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熟人格六要素
人,必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同学间、同事间、夫妻间、朋友间、与上司、与远亲、与近邻、与路人,每个场合所应该采取的应对方式都不同,除了要充分洞察现实环境之外,没有成熟失格,是很难适应这些复杂多歧、瞬息万变的环境的。谈到人格是什么,应该讲它是先天体质结合的“气质”,后天发展的“性格”,以及“能力”、等等归纳而成的。通常我们称之为“人品”。它和一个人的素质、情绪性、行动倾向、行动样式、习性、态度等都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被称为“人格研究界第一人”的哈佛教授G·W·欧尔波特(1897-1967),运用现象学中的观察法研究人格的成熟度,并在他的《人格开态与成长》中,提出了成熟人格的六要素,作为“人格成熟的基准”。
1、自我意识(自我感觉)的扩大人在婴儿时期,只知道爱自己,不久,自我意识扩大到母亲、朋友身上。成人以后,不管是谁,对于自己的衣服、金钱、所有物,都有“这是我的东西“的意识。为限于这么低的层面,而能扩及到职业、家庭--甚至扩大到所属的集团、地域社会、国家的话,便可视为成熟人格的表征之一。
2、和他人的密切联系由于自我意识的扩大,对于周围的人,也能建立亲密感及同感。不会随便在背后说人怀话、挑人毛病、发牢骚、嫉妒、讽刺等等、尊重对方,宽容对方,不排斥对方,即使是男女之爱,除了被爱之外,也渴望爱人,而且能接受伴侣目前的状况,懂得包容对方的缺点。
3、情绪的安定(自我包容)把自己的愤怒、恐惧、激情、性的冲动,都当作是一种“自我情绪“来处理。不盲目地压抑,也不钻牛角尖,所以没有罹患恐惧症及强迫神经症之虞。以尽量不和周围环境起冲突的方式来处理。而且,碰到挫折、欲求不满时也具有相当的耐力,不会乱发脾气、牢骚,也不会随便责怪他人、自怜自艾。时时反省自己、等待时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情绪不巡,或是能克服情绪不安。当然,一个具有成熟人格的人,也不是就能随时保持冷静、沉着。既然是人类,就免不了有喜、怒、哀、乐等心情的转换,有时也会莫名其妙地忧郁。但他绝不会被这些情绪影响,则作出冲的行为,有损别人的福利,既能保持自己的情绪状态,又能愉快地生活,这种情绪的安定,是由“均衡感“以及能自我控制所造就的。即使遭遇危险,也不会慌慌张张、不安畏怯,对别人的情绪表现也不会感到有威胁感。
4、具对现实的知觉、技能能够正确的认知现实,而且具备解决问题的技能。虽然有高度智慧的人,不一定都是具有成熟人格的人,但是,智慧却是成熟人格所不能欠缺的部分。对自己的职业欠缺技能(家庭主妇的话就是家事),即使在其他点上合格,也不能说是成熟的人格。另外,投入自己工作的能力,也和正确的认知、技能一样重要。所谓投入工作的能力,是指有某个课题的时候,那种忘我投入的工作热心感而言。
5、自视客观--洞察和幽默以自我为对象,客观地视察,也就是说要真正地洞察自己、了解自己。很多人认为自己很了解自己,其实真能称得上了解自己的人并不多。除了洞察自己之外,还要有幽默的感觉。真正的幽默,是保持某种距离凝视自己,认知理想的自己和实际上自己的对照,并感到的“滑稽“。幽默和粗野的嘲笑、无意义的笑料、攻击性的调侃等不同。幼儿会感觉到别人的滑稽可笑,却不具备笑自己的能力,青年也是一样。失败的时候,往往无法一笑置之,容易视为苦痛。其实,人生就像一场戏,能够客观地凝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同时以幽默的态度面对生命中的起起落落,才是成熟人格的表现。
6、统一的人生哲学把自己的人生当作有意义的东西,具有统一人生各种活动的人生哲学。这里所说的哲学,并不是指专门性的学说,而是个人的生活信条、生活目标的意思。即把什么当作人生最高的价值,应该以哪种方式生活,都订定了方针。说是具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也行。欧尔波特还认为宗教情操及良心,是成熟人格的最基本条件。来源:鹤壁信息港
第二篇:人格成熟的标志
自我感(A sense of Self)
人类个体对于自我的认识是与其社会发展程度有所关联的。对于孩子而言,只有当他理解到有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的时候,自我感才会开始产生。也唯有区分性的、独立性的自我觉知形成之后,孩子才能拥有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不过,在发展社会人际关系的历程当中,孩子也借此反映并对自我下定义;也就是说,我们借由人们如何对我们自己及我们的行为的回应,得以增加我们对自我的认同感。这也就是Cooley(1912)对此现象所定的名词:镜中自
我(the lookingglass self)。
关于婴儿最早是从何时开始拥有自我感的问题一直有许多争议。大部分的学者认为至少要数周后婴儿才会开始有自我感,不过也有证据指出,即使是刚出生仅一天的新生儿就能够跟着大人摇头晃脑的方向一起摆头,因此有学者认为,这至少是小婴儿已经有了能区分出他们是独立个体,并独立于环境之外的基本觉知力。在接下来的数个月之中,这种基本的觉知力开始发展并且有所改善,孩子们也已经开始知觉到他在这个世界当中可以主动地采取某些行动。比方说他可能只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而学会假哭,或者是他会骑在玩具小车上面快乐地
移动自己的身体。
到了孩子满周岁的时候,他已经能够分辨出男生和女生的不同,而且他也能够分出谁是大人,谁又是可以跟他一起玩的同年龄小孩,因为他这个年纪也开始喜欢跟同年龄的孩子一起玩(Lewis and BrooksGunn,1979)。到了两岁的时候,孩子们开始会用他们刚学会的语言去直接描述他们的自我概念状态。这个年纪的小孩会开始使用“我”以及“你”来指称自己和别人(Lewis and BrooksGunn,1979)。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具有独特性的身份并认同之,而且也认识到其他人也有他们各自的身份及认同。而在上小学以前的这段日子中,这种区辨自我和他人的能力更有所改善,并使得孩子们的人际关系更有选择性且
稳定化。
而到了儿童期的尾声乃至于进入青少年期以后,孩子的思考力和自我概念都越来越具复杂性。举例来说,在比较小的儿童作自我介绍的时候,可能他们只会用名字、年龄、性别、住址来描述自己,顶多偶尔加上一两个他们的兴趣和喜欢的活动之类;而一般的青少年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则将自己定义得更有特色,而且也更具抽象性,进一步来说,青少年典型的自我介绍方式就是表明自己的性格特质、宗教信仰、做事情的动机,甚至是喜欢的朋友类型,等等。而且,即使年幼的孩子会使用性格特质的词汇,其牵涉的意义也与青少年所用的完全不一样:前者是认为这类词汇是固定且不变的,比如说,对孩子而言,说一个人“好”就表示那个人做任何事都应该是永远不变的好;而对青少年来说,“好”可能只是一个个人特质,而
且会因为情境的限制,而会有“不得不坏”的时候。
同理心
在人际关系的沟通上,同理心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而同理心的定义就是“能够以他人所处的情境角度,而非自己的立场去给予他人适当的情感性反应”(Hoffman,1987∶48)。我们可以从下列现象证明最基本的同理心是一个天赋的能力:即使在出生后仅三天的一群小婴儿中,只要有一个小婴儿哭,很快的就会传染到让全部的婴儿都一起哭。另外一个关于双胞胎的研究也支持上述论点,那就是同卵双胞胎拥有相近的同理心能力,但是在异卵双胞胎身
上则没有(Matthews et al.,1981)。
不过对比较年幼的孩童而言,在一开始,他们想象别人情绪的经验并无法与自己在类似情境下的情绪经验有所区分。为了要明了他们应该对别人采取何种反应,他们必须先学到别人和自己是有所分别的,而且首先也要能够了解到每个人的感受都是各自不同的。这个概念建立的过程强调了同理心理解的情感性成分,不过这并不表示孩子因此一定会对他人作情感性
回应。
虽然说我们定义同理心的时候认定它是一种情感,不过同理心能力的形成与一般性的认知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比较复杂的角色取替认知能力是要靠幼年简单的同理心作基础的,但之后孩子们的认知能力也限制了较高级的同理心发展程度。在同理心发展的历程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原本对他人较表面、较立即性也明显较与自己对类似情境一致的情感性反应,逐渐发展成较有推理性也较具抽象性的情感回应。另外,虽然同理心的发展受到认知处理能力的限制,不过并不表示认知力可以完全决定同理心的回应。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思考能力之下,对他人的同理行为的程度就有极明显的差异。比如说,某些种族、性别或是年龄的孩
子在相同情境之下会比其他孩子要有比较多也比较好的同理反应。
同理心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家Martin Hoffman(1988)曾经针对同理心的发展提出了一套四阶段理论。第一阶段发生在幼儿周岁前后,此时的同理心是广泛的,且是情绪的自动调协(matching)。比如说,当幼儿听到其他小孩哭的时候,他通常也会跟着一起哭。从上述现象我们可以知道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尚缺乏如何分辨自己与他人是不同的概念。而孩子们到了第二阶段,约在他们一到三岁的时候,已经开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知能力,特别是角色取替的能力,而且也已经对他们自己的同理心感觉有了更多的理解。在这一阶段的孩子们显现出来的同理心是自我中心式的。对情境的熟悉度(familiarity),可能是这个年纪的孩子辨识别人的情感状态(affective state)并发生移情(同理心)的决定性因素(Barnett,1984)。换句话说,这种同理心的初期形态可能是基于孩子们的一些刻板印象,或者是其之前类似经验的记忆和情绪后果的联结。另外,这些孩子在看见别人忧伤时的移情行为也有一个特征,即试着以自己能感到安慰的方式给别人提供安慰。比方说,一个一岁半的幼童可能会拉着自己妈妈去安抚一个哭泣的小玩伴,尽管他朋友的母亲也在场,只是因为他自己哭的时候也是靠自己妈妈的安慰的,所以这个妈妈可以去照顾他朋友!在第三阶段,“真正的”移情体会(empathic understanding)能力开始发展。大约在儿童期中期的时候,孩子们可以同时面对并处理对方两种矛盾情绪的表现,而且他们的移情行为也越来越考虑各种因素。比方说这个阶段的孩子可能对朋友的忧伤心情有同理感受,但是却因为会考虑到,如果提供支援的话,朋友不但不会感谢你反而会更加无地自容的后果,而不给予实际的援助。不过尽管本阶段的移情体会开始逐渐发展,却受到只能对具体情境下的事件产生同理心的限制,一直要到下一个阶段才能有所突破。而最后的第四阶段是从青少年期开始的,孩子们此时描述他人情绪以及他们自己的移情反应(empathic responses)的方式,已经不仅仅是用与情境相关的词汇而已,而是能用个人或是心理上的抽象词语进行描述。对别人遭遇(例如家人过世)的长期影响及含义,他们可能有更深刻也更全盘性的设身处地的体会,并且也能够对一组或一个族群的人(例如穷困的人或残障人士)给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移情关怀(empathic concern)。由于在青少年的友谊关系中日渐强调亲密以及投入的重要性,在这个阶段,一位少年的同理能力也是决定他在同伴间的评价以及社会适应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换句话说,一个拥有高度同理心的孩子其人缘也会比
较好,而且他自己也会对其同伴关系感到满意。
第三篇:新闻六要素
新闻六要素
简介:
新闻的六要素是5个“ W ” 即Who ,What ,When ,Where ,Why;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而新闻的结构的五部分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两者不能弄混淆了。新闻的六要素
新闻作为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它的基本要素和我们语文界常用的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一致的。教材把它们概括为“6W”,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结果如何(How),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结果。如果把这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一句通俗易懂的句子: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含这些因素。比如下面这条新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新闻的六要素交代得非常清楚:
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今天下午2:02分在白宫东厅正式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和导弹条约。
通过对这六要素的把握,我们面对一篇新闻,可以很迅速地把握其主要内容。这对于每天接触大量信息的现代人,快速筛选有用信息,提高阅读效率,无疑是有帮助的。2 新闻的不同结构方式
(1)时间顺序式结构
学生阅读:教材P16中的《刘胡兰慷慨就义》
明确:《刘胡兰慷慨就义》一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是一种把六要素顺次串起来的结构方式。
(2)“倒金字塔”结构
学生阅读:教材P16中的《鲍威尔宣布辞职》
明确:《鲍威尔宣布辞职》一文是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文章一下来就点明了最重要的信息——“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已于12日向布什总统递交了辞呈”,突出了新闻六要素中的“What”这个要素。新闻为什么要“打破顺序”
新闻要求简洁、凝练,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充分的信息。所以不能流水账似地报道所有的新闻要素,而是强调那些“含金量”最大的内容。由此造成了著名的“倒金字塔式结构”: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介绍,后边的内容按照重要性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
思考:下面是一篇按照“倒金字塔”结构写成的新闻稿,从尾部删起,看看如果逐段去掉后面的段落,是否影响文章的整体结构。(见教材P17中的“思考与探究”二)
明确:“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最重要、最新鲜的信息放在开头,后边的材料按照重要性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依次排列,因此如果从尾部删起,逐段去掉后边的段落,并不会影响新闻主要事实的传达。从这篇文章看,最后一段叙述的是新闻的背景,属于辅助性的材料,倒数第二段则是对事件的具体展开,分别删去,不影响事实的传达。我们在报纸上常常看到的“一句话新闻”实际上就是这种没有具体展开,不加新闻背景的报道形式。4 新闻的导语
(1)什么是新闻的导语
新闻的开头称作导语,导语是以简炼而生动的文字介绍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揭示消息的主题,并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开头部分,它往往是最精炼、最重要的部分。
找出教材p2新闻的导语: 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遭到刺客枪击身死。
(2)导语的发展
①“第一代导语”,也称六要素导语或全型导语,就是消息六要素齐全的导语。如:
本报上海9月22日电记者吕网大报道: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朱建华今天下午在上海虹口体育场举行的第五届全运会田径决赛中,跳过2.38米,打破由他本人保持的2.37米世界男子跳高纪录。(《人民日报》)
六要素导语的长处是具体、完整。它可以独立成一条消息。但内容太多,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就像挂满手帕、裤衩到衬衣、领带一应俱全的一根晒衣绳,罗列的事实过于繁琐,行文的风格过于拖沓,故有人讥之为“晒衣绳”式导语。
②“第二代导语”,也称微型导语或部分要素导语,即指导语中只包含“六要素”中的部分要素。只把五个“W”中的最重要的因素置于导语中,只有两个或三个“W”。该类导语通常突出“六要素”中最能激发人们兴趣的,或者内容最重要的就可以了。如:
今天下午,朱建华以他有力一跳,飞过2米38横竿,再次成为全球跳得最高的人。
③“第三代导语”,也称丰富型导语。在“第二代导语”突出部分要素的基础上,“第三代导语”与之一脉相传,把落脚点放在了“如何去突出这些部分要素”上。
他平缓而有节奏地飞跑到最佳点,突然背向横竿凌空跃起,巨大身躯拖着收拢的双腿向前飞去,以这样优美和谐风姿跳过2米38高度。一个新的男子跳高世界纪录诞生了。(3)导语的写作要求
要彰显新闻价值
既然第二、三代导语都强调突出处理“部分要素”,那么我们自然会问,究竟哪此要素是需要在导语中加以突出呢?
同一新闻事件的六要素中,判断哪个最为关键和重要,并无固定和绝对的标准,有时和记者所在的新闻机构的性质、观点、倾向有关,有时随整篇报道的侧重点和角度的不同而转移。所以,同一个新闻事件在不同的记者看来,需要强调和突出的重点也是不同的。比如,同是一起盗窃案,有的记者会突出“WHY”——保安的玩忽职守;有的记者会突出“WHO”——窃贼竟是公安人员;也有的记者可能会突出“WHEN”——“两打”专项斗争中的一个大白天。
导语写作贵在开篇有物,切忌空洞,充满概念和口号,也不能有太多人名、头衔、单位名称,否则会挤掉或冲淡重要新鲜的新闻事实。讲究语言技巧
在决定了导语中必须包括什么内容之后,如何在一个句子中尽可能着重地表述它,这就是关于导语语言的问题题。“导语不但是个句子,更是个强调性的句子。”这意味着必须把导语构思成对想要表达的主题具有最强的冲击力和最大的吸引力。在导语写作中,最有强调性的技巧应该包括
①词序
和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的旨趣相同,如果把关键信息一直保留到导语末尾,那就可能失去读者,所以把一条新闻的六要素中最重要的那个因素置于最前就很重要。这里我们比较两组导语的写作:
[例1]数千名外国游客今天同北京市民一道欢度中秋节,其中还有一名曾经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XXXX。
[例2] 20年前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XXXX和数千名外国游客今天同北京市民一道欢度中秋节。
我们发现,例2一下子就点出了“WHO”这个因素,引起人们对宇航员的注意,而在这里人物的特殊性正是整个消息最具新闻价值的地方。
②巧用动词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本质就决定了新闻语言多用动词和动词短语。在任何句子中,动词都是让句子富有生命力的关键。通过挑选生动的、有表现力的动词,使句子获得最大限度的流动感和跳跃感,为所表达的主题造成最强的冲击。美联社1974年修订的《编辑手册》中对记者的新闻写作提出了10个要求,其中第6条明确规定:“要牢记,一个句子中至少有一个实体动词,而这个动词应当是句子中最重要的词。”有效的新闻写作所选用的动词,不仅告诉读者发生了何事,而且还能告诉是如何发生的。优秀的记者会说拥挤的车辆“窒息了”而不是“塞满了”市中心,龙卷风“蹂躏了”而不是“破坏了”庄稼,罢工的工人“大叫大嚷地推翻了”而不是“拒绝了”对方提出的一套和解方案。
例:今天下午格林尼治时间7时中国爆炸了一枚原子弹,从而闯进了核俱乐部。(路透社北京1964年10月16日电)
这条导语的后半部分本来可以写成“从而成为又一个掌握了核技术的国家”或“从而使中国加入到核技术领先的行列中”,“成为”“加入”虽然是动词,活性却不强,而“闯”字一下子就显得形象化,动感十足。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固然动词的巧妙使用会令导语活色生香,但记者不能为获得此类效果而背离新闻事实。在寻求说明事实的动词时,新闻的真实性和用词的准确性仍是第一位的。
③多用短句
用短句,这是新闻句式的重要特征。新闻界把新闻语言的简洁作为一种追求目标和新闻写作最基本的规则。在《美联社写作手册》中,“简洁”作为其中专门的一条规定:“学不会把文字写得简洁有力的人,不必想为美联社写作。”在具体的报道中,简洁明快的语言随处可见,而在一句话导语中最为明显。
例如:欧洲大战于昨天拂晓爆发!
日本投降了!
今天,最后一个美国兵离开了越南。
这样的导语可谓是简洁有力、惜墨如金的典范之作。
第四篇:记叙文六要素
初中语文阅读专题—记叙文的六要素教案
学习课题:记叙文的六要素 学习目标:
1.清楚和明确弄清记叙文的六要素。
2.学会归纳、概括,找到一篇记叙文的六要素。
3.学会在写作中将六要素合理有效地运用。
学习重点: 准确找到记叙文的六要素
学习难点: 归纳概括记叙文的六要素,把握文章中心并运用到写作中。学习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篇记叙文,无论写人、记事、状物、绘景,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场所,必定有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就有了“记叙文六要素”的说法。这六要素便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交代得清楚明白,文章才能完整、具体。
二、知识讲解
(一)记叙文的六要素
1.时间。一般地说在文章开篇时就应交代。时间可用某年某月某日表示,也可用自然时令或节日表示,还可用景、物去表示。如“五月五日”、“一个夏天的傍晚”、“大年初一”、“当荷花开了的时候”、“月儿爬上树梢”等等,都是对时间的交代。
2.地点。地点一般也应在文章的开头交代明白。
3.人物。人物必须交代清楚,因为任何事情都是由人去做的,人物是构成叙事文的主要要素之一。
4.起因。任何事情都有起因,它是事情全过程的“头”,是不可缺少的。
5.经过。它是构成叙事文的主体,是“六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突出文章主题的主要部分,是笔墨用力的重点。因此,不但要交代清楚,还要具体地、详细地写清楚、写完整。
6.结果。“结果”在文章中举足轻重,它是鉴别文章完整与否的显著标志。
考点怎样
(二)六要素的考查形式
1、概括主要内容,总结中心思想。
因为总结写事的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就要说出是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这句话就涉及了四个要素。
2、直接考记叙文的要素。
如: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中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记叙文的六要素分析方法:
1.时间,即所记叙事件发生的时间。
(1)直接交代时间:
①可以明确交代是某年、某月、某日,甚至某个时刻;
叙述重大事件、重要事情、庄重场合等一般需要明确交待时间。
如: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因为是震惊世界的大事,精确到分)
②也可以大体交代
如:若干年前,或“我小时候”"“从前哪”“上中学后”之类。
《我敬佩的好老师》“前几天„„过了两天”;《洁白的雪》“早晨”。
(2)间接交代时间:
①时令节气、中外节日、物候现象都可以交代时间。
如:元宵节,是个全家团圆的日子。(用节日交代)
又如:当大雁冲破雾霭,从千里迢迢之外赶回北方时。(用物候现象交代)
②通过环境描写交代
如:清冷的月光洒遍庭院,微风滑过手心,冰凉。(晚上)
又如:一阵大雨过后,天气凉爽了许多。(雨后)
③通过叙事交代
如:家家都喜气洋洋,贴春联,放鞭炮,忙得不亦乐乎。(春节)
如:考试在紧张地进行,他突然扔给了我一个小纸团。(考试时)
④其它方法
如:我穿着厚厚的大衣,还觉得冷,看见田里的水都结了冰,我不禁打起哆嗦来„„我真不喜欢这个季节。(用作者的感受交代时间是冬天)
又如:“太阳出来罗„„喂,喜洋洋„„罗„„喂。”(用歌词交代时间是早晨)
注意:
(1)以时间为序的文章,随着事情的发展变化,时间也在推移。概括时间要素时就要求概括性更强一些。
如《痛苦的一堂课》中时间词语:像往常一样„„当指针指到14点时„„说完„„随着„„训练结束后。
答:上街舞课时。
(2)练习:如果时间有大范围有小范围,应从大到小排列。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
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
答:时间是五十七年前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要从大范围答到小范围。五十七年七月是具体时间,一个闷热的日子就是大体交代了。)
2.地点:即事情发生的地方。
地点包括事件发生的环境、状况和气氛等。
除了直接交代外,地点也可以间接交代(或者说这个要素是隐形的)。
通过叙述交代
如:看着穿着白大褂来往的行人,爸爸妈妈那焦急的面容„„我知道我是在什么地方了,并且我一定是得了什么重病。(医院)
又如:考试在紧张地进行,他突然扔给了她一个小纸团。(教室)
通过环境描写交代
如:山的那一边,其实还是山,山与山之间是条沟,沟里是几个小村子。(山区)
注意:随着事情的发展变化,地点可能会有变化。写记叙文,就要把变化了的地点交代清楚;读记叙文,也要把握地点变化的情况,答题时概括全面。
3.人物,即文章记叙的人物对象。写记叙文,必须明确要写的是什么人;读记叙文,也必须清楚作者写的是什么人。
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
1、主物人物:是作者着意刻画的形象,笔墨较多。
2、次要人物:笔墨较少,是用来衬托主要人物的。阅读时区分出来才能正确理解中心。
注意答题技巧:
(1)如果问写了哪些人物,无论是正面出场,还是侧面表现的主次人物都列出来。
如《洁白的雪》写了老清洁工和我两个人物。
(2)如果问主要人物(主人公、中心人物),只答出主人公即可。
(要看全文写的事为了表现谁,文章的中心靠谁来表现,议论、抒情围绕谁。)
如《洁白的雪》的中心是表现清洁工比白雪还美丽的心灵,所以主人公是清洁工,我只是清洁工事迹的见证者。
(3)次要人物在文中的作用:(这一点更是考点)
①事情的叙述者或见证人,增加文章的真实性。(第一人称的文章中如果“我”是次要人物);
②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人物;
如:《洁白的雪》中的“我”既是事情的叙述者、见证人,增加文章的真实性。又是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人物。我先看到清洁工扫雪,再看到他去通前面的下水道,情节向前发展了。)
③衬托中心人物;
如:《小博士》中的“我”怎么考都考不住小博士,侧面衬托小博士读书多,知识丰富的特点。
④侧面表现中心;
再如:《我敬佩的好老师》中的“我”是事情的见证者,我看见老师带病给我们上课的激动心情,就侧面表现了老师的甘愿付出无私奉献的精神。
例1:《有什么比捉迷藏更好玩》:“‘我’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是索尼来一家活动的见证人,增加了故事的直真实性。
例2:选文中叙写冬英这一人物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正是这一人物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我转变了第二天就回程的想法,引发了我对人生苦短的思考,提醒我要珍惜与母亲相守的时光。这是两个要点:一是推动情节发展,二是表现中心)
或者答:可以删,删去后不影响情节的完整,冬英的故事令人伤感,冲淡了全文营造的美好温馨的氛围。老师提示,最好是尊重原作,答不删好。)
4.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人们了解一件事,总爱问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这件事是怎样发展变化的,结果如何。其实这就是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只有把这几个方面都交代了,记叙的事情才完整;阅读时,把这些都弄清楚了,才算读懂了文章。
对起因、经过、结果的概括表述,一般都用“谁怎么样”、“谁干什么”这样的语言形式。而这里的“谁”多数时候是主要人物。
讲解:一个快速而有效的办法----寻找法
是先找到故事中的所有人物,然后找到对应部分的人物,再归纳人物在这部分做了什么事情。
如《我敬佩的好老师》:
我们的语文老师姓李,大家都叫她李老师。李老师性格开朗,说话风趣,经常逗大家开心。可是,前几天,我们突然找不到李老师往日的笑脸了,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李老师脸色发青,表情难看。同学们都觉得心里不是滋味。我心里也产生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老师,您怎么了?
过了两天,我们正在上着语文课,老师捂着肚子走出教室,招手叫我出来,费力地说:“你去帮我倒点热水来,记住,要热的。”我飞快地跑到老师的办公室,倒了一杯热水,跑回教室。把水递给了老师。这时,只见老师慢慢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小心翼翼地打开,把几片药丸倒在了手心,先喝下一口水,然后将手里的药丸放进嘴里,一口气吞了下去。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看着老师吃下药,眼睛都湿润了。
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原来老师生病了,这几天您还是忍着剧烈的疼痛坚持给我们上课,多好的老师啊!
老师吃完药后,若无其事地说:同学们,我们继续上课。”老师就这样忍着疼痛,艰难地讲解着。大家听得更专心。老师看见我们这么专心,又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
老师啊老师,您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您真是我们的好老师!
注意:先找出本文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李老师带病坚持上课的事。
(而第(1)段老师一向很风趣和第(2)段是老师几天来脸色很难看是主体事件的铺垫,说明老师几天来一直在带病上课。而需要概括六要素的应该是主体事件,所以主体事件应在第(3)段到第(5)段。)
分析:故事中都有哪些人物?----李老师、我、同学们
起因部分都有谁?----李老师。李老师怎么样了?---肚子疼厉害了。(因为前面说过老师已经生病几天了,而上课时没有吃药,说明不太厉害。今天得吃药就说明疼得厉害了)
起因为----李老师上课时肚子疼得厉害。
经过部分都有谁?----李老师、我、大家
李老师做什么了?----让我拿水,她吃药。吃药后又讲课。
我呢?----拿来水。
大家做什么呢?----看着老师吃药,听讲。
经过为----李老师让我拿来水吃了药,继续给大家上课。
结果部分都有谁?----李老师、同学们
同学们怎样了?----更专心了。李老师呢?----笑了。
结果为----李老师看我们听得更专心了,终于笑了。
三、例题精析
平凡的感动
早上起来天阴沉沉的,让人觉得很压抑。送女儿回来的路上下起了大雨,早晨走得匆忙忘记带雨具了,又急着赶时间上班,结果淋得透湿,狼狈不堪。
紧张忙碌了一天,又累又困。去接放学的女儿,心情也不好,女儿想到游乐场去玩,我不同意。女儿看到我一脸的倦意,拉着我的手要和我说话,我只好蹲下来。女儿用小手捧着我的脸,盯着我的眼睛说:“妈妈,你早上是不是淋雨了?”我有些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女儿认真地说:“早上我看到同学的妈妈送他来上学时衣服都淋湿了,我好着急,知道妈妈在路上,担心你淋湿感冒了。”女儿说着把小手放在我的额头上,以前女儿感冒我都是这样试探的,不想只有五岁的小人儿却记得这些细节,一股暖流传遍我全身。以前我一直以为女儿从小娇生惯养不懂事,没想到小小年纪她就会关心人。
我亲了亲女儿的小脸蛋说:“宝贝儿,你想去哪儿,妈妈带你去。”女儿忽闪着大眼睛说:“妈妈,我到奶奶家去。”我把女儿送到奶奶家,就赶紧回家睡了,头疼的厉害,可能真的感冒了。不知睡了多久,女儿回来了,她站在我面前,用小手不停地抚摸着我的头发,时不时地把手放在我的额前试探着,我感到口干舌燥,心里像着了火一样,可能真的是发烧了。我拉着女儿的小手说:“宝贝儿妈妈生病了,你自己去看电视吧。”女儿说:“我从奶奶家给你带饭了,你起来吃吧。”我摆了摆手表示我吃不下,我看到女儿离开了卧室,心里很难过,可是我实在是爬不起来,炎热的酷暑紧张的工作烦琐的家务,我太累了,我要休息一会儿,就一小会儿,我就可以支撑着起来,陪伴我的女儿。我想着,迷迷糊糊地又睡着了。女儿又来了,她站在我面前,声音哑哑的,:“妈妈,我给你泡了药,你起来喝吧。你还没吃饭呢?”女儿说着,但她不敢哭出声来。我赶紧坐起来一边接过女儿手里的碗,一边替她擦眼泪。她找了好久只找到“护彤”,是一种小儿退烧药,看着女儿可怜的样子,我也顾不了那么多,昂起头把药喝光了。说也奇怪,不一会儿,出了一身汁,烧居然退了。
我欣慰地抱着女儿,觉得她突然长大了。
第二天,太阳透过我们的窗户,照在熟睡的女儿身上。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福。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去关心别人,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关心。我们都是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上,要在平凡中体会感动,在感动中享受平凡的幸福。
找出文中的六要素,并概括主要内容。
【答案】时间:一个雨天
地点:有变化,主要是接女儿回家的路上,家里
人物:“我”、“我”的女儿
起因:送女儿淋雨
经过:“我”送女儿上学淋雨,下班后接放学的女儿,女儿关心“我”,送女儿去奶 奶家后,“我”发烧了,回家的女儿照顾“我”,为我泡药。
结果:感受到平凡的幸福
【解析】根据文中的信息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二课时
四、迁移训练
(一)词典的故事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上的是两个班合用一个教室一个教师的小学。快读完小学了,不要说现在孩子们多得看不过来的课外书与教辅书,我甚至没有过一本小小的字典或词典。那时,我是多么渴望自己有学问啊,并觉得世界上的所有学问就深藏在张老师那本翻卷了角的厚厚词典中间。小学快毕业了,学校要组织大家到15公里外的刷经寺镇上去照毕业相。我们便每天盼望着去到那个对我们来讲非常遥远的小镇。
不久以后,十多个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一大早便由老师带着上路了。将近中午时分,我们这十多个手脚拘谨、东张西望的乡下孩子便顶着高原的强烈阳光走到镇上人漠然的目光中和镇子平整的街道上了。第一个节目是照相。照完相我们走到街上。太阳照在头顶。我们开始出汗。我伸在衣袋里的手也开始出汗。手上的汗又打湿了父亲给我的一元钱。父亲把吃饭与照相的钱都给了老师,又另外给了我一元钱。这是我那时候可以自由支配的最大的一笔钱。我知道小伙伴们每人出汗的手心里都有一张小面额的钞票,比如我的表姐手心里就攥着五毛钱。表姐走向了百货公司,出来时,手里拿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彩色丝线。而我走向了新华书店。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干净的玻璃柜台里摆放着几十本领袖书,以及几部当时流行的小说。我有些胆怯地在玻璃柜台前轻轻行走,突然停了下来,因为我一下就把那本书认了出来。
那本书跟领袖书同样大小,同样的红色,同样的塑料封皮。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我把攥着一块钱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的声音:“我要这本书!”
书店里只有我,还有一个营业员。
营业员走过来,和气地笑了:“你要买书吗?”
我一只手举着钱,一只手指着那本成语词典。
但是,营业员摇了摇头,她说:“我不能把这书卖给你。买这本书需要证明,证明你来自什么学校,是干什么的。”我说自己来自一个汉语叫马塘、藏语叫卡尔古的小学,是那个学校的五年级学生。她说:“那你有证明都不行了。你们马塘是马尔康县的,刷经寺属于红原县。你要到你们县的书店去买。”我的声音便小了下去,我用自己都不能听清的小声音说了一些央求她的话,但她依然站在柜台后面坚决地摇着头。然后,我的泪水便很没有出息地下来了。我越想止住眼泪,这该死的液体越是欢畅地奔涌而出。营业员吃惊地看着我,脸上浮出了怜悯的表情。
她说:“你真的这么喜欢这本书?”
“我从老师那里看见过,我还梦见过。”
现在,这本书就在我面前,但是与我之间却隔着透明但又坚硬而冰凉的玻璃,比梦里所见还要适遥不可及。
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她说:“那我要考考你。”
我看到了希望,便擦干了眼泪。她说了一个简单的成语,要我解释。我解释了。她又说了一个,我又解释了。然后,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叹了口气,说:“不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了我。
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我像阅读一本小说一样阅读这本词典。从此,我有了第一本自己的藏书。从此,我对于任何一本好书都怀着好奇与珍重之感。
1、简要复述“词典的故事”。要求写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答案】 小时侯,“我”渴望有一本词典。小学毕业前,我到新华书店买词典,但因为我没有证明,营业员不肯卖,我禁不住流泪。她同情我,考了我两个成语,然后破例卖给我。
【解析】根据文中的信息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烂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广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的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从文中看,本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从那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秋季。可以从文中“凉云”、“萤光”、“苦雨”等词语中看出。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记叙文六要素之一:时间。选文是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月儿”“凉意侵入”这些景物和感受都是秋季常用的话题。
(三)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惕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朱自清《背影》
指出这段文字的记叙要素。
A.时间
B.地点
C.主要人物
D.事情
【答案】本段文字记叙的时间是到南京后第二日上午到下午。地点:南京(或旅馆到车站);主要人物:父亲和“我”;事件:父亲坚持送“我”到车站。
【解析】考查的是记叙的要素。阅读记叙文,首先要弄清楚记叙的要素,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经过、结果如何,这样才能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明确要表达的中心。选文因为是一篇文章中的一个语段,所以事情的原因和结果就不明显,因此只需学生概括一下所写的事情就可以了。本段文字记叙的时间是到南京后第二日上午到下午。地点:南京(或旅馆到车站);主要人物:父亲和“我”;事件:父亲坚持送“我”到车站。这题的关键是弄清楚选文所记叙的事情:这里不是一般地介绍“我”离旅馆去车站的过程,也不是写“我”在车站的见闻和感受,而是通过叙述父亲在送与不送的犹豫不决及在车站的细心照顾来表现父亲在老年光景惨淡力不从心的情况下,爱子的特殊心态。正是在这种可以不送、应该不送而又终于送了的反复过程中显示了父亲对儿子关心的周到入微。弄清了这一点,选文的中心事件就很容易掌握了。
(四)穷人的风骨
①一天,我正要去上课。
②突然,有人在背后喊我,声音远远的。我扭头看过去,是一个农民模样的人.但我并不认识他。
③他说:马老师,马上就要上课了,我给闺女捎了些钱,麻烦你转交给她。噢,原来他是我们班一个女生的家长:他随即从上衣口角里掏出一沓钱,当时我并没太在意,只是想着让他尽快把钱交给我,因为上课铃已经响了。
④但他迟迟不肯给我,不断地数着他手中的钱。我这才注意到,那一沓钱最外面的一张是100元,里边有两张20元,还有一张10元,剩下便是厚厚的一沓两一元的零钞了。他又翻来覆去地数了几遍,嘴里念叨,怎么会少了一张呢。
⑤我问:少了多少呢?
⑥5元。家长有些难过,嘴里不停地说,走的时候,我明明凑够了,怎么会少了呢?这位父亲显然有些着急了。
⑦我说不要紧,就这样先给我吧。家长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给了我。后来,家长走了,一边走一边不断地摸自己的衣兜,寻找他那不知道遗失在何处的5元钱。
⑧在搭上自己的5元钱后,我把所有的零钱都换成了整钞。给我的学生时,我也只是轻描淡写,简单地告诉她这是她父亲捎来的。学生点了点头便走了。
⑨我深知那一堆零钞的重量。我不想把它压在我的学生稚嫩的双肩上。我知道,我这样做实际上也并没有改变什么,但我似乎只能做到这点儿。
⑩我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不料一天上午,那位家长又找到我,局促不安地从兜里掏出了5元钱还给我,并说:闺女前些日子写信给我。说我这次给她悄来的钱有些不一样,因为她从来没有收到这家里这么齐整的钱。读完信后,我便猜出了事情的原委,并且总觉到你肯定垫进去了5元钱,所以我今天给你送来了。
(11)我百般推辞。我说5元钱,就算了吧,但家长执意要还钱。推让半天之后,家长突然生气了,一把将那5元钱塞到了我的手里,简单的几句客气话之后,便一扭头走进了深秋的风里。
(12)我那位可爱的学生,作为贫穷人家的子女,她竟然知道贫穷人家的钱是什么样子的;我更喜欢这样的父亲,因为他知道贫穷的风骨是什么。
(13)这个世界上穷人不少,但能够高擎自己灵魂活着的人不多。更多的人常常因为很可怜的一点利益而丢失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从而使缺少精神之钙的虚弱身体在这个世界猛然跌倒。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中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答案】 起因:一位贫穷的父亲为女儿送钱,却发现少了一张5元的钞票;经过:“我”搭上自己的5元钱,并将零钱换成整钞交给他女儿;结果:“父亲”从女儿那儿得知实情,执意还给“我5元钱。
五、课程小结
寻找记叙文六要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第一种情况:用自己的话去概括;第二种 情况:根据文中的隐含信息寻找时间、地点、人物。
第五篇:网站六要素
网站六大要素全叫法
1、关于我们(走进我们):里面包含公司简介(别称:集团简介、企业简介、公司概况)、公司(企业)文化、荣誉证书(别称:企业荣誉、资质荣誉、荣誉见证)、总裁致辞(领导致辞)、经营理念、管理团队、发展历程(别称:成长历程、企业蓝图)、企业优势、组织架构、公司风景(企业家园、公司风貌)、品牌故事、领导关怀、大事记、企业愿景、团队精神、员工风采、人才招聘、联系我们
2、新闻中心:新闻资讯、企业动态、最新资讯、最新动态、资讯中心、新闻动态、公司新闻。(可分成公司新闻、行业资讯、媒体报道、通知公告、政策法规和视频新闻)
3、产品展示:产品天地、产品介绍、产品展厅、产品系列。(可分成最新产品、热销新品、推荐产品和产品系列)
4、案例:成功案例、案例分享、案例展示、应用案例、经典案例、客户案例
5、人才招聘:诚聘英才、招贤纳士、企业招聘、求贤纳士、招聘信息、人力资源、人才储备
6、联系我们: 其他:
1、招商在线:加盟代理、招商合作、加盟合作、招商加盟、加盟我们、品牌招商、全国加盟、经销加盟、连锁加盟、诚邀加盟、合作代理、招商引资
2、在线留言:客户留言、留言咨询、客户反馈、留言反馈、访客留言、留言板、顾客留言、咨询留言、信息反馈
3、在线商城:淘宝商城
4、在线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