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思考
编辑:玄霄绝艳 识别码:12-431290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25 20:03:31 来源:网络

第一篇: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思考

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思考

摘要: 马寅初在经济理论上有不少建树,如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平衡问题和人口问题,都有他的独到见解,有的已被实践反复证明它的正确性。他为维护学术尊严,坚持真理的非凡勇气和高尚品德,将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本文此外还讲述了人口和经济之同的关系及相互制约,以及对现阶段就业压力。并附上了一些解决方法,只有协调人口.经济发展,就业三者之同的关系,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关键词:马寅初 经济发展综合平衡 人口经济增长就业

1.马寅初和他的人口论

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教育家马寅初先生逝世已经32周年了。他在民主革命时期,为救国救民与反动势力进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他在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维护学术尊严,坚持真理的非凡勇气和高尚品德,将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马老先生在经济理论上有不少建树。如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平衡问题和人口问题,都有他的独到见解,的已被实践反复证明它的正确性。但当时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却受到了错误的批判,他被批判为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者”、“中国的马尔萨斯”、“一贯反对党、反对社会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理论战线上经过拨乱反正,对马老的错误批判,已作了平反,特别对马老先生的“新人口论”已逐渐为我国广大干部与群众所传诵和赞扬。

马老关于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理论中,正确地阐明了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基础、工业是主导的思想。马老针对我国人口增加得太快,而资金积累得较慢的现实,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人口太多,本来有限的国民收入,被六亿多人口吃掉一大半,以致影响积累,影晌工业化。因此,中国人口如继续这样无限制发展下去, 就一定要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他竭力主张:“要提高农民分动生产力, 一面要积累资金, 一面要控制人口, ”努力“实行计划生育是控制入口最好最有效的办法。他说:“人多固是一个极大的资源, 但也是一个极大的负担。我的新人口论主张保留它的好处,去掉它的坏处;保存这个大资源,但去掉这个大负担,方法是提高人口的质量,控制人口的数量。”马老这些科学论断和有力措她的建议,由子左倾思潮的干扰,使这些建议没有得到重视和采纳,而且对他进行了错

误的批判,致使我国的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1958年下半年以后,马老被点名批判面对四面八方涌来的文字围剿和政治压力,马老却胸怀坦荡,无所畏惧。马老坚持真理的这一付铮铮铁骨和掷地有声的誓言, 将激励着我们后一代人。

2.我国人口与经济、就业的现状

人口与经济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一个生存问题。

2.1 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制约关系

在社会中,消费者的数量总会超过生产者的数量。人口学将还没进入或已经退出生产领域的那部分人口称为从属年龄人口。中国人口结构现状如下。总人口:l,421,90,000,年龄结构:O—14岁:19.4%(256,600,000),15-59岁:69%(9ll,290,000)60岁或以上:11.6%(153,400,000)其中65岁或以上:8.1%(106360000)。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从属年龄人口比重大,社会负担高,不利于经济发展和国民福利的提高。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有:1)速度快,从成年型结构到老年型结构的转变,西方国家50~100年的时间,而中国仅用了20年时间;2)加速推进,2010年后老年人口的增加速度会越来越快。3)达到水平高,至2050年中国人口年龄将比世界平均水平大6岁,4)是绝对量大,未来半个世纪我国将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总之,寻求新的筹资渠道不断充实社保基金,还要以企业和私人养老金计划、家庭养老和老年人自养等多种养老方式作补充。

2.2我国人口与就业形势

在就业市场主要是由下岗职工、农民工和高校的毕业生这三类群体组成。1)下岗职工数量呈现减少的趋势。由于劳动保障部颁发了关于做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人员有关工作的通知,基本上使国有企业由改制和主辅分离产生的下岗职工得到有效控制。2)农民工状况将得到缓解。虽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趋缓,但农民工的供给不会出现明显的短缺.主要有:第一。各级政府加大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力度。第二,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将被城镇医疗保险覆盖,优化了农民工的就业环境。第三,健全了劳动协调机制,强化劳动合同管理,维护农民工的权益。3)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由于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大幅增加,虽然每年硕士招生数量都有增加,能够使部分大学生推迟就业,但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仍然增长明显.

3和谐就业的对策建议

尽管当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降至6‰,但人口仍要持续增长10多年,人口将要增加2亿以上,2亿多人口对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十分巨大。经济发展在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上应该有所改变,构建人口、经济、就业三方和谐的发展有这样几个方面。1)加强社会培训。使居民都能够有机会参加培训确保不被社会的发展所淘汰。2)发展第三产业,积极疏导服务业就业领域。3)开放劳动力市场。使城市化进程加快,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上途径多管齐下,可望将失业率控制在尽量低的水平。通过大幅度提高失业人员和城镇贫困人口的补助金标准,来确保现有的劳动者福利水平不致显得过低而导致因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

参考文献

[1]周梅妮.张振威.我国劳动人口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分析[J]-商业研究,2009

[2] 胡子诚正确评价马寅初的综合平衡理论[J] 《探索》 1987年03月

[3] 周学馨 人口发展治理视野下的政府人口管理创新[J]-理论月刊2009(6)

[4] 付晨光 对我国人口红利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探讨[J]-甘肃农业2009(7)

第二篇:楼宇经济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

东施古镇楼宇经济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

一、如何破解制约楼宇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一是要注重发展理念的前瞻化。着眼长远,引导楼宇经济长效发展。应该改变对楼宇增量的过度关注,转而注重楼宇发展产生的长效收益。

二是管理与服务的同步化。应该培养楼宇经济专业人才队伍,提高楼宇经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二、楼宇招商方面的经验做法:

一是打“联动牌”,完善镇党委政府对楼宇招商工作的保障机制。

二是打“创新牌”,拓展楼宇招商工作服务的平台。

三是打“招商牌”,强化现有资源的宣传力度。

四是打“服务牌”,完善对楼宇企业的长效服务。

五是打“特色牌”,利用本镇特色,为楼宇招商打基础。

六是打“人才牌”,加强镇招商队伍建设。

三、在服务楼宇经济发展上的对策和建议:

楼宇经济的发展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前期的规划定位,二是后期的执行保证。实践证明,执行比规划更重要。

1.重视规划,改善楼宇经济的发展环境

楼宇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设施、优美的城市环境、浓厚的商业文化、开放的市场体系、发达的现代化服务业等等。所以,促进楼宇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具有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良好的软件配套。

2.加大力度积极引进各类专业人才

楼宇经济发展需要更多更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政府要更重视高层次专业人才尤其是业内专业人才的引进,制订创业的服务方案、政策措施,建立针对企事业单位所需的专业人才资源库,随时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服务;要引进培育政府高层次管理人才,充分发挥政府在推动楼宇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互动机制。

3.明晰楼宇经济扶持对象与政策

政府制定楼宇经济重点发展与鼓励发展的产业导向政策、企业导向政策,明晰楼宇经济产业发展优先顺序和鼓励力度,明晰楼宇经济优先吸引的企业对象类型、规模和鼓励措施,以引导楼宇经济朝规划的目标发展。

四、2016年我镇楼宇经济发展的思路:

第一,统一思想,营造氛围。

要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楼宇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发展楼宇经济作为落实创业创新总战略和新一轮思想解放大行动的具体工作来抓。大胆探索发展楼宇经济的新方法、新措施,借鉴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

第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强有力的领导和明确的职责分工是发展楼宇经济的重要前提。建立楼宇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承担对楼宇经济发展的领导任务。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工作力量。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机构和人员,努力形成工作合力。

第三,加大推介,强化招商。

招商工作是发展楼宇经济的重中之重。一是要加强招商推介。全面掌握楼宇资源状况,根据楼宇特色,采取定向式、个性化招商。二是要拓宽招商渠道。加强与地区外的联系;支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优化对本地企业的服务,使企业“引得进”和“留得住”。

第三篇:关于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

作者:高煦照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8期

[摘要]文章分析了县域经济的含义、特征,发展县域经济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县域经济竞争力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06)08-0098-0

4县域经济是指县级行政区划内的区域经济,是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的综合性经济单元,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关键性层次。我国县域面积约89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93%;县域人口9.3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3.3%。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研究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县域经济的含义和特征

(一)县域经济的含义

县域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和空间范围内统筹安排社会经济资源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以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是我国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备的基本单元。其含义主要包括:1.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这种范围是由县级行政区划所决定的,是县级政府管理范围内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2.县域经济是综合经济。县域经济包括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旅游业、信息业、金融业、餐饮服务业等各个产业部门。3.县域经济是中观经济。县域经济既不属于宏观经济系统,也不属于微观经济系统,而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

(二)县域经济的特征

县域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又不完全等同于区域经济。因此,县域经济首先具有区域经济的一般特征,此外,它还具有自身的基本特征:1.农业性。县域经济虽然包括多种产业部门,但农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农业经济活动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县域的最主要的经济活动,农业人口构成了县域人口的主体。2.综合性。县域经济包括各个产业部门,各种经济成分,包括财政、银行、税务、物价、工商等经济职能部门和各种社会管理机构,具有很强的综合性。3.层次性。县域经济中的县城经济、乡镇经济和村级经济构成了县域经济的三个层次。村级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环节,属于基础层;乡镇经济是处于县城经济和村级经济之间的层次,属于中间层;县城是县域内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是县域经济的中心环节,县城经济因此属于中心层。4.差异性。不同的县域之间在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自然资源、人文资

源、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一定差异。5.不平衡性。县域经济的差异性和国家的政策性因素等,造成了我国县域经济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既有发达的县域经济,又有不发达的县域经济,还有落后的县域经济。并且,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这种不平衡性呈不断加剧的趋势。

二、农业问题——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根本问题

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抓住主要矛盾,首先解决主要问题。就我国大多数县域经济而言,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农业性。所以,发展县域经济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农业问题。刘易斯在考察了印度和埃及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后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弱小的资本主义部门(现代工业部门)与相对强大的传统部门(传统农业部门)并存,形成了社会的二元经济结构。前者资本相对充足,实行竞争,产生利润,工人得到自己的边际产品;后者资本相对稀缺,没有竞争,不产生利润,人们如果要维持生计,必须要消费多于边际产出的产品。在我国,仍存在着十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表现为分布于大中城市的现代工业部门与以农村为载体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广大的县域经济受到人才、资金、市场、信息、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速度缓慢,传统的农业部门占绝对比重。所以,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要提高现代工业部门在县域经济的比重,降低传统农业部门的比重。具体讲,县域经济发展可归结为“三化”,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工业化将改变县域的经济结构,农村城镇化则会使广大农村的落后状况得以改观。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由于我国广大农村人多地少,加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县域内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弄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含义。在这一问题上有一种误解,即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解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移。这种理解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我国不少城市中一些都市村庄的村民,城市近郊的一些失地农民由原来的农业人口转为了非农业人口,但并没有工作可做,结果是由原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城市剩余劳动力,转移前后都属于失业人口,并没有实质性变化。笔者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是由农业产业部门向非农业产业部门的转移,由失业到就业的转移。实现这种转移,有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两种形式。异地转移主要靠劳动输出进行,这种转移方式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开阔视野,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但风险较大,成本较高。就地转移就是离土不离乡,这种转移方式风险较小,成本较低,但农民与外界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更少。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各地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择重点转移方式,或者两者并举。

四、县域经济竞争力问题

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是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途径和手段、基础和动力。只有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才能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一)竞争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

竞争力是指一个行为主体与其他行为主体竞争某些相同资源的能力。县域经济竞争力是指,一个县域经济相对于其他同类区域在大区域中,吸收资源、利用资源和争夺市场的能力。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就是要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竞争中取胜。因此,竞争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要素。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从宏观角度提出了“国际竞争力理论”,这一理论完全适用于我国县域竞争力的研究。因此,县域竞争力包括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大方面。核心竞争力包括县域经济实力、经济管理竞争力和科学技术竞争力三个要素。经济实力是县域的整体经济规模的大小,是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的能力。经济管理和科学技术是对经济实力的直接支持,体现深层次的竞争实力、创新基础和发展动力。基础竞争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包括基础设施竞争力和国民素质竞争力两个要素,反映着县域经济长期持续发展和成长的能力。环境竞争力包括国际化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和金融体系竞争力三个要素,它们是县域内市场、体制、法律、政策环境的反映。上述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三大内容、八个要素构成了县域竞争力的框架体系。

(二)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相对于城市经济而言,县域经济是以传统的农业经济部门为主的,竞争力水平相对更低。在县域经济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县域竞争力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提升县域竞争力一方面要提高县域竞争力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要缩小县域之间竞争力的差距。

1.县域竞争力提升的一般途径。国际两大竞争力研究权威机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和世界经济论坛提出了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十大要素:创建一个稳定且有发展空间的法制环境;构造具有柔性和弹性的经济结构;对基本基础设施和技术基础设施优先投资;促进私人储蓄和国内投资;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同时,培养在国际市场上的扩张力;政府和服务管理要在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透明度上努力创新;保持工资水平、生产率和税收之间的合理关系;减少收入分配不公,扩大中间阶层,确保社会结构稳定优化;加大教育投资,尤其是提高高中等教育水平,包括加强劳动力的终身技能、素质教育以及长期培训;保持经济运行在全球化和本土间的整体协调,维护公民意愿及其所追求的价值体系,促进国民财富创造能力的可持续提高。国内竞争力研究权威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评价与研究中心提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是政府。这些理论指出了我国县域竞争力提升的一般途径。

2.提升县域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在提升县域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上,我国有学者提出了六种基本类型:(1)重点集中战略。重点集中战略是指要将区域的有限战略资源尽可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到县域经济发展的有限几个战略关键点上,尽快在这些方向上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的县

域经济竞争力战略。(2)特色战略。特色战略又称差异化战略,是指通过培育和强化区域的经济特色,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县域经济竞争力战略。(3)定位战略。定位战略也可称为虚拟战略,是指通过在大区域范围中对本区域的功能进行定位,并使这一定位得到大区域公众所强烈认同的县域经济竞争力战略。(4)规模战略。规模战略是指通过各种形式,获取规模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战略。其又分为产业集群规模战略、产业链规模战略和区位品牌规模战略。(5)协同战略。协同战略又称之为整合战略,是指要善于整合资源,努力创造和争取区域内外资源的协同效应,包括内部资源协同效应和内外部资源的协同效应。通过整合,将分散的资源变成集中的资源,闲置的或低效的资源变成活性的和高效的资源,外部资源变成内部资源。(6)乘势战略。乘势战略又可称之为机遇战略,是指要善于乘借大区域中正在发生或将出现的新趋势,抢先切入,实现赶超。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波特指出:竞争优势归根到底来源于企业为客户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竞争优势的两种基本形式是成本领先和标新立异。据此,波特提出了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标新立异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企业竞争优势如此,县域经济竞争优势也如此。

五、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发展县域经济,需要从县情出发,理清发展的基本思路,由于县域经济情况千差万别,发展路径也不会完全相同、总体而言,基本的发展思路可归纳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应着力于解决农业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做到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同时发展第三产业。具体可表述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着力解决传统农业部门改造问题;选择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促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建设村镇经济园区,培育县域经济发展增长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打造县域经济发展主体。

(一)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着力解决传统农业部门改造问题

我国的农业经济,还带着极大的自然经济色彩,这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格格不入的,也极大地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就是农业和市场相联系,即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实现农业经济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因此,应当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县域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落实好有关政策,找准主攻方向,加大扶持力度,做好农业开发工作,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精度和深度,使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得以彻底改造。

(二)选择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促进农村工业化进程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在一定时期,不同产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不同的,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和贡献也是不同的,个别产业的经济发展比其他产业快得多,这少数产业往往会决定某一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因此,应集中有限的人才、物力、财力优先发展这些产业,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必须选择好主导产业。由于我国县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主导产业的选择也是不同的,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一是能够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取得实质上突破的产业;二是符合县域实际情况,能够付诸实施的产业。

(三)建设村镇经济园区,培育县域经济发展增长极

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它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使区域经济的能量大大超出常规的界限,而远播于四面八方。不过,就已有的国内外园区经济实践来看,这种模式是以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科技智力高度密集的大中城市或地区为依托的,并不能照搬到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去。所以,笔者提出了“村镇经济园区”概念,这是在借鉴上述区域经济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县域经济实际,赋予经济园区以全新内涵的一种全新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特点是:经济园区建立在行政区划的最基层单位村、镇;建立经济园区的村镇是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或地理位置优越或具有某种特定资源的村镇;园区经济以民营企业尤其是家族企业为主,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园区所需原材料、劳动力几乎全部由当地农民提供。在具体形式上村镇经济园区包括工业型的经济园区、商业型的经济园区、旅游型的经济园区和综合型的经济园区等。村镇经济园区将成为当地的经济增长核心区,对其周围的农村地区和农业经济活动产生辐射作用,发挥扩展效应,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打造县域经济发展主体

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都一再表明,资本形成不足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和关键所在,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依赖于资本的足够投入。从投资的角度分析,县域经济可能的发展路径可以概括为三种模式:靠公有制资本的投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靠海外资本流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靠民间私人资本投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就第一种模式来讲,我国各级政府财政资金普遍不足,特别是县乡两级,多数还存在着严重的财政赤字,公有制资本远远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对资本的需求。至于第二种模式,外资流入只对沿海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典型意义,不能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普遍模式。所以,前两种模式对我国广大县域经济发展并不具有现实可行性。第三种模式更适合我国县域经济的实际,是现实可行的。首先,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收入显著提高。而“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分配政策,则使财富向少数人相对集中,使其积累了更多的资金,成为私人投资的第一推动力。其次,市场经济的磨炼,使少数人经营能力显著提高,成为私人投资的重要因素。再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为私人投资提供了可靠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事实上,我国国有经济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县属国有经济比重很低,多数县域经济是以非国有制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从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看,县域经济中民营经济成分的多少、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的总体经济实力,全国百强县都是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的县。就民营经济本身讲,其具有内在动力足、经营机制活、市场竞争意识强、对政府依赖性弱等诸多优势。所以,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使其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主体。

(五)加强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合理干预,明确界定和充分发挥政府的功能和作用近几十年来,世界上少数发达国家经济的快速起飞并实现现代化,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和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必要的政府干预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从不发达走向发达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必须加强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合理干预,明确界定和充分发挥政府的功能和作用。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来看,县级政府的职能为:在公共事务方面主要是承担维护法律秩序,进行城市规划、公共安全、社会福利、公共救济、医疗服务、公共教育、卫生监督、防灾救灾、环境保护、文化娱乐等方面的管理。在经济发展方面,主要是编制经济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进行工商和投资管理、促进居民就业以及实施税收与财政预算管理等。县级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并以此为目的干预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一般不直接插手专业领域内的具体经济活动。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县级政府的运行机制和经验,我国县级政府的职能应主要包括:维护社会安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等。政府职能的实现,一定要法治化、制度化,政府本身则要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原来的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由原来的“运动员”向“裁判员”转变。

第四篇:创优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创优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优化经济环境,实际上就是加快发展的竞争”。县委、县政府对此早已形成共识,并于2002年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民心工程”来抓,作为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不断加强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的制度建设,完善组织机构,加强监督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在全县形成了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经济环境格局,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招商引资取得历史性突破,经济稳定高速增长。

但总体上看,我县经济发展环境现状仍不容乐观。笔者走访调查城区数十位民营业主感受到,他们既肯定经济发展环境不断好转,同时对管理机关在行政许可、执收执法中的问题,又存在许多难言之隐,或如痞积胸、如鲠在喉,敢怒而不敢言;或义愤填膺,却只是在私下里议论;或慷慨陈辞,却讲事不讲人,更不愿提供事实证据。

主要表现为六种心态,或称之为六怕:一怕借故找茬。某业主坦言,管理机关专门执收执法,研究法律透彻,随时可以找出一百种理由整治你。因此,以俗语“富不与官斗”、“退一步海阔天空”聊以自慰。二怕推拖压卡。管理机关手握实权,平日里哄着还贴不上,摸了老虎屁股,“公事公办”,很难办事,能快办的也可以慢办,能教育的也可以罚款,能轻罚的也可以重罚。三怕伤和气。民营业主生产经营活动不确定因素多,遇到问题多需求助于管理机关,伤了和气,不好开口,即使求助,往往理而不助、查而不处,能解决的问题也不解决。某业主例举自己少给了某单位乱收费款,后来遇到扯皮闹事,三接四请该单位以忙相推,迟迟不来人解决,最后花出更多的钱才缓和关系。四怕引火烧身。即便是监督部门调查,管理机关的问题发生在身边,甚至自身权益同样受侵害也不愿提供证据。五怕影响精力。时间就是金钱,耽误了时间即耽误挣钱的机会,再搭上税费房租,实在耗不起。某业主诉说:自己换个广告招牌,比审批的多了两个字,如果罚个千儿八百,自己能够承受也就不投诉了。六怕处理不了或不了了之。某业主感慨自己反映某审批单位擅自提高审批门槛、推脱作梗等问题,专门机关也作了调查,可至今没见处理,反受其辱,对自己检举问题后悔不已。

民营业主的心态,从一个侧面暴露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中的问题,暴露出有关管理机关、执法人员、党员干部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服务水平与质量等方面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尚未完全统一。创优经济发展环境,一方面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营业主和群众迫切要求,另一方面少数单位和干部思想认识没能跟上,没有认识到:经济环境越来越明显的成为区域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条件,环境也是生产力。二是全局观念淡薄。一些部门搞部门保护,有钱有利的事抢着干,无钱无利的事躲着走,保护投资者的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对外公开的承诺想着法子不兑现或不完全兑现,工作效率低,对损害全局利益的行为制止不力,听之任之,明抓暗保,甚至背后操纵。三是服务意识差。有些部门只知道上门收钱,而不尽职服务,利用行业特权和优势,披着执法外衣执罚。四是拥权自重,作风恶劣。不给好处不办事,少给好处少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五是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问题查处不力。“好人主义”当头,对问题查处应付了事,不痛不庠,难以起到震摄作用。

针对上述心态和问题,笔者建议:

第一,要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创优经济环境的意识。区域经济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环境的竞争,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和全局意识,坚持创优环境促发展。必须十分明确,没有全县的发展,就没有地方和单位的发展。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执法人员真正认识到抓环境就是抓发展,从而端正服务态度,提升服务水平,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自觉地投身到创优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中去。第二,要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治理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做出表率。只有领导干部的态度端正了,思想认识和工作到位了,治理经济发展环境才能取得

实效。要建立经济发展环境领导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逐级负责。班子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领导力量到位。各级领导既要统揽全局,抓好总体部署,又要抓好具体措施的落实,处理好创优经济发展环境与本职工作的关系,大力宏扬“四通”精神,以变通为手段,疏通、沟通为过程,快通为结果,按照“结果符合程序,过程注重效率”的要求,推动创优经济发展环境的措施落到实处。第三,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创优经济发展环境,关键在人。执法队伍、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是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在治理经济发展环境的过程中,应始终把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把管理融入服务之中,把提高素质贯穿到业务工作的全过程,把创优环境同机关的作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认真整顿部分工作人员思想散漫、作风不正、行为不廉、效率不高等影响发展环境的行为。抓班子,带队伍,树正气,强素质,使各级干部和执法人员的素质有一个明显提高,树立公正、廉洁、务实、高效的行政执法机关形象。

第四,要突出解决实际问题。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归根到底看整改,最终成效在整改。要联系本地本单位在服务经济、服务大局、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中存在的差距,联系贯彻党委政府决策决议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联系个人思想、工作和作风实际,找准应当加强和改进的方面,特别是要结合具体事例,从思想上找根源,从工作上找差距,研究制定改进措施。能马上改的一定要马上改,能尽快解决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以实际行动表明态度;一时解决不了的,要说明情况,采取措施,尽快解决,给群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第五,要强化监督检查,用硬措施来改善软环境。强化监督是促进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之一。行政执法部门要按照建设法制政府的要求,健全制度,广开渠道,自觉接受行政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约束规范执法行为,防止权力滥用。要加强对各级各部门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督促检查,尤其对重点部门要重点督查,对工作不扎实,走过场的,责令其进行补课,直到符合要求为止。要切实发挥纪律监督机关整饬政纪职能作用,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必须给予相应的处理,对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严格责任追究,不管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和谁的职责范围内,谁出了问题,谁领导不力、工作不落实,坚决查处,决不姑息迁就。

第五篇: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区域性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当前,我县正在掀起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开始步入扩张、裂变、规模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环境建设已成为影响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日,县督考办组织力量,对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环境问题进行了调研。<?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我县农村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硬环境建设亟需加强。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强电力、通信、道路、小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随着农村矿业的兴起和农业特色产业的壮大,水、电等资源供应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我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企业生产经营干扰因素亟需排除。一是来自行政执法部门的干扰。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化环境的政策和措施,并要求各部门按照县有关要求为企业和外商提供优质服务,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但个别行政执法部门自身利益、个人利益至上,不顾大局,我行我素,“吃、拿、卡、要、报”现象仍时有发生,企业有苦难言。二是来自企业周围村民的干扰。企业周围部分群众思想保守,缺乏大局观念、发展观念、法制观念。在企业征山、占地过程中漫天要价,百般刁难;在修路、架电过程中以种种不正当理由,人为设置障碍;个别村痞村霸无事生非,敲诈勒索,蛊惑群众,制造事端。三是来自行业不正当竞争的干扰。我县食用菌、杏仁露、活性炭、铁选等行业,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竞相压价、以大欺小、以熟欺生等现象。同时有少部分业户只顾眼前利益,以次充好,作弊搀假,致使品牌受损,影响行业发展。

(三)乡镇政府的区域经济发展观念亟需更新。部分乡镇过多地强调客观理由,认为无资源、无项目,不能积极主动挖掘发展潜力,创造发展优势,致使区域经济发展缓慢。同样没有现实“资源优势”的榆树林子镇、台头山乡,却能立足乡情,主动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强服务,建市场,搞外联,使蔬菜产业成为富民立乡的主导产业。这说明部分乡镇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还是主观努力不够,发展观念不新不活。

(四)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亟需维护。今年以来,我县农村连续发生多批进京、赴省、到市集体访和单户访。大量的信访案件分散了各级领导抓发展的精力,也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加强农村环境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硬件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农村矿业的发展暴露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使企业开工缓慢,不能如期投产达效。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其适度超前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转变干群思想观念,在人文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人文环境是形成整体环境的基石和根本,软环境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要对干部群众持之以恒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重点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和强化四种意识。一是开放意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靠项目、靠开放,要教育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靠山吃山”的资源发展观,强化“零资源经济”的发展观,树立大开放意识。二是大局意识。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增强全局意识,转变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至上的错误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三是法制意识。加大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力度,提高群众

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思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