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乡土中国读后感
编辑:情深意重 识别码:12-1012040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27 17:01:40 来源:网络

第一篇: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小桥流水

吾好读书,但也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在日记簿里写下自己的一些小小的感悟,因为还达不到五柳先生的境界--可以忘食,肚子饿了,我就会去吃饭的。虽然书本可以作为精神的食粮,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切不可忘食。

喜欢看费孝通先生写的《乡土中国》,但由于时间的因素和自己“不求甚解”的态度,所以匆匆地将这本书粗略地读了一遍。这本书的写作文字朴实无华,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语言。费孝通先生通过简单易懂的文字写出了中国乡土的切实情况,不得不让人敬佩。现代有些作家在写文章时,故意卖弄笔墨炫耀文采,写出来的文章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搞不懂此文到底说些什么。我们要摒弃这种思想,文章能够写出自己的想法,能给社会带来一些帮助和启示,这样的文章就是好的文章;表面繁华,内涵欠缺,也不是好文章。

《乡土中国》写到“乡土本色”。作者开篇就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说中国社会虽然有很多阶层,但是他们都是从乡村社会分离出去的,在行为方式社会习惯方面还带有很多乡土社会同样的痕迹(虽然他们自己是很不愿意承认的,因为“土气”毫无疑问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所以要研究“中国性”,就不得不从根基出发,研究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乡土社会。另一层意思是说现在这个乡土性只局限于基层,就是说虽然地主、知识分子、工人、资本家等社会阶层都是从乡土社会分化出去的,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发展,已经与乡土社会有了很大不同,所以那些城里人对乡下人冠以“乡巴佬”的称呼,因为他们对于乡土社会已经完全没有了认同感,多少有点数典忘祖的味道。我认为我身上也是带着土气的,土气是与乡土分不开的,从土气中可以看出人的朴实淳厚;不像那些富丽堂皇,总给人一种距离感。在中国,农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百分之七十,国家要真正的实现现代化和富强民主,三农问题就不容忽视。城乡之间的差距,如何让城里人认同乡下人,这些都需要解决。实体需要平等,观念也需要平等。

乡土社会是个熟人社会。“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了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现在在法制下乡的情况下略有改变)。“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我想来自农村的人对这种情况,大家应该都有所耳目。在乡村,整个村里的人或者旁边几个村子里的人,大家都比较熟悉。在这种熟人社会,即使发生了纠纷,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私了,或者找个德高望重者来作中间调解,事情大多会得到满意解决。如果迫不得已打起了官司,这两家目前的纠纷解决了,但在乡村也可能就从此变得老死不相往来。作为一名学法律的学生,先前我是比较赞同法治下乡的,但通过阅读《乡土中国》和自己的经历,现在我还是比较赞同乡村传统的解决纠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未必所谓的人治就比法治的效果差。法治要有法治的土壤,没有培育出适合的土壤,法治也会“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我们需要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现代的东西腐化了太多古老的遗迹,那本属于我们的记忆也渐渐地残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存在的实物不再有,只剩下虚幻的回忆。乡土社会也正在遭受现代化的入侵,若干年后,乡村的人会不会也变得那么陌生呢?也会不会,随便一件事就“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呢?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当乡土社会成为了传说的诗篇,是社会进步了呢,还是抵不住现代化(功利主义)的入侵沦落了呢?

乡土社会是应该有点“土里土气”的。此话并没有不想发展乡村的意思,只是内心中认为土里土气给人一种亲切感,或许自己就有点土气吧。乡土社会如何发展?如何治理?费孝通先生在第二章写到“文字下乡”,中国古代农民很少会识字,或者可以说文字在那里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文字的产生原是为了不同空间和时间的人交流的,但是在乡土社会,由于生活的一成不变和空间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口头语言完全可以满足生活需要。而且面对面的交流远比书面语言表达的东西丰富快捷。文字既不是乡土社会的基础,本来就不是乡土社会的本性。人类最初的文字都是庙堂性的,都是为了祭祀崇拜和记录帝王事件,所以不是乡土社会的必要。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二十一世纪,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乡土社会不仅要认识文字,还要懂得现代化的科技。文字下乡,需要在乡土社会传播科技文化知识,发展现代农业,实现集约化经营。中国农村在二十一世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模式必然会得到重大变化,随着一批批青壮年进城务工,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且很少人再愿意继承父辈回家种田,农村劳动力逐年减少,农业生产将会受到很大影响。在文字下乡的同时,要逐渐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大力发展三农产业,实现乡土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那么乡土社会如何治理呢?费孝通先生分析了传统的治理方式“无为而治”、“礼治秩序”和“长老统治”。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社会既不是法治也不是人治,而是礼治。中国社会的人们是依照多年以来形成的传统习惯生活行事的,不管处于什么地位,都得按照这些规定行事。儒家说“克己复礼为仁”是个最好的例证。传统的礼治,需要道德的不断加强。礼治在乡土社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还是前文讲到的,乡土社会是个熟人社会,大家靠着习惯为自己树立的规矩形成的道德,乡土的人就应当按照规矩办事,违反了,就会受到规矩的惩罚。这种治理方式,与现代法治相比,明显的区别就是“无讼”。无讼虽然有些事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但它可以维持乡土的熟人关系。礼治在传统社会重要,在现代社会依然重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不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吗?在现代乡土社会,村民自治,恰有无为而治的思想,只是目前做的不甚理想。

前文讲到礼与道德,不禁让我想到,现代社会道德的缺失。乡土社会那种朴素淳厚的品格,在我们现代社会越来越缺失了。现代化的东西给我们带来了物质利益的享受,也带来了物质利益的诱惑,如同魔戒一样时时刻刻蛊惑着人们单纯善良的心灵。我们呼吁现代化,但更要呼吁道德的回归。我想中国的传统文化目前或许只有乡村维持得比较好吧,如何抵挡全球化的侵蚀呢?其实,所谓的“全球化”不过是西方文化的传播,看看我们的身边发生的变化就晓得了。我不希望彻底的全球化,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我们要尊重我们本民族的传统优秀的文化,并使之得到弘扬。乡土社会需要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注意保留其本身的“土里土气”,这样既有外表又有内涵。

乡土社会,我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帮助和自身改革中定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或许“桃花源”式的景象就此不远了,我的期望。

写到这,觉得自己对《乡土中国》依然知之甚少,知识结构过于欠缺,因此还需要再次仔细重读此文向费老请教,多博览群书和丰富自己的阅历。

此文止。

第二篇:《乡土中国》读后感(范文模版)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以下简称《乡土》)乍一看让人觉得是说当下中国的乡土特性,实际则不然——它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讲的是中国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化社会过程中中国基层的乡土文化,包括从人文,道德,伦理,制度等等一系列的社会学问题。因此,实际上,《乡土》是一本社会学著作。在《乡土》中,费孝通先生置身中国基层,考察论证,以严谨的态度,紧密的逻辑思维,恰当的比喻类比及生活中的所闻所见投射出中国基层乡土性社会的缩影。《乡土》包括: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政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以及后记等十五篇文章。其中后记是《乡土》的寄语及对社会学的阐释,前十四篇论文讲的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特点。《乡土》通过这十四篇论文写出了中国现在化进程中中国乡村的人文特点:他们不仅“土”而且“愚”;他们的亲属关系如水纹一般一圈至一圈的波及;他们的生活中无需法律,因为礼法在血液里根深蒂固;他们聚族而居,对于家的定义也是很不确定;他们践行庭外和解的政策;他们服从家族中长老的命令;无论在哪里,对血缘及地缘的坚定是不可移的固执;生活中的平淡如水,百年不变也使他们甘之如饴;他们从来不计划什么,却在无形中沿着正确的路一直走,以至于不被自然所淘汰。

在《乡土》中,费孝通先生通过各种有力的论证,恰当的比喻类比解说中国农民及他们生活环境的人文特点。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书中也引用了大量《论语》中的句子与事例。本身也类比或比喻出乡土性社会的特点,另一方面,也道出自古伊始,中国基层的状态。说明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思想,是国人从祖先长老那里继承来的。《乡土》还引用了许多西方国家的故事:耶稣,议员与内阁的权利,美国人眼中家的观念等等,清楚地衬托或对比出中国基层的文化特点。其次,书中还写了不少关于费先生自身的真实故事,证明所述非虚。《乡土》一书逻辑紧密,丝毫不乱,为了严谨,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作者还自己制造出一些词,着实让人大开眼界。除此之外,作者的引经据典也让人折服,所谓溯流而上,从历史找到源头,也难以不让人信服。《乡土》从道德,家族,政治,私人联系等等方面写出了中国基层乡土性社会的特点,描写出中国现在化进程中中国乡土性社会的人文风貌,也让人正视了一回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在我们从小就被灌注的思想中,存在的那些如同天书般难以解答的很多的问题似乎也从作者的论证中找到了答案。

《乡土》中的很多观点我是赞同的。就比如说乡土本色中的土字的解释,真不可不谓是精妙绝伦。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听说过土气这个词,私心里就觉着这个词着实不好,后来又出现了乡巴佬等等类似的词。我想农村人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也实在是跟这个词相搭了。后来长大了,我再想到这个词,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要说农村人土气,我觉得土这时候应该是个美好的词,它甚至可以与淳朴,憨厚,忠实相媲美,但是又找不出之所以这样说的原因。如今在这本书里,我已然找到了答案。土,是中国基层农民生存的基本,城里人虽然说乡下人土,有时候还会眼带眄视,难道不知自己的生活物资也来源于土地吗?!家住农村,我更感觉到农民的不易,古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依赖着这片土地,为了生存,我们自食其力,在田野里耕种,靠自己的辛劳获得一年的丰收,看着田里沉甸甸的稻穗,菜园里红红绿绿的新鲜肥硕的辣椒,地里面饱满硕大的玉米,心里面是满满的骄傲与自豪。因为土地,我们才有了累累硕果,也是因为勤劳与智慧,我们才有了秋后的大丰收。所以说,与土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基层农民,土气应是个衣锦荣归的词。也只有中国基层的农民才能当得起这个词!

但是,我个人觉得《乡土》中还有不适当的地方,即那篇男女有别的说辞。很显然,在如今的中国,中国的基层寻常老百姓人家夫妻之间的感情虽然继承了中国人一贯的矜持与保留,但是绝不是书中提到的妇人家不下田就枯坐家中,男人则不管有没有事都呆在外面。家

则如同一个旅店,男人女人只是晚上回来时打个照面而已。即使是在遥远的古代,亦有梁祝化蝶的绝世爱情。所以参照费先生写作当时的环境,也许男女有别更应该解释为群体中除夫妻关系之外的男男女女之间那矜持别扭局限的情绪。

总的来说,《乡土》这本书还是让我受益匪浅的,它让我了解了中国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农村的社会状况,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也让我对如今我国依然存在的广大的中国基层农民有了更多的了解与理解,当然也多了一份钦佩。回想历史,中国在古代是以农耕为主的国家,村落也是早已存在的团体,想想我们如今依然存在村落也算是历史遗留问题吧。起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是没有法律法规的,那么村落里如何能保持相安无事,有了冲突能及时化解呢?《乡土》这本书也算是给了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吧。实际上,无论是大集体也好,小团体也好,它们的生存规则都是一样的,有一句话叫:我们都是瞎子,谁不是摸着石子过河?因为有了问题,所以演变出解决办法,这是许许多多或无形或有形的东西衍生出来的原因。无论是中国基层的乡土性社会还是已经步入现代化的大都市,一定程度上,它们都将走同一条路:由困难衍生出解决方式,进而创造出一个新的生活环境。

于社会如此,于个人亦是如此。只有不断解决问题,命运才能开辟出道路继续前进。

第三篇:乡土中国 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以前就听过费老的《乡土中国》,但在此之前并没有真正接触过,来到大学,在马哲老师的指导下,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我对其中的一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或者说有感而发,因此想借此机会谈谈自己的感受。中国式一个人情社会、关系社会,乡土滋生人情,但在社会转型至今,建立在利益关系网络的人情关系似乎有取代这种成长于乡土的人情关系的趋势。

《乡土中国》的第一章讲的是乡土本色。费老先生认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虽然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土字却用得很好,费老在文中指出,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土”对农民来说,是命根子,农民离不开泥土。要研究中国乡村,土地是个不可忽视的文化因素。农民依赖土地生活,然而,土地又是固定的,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农民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土里。土地的固定性,导致了农村人口的不流动。在农村,一个村子里往往只有一个姓,乡村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虽然战争或自然灾害可能会引起农村人口的流动,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的。而由于农业小生产不需要多人的分工合作,人们可以靠自己积累的经验种地,生活基本可以自给自足,并不需要与外界有过多的接触。所以,村子与村子之间是孤立的,隔阂的,不同社区间的往来是疏少的。费先生指出,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读完《乡土中国》之后,我想谈一下中国乡土社会的乡土性和差序格局。费老先生从基层上看上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个判断如果成立,则中国文明的根是在乡土中。土地是人们的一切。人们在土地上耕种,同时也种下了对明天的希望。在他们心中,是土地给与了他们生命。没有了土地对乡土社会的人们来说是最痛苦的。

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差序格局,这是一个由“一根根私人联系所

构成的网络”。差序格局是由己及人,像同心圆般从自己向外一圈一圈推出去。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最好的例证。乡土的中国,居民少迁徙,血缘关系依托于地缘,商业交换不发达,人际关系是熟人社会的内部交往。千百年来,中国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就安土重迁。他们不习惯,甚至可以说抗拒改变。因为这里有他们所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熟悉的风俗习惯。一旦离开生长的地方,他们将失去熟人社会,一切都将变得不同。这就注定了中国是一个注重人际关系的社会。

所以在中国社会中,直至今天“私”仍占据着人们生活的大半舞台,可以说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的一笔财富。我们中国人的头脑中似乎缺少了规则意识,在我们心中更多的可能是交情与门路。正如人们常说,熟人好办事。明白了这一点以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身边存在着这么多走后门,托关系的现象了。中国现代社会的贪污腐败现象愈演愈烈,恐怕也与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这种“私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不仅如此,差序格局所描绘的人际关系,其最根本的特性是道德的特殊性。所以在差序格局的中国,不存在对所有人在所有时空中同等适用的道德准则,也就是说道德标准会因为对象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这种特殊的道德,对应着普遍规则的缺失,以及社会联系的松散。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中国社会,每个人所得到的对待并不是总是平等的,它总会受到关系亲疏的影响。所以乡土中国更多出现的是“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

刚才说到了中国社会的除序格局,说明中国是一个“私文化”的社会。“私文化”的盛行,对应着就是规则意识的缺失。礼治秩序里,费老认为中国社会既不是法治也不是人治,而是礼治。若是法治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私情和冤案发生,若是人治就不会有那么多位高权重的人总说身不由己烦恼重重了。国家权力所维持的法律规则,在乡土社会并不起主导作用,人们在自己的土地上生老病死,千百年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传统和习俗,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漫长的时间积累下来许许多多经验,经过祖祖辈辈传承,人们形成了对事物评判的准则,也约定了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中国社会的人们是依照多年以来形成的传统习惯生活行事的,不管处于什么地位,都得按照这些规定行事。儒家说克己复礼

为仁是个最好的例证。

长久以来,人们总认为凡事要按惯例行事,却不曾想到要依法行事。乡土自身的礼仪和秩序有效的应付着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但是并不诉诸于个人专断的权力,或者呆板僵化的法规条文,秩序的维护者是漫长的历史传统,以及在此传统中为人们所认同的风俗、人情、习惯、礼仪等等。因此我认为,中国的法治事业要得到发展,必须先改变人们的思想,树立法治观念。

接着,费老接着推论,既然是礼治社会,那么礼就不仅仅是礼貌,不懂礼就简直是个道德问题,如果有官司非打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规矩。中国乡土社会的理想是没有法律和政治的,因为一切都按照祖先流下来的规矩进行,政府的统治以教化为主,苛政猛于虎,来到这个世界的新生儿自有父母教化他们适应这些规矩。这就实现了无为而治的理想。费孝通先生在书中还谈到当时一些人提倡的文字下乡。很多人认为乡下人愚,但是费老认为不应该这么说,乡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识上不足,更确切的说是知识结构不一样。他们的知识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而对于城市的文明生活当然不甚了解了。这种不了解就像城里人分辨不了麦子和韭菜、不会爬树、不会抓鱼一样,没什么值得取笑的。作者进而探讨了语言的产生以及和人类生活的关系。文字的产生原是为了不同空间和时间的人交流的,但是在乡土社会,由于生活的一成不变和空间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口头语言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这使得乡土社会对文字的依赖性大大减弱,而且人们通常认为面对面的交流远比书面语言表达的东西丰富准确。

中国现在正处在转型阶段,是一个现代性与乡土性矛盾着的国家。中国要进行现代化国家建设,必须处理好乡土性的问题。加强人们的规则意识,完善法律法规,推行依法治国,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必须要面对的事情,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

第四篇:乡土中国读后感 - 副本 - 副本

《乡土中国读后感》

林玉麟法学院

我是一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对乡村一点也不了解,乡村给我的印象是大片大片的农田、一间一间的瓦房,还有鸡鸣狗叫,乡村对我来说是十分陌生的。乡村在城里人眼中就是个乡下地方,什么也没有,什么都比城市的落后。城里人对乡下人或多或少会有点看不起,会有点歧视。看完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我才知道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是一种无知的行为。无论是在乡村或是在城市,我们都一样在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只不过生活方式不同罢了。

费孝通先生在书的开头,就为我们讲解什么是乡土本色。从书中我们可以找到费孝通先生的见解是: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城里人说乡下人很土,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乡下人和城里人本身就所处的地方和接受的教育程度不一样。有些城里人认识知道的东西乡下人却一点都不懂,这也是不足为奇的。同样,乡下人也有一些认识是城里人不知道的,例如农业方面的知识。

在“文字下乡”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一开始就说“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但往下,费孝通先生就举例说明这并不是乡下人就“愚”了,只是他们对对城里的新事物感到新奇,所以“在马路上听到背后汽车连续的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不是,西躲也不是”;而城里人在乡下也有“愚”的地方,比如有人冒充内行把田里的包谷错叫为“麦子”,也是相当滑稽可笑的。乡下人不认识字,并不是因为愚,愚是指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不识字并不是愚不愚的标准。费孝通先生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是这种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是一个“面对面社群”,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在“面对面社群”里,甚至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可见乡下人不识字不是因为其“愚”。

在“差序格局”这一篇章里说到,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想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在一个水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远,越推越薄,所谓伦,也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他告诉我们,虽然世殊事异,但我们总能发现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都反映他所处社会的社会属性。

在“维系着私人的道德”着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说到,由于社会结构的差异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点,西洋社会里“个人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团体是个超于个人的‘实在’,不是有形的东西。”“我们如果要了解西洋的团体格局社会中的道德体系,决不能离开他们的宗教观念的来源,而且是支持行为规范的力量,是团体的象征。”而在中国,社会结构是从己向外推构成的,个人对别人的看法要由他和别人关系如何,比如别人贪污时他会大骂那人的行为是怎么怎么的恶劣如何如何的不检举,但当自己的父亲甚至自己去贪污时却认为这是“能干”的表现。孔子所提出的“仁”,意思相当复杂,但有侧重于“克己复礼为仁”。不同的道德观念由于不同的社会结构产生了不同的形式。

在“无为政治“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主要论述了两种不同权力: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它们产生的缘由和表现。所谓横暴权力就是上级利用自己的权力以他们的意志去驱使被支配者的行动。而所谓的同意权力就是个人得服从大众的安排做事。由于一方的某种权力过剩引诱了另一方来争取就产生了横暴权力。如广西瑶山常见汉人侵占瑶人的土地,却并不征服瑶人来做奴隶,是由于汉人人口多土地少的原因造成的。而在天高皇帝远的乡下,大多事情都是通过同意权力解决的。

在“从欲望到需要”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说到“在乡土社会人可以靠欲望去行事,而在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作为人们的行为的指导了,发生‘需要’,因之有‘计划’”。他认为人的计划是不自觉的,欲望产生了“要”,为了满足“要”,人的行为就由欲望控制了,当人的行为变成自觉的,那就是需要了,这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有一些篇章我没读懂,在这里只讲这么多。

总的来讲,费孝通先生的乡土本色概括总结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本质—对土地的依赖,也就是中国基层是乡土性的。

第五篇:乡土中国 读后感

《文化概论》作业

我的乡土情结

———读《乡土中国》有感

城市建设系09级地理科学一班

刘广杰 学号:09410040

31在老师的要求下我细细品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虽然时间有些仓促,但是感觉费先生对中国乡土社会研究分析的特别透彻。我的童年和学生时代几乎都是在乡土或者类似于乡土的环境中度过的,因此我就是一个地道的乡土中人;另一方面,这本书写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现在已有将近70年的时间跨度了,而这70年来,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社会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乡土的气息依然在我的心中存在。

今天的城里人不明白靠种地为生的人对泥土的感情,只懂得拥有一块城市地皮的可贵。机灵的城里人几乎可以是不劳而获的炒作一块小地皮或是地皮上的小房产就可以过得比乡里人滋润百倍。或者,从土头土脑的乡下人那里收购些土色、土香、土气的产品,到城里贩卖得个好价钱。更有人一到周末,就逃离城市的喧嚣与污浊,休闲地钻到乡下的树林里嗅闻着空气中散发的清新“土气”。其实,城里人并没能离开“土气”,只是身上沾着“土气”又不能明白“土气”的真谛,吸着“土气”骂“土气”罢了。而对于从小生活在乡土气息的我来说,“乡土”二字又别有一番韵味。

还记得那熟悉的乡村情景,那些美好的回忆:

乡下的巷子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芬芳;夜晚在池塘边,你会听到田鸡的歌颂;广阔的草原,你还会看到成群的牛羊。村落的周围是巍巍群山。北面的一座山像天上的一盏灯,小村落就座山脚下。这座山上有葱翠的松树和枝头挂满“红灯笼”的柿子树,远眺望去,像一幅颜色明丽的油画。听,这村落开始沸腾了。小鸭子在叫着争食,孩子们正在上学的路打闹;大人则拿着镰刀忙忙地向地里走去。田边的小草,棵棵小草伸伸懒腰,仰起小露水的面庞,甜甜地浅笑。路边的小野花润泽了,清风拂过,它摇摇身子就分收回阵诱人的香味。

读完这本书,给了我许多的感悟和教育。正如费老所说,这本书是一种尝试,尝试回答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书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地缘与血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等方面展开叙述,生动全面地展现了乡土中国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触,这里将分开阐述。

所谓“乡土性”,不只局限于乡村。中国本是“乡土中国”,乡土性亦大部分可等同于传统性。之所以用“大部分”,因为自商业发展,城市产生,“乡村”与“城市”即已出现差别。这在“宋杂剧”中即可见端倪。但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习俗礼仪,在城乡大都是相通的。只是在经济社会的巨变和西方思潮的冲击下,城乡的转变是有着程度和内容上的明显差异的。

中国社会是一个古老的,稳定的农业社会。大凡文明社会产生之初,维系人际关系的就是靠“血缘”。因为生育繁衍是物种生存的前提,这种维系方式也自

然成为最简单,最基础的方式。但独特的是中国将此延续了下来,并衍生出一系列宗法礼仪。“农业社会”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就如同费老所说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伺候庄稼的老农也像半身插在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产生的。”“以农为生的人,时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古老”因此“稳定”了下来。

关于“土”的思考“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诚然,当今社会,城里人习惯用土里土气、土头土脑来藐视乡下人,然而只有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土是他们的命根子,是一种高贵的象征,一种质朴的感觉,一种返璞归真的踏实和厚重。我们的民族与泥土是分不开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土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又何尝不该尊重乡土,尊重农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关于乡土习惯与现代社会 “我们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的着多说吗?”这类话是我们形成的乡土习惯,但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个人不知道个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乡土社会从熟悉得到信任,而现代社会口说无凭,还要签个字,画押,形成法律。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我想这点体现得很明显,当我们走出那片乡土来到北京这个大城市的时候,我们会有诸多的不适应,我们会爽快的答应别人,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说好了这样却没有照办,不明白为什么不怎么熟悉还要满脸堆笑,因而我们会受骗、会受伤、会被别人说成傻,可是,真的是傻吗,只不过我们的乡土习惯已经不适应这个现代社会罢了。

说道文字下乡,其实是知识下乡,费先生说只有等到乡土性的基层变化了,文字才能下乡。而今的社会变迁如此之大,以至于包括我在内的农村孩子都出来找知识了,同时,知识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乡下传播开来,手段多样化、快捷化,容量巨大以至于超出了村民的接受能力。比如有线电视的普及,当孩子们不在家的时候,大人们只看本省的几个常看的节目。

再到那女有别,乡土社会不容男女恋情的存在。“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而乡土社会“不需要创新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决定的。”它“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家族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组合。”“男女有别的界限,使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于同性方面去发展。”

显然,现在的城市青年是不接受这种观念的。(尽管乡村媒人介绍,由理性和客观条件而非爱情来决定婚娶仍大量存在。)甚至,现在的年轻人走的更远。

然而,对于这种结合,在我们抛弃了旧有的观念之后的几十年里,似乎并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关于灵与肉的关系,关于对家庭的责任感与对爱情的真诚的矛盾,关于两性之间的理解与了解,人们所依守的规则是混乱的。家庭普遍存在着道德危机。而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探求,我们听到更多的是热情之后的疲惫。“找个差不多的得了。”“以前的没有什么爱情的结合也许是有道理的。”类似的言语不乏愤事嫉俗的因素,但更多的透漏出一种“疲惫”。青年们普遍的“疲惫”不是故做成熟的象征,亦不意味着早衰,而是一种探求后的茫然无措。

此外,费老在此书中提到一个重要概念——差序格局。一颗石子投入水中所溅起的波纹,一圈圈地由近及远推展开来,很形象地描述出乡土社会中的人际

关系模式。而西方的团体格局则是超越于众人之上的,将人们固定地捆绑在一团,犹如“一捆柴”,明显地与乡土中国的模式不同了。由差序格局的提出,我们也可以理解费老为什么说乡土社会是充满着维系私人的道德了

最后,费老又以血缘与地缘的关系分析,完全呈现出社会变迁的趋势。封闭的乡土社会是离不开血缘影响的。在家族之内的活动,完全受制于血缘因素的。

通读完全书,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质。对于这样的理解,我们更重要的是反观现实的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传统的印记在有些地区可能斑驳了甚至是冲洗得一干二净。这不由得使我们思考现实社会的特质,那么,对于传统社会的了解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看待现实社会。也就如开篇所述,现代性的入侵导致传统社会的特质慢慢的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性的特质或者说是两者相结合的混合特质。在传统与现代的这样一个连续中,现代的中国是处于过渡的阶段。可以引发我们慢慢地观察、思考。

乡土中国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