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人生》
读《人生》,醒人生
人生——多姿多彩,变换莫测,如戏如梦!每个人从出生开始便拥有了自己的人生,而他的人生将如何却是要他自己去探索,去思考,去改变的。或许,一个人的一生中可能会有不同的人生经历,促使其一生坎坷;又或许,一个人的一生将无波澜,平淡而安宁!诚然,这诸多结果是我们无法预测的,我们要做的无非是在探索中思考人生,在思考中改变人生„„
读完路遥的《人生》,在他那朴实而感人的字字句句中,我似乎也跟着主人公高加林真切地体验了一遍他那如戏一般的莫测人生。随着故事情节的曲折、起落,不禁让我开始对人生有了一种更深刻的理解、更透彻的认识、更明确的方向。我一遍又一遍的反复思量着人生的未知性,人生的无数选择,人生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我在唏嘘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命运的同时,也在感叹着我的人生!
人生之莫测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将会发生什么:就像主人公高加林一样,当他安安稳稳的当着他的小学民办教师,努力工作着等待被转为公办教师时,他绝对想不到下一刻他会被“有权势”的高明楼背后使绊子,让其子三星顶替了他名办教师的职位,从而让他成了一名社员;当他对一切认命,决定从此成为整日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决定同深爱着他的巧珍在农村度过一生时,他的二爸回来了,并且在县劳动局当了局长,于是他被马屁精马占胜走后门安排到县委当了一名通讯干事,此时他又有梦想和追求了;当他不安于现状,抛下深爱他的巧珍,决定和他认为拥有共同理想的黄亚萍一起到南京去追
逐梦想时,张克南的母亲因为恨他抢了儿子女朋友把他靠走后门的事情揭发,此时他不得不又重新回到他再也不想回到的土地上,老老实实的当一名社员„„这一切的命运流转,如同老天和高加林开了个玩笑,原来,这就是所谓的世事难料!
人生事事都难料,而我们却要事事努力,以一种积极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未来。不要因一时的飞黄腾达而沾沾自喜、如狂似醉,从而忘记了努力拼搏初衷。也不要因一时的挫败而放弃对自己人生理想的追求。在这个繁杂、浮躁的社会中,时时怀着一颗平常之心,这样我们才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浮躁、消沉,迷失自己前进的方向。
人生路上我们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而在这些选择面前,我们可能无比纠结,内心战也打了无数遍,可无论如何,选择了错的路,我们势必要后悔一生。就如同《人生》中高加林当上通讯干事后,选择了舍了那个深爱他的善良、真诚的美丽姑娘巧珍,选择了认为可以帮助他实现更大梦想的黄亚萍时,他并不知道他的选择会让他后悔。我脑中印象最深刻的一直是顺德爷爷的那句话:“劳动不下贱,可你把一块金子丢了!巧珍,那可是一块金子啊!”这句话让我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巧珍,那确实是一个有金子心的好姑娘,可高加林却因为错误的选择而把已经得到过的金子丢掉了。当高加林痛苦的对顺德爷爷说出自己甚至不想活的话时,可想他是多么的后悔啊。这一切的论证无非是要告诉我们,当我们面临人生的重大选择事,我们势必要深思熟虑、左右权衡,选择最为正确的那条路。诚然,我们并非先知,我们的选择也并不一定都会是对的。但是,当我们的选择经过实
践验证后发现是错误,我们需要反思、改正并弥补这一错误选择所带来的缺憾,而不是将错就错或者是就此消沉!当然,对于我们做出的很多选择,我们都需要正确对待。就像那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话所说的一样:“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这是一种坚持不懈为自己选择的理想拼搏的精神,也是人们面对选择最积极的态度,而我们需要这种精神和态度。
《人生》还让我懂得:在很多时候,理想和现实根本不可能在同一条线。主人公高加林有一点是值得我学习的,那就是他他一直积极面对他的理想,一直在为着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努力奋斗!但是,他那戏剧般变化的人生历程也证实了理想与现实间不可逾越的差距。同样,在我们自己的人生中,我们也经常会在追求理想的途中遇到和高加林同样挫折与失败,或者比他更甚!然而,现实中毫无波澜的人生几乎是不存在的,每个人的人生中或多或少都会遭遇挫折。当我们面对挫折时,我们需要时刻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去认清现实世界的残酷。现实是不能以个人意志力转移的,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也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为梦想我们可以冲动,却不能盲目冲动,去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像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人,更需要时时刻刻在反思:实现理想只能靠自己一步一步的拼搏,企图经过不正当手段平步青云,一旦摔倒,将会摔的很重!
在我们人生中,爱情也是我们要经历的很重要的一步。爱情是美好而纯洁的,容不得一丝杂质。我们拥有了爱情,就要好好珍惜,任何对爱情的利用,欺骗与背叛都是对它的践踏,经历了这些践踏的爱
情还会纯洁美好吗?我想,从高加林在最落魄的时候听到巧珍羞涩而坚定的表白,到高加林真切感受到巧珍那无私的爱并且也深深爱上巧珍的这个过程,或许就是他的人生中所经历的最美好纯洁的爱情了。因为那是的高加林内心无助而寂寞,没有理想与现实的冲撞,巧珍的爱情刚刚融化了他的内心。可是后来,当高加林当了县委的通讯干事,他所处的环境与他的心境都发生了变化,是以他选择了能帮助他实现理想的黄亚萍而舍弃了巧珍。这时的高加林虽然和黄亚萍恋爱着,但他们的爱情却仿佛是在相互利用,完全没有纯洁可言。最后,虽然巧珍深爱着高加林,但高加林的背弃终究是伤了她,所以她坚强的选择了新的开始,高加林从此失去了他最美好的爱情!这一切的一切在像我们证实,爱情容不得一点瑕疵,所以对待爱情,我们千万别因抱什么非分之想而去破坏了它的纯洁和美好。
读完《人生》,我折服于路遥那犀利的文字,也深深被这本书的内涵影响着。我在解读这些文字的意义的同时也忍不住开始思考着我的人生。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着未可预知的后路,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面对不可期的选择,每个人的人生也会充满着各色美好的理想,每个人一生终将遇到最美好的爱情;或许我们的后路会十分坎坷,面对选择会犹豫重重,现实和理想或许相距千里,爱情路上也或许凹凸不平;但是,我们要像《童梦奇缘》中冯小刚的那句经典台词所说的一样:把握人生的未知性,把握人生的抉择,把握人生美好的爱情、把握人生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揣一颗事事平常心,走好奇妙人生的每一步!
第二篇:读人生
读《人生》有感
人生是什么呢?我们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呢?或许,读《人生》可以找到我想要的答案——“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人生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回村教书,教师职位被别人挤掉,在痛苦之后,善良的刘巧珍用她那甜蜜的爱情抚慰了高加林的伤痛。就这样,两人的恋情一直持续着,直到有一天,高加林通过走后门到县城参加了工作,因为奢侈生活带来的虚荣心,他抛弃了不识字的刘巧珍却和家境富裕的高中同学黄亚萍恋爱。遭受到失恋的打击后的巧珍和一个老实的庄稼人马栓结了婚,与此同时,高加林和黄亚萍正处于一种罗曼蒂克式的热恋之中。终于,高加林走后门参加工作被揭发,回到了农村,他和黄亚萍的恋情也随之不欢而散……高加林只是在花花世界逛了一圈,但是他又绕回了黄土地,但是他失去了亲爱的刘巧珍,他走错了事业和个人生活的岔道口。
人生是一条路,漫长的路上布满了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就拿贪官文强来说,迷恋于华丽的装饰,奢侈的家具,豪华的轿车……结果债台高筑,身陷囹圄,草草了却了一生,在这条路上他走错了这步,他毁灭了自已,也毁灭了他人;还有我身边的父母,他们年少时就是因为没有好好学习,到头来后悔不已,走错了一步的影响是多么大啊!难道我们不应该把握人生,走好每一个岔道口吗?
刘巧珍,善良的女子,她淳朴,她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她有一颗像金子般的心,她的善良之心让每一个人赞叹,她对爱情的执着让每一个人感动,她在失恋后的振作和坚强让每一个人敬佩……用刘巧珍的精神品质去踏踏实实的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我想着是这每一个人都需要的。高加林的失败给我们每一个人敲响了警钟,一味的追求安逸和享乐而忘了自己的真实面目是错误的,轻浮带来的后果是惨重的。走人生之路最重要的就是本分、诚实、珍惜。高加林不应忘记自己的农民身份,他不应该为了“体面”而辜负了巧珍,他不该为了自己所谓的理想而走后门,找关系。只有本分、诚实、珍惜,我们才能在人生的岔道口中找准方向。还有热心善良的老光棍德顺老汉,他用自己的一片爱心感化别人,用自己的生活阅历教导别人,用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德顺老汉将他的毕生都献给了黄土地,先给了他爱的人们。珍惜并奉献,感恩并回报,这也是打开人生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票,没有彩排,每一场都是现场直播,一生的成功就在于我们在岔道口面前如何选择正确的方向,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更要珍惜,自己拥有的也要奉献。把握人生才能享受人生。
2011年2月18日
第三篇:读《人生》
读《人生》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时。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 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 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柳青
上面的这段文字是路遥的作品《人生》的开篇。生活的确有不少岔道,而人 在年轻时也正处于风口浪尖的年龄,一旦我们的步伐迈错,就会步步出错,最终 也会留下不少的遗憾和叹息。
由于我读的是路遥全集,所以他的另外两部作品《黄叶在秋风中飘落》《你 怎么也想不到》也读了。都是写的黄土高原的故事。路遥的笔是朴实的,这些朴 实的文笔都讲述着一个个淳朴的故事,而这一个个淳朴的故事揭示着最简单的道 理“好人好报”。我想是这样的,在《人生》中,我起初是对高加林有着钦佩之 情的,我认为他是一个正直的“热血青年”,和《你怎么也想不到》中的薛峰一 样,是生活的课堂让他们选择了人生岔道口的另一条路。正如文中所说的一样,生活是甜伴随苦搅拌着让你吃的。生活!生活!就是像浩荡的秋风一样,吧饱满的 生命的颗粒都吹得成熟,也把心灵中枯萎了的黄叶打落在人生的路上!而是不是 在那所有黄叶飘落的枝头,都能再生出嫩绿的叶片呢?
《人生》的结局让人同情,而后两部作品的结局却让人有一点欣慰,甚至让 人有一点幸福感,但这是艰辛的幸福,事实证明,只有通过艰辛才能幸福。三部 作品的结局都留下了续写的可能,让人的遐想空间愈加膨胀。的确,文中的主人 公尚且年轻,这只不过是人生中的一道坎,而高加林就没有翻过去,所以这不是 结局,而对他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至于他的结局最终是否完美,得要看他能否 禁得住生活的考验。
社会也是伴着丑与美、善与恶而存在的,在混沌的社会里要想得到立足之地,就要在黑暗中坚定自己的步伐;在光明、辉煌时低调行事,切勿失去了自己的位 置。人生之路怎么走都是一个死亡的结局,但其间的过程会带给你无比的享受。
第四篇:读路遥《人生》
读路遥《人生》
断断续续地看完了路遥的小说《人生》,依旧是《平凡的世界》那样戛然而止的结束,小说中似乎强调这命运的强劲,玩笑中充满无奈,让人渐渐品味出轮回的错觉。常说小说是生活画卷式的凝聚,总能在某一次不经意间读出自己的影子,当然这需要经历足够的生活,不然拿什么印证。
当结尾高加林顺德爷爷怀中哭泣时,有辛酸,更多的后悔,对自己的以前,更对被自己狠心抛弃的美丽姑娘巧珍,却没了对生活的不甘心。生活一次又一次地和他开着玩笑,当民办教师的身份被高明楼撤销让他儿子代替时,在灰心时却无意收获了巧珍卑微而又付出的爱情,一个需要安慰,一个愿意付出,不可否认,那段时光他定时幸福的,在田间,大马河的桥头上……
后门永远比前门威力大,由于自己的二叔调回本地,下面人为了讨好,他到了县城的报社工作。自己不虚的才能,多年读书的经历,让他多多少少去了农村的不少痕迹,洗去了愚昧和自己父亲身上的软弱,也让他增加了对外面生活的渴望。县城里的他,才华横溢,风头一时无双,似乎前途光明。就连高中时自己心仪的黄亚萍也断绝了与张克南无味的爱情而走向高加林。他们张扬激情,但高加林却时常在这样的幸福中想起农村的巧珍,黄亚萍的任性与巧珍的顺村相比,他觉得很可笑。矛盾中依然留恋与县城张扬而又热情的
生活。后来张克南的妈妈为了报复,告发了高加林,他被退回了生他养他的农村,黄亚萍不会追随,巧珍也结婚了,所有的梦在一瞬间破灭,高家村质朴的人们没有嘲笑。这样的结局实际上很好,黄亚萍会和家人回南京,找到另一份爱情,巧珍嫁给了深爱自己的马栓,而他似乎又有机会当起民办教师,生活又一次复原了,一段一段回到原点,重新来过。
命运总是不如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才能使人成熟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不知以后的高加林是否可以坚强的活在这片土地上,他减少了狂热而又冷静的反省,接受了顺德爷爷的一番谈话,而又一下子扑在黄土地上。就这样,小说就结束了,给我们 一个不是结尾的结尾。
小说中写的高加林的个人遭遇,看上去值得同情,但仔细想来也是必然,他告诉我们,年轻人追求梦想无可厚非,但不能用不正当的方式去实现,这样就会站的越高,越容易摔下来。作为年轻一代要有自己的原则,就像《平凡的世界》里面的孙少平那样坚强又韧性,孙少平正好和高加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文化程度相同,都高中毕业,也喜欢文学,都心怀梦想。不同的是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事业上,孙少平以走“后门”为耻,在任何艰苦的环境下,他都能自持人生准则,清风高洁。而高加林也反对走“后门”,但最终没能坚守,致使失去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高贵的品质。
在感情上,孙少平把亲情、友情、爱情看作高于一切人生中值得去守候的东西,他对亲人的那种爱已经超过了对自己的爱,他坚信活着不只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身边的人。而高加林却因为事业抛弃了最爱的人,对未来的憧憬麻痹了他的感情,直到事业处于低谷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在对待挫折上,孙少平能坦然面对,不管在什么 情况下,他都对劳动充满热情,对生活充满热情。而高加林却无法正视,从当老师被返回来当农民是时,他萧条了一个月都不能自拔,总觉得劳动是一件耻辱的事情。因此两人的结果或者说是生活轨迹,却大有不同,孙少平比较平稳,没有大起大落,而高加林却受尽生活的苦楚,说老天和他开玩笑,还不如说他在和老天开玩笑,有一句话说的好“生活是一面镜子,反射的是每个人自己选择的道路。”一切的不管是欢乐还是痛苦,都有他必然的因数,而这些必然的因数往往是源于自己。
就借用小说里的一句话“生活就如春夏秋冬,一寒一暑,不尽相同。”是啊,生活不会是一样,它有苦有甜,它是甜是苦,关键在于人们的心态。所以我觉得不管出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我们的一切不幸遭遇,不能责怪时代本身,更应该去想想自己。小说的一个并非结尾的结尾,告诉我们,即使生活中遇到再大的坎坷,也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因为生活仍在继续,今后何去何从,都靠自己的拼搏和选择。一个
人,只有懂得了满足,懂得了停留,才能让我们的心更静,眼更明,去欣赏沿途的风景,去找寻生命的重心,去选择人生道路,去珍惜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人生从此也不再孤独,因为一片大好的河山,一份人间最真挚的情意。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高彦琼
第五篇:读《人生》有感
读《人生》有感10篇
读《人生》有感1我是在初次听我的语文老师介绍路遥先生的《人生》之后,便觉得这本书非常值得一看。说不定我读了之后也会有所进步呢,抱着这个想法,开始了阅读......每个人都有一段遥远而又漫长路要走。而这就是人生。《人生》的主人公高加林,先前是一位民办教师,但因学校减员,被一位叫三星的人顶替了。此后,他沮丧了一段时间。中途,遇见了死对头刘立本的二女儿刘巧珍,因机缘巧合在一起。
这时,高加林意识到还能找到工作,放弃当农民。给叔父写了一封信,长期在外从军的叔父知道后,回信说会一段时间后回去。
过了许久,叔父回来后,给高加林找了一份工作。可好日子不长,有了工作,领导说他走后门,把他工作给辞了。和黄亚萍要远走高飞。当他听说被自己抛弃的巧珍和别人结婚了,跑回了村,伤心欲绝。之后,一位老汉对他说民办教师有希望时,他十分感恩德顺老汉。生活好会开玩笑,好像猫捉到老鼠,便玩弄它,玩够了再吃掉。
人生的道路虽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人生很遥远,有时失去的东西还可以拿回。
命运若不公,不给你想要的,那就改变命运或人生,总能得到一些回报。同时也激励着我们一直努力,为人生的目标而奋斗!
读《人生》有感2林语堂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社会哲学的最高目标,也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幸福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它是一种生命的感受,一种人生的体验。
在很多的时候,幸福不是去盼望我们没有的东西,而是尽情享受自己现在的“拥有”。事实上,在当今社会里,相比于成功而言,幸福已经变成了更为奢侈的一件事。
有钱可以买车子、买房子,但买不到幸福;有权可以让人服从、听话,但拴不住幸福;有名可以得到尊敬、羡慕,但这也不等同于幸福。物的享受、权的力量、名的荣誉,只能使人产生一定的满足感,即使这就叫做“幸福”,那也只是一种短暂的感受,因为贪欲是无法满足的。
孔子曾在《论语》中提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而《陋室铭》中刘禹锡也有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乱耳,无案牍劳形”的圣地,何陋之有?亦或是范仲淹劝诫被贬的滕子京,应有“登斯楼也,宠辱不惊,把酒临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潇洒心境。又如五柳先生用“世外桃源”来比喻理想中,生活幸福安宁的地方或与世隔绝、脱离现实斗争的空想社会。
历代文人墨客、往哲先贤都有共同的见解:只要幸福住在里面,简陋的柴门又如何,朴素的茅屋又如何!幸福的笑颜从没有因身份的尊卑贵贱失去它明媚的光芒!因为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不能以金钱、权力、荣耀来衡量。
所以说,我们要先抛开金钱利益的杂念。自然地很多人会首先想到“借酒消愁”,却不知“举杯消愁愁更愁”。常有人说,带你认识一位新朋友,大家一起喝酒。可惜的是,今朝酒桌上推杯换盏,往往与情场、官场、商场交易相连,唏嘘情意少,利益交换多。
亦或是捧书茗茶,茶中深意可能胜于酒,因为茶香清浅,萦绕不去,一杯茶可以喝出无以言表的滋味来。人生就像品茗,开始会苦一阵,但不会苦一辈子。
然而一个人独处时就抚素琴。史铁生写过一篇小说《命若琴弦》,盲人琴师抱着弹断第1000根琴弦,就能看到光明的坚定信念,刻苦练琴。师傅善意的谎言,让他全身心的倾注内心寂寥悲苦和对美好世界想象于琴弦之上。当一千根琴弦弹断时,一生的悲苦仿佛走到了尽头,而生命也在琴弦中得到了真正的意义。
生命绝非一帆风顺的旅途,每一次不幸的遭遇都是一次生命的洗礼。要么,在痛苦中一蹶不振,放弃希望;要么,把痛苦踩在脚底下,活出崭新的自己。经历了苦难的洗礼,才会更加珍视自己所拥有的现在。
由此可见,幸福是当我们对自己及周围环境或人生目的感到满足时的一种状态,是拥有身心的平和与宁静,不管境况或顺或逆,都能知足常乐,惜福感恩。一个人,只要拥有个好心态,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那他的生活便是幸福的。幸福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不会因为身体的残缺而不充斥在你身边。
读《人生》有感3前几天读了于丹的新作《趣品人生》,读后颇有感触。
“品茶、饮酒、弹琴”是古人推崇的高雅之举,当然,在古代生产力比较落后的背景下,能品上茶,喝上酒,弹上琴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劳动人民还是为生计而奔波,最多喝碗粗茶,饮杯劣酒罢了,弹琴之类的就更谈不上了。不过,作者在文中透露出来的“放慢生活节奏、品味人生点滴”的哲理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当今社会发展迅猛,尤其是中国,三十年大发展天翻地覆,个人、企业、社会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大家你追我赶,唯恐落后于人,浮躁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充斥在角角落落,品茶、饮酒变成了不得已的应酬,弹琴学艺也仅仅为了加分升学。于是便有了下面这句于丹的话:“当下生活节奏越来越匆忙,生命中越来越缺乏仪式感。没有仪式感,人生就不庄严,心就不平静。”心不平静了就会感到累,感到压力山大,人会变得更加急躁,于是便陷入这个恶性循环中去了。
冷江鳖业(主要是我)目前也有也有这种思想存在,为了我们的理想和目标,我们一步步向外发展,想在短时间内做很多事:开拓新市场,开发新渠道,研发新产品,组建团队,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等等等等,这些事确实都是我们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但现在看来,根据企业自身实力与现实状况,分主次,分步骤地实施,效果会更好些,做企业是跑马拉松,不是百米赛跑,而且我们的目标也是做百年品牌,不是要一时的风光。
看了《趣品人生》这本书,我有了以下感悟:事业是人生的重要组成但不是全部,我们需要事业以外的兴趣爱好与朋友,这是不矛盾的,有益的;很多事欲速则不达,保持好的心态,把基础工作做扎实,量力而行;有时候放慢脚步,做个调整,会有利于接下去跑得更快;心里平静有利于个人健康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读《人生》有感4《人生》这本书可能大家不太熟悉,在现在这个时代,许多人可能不太了解之前的时代,但在面对人生时往往有许多都是相同的、选的路有时候也是相同的。
主人公高加林出生在一个农名家庭,在开卷作者就从高加林的仕途失意介绍起,也揭露出当时社会的黑暗。高加林这个所要介绍的复杂的人物就在此出现,先从他被弄下老师这个岗位说起,写出了他极度的自尊,可能人生不会就这样埋没任何一个人,于是在这个时候也出现了机遇,他在农村里遇到了巧珍,一个善良天真的农村妇女,可能由于突然遇到了一个疼爱自己的人,加林便和她逐渐相爱了,但如果就只是这样过下去的话,可能这人生真的是挺完美的,但这人生也许也太无奇了,于是又出现了接下来的一段不同的路。
高加林向往外面的路,如果就这样埋没在这土地里也就不太符合作者所要描写的对象了,于是他通过各种的人际关系冲出了这里,来到了县城。这个他一直向往的地方。他热血,充满激情,也许是在黄土地里被压抑了太久了,对理想也抱着太大的希望,他强忍着疼痛断绝了愿为他付命山崖的巧珍和她的一生的痴情。从这里似乎也应该能看出路遥的苦难意识和悲剧意识,让巧珍来经历这一切不寻常的打击,可他也描绘出了一个乐观,不消极的巧珍,一个热爱劳动的人。
高加林的选择看起来是高加林的见异思迁,但也应该是必然的结果,亚萍的出现是必然的,这就好比是城市的这一条路,而巧珍则是劳动这条路。加林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挣扎在幸与不幸的边缘,最后加林的抉择也符合了他自己内心的需求,他诠释了一个典型的人生模式,他身上其实有我们每个人的影子。但平衡生命也是需要代价的,最后自己也被遣送回乡,这也相当于他从自己的梦中醒来了一样,而这个叫做人生的梦却没给他留下任何东西,留下的只是深深的后悔。虽然最后不能算是结尾,但也写出了结尾,这个剩下的都由读者去考虑了,可能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吧,这才是文章最重要的地方,让大家初步的了解人生这条路要怎样走,要承受什么。
在书中你会发现,有许多幻景都是浪漫的,但不一定是不真实的,有时候不要太去迷恋和沉浸在这些幻景之中,但适当的装扮还是可以的,要去学会明白自己所需要的,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不要太妄自遐想,否则也很可能会像高加林一样,失去最宝贵的亲人。
读《人生》有感5理想是人生道路上的灯,为你照亮前进的路;理想是人生道路上的座标,为你指明前进的方向;理想是人生道路上行驶的动力,为你补满前进的信心。
前几日,受推荐,我与《理想点亮人生》这本让人读后受益匪浅的书籍来了一次邂逅。
书中讲的是一些关于名人的故事:从小病魔缠身却不放下的张海迪;身高仅150厘米却获得150余枚国内外奖章的邓亚萍;听不到美妙音乐却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邰丽华;立志为祖国造结实的大桥的茅以升;毕生梦想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都为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拿其中一个来说吧!
邓亚萍身高仅及乒乓球台的她,多次因身高被乒乓球馆的教练拒绝,但是邓亚萍却从不气馁,一向苦练,据统计,她一天接球打球要重复一万多次!汗水浸湿了她的训练服,只好不停地换,一天下来,她至少换了8-10件训练服。皇天不负有心人,身高虽为150厘米的邓亚萍,先后获得了150余枚国内外乒乓球比赛奖章!
是什么使她不断坚持下去?是什么使她拥有如此坚强的毅力?是什么使她越来越努力的训练?是理想!是理想!理想,就是我们的那盏灯!点燃理想之灯,我们就有了前进的勇气。再大的风,再大的雨,我们都能迎着风雨前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追求理想的道路不会是一马平川,而是充满着坎坷与荆棘。孤独,寂寞,挫折,打击更可能常伴你左右。但是没有血的历练不能成为真正的将军。同样没有各种苦难的磨练又怎样能有潜力的提升。一颗坚定的,勇往直前的,无所畏惧的心,能够支持你披荆斩棘,走向成功的终点。理想信念就是激励我们向着既定的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我们如果有了坚定的理想,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
此刻的我渐渐长大,我的理想也越来越清晰明朗。对于人生,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追求,理想不必须要伟大。我期望能在自我的岗位上出类拔率,倾尽全力来回报为我付出了千辛万苦的父母,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我期望我的家人因为我的成功而感到骄傲和幸福。这就是我的理想,很平凡,但却不卑微。
过去的光阴再也不会回来,我为以后的人生点亮了一盏明灯,它指引我去奋斗和创造,没有人能够帮我,除了为理想战斗,我没有其他的选取。对于我来说,没有理想就等于没有黎明在回望那些曾为理想艰苦打拼的人们,心中的敬佩感油然而生,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我要向他们一样,用心血浇开人生绚烂的花。记住:仰望星空是我们捕捉理想的开始,脚踏实地是我们让理想成真的真正途径!
人生的路,因为有了这盏灯便不再黑暗,生活,因为有了这盏灯而不再单调,再黑,再远,再难的走路我们都不会胆怯了!我们的青春会因理想而更加精彩,给自我点亮那盏理想之灯吧!
读《人生》有感6读了《耐磨的人生》一文,我深受启发,文章里作者的朋友在一次事故中失去右手,炎炎夏日里,他到小书屋去选书,本来要穿短袖衫出门,但还是穿上了长袖衫。到了小屋见到朋友,令他震惊的是朋友也穿了一件短袖衫。朋友说:“倒退两年,认为自己活不下去了,干什么都不方便,真是太苦了,后来劝自己:别想那只手了,瞧瞧古人多么豁达,牙齿都没了,还笑着说:”口中无碍,咀嚼愈健“。还有双目失明的达尔顿,他以为只有失明难以忍受,结果六十岁双目失明也能忍受,多么乐观。
比起我们快乐又幸福的日子,还不好好学习,真是浪费了时间。就算有困难,我们也会相处解题的办法,甚至要比那些人,做得更好。
我感受到,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失知觉可是如果有了书,就可以富含心灵只钙,就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
读《人生》有感7在仔细阅读了由张松辉写的人生儒释道后,发现自己对中国几千年来的古代人文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这些炎黄子孙该庆幸我们的先辈给我们留下了这些不朽的永恒的思想,让我们在生活中进退自如,游刃有余。在不同的环境中我们采用不同的思想,灵活运用,调节自己的心态,做到让自己更加平和地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
《人生儒释道》这本书的绪论阐述了儒释道三家各自的基本人生观。儒家的基本观点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佛家是磨砖成镜;道家是逍遥适意。综合起来看,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的文人都会有一种共同的心理。
要有一种虔诚的信仰,随遇而安,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正如书中作者所说虔诚的信仰会使他们的精神生活变得十分的充实和自信,比欲望四溢的世俗人少却了多少烦恼和痛苦。我很同意作者部分观点,一个人有了信仰,才有了坚定不移的心,才能朝自己的目标奋进。
随遇而安,是一种豁达,风轻云淡,是我们可遇不可求的。但是,过分的禁欲却是我不能认同的。有欲望才能有追求,如果一个人真无欲无求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禁欲在我的理解里其实是一种逃避,是不敢直视自己的表现。
作者在书中写到,命运是先天条件、后天努力和客观机遇的结合品。我很同意这个观点,都说种的什么花就结什么果,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天才是由99%的汗水和1%的天赋构成的,结合我们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大学生涯里你不去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那么你想找一个好工作也只是纸上谈兵。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投机取巧注定失败。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我们的未来都是自己决定的,也许幸运之神不会总是眷顾你,但你要时刻做好准备。当机遇降临你却没有能力抓住时,再懊悔就为时已晚了。
书中比较难理解的地方就是佛家提出的烦恼即菩提了。关于这个观点的内容解释就连佛家内部也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佛法的智慧就是智慧,然而,世俗的愚昧就只是愚昧,将愚昧和智慧区分的特别明确,小乘佛教的人都抱有这种观点。
但是,大乘佛教的观点却恰恰相反,在他们的眼里,万物都是没有区别的,浑然一体。因此,智慧和愚昧也应该是一样的。这就达到了庄子所说的万物一齐的境界。实际上,他们超越了是非的界线,当没有了是非,善恶的纠缠后,就达到了物我皆忘的状态,即使深陷于烦恼的泥潭中也不会感觉到烦恼。
这就充分证明你得到了佛家的智慧,本身就没有烦恼了。书中说另一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先后做过神秀、惠能弟子的神会。在我看来,他的意思就是,虽然事物的形状,颜色,状态会发生改变,但其本质是不会变的。不管天空是黑暗的还是明亮的,天空就在那里,还是那片天空不会有丝毫改变。
同理,人性有愚昧的也有聪明的,但人性还是那个人性。当一个人呱呱坠地时,是没有思想的一张白纸,要想摆脱愚昧,就要接受后天的学习,是非善恶的区分也要通过价值观的灌输来明了。是非善恶是有界线的,同时又是无界线的。
没有了是非善恶,怎么能区别好人和坏人,这个社会的伦理道德也会被扭曲;不能怀疑的是是非善恶都是人的本性体现,属于同一性质。人的本性放在那,是非善恶,愚昧与否只是他的一种外化的形式。物我皆忘的境界正是看透了烦恼即菩提的本质,运用佛家的智慧使自己处于烦恼之外,脱离烦恼就会有更加和谐的人生了。
作者说:我未生之前,天地万物确实存在,但对我来说存在等于不存在;我死之后,天地万物也确实存在,但对我来说,存在同样等于不存在。只有我的生命存在时,天地才开阔,万物才鲜活,一切才赋予了和价值。这个观点不难理解,其实就是以自己作为主体,是万物的主宰,当你认为他在,他就在:你认为他已灭亡,他就不复存在。万物只存在于自己的心里,你的内心控制了一切,心外无物。
其实,书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细细琢磨研究的,当我们去读这些古代文人留下的思想时,会有很多体会的。有的会启发我们,有的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变得落后愚昧,我们需要有一颗明辨是非曲折的心,从实际出发,从书中得到更多人生哲理。
读《人生》有感8龙年元月十八日,因飞往上海的航班误点,很高兴能利用这个宝贵的时段,于武汉天河机场“百家书苑”畅游了一番,并买下一本于丹《趣品人生》的书。其主题是“关于生活艺术的感悟,相关于中国人传统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对今天的启发”。读完她的书,从中悟出其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快意”,一个是“从容”。不由让我对人生的感悟,又有了新的收获。
我们活在当下,正处在一个有太多选择的时代,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都有不同的设计,都怀有不同的梦想,也都在寻找从脚下抵达梦想的那条路。如果面对生活的丰富多彩、如诗如画,我们选择了人生;那么,面对人生的繁杂纷扰、阴晴圆缺,我们就应该选择从容。但真正从容的人,总是让自己活在自己的美丽里。
记得那年改革精简,在既没有领导向我作任何的思想工作,也没有和自己的家人商量;我以内退的理由,我向其领导小组递交了申请书;当时有人真诚感动地说,“我们单位多有几个这样的同志乐意谦让,该有多好”!就这样,抵制了亲朋好友的劝说,舍弃了几十年拼搏的“饭碗”,从容地踏进了赋闲于家的门。内退后,对于我来说,心中没有什么失落感,且写了一首题为《赋闲其乐》的六言拙作——不觉流水年长,尚健疾书退养,回首如歌岁月,于公于私坦然,淡泊名利得失,花开叶落有常,告别纷争回府,品茶读书侃谈。
其实内退后,我也没有真正赋闲于家。几年来,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个体私营企业,有幸曾被他们聘请我去做过内勤、主管等工作。自己常说,人要有两种精神,一是要乐于做拉链——能上能下;二是要勇于做锯条——能进能出;只有这样,生活觉得充实,人生才有意义。我从不因已退养而改变初衷,也不因已失宠于社会而怀疑信念,也不因人到知天命的年龄而放慢脚步——那便是我于人生中在感受从容、学会从容吧。
许多人会说,社会变化如此之快,工作负担如此之大,个人责任如此之重,容不得一丝松懈,哪有大把时间去悠闲?我认为,悠闲与时间无关,悠闲是内心的一种发现,也是生活的一种乐趣,更是生命的一种节奏,拿捏得住轻重缓急,忙而不乱,这是一种境界。同样的工作,也许别人力不从心,无法胜任,你却能在重重压力缝隙中闲庭信步,悠然自得,有着不败的从容,这才是个人评价体系中真正的成功。因为从容最大的敌人不是外在工作的紧张,而是内在状态的焦虑。
“人生不在初相逢,洗尽铅华也从容,年少都有凌云志,平凡一生也英雄”。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圣哲先贤、仁人志士的思想品行,为“从容”做了最好的诠释。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都不失为“从容”的华章。虽说从容是人生的极致,但面对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物、或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此时,谁拥有着克服困难的勇气,他就能走得更远。每一次我们的进步,都是从困难中爬滚出来的,人与人之间也没有任何本质的不同,但有的人一辈子了无痕迹,有的人一辈子灿若恒星,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克服困难的勇气不同,只有我们拥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我们的生命才会更有意义,才能更加的“从容”。
于丹书中说,“从容有时也是一种生产力,一个人能够平心静气,就能够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其精彩的概括并告诉我们,从容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平静和安定,也是通向健康的坦途,而且对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以及事业成功都是必不可少的。
古人云,从容日月长。让我们在喧闹中享受清静——认认真真想昨天;让我们在孤独中品味快乐——扎扎实实抓今天;让我们在人生起伏中感受美丽的精神——高高兴兴看明天。
读《人生》有感9当我读完这本书时,心情是复杂的。
全书围绕着主角高加林,讲述了他高中毕业后的人生。高加林高中毕业后,没能考上大学,就在县城上当了一名民办教师,可惜没几年,他们村的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高中毕业了,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有一个体面的工作,托干部马占胜走了个后门,让三星顶了高加林的位置,而高加林只好灰头土脸的回到农村。但高加林是一个有才的人,心中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他不甘心一辈子守着黄土,做一个平凡又普通的农民。刚开始,他浑浑噩噩地度过了几天,就觉得着实对不起父母,于是尝试下田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与他们村二能人刘立本的女儿刘巧珍相爱了。巧珍是一个有着白杨般的身材和出众相貌的农村女孩,却遗憾没读过书,大字不识一个。高加林和巧珍每天晚上都悄悄地出来见面,是巧珍让他在困难时期感受到了爱与温暖。没过多久,高加林的叔父高玉智回乡当了劳动局局长,官很大,高明楼和马占胜怕高加林把那件事告诉他叔父,就再次走后门,为高加林在县城上找了一个体面的记者工作,于是高加林就这样走了。
这是本书的上篇。先说说主人公高加林吧。他是个才子,能力强,悟性高,却被他所处的社会环境随便开玩笑。他的父母亲一生为农民,没权没势,只能受当时社会环境的欺凌,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无力反抗,只能听天由命。我认为他是可怜的,在当时的旧社会中,虽然他有学问,可别人总是不平等的对待他,就好像他父母的高度就决定了他的高度一样,他的理想和命运也任凭别人摆布。作为和他年龄差不多的我来说,这简直就是灾难。你有这个能力,也干着一份你能力范围内,能用于施展你的才华的工作,却要因别人的插入而停止,这是我绝不能忍受的。在我们这个年龄,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点小小的虚荣,却三番五次被人践踏,瞧不起,这也是我难以接受的。但高加林对待感情却很坚决,他敢勇敢地当着大家的面,承认他对巧珍的爱,尽管所有人都反对,他还是一如既往。再说说这个爱高加林如命的女孩。巧珍淳朴,善良,大方,唯一的缺点就是没上过学,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她没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后悔一辈子。当她得知高加林要再次去县城工作,她又高兴又悲痛,高兴是为了她的加林哥哥可以再次走出农村去追求他的梦想而为他高兴,被悲痛为他们要分开而悲痛。虽然巧珍没读过书,但我认为却十分的善解人意,她爱他,也懂他,永远默默地支持着他,非常伟大。
来到县城的高加林,很快进入了工作,在城市里,他尽情地施展他写作与技术的才能,在城市中立刻受到了全县人的瞩目,同时也受到了他高中同学黄亚萍的关注。他们在高中时期就是很好的同学,所以有很多共同话题。他们经常讨论国家大事,谈论时政新闻,不久就互相喜欢了。可高加林的内心是矛盾的,他觉得自己对不起巧珍。突然,有个和黄亚萍去大城市南京发展的机会给到了高加林,在前途与爱情面前,他选择了前途。于是狠下心来跟巧珍分了手,巧珍难过极了,只好嫁给农民马铨。黄亚萍也跟自己的现任男友张克南分开了,但张克南妈妈却气不过,查出了高加林是走后门进的城,并告发了他。这下谁也报不了他了,马占胜和高明楼被撤职,高加林又回到了农村。
这是本书的下篇。小人终将受到惩罚,善良的巧珍没能和他心爱的人在一起。黄亚萍同时也爱着高加林,它代表了资产阶级,学历高见识广,同样也高傲自私,不顾及他人感受。她实在是太放肆了,不换位思考,做事过于果断,但她确实又令人羡慕。巧珍的结局真的很让人心疼,以后的一辈子就要和她不爱的男人过着农民的生活。她们这样的农村女孩,连努力的机会也没有,他们一生下来就被定义了农民的身份,被田地栓死。高加林则有走出去的机会,可他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忘记了自己真正爱的人是谁。我认为他想走出去,去更大的地方发展,展示自己是积极的,好的,可当他选择伴侣时却没有遵从自己的内心,只是从物质上来衡量其中的利弊,巧珍一无所有,当然输给黄亚萍。
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我们走的每一步都要遵从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心中的想法,别给自己后悔的机会。
读《人生》有感10或许你也曾经有过迷茫,有过困惑的时候,譬如在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的时候,你会因是跟随自己的心继续向前走,还是屈服于现实的重压,如果你在处于纠结之中,那么便可以像我一样带着疑惑去《人生》中寻找答案。
《人生》讲述了一个因高考失利而在村里任教的民办男教师高加林,他出生于农民家庭。他的生活一直都不太顺利。“大能人”高明楼的二儿子三星是一个靠走后门才上了高中的迟笨人,因为高中毕业没有工作,便把没什么背景的高加林顶替了下来。高加林不服气的待在乡下,一心想着怎样回到镇上,但村里“二能人”的二女儿刘巧珍又给予他爱情的滋润。过了一段时间,高加林的叔父从远方调回来工作还当了地区的劳动局长,下面的人为讨好他,走后门把高加林带到了县城里工作,高加林还和高中同学黄亚萍擦出了爱情的火花,甩了刘巧珍。可命运弄人,黄亚萍的前男友的母亲对高加林怀恨在心,揭发了他走后门的事,导致他又被迫回到了农村。
高加林是个有血性的青年,他不甘屈服在命运的压迫之下,他有自己的理想,也曾幻想未来美好的生活,可他愤怒、困惑、绝望,这都是人生带给他的教育,他可能在人生的岔道走对了的路,又有可能在他人的推波助澜下走错了路,可谁有说的准呢?是错是对都是相对而言的,高加林总觉得生活不顺,可他也找到了好些快乐幸福不是吗,有好些人在高加林选择了城里姑娘黄亚萍的时候大骂高加林没良心,是个负心汉,但在当时那个时代大背景之下,也许选择了黄亚萍就是多了一份在城里生活的保障,而选择机灵漂亮又朴实可爱但是个文盲的刘巧珍,在日后的生活中两人的分歧可能会越扯越大。高加林不是没有过思想的斗争,他痛苦着在当初第一次与巧珍生出情愫的地方和她说分开,也痛苦着在自己失去工作后主动跟为难的黄亚萍断绝关系,他也还是有着愧疚的心。
在高加林失去工作回到农村时,故事也缓缓落下帷幕。高加林是庄稼人的孩子,他从未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可他也从未有过成为农民的觉悟。他的人生如此跌宕起伏,三起两落把他摧残的险些失去生活的希望。可德顺老汉这个和时间做着抗争的老光棍早已悟出了人生的真谛,心性善良的他总会在关键时刻点醒高加林,好让他继续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下去。
德顺老汉找到了他,他的话都让高加林和我的心为之一震。他一辈子都打着光棍,旁人看起来可真是寂寞,可他却说“我爱过,也痛苦过;我用着两只手劳动过,种过五谷,栽过数,修过路……遮羞难道不是活得有意思马?——那你们年轻人的词说教幸福。”啊!这就是德顺老汉眼中的幸福。他还觉得“把书上的果子摘了分给村里的娃娃们”就是幸福。高加林听了这番教导,眼里又闪起了希望的火星。这……这才是人生,也许经历过挫折,跌入谷底,坠入深渊,可只要人活着,生活在这土地上,就是人生,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精彩的人生。我们都在探索着人生,没有人能断言你未来的人生会以怎样的姿态存在,那些有经验者也许能在关键时刻给你指明方向可真当实践起来,又未免是隔靴搔痒。我们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通往正确道路的岔口。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柳青的这段话被路遥先生作为《人生》一书的题记,也被我摘录一段作为题记,是有着他的意义的。在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你没办法做到面面俱到,也可能没办法总是如愿以偿,你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尽量慎重地做选择。
面对人生的岔道,可能会迷茫吧,也可能会困惑,但这就是人生的魅力所在,总是充满思考充满选择,有着无穷无尽,无法用一板一眼的语言来表达的变幻。前进吧,不要害怕,不要抱怨,勇敢的做出选择,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