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宣传文化工作“三问于民”调研报告
编辑:醉人清风 识别码:12-910193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14 16:49:2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宣传文化工作“三问于民”调研报告

高桥镇三问于民于民活动意见建议书面分析报告

根据县委文件精神,高桥镇党委高度重视“三问于民于民”活动,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抢抓机遇促增长,集中突破上水平,改善民生保稳定”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谋划202_年工作思路,采取召开座谈会议、发放问卷调查、上门走访群众等方式,深入开展了“三问于民”活动,由领导干部带队,进村入户到企业,发动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积极谏言献策,广泛征求村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针对群众当前所想所盼,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提交镇党委集中研究,提出解决办法,为推动当前工作,全面完成“三问于民”活动的工作任务。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创新载体,全面动员,激发干部职工群众参与全镇重大决策的积极性。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镇党委、政府及时召开了镇机关干部大会,传达了会议精神,对认真贯彻落实樊书记讲话精神和深入开展“三问于民”活动进行了周密部署,统筹安排。为了确保活动深入开展,取得实效,镇党委、政府就“三问于民”活动提出了“三不、四查、四提高”的总体要求。“三不”就是问政于民不能走过场,问需于民不能躲避矛盾,问计于民不能忽视群众智慧;“四查”就是查工作思路的错于否,查群众生活的困难程度,查矛盾纠纷的产生规律,查干部作风的虚与实;“四提高”就是提高工作思路的科学性,提高稳定工作的长期性,提高群众救助的针对性,提高干群关系的协调性,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调研活动。一是组织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了十七大精神及“三问于民”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指导思想,指导全体干部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并结合实际,深入分析镇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全体干部开展“三问于民”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组织召开了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学习宣传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县镇村三级干部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开展“三问于民”活动的重要意义及主要内容,全面动员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三问于民”活动当中来,鼓励群众建言献策,共谋发展。三是结

合镇情实际,按照活动要求,围绕202_年发展思路,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切实做到了四个深刻理解,深刻理解全镇发展战略。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统一了全镇干部群众的思想,增强了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增强了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三问于民”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合理安排,深入调研,深入开展“三问于民”活动。

按照活动要求,结合全镇实际,镇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抽调工作人员,组建了由包村领导为组长,全体包村干部为队员的调研工作小组,按照镇“三不、四查、四提高”的要求,进村入户,深入企业,认真开展了“三问于民”活动。一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村各企业在中心位置刷写标语,办墙报,并利用村级电教设备、广播喇叭等媒体,对活动内容进行了广泛深入地宣传,使活动精神在全镇宣传覆盖面达到了100%。二是发扬民主,纳言谏策。组织召开了由村社干部,农民群众代表,县、镇人民代表,退离岗位老干部,老党员和企业职工代表等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围绕工作思路、群众生产生活、镇村干部工作作风等三个方面,听取了不同阶层的意见和建议,收集了医疗、企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宣传文化、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极大地丰富了全镇科学发展思路。三是深入群众,倾听民生。调研组深入村居、企业、农户,围绕三个方面的内容,面对面地与农民、职工交心谈心,共谋发展,并结合宣传富民政策、科学技术、法律法规,宣讲党的政策,为镇党委、政府进一步优化工作思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三、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全面优化202_年工作思路。

调研工作结束之后,各调研组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和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和解决办法,并提交镇党委集中研究。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起来,召开班子会议,通过认真研究讨论,制定出得力的措施、办法,并将其纳入202_年工作计划,基本思路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提出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创新机制为动力,以富民强镇为目的,壮大优势产业,着力解决“就业、就医、土地、宣传、交通、文化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奋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

展。

第二篇:宣传文化工作“三问于民”意见建议

浅谈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东庄镇 刘金凤

近年来,我镇不断提高文明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夯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础,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创建内容,改进工作方法,保证了农民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深化,农村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全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快速发展,使全镇上下呈现出一派祥和文明、和谐繁荣的发展景象。

一、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镇农村文化建设总体上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但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看待和衡量,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

1、农民群众素质偏低。全镇6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小学文化程度还占有一定的比例,大专、大学文化程度的比例还是较小。就农村来讲,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如何提高农民素质,这是农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的最大课题。

2、部分乡村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当前农村事务多、矛盾多,农村干部的主要精力用于处理矛盾纠纷、发展经济上,部分村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 要意义认识不够,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没有经济效益,是软任务,无关大局,存在着应付抓、被动抓的现象。

3、文化基础设施滞后。全镇建成的农家书屋比例还是比较小,建成的文化广场还不到一半,只有南故城等几个村还是比较齐全的村,有60%的村建成的文化活动场所没有达标。“无文化阵地,有阵地无器材,大部分器材十分陈旧”的状况还普遍存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

4、文化产品供应不足。大部分农村受场地、经费、人才的限制,文化活动手段简单、形式陈旧、内容单一,群众参与率不高。每年相关部门都要组织送戏、送图书、送电影下乡,但覆盖率不高,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一些地方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对“留守”的老年人、妇女、儿童,如何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特别值得研究。

5、农村文化发展失衡。村与村之间,因资源条件不同,经济建设差异较大,文化建设也呈现出同样的发展趋势。总体上看,经济相对好的村,文化建设相对较好;经济发展稍弱的村,文化建设也处于相对的贫困状态。

二、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针对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我们剖析根源,查找问题,并认真整改。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清思路。

1、加强队伍建设。充分认识宣传思想文化中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大镇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力度。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局出发,配齐配强精神文明建设队伍,通过举办培训班、骨干示范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批农村文艺人才,发展一批小剧团、秧歌队等群众性文艺组织,鼓励引导他们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

2、加快阵地建设。文化阵地是农村科学、教育、文化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和依托,也是衡量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一要抓好宣传舆论阵地。利用标语、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用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提高群众的精神文明素质。二要完善文化设施。鼓励各村建立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各种公益场所,形成以镇文化站为龙头、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农村文化网络并使其发挥重要作用。

3、建立一套体制机制。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农村文化活动经费正常增长的保障机制,设立农村文化发展资金,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力度,建立政策推动机制,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工程,解决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管理力度,建立农村文化建设考核评价机制,把文化投入、设施建设、活动开展、农民受惠、队伍建设等具体指标,列入重点工作考核范 围,把农村文化建设列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评价体系,激发社会各界的文化自觉意识。

4、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紧紧围绕生产发展,开拓致富门路,提高致富本领,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着眼点放到引导广大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激发农民创业热情上,通过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开展告别陋习系列宣传活动。特别要通过改水、改厕、改善生活环境的“三改”活动,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提高。不断改善农村的饮水、卫生、医疗条件。

总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项紧迫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我们应把镇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解决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构筑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水平,带动全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全镇人民共享文化建设成果,为我镇的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第三篇:三问于民心得体会

三问于民心得体会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既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就是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对人民群众要有深厚的感情,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公仆意识、忧患意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说群众想说的话,做群众想做的事,向群众问计,关心群众疾苦,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与群众融为一体。

要做到“三问于民”,就得有新的思维、新的观念、新的工作模式。不论是来自何方的意见,不论顺耳或逆耳,都得坐得住,听得进。要做到“三问于民”,就得及时整合采纳社会各阶层建议的有效途径,与群众多接触,多交流,利用一切有效快捷的渠道,推心置腹,坦诚相见,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不回避,不含糊其辞,允许争论,在争论中提高决策能力和水平,从而作出符合多数人意愿的正确决策。

“三问于民”,就是听民愿,汇民智,帮民富。我们搞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只有让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准都能够随着发展得到提升,人民群众的各种权益得到保障,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的满足感。由此凝聚人心,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更为有力地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促进经济的发展。

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工作成效应该给予肯定。但不可否认,还有许多不足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极少数单位干部职工作风松懈,长期的岗位优势,养成了“让人求、被人敬、受人宠”的劣习;一些职能部门办事烦琐,环节多,效率不高;部分干部政治上缺乏敏锐感,对上级方针政策的学习、把握和理解存在一定差距,工作思路不明,工作重点不清楚;少数单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令不畅的情况仍然存在。

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今年的工作思路与主要预期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围绕“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和“四三二”工作重心,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扩大开放为先导,抓住关键和重点环节,着力发展特色经济,着力抓好项目建设,着力推进全民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发展环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力求经济发展有新突破、发展环境有新改善、发展活力有新增强、社会和谐有新进步、执政能力有新提高。

号角已吹响,这需要我们广大干部在工作中做到“三问于民”,坚持把加快发展的着力点放在真抓实干上,鼓实劲不务虚功,求实效不图虚名,开拓进取不自满,脚踏实地不浮躁,埋头苦干不张扬,在狠抓落实中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

第四篇:“四三二一”,推进三问于民

“四三二一”,推进三问于民

---吕家坪镇开展 “三问”座谈会汇报材料

日前,我镇在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迎接党代会,迈向新征程”,深入开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座谈会,突出扬民主、听民意、集民智、聚民心的工作局面,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前瞻性建议,操作性决策。现将会议情况汇报如下: 一、四个坚持,打好基础

为了保障座谈会的顺利开展,我镇领导做了以下安排。一是坚持网络里“取经”。明确一名干部为网络信息采集员,及时报到他人好经验、好做法,定期或不定期编发外地好的提议,以便借鉴和创新。二是坚持课堂上“充电”。建立由镇党委书记舒仙球为组长,镇长廖仁华为副组长的“学习小组”,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夯实创新基础。三是坚持讨论中“交锋”。一周一谈,进行思想交锋,激发创新源泉,相互交流完善意见,并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村民谈想法、提意见。形成了“人人要提议、人人争提议”的良好氛围。四是坚持坐下来“议事”。坚持每周例会制度,在例会上,每个部门负责人认真梳理、汇报当前收集意见,并展开讨论和点评完善。二、三心同聚,开好会议

一是掏出真心,把人民所思变成我们所议。科学发展,潮涌苗乡。在各级领导的指引下,我们一直在富民强镇的征途上奋斗。如今,我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强调指出,紧紧依靠人民是我们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问政于民,要我们拿出真心。只有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走进群众、融入群众、拜人民为师,才能准确定位,把人民所思变成我们所议,才能脚踏实地的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扎扎实实做好“孺子牛”。人民群众知政、参政、议政、官民互动才能真正贯彻实施问政于民的宗旨,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推波助澜”。

二是献出爱心,把人民所盼变成我们所为。六十年代,周总里到延安视察时,看到延安的群众依然过着贫穷的生活时,禁不住流下眼泪,他自责的说:“解放这么长时间了,我们的人民居然还过着这么艰苦的生活,作为总理,我问心有愧啊。”我们常说,领导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领导即服务。但是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做好这个服务员,不仅仅是动动嘴就可以做到的。古人云:“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但是做主不能盲目。只有了解到人民群众的爱好、需求,才能给咱老百姓上一道满意的菜。否则,即使山珍海味,如果不对胃口也是白搭。

“十二五”时期,强调要在做大、做好“蛋糕”的基础上,强调要更好地分好蛋糕,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十二五”,应该属于每一个老百姓。我们都有朴素的梦想,都有坚韧的追求,努力发扬民主、倾听民意、激发民智、凝聚民心,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决策,推进“四化两型”建设。贫穷,并未远去。发展,未有穷期。问需于民,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是“民生之棒”的温暖接力。

三是拿出诚心,把人民所悟变成我们所获。“敬畏民意”是党和政府对待民意的应有态度,“问计于民”是衡量政府官员是否真心实意为民造福的一把标尺。毛主席说:“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路线体现在让群众智慧决定政策设计”。实践也证明,在广大民众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藏”。只有真诚的倾听民声,集思广益,才能使重大政策在出台前得到充分论证。真正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两头宣传,扩大影响。

一是向下充分利用吕家坪镇报和创先争优简报宣传“三问”活动精神,激发活力,扩大渠道;二是向上积极向上级刊物网站报到,突出特色,注重实效。四、一次回头,做好总结 会议就如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指出:幸福指数是衡量群众对生存发展现状满意度最直观和最具参考价值的指标。提升幸福指数要满足群众的物质、精神文化和社会需求。第一、提高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让百姓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有保障,解决群众的就业、医疗、上学、住房等问题。第二、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大文化建设力度,繁荣文化,普及科技、法律、网络知识,充实百姓的文化生活,及时了解社会发展动态,还可为自己的就业、创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垫定基础,从而促进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满足群众的社会需求。营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环境,让百姓都生活在太阳的温暖照耀下。同时加强治安管理,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同时还收集关于如何加快“数字湖南”建设建议5条、“绿色湖南”建设建议8条、“法制湖南”建设建议12条,以及其他各项建议若干条。

领导干部只有坚持做到从问政于民中知得失、从问需于民中知冷暖、从问计于民中知虚实,才能在想问题做决策时真正体现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我们所做的一切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符合老百姓的期待。共同致力于创造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问效于民

对“问效于民”活动的理解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开展“问效于民”活动,是检验分析检

查阶段和整改落实阶段各项工作群众是否满意的实践步骤,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公司党委调查问卷下发后,我们根据我库实际,注意问效对

象的代表性和广泛性,由各支部迅速发放问卷,组织大家回

顾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公司的各项举措,公司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是否改进,思想是否得到进一步解放,领导班子建

设是否加强,以及公司各项工作是否取得较大进展等。由大

家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个人理解,认真填写调查问卷。

我们认为,通过“问效于民“活动,让群众参与贯穿于

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学习实践活

动的重要标准,使民意得到充分体现,真正把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落到实处,让活动成果惠及于民,以活动成效取信于

民,把学习实践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让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转化为促进公司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宣传文化工作“三问于民”调研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