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第九小组结题汇报
编辑:琴心剑胆 识别码:12-901660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06 23:03:3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第九小组结题汇报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第九小组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第九小组结题汇报

一、研究背景

放学后或者是上学时,总会看见校门口有许多的车子,“纵横交错”地停在校门口,堵的校门口水泄不通人们行走都要处处担忧,生怕一不小心就被车撞了,特别是雨天,车子一开路上的水,全溅到了行人身上。除了汽笛声就是人声,噪音污染很大。

为了了解校园周边的交通状况和学生出行是否受到交通拥挤的影响,本小组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

二、研究方案与实施情况

1.方案:

小组成员通过:

1.了解校园周边的交通状况。

2.了解行人对学校周围交通的看法。

3.了解司机对学校周围交通的看法。

4.了解学生对学校周围交通的看法。

利用幻灯片展示与调查问卷,报告等形式表现本课题。小组成员共7人,采用集体调查访问的方式进行研究。最后进行总结与研究成果展示报告。

2.实施情况:

本次调查一共发放了50张调查问卷,回收了50张,其中46张有效,4张无效。(详见附件一)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多数人认为校园周围的交通十分拥挤,尤其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期,极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了能整治不文明-危险的交通行为,许多人觉得应该加强执法力度和社会监督。也有人建议扩宽道路或是改为单行道。

三、困难与对策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以下困难:

1.市民不积极配合我们的调查访问。

对此,我们会说“一大堆好话”,尽量让市民配合我们的工作。/ 6

2.市民不如实回答问卷题目,只为应付时间,敷衍了事。

对此,我们会衷心的表示歉意,让市民重新答卷。

3.有一些老年市民,眼睛看不太清楚,无法填写调查问卷。

对此,我们会读给这些老年市民听,然后再让老年市民口述给书记员,最后填在调查问卷上。

四、活动体会

二十四中旁某十字路口,我们在此期间观察到,无论东西走向还是南北走向,几乎每遇红灯时,都有行人大模大样地横穿马路,全然不顾交通状况,因此影响了交通通行。我们随机采访了部分人“为什么对红灯视而不见”?回答居然五花八门:

两位外地妇女:“红绿灯不是只管汽车吗?”

某大学男生,有点不好意思:“看别人都这样,我也就……”

女护士,本地人,年轻时髦:“谅他们(指汽车)也不敢撞我。”

……

他们显然没有交通规则意识,但又不仅仅是没有交通规则意识。有句俗语: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自行车和行人就是马路上的“光脚的”。十字路口,红灯亮起,机动车齐刷刷在停车线后停下,自行车却敢不停。自行车还敢理直气壮地和正常行驶的机动车抢道。这一点行人也敢,也同样理直气壮。不是自行车和行人不怕撞,而是他们知道汽车不敢撞他们。只要不怕丢,城市的任何一块空地都可以成为自行车的“存车处”。只要不怕死,马路的任何一个点都是行人的“过街道”,连有护栏的地方都不例外。这样不仅影响了交通,还危及到了人身安全啊!

五、活动感受

我们觉得为了达到人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就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加强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

城市交通面貌的彻底改观、交通拥堵状况的根本好转,取决于交通参与者是否具有较强的交通法制观念和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因此,只有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目前,城市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相对较弱,一般性的宣传和短期行为较多,缺乏广度和深度。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制定交通安全宣传长远规划,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组织实施。交通安全宣传要以驾驶员、骑车人、流动人口特别是中小学生为

重点,采取灵活多样、形象生动的宣传方式,全方位地开展深入持久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层层落实责任制,切实提高全民的现代交通安全意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

六、避免堵车的方法

1.避开高峰期。

2.提前了解道路状况。

3.遇前方有小堵情况,及时更换道路。

4.同时提醒你遵守交通规则,请不要在堵车时乱变道,以免造成交通事故。

5最好的方法便是少开车,这样既省事也保护了环境。

七、活动总结

参加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的交际、探索能力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还和同学增进了友谊,受益匪浅。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组十分团结,刻苦。有时烟雨蒙蒙,交通拥堵,正是拍摄调查的好时机,虽然雨丝点点,但是我们组的同学仍在访问调查;发放调查问卷时,虽然也会有人不配合,敷衍了事,但大多数人还是非常友善的。通过这次调查,我们知道了:其实,交通的安全与畅通不是交警的责任,而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我们各尽其责,交通自然就顺畅了。

八、研究体会

在这次研究中,我们参与,我们努力,我们探索,我们收获。困难就如同一路荆棘,但只有不怕困难,才可能达成目标。

我们在二十四中周围观察到无论东西走向还是南北走向,几乎每遇红灯时,都有行人大模大样地横穿马路,还有自行车理直气壮地和正常行驶的机动车抢道。他们全然不顾交通状况,显然没有交通规则意识,因此而影响了交通通行。他们知道汽车不敢撞他们。这样不仅影响了交通,还危及到了人身安全。

我们觉得为了达到人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就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加强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因此,只有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参加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的交际、探索能力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同时也丰富了课余生活,和同学增进了友谊,受益匪浅。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组十分团结,刻苦。有时烟雨蒙蒙,交通拥堵,正是拍摄调查的好时机,虽然雨丝点点,但是我们组的同学仍在访问调查;发放调查问卷时,虽然也会有人不配合,敷衍了事,但大多数人还是非常友善的。虽然有好几次碰壁,但和一些热心市民交流时,我们感到无比充实与快乐。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发现要想成功,必须有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协作精神,需要组织纪律性。通过这次调查,我们知道了:其实,交通的安全与畅通不是交警的责任,而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要我们各尽其责,交通自然就顺畅了。

九、回顾与反思

回顾本次研究,要感谢小组其他成员们的互相配合,以及热心市民们的大力支持、老师的耐心指导。我们也需要更加关注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参与研究与实践,这样才能把质量更高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这些都是有待改进的地方。

活动中,我们收获了经验,期待更加出色的表现。

组长:陈宇

技术员:芮雪菡杨瞻宇

档案员:袁可月

发言人:周梦瑶

书记员:蒋心怡

联络员:于成汉

——七(1)班综合实践活动第9小组

202_-5-1

2附件一:

校园周围交通状况调查问卷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校园周围的交通状况所以除此调查问卷

调查对象:姓名年龄职业

NO1.请问您是否经常开车经过罗汉路?

A.每天B.经常C.偶尔D.其它

NO2.您觉得二十四中附近交通如何?

A.好B.还可以C.拥挤D.太差

NO3.您觉得什么时候交通最拥挤?

A.7:00-9:00B.10:00-12:00C.16:00-18:00D.其它

NO4.您认为街边的交通协管员制度是否可取?

A.很好,能帮助我们遵守交通法规B.不好,反而使市民缺乏自觉意识

C.勉强,至少可以解决就业问题D.其它

NO5.如果罗汉路改为单行道,您有什么看法?

A.非常支持B.马马虎虎C.没什么用处D.其它

NO6.您认为整治不文明交通行为及危险交通行为的有效措施是(可多选):

A.普及法律法规B.加大执法力度C.媒体曝光警示D.加强社会监督

NO7.您认为提高市民的遵守交通法规意识的最有效途径是:

A.加大宣传B.严格执法C.完善道路及相关设施D.其他NO8.简答题:您对二十四中附近的交通方面有何建议?

感谢您的配合————常州市第二十四中七(1)班综合实践第九调查小组

制表日期:202_年4月2日

附件二:

资料

为了全面加强学校周边的道路交通秩序,营造良好的交通氛围,昆区交警大队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昆区交警大队为筑牢中小学校交通安全管理防线,确保学生上学放学的交通安全,将中小学校作为宣传主阵地,组织民警深入辖区中小学校,多措并举狠抓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向师生开展面对面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上好交通安全“第一课”,以交通安全出行

常识、自我保护知识作为宣传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举办交通安全讲座、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发放宣传资料等活动,使每名在校学生普遍受到交通安全教育。开学以来,大队组织各中队民警已深入城区内6所中小学校和公路沿线4所小学开展了新学期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份,播放宣传教育光盘10余场,受教育中小学师生近5000余人。

各中队根据道路交通环境特点,科学调整执勤岗位,对辖区管辖路段周边学校附近的交通环境进行集中整治,彻底清理校园周边的交通违法行为,重点查处机动车超速、违反交通信号指示、违反交通标线指示以及违法停车等违法行为。采取“动静结合,点面结合,高峰与平峰相结合,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方法,加大路面管控力度。同时,加强重点时段的交通秩序整治力度,在学校周边干道,在上学、放学高峰时段上下路段分别由两名交通民警负责学校周边车辆、行人的指挥疏导,确保交通安全。

管理中队和宣传民警深入辖区内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对其所属校车和驾驶人情况再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摸底排查,对校车、驾驶员集中进行安全检验和教育安全谈话。对在安全隐患未予整改的校车,不予签发校车营运证,禁止其上路运行。

加强上、下学高峰时段的校园门前交通秩序指挥疏导,进一步规范道路通行秩序。严格限制过往机动车辆行驶速度、学生横穿马路、结伴占道行走、骑自行车相互追逐、接送小学生家长拥堵校门通道等突出的影响学生交通安全问题。特别是严格查处接送小学生微型面包车、三轮搭棚摩托车超员、安全性能不合要求的违法行为,确保学生出行安全。

第二篇: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生物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生物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

发布人:二十四中 发布时间:202_-11-12 点击/评论:971/0

(202_.9—202_.6)

一、指导思想

以推进课程改革为中心,增强研究、指导和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改进和完善教研方式。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升为核心目标,以教学方式的转变为主攻方向,以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为突破口,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和方法,促进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现状分析

1.主要成绩

生物教研组是一个年轻的集体,5位朝气蓬勃的教师平均年龄不足30岁,其中党员3名,中学高级教师2名,本科学历达100%。目前有常州市骨干教师2名、教学新秀1名,占全体生物教师的60%。

近几年来,生物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关注和教研室专家引领下,全体教师同心协力,奋发向上,使学校生物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今后几年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1.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教研组曾获“红旗班组”、“市优秀教研组”称号,成功创建了市“青年文明号”,“生物学科教研基地”。初步形成了市校两级骨干教师梯队,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群体”正在形成。

2.教学研究持续深入。近几年来,教师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浓厚的“边学边尝试,边教边总结”的实验氛围,有2人次在市级评优课等竞赛中获一、二等奖,论文在市级刊物发表或比赛中获奖有8人次。

3.学科活动有效开展。近年来,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科兴趣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省、市科技创新大赛,多名学生获得省、市大奖,其中,戴文娟老师获得市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

2.面临的主要问题(1)教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三年来,课题有始无终,缺少有效指导和过程性评价;缺少生物学科的课题研究;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人数太少。(2)课堂教学模式不够成熟

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实验课等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够成熟,缺少有系统、有针对性研究。同时存在课堂教学模式形式化、泡沫化的不良倾向,忽视对学科方法和思想的深刻理解,不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3)师资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近年学校陆续为生物教研组输入新鲜血液,学校为她们指定指导教师,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但传统的师徒结对方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培训指导,更需要一定的时间磨砺和成长。

三、发展目标

(1)师资队伍人才辈出

争取在三年中,鼓励一名青年教师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增加学科带头人1名,教学能手1名,教坛新秀1名。(2)课题研究生动有效

课题研究聚焦课堂,三年中,申报、完成市级或市级以上课题研究1个,争取出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3)信息技术广泛运用

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发网络课程、展开网络教研。(4)课程资源丰富共享

加强校际合作,初高中联动,积极参与开发生物学课程资源,如校本课程、精品课、教学素材等,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5)竞赛活动全面丰收

参与“青少年科学发明和创造评比活动”、“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每年获有人获市级以上奖励。(6)评价体系客观公正 完善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体系。实现操作的公平性、透明性,评价的客观性、发展性。

(7)教学质量更上层楼

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率、教学吸引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加强考试研究,确保教学质量继续保持市会考领先地位。

四、实施计划与策略

㈠推动优秀教研组建设。完善教研组发展规划,制订明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工作计划。创建一个有二十四中特色的市级优秀教研组。

㈡优化课堂教学。聚焦课堂,侧重于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生物科学素养的评价、课堂教学动态生成资源、不同课型的教学策略与模式等。

㈢强化课题研究管理。提升教学科研意识。以教研组为单位,申请省市级课题。强化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㈣加快教师成长。积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发挥上一轮骨干教师的作用,以旧带新,带领新教师,投身实践和研究,不断激活和发掘教师潜能,帮助教师获得持续的发展。鼓励教师参与初中精品课建设、各种优质课评比、论文评比等。根据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计划,帮助每一位教师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的发展,㈤开发生物课程资源。加强生物教学素材资源(教材分析、图片、课件、案例分析、考试与命题、学科竞赛资料等)建设,最终形成数字化资源,通过网络实现共享。

㈥举办系列学生活动。以“青少年科学发明和创造评比活动”,开展系列学生活动,如科技活动成果展、研究性学习成果展、野外考察等,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促进校际交流与合作,扩大教师视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学科竞赛、科技活动教师的培训,扩大参与面,发挥学科中心组成员、名师工作室成员、学科基地的辐射作用,打造学校特色品牌。

五、保障措施 1.本规划实施需要学校的行政支持,保障生物教师队伍足员、稳定,按国家课程计划开足课时。

2.本规划实施需要学校给予生物教师编制、活动场地、活动经费、活动时间等方面的支持。

生物教研组

202_年9月

第三篇:结题 汇报材料

《小学个性化作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难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假话连篇,缺乏个性化体验,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写出的东西毫无童真、童趣。为了使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口语教学和作文教学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最终实现教师教学个性化与学生口头、书面表达个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学习品质,学校确立了个性化作文实验课题,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承担了子课题的实验。为顺利的完成这一课题研究任务,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实施研究,基本途径和具体的行动策略如下:

一、分析原因

经过调查,我发现30%的学生怕写作文,面对题目,找不到合适的素材,不知道写些什么;想写的东西太多了,不知如何取舍;思想很乱,这也想说,那也想说,不知从何写起,结果写出的文章杂乱无章,了糊里糊涂的;总感到没有足够的词汇,写不出优美的语言,致使文章平淡无味;没有真情实感,情节没有起伏跌宕,写出的文章没有新意;

„„

很多学生都曾经或者正在面临着作文过程中总会遇到过这样的苦恼,逐渐失去对作文的兴趣。“教不严,师之惰”,学生在作文方面产生的这些现象,我认为还是要从老师的教学方法上找原因的,二、提出合理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要正确把握大纲的要求,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童年写童言”,不要轻易拔高要求,使学生作文“程式化”、“范文化”,以免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能力的特点设计并开展活动,让活动充满情趣,诱发学生内在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形成固化的思维结晶,形成个性化习作。指导学生作文不能一步登天,而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分阶段训练,恰如其分地提出要求。否则,势必拔苗助长,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对四年级,我着重指导学生写好一件事和片断;五年级,则着重指导学生围绕中心选材写具体,并学习简单的写人文章;到了六年级,要求学生通过记事来写人,并写出读后感和书评。我体会到,提出恰当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写作兴趣。

3.、激发情感,产生写作的欲望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环境气氛中产生的.作文课上,我一是用简练的导语激发学生情绪。例如,在写“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校内外生活中,你一定参加过许许多多的活动,其中有的活动一定会给你留下探刻而难忘的印象,你愿意把你记忆中最有意义的一次活动告诉给老师和同学们吗?”一石激起千至浪,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愿意”学生的写作热情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记忆的闸门打开了,引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从而使他们能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自我经历,描绘自我内心。”同学们都谈了自己参加过的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效果也非常好.在作文时,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盘托出,自然,他们的作文就会声情并茂,有趣而情真。

三、利用课文,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筛选的优秀作品,其思维性、艺术性堪称典范。教师在讲读课文时,要把每一篇都当做范例,从读和写的角度剖析,极力讲清如何写的问题。每讲完一课,便可抓住单元训练重点,根据课文特点,指导学生练写开头、结尾,写几句话、片段、全篇,把读书和作文统一起来,充分利用教材,挖掘作文教学的因素,让学生读写结合,帮助学生“找米下锅”,让他们学习课文后,在扩写、续写、改写等多种写作形式中,迸发出奇特的想象力,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这就是讲读课文的演化和实践。如学习《检阅》一课时,学生们被博莱克顽强的意志深深感动了,于是我们要求学生们当堂写出一篇小短文,四个题目任意选择一点来写,其中一篇是续写的内容是“博莱克参加完检阅后,回到家里,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可以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形象的创造过程,进入“角色”,主动感受语文教材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不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且更深深地被博莱克的意志而感动,这不正是学做人一个良好的契机吗?例如,学习《白杨》一课,写白杨树三个特点的一段话就很值得学生模仿。我们开始可以这样训练:首先让学生找出这段话的基本骨架“白杨从来就……不管……不管……总是……”接着让学生找出白杨的替代,如“松树”等,然后,请同学们找找“松树”的外形与内在联系。经过大家的讨论交流,认为松树与解放军战士、英雄人物、支边工作者等人物有内在相似之处,由此,学生懂得了什么是模仿,怎样去模仿,对模仿就有了兴趣。我认为模仿,绝不是一种呆板扶植。模仿应是从此事物到彼事物之间的“支撑点”。如果学生能够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类似,那么,他的思维已经达到模仿的高度。

但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鼓励学生把模仿学习和积累的语言材料经过理解,吸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再在适当的情境中表达出来,避免直接抄袭或者生搬硬套。(2)应该让学生模仿学习语言表达的方法,在作文中灵活运用。不要人为地交给学习固定的写作套路。(3)关注社会发展,从生活中模仿、学习有生命力、鲜活的生活语言,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知道如何写。

让学生以课文做样板,利用课文材料练笔,兴趣高,思路广,有益于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从怕作文渐变为“乐作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主要以班级上课的形式进行,但还是要学生各人自己动笔去写,所以实际上是学生的独立操作。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他们的认识水平有高有低,特长、爱好、脾气、禀性名式各样,对于同一个事物,观察和思考的角度往往有所不同,看法也往往不大一样。在作文的时候,无论材料的聚会,安排的详略,叙述的顺序,语言文字的运用等等,也都不可能一样。因此,只有注意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充分显示出个性差异,才能写出各具特色的作文,他们的作文水平才能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四、走入生活,体验情趣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学生睁开双眼观察大自然,观察学校以及家庭生活,观察社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作文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现实情境,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亲心感悟来获得具体的素材和丰富的体验。这样才不会在习作时因为没有素材而形成“大、空、套”的现状。作文是指导观察的最佳途径,因为过去的生活往往比较模糊,如果能够有意识地抓住眼前的人、事、物、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体验,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写作欲望,并使他们产生认识上的飞跃。

用感官去感知事物,只是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单凭感官的感知,得到的只是表面的、零碎的印象。感觉到了的东西要经过思考,才会了解透彻,印象深刻。必须把观察和学生个人的独立思考结合起来,发挥学生各自的创造性。

为了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老师要从低年级开始就让学生养成一边看一边想的习惯。可以采取比较和联想的方法。用比较的方法,把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比,同一个事物的这个时候和另一时候比,同一事物的这个方面和另一个方面比等等。通过比较清楚地掌握事物的特点。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用联想的方法,可以借助当时观察的印象,回想这一事物原来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什么样子,以后还可以会是什么样子,这样的联想,可以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只有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地进行分析,从而反映客观实际,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在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的训练中,要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基于思考,对事物能有新鲜所在,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这样让学生多观察、就能多积累素材、另外,还需要勤练笔.只有写,你才会写。”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勤观察、勤思考、勤写日记的好习惯,要把当天印象最清晰的、感受最深刻的东西,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及时写下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关键是是否真实,是否表达真情实感。每人每周择一篇在小组或全班交流,每月汇编成册。这样,让学生把自己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都写下来,随事随记、随记随议、随议随感.为了拓宽思路,提高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例如。同学之间发生的事,乘车途中、游览途中见到的事都可以写,同时要阐明自己的观点、看法、感想等。经常引导学生对班级发生的事进行评议,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对事物的认识能力。此外结合单元的训练重点,有目的写.把平日日记内容与单元训练重点结合起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例如,单元训练重点是观察作文,那么就让学生在同一段时间内写观察日记,日记随着单元作文训练重点而记。这样习作课上,学生可以在积蓄的材源中把材料信手拈来。

如“跳竹竿舞”活动,有的学生写自己如何跳,有的学生写别人怎样跳,有的学生写自己打竹竿的感受等等,角度不同了,情节丰富了,趣味性增强了,反映到作文中的内容就会千姿百态。

六、注重阅读,丰富写作语言

在积累素材的时候,一一方面可以从生活中获得,另一方面也可以从阅读中摄取,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深知阅读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到文章里面,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

日本心理学家通过大量阅读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拥有的词汇量与智商成正比。认知心理学家指出,3~12岁是记忆最佳期。可见,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记忆优美的诗篇和散文对学生产生何等重要的意义。学生会在大量阅读中丰富知识,学习做人,懂得道理,学会表达,以大量的积累促使质的飞跃。

为此,我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静心读书的机会,在做好正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一周专门拿出两节课让学生静心读书。建立阅读、诵读、对话三级阅读课程体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向学生推荐好书,规定读书数量,安排读书时间,进行摘抄写读书笔记,利用课前的三、五分钟组织读书汇报,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读得多,才会积累得多,才会感悟得多。学生在阅读中一方面享受快乐,一方面丰富作文知识,提高写作技能。

除了这些,还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体现学生主动性与参与性的训练方法:

1、教给学生编写制作“好书推介卡。”具体做法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欣赏,最喜爱的好书,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值得阅读的原因,以及部分精彩语句的摘录,编写在带孔的卡片上,最后标上推荐人的姓名,还可以画上装饰性的花边图案。卡片制做好后,挂在教室的图书角或板报一角,供同学们参阅、交流。“好书推介卡”人人制做,定期更换,不断为同学提供好书信息。学期末由学生自己评选出“最佳推介奖“。这极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制做的热情,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以及鉴赏选择好书的能力,推动了读书活动的发展,促进作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2、结合课文内容,多方面搜集信息,补充知识,编写制做“百科知识卡”。

叶圣陶在《和教师谈写作》一文中指出:“小学生今天作一某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路,语文等方面的积累。”可见材料的积累,功夫在平时靠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百科知识卡”就体现了这样的结合。很多学生在对课文学习后并不满足于课文中有限的知识提供,他们的头脑中还有很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得不到解答,在这种情况下,我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图书、报刊杂志„„搜集获取相关信息弥补课堂教学与课内阅读的不足,为作文做积累的准备。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摘写在卡片上,并用简短的语句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启发,最后标明信息来源、制卡人姓名,还可以粘贴图片,绘画插图以配合知识内容,图文并茂。“百科知识卡”布置在教室的知识角,随课文的进程而更换。它给同学们开辟了一个补充知识,更新知识的新天地。

“双卡制做”的活动,把阅读、收集、摘抄、写作、绘画等多方面结合在一起,大大开扩了学生的视野,日积月累,为学生作文做好语言和素材的准备,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促进了学生习作的主动性。

(五)改革作文的评价机制,呵护学生的人格尊严

(1)评讲必须及时。学生辛辛苦苦写好作文后,总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印象很深,应给予及时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很容易接受,讲评是反馈的一种重要形式,必须讲究其时效性,学生作文后一般1至2天、就必须反馈评讲,不能久拖不评,拖久了就会模糊学生对训练重点的印象,冲淡学生写作兴趣,进而阻碍学生急切获取新的写作知识的欲望。

(2)评讲必须紧扣重点。训练什么,评讲什么,必须有针对性,不能胡子头发一把抓,在作文修改的指导上应有所偏重,不可面面俱到否则学生作文将变成某一种模式。对于全班有倾向性的问题,可以由班上同学进行讨论评改;对于某些个性化的毛病,有针对性个别指导。这样就不会停留在就某—篇文章的字、词、句、语法等修改上,而是师生共同进行交流,双方思想上进行碰撞,学生也才会诚心去修改,而且会逐渐对写作产生兴趣,才能越写越好。

讲评是一次作文的终点,又是另一次作文的起点,好的讲评能起画龙点睛,举一反三的作用。我认为构思是否新颖,是否别开生面,是讲评学生作文优劣的重要尺度。因为写文章就要讲究一个“新”字。只有重视了这个问题,写出来的文章才能不落俗套。因此,教师在讲评学生的作文时,不但要总结出他们共同的优点和缺点,尤其要善于发现,肯定他们各自的独到之处。

(3)增强作文评价交互性,共享作文之乐。

1.作文修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修改主要是学生自己的事,无需老师包办代替,否则达不到师生思想交流的目的,有些教者认为学生修改“不放心”,总不肯大胆放手,生怕搞砸了,这种“灌输式”、“代替法”会禁锢学生韵良性思维韵,肘伺一久,学生韵依赖性变强,反正有老师改,有时连老师修改的部分—扫而过,根本也不去认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改”。所以,一般我是先分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参与评价,以提高审美能力,享受文章之美,享受作文之快乐情趣。2.评讲的方法必须不断创新,包括自己修改、同桌修改、伙伴批改、教师批改,教师与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面对面共同修改等,使学生既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又学到了别人的许多优点,从而不断增强写作信心和兴趣,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好习惯。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我当过教师,改过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深切的体会,无自修自改便徒劳无益„„假如着重培养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决定,这是终身受用的。“几句话为我们点明了作文修改的方向,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改交流中拓展学生思路,开阔视野,让学生享受习作修改中获得的成功愉悦,实现叶圣陶先生倡导的语文教学最高境:让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习作能力“自求得之”。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学生终生受益。

八、创设展示机会,品尝成功喜悦

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更渴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赞许、羡慕,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学生这一心理需要,一个班级六七十名学生,作文能力必定参差不齐。教师情感的天平不能倾斜于少数学习尖子,而应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老师重视他的作文,营造一种良好的作文氛围,这是保持学生作文兴趣乃至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尽量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每周可安排一次佳作欣赏课,请本周日记写得好的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读后请小作者谈体会,同学展开讨论。并且利用学习园地和宣传窗,展出优秀作品。每当看到自己的习作前站满了欣赏的同学和家长时,学生内心肯定有说不出的喜悦。开展这一活动时,教师要注意选择面,给每个学生以机会,让优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对于学困生哪怕只有一词一句之妙,也应视为“闪光点”。及时鼓励,增强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成功的感觉。这样让学生能找回失落的自我,找回失落的自由个性和人格尊严,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这样一来,班上便会形成比学赶超的风气,学生个个信心百倍,写作兴趣就更加浓厚。

2.自办手抄报,自编作文集。手抄报可每月或两月一次,内容主要是学生平时从书报中积累的优秀作文、精彩片断、好词佳句、名言警句、成语及写作知识等,也可以是班上同学或自己创作的文章。手抄报完全由学生自己设计版面,自己抄写,自己插图装饰。

3.自编班级作文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编辑自己的作文集,打印成册,人人参与,或审稿修改、或插图设计„„每人入选1—3篇习作,以鼓励后进,激励优秀。通过“发表”,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写作积极性。

4.推荐佳作。教师要不断拓展学生“发表”的阵地,一方面向学校文学社刊、文化橱窗及广播站荐稿,另一方面向上一级学生刊物投稿。学生文章一旦“发表”,他们将会享受到难以言表的喜悦,其他学生也将分享这一成功的乐趣。同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定将激发全班学生的写作情趣,使大家更积极、热情和充满信心地投入到创作之中。

总之,情趣是作文的先导,它是推动学生掌握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愿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趣情境,扩展学生生活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既激发其兴趣,又激发其感情,让学生好学、乐学,让学生的写作尽可能进入“角色”。“只有胸中充满情意,文思才能汩汩如泉,笔下才能洋洋洒洒„„”

对学校的读书、征文等活动,我认真组织学生参加,争取让学生在不断的锻炼中得到提高。

六、研究成果

(一)激发了学生参与习作的兴趣以及强烈的表达欲望,使他们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自由地、多形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通过实验,学生的作文兴趣与潜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广播电台举办的作文比赛中魏祎、涂金慧、舒珂、王瑜分获二、三等奖,在漯河市创新作文大赛中我班有二十多名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刘艺迪、马翔宇和涂金慧等学生的作文被《个性化作文》采纳,学生作文常被多家作文报登载。

(二)通过实验,我个人也得到了提高。研究过程中,教师随时注意观察作文中的情况,撰写了教学论文,论文《浅谈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追赶时代,超越课堂》和《锻炼学生思维,提高作文能力》相继刊发于《作文阅读个性化课题通讯》202_年第11期和202_年第10期;论文《巧用教学资源,挖掘习作素材》和《浅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能力》分别获第二届、第三届“个性杯”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课例、教学设计大赛小学组二等奖。

八、实验结论

本实验经过三年的实验,已基本结束,我们群策群力,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在积累上求实,在内容上求新,在形式上求活,在评价上求变,全面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达到了预期目标。

八、问题与展望

实验工作中,我们苦乐参半。我们苦苦追寻个性作文途径,我们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境界。

有许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进一步提高教育思想,树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评价上更民主、更自由,个性化阅读应紧紧跟上,在教学的成效上要下工夫,要能让学生把习得的语言内化,要让学生真正学会观察、感受,并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一些写起文章来总是淡如水的学生,还需要做好及时的辅导。诸多的方面,都还需要努力。

第四篇:结题汇报材料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

课题结题汇材料

尊敬的课题组专家、教研中心的领导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代表高新区新建小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对我校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课题做一汇报,恳请各位专家给以指导。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当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毫无兴趣时,教学效果较差;相反,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热情很高,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时,教学效果良好。当前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出现(1)情境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2)过分强调情境的生活化,不能凸显“数学味”;(3)情境设计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不能起到完成教学目标的作用。因此,研究此课题的意义在于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使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更加有效合理,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激发学生探究、思考数学的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从而使教学情境服务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内容的呈现以“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应用与拓展”的方式展开,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

做这个课题,还缘于我校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即课堂教学仍以课本为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严重脱节。重视理论价值忽视实际应用价值,理论与实际脱节、知识与能力脱节,素质教育难以深化。因此,我们确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为研究课题,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课堂教学生活化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以求能克服当前我校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弊端,积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我们认为,这一课题进行的切实有效的研究,它将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首先,本课题的研究直接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的实施将有利于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关爱学生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次,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自主性差,对学习的重要意义不够理解。学习方式偏向与注入式的多,主动探讨的少。必然影响到学习和教学的质量。只有让课堂教学情景化,让生活走进课堂,才能有效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其三,从事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佳途径,也是成功教师的必由之路。教师在进行研究时,必须要学习国内外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现代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课程标准,研究生活实践,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练一招一式,过硬本领,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教育教学,并在不断地创新与探索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走科研兴教的成功之路,促使我校教师尽快由“教书型”向“研究型”转化。

其四,本课题研究和积累的经验资料,对于丰富和发展教育生活化理论,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课题研究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学习内容生活化的再改造,让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2、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展示”型的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生活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积累经验,逐步形成一条 “构建与学生生活情景相结合的课堂教学”之路。

4、具有本校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

四、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计划在一年时间里完成,即202_年5月至202_年5月。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013年5月——20013年8月)本阶段的主要工作为:

1.建立课题研究小组,分解研究内容,具体开展活动; 2.设计研究的具体方案和研究活动行事历;

3.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国内外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研究;

4.收集有关研究资料,对国内外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研究对策进行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13年9月——202_年3月)本阶段的主要工作为:

1.按计划开展“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实践研究”; 2.建立课题研究资料和阶段成果共享平台,发表课题研究信息; 3.每月开展一次课题小组成员间的课堂教学效果与研究进展的交流;

4.定期发表课题小组成员的阶段研究成果;

5.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将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以公开课的形式向其他教师展示。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_年4月——202_年5月)本阶段的主要工作为: 1.编写课堂情境教学随笔集;

2.各研究教师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完成课题报告; 3.分析处理资料,撰写成果报告; 4.举行课题成果展示活动。

五、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1、收集整理软件资料,形成案例

资料的收集是我们前期课题研究的一个核心工作,资料的收集要详实、具体。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我们注重了资料的整体性能,对于课题研究较有帮助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归档,同时我也让我们研究老师自我收集资料,形成自己特色的课题研究资料。对于资料的收集处理,我们课题组专门对文献资料进行归档、整理。

2、教师的培训工作

自我培训:只有一个好的研究教师群体,我们的课题研究的成果才能有一个好的发展,为了将课题研究推向更高的层次,课题组要求每一位研究教师必须自我学习教育理论,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校长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外出的培训学习中对课题组教师进行培训上的倾斜,多次组织课题组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校本培训:从上学期至今,我们先后学习了魏书生的《生活教育与课程改革》、《生活教育与德育》、《走进新课程》、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永明的《和谐课堂管理方法与实施》、国内唯一以教学设计为主要内容的《小学教学设计》等理论学习篇目,要求教师做好笔记,形成思考。在进行备课的同时,也要求我们的课题组教师勤写教后记、教学反思等,通过这些让教师的理论水平有一个提高。

3、围绕课题研究学校开展的活动

为了这个课题的开展,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配合课题研究的需要:(1)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课题研究要有所展示。每学期每位教师都要上一堂研讨课,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出课题的研究。这样使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全体教师真切地感受到,课堂是产生问题的地方,要解决问题就得进行研究。

(2)从学校的大环境出发,为了整个课题的发展,学校更换了一批标语和橱窗的内容,将以前一些比较陈旧的内容换上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图片,一些熟悉的有激励作用的标语、名言、古诗词等,通过这一环境的变化,让学生处在一个真实的生活学习情境当中。

六、课题研究实践成效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探索,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

(一)课题研究营造了一个令师生基本满意的课堂。

课题组把课堂教学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营造了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课堂。通过寻找教材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和探究活动等形式,加强了课题的实践研究,创设了与学生生活情景相结合课堂的基本途径:从教材入手,改善师生生活;从活动入手,改变师生生活。生活化课堂的营造,在民主、平等、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里,师生的课堂生活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与学生生活情景相结合的课堂,沟通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书本之间的联系,沟通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周围的世界之间的联系,使课堂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的生活,使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中获得更精彩。

(二)课题研究营造了一个主动发展教师的课堂。

课题研究首先改变的是教师的角色行为,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中的顾问、帮助者、促进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创造、参与课堂生活,在师生互教互学中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其次,教师的人才观、发展观发生了变化,当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课堂生活被打破,课堂情景的内容延伸到无限广阔的生活空间,教师失去了知识权威的光环。因此,课题组成员十分重视理论学习和文献研究,采取交流式、案例式等有效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逐步形成了一支有理论底蕴,能上好课的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三)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课堂是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重要阵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所创设的自主、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积极愉悦的课堂情景唤醒了孩子们沉睡的潜能放飞被囚禁的情愫,使每一个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上都得到了发展。构建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情景教学,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具有广泛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能积极体验生活,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扎实的基础知识。

七、问题讨论

以下是我们认为存在的问题:

第一,就课题本身而言,原先设想的营造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的一套模式,还需进一步提炼、完善,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第二,在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上,有待于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辅导作用和辐射作用,广泛引领更多教师继续投入到教改中去,在更广的领域内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新建小学的教育科研从起步走到今天,得益于教研中心领导和教研员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特别是王杰组长,罗先奇督学多次到校指导我校的教育科研和课堂教学,为我们出谋划策。多次到校指导听课,参加我们的教研活动。在这我代表新建小学的全体老师对您们的帮助,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也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新建小学能继续得到各方面支持和帮助。

最后,我想说:不管我们的课题研究到了什么地步,我们都在实践都在探索,我们不一定成功,但一定会成长!我们将认真总结这轮课题研究的成败得失,以期今后取得更大的成果。

谢谢大家!

第五篇:小组课题结题报告[定稿]

篇一:课题结题报告

高效课堂------小组学习的合作与评价探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我局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一阶段,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积极参与有密切关系。而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学生交流讨论时,教师应积极地参与,在参与中放下“师道尊严”、“权威心理”,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为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起潜移默化的师范作用。202_年11月提出课题申请,202_年3月8日分局课题开题会召开,我校课题成为河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高效课堂建构及推进策略”的子课题,属于局级课题。

二、课题研究时间安排: 1、202_年11月召开教研组长会议,讨论确定我校课题题目,并对课题进行研究价值的论证,从而确定课题的实施方案。2、202_年3月8日分局教研室批准我校课题为石油分局级课题并在机关中学开题。

3、课题开题后,学校召开各学科课题研究骨干教师会,确定课题研究阶段任务: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2_.12——202_.4)

(1)从本校各学科的实际出发,查阅资料,制订课题的研究方案,组建研究队伍,确定研究对象。

(2)课题申报,制订课题研究管理办法。(3)召开开题会,培训参研人员。召开课题组会议,进行前测、分析和调研,撰写研究方案。成果形成: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阶段(202_.5——202_.12)

(1)构建目标体系,设计内容,选择实验方法和途径。

(2)组织课题参研人员学习有关理论和相关精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成果形成:公开课、观摩课、课堂教学案例、经验论文、阶段性研究报告等。第三阶段:课题研究阶段(202_.1——202_.4)

(1)召开专题研讨会,了解分析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2)将设计的目标、内容,按选择的途径和方法在实验班级中实施。

成果形成:公开课、观摩课、课堂教学案例等。在实施过程中做好观察、记录、分析,收集反馈信息并撰写阶段研究总结和课题研究论文。第四阶段:总结提高阶段(202_.5——202_.6)

(1)针对实施阶段的情况,调整、完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

(2)研究整理资料,将前几个阶段研究中的现象、事实、数据、经验和教训等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升华为理性认识。

(3)总结研究成果,展示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召开结题会。第五阶段:总结提高阶段(202_.7---202_.6)继续完成第四阶段任务。我校认为课题研究成果还不够显著,因此与202_年6月向分局提出延期结题报告,分局批准可以延期一年结题。这一年继续深入研讨。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及步骤过程

1、研究目标

(1)科学地分析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适用性,如何编排小组。(2)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参与的程度。

(3)深入研究合作学习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形成、学习自尊心的养成的作用,把学生学习与社会、家庭和生活环境结合起来。

(4)深入研究合作学习在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情感态度的转变与价值观的提高的作用,把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敢于表达不同观点结合起来进行教育。

2、研究内容

(1)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的编排

科学、恰当的分组,以便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让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能尽最大努力发挥其作用,所以小组的组建很重要。

在小组组建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具体安排就显得很关键,应考虑周全。现我们各年级基本以四人一组,每组都尽量安排一至两个学习扎实或组织能力强或爱表现的学生任小组长或副组长,以便在学习中起到带头作用,并让基础好的学生帮稍差一点的学生,实现生帮生。另外小组长负责本组的纪律管理。

并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适时培训小组长。小组长在小组中的作用其实是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小组长课前应将知识尽量的掌握扎实,以便课上组织好小组内的讨论,有时还要组织小组活动。所以,小组长的培训有时就很重要。(以初中数学为例)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知识,(例如:平方根中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一般学生自己找不全)和小组活动中细节安排(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中的量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及证明过程)、有时还有一些教具制作(例如:角平分线一节中的角平分仪,由组长带领学生自己来动手做)。这些一般都最好先由老师来培训小组长,再由小组长在课前和课堂上为组员讲解,以便课上的探究过程更顺利、更有效。为了尽快让班里拥有一批“能说会道”的有带头作用的学生,尽量尝试着将一些,动手性强,活动性强的内容由学生去讲、去组织,这种类似主持人教学的方法,对于锻炼学生能力效果也很好。

另外,小组中应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规定每个小组都应有自己的名字和座右铭。每个组员都要为小组荣誉而努力加分,尽量避免扣分。(2)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本着尽量提高课堂效率的原则,通过尝试,总结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选择应本着以下几点:

①当学生思维受阻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当很多学生同时遇到学习困惑时,这正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因为此时从学生的内心而言,他们都已经产生了最大程度的学习需要;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来看,这时学生间也产生了强烈的合作需要。②当学生意见不统一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由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理解问题的深度、广度有差异,意见往往不统一,这时正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好时机。这时让学生互相说一说理由,不仅问题会越辩越明,而且学生之间的包容意识也会得到及时的培养。

③当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有许多有利于学生探究的开放性问题,这类问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由于学生考虑问题的角度过于单一,往往想不出更多的答案,这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小组合作中得到拓展,受到全方位的启发。④在深化、拓展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深化、拓展处是再创造的生长点之一,往往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此时进行合作,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形成独特的认识.(3)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特征

即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教材中不是所有内容都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必须筛选适合进行合作学习的内容,这样可以避免形式主义。

(4)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探讨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人际交往以及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献身品质方面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倾听,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尤为重要。倾听是交际的前提。交际不是单边的活动,它是双边的。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就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交流的机会。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创设情境、确立目标,让学生们在特定的环境中交换信息,互帮互学、尽情的表达。同时,这个过程也是情感的交流、心里沟通的过程。通过沟通和了解,逐步的加深了学生之间的友谊。(5)研究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高

即怎样教育学生尊重别人意见,敢于表达不同观点等方面做法,以养成良好学习品质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一个学生发扬自己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合理的发展。学生是存在个性差异的,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大部分学生都乐于表现自己。但值得注意的是,有小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内向有自卑心理,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观察,我发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那些平时“胆子”比较小的学生愿意在小组里面与其他同伴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了同伴们的认可。他们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6)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

即教师适用小组合作学习技能形成,改变教师领导者、指挥者和统治者的身份为参与者、合作者和学习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该如何定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把握自己的角色。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么站在讲台前,要么轮流转几圈,看看这组,瞧瞧那组,不能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也就不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归根到底还是教师的角色没有发生转变。因此教师要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必须从转变观念开始,除了在理论上加强学习以外,还需要在平时教学中努力实践。这可能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通过老师们的体会认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 ①、要求学生合作,首先自己应该学会合作。

教师只有经过合作才能从中感受到合作的要义,才能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收获,才能有效地去指导学生的合作。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都是训练教师合作态度、合作精神的有效策略。②、学生要建立成长记录,自己也应该建立成长记录。

能够认识自我,不断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也就有必要建立教师的成长记录。比如:可以把教学中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教学心得、教学反思、论文、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等及时地积累下来,作为自己成长的记录。

3、主要研究方法(1)、观察法。教师在小组合作中观察、记录、获得第一手资料,以便研究。(2)、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内容。包括:时机、内容、有效性篇二:小课题结题报告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小课题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课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利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时代呼唤改革,需要有活力、有创新的教育。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由“厌学”转为“乐学”,引导小学生创新性地学习数学,已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热门、焦点。

1、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教学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有当今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有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2、《新课标》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指出目前我国教育现状中存在着学习方式单一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这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今天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区域,都起来越注重合作探究精神,过去那种个人式的独创,也许不再是这个时代创造方式的主流,因此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起来越成有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的素质。

3、“小组合作学习”在目前各地的小学教学中已经开始被重视和应用,但是由于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认识不足,或者没有作深刻的探讨,常常只在一种比较浅显的表面上展开,所以存在许多问题。如1)没有抓住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地培养,使合作仅仅流于形式。如,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多数学生在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就完事,而对于小组其它成员的意见常常不置可否,甚至于没有认真聆听其他成员的发言。这样讨论就敷言了事、无法深化,有时会各抒己见,或人云亦云,真正意义的合作其实尚未开始。

2)没有抓住有效的合作时机。有的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顺应教育的潮流,博得教育研究人员的赞赏,教师往往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毫无合作探究欲望时,让其加入学习小组,或有时学生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状态,探究必须嘎然而止。这样造成了小组讨论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3)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强调学生“学”的作用,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置身事外,只做事后的评论员,以致使教学活动出现了东拉西扯的思维混乱,谈论不切主题,偏离方向,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创新式课堂教学实验以一切为了儿童的健康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重点。努力创设一个有利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改变旧的、单一的数学教学模式和课型结构,形成相应的创新式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创新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最终实现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为目的。

具体要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

(1)、学生扎实掌握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2)、营造轻松愉快数学环境,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

(3)、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4)、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创新学习,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5)、引导学生互评与自评,在评价中体验成功,在小结中巩固与提高

二、课题界定与理论支持

(一)课题界定

1、关键词;

1)小组;一般是4~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成员应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2)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相对于“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这样学习小组主要是以异质小组为主,即由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学习品质等方面不同的成员构成,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突出每个全体的作用,各人承担明确的职责,在主动参与和合作中完成任务,相互信任促进,相互扶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互动,以积极的态度共同参与,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责任,促进所有学生有效沟通,同时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艺术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以求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课题界定 1)研究对象,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这部分学生已具有初步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与讨论意识,适合小组合作的学习的开展。

2)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现行的数学教材及日常生活素材为主要内容,以小组学习的方式为过程,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活动,使学习者在合作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培养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

3)广泛搜集日常生活素材,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以每个学生发展的目标。

(二)理论支持

构建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主体构建的过程,是学习者与外界的信息发生互动的过程,在互动中必然要进行信息的传播。所以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相互合作,并注意信息的多向交流。

动机激发理论认为,激发动机的最有效手段是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促使每个成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尽力作出自己最大努力,积极主动的学习、探讨知识。

儿童有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同的个性心理随着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展开,不断发生碰撞与相容。小学生只有在不断与他人的合作交往中,才能学会树立信心,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怎样完成任务,取得成就,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实现自我,同时也渴望获得别人的注意和欣赏。小组合作学习联系的建立,为小学生创造了与他人交往合作的空间,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1)科学地分析合作学习在当今课堂教学中适用性,在农村小学班级学生数足的情况下如何编排小组,避免形式主义小组合作。

(2)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参与的程度,改变一些教师顽固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愿接受新的教学方式的思想保守观念,积极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新思想、新观念。

(3)深入研究合作学习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形成、学习自尊心的养成的作用,把学生学习与社会、家庭和生活环境结合起来,不把学生学习知识当作学习过程中唯一标准。

(4)深入研究合作学习在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情感态度的转变与价值观的提高的作用,把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敢于表达不同观点结合起来进行教育,不把满足学生写好作业、听教师的话当作评价一个好学生标准。

2、研究内容

(1)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的编排

科学、恰当的排编小组组员,以便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让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能自己尽自己最大努力发挥其极大的作用。(2)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时机对合作学习的影响和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3)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特征

即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小学数学教材中不是所有内容都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必须筛选适合进行合作学习的内容,这样可以避免形式主义。(4)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探讨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人际交往以及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献身品质方面的作用。

(5)研究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高

即怎样教育学生尊重别人意见,倾听与思考别人观点,敢于表达不同观点等方面做法,以养成良好学习品质。篇三:小组合作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合作探究,快乐数学课堂实践的研究” 实验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自主建构和提高学习积极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合作学习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获得了一线教师的普遍认可。尽管如此,在许多农村学校,合作学习还是处于半荒芜状态,亟待开发和利用。纵观我校当前的数学课堂现状,单一式、机械式、封闭式数学教学模式仍占主体地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乐观,数学成绩极不理想。我们认为:数学学习应当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数学奇境的探索与渴望,让学生在奇妙的数学中合作探究,用自己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体验数学的神奇与价值。我们开展“合作探究,快乐数学课堂实践”的研究,旨在让学生把生活与数学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的情趣,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同时,摸索出一条切合我校实情的有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并使之成为一种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快乐天堂,让学生即使有一千个厌学理由都回归课堂。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目标:

(一)理论依据

(1)时代的需要: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交往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其中的两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竞争日趋激烈、以人际交往为载体的信息交往频率显著加快,两者以令人惊讶的紧密联系相伴相随。现代社会的许多工作并不是靠个人的单打独斗就可以取胜,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团队精神在竞争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学会合作与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一样,理应成为新世纪人的基本素质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当今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另外,自主合作学习理论发轫到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如火如荼的推广实践,其间经历百余年,由于它在改变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的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2)新课程的需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对以知识为本位、教师为中心以及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性变革,灵动新课堂。

(3)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态度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流的机会,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方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其他素质的专题发展。

(二)研究目标 1.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找到合作的途径,掌握合作的基本方法,学会与人合作。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探索出新的教学方式。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初步形成合作探究、交流、动手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建立有实效的学习小组。

2.研究建立“合作探究,快乐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3.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4.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5.研究评价对学生发展所起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问卷法、对比法、文献法。整个过程都以实验研究为主,实验教师以常规教学为依据,以个体实践为主,课题实验小组成员为辅,按学期分阶段制定计划,做好记录、总结,讨论撰写体会,总结成果。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完成本实验课题共花两年时间:(从202_年7月起至202_年7月),主要安排如下:

(一)、准备阶段(202_.7-202_.8)1.做好课题立项、开题工作。通过调查分析,确定研究的内容,申报立项,设计研究方案,邀请有关教研人员对课题进行开题论证,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

2.建立实验课题组:确定实验班级、教师,组织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加强课题组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培训。

3.文献研究阶段:通过大量查找文献资料并进行去粗取精的归纳整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设计实验思路和方案。

(二)、实施阶段(从202_年9月起至202_年7月)

1、第一阶段:准备和初步探索阶段(202_年7月至202_年1月)

确定研讨课的研究主题、方向,选定授课班级,集体整合资源备课。按课题方案进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探索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方法。尝试如何种提高学生合作意识的有效方法,不断交流改进,修正实验措施,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

2、第二阶段:课题深入研究阶段(202_年2月至202_年1月)(1)课题负责人和实验指导人员收集资料,进行理论学习。

(2)实验教师撰写有关合作探究快乐数学课堂实践的论文;(3)联系实际,设计实验课例,组织成员集体备课;(4)开展实验教学工作,组织成员听课、评课;(5)调查研究,进行教学情况分析,查漏补缺。(6)定期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举行中期汇报,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撰写课题中期阶段总结报告,并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及课题论文等形式展示阶段性成果。

(三)、总结汇报阶段(202_年2月——202_年6月)1.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性评价。

反思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得与失,在研究中不断回顾、反思、交流、调整,使实验策略趋向科学化、高效化、合理化、人性化。2.举行研讨课与观摩课的有关活动。3.收集整理过程资料,做好结题准备工作;总结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等。

(四)、评估验收阶段:(202_年6月——202_年7月)上交结题报告,迎接专家组的鉴定验收,通过验收。

七、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本实验课题共分三个阶段进行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阶段中主要措施有:

(一)、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在我们(罗桂庄、江赴安)提出本课题之时,为了更好地在两年内完成研究任务,我们组建了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本课题组由罗桂庄、江赴安负责,合作成员有:何建、何满莲、何广成等。他们均为大学专科以上毕业,是教学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深厚的小学数学高级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和顶梁柱。

(二)、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1、组织课题组的成员学习理论《课程改革纲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等。

2、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深化教育科研理论。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恋上你的课》、《为了学习者的学而教》、《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践与研究》、《现代课堂的情绪管理》等。

(三)、把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

课题研究只有落实于课堂,才符合教科研一体化,才能真正贴近教育、贴近学生,研究成果也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大的推广价值。因此,课题组全体教师要把每堂探索课当成研究课,做到“心中有课题,课题有研究”。

(四)、将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利用,实验班实施动态分组教学。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4人,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等主要方面合理搭配,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

(五)、灵活运用,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会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我们认为,好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初中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此,我们将开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最优化教学研究。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小组合作意识明显提高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浓厚了许多,成绩也有所提高。

在第二阶段具体的做法如下:

1、对第一阶段的研究进行总结反思,总结得与失,进一步调整研究的策略。

2.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了真正触及实验课题的实质,尽快探索出并掌握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技巧,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必须认真阅读这6本书:《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践与研究》(匡金龙主编)、《现代课堂的情绪管理》(李志主编)、《有效课堂管理:方法与策略》(袁振国主编)、《合作学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晓玲)、《恋上你的课》(黄波编著)和《为了学习者的学而教》(陈宇卿主编),从心理学、教育学、构建学和行为学等方面去寻求理论支持。

3、“走出去,请进来”在这一年中课题组成员何建参加了在韶关举办的钱守旺数学专家做的专题报告,课题主持人江赴安老师参加了韶关市小学数学“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高效课堂”,每位外出听课学习的老师回校后都要把自己所学的先进教学理念和体会与全体数学组成员进行汇报交流。202_年12月10日,学校邀请了金鸡小学高年级数学组来我校交流,在交流中由金鸡小学邓财荣老师和我校实验课题主持人罗桂庄老师各上了一节示范课,课后双方老师进行了中肯的评课,我校数学组老师一致认为本次活动收获不少。

4、继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如倾听能力、表达能力、讨论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以及小组长的组织能力等。对于暂时落后的学生由教师或小组长给他“开小灶”,让他尽快融入小组合作学习中来。

5、建立有实效的学习小组。科学建立学习小组是成功的关键。我们的做法是:①将学生按异质分组和优势互补的原则,把不同性别、不同能力的4名同学按前后桌位排列,以便随时讨论。②让学生自己推选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担任组长,组织、领导全组的讨论活动。③对全班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的动员和训练,鼓励每个学生都要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特别关注后进生,让每一个人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④培训小组长,提高其组织和领导能力。

6、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想要搞好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评价必不可少。我们采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三种:(1)小组长评价组员。每周一组长从我这领到一张小组评价表,此表可用一星期。上面共分学生完成作业情况、课堂表现、日常行为表现三个栏目,采用计分方式能比较直观地看出学生一周的表现。

(2)成员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3)教师评价。教师除了上课外,还密切关注每个成员,特别是后进生的表现,以便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奖励方式:根据学生一月的具体表现,由教师投票和学生投票综合评出评出“最佳小组长”“最佳组员”、“进步之星”和“课堂之星”若干名,发给自制精美小奖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这项举措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附课堂学习评价表 : 评价项目 评价要素 分得 值 分 教学思想 教 师 的

教 教学能力与策略(1)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2)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0(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能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与课堂生成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整课堂预设,满足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能快速敏捷地捕捉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有用信息,体 现良好的教学导向和教学机智。教学活动设计0 科学得体,组织形式灵活多样,能激发学生的 学习动机,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目标符合课程标准;与学生认知水平和

心理特征相适应,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理清预习内容的要点,准备素材,尤其

是小组长检查中下学生的掌握情况,订正。方 式为:“说”、“写”、“批”、“查”、“看”等。

1、分配学习任务到小组,并提出要求。1 1 出示学习目标 教(2分钟)学 环 节 预习检查(5分钟)分组合作 5 5 1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第九小组结题汇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