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司员工守则
员工守则
第一条本公司员工均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准时上下班,对所担负的工作争取时效,不拖延不积压。
(二)服从上级指挥,如有不同意见,应婉转相告或以书面陈述,一经经理或老板决定,应立即遵照执行。
(三)尽忠职守,保守业务上的秘密。
(四)爱护本公司财物,不浪费,不化公为私。
(五)遵守公司一切规章及工作守则。
(六)保持公司信誉,不作任何有损公司信誉的行为。
(七)注意本身品德修养,切戒不良嗜好。
(八)不私自经营与公司业务有关的商业或兼任公司以外的职业。
(九)待人接物要态度谦和,以争取同仁及顾客的合作。
(十)严谨操守,不得收受与公司业务有关人士或行号的馈赠、贿赂或向其挪借款项。
第二条本公司员工因过失或故意致公司遭受损害时,应负赔偿责任。
第三条员工每是工作11小时,每个月有规定的四天假期(老板安排,看生意情况而定)
第四条管理部门之每日上、下班时间,可依季节之变化事先制定,公告实行。业务部门每日工作时间,应视业务需要,制定为一班制,或多班轮值制。如采用昼夜轮班制,所有班次,必须1星期调整1次。
第五条上、下班应亲自签到或打卡,不得委托他人代签或代打,如有代签或代打情况发生,双方均以旷工论处。
第六条员工应严格按要求出勤。
第七条本公司每日工作时间订为11小时,如因工作需要延长工作时间至13时,所延长时数为加班。除前项规定外,因天灾事变,季节关系,依照政策有关规定,仍可延长工作时间,但每日总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4小时,其加班费依照公司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条每日下班后及例假日,员工应服从安排值日值宿舍卫生。
第九条员工请假,应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病假──因病须治疗或休养者可请病假,可以未请事假及特别休假抵充逾期仍未痊愈的天数,即予停薪留职。
(二)事假──因私事待理者,可请事假,每年累计不得超过14天,可以特别休假抵充。
(三)丧假──祖父母、父母或配偶丧亡者,可请丧假8天;外祖父母或配偶之承重祖父母、父母或子女丧亡者,可请丧假
(四)产假──女性从业人员分娩,可请产假90天(假期中之星期例假均并入计算)。
第十条请假逾期,除病假依照前条第一款规定办理外,其余均以旷工论处。但因患重病非短期内所能治愈,经医师证明属实者,可视其病况与在公司资历及服务成绩,报请经理特准延长其病假,最多3个月。事假逾期系因特别或意外事故经提出有力证件者,可请经理特准延长其事假,最多15天,逾期再按前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旷工1天扣发三日薪水,不足1天照每天11小时比例以小时为单位扣发。
第二篇:守诺
中华美德颂征文(初中组)
守 诺
平都中学2015级4班
秦庆
春节中,热闹非凡,红红的灯笼光仿佛把整个空间溢满似的,显得格外的温暖。红彤彤的亮光下,一个中年人格外显眼。
他的手上提着大大小小的包裹,满头大汗,老远就能听见他疲惫不堪的“嘿哟”声。他吃力地走在路上,不时叮嘱旁边的小女儿要紧紧跟上。可这小女孩总是很不安份,一会这儿看看,一会那儿瞧瞧,害得他不仅要顾及手中的包裹,还要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关照她„„走着走着,禁不住花花绿绿诱惑的小女孩瞬间跑掉,待他找回孩子时,一个淡蓝色的小包裹偷偷“溜走”了。正在他焦急万分时,一个小男孩走到了包裹堆旁,小心翼翼放下抱在胸前的蓝色包裹,好像很神圣似的。“叔叔,这是不是你的东西呀!”小男孩问道。他放下手中的东西,抬起头看了看,先是一愣,包裹怎么会在小孩手里?他想道:大街上,车水马龙,人人都为春节的琐事奔忙着,要是这个小男孩拿着包裹走了的话„„心中一惊,好热呀!“叔叔,是不是你的呀?”他比先前看起多了几分可爱,“对呀!这是我的,谢谢你呀,小朋友!”他和蔼地说道。可他刚要伸手去拿包裹时,那小男孩竟把包裹放到了背后。他两眉一皱,脸顿时拉长了,心想:糟了,一定是遇到了无赖。他一动不动地盯着小男孩,随时准备抢回来。小男孩开口了:“你要怎么证明这是你的呢?”他长舒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下来。他说道:“里面有我给女儿买的一条粉色裤
第三篇:守底线
守底线、去杠杆,打赢防风险攻坚战(下)
徐奇渊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
三、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阐述
好,上面我们介绍了关于我们中国目前经济发展过程当中金融市场取得的主要成绩是什么,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以及我们所面临的重大风险是什么,我们要防范的对象是哪些,我们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下面我们再回到十九大报告当中还有我们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当中,结合这些报告我们来看一看一些关于防范重大风险的提法。
(一)十九大报告中有两处直接提到
首先在十九大报告当中有两处是直接涉及到,直接就提到了防范重大风险的提法,那我们来看。
在十九大报告当中第一处提到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内容就是在第四部分提到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部分当中讲到,我们未来的中国发展有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是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那我们看到,在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到的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开始,这是第一个阶段的起点,那目前我们是在2018年,在2018年这样一个基础上,我们要做三大攻坚战,其中要做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攻坚战,那这个攻坚战可见它不是一个终点,不是一个工作的结束,这个防范系统性风险这个攻坚战的胜利,它是给我们2020年的,在我们两个阶段安排的第一个阶段一个起点做一个准备工作,做一个奠基的工作。
所以防范系统性风险,它的提出是在两个阶段的大战略这个背景下提出来,是为我们第一阶段,2020年这个起点作一个战略的奠基,是一个奠基石的准备。所以,这是我们在十九大报告当中看到的关于防范系统性重大风险的一个提法。
在十九大报告当中我们看到,具体这样提到,“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的认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所以我们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这个攻坚战之首,它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两个阶段的大战略背景下提出来的。这是第一点。
那么十九大报告第五部分中提到,“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个就是我们讲的守底线。在这一段讲话当中,“双支柱调控框架”的表述,第一次被写入党的报告当中,而且和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一起,三个措施一起作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解决方案来出现的。所以在十九大报告当中,我们看到,这是第二部分,它同时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就是我们怎么样来守住这个底线,怎么样来防范化解系统性的重大风险,那这个具体的措施就是要建立健全双支柱的宏观调控框架,同时深化利率汇率市场改革,强化金融市场的监管。
那这个双支柱的宏观调控框架有必要简单说明一下,这个双支柱指的一部分就是我们的货币政策,另外一部分就是我们的宏观审慎监管,这个在我们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有具体的讲到。
传统意义上货币政策我们的执行单位是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主要关注通货膨胀率,而如果货币政策目标太多的话,难以兼顾其他的目标,所以货币政策主要关注的变量是通货膨胀。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引入另外一些新的政策框架,就是宏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监管的功能就是主要关注金融资产价格泡沫,所以这样两个支柱合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双支柱的宏观调控框架。那这是我们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来的。好,这是刚才我们介绍了十九大报告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论述,有两处,第一处就是在两个阶段发展的大战略这个背景下提出来的。所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它是为2020年我们进入第一个阶段的起点提供一个准备,作为一个奠基;然后第二点十九大报告强调了我们以三点措施来应对防范化解系统性重大风险,那么分别是强化监管、深化利率汇率体系的改革以及第三点更重要的是我们建立健全双支柱的宏观调控体系。这个双支柱宏观调控体系就是由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共同组成的这样一个政策框架。
(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专门论述
然后在2017年我们还要回顾一下在2017年十九大报告之前,还有一次很重要的会议,是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对下面这一点,防范系统性风险,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我们金融工作当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这样一个阐述。怎么样把它变成一个永恒的主题呢?我们具体要采取哪些措施呢?在2017年的7月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主席讲了以下三点。第一点,“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那这里讲的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更加强调的是一个事前的概念,就是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要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的风险”,这里更加强调的是防范化解,是一个事前的概念。那么“要着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所以这里强调的都是事前的概念,早识别,早预警,早发展,早处置。要防范,要设立金融安全的防线。
所以这里就联系到我们前面讲的一个概念灰犀牛,灰犀牛风险是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但是又非常容易产生重大风险的这样一种机制,所以对于灰犀牛风险来说,我们是有可能早识别、早发现,而且我们也有必要来早识别、早预警。所以这个第一点强调了我们实际上真正防范的风险主要的就指的是灰犀牛风险,所以我们要事前采取措施。
第二点和第三点分别指出了我们防范化解风险的一个重要方向。第二点讲的内容是“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的工作,国有企业以及整个企业部门加杠杆,在中国金融市场已经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那第二点习主席就指出来我们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过程当中,尤其要注意企业部门加杠杆的风险,而在企业部门加杠杆的风险当中,特别要关注我们国有企业加杠杆的问题,过度负债的问题。
那第三点在习主席的讲话中提到,“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防范金融市场风险,不仅仅着眼于金融市场本身,而且还要看到实体经济,包括实体经济中的行为主体(比如说国有企业,地方政府等等),这也是我们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所以在考虑研究金融工作布局的时候,也要关注实体经济。那么这个第三点强调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关注。
那这个当中,2017年7月份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当中,有一些提法都是首次提出来的,比如说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的增量,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要终身问责,倒查责任,这个以前是没有提过的。
好,刚才我们讲的在2017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主席强调我们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从三个点来着眼,第一个就是要早识别,早预期,早预警,早处置,从事前的角度来对灰犀牛风险,我们有一个应急的准备;第二点和第三点分别强调我们要突出重视企业的杠杆的问题,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国有企业的杠杆问题以及另外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
(三)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具体部署 我们再来看2018年刚刚结束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关于我们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2018年的具体工作落实安排,看看2018年我们今年需要做哪些事情。首先,我们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讲到,“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这个跟我们十九大报告以及去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述都是一致的,然后“要围绕完成攻坚任务”,这个下面就会讲到攻坚任务是什么,“明确各方责任,强化政策保障,把各项工作做实做好,然后推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取得明显进展”。当前我国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要标本兼治,有效消除风险隐患,那具体来说,有三项工作是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来要做的。
第一个工作是“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活动,加快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和企业兼并重组,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内控”。所以第一点讲的内容是我们的金融市场发展要打击违法的,要促成建设合法的,强调法制化和市场化的一个运营,打击违法行为。
第二点讲的是“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健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的监管,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那所以第二点强调的是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在我们两会刚刚结束的这个时候,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政府机构,尤其是金融监管部门重新的一个体系的塑造,包括银监会、保监会的合并,还有新的一些人事任命,这些新的变化,都会进一步增强我们在监管部门层面的一个协调,进一步完善我们监管体系和金融市场活动的一个匹配。
就像前面我们提到的,过去的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金融市场的主体,银行、证券、保险这些不分家,实际上处于一个混业经营的状态,而监管者又彼此割裂,处于一个分业监管的状态,以一个分业的监管来应对一个混业经营的体系,很容易使金融市场的秩序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我们看到在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二点当中强调监管的协调,强调完善监管这样一个问题,尤其是健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的监管,因为这些领域相对来说是过去监管的一个盲点,监管有一些过松这样的问题。
然后第三块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还提到,“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这里可以看到,这是今年金融工作,尤其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今年的一个具体的一个落脚点,就是对地方政府债务的一个管理。具体的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各类违法违规举债、担保等行为。地方的省级政府对本辖区债务负总责,省级以下地方政府各负其责,积极稳妥处置存量债务”。
这里就是把我们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落实到省级和地方各级政府,然后“健全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同时今年安排地方专项债券1.3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500亿。优先支持在建项目平稳建设,合理扩大专项债券的使用范围”。在过去的几年当中,从2015年开始我们中国修改了预算法,这个预算法跟1995年的预算法相比,有了一些重要的突破,就是允许地方政府可以出现赤字,而且可以发债。但是这个规模是相对比较小的,进行了一些试点。到2015年之后,刚才我们讲到,地方政府债务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期限结构不匹配,就是资产端的收益流回来速度很慢,但是银行贷款的期限又很短,是3到5年,所以这个期限结构不匹配,这个问题怎么处理呢?
所以我们后来在2015年之后,看到了财政部推出了地方政府债务的置换这样一个重要的工作,这个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就是由财政部代表地方政府去发债,这个债发完以后,置换原来地方政府的银行贷款,地方政府在债券市场上,他所发行的债券期限是可以比较长的,可以10年、20年。那这样地方政府就通过债务的置换,把银行贷款换成了债券,那债券融资,这个债券融资的期限结构就和我们基础设施的现金流的回流期限是比较匹配的,所以期限结构的风险就大大的缓解了。
同时因为地方政府发债的融资成本比较低,比银行贷款的利率要低的多,所以也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还本付息的一个压力。这是之前我们看到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这个规模已经达到了10几万亿,那么在地方政府债务存量上一个置换,这个工作已经开展了几年,到了一定阶段,现在我们看到,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又提到,今年安排地方专项债券,在去年也安排了8500亿,今年是13500亿,这个专项地方政府的专项债权,就是一个增量上的,我们也开出了一个门。
那这个地方政府的专项债权,它是有特定的使用范围,必须是达到一定的标准的地方政府,以及达到一定标准的这个地方建设的项目,可以使用这样的专项债权。那这个专项债权也是在我们的增量上,地方政府的增量上,开了一道门,允许地方政府来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更重要的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所以这个是我们后面还会结合其他的一些具体措施来讲。
总体我们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强调,我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政策工具也比较多,完全能够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一个底线。
2017年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当中,中国的经济增长,经济形势各方面的一些指标大大超出此前各界的预期,不光是从一些景气指标来也好,或者从企业的利润、资产负债表看也好,很多方面都超出市场预期,所以我国经济基本面总体是好的。这样的一个宏观比较健康,稳定的宏观经济的基本面,为我们应前面说的这样一些系统性的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就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宏观经济背景。
好,下面我们总结一下,在十九大报告当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处于三大攻坚战之首,这是我们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一个地位,在我们全党,还有政府,所有工作当中的一个最重要,最突出的地位。第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包括它在内的三大攻坚战,是在我们两个发展阶段的大战略背景下提出来的,也就是其中第一个阶段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样一个基础,一个起点。2020年是一个第一阶段的起点,所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内的三大攻坚战,是为这个起点做好一个准备,做好一个铺垫,所以它本身不是一个终结,不是一个最终的目标,而是为我们两大发展阶段的大战略做好一个准备,前期的准备。这是一个从更长远的工作安排上来看。
第三点在十九大报告以及之前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都提到了防范重大风险,然后在我们的刚刚结束的两会工作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又再次提到了。但是这一次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到的是2018年的这方面具体工作的安排,我们刚才讲了有三点,在这个三点当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地方政府债务方面的问题。
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问题的具体展开
下面我们开始介绍最后一部分内容,就是我们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我们讲的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一个具体展开,我们会介绍刚才我们所提出的几个问题。每个风险点我们具体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在十九大报告以及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我们都提出一些阐释,具体应该怎么样来应对这些风险点?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是我们的银行不良贷款的问题。银行不良贷款的问题,这里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是它的贷款贷给了谁?能不能还得上?银行贷款无非是贷给了比如说居民部门、企业部门或者是政府,如果这三个部门,他们能够还得起钱,那银行不良率就不是问题,所以我们银行不良贷款的问题,其实可以分解到刚才说的其他部门的问题当中,所以银行不良贷款问题,我们就不再专门介绍。
我们先来专门来看以下这样三个部分,就是企业的杠杆率问题,政府的债务问题,以及房地产风险,房地产风险背后实际上也隐含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居民部门的杠杆率问题。
(一)应对企业部门杠杆率问题 好,首先我们来看企业的债务问题。
我们企业债务刚才已经提到,企业的杠杆率在2016年的时候,总体债务规模突破了100万亿,而且企业的债务占GDP比例,这个比例也达到了156.1%,2016年。2017年这个比例进一步上升到156.3%,而且这个比例在全世界都处于相当高,甚至是最高的国家之列。所以企业部门的债务问题,这个问题是比较大的。
在这个问题当中,我们要看一看,如果要去杠杆,要降杠杆的话,到底是去谁的杠杆,企业债务问题到底是哪些企业债务的问题,因为中国的企业非常多,我们只看中国的工业企业,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这个数据库,就有35万家企业,是不是这35万家企业都需要去杠杆呢?不是这样。
我们也看一组数据,从1998年到2013年15年当中,35万家企业的总体资产负债率,从1998年的时候是65%到2013年降到了51%,下降了14个百分点。可见,我们3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总体资产负债率,呈现出这15年当中,呈现出一个逐步下降的过程,这样的趋势,并不是所有的企业杠杆率都在上升。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提去杠杆,企业债务这么高,这样的问题呢?这并不是所有企业的问题,因为在35万家规模以上企业当中,我们知道通常讲的,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融资贵这些问题,这个背景下,中小企业的融资,实际上并不过度了,而是融资不足,它面临着过强的融资约束。所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并不存在一个过度负债,要去杠杆的问题。那么是哪些企业需要去杠杆呢? 有一项研究,这个研究是发表在2015年经济研究期刊上的一篇论文,这个论文就是研究了35万家工业企业的数据以后得到的结论。在这个当中我们看到,35万家企业的负债,这个规模是很大,但是其中我们如果只看500家,这500家规模最大的企业,通常是国有企业或者是上市公司,这500家企业的负债,占到35万家企业的比例,占20%这个比例。所以说这500家企业,他们的负债水平相当于平均而言,7万家企业,就是35万家20%,应该是7万家企业,这500家的企业它的债务规模就相当于平均的7万家企业的债务规模,所以这个债务集中度是非常高的。那另外如果再缩小范围,我们看当中最大的50家企业,这50家企业的负债就达到10万亿,如果看最大的一家企业它的负债已经突破了1万亿。
所以我们看到,所谓的去杠杆,所谓的企业债务问题,并不是所有企业的问题,而是特别突出的应该是国有企业,包括上市大规模企业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十九大报告当中,以及在2017年7月份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当中看到,习近平主席指出来,讲到这个问题,我们要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当中,特别要强调的是企业去杠杆,而企业去杠杆最重要的,最突出的就是国有企业怎么样去杠杆。
国有企业怎么样才能做到去杠杆?怎么样才能化解这方面的风险?我们看到,在十九大报告当中,包括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都提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问题。我们看看这个原文的表述,其中在2017年7月份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当中,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推动经济去杠杆,坚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的工作”,这个涉及大我们的国有企业改革,怎么样改?往什么方向改?
然后在十九大报告当中,相关表述是“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那这一段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表述,实际上提到的国有企业只有一次,而提到的和国有资产有三次,国有资本提到两次,国有经济提到一次,这总共是七次。那么可见,当中只有一次明确提到国有企业,另外六次讲的都是国有经济、国有资本、国有资产这样一些概念。
所以我们看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更加重视管理资产,资本,包括经济这样一个概念,而不是国有企业本身,那这个管资本更重要。那管资本的目的是什么呢?要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对于国家的资产来说是保值、增值;那么提高投资回报率,同时对于银行来说,是贷款的可回收,贷款的不良率减少;那对于企业的效益来说,是效益的提高。
同时从这个十九大相关的表述当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方向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混合私有制这个概念,在这个背景下,民营、私营,包括外资和国有之间,这不是一个你死我活、你进我退的这种关系。它可以是一个共赢的关系,那混合所有制当中,民营资本可以参股,其他的社会资本可以参股,所以混合所有制当中可以做到国进民进,同时前进共赢,双赢的这样一种状态。所以在这个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过程中,可以优化资源配制,搞活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能够提高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的投资回报率,这样就能够减少僵尸企业,提高国有资本的回报率的同时,能够使得国有企业的杠杆问题得到一个比较好的解决。
这个是关于通过国有企业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这个角度来看怎么样去杠杆的问题。
(二)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然后第二个重大风险是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1.财权和事权的匹配问题
刚才我们前面讲到,地方政府债务这个当十九大报告当中,有相关的表述就是“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那为什么要这么提呢?因为我们在现实当中,确实看到一些问题,这个问题存在于我们的中央地方两级财政之间,这样的一个矛盾,这个矛盾就是十九大报告当中也讲到的财权事权的匹配问题。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呢,从财政收入的角度来看,地方和中央获得50%对50的这样一个分配。但是对于财政开支角度来说,地方政府要负担70%的财政开支,所以用50%的收入来覆盖70%的财政开支,地方政府肯定是入不敷出,那入不敷出怎么办呢?就需要搞赤字,而在1995年的预算法当中又规定,地方政府不得搞斥资,不得发债,所以这个规定一直到2015年的预算法才修改。
那么这样一个制度约束的背景下,必然产生什么,就是地方融资平台这样的一个我们说创新也好,或者是变相的一个地方举债的机制也好,在这个背景下,影子银行各种难以监管的金融市场的盲点就产生了。所以这个背后一个比较根源的问题是我们的中央地方两级财政的财权事权不匹配的问题,那这个问题是导致后面我们看到地方政府债务过度负债,地方政府债务出现隐现一些风险点这样的问题,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所以从这个原因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推进中央地方两级财政的一个事权财权的匹配这样的改革方向。那今年我们看到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以及两会的机构改革当中,都有一些相关的信息,比如说国税、地税的相关改革,还有其他一些税种的改革,税率的调整,都是这方面相关的一些内容。2.负债端和资产端比较
然后第二点,我们来看地方政府债务,确实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如果从单个地方政府来看,局部地区中西部局部的省份,局部的一些城市,这个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已经非常高,有的个别的地市县债务除以GDP的比例已经大大超过100%。所以在去年我们看到,发改委严控对PPP项目进行清理,而且对地方新上地铁的项目实行了更为严格的一些审批条件等等。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需要对地方政府债务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这个理性的认识是什么呢?就是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到了什么样的迫切的程度?这个背后发生非犀牛风险的可能性有多大?这里我再给一个分析。
2013年的时候,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李阳老师为首的课题组所编制的一个国家资产负债表,在这个资产负债表当中,我们刚才讲的比例跟现在的比例有一些差异。刚才讲的比例是地方债务除以GDP的比例,那么我们如果来看,地方政府债务同时地方政府也有资产,地方政府不光借钱,同时它还有资产,这个跟国外的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不太一样,因为中国的我们的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拥有大量的资产,这些有形资产同时也是具有现金流收益的资产。比如说高速公路我们的铁公机,铁路,机场,包括一些其他的国有企业资产等等,我们的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是有资产的,这些资产跟它的负债在做一个对比,我们就会发现,实际情况这个指标会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健康一些。那么具体指标是2013年的时候,中央政府的负债是10万亿,同时资产端是25万亿,那么资产负债率只有40%,资产是负债的2.5倍。如果看地方政府,我们知道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比较严峻,地方政府在2013年的时候,总债务规模是30万亿,但是地方政府的资产有100万亿,那么资产负债率只有30%,比中央政府还略低一些。所以地方政府债务,我们如果单独看这个规模是很大,但是背后资产负债表对应的这个资产端是很大的,这个地方政府还是很有钱的。所以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如果它是一个风险点的话,那这个风险点和美国的次贷危机有所不同。
美国的次贷危急,是把钱借给了没有收入、没有就业,一些社会最底层的这些还不起钱的无业游民。那么这些钱借了以后,拿来买房子,拿来消费,它并没有产生收益,他去消费掉。而中国的这些钱,地方政府借了这些钱以后,建的是铁路、公路、机场这些有形的资产,这些有形资产它可能存在一些建设当中的效率的问题,或者是流动性刚才说的期限结构匹配的问题,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个有形资产还是一个资产,它还是可以有一定的变现的价值。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地方政府的资产端是远远大于它的负债端,大出3倍。所以总体上我们看,中国的中央和地方两级负债这个债务的存量上并不是一个大的问题。关键问题是什么呢?不是存量,而是流量。就是地方政府债务在过去多年当中,一直以较快的速度飞速的猛增,那这个膨胀的速度非常之快,所以令人担忧。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对于地方政府债务,更多的担忧是来自于增量,而不是存量,存量问题不是太大。
从增量来看,我们要对地方政府债务做一些规范,这个约束。所以2015年的时候新的预算法对地方融资平台进行了一个“堵”的措施,禁止地方融资平台这样的做法;同时在堵后门的一个背景下,我们开了前门,开前门就是2015年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可以搞赤字,可以搞发债,同时又开始大规模的给地方政府债务提供债务的置换,用地方政府的债权融资,来替换原来的银行贷款。然后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来搞专项债券,以及今年刚刚结束的两会当中,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专项债券的做法,专门给地方政府的专项债权,今年增加到了1.35万亿,比去年增加了5000亿,那这些专项债券都是地方政府增量上的债务投资,增量上的支出来使用的。这些增量的地方专项债权,都需要符合严格的规定,才能够得到,才能够使用,这方面就会比较多的,比较严格的一些规定。
所以刚才讲的我们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它的一个体制上的原因是因为中央地方两级财政的矛盾这个问题。我们从建立长效机制来看,需要从中央两级地方财权事权的匹配这个角度来进行梳理,这样才能够真正从中长期角度解决我们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然后我们又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它本质上这个性质有多严重呢?那在我们发现在存量上,从资产负债表这个角度来看,这个存量实际上还不算太高,是比较可控的,处于可控的范围内,主要问题在于增量,所以我们目前短期的一些措施,大家会看到,像专项债券、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这些短期措施主要是关注地方政府债务的存量或者是流量上的一些管理,但是真正从长效机制来看,我们需要看到更多的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事权财权的匹配,这方面的一些改革措施。目前这方面的改革已经开始启动了,就是我们前面也讲到,本届两会政府工报告以及机构改革当中的一些亮点。
(三)应对房地产市场的风险
下面我们看最后一个重大风险,就是我们的房地产市场风险。1.充分理解房地产市场风险
房地产市场风险一直以来被各界所关注,房价高,房价是不是负担得起,包括高房价带来的租金上涨,对劳动者来说使生活成本开支增加;对于企业来说,也会表现为厂房的租金成本上升,劳动力的工资上涨,这样一些问题;那么房价上升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经济竞争力,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冲击。所以房地产市场的风险,不仅仅是一个对金融市场稳定带来问题,而且同时会对我们实体经济的中长期的经济发展潜力带来一个负面的影响。
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我们首先来看一个问题,房地产它本身是一种具有商品属性的,是一个有实际使用价值的一个商品,同时它又具有金融资产的属性,它是可以交易的,可以增值的,所以同时具有这样两个性质。一方面有的人买它,是因为刚需,有的人买它是因为要做价值投资。为什么大量的资本引入到房地产市场?我们先反思这样一个问题。
首先因为我们中国的资本账户是存在有限管理的,资金不能随意的,自由的流出、流入,所以我们国内的资金只能主要的在国内进行投资,而国内的投资方向又有一定的限制和约束,因为很多的投资标的并不是那么理想。
比如说股票市场波动这么大,还偶尔来个股灾,割完一茬韭菜大家都不敢去了,所以股票市场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方向,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去操作的。那么存款这边,存款利率又偏低,长期以来,这个存款利率都跑不赢房价,那如果投资到其他的比较高的、比较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工具上,老百姓也不太懂,有一定的门槛,所以房地产市场就成为一个必然的投资方向,大量的资金涌入了房地产。而且从历史的记忆来看,很少有人因为房地产市场投资而亏损的,一般的记忆都是挣钱的,所以房地产商品作为一个金融资产,它让大家认为,它具有保值、增值的一个特点。这是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的一个背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呢?在十九大报告当中,习主席提出来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简称“房住不炒”。“房住不炒”对应的我们需要采取以下的措施。
第一个措施就是我们对应的住房体制的改革。这个住房体制改革,包括从上游的供地制度,政府的供地机制,因为土地的供应是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然后住房体制改革,还有对应的税收政策的改革,包括房地产税,或者有人提高的空置税,这些税收政策一些改革,也需要配合。
我们在这次两会上,大家看到我们政府提出来房产税的一个讨论,这个房产税的设立的原则是稳妥推进,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对这三点给我们看到,房产税它的房地产税征收的一个大致的方向。但是目前今年房地产税还没有放到我们的立法计划当中,这个立法计划还在充分的讨论当中。而且当中我们看到,它是一个稳妥推进的过程,强调稳妥。同时是充分授权,这个授权给谁授权呢?给地方政府授权,所以很可能是因城施策,每个城市有具体不同的一些房地产税的具体方案。同时要让住房回归商品的实质,我们还需要在宏观总量上把控好货币的水龙头,就是货币政策要适度,要中性的货币政策,如果是通胀的话,每一个通货膨胀的周期当中我们看到,资产价格上涨,首当其冲的就是房价,所以严格控制好我们的货币总量的水龙头,这是一个大的宏观背景。2.居民部门杠杆率
第三个问题,就是我们在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当中看到,在这个风险的背后,隐隐约约的潜在的隐含着一个居民部门的杠杆率问题。前面我们讲了企业部门的杠杆率,政府部分的杠杆率,那中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有没有问题呢?
在过去过年以来,我们一致认为中国的居民部门负债率,债务负担是比较健康的,在全世界来说也是比较健康的。2012年的时候,中国的居民买房的全部房款当中,只有20%是贷款,这个比例是比较低的;但是到了2016年,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了58%,将近六成,那这个58%什么概念呢?就是全部买房的房款当中,有58%是银行贷款,这个比例已经接近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急爆发之前,美国居民购房的这个房款借款的比例。所以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数据,当然2016年58%的购房款是贷款,这个比例只是一个边际的贷款比例,从存量上来看,这个比例还是比较低的。我们看另外一个数据,就是我们居民部门的负债除以GDP的比例,在多年以前,这个比例大概只有20%多,但是这个比例之后迅速上升,到2017年末的时候,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51%,就是居民债务占GDP的比例,这个比例已经翻了一倍,在过去的几年当中。
那这个比例上升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会上升?上升的原因就是因为前面讲的,居民部门为了买房,而房价在上涨,现有的资金不够,就得需要银行贷款,所以居民部门的存量贷款占比不断提高。
这个提高的结果一方面透支了我们居民的购买力,对未来的居民消费能力形成了一定的限制,比如说一个碰到一个出租车司机,他开车的,他说不敢花钱了,为什么呢?因为买房要供房子,所以居民部门杠杆率的提高,影响了我们居民的消费、开支这部分的潜力。
另外一方面,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提高,潜在的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产生了影响。这个稳定性就是这个比例已经上升的这么快了,而且在这个比例当中,我们有一些还没有看到的,比如说通过民间借贷,通过互联网金融借贷,还有一些年轻的人群,90后,年轻的人群他的边际消费倾向非常高,他的贷款杠杆率可能更高,这是结构性的一些问题。
所以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也成为了一个问题,这个是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背后隐含着的一个居民杠杆的问题。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有一个统筹的、系统的改革来推进,这个改革推进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前面我们讲的,为什么大量资本涌入到房地产市场?因为实体经济的投资机会太少了,投资回报率太低了,大量的重复建设产量过剩导致回报率太低,所以大量的钱涌入到了房地产市场,包括居民的投资,也是这样。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到十九大报告当中以及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了“供给侧改革2.0”,供给侧改革的一个升级。过去我们供给侧改革主要是“三去一降一补”,这样一些主要是做减法的内容,要去什么,降什么,这样减法,但是我们在十九大报告当中看到,对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阐述,更多的是一个做加法,做增量改革的一些内容。这些目标不管是涉及到哪个行业,哪个主体,新的供给侧改革的扩大的范围,而且它的提法最终目标是要提高投资回报率,提高实体经济的活力。大家可以想像,如果实体经济的活力更高,投资回报率更高,那么更多的资金自然的就从房地产市场流出来,脱虚向实回到我们的实体经济。
具体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到供给侧改革这个内容有以下的一些扩展,其中提到了三类产业和两个主体,从行业来看,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这三种行业定位,以及两个主体,“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这样两个部分,“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所以三个行业是传统行业、先进制造业以及发展现代服务业;两个主体是我们的企业家和劳动者大军。
目前我们的先面讲的“三去一降一补”更多的是供给侧改革做减法的一些提法,而在十九大报告当中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做增量改革,做加法的一些供给侧改革提法,所以我们是要提高供给的质量,来匹配我们过去的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供给和需要的关系更加匹配以后,实体经济的运转更加的顺畅,实体经济的任督二脉打通以后,投资回报率更高,那必然会吸引更多的资金,脱虚向实,从金融市场,从房地产市场流向到实体经济,实现我们资源的更加优化配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会看到,房地产市场可能实现一种良性的稳定,就是房价相对稳定,而居民部门的收入逐渐的以更快的速度在增加,从而使这个房价收入比降下来,这是我们最后能够看到比较理想的一种化解房地产泡沫的一个机制。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四篇:守校合同
2013年板场小学暑假守校合同
为了保证学校暑假期间财产安全、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根据上级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经过甲、乙双方协商,特订如下守校合同:
甲方:板场小学
乙方:张相丕
一、乙方责任
1.守校时间2013年7月9日——8月28日
2、乙方坚守岗位,每天24小时不得离校。
3、乙方应关好大门,上好锁,对进出学校的外来人员进行登记、盘查。
4、乙方每天巡视校园,发现失盗现象,要保护好现场,及时向校长报告情况。
5、守校期间不得在校聚众赌博,干违法乱纪的事,否则,承担由此造成的一起后果。
6甲方或上级领导来校检查安全工作时,如发现乙方不在学校,则要扣除乙方当天的守校费,并罚款20元。
7、乙方失职而造成的学校财产损失,概由乙方负责,并追究乙方责任。
二、甲方责任
1、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守校条件,如用水、用电等。
2、乙方尽职尽责,甲方付给乙方守校费1500元,大写壹仟伍佰元整。
3、接到乙方报告,甲方应组织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并及时报告上级。
4、甲方应定时或不定时抽查乙方的守校情况,并做好登记。此伙同一式二份。
甲方:板场小学
乙方:
2013年7月8日
第五篇:遵纪守1
遵纪守法,从我做起
一国不可无法,家不可无规,校不可无纪,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遵纪守法,是源自心田的甘泉,停滞流动,会让我们的良知黯然失色,泪泪涌出,却使我们满溢一身文明。
在学校,我们要好好学习,尊敬师长;人人爱护校园环境,讲节俭、不吃零食,在校园内不乱抛纸屑瓜果壳;值日生要按时清扫校园内的每一个卫生死角,营造出美丽整洁的校园环境;爱惜学校的一草一木,一门一窗,爱护学校要像爱护家一样;上下学时,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去做,不在社区追逐打闹,不打扰他人休息,不做损坏他人利益的事情。
我们要学会一些交通安全常识。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翻公路两边的护栏,不在路上玩耍,不挪动、损坏交通安全标志,不在公路上滑旱冰等。
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远离网吧,要在家长的引导下、督促下健康文明上网,不能自己进网吧玩游戏,更不能因上网影响学习和正常生活。
国不可无法,家不可无规,校不可无纪,我们是小公民,是祖国的未来,随时随地都要遵纪守法。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学习法律、懂得法律、运用法律。法律将伴随我们一生,让我们受益匪浅,只要我们学法、守法、遵法、用法。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杜思琪
实验二小四(7)班
指导老师:彭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