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期待已久的变革》读后感
编辑:梦里花落 识别码:12-647606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21 02:08:51 来源:网络

第一篇:《期待已久的变革》读后感

《期待已久的变革》读后感

看过《期待已久的变革----广西壮族自治区有效教育改革与实践纪实》这篇文章后,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意识到自己以往的教学中,无论是课堂的整体把握还是对学生的课堂互动,都太欠缺了。在这篇文章里,孟照彬教授在报告会中所提到的一些教学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孟照彬教授提到“有一种联动结构(互动、主动、能动),谁要使学习者进入一流水平的培养状态,谁就要使学习者的联动进入常规状况。”从中我知道,中西方的教育教学各有特点和优势,需要取长补短,而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盲目崇洋。因为东方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因此孩子基础扎实,系统性牢固,但忽略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使孩子过于循规守旧,不能自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使孩子基本成为一个“模子”的一群人;而西方的教育虽不过于注重陈述性知识的教授,而是重程序性知识的探究,更多让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探究的过程,不重结果更重教学过程,尤其尊重孩子的个性培养,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培养的需求,尊重孩子的感受,真正“以人为本”,孩子的个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培养和张扬,因此科技型、创新型人才居多。而可以让东西方教育教学优势融为一体,分别使其扬长避短的教学趋势则是大家向往和追求的,也是尖端教育研究者需要思考的科研课题。

孟教授还就MS课型方式,即要素组合方式谈了自己看法,所谓“聪”,即“听、看、讲、想、做”的有机活动的结合:“看”的效果是20%,“讲听”的效果是30%,“讲听看”的效果是50%,“讲听看想”的效果是70%,“讲听看想做”的效果是90%,其中“想、做”很关键,即做中要思考,思考时要静下来,“动静”的转换时间为7——13分钟。

从课型的基本元素,我知道不少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原因就是没有让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即学生参与度低,也许只是表面的参与,只是浅层次的参与,而并非全力投入,全身心的投入。因此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想方设法让学习成为孩子自己的事情,成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另外,教师不能仅仅追求课堂表面的热热闹闹,而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认真思考时的“静心”,即真正的“静中有动”。

孟教授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的优势是注重知识性,欧美教育的优势是注重个性和创造性,如果能把二者进行整合,那就可以上出世界水平的课,有效教育就是基于这样的思想研究出来的。在他研究的较为成熟的六种课型中,最常用的是要素组合方式和平台互动方式两种。根据这两种课型,他认为,教师能否交出主动权,是传统课型和新课型的分水岭,只有交得出主动权,才可能形成互动—主动—能动的局面。基于这样的理念,孟教授认为,评课有多种方法,但传统的评课方法由于要面面俱到,虽然评课者和被评者都很累,却往往评不到点子上。孟教授讲解了有效教育的项目性评价和经典性评价两种方法。前一种评价是从知识点或关键点的强化次数、流程、梯度,以及听看讲想做和动静七个要素换着用的水平、主体互动的水平几方面进行评价,后一种评价是以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互动、主动、能动六个指标进行点评,这两种评价方法,简洁明了,便于操作,让人耳目一新。

这么多年来,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处理师与生、生与生、教材与学生的相互关系等问题 一直困惑着我,孟教授所总结和创造的方法论,恰恰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让我深受启发,从中受益匪浅。

第二篇:《期待已久的教学变革》学习体会

读《期待已久的变革》有感

读了《期待已久的变革》,了解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特别是玉州区的有效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历程及取得的成果,我感触颇深。

“有效教育”强调“读、听、看、讨论”等要素在课堂中的有机结合,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结合学科约成手势语的有效使用,创设有效教育课堂,真正将新课改中的“自主、合作、探究”落实到了实处。

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思考,我们也都在尽力的争取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要求,但却往往收不到很好的效果,问题出在哪里呢?结合文中的做法,我总结了如下几点:

一、对于学科约成手势语的运用。

文中孟照彬教授提到了学科约成手势语的运用,在有效性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比如,用食指和拇指组成“√”代表正确,用两根食指组成“×”,回答对错一目了然,有节奏的三击掌间接控制了课堂的动静转换。

其实从我刚从教时,就在自己的日常课堂教学中使用了类似文中的学科约成手势语,如击掌开始小组讨论,再击掌小组讨论结束,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期望相对减轻师生双方的负担。但是结果却让我失望,我的科学课堂并没有像孟教授的课堂那样发挥出手势语应用的优势,导致最后,我的手势语仅仅成为课堂上的一种形式,并没有发挥它真正的作用。期间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会这样?现在我似乎找到了原因,学生的不配合并不是因为方法不好,而是学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会合作,缺乏学习方式的系统训练,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别是小学科学这样相对探究未知的课程,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品质进行培养的过程。

二、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

文中孟教授执教的《乌云》一文中充分有效的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去探讨、交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新课程改革中倡导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等。这点我们所有的教师都了解,也都在自己的课堂中运用了这种教学手段。但是,就我了解,大多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看似热闹,但其实在课堂中发挥的作用却是少之又少,为什么呢?

分析原因可能有这样几点:

1、农村家庭现状。因为科学课是一门探究未知的课程,因此,科学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大多需要小组成员课前通过网络、书刊等途径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进行交流、探讨,从而取精去糟,来实现课堂的有效性。但我们是农村学校,我曾做过调查,一个40多人的班级中有电脑并能上网的家庭不足10人,这10多人中还有很多家长不允许孩子上网,即使是为了学习,更别提有多少家长会给孩子购买课外书。这些客观因素造成我们的小组合作探究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

2、学生主体的特点。因为科学课堂的开放性,加之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造成很多孩子并不能全心投入到小组学习中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布置小组合作学习时,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做到具体、有效,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我认为这是一个师生长期磨合培养训练的过程。

3、教师理解上的偏差。现在的课堂,很多老师喜欢运用时髦的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只为课堂看上去热闹,追求表面上的素质教育,包括有时我自己的课堂也会出现这种状况,好在现在我了解了有必要讨论的问题才去讨论,而不是单纯追求形式上的热闹。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脱离了内容的形式就变得华而不实了。这种浪费时间的形式上的热闹,就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课堂师生角色的互换。

玉州区包括很多文中提到的改革做得比较好的地区,教师的课堂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放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授式教学,而是追求学生课堂上真正意义的自主探究,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玩中学。

反思我自己的课堂,虽然成天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句话挂在嘴边,但是我却很少能做到,老是担心在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里学生无法学到更多的知识。现在想想,在科学教学中,我应该充分利用这有限的四十分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让教学效益最大化,但这四十分钟不能完全属于我,更不能完全由我包办,搞满堂灌。教师不应是信息的传递者、讲授者或呈现者,而应成为挖掘资源的向导,寻求真知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所以课堂上教师应该把大部分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去探索属于他们的未知世界,这样他们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到的知识也会更多,掌握的也更牢固,这样的教学才会更有效。

我们区针对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得成绩。在这里结合我自己的学习,也谈一些自己的感受。

一、备课时把握好学生的学习心理。备课时,应该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具体说,如创设情境时,我们要想,怎样的情境学生才能感兴趣?设计问题时,我们要想,怎样的问题才对学生富有挑战性?设计语言时,我们要想,怎样的表达才能使学生觉得直观有趣等等。另外,还要考虑学生的情绪波动,就像“文似看山不喜平”,学生情绪也可以时松时紧,如果课堂中能带领学生达到一个高潮,那肯定是一节非常精彩的课了。比如在课堂活动中可以采用竞赛、小组讨论、放松活动等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集中学习注意力,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二、设计对学生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新课的导入要力求新颖,好的课堂导入,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起到“一石击破水中天”的效果。有了活跃的课堂气氛,有了学生的充分参与,何愁实现不了有效教学。导入方法有很多,比如诗词导入法,歌曲导入、漫画或图片导入、故事导入、谜语导入、谚语导入、设疑导入等等。

三、课堂检测的选择力求精炼。课堂检测题应力求紧扣重难点,以生动灵活的形式出现,难度适中,让绝大多数甚至全部学生都能顺利完成。设计的练习中各个题目要有相应的梯度和明确的目的性,一些拓展题还可以使学生增加对课外知识的积累,使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更加的丰富、完善。通过有效的拓展、练习,实现高效的课堂。

有效教学说起来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做起来却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希望乘着这股期待已久的改革之风,我们的科学课堂能够变得实实在在,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高效。

泊于中学小学部

科学组

连玮 2012.03.06

第三篇:变革中国读后感

读《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中国自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是是什么力量推动改变,主导改变,而这样的经济发展又是怎么样起步的呢,中央领导人的一系列破土改革是怎么样引导经济从一个封闭的、计划的社会迈向市场化的呢?尽管知道大部分的过程是曲折,不为大部分人所知,而直到我阅读了《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才对这30多年的惊天巨变有了些许感慨与体会。《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是新制度经济学鼻祖、产权理论的创始人、102岁的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科斯讲述的一个有着中国特色的独特故事。在过去30年里,中国从一个市场和企业精神被禁锢而贫困潦倒的国度,成功地转型为一个市场开放、私企盛行的全球经济重镇。改革伊始,中国领导人痛定思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坚守社会主义立场的同时,官方和民间改革并举,共同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向世人揭示这一切的来龙去脉。展现给了中国走向现代市场经济的曲折险途和波澜历程。作者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参考国内外众多文献,根据多年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跟踪观察和对市场经济的长期理论思考,直笔而书,成就中国改革一家之言。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改革过程中的“双轨结构”。

所谓“双规结构”是中国经济成功离不开自下而上的“边缘革命”。这一点与我们看到了历史书本里面没有说到的。在这本书里一共提到了4次“边缘革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个体户、乡镇企业和经济特区。这些确定“产权”的活动,其实苗头都出现在1978年之前,而且各地都已经偷偷摸着石头过河了。偷偷试行的原因太多了,同时也取得许多发展,并且这些偷偷摸着石头过河的举动最终也得到了肯定,为改革开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就停留于表层,因为尽管有许多的成形的活动,如果忽视了自上而下的政府作用,恐怕也无法切实理解中国改革的真实过程。这本书中的历史经验考察也表明,改革并不是一个上层突然施加就能成功的活动,而是有一定的延续性,毕竟中国地域辽阔,存在着太多的无知。而接下来的试点推广,渐进改革,是中国人耳熟能详。可是将地方实践慢慢推广,也并非易事。

要知道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不是一触而就的。于是这就更好理解了陈邓两大思想派别的思想争执给了改革一个缓冲时期,正是这样的缓冲时期正真给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埋下了基础。可以说,在中国那个时代的“双规结构”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铺平了道路,但是同时不可否认上级领导人的认真斟酌。一面是人民群众的渴望摆脱贫穷,一面是中国必需坚持发展,于是就在这样的特定的历史时代,中国领导人迈出了许多重大意义而踏实的步子。

接下来是对“地方竞争”的分析得到的体会。

对“地方竞争”进行分析,或许有助于理解科斯和王宁想说的中式资本主义的“双轨结构”,尽管作者们并没有刻意强调这一点。“地方竞争”这一概念经张五常的传播而广为人知,大意是说地方政府就好比是税收承包公司,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交了中央的之后所得的更多份额可以留给地方,这就促成了地方追求经济增长的激励。所以各地都有追求经济增长的积极性,而一份好看的GDP或也有助于地方行政长官的升迁。尽管很难说经济绩效决定了所有官员的升迁,因为这还同样取决于中国传统中深嵌的人际关系网络以及共产党长期累积的但并不透明的干部培养制度,但地方经济差的官员被提升的机会将大大减少。这样一来,不同地方之间就展开了竞争,从整体上来看,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这在改革初期实际上起到的重大作用不仅仅只是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多地为当时未知的社会提供了更多地机会。这个竞争在我们今天开来视乎是一个开始,因为在缺乏市场的时代里,大概绝大部分人还不能意识到竞争的重要性。最后,也是收获最大的一点,思想决定一切。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的堡垒经历了一系列的创新与改革。从固守在毛泽东思想下的绝对社会主义体系,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体系以及之后的“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这些思想的变革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了许多变革。不可否认,在毛泽东经济时代下,共产党人的内心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但是精神上却十分满足,无一不信奉马克思主义。于是借助了苏联的发展模式,自己搞起了经济发展,但是我们现在的眼光看待当时,这种借鉴其实只是片面的马克思主义理解。然而片面的马克思主义的观念并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更加致命的是严重地侵蚀着社会反思自己错误的过程,于是社会的基本问题不能被发现,经济不能高速发展的现实没有被发现,甚至连最初坚持的实事求是都忘记了。这样的格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才被打破。

在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开始后,改革序幕自此拉开。但是要知道,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洗礼,在被如此僵固思想统治下的共产党员,要怎样去面对自己过去崇拜了那么就的思想竟然是错误的呢?这个时候邓小平指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化解疑惑,为正真大刀破斧的改革铺平了道路。曲折的道路却并没有因为这样理念而变得平坦。党内以及社会的舆论还在进行着,改革的阻力重重,到处有人被抓,到处有人被质疑,在这个阶段“走资”还是存在,“走资”还是在被打倒。但是毋庸置疑这个时候的中国只要給一丝的希望,就会为着生活而无比努力的奋斗着。而我们的伟大领导人却在这样的时刻始终站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坚持对外发展的原则,逐渐以一种纠正、一种缓和的呼声不断的将一项又一项改革推进,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然而在现在看来,处于改革开放发展瓶颈的中国,决策者也必须意识到之所以目前的决策质量低下,与思想市场发育不足、竞争不充分有很大的关系。而思想市场之所以匮乏,又恰是因为对思想进行了严格管制所致。经济增长依赖资本、禀赋要素例如土地等、还有劳动力。而在资本和要素投入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下,附着在劳动力身上的人力资本拓展,却能够带动经济的新增长。尤其是其中企业家精神的发挥,更是熊彼特器重的“创新”的源泉。创新要被激发出来,要形成持续不断的创新,源头必须有活水,而思想恰是这源头活水。尽管GDP高速发展着,经济没有因为全球的金融危机受到多大的影响,但是经济被后的危机以及我们的产业转型问题等等问题。我们的思想应该创新,我们的改革还得继续。

时代在发展,我们都在憧憬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憧憬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底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第四篇:变革中国读后感

变革中国读后感

科斯与王宁所著的变革中国一书,浅显宏观地阐述了三十余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之路。

中国经济到底是怎么发展成现在这个模样的?在这本书中,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经济发展有两个推动力量,其一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改革开放,其二是边缘力量。即使连邓公也承认,乡镇企业的发展,我们没想到。

中国农村的经济,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悄悄变革。早在小岗村实现联产承包之前的几年,全国各地均已经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只不过,小岗村最出名罢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就等于承认人民公社的失败,承认集体主义的失败。只要我们承认人性是自私的,我们就不得不看到,产权明晰才是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而随后在八十年代涌

现出的乡镇企业,则大大出乎管理者的意料。关于姓社姓资的争议,让这些乡镇企业的所有者,往往不得不戴上“红帽子”,假装自己是集体企业,以获得政治上的认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后续问题,导致一批事实上的出资者在争议中血本无归,甚至锒铛入狱。

城市改革比农村改革则要复杂得多。国企改革造成了两极分化:一批国企,利用垄断地位开始牟取暴利,形成后来的利益集团。比如,电信、金融、电力、烟草、名酒……这些国企沿续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统:专卖。早在接近两千年前,汉代著名经济学家桑弘羊先生就提出了这个观点并付诸实施。武帝穷兵黩武,国家财政吃紧。怎么办?桑老师指出,可以搞一搞盐铁专卖。于是乎,中国最早的一批垄断型 国企就此出现了。盐铁关乎百姓生活,在当时都是必须品。对此课以重税,可以达到一种目的:既要拔羊的毛,又可以控制在羊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是一种最不痛的

课税方式——或者说这是间接税而不像土地税那样是直接加重农民负担的,因为直接向农民征收税赋容易引发农民反抗危及帝国安全。桑老师这一招的阴险程度有多深有多招人恨,看看他的下场就知道了。武帝崩而弘羊刑,他因为经济改革丢掉了性命。桑老师的牺牲,并没有换取后来人的警醒。他天才的制度设计,被后人广泛应用。比如今天,你无论到哪家电信公司办业务,总会得到一大堆格式合同,明知是火坑你也得跳,因为你没有民营公司可选。加油就到两桶油,油贵油贱定价权必不在你,你也没有议价权,因为你没有其他选择——民营加油站也得从两桶油进货。你上哪家银行存钱,人家也不会给你高利息——因为有银行业协会管着呐,你不存放家里?一分钱利息没有,还容易让老鼠咬喽。电价从来没涨过是好事吧?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当年修三峡电站时,许给人民的是——每度电8分钱呐。茅台牛吧,2000块一瓶子,成本不过40

块,溢价2000%!凭啥?把私人的酒锅子国有化,真好意思。拔羊毛,还要用最不痛的方式。高,实在是高。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有什么样的羊群,就有什么样的头羊,也就有什么样的狼群。

国企改革的另一面,则是大批职工下岗。此前,国企的探索经历了几个阶段:放权让利,承包经营,股份制改造……国有资产的流失非常惊人。如科斯所言,国企管理者将盗卖国有资产视为天然的权利,而普通职工对此无力阻止。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纸上目标。事实上,太多的国企改革是以牺牲职工利益为代价完成的。工农业、城乡间的剪刀差(农民粮食不能自主定价),是农民向市民和城市输送利益,农民因此成为社会塔基,成为社会保障最薄弱的一环,成为社会最弱势的群体。国企改革,下岗职工的斑斑血泪,又岂是罄南山之竹可以书写的吗?

没有一次经济改革是可以脱离政治而独立存在的。改革开放,引进了先进和技术、人才、管理、思想。伟大的农民有样学样,干几年工人就可以自己出来当老板,民营经济就是这样活泼泼地发展起来的。当今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赖以骄傲的,是一个数字。如果剖析数字背后,我们可能就乐观不起来了。如果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经济的弱点昭然若揭。当19世纪的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20世纪的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超级大国时,他们不仅发明了大量新产品,还创立了新的行业。他们的经济实力来自于创新与生产力两方面的遥遥领先。

1851年,伦敦,水晶宫,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英国产品以其力量、耐用性、质量,在几乎所有领域都领先,无论是钢铁、机械还是纺织品。20世纪则见证了美国巨人的崛起,洛克菲勒,卡内基,福特,通用汽车,通用电气,波音,IBM,可口可乐,宝洁,以及近年

来的惠普、苹果、英特尔、摩托罗拉和微软,并且这个名单一直在增长。当日本在60年代末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他们拥有索尼,富士,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佳能,东芝,松下,胜利和夏普这样的知名企业。韩国经济总量达到中国的六分之一(只有4800万人),也拥有三星,LG,现代,起亚和大宇这样的全球知名企业。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即使最具知名度的中国企业,例如联想、华为,青岛啤酒,海尔和吉利,在西方都不是家喻户晓的品牌。中国在《财富》500强中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是: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国家电网、工行、中国移动、中国人寿保险、中行、建行、中国南方电网和中国电信。这些企业,集中在能源与服务行业,受政策保护,没有开放全球竞争。中国的生产型企业在全球具备竞争力,但大部分企业仅仅依靠低廉的生产成本打价格战,在创新与提高质量方面,苦苦挣扎。由于创新乏力和缺

乏独一无二的产品,许多中国企业依赖订单化生产——从海外市场接受订单、贴上外国商标后销售。因此,我们的生产被称为“没有产品的生产”。

改革开放解放了中国企业,使他们获得了自由,坦然直面国际市场竞争。同样在改革年代,中国的大学与自由和竞争却渐行渐远。中国的大学和整个教育体系依旧在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在这里,中国市场化改革最严重的缺陷暴露无遗。只有在这里,我们才能找到中国经济问题的症结。2009年,钱学森临终前提出了一个清醒异常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事实上,教育改革并没有带来思想的自由市场。中国的教授实行计件报酬,收入由职称和发表论文决定,变成了“发文机器”。而将学术动机与物质利益合二为一,是扼杀科学工作者创造力与原创性的有力工具。如果你知道无处不在的政府干预,就不难理解中国大学的平庸表现。在任何现代社会,最宝贵的财富都

是那些拥有着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人。缺乏自由的思想市场直接导致了科技创新乏力,这早已成为中国制造行业致命的软肋。

第五篇:变革中国读后感

国道——变革中国读后感

科斯与王宁所著的变革中国一书,浅显宏观地阐述了三十余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之路。

中国经济到底是怎么发展成现在这个模样的?在这本书中,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经济发展有两个推动力量,其一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改革开放,其二是边缘力量。即使连邓公也承认,乡镇企业的发展,我们没想到。

中国农村的经济,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悄悄变革。早在小岗村实现联产承包之前的几年,全国各地均已经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只不过,小岗村最出名罢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就等于承认人民公社的失败,承认集体主义的失败。只要我们承认人性是自私的,我们就不得不看到,产权明晰才是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而随后在八十年代涌现出的乡镇企业,则大大出乎管理者的意料。关于姓社姓资的争议,让这些乡镇企业的所有者,往往不得不戴上“红帽子”,假装自己是集体企业,以获得政治上的认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后续问题,导致一批事实上的出资者在争议中血本无归,甚至锒铛入狱。

城市改革比农村改革则要复杂得多。国企改革造成了两极分化:一批国企,利用垄断地位开始牟取暴利,形成后来的利益集团。比如,电信、金融、电力、烟草、名酒……这些国企沿续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统:专卖。早在接近两千年前,汉代著名经济学家桑弘羊先生就提出了这个观点并付诸实施。武帝穷兵黩武,国家财政吃紧。怎么办?桑老师指出,可以搞一搞盐铁专卖。于是乎,中国最早的一批垄断型 国企就此出现了。盐铁关乎百姓生活,在当时都是必须品。对此课以重税,可以达到一种目的:既要拔羊的毛,又可以控制在羊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是一种最不痛的课税方式——或者说这是间接税而不像土地税那样是直接加重农民负担的,因为直接向农民征收税赋容易引发农民反抗危及帝国安全。桑老师这一招的阴险程度有多深有多招人恨,看看他的下场就知道了。武帝崩而弘羊刑,他因为经济改革丢掉了性命。桑老师的牺牲,并没有换取后来人的警醒。他天才的制度设计,被后人广泛应用。比如今天,你无论到哪家电信公司办业务,总会得到一大堆格式合同,明知是火坑你也得跳,因为你没有民营公司可选。加油就到两桶油,油贵油贱定价权必不在你,你也没有议价权,因为你没有其他选择——民营加油站也得从两桶油进货。你上哪家银行存钱,人家也不会给你高利息——因为有银行业协会管着呐,你不存放家里?一分钱利息没有,还容易让老鼠咬喽。电价从来没涨过是好事吧?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当年修三峡电站时,许给人民的是——每度电8分钱呐。茅台牛吧,2000块一瓶子,成本不过40块,溢价2000%!凭啥?把私人的酒锅子国有化,真好意思。拔羊毛,还要用最不痛的方式。高,实在是高。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有什么样的羊群,就有什么样的头羊,也就有什么样的狼群。

国企改革的另一面,则是大批职工下岗。此前,国企的探索经历了几个阶段:放权让利,承包经营,股份制改造……国有资产的流失非常惊人。如科斯所言,国企管理者将盗卖国有资产视为天然的权利,而普通职工对此无力阻止。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纸上目标。事实上,太多的国企改革是以牺牲职工利益为代价完成的。工农业、城乡间的剪刀差(农民粮食不能自主定价),是农民向市民和城市输送利益,农民因此成为社会塔基,成为社会保障最薄弱的一环,成为社会最弱势的群体。国企改革,下岗职工的斑斑血泪,又岂是罄南山之竹可以书写的吗?

没有一次经济改革是可以脱离政治而独立存在的。改革开放,引进了先进和技术、人才、管理、思想。伟大的农民有样学样,干几年工人就可以自己出来当老板,民营经济就是这样活泼泼地发展起来的。当今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赖以骄傲的,是一个数字。如果剖析数字背后,我们可能就乐观不起来了。如果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经济的弱点昭然若揭。当19世纪的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20世纪的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超级大国时,他们不仅发明了大量新产品,还创立了新的行业。他们的经济实力来自于创新与生产力两方面的遥遥领先。

1851年,伦敦,水晶宫,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英国产品以其力量、耐用性、质量,在几乎所有领域都领先,无论是钢铁、机械还是纺织品。20世纪则见证了美国巨人的崛起,洛克菲勒,卡内基,福特,通用汽车,通用电气,波音,IBM,可口可乐,宝洁,以及近年来的惠普、苹果、英特尔、摩托罗拉和微软,并且这个名单一直在增长。当日本在60年代末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他们拥有索尼,富士,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佳能,东芝,松下,胜利和夏普这样的知名企业。韩国经济总量达到中国的六分之一(只有4800万人),也拥有三星,LG,现代,起亚和大宇这样的全球知名企业。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即使最具知名度的中国企业,例如联想、华为,青岛啤酒,海尔和吉利,在西方都不是家喻户晓的品牌。中国在《财富》500强中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是: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国家电网、工行、中国移动、中国人寿保险、中行、建行、中国南方电网和中国电信。这些企业,集中在能源与服务行业,受政策保护,没有开放全球竞争。中国的生产型企业在全球具备竞争力,但大部分企业仅仅依靠低廉的生产成本打价格战,在创新与提高质量方面,苦苦挣扎。由于创新乏力和缺乏独一无二的产品,许多中国企业依赖订单化生产——从海外市场接受订单、贴上外国商标后销售。因此,我们的生产被称为“没有产品的生产”。

改革开放解放了中国企业,使他们获得了自由,坦然直面国际市场竞争。同样在改革年代,中国的大学与自由和竞争却渐行渐远。中国的大学和整个教育体系依旧在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在这里,中国市场化改革最严重的缺陷暴露无遗。只有在这里,我们才能找到中国经济问题的症结。2009年,钱学森临终前提出了一个清醒异常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事实上,教育改革并没有带来思想的自由市场。中国的教授实行计件报酬,收入由职称和发表论文决定,变成了“发文机器”。而将学术动机与物质利益合二为一,是扼杀科学工作者创造力与原创性的有力工具。如果你知道无处不在的政府干预,就不难理解中国大学的平庸表现。在任何现代社会,最宝贵的财富都是那些拥有着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人。缺乏自由的思想市场直接导致了科技创新乏力,这早已成为中国制造行业致命的软肋。

《期待已久的变革》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