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作用
编辑:蓝色心情 识别码:12-912806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16 16:55:38 来源:网络

第一篇: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作用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作用

成本是综合反映单位经营和业务活动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原材料和能源的节约或浪费,生产工艺及设备利用是否合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都会反映在产品(项目)成本水平上。就事业单位而言,我认为进行成本核算具有如下3个作用:

一是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命运掌握在政府手中,因为他们所需要的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财政拨款;而市场经济时代政府通过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财政拨款集中在公用事业,而其他事业单位财政拨款已大大减少,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命运掌握在成本手中。要在市场竞争中立足不败之地和长远发展,则必须利用价值规律不断进行资源配置,加强管理,从而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积累社会财富。

二是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改革想纵深方向发展。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可以合理定编定员,分流富余人员,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少事业单位发展中的瓶颈,让在岗人员劳有所得,安心工作,富余人员自谋适合自己的职业并挣得更多的收入,从而实现了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样不但推动了分配制度改革也促成了认识制度改革,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向高效、精简、服务方向发展。

四是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有利于考核事业计划的执行情况。当前政府和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考核是通过目标责任制来完成,而目标责任书的制订主要依据成本核算。因此,如何订立一份合符实际的成本核算制度有为重要。

第二篇:浅谈事业单位成本核算

浅谈事业单位成本核算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制度,适应国家提过的建设“节约型政府机关”。作为行政事业单位改革是需要更是必然。随着事业单位经费投入机制的转变,作为办事主体的事业单位有责任向社会公开办事成本及其核算方法。但是目前由于事业单位会计体制的局限再加上事业单位成本的非精确性和不透明性等特点,使得事业单位成本核算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办事系统机制。事业单位成本核算问题及时理论研究的课题,又是实践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一、总体大局情况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政府采购法、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和地区也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机关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法制保障。严格机关经费预算管理。这是从源头上控制行政成本、推进厉行节约的根本手段。要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要针对不同部门机关特点,分类细化定额,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要加强机关运行经费预算审核,严格预算标准,防止超预算支出。要加强成本核算,推行绩效管理,健全内控制度,切实改变重形式轻实效、重投入轻效率的做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铺张浪费。

且在今年(202_年3月5日)举行的两会期间,许多与会政协委员也提出了中国下一步必须坚持政治改革!中国现在已有一千多万名公务员,政府机构庞杂臃肿,官员贪污受贿,执法部门监督不力等等,严重的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正常发展。

因此,我想以改革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方向,结合管理与经济的观点,浅谈行政事业单位须引入企业单位的严格的成本核算体系。建设节约型机关很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要在成本核算上把关,严格管理和控制各项经费收入支出情况,落实各个岗位职责,做到资金监管,人人有责。

二、事业单位会计和成本的基本概念、含义和作用

(一)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概念

事业单位一般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不以盈利(或积累资本)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抗议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

过去,事业单位同行政单位采用相同的会计制度,1997年已对两种分别制定会计制度。目前,事业单位大部分均采用预算会计制度,而且资金来源大部分是国家财政补助,由国家财政来平衡单位预算。由于没有太大的资金压力,也无需承担多少经济责任,所以事业单位大多未进行成本核算。而随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开展,绩效预算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势在必行。

(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含义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是指事业单位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有形劳动和无形劳动的价值总和。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也是一定时间内的经营成果。

(三)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作用

成本是综合反映单位经营和业务活动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原材料和能源的节约或浪费,生产工艺及设备利用是否合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都会反映在产品(项目)成本水平上。就事业单位而言,我认为进行成本核算具有如下3个作用:

一是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命运掌握在政府手中,因为他们所需要的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财政拨款;而市场经济时代政府通过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财政拨款集中在公用事业,而其他事业单位财政拨款已大大减少,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命运掌握在成本手中。要在市场竞争中立足不败之地和长远发展,则必须利用价值规律不断进行资源配置,加强管理,从而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积累社会财富。

二是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改革想纵深方向发展。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可以合理定编定员,分流富余人员,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少事业单位发展中的瓶颈,让在岗人员劳有所得,安心工作,富余人员自谋适合自己的职业并挣得更多的收入,从而实现了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样不但推动了分配制度改革也促成了认识制度改革,从而 2 促进事业单位向高效、精简、服务方向发展。

四是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有利于考核事业计划的执行情况。当前政府和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考核是通过目标责任制来完成,而目标责任书的制订主要依据成本核算。因此,如何订立一份合符实际的成本核算制度有为重要。

三、现行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内容

1、人员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福利费用、社会保险费等。

2、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办公费、专用材料支出、水电费、差旅费、电话通讯费、维修费、宣传费、培训费、期刊资料费、劳务费、交通费、租赁费、广告费、招待费等。

3、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包括离退休费、就业补助费、住房公积金、医疗补助、生活补助等。

4、固定资产构建和大修理包括建筑物购置费、基础设施建设、大修理、折旧、办公设备购置费等。

5、税费包括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等。

(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单一。事业单位一般采用预算会计,由于没有太大的资金压力,也无需承担较大经济责任,所以不重视经费消耗,不重视经费支出效益。办事人员的节约意识不强,每天浪费了大量的纸张用于复印和打印文件。如,4、5年前,一箱打印纸才200元,之前一年只需1000元左右,这些费用计入办公费。但是最近2年,尤其每到省、市来审计检查时候,用的纸张加倍的增多,平时复印纸张也是用单位打印或复印,造成了每季度都要用3箱左右,一年下来,由于纸张升价,250一箱纸,一年就要用到8箱纸,金额202_元,增加了1000元。这些都造成了大大的经费浪费。

2、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及减值准备。例如,我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不符。很多早已丢失、报废或使用长期占用的固定资产,以及实物形态严重磨损、毫无实用价值的固定资产未作清理、催收或报废处理,账面上反映的仍然是其原始价值。

3、普遍缺乏成本效益观念。许多事业单位在现行的资源配置机制下,从管 理层到财会人员都普遍缺乏成本效益观念,缺乏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动机。在事业活动中不仅不注重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而且有成本最大化倾向。与企业组织不同,事业单位作为非盈利组织,其运营不以盈利为目的,事业单位的资金提供者不要求得到经济回报,政府及其他出资人也不需要事业单位提供利润信息,所以也就没有核算成本的外部压力。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对经营性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成本核算;对非经营性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不进行成本核算。由于不计算成本,难以对非经营性业务进行正确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与考核。另外,实际工作中由于两者业务不易区分,使用费用难以合理分摊,造成成本不能准确核算。这不仅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不利于国家预算资金的有效运用,而且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综上,我认为事业单位应在不违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基础上,在其内部推行一套能满足内部管理需要的成本核算制度,才能有效地促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才能应对未来生存与发展的要求,且经营性事业单位进行全面的成本核算更有利于节约资金和提高运行效率。如在事业单位内引入《企业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应用指引》。

四、引入企业经济(绩效工资管理)方法管理

202_年9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规范津贴补贴的同时实施绩效工资,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对于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分三步展开。第一步从202_年1月1日起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第二步从202_年10月1日起,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第三步从202_年1月1日起,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对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

例如,丰台区某医疗机构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尽管进行了几次工资改革,但由于一些改革缺少配套的细则,不少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制度属于老制度与新制 度的混合体,而这也导致了单位不同而引发的工资收入差异。该人士还认为目前可以实现相对统一的就是基本工资,也就是事业单位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而造成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差异的,主要来自于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津贴补贴每个单位有很大区别,单位不同,效益不同,都会造成津贴补贴的差异。”她说,一些事业单位存在午饭补助、水电补助、通讯补助、住房补助等多个名目,还有一些补助并不叫“补助”,但性质也类似于补助,如职务补贴,根据不同职务的人,设定不同的消费金额。她表示,目前自己所在单位尚未实施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的改革也在逐步推进,目前还没有到我们领域,也没有细则。”

五、事业单位降低成本核算的方法

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指引解读及案例分析》第七章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中提到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的总体要求有6点。我挑其中的3点来简要分析:

1、制度建设是基础,风险控制点是关键。事业单位更应该做好预算控制,确定目标,提高资金运行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例如我所在办公室,把移民群众的钱用在实处。办公室制定了一些列关于移民项目工程资金的拨款流程制度。如果目标不明确,决策不正确,控制措施就难以执行到位,资金活动将难以顺利进行。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相关财务会计制度,尤其对于成本核算会计制度必须落实到实处。通过严格的监督管理和项目评议等制度,跟踪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据以修正制度、改善控制效果。具体而言,是明确业务流程以后,事业单位应该针对流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认真细致地进行分析,根据不确定性的大小、危害性的严重程度等,明确关键的业务、关键的程序、关键的人员和岗位等,从而确定关键的风险控制点,集中精力管控住关键风险。

2、资金集中管理是方向,严格执行是保障。我认为,作为中国那么大部分的事业单位,有些事业范围更是多层级多部门多机构,都应该加强资金的集中统一管控。而且,资金集中管理的优势突出、效果明显。对资金活动进行内部控制是,虽然找对了业务流程、找准了关键风险控制点,但是如果不采取具体措施,对关键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那么同样可能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制度的执行到位与否是事关整个内控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只有严格执行,才能保障实现资金活动决策目标。

六、事业单位降低成本核算的途径及应重点做好的工作

1、降低人员支出、实现减员增效。人员支出是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重要内容。人员支出的比例过高必须严格控制,合理定岗定员,建立严格的临时用工制度,减少临时用工开支,降低管理人员费用开支,实现高效管理,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积极性的调动。如,我单位对于两位临时工司机的工资计算,我认为就有所浪费。今年落实公车改革以来,单位只留有一部公务用车,而单位司机却有两位,且工作的范围和内容都非常的清闲和空暇,每个月支付工资202_元/人,每年共支出48000元。这笔费用对于单位的成本来说就显得不符合盈利效益。我认为有两种选择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一是改变临时聘用模式,按次结算他们的工资,设置最低工资标准,然后每次出车,他们能拿相应的补贴,合计为他们的月工资收入;二是把他们并入其他相关部门,使他们有事可做,提高办事效率,兼司机的职务。

2、加强流动资产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部分事业单位一方面向政府和主管部门积极争取资金,另一方又不注重流动资产的管理,如货币资金挪用严重把货币资金借给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单位,存货库存过多等问题存在。加强流动资产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资金占用,降低经营成本。

3、推行招标采购,降低成本。事业单位的1000元以上资产应积极推行招标采购,降低成本。杜绝采购中的不正之风,真正降低成本,让利于民。现在部分事业单位的采购还由单位负责人说了算或者说采购委员会只是一种形式,他们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利从中吃回扣,损公肥私。实行阳光采购,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

4、绝对降低与相对降低相结合。只有成本绝对的降低才能使成本真正降低和相对成本的降低,绝对成本的降低是关键。例如企业相关制度规定业务收入净额在1500万元以内,招待费按不超过收入净额的0.5%计算,事业单位一年的招待费不能超过7.5万元,若发现超标,应该严格控制。

5、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减轻事业单位负担。事业单位后勤开支占有重要的部分,涉及诸多方面,降低成本大有潜力可挖,凡社会能有效提供的后勤保障,都应该交给社会去办,利用社会资源服务于事业单位。如当前实行的会计集中核算制、代理记账制等就是有益的探索,事业单位花较少的成本就可以做过去同样 的事,这也是资源的整合。

七、对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中的问题及建议。

存在问题:

1、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这种性质对其财务行为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1)看银行存款花钱“有钱不花,过期作废”的错误观念比较严重;(2)较少关注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2、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直接来源于财经专业的很少,大多数会计人员是从其他岗位转岗而来或直接由其他岗位人员兼职。

改进建议:、进一步深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实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是解决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一是快速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二是有效改善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有利于让会计人员能在没有羁绊的环境中依法行使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职能。三是加速会计电算化步伐,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力度。(1)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以贯彻实施新《会计法》为契机,切实加强会计队伍的后续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严格执行修改后的新《会计法》及一系列相关配套制度,提高财会信息质量。(2)明确经费开支标准,规范经费支出渠道。建议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经费支出标准,在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统一执行,只有通过执行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才有可能遏制各单位在费用支出上互相攀比,滥发钱物的现象。(3)规范财政专户管理与核算。一是要规范收入管理。二是要规范支出管理。第一,在支出拨款上要注明用途,方便核算;第二,专户内部帐户之间不要划转,一切支出通过拨款途径解决

八、结束语

大家都知道,现在是以社会责任最大化来衡量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一个机构的可持续性,只有准确及时地进行成本核算,把握成本核算的整个流程,才能降低生产过程的总成本,以节约资源,节省费用,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后续发展的过程中,达到符合国家政策规定且人民满意的标准。同时为国家制定收费项目提供参考标准,通过相互参考,促进服务和成本的对等性。

第三篇:浅谈事业单位的内部成本核算

浅谈事业单位的内部成本核算

摘要:本文在简要分析特检所等检验检测机构在内的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事业单位现行的会计核算方法已不能满足检验检测机构等事业单位管理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应在事业单位内部推行内部成本核算,并对推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一些基本原则和重点内容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成本核算

一、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已使WTO的成员国,国外先进的检验检测机构可按照WTO协议中的约定进入我国市场,这必将对长期处于保护状态的国内检验检测机构具有政策性强、地域性明显、技术门槛不高等特点,导致了国内的检验检测机构在与国外同行竞争时就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另一方面,就国内而言,整个行业目前还很不规范,存在许多问题。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化进程加快,像检验检测机构这类事业单位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其他诸多事业单位也同样存在,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五六年里,我国事业单位的市场理念、竞争意识、效益观念等讲发生巨大变化并会逐步与企业趋同,这就对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提供与企业会计相类似的有关财务成本指标。但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仍是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进行的,这种会计核算体系存在着许多缺陷,导致它不能提供真实、完整、准确的会计信息(含成本核算信息),利用这种成本核算的数据来进行决策,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显然是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的。因此,事业单位引入企业化的成本核算体系,是势在必行。

二、内部成本核算的释义

事业单位的“内部成本核算”可定义为:事业单位(这里仅指像特检所之类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根据其自身业务特点,参照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成本开支范围、指定相应的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标准,从而计算出其内部开展业务活动的成本费用额并将这种成本信息提供给单位内部管理人员使用。与企业成本核算相比,它既不是“完全”的成本核算,又不是“严格”的成本核算,只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对单位所经营的产品或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进行计算,借以为考核业务成果、指定收费标准、丑话资金来源、进行经济决策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其提供的成本信息只提供

第四篇: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202_)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核算工作,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夯实绩效管理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及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适用于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且开展成本核算工作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

第三条

本指引所称成本,是指单位特定的成本核算对象所发生的资源耗费,包括人力资源耗费,房屋及建筑物、设备、材料、产品等有形资产的耗费,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耗费,以及其他耗费。

第四条

本指引所称成本核算,是指单位对实现其职能目标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分配,计算确定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总成本、单位成本等,并向有关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的活动。

第五条

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应当满足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的特定成本信息需求。单位的成本信息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一)成本控制。为满足该需求,单位应当完整、准确核算特定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揭示成本发生和形成过程,以便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条件施加影响或管控,将实际

成本控制在预期目标内。

(二)公共服务或产品定价。为满足该需求,单位应当准确核算公共服务或产品的成本,以便为政府定价机构、有关单位制定相关价格或收费标准提供依据和参考。

(三)绩效评价。为满足该需求,单位应当设置与成本相关的绩效指标并加以准确核算,以便衡量单位整体和内部组织部门运行效率、核心业务实施效果、政策和项目资金使用效果。

第六条

单位应当以权责发生制财务会计数据为基础进行成本核算,财务会计有关明细科目设置和辅助核算应当满足成本核算的需要。

第七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成本费用相关原始记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和完善成本数据的收集、记录、传递、汇总和整理等基础工作,为成本核算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

第八条

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相关性原则。单位选择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分配成本、提供成本信息应当与满足成本信息需求相关,有助于成本信息使用者依据成本信息作出评价或决策。

(二)可靠性原则。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为依据进行成本核算,保证成本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三)适应性原则。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应当与单位行业特点、特定的成本信息需求相适应。

(四)及时性原则。单位应当及时收集、传递、处理、报告成本信息,便于信息使用者及时作出评价或决策。

(五)可比性原则。同一单位不同期间、相同行业不同单位,对相同或相似的成本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和依据等应当保持一致,确保成本信息相互可比。

(六)重要性原则。单位选择成本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应当区分重要程度,对于重要的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应当力求成本信息的精确,对于非重要的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可以适当简化核算。

第九条

单位可以根据成本信息需求、成本核算对象等确定成本核算周期,并按照成本核算周期等编制成本报告,全面反映单位成本核算情况。

第二章

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条

单位应当根据其职能目标、所处行业特点,以及不同的成本信息需求等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一条

单位可以多维度、多层次地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二条

单位按照维度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主要包括:

(一)按业务活动类型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

(二)按政策、项目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

(三)按提供的公共服务或产品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三条

单位按照层次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主要包括:

(一)以单位整体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二)按内部组织部门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

(三)按业务团队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四条

单位为满足成本控制需求,可以以业务活动类型、项目、内部组织部门等作为成本核算对象;为满足公共服务或产品定价需求,可以以公共服务或产品作为成本核算对象;为满足内部绩效评价需求,可以以项目、内部组织部门、业务团队等作为成本核算对象;为满足外部绩效评价需求,可以以政策和项目、单位整体等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第三章

成本项目和范围

第十五条

单位应当根据成本信息需求设置成本项目,并对每个成本核算对象按照其成本项目进行数据归集。

成本项目是指将归集到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按照一定标准划分的反映成本构成的具体项目。

单位可以根据具体成本信息需求,按照成本经济用途、成本要素等设置成本项目。

第十六条

单位成本项目的设置,应当与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中“加工物品”“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等科

目的明细科目保持协调。

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在本条前款规定的成本项目下设置进一步的明细项目或进行辅助核算。

第十七条

不属于成本核算对象的耗费,不计入该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

成本核算对象为业务活动类型的,与单位开展业务活动耗费无关的费用,如资产处置费用、上缴上级费用、对附属单位补助费用等,一般不计入成本。

成本核算对象为单位整体的,单位负有管理维护职责但并非为满足其自身开展业务活动需要所控制资产的折旧(摊销)费用,如公共基础设施折旧(摊销)费、保障性住房折旧费等,一般不计入成本。

第十八条

为满足公共服务或产品定价需求开展的成本核算,应当在对相关成本进行完整核算的基础上,按规定对成本范围予以调整,如按规定调减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费用、有财政资金补偿的费用等。

第四章

成本归集和分配

第十九条

单位一般通过“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等会计科目,按照成本项目归集实际发生的各种费用,据此计算确定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

当成本核算对象为自制或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物品、建设工程项目、自行研究开发项目时,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规定分别通过“加工物品”“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会计科目,按照成本项目归集并结转实际发生的各种费用。

第二十条

单位应当根据成本信息需求,对具体的成本核算对象分别选择完全成本法或制造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

完全成本法,是指将单位所发生的全部耗费按照成本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方法。成本核算对象为单位整体、主要业务活动的,可以采用完全成本法。

制造成本法,是指只将与产品制造或业务活动有联系的费用计入成本核算对象,不将单位管理费用等向成本核算对象分配的方法。成本核算对象为公共服务或产品、项目、内部组织部门、业务团队的,可以采用制造成本法。

第二十一条

单位所发生的费用,按照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方式不同,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是指能确定由某一成本核算对象负担的费用,应当按照所对应的成本项目类别,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

间接费用是指不能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费用,应当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或方法分配计入各个成本核算对象。

第二十二条

单位应当根据业务特点,按照资源耗费方式确定合理的间接费用分配标准或方法。

间接费用分配标准或方法一般遵循因果关系和受益原

则,将资源耗费根据资源耗费动因分项目追溯或分配至相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如根据工作量占比、耗用资源占比、收入占比等。

同一成本核算对象的间接费用分配标准或方法一旦确定,各期间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动。

第二十三条

单位应当根据其职能目标确定主要的专业业务活动,作为基本的成本归集和分配的对象。

第二十四条

单位内直接开展专业业务活动的业务部门所发生的业务活动费用,如直接开展专业业务活动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用、开展专业业务活动领用的库存物品成本、业务部门所使用资产的折旧(摊销)费用等,应当区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归集、分配计入各类业务活动等成本核算对象。

第二十五条

单位内为业务部门提供服务或产品的辅助部门所发生的业务活动费用,应当采用合理的标准或方法分配计入各类业务活动等成本核算对象。

辅助部门之间互相提供的服务、产品成本,应当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交互分配。互相提供服务、产品的成本较少的,可以不进行交互分配,直接分配计入各类业务活动等成本核算对象。

第二十六条

单位本级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开展管理活动发生的单位管理费用,如单位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发生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资产折旧(摊销)等费用,以及由单

位统一负担的费用,可以根据成本信息需求,采用合理的标准或方法分配计入相关成本核算对象。

第二十七条

成本核算对象为公共服务或产品的,可以合理选择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方法进行成本核算。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行业事业单位(如医院、高等学校、科学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具体指引等,应当由财政部遵循本指引制定。

第二十九条

行政单位、参照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非行政事业单位主体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可以参照执行本指引。

生的制造费用在开工月份第三十条

本指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指引自202_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成本核算对成本控制的作用

成本核算对成本控制的作用

(杨令梅)

成本核算是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成本的计划、考核、预测、分析等诸多控制工作,那么成本核算到底对成本控制有哪些作用呢,小编为你整理了以下七个方面:

(一)成本核算属于成本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1.成本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

2.成本核算属于成本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发生的各种的耗费都按照一定对象做出分配与归集,并计算总成本以及单位成本。3.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全面系统,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成本管理对促进企业增产节支、强化经济核算的力度,改进企业的管理,增强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十分重大意义。

(二)成本核算对于企业成本计划落实、控制成本水平以及实现目标成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成本核算的过程,能够如实反应企业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之中各项耗费,也是一个成本管理运行使成本信息可以更清晰反馈的过程,因此,成本核算对企业成本计划的实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标成本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能否正确的进行成本核算,直接关系到企业成本的计划、考核、预测、分析及改进等诸多控制工作

例如:某企业定的A产品计划成本是100元每件,准确计算出来的成本应该是100.3元,跟计划成本接近。由于会计人员工作的疏忽,将其中一种材料的单价用错,使得A产品的成本高估了10元,总经理在预测市场需求时,考虑到成本偏高,将没那么大的市场需求量。同时在做考核时,由于实际成本高出计划成本的10%,当期生产车间的有关人员的绩效也被考核了。所以说,财务人员能否正确的进行成本核算,关系到企业成本计划、考核、预测、分析及改进等诸多控制工作。

(四)便于有关部门制定产品价格和企业编制财务成本报表的依据。

例如:某企业定的A产品计划成本是100元每件,准确计算出来的成本应该是100.3元,跟计划成本接近。由于会计人员工作的疏忽,将其中一种材料的单价用错,使得A产品的成本偏低的10元,这样导致总经理在定价时,降低了10元的报价,这个订单有1万件,这样无形中就损失10万元。所以通过成本核算,可以计算出产品实际成本,可以作为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可以确定企业盈利的依据,便于有关部门制定产品价格和企业编制财务成本报表的依据。

(五)可以控制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费,从而做到增产节约、增收节支。例如:我们公司定的A产品的计划成本是100元,其中材料成本是70元,人工成本是20元,机器、电费耗费是10元。而我们实际计算出来的成本确实120元,其中材料成本70元,人工成本确占了30元,机器、电费耗费是20元,这样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是人工成本和机器、电费耗费增加了,这样就要去车间查找原因。车间找到的原因是这个月由于人员流动性较大,新招了好几名工人,新工人技术不娴熟,返工率高,造成人工成本偏高。由于这个月都是白天工人上班,用电正好都是高峰期,(大家知道的白天用电高峰期是晚上低峰期的3倍)这样也加重了机器、电费耗费成本。通过成本核算,与计划成本一对比,这样就可以发现问题,下个月就知道要在人工和电耗方面降低成本。

(六)通过在产品成本的核算,还可以反映和监督在产品占用资金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为加强在产品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和节约有效地使用资金提供资料。例如:通过在产品成本的核算,发现企业的在产品数量超过我们正常的水平,这样我们就要思考这些在产品所占用资金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我们企业管理当局就要制度一些提高资金周转和节约有效使用资金的措施。

(七)通过产品成本的核算计算出的产品实际成本资料,可与产品的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等指标进行对比,除可对产品成本升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外,还可据此对产品的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进行适当的修改,使其更加接近实际。例如:A企业原来某产品的标准成本是80元每件,通过成本计算,该产品成本变成了90元每件,通过查找原因,是因为改产品的主要原料涨价了,而且价格一直往上走的趋势,通过各部门讨论,决定对改产品的标准成本进行调价,调整为90元每件。

以上就是成本核算对成本控制的作用,在工作中我们要加强成本核算,做到数字准确、报送及时。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作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