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如何评改更能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和水平 文档
编辑:夜色微凉 识别码:12-967894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4-20 01:32:5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如何评改更能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和水平 文档

时间:202_年4月23日(星期一)

地点:校集体办公室

主持人:蔡茂兴

参会人员:全体语文教师

会议主要内容:探讨“如何评改更能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和水平”

主持人(紫风铃响了):这期我们要聊的话题是“如何评改更能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和水平”。虽然这个话题有点老生常谈的味道,但是习作的评改方式,却关系到孩子们习作兴趣和水平能不能提高,因此,我们还是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希望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温洁:说起作文的评改,每位语文老师对它总是充满复杂的情感,它是作文教学的最后环节,本应该带来“画龙点睛”之神韵,可是很多时候却是“昙花一现”。如何让作文评改绽放异彩,熠熠生辉呢?我想作文评改是一个既要注重“评”,也要注重“改”的循环过程。多样的“评”,是为了“改”的更精彩。采用单一的教师批改略显单薄,而没有教师指导的学生自改,则失去章法。要力求从不同的阅读角度,提出修改的意见,以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获得作文的满足感,理解作文的真谛,去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描述自己所见所闻。修改后的作文要选择性的进行“复评”,通过前后的比较,挖掘学生作文的内在潜能。

王日娥:我认为应该换一种评改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与能力。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是学生写、教师改。对自己习作充满期待的学生拿到手的作文往往是“遍地红花开”。虽其中饱含许多教师的心血与良苦用心,但在学生的眼里却视为教师对其的否定,尤其对自尊心强且写得不错的学生更是一种不小的打击,许多学生会误解为自己的作文能力不行,甚至会失去习作的兴趣。因此,习作评改中教师首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加以指出并给予鼓励性点评。使其得到“作文,我行”的自我暗示。特别是获得“作文也很简单—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写”的初层认识与浅表的愉悦体验。谢水萍:我想我们要给孩子赏识性、激励性的评价,让孩子慢慢喜欢上写作,从而爱上写作。首先,要真诚地对待孩子的习作,留下赏识性、激励性的习作评语。每次我阅读完孩子的习作时,都会细细品味一番,然后在孩子的习作本上写上一两行真诚的话语,如农历七月十五那天,我们班一个孩子写了一篇文章《奶奶,我爱您》,文章写的很细腻,听她妈妈说,她是哭着写的,我读后,也很感动。在她的文章下面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你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孩子,文章写得情真意切,老师读出了你很爱你奶奶,也知道你很想念她,老师也相信你奶奶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幸福„„”

其次,是采用多种表扬方式,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我每天批阅孩子们的日记时,我把班上写得好的和有进步的同学名字记下来,通过一线通的形式发给各位家长。另外,将写得好的习作在班上进行表扬、点评、传阅,并张贴在班级读书角,发在班级博客里。告诉他们,有很多人,在阅读你们的文字,那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骄傲。

谢岩林: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习作要求,制定了七星评价表,学生在习作完毕之后,首先进行自我评星、打分,然后由同桌对其作文进行评星、打分、点评,接下来是家长、老师评星,最后全班范围内交流,批改时主要是寻找文章中的闪光点,进行放大。学生的习作分数不再是老师一个人说了算,而是累计自己、家长、老师、同学的评分,也不再是一次性得分,学生如果对自己的习作不满意,可以修改、重做,获得加分,同时,他还可以尽可能多的评改其他同学的习作,以获得加分,最后算出学生的习作总分,这样,就将习作的评价贯穿于习作教学的全过程了,同时,也让家长全程参与了学生的习作,这非常重要。学期结束的时候,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习作整理在一起,并写上序言,做好封面和目录,装订成一本书,这样就让学生获得了极大地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习作的热情。

主持人(紫风铃响了):各位老师都滔滔不绝地道出了平时自己的做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其实要让学生喜欢上习作并不难,关键在于我们老师如何去引导,如何去评价,让我们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给孩子赏识性、激励性的评价,让他们在写作的天空,快乐自由地翱翔!

第二篇:习作评改

一、课前谈话,激发自信

学校生活是愉快而充实的,课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带给同学们无穷的快乐,学校的大操场成了同学们的小乐园,在那里留下了你们的欢声笑语,上一节课,同学们用笔记录下了快乐瞬间。这节课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分享快乐。

1、分享精彩语段。

师:初读同学们的习作,老师发现了许多同学精彩的地方,哪怕是几个词,几句话,都让老师反复读了好几遍,下面请这些小作者自豪的读出自己的句子。其他同学认真听,倾听既是对别人的尊重,又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① 展示优美语句。(课件出示)

我一看对方的气势,心里的斗志就开始燃烧起来,我首当其冲站在了队伍的最前面,回过头去对后面的队友们说:“大家一定要加把劲啊!”(冯世骏)

再看看旁边的小弟弟、小妹妹们脸上期待的表情,好像在说:“大哥哥、大姐姐,我们也要拔河比赛„„”(冯世骏)

下课铃声响了,沉浸在欢乐中的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大操场。(吴丽丽)其中最有趣的活动当然是令人难忘的拔河比赛,A地由我们男生的旋风烈火对驻守,B地由女生的蝴蝶杀手队驻守。我们旋风烈火队个个信心十足,稳拿蝴蝶杀手队,而蝴蝶杀手队也面不改色,傲然地注视着我们。(张康)

我有些想笑,但在这危急关头,我只能咬着牙,闭紧嘴,手抓得更紧了。(吴君)我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都把脚底下的泥土蹬了起来。(李晨晨)

我们的比赛吸引了好多小朋友前来观看,他们兴高采烈地为我们加油。(于光磊)她们每个人都跑得很快,像奔跑在原野上的骏马。(张玉雪)

我看得入了神,“佳乐”只听见叫我的名字,我还没来的及回头,只听“咣”的一声,篮球打在我的脸上了。(李佳乐)

有的紧紧抓住绳子,有的叉开腿半蹲着,有的把帽子都摘了,有的把外套也脱了„„(耿雪迪)

师:同学们听完后,谈一谈你的想法。

生:

2、师:像这样精彩的句子只是同学们习作中的一小部分,下面

同学们小组内认真的读一读,画出你认为描写好的语句,夸一夸同学或自己,说一说理由。

课件出示:(读一读,画一画,夸一夸,说一说)

生:

3、修改

师:“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唐朝诗人贾岛当初为了选择“推、敲”两字,在驴背上口吟手比,行(xing)入韩愈的车马队伍中竟未察觉,流传了一段佳话,后来“推敲”二字也成了反复斟酌,精心修改的代名词。

默读阅读提示后,小组成员自改互改习作,然后全班交流。(课件出示修改提示)

1、第一遍读:快速默读,着眼整体。看看文章是否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调整顺序,充实内容。

2、第二遍读:轻声朗读,着眼词句。边读边思考,要把不通顺的句子理顺,要把使用得不够恰当的词再修改。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修改错别字;要思考思考标点符号是否使用得准确„„

师:谁愿意把你修改的成果向大家展示,只要你认为好的一处或两处都行。读一读原来的句子?读一读修改后的句子?说说你为什么这样修改? 生

(想)刚才我们的习作经过了自改、互改后,肯定又有了许多精彩的地方,哪位同学愿意让大家欣赏你的习作?你欣赏谁,也可以推荐同学的。不一定欣赏一整篇,可以是开头、结尾,几句话,一个片段都行。

1、学生展示

4、总结、拓展

“文章不厌百回改”。只要你善于推敲,养成勤于修改的好

习惯,好文章就会从你的笔端流泻出来。

课件出示:养成自主修改习作的好习惯很重要,比如:多读书的习惯,坚持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坚持写日记的习惯,认真写钢笔字的习惯等,只有这些习惯相辅相成,我们的习作才会“更上一层楼!”

七、布置作业(课件出示)

课后请将你修改好的习作工整地抄写在作文本上,让我与你一同分享你成功的喜悦。

第三篇:习作评改

《我佩服的一个人》习作评改课案例(四年级下)教学理念:课标提出,要“重视引导

学生在自我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重视对习作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

生修改习作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习作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

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根据课标上述精神,习

作评改课应重视在交流评析,解决“怎样修改、修改的效果如何”的问题,让学生学会修改、学会欣赏、学会评价。教学目标:1.了解这次习作的评改标准2.掌握赏析、评改习作的方法,学会欣赏作品 3.让学生在评改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准备:1.老师阅

读学生的习作初稿,找出有代表性的习作 2.每个学生准备一枝红笔 教具准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提出标准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有难忘的、佩

服的人,我们通过第七单元的习作课,把你佩服的人写成了文章,那么在这节课,我们就对

这篇习作进行评改,在评改的过程中品评大家的习作。(板书:我佩服的一个人——习作

评改课)师:在评改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次习作的要求。(读第七单元的习作内容与要

求)师:评改总要有个标准,根据这次习作的要求和我们平时评改习作的经验,你认为这

个主题的习作,怎样写才是一篇好习作?先小组讨论,再告诉老师。师:这次习作必须抓

住人物特点来写,要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表现你佩服他的原因。老

师也想到了这几点,并划分了等级标准。(挂小黑板)小学四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

总语文数学英语等级标准:优等习作:叙述完整,思路清晰,语言通顺,具体、生动、有趣。良等习作:内容较明白,叙事较清楚,语句较通顺。中等习作:内容较明白,语句

较通顺。师:如果还有比“中等”糟糕,你评价什么?“差”不好,容易打击人,评什么?

以鼓励为主。(“你加油,成功等着你”、“你努力别放弃”)【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这次

评改习作的要求和习作等级标准,为评改习作做准备。】

二、典型评析,教会评改方法师:

按照刚才提出的标准,老师从大家的习作当中选出了三篇。师:请三位作者分别上来朗读

自己的习作,并谈谈自己习作的亮点在哪里?不足在哪里?然后大家推荐一篇集中评改。

师:我们先来初次阅读一下他的习作,看看他的文章写的是谁?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是

一件什么事领他佩服?(板书:初读)师:谁来说说他写的是什么事?你们佩服吗?故事

完整吗?思路清晰吗? 师:接下来我们来仔细评一评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有什么不足之处。

(板书:细评)师:为了能在短时间内学到批改方法,我们只细评习作的一个片段。(将

习作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师:我们来看这两段中的一段。老师一边读大家一边想,这

段中有哪些地方不是很通顺或有错别字,或者写法不是很好?(边读边指出,在文中做批示)

师:这两段中有哪些地方写得好,表现佩服的?师:好了,虽然我们只是批改了习作的一

个片段,但我们对这篇习作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让我们根据等级标准,给习作一个初

步的评定。(学生评,并讲出理由)师:给xxx同学的文章做一个总的评价,也就是评语。

(板书:总评语)评语应该贴切,不能过于夸张,而且要以鼓励为主。师:xxx同学,你

听了同学们的评价,有什么想法和收获?师:我们通过对xxx同学习作的评改,知道评改

习作应按照什么步骤进行?(归纳板书:一读、二找、三改、四评)【设计意图:

通过典型示范,集体评改,让学生进一步学会评改方法,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打好

基础】

三、互评互改,共同探究师:拿着你的习作,与你的同桌或好朋友交换,根据评

改步骤及好习作的标准,评一评对方的习作,并在他的习作后面填写以下内容。(评改的时

候有什么疑问,可以跟组员或老师探讨。学生互相交换批改意见。)A.习作写的人物是:

B.是什么事令作者佩服:C.老师的建议:

D.等级是:【设计意图:通过填空回答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改前

读的训练,进一步熟悉原文,提高评改速度。】

四、评改成果展示与交流师:你觉得你

评改到的习作你佩服吗?谁来说一说。师:哪个小老师愿意上台展示你评好的习作,并说

说你是怎样评的。(小老师上台,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并进行评改说明。)师:被展示的小作者,听了小老师的评说,你怎么想?其他同学觉得怎么样呢?可以提出意见。师:有许多同学想战士自己的评改成果,那么请你挑出你认为评得最称心的句子或片段,不管是评病句还是好句,说说你怎么评的。师:谁认为自己写的评语最精彩、贴切?说给大家听听。师:请大家把自己的作品交换过来,看看小老师给你们评改的是否贴切,说是哦你的看法。师:老师也想看看你们评好的作品,你们想不想与老师一起探讨交流呢?(师生交流)师:这次习作评改课,你有什么有关写作的看法或感受要跟同学们或老师讲?【设计意图:展示成果,让学生体会评改习作的乐趣,学会与人交流,学会评价,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特点:1.注重评改兴趣的激发。修改习作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懒于修改,畏惧修改。针对这一心理,紧紧围绕“敬佩”这一词,采用示范引路的方法,增强学生对修改习作的自信心,引发学生修改的兴趣。2.注重鼓励为主。本节课将赏析与评改互相结合,通过引导学生互相欣 赏、自我展示,充分肯定学生习作的优点,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3.注重自主评改的训练。在习作评改课上,将两种教学方法交叉在一起: 一是先扶后放式,即老师提出修改要求后,先选出一篇习作进行集体评改,然后让学生对照标准,互改、自改。二是先放后收式,即老师提出修改要求后,先让学生互相评改,然后集体交流,教师适时点拨、示范评改,最后让学生自主修改。4.注重习作评改方法的指导。按照评改要求,是否紧紧围绕“敬佩”这一 中心,是否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是习作评改课的重点。在评改过程中注意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和有个性的评价。

第四篇:作文评改与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发言稿

沧州小语合作论坛交流材料:

巧评习作,激发兴趣

河间市第一实验小学 白亚利

(沧州市运河区教研之声中关于作文评改的困惑引用„„)(●出示课件:学生习作例文《我学会了„„》)

提起习作,很多学生感到厌倦,甚至畏惧写作,对习作毫无兴趣。无话可说,勉强写来,内容平淡。不少学生写完之后,既不检查,也不修改,习作错别字多,书写潦草。究其原因,习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有创造性表达的热情,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习作。

要积极发展学生习作的兴趣,首先就必须探究当前学生习作兴趣缺乏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习作评阅就是习作教学十分重要的一环,也是众多教师知道该怎样做,而又最容易做不好的一环。每当学生打开老师批阅过的习作本,有很多学生不会反思自己习作的不足。就更不用说动笔修改,二次习作了。这不能怪学生,应该

反思我们对学生习作评阅的过程,在座的是小语行家,但愿我的交流能够给我们的广大一线教师以启示。那么,怎样使习作评阅让学生获得最实际的帮助和最好的效果呢?(●出示讲座提纲——5方面)

一、“巧“评语,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习作的评语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巧妙地运用评语,会增加学生表达的情趣,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增进师生感情,而且会强化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1、评语要彰显童心童趣。越是低年级,个性化的语言越表现为童真童趣、童言无忌、甚至幼稚可笑。童心童趣是学生习作的内容、思考方式、语言形式的综合表现,儿童特有的天真自然、新奇大胆的话语是个性和创造的基础。儿童真实的表达才是丰富的,有价值的。如果教师心中有学生,就不会以成人的眼光审视小学生的生活与处世,以成人的观念评述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应该是通俗易懂、富有童真的,用儿童化的语言,谈心式的口吻来撰写评语。有一位老师在给学生批阅了《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这一习作后,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信中看出你真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孩子,你的书信令我感动,我替灾区的小朋友谢谢你。”在习作《童年趣事》中评到:“童年的事情的确很有趣,经你的妙笔描写显得更加生动有趣了!”可见,老师那富有情趣的评语,在不经意间轻轻拨动了孩子心灵的琴弦,使他振奋,给他信心。从而激发了孩子乐于表达的欲望,培养孩子勇于表达的良好心态。●

2、评语要多鼓励赏识。学生稚嫩的言辞是内心真实的写照,简短的习作中凝聚着学生创作的心血,期望最大的就是能看到老师饱含肯定的评语。一个好的评价对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影响很大。低年级学生刚刚进入习作起步阶段,如果写作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这对他以后的写作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哪怕只是一个生动的词、一句完整或通顺的话、或是用对了一个好的标点符号,都给他一句简短而又热情的语言评价,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教师一定要细心捕捉学生习作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本质就是渴望得到赏识。”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唤起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即使指出学生习作中的不足,也要将期盼的感情孕育其中。例如一位教师的评语:“雅璇,你是个很聪明、细心地孩子,短短的一篇文章,体现了认真、细心的性格,你用心观察思考了,再把字些漂亮就更好了。”又如:“你不只是有音乐细胞,你各方面素质都不错呢!只是有时学习、做事欠踏实一些。老师相信经过磨练,你一定会更出色、更优秀,因为老师已感觉到了你的进步,并因此而欣慰,努力呦!”等等。简单的一两句话就会点燃学生的希望之光,扶起他们自信的小树。有时老师在习作中写下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3、评语巧在真诚真情。“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会做人。”学生的习作,或多或少体现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他们思想品质、道德行为的一种流露。通过富有真诚情感的评语,可以真正把习作与做人结合起来。习作讲究一个“情”字。小学生既富于情感又不成熟。引导他们遵循正确的做人原则。

感性的评语,如同温馨的春风,带着教师真诚的情感,吹进学生稚嫩的心田,拨动学生动人的心弦。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心中能不为之激动,为之感动吗?这样学生就不会讨厌习作了,而能把习作当成朋友,他们会很情愿走进这个有芳草、有绿叶、有溪水的清凉世界。

我们教学生要说实话,写真文,那么我们的评语也要真诚,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教师在写评语时要注意先扬后抑,一般先肯定成绩,然后指出不足,让轻言细语叩开学生的心扉,使他们内心深处荡起一股亲切的暖流,从而产生一种认同感,毫无戒备地接纳教师对他们习作的点评。现代孩子的思维比较发散,儿童在做某件事时一般并无明确想法,我们教师就不要刻意要求学生非去提炼主题、升华境界,否则就犯了“儿童八股文”的毛病。

二、“巧”时机,保持学生习作的热情

巧妙地评语掌握好与学生见面的时机才是真 “巧”。我们的老师在每次习作课后,一般都要一边批阅数十本习作,一边还要备课上新课,辛辛苦苦花几天时间才能把一叠习作批完,有的老师习惯于再上习作课时才下发习作本。可当他们满怀期待地把习作本发还给学生时,大多学生对老师的评语和那精心修改的地方不会用心去看。

可这又能怪谁呢?主要是缘于教师的评价太过于滞后,也就是老师的评价时机没把握好。那么如何巧妙把握评的时机呢?一句话,就是必须做到把握时机、趁热打铁。

首先,当学生在迷惘时要及时指点迷津。在习作教学中,由于学生习作水平参差不齐,大多学生往往还是会出现思维短路。或选材千篇一律,或语言干巴贫乏。这就需要老师在学生习作时认真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或普遍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启迪,及时点拨,习作训练的目标才能落到实处。

其次,当学生兴致浓郁时要及时予以鼓励。当学生满怀激情写好习作以后,他们期盼的是别人对他们劳动成果的肯定,因此,在学生兴致正浓时,要给予及时的评价。有的老师习作讲评课把每个学生在习作中最成功的地方当堂展示了出来。虽然整堂课没有讲谋篇布局的精巧,可在这堂课中孩子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习作的乐趣,体会到了被欣赏的喜悦,保持了对习作的兴趣。

有的老师是采用把批阅的习作本随时下发到学生手中的办法,学生拿到习作本后会反复“欣赏”老师的“评价字眼”,其他同学争相传阅。这“巧”,巧在及时给学生习作的反馈,巧在及时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巧在及时激励和保持学生对习作的那份热情。(附例:●科学老师教学片段)

三、“多元参与,立体评阅”,拓宽学生习作的思维

习作评阅在形式上也应以巧取胜。几年来我们一直提倡的“多元参与,立体评阅”的方法,注重批改形式的灵活多样,如自评自改法、师评自改法、同学互改法、全班“会诊”法、家长参与法等等。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修改,教师都要先作批改指导,教给学生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做。

传统的习作讲评大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评学生听,教师苦口婆心,学生大多事不关己,好似催眠曲,讲评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多元参与,立体评阅”的方法就是把讲评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1、巡视点评。

新的习作理念,要求从原来只注重习作结果的优劣转变为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习作课上,当学生在伏案写作时,老师在学生间巡视,随时和学生讨论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在课堂上指出并及时予以评论,这样对其他同学起到提醒和警戒作用。写作中遇到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停下来讨论,也许这时是打开学生思路的最好时机。看到学生习作中有错别字、有病句告诉他立刻解决。写作过程中的及时评价,更有助于学生打开写作思路,把一些问题解决于评讲之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许多习作的技能,和一星期后再来评析相比,不是事半功倍吗?一位著名教育家曾经比喻:“巡视评改,无疑是要在学生走到悬崖边上的时候就得到提醒和帮助。为什么明明发觉了问题,明明发觉他们就要掉到悬崖下去了,却要让他躺在悬崖下两个星期再去救助(评讲)呢?”

2、学生自评。——角色转换,逆向思维,主动体验。

教给方法,自评自改。学生会不会写作的问题,实际上是会不会自我修改的问题。写的过程实际上是改的过程,怎么改的问题实质上是怎么写的问题,可以将写的基本方法渗透到指导改的过程中。

让学生真正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是写作能动性的源泉,这种意识是自觉写作的根本,也是培养自我评改能力的根本。

那怎样评改自己的习作呢? ——简述

(1)大声朗读,自我赏析。有人请教叶老(叶圣陶)怎么修改习作,叶老说:“唯一的窍门就是再念,再念,再念。“就是自己修改自己的文章,通过高声念,发现文章的不足。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学生完成习作后,大声读自己的习作,读给自己听,实际就是把习作放到口头上说说,这样就把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紧密结合起来了。

(2)“七看”检查法。让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七”看:一看格式是否正确。包括常规习作格式和应用文体的特殊格式;二看书写是否整洁。书写的工整、清洁、大方直接影响到习作的整体效果。如果书写整洁,就会给读者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三看错别字。错别字多了,句子的意思容易引起歧义,因此,平时一定要让学生养成不写错别字的习惯;四看病句。病句多了,意思或表达不清、或重复、或矛盾等;五看标点符号。如果标点符号不正确,表达的意思就会出现歧义。六看文章的选材。这项内容是文章的重点,要判断习作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联系生活实际情况,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否具有创意性,是否鲜明、集中,突出中心:七看文章的结构。包括看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首尾是否呼应。

(3)对照写作提纲评改法,是中高学段培养自我修改能力的有效办法。学生自己检查每段文字是否围绕表达焦点展开。具体方法:反思这节文字到底想表达什么,焦点是什么?要想表达这个意思,该写些什么,不该写什么?现在所写的表达了什么,和想表达的有没有距离,多大距离?让学生将每段中与焦点无关的语句画去,看事情或问题是否说清楚了,还少哪些东西,该怎么补充。

学生尝试自评习作的过程是反思自己写的过程,有助于习作的有效性,其价值不在于评的结果如何。

3、师评自改。

三年级的学生初学修改习作,必须有个模仿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可用具体文章作示范,进行分析指导。我们把学生的习作或教参中病文范例,借助投影,引导学生用规范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示范。使他们在今后自己修改和互相批改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自评也需要教师示范引导。

在每一次的学生自改前,教师可以只作简单符号批示,大量的修改工作让学生自己完成。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自改方法: 换,就是更换题材(即:重做)。主要毛病是文不对题。删,就是对偏离主题的内容毫不吝啬地删掉。

调,就是对位置不当的某些段落和语句,进行合情合理的更位调整。

增,就是增补内容。: 一种是增补内容,使之充实、具体、生动;一种是上下文之间过渡词、句、段等内容,使之层次清晰,文气通达。

缩,就是对与中心关系不太紧密的部分进行压缩。

正,就是纠正语言错误,如错别字、错用标点、病句等等。

为了让学生从习作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习作评价采用多种方法外,评价等级或分数也是动态的。修改前,略批,初次打等级或打分;修改后,精批,写出评点,再打一个分。学生从两次评价中,看到了自己修改习作的成就。经过这样几次的典型修改,学生就会摸索出修改习作的路数,随着年级的增高,修改要求也逐步提高。通过引导学生正确、高效的修改习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生生互评。小学生受年龄、思维水平的限制,认识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自己的习作自我评价能力不强,但学生之间能力与认识水平的差异,却较容易发现同学习作中的优缺点。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开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生生互评活动,可以是同桌互评、可以小组互评。我们采取四人一组。要求学生看完自己组的两篇或三篇习作后说说哪一位同学的习作好,为什么好:哪个同学的习作不好,哪里还需要修改。大家讨论,畅所欲言,待意见明确后,互相执笔,评价同学的习作谋篇布局如何,遣词造句怎么样,使同组的其他同学得到教育,受到启发。

当学生习作完成后,要进入展示、交流的环节,学生来当评委,可采用比赛的方式进行。例:男女生互提优缺点。这不仅是评价的一种形式,更是一次合作学习的好机会。这一方法的运用,可谓一举多得。一是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采用比赛的方式,满足了学生的竞争欲望,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二是培养了孩子的倾听能力。三是提高了孩子的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

5、师生共评。全班讲评,赏析性评价。教师对习作的集中点评是习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讲评课上学生的作品已经出炉了,此时的方法点拨才是有的放矢,更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学生是宝贵的资源,而教师不但是资源的开发者,更是整合者。在师生互评的过程中,我们老师不是一味地放手,而需要适时地引导和点拨,及时捕捉具有代表性的素材,师生共同评议。当学生兴趣下降时,教师应该是点燃激情的一丝火花;当学生思维困惑时,教师应该是穿透云雾的一缕阳光;当学生争辩不下时,教师应该是成竹在胸的一位裁判。

6、面评面议。面改习作针对性强,便于因材施教,但它需要花费教师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不可能过多进行,有的放矢。一般对下列两种情况实行面改,一种是写得过差的习作,三言两语道不清,若让学生自改或互改,会一塌糊涂,这样会产生负面影响;另一种是写得好的习作,一是书面批改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二是这种同学也要犯一些别人不易犯又不易察觉的毛病,必须当面指出。

7、家长参与。每学期我们要把学生的习作本,利用适当的时机,约请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习作进行一次评价。其目的不是需要家长如何指导孩子习作,而是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正因为家长的一次认真参与,往往拉近了家长与孩子的心,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方方面面,发现孩子一天天长大了,正如一位家长在孩子的习作本中写到:“孩子,你的理解让爸爸感动,也让爸爸感到骄傲,读了你的作文爸爸感到你真的长大了,„„”

8、旧作新看。我们在习作教学研讨过程中,一直倡导老师们引导学生学会“珍藏”自己的作品集(习作本),有的班级采用集中装订全班每次作文稿纸,设计封面成册的办法。随着年级的增长,回头看自己以前写过的习作,以现在的认识水平去欣赏自己以前写的习作。学生在看自己旧作时,惊喜地发现自己的习作水平提高了。就是同一个年级,看自己一两个月之前写的习作也会有新的认识。

在习作评价环节中我校的“多元参与,立体评阅”的方法,一是可以大大减轻教师教学负担,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其他指导活动上;二是利用学生交流沟通,合作学习,既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又激发了学生习作的主动性,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快速提高,更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四、“巧”创新,培养学生“习作成就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 成功的体验是兴趣的支柱。要提高小学习作教学效率和学生习作水平,就必须注重习作兴趣的激发和“习作成就”的培养,让学生获取“习作成就”的快乐。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尽可能地创造成功的机会,鼓励和帮助学生去获得成功的体验,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学习兴趣,要充分挖掘、捕捉每一个学生习作的成功点、闪光点。创新习作评价机制、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培养学生“习作成就“作为构建习作教学生态课堂的重要措施:

一是在班级内创设融洽而实效的评价环境,采用墙报、手抄报,鼓励学生编个人习作集、班级优秀习作集(解释----●),我校开设了“青青草阅读与习作欣赏”展示板等多种形式,为学生表现自己提供一切机会。这一层面动机的激发,其优点在于能面向班级或全校全体学生,作者和读者就在他们身边,使他们都享受到习作的乐趣,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二是为习作尖子的写作个性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我们的学校网站专门设置了“原创美文欣赏(教师)、青青草习作园地(学生)、班级博客链接、学生个人空间”等板块栏目,教师、学生或家长随时发布习作,与大家共享;指导他们积极参加各种习作竞赛(或征文等)。其意义不在于这些文章够不够发布水平,而在于发布作品者本身得到的成功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能使班里的全体学生,甚至全校学生都能看到希望,受到鼓舞,从而产生想写、写好的整体效应。

(反思:一些小学生作文写不好,但在个人空间里却可以海阔天空,尝试校园非主流小说—多集连载为什么? 郭敬明、韩寒的作品成为新时期青少年的最爱?——在我们平时的习作中越是一般孩子,是否存在“成就感情感缺失”?)

五、“巧”评分,使评价科学规范

每学期末,我们都要对学生的期末试卷习作进行打分评价,这个环节如何才能够更加科学规范呢?我们要遵循如下原则:

首先应“从题意出发” 从题意出发,即充分尊重命题意图,立足文题的内涵与外延,以文题的规定性克服阅卷中可能出现的随意性。

其次需“据标准入手”

习作试卷评分的科学规范,还体现在评分的标准上。习作试卷的评分应该按照评价的内容指标来进行。对此不妨参照高考习作的评分标准,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其中基础等级主要关注内容和表达。内容方面可以“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等为指标,表达方面可有“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等指标。发展等级可设“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等指标。这样综合评分,或许更公允、科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的思维角度也要放开。习作水平的区分度应体现在思维品质、题意阐释、表达、结构、语言等方面,选材不应成为习作评分的主要考量对象。选材只要在题意范围之内,阅卷时就不应该在材料上吹毛求疵。习作评分时,应根据各项指标的达成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第三要“着眼于发展”

期末习作测试评分,对过去的一个学期而言意味着某种终结,但在学生漫长的语文学习之路上,却又只是一个驿站而已。因此,期末习作评分在发挥其甄别作用的同时,不能忘记评价的发展功能,要“着眼于发展”。“着眼发展”的前提是“着力基础”。关注基础主要是对学生在习作中体现出的基本素养的重视,其中“文从字顺”是重要的指标。在此基础上,“着眼发展”就是要通过评价,进一步引导学生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鼓励他们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进行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为了达到评价更加准确,我们综合上述评价指标,一般采用先确定习作等级,然后再在相应的等级中划分分数值,可以减少评价分数误差。在小组互评方式中我们也可以设计具体的评价对照表。

●“着眼发展”才是我们 “巧”评价的主要目地,如何充分呵护学生的这种童真和对生活的热情,激励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善于表达。”才是我们的新课题。

●愿我们的作文教学用灿烂的阳光照耀学生,用清纯的雨露滋润学生,使学生在明媚的春光中盛开出多彩而绚丽的花朵。让学生用自己的灵感去感受世界,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愿我们的学生用好学校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想往,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去体验生活,创造属于他们的美好未来。

附:科学老师教学片段:

教科学课即将一年,还从没感觉象今天这么高兴过。今天给五四班讲《溶洞里的钟乳石》,先让学生看美丽图片,感受溶洞的美丽,再提出问题: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接着做模拟实验,体会钟乳石的形成,最后得出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结论。学生都听的很认真,从他们的笑容中能体会到他们对这节课的喜欢。最后有一个拓展,要求学生写一首小诗或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讲完要求,我让先学生想一想,能不能写出。也就有半分钟吧,学生丁亚彪举起了手。“哦,请你说。”“《石柱》 岩石(石柱)常被酸雨酸,落到地上慢慢散。一年只长一毫米,不知几年才长完。”“哇,太好了。你真聪明。我们为他鼓掌。”热烈的掌声响起,丁亚彪也美滋滋的坐下,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没想到学生们对这节课的内容理解的这么透彻,能把石柱的形成在短短的几秒就能表达出来,也没想到这节课是这样的成功。在他的带动下,又经我的进一步启发,又有几名学生作了出来。其中郭骁萌同学作的比较好“《溶洞奇观》:钟石好似水帘洞,历经千年才行成。酸雨浸蚀石成柱,滴水成花花有(无)情。” 真是让 我太高兴了,自认为这是从教科学以来最成功的一堂课。

受学生的影响,下课后我又作了两首,其一:高大雄伟一根柱,碳酸氢钙堆积物。一年只长一毫米,亿年长成一抱粗。其二:桂林山水甲天下,溶洞美景也不差。石笋石柱石钟乳,形态各异人人夸。课前还作了一首:走进洞中,奇石怪生。无人雕琢,自然形成。这随不叫诗,但它表达了一种感情,即对溶洞的赞美之情。(202_年04月19日)

作文:请你以“第一次”为话题,完成一手篇4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题目自拟。

本次作文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都能从平时的生活中有感而发。因此本次作文写起来得心应手。然而,我们也能从中发现了一些缺点:

1、审题不清,部分学生没有抓住题目,有些散乱,扣掉了一半的分。

2、事情经过含混不清,没有顺序,有的刚开了个头,就结束了。

3、缺乏真情实感。由于学生做事能力低,写起来就缺乏真实的情感。如,在学事情过程中遇到困难,怎么办呢,缺少心理活动描写,不能把情感蕴含在字里行间,只是在结尾表达一两句。

现在五年级的学生作文水平较低,表达能力差。就是学生们没有吃透课本,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把读书和写作结合起来。我们任重而道远,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可是,应试教育又把我们的精力放在了做题上,人就是在矛盾中过日子呀!

第五篇: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作文的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我们农村的孩子,往往对作文望而生畏。当老师每上一节作文课,要学生写作时,学生往往愁眉苦脸,绞尽脑汁地在那里挤作文、凑作文、抄作文。于是习作的内容不是似曾相识,如出一辙,就是记流水账,毫无生气。

出现如上所述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基础较差、缺乏兴趣等,而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教师在习作教学中没有转变观念,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启发、引导学生,导致学生写作时无明显目标,没有素材可写,泛泛而谈,写作思路狭隘等。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我个人认为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首先,从学生练习习作的方面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习作兴趣不高,不愿意写作文。只要老师布置写作文,教室里一片哀叹声,个个愁眉苦脸,有“谈文色变”之感。

2、学生习作顺序不明,语句不通,表意不清,不会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不会恰当运用平时积累的鲜活的语言,很难达到“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的习作要求。

3、学生少看课外书,虽然老师平常积极地动员学生看课外书,但现在的学生课余的时间花在看电视、玩注游戏的时间比看书的还多,学生的词汇语句积累量较少,导致作文语言贫乏。

4、学生习作内容贫乏。学生对生活缺少必要的有意识的观察,不会捕捉生活中转瞬即逝的写作素材,不善于选择习作材料,缺少感悟。习作内容陈旧不新奇,甚至一部分学生在写同一类型的命题作文,从四年级到六年级,出现多年数次写同一素材的人、事、景、物的现象。学生习作不是用来表现生活,交流思想,传达情感的,而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习作任务,挖空心思地编作文。

其次,从教师教学习作的情况分析,主要有以下表现:

1、习作教学要求不明确。虽然《语文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乐于书面表达,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但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到底在各个学段要达到什么要求,教师不够明晰,甚至感到茫然,因此难免拔高或降低习作要求。

2、习作教学指导不得力。在听课中我们常常听到的是教师对学生习作进行价值观、态度和方法的总体指导:要抒发真情实感,要留心观察,记叙要内容具体等等,却听不到具体的写作知识、技能的自然贴切、有效、富有个性的指导。这种泛化式的指导让学生感到乏味,难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3、习作讲评不到位。在听课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多数语文教师重“写”不重“评”。学生每两周练习一次作文,写完后交给老师,等到下一次习作时,教师还没来得及批阅,为了完成习作任务,教师只好把学生的习作本发下来,誊写后又交上来,这种恶性循环,最终把习作评改和讲评的环节给丢失了。学生很难知道自己习作的优劣状况:好在何处,不足表现在什么地方,该如何改进,更谈不上教师当面指导学生修改习作,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因而学生抱有写好写坏一个样的念头,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写好作文的信心。

4、教师对习作教学缺乏研究。一线的语文教师普遍认为语文教学任务重,每学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了赶教每学期的几十篇课文,在思想上偏重于阅读教学,淡化了习作教学,从而导致行动上对习作教学的敷衍和放松,缺乏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的个性化内容。

克服习作教学低效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从低年级抓起。

我认为小学阶段首先要搞好低年级的写话教学。有的教师认为“低年级的孩子认不了几个字,有什么话写呢?”有的则把作文理解成就是写成篇文章,与低年级的语文无关。“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写话教学从一年级开始,实则是一项“垒土工程”。因为作文是一个人认识水平、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低年级写话教学搞好了,会相应地带动听、说、读等多种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能为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打下基础。因此,作文教学起步要早,要从一年级抓起,哪怕是一句简短的话,对他们以后的作文也是有帮助的。作为低年级教师必须转变自己陈旧的认识观,明确教学作文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至关紧要的位置,明确低年级写话教学是必须抓好的一件大事。

(二)、以说导写训练,多鼓励,少批评。

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农村学生的阅读面比较窄,知识水平低,见闻又少,他们能直接接触的就是课本。因此,我们只能从听话、说话训练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老师在上作文课时,多找些优秀习作读给学生听,让他们学习别人的表达方法,然后自己再谈谈你学到了些什么,如果是你,你怎样去写。通过一系列的训练,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断发展,逐步提高。对学生组织的语言、回答的内容不能一下子要求太高。在口语交际中,要多鼓励、多表扬,要让他们想说、敢说,再逐步要求做到语句完整连贯,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说话习惯。进行“以说导写”的训练,能使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提高。在口头语言的带动下,坚持说写结合,又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此训练过程中,学生的听话能力、说话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想象能力都得到了培养,为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体验生活,注重观察。

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学生对客观事物熟视无睹怎能写出文章?应该让学生去观察事物,获得第一印象,掌握第一手材料有东西写。在写《秋天来了》这篇写景记叙文前,领学生一起去观赏我们学校四周的美景,老师、同学一道,这个谈景物的声、哪个谈景物之色„„大家七嘴八舌,好不热闹。在这其中让他们去发现美、领略美、描绘美并随时记录在小本子上。回到教室后,大家再议论议论,学生就会有话可说了,有事可写了。

(四)、多看课外书,积累词语,丰富语汇。

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丰富,课外书籍看得太少,知识面太狭窄,语汇太贫乏。所以平时,注意学生的词汇积累,在课本上要求背诵的一定要背下来,不要求背的优秀语段,也要求他们背诵。有些词语、段落让他们抄在笔记本上,在欣赏课外的优秀习作时,就让他们摘录那些好词好句或佳段。这样持之以恒,学生用时可信拈来,丰富了作文的语汇。

(五)、进一步明确“习作”年段目标。

习作教学要求要明确。《语文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乐于书面表达,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学生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传递思想的手段,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应该遵循“习作教学分步训练”的规律,即低段侧重句子训练,由“说话训练到写话训练”(从写句子到写句群);中段侧重于构段训练,由“片段训练过渡到半独立篇章训练”;高段侧重于篇章训练,切实加强“独立命题训练”。同时要将这种阶段性的系列训练落实到阅读与习作教学的全过程,克服“习作教学无序”的盲目做法。

(六)、提倡“习作”与“阅读”同步走。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的有关知识,加强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因为读写训练重点事关语文方法性的知识。达尔文说过:“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性的知识。”语文的“工具性”学习,主要学习言语形式的表达规律,属于运用语文的方法性知识范畴。例如在中年段以段的训练为重点,它要求了解自然段的构段方法,各种构段方法就是各种写作自然段的章法知识。如果学生在阅读中不能获得一定的习作知识,那么在习作中就不能按照一定的构段方法去有条理地表情达意。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努力挖掘读写训练的结合点,寻求读写结合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在读中学写,读中练笔,做到每课一练,每练一得,实现读写双赢的目的。

(七)、习作讲评重在激励和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习作讲评重在激励。“一个学生如果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学习的愿望就消失了。”因此,习作讲评时,要指出全班此次作文的

3优点与成绩,充分肯定大多数同学的努力和进步。如,题目新颖别致、内容新奇有趣、语言优美鲜活、描写生动细腻、结构独具匠心、想象丰富合理、详略取舍得当、写出了你的真情实感,恰当运用自己积累的优美词句等等,在评语中要予以肯定。鼓励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段读给大家欣赏,把真诚的赞美送给更多的学生,激励、表扬有进步的学生,甚至要偏爱差生。通过讲评,使每个学生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真切地懂得应当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习作的渴望。

当然,提高学生习作教学质量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们不断探索习作教学规律,进一步改进习作教学方法,努力寻求新的教学策略,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并将写的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如何评改更能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和水平 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