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类学是什么
人类学中的人文世界
——读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
近年来随着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并了解人类学这一学科,诸如田野工作、亲属制度等人类学名词也让人耳熟能详。列维-施特劳斯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来表达他刚接触人类学时的兴奋心情:“我的思想从封闭的学究哲学的圈子逸出,在户外饱吸清新的气息,精神为之一震。像一个漫步于山间的城里人,我陶醉于广阔的天地,而我诧异的眼睛难能摄入富裕和繁多的情景。”这句话既表达了列维-施特劳斯对于人类学的喜爱,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类学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学科。因此,刚刚接触人类学这一学科的人难免会觉得无从下手,而王铭铭老师的《人类学是什么》一书无异于是一把让人轻松步入人类学殿堂的钥匙。
一、关于《人类学是什么》
《人类学是什么》是《人文科学是什么》丛书中一本,是王铭铭老师应邀为所有爱好人类学的人编写的入门读物。王铭铭,毕业于厦门大学,后留学英国伦敦大学,获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著有《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逝去的繁荣》等。这本书始印于2002年,正值世纪之交。在新的世纪里,我们中华民族的现代化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也同样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怎样应对挑战这一难题摆在我们面前。而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就是设法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获得全面的发展。我们已经走过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现在的时代要求我们不仅要学习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也要学习人文科学知识。
而人类学是一门注重体会和理解的学科,怎样避免铺陈把它的道理、规则、价值和技艺说清楚呢?“英国人类学家利奇曾在所著的《社会人类学》中,批评了一些人类学教材,说它们以昆虫学家采集蝴蝶标准的方式来讲述‘人’这个复杂的‘故事’。利奇的意思是说,要让人理解人类学,不能简单地罗列概念和事例,而应想法子让学生和爱好者感知学科的内在力量”(《人类学是什么》,P1)。而王铭铭老师也正是这么做的,在本书中他以明快、简洁的语言介绍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象、内容以及人类学发展的历史等。
《人类学是什么》一书主要包括九个部分:人看人;他者的目光;“离我远去”;迈进人文世界;生活的节律;“天”的演化;看别人,看自己;人类学者的成年以及富有意义的洞察。并且,在每一部分的开头作者都用一个人类学大家的话语来总结这一章要讲的主要内容。
“人看人”这一部分主要讲了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促使研究问题的不断转变,进而人类学的研究对象逐渐分化,清晰。
人怎样成为人→文化中的人→一样的人,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他者的目光”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了近代人类学和现代人类学的发展。说到了被人类学家视为天职的追求:文化的互为主体性,它要求人类学家通过研究“非我族类”来反观自身,“推人及己”不是“推己及人”的对人的素质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解释。
在“离我远去”中,作者讲到:“做一个人类学家,要培养一种‘离我远去’的能力,到一个自己不习惯的地方,体会人的生活的面貌。所以,这里的‘我’是‘自己’但不指单个人,而指人生活在其中的‘自己的文化’”。实际上,作者这里所说的“离我远去”的过程就是社会学研究中重要的价值中立的立场,就是
去除民族中心主义的过程。并且也提到了人类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
“迈进人文世界”则主要体现了整体和局部结合观点理解本土观念的研究方法。要知道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不能带有民族主义的和种族上好恶的观念去评价他人的文化。
“生活的节律”与“‘天’演化”这两部分分别从传统的和动态的两方面讲述了文化。而第七部分“看别人,看自己”则通过中国和法国的一些生活方式和信仰的对比,试图在一个被我们二元化了的“东西方世界体系”中寻找我们社会经验的不同与相似,从而揭示出我们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那种“焦虑”的可能理解。第八部分“人类学者的成年”则说“研究者必须要有一种新的观点和境界,就是研究者不但要把研究的对象看成身外之物,而且还要能利用自己是人这一特点,设身处地的去了解这个被研究的对象”(费孝通)。这就要求我们要善待他人的学问,做到“离我远去”,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价值。第九部分“富有意义的洞察”则是对全书的一个总结,讲述了人类学中的人文主义、人类学的用途及人类学的中国化。
“《人类学是什么》这本书,要尽量表达相对性与普遍性的结合,要从一般的人类学出发,进入‘他者的目光’,再从‘他者的目光’进入生活方式的常识,从这些常识进入构成社会的原理,再转入学科在知识互惠中的意义,最后论述人类学的基本认识与价值”(P8)。
二、迈入人文世界(本书第四部分)
作者先引用了著名的女人类学家露西·本尼迪克特的一段话,意在说明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不同的选择之路,我们要平等的看待每一种文化,不能以自己的价值观判断一种文化的好坏。作者分别从社会人类学、经济人类学、政治人类学以及宗教人类学的角度展开论述。
(一)、社会人类学——亲属制度研究
作者认为亲属制度是人类学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和文化差异,一般可以从亲属称谓和两性居住形式进行理解。那么怎么解释我们看到的不同的亲属制度呢?著名的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根据进化论的观点划分了社会结构演变的各个时期。而后来的亲属制度的研究采用了两种新的理论模式,一种是以英国人类学为特征的继嗣理论;另一种是以莫斯和葛兰言等法国结构主义者为先驱的法国学派的交换理论。
提到交换理论就不能不提到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创始人之一——列维-施特劳斯。在《亲属制度的基本结构》一书中,他不仅论述了外婚制和乱伦禁忌的起源问题还说明了狭义交换和广义交换的问题。列维-施特劳斯认为,外婚制和乱伦禁忌,内婚制和交表婚各自代表“意识社会关系的两个阶段”。这次根本性的分离导致了两种可能的交换模式即狭义交换和广义交换。狭义交换在两个集团之间进行,而广义交换则在两个以上的集团之间进行。他认为,亲属制度的基本结构就是以交换妇女为根本的结构。《亲属制度的基本结构》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对亲属制度进行了研究,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它也打破了人类学研究的田野工作的唯一方法,开创了人类学研究的新路径。
王铭铭老师也指出最近人类学对亲属制度的研究产生了反思。美国象征主义人类学家大卫·施奈德写作了《美国亲属制度》一书,他最后得出结论说,所谓的亲属制度的研究,不过是西方人发明出来的研究非西方人的手法,它本质上还是反映的是西方人社会中的继承和分配的观点。因此,人类学产生了亲属制度研究的第三种方法——本土观念的研究方法。本土观念的研究方法,正如格尔兹在一篇论文中提到的,重要的是要理解当地人怎样看待人。也就是露西·本尼迪克特说过的“文明从未像现在这样迫切的需要一批这样的个体,他们具有真正的文化意识,从而能够客观的,毫无畏惧的,从不以反唇相讥的态度看待别的部族之受社会调节与制约的行为”。
(二)、经济人类学——互惠、分配与交换
作者在书中说到,经济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项:生产方式的类型;交换的类型以及不同文化对“经济”的不同看法。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经济现象也是文化的现象,是人的关系的反映,因而,在考察经济现象时,不能简单的关注物质,而应关注物质的人格色彩,关注物质的文化意义。
波拉尼在《大转变》一书中把人类的交换概括为三种类型——互惠,再分配和市场交换。互惠是对称性的;再分配是集中性的;市场交换则是自足性的,是市场中“手”与“手”之间的相互运动。
关于互惠的研究当属马塞尔·莫斯的《礼物》一书。莫斯认为,人与人之间就是一种交换关系。礼物交换是一种是社会关系的意义体系,与注重利益获得的现代市场交换不同,礼物交换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面子”的互惠性。而中国人对“面子”是极为看重的,我们民间的“随礼”、“送礼”、“溜须”、“上油”等说明了中国人礼物交换的复杂性。作者认为正是由于中国人礼物交换的复杂性,说明我们不仅要看到礼物交换通常带有的莫斯所说的那种“总体赠予”和“人格交换”的特质,也应该看到实利交换的一面。
作者在本小节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常说的‘礼仪之邦’与民间送礼行为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笔者以为这个问题翟学伟的研究能给予一定程度上解答。翟学伟认为,在中国这样的情理社会中,人情交换不是一般性的交换,亲属和权力表面是在不同的范畴中,实际上却是在一个范畴中运作,人情和面子实际上是权力再生产的方式。
(三)、政治人类学——权力与权威
政治人类学在19世纪诸多关于社会形态演变和法权制度起源的论述中得到过零星的论述,其基本做法是将当时非西方的各种政治体制来与西方社会内部的非正式制度进行类比创造出一个阶段性的序列,将非西方各文化的政治面,当成西方政治体制的远古历史来研究。20世纪上半叶人类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反思的时代,开始反思近代以来的西方国家体制的“进化”带来的许多问题,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表现出来的国家中心主义和全权主义政治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政治人类学研究的另类的政治模式备受瞩目。
王老师认为,政治人类学家关注的是那些缺乏中央集权制度的社会,那些“无国家的社会”政治运行的基本逻辑与实践是一种“有秩序的无政府状态”。1940-1960年之间,政治人类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政治组织研究和权威形成研究。政治组织研究的翘楚是埃文思-普理查德,他在《努尔人》中提出了著名的裂变理论,但是在努尔人的社会中不存在权威。在权威形成的研究中利奇的贡献最大,他在《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中,批评了功能主义有关政治的论述,认为这种理论过于重视稳定的政治制度,而忽略了不同政治制度之间的互动。他部分的采纳了马克思的矛盾观点,强调政治的动力正是来自于矛盾和斗争,强调权威的建构是政治动态的基本过程。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法国理论家福柯的权力理论在知识界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福柯间接的通过“文化的互为主体性”的反省达到了对现代性的批评。
作者认为,政治人类学关注的许多现象,涉及到权力与权威的观念与实践。这两个概念的主要差别是,前者强调未经公众承认的支配力,后者强调已被公众承认的支配力,二者的区别在于强制性与非强制性。而不同的文化中对于权力与权威的解释是不同的,我们不能简单的以自己的价值观作为判断,要深入不同的文化中进行有意义的探索。
(四)、宗教人类学——信仰、仪式与秩序
作者认为宗教人类学产生于不同民族对于不同的神力的想象。早期的人类学研究将宗教研究与人的自然知识的“进步史”联系起来,派生出“迷信”(巫术)、“宗教”和科学这个时间序列。马林诺夫斯基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在法国人类学界,社会学家涂尔干就认为,巫术是个人克服问题的工具,宗教是社会团聚的手段。同时涂尔干学派造就了新一代人类学家,使他们更加关注宗教仪式中社会构成的原理与过程,特别是凡·吉纳普和特纳的研究。
一个世纪以来的宗教人类学研究,受启发于宗教的社会观与伦理观,特别关注正规的宗教教派以外的宗教现象,并逐步将视野拓展到日常生活中去。人类学家认为,大到教会的朝拜,小到印尼的斗鸡仪式,都是在创建一种道德共同体,在表现着人对于秩序和混乱的判断和想象,处理着人间的社会问题。这也就是说,人类学家虽然知道宗教可能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观念形态扭曲”,但他们也认为这种“扭曲”本身也服务于社会现实的建构。而宗教与社会的这种两可关系也是人类学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三、《人文类型》与《人类学是什么》
在《人类学是什么》一书中,王铭铭老师对弗思的《人文类型》一书大加赞赏:“《人文类型》以最为简洁的语言,论述了一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如此多样的学科,为我们了解人类学提供了赏心悦目的绪论”,“他的作品总是耐人寻味的”。
弗思1901 年生于新西兰,在奥克兰读完大学后,到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师从马林诺夫斯基攻读人类学,是马氏的第一个博士,后来继承马氏的讲座,成为该校的教授,师徒二人使伦敦经济学院成为世界社会人类学重镇。弗思被称为英国“社会人类学之父”,并因在学术上的卓越贡献受封爵士爵位。1988 年, 费孝通先生根据弗思所赠的1975 年《人文类型》英文修订本,约请他人修订中文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年列入华夏出版社“现代人类学经典译丛”再版。丛书其余四本为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社会人类学方法》和埃文斯·普里查德的《努尔人》。
《人文类型》也是人类学的入门书。在书中,弗思从学科内部对人类学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本书含导言及七章正文。正文大致可以这么分: 第一章“种族特征和心理差别”、第二章“人和自然”是对两种观点的否证,即决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不是种族(人的生物性),不是自然环境(客观世界),而是文化或社会; 第三章“原始社会的劳动和财富”、第四章“社会结构的某些原则”、第五章“行为的规则”、第六章“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信仰”,非严格但相对对应地介绍了社会人类学的研究内容,即经济人类学、亲属制度、政治人类学(法律制度)和宗教人类学;最后一章“人类学在现代生活中”论述了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以及应用人类学两个主题。
笔者以为,在《人类学是什么》中“人看人”对应《人文类型》中的第一章“种族特征和心理差别”;“迈进人文世界”对应第六章“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信仰”;“生活的节律”对应第五章“行为的规则”;“富有意义的洞察”则对应
了最后一章。可见,王铭铭老师是循着弗思老先生的轨迹写的《人类学是什么》但是包含的内容也更丰富,其思路是按着中国人的习惯写的,所以可能对中国的读者来说,作为入门读物《人类学是什么》比《人文类型》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四、简短的结语
正如作者在本书最后说道的那样,人类学“这样一门学问教的不是怎样治理人,而是怎样理解人;教的不是怎样在社会中获得经济与政治的成功,而是怎样理解人的经济和政治追求;教的不是怎样相信一种宗教、一种教条、一套生活的规矩,而是怎样理解它们的特定的社会逻辑和宇宙观逻辑”。“人类学的信条是:一门对人最有帮助的学问,一般不是那种能使一个人支配另一个人、使一个人利用另一个人的技巧,一般不是追求权力和利益的手段,而是一种‘离我远去’的思想,这种思想没有直接可见的用途,却具有启迪人生、改良社会、陶冶情操、深化思想的力量”。
作为一门学科的入门书,作者没有用文字堆砌理论也没有长篇累牍的抽象概念,只是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平易近人的态度将关于人类学的各个方面向我们娓娓道来,给我们展示了人类学的无穷魅力。作者虽然是泛泛的向我们介绍有关人类学的方方面面,但是并不曾遗漏任何重要的东西。在书中作者不仅一一叙述了人类学的历史、理论和大家,还与中国相结合,让我们看到人类学的“中国心”。
到底什么是人类学,似乎永远没有完整的答案,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人类学中来,人类学家也将不懈的进行研究,因为其研究对象——人类始终在变化着。
参考文献:
[1]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弗思.人文类型[M].费孝通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2.[3]郑少雄.人类学家都是虚伪的做好人?——《人文类型》读后[J].西北民族研究,2006,01.[4]郭志超译.人类学是什么[J].原载美国人类学学会编《人类学是什么》,1982年版.[5]王铭铭主编.西方人类学名著提要[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第二篇:文化人类学
人类学的分支
文化人类学(广义)包括 考古学 语言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狭义)/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的学科标志 方法 田野调查 对象 异文化 视角 他者的眼光 成果 民族志
田野调查(field work)(1)早期的人类学研究 ①非专业人士的贡献 ②安乐椅上的人类学家 如:泰勒《原始文化》 弗雷泽《金枝》
田野调查方法的确立
1883-1884年,美国现代人类学之父博厄斯在加拿大巴芬岛对爱斯基摩人进行了考察,之后又对北美印第安人做过多次调查;
1898-1899年,由英国学者哈登率领的剑桥大学考察队赴托雷斯海峡进行实地调查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的最终确立应归功于英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他从理论和技术上详细阐述了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原则,从而开创了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新纪元。到底什么是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就是深入某人群聚居的地方(多以村落为主),学会当地的语言,待上不少于一个(农业或牧业)周期的居住时间;主要采取参与观察及深度访谈,真正的在与研究对象朝夕相处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研究方法。异文化
异文化不是研究者本身所源自和熟悉的文化,而是其它族群的文化。与异文化相对,本文化指研究者所源自的、长期生活于斯的本土的文化。他者(others)的眼光
“他者”既包括传统的原始的简单部落社会,也包括现代社会中的非主流文化和弱势群体。“他者”还包括作为不同于自己文化的“异文化”,或称文化意义上的“他者性”。早期人类学家试图解决本文化与异文化出现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评价问题,现代人类学却是在运用他文化和对他者的研究来反观、诠释与重构本文化。、民族志(ethnography)
民族志是田野工作的结果之一,是人类学的重要展示手段与形式。在民族志中,人类学学者要把他在田野中观察到的、感悟到的进行转述、分析和解释,最终书写出他所理解的某种文化呈献给读者。
民族志不是枯燥的数字和一堆毫无感情的资料,而是经过人类学家情感和视角过滤后的带有温度和趣味的故事。
文化人类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一)整体性
人类学关注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将其视为一个动态的整体,关注对其共时性和历史性的双重观察,做生物性与文化上的综合分析,以不断认识田野工作中的较小的区域社会与更大的人类社会的总体。
(二)文化相对性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不能用普遍、共同、绝对的标准去衡量一种文化的价值;每种文化都是该社会与其特定环境相调适的产物,只有理解了这一特定的环境,才能理解和评价该文化的结构和内容;要判别某一文化特质的优劣,必须视这一文化特质在整个文化体系中的作用而定。
(三)普同性(universalism)
人类学相信,地球上的所有人类都具有一致性与共同性,所有人种,无论肤色、民族,都属于同一物种,人人都是平等的同类。因此,人类在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上的共通性特征就成为人类学特别关注的普同性内涵,人类学力求在发现每一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独特性的同时,去发现:在什么方式上,人类是一个整体。
(四)适应(adaptation)
指人类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的策略达成和自然与社会环境之和谐。这其中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人们修正自然环境以适应自己的生存需要,一是人们修正自己的社会文化系统以适应环境。
适应的过程具有两个特征,就是保持和创造
(四)适应(adaptation)文化人类学的理论 古典进化论·传播论
古典进化论代表人物及观点
1、[德]阿道夫•巴斯蒂安——《历史上的人》(1)“本原概念”
认为人类有相同的心智过程,对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的反应。人类心理的统一决定了人类文化的统一
(2)民族概念
每个民族自身会发展一定的思想,因而各有自己的文化模式或文化特征。(3)地理区域概念
每个民族文化有自己的分布区域,并受地理环境影响,反映了地方色彩。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加上有时经过传播,本原概念就形成为各个具体的民族概念。
2、[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1871年)(1)均变论
(2)文化遗存(survival(3)万物有灵论
3、[美]摩尔根—《古代社会》(1877年)
社会进化发展经历了蒙昧—野蛮—文明的三个主要阶段,这三者的划分是以技术发明为基础的,技术的发明与文化的进化模式相互联系。
4、[瑞士]巴霍芬
《母权论:根据古代世界的宗教和法权本质对古代世界的妇女统治的研究》 ★产翁制 传播论
(一)主要观点 所谓“传播”,指的是一个主体向外部的扩散,带有从中心向边缘的地位差异的色彩。在人类学中,它指文化或文化特质从一地流传到另一地的现象。
(二)代表人物
1、[德] 拉策尔《人类地理学》(1882-1891)
他根据古典进化论者巴斯蒂安的地理环境概念发展出了地理环境学说,或称人类地理学派。他认为,地理环境对个人以及通过个人对整个民族的体质和精神,还有各种社会现象起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同时,人类不是静止的动物,总是尽力向不受自然约束的一切地方扩散,从而各民族和文化在迁徙时互相接触,互相影响。因此,不考虑到运动性的人类学研究基础便是错误的。
2、两大阵营
(1)英国的埃及中心论——文化单源论 代表人物:史密斯、里弗斯、佩里
(2)德奥的文化圈论——文化多中心论 代表人物:格雷布纳、施密特 ★两大阵营的共同点
•相信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认定文化采借多于发明
•认为不同文化间的相同性是许多文化圈相交的结果,由此,文化彼此相同的方面越多,说明发生过的历史关联的机会就愈多
•认为进化论忽略传播迁徙,并从传播角度重构人类文化史
(三)不足
将文化视为具体特质的积累,而不是整合的总体;随意对文化进行拆解及机械组合来解释文化,试图以此构建人类文化史,忽略了文化自身的主体和能动性。
(四)主要贡献
1、提出了收集民族志材料的系统方法,将田野工作确定为人类学资料收集的主要方式。积累了大量翔实的文化地理资料,为后来的跨文化比较留下了宝贵的原始依据
2、强调地理环境因素,关注发明和适应等文化过程,填补了早期进化论者所欠缺的对自然环境影响的重视。
3、启发了文化相对论的学科共识 文化人类学的年鉴学派& 功能主义 年鉴学派 莫斯
1、《礼物》(1923)
尽管从理论上讲送礼是自愿的,但它们源自对礼物接受者一方的期望。此外,虽然送礼也许并不期望有直接回报,但总有一种偿还因素,在给予者与接受者之间或者以更大礼物的形式,或者以不同形式的礼物,或者以对社会地位的某种其他方式的承认表现出来。功能主义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功能论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2)《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1927)《原始社会的性与压抑》•(1927)《野蛮人的性生活》•(1929)《文化论)•(1936)《自由与文明》•(1944)《巫术、科学与宗教》•(1948)《性、文化和神话》•(1962)
2、研究案例——库拉(kula)
新几内亚东部和北部诸岛上的一种非常特殊的交换形态:交换的物品只有红贝壳项链和白贝壳手镯,分别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在岛民间循环交换;交换只在男人间进行,并伴随特别的仪式甚至巫术;从一般的意义上看,这两种物品不具有实用价值,但其质量的好坏却与名声、地位、荣誉和权力等密切相关联。这两种仅仅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每年交换一次,持续不断,结果构成一个大的交换圈,这就是“库拉”交换圈。拉德克里夫-布朗·结构-功能主义 ★田野经历
1906-1908年和1910-1913年安达曼群岛 1914年澳大利亚西部的土著部落 ★代表作
《安达曼岛人》(1922)
《澳大利亚部落的社会组织》(1931)《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1952)《社会人类学方法》(1958)
文化人类学的历史特殊论·文化人格学派 历史特殊论 主要观点
美国人类学之父博厄斯及其阵容强大的弟子在美国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理论学派,通常被称为‚历史特殊论学派‛,也被称为‚历史学派‛或‚历史文化学派‛,该学派盛行于20世纪20—40年代,强调对具体事实的描述和记录,在方法论上倾向于实证,提倡历史的方法,特别关注特定民族的文化历史和发展规律。博厄斯的“历史”研究
对进化论和传播论进行了深刻的批评,认为摩尔根和泰勒的比较法存在着三方面的缺陷:一是关于单线进化的假设;二是将现代社会视为进化遗留物的观念;三是在证据不足、标准不当的基础上对社会进行的分类。
文化区分析法:文化独立论
文化相对论 文化人格学派
露丝·本尼迪克特(美女)
1、《文化模式》
①‚日神型‛——祖尼人
②‚酒神型‛——克瓦基特尔人 ③‚妄想狂型‛——多布人
2、《菊与刀》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而‚刀‛是日本武士道文化的象征,两者合用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玛格丽特·米德
1、研究背景
人类的人格与行为到底是先天遗传的还是后天塑造的?
2、《萨摩亚人的成年》
在美国及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男女青年在青春期经历的躁动、困惑和反抗等现象是不是人类所共有的?如果不是,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西方社会的这种青春期躁动?
3、《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 通过对新几内亚境内三个毗邻而居、但相互间的性别角色规范却迥然相异的部落——阿拉佩什人、蒙杜古马人和德昌布利人的研究,证明:‚所谓男性和女性的特征并不依赖于生物学的性差异,相反,它是特定社会的文化条件的反映‛。文化人类学的新进化论·结构主义 新进化论——美国人类学的物质论 怀特·普遍进化论 ★代表作:《文化的科学》(1949)、《文化的进化》(1959)文化可以通过能量测算来计算其发展过程,能量的获取应被视为判断文化进化的标准;文化的进步意味着每人每年利用能量总量的增长或利用能量的技术效率的提高。C(culture)=E(energy)〃T(technology)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
文化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相似的生态环境下会产生相似的文化形态,而世界上多种多样的文化及其发展历程正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所造成的 斯图尔德的多线进化论
提出了对人类文化史的新解释,将单线进化论与文化相对论两者有机结合,认为不同环境具有不同技术的群体可能会沿着不同的途径进化,正因为存在这种环境的差异,文化的进化才沿着不同的轨迹呈现出多线进化的态势。哈里斯·文化唯物论
将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发展出了文化唯物论。代表作: 《母牛、猪、战争和妖巫:人类文化之谜》 《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 结构主义人类学
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历时性和共时性 语言和言语
横组合和纵聚合 符号能指和所指 横组合与纵聚合
横组合关系‛是指句子中各成分间的关系;‚纵聚合关系‛指能够在句子中充当同样成分的一些词语。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 《亲属制度的基本结构》•(1949)《忧郁的热带》•(1955)《结构人类学》•(1958)《图腾制度》•、《野性的思维》(1962)《神话学》•(1964-1971)
文化人类学的象征、符号人类学 特纳的仪式研究
同意象征是自然地代表具有类似性质的或在思想上或在实际上有关联的事物,但同时提出要对符号和象征加以区分——符号是一种已知事物的类似代表,而象征则是一种对未知事物的表达。因此,人类学家的任务就是透过这些符号揭示未知事物的含义,从而更为强调符号的实用意义,也更具体地探讨符号的用途,及符号到底如何在社会过程中作为积极力量被运作。代表作
《一个非洲社会的分裂与延续》(1957)《象征之林》(1967)
《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1969)
《戏剧、舞台与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行为》(1974)玛丽·道格拉斯
结合了涂尔干和列维斯特劳斯的思想,将符号结构和社会结构并重,探讨分类这一深层次的思维结构与社会结构、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 代表作:《洁净与危险》(1966)格尔兹的阐释人类学 《爪哇的宗教》(1956)《文化的解释》(1973)
《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1980)《地方性知识》(1983)早期的符号人类学研究立场
深受韦伯影响,致力于宗教研究;提出‚文化犹如意义之网‛,认为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文化便是这张‚意义之网‛,因而作为对文化的分析的人类学不是一种探索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门寻求意义的阐释学科‛。后期的阐释人类学立场
受到不少美国思想家的影响而不再将文化视为象征与意义,而是‚文化犹如文本‛,人类学家的工作就是去诠释它。这种诠释是多层面的诠释(interpretation)而不是对于因果关系的解释(explanation)。
这使他与韦伯正式告别,成为美国人类学理论本土化的一个重要转折。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结构马克思主义
(1)文化被转化为‚意识形态‛,并在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将现存秩序合法化、调节经济基础中的冲突,以及将社会关系中的剥削和不平等的来源神秘化;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为任何阶级或群体所支配使用,从而使人成为意识形态的主体,而非受到操纵宰制的被动客体。案例:马达加斯加岛梅里纳人的割礼 政治经济学派
流行于20世纪70-80年代,代表人物有沃勒斯坦、法兰克和沃尔夫。其主要理论灵感来自政治社会学的‚世界体系理论‛和‚低度发展理论‛。他们认为,从16世纪以来,人类学研究的社会就再也不是独立于外部世界的村落和部族,而受到国家力量和资本主义制度等外来因素的充分渗透,这种渗透不仅仅是经济性的也是文化性的。因此,对非西方社会和文化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对其传统社会文化模式的探讨,还必须考察这些模式被冲击、渗透、改造,甚至消灭的过程。田野调查
什么是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就是深入某人群聚居的地方(多以村落为主),学会当地的语言,待上不少于一个(农业或牧业)周期的居住时间;主要采取参与观察及深度访谈,真正的在与研究对象朝夕相处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研究方法。过程研究
1、重访研究与回访研究
重访研究——研究者本人重访自己从前的调查点 例:费孝通三访江村
回访研究——后来的研究者回访前人的调查点
例:韦娜回访特罗布里恩德岛,弗里曼回访萨摩亚,《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
米德—弗里曼之争(讨论题 重点)田野调查的定位
主位与客位(emic and etic)
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在其《文化唯物主义》一书中,最早将语言学家派克依据语音学中的音位和语音而创立的主位与客位这一对概念引入了人类学研究。人类学中的主位概念是指研究对象自己对事情的解释,强调从文化持有者的角度分析、理解文化;客位则是人类学调查者从自身出发对他者的文化做出的解释。这两种不同角度的研究路径会对同一文化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公牛死亡率问题 讨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进入田野
(一)渠道
1、通过正式行政体制自上而下进入,一般是通过行政管理机构层层深入。
优点:能够得到地方管理者的认可和支持,从而容易获得管理者所掌握的相关资料。缺点:由于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研究对象常常会对研究者的身份产生敬畏或者疑虑而掩饰甚至更改自己的一些表现和回答。
2、通过非正式渠道——个人关系进入
3、回归本土的家乡人类学方式 参与观察
要求研究者长时间的、全身心地参与到研究对象的日常和非日常生活中去,以当地人的角度观察并理解各种文化事象、人们的各种言行。要进行参与观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学会当地的语言从而能与当地人随意交流;在调查点居住较长时间——一般至少一年以便于参与当地人因季节周期变化的不同的生产活动、仪式和节庆;与当地人一样生活,跟当地人建立密切关系,真正了解他们的文化。参与观察的两大好处:
一是提高了田野调查收集的材料的质量和可信度。二是更有利于做出深入而切合实际的解释。参与观察的不足:
(1)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而且其中一部分的效率不是很高(2)人类学家不停地提问可能会招致当地人的反感(3)人类学家的出现有时可能会影响被观察者的行为
(4)要证明观察者的结论是否正确事实上不太可能,所以还必须辅以其他方法进行验证。访谈法 个人生活史
个人生活史是指研究者通过对报道人进行深度访谈,将报道人个人全部或部分的生活以口语或书写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回顾式叙述,它可以是报道人的早期经历也可是其当下的生活。文化的交流、传递与接触 语言符号的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是所有符号系统的内核。专门的语言符号是一种信号,在其上已经附着了抽象意义,这些意义可以为同一语言共同体中所有成员所共享。语言是最为主要的中介,通过它我们彼此交换信息、请求、知识和价值,并将之传给下一代。濡化
从个体角度说,人类具有两种承继:一是生物性承继,即人类的繁衍与生存继续;一是人类有别于动物而独有的,即文化的习得与传承——濡化,其本质意义就是人的学习与教育,而这既包括正规的学校教育,也包括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什么是涵化(acculturation)涵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体系间由于持续接触和影响而造成的一方或双方发生的大规模文化变迁。涵化是人类学文化变迁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一种文化从其他文化中获得对新的生活条件的适应过程,是在过程中的文化传递、交流和整合。涵化现象的常见模式
1、同化(assimilation)指当一个族群进入另一个主流族群之中,外来文化适应主流文化,逐渐合并进支配性文化中,不再作为一个分开的文化单元而完全被另一种文化所代替。一般表现为,两个文化系统接触时,比较落后的文化自然地吸收先进文化的文化特质,以致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还有的时候,是那些处于强势地位、统治地位的文化或出于文化偏见或出于政治需要强迫性地对其他弱势文化或者说附属文化强行同化,旨在消灭这类不同于己身的文化。
2、整合
指既保持了原有文化特征,又吸收异文化因素,把两种文化因素融为一体;也就是说,文化的各个部分不是毫不相关的特质混合的大杂烩,而是形成一个系统。这意味着从外部进入的新的东西必须重新阐释,给予意义并与接受方文化的意义相一致。
3、混合
指不同文化接触与交流过程中的文化混生状态。
4、分化/孤立
指拒绝接受异文化的传播,保持原有文化要素。当外来的文化强加给接受者时,后者并不情愿接受,因而只是表面上接受了,作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而当外力撤退,那种被迫接受的新特质也随之而去。这种现象在殖民情况下是常见的。
5、边缘化
这一现象比较特殊,指的是既无意保持原有文化,又没有吸收异文化,处于两种文化的缝隙之间。文化中断
不同文化在接触过程中,除了出现彼此间的互相吸收、彼此整合,有时也会因多种原因而出现文化交流的中断现象。在对一个同质社会的濡化研究中,文化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在长时间获得了文化的期待与责任,文化中断则意味着文化期待和角色需求学习的非连续性;异质社全中的文化中断主要指文化间的交流活动遇到障碍或中止。族群& 民族 民族(nation)
(一)斯大林的“民族”观
1、“民族”的定义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识别的标准
民族特征 民族意愿 历史依据 就近认同
婚姻家庭亲属制度 功能: 性的满足
为繁衍后代提供适宜的条件 经济互助
保持社会群体的稳定增进不同群体间的联合 内婚制与外婚制
•内婚制和外婚制的概念是英国法律和人类学家麦克伦南在《原始婚姻》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内婚制是把婚姻对象严格限定在某一群体内部的婚姻禁令,即只准某一群体内部的人员通婚,严禁同群体外的成员通婚;
•外婚制是内婚制的对称,指只能在本人所属的一定社会集团以外选择配偶的婚姻制度。这种外婚制的社会集团,因不同的时代、民族、国家和地区而异。交表婚——男子娶舅父之女或娶姑母之女为妻
平表婚——男子与父亲兄弟的女儿或者母亲姐妹的女儿结婚 家庭 核心家庭
也称小家庭,是由夫妻和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主要包括两种基本的家庭关系:夫妇关系和亲子关系,具有性的、经济的、生育的、教育的和情感的等基本家庭功能。它对亲属网络的依赖性较小,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家庭中人际关系简单,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容易倾向平等。然而,家庭中人口和代际关系的简化也给家庭生活的相互支持和扶助带来问题,如赡养老人、抚育幼儿等。它在当代绝大多数社会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主干家庭
当核心家庭的一位男性子嗣已婚,在亲子联结系列上的这一家庭结合就是主干家庭。因继嗣的需求,在行长子或幼子继承制的民族中,长子或幼子成家后仍旧留在父母家,而其他非嗣子女一结婚便独立出去,就属主干家庭类型。这种家庭是与嗣子单独继承制相结合的,通过如此反复,使作为制度体的家庭同家产一起按直系代代相传。宗族
①名称;②外婚;③单系共同祖先;④作为核心的性别——父系宗族为男性,母系宗族为女性;⑤所有或大多数成员之间相互交谈或指某个人时使用亲族称谓;⑥许多社会的宗族还有某种形式的公共财产;⑦某种程度的连带责任。这种在系谱上可向上追溯的、核心性别共同的单系祖先构造,在大多数人类学文献中称为宗族。亲属称谓
类分式 叙述式
人类学界通常采用美国人类学家默多克的亲属称谓制六法:夏威夷式、爱斯基摩式、易洛魁式、克罗式、奥马哈式、苏丹式,这种分类是根据平辈亲属称谓进行划分的,其称呼的复杂程度逐渐递增。政治·法律人类学
资源分为物质资源和观念资源
物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 实在资源
观念资源包括:意识形态资源 象征资源 信息资源 政治组织类型:非集权型集权型 非集权型:队群 部落 集权型:酋邦 国家 宗教人类学 宗教的总体类型
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一书将中国宗教区分为:
1、制度性宗教
指具有严格的宗教组织、成员、仪式、经典和体系化教义的宗教类型,其宗教事务通常与一般的日常生活相分开。
2、分散(弥散)性宗教
其信仰活动扩散到日常生活之中,但没有形成严格的宗教组织,也没有明显的经典、体系化教义。泛灵信仰
对超自然存在和非人精灵的最为普遍的信仰之一是泛灵信仰,又译万物有灵论。这种信仰认为各种精灵使自然有了生命。这个概念是由泰勒发明的,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其灵魂;并相信泛灵信仰是最早的宗教。泛生信仰
马雷特对泰勒的泛灵论提出修正,认为原始人对非人格化的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先于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生。他把这种非人格力量的观念称为泛生信仰。“玛纳”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它本身并没有形状,但它可以显身出来。泛灵论与泛生论的不同在于:
•泛生论是巫术操作的观念基础,泛灵论是宗教信仰的观念基础 •前者是非人格化的,后者是人格化的。
不过,今天的大多数人类学家都同意,这两者没有先后之别,它们可同时产生,并存于同一社会或同一发展阶段。图腾崇拜 “图腾”本是北美印第安人语言中totem的音译,意为“他是我的一个亲属”和“他的标记”。原始人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因此他们与该物种具有亲缘关系。于是,图腾信仰便与祖先崇拜发生了关系。在许多图腾神话中,认为自己的祖先就来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或是与某种动物或植物发生过亲缘关系,于是某种动、植物便成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祖先。图腾与氏族的亲缘关系常常通过氏族起源神话和称呼体现出来。
祭司是专业的宗教中介,主要存在于规模较大的社会或相对复杂的社会文化体系里,扮演着神圣宗教知识的监护人角色,执行仪式、解释经典和教义,维持宗教传统。制度化的宗教一般都有祭司,如基督教的牧师,佛教的住持、道教的道长和伊斯兰教的阿訇
一般认为,“萨满”这个词起源于西伯利亚的通古斯语,指那些能够进入“出神”状态与精灵或鬼魂交流的人。然而,对什么是萨满教,人类学界存在狭义和广义两种观点。一种看法认为,萨满教在狩猎采集社会(尤其是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最为常见,是一种通过巫术控制超自然力量或通过与精灵世界的直接接触,对它加以控制来达到目的的宗教实践;另一种比较宽泛的观点则认为萨满教广泛分布于古代和当代的世界中,是一种流传广泛的地方性知识形式。
巫术的两个特征
1、相似律——模拟巫术
认为同因必同果,因此,通过模拟便能实现人们想做的事情,这种模拟活动就是模拟巫术。
2、接触律——接触巫术
认为两物体一经接触,在切断实际接触后,仍继续远距离地相互作用。因此,通过曾经与某人接触过的物体就可以对其本人施加影响,称为接触巫术。接触巫术最普通的例子就是一个人与其身体的某个部分的永久关系 仪式的特征
宗教仪式有几个特征使它区别于一般的行为:程式化、重复性和相对的一成不变。在某种意义上说,仪式是一种展演或文化戏剧,但仪式与戏剧又存在如下区别:首先,仪式不仅仅在重复一个程式或脚本,而是一种郑重其事的行为,承载了参与者身在其中的传统;其次,仪式的目的不是娱乐,而是通过展演达到一定的目的,发生某种转换;最后,更为重要的是,参与者处在转化和神圣的状态,而进入仪式状态的过程是一种“神圣化”的过程。生命仪式/通过仪式 生命仪式通常被称为通过仪式,指的是个人在某些生命过程中从一种社会身份转变为另一种社会身份,或从一个生命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时所举行的仪式。当一个人转变身份时,无论是年龄的变化还是其他变化,都可能带来不安和忧虑。这种变化还会带来相应的角色变化以及周围人们的新的期待。由于宗教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功能就在于帮助个体和群体消除忧虑和危机,因此一些与社会身份变化相关的仪式如出生、性成熟、婚姻、死亡都与宗教信仰紧密相关。强化仪式
强化仪式指的是确保已经存在和确立的秩序、价值、社会关联等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生老病死等原因而变得衰弱的宗教仪式。换言之,强化仪式是群体性(而非个人性)生活危机时期举办的仪式。群体性生活危机包括严重的天灾和人祸的威胁,只有在这时,强化仪式才会被组织起来,使受到扰乱的秩序和社会关系得到恢复,以减轻群体的危险。这种仪式的作用就是把人们团结起来,用集体行动和集体力量的乐观态度来代替恐惧和混乱。“强化”的意义
仪式强化秩序与价值观 仪式强化认同 仪式强化信仰
第三篇:人类学调查报告格式
都柳江流域(黔东南境)少数民族乡土知识调查研究(调查提纲)
——以侗族社区为个案调查研究(节选)
说明:该调查提纲制定于2006年,由提纲撰写人潘永荣提供。乡土知识的调查是近年民族学/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一个重点,这也说明了地方性知识在整个人类文化中的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调研流域社区背景简介(略)
(二)调研的目的和意义(略)
(三)调查研究的问题
由于每个民族所处的环境和对环境资源的认识、利用不一样,因此,谋生的方法和手段自然也就不同,反映在文化方面的乡土知识与信仰更不一样。侗族是一个以生产水稻为主,兼营林业的一个民族,捕猎和采集只是维持生计的一种补充手段,甚至演变为娱乐的一种生活方式。本课题根据侗族的这些显著特征,拟对调查点进行如下方面的调研(调查提纲): 1.社区背景(概况)(共同调查,××执笔)a、村寨的形成与历史沿革(口述史)b、人口、民族、家族结构
c、自然资源与环境(包括气候资源、耕地资源、林地资源、水资源等)2.社区(村寨)管理中的乡土知识(共同调查,××执笔)a.村址的选择标准与方法(包括风水观、占卜法等)b.村寨的布局与规定(包括家族的分布状况、民居和公共设施的分布格局,以及这些分布是按什么原则进行的?等等)
c.公共建筑及用地的管理(如鼓楼、花桥、萨坛、石板道、墓地等及用地的管理)d.村寨的防火设施及措施 e.村寨的救助方法
f.村寨冲突的调节(包括村与村之间和村寨内部冲突等)g.村民们的责任与义务 h.外来户入村的条件以及在资源享有方面的规定(如外来户必须加入某一家族;未经许可不得在原住户荒山上开荒造田,征得原住户同意后,在原住户荒山上开荒造田,前两三年的收成可全部归己,但之后每年要向山主提交10%左右的谷物;未经许可不得在原住户柴山上砍堆堆柴,只能砍挑挑柴等;人死后,不能进入所加入的家族墓地,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埋葬,或购买墓地埋葬等等。)i.村寨传统管理机制以及这些机制的演变情况和原因(包括寨老制、族长制、村民委员会等决策机制的演变,以及这些机制存在相互补充,还是冲突、折中状况等)3.农业中的乡土知识(××承担)a.水稻耕作中的乡土知识 a.农事历(一年中各种农活的安排,注意以往的和现在的有何不同?通过对当地“农事历”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当地各种重要农事活动后,一般可以进行以下的调查)b.开工仪式(举办的时间、地点?由谁来主持?为什么每年都要这样
做?目的和意义?活路头的由来、作用、地位;村民为什么相信这些?他们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等等)c.稻田的分类及方法 d.选种知识及种子的保存技术(还包括稻种的起源与传说、当地有哪些传统稻种?每一稻种的特征以及排序情况,目前还有哪些种子仍在播种?消失的稻种是人为的还是被新品种取代或自然淘汰?等等)
e.育秧技术(包括秧田的选择、管理、禁忌等)f.栽培技术(包括犁、耙田技术和使用的工具;田间管理的方法步骤,如薅秧、追肥、割田埂、病虫害防治等等。在此值得提醒的是,侗族一般村寨都比较大,很多田离村寨较远,为生产上的方便,人们习惯在自己的田间地角建造“牛棚”,每到割田埂的季节,男人们都住在牛棚中一两个月,将田边杂草割尽,一方面可喂牛积肥,二方面可防鼠,三方面可让稻田通光、通风等。此外,栽秧还有两个重要的仪式,一为开秧门;二为关秧门。)g.收割技术(包扩工具、方法、禁忌)h.储藏技术(包括晾晒方法,粮仓的修建,入仓吉日的选择,堆放方法,防潮和防腐、防虫、防鼠、防“搬运鬼”措施、禁忌等等)b.粮食加工中的乡土知识
a.传统加工技术(加工工具,碓—人工碓和水碓,水碾等)b.现代加工技术
c.粮食功用中的乡土知识
a.糯稻的功用(生活上的用途、民俗上的用途;稻秧、稻草、稻糠的传统用途等)b.粘稻的功用(同上)
4.稻田养鱼中的乡土知识(××承担)
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稻作民族,其水稻的种植技术不仅达到较高的水平,而且稻田养鱼和池塘屯鱼这种耕作方式,更是侗族所创,并形成了“饭稻羹鱼”这种独特的稻作文
化。鱼和糯稻在侗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是侗族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而且也是侗族风情中密切相连的馈赠礼品和祭祀品。因此,传统上侗族以糯稻种植为主。“田塘”(daeml yav)是侗族密不可分的一个词语,有田则有塘。田在村外,是种稻养鱼的基地;塘在寨内或村边,是屯鱼、储种(鱼种)的场所。以往的侗寨鱼塘遍布,塘上建有粮仓、厕所,这种屯鱼、存粮格局的普遍存在,无不与侗族“稻鱼共生”、“鱼稻共存”的观念有关。因此,在此将“稻田养鱼知识”列为一个专题很有必要。a.稻田养鱼的历史以及鱼在侗族民俗中的地位和作用 b.鱼苗的繁殖技术(包括母鱼与公鱼的选择技术及饲养方式,繁殖方法,鱼苗运输工具及运输过程中的知识,放养知识,管理知识等)c.稻田养鱼的方式方法(包括亩养尾数,鱼窝的设立,以及搭架鱼窝树种的选择与禁忌,水温的调节办法等)
d.稻田养鱼作用的认识(当地不同人群看法有何不同)e.屯鱼方式(一方面留过冬田;另一方面拿到鱼塘中来放养,在这里可对鱼塘作介绍)f.对鱼产品的加工与利用(田间烧鱼、酸汤鱼、鱼杂粥、腌鱼等)5.水源利用与管理中的乡土知识(××承担)
依山旁水是侗寨的特点,侗族离不开水,同时对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有着一整套的知识。
a.水资源状况
b.水资源利用情况(包括稻田灌溉、养鱼、养寨及其它利用方式)c.水资源的管理(溪流河段的分配与管理、山泉灌溉水的管理、山塘水库的管理、饮用水的管理等等)
6.森林资源利用与管理中的乡土知识(××承担)a.森林资源状况 b.森林资源利用情况(包括建房、薪炭、家具、农具、器皿照明及其它利用方式;各种树木在不同群体中的排序地位等等)c.森林资源的管理(风水林的管理、古木的管理、薪炭林的分配与管理、人工林的栽培技术与管理等等)7.纺织中的乡土知识(××承担)a.棉花的种植技术(包括种植习俗)b.棉花的加工工具及过程(包扎棉、弹花、纺线、浆纱、绕纱等一系列工序和习俗)c.织布(包括各种布的分类、织法等)d.印染工序及技术
8.捕鸟中诱鸟的乡土知识(××承担)a.捕鸟方法
b.媒鸟的饲养技术 c.鸟塘的修建与维护 d.沾膏的制作与保存 e.捕鸟季节与技巧 f.捕鸟习俗与禁忌 g.产品的食用与加工。
9.家禽家畜饲养中的乡土知识(××承担)a.家禽家畜种类 b.饲养方式方法(如圈养或放养,当地是否有将家禽挑到坡上放养的习惯?)c.繁殖手段(包括繁殖过程中的一些禁忌)d.对瘟疫的防治办法 e.饲养的目的(肉食的主要依赖?生产的需要?待客?敬祖、祭鬼神?出售?等等。提醒:当地养牛的目的不仅为生产服务,绝大部分作为商品出售,如今周遍牛市多靠往洞黄牛兴市,这得益于当地民间拥有很多养牛的传统知识)f.对家禽家畜产品的食用与加工 10.旱地管理中的乡土知识(××承担)a.旱地分类及分布情况(当地人的分类法)b.旱地中的主要作物 c.耕作制度与管理办法
11.妇幼保健中的乡土知识(××承担)a.通婚规则与范围(注意对有遗传病的家族或不了解底细的家族如何看待?)b.孕期的保护与禁忌(包括孕期的饮食、穿戴、劳作、用药等知识,以及这些知识是如何获得的?人们对孕妇的看法?等等)c.接生办法
d.产妇的月中饮食与禁忌以及对婴儿的护理 e.婴幼孩的喂养办法(包括母乳喂养与添加食品喂养,如母亲缺奶或奶水过剩一般情况下如何处理?孩儿添加食品的日期选择?为何这样?等等)f.妇幼常见疾病的防治与处理(列举不同病情的判断与防治知识)
(如方便,此专题最好增加性知识方面的调查内容)12.调查发现及建议(由课题组在调查报告基础上共同讨论完成)篇二:田野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
田野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
民族志研究的最终成果是民族志式的书面描述。田野工作有如智慧之旅,而写民族志就是它的终点。调查者来到陌生的文化场景,花上数周,数月,甚至数年来了解它;为了明白当地人是如何界定他们的经验,他得聆听、观察、参与;然后他要处理收集到的资料,把资料翻译为描述性的报告,使得不熟悉该文化的人能够理解它。这就是民族志。它用其它文化能够理解的语言来呈现构成一种文化的诸概念。像任何翻译一样,由于两种语言之间没有精确的对等概念,民族志传达的意义也不完整的。因此局外人只凭一本民族志是无法像当地人一样地完全把握该文化的意义的。但是优秀的民族志能在解释他人的文化知识方面走得更深入一些。
第一节 调查报告的类型和特点
民族志描述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技巧与勤奋,报告人的合作程度和沟通能力也有一定的决定作用。但是再好的报告人、再投入的田野工作也不能代替详尽的分析与书写。分析田野笔记不能等到田野工作结束后才开始。每一次访问、每一段观察之后都有必要把所获知的东西尽量完整地记录下来。这些原始资料可以用于构建提问、确定类别,改进我们在第四章中讨论过的各种定义。在研究前期必须要做的一种分析是限定调查内容。最好这样做:列出你在要调查的文化场景中能在的所有领域和题目;从中选择一到两个做详细调查。民族志报告的写法多种多样。有时要根据特定文化的特点来决定内容安排和重点,有时则可以由作者选择一种写法。没有简单的公式可以套用。我们认为,学习如何写民族志最好的方法是仔细参阅已发表出版的民族志。
各类调查报告不仅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而且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调查报告的形式,根据社会调查的对象、范围、具体内容以
及阅读对象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按社会调查的内容划分,有综合性调查报告和专题性调查报告;按社会调查的主要目的来划分,有应用性调查报告和学术性调查报告等等。
1、综合性调查报告和专题性调查报告
综合性调查报告也叫概况调查报告。是指对调出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变化过程作比较全面、系统、完整、具体反映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一般看重分析社会的基本状况,研究大有共性的问题,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建议。综合调查报告一般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较为完整的描述。它的内容说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一个地区甚至特定社会的地理、人口、阶级、阶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所依据的资料比较丰富,覆盖面大,指导作用强。二是对调查对象的发展变化情况作纵横两方面的介绍。三是以一条主线来串连庞杂的具体材料,使整篇报告形神合一,达到清楚地说明调查问题的目的。
专题性调查报告是指围绕某一特定事物、问题或问题的某些侧面而撰写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的特点是内容比较专一,问题比较集中,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依据材料不及综合性调查报告那么广泛,反映问题也不及综合性调查报告普遍,但它能够帮助有关部门及时了解和处理现实生活中急需解决的具体问题。
2、应用性调查报告和学术性调查报告
应用性调查报告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要目的而撰写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社会情况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是在深入、系统地调查研究社会基本情况后写出来的。其目的主要是认识社会现象、了解社会现状。其内容主要反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基本情况。2)政策研究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是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服务的。3)总结经验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是以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为目的的。它对于表彰先进、推广先进典型、指导同类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4)揭露问题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目的是揭露现实甚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引起社会的总是,使人们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认识。同时也为有关部分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学术性调查报告是以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目的而撰写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调查和研究,来达到对客观社会现象作出科学的理论概括和说明。
调查报告的分类,只有相对的意义,不能绝对化。同一篇调查报告,分类的标准和侧重点不同,就可以归入不同的类型。
第二节 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调查报告的结构:
收集资料的同时,注意对资料进行分析,写起来就从容多了。初动笔的时候至少要考虑下述材料:
1.按时间顺序做的观察和访问的田野笔记。2.在你心目中构成了该文化场景的所有领域。3.基于你所选择的领域的术语(类别名),把术语按类别划分好。4.所选择的领域的特质(对其成分的界说)。5.报告人就研究的类别做的发言。6.你观察了所研究的类别之后做的描述。
民族志就是把你收集的资料、形成的分析安排成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写下来。最好先列出提纲。提纲可能包括下列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回答了一些问题:
(一)前言
1.文章是关于什么的?
2.民族志、文化场景、基本的文化概念等等是如何界定的? 3.文章的内容安排怎么样?
(二)田野工作方法
1.为什么选择这一文化场景? 2.如何联系报告人?
3.主要报告人的特点是什么? 4.采用了什么田野工作方法? 5.什么因素影响了你对资料的选择? 6.有没有遇到特别的难题?
(三)背景材料
1.与这一文化场景相关的时空背景和社会情况怎么样? 2.这一文化场景的主要领域是什么?
(四)文化描述
1.你打算描述什么领域?为什么? 2.报告人使用什么类别划分? 3.他们的类别划分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4.这些类别划分是如何界定的?它们的意义是什么? 5.报告人如何运用这些信息来构建他们的行为?
(五)结论
1.你能否解释这一文化场景? 2.你对将来的进一步研究有何建议?
文化描述的资料安排有多种方式。有的民族志注重文化知识结构,这有如绘制一张详细的地图。作者按报告人的文化的类别划分来安排资料,要谨慎地界定各部分材料,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剖析它们的意义。接着,作者着重介绍在此文化中人们用于达成目标的手段。这要通过材料来说明。最后,他可能将文化及其功能结合起来讲。每一个社会情况对人们的行为都有要求。这一部分主要讲述社会情况的要求,人们在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后附的文章可称为民族志式的描述。它们谈不上是理论上的分析或跨越文化的比较,应该说是关于文化知识的记录。我们认为这正是民族志研究的开始。
这些文章还有以下的特点。1.由程度不一的本科生写成。开展田野工作时,有的学生才刚上大学第一个学期,有的是高年级的学生,有的是人类学专业的学生,有的则不是。2.这些文章运用了组织和呈现民族志材料的多种方法。有的注重上述提到的功能,有的注重手段和结构。
3.文章包括了在我们的社会中可做研究的广泛的文化场景。集中研究生活
中人们对付各种情形的学问。大多数文章以民族志语义学为基础,有的文章则强调作者自身的观点多一些。4.涉及到人类学入门,都市人类学,宗教人类学、心理人类学、人类学田野方法等等。有的文章开头与这些领域有关,最后则写成独立的研究项目。
每一篇文章都与人类学一向关注的问题有关。比方说,每一个社会都有关于珠宝以及其它身体饰物的习俗;美丽和外表的定义是由文化决定的;各个社会都注意对孩子的教育、对老人的关怀等等。但以往的民族志描述以及其它题目都是在非西方社会中做的,而我们收集的文章描述的则是我们自己的社会。
二、选择报告题目
1、确定题目。在调查之初,确定田野调查大纲的时候,研究者实际上对自己所要研究的主题已经有所确定。在田野调查之前确定的主题往往只是大体明确了自己想要做哪一方面的问题,自己的调查对象是什么。随着田野调查的深入进行,研究者的调查主题在表述上往往会发生一些变化,而变得界定越来越明确。但是有一点必须指明,经常更换自己的主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虽然田野调查之前确定的主题会随着调查的进行而有所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展开调查之前可以不用确定自己的题目。在调查之前确定自己的研究题目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能力。一方面,调查之前的主题越明确,意味着自己的调查越有所准备,收集资料的目的明确,则对今后的资料分析、报告写作都很有好处;另一方面,在研究之前确定一个好题目,是学者们申请研究资助必不可少的一步。
2、题目的组成。题目的组成可以由主标题和副标题组成,也可以由单一的主标题组成。
3、题目的要求:1)标题应该简练,不能太长,一些没有用的词语要删除。2)标题选择上可以用提起人们兴趣的字眼,也可以选择以报告的关键词和问题意识为题目。3)标题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往往只会通过你的标题来看你的文章。4)标题中应该尽可能包括以下内容,如主题、目标、主要方法、研究地域等任何能够吸引人,并体现报告特点的内容。如果主标题太长,可以考虑用副标题加以说明。5)标题中最好不要出现缩写(如世界银行缩写成为世行)和太拗口的词语。篇三:调查报告格式要求(参考)调查报告格式要求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其特点是具有写实性、针对性、逻辑性。根据调查报告的要求,对学生调查报告格式做如下要求:
一、标题要求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
1、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
2、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安徽工业大学文法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调查》等。
二、列出调查的主要内容,格式如下: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调查分工:(以小组形式调查的要求,小组人数不得超过3人)
三、报告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四、打印要求:
1、纸张:a4纸
2、字号及字体:标题部分用3号黑体字;正文部分一级目录用4号黑体字,其他部分用小四号宋体字。
3、行间距:行距为多陪行距1.5,字间距为标准值。
4、页边距:上3.0厘米,下3.0厘米,左3.0厘米,右3.0厘米。
五、附一篇格式样文:
(纸张为a4纸,页边距上3.0cm,下3.0cm,左3.0cm,右3.0cm;装订线0cm)
关于通州区中仓街道社区校外教育工作调查报告(标题:3号黑体居中)
校外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也提出了“学校教育和学校外、学校后的教育并举”的方针。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当前积极创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区”的大格局下,如何更好的深入推进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已成为摆在所有校外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因此,对制约当前校外教育发展的问题展开探讨与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把握校外教育的未来发展,有助于推动当前和谐社会与学习型社区的创建进程。(正文:小四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行距为多倍1.5)
本人于2007年1月22日至2月12日对中仓街道的16社区校外教育工作基本情况,以问卷形式进行了初步调查与研究,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一、社区校外教育工作基本情况(一级标题:序号为“一”,黑体4号不加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通州区中仓街道地处通州城中心,街道共划分为16个社区,总面积4.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7万户,7.8万人。街道内共有小学5所,中学3所。根据2006年9月在街道范围内进行的校外教育工作基本情况调查(以下简称为“调查”)显示:街道内共有6-18周岁青少年6518名,约占街道总人口9%;街道内平均每年组织各种校外教育活动83场次,参与青少年总人数约1900余人次,街道内每名青少年年平均参与校外教育活动0.3次。
二、制约社区校外教育工作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者队伍结构与活动组织形式不合理(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一)”,小四号宋体加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在此次调查中,我重点对街道内的校外教育工作者队伍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街道内16个社区居委会80名社区专职工作者中共有专(兼)职校外教育工
作人员18名,平均年龄37.2岁,其中高中以上学历人员14名;16个社区中共有13个社区建立了关协组织,协会会员人员共计60名,平均年龄53.7岁;16个社区中共有经常参与校外教育工作的志愿者204名,平均年龄56.2岁。
(三级标题:序号为“1.”,空一格后接排正文,小四号宋体加粗)1.建立社区校外教育共建协调机制 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内各种自治组织、行政企事业单位建立协调共建关系,调动全体社区成员参与校外教育工作的积极性。2.与社区单位,尤其是社区内文化教育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实行教育场所全部无偿对青少年开放制度,实现对社区内可利用资源的高度整合。篇四:调查报告格式及样稿
调查报告格式及样稿
1.选题:选择与调查相关的内容进行调查。2.调查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调查目的调查对像
调查内容
调查方式(一般可选择:问卷式,访谈法,观察法,资料法等)
调查时间
调查结果
调查体会(可以是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也可以是找出结果的原因及应对办法等。)3.调查报告样稿
下面样稿是以问卷法进行调查的样稿,由于所选的调查方式不同,会有相应的变化。但总体格式,内容不变。
对宜春市基金投资的调查报告
自1998年3月首只基金发行以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迅速发展,特别是2002年以来大规模发行开放式基金,将基金业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截至2003年6月30日,全国共设立了 29家基金管理公司,其中包括5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总数达78只,总规模1374.89亿份,基金资产净值1346.51亿元,其中封闭式基金54只,发行总规模817亿份,资产净值790.81亿元;开放式基金24只,总规模557.89亿份,资产净值555.7亿元。证券投资基金业的迅猛发展,对改善和调整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结构,更新和倡导不同的投资理念,实现社会经济的进一步专业化分工,促进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基金业诞生后的发展进步过程中,很快便遇到了前进中的困难与问题。就此,本人对基金投资进入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
掌握宜春市基金投资者对基金的了解和看法,了解宜春市基金市场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宜春市证券投资者(主要是基金投资者)。
一般情况:这部分人大金在30至45岁之间,其中以大概以40岁为中心的正态分布,有一定的富余资金,且具有相当的投资理财经验.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宜春市各证券营业部随机选择证券投资者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全市各证券营业点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87份,回收率达87%;
四、调查时间:2003年10月8日――――2003年11月10日
五、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投资者的投资目的,投资于基金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其在各基金间选择的因素以及喜欢的基金类型和持有基金分额的时期等。问卷共向投资者提出了14个问题。(见附一)
六、调查结果
本人就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表:(以下省略)从投资基金的历史看,有60%的投资者购买基金是在最近一年发生的,说明投资基金的在最近一年在宜春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投资者对基金的投资持有期限,多数投资者还是希望短期持有,对基金的长期投资还不看好。
有34%的投资者购买过开放式基金。虽然受基金业整体表现的影响,大多数投资者仍没有购买开放式基金。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据同上年年相比上涨近10%,说明开放式基金已初步
走出认知度的冬天,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了解。
就投资基金的主要原因来看,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在文卷中占的比例较大,说明投资者投资基金还是希望经理人具有丰富的投资经验,能够取得较满意的回报。另外, 获得短期收益也是基金投资者的一个重要目的.在没有买开放式基金的原因中,不了解其特点的较低,这说明基金在销售环节以及形象宣传方面作了不少努力,效果明显。调查还显示,投资者对于开放式基金手续费偏高的看法的比例较高,达五分之一之多。而随着开放式基金数量的增加以及各基金的表现,在投资者心目当中, 封闭式基金优于开放式基金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在一年中的期望回报中,显示投资者普遍认为对基金的盈利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基金总是不能给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报。值得重视的是,近半数的投资者将管理水平有待检验作为没有购买开放式基金的最主要原因,比上年上升近15个百分点。这结果充分说明,目前我国基金的整体管理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尚存在较大差距,很难让投资者满意。
七、调查体会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基金投资者将会越来越多,因为有近60%人的是在近1年内涉足基金投资者的,这种趋势将促进基金业的快速发展。因此,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问题更应该引起投资基金公司的关注,以改变目前对其管理不完善的局面,同时也是适应这种增长趋势的须求。为此,本人特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以下省略)小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了解小学生什么时候说话不文明及他们说不文明语言的起因。
二、调查时间
xxx年7月至9月。
三、调查范围
xx小学六年级学生50名。
四、调查方法
1)观察法:仔细观察不文明语言何时出现及内容。2)谈话法:通过谈话了解有些学生为什么说话不文明,并分析原因。
五、调查结果
1)小学生为什么说话不文明:
(1)由于与别人的矛盾而产生愤怒情绪,说话会口不择言,一般都是发生在男生身上。(2)由于他人的行为、举止或是衣着相貌而取笑别人,说一些不雅的绰号。
(3)很多小学生说不文明语言都是出于一种反抗的情绪,对某件事情不满的时候,甚至难过的时候。
(4)还有大部分人表示,不文明语言是从长辈、周围人的嘴里听来的,有的是看电视、电影学来的,不自觉就讲出来了,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不好的习惯。2)小学生讲不文明语言后心理表现或想法:
(1)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舒服感。
(2)有时边说边大笑,作为一种发泄的方式。
(3)听到周围的人讲过文明语言,所以不认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3)小学生什么时候会说话不文明:
(1)玩的时候:做游戏时有些人会赖皮,然后互相用语言攻击。
(2)公共场合:一个同学在很多人面前让另一个人出洋相,被讥笑的那方就开始了语言攻击。
(3)暗地里:和某人关系不好,不敢当面说,就在背地里说有损于他的话。
六、分析 1)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有些不文明语言是从家里、社会上听来的,还有的是从同学那里学来的。在不文明的环境里,小学生的语言、举止都会受到影响。2)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就表现为用一些不太雅的语言表达心中的不满情绪,作为发泄的方式。有时并无恶意,但造成的影响很不好。3)高年级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讥笑同学,这也是讲不文明语言的原因之一。4)现在的独生子女的脾气、度量不算大、吃了亏,嘴上一点也不饶人,这也是原因之一。
七、思考
中国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作为现代中国人,应该发扬光大文明古国的传统美德。作为小学生,我们要担负起建设文明、繁荣祖国的重任,必须在各方面全面发展。我觉得要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首先就要做个文明的小学生。我建议我们的长辈们,所有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们,请你们以身作则,给我们树立起榜样来,让我们一起营造文明的氛围。科技带来的进步与方便,不好之处。对环境的危害,人与人的交流少了,骗子多了。。。篇五:调查报告格式和写作要求
调查报告格式和写作要求
一、标题:关于××╳所犯错误的调查报告
或关于××╳所犯××错误的调查报告;
二、导语:包括案件来源、立案依据、调查简况等;
三、被调查人基本情况;
四、主要错误事实和性质;
五、被调查人的表现和认错态度,造成影响的程度;
六、调查组对错误的看法和依据条规,提出具体的处理建议;这也就是调查结论。
七、落款:××调查组,调查人的姓名加括号注明单位、职务,日期。
调查报告是调查取证结束,经调查组集体讨论后,在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向组织报告调查结果的综合材料。这里强调一点:调查报告虽然与初核报告等材料有相似之处,但不能照搬。以前我们存
在这样的问题。
附样式
关于张××所犯错误的调查报告
根据××镇××村委会群众举报及初步核实,经2006年9月18日××镇党委会议研究,决定对张××违反廉洁自律有关规定领取双份工资的问题进行立案调查,调查组随后对张××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
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张××,男,1959年9月出生,汉族,进贤县××镇××村委会人,大专文化,1978年3月参加工作,199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9月转聘干调××镇水产技术推广站工作,1999年10月兼任××镇××
村党支部书记至今,月工资531元。
二、主要事实
张××1978年3月在××镇水产场参加工作,1993年9月聘为干部,编制在县水产局××镇水产站,属乡镇五站在编在岗人员,工资由县财政差额拨付。2000年至2005年,张××在××镇水产站共领取财政拨付的工资累计17598.56元。1999年9月,镇党委研究派张××到××村任党支部书记,并于2000年6月23日下发文件,对于张××到××村委会任职期间的工资问题,当时的镇领导商量后提出让张到村委会领工资,享受村党支部书记待遇,不再在镇财政上领工资,镇政府办公室根据这个意见为张××出具了证明给村委会。自1999年9月至2004年12月,张××在××村委会领取工资总额计23160元,由于近几年村委会经济紧张,张尚有部分工
资还挂在村委会账上,没有兑现。
三、调查组意见
综上所述,张××同志属聘用干部,在镇水产站领取了财政拨付的工资17598.56元,又在兼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领取工资,虽有部分未兑现,但其行为违反了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兼职取酬,引起群众上访,造成了不良影响。在被检查期间,能够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在立案前退赔了兼职的工资,为严肃党纪,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十七条之规定,建议:
1、给予张××同志党内警告处分;
2、责令张××退赔从镇水产站领取的17598.56元工资款。
中共××镇纪委调查组
王××(纪委委员)李××(镇干部)2006年12月1日
初核报告的格式和写作要求
一、标题:关于×××同志××问题的初步核实情况报告
或关于××单位有关问题的初步核实情况报告
二、基本内容有以下几项:
(一)、线索来源
(二)、被反映人的自然情况
(三)、反映的主要问题
(四)、经初步核实查明的情况
(五)、承办人员的意见
三、落款和时间
附样式:
关于群众反映张××有关问题的初步核实情况报告
根据群众反映及领导交办,我们于2005年3月22日至6月22日,对群众反映××乡××村党支部书
记张××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现将初步核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被反映的自然情况
张××,男,1951年5月出生,××乡××村委会人,汉族,初中文化,198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任××乡××村党支部书记。
二、反映的主要问题及初步核实查明的情况
(一)张××冒领侵吞农业税减免款问题。
经查,上级拨下来的农业税减免款24600元,村委会开具了收款收据入村委会的帐,但没有按规定
发给群众。虽然张××个人没有冒领侵吞,但是,与财政的有关规定不符。
(二)张××挪用修路款问题。
经查,2002年,××村委会修了一条长约3公里的砂石路,总工程款为15万元,此工程是县交通局直接发包,由付××承包,付××直接与县交通局结帐。村委会从付××手中领取了2万元工程款用于整理路基、排水沟等,村委会开具了收款收据给付××。此事应予以否认。
(三)张××带头违反有关法规,纵容嫁到本村委会的女儿违反计划生育问题。
经查,张××生育了四个小孩,其中二个男孩,二个女孩。二个女儿都已成家,其中一个女儿嫁到本村委会××村,叫张×珍,另一个嫁到本乡××村委会,叫张×玲,张×玲只于1990年生育了一个男孩。两个
女儿均没有计划外生育,此事应予以否认。
三、承办人员意见
综上所述,群众反映张××的有关问题,有的与事实不符,但财政拨来的农业税减免款没有发给群众,违反了财政纪律。为此,我们建议对张××的问题立案调查。
初核人:×××(××长)
×××(×××主任)2005年6月26日
(对“村党支部书记”的称谓写法,不能写成××村委会书记)
立案呈批报告格式和要求
立案呈批报告基本内容:
一、关于×××违纪问题立案呈批报告
二、案件线索来源;
三、被反映人的基本情况;
四、经初步核实认定的主要违纪问题;
五、呈批立案的党纪根据;
六、呈批人员的意见。
附:
1、反映、检举材料
2、初步核实材料
七、落款和日期。
这里提示一个问题:初核报告和立案呈批报告都有“案件线索来源”的问题,以往发现有的写了是“根据群众举报”或“领导交办”,但案卷材料中并没有举报信或领导交办的签批文件等材料,这是我们在办案中没有注意收集,特别是基层纪委,许多案件线索是我们自己主动找来的,或工作中发现的,这种情况怎么 办呢?我们可以自己写一个情况,或交领导作一批示,将这个材料作为线索来源材料收入案卷。
附样式:
关于张××有关问题的立案呈批报告
根据群众反映及领导交办,我们于2005年3月22日至6月22日,对群众反映××乡××村党支部书
记张××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
一、被反映的自然情况
张××,男,1951年5月出生,××乡××村委会人,汉族,初中文化,198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任××乡××村党支部书记。
二、经初步核实认定的主要问题
经查,上级拨下来的农业税减免款24600元,张××认为村委会比较穷,便同村主任商量确定不发给群众,留给村委会用,于是开具收款收据入村委会的帐。没有按规定发给群众,引起群众上访,在社会上
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虽然张××个人没有冒领侵吞,但是,与财政的有关规定不符。
三、承办人员意见
综上所述,张××身为村党支部书记,对财政拨来的农业税减免款不发给群众,违反了财政纪律,引起群众上访,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对此,张××应负直接责任。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
查工作条例》第十六条之规定,我们建议对张××的问题立案调查。
承办人:××╳(××╳长)
××╳(××╳主任)
2005年6月26日
事实材料及说明材料格式、内容及要求
一、标题:关于××╳所犯错误的事实材料;
二、被调查人的自然情况;
三、主要错误事实;
四、被调查人的认错态度;
五、落款:调查组或党组织的名称、日期。
六、被调查人签署对事实材料的意见、签名及日期 调查工作基本结束以后,都要写作一份事实材料,而且必须与被调查人见面、签字。如被调查人拒不签字,可由案件承办人员作一说明附后。事实材料是写作调查报告的基础,事实材料有时不只一次(份)的,由于事实材料与本人见面后,被调查人提出了不同意见,而且他的不同意见我们又没有证据来推翻、说明和解释清楚,必须重新进行调查,然后在重新调查的基础上又重新写事实材料,又与被调查人见面、签字。先后不管多少次(份)的事实材料,都必须收入案卷。对不合理的意见,应写出有事实根据的说明。
主要错误事实: 这里要强调的是要写明错误性质,我们以前发现有的不写明错误性质,等我们进入审理后找被调查人谈话时他不认可,提出的主要原因就是“如果写了什么性质,我就不会签”。被调查人的认错态度: 这一部分我们往往没有写,这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在最后量纪时,本人
的认错态度是量纪轻重的情节之一。
附样式: 关于张××所犯错误的事实材料
张××,男,1959年9月出生,汉族,进贤县××镇××村委会人,大专文化,1978年3月参加工作,199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9月转聘干调××镇水产技术推广站工作,1999年10月兼任××镇××
村党支部书记至今,月工资531元。
主要事实
张××1978年3月在××镇水产场参加工作,1993年9月聘用为干部,编制在县水产局××镇水产站,属乡镇五站在编在岗人员,工资由县财政差额拨付。2000年至2005年,张××在××镇水产站共领取财政拨
付的工资累计17598.56元。1999年9月,镇党委研究派张××到××村任党支部书记,并于2000年6月23日下发文件,对于张××到××村党支部任职期间的工资问题,当时的镇领导商量后提出让张××到村委会领工资,享受村党支部书记待遇,不再在镇财政上领工资,镇政府办公室根据这个意见为张××出具了证明给村委会。自1999年9月至2004年12月,张××在××村委会领取工资合计23160元,由于近几年村委会经济紧张,张尚有部分工
资还挂在村委会账上,没有兑现。张的行为违反了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兼职取酬,引起群众上访,造成了不良影响。在被检查期间,能够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在立案前退赔了兼职的工资。
第四篇:人类学 相关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2)
1、理论人类学与应用人类学之关联
举各民族物质上行为各种形态而比较他们异同‛的名为‚比较民族学‛, 即今天所说的理论民族学, 它偏重于研究多个民族的共同发展规律。(蔡元培)
应用人类学:应用人类学是近几十年新兴起的一门人类学分支学科。它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运用人类学的理论与社会调查的方法,着重研究现代社会结构和人民的社会生活规律。对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医药与保健,环境破坏与环境保护,遗传工程进行应用研究,提出对策,应用人类学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已冲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界线,进行科学间合作,协同研究。可分为结构人类学、人类工程学、医学人类学、老年人类学、分类人类学、经济人类学、人口人类学、教育人类学、空间人类学等分支学科。
2、人类学南派与北派的比较
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类学兼收并蓄了欧美人类学的种种学术流派,成为一个多元的学术体系。到30年代,中国人类学已形成三种具有地区特色的风格,呈华东、华南和华北三足鼎立之势。其中,受社会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影响的“北派”与“南派”,分别以燕京大学与“中央研究院”为中心形成自己的圈子。
“北派”受功能学派影响较大,偏重于一般社会科学。关注深入的民族志研究(社区调查),重视比较不同社会中人类的不同生活方式,研究并阐释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其最重要的特色在于汉人社区研究。强调社区研究方法的运用,以田野调查的实际资料和分析研究为拳头产品,通过和国外学者的交流与对话,在国际人类学界影响较大。
“南派”与历史学派关系深厚,偏向于人文学,注重物质文化与跨民族关系研究,注意力在文化研究,而非规律或原理、原则的寻求。强调以族群文化为研究对象,着重搜集传统风俗与历史源流的内容,明确提出要以人类学材料来补充历史记载不足的看法。在实地调查中,偏向于民族志描述。他们开展的田野调查数量最多、面积最广,质量上乘。
两派在经验资料与理论知识的积累方面,分别都有各自独到的开拓。
3、社会调查与社会学调查之关联(事实与理论)
社会调查是指:政府或个人组织对社会间事件的调查。如民生、物价、治安、政府公信力等领域。
社会学调查指:通过社会调查所得的结果与不同组织或个人调查结果相比较,了解两方或多方意见共同研究。
4、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新中国建立后,苏维埃学派对我国的民族学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原始社会研究、经济文化类型和民族定义与识别。所谓经济文化类型,乃指‚一定的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它在历史上形成于处在相似的社会经济水平,并居住在同样自然地理条件下的不同民族中‛。林耀华等后来将之修改表述为‚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之下,并操持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文化特点的综合体‛。
这一理论的深刻意义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它为世界范围内的民族共同体的分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因为同样的经济文化类型可以独立出现在远隔千里而又无直接交往的民族中,这种超越地域性的特征使它与语言的发生学分类法以及社会形态分类法等一样,都成为民族学家认识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的科学工具。
其次,依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来研究中国的民族分布格局形成原因,使我们能够科学地认识汉族与诸少数民族的共生关系。
简答(2)
1、派克对中国人类学的影响
派克是美国社会学的代表人物,同时也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芝加哥学派是中国社会学的渊源之一, 它本身就构成了中国早期社会学思想宝库的一部分。派克于193 2 年9 月来华讲学, 历时三个月, 到12 月份离开。在燕京大学他主要讲授两门课程, 一门是‚集合行为‛ , 一门是‚社会学研究方法‛。派克所讲的课, 对当时的费孝通等大四的学生影响很大。他主张理论应密切联系实际, 而且提倡实地调查方法, 就是研究者必须深人社会生活, 详细观察, 悉心体会和了解被研究者的行为和心态, 然后通过分析、比较、总结事实, 提高到理论水平。这种方法其实就是人类学的‚ 田野调查方法‛。派克将这种称为Co m m u-ni ty s tu d y , 我们把它翻译为‚ 社区研究‛。费孝通先生认为派克给我们提出了‘社会学中国化’的具体方法。社区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的重点, 其方法可以从人类学中去学习。吴文藻先生听从了派克的指导, 开始引导学生学习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 同时也请来了英国的人类学家布朗来讲解社会人类学。这样就使得田野调查方法成为中国学者主要的方法,并形成了中国人类学的‚北派‛。中国学者以本国的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社区为研究对象, 为人类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也使社会学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应用科学。
2、蔡元培对民族学的贡献
1926年12月,蔡元培在《一般》杂志上发表《说民族学》一文。他指出:民族学是一种考察各民族文化而从事记录或比较的学问。他还考察了民族学与人类学、人种学、考古学、历史学地理学等的关系。该文反映了欧洲文化‚民族学‛和体质‚人类学‛之间的分野,并最早在学术刊物上提出‚民族学‛这一术语,用以代指整体论的、倚重现代田野调查的民族志方法的人类学(或称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从概念上明确了学科定义,使得对学科的界定成为可能。蔡元培作为北京大学的校长,后又出任教育总长,后又负责筹备中华民国大学院与中央研究院。《说民族学》一文的发表和蔡元培对于进化理论的宣传,乃至他亲自操作,对于中国人类学的创立有着重要影响。他的贡献首先在于他对于学科创立和发展的指导作用,这种作用更多体现在他以教育界领袖、国家政权赋予特殊权利的科学研究机构首长的特殊身份对于人类学的倡导和对其他人的影响。其次,蔡元培对于‚民族学‛作为学科名称在中国相当长时期的存在也产生了重要作用,甚至影响了人类学在中国的学术发展走向。再次,蔡元培的一些学术观点,如人类进化论由近及远,以美育代替宗教等意见,以及对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具体事例分析等,都具有一定的思想启蒙意义。
3、中山大学人类学的发展史
1927年,傅斯年创办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下设人类学研究组。同年顾颉刚等创办民俗学会,商承祚等创办考古学会。1935年成立研究院文科研究所增设人类学部,开始招收研究生。1948年9月在杨成志等人的努力下人类学系正式成立。1981年经教育部批准中山大学率先复办人类学系,同年秋正式招生,本科设臵民族学和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设臵文化人类学专业。同年(1981年)首批获民族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自此,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成为国内民族学/人类学最早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个教育层次的办学单位。
1987年教育部批准中山大学建立人类学博物馆。
2002年人类学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通过重点学科复评。
2012年中山大学民族学一级学科和考古学一级学科被评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012年8月设立民族学和考古学博士后流动站。人类学系自建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完善学科体系,注重四大分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语言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考古学)协调发展,并发展出了珠江流域文明进程与族群互动、民族走廊研究、南中国海研究、边疆考古与民族、民族考古、宗教文化、语言与文化、体质与健康、灵长类学与人类进化等特色研究领域。
人类学系现设臵有人类学、考古学2个本科专业;具有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位)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文化与认知5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并设有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三个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现民族学与考古学分别取得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
现主要科研机构有7个:历史人类学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与历史系合建,2004);中国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广东省重点研究基地,2011);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广东省重点研究基地,2004);华南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教学中心(2003);南中国海考古研究中心(2009);‚南方公益慈善研究院(2011)‛;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2002)等。目前主要的实验室有5个:体质人类学实验室、考古学实验室、文物年代测定实验室、新媒体实验室、灵长类学实验室等。
4、抗战时期魁阁学派的主要学者、代表作和研究方法有哪些? 从1939年到1946年间,吴文藻、费孝通等学者以燕京—云南社会学研究工作室(魁阁)为基地,以‚功能主义‛为理论基础,运用‚社区研究‛的方法研究中国社会的变迁,产生了一批有价值的本土化成果,形成了鲜明的‚燕京学派‛,史称魁阁学派。
主要学者有:费孝通、林耀华,张之毅(1917-1987)、田汝康(1916-2006)、史国衡(1912-1995)、谷苞(1916-2012)、许烺光(1909-1999)、瞿同祖(1910-2008)、陆云逵(1904-1944)。
代表作有费孝通的《禄村农田》,张之毅的《易村手工业》,史国衡的《昆厂劳工》,谷苞的《化城镇的基层行政》,田汝康的《内地女工》、《芒市边民的摆》,胡庆钧的《呈贡基层权力结构》等。
魁阁学派是以吴文藻倡导的‚社区研究‛为中心而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吴文藻主张以英国功能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对不同的地区、社会进行调查比较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用来帮助解决各种社会和文化问题。当时‚魁阁‛的成员多运用社区研究与田野调查方法。魁阁的成员在选定的社区中,对某一问题做较长时间的实地观察。起初,他们注意内地农村的土地制度,重点研究土地权是怎样集中的,后来,研究范围扩大到了工厂、边区少数民族、内地乡村的基层行政机构等。
论述(2)
1、中国人类学史对当前人类学发展的启示
2、费孝通的学术观点和代表作,尤其是关于差序格局的讨论,以及乡村工业化的思想。
费孝通著述浩繁,其作品《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是代表作,其中《江村经济》以功能主义的思路和规范的社会人类学方法,从农民的实际生产和生活过程入手,探索在一个经历历史巨大变迁的村落中,经济体系与特定历史环境及社会结构的关系。该书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发展中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其重要意义不仅体现在扩大了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使人类学的研究从过去研究‚野蛮人‛的时代转为更为开阔庞大的‚文明社会‛,而且还开辟了一个本民族人研究本民族社会文化的新方向。某种意义上,《江村经济》乃中国人类学的奠基之作。运用《江村经济》的积累,费孝通发展了一种他自己称之为‚类型比较法‛或‚社区研究‛的研究取向,并将其运用于后来的研究实践。《乡土中国》在理论的层面分析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主题:权威、秩序、农业与生计。他青年和中年时期更多关心的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问题。晚年更多关心的是国家的文化建设问题。如果说他早年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江村经济》,晚年最有代表性的研究则是其撰写的一系列的‚文化自觉‛的文章。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了中国乡村结构的差序格局的概念,用以描述中国社会结构的格局。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到湖水里,以这个石头(个人)为中心点,在四周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波纹的远近可以标示社会关系的亲疏。这种差序格局的形成有以下几种因素:
1、血缘
2、地缘
3、经济水平
4、政治地位
5、知识文化水平。圈子的大小和上述因素的大小强弱是成正比的。血缘组织越大,圈子就越大,其属性规则以伦理辈分为基础。地缘越是接近就越易形成差序圈子。而经济水平和政治地位的高低是圈子形成最重要的因素,它象征着权力支配的大小。而文化知识则是农村居民普遍缺乏又普遍渴求的。圈子的形成可能是一种因素的结果,也可能是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是以西方的团体格局为参照物,他所指的并不仅仅是只一个横向的层面,而是横向的远近亲疏与纵向的等级差别组成的多维立体结构。由此可以分析出在这一格局下差序人格的形成。费孝通的这一理论回答了中国社会是怎样组成的,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的人格是怎样形成的。是超越了政治经济体制而从社会文化角度解释中国社会结构的理论概念。回答了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对于中国的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提供了理论范式。
费孝通乡村工业化的思想在他的经济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并与小城镇思想、区域发展思想一脉相承,对小城镇思想的提出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小城镇 大问题》及相关著作中,费孝通对小城镇衰落原因分析中得出农村副业生产对于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性。他的乡村工业化的思想有两个相互关联的方向:社队企业向乡镇企业的转变;与农村工业化相伴随的城镇化问题。他认为中国的农民有发自一股自身内在的动力,驱使他们去接受工业。他们有力量冲破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早期的老框框,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去改变工业的性质,让工业发展来适应自己。乡村工业化思想源自于其强烈的‚志在富民‛意识,他认为发展乡土工业不仅是救济民众的需要,也是中国推行工业化的需要。他所提倡的乡村工业并不是回到原初的发展状态,而是‚在动力、技术、社会关系(生产者和原料及生产工具的关系)、经济组织各方面都是可以变的‛。否则,‚我们原有的乡村工业太落后,不能和现代工业竞争‛。因此,他眼中的乡土工业的内涵丰富得多,‚可以是手工,也可以是机器,可以是家庭性的,也可以是工厂性的‛,形式不受拘泥,重要的是‚这种工业并不隔离于乡村,在原料、劳工、资本等各方面以乡村的来源为主‛。这一思想在现今新一轮城镇化改革中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3、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定县社会概况调查》、《江村经济》、《云南三村》反映出中国人类学的哪些变化?
中国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发展,从它的实施和方法论演变的意义说可以分为社会调查、社会学调查和新社会学调查三个不同的里程。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为第一个里程,其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品可推李景汉的《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一书;30年代中期至1952年为第二个里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当推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一书;1979年社会学恢复至今为第三个里程,代表作当推费孝通的《行行重行行》一书。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发展,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中国社会学逐步茁壮成长起来的历程。
第一个里程碑的代表作——《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社会调查)这本书是中国首次以县为单位的系统的实地调查研究著作,调查全面翔实。全书八十三万言,分为17章,是一部大型调查报告。它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社会调查研究发展到高峰时期具有代表意义的一部调查成果。
《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的贡献与方法的特点有:
(1)它是以定县整个县为范围,内容包括全县的“一切社会情况”的最全面的调查。(2)它是中国县志的改造。它在调查研究方法上,一方面延续了西方传统的社会调查方法,一方面又充分利用了中国地方志所特有的结构和格式并有所改革。(3)突出资料的客观性。调查报告只提供客观现象的数据,不加任何价值判断,不加任何观点(4)体现了西方传统实证主义的社会调查方法。用客观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以科学的态度,搜集事实。
第一个里程的调查研究方法存在的主要缺点:
(1)缺乏一套明确的方法论指导。虽然调查者尽心尽力务求资料翔实准确,但由于缺乏一套切合实地调查的思想指导,其认识大多还停留在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层次上,而没有进入社会学、人类学专业研究的方法论的层次上。(2)客观主义的调查法使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双方不易沟通。由于把“客观性”理解为调查者对被调查的人或事物,没有任何关系,不能有任何思想看法,这样就会产生问题。要调查研究者企图采取所谓“超然”的立场,其实是做不到的。(3)把社会调查与研究割裂开来。往往把社会调查与研究截然分为两个阶段,调查是纯客观地搜集材料,调查与研究的脱节,使研究者手中掌握的是第二手材料,缺乏感性知识。无法使真正的研究深入下去。这也就形成重调查轻研究的恶果。(4)调查资料繁琐,轻重不分。许多调查内容名为详尽细微,实则轻重不分,繁复琐碎,所谓“见木不见林”,很难让人分出轻重,从而也难于发现问题。
第二个里程碑的代表作——《江村经济》(社会学调查)在调查研究方法上,3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了一个新的尝试,这就是所谓“社会学调查”或称之为“社区研究”。在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上,所谓“社会学调查”是“社会调查”在理论和操作上的深入和发展,也或者可以说,是中国社会调查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
《江村经济》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方法论上的贡献:(1)成功地把功能主义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观点移植到社会学中来。开辟了人类学研究当代文明社会农村的先河。(2)深入社区,完全参与。(3)社会学调查方法初展风采。采用社会学调查研究的路子,深入中国农村社会调查研究的初步优异成果。按照社会学调查的基本理论,作者在《江村经济》里,尝试着首先确定一项研究主题,这个主题就是:‚土地的利用和农户家庭中再生产的过程。‛循着这个路子,以文化功能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贯串全书。(4)从实证主义走向理解社会学。《江村经济》中对农民生活中的许多理解和分析便说明了已经逐步摆脱早期社会调查的那种实证主义或自然主义的方法论的思想束缚,走向理解社会学。(5)类型比较法的起跑点。《江村经济》在方法与方法论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社会学调查方法尝试的成功代表作,而且还在于它是在方法论上是‚类型比较法‛的起跑点,头一站,是一个里程起始的界棒。费孝通说:‚从《江村经济》到《云南三村》,还可以说一直到80年代城乡关系和边区开发的研究,中间贯串着一条理论的线索。《云南三村》在这条线索的重要环节上,而且在应用类型比较的方法上表现得最为清楚。‛
第三个里程碑——《云南三村》新社会学调查
《云南三村》是费孝通先生在人类学研究生涯中的点睛之作,是田野研究的一个范本。其中包括费孝通和张之毅于抗战时期(1938—1942)在云南内地农村调查的三本报告:《禄村农田》《易村手工业》和《玉村农业和商业》。全书以‚社区研究‛和‚类型比较‛的方法为主,研究了云南农村的经济变迁,得出‚中国已开始要工业化‛的结论,敏锐地揭示出内地农村的变化趋势。
该书以‚微型社会‛为研究对象,对云南的三个村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费孝通利用类型比较法选择了中国农村的几种‚类型‛进行调查、分析和比较。从以农业为主的禄村到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易村再到玉村的农业和商业,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费孝通和张之毅是将这三个村作为三个类型进行比较研究的。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将江村视作一个社区并对这个社区社会结构进行分析的一个研究,‚社区研究‛理论正在形成,《云南三村》在《江村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这部著作中作者提出了类型比较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禄村、易村和玉村的比较和研究来证明在《江村经济》中关于土地制度的见解,‚社区研究‛和‚类型比较‛的理论得到完善。‚社区研究‛对我们今后在人类学领域进行研究做出了理论性指导。费孝通在本乡本土进行人类学的实地调查,研究中国的农村,也就是离开了欧美人类学对所谓‚未开化状态‛的研究,进入了对先进民族的研究,在研究的方法上跨越了一大步。
3、试论述中国人类学研究走向本土化与走向海外的关系 人类学中国化的努力,其实从人类学引入中国之初既已开始。围绕抗战建国,人类学的应用研究蓬勃开展,学界开始人类学中国化的探索。人类学中国化的命题有三个内涵:首先是以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中国社会,从而更好地解释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其次,通过具体的研究,在实践中检验、修正和补充已有的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以丰富国际人类学的知识体系;最后,以人类学中国化所得的结果来解决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本土化:培养自己的人类学人才,用本土化的方式研究中国本土的问题)
在蔡元培、吴文藻、杨志成等老一辈人类学家的倡导下,20世纪前半世纪,人类学中国化已经初见成效。既创立了一些新的人类学概念和研究方法,又培养出一批学贯中西、理论功底深厚的专业人才,产生了一批长盛不衰的学术经典。
人类学中国化的要旨在于,运用西方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以本土资料进行研究,并发展本土人类学学科体系。它的提出,是中国学界从对西方学术理论的简单引进和接受照搬,向冷静分析理论并将理论运用于中国的实际进步。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而言,21世纪的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和世界人类学的发展是同步的,中国人类学研究在提倡学科本土化的基础上,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遵循这样一个思路,今后人类学系研究的重点方向是运用人类学跨文化研究的优势,整合国内外资源,重点开展对两大板块领域的研究,即对东南亚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和东南亚族群发展问题研究。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到海外去做一些田野调查,从对其他国家的异文化的研究来反观我们国家自己的文化。
’。
4、从学科史的角度谈论人类学、民族学及社会学之关联 中国人类学史与中华民族学史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国古代可以看做是‚无名有实‛的人类学或民族学发展时期,尽管没有学科名称,但相关的记载和表述很值得我们关注。1949年以前的大约半世纪,自学术引进时期开始,就已经有了‚人类学‛和‚民族学‛两个概念。不过当时各路学人几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即认为人类学与民族学只是同一门学问的两样不同叫法。1949年之后的大约30年,除体质人类学扛着‚人类学‛的牌号之外,无论民族学还是社会文化人类学,都只能在‚民族研究‛的旗臶下开展学术实践活动。近20年来,尽管两者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以国家学科分类体系的变动作为学科分化的新的重要动因,却呈现日益明显的彼此分岔、各有侧重的发展趋势。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学科分类进行调整之后,人类学成为社会学一级学科之下的四个二级学科之一。
尽管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界在学科重建之时就已经讨论了学科建设的诸多问题,但毋庸讳言,中国人类学在重建过程总对于学科制度结构关注不够、措施不力,与社会学等兄弟学科相比差距十分明显。费孝通在受命担纲重建社会学之初是有明确的学科意识的。后来出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的郑杭生也相当重视社会学的体制条件定位和学科制度建设。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指导,社会学的发展环境通过他们的积极运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中山大学的社会学系曾一度开设人类学、民族学课程。(1942)
第五篇:《人类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人类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读书散记:特纳说,我想
读书贵在体味阅读过程中某一瞬间对心灵的震撼。这一震撼不止来源于你的即时感悟,还取决于你读书时的周边环境、精神状态等多种因素。而当你读完一本书的时候,你的记录更多来源于理性的思考。我相信,人更多是感性的动物,书也是必须倾注真情实感去体味的对象。短短的一瞬间也许就会使人忘记很多事情,捧着手中这本人类学的经典《仪式过程》,我感到一阵恐惧,生怕我与人类学第一次触电中的每次震动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殆尽。所以,我决定,记下每一次翻看这本书时的领悟。也许杂乱,也许肤浅,但有谁能说
这积淀了我人生的尘埃没有价值呢?
07年10月11日周四 下午 图书馆
序中说:“特纳最为关注的就是有没有趣,好不好笑,开不开心。”
我想:很对我胃口。
特纳说:“对一个地方的人类学研究调查,不要将自己摆在一种研究者的位置,而且观察当地人的生活习俗也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将自己变成当地人,站在当地人的角度去体验、去思考、去感受。”
我想:在学习英语时,是否也可以套用他所说的方法呢:不要将英语译成中文来理解,而是要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母语就是英语的幼儿来学习。
特纳说:“这本著作所要产生的效果,就是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去体验书中所描述的内容。”
我想:凡尔纳正是如此吧。他的《地底旅行》虽然已经是许多年前看过的著作,但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现在却依然
存在,闭上眼睛,似乎就又能回到那个奇妙的地底世界。特纳所要达到的目标,不正是如此么?这让我不禁感叹:一本成功的人类学著作,首先要是一本文学名著,那么一位成功的人类学家,又要用多少时间与精力来积淀他的文化底蕴呢?
有人说:“特纳的著作的阅读群体广泛,远远超过人类学家这一范畴。”
我想:“一个真正的人类学家,所能阐述的思想及精神,不单单是表现在某一特定区域或某一类群体上,而是更要抓住整个人类的心。”
有人说:“他给人带来的震撼是在讨论会过程中所经历的时刻,而不是成果。”
我想:“真正伟大的事情,是在参与过程中所感受到的那一刹那心灵的感悟,而不是要如何去套用一种理论来解释某些过程。”
07年10月27日 周六麦当劳
特纳说:“当我们把这些头脑相对
简单的民族所持守的观念翻译成我们的语言的时候,往往会把我们自己的思想移植到他们的思想中去。”
我想:明白这句话太过容易,但我们却很难不这么做。举个例子:当你的母亲觉得天冷了要穿厚衣服时,她自己穿了,也会强迫你去穿,无论你的年纪多大,不是出于对你身体状况的了解,只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冷了,你也自然就冷了。
当然我并不赞同的一点就是:“头脑相对简单”是指哪方面的简单呢?对科技知识的掌握?我们的头脑的确比他们复杂。但若是对于一些最基本的事情、行为来说,他们的头脑比我们复杂的多。正如在人生中我们所认为的“理所应当”;如母爱,于他们来说思考的更多、更复杂、更深刻。我们这种“理所应当”的头脑是否存在某种方式上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作为“人”在“人性”上的低级呢?
特纳说:“在这些思想家之中,大
多数都采取了模棱两可得神学态度来解释,宗教现象是几种最为纷繁复杂甚至彼此矛盾的心理或社会因素的产物,从而否认宗教有超乎人类之外的起源。”
我想: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死亡”是个永恒的话题。人类对一切未知事物的恐惧来源于对死亡的恐惧,而正是由于对死亡的恐惧,才会去寻找或创造出一种事物例如“宗教”来
平复心中的恐惧。
特纳说:“我十分敬重摩尔根在我们这一学科中的伟大贡献和地位,但却不能苟同他在无意之间对其后辈的挑战,并试图证明,当代的人类学家由于已经拥有了优秀的概念工具,从而完全能够把‘无文字社会’中带有神秘色彩的宗教现象清楚地揭示出来。”
我想:人类是种傲慢的动物,伟大的学者更不例外。他们中的一些人写著作否定前人完全是为了可以创造一种独特的视角去树立自己的权威,而一些继续深入肯定前人的观点更是为了维护这
种权威,并创造这样一种权威——“没人比我更拥护他”。他们似乎无辜,却刻意巩固自己的地位。在一个社会里,“权威”无疑是对进步的桎梏,对文明的亵渎。我们依然愚昧,却总是试图让别人去揭穿这层愚昧,不断解释着我们愚昧的原因,却永远不会去打破它。这也是对文化研究的可怕之处。
特纳提出“仪式的象征意义”。
我的理解:对这一概念,我认为它太过复杂又太过简单,“简单”是指:我认为它指的是人某一瞬间的一个想法,并付诸于实践,正如我突然想到我用一中指弹着面前的杯子是在许愿一样。只不过我没有原始部落中一些权威人的权力,否则这也许就会成为一种现实,成为一种祈祷的仪式。“复杂”是指:对一种仪式的设置也许只是权威者心中一瞬间的思考,想法,即使被记录下来作为一种正规而普遍的仪式流程,也许当事人就会很快遗忘当时的想法、导致一种曲解或新解释。连本人都忘了的事情,我们还按照这样一种常规的理想化情况去调查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否也只是我们想当然的呢?
07年10月28日 火车上 清晨
特纳说:“对部落仪式的研究自然就是按一个宗旨:对在英属殖民地上如何与土著人建立持久关系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他认为,“在普遍的社会科学范畴内,人们已经开始广泛认识到,宗教信仰和宗教行为并不是对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关系得奇异怪诞的反映,而是远远超乎其上。”
我想:作者似乎是在用一种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解释这种“超乎其上”。也可以理解为这样一种思想:不管就这一时期来说还是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上来讲,西方社会价值观中对“原始部落”这种地区文化调查研究的迫切需求与日益关注根源于殖民的野心,称霸的思想,他们试图去深入了解那些他们所认为的未开化的群体以便更好地宣扬自己的思想,在观念上控制他们,进而在现实中
奴役他们。
特纳说:“如果陌生人能够怀着尊敬的心态看待他们的信仰,恩丹布人会毫不反感的展现自己的宗教行为”。
我想:这正好验证了这样一句话——即使你自己没有信仰,也要毫无偏见地去尊重任何人的信仰与行为。这不是一种公正的研究心态,更是一种为人的美德。此外,还说明这样一个事实:无论人类不同群体间的差异多大,性情如何,对善恶的感觉都是相通的,真实的善意总是能够相互传递,被人理解的。
特纳说:“一些调查者由于自身带着理论这个障碍布,总是对恩丹布的各种文化视而不见。”
我想:打个比方,会弹电子琴的人,和不会弹电子琴的人一起学钢琴,后者会更快更容易一些。也就是说,当我们进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时,更应该将自己“清零”,客观的去看待一切。
特纳说:“正如其他母系社会一样,尽管社会位置是通过母系一方所决定,但权力还是掌握在男人的手里。”
我想:虽然恩丹布部落是母系氏族社会,但依就存在这样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这也可以证明这样一件事情:不管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女性被摆在什么样的地位,掌握着权力的永远都是男性。因此也让我一直存在的疑惑爆发出来: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现
象?是生理原因,亦或是长久以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普遍思想?那这种思想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07年11月14日下午 雨
特纳说:“有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倾向:要么把社会规范之外的事物视为应当关注的对象,以维护最大范围内的已知群体的利益,要么就把这个异于常态的事物加以毁灭。”
我想:一种未知事物的诞生或是出现是人类联合起来的最佳时机,他们或是将它作为神,或是鬼,总会走向一个极端。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是人类的共性,当一个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诞生时,即使
没有降生在自己家中,也会本能地去思考它的出现是否会对自己产生威胁,这种本能而且共有的畏惧心理就会让这些人自然地联合在一起。而这一未知事物的好坏固然有其本身特性的原因,也决不可忽视偶然事件的作用,即:如果这一事件发生时周围频繁有对他们来说是好事的情况发生,那么这一事物就为神,若恰好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就自然成为众矢之的的鬼了。
07年11月15日周四 上午
作者简言之:“东方是吉利的方向,是赐人予生命的方向。”
我想:我们可不可以说,无论一个民族、部落、或是社会群体,他们生活的环境如何,文明程度如何,宗教信仰如何,他们对某些自然现象具有共同的反映,这是否可以称为人类的先天本性。又或者是,对某些给人们身体上带来舒适的感觉的事物,使人们构造相似的人类产生自然的共鸣。
这也许可以解释东方的含义,但是
西方呢?也许可以理解为与生相对的则为死吧。但这种相反,对应的观点是否也是人的本性呢?产生这种相反的思维模式的共性,原因又何在呢?
07年11月26日周一 下午 晴
特纳说:“在恩丹布人对二重组合的概念的认知上,并不是指两个相似的事物,而是两个对立的事物。这样的两个事物之间所形成的,是紧张状态下的统一体。这两种紧张状态是由两种无法革除的力量或现实所构成的,这两种力量或现实相对立,而且无法和解,如果这些彼此关联,不能压制的力量同属于一个人类个体或群体,那么它们也能够构成强有力的统一体。”这种情况与马克思辩证统一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当对立的一方性质发生转化,变成另一方时,矛盾的双方还会产生其它对立情况,而恩丹布人的生态环境是持续稳定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在同一矛盾中并存,并且在对立的情况下为统一体提供框架和成分。这两方并不彼此摧毁,而是在某
种程度上彼此摧化。
我想:在这一问题上,我个人觉得作者的认识有些问题。马克思的矛盾统一观点完全适用于这一社会现象,也可以说恩丹布部落中的这一矛盾统一现象就是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理论在现实中的体现。作者认为,恩丹布人的稳定环境在发生相互转化催化,并不被此催毁,但我认为,在文中表述出的例如对从夫居的理解,本身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使一种母性为尊的思想在一方面丧失。这也自然可以理解为矛盾的一方转化为另一方。而新的矛盾,在此二者的内部也必然会产生,例如多胞胎等等。
07年11月27日 周二 晚上 图书馆
特纳说:“阈限有这样一种暗示:即如果没有身处低位的人,就不可能有身处高位的人,而身处高位的人必须要体验一下身处低位的滋味。”
我想:第一句话,是一种很朴素的阶级观,但第二句话存在着另一方面的
启示——真正优秀的管理者必须能够亲身感受一下员工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才能更好的管理。
07年12月5日 周三 下午
作者说:“只要在一个社会层面上可以达到完全的平等,那么这种平等就会导致另一个社会层面上完全的不平等。”
我想:确实如此,虽然我不相信在一个社会层面上可以达到完全的平等,但如果即使做到了一大半,另一种不平等也会明显的显露出来。举个例子,相同职位的男女职员在工资上达到了平等,但发展机会也会不等,男女性在社会中有平等的权利找工作,退休的年龄却不平等。也就是说,只要有一种不平等的根本性因素存在,不论法律如何健全,思想如何进步,它都永远可以以一种方式存在。
当我将书合上的一霎那,有一种如释重负却又像身体里的某个部分被掏空的感觉。此时的我,回想不出书中的任
何内容,也根本没能弄清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但当我看着厚厚的笔记时,心一下子充得满满的:那一日日的阅读、一点点的记述,伴随着书翻过的厚度,慢慢堆积,似乎有作者伴我一起走过。那一刻,我释然了:也许是因为我的文化素养还不够,也许是因为我读得还不够认真,使我根本无法理清作者在书中表达的人类学观点。但此刻的我,却依然还能感受到在每次阅读它的某一瞬间给我带来的冲击与震撼,使我认真地去思考了一些曾经从未想过的问题:关于人生、关于社会,等等。
也许我真的不是个合格的人类学工兵,但我相信它所带给我的这渐渐累积的人生体悟,会成为我堆砌人生之墙过程中最坚固的泥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