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2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中原经济区建
设重大机遇,强力推进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1576.3亿元,增长11.3%,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3.5个、1.2个百分点。全口径财政收入160.9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5.1亿元,增长14.3%;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分别达2414元、4718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72元、144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0.3亿元,增长1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4.2亿元,增长2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2亿元,增长1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6元,增长11.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10113元,增长13.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
(一)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开创新局面。围绕抓转型、促发展、做示范,制定了实施方案,出台了21个专项规划和工作方案,实施了十大专项行动计划。与29个省直部门和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或建立厅市会商机制。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战略、11个重大产业基地和重要平台、23个重大项目列入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我市成为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首批示范基地、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经济转型发展工作联系点。争取上级资金81.3亿元。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和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重大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29个省考核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4.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77.9%,居全省第2位。436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98.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67%;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75个,增加71个,完成投资580.9亿元,增长13.1%;10亿元以上项目47个,增加13个,完成投资219.9亿元,增长28.2%,省市重点项目均实现了计划新开工项目百分之百开工、计划竣工项目百分之百竣工、计划投资提前一个季度百分之百完成。中国兵装******装备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佰利联年产6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等项目加快推进,******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项目建成投用,奇瑞汽车年产61万台发动机项目提前下线、批量生产,创造了新的******速度。
(三)工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及时出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意见,采取50条具体措施,有力保障了工业经济稳定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76家,主营业务收入3629亿元,增长15%。优势产业稳定增长。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四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1%、19.2%。承载能力不断增强。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方案全部通过审批,通过率全省第一,新增规划面积62平方公里;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980.6亿元,增长33.4%;固定资产投资654.7亿元,增长47.8%。新区行政区划调整全部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4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9%。两化融合全面提速。创建省首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2个、示范企业10家。智慧******成功签约,数字******建设加快,无线城市完成投资5.1亿元。创新能力有效提升。新增省重大科技专项3项,总数达6项。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总数达34家。新增院士工作站2家,总数达10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居全省第2位。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3家、71家,总数居全省第3位。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5.76%,预计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削减7%、8%、10%、12%。我市成为全省首家环境容量研究及运用试点市和四个总量减排试点市之一。
(四)农业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粮食实现九连增。总产204.8万吨,增产4.3万吨。夏粮单产511.1公斤,居全省第一;玉米高产创造两项全国新纪录。集群效应显现。面品、怀药、肉品、果蔬等九大农业产业化集群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46.3亿元、利润46.2亿元、税收16.9亿元,分别增长15.8%、17.3%、16.1%。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3家,总数达293家。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有序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全面加快。组织化程度提升。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20家,总数达3208家,覆盖率达45.6%。新增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28.5万亩,总数达62万亩。农机装备水平领先。主要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
平达96%,居全国前列。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完成汤庙等6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平方公里,发展节水灌溉面积9.95万亩。完成平原区7.3万人村村通建设任务,解决了10.5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94个,易地搬迁1个,脱贫2.23万人。连续14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林业生态建设加快。国家森林城
市创建全面启动,造林14.5万亩、森林抚育和改造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5.7%。
(五)第三产业发展呈现新繁荣。巩固提升文化旅游业。全面创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积极推进十大文化旅游园区建设,云台山成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和全国首批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云台山景区数字化技术应用规范上升为国家标准,影视城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与晋城市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13个城市签定旅游合作协议,与韩国庆州市结为旅游友好城市。我市成为省级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批会员城市。全市接待游客2605.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0.3亿元,分别增长14.2%、16.5%。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成200家农家店信息化改造,家政服务网络加盟企业达1640家。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新增104.4亿元,增长18.2%。中小企业贷款新增37.5亿元,增长21.2%。获省级银行授信800亿元。全市直接融资131.4亿元,增长35.4%。中证期货、洛阳银行落户******,市商业银行与港中旅顺利完成战略合作。
(六)城乡一体化发展迈出新步伐。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编制完成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和土地收购储备规划,城市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全面启动。交通体系日益健全。郑焦城际铁路交付线路96%,桃花峪黄河大桥主体桥面全线贯通,焦桐高速温巩段、武陟至云台山高速开工建设;建成干线公路170公里、农村公路266公里。成功争取世界银行绿色交通项目贷款1亿美元。南水北调工程进展顺利。总干渠桥梁等交叉工程施工范围和新月铁路改线工程征迁工作圆满完成,焦东路、南通路、文昌路、詹泗路等跨渠桥梁建成通车,塔南路、普济路恢复通行,供水配套工程开工建设,安置房建成137.87万平方米。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水系引黄入焦、大沙河治理、灵泉湖围堰工程开工建设,北部山区生态治理恢复取得阶段性成果,闫河公园建成开园,普济河、群英河改造顺利推进。环城快速通道开工建设,新华街等12条道路大修竣工。东方红广场人防工程主体封顶。改造老城区供水管网32公里、燃气管网51公里,中心城区燃气普及率达91%,新增供热面积60万平方米。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集中整治城区市容秩序,大力整治背街小巷和户外广告,规划建设专业市场,数字城管覆盖面持续扩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扎实推进。投资41.9亿元,开工建设68个社区,建成住宅2万余套,入住4.3万人,节约土地4700余亩。
(七)深化改革开放显现新活力。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深入推进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年活动,引进市外境内项目1177个,总投资1526.9亿元,增长13.6%,合同利用外来资金1438.5亿元,增长15.4%,实际利用境内外资金933.6亿元,增长26%。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建成了******海关,海关监管场所、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工作有序推进。全市进出口总值22.2亿美元,出口15.1亿美元,均居全省第3位。着力深化各项改革。积极推进市直局属企业脱钩改制,焦粮集团组建运营。核减事业单位64家,市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全面实施。完成第十批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公共财政改革不断深化,我市成为全国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示范点。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引进高层次人才1133人,增长4.5%。深化教育改革,我市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国家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我市成为国家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市,6县(市)全部成为国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市),零差率销售药品3.65亿元,“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惠及群众8.3万人,受到国务院医改办、省政府医改办充分肯定。
(八)保障改善民生达到新水平。投资34.7亿元,完成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建设。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119.1亿元,增支21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1.6%,比2011年提高3.8个百分点。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2所,道清中学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100个农村中小学改造全面完成,我市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实现多媒体班班通中小学达60%,我市成为全国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市。职教园区一期主体完工,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职教强县全覆盖,再次荣获全省职教攻坚先进市。卫生服务明显提升。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病房楼建成投用,焦煤集团中央医院综合楼主体完工,4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标准化建设,乡村一体化管理机制和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文化体育事业不断进步。新建农家书屋592家,总数达1992家,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市科技馆、图书馆免费开放,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暨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场和体育馆主体完工,建成国民体质检测中心,成立河南省武术段位制太极拳考评中心和中国武术段位考评点,成功举办市十二届运动会。人口计生工作稳步推进。认真落实计生家庭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在全省率先实现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全覆盖,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平衡,人口自然增长率5.39‰。就业再就业工作持续加强。城镇新增就业8.5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89万人,困难人员就业1万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7万人。在全省率先实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站行政村全覆盖,我市成为全省统筹城乡就业创业试点市。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参保率达99.4%,居全省首位。提高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加强老龄工作,80岁以上老人全部纳入高龄补贴保障,补贴人数从670人扩大到6.3万人,补贴标准全国领先。保障性住房新开工16559套,发放廉租住房租金补贴797万元。住房公积金覆盖面达78.2%,归集额、支取额和增值收益分别增长14.6%、19.3%和69.1%。深入开展爱心助残活动,提升残疾人保障服务水平,我市残疾人运动员冯齐夺得十四届残奥会举重冠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创建平安******,积极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加强应急管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我市荣获全国法治创建先进城市。深入推行领导干部轮流值班接待群众来访制度,信访工作不断加强。全面做好安全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在全国地市级政府中首家设立食品安全突出贡献奖,食品安全工作经验得到国务院食安办和省委、省政府肯定。在全省率先完成城市社区基层组织换届,和谐社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军地军民关系和谐融洽,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
(九)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十个百分之百管理制度得到落实,审减项目资金12.1亿元,审减率8.7%。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场交易项目2290个,增效节支11.1亿元。推进依法行政,清理规范性文件544件,废止和失效87件。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深化岗位权力风险防控,在全省首家开通运行电子监察行政处罚系统,我市成为国家预防腐败局全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联系点。开展公车治理,加强公务支出预警管理,三公经费总额连续三年零增长。全面公开市政府年度主要工作目标任务和完成情况,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149件市人大代表建议和473件市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援疆工作进展顺利。统计调查、审计、工商、民族宗教、检验检疫、气象、地震、档案、广电、史志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2012年,我市经济社会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绩,这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军分区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近年来,我们在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找到了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的发展路子,夯实了长远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全市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发展是要务,要始终把科学发展摆到首要位置。思路是引领,思路正确就能事半功倍。项目是支撑,必须持续不断谋划建设大项目、好项目。开放是活力,一举应多变、一招求多效。改革是动力,勇于走向改革深水区。民生是根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作风是保障,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这些经验凝聚着全市人民的心血、汗水和智慧,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一是新兴产业规模偏小,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二是资金、环境、土地等要素制约趋紧,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日益迫切。三是创新意识不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高。四是一些重要领域改革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推进力度。五是解决中心城区交通问题迫在眉睫,老城区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改造需要进一步加快,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六是就业就学就医等民生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缩小收入差距等任务还很重。七是一些同志重说不重做,作风不实,研究不透,标准不高,工作不力。八是少数干部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一些领域腐败现象还很严重。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严肃对待,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决不能让这些问题继续存在下去,决不能让这些问题阻碍我们的发展。
2013年工作安排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落实《中原经济区规划》、加快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加快转型、持续发展,在加快信息化进程中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
今年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外贸出口增长16%左右;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以上;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总要求、突出四重点。坚持总要求,就是强力推进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突出四重点:一是突出抓开放,坚定不移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二是突出抓城镇化,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坚持中心城市带动,拓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空间,促进四化同步发展。三是突出抓改革创新,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消除制约科学发展的障碍和瓶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造力,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四是突出抓创造新优势,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
重点抓好九项工作:
(一)强力推进改革开放。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应对复杂局面和破解各种制约的综合性战略举措,推动对外开放向更宽领域、更高水平迈进。拓展开放空间。积极推动与郑州融合发展、与豫西北联动发展、与晋东南合作发展,加强经济、文化、科技、人才、旅游等方面交流合作,形成携手共进、发展双赢的新局面。扩大开放领域。积极支持外来资本投向高成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强力推进文化旅游、医疗卫生、教育科技、现代农业、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领域对外开放,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大力招商引资。围绕《中原经济区规划》和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积极对接中国和世界500强企业,不断深化与中国兵装、中国兵器、华润集团、奇瑞汽车、河南煤化等企业的战略合作,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加强对外贸易。加快国家级皮毛出口基地、河南省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提升优势产业整体水平。争创一批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积极申报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园区,进一步增强外贸服务能力。优化发展环境。开展项目服务年活动,完善招商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努力创造最佳投资环境,让投资者创业安心、生活舒心、工作顺心。
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企业改革,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公司制改革,全面推开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认真落实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财税征收管理,培植壮大高效财源,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农村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国有林场和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成事业单位分类任务,深入推进文化、教育、水利、运管等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定医改资金支持计划,加快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医保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支付制度改革,积极推行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大力开展“先住院、后结算”等便民服务。深化人才机制创新,完善人才政策,健全人才培养引进、合理配置、激励保障等机制,启动人才服务产业园前期工作,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深化土地管理创新,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扎实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稳妥推进人地挂钩试点,探索结余建设用地指标流转。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展直接融资,培育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规范发展五大投融资平台,提升融资能力,扩大融资规模。
(二)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实施14820城市转型工程,深入开展城市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打造宜居城市。促进新老城区协调发展。编制新区总体发展规划,完善新区功能,加快中原路、中南路、世纪路西延、文汇路等道路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新河区域,力争三年内初步建成融高端商务、生态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城市综合功能复合区,打造城市发展新亮点。编制老城区提升规划,加快老城区改造,做好山阳路、普济路等大修工作,打通一批断头路,整修一批瓶颈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加强城市管理,完成76条背街小巷治理工作。改造老城区供水管网30公里,确保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99.5%以上。加快天然气利用二期工程建设,改造老城区燃气管网50公里。实施集中供热管网工程,新增供热面积40万平方米。加快污水处理厂搬迁,推进第二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建设。提升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把北部山区纳入城市规划范围,严格规划控制。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国道省道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推进农业人口有序转移。增强产业支撑能力,增强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完善户籍、土地、财税、社保等配套政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成总体布局、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规划,加快68个已开工社区建设,20个社区达到入住条件。
(三)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实施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年度行动计划,加快40个重大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努力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升级方面,重点推进奇瑞汽车年产61万台发动机(二期)、中国兵装******装备产业园等项目;科技创新方面,重点推进多氟多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卓立烫印热升华成像技术等项目;高新技术方面,重点推进中轴集团数控电动螺旋压力机等项目;老城区企业搬迁方面,重点推进昊华宇航老厂区搬迁改造等项目。加快新区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推进新区申报国家级高新区和创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新区主要经济指标要努力走在全省城市新区前列。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20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亿元,进一步提升综合带动效应。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大力支持30强、30高企业发展,实施标准化引领、质量提升和品牌带动工程,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规模优势突出、经济效益显著、行业地位领先的重点骨干企业。推进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发展。加快企业智能化改造,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两化融合评测定级企业达到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30%。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新增国家级研发中心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省级研发中心10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到100家。河南理工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成投用。
(四)强力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农业新型经营体系,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快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新增高标准粮田40万亩。加强小麦、玉米超高产新品种选育,组建大型种业集团。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壮大面品、怀药、肉品、果蔬等九大农业产业化集群,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推进主食产业化。规划建设主食产业化园区,建成20家主食便民连锁店;实施粮安工程,保障居民粮食供应。提升农机化水平。新增农机具5000台,农机总动力达到400万千瓦,主要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保持在96%以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加快蟒河等8段中小河流治理,完成司家沟等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推进孤山湖水库建设。加快实施小农水项目,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平方公里。全面完成三年内解决平原区村村通和山丘区群众吃水问题目标任务。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500家以上。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力争土地流转面积达到90万亩。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科技、质量安全、市场信息、气象防灾减灾等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动物防疫和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覆盖面,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五)强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和金融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总量扩张、结构优化。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围绕创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目标,加快十大文化旅游园区建设,推进韩园、陈家沟争创国家4A级景区。加快云台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步伐,强力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推进旅游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做好国家级旅游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创建全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办好云台山国际旅游节。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规划建设,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社区便民服务工程、放心早餐工程和农超对接惠民工程,推进物流园区建设,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重点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中小微企业发展和三农工作。推进企业上市和上市企业再融资,鼓励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加强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六)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转型发展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强化资源能源节约。大力推行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和公共领域节能,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强度。加强环境保护。严格环保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强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强水、大气、重金属、土壤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中心城区扬尘、油烟、噪声、尾气污染综合治理,开展PM2.5监测工作。加强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完善生态系统。加快建设城市水系,积极推进沁河、大沙河治理工程和引黄调蓄平原水库项目。加快北部山区公园建设,在中心城区建设游园20个,新增绿地面积60万平方米。深入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加快建设南太行山生态景观带、高速公路和林邓线两侧绿化、环城森林公园体系、林区生态保护型人工增雨示范基地,力争完成造林和森林抚育16万亩。通过我们的辛勤努力,加快建设美丽******,让******的天更蓝、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和谐。
(七)强力推进民生工作。继续实施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办好一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扩大城乡就业。加快建设全省统筹城乡就业创业试点市,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就业工作,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1.9万人、困难人员就业64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低收入职工、基层一线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推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工资性收入。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加大对口帮扶力度,帮助革命老区群众脱贫致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五保供养标准和优抚对象补助水平。积极推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衔接,城镇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新农合衔接。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6191套,缓解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积极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老龄服务产业项目,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0所,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推进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建设,实施中小学提升工程,提高城区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完成100个农村中小学优化改造项目,实现中小学多媒体网络教学全覆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卫生医药学校并入河南理工大学,支持高等教育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支持解放军九十一中心医院与地方医院合作发展。完成市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暨市人民医院病房楼主体工程,加快市第二人民医院新区医院、市儿童医院病房楼等项目建设。完善政策机制,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健全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十五分钟健身圈,办好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做好省十二届运动会筹备工作。发展文化事业。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等文化下乡活动,完成山阳故城保护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做好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推进太极拳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建设平安******。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建设法治******。坚持一岗双责、分级负责,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完善保障机制,防范重特大事故;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十项制度,严惩重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壮大志愿者队伍,发展志愿者事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支持驻焦部队、民兵预备役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保障改善民生是政府的重要任务,我们将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持续做好民生工作,让老百姓更多更好地享受发展成果,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八)强力推进十大建设。2013年实施市重点项目500个(第一批),总投资2523亿元,当年完成投资612亿元。加快推进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增强基础支撑能力,构筑转型发展新优势,突出抓好十大建设,总投资831.7亿元,2013年完成投资274.3亿元。一是在铁路建设方面抓好郑焦城际铁路、******东站升级改造、月山车站更名******西站、郑州到太原快速铁路通道******至晋城段(前期)等项目,总投资180.1亿元,2013年完成投资26亿元。郑焦城际铁路完成投资23亿元,******东站升级改造完成投资3亿元。二是在公路建设方面抓好焦桐高速温巩段、武陟至云台山高速、桃花峪黄河大桥、环城快速通道、迎宾路南延及******黄河大桥等项目,总投资146.9亿元,2013年完成投资26.1亿元。加快建设焦桐高速温巩段、武陟至云台山高速,建成桃花峪黄河大桥,环城快速通道力争竣工通车,迎宾路南延及******黄河大桥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在能源建设方面抓好******电厂上大压小异地扩建工程、龙源电厂、******东区热电机组和城区电网改造等项目,总投资130.2亿元,2013年完成投资44.8亿元。******电厂上大压小异地扩建工程主厂房等全面开工,龙源电厂主厂房封顶、设备开始安装,******东区热电机组投入运行,城区电网改造全面启动。四是在水利建设方面抓好城市水系,总投资66.9亿元,建设北部山区影视湖、龙寺水库、圆融水库和新区灵泉湖、东湖五个水库,与新河、大沙河、蒋沟河贯通,形成贯穿城区东西总长达48公里的水体景观;改造老城区白马门河、普济河、群英河、翁涧河、李河和山门河,形成贯穿城区南北总长达50公里的城市带状公园,与南水北调河道形成“六纵四横”城市水网,解决城市地下水补源,改善区域气候和生态质量。2013年完成投资22.8亿元,全面完成引黄入焦总干渠工程,6月底前黄河水进入大沙河;年底前灵泉湖形成水面1000亩以上;积极推进引黄灌区项目前期工作,规划灌溉面积50万亩以上;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打造大沙河带状湿地景观;年底前完成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45公里输水线路建设任务,加快推进配套水厂建设。制定资金保障计划,确保城市水系2015年初步建成,一个泛舟河上、人水相依的宜居之城,一个碧波荡漾、河清水秀的中原明珠,一个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新******将展现在我们面前。五是在生态建设方面抓好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景观带工程、北部山区生态治理恢复,总投资37.3亿元,2013年完成投资14.1亿元。投资12.4亿元,开工建设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景观带工程安置房73.32万平方米;投资1.7亿元,持续推进北部山区生态治理恢复。六是在信息化方面抓好无线城市和智慧******,总投资10.1亿元,2013年完成投资8.8亿元。无线城市完成投资6.7亿元,建设网络基础设施、民生信息化示范工程等;智慧******完成投资2.1亿元,建设市民一卡通、智慧政务、智慧旅游等。七是在发展载体方面抓好新区和产业集聚区10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240亿元,2013年完成投资120亿元。每个产业集聚区至少开工建设2个投资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每个城区至少开工建设2个投资10亿元以上商贸或工业项目,******新区至少开工建设4个投资10亿元以上工业或商贸项目,新开工项目当年完成投资50%以上。八是在教育事业方面抓好职教园区,总投资6.7亿元,2013年完成投资4.2亿元,完成职教园区一期工程建设,启动市技师学院新校区项目。九是在文体事业方面抓好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暨全民健身中心,总投资13亿元,2013年完成投资7亿元,体育场馆基本建成。十是在开放型经济方面抓好******海关及综合保税区,2013年完成投资4500万元。积极申报综合保税区,建成海关监管场所,******海关开关运行。十大建设关系我市长远发展,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是人民生活幸福的热切期盼和美好愿景,我们将制定专项行动计划,健全推进机制,加快实施,早日建成,造福******人民。
(九)强力推进政府自身建设。人民政府为人民。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一是以人为本,建设为民政府。人民在我们的心中有多重、我们在人民的心中就有多重。想问题、办事情要把人民利益放到第一位,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真实了解群众愿望,真诚回应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解决好群众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尤其要安排好困难群众、弱势群体、下岗职工的生产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二是转变作风,建设务实政府。牢固树立实干兴邦理念,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意见,切实改进政风、文风、会风。坚持言必行、行必果,对确定的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任务,严格落实到位。坚持勇于担当、勇于负责,遇到矛盾不回避,碰到问题不推拖,敢于触及矛盾,敢于解决问题。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少开会、开短会,少发文、发短文,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真正把功夫用在推进发展、造福百姓上。健全工作考核奖惩机制,坚决不让老实干事的干部吃亏,坚决不让只说不做的干部混下去。三是履职尽责,建设效能政府。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进一步增强慢不得的紧迫感、等不得的使命感、拖不得的责任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多干利长远的实事,多办惠民生的好事,努力追求真金白银的发展、群众满意的实绩。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切实加强执行力建设,加大网络问政力度,奖优、治庸、罚劣相结合,提高行政效能,今日事今日毕,在执行上比速度,在服务上见高低,在推进工作上求实效。四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虚心听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规范提升市政府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网络联系平台服务水平,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深化法治型政府建设,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畅通行政复议渠道,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创造条件、支持欢迎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监督政府工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五是清廉自律,建设廉洁政府。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化岗位权力风险防控,强化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十个百分之百管理,健全公共资源交易体系,更加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严厉查处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等违纪违法行为。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坚决管住花钱口子,坚决降低行政成本,确保三公经费下降15%以上,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创造无愧于人民的崭新业绩!
各位代表!实干铸就辉煌!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务实重干,加快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重要词语解释
1、智慧******: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和无线宽带网为基础,以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资源综合应用为特征,以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和智慧生活等为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2、数字******:用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信息集成及应用系统,将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的信息数字化,最大程度地集成和利用,快速、完整、便捷地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3、无线城市:用高速宽带无线技术覆盖城市行政区域,向公众提供利用无线终端或无线技术获取信息的服务,提供随时随地接入和速度更快的无线网络,是衡量城市运行效率、信息化程度及竞争水平的重要标志。
4、十大文化旅游园区:即云台山、圆融寺、神农山、青天河(月山寺)、太极拳、韩愈、黄河(嘉应观)、妙乐寺遗址、药王庙、影视文化旅游园区。
5、城市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即围绕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从2012年开始,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管理,促进中心城市向绿色生态宜居、文化品位高尚、现代元素丰富、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的现代城市转型发展,到2014年,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显著提升,主要设施水平基本满足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需要,位居中原经济区前列。
6、综合保税区:设立在内陆地区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功能于一体,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7、十个百分之百:百分之百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百分之百遵循基本建设程序,百分之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百分之百公开招标,百分之百监察监理到位,百分之百不出质量问题,百分之百不出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百分之百不拖工期,百分之百预决算评审审计到位,百分之百不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8、14820城市转型工程:即努力打造1个核心城市、构建4个城市组团、建设8个功能区和20个中心镇。9、30强、30高企业:市政府每年评选一批规模效益强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前30名企业简称为30强、30高企业。
10、食品安全十项制度:即食品安全“一票否决”实施办法、食品安全突出贡献奖励办法、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实施办法、食品安全行政问责办法、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考核办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食品安全工作定点督导联系责任制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社会评估工作制度、食品生产经营失信企业管理办法、食品安全督查暗访制度。
第二篇:市政府2005工作报告
有制企业“一改两出”的工作目标,遵循“摸清底数、争取政策、看好资产、稳步推进”的原则,今年重点抓了企业改制的前期基础性工作,摸清了工业、商业、交通、粮食等12个系统的公有制企业底数。对62家公有制企业的资产进行了全面的清查、界定、审计、评估、确认。在此基础上,对部分公有制企业实施了改制。今年,全市有61户公有制企业进入改制程序,其中17户企业已完成改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启动实施,富余人员分流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年底前可基本完成28户粮食企业改制任务。——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按照生态经济示范城市建设总体要求,围绕“打造绿色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整治目标,我们进一步提高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水平。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11600平方米的沿河街道路改造工程,并改造了排水配套设施1450延长米;完成了新华大街和九郊路整形盖被工程;改造城区供水管网22048延长米;完成了小南河治理二期工程,主要实施了小南河公园、人工湖、拦河翻板闸工程,并配备了体育健身路径;南部新区建设进展顺利,完成了行政中心区和福星安迁新区部分征地和拆迁工作;完成了疾病控制中心建设工程;法院、检察院等行政中心区标志性工程已经开工建设。总投资3279万元的物流园区主体工程实现了冷封闭,明年可投入使用。实施了农行小区、联社小区等精品工程,城乡楼房开发总面积达到48.8万平方米。投资1700万元,对城区10千伏以下电路进行了全面改造。实施了农网改造工程,营城电网改造全面竣工。实施了曙光大街和西环路绿化、亮化改造工程、溪桥公园绿化工程、营城绿地工程,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加强了农村路网、林网和水利工程建设,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一是加强了农村路网建设。全面实施了村村通建设工程。完成村村通水泥路471.05公里,解决了78个村通水泥路问题,通村率达到55.5%;实施了50.48公里九德公路改建工程,在去年完成路基桥涵基础上,今年全面完成了路面建设工程,已于9月26日竣工通车;实施了37.42公里的菜口线A市段改建工程,因变更预算和设计拖延了工期,实际完成28.59公里;启动了13.1公里四舒绕越线工程;启动了17.5公里九双公路改建工程。同时,改善四舒线和长吉北线3.4公里,小修18公里,维修加固长吉北线及乡道桥梁9座。二是加强了林网建设。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1345公顷,其中退耕还林新造400公顷、“三北”四期新造488公顷、更新造林150公顷、补植面积307公顷。退耕还林和“三北”四期工程已顺利通过国家验收。A市森林防火实现了24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目标。三是加强了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了饮马河灌区节水配套工程、牛头山水库泄洪洞维修工程;松其灌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营城新区城防工程(小南河)正在施工;完成了柴福林水库应急处理工程前期工作;维修了饮马河堤防排涝工程。改善了城市环境。在城市管理上,成立了城市综合管理大队,构筑了城管、环卫、园林、环保、工商、公安“六位一体”的管理体制。迁移了西环路水果、蔬菜批发早市场。取缔了“三亭”,拆除了“三小”。新建和维修公厕80座、建设地坑式垃圾站50个。新购置2台清雪车,实现了冬季清雪机械化。治理不法排污企业43家,取缔关停了 “十五小”企业6家。市医院和省结核医院已建土法焚烧炉,对固体医疗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省结核、市医院、亚泰制药污水处理加大了监管力度,实现达标排放;顺应~,取消了市医院太平间;加强了污染源的治理,对19家锅炉烟尘、46家餐饮业油烟污染进行了整治,有效解决了烟尘扰民问题;启动了金锣集团、啤酒厂、华达水泥厂污染治理工程。——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力开展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就业岗位6300个,城镇新增就业35
第三篇:市政府2005工作报告
市政府2005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二00四年工作的简要回顾2004年,在中共A市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奋发有为,积极进取,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势头。——国民
经济持续增长。预计到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0亿元,比上年增长17.6。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600元,比上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50元,比上年增长23.1。——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进展明显。一年来,我们围绕“一城两区”经济布局,抢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新机遇,通过“上争、下扩、外引、内促”的方式,不断创新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新途径。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对重点项目的支持。目前有5个项目正式纳入省发改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其中光大空心砖项目、天景食品项目和海伯尔生物制药项目已通过国家批复;山东金锣扩建项目、跨海药业项目已进入国家审批程序;现正在做天王药业、亚泰制药等项目申报的各项前期工作。通过积极争取,A市被国家列为10省、21个县(市)县域经济联系试点县之一,为县域经济赢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二是加大对域内企业扩产的扶持力度。投资10.9亿元的金锣肉制品扩建项目、投资4.02亿元的光大空心砖扩建项目、投资6500万元的华达水泥厂扩建项目、投资2.8亿元的天景玉米扩建项目等已开工建设,扩大生产规模。三是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坚持“大招商,招大商”,突出抓好大项目开发工作。经过几届班子的艰苦努力,期盼已久、等待多年的A市电厂项目与华能集团实现签约。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规划装机总容量为240万千瓦。一期工程计划建设2台60万千瓦燃煤机组,计划2005年完成前期工作,“十一五”期间建成投产。同时,华能集团还计划共同开发A市煤炭资源,合作建设年产500万吨的大型煤矿。在重点开展以商招商、叩门招商、亲情招商的同时,组团参加了国内外大型展会7次,展示了A市形象,促进了对外交流,扩大了招商成果。大力开发旅游产业,培育了以农家乐民俗旅游为特色的A市生态旅游品牌。四是继续强化项目开发的组织化程度。在计经局设置了五个副局级项目办,目前已完成项目包装130多个。截止目前,今年共新建规模项目30个,计划总投资19.59亿元,到位资金3.64亿元;续(扩)建规模项目68个,新投入5.66亿元。今年新建、续建项目实际到位资金9.3亿元。大力发展民本经济,推动全民创业。今年,全市新增私营企业108户、个体工商业户2616户,从业人员新增10,872人。今年第三批轮岗创业人员共1796人,共创办各类实体项目557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9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350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党的富民政策深入人心,“一免三补”政策落实到位,农民仅政策性人均增收248元。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市粮食总产量实现20.6亿斤,比去年增产8亿斤,去掉生产资料涨价等因素,人均可纯增收350元。加强“四个一”工程建设,推动了畜牧业快速发展。“四个一”工程标准社达到332个,全市新增各类规模饲养户2200户。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比上年增长35.2,牧业人均增收90元。发展特色经济,加强了芸豆、苗木、粘玉米等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建设,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到目前,全市已经打出各类品牌64个。强化了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新建种植业科技示范园区112个,标准化牧业小区56个,建设科技示范基地3处。加强了农村能源建设,发展“四位一体”沼气池485个。加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完善了市乡两级劳务输出服务机构,开展了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全年培训劳动力1.7万人,实现劳动力转移21.5万人,境外输出1800人。加强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为农民减轻负担265万元。加强了乡村财务管理,深入开展了村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营城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经济转型工作稳步推进。今年,重点进行了安迁新区建设、营城老区改造和接续产业发展等三方面工作。一是在福星安迁新区建设上,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起点运作,科学调整新区、学校、医院、供水设施等规划方案,严格按照工程“四制”要求组织招标、施工,今年六个标段、11万平方米、32栋楼房已全面实现冷封闭。二是在去年治理改造的基础上,今年投资6000多万元,重点对营城8.6公里街路进行了水泥路面改造;对九其公路7.5公里路段实施了援建盖被;新建了曙光、煤机、文化三个社区办公楼;对矿区供水设施进行了改造;启动建设2条排污主干管和12条排污支干管;对500户居民供热进行分户改造和部分二次管网改造;建设723平方米扶贫超
市一座;新建公厕19座;实施了九营道路绿化、亮化和广告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改善了营城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了承载能力。三是加快了接续产业发展,促进了经济转型。编制完成了《营城经济转型总体规划》,初步完成了营城接续产业工业集中区规划设计工作。新上了金锣、华达水泥等项目,整合了营城矿业项目。大力开展了再就业援助和扶贫解困送温暖活动。今年
先后与长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长春报业集团、长春人力资源市场、山东金锣集团、浙江余姚等联合举办了4次大型招聘会,有1328人被招工单位聘用。长春市和A市市对营城沉陷区捐款捐物总价值1800余万元,为1200名在校贫困生提供资助,为8户受灾户建起了新房,为153户老人捐款16万元,为95户危房户解决了渡汛和越冬问题。——东湖生态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初见成效。今年,在国家清理整顿开发区、提高土地补偿标准等大背景下,超常举措,积极应对,有效克服了开发区建设的不利因素,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完成了开发区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及土地调整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了卡伦工业园区、东湖休闲娱乐园区的测绘工作。二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卡伦工业区南区实现了“五通一平”,完成了长九公路交界处20万平方米建设预留地道路建设。三是全方位开展了招商引资工作。长春振凯机械、长春市中达车内饰、长春市新阳光防腐木业、长春东航食品、吉林香辰米业等项目相继落户东湖开发区。——国企改革稳步实施。按照公有制企业“一改两出”的工作目标,遵循“摸清底数、争取政策、看好资产、稳步推进”的原则,今年重点抓了企业改制的前期基础性工作,摸清了工业、商业、交通、粮食等12个系统的公有制企业底数。对62家公有制企业的资产进行了全面的清查、界定、审计、评估、确认。在此基础上,对部分公有制企业实施了改制。今年,全市有61户公有制企业进入改制程序,其中17户企业已完成改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启动实施,富余人员分流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年底前可基本完成28户粮食企业改制任务。——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按照生态经济示范城市建设总体要求,围绕“打造绿色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整治目标,我们进一步提高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水平。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11600平方米的沿河街道路改造工程,并改造了排水配套设施1450延长米;完成了新华大街和九郊路整形盖被工程;改造城区供水管网22048延长米;完成了小南河治理二期工程,主要实施了小南河公园、人工湖、拦河翻板闸工程,并配备了体育健身路径;南部新区建设进展顺利,完成了行政中心区和福星安迁新区部分征地和拆迁工作;完成了疾病控制中心建设工程;法院、检察院等行政中心区标志性工程已经开工建设。总投资3279万元的物流园区主体工程实现了冷封闭,明年可投入使用。实施了农行小区、联社小区等精品工程,城乡楼房开发总面积达到48.8万平方米。投资1700万元,对城区10千伏以下电路进行了全面改造。实施了农网改造工程,营城电网改造全面竣工。实施了曙光大街和西环路绿化、亮化改造工程、溪桥公园绿化工程、营城绿地工程,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加强了农村路网、林网和水利工程建设,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一是加强了农村路网建设。全面实施了村村通建设工程。完成村村通水泥路471.05公里,解决了78个村通水泥路问题,通村率达到55.5;实施了50.48公里九德公路改建工程,在去年完成路基桥涵基础上,今年全面完成了路面建设工程,已于9月26日竣工通车;实施了37.42公里的菜口线A市段改建工程,因变更预算和设计拖延了工期,实际完成28.59公里;启动了13.1公里四舒绕越线工程;启动了17.5公里九双公路改建工程。同时,改善四舒线和长吉北线3.4公里,小修18公里,维修加固长吉北线及乡道桥梁9座。二是加强了林网建设。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1345公顷,其中退耕还林新造400公顷、“三北”四期新造488公顷、更新造林150公顷、补植面积307公顷。退耕还林和“三北”四期工程已顺利通过国家验收。A市森林防火实现了24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目标。三是加强了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了饮马河灌区节水配套工程、牛头山水库泄洪洞维修工程;松其灌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营城新区城防工程(小南河)正在施工;完成了柴福林水库应急处理工程前期工作;维修了饮马河堤防排涝工程。改善了城市环境。在城市管理上,成立了城市综合管理大队,构筑了城管、环卫、园林、环保、工商、公安“六位一体”的管理体制。迁移了西环路水果、蔬菜批发早市场。取缔了“三亭”,拆除了“三小”。新建和维修公厕80座、建设地坑式垃圾站50个。新购置2台清雪车,实现了冬季清雪机械化。治理不法排污企业43家,取缔关停了“十五小”企业6家。市医院和省结核医院已建土法焚烧炉,对固体医疗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省结核、市医院、亚泰制药污水处理加大了监管力度,实现达标排放;顺应民意,取消了市医院太平间;加强了污染源的治理,对19家锅炉烟尘、46家餐饮业油烟污染进行了整治,有效解决了烟尘扰民问题;启动了金锣集团、啤酒厂、华达水泥厂污染治理工程。——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力开展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就业岗位6300个,城镇新增就业3503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31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进一步扩大了医疗保险覆盖面,启动了财政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医疗保险工作,吸纳了6户企业参加医疗保险。到目前,医疗保险参保单位360户,参保职工39065人。启动了工伤保险和灵活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职工已达12400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人数已达650人。加大了养老、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全年养老、失业金征缴9044万元,养老金、失业金发放率达到100。加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力度,本级配套低保资金339万元,争取上级低保补助资金1800万元,使全市14200户、33950人得到了低保救助。广泛开展了救灾救济和优抚工作、“双日捐”和慈善救助活动、“助老工程”和“扶残助业”工程,提高了社会保障程度。——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加快,各项社会事业整体推进。以创建文明社区、文明行业和文明村镇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文明市”工作有了新进展。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开展了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工作,并通过了省里检查验收。获批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2个、长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4个。加强了基础教育工作。制定下发了《A市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了“扶贫助学工程”,实施了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领导干部包贫困生工作,多渠道筹集扶贫助学专项资金148.2万元,资助贫困生10,193人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新建和改造校舍21097平方米,全市教育装备的总投入已达到2370万元;加强了教育资源整合,撤并中心校以上学校2所、小学7所;加强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全省教育系统中率先开通了网络互动和视频会议系统;深化了农村教育改革,A市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经验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大力发展了职业教育,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创历史新高,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素质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巩固发展了农村合作医疗取得的成果。截止目前,参保农民中共有13.8万人在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累计报销金额为864万元,占可支配资金总数的54.4,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到A市视察了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在爱国卫生工作中,投资230万元进行了全生境灭鼠。强化医疗、药品市场的整治,加大了对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打击力度,开展了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活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39‰,计划生育率达到95.9。大力发展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开展了30余次群众性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和文化下乡活动。成功举办了首届城市运动会,参加城运会人数近万人,观众达4万余人,并聘请了2004国际旅游小姐大赛季军、中国赛区总冠军钞俊男为A市旅游形象大使,发行了3套个性化邮票,起到了宣传A市、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开展了创建特色体育乡镇活动,卡伦、土们岭、东湖三镇分别被省及长春市体育局批准为体育特色乡镇。加强了小南河带状公园文体广场、营城社区文体设施和市图书馆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电视收视频道达到39个。城区新发展有线用户5000户,农村用户达到了13000户。政府投资98万元,在上河湾、其塔木、波泥河等三个乡镇建立了电视转播站,实现了A市电视信号全覆盖。投资1440万元开展了“村村通、屯屯通”电话工程,今年新增电话村31个。组建了A市市文联并召开了第一次文代会。金融、保险、邮政、统计、气象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围绕构建反腐倡廉“三位一体”整体工作格局,切实加强了政府廉政建设。“领导干部收礼送礼、跑官要官、利用权力影响办私事、赌博变相赌博、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等一些不正之风得到了有效遏制,领导干部从政行为进一步规范;查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的力度不断加大,全年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157件,处分党员干部163人,其中查处行政监察对象50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203.9万元;纠风专项治理和源头治理腐败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和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围绕政府转变职能,提速提效,狠抓了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对全市各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事业性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进行了认真清理,共清理审批事项135项,取消35项,保留100项;清理收费项目194项,取消46项,降低收费项目17项,保留148项。以整顿机关作风、行政审批和行政收费执法队伍、社会治安环境、市场经济运行秩序等“五整顿”为突破口,加大软环境整治力度。全市共组织走访15次63家企业,到企业现场办公5次14个企业,协调解决问题21个。组建了A市市行政服务中心和软环境监督举报投诉中心,为招商引资企业办理立项、兴建、扩建事务28项,为全市53家招商引资企业协调解决问题280多件。软环境监督投诉举报中心共收到企业和群众举报28件,其中立案查处4件,协调解决13件,咨询答复11件。建立了财政投资工程“六人领导小组”审批制,避免财政投资风险;成立工程评审中心,共评审项目36项,提报值6872万元,审减资金1882万元,审减率达到27.4;政府采购范围逐年扩大,全年实现计划采购额7557万元,中标额5607万元,节约支出1950万元,节约率达到25.8。进一步加大了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的审计监督力度,规范了财经管理行为。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全面实施了政务信息化二期建设工程,开通了市长网络办公平台、党政网络办公平台,率先在省内县级市中实现了由传统政务向电子政务的转变。全面实行“一站式”办公、“接续式”服务,实现了企业和群众办理审批收费项目“一个门进、一次性办结”。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5件、意见建议169件,政协提案28件。建立了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共举办发布会5期。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市长公开电话办结率达到97,在电视台开办了10期“市长公开电话回声”栏目。认真落实领导抓信访责任制,对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复杂问题做到了高度重视,积极解决,维护了安定团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率先实施了警务改革试点工作,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警务运行机制,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促进了全市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加强了普法宣传,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开展了百日安全整治行动,煤矿企业、非煤矿山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共整治227家,整治达标211家,依法停产停业整顿16家。炸毁、填埋非法小井58井次,有效遏制了私挖滥采的非法行为。取缔饮马河河道非法采沙12家,规范治理了8家。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建立健全民主、规范的决策制度,切实增强执政能力;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必须切实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不断提高依法治市水平;必须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完善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树立廉洁勤政的政府形象。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抢抓机遇,谋划振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年;是万众一心,真抓实为,脚踏实地干事业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有效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人士热心帮助的结果。这里,我代表市政府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A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结构调整步伐不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够高;县域经济总量仍然不足,市乡财政形势依然严峻;社会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群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少数公职人员服务水平不高,行政能力不强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二OO五年主要工作任务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为“十一五”计划打基础的关键一年。新的一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深入实施,县域经济试点县的启动,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全市上下精神振奋,抢抓机遇谋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国家、省及长春市支持A市发展的温度持续增高,形成了强大的发展氛围。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乘势而上,加快发展。2005年政府工作总的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思想,抢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全国县域经济试点县机遇,围绕“两增”(财力增强、城乡居民增收)、“三化”(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继续培育民本经济,推动全民创业,着力推进“一城两区”建设,带动“三业”发展,努力实现县域经济新突破和社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3亿元,比上年增长16.3;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3亿元,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60元,比上年增长10;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350元,比上年增长10。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要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主攻项目开发,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坚持工业立市的思想,充分利用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国县域经济试点县等各项政策,以工业振兴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基础,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抢抓机遇,搞好项目开发储备工作。把全国县域经济试点县建设作为新的发展机遇,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科学编制《A市市县域经济发展规划》、《A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抓好全市土地总体规划调整修编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搞好近中远期项目布局。要认真研究争取国家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省县直辖、计划单列、项目倾斜、财政支持、税收分成、土地出让金留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及企业改制省级财政支持等相关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用。要以项目为支撑,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开发项目,特别要发挥五个项目办的作用,组织专人搜集项目信息,进行项目的整理包装,负责项目的申报推介,完成A市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库建设工作。重点开发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效增强地方可用财力和创造就业岗位的大项目,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要发挥资源优势、特色产业优势,围绕主导产业整理和包装项目。首批要重点做实具有比较优势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投资项目150个。要做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项目申报工作。争取金锣集团扩建项目、跨海药业项目等企业列入国家第三批项目计划,用项目去承接国家和省市的各项资金和政策。创新机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要打通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的五个通道,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一是紧盯国家投资政策,向上争取政策性投资项目。二是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升级的机遇,精心包装一批项目,有计划地到国内发达地区乃至国外进行项目推介招商。三是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挂钩,寻求高科技项目。四是挖掘潜力,推动全民创业,启动民间资本上项目。五是多策并举,多管齐下,论证包装一批项目,做到建设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要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在企业改制、项目引进、建设融资范围内,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各级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和全社会力量参与招商引资。要采取领导包保、跟踪服务和政策倾斜等措施,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促进大项目尽早达产、达效。要全面做好A市电厂的前期工作。同时,积极运作500万吨优质原煤项目。要全面做好旅游项目开发工作。按照《A市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搞好旅游分区规划和全市农家乐民俗旅游发展规划。按照“生态、民俗、名人古迹游”三大定位,加快旅游项目建设。以新丽朝鲜族民俗村建设为龙头,发展农家乐民俗旅游产业,提升民俗文化品位,打造A市旅游品牌。全年要完成内资10亿元,外资2300万美元的招商引资任务。加强“两区”建设,建立南资北移和长春项目外移的承接基地。在长春东湖生态经济开发区建设上,尽快完成开发区总体规划报批工作,并根据调整的土地利用规划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工作,留足建设预留地。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项目承接能力。要立足于东湖开发区区位、交通、水资源、能源等综合优势,关注长春城市发展布局的走势,搭建项目开发平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使省、市的大项目、重点项目向A市集中摆放、集群发展,迅速形成项目流、资金流、信息流,把A市建成长春工业带上的重要增长极。在营城接续产业工业集中区建设上,围绕非金属矿产资源深加工业、劳动密集型配套业和现代包装业等三个产业定位,充分利用营城闲置的土地资源和富余劳动力资源优势,结合营城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清理整合适合于项目建设的土地资源,利用特殊的优惠政策,增强项目吸引和生产诸要素吸附能力,进行园区整体开发和项目单体开发,不断扩充经济总量,扩大就业能力,拓展发展空间。
(二)统筹兼顾,全面做好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突出稳定粮食、增加牧业、抓好特产、输出劳务、减轻负担等重点工作,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继续贯彻国家“一免三补”政策,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依托天景、方禾等龙头企业,加快特色玉米、优质水稻等专业生产基地建设,挖掘粮食生产升值空间和发展潜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强化科技小区建设,发展新型种植业科技示范园区百个以上。切实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和信贷支持,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按照“统一、放开、竞争、有序”的原则,抓好粮改后的粮食市场开发。实施“粮变肉”工程,推动牧业经济快速发展。充分利用粮食资源优势,加强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畜牧业扩大总量和提质增效。继续实施“四个一”工程,新建“四个一”标准社150个。围绕金锣、广泽、德莱、华正等大的龙头企业,推进生猪、肉牛奶牛、肉鸡蛋鸡、大鹅等生产基地建设,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利益机制。发展精品畜牧业,新建标准化牧业小区50个。全面完善良种繁育、疫病防治、畜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生产组织和质量安全六个体系,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一是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规模。要对重点产业搞好规划,全面启动特色村、特色屯建设,继续围绕九大特色产业和六大特色生产基地建设,壮大特产之乡,做强生产基地。二是精心培育特色产业发展载体。要大力发展科技示范园区,提升特色产业生产水平。要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加强龙头企业与基地的有效对接。要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引导经济能人创办各类公司以及专业协会。鼓励种养大户发展特色庄园,进行集约经营。三是大力开发特色产品。要充分挖掘传统农产品科技进步的潜力,实现特色产业升级。打造生态绿色品牌,完成饮马河米业、天景食品、金牛精优米业等3户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要引导群众围绕特色产业搞好农产品的整理、包装和贮运,形成各具特色、星罗棋布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劳动力转移。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产业来抓,2005年必保转移20万人。继续坚持四种转移模式,加大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力度,积极开拓国内外劳务市场。要继续加大“阳光工程”培训惠及面,健全和完善以法律维权为主的全程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劳动力向有组织、规模化、技能型转移,实现转移增收目标。切实保护农民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严格落实好国家和省市的各项政策,健全“一事一议”和涉农收费审批制,严肃查处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积极化解农村债务链,巩固基层政权。加强农资市场整治力度,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三)抓好公有制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抓住机遇,加快公有制企业改革步伐。国有企业改革是县域突破的难解之题和必解之题,破题的关键是破解企业包袱过重、人员过多和改制成本不足的问题。伴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深入实施,我们要积极应对,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抓住机遇,积极而为,争取各种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国家政策,千方百计解决企业改革成本不足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安排资金,尽可能的解决企业改革资金配套问题。按照“整体改制到位、债权债务处理到位、职工身份置换到位、国有资产退出到位”的原则,坚持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维护职工利益,有利于参与改革者的积极性,有计划、按比例、分批次的打好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继续深化粮食企业改革,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围绕改革,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要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职工解除劳动关系试点工作,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安置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要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在抓好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同时,做好失业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工作。同时,结合试点工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要进一步做好医疗保险扩面工作。把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的重点转移到非公有制企业上来。继续加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力度,对14200户、33950名低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完成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新建工程,提高社会福利服务能力。全面做好救灾救济和优抚工作,建立完善农村贫困家庭大病救助和农村特困户社会救助制度,积极筹措救助资金,提高救助比例。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通过“开发新城区、完善老城区、改造营城区、建设特色镇”工作,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开发新城区。完成13.1公里四舒绕越线路基桥涵工程;完成中央大街和疾控中心道路及新区路网建设工程;完成新区上下水、供暖、供电、电信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法院、检察院、国税局办公楼和职教中心等标志性工程建设;在新区建设3座一体化高标准公厕、垃圾中转站。加快安迁新区工程建设步伐,春节前完成二期工程招标工作,7月末完成一期工程建设,10月末全面完成二期工程,并做好回迁工作。完善老城区。完善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道路、公厕、排污、小南河治理、绿化美化等配套工程。改造沿河街东段、大井路、农场路等三条砂石路。新建5座、翻建14座、维修50座公厕。完成物流中心建设。实施城网改造工程和总表供电改造,实现第20个安全年。完成殡仪馆搬迁工程。改造营城区。结合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继续完善供水、道路、公厕等配套设施;投资1200万元完成小南河上游营城区域二期污水暗管排放工程;完成三个社区办公楼、五小学及三中迁址、公路客运站、第三人民医院改造和商贸市场项目建设。建设特色镇。要按照“优化体系,重点突破,塑造特色,培育优势”的原则抓好小城镇建设,要突出其塔木、上河湾、西营城、土们岭等重点城镇,抓好小城镇规划编制、修编和产权证照管理工作。要以“一城两区”为依托,其它各镇呈扇型组团式布置,形成统一的、有机的、开放的城镇空间网络体系,推进城镇化进程。同时,加强农村路网、林网、水利工程和农村能源建设。一是完善路网建设。继续实施通村水泥路建设工程;完成17.5公里九双公路龙家堡至蒋家段路基桥涵工程、10公里四舒公路其塔木至更新段道路改建工程、22公里加工河至波泥河道路改建工程、24.3公里其塔木至莽卡小锦洲道路改建工程、10公里德其公路三台至干沟子段道路改建工程和8.83公里菜口线未完水泥路工程;二是完善林网建设。大力开展绿化造林工作,在继续争取退耕还林和“三北”四期工程的同时,重点启动日元贷款造林和农防林更新改造工程,其中日元贷款造林1000公顷,更新造林500公顷,公益林造林267公顷,退耕还林和“三北”四期地块完成补植任务;三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实施牛头山水库除险加固、李家窑水库除险加固、饮马河灌区改造续建、饮马河堤防险段治理等工程;全面完成农网改造工程和兴隆变电所建设工程;四是大力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推广“四位一体”沼气池2000个。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以创建文明城市为目标,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和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科技进步,围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县域经济试点县,做好申报国家级科技工作试点县及科技计划申报工作,加强科技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工作。A市一中进入吉林省示范高中行列;完成职教中心一期建设工程和营城沉陷区受损学校改建工程;完成7500平方米危房改造任务;实现全市30的乡镇中学和中心校合并;继续开展扶贫助学和控辍活动,解决2500名农村贫困学生就学问题;加强职业教育工作,整合职教资源,打造职教“航母”;继续完善市图书馆配套设施建设,为营城3个新建社区和10个以上乡镇装备文体活动场所。继续深入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利用国债资金完成9家乡镇卫生院扩建工作;加大对公共卫生建设的投入,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疫情控制工作;抓好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和村级卫生、计生资源整合的试点工作;筹建一处综合性医院;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率要达到94,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完成新区工程和结核等四个片区光网改造,发展有线用户4400户;探索广电和电信传输资源共享,强化有线电视信号传输功能,提高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关心老年人生活,实施好“助老工程”。重视妇女儿童工作,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抓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二轮修志工作。同时,发展好其它各项社会事业。
(六)坚持执政为民,提高执政能力,努力建设服务、绩效、法治、责任、勤廉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施政水平,有效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加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强化依法治税工作,严厉打击偷税、抗税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税收秩序,做到应收尽收;严格落实农产品、动物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行为,保证群众吃上放心食品,用上放心药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也是效益的观念,全面实行安全生产领导问责制,突出重点行业整顿,建立应急抢险救援机制,打击取缔非法小煤井,杜绝恶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完善、高效的新型警务运行机制,坚决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要加强依法治市工作,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重点解决好企事业单位改革引发的问题、城市开发建设中拆迁回迁及配套设施建设引发的问题、征占土地补偿和土地承包关系纠纷问题、涉法涉诉上访问题,维护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加强政府廉政建设,转变政府职能。要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围绕构建反腐倡廉“三位一体”整体工作格局,深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继续狠刹“领导干部收礼送礼、跑官要官、以权力影响滥办私事、赌博变相赌博、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等歪风;继续加大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的力度,坚决惩处腐败分子;不断加强纠风专项治理和源头治理腐败工作,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和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继续推动全民创业,打造一流的投资和创业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及创造发展环境上来。要针对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治本措施,建立长效机制。继续开展民主评议政行风和软环境建设测评活动。发挥软环境举报投诉中心的作用,做到有诉必查、有错必纠、查实必处。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创新的改革观,落实正确的政绩观,提高政府的执政、理政、行政、治政的能力和水平。一要进一步加强行政能力建设。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城镇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统筹协调能力。根据形势变化,运用有效方法和策略,破解各种棘手难题,提高开拓创新能力。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能力。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决策程序,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创新思维、果断决策、硬朗作风,全面提升政府的执行力。二要加快行政管理方式创新。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加快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完善新闻发布机制,增强工作透明度。加强市长公开电话工作,倾听群众呼声。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网上审批,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深化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加大国库集中支付力度,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及财政投资评审领域,做好“乡财县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加大审计力度,加强财政监管,整顿财经秩序。三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政府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常怀为民之心,常思富民之策,常行安民之举。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大对公务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更新公务员观念、知识和技能,增强其为民执政的意识。四要实行政府部门目标化管理责任制。做到任务明确、指标量化、责任到人,并把抓落实水平作为考核部门工作的重要标准,年初经市人代会确定的工作任务,必须不折不扣按时完成。工作中要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并加强行政效能监察,确保政令畅通,工作落实。各位代表!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在市委的领导下,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积极开拓进取,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为早日实现A市经济的全面振兴、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市政府2005工作报告
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二00四年工作的简要回顾~年,在中共A市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奋发有为,积极进取,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势头。——国民经济持续增长。预计到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0亿元,比上年增长17.6%。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600元,比上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50元,比上年增长23.1%。——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进展明显。一年来,我们围绕“一城两区”经济布局,抢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新机遇,通过“上争、下扩、外引、内促”的方式,不断创新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新途径。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对重点项目的支持。目前有5个项目正式纳入省发改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其中光大空心砖项目、天景食品项目和海伯尔生物制药项目已通过国家批复;山东金锣扩建项目、跨海药业项目已进入国家审批程序;现正在做天王药业、亚泰制药等项目申报的各项前期工作。通过积极争取,A市被国家列为10省、21个县(市)县域经济联系试点县之一,为县域经济赢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二是加大对域内企业扩产的扶持力度。投资10.9亿元的金锣肉制品扩建项目、投资4.02亿元的光大空心砖扩建项目、投资6500万元的华达水泥厂扩建项目、投资2.8亿元的天景玉米扩建项目等已开工建设,扩大生产规模。三是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坚持“大招商,招大商”,突出抓好大项目开发工作。经过几届班子的艰苦努力,期盼已久、等待多年的A市电厂项目与华能集团实现签约。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规划装机总容量为240万千瓦。一期工程计划建设2台60万千瓦燃煤机组,计划~年完成前期工作,“十一五”期间建成投产。同时,华能集团还计划共同开发A市煤炭资源,合作建设年产500万吨的大型煤矿。在重点开展以商招商、叩门招商、亲情招商的同时,组团参加了国内外大型展会7次,展示了A市形象,促进了对外交流,扩大了招商成果。大力开发旅游产业,培育了以农家乐民俗旅游为特色的A市生态旅游品牌。四是继续强化项目开发的组织化程度。在计经局设置了五个副局级项目办,目前已完成项目包装130多个。截止目前,今年共新建规模项目30个,计划总投资19.59亿元,到位资金3.64亿元;续(扩)建规模项目68个,新投入5.66亿元。今年新建、续建项目实际到位资金9.3亿元。大力发展民本经济,推动全民创业。今年,全市新增私营企业108户、个体工商业户2616户,从业人员新增10,872人。今年第三批轮岗创业人员共1796人,共创办各类实体项目557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9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350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党的富民政策深入人心,“一免三补”政策落实到位,农民仅政策性人均增收248元。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市粮食总产量实现20.6亿斤,比去年增产8亿斤,去掉生产资料涨价等因素,人均可纯增收350元。加强“四个一”工程建设,推动了畜牧业快速发展。“四个一”工程标准社达到332个,全市新增各类规模饲养户2200户。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比上年增长35.2%,牧业人均增收90元。发展特色经济,加强了芸豆、苗木、粘玉米等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建设,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到目前,全市已经打出各类品牌64个。强化了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新建种植业科技示范园区112个,标准化牧业小区56个,建设科技示范基地3处。加强了农村能源建设,发展“四位一体”沼气池485个。加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完善了市乡两级劳务输出服务机构,开展了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全年培训劳动力1.7万人,实现劳动力转移21.5万人,境外输出1800人。加强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为农民减轻负担265万元。加强了乡村财务管理,深入开展了村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营城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经济转型工作稳步推进。今年,重点进行了安迁新区建设、营城老区改造和接续产业发展等三方面工作。一是在福星安迁新区建设上,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起点运作,科学调整新区、学校、医院、供水设施等规划方案,严格按照工程“四制”要求组织招标、施工,今年六个标段、11万平方米、32栋楼房已全面实现冷封闭。二是在去年治理改造的基础上,今年投资6000多万元,重点对营城8.6公里街路进行了水泥路面改造;对九其公路7.5公里路段实施了援建盖被;新建了曙光、煤机、文化三个社区办公楼;对矿区供水设施进行了改造;启动建设2条排污主干管和12条排污支干管;对500户居民供热进行分户改造和部分二次管网改造;建设723平方米扶贫超市一座;新建公厕19座;实施了九营道路绿化、亮化和广告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改善了营城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了承载能力。三是加快了接续产业发展,促进了经济转型。编制完成了《营城经济转型总体规划》,初步完成了营城接续产业工业集中区规划设计工作。新上了金锣、华达水泥等项目,整合了营城矿业项目。大力开展了再就业援助和扶贫解困送温暖活动。今年先后与长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长春报业集团、长春人力资源市场、山东金锣集团、浙江余姚等联合举办了4次大型招聘会,有1328人被招工单位聘用。长春市和A市市对营城沉陷区捐款捐物总价值1800余万元,为1200名在校贫困生提供资助,为8户受灾户建起了新房,为153户老人捐款16万元,为95户危房户解决了渡汛和越冬问题。——东湖生态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初见成效。今年,在国家清理整顿开发区、提高土地补偿标准等大背景下,超常举措,积极应对,有效克服了开发区建设的不利因素,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完成了开发区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及土地调整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了卡伦工业园区、东湖休闲娱乐园区的测绘工作。二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卡伦工业区南区实现了“五通一平”,完成了长九公路交界处20万平方米建设预留地道路建设。三是全方位开展了招商引资工作。长春振凯机械、长春市中达车内饰、长春市新阳光防腐木业、长春东航食品、吉林香辰米业等项目相继落户东湖开发区。——国企改革稳步实施。按照公
第五篇:市政府工作报告
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3月19日讯 申长友代市长在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市第六届人民政府就职四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积极作为,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大力推进黄蓝经济区建设,“十一五”规划任务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积极应对困难挑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676.4亿元,年均增长13.1%。工业效益和竞争力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80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9%、26.6%;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企业达到119家,过百亿元企业达到16家;实现工业利税1653.2亿元、利润999.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9.3%、15.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5.27亿元,年均增长22.5%。投资、消费不断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74.4亿元,年均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8.9亿元,年均增长19.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27.7亿元、贷款余额1439.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2.7%、23.3%。
全力实施两大国家战略,黄蓝经济区建设拉开新格局。主体产业区建设快速突破。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被列为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区。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规划建设游客综合服务中心、湿地公园等重点项目,成为国家4A级景区。生态高效农业区,现代渔业示范区建成养殖区20万亩,综合配套服务区和滨海蓝镇建设顺利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被列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升级为省级示范区。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三网”绿化工程完成绿化面积87万亩,启动生态林场建设试点,成为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实施了湿地修复工程,黄河刁口河流路恢复过水。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建成12个重点循环经济项目。加强水气污染治理,新建改造污水处理厂6座,中心城区15家工业企业基本完成搬迁或关停任务。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东营港一期扩建工程建成通航并实现外轮开放,八大业主码头和港池改扩建工程加快实施。胜利机场4D级改扩建工程全面竣工,新航站楼投入使用。荣乌高速公路东营段建成通车,德大铁路东营段和新博公路建设加快推进。东营港防潮堤开工建设,滨海生态城防潮堤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电力、通信等设施进一步完善。
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产业层次大幅提升。积极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石油工业稳步发展,地方经济快速壮大,油地结构调整为3:7;市属经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3.7:78.1:18.2调整为3.7:71.6:24.7。加快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成效显著。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产业快速发展,创建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加大自主创新力度,规划建设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平台,连续保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被评为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大力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2件、山东名牌26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成立了中德农牧业技术培训中心,引进培养了一批产业领军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
扎实推进“三农”工作,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市级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达到33.9亿元,年均增长10.6%。粮棉菜生产连年丰收。渔业、畜牧业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特色水产品养殖达到185万亩,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达到854个。休闲观光农业、工厂化食用菌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20家。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东营被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着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累计培训农民40万人次。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加快宜居城市建设,城镇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中心城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对广利河进行了综合治理,黄河国际会展中心等项目建成投用,奥体中心、大剧院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东城旧区改造开始启动。西城改造步伐加快,“六路一河一桥五公园”及15处街心绿地建设基本完工。城市道路交通、供水、供暖、供气等市政公用设施不断完善。大力推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新增绿地696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9.7%,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中心城、次中心城、卫星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0.97%。
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明显增强。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引进8家股份制银行,组建3家村镇银行和3家农村商业银行,市商业银行更名为东营银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债券发行融资12亿元。积极推进未利用地开发管理改革试点,在全省率先启动未利用地开发项目。大力支持企业改革,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5家企业成功上市。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土地流转制度、国有农场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圆满完成三年医改任务。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组建了市广播电视台、市演艺公司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进出口总值达到102.2亿美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0家,累计利用外资6.95亿美元。加快“走出去”步伐,境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快速增长。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43元,年均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25元,年均增长14.3%。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6.4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4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每月124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建设保障性住房5.1万套、棚户区安置房7548套。支持油田新建职工住房4万套,补办房产证5000户。每年集中实施十件民生实事,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基本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卫生事业,改造县医院、乡镇卫生院23处,建成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25处。繁荣发展文化事业,规划建设了一批文化设施。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成功举办了四届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人口计生工作成效显著,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深入开展,连续三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创建成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不断提高。认真落实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注重畅通社情民意渠道,开通了市长公开电话。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坚持从严治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反腐倡廉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3月19日讯 申长友代市长在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根据市第五次党代会作出的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全力实施黄蓝国家战略,着力调整优化结构,着力加强生态建设,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建设经济繁荣发达、城市秀美宜居、社会文明和谐、人民富裕幸福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
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最根本的是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牢记使命,不负重托,积极作为,扎实苦干,奋力开创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新局面,推动东营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崛起。工作中,要突出把握好六个方面:
突出实施国家战略,着力建设黄蓝经济区。实施国家战略建设黄蓝经济区是全市第一位的任务。我们务必抓住机遇,全力向前推进,使之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强大引擎。要加快突破市属经济,重点打造三个增长极。中心城区,打造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全省乃至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打造重要的现代生态化工基地和国际物流港。要加快突破县域经济,支持各县区积极对接黄蓝国家战略,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隆起带;加大促强扶
弱力度,支持强县强镇加快发展,以更有效的措施实施突破利津战略。要加快突破民营经济;帮助骨干企业搞好战略策划,打造一批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黄蓝经济区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活力。
突出经济转型,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深入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准入门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具有高效生态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改造提升现有优势产业,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到36%以上。稳步发展石油工业,支持胜利油田增储上产。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着力培育特色集聚区、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海陆统筹、有序开发、一体发展,提高海洋开发管理能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推动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突出生态建设,着力构筑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首要的是加强生态建设。要挖掘和整合自然生态资源,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以增绿、活水、治污、减排为重点,加快构筑特色鲜明的生态系统,彰显东营生态之美。
突出新型城镇化,着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改造提升中心城,坚持旧区改造与新区突破并举,全面推进深度开发,加快东城环境提升和西城改造,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规划建设滨海生态城,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滨海居住为一体的国际化现代化新城区;以中日生态城建设为突破口,带动新城开发。加快建设东港新城,完善生活居住、旅游休闲、综合服务等功能,建成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的服务中心。积极推进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突出发展环境建设,着力增强区域竞争力。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加速优质生产要素聚集,打造最佳“投资洼地”。着力优化发展“硬环境”,加强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实现东营与胶东半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环渤海城市的紧密连接,增强发展支撑能力。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体系,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努力打造一流的政策环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落实结构性减税措施,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认真执行重大项目直通车、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努力打造一流的政务环境;全面规范行政执法,依法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努力打造一流的法治环境;严厉打击各种霸头和黑恶势力,加大对建筑市场等重点行业的治理力度,努力打造一流的社会环境。
突出以人为本,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努力做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加快构建覆盖全体居民的终身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扎实开展平安东营建设,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油地军校团结发展是实施黄蓝国家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我们要高举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旗帜,携手推进生态建设、城市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建设,共同开创区域繁荣发展新局面,共同建设和谐幸福新家园,共同谱写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新篇章!
2012年工作重点
3月19日讯 申长友代市长在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进出口总值增长10%,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较快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6‰以内,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上取得新成效。我们必须积极应对环境变化,认真落实和用好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一,抓投资促发展。充分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突出投资重点,提高投资效益,努力实现投资稳定增长。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抓好30个重大建设项目和364个投资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着力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高端高质高效产业、蓝色产业的投资力度,加大对社会民生、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城市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集团的战略合作,上接央企、外接世界500强,加快引进一批产业拉动力强、带动就业多、财税贡献大的项目,吸引一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落户我市,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围绕黄蓝经济区规划、国家产业政策和省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搞好项目论证,储备一批大项目。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民间投资稳定增长。
第二,扩消费促发展。大力实施市民增收工程,着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认真落实鼓励消费政策,积极培育文化、旅游等消费热点,努力扩大农村消费规模。加强流通设施建设,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大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力度,改善居民消费条件。着力优化消费环境,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高度重视物价问题,加强市场物价监管,确保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第三,拓外需促发展。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出口逆势增长。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支持橡胶轮胎等主导产品提高出口份额,建设电子信息、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出口基地,培植新的出口增长点。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认真落实出口退税、出口信保、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等政策,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为对外贸易营造便利条件。搭建对外经贸平台,办好国际石油石化装备展等大型展会。扩大先进技术装备、重要能源资源和节能环保产品进口。加快“走出去”步伐,拓展发展空间。
第四,保企业促发展。必须强化扶持措施,主动搞好服务,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坚持有扶有控,进一步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区域集优债务融资试点,支持企业上市等直接融资。深入开展“品牌建设年”活动。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创新,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大培养培训力度。
第五,强财税促发展。加大高效财源建设力度,完善税源管控体系,依法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施精细化管理,尽可能把有限的财政资金向“三农”倾斜、向社会保障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保重点。加强财税政策研究,加大争取和挖潜力度,拓展财税增长空间。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公务卡制度等改革,大力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公开。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维护良好的财经秩序。
(二)加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迈出新步伐。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抓住我市被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机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着力提升农业现代化、科技化水平。大力开展粮棉菜高产创建活动,提高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围绕渔业、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园区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30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培育示范社50家。继续抓好黄河口优势农产品品牌培育,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力度;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培育新型农民。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黄河引水、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南水北调等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20公里,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清洁能源工程,搞好农村电网续建配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改造提升现有优势产业,以
石化、橡胶轮胎、造纸、纺织、有色金属产业为重点,促进产业向高端发展。石化产业,加强与中石化、中海油的战略合作,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橡胶轮胎产业,着力抓好技术研发、品牌培育和流通体系建设,扶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突破先进制造业,以汽车及零部件、石油装备产业为重点,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飞利浦3D电视等大项目,尽快形成规模优势。深入推进“两化”融合,突出抓好20个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支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现代化水平。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大项目为支撑,加快构筑高端服务业产业链,打造黄河三角洲服务中心和服务业聚集区。加强服务业重点城镇、园区、企业和项目建设。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快推进重点景区开发。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重点实施游客服务中心、鸟类救护科普中心和木屋休闲区三大工程,天鹅湖旅游度假区重点实施筑岛、坝体绿化改造工程,孙子文化旅游区重点实施主题公园工程;规划建设黄河三角洲旅游集散中心。着力突破现代物流业;完善规划,统一布局各类市场。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业,实施软件园二期工程。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会展、休闲健身等新兴服务业。
(三)着力推进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在打造秀美宜居城市上展现新形象。
中心城在加快推进大剧院、城市规划展览馆、科技馆、奥体中心等续建工程的同时,重点抓好四大工程:一是城市道路及沿街立面改造工程。二是城市旧区改造工程。三是城市公园建设工程。四是市政公用设施工程,实施南郊水厂扩容等一批供水、供热设施项目。
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突破东营港;实施内港池综合整治,启用南港池。进一步完善提升广利港规划,年内开工建设。配套完善胜利机场基础设施,增开航线航班。加快新博公路和德大铁路建设进度,推动东济高速公路、沿海高等级公路、黄大铁路、寿平铁路尽快开工。加快推进东营港防潮堤建设,启动建设滨海生态城防潮堤。加强能源建设,推动大唐东营电厂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建设一批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完成东营至潍坊天然气管线工程。
(四)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增创新优势。
全面加强生态建设。突出抓好总投资25亿元的龙居、丁庄等10处生态林场建设,完成造林面积8万亩;继续实施“三网”绿化工程;大力提高城市绿化水平,高标准建设城市森林公园。实施金湖银河生态工程,打造城市生态水网水系。加强湿地生态保护,对东八路湿地进行改造绿化、完善配套设施,搞好自然保护区15万亩湿地修复和淡水补给工程。加强海岸带综合管理,提升近海环境质量。深入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搞好村容村貌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深入推进节能降耗。以企业节能为重点,加强对50户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管,严格落实能评、环评和监测预警制度,积极推广先进节能技术产品和设备,实施好16个节能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建筑、交通领域节能。完善公共机构能耗监测体系。积极创建省级低碳生态示范城市。
强力实施污染治理。全面实施公共环境改善工程,抓好小清河等省控重点河流、化工企业集中区和城区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将PM2.5纳入常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加大重点污染企业监管治理力度,依法取缔土小污染企业。严格环境执法。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中心城工业企业搬迁改造。着力解决重金属、农村面源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在体制机制上激发新活力。
着力推进金融创新,加快组建黄河三角洲产权交易中心,培育壮大汽车、石油装备等产业投资基金,引进大型融资租赁公司,合作成立大型担保公司,稳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融资平台运行。促进民间借贷规范化发展,依法打击非法集资,防范金融风险。扎实开展未利用地开发管理改革试点;探索建立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市场交易机制,稳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搞好矿区土地联合开发政策研究,统筹安排城市建设和油气开发用地。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规范和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扩大县区和开发区事权。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争取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
(六)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上达到新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校舍安全工程和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调整优化中心城区教育布局。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加强校车安全和校园环境治理。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支持东营职业学院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加快市技师学院二期工程建设。支持中国石油大学东营校区办成高水平大学。积极引进高等教育资源,吸引国内知名高校来我市办学或设立教学实践基地,深入推进与山东大学战略合作。鼓励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推进科技创新。积极构筑创新平台,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山东大学东营研究院,引进一批高层次研发机构,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公共技术攻关。围绕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集中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新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政策,持续增加人才投入,加大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力度。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创新引才用才机制,深化“人才特区”建设,打造黄蓝经济区人才高地。着力抓好“黄河三角洲学者”、“金蓝领”培训等重大人才工程。健全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创业人才政策扶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力度,营造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七)繁荣发展先进文化,在文化强市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繁荣发展文艺创作,推出更多具有黄河口地域和时代特色的文艺精品。做好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筹备工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经济、旅游、科技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加快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支持市黄河文化传媒集团加快发展。深入挖掘孙子文化、吕剧文化、石油文化、生态文化内涵,开发文化价值,推进传承创新,着力打造黄河口特色文化品牌。积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整顿文化市场秩序。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六五”普法和依法治市。
(八)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在社会建设上开创新局面。
努力推动就业创业。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抓好重点群体就业。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快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创业引领计划。加快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劳动监察,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健全被征地农民、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等特定群体社会保障制度,适时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加大城乡弱势群体、困难群众和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保障力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养老事业。实施城乡安居工程;支持胜利油田、石油大学、济军基地职工住房建设;适时启动农村安居工程,改造农村危房,建设农村特困群众安居房。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范围。支持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规划建设急诊急救中心。抓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健全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规范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规范乡村医生队伍管理。积极扩大免费医疗试点。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竞技体育发展。做好人口计生工作。扎实开展双拥共建,做好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关心支持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和老龄事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无线电管理工作水平。积极推进档案、仲裁、气象、对台、史志、红十字会、防震和救灾减灾等工作。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组织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突破年”活动。更加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
矛盾。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完善社会治安和油区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和打霸治痞行动。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落实责任制。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高预防预警和处置能力。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3月19日讯 申长友代市长在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面对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和全市人民的新期盼,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高标准做好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要坚持为民执政。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人民幸福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目标,把群众满意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标准,多做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畅通社情民意渠道,抓好市长公开电话、行风热线、政务微博建设,及时解决各种利益诉求,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实施好八大民生工程,严格目标责任,狠抓推进落实,确保按期完成。
要坚持务实从政。把解放思想作为推进工作的源动力,不断提升思想境界、提高工作标准,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落实为民服务举措,找准要害、解决问题。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规范办事程序,推动工作提速增效。加大抓落实的力度,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自觉维护大局,加强协调配合,提高整体战斗力。
要坚持依法行政。扎实开展“行政程序年”活动,建设法治政府。积极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规范行政决策程序。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制,严肃查处违法乱纪行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所有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府部门都要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抓好政府门户网站、便民服务网络平台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要坚持廉洁勤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准则,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深入推进专项治理工作,继续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深入开展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问题和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力度,依法严惩腐败分子。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勤俭办事业,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全面提高素质能力,带头创先争优,努力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甘于奉献的人民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