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红与黑 论文
编辑:繁花落寂 识别码:12-897928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03 23:08:19 来源:网络

第一篇:红与黑 论文

对《红与黑》的解剖

摘要: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于连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一系列反叛资本社会主义的英雄人物的“始祖”。--高尔基

司汤达的《红与黑》已显示了20世纪小说的方向,进入这本书中,我们就会感受到只有第一流的心理小说家才能给予的震撼,因为它带给我们的是更富真实感的精神内涵。--美国教授 费迪曼

关键词: “于连式英雄”; 社会黑暗;暴露社会矛盾

一、为什么要选择《红与黑》 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于连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一系列反叛资本社会主义的英雄人物的“始祖”。--高尔基

司汤达的《红与黑》已显示了20世纪小说的方向,进入这本书中,我们就会感受到只有第一流的心理小说家才能给予的震撼,因为它带给我们的是更富真实感的精神内涵。--美国教授 费迪曼

《红与黑》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可以说,没有作品《红与黑》,现实主义的批判在法国就要推迟几十年。正是因为《红与黑》的发表,才使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得到发展,就像沙漠中的胡杨,给我们希望;就像黑暗中的一盏灯,引导我们向前进步;就像坚忍不拔的精神,给我们胜利的源泉。

首先,从作品的取材上看,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反应当代社会风貌。《红与黑》这部小说的故事据悉是采自1828年2月29日《法院新闻》所登载一个死刑案件。在拿破仑帝国时期,红与黑代表着“军队”与“教会”,是有野心的法法国青年发展的两个渠道(一说是轮盘上的红色与黑色)。

其次,作品最大限度地暴露社会矛盾,深入揭示了阶级斗争(以新贵族与封建贵族为主线、与资产阶级与平民和资产阶与教会的斗争为副线)。在贝尚松神学院,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宗教领域的矛盾斗争;在木尔侯爵,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决战前夕的政治态度。各种不同阶级的斗争贯穿整部作品小说。

再次,在开创了资产阶级个人主义野心家的典型形象。以于连最为突出。《红与黑》的发表,产生了风靡一时的“于连式英雄”形象(“于连式英雄”是指他们出生于中小资产阶级,有才华有抱负,但受到压抑无法发挥,于是起来反抗,他们目空一切,孤军奋战,但若能取得金钱、名誉、地位,就可能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正是因为《红与黑》的发表,使“于连式英雄”的形象,深深的影响了同时期的作品,甚至后期的作品。

最后,作品的发表,开创了现实主义心理描写的手法。作品中大量的塑造人物性格,语言行为以及故事情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在第三章,写于连对德·瑞那夫人展开进攻,大量的语言运用,同时又以对话的形式体现出人物性格,三者的紧密结合,让作品更加具有直白性、深度性。

以上四点从正面说明了《红与黑》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在从作者来看,同样说明《红与黑》是其奠基之作。

作者司汤达(1783—1842)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之一,他开创了一种文学的先锋。高尔基曾说过:“司汤达是资产阶级胜利之后,立即就开始敏锐而明确地变现它的特征的第一个文学家,他揭示出资产阶级社会内部腐化的不可避免和它的愚蠢的短见。”一部作品就是一个作家的内心世界,通过作品我们可以知道作家当时生活的时代等。

司汤达出生于法国的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而他生活的时代,刚好是法国由腐朽的封建专制国家变为资产阶级国家的大动荡时代。他经历了资产阶级大革命、拿破仑政变、波旁王朝复辟及七月革命等重大的历史变革。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而当时的法国,可以说是最黑暗的时期,各种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因此,这些时代背景丰富了司汤达的人生世界观。在看,他的父亲是一个比较严肃、死板的人,而他的母亲以及祖父则是比较开朗的,两种不同的性格,同样造就了司汤达比同时期的人更加复杂。两种不同的阶级,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造就了从古至今独一无二的司汤达。正是因为他从小生活的环境以及社会背景,使司汤达的作品更具有可读性。

因此,不管从作品本身,还是从作者本身来看,《红与黑》都能反应一个时代、一种文化。

二、《红与黑》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红与黑》从发表至今,有近200年的历史。无论历史怎么变迁,社会怎么发展,《红与黑》还是同其它经典名著(如薄伽丘的《十日谈》、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司马迁的《史记》)一样流传下来,作品《红与黑》之所以能一直流传下来,不单单是因为司汤达本人,更重要的还是作品本身。

就作品的故事情节来说,主人公于连的形象一直生活在我们身边,他没有随时间的流走而消亡,而是随时间的流走越来越具有生命力。许多生活在低层的人都有改变命运的愿望,可是愿望总离现实遥远。

于连,一个木匠的儿子,向往美好的未来,这并没有错。他走进市长家做教师也没有错,从窗户爬进市长夫人的卧室,又爬进市长夫人的心是不是错?改变命运的方式和道路许多,有人偏偏走捷径。于连不是一个远去的名字、不是一个远去的时代,他的形象在今天更多,人们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男于连,女于连,男女于连也许就在我们身边,层出不穷。当前,多少男人拥有着远大的抱负,有多少男人不图有个捷径,为了理想付出感情的代价。如果是真感情的流露,也许可以拿爱情做挡箭牌,开脱自己不愿、不肯、不可以告人的目的。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命运有所改变,为的是什么呢?是幸福的生活。幸福的概念在每个人的心里是不一样的,为了幸福付出更多的是辛苦,而辛苦换来的取是短暂的幸福。就像烟花,美丽总是短暂的,不可能是永远。

就拿现在的人来说。有人说不用起早贪黑上下班,在家晚睡晚起多好,多幸福。如果认为这就是幸福,那么,时间长了,这就不是幸福。因为它让你闲得心里发慌,孤独和寂寞。幸福只要实现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和享受。“幸福就是追求过程的享受,你不要把追求幸福的艰难当作痛苦,一切就变得幸福起来”。幸福在心。当代有多少“于连”不爬老板和上司老婆的床?有多少“于连”不惜直接用身子去换幸福。为了提升和金钱的诱惑去勾引有妇之夫、有夫之妇。爱是圣经洁的,爱一旦加上欲望,就会受到玷污。我们都知道,于连被处死,他用血得到的是什么?处死于连的时候,市长夫人只是坐在镜子前整理已经有了白发的头。激

情被岁月淹没了。市长夫人依旧是市长夫人。一个木匠的儿子,可以领市长夫人私奔吗?不能,因为他没有足够的诱惑;一个木匠的儿子,不能改变命运吗?可以,尝试后,是用生命换来短暂的愉快;一个木匠的儿子,可以在市长夫人没成市长夫人前娶她吗?不能,因为他不是市长;一个木匠的儿子改变命运的方法只有一种吗?不是,但你取偏偏走了捷径。愉快的爱是背叛自己。市长夫人背叛的不仅仅是市长,还有自己。

于连的时代过去了,新的于连时代依旧在进行着。他的形象不局限于他所属的时代,因为人性始终没有改变。

中国人越有钱越迷信。修坟。进香、拜山、祭水、算卦、星做在任何地方都有,偏地都是。

进香是宗教信仰问题,本无可厚非,也是受法律保护的,可是有的进香和上供的人都是什么心态,我们就可以质疑了。忠诚的膜拜是一种精神和力量。可是,就有那么一些人都是村长、镇长、县长等,他们是忠诚的信仰佛吗?我曾听见一个镇长的妻子骂他,早晚被抓起来,求佛有什么用?心中无佛,佛不在。他大骂老婆说,不求佛求你吗?由此可见,许多官员上香求佛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贪污不被发现。他们不是求一方平安,一个真正的地方官,他是人民的公仆,人民就是他心中的佛。

我们再说大款,一夜暴富的人,总是心里不安,到寺庙去求佛,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求自己发更多的财,求自己平安,一个就是让佛保佑自己不要败坏了自己的钱。有的钱是血汗,有的是榨取的血汗,所以他需要平安。结婚烧香,开机烧香,奠基烧香,升官烧香,死人烧香,一切都离不开它。我们看见寺庙门前都是好车成排,不是当官的就是大款。近年来,星座也泛滥于媒体和网络,有的媒体和风格还有星座专栏和专用频道。星座是天文的记号和名称,为什么有的人就要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星座上呢?星座目前在年轻人泛滥成灾,大有堂而皇之的趋势。

人的生命在自己的脚下,在于自己的选择,求佛,佛会给你指出什么路来呢?佛最大的路就是仁善、仁厚、博爱、慈悲为怀,而总跑寺庙的人实际多是有病和贪官污吏、赚黑心钱的人。看病,病要分什么病,心病也许可以,伤筋动骨必须去医院,癌症求佛有什么用?佛不是治病的医院不是心灵医生,是信仰的太阳。有的人有病就是到寺庙去烧香和拜佛,结果是耽误了治疗的时间。

以上种种,都说明了《红与黑》中于连的时代没有消亡,而是不断扩大,并时刻出现在我们身边。

通过作品《红与黑》的阅读,我不禁为于连的命运所叹息,于连的一生其实就是如夸父逐日、飞蛾扑火一样,追求的是美好的未来和希望,可必定是归于死亡和绝望,被现实的光和热所化为灰烬。如果非要说于连的悲剧结局是什么造成的,根本原因就是残酷的现实,可以说现实迫使他必定失败、必定在解脱中死亡。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于连的形象随时出现在我们身边。说小一点,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是来自各种不同的压力,如:找工作、买房等物质上的压力,还有来自精神上的压力。

《红与黑》的发表距今有近200年的时间,但作品中的于连不会随时间的流走而消亡。可以说,现在社会的竞争、黑暗远远大于司汤达生活的时代,因此,通过对作品的阅读,不但可以让我们认清世界,还可以改变我们身上的不足。于连的死,告诉我们,成功是没有捷径的,只有一个脚步一个脚步的走下去,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和胜利,才不会像烟花一样,只是绽放一时。

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同样可以让现在的“男女于连”受到一定的启发。

三、对《红与黑》的解析

㈠、就作品的基本特征而言

1、作品反应社会现实,揭示社会矛盾,注重细节真实。作品通过对主人公于连短暂生命的描写,以一个生命的结束来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各种矛盾。不管是在贝尚松神学院,还是在德·拉·木耳侯爵当私人秘书的时候,无不说明不同阶级之间的冲动。在贝尚松神学院,各种特务多如牛毛,贯穿在你生活的周围。在当时想找一片净土,可以说是找不到的。最终,于连还是受到影响,并卷入教派之间的纷争,跟随去职的彼拉院长到了巴黎。到巴黎因能力出众,能迎合上级的心意,得到德·拉·木耳侯爵的赏识和重用。本以为是山回路转,但一封检举信又把于连打入低谷。于连是一个木匠的儿子,但取通过捷径走向资产阶级贵族的圈子,这样情况注定于连要失败,而失败的代价只有死亡。因为贵族不希望他,平民同样不需要他。于连的死亡,正说明了当时社会不同阶级的矛盾之大,大到不可调节的地步,大到只有一方能生存下来的地步。在从作品的编排看来,作者大量的细节描写。如:在市长德·瑞那家当家庭教师,在贝尚松神学院,还是在德·拉·木耳侯爵当私人秘书,都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

2、暴露社会黑暗,批判社会罪恶,宣扬不道主义。主人公于连在德·瑞那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时,出于一种野心而去勾引德·瑞那夫人,通过对此的了解,可以看见作家宣扬了当时社会的一种风气(不道主义)。在贝尚松神学院各种勾心斗角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各种矛盾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不正说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吗?在联系当时社会背景,可以知道波辟王朝从掌握政权,而当时的各种反抗,各种起义,不正说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又是什么呢?

3、重视环境影响,塑造典型人物,丰富文学画廊。作品中对环境的描写,非常之多。如:在作品刚开始的时候,对德﹒瑞那市长家环境的描写。在作品中不管是对于连人物形象的描写,还是其他人物的描写,都花费了大量的语言。这些语言多数都是描写他们的动作和心理。真正达到了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典型人物的塑造反应典型人物。

4、扩大描写范围,发展艺术手法,完备长篇体裁。

①充分利用细节、肖像、语言描写,从各方面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在作品的第六章,作者花费大量的语言对德﹒瑞那夫人进行了描写,从德﹒瑞那夫人的肖像以及语言描写,突出德﹒瑞那夫人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在贝尚松神学院,从各方面描写的特务的无孔不入。

②心理描写。在主人公于连刚刚进入德﹒瑞那市长家做家庭教师的时候,因各种原因,使于连对德﹒瑞那夫人展开追求,这一过程中,大量的心里描写。如:第九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于连心想:‘难道我会像第一次决斗那样发抖和可怜吗?’他看不清自己的精神状态,对自已和对别人都有太多的猜疑。”在德·拉·木耳侯爵身边当私人秘书的时候,同样采用了大量的心里描写。而作者大量的心理描写,是为了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

③充分利用讽刺手法。作品中德·瑞那市长对德·瑞那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要保持我们的地位和权威,所以在你家里生活的人,主要他不是贵族,他接受了工钱的都是你的仆人”。在于连刚刚进入市长家当家庭教师的时候,于连就反对不在同桌吃饭,必须要同市长一家人一起吃饭。市长面对态度强硬的于连,只有同意。而在无疑是对市长的一种讽刺、一种反击。在不是表示一种阶级对一种阶级的反击吗。而市长同样于连可以和自己家人一起吃饭,这不但表示市长败了,还讽刺了市长对夫人说的话。“仆人”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尤其是作为华夏民族的我们更不陌生。我们国家202_多年的封建国家,对“仆人”一词。可以说比其他国家的人理解得更加深刻,更加全面。说句难听的,仆人就是一条狗。而正是这样一条狗不但可以和主人一桌吃饭,还和主人的老婆厮混在一起,这不是最大的讽刺吗?在看,作为一个市长交不了自己的孩子,还要请家庭教师,在不是一种讽刺吗?

㈡就故事情节而言

《红与黑》主要描写于连野心勃勃的短促的一生。作品以于连的遭遇为情节线索,从惟利是图的外省小城到省会贝尚松、首都巴黎。从阴森可怖的神学院到黑幕重重的保王党集团,从爱情生活、宗教活动到秘密政治会议,鲜明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查理十世统治下的社会画面。于连是一个木匠出身的锯木厂老板的儿子。这个富有才干的青年,在一个老军医的熏陶下接受了启蒙学说。他嫌恶贫贱的出身和低微的地位,向往拿破仑时代的生活,渴望进上层社会,将来能入军界。后来,他看到神甫的收入三倍于拿破仑手下大将的收入,便决定隐瞒自己的观点,准备沿着神甫——主教的阶梯向上爬。于连刚十九岁时经西朗神甫推荐,到市长家当家庭老师,开始接触上流社会,他看到这些人心有愤慨,甚至幻想自己假如做了市长,一定会让公道、正义得到胜利。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他学会了迎合,常常口是心非,贵妇德.瑞那市长夫人对他的爱情满足了他的虚荣心……跟她的暧昧关系暴露后,于连被迫进入与世隔绝的贝尚松神学院。他的自由思想和出人头地的欲念,在此更加受到压抑,他感到度日如年,然而他每分钟都假冒为善,终于提拔为神学课讲师,并得到大主教的恩宠。不久,神学院内的派别斗争,殃及于连。他当了木尔侯爵的私人秘书。在阴谋与伪善中心于连进步神速,得到侯爵的赏识,重用。他的不凡言谈举止又激发了不满平庸生活的侯爵小姐玛特儿的爱情。他用征服玛特儿的办法实现了自己野心。然而正当他踌躇满志,扶摇直上之际,贵族阶级和教会狼狈为奸,设下圈套,威逼市长夫人写了揭发信,侯爵因此取消他和玛特儿的婚约。于连激忿之下,想正在祈祷的市长夫人射击,市长夫人虽未致命,他却因此被处死刑,最后上了断头台,结束了短促的一生。

㈢从题目而言作品的题目原为《于连》,在校排版时被作家改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与黑》,副标题为“一八三0年记事”。

“红”总是透露出一种激情、活力、正义的色彩,而“黑”恰好相反,透露出一种堕落、消亡、邪恶的色彩。而“红”与“黑”究竟是什么呢?它的真正喻意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一百多年来文艺研究家们进行了无休止的争论,一直没有一致的看法,众说纷纭。但可把他们的观点规为以下几点:

①“红”指红色的军装,代表军队;“黑”指教士的黑袍,代表教会。

②“红”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英雄时代;“黑”是指复辟王朝的反动统治。③“红”指以特殊方式反抗复辟制度的小资产阶级叛逆者于连;“黑”指包揽反动教会、贵族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内的黑暗势力。

④以“人性的深度”的角度认为红与黑是以“红”为象征的一种感情力量和以“黑”为象征的另一种感情力量的拼搏

⑤用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对《红与黑》中欲望主体和叙述结构的关系进行剖析, 认为小说的主人公主体徘徊在“想象界”和“象征界”之间。“红”是想象界, 是缺失的母亲、血、生命律动之源, 是欲望本身的形象;“黑”是象征界, 是父亲、法律制度、现实原则, 阉割、修道院、宗教之权威。

“仁者见仁, 义者见义”, 当然无可非议, 这是所有可以被称作伟大小说的共同品格。例如《红楼梦》, 有人读出了革命, 有人读出了政治, 有人读出了爱情, 有人读出了人生,有的人读出了女性主义等等

深度作品,我们可以体会到“红”与“黑”的含义。我认为这个作品从开始、发展到结局,贯穿着两条主线。沿着这两条线索,我们才能理解作者赋予这部作品的深刻意义。

第一、“红”象征着拿破仑士兵的军服,“黑”象征教士的黑色道袍。于连从小阅读启蒙思想家卢梭等人的作品,接受他们的自由平等观念和无神论思想。他崇拜拿破仑,羡慕拿破仑时代青年人能凭自己的才干青云直上。他在家受到父兄的压制和苛待,在复辟时期的社

会上又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和排挤。所以他很早就有强烈的平民反抗意识和要求改变现状的愿望。倘若在大革命时期,他一定会穿上红色的军服走从军的道路,但是在王政复辟时期,这条路已经被堵塞了。当他看到神父能拿到三倍于拿破仑手下大将的收入,便决定穿上黑袍,走教会的门路。因此,这条主线必须重视,理解。

第二、“红”指于连的成功,“黑”指于连的失败以及死亡。作品中于连从德·瑞那市长家作家庭教师到贝尚松神学院在到德·拉·木耳侯爵作私人秘书,一路走来,他有成功、有失败。

首先,在德·瑞那市长家里,刚开始,市长提出的条件是不能同自己家人一同吃饭,但于连的强硬态度,使于连得到第一次胜利。用一些手段,勾引德·瑞那夫人,并通过德·瑞那夫人当上队长,这同样可以说是一种成功。但通过捷径,走向的成功,注定是短暂的。最终被德·瑞那市长知道,于连不得不离开德·瑞那市长的家。

其次,在贝尚松神学院,他虽然不想卷入教派之间的斗争,但还是被卷入当中。这同样是一种失败,但在失败的时候同样有成功。于连是一个没有社会地位的木匠的儿子,他在被卷入后,和去职的院长一同离开,到达巴黎,在难道不是成功吗?

最后,在巴黎木耳侯爵身边当私人秘书的时候,因能力出众,能迎合上级的想法,得到重用。但他没有吸取在德·瑞那市长家的教训(成功是没有捷径,只有一个脚步,一个脚步的走下去,才是真正的成功,才能在成功的路上长久的生存下去)。和木耳侯爵的女儿在一起,就注定了他要失败。

整部作品都是围绕主人公于连的成功与失败写的。最终以主人公于连短暂生命的结束而结束作品。理解这条线索,就能更好的读懂作品。

第二篇:红与黑哲学论文

《红与黑》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斯汤达的作

品, 只要是读过这本小说的人都不可能把小说中人物的个性, 言

谈举止从自己的脑海中赶出去。这一切都不停的萦绕在他们的

脑际, 让他们去思索, 让他们浮想联翩。

所有的评论家一致肯定斯汤达深刻的反映了他的时代。只

要看看小说的副标题“** 年记事”就可以体会到斯汤达和巴

尔扎克一样, 只是在自觉地为现代社会谱写历史。可是对大多数 的读者来说, 显然不是因为关心一百多年前的政治才喜欢《红与

黑》的。人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它的主人公于连·索雷尔。于连和

整个社会的环境的冲突, 他的野心, 抱负与孤军奋斗, 他对现实 的愤懑不平和报复性的反抗。这才是小说扣人心弦的地方。离开

了于连的悲剧, 其他的一切对读者便毫无意义。在体味着小说引人的情节, 在对主人公的命运经过迭荡的

推进而突然戛然而止于死亡而悲叹时, 人们不能不一再问到:

“红”与“黑”究竟是什么? 它的真正喻意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一百年来文艺研究家进行无休止的争论, 一直没有一致的看法,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或者认为“红”指红色的军装, 代表军队;

“黑”指教士的黑袍, 代表教会。或者认为“红”是指法国大革命和

拿破仑战争的英雄时代;“黑”是指复辟王朝的反动统治。或者认

为“红”指以特殊方式反抗复辟制度的小资产阶级叛逆者于连;

“黑”指包揽反动教会、贵族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内的黑暗势力。有

人以“人性的深度”的角度认为红与黑是以“红”为象征的一种感

情力量和以“黑”为象征的另一种感情力量的拼搏。还有人利用

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对《红与黑》中欲望主体和叙述结构的关系进

行剖析, 认为小说的主人公主体徘徊在“想象界”和“象征界”之

间。因此对小说书名的解释为“红”是想象界, 是缺失的母亲、血、生命律动之源, 是欲望本身的形象;“黑”是象征界, 是父亲、法律

制度、现实原则, 阉割、修道院、宗教之权威。可以说是“仁者见

仁, 义者见义”, 当然无可非议, 这是所有可以被称作伟大小说的

共同品格。例如《红楼梦》, 有人读出了革命, 有人读出了政治, 有

人读出了爱情, 有人读出了人生等等。

透过《红与黑》的字里行间, 随着引人入胜的情节, 我们仔细

体味着之中所含的“红”与“黑”。我认为这个作品从开始、发展到

结束, 贯穿着三组“红”与“黑”的主线, 顺着这三组线索才能深刻

理解作者赋予这篇作品的深刻意义, 才能理解主人公短暂的一

生和他的命运。

第一组:“红”象征着拿破仑士兵的红军服;“黑”象征着教士 的黑色道袍。

第二组:“红”象征着于连·索雷尔追求的飞黄腾达;“黑”象

征着主人公结局的死亡。

第三组:“红”象征着教堂的圣水、死亡、子宫、于连的重生;

“黑”同时象征着教堂、死亡、洞穴。

下面我们分组来解析其中的寓意。

第一组:“红”象征着拿破仑士兵的红军服;“黑”象征着教士 的黑色袍子

这是斯汤达本人在回答朋友的询问时的解释。在小说的开

始, 作者就给人们展示了表面虽然文弱但是心灵的深处, 有一团

火一样的进取力量, 一股往着高处涌流的狂奔不息的热血的于

连。那么怎样才能出人头地呢?拿破仑士兵的红军服是他心中的

向往, 他们想自己像拿破仑那样年三十立功于战场而成为显赫 的将军。然而于连生不逢时, 在王政复辟时期,平民甚至没有穿

上军制服的可能, 最好能够通向上层社会的途径就是当教士了。

当于连看到一个德高望重的老法官在一场无聊的纠纷中被一个

小小的教士所击败, 一个四十多岁的神甫就拿到三倍于拿破仑

麾下名将的薪俸, 他就不再提拿破仑的名字而发奋攻读神学了。

他想:“在一切事业里都需要聪明人……在拿破仑统治下, 我会

是一名军官, 在未来的神甫中, 我将是一名主教。”因此,“红与

黑”在这里平行的, 都是于连新追求的飞黄腾达之路。

第二组:“红”象征着于连索雷尔的追求的飞黄腾达;“黑”象

征着主人公的结局

要理解这一组,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从小说的创作原意

值得注意的是, 斯汤达为什么在小说里使他的主人公这样

一个“才智之士”, 这样一个充满理想而处事慎重、谨慎的青年的

结局以悲剧告终, 而不是塑造一个成功者形象呢?我认为这就是

斯汤达没有解释完的书名的喻意, 也就是“红”象征着于连的追

求;“黑”象征着死亡。在这里“红”与“黑”不是平行的, 而是对立 的矛盾。要理解这一组, 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作者将拿破仑士兵的红色军装和教士的黑袍子这一

“红”——“黑”作为主人公于连所追求的梦想, 不仅仅是因为作

者曾经十七岁就投入军界, 三次随拿破仑远征欧洲, 亲身参加过

朗戈战役、耶拿战役, 曾经进驻米兰……他是同时代作家中唯一

真正了解拿破仑时代的人。而时过境迁, 教士是一个能实现于连

野心的职业。

若想细致入微的理解斯汤达的作品, 必须先了解他的内心,斯汤达的内心并非原动力旺盛, 充满志趣。由于天赋与志趣自身

只不过是一些笼统的东西, 所以他所迷恋的是一些空洞形式, 也

就是说没有明确和具体的东西, 由于缺乏那种功利和道德动机,他不会对任何事情深深感动, 事实上, 对他来说, 激情开始就是

游戏、实验、消磨时光, 在人们看来他会完全沉溺于激情之中时,他却突然移情别处。

从形式或从总体上而言, 斯汤达的理想也同样相当混乱和

自相矛盾。因为他看起来只关心与个人密切相关的原动力与激

情形式, 对此他赋予了只属于更高层次的原动力之雄伟气势与

英雄气概。因此, 他赋予他的主人公也就同样的形式。于连在短

短的一生中为自己规划了许多的角色: 拿破仑的副官、代理主

教、司令官、指导教师等等。由此看来, 他所担任的角色是可以变

换的, 只要能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

其次我们也不能忽视, 斯汤达出生在贵族律师家庭, 八岁丧

母, 他是和可怕的穷神甫一起长大, 从小身心受到很大的压抑,书中西朗神父的一段话也表明了对于连的追求的否定:“我告诉

你这一点是让你明了, 当教士不会给你带来什么, 如果你向当权

者献媚的话, 那会得到诅骂, …”这表明作者并不认为做教士是

一条什么光明大道而是下地狱的行当。

2.小说中的情节

在小说的开始部分, 对于连开始他的征程之前有着这样的

描写:“……他孤单一个在教堂里, 祈祷的矮凳上, 于连发现一张

印有字的小纸片摊在那儿, …他眼光落上去, 上面写到: 路易·

索雷尔判决以及临终时刻的详情在贝尚松处死, 在……这张残

缺零碎, 反面起首的三个字他可以看得清楚:‘第一步’。…他深

深的叹了一口气, 接着说,‘他的名字末尾跟我一祥…’他把纸揉

成一团。

从教堂出来, 于连相信看见圣水钵旁有一摊血, 其实这是被

洒过的圣水, 在蒙着窗上的红布的反衬下, 看上去像血一般。最

后, 于连为内心隐藏着恐惧感到羞愧。

‘难道我是个胆小鬼?’他问自己,‘拿起武器。’这几个单词

在老军医叙述过的战争故事里反复出现, 在于连看来是勇敢的

象征。他站起身来迅速走向德·雷纳尔先生的房子”。

由此看来, 小说的开始已经预示了主人公的结局: 他从教堂

出发到德·雷纳尔先生家当家庭教师, 开始奔向他追求仕途的

战场, 到德·拉莫尔府当秘书——回到教堂开枪杀他的情人德

·雷纳尔太太, 被判死刑, 表明他的追求“红”的结果必然是失败

或者说是死亡“黑”。

3.从词汇学的角度

我们再翻开法、英、汉辞典, 对于“红”与“黑”的解释基本上

都是一致的。“红”: ①指像血那样的颜色;②象征革命;③象征顺

利和成功。而“黑”却是指: ①黑色;②阴郁的;③死亡。因此, 从词

汇学的角度出发, 作者的喻意也是明确的: 红军服和黑道袍, 这

一“红”, 一“黑”作为于连带着满腔的热血所追求的成功之路

(红)的结果必然是死亡(黑)。

第三组:“红”象征着教堂的圣水、子宫、于连的重生;“黑”同

时象征着教堂、死亡、洞穴

经过对平行的“红”与“黑”的追求和对立的“红”与“黑”——

追求——失败之后,作品又以平行的“红”与“黑”的融合而结局。

对于这一组的理解, 要从以下方面。

1.从情节上

回顾于连从在追求发迹的四年, 细心阅读的读者可以注意

到, 于连口口声声“成功”、“发迹”、“飞黄腾达”之类, 时时处处羡

慕有钱人的“幸福”, 却从来没有说清楚他究竟要什么。金钱他当

然是要的, 他动辄想当上一个主教比当上一个将军多挣多少法

郎, 然而他关心和谁一起吃饭胜过拿多少薪水, 他拒绝过和爱丽

莎的有利的婚事, 他不肯走富凯那样的稳妥的发财之路, 他也从

不接受没有名分的馈赠……总之, 于连不是一个爱钱的人, 这是

他和当时一般渴望成功的人之间的很大的区别, 包括贵族和资

产者。再说社会地位, 他所想得到的首先是荣誉、是平等、是自

由, 其次才是金钱、财物和享受。有的研究者认为于连的全部心

灵都体现着一种与封建观念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一种以个人为

核心的思想体系, 这种思想体系决定了他和他那个行将灭亡的

社会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冲突, 也决定了他不可挽回的悲剧命运。

总之, 说于连是一个个人主义野心家固然不错, 但不如说他是一

个追求个人幸福而不幸走上歧途的年轻人更来的准确。于连的

所作所为甚至他的所思所想和他的心灵呼唤在本质上是矛盾 的。

如果说在到达“虚伪”之前, 这个年轻农民的心灵曾走过很

长的一段路, 那么他的死意味着他只不过在一条更长的路上刚

刚迈开了第一步, 这一步他是在监狱里走完的。内容丰富, 份量

沉重, 喻意深远的《红与黑》实际上写的是一个年轻人在追求幸

福的道路上如何从迷误走向清醒, 说到底是写了一个“悟”字。这

是人类永恒的难题的唯一的解, 也是《红与黑》中的于连的处境 的真实写照。斯汤达的高明在于, 他只在“迷”字上用力, 似乎曲

径通幽, 柳暗花明, 谁都说是从胜利走向胜利, 而在仿佛登上了

高峰时却突然两声枪响, 让公重重的跌在地上, 犹如一声断喝:

“此路不通!”于是主人公恍然“觉”, 而后在回想中大彻大悟, 从

此走上了新的道路……这也是这篇小说震撼人心的地方。于是

于连找到了归宿又获得了重生, 从这个意义上他是成功者, 迷途

知返者。在这里“红”与“黑”这对矛盾达到了统一。

2.从意蕴上

“红”与“黑”是辩证的统一。“黑”的其一象征既是超越语言

符号链的存在, 其表征为创伤和死亡, 而“红”象征之一显然与血

和死亡有关, 于是,“红”与“黑”融为一体。

本文在第二组里提到小说中于连在到德·瑞纳先生家做家

庭教师前到教堂祈祷时, 发现被处死的人名末尾和他的一样, 并

且相信看到圣水钵旁边有滩血。在小说的另一处写到:“德·福

列先生所问: 为什么索黑尔先生特别选择了教堂为谋杀的地方,假如不是恰如那个时候, 他的情敌在那里举行弥撒呢。一般人都

同意你(笔者按即玛特尔小姐)所保护的幸运的人, 具有无限的

聪明和更多的谨慎。假如他躲藏在他所熟知的德·瑞纳先生的

花园里, 还有比那更简单的事吗?在那里, 差不多不会有人看见,不会被捕或怀疑。而且很容易地把他所妒嫉的女人置于死地。”

一个婴儿诞生,要在教堂接受洗礼, 这是象征着生命, 象征着希

望的“红”;教堂也是为死者祷告的地方, 象征死亡的“黑”, 而不

管在中国还是在西方, 人们都相信净化了的灵魂能得到再生, 在

这里“红”与“黑”这对矛盾又达到了统一。

从心理学上分析, 洞穴与教堂都可象征着子宫。他们都在象

征意义上提供了再生的承诺。正如克洛德·鲁瓦所说: 温暖、宁

静慈母般的洞穴, 开始生存历险之前于连曾在那儿做过小憩, 渴

望最后能“安息在那儿”, 因为安息这个词恰如其分。明乎此, 我

们又可以回答小说中那位人物提出的问题了。经过矛盾, 经过抗

争, 经过实践, 于连终于得到了再生。这里“红”象征着鲜血, 子

宫, 生的教堂, 于连的“再生”;“黑”象征着死亡的教堂和洞穴,“红”与“黑”在这里再次成为平行的融汇。

第三篇:红与黑 外国文学选修课论文

大学

外国名著与名片欣赏

课程论文

题目:分析《红与黑》

学院:

班级:05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分析《红与黑》

――主人公于连的矛盾分析及评价

摘要:《红与黑》中的于连是个人奋斗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有着复杂的心理特征,体现在他野心勃勃地追求名利的过程中,这个过程表现为反抗-妥协-反抗的曲线。虽然为追逐名利他以虚伪为信条,但同时也有真诚善良的一面,他的内心总是矛盾的,每当他在功利的道路上前进时,他的心又总是在谴责他的虚伪,使他始终无法与上流社会的人苟合,这就决定了他要反抗。一定程度来说也就是这种个性最终铸成他的毁灭。

关键词:奋斗;矛盾;虚伪;反抗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小说,以主人公于连的一生经历为线索向我们讲述了法国19世纪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法国新的势力与旧势力的交锋,《红与黑》起初的标题为《于连》,1830年定名为《红与黑》,并有副标题“1830年纪事”。小说直接吸取现实题材,反映现实斗争。1827年的《法院公报》上登载一个27岁的青年家庭教师枪杀了自己的女主人的案例,启发了司汤达,但小说的故事已与生活中的案件有了很大的不同,作者用他长期以来对复辟王朝时期生活的观察,联系当时的实际,注入他对社会矛盾的认识,使《红与黑》成为一部反映复辟与反复辟斗争的形象历史。《红与黑》深刻地反映了法国查理十世统治下的社会现实,展示了一幅贵族上流社会的腐朽和教会内幕黑暗的广阔画面。其中对于19世纪上半期法国风起云涌的各方斗争和矛盾都展现得颇为深远,贵族、大小资产阶级、教会人士一个个的粉墨登场,潜伏在表象下的实力的交战刻画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朽和虚伪。[1]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大大不同于记录社会的高级文件,文学的意义也绝不仅在于记录。作品中的“红”代表了充满英雄业绩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特别是拿破仑帝国;“黑”代表了教会恶势力猖獗的复辟时期,作品对社会的种种罪恶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同时,沿着于连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和事情。

出身于平民的于连,就是生活在这样严酷的现实中,他怀着激进与不平,不甘心于自己低微的平民身份,一心向往着上流社会,使自己成为达官贵人,或是穿着红礼服的将军;或是身披黑袍的主教。他野心勃勃,朝着长满葛藤的岐路跋涉着。所以说,于连是一个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典型形象。

[2]

无疑,《红与黑》是一部充满着魅力的作品,司汤达使用了多种手法对人物进行了塑造,使今天的我们读起来使我们感觉到人物栩栩如生,历历在目。作者在塑造人物的时候使用了大量的多角度塑造人物,并且使用了大量的心理分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我们可以从书中体会到现实与浪漫,奇趣与幻想,从中我们能进一步认识法国大革命所造成的法国社会里人们行动的秘密动机和内心世界的特征。[3]其中于连充满着无限矛盾与反差的各种思想、行为和矛盾中挣扎,对于人物的思索是一个极大的宝库,更足以让每位读者看得目瞪口呆却又如痴如醉,足以让每一位研究者分析成千次上万次。正所谓“采之不竭,魅力无穷”。

现在我将又一次分析于连思想和行为的矛盾。

于连是聪慧有天赋的,但他却同时又是愚笨的。他有着惊人的记忆,别人羡

慕的才华与天赋,但他却只把这种本事用它背诵圣经,刻板的拉丁文。没有一丝创新,更缺少自己的观点与感悟,他的知识是空洞的,有局限性的。或许这就是当时社会情况的写照,社会不要你有自己的认识,不允许你有什么新的见解。于连想要有所突破,但却做不到,他主观的矛盾和外在的限制,决定了这一切。于连是本性善良的,但又是敏感,脆弱,容易偏激的。当他感到(仅仅是自己觉得)自己受到了有钱人的轻视时,他那恨死有钱人的想法便会爆发出来,此时,他会变得很偏激,心狠手辣,像一个等待战斗的大公鸡,而且,会“讨厌所有的女人,蔑视所有的情感”,不加分辨的否定一切,他甚至会怀疑孩子们的纯真感情:“这些孩子亲近我,就像亲近他们昨天刚买来的狗那样。”如此一个人,他会相信谁?会真心待谁?偏激多疑至此,又是为什么?因为他从小就没有被人真心爱过,一个不知道爱的人如何爱人,如何真心待人?当时社会已险恶至此,尔虞我诈,他会变成这样,变得可以理解了。他的本性又无时无刻显露出来,还举对待他的学生为例,他在不教孩子们之后,还常常惦念着孩子们,本性的东西是不能掩盖的。

如果说于连是完全利己,没有真情,那么他对待朋友又是矛盾的,因为他对好朋友富雷格的感情是真挚的,虽然“虚伪和缺乏同情心是他为了生存而采用的手段”,但当他的好友富雷格向他提出合伙做木材生意时,他并没有利用他“他不能忍受对一个爱他的人有丝毫不诚实的想法”。

于连是自傲的,同时又是自卑的。于连有自己的尊严,并时刻准备捍卫自己的尊严,哪怕是生命的代价,但他这样极力的维护,其实质却是自卑的表现,他怕自己会迷失,会懦弱,会对社会投降,对贵族低头。他可以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决定决斗。这看似可笑的事,却明显表现出他内心对于自己怯懦是多么的害怕!于连的爱情是复杂矛盾的。于连的命运转折可以说是他被聘为市长大人的三个儿子的家庭教师,由刚上任时的胆小,卑怯到思想一步步被刺激,于连总是陷入自己假想的思想斗争中,他的孤寂生活中,充满着想象。不幸使他与世隔绝。在市长家,与德雷纳尔夫人的感情,开始时并不是真的什么感情,于连不像夫人那样想法天真美好,他很有钱人,更恨像德雷纳尔先生这样贪婪,凶暴,没有同情心的人。他对夫人的示好带着的是对贵族阶层的报复。犹记得,当他第一次握住夫人的手,“他的内心洋溢着快乐。平不是因为他爱德雷纳尔夫人,而是终止了折磨他的痛苦。”他只是为了自己向自己证明,自己不懦弱,而这更可悲的显出了,于连内心的恐惧与怯懦。他的爱还是一种野心的表现,“像他这样一个地位低下,受人鄙视,不幸的穷人的儿子,居然占有如此高贵,如此美貌的太太”,他心中的甜蜜总是参杂着一些占有的骄傲。毕竟这种爱情仅是建立在好奇和满足自尊心和虚荣心上的。[4]

一百多年以来,关于于连的评论众说纷纭。主要都是从两方面来评价主人公于连的:一是追求爱情、荣誉、幸福、英勇(红),二是使用阴谋、野心、罪恶、伪善(黑)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也许这些说法是对的,但也许也不全对。因为于连是个复杂的人,一个充满着无限矛盾与反差的各种思想和行为的人。

于连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于连并不是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是个野心家,其实他只不过他不属于那个社会罢。他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朝气蓬勃的青年的代表,他的行动只是平民青年反抗贵族的反映。司汤达用诸多缺点去完善一个人——一个完善的人,而不是完美的人。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于连性格上的丑与美,善与恶的矛盾的统一,也正是

他被认可的原因之一。

还有许多人认为于连的心理、行为是社会环境造成的,这一点我只认同一半:他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受到当时环境影响,但这只占其中一小部分,起决定性因素还是他自身的心理。当时所有人都受社会影响,为什么有些人成为了于连而其他人没有成为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他自己的心理在作祟。

另外,于连的内心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司汤达的内心世界。有人说,我们与作家的区别在于作家能把心里想的用笔来表达出来。想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既然是想作者之所想,自然是为作者之所为了。钱钟书称方鸿渐就是他本人,而福楼拜也自诩是包法利夫人。每个作者笔下的人物,除了当时社会的烙印,都该有作者本人影子。否则,它将不是一部好的著作。司汤达之所以能如此细致入微的描写于连的那种畸形的自尊,大概因为他是想于连之所想,至少,作者本人曾有过类似想法。作者写出自己内心的丑恶,非但不会对作者的形象有所影响,却恰恰从侧面反衬出他的坦然。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美丽呢?能把自己赤裸裸的放到手术台上一寸寸的解剖,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幸福。勇气,要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思想。幸福,也正是要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思想。短暂的是现实,永生的是理想。于连在他那扭曲的想法之下,开始了他短暂的仕途。于连又在一次次打击中重复着永生的自我,或者说是司汤达本人的自我.[5]

红与黑,两个不同的颜色,两个不同的象征。红与黑就是正和负、对和错、阴与阳、虚伪和正直、反抗与妥协„„于连是红色还是黑色?这个论题还将继续争辩下去。

于连的对和错、虚伪和正直,反抗和妥协、放纵与禁欲、道德和私欲、自尊和自卑„„在现代看来还是存在的,而现代的人所要思考的是到底是物质支配着人呢,还是人支配着物质呢?于是有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正是这样才有了我们现代人,我们需要自我实现,像于连一样的去自我实现。也许这种超越性的自我实现也将是未来人的继续追求,也就是说现代人身上同样有着“红与黑”这两个不同的颜色。

参考文献:

[1].[法]司汤达红与黑.北岳文艺出版社,202_

[2]王立道等 中外文学人物荟萃.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3][法]司汤达红与黑:一八三0年纪事.闻家驷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风轻云淡博客

[5]外国文学名著简览.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202_.

第四篇:《红与黑》

我读《红与黑》

2007130087张洪玮

《红与黑》正如副标题“一八三零年年代记”,是一部描写法国七月革命前夕,统治者剧烈交替的变动时代中,一位平民青年野心的书。也是一部将贵族、僧侣、大资产阶级三者激烈竞争的社会反动性,作一彻底批判的巨著。在主角于连的野心受挫,于狱中所完成之内心救赎中,皆明显地表示出作者透视历史的现实主义,以及他超越历史的浪漫主义。通常,人们都以为书中的“红”,是象征拿破仑时代军人(军服)的荣耀,或是共和主义的热情;而“黑”则是表示王政复辟的时代,拥有势力之僧侣阶级的黑衣。然而,也有人说红与黑是决定命运的轮盘,而这轮盘正象征着人生的游戏。

《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因此小说虽以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

这部司汤达称之为80年后读者所写的小说,不仅在极其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十分传神地描绘了王朝复辟时代法国社会的众生相,也以其特有的锐利而细致的笔触剖析了主人公于连性格的发展,使之成为一个栩栩如生的仿佛今天身边时常可以遇到的熟人。

司汤达的创作极有特色,他善于从政治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现实,善于从实际生活中汲取典型的材料,作品真实地再现出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和阶级关系。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在艺术上,他的小说情节集中,结构布局严整有序,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善于描写在特定环境中的人物心理和环境对人的影响。

主人公于连出身小业主家庭,聪颖敏锐,性格高傲、意志刚强,富有反抗心理,从小崇拜拿破仑,妄想出人头地。但复辟王朝使他无处施展才能。他顺应时势,装出虔信上帝的样子,虚伪成了他谋取功名的手段。他踏进人生竞技场的第一步是给市长的孩子当家庭教师。他征服德瑞那夫人的动机就是要征服贵族以示反抗。于连和德·端那夫人关系败露后,于连来到贝藏松神学院,在尔虞我诈的险恶环境中,他施展伪善的本领,博得院长的赏识,在院长的指引下,他来到木尔侯爵处当秘书,并同侯爵小姐发生爱情。此时,于连的平民意识逐渐消失,自觉地发动势力效劳,已经明显地同现实妥协了。在于连即将飞黄腾达之际,德·瑞那夫人受教会指使所写的一封信使于连的幻想顿成泡影,他向昔日的情人开枪,被捕入狱被判死刑。于连最后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过是统治阶级阴谋的牺牲品。他的平民意识又恢复了,他拒绝上诉,拒绝忏悔,以表示他对那个不公正的社会的抗议。于连最后又恢复了他的反抗性。于连是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无权和受压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形象。他对现存制度的反抗属于个人主义的反抗,明显地带有阶级的性质。这种个人主义的反抗者一旦个人追求得到满足,就很容易同现实妥协。于连身上体现了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反抗性、妥协性和动摇性。侯爵小姐马蒂尔德说于连“不是一只狼,只不过是狼的影子”,形象说明于连虽有对统治阶级的反抗意识和行动,但终不是大革命时代的英雄。小说中交织着情与欲,于连正是通过与两个女主人公感情的纠葛,达到爬入上层社会的目的,他没有真正的爱过他们,而是利用她们的社会地位达到自己的欲望。第一次看这本小说认为于连是一个卑微的小人,是一个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惜出卖爱情。但是,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对于连的看法多少有些改变,痛恨之余多了一些同情。作为一个底层的小人物,作为一个没有权势的家庭教师,他是不甘于现状的,他一心想成为上流社会的人物,但是在那个等级观念分明的社会里,他这样的出身、这样的地位对上流社会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那么,他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自己还算英俊的面孔和所学的一些知识,还有他的年轻他的胆量。虽然这

样的作法被人所不耻,最终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却遭到砍头的结果。但是,他这种精神可嘉,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勇气还是应该肯定的。只有不甘平凡的人才想着去改变,就象攀登山峰一样,如果你站在山角下观望,是永远看不到山顶的风光的,只有不懈的努力登攀才有可能登上高峰。我始终认为勇于攀登的人总比裹足不前的人更值得赞美。

司汤达是善于从爱情中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文学大师。于连的两次爱情都与时代风云紧密相连,这是当时阶级角逐的一种表现形式,他对德·雷纳尔夫人后来的确也产生了真正的感情,但开始是出于小市民对权贵的报复心理。因此,于连第一次占有德·雷纳尔夫人的手的时候,他感到的并不是爱情的幸福,而是拿破仑式的野心的胜利,是“狂欢”和“喜悦”,是报复心理的满足。重视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揭示是司汤达艺术上的突出之点,心理活动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繁琐的渲染,而是人物性格在特定的环境和情势下一种必然的反应,而且又反过来投射到当时的生活场景中。人物活动与心理描写相结合是作者塑造典型形象的重要手段。比如于连征服女性时的精神世界描写。司汤达不愧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红与黑是以描写爱情为主线的,因此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爱情小说”,但是,它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在于该书对人物心理细致的描述,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小说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空间,广泛运用了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挖掘出了人物更深层意识的活动,后世有人称之为“”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是一首“魂的哲学与诗”。

《红与黑》在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的塑造、匀称的艺术结构和白描手法的运用上都有突出的成就,而司汤达所以被评论家称为“现代小说之父”则是因为他在《红与黑》中表现了卓越的心理描写天才。现实主义作家都强调细节的真实,但司汤达与巴尔扎克不一样,他着重刻画的不是客观环境,而是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和逼真,作者常常三言两语就把人物行动、周围环境交代过去,而对其内心的活动则洋洋洒洒,不惜笔墨,爱情心理描写更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作者在于连得知德·雷纳尔夫人写揭发信到枪杀她这段情节上仅用了三页,而与玛蒂尔德的爱情却花了上百页的篇幅细致描写。德·雷纳夫人堕入情网时的那种喜悦、痛苦、忏悔而又不甘放弃幸福的复杂心理的展现,也令人拍案叫绝。

《红与黑》表现了司汤达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抓取典型的材料,成功塑造典型人物,并以此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同时高超的心理分析技巧、细致的心理分析对于连的复杂性格刻划起重要的作用;结构完整,情节集中,层次清晰,是一个紧凑而严谨的整体。

第五篇:红与黑

论《红与黑》中于连的悲剧英雄形象

摘要:《红与黑》的于连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关于对他的评价也众说纷纭,他的性格充满了复杂性,才华横溢的他为挤进上流社会伪装自己,最终还是悲剧收场。但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于连可爱、值得敬佩的一面,他一直坚守着一个英雄的自尊。

关键词:虚伪 自尊 悲剧 英雄

于连是法国现实主义奠基人司汤达塑造的一个文学形象。作为世界名著《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的形象分析一直是文学界讨论的热点,有人认为于连是一个通过征服女人向上爬的野心家,阴谋家,也有人认为于连是一个勇于反抗封建专制的知识分子。其实,在于连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于连复杂的性格,他的内心总是充满着矛盾,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文学形象。

一. 让人又恨又爱的于连

于连,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有着超凡的记忆力和强烈的上进心,他那敏感的自尊心更让他增添一份高尚,这样的形象很快就俘虏了读者的心。他的可爱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点:

第一,俊俏的面容。于连的美貌可以说公认的,有着“美男子”之称,“这个词是六个月以来,每逢星期六,他从几个年轻姑娘的谈话中听来的”[1]。可以看出,于连确是一个讨人喜爱的美男子。这是让处于上流社会的已为人妇的徳·瑞那夫人和最为骄傲的玛特尔小姐对他主动示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突出的才能。于连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他能够毫不费力地把拉丁文的《新约全书》、《教皇论》背得烂熟,甚至只有仆人为他准备衣服的时间,把一页没有趣味性的报纸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这些也成为了他日后为候爵所重用的重要条件。尽管他有着突出的才能,但他没有自满,依然对书中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善于思考,这种性格是难得的,让于连更受读者喜欢。

第三,他是善良的,有着悲悯之心。于连的本性是善良的,他推崇的是一种民主、平等的社会观念。在瓦尔诺先生的宴会上,当看到穷人备受欺凌,剥削了自由时,于连流行了同情的泪水;对徳·瑞那夫人的孩子,更是怜爱有加,悉心教导;在彼拉神甫失势后,于连依然对他不离不弃,甚至愿意将一生的积蓄倾囊相送。这些,都可以看到于连人性中的光辉。

第四,于连强烈的自尊心。于连从小没有了母亲,父亲以及兄弟们对弱小的于连没有父子、兄弟之情可言,对他又打又骂,于连从小没有感受到爱,致使他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人的内心越是脆弱,其防御机制就越强”

[2],所以,于连产生了强烈的、敏感的自尊心,维护自己的尊严,比其他的一切更重要。所以,在被送进徳·瑞那夫人家做家庭教师时,他最关心的问题也是“跟谁吃饭”。在徳·瑞那夫人私自送钱给他买衣服时,不富裕的于连断然拒绝,并十分恼火,认为这侮辱了他。强烈的自尊心,让于连更增添了一份高尚,更让人觉得不可侵犯,这种性格,也让人对他产生怜悯。

以上四点的概括,可以看出于连是一个可爱的人物。但,人无完人,作者也没有让于连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他性格的虚伪,同时也让人可恨。

于连对拿破仑有近乎疯狂的痴迷,因为在拿破仑的时代,即使是一个下层的人,也可以通过自己努力,爬上上流社会,而不像如今等级深严的等级制度,阻止他成为一个有权有势的人。他渴望得到成功,追求功名。“一只老鹰从他的头顶上的绝壁间飞出”,“它安详而有力的动作,在朱力安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羡慕这种力量,他羡慕这种孤独。”[3]对老鹰在天空翱翔的描写,正是于连心境的描写,他渴望飞翔,渴望拥有一股强劲的力量,做出一番大事业。其实,这本质上反映了在大革命失败后,小资产阶级强烈希望参与政治的愿望。

对拿破仑英雄主义的崇拜以及对成功的极度渴望,于连变得虚伪。他的爱情是虚伪的。在他的两段爱情中,他的本意都不纯,并非出于真心喜欢而展开追求,只为了他的英雄主义服务,为他的目标而开展。在第一段爱情中,他把追求徳·瑞那夫人看作他的一种责任,为征服徳·瑞那夫人煞费苦心地制定了一步步的计划,扮演着一个诱惑者的角色,只为报复贵族以及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简直接近病态。同样,在第二段与玛特尔小姐的爱恋当中,他也是被动的,他占领了玛特尔的心以后,他的第一感觉是无比的优越感,为自己战胜其他贵族,赢得美人而骄傲。另外,他表现能力也是虚伪的。于连明明是一个无神论者,他心里崇拜的是拿破仑,可因为看见“年满四十的神父就能拿到十万法郎的薪俸,相当于拿破仑部下一个著名的将军收入的三倍”,于是,他便选择了当神父,因为神父更接近他的目标;在神学院时,于连很清楚“在这里一点也学不到什么。至于‘教义’的进步,‘教会史’的进步等等,不过是一个表面的看法而已。他们所说的种种到了,不过是混淆人们的耳目,把象我这样的疯子,推进陷阱罢了。”但为了自己的“野心”,于连虚伪地去应对这一切,并使自己虚伪的本领“发扬光大”;后来,于连甚至可以为自己仇恨的阶级卖命。对金钱和权势的热烈追求,以及昧着自己的本性,虚伪地活着,都是于连让人恨的地方。

二、于连英雄形象分析

于连有让人爱的地方,也有让人恨的地方,而对连性格与行为加以理性分析后,于连作为一个让人敬佩的英雄形象的理由是充分的。

“只有为内在的道德感所束缚的人才会不断告诫自己为了成功应当虚伪;对于完全没有道德感的人而言,根本谈不是虚伪。”[4] 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于连本性是善良的,正如司汤达自己对于连的评价:“我们的主人公缺的就是敢于真诚。”[5]他戴上了假面具,周旋于名利场中。他渴望成功的欲望实在太强烈了,以至于他甘愿违心而行。但于连失败了,因为他还不够狠。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根本原则,忘记自己是一个平民的身份,在经历了种种的挫折,于连从来也没有放弃过对拿破仑的敬仰,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并没有他的一次次高迁而消失,他的心没有融入贵族这个阶级。

有人鄙视于连,因为他踩着女人向上爬。但,于连没有对徳·瑞那夫人动真感情吗?于连没有对玛特尔动真感情吗?虽然于连的本意是不纯的,但受到徳·瑞那夫人的真爱的感动,于连是爱着徳·瑞那夫人,他们的爱情得到了升华,是心与心的交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于连心里想着的都是啊!而对于玛特尔,于连同样没有存心策划一场通过获得玛特尔爱情来获得成功的阴谋。在斯特拉斯堡待的八天,他抛开了所有,包括野心和一些荣华富贵,只想着玛特尔,只想着他的爱情。如果说于连是一个通过征服女人向上爬的野心家,阴谋家,那他只会把女人当作一个工具,又怎么会为女人失去重心呢?同样,在虚伪地表现自己才干的时候,于连还是表现出他善的一面。他勤勤恳恳地为侯爵服务,因为侯爵赏

识他,给了他成功的机会,于连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把候爵当作自己的恩人来感激。他深知他与玛特尔的爱情,会深深地伤害他,他对此感到十分的羞愧,甚至,于连想以死来结束这一切,来为自己赎罪。综上所述,于连的心灵是高尚的,他的虚伪没有藏在奸险,相反,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于连是一位英雄,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他才识过人、在自我理想追求过程中表现出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奋斗精神。他认为不能成功就是最大的耻辱,甘冒九死一生也要出人头地。这些精神,无疑深深地震撼着我们。如果他生得逢时,他会是拿破仑手下的一名大将,因为,他有足够的智谋和非凡的胆识。在面对死亡,他表现出从容的态度,保持他那高贵的姿态,尽管他有特赦的可能,但他拒绝向“资产阶级贵族”控制的法庭求饶,在法庭上对资产阶级贵族发出尖锐的控诉,指出资产阶级对平民阶级的残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于连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他抛弃了幻想,走出了权势与金钱的陷阱,站在广大平民阶层,看清了资产阶级的丑陋面目。面对着各方的劝导,他还是选择了“当不能骄傲地活着时,就骄傲地死去”,坚守了一个英雄的自尊。

三、于连形象的悲剧色彩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理想的英雄人物应比好人坏,比一般人好。他比好人坏,因此他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能引起我们的怜悯,如果他比好人坏不了多少,而与好人太相近,那么他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就会引起我们的“厌恶”;他比一般人好,而又与一般人相似,因此他遭受不应遭受的厄运,能引起我们的恐惧;他比一般人好不了多少,而与一般人太相似了,那么,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他就是个无足轻重的人,不能做悲剧的英雄人物。[6]于连可以说是一个比一般人好的人,因为他有令人妒忌的外表、突出的才干和强烈的上进心,但是,他也没有被神化。于连是不幸的,他出身在寒微的家庭,缺乏亲情的关爱。他也有过错,为了心中的目标,他曾经昧着良心,伪装自己。

于连的悲剧,在于他不愿意放弃心中守护着的净土,却又想获得世俗的功名。在法国大革命后成长起来的于连,对拿破仑极度崇拜,作为无神论者,于连摆脱了宗教思想的束缚,比别人对这个社会看得更清,更坚定他对民主、平等这样一个社会的追求。但当时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于连不能避免地受到环境的影响,最终不得不以伪善的手段来应对这个伪善的社会,求得自己的成功,在整个过程中,他是痛苦的,一方面,他对金钱至上、尔虞我诈的上流社会深恶痛绝,但又想跻身于社会,扬名立万,功成名就,他既自尊又自卑,既反抗又妥协,既正直又虚伪,他就是这样一个矛盾体。

于连美好的人性在金钱、权势的诱惑下,受到了污染;面对就在眼前的美好前程,因为一封信的“发现”而梦想破灭,人生跌倒了低谷;如此一个积极上进英雄式的人物最终走向了灭亡,都无不让读者产生怜悯之心。即便于连变得虚伪,上流社会还是没有买他的账,他的谦卑,还是不能讨人欢心,说明在深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下,等待向上爬的青年而言,即便他们的才华横溢,也只有惩罚和毁灭。这是于连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1] 闻家驷.红与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4:第41页

[2]冀慧颖.于连的悲剧人生--《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J].美与时代(上

半月),202_,(2)

[3]闻家驷.红与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4:第83页

[4]lost-special.十一年后重读《红与黑》[OL].豆瓣读书网.202_

[5]许光华.司汤达书信选择(J).文艺理论研究,1986(1)

[6]亚里士多德.诗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_:第50页

红与黑 论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