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我区事业单位录用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编辑:寂静之音 识别码:12-843920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22 16:49:14 来源:网络

第一篇:我区事业单位录用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录用体制改革,保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透明公正

事业单位是我国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行事业单位实施公开招聘制度,是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是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对落

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国家人事部于202_年颁布实施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

为了把好用人“进口关”,真正把优秀人才吸引到事业单位中来,必须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招聘录用体制改革,从制度上规范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的程序和办法,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防止事业单位招聘中各种暗箱操作,权钱交易等行为,杜绝事业单位招聘中的各种腐败现象。

一、目前我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现状

为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素质,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环境,我区根据实际情况于202_年制定了《关于对区直及街镇事业单位缺编人员实行公开招聘的实施办法》,区直事业单位、部门属下事业单位以及街镇属下事业单位补充缺编人员都要实行“凡进必考”的制度。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实施以来,我区组织实施了多次教育系统、区直及街镇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工作,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为有志于报考事业单位的人员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不少优秀的人才被选拔补充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中,招聘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有效的防止了招聘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腐败问题,推进了我区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我区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也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比较优厚的工资待遇吸引了越来越多符合条件的报考者的同时,社会各界对事业单位招聘的关注度也在逐渐提高,这些对我区事业单位招聘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区事业单位实施公开招聘的时间比较短,各项招聘的制度还不够规范,招聘的方式方法依然尚待完善。为了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防止事业单位招聘中出现的腐败问题,保证招聘工作的公开透明,必须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招聘录用制度改革。

二、推进事业单位录用改革,构建监督与惩治并重的预防腐败体制

1.全面推行事业单位统一招考制度。开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是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和创新,是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要认真落实有关文件要求,提高认识,加强重视,对全区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都应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将街镇及区直事业单位人员的招录都统一纳入到区人事部门的管理,按照有关规定组织进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录取。把严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入口关,杜绝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2.严格增人报批相关工作。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含区直属事业单位)必须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领导职数限额内,根据岗位设置、人员空缺以及人员结构比例等情况制定招聘计划,并在上下半年的指定时间分别将招聘计划报区人事部门审核,由区人事部门统一汇总后上报区政府审批。根据批准的增人计划,用人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提交详细的招聘方案,并拟定招聘简章。人事部门要加强指导,让事业单位在制定招聘条件、方案时科学、合理、客观,避免用人单位设置过高条件或歧视性条款。既要体现用人单位的自主权,又要防止用人单位在考核过程中的随意性,避免考生和社会对考核结果公正性质疑。招聘简章经核准后,在有关人才网站和相关媒体上公开向社会发布。招聘公告发布时间距报名时间不少于15日,报名时间距考试时间不少于15日。

3.加强对考试程序的规范。应加强对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程序的规范和监管。在公开招聘的笔试中,招考岗位与报名人数的开考比例不能少于1∶3,个别岗位报名人数达不到开考比例的,要经过有关部门审核同意才能开考。为提高笔试命题的水平和公正性,有关部门可以将笔试的命题工作委托有关命题中心完成。组织、人事、纪检和公安等部门要联合制定有关保密措施,积极配合,做好试卷的接收、运送、保管和分发等工作,保证任何工作人员不能提前接触试题,严防考题内容外泄。在面试工作方面,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招聘岗位,自主制定面试题本,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人事部门制定的面试规则组织面试。与此同时,人事部门要加强面试工作的监督,保证面试程序要规范,面试方法要透明,面试结果要公开。面试主考官必须由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的一把手或分管领

第二篇:关于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关于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经区卫文体局党委研究决定,局机关组织部分同志赴我区医改基层就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行调研。

根据调研情况,形成了《关于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研报告》,供决策者们参考。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调研目的、范围

(一)目的。

调研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和人员体制改革情况。

通过调研,实地听取基层对医改的真实的想法、意见和建议。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进行跟踪。

(二)范围。

北京市昌平、通州、大兴、崇文、延庆和房山等6区(县),实地学习调研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所村卫生室。

二、学习调研准备工作和要求

(一)认真做好准备工作。

为了做好这次学习调研,达到预期目的,学习调研小组进行了集中研究和认真分析,做了充分准备:一是将调研小组改为学习调研小组,重在学习、向基层、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同志请教。二是制定《调研方案》,明确调研目的和要求。三是要带题目、带政策、带感情,与基层的一线同志直接见面。四是要根据学习调研内容,提前学习了解相关政策。五是从严要求,自己解决交通和吃饭问题,学习调研中不让人陪同,吃饭不陪同,学习调研活动不宣传、不合影、不干扰基层正常工作和群众正常生活。

(二)要求。

在方式上: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调查、入户走访等方式。在方法上:与基层同志座谈时,先不谈工作,先谈当地情况、当地习俗和家庭生活等,让基层同志不把我们当成是领导而当成是朋友、不把我们的到来是检查工作而是认为来与他们共同研究探讨问题。在做法上:为了拉近与基层同志之间的距离,我们采取请教问题、畅谈想法等方式,多问为什么、多问怎么办,深入地了解到了基层同志心里的真实想法。

实际进行学习调研中,对学习调研小组人员提出的要求是:不提职务,不摆架子,放下身子,强调学习,多问怎么想,多问怎么办。对参加座谈的医务人员、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群众的做法是:让他们发发牢骚,唠唠家常,多提意见,多说困难。

三、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北京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总体情况。国家307 省级177

据向北京市了解,202_年12月25日,北京市正式启动实施社区常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措施启动之初,就覆盖了184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的1830所,机构覆盖率达99%;同时,从全国310个药品生产企业集中采购了312个品种、923个品规的药品,这些药品成交价较202_北京市医疗机构药品招标采购价平均下降了21%,并一律取消了药品15%的加价,仅此一项,就较上一为社区群众让利3亿元左右。202_年下半年,北京市对社区卫生服务药品(零差率)集中采购进行调整增补,将《202_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药品(零差率)集中采购成交品种目录》中的零差率药品扩充为328种1024个品规。

202_年8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正式启动实施,同时公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随后,北京市立即组织相关单位专门召开会议,要求按照全面落实、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原则,在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并做到四个全部:一是将国家307种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全市社区药品零差率销售目录;二是全部纳入医保报销,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三是全部实行统一招标、全品种网上采购;四是全部实现统一配送,确保基本药物供应充足、及时。

202_年10月,按照差比价规则,北京市对涉及的169种药品的767个剂型规格药品补充公布了暂行零售指导价格,确保国家指导价从10月22日起得到全面执行。同时,北京市开展了价格专项检查,未发现推迟调价的情况,药品市场总体反映比较平稳,价格秩序良好。

202_年12月初,北京市正式启动了202_年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本次集中采购全面实行政府主导、以市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努力实现“三转变(即:由六组各自采购向全市集中采购的转变,由中介机构组织实施向政府主导实施的转变,由使用不同中介机构的营利性平台向政府建立的非营利性平台转变)、四统一(即:统一组织,统一平台,统一价格,统一监管)、五体系(即:药品安全、质量准入评价体系,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购销服务和信用体系,医疗机构用药监控体系,集中采购监督管理体系)”。同时,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结合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实际用药需求,在目前社区零差率药品的基础上,补齐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并在全市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零差率销售。本次集中采购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生产企业直接投标,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配送企业集中度,引导建立了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送体系。预计年采购量达180亿元,通过集中采购,每年可为患者让利26亿元,进一步减轻患者药品费用负担。

经过近3年的实践,北京市社区常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减轻了群众负担。全市统一的社区零差率药品,共有328种1024个品规,均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低端药品,平均零售价格比大医院低30%左右,占基层全部用药费用的70%以上,次均门(急)诊药品费用从92.12元下降到80.87元;二是缓解了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社区卫生机构日均门(急)诊量由202_年的2万余人次上升到目前的6.5万人次;三是初步形成了城乡统筹的零差率药品购销管理体系和统一配送体系。

(二)学习调研中了解到基层反映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和有关建议。

1.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零差率药品配备的整体比例不高。从我们学习调研的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配备情况来看(见下表),零差率药品的配备整体比例不高,占药品总量的一半左右(51.5%)。

为了降低患者就医用药费用,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用药需求,建议在配备307种基本药物的同时,增加治疗多发病、常见病的药品,并明确规定实施零差率销售。<?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2.零差率药品采购和配送平台有待进一步完善。零差率药品采取“通用名+商品名+规格”的采购方式,致使供货厂商单一;采购系统中没有即时反馈缺货信息,容易出现临床急需但零差率药品断档的情况;药品配送企业的服务有待加强。如:大兴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采购药品时,只能在一周内规定的时间(一般为周一和周四)采购,而且一些零差率药品常常无缘无故断货好几个月,还没有可替代的零差率药品,迫使医院不得不为患者使用价格高、疗效相同的非零差药品,增加了患者就医费用。

建议在药品招标采购中使用药品通用名,在同种通用名的药品中可以选择不同品规的生产厂家。在采购平台上增加“药品库存量”项目,使采购单位能及时了解药品库存情况,根据药品使用的缓急选择采购途径。零差率药品供应企业和配送企业最好能分别选择两家以上(可比照非零差率药品的采购和配送模式),这样有利于展开竞争、提高服务质量,一方面便利了医院,另一方面更是让患者得到实惠。

3.个别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配备的零差率药品包装质量得不到保证。我们了解到,个别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配备的少数零差率药品包装质量较差,有时甚至影响到药品的正常使用。但药监部门将检查重点放在医疗卫生单位,还缺少对零差率药品供货商和配送企业的监督检查,出现问题总是追究医疗卫生单位责任,缺少对问题源头的核查处罚。

建议药监部门从源头入手抓起,进一步加强对零差率药品供货商和配送企业的监管,更好地保证零差率药品的包装质量,真正使零差率药品让医院用得安全,病人用得放心。

4.城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配备零差率药品以来,患者就医费用逐年下降。学习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城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门诊人均处方费用在逐年降低。如:通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人均处方费用202_年为78.38元,202_年为74.25元,202_年1-11月份为66.91元,较202_年下降15%;大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人均处方额202_年为108.72元202_年为102.19元,仅较202_年下降6%(202_年暂无数据)。

5.山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配备零差率药品以来,患者就医费用明显下降,农民看病就医积极性显著提高。延庆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处深山区,该中心配备零差率药品以来,零差率药品价格较以前下降15%,由于该中心配备的零差率药品占全部药品总数的71%,该乡居民对医疗费用的降低有较明显的感觉。而且随着就医费用下降,农民就医积极性显著提高。

6.山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配备零差率药品以来,原有乡村医生收入有所减少。山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配备零差率药品以前,深受农民欢迎的乡村医生收入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政府补助,北京市统一给每位乡村医生每月800元的补助(房山区在此基础上增加700元,达到每月1500元);二是通过药品的差价。但在实施配送零差率药品后,由于村医无法开零差率药品(没有机打发票,新农合不能报销),很多农民都到村里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或乡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拿药了,不仅便宜,还能通过新农合报销,乡村医生收入较以前有所减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村医的积极性。

建议进一步增加对乡村医生的补助,更好地调动其为农民服务的积极性。

7.实行“收支两条线”后,大部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存在以收定支现象,限制了发展。为了改革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突出其公益性质,202_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常用药实行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疗、药品等所有收入全部上缴区(县)财政专户,支出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工作人员待遇由财政予以保障。

学习调研中,部分单位提出,实行“收支两条线”对于稳定机构基本运行和发展,特别是稳定医护人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许多医护人员反映,现在再也不用为如何创收伤脑筋了,现在天天琢磨的是要如何让老百姓花最少的钱看好病,如何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学习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收支两条线”实施也带来一些问题,主要是在核定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支出时实行按定额支出,距离实际支出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学习调研小组认为部分地区“收支两条线”有以收定支的做法,即按照机构上缴收入情况核定安排支出,这样做的弊端是让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不得不为了运行和发展,将主要精力放在创收上,不断增加群众医药费用负担,重蹈城市大医院的覆辙,背离了医改的目的。学习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财政状况好的区(县),能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方面给予适当补贴(但不是经常);财政状况差的区(县),安排的支出和标准差距更大,影响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同时也限制了单位自身建设和发展,如:一些单位电话费定额拨付,个别单位救护车汽油费也是定额拨付,导致救护车无法进行正常运驶。

建议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投入,不能局限于机构上缴的收入,要建立稳定财政支出和定额标准支出增长机制,让基层医疗机构不要再去搞创收,要把精力放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上,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

四、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

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以“落实医改任务,提高服务水平,改进医德医风,增进人民健康”为实践载体,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认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目前,学习调研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分析检查正在有序进行,整个活动行业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一)高度重视,认真准备,不断加强行业指导。

1.认真做好组织和思想准备。参加北京市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共有12个区县的651个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另6个区县医疗卫生单位已经参加了全市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其中,基层党组织476个(其中:党委17个、党总支27个、党支部432个),党员8782人。按照北京市委和我部的要求,北京市卫生局迅速成立了局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小组,由局长担任指导小组组长,并相应组建了办公室和巡回指导组。同时,统一各级党员思想认识,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卫生行业指导意见,编印、下发了具有北京医疗卫生特色的辅导材料4种256份,内容包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材料、“首都十大健康卫士”风采录、北京市卫生局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典型事例选编、北京市卫生局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服务品牌等,深受区县的欢迎和好评。

2.把握工作原则,增强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在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北京市卫生局牢牢把握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主要原则和具体目标,增强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并提出了以下工作要求:

一是要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以“党委领导、系统指导”为原则,在区县委领导下,对于在各个阶段卫生系统重点抓什么给予行业上的指导。二是面对基层医疗单位多,党员分散、数量少的特点,要分层次、有重点地组织学习。三是积极开展内容丰富的专题活动,并以此为载体,让基层党员参与进来,通过参加活动受教育。四是研究确立主题,既要与卫生工作紧密相关,又要通俗易懂、深入人心,并贯穿于每个阶段。五是积极学习卫生系统推出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并努力在临床医生、护士、专家中挖掘、培养、树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型,引领全市的学习实践活动;六是要加强宣传报道,做好内部学习氛围营造、外部信息报道;七是要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要把第二批和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活动取得实效。

3.深入基层单位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为推进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发展,市卫生局行业指导小组组长、副组长都建立了基层单位联系点。指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通过调研走访区县卫生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营医疗机构等单位,了解学习实践指导工作开展情况;召开党员座谈会,了解学习实践的工作效果;针对区县提出的问题和困难,进行现场交流和探讨。各区县指导小组也纷纷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截至目前,区县指导小组的负责同志确定联系点100个,带队深入基层单位开展学习情况调研330人次。

(二)结合实际,创新载体,学习实践活动行业特色鲜明。

1.开好“两会”,认真查找突出问题。各区县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深入学习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开展谈心活动的基础上,集中召开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各党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查找问题,深入剖析,力求实效。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作为工作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通过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进一步提高了卫生系统各单位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发现了医院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增进了领导班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为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延庆县卫生监督所提出民主生活会要念“全、透、实、动”四字真经。即,全员参与,吃透文件精神,事实求是分析问题不回避,主动、行动,既要主动,也要行动,应改尽改,能改快改。

2.解决难题,推进基层卫生工作有声有色。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学习实践活动与强化“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宗旨意识、推动深化医改各项重点任务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设、改善医德医风和提升行业形象有机结合起来。各单位努力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医疗卫生工作结合起来,边学边改,让百姓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的效果。全市18个区(县)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其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政府按人均25元/年的标准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和常用药品15%的差价补偿。社区常用药品实行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药品价格总体下降30%以上,零差率药品占全部销售药品的60%以上,今年又进一步增加了零差率药品品种(达到328品种、1024个品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作为基本服务平台,建立以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和预防保健人员组成的服务团队。实行分片包干、主动、上门服务,推行“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社区卫生工作新模式。服务团队配置社区“健康通”手机,实现了24小时医疗卫生咨询指导服务。儿童保健、计划免疫、慢病管理、无保障老年人体检、妇女“两癌”筛查、甲流防控、免费流感疫苗接种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城乡居民。房山区卫生局针对农村居民提出的看病报销不便问题,已建立60个社区门诊卫生直报点,实现农民看病实时报销。

3.弘扬医德,惠民活动深入民心。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带动党员干部群众下社区、知民情、解家难,“内抓医疗质量、改善医德医风;外树良好形象、打造满意工程”使学习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切实得到实惠。平谷区马坊镇卫生院开展了“优质服务健康送进千万家”活动,针对部分患者不方便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问题,推出零距离服务,成立了由医师、检验师、药师和健康科普讲师组成的“医疗保健便民服务队”,把服务阵地延伸进村,送医、送药、送检、送健康到百姓家中。

(三)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北京市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牢牢把握“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党的建设和自身建设。

1.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北京市各区县卫生局纷纷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努力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同时,各区县卫生局积极帮助民营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党组织。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对符合组建党组织条件的民营医疗卫生机构,主动帮助组建党组织。

2.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强化组织功能,增强组织活动。学习调研中了解到,昌平区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动带领辖区民社办医疗卫生单位党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一起剖析本地区医疗状况,找出制约发展的共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共谋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同时,每月都为在当月过生日的职工集体庆祝生日,并为每位过生日的职工都发一本由中心领导签名寄语的励志书籍,定期交流学习体会。

3.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理念和活动方式,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和培训,激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各区县卫生局党委结合党员干部的岗位特点,拓宽培训途径,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实效性;结合党员干部的思维特点,创新培训手段,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参训人员的主动性。支部书记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基层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深度,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科学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各区县把加强支部书记学习培训、开展支部书记上党课活动作为提高支部书记思想理论实践水平的关键环节和首要任务认真抓好落实。延庆县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落在大山深处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共有14名职工、7名党员,党支部多次被县卫生局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他们立足中心实际,创建了“崇德竞技”的医院文化,因势利导开展党员教育:急救站24小时备战,又苦又累,他们教育职工“不抛弃、不放弃、不嫌弃”,出色完成急救任务。针对医护人员不会和病人沟通,他们开展“治病先治心、心无处不在”、“人活一口气、看病调气机”的教育,拉近医患距离。及时、有效的引导、教育,使医务人员扎根山区,保障深山农民的健康。

4.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和组织党员勇挑重担,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更好地发挥党员在工作中的表率和带动作用。房山区周口店乡卫生院开展党员先锋岗,让党员亮出身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五、学习调研中了解到基层医务人员和社区群众的其他一些想法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反映,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形成(新建、转制等)、规模、设备、人员配备、医疗技术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诊疗项目不要搞一刀切,对于社区群众有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能力开展的诊疗服务项目应适当放宽限制。

(二)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出,社区居民需要的部分药品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级别低的限制而不能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出,居民不得不到大医院就医。医保药品规定限级使用,哪级医院能开什么药,医保药品目录里都有明确的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我国实行的医院分级标准中的级别比较低,能够向老百姓提供的药品种类比大医院少,有些治疗常见病的限级药,社区服务中心不能使用,成为老百姓到社区医院就诊的限制。有些非零差率药品只能到大医院拿,又远又不方便。同时,缺少医疗设备和全科医生医疗水平有限等问题也使得很多社区居民经常为小病不得不舍近求远,频繁地往返大医院。

建议不要采取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级别“一刀切”的用药方式,而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诊医生的职业资格水平为标准。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普通医生等不同级别的医生可开不同范围和级别的药品,高水平的医生在大医院出诊能开出的药,在社区医院出诊也同样能开出。一方面在能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老百姓用药有了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能吸引更多高水平的医务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成切实为老百姓服务的医疗机构。另外,要完善和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大医院的的双向转诊机制,明确转诊双方的责任和规范做法。

(三)学习调研中,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反映存在人员编制短缺、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工作发展受限、待遇不高和部分单位地处偏远等原因,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医务人员;而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没有随服务人口的增加而同步增加,大部分中心的人员编制仍停留在90年代的水平,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仅1个人,很难有休息的时间,医务人员压力巨大。现在的乡村医生基本上还是五、六十年代培训的那一批,年龄偏大,基本上在60岁以上,由于农村条件艰苦和村医待遇偏低等不利因素,始终无法补充进“新鲜血液”,这一支深受老百姓信赖的乡村医疗服务队伍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

建议加大对单位现有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可尝试与当地大型公立医院达成人才联合培养的协议,以强带弱;增加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人员编制;进一步探索吸引医学人才服务社区的长效机制,提高医务人员待遇,使居民享受到更好、更便捷的医疗服务。同时,重视对乡村医生的培养,特别是对当地愿意从事医疗服务人员的培训,可适当降低门槛,大幅度提高待遇,使乡村医生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

(四)不断加大卫生系统正面宣传力度。学习调研中,医务人员反映,社会舆论对卫生工作的正面宣传弱于负面报道,普遍感到压力大。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服务区域内知名度不高,不少居民“大病小病都跑大医院、拿药打针才进社区”。究其原因,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疗水平相对大医院偏低,缺乏患者的充分信任;但更重要的是宣传不到位,患者脑中社区只能打针输液的观念根深蒂固。

建议加大对卫生工作的正面宣传报道,增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宣传力度,突出宣传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拳头科室、知名大夫。以“能治病、花费少”为突破口,把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看病治病的医疗作用放在首位。可采取悬挂宣传广告、发送宣传单、播放公益广告等形式,使社会更好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五)上门诊疗规范亟待建立。上门诊疗是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开展的一项便民活动,也是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突出特色和优势,主要服务于年老体弱或因身体不适而不便出门就医的居民。学习调研中了解到,医务人员对上门诊疗的形式有些顾虑。家庭环境不是符合规定的诊疗环境,诊疗过程中出现了病情加剧甚至危急的情况,不能及时对病人施救;而且,上门诊疗缺乏有效的规范,在出现诊疗意外时,医务人员没有免责的依据。

建议尽快制定上门诊疗的规章制度,更好的维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权益。

(六)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手写的“健康档案”达不到指导诊疗的作用,容易变成“死档”。按照相关规定,居民健康档案应统一存放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时,调取并查阅居民健康档案,及时记录、补充和完善健康档案。这一措施可实时监测辖区内居民健康的动态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对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医疗和康复等服务。学习调研中,部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反映在开展诊疗时,特别是在患者较多的情况下,很难及时调取并查阅居民健康档案,更没有时间补充和完善健康档案,只能利用下班后或休息时间来完成,增加了医务人员很大的工作量。此外,患者到上一级或者其他医疗机构就医时,健康档案也不能及时或无法更新。

建议逐步推行标准化电子健康档案,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应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以及传染病报告、免疫接种、妇幼保健和医院电子病例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起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七)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标准,座谈中一些单位和人员提出,改革要多考虑地方的实际情况,既要规范,也要给地方一定的空间。关于社区建设,建设标准有了,但社区内部的科室设置、人员配置、设备配置等标准没有,新建设的有,但以前转制过来的怎么办(有的是以前县、区医院转制过来的,明显高于规定的标准)。

(八)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座谈中有的通知提出,社区要发展,增加投入很重要,但关键还是要靠人才,社区好的医生大有人在,但人员老化是主要问题。社区坚持在这里干,是热爱这个工作,有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有的常年工作在社区的老医生说,能留在这里还是群众信任,这么多年对医院和患者都有了很深的感情。社区卫生发展到现在很不容易,社区就是解决老百姓眼前的困难和问题,让老百姓得实惠。目前,当务之急是要提高社区卫生机构人员的整体素质,不仅是医疗技术水平,还有医德医风,让更多的群众信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靠医疗服务技术、也要靠热心、爱心。有的同志提出,培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人才要实现本地化。

(九)社区居民的一些想法和看法。学习调研中,社区居民谈到,社区有好医生是社区群众的福,也是社区服务中心的福气,愿意到社区卫生机构看病,一是小方能看大病,二是等待时间短,三是便宜,四是态度好,五是还能给健康教育。一些居民说,现在已经进入老年社会,社区很多都是老年人,发展社区卫生是党和政府关心老年人的具体举措。

(十)其他。在座谈中,一些社区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还提出,希望解决目前社区医务人员不同区、县待遇差别大的问题,解决执业资格的问题。同时,许多社区卫生机构更希望上级部门多到基层了解情况,多交流、多沟通,多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几点思考

(一)经过基层学习调研,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磨练了意志,亲身感受到了基层同志的艰辛,深刻领会了部党组要求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学习调研的良苦用心。经过学习调研,有了四点明白:一是明白了年轻同志思想作风还需进一步锤炼,要时刻清醒地认识到,不管形势和任务发生怎样的变化,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要时刻把自己摆到公仆、学生的位置上,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真心诚意为群众服务。二是明白了深入基层是年轻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和“必修课”。年轻干部一定要扑下身子、沉下心去,经常深入基层,到群众中去,在思想上尊重群众,从感情上贴近群众,充分倾听群众呼声,竭力关心群众疾苦,把服务工作做实、做细。三是明白了年轻干部要重视人生观、世界观的改造,把完善人格和加强党性锻炼结合在一起。四是明白了年轻干部加强学习的重要性,要不断充实自己,学好业务知识,更要重视提高理论水平。

(二)在与基层同志和社区居民的交往中,学习调研小组一致认为,增进了理解,建立了友谊,并从他们身上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强不息的发展意识和进取精神,经历了一次难得的锻炼,进一步增强了自身为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心和决心。同时,通过学习调研,小组同志认为,地方在解决困难和问题也有很多的好主意、好经验、好办法、好思路,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靠地方,要相信地方的能力、水平,同时要加强指导和帮助,对于其中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要给予充分肯定和支持,及时总结完善,形成理论和政策,有些还可以完善后进行推广。

(三)通过学习调研,学习调研小组认为,做好今后工作要更加注重政治理论学习,校正人生追求,激发工作动力,明确奋斗目标,形成正确思维方式,提升认识问题的高度。要加强业务学习,熟悉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从处里、司里、部里的情况,到全国情况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政策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就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进行政策的宣传和帮助基层同志答疑释惑。研究考虑问题,要有大局意识和长远意识,要从维护群众利益、让群众得实惠分析、考虑和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卫生行业自身特点、优势和不足,激发地方的潜力,发挥地方积极性、创造性,帮助地方切实解决实际困难。

(四)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以北京为例,山区的医疗就诊环境、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医疗装备水平与城区相差较大,在全国范围内,差别可能就更大,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区域发展不平衡,对相对落后的地区给予更多的支持。

(五)在今后的学习调研中,要更注重方式、方法。学习调研小组认为,在实地调研中,不但要看文字材料,还要运用“眼、耳、心”去分析、解决问题:从内因入手分析问题,在调查研究中解决问题。同时,更主要的是学会如何尽快与基层同志打成一片,这样才能听到真话、看到实情、交到真心。

(六)建议多组织机关同志去基层学习调研、了解情况。

(以上情况,仅代表学习调研中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个人观点和学习调研小组人员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三篇:财税体制改革调研报告[范文模版]

财税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一)“十二五”时期财政收支总量、增幅取得新突破。“十二五”时期,财政工作经历了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严峻挑战,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财政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坚持在困境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突破,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县委、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1X 年-201X 年累计完成财政收入 110.56 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3.86 亿元,基金预算收入 56.7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 201X 年的 7.5 亿元增长到 201X 年的 13.81 亿元(预计),年均增幅 15%以上,财政收入增幅位居全区各县区前列。随着财政收入规模的不断壮大,财政支出规模也逐年上升。201X 年-201X 年累计完成财政支出 177.42 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20.9 亿元,基金预算支出 56.52 亿元。财政支出从 201X 年的 24 亿元增长到 201X 年的 52 亿元,年均增量 7 亿元,年均增幅 20%以上。

(二)201X 年 1-11 月财政收支情况。1-11 月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385225 万元,同比增长 51.23%。其中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8733 万元,占预算任务的 93.22%,同比增长 16.43%;政府性

基金收入完成 256492 万元,占预算的 169.97%,同比增长77.92%,预计可完成今年收入目标任务。同时相关部门及时把握政策,主动捕捉项目信息,时申报项目,继续抓好节能环保、“一事一议”、特色小城镇中心村及棚户区改造、交通及城市基础建设项目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补助等政府投资大、社会效益明显的项目资金争取工作,截止目前已到位 17.8 亿元,全年力争项目资金 20 亿元,增长30%。

(三)201X 年 1-11 月政府融资情况。为了解决重点项目建设、兑付农户征地补偿款及归还银行贷款等资金不足的困难,通过融资平台向金融机构贷款,努力提高融资工作实效,全力争取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截止目前到位贷款 28.8 亿元。积极申请自治区政府债务置换资金,截止目前三批共到位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资金 514822万元。

(四)201X 年 1-10 月各项存、贷款情况。截止 201X 年 10 月底,永宁县辖区内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 103.19 亿元,同比增长 4.41%。辖区内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 118.63 亿元,同比增长 4.55%,其中长期贷款余额 55.18 亿元,短期贷款余额 60.46 亿元,行政事业及企业贷款余额 73.59 亿元,基本达到货币政策与地方经济发展目标的融洽统一。

(五)“四个清理”专项行动开展情况。按照银川市的统一部署,从 3 月至 6 月下旬,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地方政府债务清理、政府存量资金清理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理四个专项行动,清理结果为:

一是闲置土地清理方面:

对认定的 7 宗部分建设土地,下发限期开工通知,按期进行开工建设;对认定的因征地拆迁、规划调整等原因造成的 9 宗土地闲置(面积为 933.48 亩)。按照《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的相关规定,我县与用地单位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充协议,重新约定了开工、竣工时间。

二是政府债务清理方面:

截至 6 月 30 日,全县共有 36 个单位上报了政府债务,上报总额共计 1799009.52 万元,其中,银行贷款共计 346290 万元,涉及 9个单位、部门;地方政府债券(含国债转贷)33071.28 万元,涉及 1个单位;外国政府贷款 3013.6 万元,涉及 1 个单位;企业债81976.37 万元,涉及 5 个单位、部门;应付工程款 1334658.67 万元,涉及 29 个单位、部门。通过全面清理和核查,真实、完整地反映了政府债务的总体情况。

三是政府存量资金清理方面:

截至 6 月 30 日,核查清查工作结束,全县 133 个账户余额为88511 万元。依据核查情况,全县各单位账户按原用途继续留本单位使用金额 18903.8 万元,财政收入上缴财政金额 16.4 万元,财政拨款资金结存退回财政国库金额 264.8 万元,财政专户余额为 7221 万元,贷款户 62105 万元。依据核查情况,县财政已将拨款资金结存应退回财政国库金额 264.8 万元全部收回统筹安排。其余资金继续按原用途留用。

四是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理方面:

截至 6 月 30 日,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实有固定资产价值达67962.19 万元,其中土地、房屋及构筑物 34728 万元,通用设备16160 万元,专用设备 12451 万元,图书、档案类 459.3 万元,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3638.35 万元,文物和陈列品 194 万元,无形资产 334 万元。通过清理核查,我县固定资产盘亏 7863 万元,其中土地、房屋及构筑物 202_.8 万元,通用设备 3539.9 万元,专用设备 1429.1 万元,图书、档案类 34.18 万元,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705.8 万元,文物和陈列品 2.27 万元。

(六)推进财税体制机制改革情况。

一是为促进全县经济健康发展和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出台了《永宁县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我县实际建立综合治税“三

个一”工作机制,主抓七项重点工作,形成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长效机制。

二是为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顺利开展,出台了《永宁县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暂行办法》及《永宁县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已下发各单位执行。

三是推行国有资产动态管理,开展经营性资产专项整治,建立设施园艺贷款清收工作长效机制,截止目前共收回设施园艺贷款本金857.37 万元,利息 162.04 万元,本息合计 1019.41 万元。

二、财税工作运行情况分析 一是我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所占比例较小(截止 11 月底为 66.57%),税源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一方面从行业角度看,房地产建筑业税收比重进一步加大,占总体税收收入的 80%以上,另一方面从政府协税角度看,收入比重也在加大,占总体税收收入的39%。

二是定期召开的综合治税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收效果明显。

三是财政部门加强对非税收入、国有资产收益的监管,截止 11 月底,完成非税收入 4.3 亿元,超收 2.3 亿元。

四是全县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小微企业、“三农”和民生等薄弱环节发展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存款、贷款持续增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财政收入质量不高。受宏观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我县支柱产业减收严重,特别是房地产业成交萎缩,造成税收增长乏力。我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所占比重较小(截止 11 月底为66.5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主要靠非税收入拉动,非税收入所占比重较大(截止 11 月底非税收入为 4.3 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33.43%)。今年我县虽能完成今年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目标任务,但收入质量不高,可用财力较少,造成年初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不能及时保障到位。

二是偿债压力较大,国库资金调度困难。由于历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贷款逐步到期,还本付息压力困扰着财政工作正常运行,加之兑付农民征地拆迁安置等支出无资金来源,维护稳定任务较重,今年还本付息等支出占用大量国库资金,造成部分中央和区市专项资金不能及时拨付,加之上年结转专项资金数额较大,造成财政支出矛盾突出。四、201X 年财税体制改革工作思路(一)培植财源抓增收。

一是配合税务部门,积极培植财源,切实加强征管,确保应收尽收,不断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对水资源费、排污费、人防费、交通罚

没等非税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形成税收和非税收入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 201X 年增长 7%。

二是对全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从立项开始进行跟踪服务,实施优惠政策促进新开工项目加快建设速度,尽快形成有效税源。

三是继续加大项目和资金争取力度,及时把握政策,主动捕捉项目信息,配合相关部门及时申报项目,继续抓好节能环保、“一事一议”、特色小城镇中心村及棚户区改造项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补助、交通及城市基础建设项目等财政投资大、社会效益明显的项目资金争取工作,增强县级可用财力,支持全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力争 201X 年比上年增长 20%以上。

四是落实各项支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设立小微企业发展专项基金、科技后补助资金、创业就业担保基金等各类基金,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涵养有效税源,支持鼓励全民创业就业。五是设立永宁县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加快推进各行业快速发展。建议以永宁县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为平台,县财政每年注入 1 亿元(三年共计 3 亿元),委托一家商业银行,引入社会资本,放大若干倍,作为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同时对现有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扶贫产业扶持基金、妇女创业基金、劳动就业创业基金、木兰村村级互助基金等各类基金进行整合,设立若干子基金,聘请先

进经营管理团队,提高运营效率,为全县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担保。

(二)完善制度抓征管。

一是为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破解由于经济下行影响导致财政收入增长缓慢的难题,根据《永宁县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实施方案》,继续深化社会治税工作,建立综合治税“三个一”工作机制,主抓七项重点工作,实现“政府领导、部门共管、财税主办、社会参与、司法保障、信息化支撑”的综合治税新格局,形成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

二是制定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动态管理制度。将原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统计报表系统由单机版升级为网络版,改变以前年底集中报送为即时报送,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行网上填报、统计,实现实时检查,实时更新,随时监控各单位的固定资产变化情况。

三是完善建立经营性资产管理制度。明确经营性资产管理主体,完善建立经营性资产统一管理、公开招租制度,出租价格、出租期限等,严格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执行,防止经营性资产随意出租出借,甚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同时,加强经营性资产收入管理,做到经营收入应收尽收,及时、足额上缴国库。

四是研究制定政府性资金竞争存储管理办法。加强政府性资金管理,规范各部门在金融单位存储资金的行为,探索建立政府性资金引导银行信贷资金投放的激励机制,全面提高政府性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三)搭建平台抓融资。为进一步增强我县投融资能力,更好地发挥融资平台公司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融资、建设、经营的引领和主导作用,对我县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组建政府经营性平台公司,实现国有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风险资本的有效结合,进一步拓宽融资通道,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1、划分三大类资产。根据我县债务系统锁定的债务及“四个清理”专项行动中的国有资产清理结果,将所有债务和资产对应划分为非经营性资产(如学校、医院、城市公用基础设施、道路、水系、林地等资产)、可转换经营性资产(如城市综合管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路灯维护、绿化管护等资产)、经营性资产(如国有土地、增减挂钩土地、黄河公路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小城镇中心村配套营业房、新建学校、医院等资产)三大类。

2、组建五个平台公司。

一是组建两个经营性资产公司,对经营性资产进行经营管理,发挥国有资产经营效益,解决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问题,同时为控股公司新的融资模式提供有效担保。

二是组建一个可转换经营性资产公司,将所有可转换经营性资产及对应的债务全部纳入该公司管理,通过 PPP 经营模式,进一步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将经营效益前置,解决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的局面。

三是组建一个非经营资产管理公司,将所有非经营性资产即对应的债务全部纳入该公司管理,负责非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并承接政府现有债务。

四是组建一个国有控股公司,从银川市收购一个国有控股公司,将以上四个公司的有效资产以股份的形式全部纳入控股公司管理,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私募债券、项目收益债等融资手段奠定基础。

3、建立六个偿债主体。

一是以新组建的五个公司作为五个偿债主体,分别就各自资产和债务,承担各自相应的债务,在正常经营条件下,自身作为偿债主体承担相应的债务,如遇中央、自治区等上级政府债务化解时,自动纳入政府债务,进行化解。

二是县财政作为另外一个偿债主体,将以上五个公司新增债务报请政府,政府经人大决议后批复列入财政预算管理,为五个新公司融资提供偿债保障。

(四)规范市场防风险。严格执行新《预算法》,硬化预算约束,切实推进财税管理制度改革。

一是严格执行新《预算法》,推进财政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细化财政预算编制,减少财政代编预算规模,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人代会批准的预算,切实做到“先预算后支出”、“无预算,不支出”。同时加强对全县财政干部、各预算单位领导及财务人员的宣传培训,以增强其预算法治意识,把新《预算法》的要求落实在实际行动上,贯彻到具体操作中,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二是根据新《预算法》要求,全面公开全县 118 个预算单位(县武装部不公开))的部门预算、决算及及财政总预算、决算(政府公众网公开)。同时根据自治区财政厅的统一安排,按照“先行试点、同步完善、普及实施”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项目及涉农资金信息公开工作,通过永宁县政府公众网、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电子屏、村队公示栏等方式公开公示各类项目及涉农资金信息,推进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三是根据《永宁县政府性债务管理实施暂行办法》的规定,不断规范地方政府债务举借、资金使用、偿还和担保行为的管理。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底数清楚”(201X 年全区政府存量债务清理甄别确认的政府债务余额为 159.71 亿元,截止目前,政府债务余额 185 亿元,其中银行贷款余额 53 亿元,征地拆迁补偿 35 亿元,工程及其他 97 亿元);积极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和债务偿还预算保障机制。将偿债准备金列入当年财政预算,201X 年财政预算安排偿债准备金为 99487 万元,201X年根据财力情况继续按规定在预算列入;积极申请自治区政府债务置换资金,截止目前三批共到位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资金 514822万元,201X 年继续申报地方政府债券置换政府存量债务。通过政府债券置换、财政预算保障、拆迁安置结算、土地收益及拓宽融资渠道等方式,积极化解政府债务,维护政府信誉,有效降低政府性债务风险。

四是规范资金管理程序,修改完善《永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永宁县财政性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办法的通知》(永政发〔201X〕144 号文件),项目建设资金由用款单位提出资金申请,县财政局业务主管人员核实预算资金安排及项目实施情况,提出审核建议,经主管局长审核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批。五是继续完善预算管理体系,编制“三公”经费预算预算控制,推行公务卡强制结算、国库集

中收付、国库动态监控、预算绩效评价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附送:财税工作调度会发言 财税工作调度会发言 财税工作调度会发言尊敬的**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县元至 4 月财税收入情况及下步工作打算作如下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1 至 4 月全县财税收入情况元至 4 月,**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 50086 万元,同比减少 12.41%,减收 7095 万元,完成目标任务 21.16 亿元的 23.67%。其中: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 34306 万元,同比减少 12.34%,减收4829 万元,完成目标任务 13.2 亿元的 25.98%财政收入分部门完成情况:

国税部门完成收入 8949 万元,同比减少 18.47%,减收 202_ 万元;地税部门完成收入 25077 万元,同比增长 6.69%,增收 1572 万

-14-元;财政部门完成收入 16061 万元,同比减少 29.33%,减收 6667 万元。

二、财政收入增速下滑原因元至 4 月,**县是全州唯一财政收入负增长县,原因:

一是受全球经济发展趋缓、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电价下调、房地产萎靡、焦化和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进口煤挤压、新能源产业崛起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县煤炭产业发展举步维艰,1 至 4 月全县煤炭过站量仅为 68 万吨,比上年同期 155 万吨减少 87 万吨,减少税收 8700万元。

二是 201X 年 1 至 4 月一次性收入过高,达 26,660 万元,201X年无该类收入入库,造成财政收入同比减少。(201X 年 1 至 4 月一次性收入入库 26,660 万元,其中公共财政收入 24,860 万元。主要项目是金凤凰公司 201X 年缴纳耕占税 9,000 万元,公共财政收入7,200 万元;金凤凰公司 201X 年缴纳国有资产处置收入 13,800 万元;万盛集团 201X 年缴纳东仓国有资产处置收入 2,000 万元;大丫口煤炭 201X 年缴纳国有资产处置收入 1,000 万元;五交化公司缴纳国有资处置收入 860 万元)。

-15-三是全县招商引资虽取得一定成效,成功引进了登高煤电铝一体化、大唐**电厂、锦江集团 300 万吨煤电铝一体化等项目,但目前这些大项目仍处于建设阶段,新的财源点尚未形成。

四是近年来,县政府为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不同程度地举借债务,以债务存量换取经济发展增量,有效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但 201X 年,全县进入债务偿还高峰期,全年需要偿还债务 7 亿元,同比增长 40%。1 至 4 月,偿还债务 2 亿元,同比增长 50%,造成财政刚性负担增加。

三、下步工作打算按 1 至 4 月全县财税收入实际测算,我们今年就只能完成 95400 万元,比年初预算缺口 116172 万元(煤炭销售按500 万吨测算、提供税收 5 亿元),公共财政收入只能完成 47600 万元,比年初预算缺口 84400 万元,为确保 201X 年年初预定目标的实现,**县委、县政府从 5 月起,将采取超常规的手段,千方百计、不遗余力确保全年财税收入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是大力开展项目建设。一方面积极向上“跑项争资”。认真研究中央和省相关产业政策、扶持重点,鼓励各单位找准“政策眼”、发现含金量,加大跑省跑部力度,确保全年省州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40亿元以上。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围绕服装轻纺产业链、煤电铝上下游产业,强化用地、用水、用电、用工等保障,实施重点

-16-招商,确保全年引进 30 个以上亿元项目,实现招商到位资金 200 亿元以上。通过项目建设,增加财税收入 3 亿元(其中,建筑安装营业税收完成 2 亿元,企业所得税 1 亿元)。

二是大力扶持煤炭产业发展。通过多方联动,采取降低税费、煤炭企业分期缴纳相关规费,降低汽车短途运输参考价,合理控制群众平煤费用、积极拓展煤炭产业链条等扎实举措,帮助全县煤炭产业走出困境、稳步发展,增加财税收入 3 亿元。(其中,多方让利,预计煤炭销售可增加 200 万吨,增加税收 2 亿元;10 月登高集团自备电厂发电,预计煤炭销售可增加 50 万吨,增加税收 5000 万元;强化监管,加强煤炭销量监控,严把进项抵扣关,防止企业偷逃税费,预计可增加税收 5000 万元)

三是积极利用综合治税平台,上下联动,将各中小税源企业经营情况及税收统计下划至各乡镇(办事处),并进行目标任务考核,调动全县税收管理的积极氛围,全年预计增加财税收入 3000 万元。

四是加大力度对全县耕地占用税及房产税的清理征收工作,预计可实现税收 1500 万元;五是加快国有资产盘活力度,力争处置保障性住房等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完成 4 亿元以上;六是对以前国有资产处置欠款单位进行催收,力争收取处置收入欠款 1.2 亿元;七是强化绩效考核,提升行政管理效能。认真开展绩效综合考核工作,按照

-17-细化考核指标,及时督促规范,扎实做好各项基础性、日常性、创新性工作,年末争创全州好成绩。最后请州委、州政府放心,在当前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全县完成财税收入任务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前所未有的形势下,**县委、县政府将以破釜沉舟的决心、百折不饶的韧劲、扎实有效的举措,确保全年财税收入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谢谢大家!

第四篇:全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情况的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_工作安排,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7月25日至29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东明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及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对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神木、府谷、靖边、绥德四县,实地察看县级医院、疾控中心、合作医疗办公室、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并听取了县政府的工作汇报和部分基层人大代表、乡村干部和就医患者的意见。8月10日,调研组又召开了由市级各医改成员单位参加的工作汇报会,听取了市政府对全市医改有关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详细了解了我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思路,将医改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抓,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1、多方筹资,着力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城乡居民大病救助体系为主体,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已初步形成。一是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总参保人数达到55.09万人,全市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73.7万人,参合率达到95.63%。二是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新农合资金由06年起步时的50元,逐年增长到100元、150元,到今年的人均300元,大大高于全省人均230元的标准。由于保障资金的增加,群众就医报销覆盖人口、医疗费用报销比例都得到提高,看病负担进一步减轻。三是积极探索具有榆林特色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市级统筹制度。从7月份开始,全市实行了统一筹资标准、统一组织管理、统一资金管理、统一补偿方案、统一服务监管,统一信息化管理的“六统一”管理模式。这项制度的实施,既方便了广大农民在市内就医,又可以提高新农合的总体保障水平。

2、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抓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及时进行动员、部署,制定出台《关于开展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三统一”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在公立医院及各类医保定点药店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执行国家药品目录内307种和省上增补的191种基本药物参加全省统一招标配送,进一步降低和统一基本药物价格和品种。全市244个乡镇卫生 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761个村卫生室开始实行药品采供“三统一”。截止6月底,全市基本药物累计采购金额达到6093.4万元。

3、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从07年开始,市政府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三年时间对乡镇卫生院进行重点建设。到国债项目和08年、09年中央扩大内需建设项目启动,我市的乡镇卫生院基本完成了房屋建设和设备配套工作,12个县级医院的重点建设任务也基本完成,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全面启动,到目前为止已有3922个村卫生室达到了省上的验收标准。二是各级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大了人才培养力度。202_年,全市培养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人才222人,卫生技术人员444人,乡村医生4138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40人。有7家中、省医院和我市的11所县级医院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从人才培养,技术引进等方面长期合作。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县、乡两级医院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4、预防为主,全面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目前,我市较好地实施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九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2_年以来,全市农村孕产妇免费分娩补助项目救助孕产妇42601人,落实救助经费2878.28万元,住院分娩率达到97.6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1.20%,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0.61%。孕产妇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正式启动。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也正式启动。截止7月底,全市城镇居民健康状况建档44万人,建档率达80%,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建档186万人,建档率63%,累计共为219344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健康检查。管理高血压患者110380人,糖尿病患者201650人,重症精神疾病患者3516人。

5、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今年,我市初步拟定了“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医药分开、有效整合”的公立医院改革思路,确定在府谷、神木、靖边、绥德、米脂五县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主要在公立医院内部技术人员聘用、专业岗位管理等方面积极改革,并通过取消个人收入与医疗收入挂钩的考核办法,寻求医院内部管理办法,逐步建立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群众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办法,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同时积极探索降低医疗费用和加强监管的路径。目前各项试点工作在稳步推进中。

二、存在问题

我市的医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在实际工作中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医改工作进展不平衡。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五项重点工作来看,我市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进展快、标准高,比如神木的“全民免费医疗”,府谷的“基本医保与大病救助相结合”为全国医改提供了新模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市级统筹更成为卫生部的试点。但医疗机构的改革进展缓慢,各级医院基本上还在维持过去的运行模式,造成医疗保险、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对医院的监管难度越来越大,对医疗费用的控制越来越难。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一些财政收入较低的县由于医疗保障资金的提高,出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配套资金落实难,新农合经办机构运转难,医疗机构建设投入难,药品零差价销售后对医疗机构补偿难的困局,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医改工作的顺利推进。

2、新农合市级统筹还需完善。我市新农合从7月1日起开始实行市级统筹,目的是体现公平,提高标准,扩大覆盖,但新制度实施的同时管理主体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市、县之间如何理顺管理关系,如何明确职责,县与县之间如何平衡,甚至一些县的筹资标准远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如何在制度上积极探索还应该认真研究。从新制度推行一个多月的情况看,有住院人次增多、住院报销金额加大的趋势,有可能存在“轻病人”住院、“小病大养”导致医疗资源浪费的现象。

3、药品“三统一”制度实施有偏差。药品“三统一”是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一项重要举措,能有效遏制分散的一对一采购药品过程中出现的不正之风,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配送药品不能满足老百姓用药需求,配送品种单一,部分配送药品价格远高于试点前的药品价格。二是配送药品与老百姓用药习惯有差距。三是药品配送企业配送不及时,不能按要求配送到位,且品种、规格不齐全。

4、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一是普遍存在医技人员数量不足。县、乡两级医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行政后勤管理人员所占比例较高而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短缺的问题,特别是乡镇卫生院人才短缺更为突出,全市244所乡镇卫生院有卫生技术人员2132名,仅有1430人持有执业医师证和护士上岗证。二是卫生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多数职称较高的卫生技术人员都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县乡两级医院中高级技术人员严重短缺。三是由于基层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低,留不住人才、严重影响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满足不了农村群众看病需求。

5、公立医院改革进展缓慢。公立医院改革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市公立医院改革虽然已经确立试点并逐步启动,但进展缓慢。各县区对公立医院改革多存观望态度,试点单位改革的力度和深度与国家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三、几点建议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群众切身利益,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努力破解医改工作中的各种难题,扎实将医改工作推向深入

1、逐步探索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市级统筹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市级统筹是一项新工作,有许多运行办法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有关部门要下大力气做好市级统筹后的管理工作,扎实抓好市、县之间的制度衔接,有效杜绝新旧制度过渡过程中的断档,规范管理,强化监督,确保新农合资金不流失不浪费,确保参合农民得实惠。

2、扎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立医院的改革,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监管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市政府应抓紧制定我市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根据人口、收入水平合理配臵医疗资源,科学设臵医疗机构。坚决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医疗机构规模扩张,应重点在管理体制和运行、保障、监督机制上下功夫,确保公立医院改革有序、稳步推进。

3、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市政府应科学核定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编制,建立健全基层卫生队伍正常补充机制,制定基层卫生医技人员职务职称晋升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基层医技人员的积极性。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让更多的本科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同时要制定全 科医生培养及乡村医生培训计划,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市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人才与功能配套。

4、继续完善药品采供“三统一”制度。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核实中标药品价格,形成较为科学的药品价格管理与控制机制,缩小药品价格虚高空间,真正把利益让给老百姓。要结合医疗机构用药实际,适当调整配送药品品种,扩大药品配送种类和范围,满足老百姓的用药需求。要引入竞争机制,用市场化的手段提高配送工作效率,同时要加大对配送企业的约束和监督。

第五篇:监察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情况的

调研报告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202_年11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202_年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颁布施行(以下简称《监察法》)。为深入了解国家监察体制试点改革在我市的进展情况,收集《监察法》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人大与监察委的工作联系机制,支持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我市稳妥推进,6月 13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任主任一行6人,到市监察委员会调研我市监察体制改革情况及监察法执行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自202_年11月以来,按照省、襄阳市统一部署,我市监察体制改革在市委的领导和相关单位密切配合下,全力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监察体制改革推进情况。枣阳市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后,市委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市监察体制改革小组及其办公室,组建了工作衔接、组织人事、后期保障等3个专项工作组。市委书记何飞同志担任市监察体制改革小组组长,全面履行改革试点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市人大办、市委组织部、市检察院、市编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行管局等成员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 协商解决问题,确保了办公办案场所、机构、编制、人员转隶、班子配备、资产划转等相关工作按规定的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一是在办公办案场所方面。办公场所在现有办公楼予以解决(除统战部在2楼办公外,市编办、市老干局按期进行了搬迁),共新增19间,基本够用,不超标。

二是在编制和人员转隶方面。经纪委、检察院充分沟通,报市委主要领导同意,确定了市检察院转隶编制数为27个。经对拟转隶人员的档案进行专审并报襄阳市纪委审批后,实际转隶人数为26人。

三是在机关内设机构方面。根据省改革办的指导意见,市纪委监委内设机构初步设定 13个,即:办公室、组织部(干部监督室)、宣传部、信访室、案件监督管理室、案件审理室、党风政风监督室、纪检监察信息技术保障室和5个纪检监察室。由于“三定”方案仍未批复下发,为便于工作,各内设机构分别明确了一名负责人。

四是在领导班子配备方面。按照省改革办要求,领导班子成员现已全部配备到位。枣阳市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产生了市监察委员会主任,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选举了2名市监察委员会副主任,4名市监察委员会委员。

(二)监察体制改革工作运行情况。枣阳市监察委成立后,主要是抓好人员融合和工作磨合两项工作。一方面,强化政治建设,人员融合顺利推进。检察院转隶过来的26名同志到位后,市委召开了监察体制改革人员转隶大会,市纪 委先后开展了多轮谈心谈话活动。转隶干部表现出高度的政治自觉,积极融入监察委的各项工作。另一方面,聚焦主责主业,工作成效明显。监察委成立后,26名从检察院转隶过来的干部中,除6名同志在综合部门外,其余20名全部充实到办案一线,确保6个办案室都有转隶干部,每起案件都有转隶干部参与。在办案过程中,实行主协配合,交叉检查。在3月底《监察法》出台后,市监察委加大了审查调查力度,共立案141件,其中大要案件31件,党政处分130人,其中采取“留置”措施3人,向有关单位发放监察建议书5份。各纪检监察室在开展审查调查的同时,坚持把监督工作放在首位,充分发挥监察委监督范围更广的优势,全面参与扶贫领域监督执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全市中心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追责问责138人,其中组织处理136人,党政纪处分2人,另2人正在立案调查,下发通报2期,向有关单位发送督办函47份。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开展作风建设常态化监督检查,1至5月,共下发督查通报2期,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8起,党政纪处分12人。改革后的制度优势正逐步转化为治理效能。

二、《监察法》在我市的宣传执行情况

《监察法》自202_年3月出台以来,距今不到三个月时间,目前在宣传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深入开展专题宣讲活动。在新时代湖北讲习所枣阳市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市委党校组织202_年第一期主体班领导干部班、行政执法干部培训班、共青团干部培训班上,宣讲《监察法》及监察体制改革情况,并开展知识测试。二是扎实开展党风廉 政建设“宣教月”活动。围绕监察体制改革和《宪法》《监察法》等内容,开展了党纪党规知识竞赛活动。5月底,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参加“湖北省纪委监委”APP宣教月网上知识测试。三是充分利用媒体开展宣传。今年以来,在“廉洁枣阳”微信公众号,发布监察体制改革等廉政时讯578条,点击量在10万次以上;在枣阳廉政网、枣阳电视台开辟专栏,适时发布监察体制改革和《监察法》贯彻执行情况,扩大了人民群

三、目前我市推进监察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案多人少”矛盾突出。随着监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监察法》实施后,我市监察的对象由原来的202_人左右突破到现在的10000多人,对现有的监督力量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案多人少”的问题尤为凸显。

2、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目前虽然采取了一定的宣传手段,但是还是存在“形多实少”的现象,宣传效果不明显。

3、执法人员深度融合仍需加强。一是思想观念转变问题。部分转隶的检察员虽然积极对新工作环境适应,但还是从思想上倾向于继续从事案件审理等执法工作。二是强化学习,补齐短板问题。由于结构性调整,要求转隶人员要及时更新知识架构,学习执纪相关知识。原纪检工作人员要及时学习宪法、刑诉、监察等法律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4、相关法律衔接和工作衔接有待加强。一是纪法衔接问题。比如:监察委向市检察院移送案件的程序和相关文书格式标准问题。二是执纪执法部门衔接问题。《监察法》中 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覆盖面。

的有关规定与以前颁布的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不相一致,可能会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现在新的《刑事诉讼法》正在修改中,其中加入了与《监察法》衔接的部分,也调整了检察院与监察委职务上的分配,二审修改稿中还是保留了检察院办理部分职务犯罪的权限。按照中央纪委、监察委发布的《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要求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期满后不再履行解除程序,那么在此规定执行以前的受处分公职人员是否适用新规未明确。这些都需要我市执纪执法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加强沟通,实现信息共享,在执纪执法中尺度一致,协调一致。

四、意见建议

1、进一步坚定改革信心。继续保持良好的改革氛围,坚定改革的步伐。面对新矛盾新问题,要及时调整观念,充分适应改革“阵痛期”。积极探索完善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

2、进一步延伸宣传网络。一要提高认识。积极主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要充分认识到普法对于改革稳妥进行的基础性和重要性。通过普法,树立干部对《监察法》的敬畏之心,树立纪委、监察委的工作权威,把法律意识根植于干部心中,让干部筑牢主动抵制违纪违法的第一道思想防线。二要多维度开展宣传。充分利用制度优势。把《监察法》纳入七五普法、纳入中心组学习。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利用微信、QQ平台,通过“以案释法”形式,方便干部学法用法,做到应普尽普,为下一步监察体制改革向乡镇和市直单位延伸做好准备。

3、进一步强化机关人员的深度融合。一是转变思想促 融合。转隶人员要克服以往专业化的工作模式,要自觉抵制“重执法轻执纪”的思想。充分认识到“纪在法前”的重要意义,靠执法惩治贪污腐败的极少数,靠执纪管住党员干部的大多数。主动将工作重心向执纪上转移。纪检干部要克服“重执纪畏执法”的思想,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增强自身的法治思维能力和依法办案能力。二是精准配置促融合。要充分发挥人员结构优势,合理配置人员岗位。立足业务工作专业性强的特点,把具有大要案指挥、公诉等工作经历的干部,对口配备到相应职能部门,力求人岗相适、人尽其用。坚持干部交叉配备,做到每个部门都有原纪委和检察院转隶的干部,进一步推动人员融合。三是精诚合作促融合。对纪委和转隶移交的案件和反映干部问题线索联合开展审查调查工作,促进机关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尽快熟悉同事、熟悉监督执纪执法工作规则、熟悉纪检监察工作。四是分类培训促融合。对转隶的干部,重点围绕党章党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内容进行培训。对纪检干部重点围绕《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培训,尽快达到业务融合。

4、进一步探索改革工作新机制。一是要探索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和工作衔接机制。《监察法》的职责是监督、调查、处置等职责,要与纪委监督、执纪、问责贯通使用,实现“纪法”“法法”无缝衔接,真正取得“1+1>2”的效果,提升依纪依法惩治腐败的综合效能。二是建立健全监察机关与司法执法机关的协调机制。充分运用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问题线索移送以及案件查处等相关协作机制,实现“法法”协调衔接全线打通、顺畅高效。三是要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把“四种形态”的基本原理运用到监察工作中,把纪委监督与监委监督有机融合,既严格执纪执法,又教育挽救干部,构筑良性循环的“政治生态圈”。

5、进一步加强人大与监察委的沟通联系。积极支持监察体制改革,建立常态化工作联系机制,及时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反馈给市人大,寻求共同破解改革难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市人大法工委应充分运用人大立法调研平台,收集整理《监察法》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下一步《监察法》的修改完善做好准备。

我区事业单位录用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