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关于工业企业人才队伍发展的建议(范文大全)
编辑:雾花翩跹 识别码:12-270917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3-31 23:20:1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工业企业人才队伍发展的建议

关于工业企业人才队伍发展的建议

吴忠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11年3月18日)

近年来,我市工业企业人才工作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重点从吸引和使用两个环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力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发展。

一、企业人才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据工业企业调查统计,截止2010年底,全市工业企业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总数为人,占全市企业职工人数的%。从学历构成来看,本科学历以上人,占%;大专人,占%;中专人,占%;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占%。从年龄构成来年,35岁以下人,占%;36-45岁人,占%;46岁以上人,占%。从职称结构来看,高级职称人,占%;中级职称人,占%;初级职称人,占%。

这支人才队伍在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我市实施“兴工强市”战略、推进“两城五园”建设的生力军。但从横向比较和现实需求来分析,我市工业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企业现有人才总量小、层次低,分布不合理状况比较突出。二是企业急需人才引进难、留住难,人才资源开发动力不足。三是企业人才高出低进、流动快,倾斜政策不够。四是企业现有人才作用发挥不均衡、使 1

用效率低。五是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型等高层次人才偏少,特别是企业家、经营管理人才更是紧缺。存在以上问题主要是我市人才待遇低,人才发展空间有限,生产条件及西部自身经济发展等诸多原因造成。

二、企业人才发展的主要思路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人才兴工是第一要素,现代工业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一支专业的、高层次的人才队伍谁就抢占了工业发展的制高点,因此,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解决企业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中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互动,共同构建有利于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体制和机制。

(一)科学编制企业人才发展规划。一是科学编制人才引进规划。客观分析全市企业各岗位的任职条件,全面掌握各岗位现任人员的基本情况,为引进人才和盘活现有人才提供详尽可靠的依据。二是科学编制人才培养规划。根据不同工业产业知识更新的周期和企业技术开发的实际,制定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学习计划,为各类人才更新知识提供机会、创造条件。三是科学编制人才的使用配置规划。鼓励企业根据本企业人才的年龄特点和技术特长,确定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最佳配置方案,同时建立后备人才信息库,努力形成人才队伍最佳梯次结构。

(二)正确选择人才引进方式方法。一是针对急需、注重适用。通盘考虑企业人才团队结构,从具体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毛纺织等产业的岗位需求,把握人才的文化层次、专业技能和个性特征,科学客观

地选用人才,引导企业实现“因事择人、人尽其才、人事两宜”。二是和培养使用好现有人才相结合。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掘人才的潜力,造就更多的优秀人才。三是用政策、待遇和感情留住人才。一流的人才需要用一流的政策、待遇去吸引,人才引进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待遇的优惠力度。建议市委、政府对那些为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要进行奖励激励,该重奖的重奖,该享受的一定待遇的享受,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发展中。

(三)不断创新利益分配驱动机制。一是实行技术股分配。鼓励企业把科技人员个人收入的一部分作为股价,与企业资产经营效益紧密结合在一起,鼓励科技人员为企业多出科技成果,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二是实行劳动分红。鼓励企业让科技人员能够依据其知识贡献参与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三是满足科技人员对未来的期望利益需求。建议政府扩大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用于企业引进人才的工资津贴,奖励企业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资助企业各类人才科技攻关和学习深造。

(四)大力实施企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一是结合企业经营特点和发展规划,积极创办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办人才培训基地,鼓励各类人才参加提高学历层次的学习,培养企业留得住的人才。二是建议政府设立企业继续教育经费,保证科技人员继续工程教育面和每年脱产学习时间,同时还根据需要有选择性地聘请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企业开展“传帮带”。三是认真落实人才培训工作,在组织实施“银河培训”、“星光培训”和“YBC创业培训”三大工程的同时,重

视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分期分批选派优秀青年人才到国内外企业集团学习和顶岗实践,确保企业人才培训任务的落实。

三、对工业企业突出贡献人才的奖励建议

为顺应企业人才发展要求,在工业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引进方面,建议市委、政府应该出台相关优惠奖励政策。

(一)建议对引进到我市重点工业企业工作,且与用人单位签订三年以上的正式合同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由市政府发放一次性安家补助费;凡引进到我市的正高职称人才,由市政府发给生活津贴;对引进上述人才的单位和个人一次性给予相应奖励。

(二)建议对各级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正式引进、落户,并签订5年服务期协议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重点人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人才、省部级重点人才、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的高技能创新人才、各行业国内外知名拔尖专家,市财政给予一次性补助,主要用于购买自住房。其中建议对引进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给予补助150万元,其他给予补助50-70万元。

(三)建议对企业单位正式引进、落户,并签订5年服务期协议的具有全日制博士学位或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具有全日制硕士学位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高级技师;及我市工业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专业人才,市财政分别一次性给予30万元、15万元、10万元的引进补助,其中第三项必须经组织人事部门认定。

(四)对企业优秀人才、突出贡献人才、重要贡献人才的评价,建议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资格评定委员会,并按照规定的标准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资质评价,对达到标准的颁发相应等级的任职资格证书,分别一次性给予2万元、5万元、10万元的个人奖励资金。

四、对工业企业人才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建议

一是建议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任、评聘分开。对企业中青年科技和管理骨干,可实行低职高聘,连续高聘三年以上的,可由企业推荐破格晋升相应技术职称。

二是建议每年定期召开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座谈会,与他们共聚一堂、共商大计、共谋良策,并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在全市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是建议结合企业优秀人才、突出贡献人才、重要贡献人才的评价工作,制定、出台《吴忠市专业技术人员突出贡献奖励办法》,促进全市工业企业人才发展。

四是建议为具有较大规模的非公企业建立人事户头,进一步完善在非公企业吸纳人才、接转关系、户口迁移、转正定级、职称评定、档案管理等“一条龙”服务体系,确保非公企业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的待遇和服务。

五是建议加强非公企业人才开发的基础工作,如建立非公企业人才统计报表制度,人才信息搜集、分析、发布制度,重点非公企业定点挂钩制度等,使政府相关部门根据非公企业人才资源现状、动态及发展趋势,提供相应服务。

第二篇:如何建设发展型人才队伍

如何建设发展型人才队伍

发展型人才队伍,就是拥有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能力,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能够引领时代的发展方向,能够带领一方百姓致富,能够给广大群众带来幸福的人才队伍。具体而言,主要是指建设一支能够适应试验区“三化同步”战略目标的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队伍、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队伍及其他各级各类能为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人才队伍。

建设发展型人才队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高扬“推进改革发展双领先、实现试验区新跨越”主旋律,围绕试验区“两年明显变化、五年大见成效、十年实现跨越”的目标,立足将毕节打造成为贵州经济崛起的“金三角”的发展定位,按照建设发展型党组织的总体要求,努力探索具有试验区特色的人才工作新路子,加大政策创新力度,拓宽招才引智新渠道,建立健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一、建设发展型人才队伍,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树立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理念,树立以用好为本的理念;要引得进,育得出,用得好,留得住;要建立试验区统一而又有差别的人才工作机制,注意解决人才队伍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

二、建设发展型人才队伍,要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大力引进高端和实用人才;要对人才工作超前思考,超前谋划,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有效地解决人才引用、培养、使用各方面的体制束缚,着力解决好引用人才的居住、子女入学、政策待遇等具-1-

体问题,营造良好的引人用人氛围。

三、建设发展型人才队伍,要进一步盘活现有人才存量,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要做到引人与引智相结合,就业与创业相结合,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引用与使用相结合,传统方法引进和非传统方法引进相结合,引进高端人才与引进实用人才相结合。

四、建设发展型人才队伍,要以良好的环境引才、以优惠的政策引才、以丰富的载体引才、以竞争的机制引才;要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实施好人才择业工程、人才开发工程、人才引擎工程,努力让人才适人适岗适位、有业有责有为、创业创造创新。

五、建设发展型人才队伍,要广开门路“引”才、广辟渠道“招”才、广拓思路“育”才、广交朋友“捧”才,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机制,通过表彰宣传、奖励激励和政策扶持等措施,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建设发展型人才队伍,要树立大人才观念,不论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还是本土人才、外域人才,只要适合发展需要,只要能为地方本土的发展付出劳动、做出贡献、创造价值,都是需要的人才。同时,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学历,但求实用”的用人方格。

七、建设发展型人才队伍,把凝聚发展型人才价值、拓展事业前程作为发展型人才吸纳与留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毕节试验区科学发展目标与需要确定发展型人才队伍建设任务,制定发展型人才政策措施,用科学发展成果检验发展型人才工作成效。要积极加

强柔性引进,不但可以解决发展型人才急缺问题,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资源,不断扩展工作新领域,建立脉络广泛的发展型人才智能库。

八、建设发展型人才队伍,要做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规划,拓宽来源渠道,帮助企业引进各类经营管理人才,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要加大对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表彰力度,引导社会价值取向,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投身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要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指导,积极帮助企业做好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为来纳创业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提供 “一站式”服务。

九、建设发展型人才队伍,要把人才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部署中,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高素质的党政人才队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技能人才队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严把“入口”关、“素质关”、“出口关”,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第三篇:对于工业企业的管理的小建议

对于工业企业的管理的小建议

一个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所有盈利是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标。而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得靠领导的正确决策和工人的积极配合。但是,往往我们的企业却忽略了这一点。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就反映了我们在企业管理中的不足,我们的工业企业往往存在的问题是:

1、工人的加班,工人辛苦加班的目的是赚取加班费,但是领导者却认为既然一个人可以干,为什么要用两个人,减少一个人可以减少我们的生产成本,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如果用一个人,短时间内一个人的精力够,但是时间长了,不仅打消了积极性,更会导致更多人的离职,如果面临离职,我们的企业在短时间找不到新工人,即使找到也要进行岗前培训,适应工作流程,有可能会在这过程中由于对操作程序的不熟悉出现对于机器的损害,导致生产的耽误,销售的供不应求。最后影响的还是我们的收入减少,利润的减少。

2、所谓的绩效,实行绩效的目的是提高工人的积极性,使工人在工作过程中能够积极愉悦的进行工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走位了,到最后也成了领导者口中的“减少成本”了,这其实是变相扣工人工资,这样一来,就打消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导致工作不认真,没有精神,会导致一系列的生产延误,也会耽误我们的生产和销售的正常进行。

我们在管理中以减少成本来获得更多利润并没有错,从领导者的角度来说,也许是对的,但是从我们劳动者的角度来说,满足心理需求最重要,只有心理需求达到了,他们才会为了企业的利益而努力,如果连起码的工资问题都解决不了,那怎么有信心做的更好。所以我认为,工业企业在达到盈利目的的同时也要把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第四篇:关于全区工业企业转型发展情况汇报范文

关于全区工业企业转型发展情况汇报

(2013年3月12日)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指导全区工业企业发展的主抓手。2011年以来,全区工业企业技改投入累计40亿元,战略资本转移34亿元,新兴产业比重已达70%以上。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我们仍将坚持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着力放大优势、促进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2012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回顾。

2012年,尽管受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和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但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企业自身挖潜等措施,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指标任务。从市达指标看,规上企业全年完成增加值96.8亿元,同比增长20.3%,利税完成16.7亿元,同比增长15.4%,利润完成10.5亿元,同比增长22.7%。从主要产品产量看,生铁334.7万吨,同比下降0.04%;粗钢336.7万吨,同比下降0.09%;水泥83.5万吨,同比下降34.0%;卫生陶瓷423.3万件,同比增长50.2%;挖掘机1306台,同比下降43.7%;减速机4974台,同比增长21.3%。

2013年经济指标安排和前两个月生产情况。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初步定为13%。

从前两个月看,国内外经济形势仍不明朗,在消费、出口、投资“三架马车”中,我区工业产业结构与投资紧密相关,钢铁、水泥、耐火等行业经营困难,机械制造等相关行业开工率严重不足,企业生产断断续续。

钢铁行业:目前钢铁产品价格仍然低迷,但波动不大,钢坯售价始终维持在3200-3300元/吨左右。由于需求不足,多数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XXXXX受市场及高炉炉况波动等原因影响,产品成本居高不下,1-2月份虽然产量未减(钢坯47万吨),但因成本问题,实际亏损了2800万元;兴业工贸公司流动资金紧张,仅能备一天原材料,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轧钢企业受影响更大,XXXXXXX一直停产、XXXXX产量仅相当于正常水平的40-50%、XXXXX也未达到生产规模。

装备制造业:节后市场形势不旺,各企业产品销量明显下滑。特别是XXXXX和XXXXX受影响较大,库存产成品较多,目前XXXXXX库存500余台。

水泥行业:企业3月份刚刚复产,销量平均每天200吨以下,价格每吨190-200元。需求严重不足。规上企业XXXX水泥已彻底拆除水泥磨,结束了水泥生产的历史;XXXXX水泥正在新上一台4.2米水泥磨,预计今年上半年完工。耐火行业:企业大多开工不足或停产,特别是烧成耐火砖目前全面亏损。XXXXX耐公司采取加大不定型和免烧砖等 高附加值产品产量及节能降耗等措施,1-2月份产量1.88万吨,基本达到正常产能水平。

陶瓷行业:全区日用瓷和卫生瓷企业产品大多以出口为主,1-2月份产量基本与上年持平。但由于受欧洲市场进口关税影响,产品售价难以提升,严重影响企业效益。同时我区卫生陶瓷企业自主品牌少,多以贴牌、代加工为主,产品利润空间较小。

2013年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从宏观经济发展环境看。预期2013年世界经济仍处在调整期,结构改革不到位和需求增长乏力等问题难以根本改观,金融危机的影响呈现长期化趋势,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预计今年出口和消费增长与2012年大体持平,但投资增长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从“十八大”和正在召开的“两会”看。2013年全国GDP增速保持在7.5%以上,并将大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这一目标会进一步刺激对建筑材料、工业机电设备的需求。这对我区来说,是一个良好的迹象。从发展基础上看。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预期国家将在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政策、涉企收费清理和减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将对我区传统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今年全区加强经济运行监控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了解企业生产情况与发展趋势,建立新增企业监测制度,狠抓重点规上工业企业运行情况和重点行业运行趋势的监测分析,包括企业产、供、销、库存及用电情况;二是进一步拓宽经济信息来源。广泛利用各种渠道和形式加强对企业的信息服务,帮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将国家、省、市的一些鼓励支持政策措施及时传达到位,使企业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争取获得更大的支持;三是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抓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四是继续加强对电力、资金等重点生产要素的管理,促使有限资源向优势行业和重点项目聚集。在做好我区境内电力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电力增容审批和打击非法用电、窃电行为,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利用好国家、省市的支持发展资金、淘汰落后资金,真正发挥其鼓励和支持作用,促使企业转型、升级发展。五是进一步深化与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合作,抓紧签约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金融担保公司作用,切实缓解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难的瓶颈制约。加强中小企业银企对接工作,建立长效的银企合作机制,建立信息平台,积极向各大银行推荐那些产品好、信誉高、有潜力的企业,打通融资信息不畅环节。六是推进实施质量兴省名牌兴企战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附加值,组织中小企业参与名牌产品申报评审活动。目前,全区已有XXXXXX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的产品被评为河北省中小企业名牌产品,2013年我局准备再申报XXXXX、XXXXXXX两家企业;七是以企业信息化为着力点,加快推进“两化融合”。做好两化融合项目入库工作,协助企业谋划好重点项目,争取国家、省、市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抓好XXXXXXXXXXX二期、XXXXXXX连采机集成除尘设备设计与应用项目;八是充分发挥我区民营企业家协会作用,整合利用企业之间的信息资源、人脉资源、技术力量和人才资源,联合招商、互助招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以大企业带动小企业发展,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支撑的良性循环,变企业自身的单打独斗为同行业间的强强联合。

加快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想法

一、装备制造业以鼓励企业“创新、研发、专利”为突破口,做大做强。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区的装备制造业有了迅猛发展,但从目前对全区的经济贡献率来看,还远远替代不了传统产业,2012年,装备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利税比重分别为10.1%、21.5%,主要原因:一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二是企业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大多属于低端制造业。要想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积极利用好国家、省市产业区域布局政策引起的“积聚 效益”,以现代装备制造产业聚集区为依托,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规模效应,突出带动性强的整机产品和成套设备,重点发展工程装备、石油管件、冶金装备、煤炭机械、矿用电缆、环保装备、电气装备等产品,推动园区建设成为全区工业经济增长、税收增长、从业人数增长的主要力量,成为钢铁、水泥、陶瓷等行业份额的重要替代力量。重点加强XXXXX增资扩建、XXXXXX矿用电机、XXXXX高效动态超细分级机、XXXXXX大功率LED工矿灯研发、XXXXX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其次拿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帮助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持续成长的重要“引擎”,然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梦想和现实的差距往往很远。人才匮乏、资金缺乏、信息不畅、创新环境等“瓶颈”因素的制约,使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普遍偏弱。通过国内外一些中小企业发展成长历程看,技术创新虽没捷径可走,但合理的路径会帮助企业少走弯路。一是积极联系各大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到企业把脉、会诊,帮助企业出点子、找路子;二是研究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帮助企业筑巢引凤;三是集中整合、使用国家、省市有限的各类奖励支持资金,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支持那些具备企业创新能力的企业尽快发展起来,改变撒胡椒面似的奖励办法。四是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引导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建立广泛的协作关系,鼓励其为大企业配套生产,走“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的发 展道路,通过抓大扶小,实现协调运转,形成主导突出、梯次分明的企业群。积极推动德丰机械、联众机械等与大型企业关联密切的项目进展。

二、钢铁企业以转型和延伸产业链为途径,不断升级发展。在国内经济增速减缓、钢材需求强度减弱、钢材出口难 度加大、国内钢材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国内钢铁产品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难以改变。我区钢铁企业应以这次全市污染企业搬迁为契机,抓住企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加快转型发展。XXX、XXXXX两家公司要立足转型发展,通过政策支持,发展商贸物流业;XXXXX公司通过钢厂南厂区搬迁,抓住机遇以创新为动力,以技术改造为重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产品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稳产增效、减产增效、提质增效”的发展模式;XXXX、XXXXX等企业应该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为目标,扎实推进企业全产业链、价值链建设,要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实现企业管理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企业生存能力。

三、耐火企业以横向整合和争创名牌产品为突破口,加快转型换代。耐火行业从目前看,一方面存在高度资源依赖性,行业竞争分散、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另一方面,随着下游产业不断规范整合,对耐材要求将逐步提高,产品升级转型也将 在未来成为耐材行业主要发展方向。我区耐火企业要以集团化发展,带动企业转型升级,以XXXXXXXX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为契机,支持以XXXXXX和XXXXX两家公司为龙头,继续加大品牌创建力度,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倡导业内横向整合,上游资源延伸、产品结构多元的发展趋势,带动其他耐火和保温材料企业的发展。

四、陶瓷企业以建设自主品牌为动力,加快产品升级。卫生瓷生产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是我区辉煌的一笔,以XXXX陶瓷为代表的卫生瓷企业在唐山乃至北方市场都占有一席之地,但如今已经落为代加工和贴标生产。分析原因就是自主创新意识不强、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品牌宣传力度不够。从产品内在质量看,能贴标、能代加工、能出口就说明质量能获得市场认可。关键是我们的企业要敢于冒险,丢弃求稳保本思想,敢于打出自己的品牌,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不断加大对卫生瓷企业争创自主品牌、争创名牌产品的支持力度,以XXXXXX荣获河北省中小企业名牌产品为起点,重点抓好中陶洁具高档卫生瓷自动化生产。日用骨质瓷企业,我们要向当年培育XXXXX公司一样,选出1-2家有潜力的骨质瓷生产企业精心打造,以创名牌、扩大知名度为重点,将陶瓷与艺术、陶瓷与文化、陶瓷与历史相结合,将骨质瓷生产融入地方特色,适时启动建设陶瓷文化创意园。倡导我区境内企、事业单位利用各种年会、订货会、团拜会推介我们的产品,宣传我们的产品,在短时间内打造“专、精、特、优”骨质瓷产业集群。

五、煤炭企业和非煤矿山以整合关闭为契机,加快转型发展。随着环境和安全生产压力加大,我区煤矿和非煤矿山企业关闭将是必然趋势。充分利用国家各类政策,从农业、水利、矿山关闭、土地等多方面整合资源和资金,引导企业利用双桥镇有山有水的独特地理环境,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六、水泥企业以淘汰落后为动力,加快升级换代。以XXXX水泥厂年产120万吨粉磨站、XXXXXXX等项目为重点,鼓励水泥企业加快淘汰落后的进度,以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促使水泥生产更新换代。

第五篇:发展建议

6.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经济建设的自然环境总体不佳,长期以来作为大经济区的地域单元相对稳定。“八五”时期和“九五”计划第一年,西北地区产业布局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以能源资源开发为核心,展开产业布局】

*石油和天然气布局重点是:加强东西两翼——新疆的石油与天燃气和陕西天燃气的开发,稳定和略有增长中部甘青油气及东部陕西的石油生产。

*西北地区在中国煤炭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中,陕北、宁北和陇东构成西北煤炭开采的核心区域。

*西北地区电力工业的建设步伐加快,重点是以陕北—关中、宁夏黄河沿岸为重心地带的坑口火电基地建设,以及黄河上游干流水电基地的开发建设。

*以能源流通为主线,以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为核心内容,展开区域经济布局。新疆石油供应半径覆盖面从甘肃兰州,向青海格尔木与宁夏银川地区左右拓展,形成西北全面布局的石油加工和化工业网络。黄河上游水电建设,确保黄河上游高载能工业走廊和区内黄河流域经济的发展。

【进一步发展产业集聚区】

西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同资源开发重心地理分布有一定的位差,陕西关中地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新疆天山南麓山前地带、甘肃的兰州—白银地区等产业集聚区,工业总产值分别占本省区的80%、70%和60%。

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产业集聚地区。以机电、纺织和原材料工业综合发展,科教旅游相对发达,农业基础比较雄厚的西部产业发展核心地带。

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干流沿岸产业带。突出“水电、有色金属和盐湖资源”开发利用的特色,形成以石油化工、冶金等高载能工业为主体的黄河上游工业集聚带。

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产业集聚区。形成西北重要的石油和化工基地,经济作物和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以及陆地对外开放的前沿基地。

西北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具有发展经济的良好基础。但为何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里,东西部差距却越来越大?究其原因,除了国家的政策扶持以及沿海地区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之外,西北地区自身在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2.1 从总体格局来看,西北地区具有三大特征

第一、城市聚集效应不明显,发散效应不足,城乡经济断裂。聚集效应一般是指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相对集中,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使得经济活动更加节约成本费用、提高效率、增加效益。根据经济学原理,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与其他经济活动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联动关系,经济组织在空间上的相对集中可以产生三个效果:一是形成强大的集体效应;二是使原来分散的经济活动在空间范围上相对集中,拉近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三

是促进社会经济基础结构的建立。

西北地区中心城市不多,它们主要集中在陇海、包兰铁路干线,属于典型的条状城市带,城市之间协作不紧密,产业结构基本趋同。城市以资源型为主,通过依靠当地某一优势资源来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但是,许多城市产业集聚效应差,无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较为畸形的单一的产业发展现状,因而城市经济的优势无法向周边地区传导。而农村地区由于不能得到城市经济的有效带动,只能从事低效的农业生产,生活水平难以有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拉大,导致大量的农村人口由于预期收入远大于现在收入而涌向城市。在现有条件下,城市的就业容纳能力有限,造成大量无业游民滞留城市,不但增加企业的成本,而且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第二、以国有经济为主,重轻工业比例失调。西北地区蕴藏了许多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在建国之后,国家根据生产力布局的要求,在西北地区兴建了一批以采掘、冶炼、石化为主的国有大型企业。这对当时的经济建设起了重大的作用,但从长远看却严重制约了西北经济的发展。首先,国有企业存在体制僵硬、缺乏灵活性,政府对企业管制过多影响了企业的自主经营等弊端。其次,采掘、化工等工业的最大特点是工序加工的连续性和不可分割性,这使得主导产业无法与相关企业和行业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一方面,主导企业只能从事采掘、冶炼、化工等初级加工工业,而无力进行产品的深加工来延伸其产业链条,达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获取高额利润的目的;另一方面,轻工业无法从上游企业得到工业原料,只能从事利润很低的农产品加工工业。重轻工业融合性差,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链条。

第三、国有大工业与地方工业在经营发展上融合度差。在西北地区存在经济的二元结构,其主要特点是两极化:一极是由中央投资兴办的现代化中央企业群,一极是落后脆弱的地方工业和乡镇工业。两者不仅在技术装备、生产规模上反差对比强烈,而且没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体系。反映在经济布局上,是少数相对发达的工业中心同广大外围地区的落后性同时并存。

2.2 从产业内部的特点来看,具有以下特征

2.2.1 第一产业的特征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西北地区更应把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作为发展的永恒主题和长期的战略目标。辽阔的西北地区,高原与平原、高山与盆地、沙漠与草原纵横交叉分布,自然条件差异悬殊,也是这种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形成了农业资源的多样性,有利于特色农业的发展。目前西北地区农业具有以下特点:

(1)土地资源和草地资源具有优势。全国五大草原牧区,有三个集中在西北,可利用草原面积达14亿多亩,占全国牧 区草原总面积的43% [3](P136)。

(2)特色农业和畜种资源具有优势。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复杂的地形对发展特色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西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棉花、水果、药材等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开发潜力巨大。西北地区地域辽阔,自然生态环境多种多样,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畜种资源。这些优良品种和特色农牧业资源为西北发挥特色优势提供了条件。

(3)劳动力资源优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这为西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西北地区农业也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农业发展水平和全国尤其东部比较,尚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业总产值低。2001年西北五省区农业总产值为1468.8亿元,仅占全国的约5.1%;农民收入水平低,作为农业生产投资主体的农民无力投资更多的资金;农村贫困面仍然很高,贫困发生率仍然居高不下,远远高于全国水平。二是农业产业结构单调,非农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西北地区基本上还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非农产业发展迟缓。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条件落后,生产力水平低 [3](P135)。

2.2.1 第二产业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了改变东、西部生产力严重失衡的局面,同时也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在西北地区兴建了一批以能源、冶金、化工为主导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形成了国有工业“一极独大”的局面,使西北地区受传统体制约束比较严重,进而影响了经济增长速度。在改革开放初期,东、西部工业发展速度的差异并不大,但在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东、西部的差距却逐步拉大。究其原因,有三点:

第一、所有制结构单一

西北工业主要是在“一五”时期国家计划投入的,中央政府的大规模投入,使西北地区工业在全国处于中上游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在私营、集体以及外资企业方面发展较快,而西北地区依赖国家大型企业的基本思路仍未改变,总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是财政收入的支柱,并且始终坚持以国有经济为主的方针,最终造成了西北地区工业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单一状况。这种状况造成了国有企业机制僵硬,效益低下,经济发展迟缓等弊端。改善所有制经济结构的问题,是西北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第二、工业体系单一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资源开发和原材料生产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与格局,并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但是,西北地区还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开采和初级加工上,而东部地区则以原材料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为主。工业结构体系中缺乏下游价值链产业,导致工业经济的技术水平低,最终弱化西北工业竞争优势。比如,甘肃白银是中国的铜生产基地,但是铜的深加工产品基地基本上分布在江浙一带。还有西气东输战略,新疆生产油气,而要输出到上海加工生产,最后的产成品仍然要返销到西北地区。第三、产品结构单一

由于所有制结构与工业体系结构的单一性,造成了产品结构的单一性。研发部门都是围绕工业基础与企业“主导产品”,限制了新产品的开发,资源性产品和原材料产品比例较高。同时,西北地区工业缺少品牌产品,影响了产业竞争力。2.2.3 第三产业的特征

三大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第一、二产业的进步。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越高,其第三产业的繁荣与发展程度也越高;反之亦然。第三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方便了消费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可以更加体现竞争优势,提高竞争力。但是,西北地区第三产业发展迟缓,与东部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已经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西北地区还应着力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

3.用“拉长板原理”调整西北产业结构的总体思考

3.1 发展特色产业,培育西北精品

辽阔的西北地区,孕育了许多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业资源、生态资源等优势资源。长时期以来,西北地区对自身优势资源利用不够、挖掘不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未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相比之下,东部地区缺乏资源,但通过不同渠道有效的利用了外部资源,反而在当地形成了特色产业,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有鉴于此,在西北地区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拉长板原理”,促进西北经济的发展。

西北拥有许多在全国享有盛名的农产品资源、矿产资源,这些也作为西北地区的一张名片介绍给外部世界,给西北树立了一定的形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资源优势并不等于竞争优势。由于西北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力素质不高,在开发利用特色资源时,采取了粗放式经营方式,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这些产业一般处在产业链的上游地位,产品附加值低,利润薄弱。所以,在面临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国家从政策、资金等各个方面给予优惠倾斜和扶持之际,西北地区应当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和国家对生产力布局的总体要求,采取不同的区域发展政策。首先,要认识到什么是当地的优势资源。其次,围绕着优势资源,制定战略规划。有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可以根据产业特点对上游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4]。有些地区经济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当地小企业不足以将产业做大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虚拟经营方式,吸引外部品牌厂家就地生产,可以创建自有品牌,也可以采用OEM方式。例如,棉花对于新疆有着特殊的意义。新疆的棉花无论从品质、数量还是出口量来说,都是全国第一。循着棉花在历届中国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上的历程,我们不难看出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一条清晰轨迹:从单纯的卖棉花到引进棉花初加工企业,再到和有实力的企业合作,进行棉花深加工,新疆的棉花产业正在经历一次深刻的转变。现在,新疆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在更高层次上寻求棉花产业的突破口,延伸棉花产业链、提高棉花附加值成了许多产棉大县不约而同的选择。阿克苏地区是新疆棉花的主产区,这几年,当地为了提升棉花的加工水平,在招商引资上可谓不遗余力。地区出台了一项优惠政策,谁投资上一个5万吨的棉纺项目,就给谁配一个轧花厂。在用电上,也给予最优惠的价格,甚至可以由政府出面为企业维修厂房,让企业在20年内分期偿付。正是在这些优惠政策的感召下,去年,上市公司山东鲁泰股份公司落户阿瓦提,上马了5万锭精梳项目;浙江宝利来制衣公司也在此扩资近1亿元,兴建了产能达3.5万锭的棉纺厂。随着新疆棉花产业由数量规模型向数量、质量、品种市场综合优势型发展,新疆棉花产业前景将更加广阔。总之,将比较优势 转化为竞争优势,培育一批闻名全国的不可替代的精品是提升西北经济的发展方向。

所以,要发挥产业群的优势,必须围绕一个优势产业,周围形成许多专业化和精细分工的中小企业。西北地区国有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重工业又在国有经济中占较大比例,这种格局在短时期内很难改变,因此,还是要发挥国有大企业的作用。国企在技术、设备、人才上有一定优势,外部信息交流广泛,只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国有企业,国企还是充满了活力。以大型国企为龙头,将可拆解的生产流程分解为几个独立的生产环节,每个环节由几家甚至几十家企业参与竞争,就会降低了产品制造成本和促进技术创新。中小企业的集群和结网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进而提高区域和国家竞争力。

3.3 发展现代物流,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现代物流的发展对推动经济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北地域广阔,核心城市地位突出,资源丰富,在市场流通方面发散效应明显,所以适合发展长距离、大流量的物流。在中心城市可以成立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的物流企业,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资金占用和库存,提高物流效率,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物流网络。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对于调整我国以加工装配为主的产业结构具有积极作用。物流业是新兴的产业门类,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很大,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关于工业企业人才队伍发展的建议(范文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