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努力推进乡镇依法行政
努力推进乡镇依法行政
党的十五大指出:“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自觉依法行政。”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人民政府,面对着8亿多的农民群众,在乡镇推行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各地乡镇对依法行政作了一些积极探索,并已初见成效:逐步由行政命令转向依法行政,由依“权”办事转向依“法”办事;“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的做法大为改观,“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也大为减少。但是,政府违法行政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行政诉讼败诉率仍相当高,行政工作的内容和对象的广泛性与行政法定职权的有限性的矛盾相当突出。我认为,必须在思想观念、执法环境、执法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变革。
一、依法行政必须更新观念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基层政府的根本要求,只有做到依法行政,才能确保政令畅通,才能保证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无论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看,还是从当前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状况和面临的新形势看,都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乡镇依法行政的认识,坚持全面地、努力地推进乡镇依法行政。
一是观念要更新。要正确认识依法行政的真实含义,摒弃依法行政就是设法找出法律依据来“治民”的错误认识;摒弃行政诉讼制度是削弱政府的领导,不利于乡镇开展工作和完成任务的错误思想;摒弃乡镇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量大,用法律手段不如用行政命令来得快的错误做法;摒弃“七法八法,搞得我没有办法”的错误观念。把依法行政的侧重点放在“治吏”上,确立依照法律授权开展行政行为的观念。
二是知识要更新。要进一步强化乡镇干部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实行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为此,要给乡镇干部创造法律学习的条件,必要的工具书发给每个干部,供其自学。以考促学,学用结合。培训不要停留在启蒙式,要结合乡镇工作实际,就其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尤其是环保、土管、水利、林业等实体法及行政处罚、复议、诉讼等程序法的培训。还要加强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法律文书的制作与审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等操作性强的实践技能培训,积极促使乡镇干部在思想上和具体工作中,从依行政命令办事向依法办事转变。
三是方法要更新。要善于运用法律、法规解决问题。乡镇干部是乡镇建设的领头雁,是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实践者。对此,一是自己必须自觉守法,做遵纪守法的模范,为群众作出表率;二是要善于用各种法律、法规来引导群众的行为;三是在处理一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时,必须善于用好各种法律法规。当前,尤其在处理村级财务管理、社会治安、群众上访、山林
权属纠纷等问题时,乡镇干部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不仅要做到实体合法,而且要做到程序合法。
二、依法行政必须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良好的执法环境是乡镇依法行政的前提和重要基础,而法制环境的建立,不但要求乡镇自身严格依法办事,而且需要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配合,需要司法机关特别是人民法院的支持。这也是当前推进乡镇依法行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制约乡镇依法行政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有些有行政执法权的部门在分解和布置任务时,为简便往往很少考虑法定程序和法律后果,对乡镇在行政执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帮助解决少,业务指导不力,而乡镇因其法定职权非常有限,使乡镇政府陷于执法主体不合法、违法执法的境地,这样乡镇工作也就被迫或自觉不自觉地做着许多与依法行政相悖的工作。二是有的部门对其直接行使的管理权,缺少与乡镇沟通,其行政处罚行为与乡镇的行政管理相脱离,乡镇“看到的管不到”,部门“管到的看不到”。三是法院由于行政强制执行案件数量较大,一般也只能象征性地执行几个有代表性的案件,一部分案件久拖不决,这样不但影响了乡镇干部依法行政的信心,客观上也助长了违法行为的产生蔓延。为此,应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要上下配合,支持乡镇依法行政。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在布置行政工作和分解任务时,应首先考虑其工作内容是否属于乡镇政府的法定职权,是否符合法定程序要求。执法主体不是乡镇的,不要让乡镇政府为难。不能以行政命令逼迫乡镇用违法的手段去完成收费、收税任务。上级政府部门在明确乡镇政府工作内容后,部门可以规定乡镇工作的执法程序和执法依据。对出现的疑点难点问题给予解释和指导,协助乡镇政府调处各种纠纷和违法行为,并及时对相对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以行动支持乡镇依法行政,必要时可将部分行政管理权依法委托给乡镇,使部门与乡镇上下联动、紧密配合,从而改变“看到管不到,管到看不到”的状况。另外,人民法院要加大行政案件的受理和执行力度,支持乡镇依法行政。
二是要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乡镇行政行为。乡镇政府要根据乡镇工作的特点和执法侧重点,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便于实际操作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土管、计生等方面的具体行政行为,应当有相应的制度来规范,避免滥行政、乱行政和怠于行政等情况出现。同时,要认真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执法岗位、每一个执法人员,做到明确执法主体,明确执法范围与内容,明确执法责任,提高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完善整个执法程序、执法体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对执法人员出现的违法执法和不作为等,按行政执法责任制要求严肃查处。还要把乡镇依法行政工作列入考核项目,并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考核内容。考核办法要明确,项目要细化、量化,并具可操作性,做到考而有据,责、绩结合,以考核促提高,以考核促深化,使乡镇依法行政工作切实到位,既不“越位”,又不“缺位”,更不能“错位”。
三是加强普法,提高公民守法意识。民主法制要求公民不但要有较高民主意识与维权意识,而且还要有较高的遵纪守法意识。可以通过新闻媒介、墙报宣传
栏、典型案例剖析、召开执法现场会等形式宣传与农村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以实带虚,以虚促实,让群众知法懂法,进而守法。
三、依法行政必须进一步完善执法机制
随着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乡镇政府行政工作日益繁重,乡镇的法定职权有限性与人民群众要求依法办事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不加以改进,势必影响乡镇依法行政的进程,因此,探讨加强乡镇执法职能,已成为当前推动乡镇依法行政的又一重要课题。一是适当扩大乡镇法定职权。现有的很多法律规定执法主体是县以上的政府和部门,乡镇缺乏执法主体资格,要通过立法扩大乡镇职能或通过合法的形式向乡镇放权。二是走综合执法的新路子。适当合并乡镇,相对集中执法人员,由政法干部、乡镇司法员、法制员及专业人员等组成执法机构,开展综合执法。三是转变执法机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必须实现政企分开,对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不要管,这样也有利于乡镇精减人员,减轻农民负担。四是依德治“吏”。依法行政的进程和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镇干部和执法人员素质。因此,要通过机构改革,优化乡镇执法人员的结构,择优录用,严把“进口”,畅通出口,对违法执法、胡作非为的“害群之马”,必须坚决清理出执法队伍。同时,必须把依法治“吏”和以德治“吏”相结合,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面对众多的法律条文和棘手的实际问题能有机结合,迎刃则解。
第二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已于202_年8月27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将于今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我们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积极用《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来规范行政行为,坚持依法办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一、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行政许可法》的重大意义
《行政许可法》是一部规范政府行政许可行为的专门法律。《行政许可法》所确立的合法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便民原则,救济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监督原则等六项基本原则以及一系列制度措施,不仅是对行政许可本身的规范和重大改革,也是对整个政府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对于促进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集中体现。《行政许可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权力必须依法行使,行政行为要符合法律规定,行政机关违法同样承担法律责任,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同时确立了在政府管理工作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优先、市场优先、社会自律优先的原则,这对于培育社会自律机制,密切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第二,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根本途径。规范许可行为是建设法治政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要贯彻实施好这部法律,加速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
第三,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重大举措。《行政许可法》从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出发,严格控制行政许可设定权,明确规定了行政许可事项的范围。这有利于减少和限制不必要的行政许可事项,促进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第四,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是为各类经济主体及其经济活动创造宽松环境,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行政许可法》从行政许可的设定、条件、期限、收费和实施主体,作出了明确规定,目的就是要革除生产和流通领域中一切人为的障碍,降低行政机关的管理成本,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创造宽松的环境,促进商品流通和服务市场化,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第五,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防止公共权力滥用的有效手段。《行政许可法》强化了监督制约,有利于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防止权力滥用和权钱交易。
《行政许可法》的出台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我们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高度,深刻理解实施《行政许可法》的重大意义,真正把贯彻实施这部法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第一,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和掌握《行政许可法》的有关知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把依法行政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列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内容。要强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知识培训,并把依法行政情况作为考核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重要内容。要积极营造全社会遵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逐步形成与建设法治政府相适应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二,认真开展行政许可规定清理工作。要严格对照《行政许可法》,对现有的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全面清理,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予以取消,确需保留又符合规定的,按规定程序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并全面清理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确保按时完成清理任务。
第三,要理顺行政执法体制,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各级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要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主体,做到职权法定,防止多头执法,积极探索和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开展综合执法的试点及推广工作,减少行政执法层次。要完善行政执法机关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努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追究制和评议考核制,保证行政权力的依法有效行使。
第四,抓紧建立行政许可配套制度,保证《行政许可法》实施落实到位。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高度重视,务于今年7月1日前建立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制度,建立健全受理、审查、听取行政许可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意见、听证、招标、拍卖、考试、检验检测检疫、登记等实施行政许可的具体工作程序制度,建立行政许可责任追究制度。还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相对集中许可权制度和行政许可的统一办理、联合办理、集中办理制度。各项配套制度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切合实际,内容具体,操作性强,确保《行政许可法》全面贯彻实施。
第五,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要按照“谁许可、谁负责、谁监督”的原则,加强对行政许可活动的监督检查,把事前审批与事后监管有机统一起来,建立和完善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许可和行政应诉等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行政行为。坚持做到有权必有责、有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三、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建设行为规范的法治政府
第一,行政许可设定要于法有据。实施《行政许可法》,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行政许可过多过滥的现状,进一步维护法制统一,确保政令畅通,消除市场分割、地区保护和行业垄断。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加快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充分运用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督管理等手段对经济和社会事务实施管理。
第二,行政许可管理要公开透明。《行政许可法》规定,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条件、标准、程序、期限、收费都要公开,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以外,也应当公开。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或者利害关系人重大利益的,可以要求举行听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消除政府特权思想,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坚决防止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现象。
第三,行政许可服务要便民快捷。行政机关必须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群众办事,防止多头审批、重复审批,有效实施行政管理和提高行政效能。
第四,行政许(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teniu.cc查看)可权要与责任挂钩、与利益脱钩。《行政许可法》对行政机关违法、越权以及不遵守法定程序实施行政许可,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同时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原则上不得收费,以确保权力与责任挂钩、权力与利益脱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勤政廉政,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
总之,《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依法行政进程、建设法治政府征途中的一场攻坚战,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我们要以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积极用《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来规范行政行为,努力开创我市依法行政工作的新局面!
第三篇:推进依法行政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考试时长:60分钟 考生: 总分:100 及格线:60 考试时间:202_-08-24 12:21-202_-08-24 12:29 92分
1.当发生下位法和上位法发生抵消冲突的时候应该依据()做决定。(单选题2分)o o o o 得分:0分
A.下位法 B.上位法 C.法院的最终裁定 D.案情的具体情况
2.《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称的政府信息指的是()。(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o A.有关国家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信息
B.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o 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的信息
o
D.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切身利益的信息
3.202_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实施纲要》,纲要明确了要用()左右的时间基本上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o A.5年 B.10年 o o
C.15年 D.20年
4.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方略落实的关键。(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o o o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依宪治国 D.以道治国
5.下列活动中属于行政行为的是()。(单选题2分)o o o o
得分:2分
A.区政府机关派人到市场购买办公用品 B.公安局根据业务需要对机关处室重新调整配置 C.交警队违反交通规则的司机暂扣驾驶证 D.仲裁机构对民事纠纷作出裁决
6.国务院要求行政决策要履行的程序是()。(单选题2分)2分
o
得分:A.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集体讨论
o B.集体讨论、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
o C.合法性审查、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风险评估、集体讨论
o D.合法性审查、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风险评估、集体讨论 7.郝劲松诉国家林业局假虎案、法大博士诉广电局“色戒”案,对于推动司法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提醒广大公务员要增强()的意识。(单选题2分)o o o o 得分:2分
A.依据合法 B.民主参与 C.程序正当 D.公平合理
8.202_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实施纲要》,纲要明确了要用()左右的时间基本上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单选题2分)得分:2分
o o o o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9.202_年国务院发布加强县市依法行政决定,行政审批制度经历了()改革。(单选题2分)o o o o
得分:2分
A.三次 B.六次 C.八次 D.十次
10.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方略落实的关键。(单选题2分)o o 得分:2分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o o C.依宪治国 D.以道治国
11.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在于()。(多选题3分)分:3分
o o o o
得A.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唯一保障
B.是推进民主政治,维护人民主权原则的要求 C.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关键
D.是落实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方面
12.法治政府的特征有()。(多选题3分)o o o o
得分:3分
A.透明廉洁 B.便民高效 C.有限有为 D.诚信负责
13.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中,公务人员要明确增强的意识有()。(多选题3分)o o o o
得分:3分
A.民主参与 B.程序正当 C.公平合理 D.证据合法
14.政府应如何提高用法治方式解决行政纠纷的能力?()。(多选题3分)o 得分:3分
A.弱化行政方式解决纠纷的途径 o o o B.减少领导的批示
C.降低诉讼的门槛,降低司法成本 D.解决司法救助的问题
15.法治政府的特征有()。(多选题3分)o o o o
得分:3分
A.透明廉洁 B.便民高效 C.有限有为 D.诚信负责
16.党的()报告中对建设法治政府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多选题3分)o o o o 得分:3分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17.和司法方式相比,信访解决行政诉讼存在的缺陷有()。(多选题3分)o o o o 得分:3分
A.难以最终解决 B.直接有效 C.不公平合理 D.缺乏稳定性
18.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在于()。(多选题3分)分:3分
得o o o o A.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唯一保障
B.是推进民主政治,维护人民主权原则的要求 C.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关键
D.是落实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方面
19.推进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面临的挑战有()。(多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社会急剧转型,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和纠纷
o B.价值观念多变、多样、多元,公民意识觉醒,社会心理失衡,新兴媒体发展
o o
C.人治传统根深蒂固,法治环境难以短期内改善 D.行政机关并不受到法律的约束
20.政府应如何提高用法治方式解决行政纠纷的能力()。(多选题3分)o o o o 得分:3分
A.弱化行政方式解决纠纷的途径 B.减少领导的批示
C.降低诉讼的门槛,降低司法成本 D.解决司法救助的问题
21.和司法方式相比,信访解决行政诉讼存在的缺陷有()。(多选题3分)o o o 得分:3分
A.难以最终解决 B.直接有效 C.不公平合理 o D.缺乏稳定性
22.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面临的任务有()。(多选题3分)得分:3分
o o o o A.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决策,提高立法质量 B.推动法治GDP,保证法律的实施
C.推动司法改革,树立司法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D.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23.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面临的任务有()。(多选题3分)得分:3分
o o o o A.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决策,提高立法质量 B.推动法治GDP,保证法律的实施
C.推动司法改革,树立司法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D.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24.我国目前立法存在的缺陷有()。(多选题3分)o o o o
得分:0分
A.部门立法影响立法质量 B.立法民主参与度不够 C.立法程序不完善
D.全国人大的立法的范围太小
25.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中,公务人员要明确增强的意识有()。(多选题3分)o o
得分:3分
A.民主参与 B.程序正当 o o C.公平合理 D.证据合法
26.问责机关采取的问责方式有()。(多选题3分)o o o o
得分:3分
A.责令公开道歉 B.停职检查 C.责令辞职 D.免职
27.党的()报告中对建设法治政府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多选题3分)o o o o 得分:3分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28.推进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面临的挑战有()。(多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社会急剧转型,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和纠纷
o B.价值观念多变、多样、多元,公民意识觉醒,社会心理失衡,新兴媒体发展
o o C.人治传统根深蒂固,法治环境难以短期内改善 D.行政机关并不受到法律的约束
29.我国目前立法存在的缺陷有()。(多选题3分)得分:0分 o o o o A.部门立法影响立法质量 B.立法民主参与度不够 C.立法程序不完善
D.全国人大的立法的范围太小
30.问责机关采取的问责方式有()。(多选题3分)o o o o
得分:3分
A.责令公开道歉 B.停职检查 C.责令辞职 D.免职
31.政府如果要撤销已经生效的许可,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必须给无辜的相对人赔偿。(判断题2分)o o
得分:2分
正确 错误
32.政府的职权是有限的,所以政府在有触犯法律的风险下可以放弃执法、不作为。(判断题2分)o o
得分:2分
正确 错误
33.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建立法治政府。(判断题2分)o o 得分:2分
正确 错误 34.202_年,国务院召开全国依法行政的工作会议,发布《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对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提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要求。(判断题2分)o o
得分:2分
正确 错误
35.政府如果要撤销已经生效的许可,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必须给无辜的相对人赔偿。(判断题2分)o o
得分:2分
正确 错误
36.行政机关的权力来源于权力机关的授予。(判断题2分)分
o o
得分:2正确 错误
37.进入法院诉讼程序的法律只有三十多部,说明了我国大量的法律规章没有得到实施、执行。(判断题2分)o o
得分:2分
正确 错误
38.政府信息、政务的公开透明,就可以保证政府的廉洁。(判断题2分)得分:2分
o o 正确 错误
39.政府的职权是有限的,所以政府在有触犯法律的风险下可以放弃执法、不作为。(判断题2分)
得分:2分 o o 正确 错误
40.行政过错责任人没有成陈述权和申辩权。(判断题2分)分
o o
得分:2正确 错误
第四篇:加强基层法制工作建设努力推进依法行政
加强基层法制工作建设努力推进依法行政
法制工作是执法部门贯彻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就是要求执法部门严格执法、依法办事,行政决策和行政行为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基层法制工作优劣,执法规范与否,是衡量执法部门落实依法行政的重要参数。几年来,市行政执法局直属分局紧紧围绕市局努力打造法制机关的指示精神,在监督执法、提高素质等多方面寻求突破,在贴近执法实际、追求执法效果上下工夫,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直属分局的办案质量保持较高水平;监督考核工作收到显著效果;人员综合素质得到稳步提升,整体法制工作抓的“实”、抓的“稳”、抓的“新”。
一、在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层级监督机制方面,不走形式,抓的实。一是法制工作专人负责,责任落实明确。分局组建以来,就责成案件科负责法制工作的专职任务,逐一落实上级部门在法制建设上的各项要求。二是突出案件审理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分局案件审理委员会由分局局长、各执法科长组成,履行重要案件的跟踪指导、监督检查、程序审核的工作职责。几年来,案件审理委员会集体讨论、审理疑难案件30余件,确保了集体审核制度的落实。三是将法制工作纳入监督考核机制。组建初期,分局就把法制工作的有关内容进行细化、分解,纳入当月的目标考核,出现违反法定程序、施法错误的案件,相关科长及办案人员都将按照直属分局“十条禁令”给予相应的处理。四是对重要案件实行主要领导、主管领导、案件科三级督办落实的工作机制。出台了《直属分局处理交办件和信访件工作规程》,按照案件来源和时限,将交办案件分成a、b、c三级,由主要领导、主管领导、案件科按照案件级别和类别督办落实。几年来迅速快捷、依法结案交办案件百余件,均给上级领导满意答复。五是把群众监督引入执法程序。直属分局的处罚接待室是分局执法工作的窗口,也是体现分局法制工作的集合点,为此分局出台了《处罚接待室管理规定》,每日对处罚室接待人员在岗在位、使用文明用语等情况进行检查,强化执法规范与热情服务并重的观念,202_年初推出了案件办理“一案一单”制,每一个案件结案后都主动征求当事人的意见,让群众在执法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结止202_年3月收回“一案一单”800余份,群众满意率达到100。把群众监督引入执法工作的必要程序,是执法社会化、法制化的重要体现。
二、在审核执法案卷,严把办案质量关等方面不急于求成,抓的“稳”。直属分局在办案质量管理方面始终是稳中起步、扎实推进,率先建立了执法案卷电子档案,实施微机化管理。随着经验的积累相继完善了市区单立柱广告、墙体广告的电子档案。为了使一线执法人员养成良好的办案习惯,从严要求每一个细微环节,不姑息迁就每一个案卷制作中的细节问题,严把案件审核关。案件科作为专职指导部门对执法一线的案卷随报随审,并随时参与重要案件的查处过程,尽量避免问题案卷的出现。对涂改严重的案卷无条件退回执法科,进行重新整理,不仅记入当月的目标考核成绩,而且为年终评先创优的参考依据。严格的审核制度不仅培养了一批孔令欣、周亦勇、陈德刚等一批出色的半案能手,同时在全体执法人员中形成了一丝不苟办案件、严肃认真做案卷的思想观念,使分局的案卷制作质量保持较高的水平,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经受住了各级法制部门的检查。
三、在业务培训、考核,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方面不满足现状,抓的“新”。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抓队伍、树形象的关键环节,为了避免一成不变的培训方式造成队员们的逆反心理,直属分局积极探索,努力寻求新的培训思路,在执法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方面根据职能的扩大,随时更新学习内容、更新培训形式。对常用的知识点采取“循环式培训”、“车轮式考核”的方式,强化学习。使执法人员的知识处在不断更新中。通过每月评选“学习之星”和“首席办案员”树立标杆和典范,培养了一批业务精通的执法人员。一是形成法制工作例会制度,通过法制工作例会解决执法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交流执法经验。以会代训的培训形式更及时,更贴近执法一线的工作实际,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达到同步见效。202_年分局采取以会代训的学习形式解决执法中的实际问题百余个,使问题在探讨中逐渐清晰,在交流中逐渐解决。二是创刊“法制信息”,把“法制信息”作为法制工作的专刊,随时将上级的规定和要求,传达给一线执法人员,并将常用的法律法规条款和执法程序,每季度循环下发一次,强化执法人员对常用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记忆。组建以来下发《法制信息》80多期,为一线执法人员更新知识提供了方便,奠定了基础。三是严格考试制度。202_年直属分局就结合执法实际和部份新条例的出台,建立了“直属分局业务考试题库”。为避免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及时检验执法人员的学习效果,直属分局每月组织一次业务避卷考试,几年来分局组织各类考试70余次,对当月考试平均成绩第一的授予学习之星的荣誉称
第五篇:乡镇推进依法行政的困境及对策初探
乡镇政府是我国政府行政体制中最基层、最微观的行政机关,直接面对基层、面对广大农民群众,是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阵地,切实抓好乡镇依法行政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迫切的社会需要。因此,对乡镇依法行政的困境与对策探讨值得人们关注。
所遇困境
从1989年我国颁布《行政诉讼法》为主要里程碑起,我国的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走过了
将近二十年的历程。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乡镇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近年来因乡镇违法行政导致的涉农恶性案件、恶性事件逐年下降,就是很好的例证。但是乡镇依法行政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建设法治政府、与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面临极大的困境。根据笔者的观察和了解,其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镇权责不统一,依法行政难推进
根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乡镇政府理应拥有完整的职责、权限,包括行政权、人事权、财政权。但事实上,现在的乡镇一级政府既没有独立的行政权(如没有行政处罚权、没有行政许可权、没有行政强制权等),也没有独立的人事权和财政权,然而《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乡镇政府的职能所负的相应责任却一样没有减少,经济发展、财政税收、招商引资、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环境治理、计划生育、护林防火、抗灾抢险、农田保护、土地管理、公共公益事业建设等的责任无一不被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政府一级。乡镇政府要履行职责,却缺乏相应的行政权力,对一些非法违纪行为缺乏有效的行政处理措施,仅仅依靠说服教育和行政协调,如果行政相对人不配合,依法处理根本没法实施。于是在乡镇工作中就出现了违法超生难处理、违章建房难拆除、违法生产难取缔、违法经营难杜绝的怪现象,乡镇施政陷入了“欲为无权,不为失职”的尴尬境地。
(二)依法行政意识不强,违法行政时有发生
在个别地区、个别乡镇,违法行政现象仍然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乱执法乱罚款。个别乡镇违规出台土政策,以加强管理为名,成立所谓“××管理领导小组”、“××管理专业队”,并以这些非法的临时管理执法机构名义进行乱执法乱罚款,阻碍当地的农产品或主要资源产品的正常流通,损害群众利益。
2、违反程序乱作为。这一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土地征用等程序性较强、国家政策限制较严格的管理项目上。例如非法占用耕地大办工业园、违规上马政绩工程等等。
3、以权压法,以言代法。有的乡镇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仍然存在权大于法思想,做出以言代法的丑行,严重损害了基层政府的形象。例如个别乡镇以镇党委名义随意罢免“不听话”村委会干部、个别乡镇领导随意指示政法机关人员去“法办” 那些闹事的告状的顶撞的“刁民” 等等。
4、执法方式简单,作风粗暴。这一现象在农村税费改革前“收粮收税”时期经常发生,现在也偶尔出现在计生执法和处理一些非法生产、非法经营的管理活动中。例如202_年广西博白县部分乡镇政府曾因计生粗暴执法,引发了6个乡镇接连发生群众围堵乡镇政府驻地事件。
(三)监督制约不力,责任追究流于形式
在乡镇政府一级,除非发生媒体曝光或引起了较高层级领导关注的违法违纪事件,其责任人会受到责任追究之外,行政过错责任的追究基本上流于形式,乡镇领导或干部“出了事”往往都是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内部处理,或以调离岗位、或明降暗升、或暂过风头又再起用的方式敷衍了事,而很少采用伤筋动骨的处理措施。
原因剖析
乡镇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之所以遇到以上的困境,根据笔者分析,主要由于乡镇管理体制不顺、干部群众的思想意识和法律素质落后于形势需要、乡镇施政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行政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健全等几个方面因素造成。
(一)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不顺是客观因素
1、乡镇条块管理体制不合理。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屡次乡镇机构改革中的“垂直运动”分割肢解了乡镇权力结构,弱化了乡镇政府的治理功能,使乡镇变得责任大、权力小、能力差,导致依法行政难以推进。就笔者所在的县而言,乡镇政府能直接管理的只有内设机构六大办(即党政办、农业办、计生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规划建设办)和两大中心(即计生服务中心、农技推广中心)。其他有收费或执法处罚职能的站所基本实行垂直管理,半垂直管理的也只有公安派出所和司法所。但乡镇在履行职能过程中,很多工作都必须依靠相关垂直的职能站所,而相关站所的经济权、人事权不在乡镇,“块块管不住条条”,乡镇在执行某项工作需要相关站所配合时,如果没有经济利益(奖励或分成)作协调,相关站所要么消极被动应付,要么以本身业务忙为理由根本不予理睬。乡镇如此势单力薄,要实现依法行政、依法治理谈何容易?
2、乡镇考核机制不科学。乡镇政府的职责之一就是执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以及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于是,省市分解下达给县级的一些目标任务,无论事权是否在乡镇,无一不被交办到乡镇一级政府去完成,年终还要进行考核。其中财政税收、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稳定等工作还实行“一票否决”。如果县级政府对“一票否决”执行得彻底,而相关任务指标又欠缺科学性的情况下,乡镇政府为了避免被否决,从而危及主要领导政治前途,被迫违法行政的情况
就出现了,诸如为完成财政税收入库任务而非法引税买税,或挪用专项资金垫税;为完成招商引资任务而非法征地;为完成计划生育四术任务和抚养费征收任务而粗暴执法;为维护社会稳定而对上访群众进行围追堵截;为完成农业结构调整任务而乱下指标“逼民致富”干扰农民生产等等。因为乡镇如果一旦被“一票否决”,其党政一把手政治前途就立即完蛋,而违法行政如果不出事还有机会搏一搏,违法行政的成本比被“一票否决”成本低得多。所以“压力型”的乡镇考核机制使乡镇无暇顾及依法行政,屡屡出现被动违法行政。
3、乡镇体制内党政不分。目前,乡镇在形式上实行党政人大机构分设,但事实上是党政机构高度一体化,人大机构则被虚化弱化,以党代政的运作模式依然流行,乡镇党委才是乡镇权力运作的核心,党委书记才是乡镇大小事务的最终决策人,从而造成乡镇内部依法行政角色不明、责任不清,实际权力行使者与法定行政责任者相分离的状态,乡镇长负责制难以体现,乡镇政府的职能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二)思想意识落后,法律水平低是主观因素
1、乡镇干部思想认识落后。有些乡镇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民主法制观念淡薄,对依法行政存在认识误区,认为人治好过法治,依法行政就是依法治民、依法治事,将法律视为治人的工具,对自己有利时就拿来运用,更有甚者加以曲解利用,对自己不利的就弃之不用。这些认识误区严重阻碍着乡镇依法行政工作的实施。
2、乡镇干部群众法律水平低。乡镇大多数干部群众的法律水平低,对法律没有全面掌握或一知半解,同样阻碍着依法行政工作的实施。一方面,是依法行政的实施者乡镇干部法律素质偏低,没有接受系统的法律知识培训,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不高,面对新的工作形势,出现了“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广大农民群众,对法律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远远没有达到“人人知法、人人守法、人人护法”的层次,相当一部分群众只要求享受权利,不自觉履行义务,有利的事就想方设法地“占”,不利的事就不顾大局地“闹”。例如在计生国策方面非法超生偷生抢生且逃避缴纳社会抚养费义务,在公路征地中出现抢种作物骗领青苗补偿款,在农业补贴申报中出现谎报面积骗取补贴款等等。行政相对人如果缺乏法律素质,或“精通”法律,专钻法律空子,任你怎样依法,也只能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三)法律体系不完善是内在因素
1、过时法律法规没有及时清理。目前涉及乡镇和“三农”的许多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很多都是在202_年前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的背景下制订的,甚至有的是在1992年前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制订的,相当部分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都已失去现实意义,但没有被及时废止和修订,导致其实用性和适用性差。
2、现行法律法规有部门化、利益化的倾向。我国行政立法目前基本上还是以部门立法为主。这样,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在制订或被授权草拟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时,从本部门本行业利益出发,制订或草拟出的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就会导致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这是导致乡镇出现“权力上收、责任下放、站所垂直、乡镇垂空”的又一重要原因。例如林业管理法规方面规定,林业行政管理权、收费权、执法权由县级林业局、林业公安分局行使,乡镇林业站、林业公安派出所垂直县级相关部门管理,而造林绿化、护林防火的责任却推给乡镇政府。
3、有些法律法规互相冲突。现行的有些法律、法规与规章之间缺乏协调和统一,存在部门之间立法冲突,结果出现有利可图的行政事务争着管,无利可图的义务性行政事务推着让,令乡镇基层行政无所适从。例如文化领域的网吧、酒吧、游戏机室的管理,工商、公安、文化等部门都按规收费发证许可,可日常管理工作却谁都不管,出现问题互相推卸责任,推来推去竟又会落到乡镇的头上。
(四)行政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是外在因素
目前,我国虽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行政监督体系对促进我国依法行政工作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但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监督的力度不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究其主要原因是:政党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均属于党领导下的体制内监督,而且又分工不明,权限不清,出现监督走过场,“护短”、“护官”等现象,导致有错难纠、有责难究;群众监督因群众意识落后尚处于起步阶段,监督作用发挥有限;新闻舆论监督被誉为“第四权力”,确实能发挥很大的监督作用,但在当前舆论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宣传基调下,容易受到干扰,作用也明显受限。所以,乡镇行政违法责任追究流于形式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策建议
依据对乡镇依法行政面临的困境的透视和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推进乡镇依法行政工作。
(一)从理顺行政体制入手,构建乡镇权责一致的行政体系
在《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对乡镇政府的设置及职能设定未作修改的前提下,应当完善乡镇现行体制,强化乡镇政府职权,但具体侧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顺条块关系。要采取县乡改革联动的方式,理顺县与乡镇、乡镇与站所、乡镇与县级职能部门的关系。要明确县级政府、乡镇政府的事权,把一些专业性强、非强制性手段不能治理见效的行政事务,如交通、安全、环保、工商、税收等,交由县级政府统管,以县级相关职能部门及其站所管理为主,强化县级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责任,弱化乡镇政府的相关责任;而对一些非由乡镇管理不可的社会公共事务,如计划生育、民政优抚、农业水利、林政管理等则实行以乡镇管理为主,强化乡镇行政责任,相关职能站所划归乡镇直接管辖,同时赋予乡镇相应行政权力,保证乡镇在这些领域有相应的权威进行管理;对一些与乡镇施政功能密不可分,但又必须要县级政府职能部门派驻的站所齐抓共管的行政事务,如国土、文化、教育、财政、治安、司法等行政事务,要实行“条块结合”管理,扩大乡镇对这些站所的工作考核意见权、人事任免建议权,以增强乡镇在这些事务领域管理的指挥协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乡镇责、权、利一致的行政体系,使乡镇依法行政有良好的体制基础。
2、转变考核机制。县级政府要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政府的要求,转变“压力型”考核机制为科学型考核机制。要把财政税收、招商引资等经济领域的硬性考核指标项目与乡镇政府脱钩,使乡镇经济工作重心转移到为经济服务上来。要坚决杜绝那些不必要的但偏要乡镇出钱出力的达标检查评比活动。对一些必须考核的项目,制订考核指标要科学可行,切合实际,要慎用少用“一票否决”制,为乡镇减负,以减少乡镇政府违法行政冲动。
3、规范乡镇党政关系。要转变乡镇党委对乡镇事务的领导方式,把党委工作重点转到思想政治、人事组织、重大决策等方面上来,而一般行政、经济、社会事务交由乡镇政府组织实施,以保证乡镇政府和乡镇长依法履行职权,防止出现以党代政、以党干政的现象。同时,要加强乡镇人大建设,发挥人大在选举和评议政府领导成员、重大事项决定、监督政府行政等方面应有的作用,使人大成为依法行政的重要监督制约力量。
(二)从提高法治意识入手,营造依法行政良好环境
要大力培养和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大力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重点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1、强化干部学法用法。要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建立健全干部学法制度,强化干部学法培训,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以自学为主的方式,组织乡镇干部学习基本法律知识以及与“三农”有关、与乡镇施政职能有关的法律知识,从而提高乡镇干部的法律素质,使他们熟悉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在行政管理时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从而实现乡镇干部思想观念上三个转变:一是在关于公民与政府关系的认识上,必须从公民义务本位和政府权力本位向公民权利本位和政府责任本位转变;二是在法治观念上,必须从依法治民、依法治事向依法治官、依法治权转变;三是在责任意识上,必须从强调公民责任向强化政府责任转变。通过三个转变,使乡镇基层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新法治观念,克服人治思想和法律工具主义思想,树立全新依法行政理念。
2、加强全民普法教育。要按照“五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普法形式,全面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增强群众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使他们努力做到学法、知法、守法、护法。要积极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懂得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同时自觉履行法律规定义务,不能只讲权利不讲义务或者采取非理性的闹事上访方式维护权益,实现政府依法行政与行政相对人依法办事良性互动。
(三)从完善法律体系入手,提高所依之法的质量
乡镇要推进依法行政,所依之法的质量如何,直接决定依法行政的水平和效果。因此,必须完善法律体系建设,想方设法提高法的质量。
1、及时清理过时法律法规。以《行政许可法》等法律为依据,对一些过时的、不适用的法律法规进行及时清理,该废止的废止,该修订的修订,以减少因现行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冲突而导致乡镇政府无所适从的局面。
2、规范行政立法行为。所有的行政立法活动都必须以《立法法》为准绳,并由部门立法制逐步过渡到公共立法制。在未彻底取消部门立法制之前,加强法制部门、人大机关对部门立法的监督,对公共事务管理立法设定听证程序、征求意见程序、公众讨论程序等,从而提高立法质量。
(四)从加强监督制约入手,探索依法行政监督制约新机制
要加强监督体系建设,发挥各种监督主体的监督作用。在乡镇政府体制内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
1、建立健全乡镇政府责任体系。即回应对策建议的第一点,明确界定乡镇政府的职责权限,进而明确乡镇政府和各基层站所的职责分工,明确相关责任人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按照责权利一致的原则建立起乡镇政府的责任体系,既要防止责任无限扩大化,也要防止责任只停留在组织而不分解落实到个人的现象。
2、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要按照“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的要求,推行行政问责制,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对行政违法行为的相关责任人,根据新颁布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相应条款对号入座进行严肃处理,切实做到有错必纠,违法必究。
3、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要把政务公开与依法行政结合起来,通过政务公开让群众了解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办事程序手续、违法行政责任等等,把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打造阳光政务,减少违法违规行政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