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上医之境(推荐)
编辑:风华正茂 识别码:12-895008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01 16:53:44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上医之境(推荐)

学习“上医之境”──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武汉“小处方”医生王争艳的心得体会

多年来,在党的培养下,王争艳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一名医学专家和管理干部,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王争艳很珍惜组织对自己的培养和信任,以身作则用自己坚守的行医准则去影响和带领每一位科室成员,她自己也在组织的帮助下成长为一位深受同事爱戴的管理者,建立了一个患者信赖评价高的医疗团队,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来回报社会。

王争艳就象一块璞玉,为了让这块璞玉能更好的发出光芒成为一块美玉,院党委对王争艳给予了高度关注、关心和关爱,多次与王争艳谈话,谈医院的变化,谈文化的重建,谈党的最高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多年来从未申请入党的她在202_年1月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同年7月在组织重点培养下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202_年6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专业技术方面,从医25年里,王争艳一门心思为患者治病,对自己技术职称的晋升一直疏于关注,多年来从没有申报过副主任医师职称,作为同济医学院的高材生却始终是一名主治医师。为了让这样一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能得到应有的肯定,党组织多次找她谈心,帮助她为晋升做好各项准备。202_年王争艳申报了副主任医师,当年获得了副主任医师职称资格,并被医院聘用。院党委202_年提拔她担任汉口门诊部副主任,走上了管理岗位。为了更好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王争艳带领同事们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在附近

居民小区举办健康课堂,在社区居民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为了发挥好大医院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优势,医院选派了多位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到医院主办的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我觉得我适合在基层工作,而且我也愿意做为全科医生为社区居民服务。”经王争艳主动申请,202_年医院派她到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任主任。到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王争艳身先士卒,一方面带领大家深入社区居民家中送诊送药,一方面坚持每天坐诊为社区患者看病诊疗,同时,也为社区医生做好传帮带,将自己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大家,受到了患者和同事的爱戴。

王争艳同志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对事业无限忠诚,是科学发展观的模范实践者;对医学执著追求,是救死扶伤崇高职责的忠诚履行者;对病人深切关爱,是医者仁心白求恩精神的守望延续者。她用几十年的实践,体现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的高尚情操,她是好医生的代表,是医生的楷模,是全市医务工作者学习的榜样。我们党员应该学习她关爱病人、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学习她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她爱岗敬业、甘守清贫的奉献精神;学习她心系患者、博爱仁和的无限情怀。并活学活用我们疾控工作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哈尔滨太平人民医院眼科 孙玉波202_-8-5

第二篇:仁者之心 上医之境

仁者之心 上医之境

——观《有这样一个医生》有感

有这样一位医生,她铭记师言,坚持原则,长期实行“视、触、叩、听”的诊断方法;有这样一位医生,她信守承诺,因病施治,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有这样一位医生,她廉洁行医,本分做人,不为名利所动;有这样一位医生,她扎根基层,心系百姓,对社区医疗尽心尽责;有这样一位医生,她严谨求实,言传身教,对同事满腔热忱。她就是电影《有这样一个医生》中的主角“杨正艳”的原型——王争艳。

《有这样一个医生》是根据“小处方医生”王争艳的先进事迹改编而成的,它以王争艳为患者精心诊疗的真实故事为主线,艺术地再现了她一心想着患者、一切为了患者的感人事迹。片中选取的王争艳事迹生动而感人:“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患者“刘长江”因多年住院一贫如洗,宁可死在家里也拒绝治疗,“杨正艳”多次上门,冒着极大风险说服让他居家治疗,每月药费控制在100元以内;“石婆婆”脚气感染双腿溃烂不能出门,没有医生愿意上门治疗,“杨正艳”上门后不顾难闻的气味,用手掏出老人多天便秘的大便……随着影片情节的展开,我被片中“杨正艳”质朴、真诚的个性所打动。

医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将医生分为三品:“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更为通俗的解释为:“上医医心,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一代名医裘法祖也说过类似的一段话:先看病人,再看片子,最后看检查报告,是为“上医”;同时看片子和报告,是为“中

医”;只看报告,提笔开药,是为“下医”。王争艳正是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什么是“仁者之心,上医之境”。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精湛的医术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要具备崇高的医德。一个医护人员若无精良医术,即使心存仁厚,也不能救人于病危。但有了精湛的医术后,不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不对人、对生命高度尊重和倍加珍惜,草率从事和等闲视之,与屠夫有何差别。所谓性命之托,重于泰山。“无善莫为医”,我们说华佗是神医,不仅是因为他有妙手回春的技艺,还因为他有悬壶济世的高尚情怀。

国民健康乃民生之本。时下,医患纠纷不断、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现象似乎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顽疾。要根治这一顽疾,就需要我们找到病根,为这个社会开一剂良药。王争艳就是价值连城的一剂良药。药物和疾病讲究相生相克,王争艳在医治这个社会时,却牺牲了自己和家人。

一个有缺陷的社会,要想得到医治,如果让医者既流血又流泪,那是不可容忍的。既然我们重视人才,就要给人才一个应有的待遇。一剂良药的最大价值,在于它值得依赖,值得托付以性命——天使的境界,也莫过于此。

时代呼唤“上医”,需要许许多多的像王争艳一样的“上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她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我们财政系统也需要这样的榜样,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第三篇:花开之境

花开之境

陈歆耕

《 人民日报 》(202_年09月02日 20 版)

从常州花博会场馆采访归来,一直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去写那些“花儿”。花儿如此常见,谁没有见过“花儿”呢?

对于写作者来说,有两样“东西”最具诱惑,又最难写:一是爱情,一是花儿。从古到今,写爱情的各类文学作品该有多少?大概可以堆成山了吧?

再说写花,大概世上写过文章的人,人人笔下都免不了要写写花,各种各样的花。皆因这世界上如果没有花,该是如何地黯淡、单调、无趣?一写花,文人墨客便文思泉涌,美词丽藻纷至沓来……

不过,古今文人写花,不外乎注入个人对人生的感喟、情感,因而描述对象因每个人的人生遭际不同而呈现出独特的色彩。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所谓“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所谓“恨别鸟惊心,感时花溅泪”……但想想看,花会因诗人感时落泪而落泪吗?如果花儿因人的悲欢离合而情动于衷,那花儿每天该是笑,还是哭?该是喜,还是悲?因此,历代文人笔下的花儿,大多是文人自己情感的承载体,而非花儿自身。子非“花”,安知“花”之乐或悲?

正当我的思绪处于板结之际,倏然收到湖州铁佛寺发来的一条手机短信。自从前年有一次在湖州铁佛寺与方丈智根一起喝茶说禅后,手机就经常收到从铁佛寺发来的短信,内容皆为与佛学有关的人生感悟、警示短语。这回短信的内容是什么呢?打开一看,信中说:“一叶知秋意,花开即菩提。明天是农历七月十五,祝六时吉祥,福慧增长!”我的脑中忽地灵光一闪,无数种花儿的形象,似乎一下子在我的脑海里清晰地呈现出来。“花开即菩提”,说得太好了。花开的境界,正是“菩提”所包含的人生顿悟后而抵达的至高境界。你看她们,只是默默地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呈现在世人眼中,从来不会在盛开时大声喧哗;春兰秋菊、夏荷冬梅,花儿们一年四季次第开放,使得世人时时都能感受到她们美的身姿;她们没有世俗的所谓喜怒哀乐,完全处于宠辱不惊、物我两忘的境地;她们顺乎四时气节,随风飘曳,该开放时开放,该衰落时衰落;她们用缤纷的美,装点着世界,使得人们不会因污泥浊水、沙尘雾霾而失去生存的希望……

如果要让我从所有花中选出一位抵达“菩提”境界的“形象大使”来,我首推莲花,她集中了花的所有美的品质。她不仅仅如周敦颐所赞美的那样,“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为动人的是,花落之后又结果实有莲子,根部又长出莲藕,用她孕育的果实,滋养着生命,简直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贡献给了这个世界,难怪佛家打坐的地方总是用莲花瓣图形来装饰。吾辈浊物,面对荷花之境界,只会感到卑微和羞惭。据花博会的工作人员介绍,在第八届花博会专题展区,有一处叫“荷园”,流连其中,观者可以感受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意境。更让人惊奇的是在水生植物馆,可以看到一种原产于亚马逊河湾的“大王莲”,在她盛开时叶子直径可达到两米之巨,上面可以站立五六十斤重的孩童而不会下沉。

站在花儿的“形象大使”面前,我突发奇想,花博会也应该有个“形象大使”的。那么,在常州本地从古到今的贤人中,该选谁呢?我最先想到的是常州历史上的人文始祖季札。他被誉为中国最讲诚信的第一人,是春秋时期的圣人,孔子称他为“延陵君子”。在他言行中所体现出的诚信、仁义、礼让、睿智等美德,被千古流传。有如此美德的圣人,难道不是花博会“形象大使”的最佳人选?我期待花博会不仅仅办成花卉园艺的博览会,而是向人们传递美的哲思和理念的盛会;我希望这样的展会,能够成为净化人们灵魂的强大的美的场所;我希冀花儿的“菩提”境界,能够使所有观者都感受到。在人面百花交相辉映的盛大花苑里,人如花,花如人……

大概花博会的工作人员想不到,最打动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那些造型各异、缤纷多姿的场馆,也不是他们引为骄傲的“五个最”——最大规模、最长展期、最多参展单位、最多异型建筑、最多花卉品种,而是发生在我入住的酒店的一个小小细节。这天晚上,劳累了一天回到酒店客房时,意外地发现床头柜上,我昨晚睡前读过的一本卷着的书籍上,多出了一张非常漂亮的书签,书签画面是一位正在展卷读书的古典美人,在她的身边是飞舞的花瓣和飞翔的小鸟……这书签是从哪里来的?一张粉红色的信笺上,服务员用稚嫩的笔迹写着留言:“尊敬的陈先生,您好!我是您的客房服务员小张,下午进门打扫时,发现您床头柜上有一本打开的书,特为您准备了一张书签,方便您使用……”工作多年,四海奔波,很少碰到过如此细致入微的温馨服务。这让我感到意外、惊讶,也不禁怦然心动。

在这里,花儿的气质已经渗进人的心里了。

“照镜子”重在找到差距

——如何落实十二字总要求之一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2_年09月02日 01 版)

“召开一次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这是教育实践活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的重要内容。如何开好这个会?“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4句话、12个字的总要求,给出了根本遵循。

这其中,“照镜子”既是关键步骤,又是重要方法,决定着活动能否取得实效。宗旨意识是否坚定?工作作风是否端正?廉洁自律是否够格?只有以党章为镜、以廉政准则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才能聚焦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在活动中找准靶子、有的放矢。

坦率地说,在一些地方,照镜子不大受欢迎。有的同志自我感觉良好,懒得照镜子,动辄曰“寡人无疾”,两眼蒙蒙,双耳聩聩;有的明知自己有问题,害怕照镜子,担心光可鉴真,讳疾忌医;有的只愿看自己光鲜的一面,习惯盛妆出镜,言必谈功劳成绩,自我膨胀、自欺欺人;还有的喜欢拿着镜子照别人,认为自己美得不得了,看到的都是别人的缺点问题。这样的认识,不符合“照镜子”的本意,只能是“闭塞眼睛捉麻雀”,把不住问题的脉、点不到矛盾的穴,让活动成了花架子、批评成了走过场。

照不好镜子,或是不愿照镜子,反映出一些同志还存在不以为然的思想,怕照出差距有压力、照出不足挨批评、照出问题被处理。“丑媳妇总要见公婆”。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对我们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必须有敢照镜子的勇气、照好镜子的决心。藏着掖着,只能把小病拖成大病。敢照镜子、勤照镜子,特别是对缺点和错误多往深处照、细处照,使之纤毫毕现,“找出差距”的要求才不会落空,“修身正己”的初衷才能够达到。

照镜子,关键是要找准镜子。照什么样的镜子,决定着能看到什么样的问题。如果照的是哈哈镜,自然变形走样、难见真章;如果照的是朦胧镜,云里雾里“看起来很美”,也难以反映实际问题。镜子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才能把缺点看得清清楚楚、把问题看得真真切切。对照党章,增强党员意识;对照廉政准则,增强廉洁意识;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增强自律意识;对照群众期盼,增强公仆意识;对照先进典型,增强先锋意识。这样照镜子,才能搞好教育实践活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照镜子、亮底子,是活动要求,更是思想考验。有抛开面子、揭短亮丑的勇气,有动真碰硬、敢于交锋的精神,才能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要求,以实际行动密切血肉联系,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这样的“第一课”更养心

邓闽军

9月1日晚上,中央电视台向全国中小学生播出了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节目,主题为“乘着梦想的翅膀”。今年的主讲嘉宾,一半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

普通人的讲述其实对学生更有用处。走别人的成功之路,可能并不一定成功,而不走别人的绕弯之路,却可以避免重复前人的失败。对于学生来说,学会构筑一个符合自身的梦想很重要,而学会怎样解决实际问题更加重要。此前激励学生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高考状元,而普通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差等生”的人生经历,总是无人喝彩。廖智、王亚平、邓亚波、潘其华,这些在平凡中实现梦想的普通人,他们讲述的梦想与实现梦想的道路、面对困难的经验,除了励志,相信一定会带给孩子们不同的启迪、给他们的心灵以温润的滋养。

讲课,一定不要局限于提高学生知识和成绩。怎样培养特长爱好?怎样孝敬长辈?甚至怎样对待早恋?方方面面都可以作为切入点。开学了,第一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设身处地解决好学生的实际问题,定能为孩子们的新学年乃至整个人生奠定良好开局。

楷模标注“共同价值观”(今日谈)

叶 琦

《 人民日报 》(202_年09月02日 01 版)

“B超神探”贾立群缝死衣兜拒红包,视病患为亲人;守林人刘真茂甘忍30年孤独,悉心守护“生命绿洲”……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启动以来,触发无数感动,网络投票已超过1亿人次。

公众热议、社会追捧,源于318位候选人身上崇高的道德力量。他们是我们时代的道德象征,他们展现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都是整个社会所应坚守的“共同价值观”。从“小悦悦事件”到“孕妇助夫性侵杀人事件”,一些极端个案,让少数人抱怨道德失守、文明失范。但无论是日常坚守还是生死抉择,众多道德模范用自己的行动,回答着时代的道德考题,形塑着社会的价值观念,为转型期的中国构建起心灵的支撑。

“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这些道德楷模让我们每个人感受公益的高尚、反思私欲的狭隘,从他们跳脱一己的高尚德行中获得道德勇气。雷锋、徐虎、郭明义……不管是哪个时代,道德模范都是价值的整合者、道德的提升者,描画着精神与信仰的天际线。相信,他们在拨亮公众心中道德之光芒的同时,也必将汇聚起社会进步的强大正能量。

把这篇大文章继续写精彩

——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重要论述

冷 溶

《 人民日报 》(202_年09月02日 07 版)

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怎样继续写好这篇大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这个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内容丰富,精辟深刻。有几个思想观点,印象尤深。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习近平同志为党的总书记。承继伟业、不负重托,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习近平同志坚定地表示:“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

一个是坚持崇高信仰,一个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两个最根本的问题。

在理想信念问题上,习近平同志非常坚定、非常鲜明。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理想的旗帜”。“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他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理想信念,是对高级干部第一位的要求,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第一位的任务,是加强青年教育的关键和根本。

强调坚定理想信念,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面对快速发展、开放多元的时代,面对相互激荡、形形色色的思潮,面对社会生活的复杂变化、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经受着冲击。还要不要坚持、能不能坚持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这个问题尖锐地摆在了每一个共产党员面前。信仰动摇,政治上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变成利己主义、实用主义。习近平同志认为,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因为缺乏理想、缺少信仰、精神迷失。“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我们必须站在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上来抓党的建设,首先要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对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明确要求。

坚定理想信念,就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同时,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志存高远,才能立场坚定,才能一往无前。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我们要全力为现阶段的目标而奋斗,但不能丢失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走向高级的历史过程,必然走向共产主义。一些同志觉得共产主义太遥远,可望不可即,因而信仰动摇,就是因为对这一基本原理认识不牢固。他多次用革命先烈的例子来讲这个道理。革命先烈尽管知道他们追求的理想并不会在自己手中实现,但坚信只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持续努力,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他们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这样一种信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习近平同志强调的另一个根本问题。

十八届一中全会刚刚结束,习近平同志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就作出明确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突出问题作了回应,表示必须下大气力解决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他坚决地说:“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这番话,是新一届党中央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讲话中,在多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考察调研中,对坚持党的宗旨、做好群众工作作了多方面阐发,提出很多重要思想观点。

比如,在讲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在讲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时说,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在讲到政府机构改革时说,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级政府的根本宗旨,不论政府职能怎么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不能变。在讲到改善民生时说,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对各类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在讲到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时说,群众是具体的,做好群众工作也必须具体化,特别是那些具有自己特殊性的群众的工作,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规律,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以改进工作作风、端正党风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是习近平同志和党中央抓群众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十八大后不久,中央政治局就作出“八项规定”,并提出要从中央领导做起,要朝严一点的标准去努力,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习近平同志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餐饮浪费等各种浪费行为特别是公款浪费作出批示,要求坚决制止。他提出,要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他强调,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建立完善贯彻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制度,使制度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硬约束。没有健全的制度,权力没有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腐败现象就控制不住。

“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

习近平同志多次引用孙中山先生的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他深刻指出:“在当今世界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和互动空前紧密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发展变化,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

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这是总结历史得出的结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说到底是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变成落伍者。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社会主义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实行,都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结果。现在,我们加入经济全球化,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向着正确方向发展,也是顺应了时代潮流。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

顺应时代潮流,就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既善于把握国际大势,又善于把握国内大势。

什么是今天的国际大势?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而合作共赢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现实途径。我们要从这样的国际大势出发来确定我国的外交战略,思考和谋划我国的发展。

把握国内大势,就要正确判断和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习近平同志提出了要抓“新机遇”的重要思想。他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5年来,世界经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但在国际环境的内涵和条件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紧紧抓住、切实用好这样的新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努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

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就要及时掌握世界科技革命的新趋势、新动态。习近平同志高度关注这个问题。他说,国际经济竞争甚至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谁能在创新上下先手棋,谁就能掌握主动。我国经济已由较长时期的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要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他指出:人类已经进入网络时代,这是一个世界潮流。网络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很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带来一些挑战。互联网覆盖广、声势大、影响大,加强网络管理、弘扬网上主旋律,这项工作大家都要做。

“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就鲜明地向全党发出了推进改革开放的号召。

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后第一次到地方调研就选定了广东。他说,这次调研之所以到广东来,就是要到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习近平同志充分阐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同志为开创改革开放事业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他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不会有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他感慨地说,我们来瞻仰邓小平铜像,就是要表明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中国发展的实践证明,当年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是英明的、正确的,邓小平同志不愧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

习近平同志回顾和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即: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他还提出了下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总要求,即: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他强调,我们要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凝聚社会共识,协调推进各领域各环节改革;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拿出勇气,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弦易张,也不是回到过去的老路上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既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又要加强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合力,在党的领导下最大限度集中群众智慧;我们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要更加注重学习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同世界各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习近平同志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今后推进改革开放的总原则和总思路。

坚定理想信念、反映人民意愿、顺应时代潮流、推进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关重要的问题。只要我们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沿着这样的方向和思路坚持不懈地干下去,并且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就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

(作者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

“识人五法”之启示(金台随感)

顾伯冲 顾洁颖

《 人民日报 》(202_年09月02日 20 版)

识人用人、选贤任能,是一道千古难题。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不过,识准和用好一贤并非那么容易,孔子曾发出过“人心像天体一样难识”的感慨。近阅春秋战国时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李悝的“识人五法”,颇有耳目一新之感。在此摘而录之:

第一,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第二,富视其所与。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乐,则不能重用,如接济穷人,或培植有为之士,则可重用。第三,达视其所举。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若任人唯贤,则是良士真人,反之则不可重用。第四,窘视其所不为。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看其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卖良心,则可重用,反之则不可用。第五,贫视其所不取。人在贫困潦倒之际也不取不义之财,则可重用,反之不可重用。

李悝是魏国丞相,做过中山相和上地郡守,在实践中总结和运用这“识人五法”,使他广揽天下人才。司马迁说:“魏用李克(悝)尽地力,为强君。”班固称李悝“富国强兵”。这些记载都表明,当时魏国能走上富强之路,李悝曾作出很大贡献。其实,他的“识人五法”并没有多少深奥的玄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从细微的习惯着眼,准确地捕捉一个人的德行。这也应验了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人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常常在各种各样的利益面前,嘴上说的、行动做的与内心想的并不是真正一码事。有的人貌似温柔善良,实际上虚伪奸诈;有的人外表恭敬谨慎,实际上却心怀欺诈;有的人表面上勇敢,实际上内心怯弱;有的人看上去尽心尽力,实际上并不忠诚可靠。有时候,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些人很会伪装自己。所以,要看准一个人的品行和能力,还要观其行动,察其习惯,唯有如此,才能从本质上了解一个人。

习惯是一个人心灵的流露,从一个侧面自然反映出其思想、道德、文明、志趣、知识等。正如古人所说的,从马的奔跑可以看到驭手是良还是劣。因此,认识一个人的本质,不光要从人的外表举止,更要从他的行为习惯去考察,看他在各种具体情况下的反应,以此连贯起来思索,从而准确识别一个人。这里,关键是大处着眼,细微处入手——细致观察,见微知著;仔细鉴别,去伪存真;推本溯源,全面了解,提高识人用人的准确性。以此为基础,便有了古人的“八观六验”之说:“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

识人越准确,用人就会越自如。识人的工作平时没有到位,那么往往在“见分晓”的关键时刻,就会带来很大的风险。其实,世上许多道理永远是简单的,包括识人用人在内。

诗意的心灵旅程(品书札记)

李小雨

《 人民日报 》(202_年09月02日 20 版)

杨东彪是一位始终忠实于心灵和诗歌写作的诗人。《七月诗选》就是这位诗人的一本集多年创作精选而成的抒情诗集。

诗缘情,写抒情诗就像听见灵魂的声音,它像闪电一样,撕开天空和夜幕,那么精短却光华闪烁,抒情诗是真性情的一气呵成。

抒情诗长期作为主流写法,遭遇太多的浪漫、激情,后又物极必反,出现感情枯水期下的无病呻吟。于是,又有人提出所谓的“零度写作”,拒绝抒情。这些其实都是矫枉过正。

杨东彪的抒情诗真挚、坦诚而不失灵性和智慧。他的诗内容广阔:泥土、家园、返乡、爱情、时光、生命中的痛……他在短诗中安放了怀念、离别等时间流逝的大背景,因此短诗也有着感怀的力度和时间的重量。如他的《告别》一诗:“汽笛将渐渐拉长的目光/交给车轮”,南方和北方像平行的两条铁轨,将“拉长的目光如雨/渐渐响在土地的深层”。这首诗平和,有着南方诗人典型的细腻,但又蕴含北方的重力,让人感受到内在的一种星落如雨、进入土地深层的渗透。这土地是什么样的土地呢?是摄魂的,是乡音的,是能让遗忘的自己恢复记忆的,是白兰花一样唤魂的。作者发现了“我遗忘了自己”,这就是一种难得的高度:“淡忘或遗失的/统统散落在泥土的深层”,这是诗人的精神起点,也是他多年来诗歌的深深的根。

他写尽时光的流逝,却并不沉重,他的诗充满爱意和温馨。他写雨、梅花、兰草、落叶、苹果,颇有小品的象形、可爱、空灵。童话能保持一个诗人内心的灵动与飞翔。他的诗就有一种来自童话的单纯的视觉,有着难能可贵的童心。他的诗中,童年与星星有天然的联系:“我已渐老/但我记得/领着自己看星星//我头顶的星星老了吗/心中的星星呢/我牵着自己攀至山巅”(《星星》)。

自己能领着自己看星星,这是一种灵魂出壳,是像两只蝴蝶那般的飞出,诗歌张开双翅灵动起来。看星星是一种境界,接着“我牵着自己攀至山巅”,就是第二种境界。达到这样的高度,基本上就不敢高声语,手可摘星辰了。

诗歌就是不停地爬高、超越、探险,也就是屈原所说的“吾将上下而求索”。

就像“遥远的莲”,“人与莲也许只有一步之遥/错失之后/竟化成一世之遥。”作者在抒情的成分中,还时时闪烁着一种哲思。他精心锻句、炼意:“有些怀念/需要发现和漂泊/有些怀念/必须对立和忘记”(《有些》),这些句子充满感情和人生经验。许多久违的感动,正在被诗人慢慢体验并凝练入诗:“酒是拥抱的一种方式/酒是放下的一种态度”。他的诗,增加了陌生化的思考,差异感就像闪电,是诗人撕开语言帷幕的缝隙,是开启想象的大门,也是诗歌与诗歌的较量。每一位诗人写诗都承受着与所有前贤及后来者的角逐。

七月的心之旅途故事缤纷。除了抒情诗外,还有些抒情具有了叙事元素,用直抒胸臆的白描写法,记叙国家和家庭所经历的大事,朴素而感人。他写的《祝福202_》充满了对时代和人类命运、祖国前途的关注。“父亲把最后的笑写在了墓碑上/我却在渐生的华发里/种下了泪水”——事都是为情服务的,也是有意味的,有匠心的,同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在想象飞升和美的历程中回到抒情的状态。

“出发和到达/不是旅程的开始和结束”(《蓝色空气》),而是一种四季轮回。杨东彪的诗伴随着他的人生旅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万千气象,又扎根于心灵的大地之中。

草木之中有真义

田之章

《 人民日报 》(202_年09月02日 20 版)

我供职的单位驻地是一所老院子,院里有一座小花园,花园里长满花草树木。劳作之余,徜徉其中,听听鸟语,闻闻花香,缓解疲劳,不胜惬意。

今年开春,管理部门对花园进行整修,还在每一株花木上挂一小牌,进行“身份认证”:这是景天,那是玉簪,这是紫苏,那是连翘,这花生长期有多长,那树适宜在什么环境生长,这个可以入药,那个可以疗疾……不光让人增长知识,而且增加趣味,让人知道了,原来萱草能助人忘忧,“有色无香”的海棠分西府海棠、贴梗海棠等许多种。

识草木、知虫鱼,既是日常生活之所需,也是中国文化教育之传统。《论语》里有“小子何莫学夫诗”一节,说为什么要研究《诗经》?“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意思就是,孔子说,读《诗》,可以激发情感,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者,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者,可以用来尽力国事,而且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譬如《诗经·邶风·谷风》中说,“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葑”是什么?“菲”为何物?鄙人虽出身农家,但面对“葑”、“菲”这样的植物还是一片茫然,要恰当地理解诗义当然就更不可能了。后来才弄清楚,“葑”就是蔓菁,“菲”就是萝卜之类,都是身边常见之物。诗人是用比兴的手法说明,惜民之力,当如采葑采菲,不要连根拔起;口头上说得好,行为上不违背,我就与你同生共死。这样弄懂了,就不但觉得全诗充满情味,而且颇具深义,对诗与诗人的理解更加深了一层。

人类源于自然,依自然而生活。熟悉自然、了解自然,科学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也应该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近现代的达尔文、爱因斯坦,这些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没有不深谙自然之道的。我国自古讲究“致知格物”,并在这方面留下许多珍贵的典籍,惠及后人。

民国时期,蔡元培、张元济等人编辑的老课本,秉持一个理念:上有信念,下有常识。课本从“天地日月”讲起,配以插图,给孩子传授生动有趣的知识。自然界的奇妙,种植者的辛劳,百果的佳味,渗入了许多人生深奥而直白的道理。伴着草木成长,养成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心性,恐怕比直接灌输立身做人的大道理要有益得多。

“嚼得菜根,百事可做”,这是流传久远的教人学吃苦的一句话。姑不论有没有嚼得菜根的精神和毅力,对于现代的人来说,单就具备哪些菜能吃、哪些菜不能吃的知识,就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论语》里有个有意思的故事。一天,子路随孔子外出,远远地落在后面,正好碰到一个用拐杖挑着农具的老人,迎头便问:“您看见我的老师了吗?”老人的回答颇为不屑:“你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谁晓得你的老师是什么人。”说完,便扶着拐杖锄草去了。子路碰了一鼻子灰,呆呆地立在那里,后来又跟去寄宿一夜。第二天奉了老师之命再去看,老人已经走了,子路却在他的空屋里,发了一通“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的空论。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不禁失笑。不过,事情如果放在今天,还真有点不好说,或者可以肯定地说,是再普遍不过的了。当然,不识“五谷”,不是孩子的错,这应该归到上面这位老者所发问的原因上去。其实,不要说孩子们了,大人们不知道“五谷”的,于今也大有人在吧?

正如竹可以医俗,多认识一点草木,可以养成对于世界的观察,对于自然的爱好,对于土地的亲近,免使自己成为不懂常识、专讲大话的人,是一剂顶好的医治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对症良方。

第四篇:天空之境读后感

天空之境读后感

《天空之境》是我近来阅读的书籍中,感触最为深刻的一本,深深的感谢Wini,希望你能知你的力量是如此强大!

其实,现在的我大多数时候,都很浮躁,容易动怒,别人的一点点不顺心意,就会让我暴跳如雷,伤害了别人却也伤害了自己。很容易就和别人产生了矛盾,甚至对峙,总觉得别人不够好不够懂事。隔阂越来越大,越来越冷漠。

读了Wini的书,我自己也跟着她的思路,她的灵修过程明白了许多,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只需要微笑只需要一个几秒钟的拥抱就可以化解这矛盾,就可以解开心结。可偏偏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能做到。我们选择的是别人怎么对我,我将加倍对人。斤斤计较的时候,在集体中便越来越得不到温暖。

我羡慕Wini在天空之境的旅程后,能对前夫冰释前嫌,能原谅他对自己的伤害,并能做出退让,重新获得前夫的信任,能一家三口一起吃饭其乐融融。我羡慕Wini明白了家人之间的信任是如此深厚,孝顺家人最好的方式其实是逗他们说说年轻时候的事,而不是一味的给他们塞钱。我羡慕Wini能再司机冷言冷语的时候选择微笑选择闲聊选择多给小费,最终司机也对她微笑,并乐意帮她搬行李。

好像就应了那句话,你如何待人,别人就会如何待你。我希望我在这本书中所读到所接收的感悟,能带到生活工作中,我希望我能有Wini那样的改变。舍掉小我,来成全大我。

很抱歉,第一次知Wini这个人,竟然是她乳腺癌去世的时候…我多爱你,望你能感应。两年后,让我再读《天空之境》怀念你,也看看自己的改变。Wini,爱你!

第五篇:士人之境现代散文

从中国历史地理的角度看,如果把西北看作广袤苍凉的沙场,那么,江南就是山清水秀的花园。沙场练砺的是能操控金戈铁马、冲锋陷阵的勇武之士。花园培育的是花草树木,还有一代又一代有名无名的文儒之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什么样的水土就有什么样的人。

江南奇丽秀美的独特环境,既是士人生养之本,又是士人情感之所倚。人因境而生情,境因人而增色。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中国的炎黄文化发展主要在中原地区。孔子、孟子、庄子、老子,这些名声显赫的的士人,都出自中原大地。那时的江南,还是“蛮夷之地”,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在文化发展层面上更与中原相距甚远。以后的近一千二百年间,尽管有了南北朝柳晖的《江南曲》,“汀洲采百萍,日暖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江南开始进入了诗人的视野;尽管有了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水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开始成为诗人笔下最美的题材。但从总体看,江南处于文化边缘的地位,没有改变。直到宋朝,尤其是南宋定都杭州,中国文化发展的重心南移,江南文化的地位才有了质的变化。到了明清时期,江南遂成为秀色迷人的人间天堂,士人辈出的沃土。江南是水乡,湖泊星如棋布,江河交叉纵横。其水,通常既不是“风在吼,马在叫”的黄河之水,也不是“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的大海之水,而是“漾漾悠悠几派分”的平静之水。

水是最具江南特色的地域标志,也是构成江南美景的主色调。“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之美,美在水;“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的秦淮河之美,美在水;周庄、同里、西塘等古镇之美,同样也美在水。水是江南故事里最主要的情节,也是反映江南人生活和情感的广泛背景。曹娥投江寻父尸的悲壮,使孝道成为舜江滔滔不绝的主题。西施溪边浣纱,浣出了“沉鱼”的情形,浣出了惊世佳人的不朽名声。为此,诗仙李白也禁不住诗兴勃发,吟出“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的赞美诗句。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等辈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三月初三,在兰亭水边举行的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则被引为千古佳话。而这一儒风雅俗,也一直留传至今。辽阔的水域,在给江南人带来舟楫之利的同时,也给他们的心灵烙下了水的印迹。

《诗经》里说:“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其所指的地点,不一定是江南,但江南人乘船出行却是一件寻常的事。当孔子带着弟子坐着牛车周游列国,在崎岖的路上颠簸得狼狈不堪时,江南的“蛮子”们早已“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尽享着优哉游哉的漂浮之趣了。同样出行,胡人骑的是马,手握的是缰绳和皮鞭,驾驭的是活生生的牲畜,要的是力度和张狂。江南人乘的是船,手握的是桨或橹,驾驭的是经过加工后没有生命迹象的木材,享受的是前行中平静的悠悠。当然,船是敌不过马的。宋亡于元,明亡于清,铁骑两度似旋风般地横扫江南大地。腥风血雨的悲壮,为奴为囚的境遇,只流下了“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千古感慨。

然而,操控舟楫的手依然固执地操控着舟楫。风和日丽的白天,驾一叶扁舟,在碧水的荡漾里遐思,依然是江南人追求的恒古不变的境界。秋高月圆的夜晚,端坐在画舫间,听流水潺潺,闻琴弦瑟瑟,酌酒赏景,吟诗赋词,依然是传统的雅兴。柔情似水,血管里渗浸着水的江南人,在桨棹间摇曳着属于自已的历史。行走在江南,绕不过的是桥。数不清的桥横跨在大大小小的河湖上,数不清以桥为名的村庄散布在田野上,点缀着江南的景致。桥本来作用仅仅是沟通两岸,以利行走之便,而江南人却偏偏要赋于它许多复杂的含义。区区一座桥,非要像置景般摆弄,有的要在栏杆上雕花镂兽,有的要在桥面建水榭凉亭,似乎要让你在桥上走的十步或二十步,比在平地上走得更有摸样,更有风韵,更有价值。于是,仅仅是周庄的双桥,一经在画面上亮相,便差点把一些人的眼球都惊凸了。无论是大桥还是小桥,都得起一个叫得响的名字。“登天”太俗,就来个“步云”,“仁济”不够大气,就来个“广济”。书,要请名家挥就,刻,要由巧匠镂成,再施以朱漆或金粉,即可大放光彩且流传千古。更有甚者,似觉在该建桥的地方摆弄不过瘾,竟在自家的后花园里挖土造湖,硬生生弄出些拐弯抹角摸样的所谓九曲桥来。湖里要有游鱼穿梭,荷叶轻漾,岸边还得点缀些石笋假山,廊榭台亭。似乎这样,方能显示雅致。走在桥上,脚步应该是轻轻的,幅度是小小的,频率是缓缓的,才可在几步一折,几步一弯的绕行中,摆几分悠闲。也许是江南人对桥情有独钟的缘故,桥也成了情感的载体。梁山伯与祝英台相识在草桥,许仙与白素珍相恋在断桥,牛郎与织女相会在鹊桥。凡人与非凡人的爱情都与桥有着不解之缘。“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当游牧民族还在把一个个毡包在草原上移来挪去,“今夜不知何处宿”时,江南人把房屋建得连成片、连成块,形成一条条小巷的历史已有了数不清的年代。江南的小巷,逼仄而幽深,神秘的空间里长满了只属于江南的风土人情。有“狗吠深巷里”的突兀狂躁,也有“深巷明朝卖杏花”酥软的叫卖声。有屋檐上紫燕的喃喃,也有厅堂里书声的朗朗。有水井边汲水捣衣的“梆梆”声此起彼伏,也有树荫下修锅补碗的“叮当”声时兴时息。巷口鞭炮炸响的时候,花轿里端坐的娇俏新娘会被接进深巷里的婆家。花好月圆的夜晚,一些满腹诗书,多情而寂寞的女子,会和她的女伴悄悄地溜出深巷,行向水榭凉亭。

于是,小巷常成为不少《西厢记》似故事的开头。在冬天天气晴好的日子里,在一些朱漆大门的门前,总是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围聚在一起,时而眉飞色舞,把祖上的辉煌描绘得淋漓尽致;时而唉声叹息,叹生不逢时的嗟伤,今不如昔的悲哀;时而又沉默无语,闭目养神。那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神态,使人揣摩不出,究竟是他们因衰老而疲惫了,还是小巷因衰老而疲惫了。小巷一直在衰老,在渐渐变成一张发黄的画笺。只有那些像词人的长短句般排列的青石板上传来的足音,常使人向时光远去的背影张望。比起水来,江南的山就逊色得多。既没有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也比不上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的高大。“势拔五岳掩赤城”的文化名山天姥.山,其实际高度也就一千来米。被人誉为“震旦国中第一奇山”的黄山,其高度也不过一千八百余米。在真正的大山面前,江南的山只能被冠以“土丘”、“盆景”之称。不过,山不在高,有景则灵。江南的山,大都层峦叠翠,掩映在葱郁之中。不像有的地方的山,要么寸草不长,灰蒙蒙光秃秃,或似一个个石堆,或像和尚的头;要么终年白雪裹身,一副冰凉萧瑟的景象。在江南,无论多么小,多么没有名气的山,涧水淙淙总是少不了的。大一点的,常有瀑布飞泻而下,把人引入“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遐思中。拾阶而上,总是鸟语婉转盈耳,花香沁沁扑鼻,远处,常有朱红色的凉亭在绿丛间忽隐忽现。站在山巅,时而有云雾在眼前飘过,或而像一条条飘带,或而像一只只风筝,转眼又消失在群峰之间,无影无踪,使人飘然而荡魂。“江山如此多娇”,难怪诗人谢灵云,在永嘉太守任上无心政务,沉湎于在山水间探奇揽胜,下棋吟诗,以至于断送了仕途。也难怪北宋学者陈翥,博学多才,却隐居山间。

一生肩挑道义的包拯,一心想为国家招揽人才,几次三番到其家劝说、请求,又是赠诗又是送礼,朝廷也“三征七聘”,而陈翥竟“不听天子宣,幽栖碧涧前”,全然不为所动,不仕的意念坚定不移。也许是江南人太爱山的缘故,不仅忘情于山,眷恋于山,而且对山的感情色彩也与众不同。看山是仰着看,用欣赏的目光看,“悠然见南山”,完全是把山看作养心养眼的景物,与“一览众山小”的情结和霸气有着天壤之别。江南人是喝着江南的水,看着江南的山世代繁衍生存的,其骨子里浸透的是江南山水的柔和素雅之气。正是江南的独特环境和具有特性的人,在与儒学文化的契合中自然而然地催生了众多具有区域特征的士人。

在明代的状元、榜眼、探花中,江南人至少占了一半以上,在清代的状元中,光苏州人就占了四分之一。但江南没有出一统天下的帝皇,尽管夫差和勾践都曾当过一国之君,却无法与秦始王之类的皇帝相提并论。江南人中官居要职者颇多,但有作为者甚寡,而且,大多仕途不顺,有的被贬黜,有的自愿请辞,在外闯荡了一番后回归故里。江南没有可与项羽匹敌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骁勇战将,也没有像集侠气、狂气、才气、仙气于一身的李白那样的天才文豪。江南也许,也就是“田园诗”、“山水诗”的故乡,一块烟雨飘渺中的幽静而安逸的,滋养士人的土地。

上医之境(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