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业务背景下中国电信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发展策略探究
全业务背景下中国电信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发展策略
探究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移动互联网发展方兴未艾。尤其是在全业务运营模式下,中国电信运营商以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为切入点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本文中,笔者客观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详细指出了中国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就如何在全业务背景下更好的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提出了一些关键性建议,以期促进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各个角色对于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全业务运营;电信;移动互联网;产业链
1.前言
近些年来,全球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同时将全球带进了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全球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其一是模拟技术时期,其二是CDMA和GSM技术时期,其三是得到大范围推广的3G通信网络技术时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202_年底的移动通信用户已达6.4亿,并且目前已经拥有超过3.6亿3G用户。大力推行和发展3G通信技术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全球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电信领域中的技术进步,也是现阶段通信技术与网络发展取得极大进步的体现。中国电信运营商则需抓住我国移动互联网事业发展进步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2.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2.1移动互联网成竞争热点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信息服务需求形式大多为开单一的语音服务以及传统的移动增值服务。但是,近段时期国内移动互联网不断趋向于通信带宽大幅提高、资费不断降低的方向发展,移动业务创新速度愈来愈快,同时移动终端的功能也愈来愈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信息服务需求不断实现互动化、多媒体化、多元化。据《202_-202_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统计,中国在202_年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已经拥有高达96.6亿元人民币的规模,预计202_年移动互联网市场将拥有148.8亿元人民币的规模。伴随着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和业务的相互融合,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逐步成为全业务背景下中国电信运营商竞争的热点。
2.2互联网产业链积极布局移动互联网
3G移动通信的到来使得移动互联网产业与移动通信加快了价值链整合的步伐,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不断向着细分化市场、差异化竞争和个性化服务的方向前进,逐步形成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就整个生态系统而言,电信运营商、软件提供商、网络设备提供商、移动终端提供商等都是这个生态系统的参与者,并逐步向这金融、物流等相关领域渗透。其中,以苹果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制提供商,以微软、诺基亚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苹果移动终端制造商为了在移动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中增加自身话语权,大范围内推广“iphone终端+应用软件商店+运营商利润分成”的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取得了极大地成功;而备诺基亚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了Ovi,这是具有移动互联网服务品牌的产品[1]。
3.中国电信运营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1移动互联网发展机遇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用户高速增长、TIME产业价值链逐步形成等相关因素为中国电信运营商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相关调查数据表面,截至202_年底中国已经拥有约1.2亿的手机上网用户,较202_年增长133%,增幅极为显著。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不断增长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中国用户对移动互联网大力需求。中国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大力需求主要体现在用户隐私保护、网络便捷化应用等。与此同时,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逐步成型[2]。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中国有不少于130家的具有一定运营规模的企业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企业不仅包括网络设备制造商、MID 厂商、运营商等,同时还包括3G数据卡还有移动应用提供商等。
3.2运营商面临的挑战
中国电信运营商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产业链开放程度不足。运营商以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全面主导权为基础的运营模式限制了第三方厂商介入移动互联网业务与应用的开发,阻碍了业务和应用创新,商业模式亟待创
新。其二是移动支付体系不完善[3]。就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支付量来说,中国的移动支付模式建设仍不完善,信用体制缺失成为限制移动支付体系发展的瓶颈。其三是3G网络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客户感知网络质量达不到要求[4,5]。
4.全业务背景下移动互联网发展建议
4.1加强3G+WLAN网络建设
中国电信运营商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3G+WLAN网络建设:
(1)中国电信运营商应大力推广3G+WLAN这一混合组网方式,并在推广混合组网方式时不断对3G+WLAN平滑切换技术加以完善,以满足移动互联网用户对于无缝移动网络的使用需求。
(2)其次,无论 3G 还是 WLAN,运营商应为手机用户提供更为简单的网络选择方式,以满足移动互联网用户快速便捷的登陆互联网的需求。
(3)再者,打造实现3G+WLAN双网统一计费、用户身份认证的业务管理平台,并加快促成具有WLAN功能的3G手机在国内推广的步伐。
4.2增强用户需求识别和市场细分能力
电信运营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有效增强用户需求识别能力以及市场细分能力:首先,不断建立完善客户数据库,根据客户个性化、定制化信息需求进行群组细分,不断完善为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的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目前男性青少年是中国手机上网用户的主体,这些客户具有上网需求高、关注娱乐化和新闻类信息等特征,而电信运营商应能对这些客户进行有效的细分,推出具有针对性的业务服务。其次,运营商应能根据不同企业客户的业务需求开发出针对性业务平台服务,以满足企业客户对于跨产业、跨网络业务的需求。此外,为了在全业务背景下增强自身竞争力,运营商还应不断整合电子渠道、实体渠道等,打造集营销内容、营销手段等于一体的精准化体验营销模式。
4.3提升终端深度定制与营销能力
(1)在移动互联网终端定制方面,运营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挖掘产业链整合者的作用:即提升手机等移动终端深度定制能力、推进手机视频、手机阅读、等现终端和业务一体化销售模式。
(2)在移动终端营销过程中,中国电信运营商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增强社会化渠道营销能力,建立集移动终端体验、销售为一体的卖场,同时注重开发网上
商店等。
4.4打造业务运营平台
运营商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打造业务运营平台:(1)根据市场建立平台化业务运营模式,实现长尾性小利润业务的创新,以有效满足各类移动互联网客户的定制需求。(2)加强移动电子支付的安全保障建设,建立短信支付、语音支付等移动电子支付手段。(3)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移动性和实名性,在基于自身的业务平台上实现移动搜索、移动支付、移动定位、手机电视等相关移动业务的创新。
(4)激励用户参与创造内容应用,如移动社区、移动博客、照片和视频短片分享等[6]。
5.结语
全业务运营模式下使得移动互联网成为了中国电信运营商竞争的热点。如何在全业务背景下抓住发展机遇是电信运营商必须考虑的问题。而运营商能够抓住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机遇,不断加强3G+WLAN网络建设,增强用户需求识别和市场细分能力,提升终端深度定制与营销能力,打造业务运营平台,则有望在激烈竞争中赢取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鲁笛.国际运营商移动互联网公平使用原则策略分析及对中国运营商的借鉴意义[J].信息通信技术,202_,(16):21-22.[2]任华、王铮、罗俊、毕家瑜、杨平.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LTE业务需求及业务网络演进分析[J].电信科学,202_,(16):21-22.[3]李高广、吕廷杰.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_,(08):35-38.[4]吕昌春、李林园.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平台竞争与电信运营商增值业务发展策略研究[J].邮电设计技术,202_,(11):21-23.[5]李垚.全业务背景下中国移动营销渠道体系建设优化策略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2_,(06):59-61.[6]王豪.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电信产业链纵向整合和运营商商业模式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2_,(12):77-79.
第二篇:移动运营商全业务背景下本地光缆网架构
电信行业的重组,引发了国内新一轮行业竞争高潮。业务竞争的基础是网络,网络建设的基础又是底层的光缆网。提前调整光缆网建设策略,抢先部署全业务环境下的光缆网,将是决定移动运营商保持在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先地位、成功挑战固定运营商在固定语音和互联网络领域优势和成功转型的关键所在。
光缆网现状
移动运营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从上至下建设起一个适应移动通信的光缆网。从覆盖范围上可将光缆网分为省际长途干线、省内长途干线和本地传送网三个级别。本地传送网按网络规模大小又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个网络层次。本文将重点介绍全业务影响最大的本地光缆网。
核心(骨干)层光缆网是连接本地核心机房之间的光缆网。移动网络在核心层高度集中,核心机房数量少,一般在2~4个,少数发达地市在4个以上,机房多集中在市区,相互间距离短。核心机房内安装的设备是整个网络的大脑和心脏,机房间传输数据量大,业务密集。核心节点间传输的顺畅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网络的安全,一旦发生意外必定是重大事故。因此,核心层传送网的特点是容量大、冗余备份多、安全性极高。核心层光缆结构多为多环叠加的方式,核心节点4个以上的地区,逐步实现光缆网格化,核心光缆芯数一般在48~144芯之间,全程采用管道方式敷设。
汇聚层光缆是连接汇聚节点之间以及汇聚节点与核心节点的光缆,是介于移动基站与核心节点之间的光缆网络,用于将底层传送需求集中,提高网络传送效率,降低CAPEX和OPEX。由于汇聚节点数量多,分布广,环行结构是首选。在业务量大的地区,已建成独立的汇聚层光缆。在业务量较小的地区,汇聚层光缆与接入层光缆混合使用。汇聚层光缆的市区芯数在36芯以上,郊县、农村地区则在24~48芯之间。城区光缆敷设以管道方式为主,郊县和农村以杆路质量较好的接入层杆路或专用汇聚层杆路为主。
接入层光缆是连接移动基站之间或基站与汇聚节点的光缆,同时兼顾少量营业厅和集团客户。光缆网结构以环行为主,辅以少量的星型、树型。光缆芯数一般在24芯以下,敷设方式无特殊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用管道、架空或直埋等多种方式。
移动运营商光缆网结构现状如图1所示。
图1 移动运营商光缆网分成结构示意图
全业务背景下业务和技术对光缆网的影响
全业务在国外又称为“多业务”或“综合业务”。全业务运营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全业务运营是基于政策管制角度进行定义,即移动业务、固话业务、宽带业务,还包括基于以上三种基本业务延伸和拓展的各类增值和信息化业务(VOD、视频监控等)。广义定义是基于多业务领域与通信的结合,即综合信息服务、通信+多媒体信息服务+综合信息解决方案。本文主要指狭义的全业务,它所对应的网络包括移动网络、固定网络及互联网络。
从整体来看,移动运营商向全业务转型的重点在于在现有以移动业务为主的网络中引入固定和宽带数据业务。业务网的融合转型催生了大量新技术,新技术的出现又反过来改变了网络架构模式,推动业务层面向全业务融合。网络架构模式的变化和新技术的发展,又对底层光缆网的建设产生较大影响,下面将分析全业务网络的主要变化特征对光缆网的影响。
1.3G
3G网络核心层设备集中设置在少数核心机房,大量数据通过大容量的局间中继传送系统疏导,对核心层光缆网影响不大。在接入层,3G移动基站对光缆网的需求与2G基本相同,应重点保障基站接入光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网络建设初期,大部分3G基站将与2G基站共址,但3G基站需要支持高速率的数据业务,在基站空口能力提升的同时,覆盖半径在逐渐变小,后期3G基站密度将较2G网络有所加大,光缆网密度在接入层也需要随之适当加大(即FTTM),网络结构仍然以环行为主。3G基站数据电路需求量大,类型复杂,可在传输系统层面通过更加智能高效的MSTP/PTN传送技术解决。
2.固定语音、互联网
固定语音和互联网接入服务是移动运营商网络中资源比较匮乏的部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运营商建设传统固话网络的可能性很小,更可行的方式是利用软交换技术和IP技术的结合,在数据城域网平台上承载固网软交换业务,通过综合接入终端(PON+LAN+I)为用户同时提供固定语音和互联网服务。为能提供互联网业务,运营商需在核心汇聚层建设数据城域网,在接入层建设FTTx为主的数据接入网。在核心层,由于核心网元高度集中,对光缆需求不大;在汇聚层,应充分利用现有汇聚层光缆资源,数据城域汇聚点布局时应尽量与传输汇聚节点重合。但数据城域网汇聚设备与BRAS之间连接为双归星型,与汇聚层光缆环行结构存在一定差异,直接用现有的汇聚光缆网承载,不但会造成大量纤芯资源的浪费,而且中间跳纤点过多,还会增加网络故障点。因此要求光缆网需逐步由环行向网格型演进,需增建城域数据汇聚节点与数据核心节点之间的直达光缆路由,或在汇聚光缆网之上增加汇聚调度光缆,重新配置汇聚纤芯资源。在接入层,全面建设面向用户的FTTx光缆网,满足海量用户的接入需求是主要任务。
3.网络扁平化
网络扁平化是业务网转型的必然结果。网络扁平化后,核心层网络膨胀,核心节点之间连接更加紧密,跨片区、跨地市甚至是跨省的光缆路由需求增多。接入层由于可以方便地接入到核心网络,单个接入光缆网的覆盖范围缩小,整体网络规模加大,光缆网更加靠近用户,光缆网的接入能力和接入便利性得到提高。
4.网络IP化
对移动运营商而言,网络IP化最大的变化在于移动基站的IP化。但无论是2G还是3G,无论其电路形式是TDM还是IP化的,均要求承载层能够提供电信级保护,因此传送网的网络结构不会产生大的变化,在汇聚层和接入层,光缆网仍将以高效安全的环行结构为主,通过传输设备升级提供IP接口,应对网络IP化初期电路传送需求。
5.网络宽带化
随着IP业务的发展,普通移动个人用户和互联网用户对带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接入层,无线接入的宽带化,使得移动基站IP化之前的电路需求由1~3个E1扩大到5个以上,IP化后电路接口将以10Mbit/s甚至100Mbit/s为主。随着高清IPTV等业务的普及,普通互联网用户带宽需求也将达到10~30Mbit/s。在汇聚层,上联带宽已经达到1GE,正全面向10GE升级。若仍采用传输系统解决如此大容量的传输电路需求,将会占用大量汇聚层和核心层带宽,系统复杂度和建设维护成本也随之升高,裸纤直连的优越性逐渐凸显,这就需要增大汇聚层光缆密度。
6.传送网技术发展
在核心汇聚层,传送能力强大的WDN/OTN技术大大降低了业务对光纤需求的压力,光缆容量无需大规模扩容。但技术的发展无法弥补光缆路由不足的缺陷,相反需要光缆网的网格化来支撑传送网系统向MESH升级。光纤路由的不丰富,将制约设备性能发挥。接入层MSTP/PTN技术与核心层相类似,利用设备的处理能力缓解了接入点电路需求增加造成的压力,网络结构也无需作大规模调整。
归纳以上分析,全业务技术环境下除数据城域网和用户接入网分别对光缆核心、汇聚层和接入层产生很大影响外,其他变化因素都可在现有光缆网基础上灵活应对。
全业务光缆目标网架构
综合未来网络发展需要,移动运营商全业务光缆网应分为核心、汇聚、接入三层。其中核心层、汇聚层为多业务共享的物理平台,接入层可再细分为主干(馈线)光缆、配线光缆和末端引入光缆。主干光缆可考虑多业务共享,而配线和末端引入由于基站接入和用户接入需求差异较大,建议独立建设。核心节点三个以上的大型本地网,核心光缆网结构以网格状为主,非数据核心节点之间与数据核心节点之间光缆芯数应适当加大,以满足数据城域网连接需要。汇聚层光缆仍然以环行为主,并逐步在汇聚层之上以数据汇聚节点为中心叠加汇聚调度层,增加数据汇聚节点与核心节点之间的直达光缆,推动汇聚层光缆网向网格化、扁平化演进。接入层解决2G、3G移动基站接入的光缆网应以环行为主,用户接入光缆网应以星型、树形为主,辅以少量环行光缆网,为重要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保证。光缆网的整体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光缆网整体架构示意图
用户接入光缆网(FTTx)架构中,FTTx光缆网又分为主干、配线和末端接入三层。为提高接入效率,降低建设成本,降低线路衰耗,主干、配线光缆采用星型和树型结构,利用基站和光交递减配纤或非递减配纤。同时,FTTx网络应能支持为少数重要客户提供路由保护和后期扩容,因此,需保留部分公共光纤。FTTx主干、配纤光缆结构建议如图3所示。FTTx主干、配纤光缆结构示意图
光缆网发展策略
1.光缆网建设应统一规划,分区分步实施。光缆网是底层物理层,多业务共享,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和所有业务需求,需要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由于用户接入光缆网的特殊性,其分布面广,接入数量庞大,光缆若要一次到位投入巨大,投资效益比很低。因此,需要根据市场拓展情况逐步实施,先覆盖用户密集、业务发展好的地区,后逐步向周边渗透;先解决资源问题,后提高容量。
2.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移动运营商已经建成的大量汇聚光缆、汇聚节点和基站,是其光缆网向客户推进的基础,应以这些点为基点,向下敷设主干、配线光缆,覆盖周边用户。向上利用汇聚核心光缆,完成业务汇聚。
3.核心汇聚层扁平化,接入层纵深化。受业务网和传送网技术发展的影响,核心汇聚层光缆将逐步扁平化。随着汇聚层与核心层的连接光缆越来越多,层次间的界限也逐步模糊。而在接入层,为维持基站接入光缆网的稳定,应独立发展面向基站接入的光缆网和面向用户的光缆网。用户接入光缆数量庞大,若直接接入汇聚层,将会给汇聚节点周边管线和进出局管道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需要通过移动基站、光缆交接箱、接头盒等设施逐级汇聚,通过分光器汇聚节约主干光缆线芯资源,尽量避免末端接入光缆直接进入汇聚节点。
4.网络建设差异化。在光缆网建设过程中,也应对光缆接入对象进行等级划分,为不同的用户提供安全级别不同的接入服务,以有效控制网络建设成本,体现差异化服务(SLA)的服务特色。对于移动基站、集团大客户等,应使用安全级别高的环形光网络,普通用户使用成本低、效率高的星型和树型光网络。
5.积极采用新技术,推动FTTx光缆网建设。移动运营商作为固定接入和互联网接入的后进入者,基础资源相对匮乏。但同时又必须打造优于先进入者的光缆网,来吸引用户。要想达到目的,就必须利用新型光纤光缆和新的施工工艺,如微管微缆、浅槽光缆等,快速建设更加贴近客户的光缆网。
6.多运营商网络资源共享。在核心汇聚层,需要保障光缆网的绝对安全和稳定,以及在故障时的快速响应,因此,建议尽量确保使用自有管线资源。在接入层,情况复杂,管线需求数量庞大,应加大资源共享力度,节约投资。
光缆建设技术选型
1.光纤类型选择
目前最常使用的光纤类型主要有G.652和G.655光纤。对于通路非常密集的WDM系统,G.652光纤能有效抑制影响系统的主要因素——FWM效应,在技术上有更多的优势。高密度、大容量的WDM/OTN系统是未来干线和核心汇聚层光传送系统中的主流技术。因此,笔者建议干线、核心层、汇聚层选用G.652D光纤。在接入层,速率相对较低的传送系统对纤芯各项指标的要求除衰耗外,其他并不严格,仍然可以采用G.652B型光纤。
FTTx网络进入用户建筑物内后,因为特殊的施工条件,需要使用G.657低弯曲损耗敏感单模光纤。考虑到与本地光缆网G.652光纤的兼容性,应优先考虑使用G.657A型。G.657光纤在国内尚未得到大范围使用,价格仍然偏高,应尽量减少G.657光缆的使用量。
2.光缆结构选择
光缆结构设计已经非常成熟,并且经过了长期商用的考验。骨干、汇聚层大芯数光缆优先选择骨架式、层绞式光缆,接入层选用层绞式、中心束管式,末端引入层则可采用敷设简单、室内外通用的8字型和气吹架空型等各种新型干式、半干式光缆。
以全业务为背景的网络转型,使光缆线路建设在沉寂了几年后,又迎来新的建设高峰。光缆网络的重要性已经引起所有运营商的高度重视,均把光缆资源列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物理资源。但各运营商的网络基础和向全业务发展的策略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最终建成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特色光缆网。
第三篇: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策略思考
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策略思考
乔建葆
202_-2-27 14:05:36 来源:《移动通信》202_年第19期
摘要:文章分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在话音/短信业务、数据和流量收入、内容服务、营销模式及商业模式等方面受到的冲击,探索如何将传统的电信营销模式与互联网营销模式有机结合,依据电信运营商拥有的良好数据资产及开放基础电信能力、运营能力,深度参与到表层流量的经营中,并通过PaaS的合理能力开放,构建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以运营商为主导的能力生态圈。
关键词: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互联网营销,云计算,表层流量经营,能力生态圈
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网络革命,2.0成为了互联网领域革命的代名词,iPhone的到来带来了终端的2.0时代,社交网(SNS)的成熟标志着互联网2.0时代的到来,电信网与互联网的融合则开启了电信由通信服务到信息服务的移动互联网2.0时代。技术发生变革,行业壁垒被打破,电信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电信运营商的角色正在由原来的通信服务商逐渐转变成信息服务商,凡是与信息服务有关的都有可能成为运营商的盈利点;其关键在于运营商如何整合行业中的上下游资源,获得更多的话语权。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的冲击
1.1 对语音、短信业务的冲击
语音和短信业务一直是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今,互联网巨头、终端生产商正联合起来蚕食鲸吞这块蛋糕。在国内,米聊官方公布,截至今年7月底,米聊注册用户1700万;今年3月29日,微信注册用户过一亿;至今,新浪微博用户数超过1亿。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双向、即时、低流量、免信息费,有的还具有更强大的功能,如显示实时输入状态和Lbs信息、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等。在国外,谷歌之音(Google Voice)和FaceTime也正以VoIP的方式在传统话音领域强劲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视频、话音和短信在许多领域取代并旁路了电信运营商传统的语音、短信业务,并且往往只会消耗少量的网络流量。
1.2 对数据接入、流量收入的冲击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运营商数据接入比例及数据流量的大幅提升,但是所带来的数据接入及流量的价值在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整体价值中的占比却呈下降趋势。
以中移动为例,202_年数据量同比提升112.3%,而接入收入仅增长49.4%,量收失衡带来巨大的成本及网络负荷压力。而中国电信202_年宽带流量是202_年的41倍,宽带接入用户数是202_年的4.9倍,宽带接入业务收入则仅是202_年4.6倍。这都表明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产业中正在日渐被“管道化”、边缘化。
1.3 对内容业务的冲击
移动互联网为内容服务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内容服务收入占比越来越大,而在该领域占主导地位的运营商正面临来自服务提供商、互联网巨头和终端制造商的强力挑战。互联网巨头谷歌(Google)通过向手机厂商和内容开发者提供开源的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内置自身丰富的互联网应用,构建“免费移动互联网+广告收入”的后向收费商业模式,打造移动互联网的产业联盟。
终端制造商依靠“终端+OS+服务”而成为整个产业链的关键,在应用商店的数量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所构建的“前后向收费模式”,使得在产业链中除运营商之外各方的利益都得到均衡和保障,成为应用商店(AppS)成功的基石。而运营商正因对内容服务的失控而离原有的产业链主导地位愈来愈远。
202_年1月中国应用商店应用数量及增长情况见图1:
1.4 对业务和商业模式的冲击
移动网和互联网的结合,给用户需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单一的语音交互发展到无时不在的个性化的信息交互;因而也导致了移动互联网业务模式的变化,业务不再是单一地提供网络能力,而变成“网络能力+信息内容+服务”。运营商无法再独家完成业务的提供,必须将自身的能力开放出来与第三方合作才能形成完备的业务全流程,“用户+运营商+信息服务提供商”将构成相互渗透的双边乃至多边的市场模式。运营商的收入也不再仅由用户规模来决定,而是与信息服务息息相关。
1.5 技术变革带来的冲击
作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云计算的主要服务模式包括:
(1)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如:Amazon;
(2)PaaS(平台即服务),如:Google App Engine;
(3)SaaS(软件即服务),如:Salesforce。
在云的模式中,计算能力资源放在云端,资源具备弹性化、池化、虚拟化和分布式共享等能力,用户由客户端或界面通过互联网获取资源或实现信息交互,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付费。
移动互联网的各项基础设施和服务正在按云的模式部署,许多业务也正在按云的模式实现,用户透明地调用各种能力资源成为可能,技术变革的结果导致运营商正在成为提供底层流量传输的“管道提供商”。移动互联网的运营策略
2.1 营销模式和商业模式
传统媒体的价值链大致为:信息—内容—广告—商品—消费,互联网营销的价值链中,这个链条被大幅缩短或替代。传统的电信营销模式是以实体渠道为主,而互联网营销模式正以其低成本、随时随地、高速、更加规范和易于统计、互动性、海量以及私密性等特点在众多商品市场上尽显风骚,短时间内涌现出大量成功的模式,如病毒式营销、博客/微博营销、SNS社区营销、团购营销和秒杀营销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的需求信息化、社会化,电信运营商应放低姿态面对信息服务的合作者,以通信需求为基点向外有序延伸,将传统的电信营销模式与互联网营销模式有机结合,按互联网的营销模式设立专门的营销机构,创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电信营销模式。
与此同时,电信运营商应研究互联网时代的前后向收费商业模式,结合电信的前向收费特点和优势,构建灵活的前向、后向、前向+后向的商业模型及对策,通过深度挖掘用户数据,分析个性化需求,开放电信能力,为信息服务从业者提供基础数据和服务能力,以此来形成自身的信息服务生态圈,通过标准化约束,形成成熟的双边乃至多边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
2.2 经营策略
在移动互联网数据日益占据统治地位的背景下,收入与流量逐渐失去关联性,高价值的表层流量为信息服务提供商所控制,运营商要避免“管道化”就要主动进军表层流量的经营。运营商具有网络、信息业务、渠道、客户和终端的一体化运营能力,基础网络运营能力(计费、接入管理、鉴权、定位信息、呼叫控制、用户状态)是其所独有的能力,是构建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而覆盖范围广、服务质量高的渠道和客服资源(收费能力、推广能力、售后、认证、关系维系、用户数据采集)则是其所独有的资源。所有这些,包含了用户全方位的数据轨迹,具有可感知、深度个人绑定及真实性,并可实时干预而产生新的价值。
电信运营商应以上述数据为筹码进军表层流量的经营:
(1)进行深度数据挖掘。据此分析用户行为,为业务开发提供指引,提供开发者需要的数据。另外,运营商的BOSS数据是独有的,具有权威性和唯一性,对开发者有天然的吸引力,可以利用来产生价值或作为合作的筹码,从而介入业务生成的各个环节,进行表层流量经营。
(2)开放基础电信能力、运营能力。以适当的方式向开发者提供这些能力,从而将电信能力嵌入信息服务的流程中,深度参与到表层流量的经营中。根据Mariana Group对开发者进行的调研,开发者最需要开放的电信能力中,排名前三的是计费信息、位置信息和用户配置文件数据。
(3)利用位置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在移动互联网的价值体系中,运营商处于不可或缺的核心位置。其一,可以发挥位置优势,聚集多领域的资源和能力,整合各种信息、内容和应用,将不同的主体提供的各种业务和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提供给客户,从而满足客户泛在化和一体化的需求;其二,利用位置优势加入到平台标准的制定和建设中去——该平台用以聚合业务以打通个性化需求识别、个性化产品生产和个性化匹配/分发三个环节;其三,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加深与互联网内容/应用巨头以及第三方应用/内容/游戏开发商的合作。
2.3 能力生态圈
电信运营商应以云计算为突破口,构建能力开放PaaS层,以PaaS能力开发为核心,提供ICT能力开放,构建产品资产库,形成产品孵化环境,通过融合IT和CT两类能力,服务开发者、信息服务运营商和最终消费用户,打造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以运营商为主导的PaaS能力生态圈。
PaaS的能力定位如下:(1)提供统一应用部署、管理监控平台;(2)提供统一的业务开发、测试、导入平台;(3)提供标准化的IT/CT基础能力、技术组件;(4)集成针对行业特征的中间件和数据库能力平台。结论
移动互联网时代,业务需求信息化、泛在化,行业壁垒被打破,终端商、互联网巨头相继进军移动互联网市场,竞争的焦点由原来的电信运营商之间变成运营商、互联网巨头、终端商相互之间,而且后二者来势汹汹。运营商必须利用自身的优势,提升流量经营的价值,全面布局,以更开放的手段打造个性化的业务平台和双边商业模式,整合行业中的上下游资源,以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作者简介:乔建葆,高级经济师,英国管理协会和剑桥大学DBA,现任中国联通广东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长期从事通信企业运营和管理,具有丰富的经验。曾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2_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殊荣。
参考文献:
[1]韦乐平.漫谈智能管道的发展[EB/OL].[202_-08-23].http://wenku.baidu.com/view/e7ed7e0f844769eae009ed47.html.[2]李高广,吕廷杰.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2_,10(3).[3]王利杰.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行动启示录202_——蝴蝶效应V1.2[EB/OL].[202_-10-18].http://wenku.baidu.com/view/77df88e1524de518964b7d0c.html.[4]侯宏.流量经营与运营商的未来V1.2[EB/OL].[202_-08-21].http://wenku.baidu.com/view/8e47***ca300917c.html.[5]雷源.移动互联网改变商业未来[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_.
第四篇:“互联网 ‘背景下体育教学发展的探究
“互联网+‘背景下体育教学发展的探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_)07-165-01
摘要 李克强总理在202_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无所不在的互联网正在给社会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所谓“互联网+”就是通过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平台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创造开发出新的发展业态。在这种大背景下,“互联网+教育”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以“互联网+”背景下体育教学的发展为切入点,探究当前“互联网+”给体育教学、给学生学习带来的新变化,同时也为这场新的革命提出新观点。
关键词 互联网+ 体育教学 发展
一、传统体育教学的缺失
随着我国“互联网+”发展规划的不断推进,我国各行各业都开始向互联网靠拢,教育“互联网+”推动了移动教育的发展。从实际来看,很多课程都纷纷抢滩移动教育,为移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传统体育教学教学场地的局限性,使得我们不能完全把教室里的教学方式搬到开放的场地中来。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对体育动作的规范化有着严格的要求。教学环境的局限性,在学校提供的教学环境中不可能满足所有教学课程的需求,体育教学演示不受限制。对于动作难度大的体育教学项目,学生希望借助视频文件来清晰地展示这些高难度动作,例如单杠上的某些动作,难度比较高,教师也无法进行面对面指导,学生很希望借助视频文件将这些动作进行分解,从而能够准确地动作展示出来。
此外,在教学中,一些必须连贯进行动作,即使教师进行多次演示,有的学生表示也会有部分动作掌握不到位,有必要借助视频文件的回放或重放,让自己看清楚动作要领。同样,学生可以使用摄像或者拍照功能记录下自己的动作,以旁观者的视界来观察自己,会更容易发现自己动作中的不足,便于改善自己缺点提高学习质量。总之,传统体育教育教师在某些教学过程中教导学生体育动作时往往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
二、“互联网+”体育课堂教学的优势
体育学习个性。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学习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选择体育专业课程。比如某些同学在篮球课中对三步上篮不够熟练,就可以重点关注三步上篮这部分的课程资料,使用智能手机播放或阅读三步上篮相关学习文件,自己跟着课程进行学习。在移动智能终端,拥有海量的体育教学资源,学生自主选择教学资源的同时,体育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其制定量身定体的体育专业学习计划,并结合计划为学生推荐相应的体育学习资源,明确学生体育专业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体育专业学习效率。
体育学习的探索性增大。在传统的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体育教师忙着示范,忙着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和学生们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具体看法。而基于移动终端的体育学习,将教师从示范动作的繁忙中解脱出来,可以随时与学生就体育学习的一些关键知识进行互动,如篮球技战术,与学生探讨一些更为深刻的体育理论与战术,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深层次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和能力。
体育学习管理的智化。移动终端与体育学习的平台之间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只要将移动终端设备与体院教学管理系统对接,就可以实现一站式的教学管理服务,如学籍管理、考勤、选课、作业提交等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来实现,能够让课前签到、提交学生平常成绩更智能化。这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体院管理工作的流程,提高体育学院的学生管理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教师工作量,规范了高效体育管理工作。
三、“互联网+”背景下体育教学发展的趋势
(一)混合课堂教学
传统体育教学能够延续至今是因为它有很多网络课堂没办法替代的优势,但是网络课堂也有很多独特的优势,而混合课堂教学就是把两者的优点融合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发挥教师的引导、督促、启发作用,也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
(二)“互联网+”体育教育资源呈现形式的多样化
体育教学教育资源,在精心设计与组织之余,需要合理地选择并运用恰当的媒体呈现形式以激发学习者的使用兴趣。在媒体呈现形式选择上,要体现极致思维,一切应以更准确地表达与展示资源内容、更贴合体育信息化教学需求为准。例如,对某体育运动项目比?的主要流程这一知识点,可采用比赛实况剪辑配合旁白与字幕的形式进行,视频末尾还可以可视化形式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对某一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细节与难点,则可通过近距离、多角度画面和放慢速度的视频形式呈现,同时对关键要点以文本形式嵌入,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并掌握技术动作要点;此外,考虑到移动端使用或碎片化场景下不便于观看视频的可能性,最好在视频页面下配合呈现相应的图文教程,从而实现高校体育数字化教育资源呈现的富媒体化与可视化。
(三)“互联网+”体育教学更新的及时化与反馈渠道的多样化
将体育教学数字化教育资源制作上线后并非一劳永逸,对公认的以及较少有争议的体育运动项目基本技术教程资源可较少改动,但应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练习方法及练习注意事项等素材。体育实体课堂中的课堂小结,可以用富媒体化的形式呈现并上传至资源共享平台,对用户在资源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其为依据对现有数字化教育资源进行再改造与更新,还可根据最新的体育科研成果及发展趋势,实时更新学练方法和健身注意事项等知识,不断充实资源库。
第五篇: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众筹融资探究
摘要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大批的新兴行业,互联网融资就是其中之一。目前,中小企业由于资质小,信誉低等原因,其市场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而融资作为其生命线又因为银行门槛较高无法顺利进行。在此种背景下,互联网融资顺势而生,互联网融资具有门槛低、渠道广、效率高等优点。因此互联网融资的出现极大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缓解其融资窘境,但是由于市场环境复杂,互联网融资又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因此很容易出现融资风险。因此结合具体案例对目前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对于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众筹;中小企业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financing channels are more and more widely, the advantages of Internet Finance simple procedures, low threshold greatly ease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but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 Internet Financ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due to the lack of supervision syste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reasonable market, there are many drawbacks.This paper will combine the specific case,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the Internet to raise public finance for detailed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nternet fin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to raise the public Internet financing analysis of appropriate financing mode and financing problems put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the current internet.Key words: Internet;public chips;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理论综述................................................................................................................................................1
2.1 互联网融资的含义............................................................................................................................1 2.2 互联网融资模式分析........................................................................................................................2 2.3 互联网众筹融资特点........................................................................................................................3 第三章 中小企业众筹融资分析......................................................................................................................4
3.1众筹融资优势.....................................................................................................................................4
3.1.1解决资金信息不对称..............................................................................................................4 3.1.2避免信贷配给..........................................................................................................................5 3.2 中小企业界定及融资现状................................................................................................................5 3.3 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分析....................................................................................................................6 第四章 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众筹的案例解析..........................................................................................6
4.1点名时间案例分析.............................................................................................................................6
4.1.1案例介绍..................................................................................................................................6 4.1.2 原因分析.................................................................................................................................7 4.2 “大家投”网众筹案例分析............................................................................................................7
4.2.1案例分析..................................................................................................................................7 4.2.2原因分析..................................................................................................................................7
第五章 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众筹融资发展意见......................................................................................8
5.1众筹行业市场规模扩大,众筹平台持续增加....................................................................................8 5.2 第三方机构加入众筹生态链条........................................................................................................8 5.3众筹平台专业性增强,垂直类众筹平台增多....................................................................................8 5.4众筹平台竞争加剧,平台竞争关键在于流程管理............................................................................8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9 参考文献..........................................................................................................................................................10
第一章 绪论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中小企业数量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格局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不可否认,中小型企业由于经济主体规模较小,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非常的低,并且由于中小企业发展相对较为缓慢,资金来源也较为狭窄,一旦企业受到外部侵扰或者计划扩大生产规模,资金不足的劣势就会愈加凸显。目前是我国范围内中小企业在发展上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不足,虽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信贷金融制度,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因此在申请扩展资金上不仅手续繁琐,而且申贷成功率也非常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也越来越广泛,互联网融资手续简单、门槛低的优点极大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难题,但是不可否认互联网融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监管体系以及合理的市场运行机制,目前还存在很多弊端。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针对中小企业互联网众筹融资进行详细分析,探究互联网融资的特点以及流程,为我国中小企业互联网众筹融资分析恰当的融资模式,并针对目前互联网众筹融资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目前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已经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中小企业不仅极大缓解了我国就业难的问题,而且在技术创新以及拉动地区经济发展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目前我国学者在针对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方面的研究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这些研究对于切实解决我国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难题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解决措施,本文所研究的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众筹融资问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能够有效解决目前中小企业在扩大发展规模过程中的融资难问题以及解决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因为资金短缺而出现的生存危机。并且由于本文研究的新颖性,能够极大丰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学术研究内容。
第二章理论综述
2.1 互联网融资的含义
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了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而互联网的发展则衍生了金融融资的发展。和直接融资不同的是,互联网融资是指在利用很多现代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创建出来的一个融资平台。它能从网上的大量信息中,有效的提炼出能够匹配客户自身需求的融资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信息匹配的有效性和信息的利用率,同时也节约了很多信息采集和分析的成本。为了降低融资方和出资方的风险,互联网金融也可以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处理和评估相关的资金信息。此外,融资平台上融资和投资者数量大,必须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解决融供双方匹配合理性的问题。这能有效促进双方的交易效率,降低成本。
实际上,通过互联网平台来进行融资的这种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中小型企业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等问题,这便是互联网融资的价值所在。因为,利用计算机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强大性,中小型企业资金短缺和投资者充裕的资金的不匹配问题可以通过网联网来解决。同时,由于网络的快捷高效性,双方在交易流程上能省下很多功夫,繁琐的借贷流程通过网络融资可以轻松的得到解决,不仅节约了交易成本而且提高了交易效率。此外,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也撼动了银行借贷霸主地位,传统的商业银行也加入到了互联网融资的大军中,这促进了融资市场的竞争活力。这样一来,融资市场活跃性的提升就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但是,凡是都有两面性,必须承认的是互联网融资也有一定的缺陷。目前的互联网融资平台主要还是由一些中介机构和小额的贷款机构组成,这就使得客户交易的信贷额度有些限制。还有一个重要不足是,国家相关部门暂时还没有出台较为完善的监管制度,这就为交易双方的保障性埋下了隐患,也会限制互联网融资模式的发展。
2.2 互联网融资模式分析
1、P2P 模式
P2P网贷需要借助互联网来发布和获取信息,资金贷款方将自己的资金需求信息,包括数量、能够承担的利息等,及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发布,资金持有者通过网站获取相关信息之后,如果双方信息匹配,成功完成借贷交易,网站即可从中赚取中介费。换而言之,P2P网贷模式,得力于网络平台,通过信息的发布与获取实现信息匹配,满足中小型企业和资金持有者的需求。无论从功能,还是从融资方式来看,P2P模式与P2B、P2C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我国的经济环境下,这种融资模式受到了广大中小型企业的青睐,取得了迅猛发展。P2P模式最显著的特征有两方面,一是资金额度比较宽泛,低至每笔50元,高至几万元均可;二是贷款期限比较灵活,少至一周,多至一年均可。正因为这种借贷模式不受时间和额度的局限,自202_年引入我国以来就取得了飞速发展,P2P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增长速度令人咂舌。据统计,短短六年时间内,我国P2P企业数量突破2万家,几百家企业已初具规模,取得了骄人成绩。
2、众筹模式
众筹(Crowd funding)作为一种融资模式,望文生义,是一种群众筹资模式,离不开互联网强大的连结和传播功能,具有多样化特点,可能通过网站进行实物、股权、期权的交换。这种融资模式准入度较低,开放性强,各种创业者都可以通过网络将自己的意图进行展示,最终成功实现融资。202_年11月,牛津词典对众筹模式给出了定义:所谓“众筹”,指的是借款人通过网站,获取小额启动资金的行为,通常针对某个项目或某项产品的研发。自202_年4月众筹模式问世以来深受网友喜欢,发展和扩散趋势极为迅速。众筹模式成功地为中小型企业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为其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截止202_年,众筹平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项目满足率最高的要数“点名时间”,营业时间不过两年,700多个项目顺利上线。随后,许多众筹融资平台纷纷出现,如“天使汇”、“大家投”等众筹平台都受到了广泛关注,金融产品日益丰富,服务项目逐渐增多。
3、电商融资
电商融资,即电子商务平台融资,主要服务于中小型企业,对行业要求并不严格,零售业、高科技企业、服务业等均可。这种融资模式是借助于第三方电子商务企业提供的融资平台,使中小型企业得到的资金帮助,实现资金对接。交易双方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所需要或能提供的各项服务,顺利完成在线交易。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可以有效节约运营成本、及时展示产品、整合信息,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提高交易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位。从发展现状来看,电子商务平台在我国的发展势如破竹,如阿里巴巴、聚美优品等。电子商务平台受到了中小企业的好评,构建起日益强大的信息平台,包括卖家的信誉、资质、营业收入等,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资金等级系统,使融资意向与风险一目了然。目前电商平台的运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商业合作,即与银行或其他金融公司合作,如生意宝、慧聪网等;二是利用自身雄厚的资金,直接向平台内的客户提供服务,如阿里巴巴。这种融资模式,既能够使商务公司的闲置资金得以流动,获得一定利润,又能解决平台客户的资金困难,两全其美。
4、金融机构互联网化
互联网强大的信息共享功能,推动了金融融资平台的发展,各大金融机构要应付的互联网融资活动日益活跃,工作量徒增,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互联网化便成为最有效的应对措施。与传统融资服务相比,互联网模式下所有业务流程实现信息化管理,提供电子化产品与服务。就是将移动互联网、无线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引入金融产品服务中,用于改善传统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弊端,使柜台交易耗时长、效率低的难题迎刃而解,努力将各种线下交易变成线上服务,将互联网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模式最常见的便是直接将商业银行包装成网络融资平台,建行、招行、民生银行等成为领头军。
2.3 互联网众筹融资特点
一、内源融资
企业在建立以及运营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原始资本以及效益资本积累,这些统称为企业的权益性资本,而对于一些由个体和家族进行经营的企业,经营者个人出资进行企业发展资金补充以及将经营利润进行发展资金转化统称为内源融资,企业发展的规模越大其自有资金就越加雄厚,抗击风险的能力就越强。目前内源融资主要有保留盈余以及定额负债。
1、保留盈余
企业所有者将企业尚未进行分配的利润部分作为经营资金注入企业运营当中被称为保留盈余,从资金来源上进行分析,该资金属于企业所有者将利润部分追加到企业发展中,资金的来源在于企业内部,因此属于内源融资范畴。
2、定额负债 根据现有的财务制度,企业如果存在长期性延期支付款项,企业可以将其作为短期资金的流动来源,尽管这部分资金并不属于企业所有,但是从结算制度上看,该笔资金可以供企业长期使用。
二、外源融资
顾名思义,外源融资就是企业通过一定措施在企业外部获得经营资金,我们主要将其分为政府财政融资和债务融资以及股权融资、合资合作融资。
1、政府财政投资
政府财政投资主要包括政策性贷款以及一些企业获得的政府财政划拨和所属上级单位的行政资助。
2、债务融资
债务融资的时间一般很短,企业发行相应债券,购买人或购买单位在购买之后按照规定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本息,债务融资容易对企业造成经营负担。
3、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是指投资者直接在股票市场进行企业股票购买,该种融资方式不仅能够保证融资者享有一定的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具有对所属企业的控制权,股票融资具有长期性和不可逆性以及无负担性特点。
4、合资合作
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互补融合,优势互补,能够极大增强双方的整体实力,该种合作方式被称为合资合作,该种合作的优势在于合作双方都能得到极大的实际利益。
第三章 中小企业众筹融资分析
3.1众筹融资优势
3.1.1解决资金信息不对称
通常来说,有两大层面的缘由造成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是中小企业对于商业银行,担保公司、小贷,基金信托等等;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或者个人投资者缺乏深入了解与熟悉中小企业,也无从知道需要融资资金且资信良好的中小企业,这也关联于融资金融机构与个人投资者的专业程度不高等原因。这些原因都造成金融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在寻求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上所耗费的成本惊人,这也是金融机构难以大规模地开展中小企业融资项目的主要原因。而互联网资金投融资模式可以轻易的解决上述问题且拥有明显地融资信息发布优势,互联网平台能够全面及时地展示资金所有方、中小企业以及客户经理等相关资料信息,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资金信息资源,互联网金融机构通常通过网络平台收集大量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信用等级、盈利情况等相关数据,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保证了信息处理与分析的能力。同时平台展示的信息可以利用平台获取的中小企业销售情况、资金汇款情况等方面的软信息,对其进行相关处理后能够得到判断企业信用状况及还款能力的指标,使原来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3.1.2避免信贷配给
在我国现有的金融制度体系与固定利率模式下,商业银行为了防范风险,将部分中小企业所存在的超额资金需求拒之门外,这就是所谓的市场信贷配给。处于风险防范,商业银行财务的措施通常是紧缩信贷供给和提高利率,由此带来严重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更大程度上恶化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另外从整体经济环境趋势与走向而言,随着利率上升与社会投资的减少,经济风险与经济衰退也更加严重,进一步地加重信贷配给现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原因在于两大方面,一方面中小企业平台数据分析与资信等级测定是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下做出贷款决定的重要标准与技术准则。这种数据技术处理模式与资信等级的判别方式很难形成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状况。另一方面,电商融资、众筹模式以及 P2P 模式等互联网融资平台充分地提供给资金供求双方资金信息渠道,这种平台由于互联网优势的存在,所发布的资金信息具有便捷高效、公开透明的特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与资金规模能力,资金所有者会恰当地作出资金需求方融资选择,所以互联网融资模式下可以避免信贷配给问题。
3.2 中小企业界定及融资现状
我国经济发展程度日益国际化、标准化,伴随这种社会现状,“众筹”作为新的融资模式很快在各个经济层面发展起来,目前主要参与“众筹”的企业类型多数都是中小型,既符合我国的国情特色,又能够给新的经济形势带来拓展空间。202_年6月,《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全面实施,将我国中小企业作为新的行业增长主体进行定义,同时对从业人员数量、营业收入利润等等,都进行了标准化的规定。例如,微型企业被加入到国家认可的企业类型中,本文研究的微型企业标准划定为:从业人员数量在20人以下。虽然从数量上来看,我国市场中已经注册的中小企业比值达到了全社会的99%,但是这类企业获得的融资空间并不宽松。这固然是因为企业实力低、偿债能力不高,银行方面对此类企业的认可度有限,但是也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政策性引导和扶持都处于滞后的局面。以当前的企业管理模式来看,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比较明显,一般就是企业主自己筹资,基本上很难得到市场经济多元资金的关注,而中小企业能够得到发展的关键,就是这种融资类型的多元化。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我国市场经济开始得到广阔的发展空间建设,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快速成长,国民经济得到了极大地充实。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随着中小企业的成长得到了新的增长点,对社会岗位提供、技术创新、经济稳定等等,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以发展较早的东南沿海地区来说,中小企业在当地的发展基本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很多经济龙头企业都是从中小企业发展起来的,和中西部地区相比,这种相对完善的经济制度,能够给国内市场的发展带来极具动力的正面因素。虽然这些现象给国内经济提供了稳定的增长因子,但是很多时候都受到经济体制的制约,法律层面的缺失、信用体系的落后、企业后续升级能力的低下,都是阻碍中小企业获得更多融资的根本原因。3.3 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分析
正如前文分析的结果,我国的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很多,比如,缺乏科学的组织结构、尚未落实完善运营体制、财务成本管理效果不佳,这些都是无法得到银行认可的关键因素。即便是银行方面早已经提出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项目,但是这个门槛仍然很高,银行无法获得中小企业的具体财务情况,就不能判断其发展空间的大小,这也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再有就是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度较低,很多企业都存在明显的抵押能力不足的现象,这种情况下,银行为了保持经济收益,不得不提高贷款标准,或者是倾向于资产规模较大的企业。以我国中小企业当前的固定资产比率来说,很大一部分都伴随着财务环境较差的情况,这些都是无法让企业单独完成公证、登记、估值环节的根源。所以,银行方面无法得到中小企业的程序数据,而这些企业也不能尽快反馈给银行有效信息,无形中增加了银行对信用等级的调查成本。虽然市场中已经有第三方担保行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但是对于这种融资难、授信难的根源问题,始终都无法得到解决。这些问题导致的结果,就是“众筹”融资模式快速发展起来的关键,既能够从社会的各个层面得到新的资金来源,又能够把企业发展的经历压力分散到更多的投资方。
第四章 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众筹的案例解析
4.1点名时间案例分析 4.1.1案例介绍
以“点名时间”为本文研究的案例,这个网络融资平台在202_年成立,属于新型的小额融资平台,其特点是资金来源快、数额小、沟通直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该平台并没有在日常工作内容中加入获得融资、发放融资的类别,即该平台是以媒介形式为定位,寻找适合的融资方与投资方的基础。经济利润获取方式为收取中介费用。本文研究的这次众筹行为,是上海某工作室发起的“3D 打印机通广”,其项目发起人就是该工作室的管理成员,众筹目标是通过“拍拍贷”得到5万元以上的项目启动资金,对于投资者的回报是价值100元的3D打印成品。我国众筹融资的平台虽然很多,但是信誉较好、安全系数较高的平台中,“点名时间”属于同类型平台中的重要代表,回馈投资人的方式就是以预购买、奖励商品的方式,通过第三方平台发布项目信息之后,该平台得到的经济收益就是10%的手续费。从筹资流程来看,该工作室在上海进行实名认证之后,以项目发起人的身份将自己对于商品投资的信息进行公布,该平台对项目资料、个人资料进行初步审核之后,公布到开放式的网络平台中。
在进行审核的过程中,由于该项目无法提供三年之内的贷款记录,所以“点名时间”拒绝了其项目申请,等到项目发起人补充了相关资料,平台以详细的介绍方式展开筹资行为。但是因为项目发起人需要在固定时间内获得至少5万元的融资数额,这个目标并没有完成,所以项目发布失败,“点名时间”并未获得手续费收益。
4.1.2 原因分析
众筹融资模式的出现与兴起,很好地帮助创业者解决资金问题,具备灵活多样、方便快捷等优势,促进民间创意不断发展与前进。不过不同于常规融资,众筹融资往往要担负更大的风险,比如:法律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技术风险等。第一、法律风险。国家法律制定中认可众筹融资方式,不过缺乏专业化的法律制度来确保其顺利实施。投资人员浏览众筹网站,获取相应的股权交易信息,按照协议签署合同,随后转变为企业的新股东。由于影响资金因素比较多,结合企业给出的制度,股份制企业只有申请证监会批准后方可实施股权转让与交易行为;第二、技术风险。其更多的表现为:产品生产技术落后、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使用年限不明确等,导致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研究发现,众筹项目很多技术处于探索或者起步阶段,新产品刚刚上市时,淘汰率非常高,尤其是刚刚研发阶段;第三、信用风险。按照委托-代理理论可知,众筹融资行为之所以出现信用风险主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与不明确。投资方与发起人之间建立委托-代理关系,其有别于传统概念中提及的融资。
4.2 “大家投”网众筹案例分析 4.2.1案例分析
“众帮天使”网站成立于202_年9月,该网站的创始人之前是做技术的,因此在其计划创业时受困于资金限制,于是他试图通过众筹网站进行资金的筹集,202_年7月份“众帮天使”更名为“大家投”,更名之后短短五个月时间,“大家投”网就成功众筹6个项目,佣金收入一共36000元。它采用的是“领投人”+“跟投人”的模式,也就是说,一个项目只能有一个“领投人”,并且其资历还要得到项目发起人的同意。项目筹资完成后,在线下,以领投人作为一般合伙人、跟投人作为有限合伙人成立有限合伙企业,由有限合伙企业投资目标项目或企业。
4.2.2原因分析
大家投网站在进行项目推广的时候将责任划分的非常具体,网站并不承担投资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并且在费用收取上也有非常明确的规定,网站只收取项目融资资金的2%作为中介费,该笔费用包含网站收取的所有费用,除此之外并无任何其他费用收取。
并且大家投和其他众筹网站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别,也就是说该网站发起的投资项目并没有时间限制,项目只要尚未筹集到足够资金,都可以在平台上一直进行众筹。和其他传统的天使投资相比,众筹网站上虽然每个人的投资资金非常少,但是一旦人数增多,就能够完成一系列融资金额非常大的项目,众筹网站突破了以往的投资限制,帮助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新项目或者新企业的主人,见证其诞生。虽然股权类的众筹模式由于法律等原因的限制,不能像预购式众筹那样有成百上千个投资者,但是相比于传统的天使投资,投资门槛在几千至几万元不等,投资门槛大大降低了。第五章 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众筹融资发展意见
5.1众筹行业市场规模扩大,众筹平台持续增加
当前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均承认众筹的合法性,并且制定不同的政策与制度,很多投资人员将加入该行列,短时间内众筹平台的数量将剧增,而大量投资者的涌入,必然带动投资金融的上升。按照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在美国地区,产品众筹的规模高达10亿美元。互联网众筹项目当前发展速度非常快,202_年时,所有发展中国家的众筹金额将高达960亿美元,直接表明众筹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模式,它的出现直接改变人们的消费观与投资观。众筹融资在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个体加入该行列,带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
5.2 第三方机构加入众筹生态链条
针对商品众筹来讲,创意萌发到商品上市,必须历经不同环节,比如:融资、宣传、生产与定价、外包装、销售等环节,每个环节中均有对应的参与主体,并且可以直接委托专业部门代为实施。现阶段,为了服务众筹行业的快速,出现了很多专业化供应商,负责其中某个环节,最终形成完整的众筹生态链。针对股权众筹而言,其交易过程比较特殊,很多程序必须有专业化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以及管理企业参与,保证其科学性。随着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加入,形成了更加完善的众筹生态的,促进众筹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5.3众筹平台专业性增强,垂直类众筹平台增多
行业的不断细分,为众筹平台提供了更多机会,开始重点关注某些固定行业。凭借这一平台,有专业背景的投资人可合理发掘要开发的项目。如:对于医疗行业来说,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有不少新颖的技术由于无法获得投资支持而不能被开发,医疗行业目前已经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重视,但是由于缺乏机会,投资人也很难实现其投资愿望。众筹平台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汇集大量专业人才,为创业者提供更多专业建议,帮助投资者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与自身兴趣相符的投资项目。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彰显了众筹平台的专业优势,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信息不对性现象出现的几率。
5.4众筹平台竞争加剧,平台竞争关键在于流程管理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带动众筹融资模式飞速发展,其内部竞争力愈演愈烈。对于众筹平台而言,其经济收入主要为众筹项目的收益,只有确保项目科学化的运行,才能切实提高平台的核心竞争力,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不同于传统融资模式,众筹融资很好的缩减了中间环节,当然也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支撑。
不管是股权众筹还是商品众筹,为了确保项目持续稳定运营,就要提高管理水平,重点关注投资以后的管理,即便是项目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可能出现问题,迫使项目失败,提高流程管理水平才能有效地控制风险,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在众筹平台中引入流程管理,主要就是为了提高信息披露与风险管理的质量,提倡创新的同时降低风险,最大限度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利用流程管理,更好地采集数据,构建高效的交流渠道。除此之外,积极利用众筹平台的中介作用,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经济的发展。另外,中小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引入众筹平台,直接表明众筹平台不再仅限于投资,也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进而实现利益最大化。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提高管理水平,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众筹融资的出现,彻底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为其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众筹融资最大的特点就是准入门槛比较低,对于投资者与筹资者没有太大的要求,因此大多数的企业都可以参与,克服中小企业的先天不足,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利用众筹平台构建高效的交流机制,拉近投资者与中小企业间的距离,更好地展开合作,实现融资,帮助中小企业获取急需的发展资金。
众筹融资成败的关键点为:科学合理的回报机制与融资机制。一方面,积极构建科学的融资机制,为企业项目的实施预留足够的时间,并且制定非常详细的项目计划与内容,当完成融资过程时,采取特定的融资机制,将所有的资金转化为阶段性产物,不仅仅提高了资金的安全系数,帮助投资人树立信心,也能够实时监控筹资项目的发展,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保证了投资人利益最大化,形成“双赢”局面。另一方面,综合考虑项目特点建立针对性的回报机制,刺激投资者不断进行投资,为项目的发展筹集足够的资金,将资金聚拢起来用在项目启动上。不仅仅成就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给投资者带来足够的经济回报,提高资金的流动性。
要想真正的促进众筹融资的发展,必须有健全的法律制度支撑。按照国内的发展现状可知,众筹融资仍然缺乏专业的法律保障,不利于众筹融资的发展与成长。按照国内现行的法律制度,众筹融资不能通过股权、利息、分红以及债券等形式作为回报机制,主要原因就是其中可能存在非法集资的风险。将众筹融资纳入法律范畴,不仅仅带动股份制众筹融资的成长,也最大限度保障投资者的权益。因此,我国要积极制定对应的法律体系,确保众筹融资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路径探析[D].兰州大学,202_.[2]邱晗.众筹模式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2_.[3]陈侃俊.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2_.[4]任儒.众筹模式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路径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2_,18:7-8.[5]朱姝.众筹模式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路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2_,10:74.[6]裘叶露,马雪净.互联网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探究[J].现代商业,202_,23:56-57.[7]雷华顺.众筹融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2_.[8]马朝良.中小企业创新项目众筹模式选择及定价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_.[9]于加睿.小微企业众筹融资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2_.[10]白君易.互联网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2_.[11]任轶.众筹模式在A企业融资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2_.[12]刘雪.互联网金融视角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机制实现路径[A].当代经济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当代经济论坛——产业研究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当代经济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_:2.[13]张艳红.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时代金融,202_,35:141+143.[14]李石.互联网金融平台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究[J].鄂州大学学报,202_,06:36-37.[15]盖悦萍.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微企业融资探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2_,1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