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编辑:无殇蝶舞 识别码:12-1039135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17 17:00:4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1、尊重主体《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鼓励自我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强调、提倡自主习作,启发学生对习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回归生活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小学生作文也应是他们个人生活积累的再现。《标准》要求,“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教师可凭借作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将作文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他们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更好地生活,学生习作必须回归生活。

3、彰显个性 《标准》强调小学生的习作应该是个性化的习作,“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求学生 “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我们要在教学中看到学生写出来的心声,体现出丰富多样的习作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压抑学生的个性,就是堵塞语文习作教学的生命之源。彰显学生的个性,正是为了引一渠活水清流,让习作教学呈现盎然生机。

二、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积累经验,总结规律

(一)把握教材中习作教学的内容及呈现特点。

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人教版实验教材在低年级学段中,主要安排的是口语训练,直到二年级下册才安排了两次写话,分别是第五组写一写奇妙的动物世界和第八组写一写自己在这一学期的收获或暑假的打算。中年级段中,每一次习作教学都是与课文阅读内容相衔接,在口语训练的基础上安排的。如三年级上册的第一组(课余生活──记录自己课余生活的内容、售货、感受)和第五组(传统文化──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写最想告诉大家的综合性学习收获);三年级下册第五组(感悟父母的爱──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四年级上册的第二组(关于童话──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和第四组(名家笔下的动物──写喜欢的小动物)以及高年级学段五年级下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六年级上册第五组(初识鲁迅──写小伙伴)等等习作教学的内容来看,它们不但与阅读训练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这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延伸和拓展。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展示有机地集合在一起,既体现了读写结合,也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应该说这种安排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学习诸要素、诸方面的有机整合,形成了一个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机的训练整体。

(二)深入分析大量习作教学案例的操作流程特征,努力总结提炼出教学规律。实验工作开展几年来,我们一直没有放松对习作教学研究和探索。不仅重视实验基地学校的示范作用,而且要求学校的一线教师都要在习作教学研究实践上下工夫、出成果。几年来,已经形成了大量有价值的实践案例,为我市习作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我们经过对大量习作教学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初步总结提炼出一个完整、规范的习作教学,应按如下的基本操作范式进行:

1、注重开放,积累习作素材。通常情况下,每次习作教学,我们老师都要提前一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布置,有的甚至在开学初就予以布置,让学生有足够的、充分的时间准备、实践。在老师组织指导下,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向生活开放,向书本开放,在课前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习作指导课都紧紧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充分利用学习课文的积累和感受,比如郑红老师指导编写童话时,引导孩子进入童话世界的教师美读《雨中的树林》就是课文本组《园地》里的资源,郑老师不仅布置孩子们充分阅读童话故事,进一步感受童话的情节、语言等特点,自己也读了不少童话,王玉莲老师指导写小伙伴之前,布置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同学或邻居的小伙伴,注意他们的言行细节,或捕捉生活,设置生活情境,引导观察,提前学习了课本第五组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同时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大量的写人的文章和书籍,刘莉老师布置学生认真观察小动物,与小动物亲密相处,建立友情,有的孩子甚至买来小动物亲自喂养,进行观察,积累鲜明的表象。„„正是有了生活的积累和阅读的语言积累,孩子们的习作才精彩纷呈,孩子们的童话世界才如此神奇。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尊重孩子们的童心才能落到实处。

2、开启思路,激活典型表象。习作指导要从内容入手,最重要的工作是打开学生的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要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把自己觉的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内容真实地写下来。经过感知的客观实物在脑中再现的形象我们称之为表象,表象是学生构思、行文、修改过程中的思维材料和思维参照。表象鲜明才能表达具体形象,表象典型才能在联系中获得创意的思想,表象丰富才能有活生生的语言。

教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直没有说这是一节写作课,而是通过图片、音乐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引起学生对自己亲身经历的回忆。从而激活学生的生活表象。学生对亲身经历过的事是记忆深刻的,在课堂上,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地畅所欲言,这样在让学生充分地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说到的写出来。

在写小伙伴的习作指导课上,老师设计这样一个环节:由想到几个小伙伴到选择并慎重选择其中某一位小伙伴,圈出他(她)的名字,一看到这个名字,脑海中立刻出现了他(她)怎样的一幅画面?如此形成特定的表象,这也是小伙伴留给自己的最鲜活、最直接的典型特征。而后面环节中,引导学生回忆表现小伙伴这一特点的典型事例,并通过交流、评价、引导,捕捉事例中小伙伴的外貌、语言、动作等表现细节,正是不断丰富、完善这一典型表象的过程。

3、读写结合,领悟表达方法。习作能力的根,在阅读能力。阅读是习作的基础。我们要加强和改进阅读教学,重视读中悟写,读中学写,体现读写结合,又要加强课外阅读,开阔眼界,丰富语言积累。

在指导《写小伙伴》习作教学前,我校六年级各班都提前学习了课本第五组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同时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大量的写人的文章和书籍,通过阅读教学和拓展阅读,领悟通过典型事例,通过刻画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细节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在该节指导课上,由《少年闰土》月下闰土看瓜刺猹的画面激发学生的生活表象以及体会少年闰土的特点是从四件典型事例中表现出来的方法,从而让学生也领悟到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小伙伴特点。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厚积才能薄发”,学生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才能“妙笔生花”,借助几年来我校承担芜湖市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专题研究的契机,我校在开展课外阅读,体现读写结合方面正在进行着有益的尝试。

4、赏析评价,体验成功乐趣。人的深层需要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小学生更是如此。《标准》特别强调培养学生作文的非智力因素。崔峦老师强调,习作讲评重在激励。赞可夫还讲到:“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标准》对小学阶段作文的语言要求非常简单,“文通字顺”而已,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克服精英教育思想,不能把小学生的习作文学化、成人化,以宽容和期待的目光欣赏学生稚嫩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说真话,写真事。因此,在评价学生习作时,坚持正面鼓励,以赏析为主,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1)典型赏析评价 在习作讲评课中,几位老师分别安排了大量的教学时间用于对学生习作的欣赏:概括全班学生习作的优点与成绩,典型习作推荐欣赏(包括问小作者的感受),精彩题目欣赏,学生自主选择,典型欣赏,在完整的习作篇章欣赏后,呈现了尽可能多的精彩的片断,典型欣赏。同时,教师的鼓励也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和成功的期待。如姚金中老师的课堂上展现的该班《小作家的足迹》中记录了孩子们一篇篇得意的作品;王军霞老师在讲评课结束前,神秘地拿出《语文新苑》:看,这是什么?让我们把满意的作品投稿到编辑部,让我们班有更多的同学的姓名出现在《语文新苑》上!通过欣赏,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得到老师的激励,使尽可能多的学生看到成绩和进步,享受到习作成功的快乐,更真切地体会到应当怎样写,愿意主动修改完善,并激起下一次习作的欲望。

2)学生自我赏析评价 每次习作,学生写好初稿,教师都要求他们充满兴趣地反复阅读自己的写作,边读边想:自己习作的闪光点有哪些?这是促进学生对学习进程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节、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只要方法有效,显然会有利于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正确地认识自我,发现不足与缺憾,总结得与失,改进学习方法,为进一步把自己发扬光大奠定坚实的依据。姚金中老师在上习作讲评时所设计的学生自评习作的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内自我推荐自己的习作,美其名曰:“夸夸自己的习作”。这样,学生越读越觉得自己有多棒,越读越对自己充满信心。学生自读过后,教师把讲台让给学生,尤其是提供给中下等生,让他们把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部分有滋有味地读一读,绘声绘色地说一说。这时,学生有的读的是一个好词,有的读的是优美的句子,有的读是一个精彩的片断。这种令人振奋的成功体验,就可能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鼓足前进的风帆,取得更大进步。

(3)生生相互赏析评价 学生自我赏析评价后,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赏,要求学生将同学的作文当作“名家名篇”来欣赏,互相寻找作文中的优点,有时也可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词句,片断等用“”画下来。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年龄尚小,学生生理与心理上的不成熟,知识面的狭窄及观察能力的肤浅,从而难免会出现自我评价中的局限性与片面性。引导学生从互评中既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又了解到他人的学习过程,其意义显然重大。因为,如此这般,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为自己的发展获取有效的信息,进而取长补短,而且还能不断地优化和丰富学生的学习个性。这样的相互评价方式,屡见于老师的习作教学课堂。学生在相互评赏中,学会了沟通,学会了互助,学会了分享,懂得了尊重他人,欣赏他人。

(4)家长欣赏评价 在《感受父母的爱》习作指导课上,学生习作实践末了,老师有这样的小结:同学们,相信我们的每一篇习作都表达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真挚的爱,就让我们把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献给爸爸妈妈。回家后,请读给父母听,再请他们在我们的习作后写上批语。上讲评课时,老师在总体评价学生习作状况之后,利用了较多的时间对这一环节进行了反馈,前后长达10分钟之多。大致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习作──读父母给自己习作的批语──全体师生交流感悟。还现场采访了一位孩子的家长,请她谈谈看了自己孩子习作后的感受。这种家长直接参与习作的评价方式,也正结合了习作的主题──感受父母的爱。这样的尝试,宜于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使他们在习作的实践中,在关爱的生活体验中,能够饱尝到创作的成功喜悦和来自父母的真切关怀。这不仅对学生正确理解家长的真爱是个很好的启示,无疑也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创作的欲望。

在小学阶段,我们不怕学生写的作文“大同小异”“平淡无奇”甚至“错别字连篇”,怕的是学生不敢写作文,压根儿不想写作文。只要学生有作文的兴趣,能坚持主动地写作文,养成用文字表达感情的习惯,总有一天会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来。这一天也许出现在小学阶段,也许出现在中学阶段、大学阶段,或更远的人生旅途中。

5、赏中促改,培养修改能力。一般来说,学生一次完整的习作过程,通常包括准备、初作、修改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教师采取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过程评估,如准备阶段,可视学生作前材料准备,作前构思,讨论中的表现情况给予口头评价;在作文书面评价时,让学生分别根据其初作阶段的表现打“初作分”,根据其修改阶段的表现打“提高分”,对精彩点打“奖励分”,使学生“劳有所得”,“评有所依”。这个过程评估,教师让学生当主角,在师生、生生互动中评改。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修改不如学生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学生在明确了本次评议重点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进行赏评,学生之间交换习作,自己动手评改他人文章。学生互评之后,推举出自己认为较好的作文,在全班诵读,点评,再由全班同学点评。经过这一步骤,学生会较客观、全面地评析文章,较好地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对修改习作的方法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三、收获、体会与思考

通过习作教学实践和研究,我校搭起了广大师生之间的心灵之桥,鼓励学生用心去发现,去体验身边的一切事物,学会动情,学会感动,让学生感受到习作的乐趣,使习作真正成了学生的需要,成为学生传递情感的内心需求。学生产生了表达欲望,自由练笔,倾诉真情实感,对每一次习作都充满信心。在这样的氛围中,不少同学写出了贴近生活、言之有情、具有童真童趣的习作。

近四年来,我校学生在《语文新苑》、《大江晚报》及其他报刊上发表了50多篇习作。一位同学获得《语文新苑》“文学小擂手”的荣誉。王思齐等四位五、六年级同学的习作在 “首届金色少年国际华语小作家”作文大赛中获得参加北京的复赛资格,并在现场创作中取得了两个一等奖,两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202_年4月,我校有二十个班级一百八十多人次的习作参加安徽省中小学文学艺术作品大赛,获得优异的成绩。601班同学热衷于小说创作,毕业前夕,已经创作了20多篇近10万字的各类题材的连载小说,其中两篇已在人教网站上发表并得到专家的好评„„通过习作教学实践和研究,我校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全面发展和进步。

这四年来,我校向全市呈现了八节习作教学研讨课,通过市教研室的专业引领,广大作课、听课和评课的老师的同伴互助,不仅为我市习作教学的课改实验做了有益的探索,而且也使我校的教师在习作教学实验过程中遇到的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越来越习惯于进行一番的思考、讨论和研究,自觉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朝气和凝聚力的研究的共同体和一个学习型的组织。他们把自己的一些思考进行理论提升,积极撰写研究论文或者进行教学设计,开展习作教学实验工作开展以来,我校老师习作指导课例向全省发行,撰写的习作教学的研究论文多篇分别获得市级、省级一等奖,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十多位老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方面都做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就是在这样的探讨研究的氛围中,我们的许多教师快速地成长起来,成为了课改实验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展现出的是在实验中对新课程新课标的独特的理解和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应有的自信和精神气质!

踏花归来马蹄香,语文习作教学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与探讨的内容,从已经走过的新课程改革第一轮的教学实验中,我们已经得到诸多收获,也带来诸多的思考,今后的习作教学如何逐步摆脱应试教育的困扰,如何使学生身心进一步得到解放,使他们能真正深入生活,感悟生活,丰富情感。相信在新课程的指引下,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积极探索更新更好的教学方法。学生的习作一定会重现童心、童真、童言、童趣,作文教学一定会回归其本真,人文必将回归!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听、说、看、写的训练,这四个环节在语文教学中相辅相成,有一项欠缺,就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提高学的素质是关键的环节,我认为是“写”。会听、会说、会读的学生多,会写的学生少,而写得好的学生更是屈指可数。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我认为应该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着手。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内容空泛一直是小学生写作的一个障碍,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细心观察的习惯。蒙台梭利说过:“我们只有在儿童身上才能领悟到大自然的雄伟。”因为儿童有一颗好奇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个富有想象的大脑。当然,在激发学生观察兴趣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怎样去观察,要让学生知道在观察中要注重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所以,我要求学生每天把身边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要善于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的异常之处和变化之点。我认为是一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好方法,对作文教学具有促进的作用。

二.从读写,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和素材这还不够,还需要有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把自己的认识情感、体验用生动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苏轼曾言: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说读和写的关系。其实,阅读是语文能力训练与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感知语文文字的知识和规律,既可以“熟练”文章的条理结构,又在读的过程中开阔了视眼,训练了思维,增长了知识。尤其是农村小学生,各种条件的限制,阅读量跟不上是限制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一个重要原因。指导读书的方法。字、词、句是写作的“建筑材料”,而好词、好句更是美化大厦的“瓷片”。因此平时我就注意教学生懂得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时间的阅读上,都要求他们把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段落和心得体会抄到读

书笔记上,为作文积累语言材料和写作材料,并想办法弄清其意义和弄懂用法,逐步掌握,学以至用。教学中,我带着学生努力达到这个目标。首先,指导学生做好摘抄,将课文内的名言摘抄下来,时时翻阅背诵,成为写作素材。同时学生的思想也能受到熏陶,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基础。如第十二册第14课《卖火柴的小姑娘》这个故事反映了小女孩的悲惨处境,感受资本主义的黑暗无情。如果将这个故事反映的问题记录下来,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极为深刻。而我们读书角有最现成的读物是同年书架,指导学生概括内容,写心得、读后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喜爱的方式做笔记,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兴趣,通过这样的日积月累,潜移默

化,当学生在长期的积累中建立了语言的“仓库”后,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三、.练说练写,写出真情实感[

写作是对自己的积累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没有积累,胸无点墨,怎么也不会写出作文来的。写作材料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中有很多美的事物,学生要学会时时处处留心周围各种各样的事物,熟悉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捕捉生活热点,在生活中多留心多思考,有意识的捕捉有意义的事,有趣的人,并随手记下。这样,发现多了,积累也就多了。阅读书籍报刊,听取轶闻逸事,可以使他们获得许多无法亲身接触到的材料。可见,学生要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通过留心生活,精于阅读,学生材料积累多了,便不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状况,而是泼洒成文。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写作只有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自己的真情、深情、纯情(如对师长的敬爱,对同学的友爱,对弱者的同情,对坏人的憎恶等等)。可见,写好作文,而事实上,情感积累丰富了,写作时就能自然流淌,进入一种情不能已的境界,写出的文章生动感人,达到心领神会的程度,自然学到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四、鼓励联想与想象,开阔创新视野

联想不仅能够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内在联系,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更能引起学生的创新欲,促进学生智育的发展。很多新思想、新发现都是

联想的产物。想象是知力活动中最有活力的方面,是学生创新的起点源泉。学生的想象力尤为丰富,只要教师多给他们提供想象的空间,允许自由地想象,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引导学生创造的想象,他们的创新潜能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对于写作,也要养成学生的良好的写作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自觉的去写作,乐于去写作,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应付老师去写,其实说白了这就是兴趣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要想写好作文,还要有广阔的视野,广阔的视野从哪里来?从阅读中来,从观察中来,从历练中来!所以做为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必先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从书中吸取知识、营养;从书中与名人交流;从书中游历山川河流;从书中感悟人生„„总之在书中我们可以积累知识,为我们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必须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体味生活。不断从生活中体会值得写的东西出来。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可高了,没有主持人,他们一个接着一个,井然有序地走上讲台,向同学介绍自己的“朋友”。每个学生既是听众,又是评委。这次活动,全班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有了切身体会,在作文时学生就不会有无话可写的情况了。这次活动,也给了我很深的感触:教学不应该局限在课堂上。

通过这次细节描写的指导,我深有体会:多参与、多实践,学生的作文才会“动”起来。总之,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长期化整为零的训练,需要扩大阅读量,需要老师不断鼓励、开阔学生创新视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写作能力。

五、加强作文指导,做好批改、讲评

加强作文指导,做好批改、讲评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每次进行作文练习,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具体步骤是:一是指导审题,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明白写什么,怎么写。二是指导立意,让学生明确文章的中心,明白为什么写,是说明一个问题,表达一种感情,还是赞美一种精神等。三是指导选材,让学生明白选择什么材料才能更好地为中心服务。审题、立意、选材是作文指导的方向,用上各种写作手法、技巧,谋篇布局等。教师指导方法得当,学生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对学生作文的批改、讲评。作文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同桌互评互改、个人自改自评等。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作文中的缺点,学习他人作文中的优点,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批改好作文后,再抄进作文本。作文交上来后,我对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进行认真地批改。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我尽可能用上一些激励性的评语,把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挖掘出来。如别致的题目,好的开头和结尾,一个精彩的词句等,都给予肯定赞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对写作的信心。对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如错别字、用词不当、句子不完整等等,用上固定的修改符号给学生标出来,让学生自己修改,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批改结束,及时讲评。讲评分为简评和详评两种。简评部分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委婉地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方案。详评班里的“代表作”,我引导学生讨论,说说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修改?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启发,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以上是我在写作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但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非一朝一夕可造就的,需要循序渐进,长期训练。同时它也是教师和学生的一个互动过程,需要师生共同努力,这样,作文教学才能拨开迷雾,奔向胜利的彼岸。

五乡镇贵玉小学

卢海贞

202_年3月11日

第三篇: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小青凌邓丽梅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不少教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作文课上,有大部分学生陷入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尴尬局面。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做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训练“说”的能力

写作文,就是把自己心里所想、口中要说的话,有中心、有条理地写下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能有针对性地训练小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即“说”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1、诵读佳作,培养语感。我经常让学生熟读那些写得较好的文章,背诵文中的精彩片段,要求他们把规范的语言植入记忆仓库,并融会贯通,优化组合,形成新的信息链,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但是,熟读成诵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指导学生讲究方法,提高诵读的效果。

2、复述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课文,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将所感知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练习对话。经常进行对话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写人物语言的能力,还能训练他们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如两人对话,讲什么内容,另一方必须仔细思量如何回答,做到对答如流,词能达意。训练形式可采用教师和学生对话,也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

4、即兴演讲。平时,我特别注意结合作文教学创设情境,提出命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上台即兴演讲,讲述自己在生活中的见闻,抒发自己的情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同一个题材,可以让多名同学轮流上台演讲,在交流中取长补短,然后再给予点拨、评议、总结。这样不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而且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二、积极发掘写作题材

1、从丰富的农村生活中寻找题材。农村的孩子在课余常常开展一些具有乡村特点的游戏活动。如捉迷藏、捉知了、捉鱼等。也常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农务劳动,比如放牛、种菜、砍柴等,这些就是作文的好题材。

2、从自然现象中发现题材。农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大自然密切相关。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家畜、日出日落、山川河流等,会因时因地发生变化,如果小学生都做生活的有心人,能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善于积累,这些也是作文的好题材。

3、从典型事件中抓住题材。学生可以从学校、社会上每天都发生着许多有典型、有教育意义的事件。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挖掘主题。

三、用心体验生活

好的习作题材来自生活的孕育和对生活的热爱。可是很多学生苦于不知写什么才好,认为作文很难,原因是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差,不善于通过认识和捕捉生活中最本质的事例,不懂得怎样去表达,对身边的许多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中要积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身边事、身边人、身边物、心中情,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皆文章,只要留心生活、细心观察、勤做记录、善于积累,就会拥有永远写不完的素材,说不定信手拈来的就是一篇原汁原味的好文章。

综上所述,只是我从事作文教学几年来的几点看法,我深深认识到:不管是应试教育的昨天,还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语文,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要想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都要把作文教学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四篇: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郑隆芝作为一名从事语文教育多年的老师我将我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回归生活。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小学生作文也应是他们个人生活积累的再现。《标准》要求,“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教师可凭借作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将作文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他们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更好地生活,学生习作必须回归生活。

练说真话,练写真情实感。作文说的就是真人真事,写的就是真情实感,但平时学生在写作文中,有时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或抄袭他人,或无病呻吟,作文成了很多学生的一纸谎言。在学生的笔下同学都是拾金不昧的,老师都是抱病工作的,邻居都是乐于助人的, 家乡都是美丽富饶的。内容千编一律的,缺少新意,有时甚至给学生下个评语也很难,但就是觉得不对劲。对此我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注意培养学生在练中要养成说真话,写真事的习惯,这跟培养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至关重要。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难点。学生作文写不出,是因为肚内无货,大脑空白,作文教学效果差,是因为教师没有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解决“病”。所以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家创作要靠生活,学生写作也要靠生活。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学生的生活大部分在学校,因此要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和生活形式。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丰富学校生活就要丰富课堂生活,课堂教学不仅要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还要渗透素质教育,陶冶高尚情操,健全学生人格,使课堂涌动生命的气息。而要达到这些目的,只靠老师灌输的方法是不行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求知思考、质疑问难、发现创造,才能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让学生由被动的听变为主动的学,有静态学变为动态学,是丰富学生课堂生活的基本方法。如: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把已经批阅写好批语而未打分的作文相互传阅,推荐出几篇好作文到全班交流,然后让学生在纵向横向比较的基础上给自己的打分,最后写一段写作后记,总结经验教训,坚持下去,时间久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是丰富学生课堂生活的又一重要方法。如在讲课文时教师可以选取几个片段分成角色让学生表演出来,其他同学评一评看谁演得好。学生对此及感兴趣,潜藏着的聪明才智创造意识被充分激发出来了,不论是演员还是评委都会做得成功。

其次要扩大学生的阅读? 广泛阅读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杜甫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鲁迅也说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这些都说明多读多看,广泛阅读,确实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因此要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但是单从课文中学习知识,积累素材,是远远不够的。老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外,还要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向学生推荐一些童话、寓言、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以及中外名作名篇的编写普及本。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强调学生要自备笔记本,随时摘抄妙词佳句,精彩片段,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养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也是说多读是提高学生作文的基础。小学生活泼好动,真正让他坐上数分钟,读一篇长文章,他是没有耐心的。即使让他读作文范例,他往往也是囫囵吞枣,这就要求教师要与他们一起欣赏好作文。可根据不同内容的文章,采取不同的读法。写景的文章可选取一段读出山清水秀、心旷神怡,有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之感;记事的文章,可读得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 写人的文章可读的活灵活现。并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精句妙段,和自己一起去读,久而久之,学生对阅读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不同的阅读方式中,使学生产生了语感,激发了灵感,有了语感和灵感,下笔才能洋洋洒洒,自然流泻,作文就成了水到渠成。

再次要鼓励学生勤于动笔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通过大量阅读,素材丰富了,就要引导、鼓励学生用好素材,提高写作水平。但仅仅依靠作文课上学生冥思苦想,“闭门造车”,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指导学生写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日记可以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内容不拘,可长可短。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不仅能大大增加练笔的机会,而且能使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样写作的素材也就丰富了,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起来。到那时,无论写人、记事或写景的记叙文,都会有血有肉,生动具体。除此之外,还可以坚持写读书笔记,这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开拓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表达事物的能力,又是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径。总之,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勤写多练,在练中用好素材,提高作文水平。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