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读《守护儿童的天性》有感
编辑:莲雾凝露 识别码:12-1029744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10 11:28: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读《守护儿童的天性》有感

读《守护儿童的天性》有感

好文章须有真性情。可是看看当下孩子的作文,有真性情的文章又有多少呢?翻开孩子的习作,满篇充斥着假、大、空的成人腔。怎样才能让孩子把生活中鬼灵精怪的童言童语转化为书面文字自由流淌呢?特级教师潘文彬在20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在《守护儿童的天性》一书中提出了对儿童习作的独到见解。

一、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真谛。

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一种感受:同样经历一件事情,有的学生能从中发现、提炼出有价值的材料,而有的学生却视而不见;同样一个习作内容,有的学生能妙笔生花,写出新颖别致的作文来,而有的学生却拉拉杂杂,不知所云。这种强烈的反差,与他们感悟能力的差异有很大的关系。我觉得,要弥合这种差异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外.还得要培育学生的感悟能力,让他们拥有一定悟性和灵性。当学生一旦拥有了这种感悟能力,他们就能发现生活原来是如此的美丽芬芳:路边的一株柔嫩的小草,东方的一缕晨曦,雨后荷叶上的一滴晶莹的水珠,或许都会让他们感受到一种鲜活的灵动,默然相对时,会有着一种怦然心动的顿悟和倾吐心灵颤动的欲望。于是,一篇篇习作就会从他们稚嫩的笔端尽情地流淌出来。从他们的笔端流出来的这些文字,其实就是他们一种真实生活的自然再现.一种真实情感的自然流泻,一种真实思想的自然表达。

学生也常常有这样的困惑:我们已经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了,可是不知为什么还是写不出令人满意的习作来。这往往是由于学生只是机械地去观察、积累,而没有用心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体味生活,也就是缺乏真切的感悟。习作是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和发现。没有用心感悟生活,何以发现生活的真谛呢?感悟,顾名思义,就是有所感触、有所领悟。它是一种敏感而细腻的生活习惯,是一种满怀兴趣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含英咀华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自求自得的生活境界。……作家曹文轩的孩子曾写过一篇关于公鸽子与母鸽子恋爱的故事,描写生动有趣。然而语文老师认为这种故事没有意义,给了孩子一个很低的分数。于是曹文轩自己给了孩子一个高分表示鼓励。曹文轩觉得,写东西不一定非要瞄着“有意义”,也可瞄着“有意思”。

潘文彬认为“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习作“有意思”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习作是对生活的感悟和发现。生活无处不在,儿童眼里的一切都是新鲜有趣的。如果他们能观察到“有意思”的事,主动把事情记录下来,那么“有意思”也就变得“有意义”了。教师应当“蹲下来”,站在儿童的立场,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把习作的着眼点也放在“有意思”上,那么习作范围就会变得宽广,内容也会随之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觉得“有意思”,有写的欲望,那么习作想要“没意思”也难了。

潘文彬指出,“有意思”与“有意义”并不矛盾。提倡“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只是说不应当把“有意义”提得过早、过多、过急。不舍弃“有意思”,更有利于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感受生活的情趣,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和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写出对生活的真实感悟。这样一来,怎么会怕学生习作无话可说、言之无物呢?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每个人都有进步的意愿,都有被欣赏、被肯定的愿望,都有主动发展的潜能。可是作文讲评中唱主角的往往是优等生,教师也以优等生的作文为衡量、评判学

生习作的标准。这势必会扼杀大部分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他们对写作产生抵触心理。

儿童习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老师的宽容、信任、引导和激励。潘文彬认为,当学生写成习作之后,最渴望的就是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赏识。此时应当顺应儿童心理,为其搭建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他十分欣赏“小小作家笔会”的讲评形式,认为让学生以“小小作家”的身份参与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有利于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发表文章是写作成功的一个标志,也是习作最直接、最有效的动力。潘文彬认为,应当放大习作成果的激励作用,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发表习作的机会,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只要能和许多学生形成对话的,都是发表,比如在广播站朗读,在班内和校内学习园地或黑板报上登载,把学生优秀习作汇编装订成册,建立班级博客,等等。

三、命题作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这本书中,作者正视“习作难写,难写习作”“习作难教,难教习作”的现实,追问“习作是什么”“习作为了什么”,并努力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探寻习作的本然。他认为习作是一种生命的对话,是流淌着儿童智慧的溪流;他认为模仿可以汲取表达的智慧,先作“依样画葫芦”的“葫芦文”也可以逐步走向创作;他提出应该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当孩子手不释卷、腹有诗书、胸藏万汇的时候,习作就会变得简单容易起来;他强调习作要唤醒童心、呵护童趣,要放飞想象,让童心飞扬;同时,他还鼓吹命题作文存在的必要性,并结合教材介绍了如何指导学生完成命题作文。读罢书稿,可以清晰感受到书中表达的核心意思是自由与安全。

潘文彬认为把命题作文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对立起来是一种误区。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要求,让学生习得一种写作方法,正体现了命题作文的优越性。正如学习绘画、音乐和书法一样,命题作文可以看作是一种基本功的训练,让学生在一次次的写作实践中得到提高。命题作文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主体逐步获得自主命题的能力,获得表达的自由。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不断改进命题作文的方法、方式,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命题。

写好命题作文,需要师生双方密切配合。对于教师来说,备课是责任之所在,潘文彬认为备课首先要把握课标要求,将其有效落实到作文教学过程中;其次要充分发掘教材资源,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学以致用;再其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和语言水平的发展状况,把握训练重点;最后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诱发学生写作动机,引导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习作。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无论何事都追求速成,而潘文彬却把习作看作是“慢的艺术”,从守护儿童的天性出发,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贯穿于习作教学始终,拒绝将儿童扼杀在作文模板中。守护儿童天性,不仅给作文教学以启示,更给教书育人以有益的启示。

第二篇:让儿童回归天性

让儿童回归天性

——读卢梭经典著作《爱弥儿》有感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孙彦霞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在教育领域谈创新、谈改革的时代,更需要我们对于教育发展史上重要的教育家以及他们的主要代表作、主要的教育理论贡献有一定的了解。而对于被看做是“新旧教育分水岭”的卢梭的《爱弥儿》一书,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这样指出:“我们现代追求的教育进步,其要点已经被卢梭一语道破。他认为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卢梭以后的教育改革家无不注重从这个观念出发,去进行种种研究。”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卢梭的《爱弥儿》和柏拉图的《理想国》、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三个里程碑。

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在对封建旧教育的批判中,他是一名在教育思想上扭转乾坤的勇猛的战士。

他一生坎坷,长年做临时工,默默无闻,到处谋生,漂泊四方。在三十岁时才一举成名。他的主要著作有《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关于波兰政治的筹议》、《忏悔录》的第一部,其中《爱弥儿》是他的重要著作,这是一部哲理小说,同时也是一部教育论著,其副标题就叫《论教育》。这部书不仅是卢梭论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著,而且是他阐发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的名著。《爱弥儿》出版后轰动了整个欧洲,特别是在教育界影响巨大。除去其中特定的历史和阶级背景,卢梭所提到的有关育儿欲望和能力的很多观点都具有宝贵的价值。

一、《爱弥儿》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该书写于继十六、十七世纪荷兰和英国相继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十八世纪的西欧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壮大,封建社会行将崩溃,更为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的时期。这种情况在法国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时,法国是一个落后的封建专制国家,封建贵族和僧侣们凭借封建王权和神权对第三等级施加沉重的压迫,使整个第三等级其中包括资产阶级完全处于政治上无权、经济上无利的地位。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日益扩大,使它再也不能容忍那种无权状况了。反对封建压迫,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成了第三等级的共同要求。卢梭和其他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正是反映了这一要求。《爱弥儿》一书则是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爱弥儿》共分五卷,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前四卷以设想的教育对象“爱弥儿”为主人翁,夹舒夹议地介绍了他从出生到成年的教育过程。在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在第五卷中,介绍了女孩“苏菲”的教育。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无疑是个重大的进步,它对后来资产阶级教育学的发展,特别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可贵的启示。

二、《爱弥儿》阐述的教育思想

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是卢梭的教育思想的主题,《爱弥儿》集中论述了这一思想的具体内容。文中体现了卢梭很多的天主教育思想和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即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

1、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

他认为只有“归于自然”的教育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善良天性。在这本书中,卢梭主张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受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他还从儿童所受的多方面影响来论证教育必须“归于自然”,即要尊重天性的论旨之后,还进一步阐述人类的教育得自三个来源,即自然的教育、人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自然即天性指得是善良秉赋;人为指教导者的启发培养;事物指教育环境。他说三者协作才能产生圆满的效果。

2、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自然人”。

在《爱弥儿》中表示,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自然人”。按照他的论述,“自然人”这个概念是相对于“公民”来说的。他认为自然人相对于专制国家的公民来说是独立自主、平等自由、道德高尚、能力和智力极高的人。他所憧憬的身心协调发展的、广泛适应社会情况的社会“自然人”,也就是摆脱封建勒绊的资产阶级新人。在爱弥儿身上,卢梭就倾注了培育这种“新人”的理想。卢梭始终以平等博爱的心怀教育他的爱弥儿,这个假想的孤儿幸福地生活在不被强迫的自由世界,这也是我们现代教育者所想给予的,希望每个孩子都成为“爱弥儿”。

3、在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上,他主张要正确看待儿童,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

他认为教师施教要设身处地为幼小儿童着想,不能脱离儿童,不能拔苗助长。这正是我们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倡的。尤其在提倡为学生减负的今天,我们只有真正用自然主义的教育观点去看待孩子的发展,并用实施这样的方法,那么孩子们才能真正放下背不动的书包,拥有快乐的童年。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

他自然哲学观点出发的。按照这种观点,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育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虽然他特别强调应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应使教育对象成为天性所造就的人。但在今天看来,这些思想不免有其局限性:“自然”也是要受到拘束的,如果“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儿童是无法学到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

4、教育的四个发展阶段。

卢梭认为: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他适当的完善程度,都有他特有的成熟期。这是自然的安排,如果打乱了这个秩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既不丰满也不天们,而且很快会腐烂。因此教育者要按照儿童的观察和研究,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

三、启示

卢梭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是高度尊重儿童的善良天性,并以此为标准批判了当时流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措施的荒谬,倡导了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但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十八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们,也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所给予他们的限制。”卢梭也是这样,尽管他的教育思想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在当时起过反封建的进步作用,但是由于他所处的时代和他自己的阶级局限性,教育始终是带有阶级性的,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工具。正因如此,他的自然教育理论后来为不少垄断资产阶级教育家所利用,他们把资产阶级教育鼓吹为“超阶级”、“超政治”的东西,为帝国主义欺骗劳动人民效劳。

《爱弥儿》这部伟大的著作,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认为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当中应更加注重少年儿童思想情操的陶冶,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验自然美,锻炼孩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并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必要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了解、掌握一些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关心当代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把当代和未来的科学发展的绚丽蓝图呈现在他们面前,让他们去触摹、体验,并初步掌握。学校科技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一切从育人出发,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并举的思想格局。

第三篇:释放孩子的天性—读《朝花夕拾》有感

释放孩子的天性—读《朝花夕拾》有感

家庭教育就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生活方式、情感、交流等方式,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同时还应该顾及孩子的心里感受。读鲁迅《朝花夕拾》的《五猖会》,我却读到父亲的一种完全不顾及自己孩子感受的教育方式,对我的影响颇深。

这种教育方式到底是怎样的呢?答案就在书中。《五猖会》这篇文章记叙鲁迅儿时要去看五猖会,想到难逢如此盛大的庙会,兴奋的不得了。正要出发,父亲却命令他必须背完书才能去看会。待他在父亲面前“梦似的”背完,对去看会已经索然无味了。

文章写出了孩子在父亲毫不顾忌自己心里时的无奈和厌烦。

看盛大的庙会原本是一件很令人兴奋的事情,但父亲却出了难题,活生生的剥夺了孩子的自由。这不仅让孩子感到无奈和厌烦,还使他们对原本渴望的一切都充满了失望。所以这样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

当读完了整篇文章,合上书本,闭上眼睛仔细想时,我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了和鲁迅童年经历类似的一件事。前年的国庆长假,父亲提出要带我出门旅游,我受宠若惊,又笑又跳着,催父母收拾好东西,赶快出发。欣喜之余,我仿佛从父亲的言行中看出了蹊跷,正准备找他时,一转身却发现父亲已经站在我背后。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发话了:“去把你的作文本拿来。”我就知道没什么好事,怀着忐忑的心情把作文本拿了过来。

父亲把作文本翻开,看了几页,皱着眉头说:“这次带你出去玩,回来是要写作文的,把游玩的过程一一记下来,你清楚了吧!”听了父亲的这番话,我似乎被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在口头上暂且答应了,可心里实在难受极了。

那次旅游,路途中的风景,景点的美,对于我似乎都没什么大意思了。回到家后,我左思右想,还是不知该写什么,我被父亲“约束”的根本无法感受旅途中的美好了。

通过读鲁迅的《五猖会》和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深切地体会到父母教育孩子方法的重要性。有时方法的不当,极有可能打击到孩子,使他们无奈和厌烦,这样无论是对父母,还是对孩子,都是无利的。希望父母们能顾及孩子的心理和感受,争做有趣的父母!

第四篇:读《守护孩子的幸福感》有感[推荐]

道德是孩子幸福人生的保障

——读《守护孩子的幸福感》有感

正所谓题好文一半,这本书的书名紧紧抓住家长,教师的心理,让人很有想看的冲动。怎样让孩子有幸福感、怎么去守护孩子的幸福感是每个为人父母,为人师者所孜孜已求的。暑假里既是母亲又是教师的我,带着“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心情阅读本书。作者理查德·韦斯伯德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教育学院的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创建了自己的心理干预机构,更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书中作者通过对三所学校进行长期的观察、访谈的案例及自己家庭教育的实践体验,引导人们追本溯源,揭示问题的本质,告诉我们:道德是幸福感形成的源泉。回顾近两年的新闻事件:13岁女生因嫉妒同学比自己漂亮,将同学杀害并肢解该同学;钢琴杀手药家鑫;复旦大学的投毒等无不触目惊心。这些事件归根结底在于道德观念的丧失,可见道德的重要性。有位名人说得好:一个人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阅读完本书,有几个观点令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一、只要有可能,都应该私下责备或管教孩子(学生)——因为当众惩罚或令他们难看均易让他们深感羞耻。

研究羞耻情感的专家罗伯特·卡伦指出:人们通常不会因为某件事或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而是因为自己的身份,尤其是感到自己的缺点被曝光,被人看见或以为被人看见时。当孩子或学

生缺乏应对策略时,羞耻感就极可能削弱欣赏他人的能力、破坏道德动机,并以消极的方式表现出来。初中生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对羞耻感极为敏感。因此我们在教育问题学生,只要有可能都应该在私下进行,以免让他们深感羞耻,进而做出更为极端的事情来。世界上最危险的正是那些害怕被人视为懦夫的人,所有暴力罪行都是由羞耻和屈辱引发的。而适时给予关爱和慰籍是拨除羞辱这根毒刺的最佳方法。

二、让孩子在言传身教中获得道德幸福

《格林童话》中有一则故事:爷爷老了,饭菜常从嘴里漏出来,儿子儿媳便不让他上桌吃饭。有一回爷爷不小心把碗摔碎了,儿媳破口大骂,说以后要改用大木盆给老人盛饭。有一天,夫妻俩看见儿子米沙在地上摆弄一堆小木片,便问为什么。米沙答:“爸,我正在做木盆呢,等您和妈老了的时候,我好用这只木盆给你们盛饭。”夫妻俩听后十分惭愧。从那以后,他们又重新把老人请上桌吃饭,并细心照顾。

这故事说的是,作为孩子的养育者,父母对孩子的品格影响巨大,是孩子品格教育成败的主要责任人。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做好榜样,传递正能量。记得在上《绿洲》一课时,我先在课前播放了一幅图片,一只伤痕累累的环卫工的手,一只因为垃圾时没有分类而被铁钉、玻璃碴等利器割伤的手。并告诉学生我在处理这类垃圾的做法,只要我们多点心就能让别人免受伤害,这是一种社会责任心。当我讲完这些话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学生的眼眶都有点红。也许这样的小故事不足以改变什么,但生活中许许多多这样具有启发性的小故事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道德成长、道德完善将贯穿人的一生。为了培养品格健全的孩子,为人师者,为人父母在道德成长方面应进行终身学习,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护孩子的幸福感。

三、幸福感比成绩更重要

如果因为追求成绩而让孩子失去了幸福感,孩子的人生就会充满阴霾。有些父母十分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殊不知这不仅增加了孩子的压力,也威胁了孩子的品格成长。当然并不是说要停止激励孩子争取优异成绩。孩子完全有可能在争取成绩的同时,在生活中保持正直感和同情心。我们要让孩子理解成绩并非是衡量自我价值的首要方式,而只是生活这一更大背景中的一个主题。

四、建立强大的家长——教师联盟

韦斯伯德指出:“尽管对于任何教师或管理人员来说,与偏执或令人讨厌的父母打交道都非易事,但只要学校真正重视道德发展,就不可能将这些父母拒之门外,因为正是他们的孩子存在着更大的道德风险。”他认为,学校没有必要刻意从根本上改变这些父母,但校方可以为教师提供不间断的支持和指导来帮助他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包括避免教师动辄受到指责或代人受过,以及帮助处理班级偏见。教师必须认识到,在表面的傲慢和权利之下,父母往往忍受着内心的担忧与孤立,他们可能害怕将孩子交付给一个陌

生人,或是害怕失去对孩子的控制。教师与家长的问题存在许多层面,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若教师和父母能够协力合作,那将大有裨益;反之则存在巨大风险。

幸福感源于道德,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我们教师和家长阅读的书籍。最后引用作者的一段话共勉:“我们完全有能力将孩子培养成情感丰富并负责任的人,培养成正直守诺的人。并不是说要让孩子过伪善的、自命清高的、苦行僧式的生活,相反,我们要让孩子们成人后能够感受到对道德问题进行质疑、与人们共建合乎道德规范的世界观的必要性,让他们感受到这一过程的奇妙和生动,让他们成为关注、追求道德复杂性的人,成为探究、追寻自己最高人性标准的人,成为能与亲友建立活跃的爱的关系的人。

第五篇:读《守护孩子的幸福感》有感

读《守护孩子的幸福感》有感

文成县珊溪镇中心小学:夏彬妹

我有两个双胞胎儿子,今年八周岁,读二年级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极力地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把孩子的课外时间安排得非常满,甚至连晚上的时间也排满了,孩子不但没有自己游戏运动的时间,而且连睡眠的时间也大大减少了。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体力,孩子的成绩是上去了,但不太懂得体谅、关心和尊重他人,自私、脾气暴躁„„许多问题出现了。怎样才能让孩子幸福成长,让他们将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呢?当学校领导发下《守护孩子的幸福感》时,我看到书名就非常喜欢。我如饥似渴,认认真真地读完《守护孩子的幸福感》,从中找到了答案。

美国作家理查德·韦斯伯德写的《守护孩子的幸福感》以话题述评的方式,通过对成长案例的分析,讲述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道德培养和人格塑造方面的问题,以及家长、教师及学校管理者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此书虽然是译本,其内容对中国教育现状,尤其是家庭教育问题,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引起了我对当下中国教育诸多问题的联想、比较和思考。此书案例丰富,观察细致,视野开阔,尤其是对案例表象背后的心理动机的透视与分析,不时闪现出思想的睿智与人文关怀,给我富有教育哲理的启发。

一、让孩子、学生在言传身教中获得道德幸福。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守护孩子的幸福感》中的一则故事:爷爷老了,吃饭时饭菜常从嘴里漏出来,儿子儿媳便不让他上桌吃饭。有一回爷爷不小心把碗摔碎了,儿媳妇破口大骂,说以后要用木盆给老人盛饭。有一天,夫妻俩看见儿子在地上摆弄一堆小木片。父亲问儿子米沙在做什么,儿子回答说:“我在做木盆呢,等你和妈老了的时候,我用这只木盆给你们盛饭。”夫妻俩听后十分惭愧,他们重新把老人请上桌吃饭,并细心照顾。显然,米沙父母是幸运的,年幼的米沙俨然成了父母的道德导师;而米沙也是幸运的,他的父母善于反省,及时纠正过失。故事的喻意很明显:作为孩子的养育者,父母对孩子的品格影响巨大,是孩子品格教育成败的主要责任人。作者理查德·韦斯伯德告诉我们:幸福感比成绩更重要,而道德是幸福感形成的源泉。道德成长、道德完善将贯穿人的一生;为了培养品格健全的孩子,成人在道德成长方面应进行终身学习。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护孩子的幸福感。关爱他人、富有责任感等美好品格是孩子幸福人生的保障。我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养育实践,以免继续妨碍孩子的品格发展却不自知。

因此,作为两个孩子的家长,我读完《守护孩子的幸福感》以后,周末有空就带孩子去看望我一百岁的外婆(外婆在我妈妈家住。),给 1

她和妈妈买点礼物,给外婆洗洗脚,剪剪指甲,最重要的是陪外婆说说话。每逢过节或老人生日,都带孩子去买礼物,并送去祝福„„

作为教育56位学生的老师,我读完这个故事后,讲给学生听,还让他们看公益广告《将爱心传递下去,给妈妈洗脚》。我更积极地站在学生之间认真做广播体操,主动和学生打招呼,和学生一起扫地、捡垃圾„„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学生们主动捡垃圾的多了,看见老师主动打招呼的更多了„„

二、幸福感比学习更重要。

当今社会,有些家长将孩子的优秀成绩视为自己养育的主要任务,这一行为可能令孩子深感痛苦,孩子敏感地意识到好成绩是获得父母关爱和好工作、好生活的唯一手段,这严重威胁了孩子某些品质的发展,而这些品质正是诚实待人、欣赏和关爱他人的基础。很多事例表明,承受家长巨大压力的孩子,表现并不强于其它孩子。大量证据表明,过分强调优异成绩将使人变得脆弱,容易感到拟郁和焦虑。如果因为追求成绩而让孩子失去幸福感,孩子的人生就会充满阴霾。孩子的幸福感非常重要,比学习成绩还重要。

因此,我更重视对孩子和学生进行“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

三、快乐教育是孩子幸福的保障。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孩子必须身心健康快乐。因此,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会比较容易,相反在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他信心会减弱,这时即使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面对他们,也不会有好效果。只有“快乐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求知欲、创造欲和自信心。快乐应该是学习的真谛,是人生的真谛,是守护孩子幸福的保障。

快乐教育是一个新课题,做到快乐教育的寥寥无几。因为要快乐教育必须自己快乐,做为教育工作者的我工作紧张、身体不适,孩子和学生感觉不到我幸福快乐。因此,读了《守护孩子的幸福感》后,我努力使自己快乐地站在教室里,课余的时候和孩子们唱唱歌、跳跳舞、说说笑„„把快乐传递给孩子和学生。真希望国家大大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们无经济负担,天天笑哈哈,轻松愉快地去上课;以后招收教师,先看家庭情况,再看档案,最后看才艺,确定身心是否健康,实行试教二年,身心确实快乐健康的老师才给予正式资格。

《守护孩子的幸福感》这本书,我认为很有必要读。对于孩子的幼小心灵,我们必须去读懂他,必须去点拨和引导他,让孩子满足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渴求,潜移默化道德教育,并自觉成为文明精神的火种传递者,做一名与时俱进的合法公民。

读《守护儿童的天性》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