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好习惯铸就幸福人生 演讲稿
好习惯铸就幸福人生
高桥小学教师:王芳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好习惯铸就幸福人生》。
众所周知,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校园特色文化更彰显着一个学校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在县教育局“打造川东北素质教育示范区”这个教育发展总目标下,我校把“养成教育”作为本校的特色文化。
有句话说得好: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让我想到了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他从小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进入飞船前,他将鞋子脱下,只穿袜子进入座舱。这个细节让他在众多宇航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可见,好习惯给加加林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收获。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培养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更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我们高桥小学把“养成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文化,无论在显性,还是隐性文化方面,学校都在不遗余力地努力着。说实话,由于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制约,我校的硬件设施,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法和同级学校相提并论的,但我们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狠抓隐性文化的发展,把“养成教育”作为科研课题,从校长到教师,从门卫到食堂工作人员,全员参与、全员育人。老师们更是用心、用情、用汗水、用智慧将养成教育扎实推进。
看,一年级的王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她正手把手地教学生打扫卫生;三年级的钟老师上完课,还要等孩子们准备好下节课的书本,才宣布下课;四年级有一个叫成驰的学生,我看到何老师不知多少次在教室里、在楼梯口、在放学的路上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不厌其烦!还有张老师、陈老师、刘老师等一大批老师,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两鬓斑白,但对孩子们的养成教育从不懈怠。
太多的老师为孩子的行为习惯倾注爱心、播洒汗水。正是有了这样的老师们,每天,一进校门,就看到干净、整洁的校园;就听到温暖、礼貌的问候。操场上,总会有孩子自觉地把垃圾捡起来;楼道间,孩子们谦让有序靠右行;教室里,桌椅摆放整齐,地板干净、整洁„„这些无一不彰显着我们学校的特色文化。老师们影响着学生,更启迪着作为青年教师的我,明晰了我的目标,坚定了我的信念:我要让每一个孩子养成好习惯,让好习惯铸就他们幸福的人生!
好习惯如杨柳轻风,抚慰纯洁的心灵;好习惯如良师益友,指引前进的方向。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更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有愚公的决心,有绣花女的耐心,有雕刻师的精心,抓住孩童时代这个黄金时期,学校家庭通力合作,从点滴抓起,从细节做起,我们就一定能养成孩子的好习惯,一定能铸就他们的幸福人生!
谢谢大家!
第二篇:升旗讲话稿:好习惯,铸就美好人生
好习惯,铸就美好人生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好习惯,铸就美好人生》常言道:一世英名,因有一个好习惯;终生潦倒,缘于一个坏习惯。好习惯一如正确的方向,正确的道路,成功必然。
美国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小罗斯福总统从小就有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持续不断,最终成功;爱因期坦有爱问“为什么”的习惯,最终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毛泽东有酷爱读书的习惯,最终成为著名的政治家,一代伟人。可见,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行为塑造习惯,久而久之,习惯就成为人生的一部分,成为他生命的性格,反过来成为人的主宰、命运的关键。
祖逖有闻鸡习武的习惯,最终为他成为晋朝名将打下基础;陶侃尊母训,养成不拿公家丝毫的好习惯,成就廉洁美名,晚年虽生活安逸,却有每天搬砖的习惯,为的是磨练自己的意志,因此也就有他一生居重权,勤于职责,守节自律,为世人景仰。台湾王永庆有爱劳动的习惯,勤劳俭朴是他一生奉行不渝的哲学,他成为经营大家;日本的松下之助习惯每天思考当日损益,养成把顾客的责备当成神佛的经典,养成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的习惯,他最终成为经营之神;股神巴菲特有清楚自己每天做每件事目的的习惯,并每天制定当天计划,写日记,最后他永远懂得随时超越自我,被人们写入了神话。这些成功的人士无一不是有良好的习惯,无一不是好习惯引领其载入成功史册。
中学生是学习成长的阶段,好习惯更会伴你一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会使你温故知新;摘记大纲,记录要点的,会使你辩识主次轻重;追根究底的习惯会让你的疑问迎刃而解;喜欢与人讨论,平时发问的习惯,能使你思维活跃,脑力激荡;自主看书或做作业,就不必他人催促,永远掌握主动权;善于抓间操空闲十分钟,你会成为识志大家,抢时间的人永远会走在时间的前面;快速阅读,你会省下时间检查,比别人更有胜算;作好错题本,减少失误,你的路就会越走越辉煌。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养成觉察习惯就会不断地省思自我,少犯错误;上下楼轻声慢行,不喝高级饮料不攀比名牌,随手关掉水龙头,不乱丢东西„„无一不是好习惯。好习惯受益终生,坏习惯贻害无穷。
同学们,命运天定,习惯消长。谨记,好习惯,好命运,好前程。
第三篇:培养好习惯,收获幸福人生
培养良好习惯收获幸福人生
周戈庄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案例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来源,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但与此同时,在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心理倾向。尤其我们农村小学,学生来自农村各自然村屯,绝大部分家长为农民,本身素质不高,更有一大部分学生跟随爷爷、奶奶生活,这样的家庭环境缺乏对孩子有目标、有方法、有效率的教育,使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表现出明显的缺陷。在学校中,也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重要的应该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学生日后成才的重要条件。本我们把习惯养成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一个重点。
具体做法:
一、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
1、营造氛围明礼仪。
学校以“了解规范,增强意识,形成习惯,促进养成”为宗旨,制订了“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目标,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主要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是营造习惯培养的物质环境。我们努力让每面墙壁都说话,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习惯培养的可利用资源:校园围墙、厕所墙壁、教学楼的走廊、横梁上都张贴、悬挂文明礼仪标语,教学楼道内、教室、办公室的门窗上设有 “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等提示语;教室里的条幅、班级板报专栏刊登礼
仪常规制度,明确文明礼仪重要性及相关落实内容;校园文化、教室文化等开设“文明礼仪专版”,充分展示文明礼仪标语、图画、先进事迹。浓厚的文明礼仪氛围的创设,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礼仪殿堂之中,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文明礼仪素质。
二是营造习惯培养的精神环境。我们的做法:一是通过“国旗下的讲话”讲习惯养成的意义、方法等;二是各班利用班队活动议习惯。三是通过素质手册以及品德评定手册的评价,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让学生学有标准,赶有方
向。通过以上方法激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强化自律,逐渐形成好习惯。
2、一日常规行礼仪。
学校制定了一日礼仪细则,从点点滴滴,一言一行做起,抓好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早晚上学、放学要主动与父母、同学、老师打招呼问好。“您好、您早、再见”不离口,语气温和,“请”字常用。进入校门、上下楼、教室门要自然成行,右侧通行,出入办公室和他人房间,要先敲门问好。“请进、请问、谢谢”文明用语常应用。学生放学、乘车自觉站队。为了有效实施,养成习惯,学校健全了监督机制,由德育处主抓,每天有值班教师和红领巾督查员,课间、中午、放学时间定岗定人进行检查,发现不文明现象及时纠正并进行公示,量化打分每周评出优秀班级,颁发文明礼仪流动红旗,以此促进此项工作的长期性,有效性。现在,同学们上下楼梯不拥挤、不喧哗,进、出校门自然成行,靠右侧通行已尉然成风。一句句“老师早”“同学早”“老师再见”“同学再见”的问候与道别的话语,犹如一首和谐的乐曲,融洽了师生间的感情。
3、常规教育促礼仪
针对学生随手乱扔的习惯,布置“三个一”作业,这“三个一”就是每人准备一个垃圾袋、一块抹布、一块手帕。一个装垃圾用的塑料袋,要求所有的学生不得在任何地方乱扔瓜皮纸屑,自己的垃圾自己处理;带一块手帕,让学生搞好个人卫生;一块抹布,清理自己周围的环境卫生。课前准备“四步曲”——一收、二拿、三摆、四捡。一收,就是收起上节课的学习用品;二拿就是拿出下节课的学习用书及练习本等;三摆就是把拿出的课本、练习本等根据自己的座次,整齐的摆在桌面的左右角上。四捡就是前边的三步做好后,就捡自己周围及卫生区的垃圾,随时保持教室、校园内的整洁。从学习用品的摆放到整理自己的个人卫生到如何保持环境都有明确的要求,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培养了学生做事的条理性,也加强了良好习惯的养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背古诗、读经典学礼仪
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优良的、传统的礼仪规范,直至今日仍然有很强大的感召力,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礼仪道德所在。为此,我校每天语文课时间利用5分钟进行经典诵读,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古典文化名篇,提供给孩子们进行诵读,让学生从中学习礼仪。该项活动由语文老师统一指导学习,每天上课时都会从不同的班级传出朗朗的“经典”诵读之声,学校每学期都进行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培养学生做人的好习惯
1、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以及主题班(队)会的教育功能,讲述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以及开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每学期都开展一次“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月;讲述“我心中的英雄“故事;收看励志的有关节目;开展“学习英雄、环保、节约”等征文活动;开展“拣脏护绿:活动,假期中让学生参加”文明进万家,爱心伴你行“社会实践活动等,我们还在全
校开展了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做起,不乱花零钱、不乱扔废弃物活动,让同学们在享受幸福感的同时,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2、学校创编了校本教材《走进节日》,里面收集了所有的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教师节、国庆节等等一些节日的由来、风俗礼仪等内容,让学生学习礼仪、学会感恩。并根据这些节日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激发了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树立了远大理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培养了学生自强自立、努力向上的好品质。
三、评价激励,多方联动促养成(一)家校联手,合力攻坚
家长,是学生习惯养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行为习惯、教育态度等,对学生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通过家校联手的方式,一是构建家校育人网络。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召开家长会和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宣传习惯培养的重要意义,介绍习惯培养的方法,争取家长的支持,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二是引导家长参与评价。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父母、体验亲情”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活动中,学校定期布置系列亲情作业,引导孩子经常性地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通过调查问卷、家长评语等方式让家长对学生进行激励与评价。
(二)评价引领,榜样育人
为了激励学生坚持良好行为习惯,预防和克服消极的思想行为,学校进行文明礼仪标兵评比活动。评比内容多样如:认真倾听、坐姿端庄、书写规范、文明礼貌、节约小标兵等,班级推荐候选人,评为班级“文明之星”,然后全校师生投票选出“全校十大礼仪明星”。获选的礼仪小标兵相关事迹材料及照片
在校园宣传栏及学校网站上予以刊登表扬,让这些学生带动身边的同学,长期以往,使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由引导变为自觉。
取得效果:
活动开展以来,抓礼仪教育,创文明校风,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幸福和谐已经成为校园主旋律。随着朗朗书声,经典文化的芬芳气息弥漫整个校园。全校育人环境更加和谐优美,人际关系团结和睦,形成勤奋上进的学习风气。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们周戈庄小学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努力为每一名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第四篇:好习惯铸就大未来
好习惯铸就大未来
尚思小学 寇素面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好习惯铸就大未来》。
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习惯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也不是几天几月的短期行为,它一旦形成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性,常常会与人相伴一生。
好习惯能让我们终身受益,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他为世界贡献了1093项发明。在世人眼中,爱迪生是个天才,但他本人却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勤于思考的好习惯。爱迪生说,“缺乏思考习惯的人,其实错过了生活中最大的快乐。”正是勤于思考的好习惯,造就了天才爱迪生。可见,好习惯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作为我们小学生要养成的哪些好习惯呢? 热爱祖国,生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文明礼貌,微笑对待每一个人。学会尊重,耐心听别人把话说完。保护隐私,别人的东西不乱动。利人利己,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诚实守信,说到做到。
待人友善,观看比赛文明喝彩。
遵守规则,上下楼靠右行,勤奋自强,天天锻炼身体。讲究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同学们,好的习惯往往能为你插上成功的翅膀,不经意间助你一臂之力。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明天就能铸就我们的大未来!
第五篇:好习惯好人生演讲稿
一、适应环境,好习惯好人生演讲稿。
初中到高中,是个大的台阶,这一次月考,最困惑不过的,首先是那些初中学习尖子而这次成绩不佳的同学。如果要找原因的话,我认为,排在第一位的,是对高中学习生活的适应。换句话说,这次成绩的优劣,很大程度上是高中生活适应程度的差异。
从初中到高中,首先面临的是两个转变:一是角色转变。当你一进高中,不论你是否意识到,你已经是一个家庭、社会范围的中心。当你从一万五名初中毕业生中走出来时,肩上立刻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期望和责任,那就是必须考大学,必须考好大学。但是我们录取的新生和周围所有县市高中相比,分数线都低几十分。家庭和社会的期望是相同的,三年后的竞技水平是一样的,要立于不败、后来居上,我们的光阴更迫,压力更大。这就要求必须尽快完成“树立远大理想,考入理想大学,三年成才,不留后路”的心理角色定位。一方面学校要求很严,一方面自己有升学后放松一下的意识,这种角色错位实在是高一最可怕的敌人。二是方法的转变。参加过中考,尤其是取得较好入学成绩的同学,可能会认为自己已经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高中照猫画虎就行了。殊不知,初中复习迎考的那些方法,不仅不适应将来社会对人才的素质需求,连高考、进行高中课程的学习都可能很困难。因为那些所谓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老师包办的方法,是一种读死书的方法,是一种以接受为特征的方法。因而,通过这次期考、反思进而寻求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自学,也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二、培养良好的个性习惯。
“良好的个性习惯是成才的决定性因素”,这句话,同学们已耳熟能祥。按这句话,可把同学们分成三类:一是信奉它,这已经创造出许多成功者,如杜宏伟、王艳君、姚灿等;二是不以为然,相信智力。但据报载,一位资深教育家经长期调查发现,约有三成高智商的学生是差生。在西安市某一高中班内,成绩最差的学生智商是120。他发现,几乎从未有过因智力因素而影响到学习的例证。事实上,世界上公认的天才儿童的定义是:“智商中等以上,加上刻苦学习,顽强拚博,具有创新能力者”。可见,智力只是有些人用来自暴自弃的一个理由。三是半信半疑,由于看不到身边的榜样,所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校要求教室课间不说话,有用吗?北京市二十二中孙维刚老师的班,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时无一人说话,他的班仅北大清华就升入55%;山东牟平一中,两千多人住宿,没有一个管理人员,被子从来叠得有棱有角,整整齐齐,物品干干净净,升学率仅本科占98%;河北衡水中学,单是门岗就对学生有如下要求:不准让家长送饭及一切水果零食;不准送衣物被褥;不准送药。其升学率100%,一千人高考仅重点677人,一半还多。有没有个体的例子呢?差生张春风,从班内46名考入北大,自己营造了一种境界,“埋头、素服、三缄口”。因此,个性习惯与成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所差的只是你是去努力做到了,还是让别人看着做到了,还是别人看着也做不到。
人生不发返程车票。高一入校时,全体同学曾在办公楼前举行过一个开学典礼,那是一个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三年后,在同一个地点,同样一个早晨,还会再开一个同样隆重的典礼大会,叫毕业典礼。每年的毕业典礼上,都会有一些学生潸然泪下,是依恋学校、老师、同学之间的情谊?是为自己三年的成绩所感动?有没有追悔的泪水?我想是有的。正应了鲁迅先生的那句话:“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应该清楚:“能打倒你的只有你自己,只要你自己不愿倒下去,就没有任何力量能把你打倒”(保尔)。三年后追悔了,后悔什么?自己打倒了自己,那些平时不起眼的习惯、细节打倒了自己。据生物学家研究,原始森林里有许多数百年树龄的大树轰然倒下,并不是因为狂风暴雨、电闪雷劈,而是由于一种比半个指甲还小的一种小甲虫的啃啮。
今天你可能就大声在教室里说了一句话,但它已在潜意识里强化了你乱说话的动机,(不利于己),同时你至少破坏了一个同学的环境,他可能正在思考某一问题,或者正在调节心理,你的话让他感到了环境的不和谐,造成他浮躁的心态,(不利于人),第三个人会因你大声说话的诱惑,也大声说话,又造成了你心态的浮躁,(再害己)。此所谓恶习的传染性与交互性。损坏的是整体环境,受害的是每一个人,包括自己。这样的集体只能是在低水平上的竞争。同样,如果每人都养成了良好的个性习惯,相互感染之下,一个优秀的集体就诞生了,集体的每个成员都会因水涨船高而得到空前的成功。
那么如何培养良好的个性习惯呢?富兰克林是世界公认的伟人,发明了避雷针,起草了美国《独立宣言》,集作家、画家、哲学家、科学家于一身。在他79岁高龄时,想起自己一生的成就,他完整地叙述了自己年轻时进行过的一场特殊修炼,认为自己的一切成就与幸福,都受益于此。年轻时的富兰克林和你们一样渴望成功,经过研究,他发现成功的关键在于完善的人格,经精心总结,他认为这包括13个原则:节制、寡言、秩序、果断、节俭、勤奋、诚恳、公正、适度、清洁、镇静、贞洁、谦逊。进一步发现,仅知道这些还不能使自己成功,只有经过刻苦修炼,把这13项原则变成自己的13种习惯,这才是属于自己的,否则那还是别人的、书上的。于是,他认真地为自己准备了一个本子,每一页打上许多格子,因为他知道,一段时间只能专注于一项修炼,才是最有效的。于是第一星期只专注于“节制”,每天检查自己为人处世是否节制,并在本子上做记号。一个星期后,由于天天盯住自己是否节制,并坚持每天监督,他惊喜地发现,这“节制”慢慢在他身上生根了。尝到了甜头,第二星期他每天盯住第二项——“寡言”,并对第一项进行复习巩固。第三星期盯住第三项。13星期后他发现自己的举手投足、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后来,他又怕不巩固,又进行了3 个13星期的轮回修炼。一年后,富兰克林完全变了,这些习惯已溶入了他的血液、灵魂、每一个细胞。试想,他能不成功么?
美国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好习惯如此,坏习惯也如此,不同之处在于,好习惯须着意培养,坏习惯则是不知不觉中养成。三年是否改写人生,归根到底取决于你的个性习惯。
三.学会做人。
“先成人后成才”是校训,“做人的水平决定学业的水平”是它的注解。学会做人,核心有两点:一是学会吃苦,或说学会享受磨难,二是学会共处。
人的一生注定是要吃些苦的,不然,五味人生,何以丰满?在年轻时吃点苦,实在是无与伦比的一笔财富,所以有一句话在日本学生中很流行:“趁着青春去吃苦”。可惜许多同学不懂这个道理,演讲稿《好习惯好人生演讲稿》。不怕吃苦,苦一阵子;怕
西安翻译学院是一所民办大学,每年招生一万人,学校实行严格的三重封闭式管理,即:一周中只有周末才准走出学校大门;上课期间封闭所有生活区;男女生活区分开管理,禁止互串;更不准抽烟、喝酒、打架等。一开始,学生不懂事,半夜里高唱《国际歌》,呼喊“要人权要自由”。丁院长专门做报告:“学生的人权是什么?丰富知识、提高素质是最大的人权,如果学校管理不力,平平淡淡进来,平平淡淡出去,才是最大的不尊重或侵犯人权”。结果呢?几年来该院学生98%不到毕业就被用人单位订购一空,20%出国。96年新加坡以月薪7000元在中国聘员,几经周折后,只从西译聘了30人;今年3月四川迈普数据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年薪5万元向全国招了17人,仅西译就占6名;国家文化网站是一个巨大而蜚声世界的国家级网站,它的初创者10人中就有西译毕业生5名;23个国家驻华大使联合到学院考察,称之为“中国的哈佛”;《内参》披露:国家权威部门对南方三资企业中大学毕业生工作能力的专项调查结果,西译毕业生排名第一。为什么这些落榜生经过西译修炼就成了抢手货?用人单位众口一词:一是能吃苦,二是综合能力强,三是外语水平高。”吃苦”赫然是第一位。一位年薪数十万元的毕业生说:没有西译那个“炼狱”,哪有我今天展示才华的“天堂”?我校这几年成绩喜人,也是严管的结果,同学们到这里来,都想学有所成,希望能从西译的事例中受些启发,学会吃苦,学会享受磨难,这是成功的第一级台阶。
因为能吃苦,所以能耐得住寂寞,能挡得住诱惑;因为能吃苦,所以有平和的心态,入得做学问境界;因为能吃苦,所以能用意志养成好的习惯,根除不良恶习。在看到别人的成功时,更要看到背后的心血和汗水,看到成功者过人的自控力和毅力。且不说那些个名人——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了20年,司马迁写《史记》花了15年,曹雪芹写《红楼梦》花了10年,就连张春风、杜宏伟不都以
“玩命地学”来概括他们的北大之路么?没有吃苦的准备,不会吃苦,永远只能是成功的羡慕者。”梅花香自苦寒来”,决不是轻飘飘的一句诗,每位同学都要从”看似容易却艰辛”的事例中悟自己之路。
再说学会共处。这其实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大家共同努力,营造一种奋发向上的高一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与人的关系是和谐的,彼此推动着加速发展。学会包容,学会谅解,学会感激,学会合作是其真谛。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问上帝:天堂和地狱究竟有什么不同?上帝便带他来到地狱门前,里面的人正在吃饭,每个人的勺把都很长,他们尽力往自己口里送,却怎么也吃不到,面对美味佳肴,饿得面黄饥瘦,痛苦不堪。上帝又带这人来到天堂,里面的人也用长把勺吃饭,不同的是,他们都把自己勺里的饭往别人口里送,个个神情欢悦。上帝说:天堂和地狱其实就这一点区别。“我为人人”在前,“人人为我”在后,这是优秀班集体的基本特征,这样的集体必定没有磨擦,只有竞争,没有分力,只有合力,最后共同进步,水涨船高,人人成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完善的集体造就完善的个人”。
请记住:观念变,行动就变,行动变,习惯就变,习惯变,性格就变,性格变,命运就变。真诚地期望高一的每位同学,砌好人生的第一级台阶。
在高一期中表彰会上的讲话
这次期中考试,是对这半学期来所学知识的检测,也是对每个同学这半学期来适应高中生活程度的检阅,更是对同学们品德、纪律、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检测。把考试后这个机会利用好,把走过的路好好回顾一下,展望一下面前的路,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中三年,在挑战高考的征途上,往往把高一年级称做基础。“高一第一学期万分重要”,重要在哪?基础不稳,谈何发展?这个基础又指什么?良好的品德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因此,如果说这次考试成绩存在差别的话,根本的差别在于是否初步具备了适应高中学习生活的良好习惯。
到一中来学习,你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学校的教育方向很明确,就是要把你们当作未来的国家领导人、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未来的文学巨匠、未来的各行各业的精英来培养的。一中的土地上,不培养下岗工人,不培养做小买卖、拉车的。从学校目前的发展速度和高校招生的规模来看,你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将步入各级各类大学深造。升学的梦并不遥远。但是,上了一中并不是乘上了高校的直通车,大学录取通知书上写满的是两个字:“奋斗”,甚至是“苦斗”。
不可否认,在高一学生中有两种危险思想。一是终于拼上了一中,真累,歇一歇再说。二是高考离我还远着呢,“有花堪折直须折”,悠闲两天再说。他不知道,高考的竞争并不是到高三才开始的,而是从入校报到的那一天:第一节晚自习、第一节课、第一次作业、第一次与同学相处------从那时起,就有了优劣,就有了胜负。今年的复习班在97年入校时,面向全县招了150名保送生,成绩最好的应届生。今年他们参加高考,不过省专线者,竟达到46人,而今年我校仅过重点线就达100人,省专线340人。多大的反差啊。这46名同学智力差吗?基础差吗?只是到高考前才差的吗?都不是。也就是今天一次作业了草,明天一节课没好好听讲,后天有一个问题稀里糊涂过去了------就这么一点一点的小事,就是这些在他看来的无关紧要,使得他在某一个早晨突然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已被别人远远地抛在了后边,更可怕是,这段距离在高三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再赶上。如果说“积小胜为大胜”是学习上的经验,那么,“积小恶成大恶”则是不忍卒读的教训。
学校迫切期望:高一的同学能尽快在思想上、心理上成熟起来。一个成熟的高中生应该是这样的: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对美和道德的鲜明的辨别能力;有富有个性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有着顽强的吃苦精神和非凡的自控能力。学校对同学们的要求是:重德求真,苦学成才。
一个时期以来,经常有些同学认为,到一中三年,只要我考上大学就行。“以成绩论英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哪怕不择手段,“宁让我负天下人莫让天下人负我”,缺乏一点对同学的关爱,少一些对集体的奉献。穿件流行时装,说一句脏话,扔一片废纸------算不了什么,以致于形成个别同学是非观念模糊,自私自利严重,缺乏合作意识,“各人自扫门前雪”,不懂得尊重,不懂得感激,甚至损人利己还洋洋自得,更不理解:“要使我的存在而使别人更幸福”为何物。应该说,这样的同学眼光太短浅了,他只看到了大学的校门,没有看到大门的后面,没有看到八年以后,十年以后,十五年以后。怀揣一纸文凭走天下的时代正在离我们远去。现今世界范围内对人才选聘的首选条件是:工作态度和合作意识。纵观历史上,能作出重大贡献、为社会所承认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追求“德行合一”的实践者和典范。许多年之前,爱因斯坦曾精辟地论述过学校生活德与才的关系,他说:“一个人离开学校时,仅仅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成为一个专家,但最根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象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德乃智之本,德乃智之源。品德上的小事往往演绎出人生命运的大事,如大家熟悉的“废纸的故事”,“洗马桶的大臣”等。给老师问个好是个小事,高震东先生执教的台湾忠信高中,学生7米之外就必须给老师行礼。学生连暑寒假作业都没有,却没有一个考不上大学。台湾的各大报纸招聘广告上,往往注明:只招忠信毕业生。为什么?就“行礼”这一条,就足以使他的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进退自如。说一句话是小事,北京二十二中孙维刚老师的班,除了老师上课和班长偶然讲些事,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没有人说一句话,他的班55%的学生考入北大清华。一个被子叠不整齐也是小事,山东省牟平一中所有学生宿舍的被子叠得四四方方,有角有棱,而且两千多人没有一个宿舍管理人员,他们的升学率,仅过本科线就高达98.9%。这就是德对智的促进。一篇文章中谈到小事与成功的关系,写得很好:“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往往是鞋里的一颗沙粒。沙粒虽小,但小小的沙粒往往成为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人生的路难免会遇到高山险阻,更多的是路上这样那样的沙粒,它可能给你设下难以想像的障碍。在人生旅途中艰难跋涉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随时倒出鞋中的那颗小小的沙粒”。“莫以善小而不为”,高尚的情操和举手之劳的奉献将会形成无比愉悦的心理体验,激发你无限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