,促进教师合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此做到以下几点:(1)业务校长做好班长,带好班子。校长作为领头人,在班子例会上领学好文章或推荐好书籍与网络资源,逐步培养班子成员的学习习惯;校长与班子成员带头组建博客群,与老师们共同学习与交流,既了解教师的学习情况,又能够向教师学习,随时掌握学科前沿信息,做学科的行家里手,与教师共同进步与提高。(2)骨干教师做好组长,带好教研组。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在鼓励骨干教师优先发展的同时,采取引领学习、专题报告、公开课展示、集体备课等多种形式让其带领广大教师共同成长。(3)重视学习资源建设,创设良好物质条件。加强图书室与阅览室建设,每学期力争多购买教师需要的符合新教育理念的书籍,充实图书室,征订邮寄多种教育报刊,装备综合性、实用性强的多功能阅览室,集上课、研修、培训于一体。(4)让学习成为习惯,让教研成为需求。通过班子带动、骨干教师引领等多种措施,力争让每个人都自觉地融入到“学习共同体”中。

4、努力探索“高质量、轻负担、建模式”的管理思路。

课堂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下一步,我们将在狠抓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我们模式的基本框架是:“创设情境,导入课堂——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应用拓展,培养创新——总结规律,反思提高;学案导学基本框架式是:利用学案,明确目标——组内分工,自主探究——互助学习,相互答疑——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小组汇报,成果展示——本组补充,纠正提高——异组交流,质疑拓展。现在,本模式正处于试验阶段,我们将坚持不懈,力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不断完善自我,提升领导艺术。

《校长领导艺术漫谈》中,叶翠微校长根据自身的工作经历并结合许多鲜活的事例,深入浅出的阐述了作为领导者应怎样来管理一个学校,怎样管理一个团队,怎样带领一个团队走向卓越。通过学习使我对校长这一职位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并确定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1、对自己的角色准确定位,发挥团队精神。

校长就是要整合政府、社会、家庭、学校、文化、信息等各种资源,使学校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一般校长经营事,优秀校长经营人。是的,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一定是能力非常全面的人,只要懂得信任、懂放权、懂珍惜、懂选择,管理并团结自己的下级,就能更好的利用在某些方面比自己能力强的人,从而自身的价值也通过他们得到提升。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得人却由于过分完美主义,事必躬亲,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公关员,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力争做到准确定位自己角色,进一步培养自己与团队交流、协作的能力,知人善任,调动团队中所有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把工作干好。

2、明确工作目标并执着追求。

叶校长讲到,没有目标的任何学校如水上浮萍,跟风随雨,整日跟在别人身后飘荡。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更不知道自己到哪里去。这种人或学校往往模仿能力比较强,忙来忙去最多是一个模仿秀。我对这句话感触很深,在工作中,往往学期一开始,自己制定了一个工作目标,并确定了很多工作内容,但实际工作起来后,往往因为上级检查等原因偏离工作目标。在以后的工作中,只要目标制定了,就要坚守,克服一切困难去完成。

3、增强服务意识。

这次培训使我认识到校长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当好师生的公仆。校长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就要养成三种习惯,这是管理者强身之本,即(1)锻炼的习惯;(2)学习的习惯;(3)反思的习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教育理论层出不穷,竞争十分激烈,对于一个优秀校长来说,要保持清醒头脑,有效履行职责,防患于未然,注意经常进行反思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反思更新管理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心理和文化素养。校长要有“三情”,即:热情、激情、爱情,爱情就是校长要有爱心,爱自己的老师、爱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学校。

三、加强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听了《新时期学校德育管理——误区与对策》的专题报告,使我认识到,我们当前的德育工作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学校必须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处的功能,坚持德育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教育为切入点,以养成教育为目标,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各种评比为手段,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

1、实行“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德育考核模式。

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结合学生成长的内在规律,制定《棣丰小学班级考评细则》,做到检查经常化,重在强化落实,天天查不足,月月有小结,期末再总评。力争形成“人人抓常规,人人守常规”的良好风气,促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和良好学习习惯的自觉形成。

2、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整体合力。

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密切家校联系,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教育资源,形成整体合力把德育工作做好。

3、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以人为本,结合后进生的转化,健全单亲、无亲学生档案,做好教育记录,开展“手拉手,一帮一”、“同在一片蓝天下”等献爱心教育活动,帮助这些学生转变不良心理,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4、以体卫艺工作为主要内容,陶冶学生情操。

一是开足、上好体育课,坚持“两操一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二是加强学生的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及时进行体质和心理分析。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素质。四是积极举办和参加各类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

通过这次培训,是我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职责。我会做到:更新观念、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提升领导艺术,做一位合格的学校领导。

第二篇:更新教师观念多渠道实施幼儿素质教育

更新教师观念多渠道实施幼儿素质教育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更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光明出路。幼儿教育做为现代教育的起点,自然应该紧紧跟随素质教育这一大趋势,自觉地实施幼儿素质教育,只有这样,幼儿教育才能实现自己的根本任务,才能真正成为现代教育的坚实起点。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这就要求幼儿园的教育,要着眼于“引导”,在引导过程中加强目的性,重视发展性,注重活动性,发挥教育性,力求整体性,在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培养锻炼幼儿的综合素质。依据素质教育对人的培养的目的和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我认为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如果能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树立幼儿新的儿童观、重视养成教育形成良好习惯、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爱好、创造幼儿的表现机会、增强幼儿的各种能力、善于运用教师的感染力培养健康心理,并将上述几个方面的目标融合体现于各种游戏活动中,幼儿的素质一定会有较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实施、儿童观;习惯;兴趣;能力;幼儿园教育;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更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光明出路。幼儿教育做为现代教育的起点,自然应该紧紧跟随素质教育这一大趋势,自觉地实施幼儿素质教育,只有这样,幼儿教育才能实现自己的根本任务,才能真正成为现代教育的坚实起点。

众所周知,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幼儿成为身心健康、能力全面、人格完善、个性鲜明的全面发展的人,具体落实到幼儿教育实践,便是要求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并将它们与文化知识技能的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而不是只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这就要求幼儿园的教育,要着眼于“引导”,在引导过程中加强目的性,重视发展性,注重活动性,发挥教育性,力求整体性,在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培养锻炼幼儿的综合素质。依据素质教育对人的培养的目的和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我认为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实施,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新的儿童观

新的儿童观,使我们老师的角色有很大转变,我们是孩子们的朋友,是生活和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每天早晨,我都会站在班级门口,以满面笑容和亲切问候,迎接每一个孩子;“早上好心情,愉快一整天”,沐浴在春天般的温暖中,幼儿园就象家一样。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幼儿,从孩子的角度处理问题。以一颗关爱的心去观察幼儿、了解幼儿,发现他们的心理需求,与他们交流,与他们亲近,真正做到“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和孩子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二、重视养成教育,形成良好习惯

幼儿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一个人在幼儿阶段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劳动、学习、卫生、交往等习惯,将会终生受益。我根据幼儿各年龄段的特点,渗透培养幼儿各个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小班时要求幼儿做到早睡早起,按时入园,学会收拾图书玩具,爱护公物,能自己拿勺子进食,不要他人喂饭;中班时要求幼儿自己动手穿衣脱衣,折叠衣服、被子,经常与同伴、老师、父母交谈所见所闻,培养学习兴趣,与同伴团结协作,互相帮助,还要注意使用礼貌语言等等;大班时要求有初步自我约束能力,对集体的东西要爱护,别人的东西,未经对方同意,不能私自取用。当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缺点时,应大胆承认并积极改正,并建立起良好的生活卫生、劳动、学习习惯等等。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不但需要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通过各项教育活动进行,家庭更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空间。因此,必须注意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家园”同步,形成教育合力,务求实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三、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兴趣

学前期的幼儿由于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探索的欲望,他们好奇心强,渴望得到新的感觉,新的知识,新的体验,对什么都感兴趣,都想尝试着做一番。我在幼儿教育工作实践中,根据幼儿这一特点,特别注意保护和强化幼儿各方面兴趣的引导。幼儿在学习、生活中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秋天,树上的叶子为什么会变黄?会落叶?”“雨后为什么会出现彩虹?”等等;对于幼儿这些发现,我总是积极引导幼儿观察,鼓励他们提出心中的疑问,再共同讨论、解答,在轻松的氛围中,幼儿的思维异常活跃,还时常在讨论中争论不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老师要细心观察幼儿,抓住每一个机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发展他们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能,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

四、善于运用教师的感染力,培养健康心理

教师通过自身情绪的感染,可以使幼儿产生愉快、振奋的情感体验,并引起他们模仿或重复某一类活动或行为。例如:乐乐和彤彤都把家里漂亮的金鱼带到幼儿园,乐乐班的吴老师双手接过装鱼的小瓶,高兴地赞叹着,还请小朋友都来观看,乐乐十分开心,她又主动帮助老师搬桌子,帮助小朋友收玩具,做了许多好事;而彤彤班的李老师正忙着准备上课用的图片,她头也没抬,淡淡地说了句“搁在那儿吧”,彤彤失望地坐在小椅子上,整个上午都没了精神。吴老师的热情使乐乐“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由此产生了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并成为她继续为集体做好事的动力;李老师的冷淡在彤彤身上得到的却是相反的结果。因此,不同性质的情感体验对幼儿行为的动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我们要为幼儿提供一个理解、支持的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

总之,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如果能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树立幼儿新的儿童观、重视养成教育形成良好习惯、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爱好、创造幼儿的表现机会、增强幼儿的各种能力、善于运用教师的感染力培养健康心理,并将上述几个方面的目标融合体现于各种游戏活动中,幼儿的素质一定会有较全面的发展。

第三篇:更新观念,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

更新观念,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

——浅论我县农村小学素质教育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吴强

店埠学区定光小学

202_年8月

更新观念,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

——浅论我县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摘要:

素质教育注重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强调终身教育,突出创新精神,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正确解决农村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高农村素质教育水平,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

素质教育农村小学课程改革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与内容

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主动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和审美情操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它规定着素质教育的范围和程度,是素质教育活动展开的基本依据。人的素质是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个层面构成的,因而,素质的内容也相应的包括生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这三个方面。

温家宝总理对素质教育是这样论述的:“教育是现代化国家的基石,国家的发展最终要提高全民的素质。我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的国民素质。我认为教育要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使人人得到教育。平民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平民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理念是那么地相符。什么是平民教育?平民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做人,做什么人?做整个的人。第一要有知识力,第二要有生产力,第三要有公德心。总之,平民教育就是养成有知识、有生产力和公德心的整个人。”

二、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素质教育是更科学的合理的先进的教育。但是农村中小学在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阻力。主要表现在:

(一)、教育理念匮乏、落后

沿袭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教学中注重死知识的传授,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不平等的地位。教师片面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减少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内容。在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部分中小学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像卸了包袱一样,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生像泄了气一样,放松了学习。其次把发展学生的特长理解为素质教育的全部,而且在实施过程中还演化成了形式主义,放手发展学生但却不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培养,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成了学生摆脱枯燥乏味的课堂学习的“自由玩耍”的天地。另外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帜来搞应试教育,仍然把升学率当成评估质量的硬指标,节假日补课有增无减,把班级分为特长班、实验班,这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这些问题都是对素质教育的不理解,吃不透精神而引起的弊病。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达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教育。在农村中小学中很多教师不愿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素质教育中去,原因是要应付每学期的调研考试,升学考试。这与个人荣誉,职称的评定有直接的关系。这不仅仅是教师们的过错,也是教育体制不够完善所造成的素质教育下的日趋强化的应试教育的局面。

(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经济发展水平是实现教育供给的决定性因素。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城乡之间教育供求失衡的重要原因。它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而且教育政策的制定往往是以城市教育的发展为基点,教育投资向城市一边倒。而广大的农村遭到有意或无意的忽视,这样使本来有限的教学资源分配得不合理,导致教学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1)、教育经费及教学设施

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短缺。税费改革前,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各种教育集资几乎能占到整个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45﹪。但改革后逐步取消了这两项资金,这使本来就不宽裕的农村中小学面临很大的经费困难。为此,202_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通知》,以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但由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长期积弱积贫,有限的经费不能立竿见影。在资金分配上,县财政是以中心学校为单位进行支出预算。下发后归中心学校管理。历史遗留债务,危房的改造等使有限的资金能用于隶属学校的也已不多。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获得的教育经费能投入到学校设施和教学设备上的也不多。大多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去。绝大部分中小学校没有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实验室等。甚至有些学校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体育课形同虚设。农村中小学校设有微机室电教室的也是凤毛麟角。

(2)、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①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从教师来源来看,有的是民办教师转正的,有的是“学历合同”转正的,有的是向社会招收的;从学历层次来看,第一学历合格率低;从年龄结构上看,老教师和年轻教师居多;从职称结构看,高中级职称的少,绝大部分是初级的;从学科结构上看,音体美和农技教师缺乏。②教学科研水平偏低。对新课程改革感到“水土不服”。加之受农村文化的内在影响,经验主义文化模式占主导地位,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普遍感到不适应。③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城乡学校差距悬殊,农村教师受利益驱动,工作不安心,千方百计想调入城镇学校。城镇教育又发展迅速,亟需调配师资,于是通过招考、选调等方式从农村学校挖走了大批优秀的教师。农村教师队伍呈现出不稳定的态势。

(3)、课程资源单一

目前农村与城市一样执行国家统一的课程方案,使用单一的课程标准,出现“校校同课程,生生同课本”的局面。农村学校教学内容单一化,其实施的目标也是唯一的,即参加中考或高考,仅仅追求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加之农村受条件的限制,很少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开发校本课程,很少使用乡土教材,致使农村课程设置单一,严重脱离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课程与教学跟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

(三)、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

一些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了显示政绩,搞形象工程,过分重视“示范性学校”,“重点学校”的建设和管理,而把农村学校当成“弃儿”,疏于管理。加之一些学

校领导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管理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相当部分校长和教导主任就如何进行教学管理心中无底,无章可循。有些学校或沿袭已制订的制度,学校教学工作缺乏激励机制,目标管理不明确,跟现代教学管理理念很不适应。有些学校领导不思进取,学校干脆不设什么管理制度,农村学校教学管理非常松散。学校没有引进竞争机制,工作既无动力又无压力,教师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倦怠情绪。平时教学只重数量而不重质量,作业批改的越多,越能得高分。教案写的越详细越能证明工作积极性高,检查者却不看看教师的教案是怎么写成的。多年来写一次教案却能从容应付许多年,今年抄去年的,明年抄今年的。现在网上教案多如牛毛,教师为了“钻研教材”也都在网上“认真备课”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课程改革流于形式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使学生发展能力,善于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形成对生活的适应力,培养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沿袭传统教学,课程改革只是口头上的旗号,依然是重视应试,忽视学生的能力发展;重一刀切,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好学生是学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通过给学生搭建平台,创设情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而在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学中教师却不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让学生学习的。依旧把讲授作为重点和中心。一个班级有四五十个学生,教师讲授使一部分学生能够听懂,或者没有问题便认为这一节课是授课成功了。殊不知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教师讲的是什么,或者有问题,或者有其它的想法思考等都被教师扼杀在摇篮中了。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学生不善于解决问题,创新能力更别提能够得到培养。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是决不会放心这样做的。会认为学生把课堂搞乱,教学任务完不成。教师引导学生也只是很短暂的一个环节,学生智慧的火花不可能在与教师的交流目光中一瞬间爆发。教师认为如果不给学生设计好一堂课的“框架”,让学生在里面去“填实”,那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讲到哪里学生要跟到哪里,这样才行,才能说学生们很听话,很配合教师。听课的也会评上个“好”字,一堂课下来,教学目标完成的好,学生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这些实际上都是做出来让别人看的。实质是把学生当木偶来演戏。新课程也可以为学生们做个“框架”,但这个框架可不是像电影的剧本一样,它不是个死的而是个活的。也可以让学生们去“填”,但这个填法却完全不同,学生们填,主动权就交给了学生,教师是在一边做欣赏者和点评者的。把舞台还给他们,不用你教,他们会跳更好看的舞蹈。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现,新课程改革才能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生根发芽。

三、解决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领导班子干部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转变哪些观念呢?就是做好三个转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由只重智育向“五育”并重全面发展转轨,由单一的升学型办学向综合型办学转轨。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几方面来转变观念:①更新学生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理解信任尊重爱护学生。认识到学生的独创性,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发展个性。②更新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是学生的诊断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学生生活与心理的辅导者,是评价者和激励者,是学生的管理者,是教育共同体的协调员,同时教师又是一个研究者,是一个不断进取的人。③更新教学观:教学方式由以讲为主转向合作探究为主,教

学内容由封闭转向开放,教学组织形式由单一时空转向灵活时空,教学手段由黑板粉笔转向多样化综合,教学评价由重结果评价转向多元评价。

(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要积极地为农村教师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鼓励农村教师参加在职或脱产进修,提高学历层次,提升教学水平。精心组织农村教师进行全面的新课程理论培训,使他们能够认真理解,体会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精心组织农村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技术素养。让农村教师定期分批到城镇学校“拜师学艺”,由专家引领,促进专业成长。

(三)、加强农村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农村教师在师德方面要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不断的约束自我,提升自我。教育主管部门可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加强对教师师德的考评,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建立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家长评教师,学生评教师相结合的考评机制。重点考核教师教书育人的实绩和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和育人效果等。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聘任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四)、深化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新课程强调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课程不只是官方文本,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成为课程知识的建构与开发的过程。这样,课程与教学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教学真正成为师生追求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

四、农村素质教育的远景目标

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这说明我国农村教育缺少三农性。当前,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突出的问题,党和国家花很大的力气去解决也成效不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教育没有提供积极的智力支撑也是重要的原因。三农问题的解决首先必须要有解决的人才,而人才必须靠教育。教育内容是农村教育的根本,是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的关键。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农村教育培养。农村教育的内容要为三农服务,就必须改革过去农村教育内容中脱离农村实际,脱离农业需求,脱离农民需要的内容,使农村教育为农村的发展和振兴做贡献。

教育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能够促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统一。农村教育是为三农问题服务,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且任务艰巨。农村新课程的改革要寻找一条适合农村现状的道路,着眼于学生,着力于农村。倾我们的力量来共同关注农村教育,关注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做好做大做强农村教育。

第四篇: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发布者:安秀霞 发布时间: 16/1/202_ PM 11:12:25 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参考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坚持教学常规的基础上,积极改革课堂教学,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途径、新手段、新方法、新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

一、更新教育理念,确立人本思想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教育领域竞争愈来愈明显,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生源质量、教学管理和学校品牌等都是校际之间竞争的筹码。要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教育工作为中心,牢固树立质量立校,质量兴校,质量强校的意识。我校有办学规模小,硬件不足,生源相对较差等先天不足。我们要在名校云集的教育大区始终保持在前列是没有决对优势的。要继续保持并有所发展,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重新确立人才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逐步把以教为主转化为以学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带着问题,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让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为此,我校把学习教育理论,写学习笔记,谈心得体会作为学校的核心工作,纳入教师年终考评。

二、抓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全过程,向改革要质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教材在改革,考试制度和考试在改革,如果我们还停留在过去几十年来的知识层面和旧的教法上,显然要被时代所淘汰出局的。我们强烈的意识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必须紧跟时代的脉搏,走改革创新的路子。为此,我们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娱乐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创新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以及语文课前五分钟讲演、英语对话等行之有效的教法,对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抓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1)、抓教学常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教学常规管理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必然措施,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必须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管理中,加大管理力度,向科学管理要质量。在教学管理中我们作到管理到人,服务到人,事事有人管理,管而有效。有制度、有措施、有落实、有回应,精心组织,热情服务,保证教学各环节政令畅通,有序、有责、科学、高效。改终吉管理为过程管理,建立激励机制,细化教师考核条例,并纳入对教研组和年级组的量化考核中,与先进教研组和年级组的评选以及年终奖励挂钩。作到有检查、有记录、有反馈,记入教师业务档案。目前,在我校已基本行成一种竞争上岗、爱岗敬业、校荣我荣的新风尚,促进了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

考试是检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教学的评价机制也在发展改变。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全面性、基础性、主体性、创造性和发展性。因此,要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以及学生学习的优劣,必须体现在学生的掌握情况上,即掌握知识、掌握技能、掌握方法、行成能力的评价功能。而评价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形式的,可以笔试、口试、操作等。为了保证评价的公证合理,使学生考出好成绩,我们认真作好各种备考工作等。为了保证评价的公正合理,使学生考出好成绩,我们认真作好各种备考工作。严肃考风考纪,细心组织各科(包括体、音、美、荣、信息、实验操作等)的考试、登分、记录、统计、分析、反馈等,全面评价教师和学生,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同时,我们已将评价功能的研究列为新的科研课题,组织部分教师进行实验。

(2)、抓教育教学研究与交流,向教科研要质量

向教科研要质量,靠教科研上台阶,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多年来,我校一直在坚持不懈的努力,充分发挥教师的科研水平,研究探讨教材教法,教学手段,教育理念,考试动态,即时准确地收集各种教育信息,与同行及兄弟学校进行广泛的交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坚定不移地走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的路子,为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于高中会考与素质教育和高考的关系,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我们认为,高中会考的优秀率基本上就是高考的一本上线率,会考的合格率基本上就是高考的上就是高考的上线率,抓好基础,全面发展,才是提高教学质量和高考升学率的根本出路,单纯的应试教育,只学高考科目,严重偏科是没有出路的。这是我校近年业高中会考和高考成绩逐年提高的成功经验。该项研究获西安市会考办优秀论文二等奖,获陕西省考试中心优秀论文三等奖。

加强课程标准、教材改革和教法更新的研究是教科研的重中之重。探索性、开放型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必然途径,要真正把传授知识转变为由学生互相交流,自主探索,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为适应新一轮的教育体制改革,在教育领域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快教育理念的转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为更好的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我校有五位教师参加了西安市“义务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的教改实验;有三位教师参加了西安市科研项目“研究性学习”的教法研究,为适应202_级新高一课程改革的教学作好准备。始终把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之中,挖掘教材,研究考题,特别是对高考、中考的命题思想和方法的研究是我校的教师的一大特点。他们不仅研究考题的解法、思路和技巧,同时还研究考题的出处,以及与教材中例题、习题的联系。研究发现,有相当数量的考题来源于教材,但又不同于教材中的习题,使学生感到“切入容易深入难”,似曾见过,能下笔作,但又深入不下去,得高分难,针对这一点,在处理习题和上复习课时,我们从课本习题入手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发散型思维训练,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作到基本功扎实,对所学知识能运用自如,提高学生得高分的机率。因此,我校在生源相对较差的情况下能够考出高分的学生就成为必然。在202_年学生赵静英语871分,居外语类全省第二,碑林区第一。学生钟珊数学810分,居外语类碑林区第二,我校数学单科有三人居外语类碑林区前五名。(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向现代化教育技术要质量

我们积极的倡导、鼓励、支持教师使用现代化手段教学,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计算机多媒体附助教学,把老师从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使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转变为图文并茂的动态传播,增强感染力,拓展知识面,增加课堂容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我们要求教师人人制课件,使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应用更加普及和提高。

三、坚持面向全体、着眼中间、抓差扶优、分类推进的方针,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对学困生的研究和转化,抓两头带中间,是我校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生源问题,面对好、中、差不同的学生要教同一本书,这无疑给教师教学带来很大困难。我们采取了分层次教学法,分类推进,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分层次指导和区别要求的方法,按学生程度布置作业。实行学因生转化责任制,将其纳入考核评估内容。对学困生采取底起点、小步走、多帮助、勤表扬,提问优先,批改作业做先等作法,在有些年级和学科收到一定效果。每届都有一些入学成绩较差的学生,经过三年的调教而步入了大学,甚至有些进入了重点院校。

(1)、注重情感投入,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心爱护学生,向情感要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推选创新教学,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动起来。提倡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真正把传授知识转化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只有学生爱学,才能学好这门课。关心和后爱是师生感情交流的基础,是学因生转化的诱发条件。教师期望的眼神、恰当的表扬与鼓励,富有理性的批评,都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激活学困生上进的动力。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学校生活的情趣,将是终生难忘的。

(2)、注得学习方法指导,变学生学会为学生会学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向自主学习要质量,一个有经验的老师都会从学生一入学就制定出三年的规划和目标以及分期实施细责,预计到学生分化的时间、内容、形式以及预防措施。例如,起始年级学生入学头两个月应先抓学生的思想行为规范,要先学会做人,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入新的学习状态,作好进一步学习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上应抓好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的教材衔接以及学生的基础,教给学生本学科的特点,学习本学科的基本方法、要领以及本学科习中的障碍、阻力等,让学生心中有数,了解该学科如何才能学好,如何回避学习中的障碍与阻力,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循序渐进,防止急躁情绪,使学生灵活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运用自如。

注重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变为学生会学,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学不得法、轻视基础重繁难题的解法以及缺乏进一步学习的思想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由懂到会,由会到熟,由熟到活,达到熟练掌握运用自如的境地。我们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已在教学中取得可喜的效果。我校有多篇论文在陕西省学习方法指导研讨会上交流,并获一、二等奖,我校被评为学习方法指导先进学校。

(3)、注重心理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能力、挖掘个人创造潜力的教育。它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等四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想方法、思维能力、思想品德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刚强的品格等心理素质,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是新一轮教学改革所要实现的目标。近年来,我校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做到有的放矢,从严要求,训练学生的忍耐性,形成顽强毅力;巧设试题“陷阱”,使学生从挫折和失败中摸索走出困境的途径;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强化独立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该项实验成果在全国首届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研讨会获优秀论文二等奖。

探索性、开放性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必然途径,为此,我们将力争从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方面有新的突破,真正把传授知识转化为由学生相互交流、自主探索,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我校在教育教学中将会创造出新的辉煌。

第五篇: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文化的传播者;潜能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有效学习,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抓住新课程交往互动的教学本质,把自己定位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当新课程理念成为教师自觉明确的心理意识,成为一种思维习惯时,教师才能真正把它落实到行动上。

一、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标准需要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这就要求教师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

1.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过程,更是一种师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双边活动过程;不仅仅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学习过程,更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2.培养学生基本化学素质。

初中化学科的教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起始阶段。学生从此自觉地建立起化学思维的品质,建立个性化的化学素质。教师充分地意识到这一点,认识到这对于学生一生发展的重要性,就会对教育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观念引导行动,所以初中化学教学就应该对学生落实掌握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学思维方法。

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转变教学方式,就是要改变那些不利于学生成长、不合乎时代需要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以及相应的思维方式与态度,调整师生教学活动的整体结构,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使教学活动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逐步建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的课堂模式。

更新教育观念 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