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福建产业(集群)及产地分布(综合)
编辑:天地有情 识别码:12-535632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21 02:02:30 来源:网络

第一篇:福建产业(集群)及产地分布(综合)

福建三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业、石化工业、机械工业福建产业集群分布表

从总体上看,福建产业集群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截至2006年,全省已初步形成近60个大小产业集群,总产值3800亿元左右,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2%;其中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的有10个,产值规模2200多亿元;工业总产值在30至100亿元之间的有13个,产值规模960多亿元(详见下表)。这为福建实施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我们能看到或感受到,在培育发展产业集群过程中,不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上,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福建产业集群分布表

序号 集群名称(工业产值)1 福州显示器产业集群(459)

福厦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产业集群3(308)厦门海沧石化产业集群(197)7 泉州鞋业产业集群(190)9 长乐纺织产业集群(149)11 泉州箱包产业集群(130)

序号 集群名称(工业产值)2 泉州纺织服装产业集群(400)4 闽南石材加工产业集群(258)

厦漳闽台合作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6(191)厦漳数字视听产品产业集群(150)10 福州食品加工产业集群(138)12 福州塑胶产业集群(118)湄洲湾石化产业集群(117)14 厦门移动通信产业集群(103)15 三明钢铁产业集群(101)

100亿元以上集群小计(3009)晋江南安建陶产业集群(95)2 福州服装产业集群(94)3 莆田鞋业产业集群(83)4 厦门电控设备产业集群(74)5 闽西水泥产业集群(74)6 厦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63)7 厦门半导体照明产业集群(60)8 德化日用工艺陶瓷产业集群(59)9 福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58)10 闽东电机电器产业集群(58)11 南平竹木制品产业集群(51)

50~100亿元集群小计(769)龙岩运输及环保等专用设备产业集1 群(48)福州船舶产业集群(16)5 厦船舶产业集群(15)福州输变电设备产业集群(44)9 厦漳搬运机械产业集群(42)11 漳州小家电产业集群(42)南安五金水暖件产业集群(40)厦门工程机械产业集群(46)4 福安船舶产业集群(14)6 莆田食品产业集群(45)8 晋江东石伞业集群(43)泉州休闲食品产业集群(42)12 三明林产加工产业集群(41)14 泉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38)漳州钢铁产业集群(38)16 厦门纺织服装产业集群(38)17 莆田电子信息产业集群(34)18 安溪乌龙茶产业集群(30)莆田化工医药产业集群(30)

30~50亿元集群小计(686)厦门钨制品深加工产业集群(28)2 丰泽树脂工艺品产业集群(27)3 仙游木雕产业集群(26)4 安溪竹藤铁工艺品产业集群(26)5 南平电线电缆产业集群(21)6 三明机械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20)7 漳州家具产业集群(19)8 莆田服装纺织产业集群(18)9 南平纺织服装产业集群(16)10 闽东石材产业集群(16)永安纺织产业集群(16)12 福州医药产业集群(15)闽侯藤铁工艺品产业集群(15)14 长乐冶金产业集群(12)厦门生物及新医药产业集群(11)16 长汀服装产业集群(11)

10~30亿元集群小计(297)宁德汽摩配件产业集群(8)2 南平乳制品产业集群(8)闽东水产加工产业集群(7)4 闽东茶业产业集群(6)闽东食用菌产业集群(5)6 三明天然药物产业集群(2)闽东(柘荣)制药产业集群(2)

一、中国卫浴行业产地分布概况—福建篇

福建主要产地主要集中在:南安、厦门、福州三地为主,主要以生产水龙头、阀门、水箱配件、感应洁具、浴室柜为主。福建人从事水暖卫浴行业是目前国内最多省份之一,拥有庞大的销售网络。全国从大城市小至小县城水暖行业销售领域占据重要的位置。

南安—中国水暖之乡

以福建省水暖工业园为依托,以“中国水暖之乡”仑苍镇和“中国水暖阀门基地镇”英都镇为核心,南安人供销大军遍布全国各地,占据了全国70%以上水暖阀门市场销售份额。

主要产品:水龙头、阀门

代表企业:辉煌、申鹭达、九牧、中宇集团、中轻和成等

厦门

厦门:主要生产水箱配件、感应洁具、浴室柜、厨柜等;是目前国内水箱配件最集中的生产基地。

代表企业有:路达工业、威迪亚国际集团、瑞尔特卫浴、松霖卫浴、建霖工业、金牌橱柜、好兆头橱柜等

福州

主要生产感应洁具;

代表企业有:洁利来感应、志荣感应、三协感应等

二、石材产业区域经济凸现明显

1、全国最大的石雕、墓碑石生产与出口基地。惠安是著名的“中国石雕之乡、中国建筑之乡”、“中国石雕工艺城”、“中国石雕之都”,2008年石材产值达120多亿元,约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出口创汇占全县的71%。惠安依托传统的雕艺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发墓碑石、园林建筑石等1000多个品种,并以精湛的石材雕刻技艺及工程安装技术,赢得了海外市场的青睐。目前已占据国内外墓碑石80%以上的市场。

2、全国最大的建筑装饰石材生产与出口基地。南安市是我国唯一的“中国建材之乡”和“中国石材城”,是全国最大的花岗石、大理石建筑装饰板材加工基地,2008年全市石材工业总产值180亿元,建材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3%。

3、丰富的花岗石矿山开采基地。我省花岗石资源丰富,有12个品种是国家名优品种,占全国18%,晋江永和3503、3533、安溪官桥的3535都是全国最大的单一品种矿山。我省年开采花岗石荒料量达300万m3,晋江永和是“中国石材之乡”,年产值达20多亿元。当地利用丰富的石材资源,大力发展石材加工业,年开采荒料能力达100多万m3。

4、最大的玄武岩开采基地。福鼎是“中国石材十大出口基地”之一,全国最大的玄武岩开采与加工基地,年产10万m3荒料,1200万m2板材,全市石材产值30多亿元,成为当地重要支柱产业。

三、电子信息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是福建发展最快的产业,全省已有厦门、马尾、福清融侨、漳洲、泉州等信息产业基地,其中包括冠捷、华映光电、TDK、灿坤、台通等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台资大企业,是福建信息产业集群化形成的重要力量。

四、机械产业

至2003年底,福建拥有“规模以上”机械工业企业1099家,其中大中型企业185家,全年从业人员21.8万人;“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47.6亿元,比增35.3%。其中,以台资企业为龙头的东南汽车公司成为机械行业产业集聚度最高、产业链最长的行业。东南汽车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目前国家正式批准的最大的两岸合资汽车项目,投产6年来,销售量、营业收入和税利年均增幅都超过100%。2003年,实现工业产值108.4亿元,销售收入82.5亿元,汽车产量8.35万辆,其中轻型客车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如今,以东南汽车为龙头引导的下游产业蓬勃发展,在福建省形成了52家配套厂的产业聚集效应,累计实现投资超过30亿元。由于东南汽车的快速发展和产业集群化的初步形成,使得2003年福建“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231.2亿元,增速达50.4%,拉动机械工业增长12.5个百分点。

五、物流业

物流业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产业。根据统计,至2001年底,福建全省有16960个物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55.66万人。目前,闽台物流集聚态势十分迅猛,全省台资主要集聚地,正在形成各具特色的物流产业。福州保税区规划建成闽、浙、赣进出口物流分拨基地及海峡两岸最大的物流分拨中心,已吸引了马士基物流、外代储运、香港新浪威物流、新加坡太平船务、万全物流等大型跨国物流入区,投资保税仓储、集装箱运输及场站服务、供应链服务等项目;为中华映管提供原材料配送服务的福州发货基地进入实际建设阶段;马祖八八坑道、东引陈梁等一批台湾名酒正积极筹建福州保税区分销中心。

第二篇:产业集群

文章标题:产业集群-遨游经济之海的巨鲸

随着形势的发展,“产业集群”这条巨鲸已经游进我国辽阔的经济水域,并以其特殊的水性搅动起排天巨浪,充分展示出特殊的经济魅力和力量,从而受到人们的瞩目和青睐。

作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阜新要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实现转型,必须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接续产业,而大力发展并尽快形成若干

产业集群,自然就成为我们的一项战略性选择。

培育和建设10个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这是市第十次党代会确定实施的“5510工程”的一项重要目标。目前看,这项工作虽然在总体上正扎实有效地向前推进,但发展并不平衡:有的已见雏形,有的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但有的悄无声息或动静不大。

影响和制约这项工作开展的因素可能有多种,但认识问题没跟上去可能是重要原因。

为此,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产业集群这条巨鲸,认识一下它的面目,了解一下它的水性和能量。

我们对产业集群这个概念虽还有些陌生,但说起来也并不复杂。通俗地说,产业集群是由相同、相近与相关产业的企业聚集某地,进而吸引为其服务的相关机构进驻该地,共同构成的群体。

产业集群通过外部经济性、联合行动与制度效应所构成的集群效应释放,在经济竞争中能够产生很强的竞争优势。从本质上讲,产业集群是一种经济组织方式,通过对产业集群的有效培育与发展可实现多种经济发展目标,因此,产业集群可以看作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式。

通过以上介绍,产业集群的面目轮廓大致清楚了,那么,产业集群有啥特征或者说有啥特点呢?

概括说来,特点有四:

一是围绕某一产业而形成的,即产业特性。

二是在某一区域内相对集中,即区域特性。不是以行政区域划分,而是以地理的邻近性为界限。

三是该产业集群的产品在特定的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四是一般都包含供应商、成品商、客商、中介服务机构、规划管理机构等五大类相互作用机构,它们之间存在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产业集群化能得以形成和发展,关键在于它有竞争优势存焉。

专业化是产业集群最显著的特性。专业化使得单个企业能够专精于某一产品,而多个同类产品企业的地理集中,则能够生产出较大数量的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

集中化是通过分工专业化而实现的,充分获得因专业化而产生的高效率和低成本化,从而刺激集群中的企业勇于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

产业集群的网络化促进了集群中厂商之间共同行动,强化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社会资本较厚,彼此之间的交易费用较少。

产业集群地域化,实际是经济全球化的本地化的体现。产业集群中业主之间天然的亲情、乡情和友情构成了本地的社会资本,是集群厂商之间的共同行动的基础,也是厂商之间交易费用减少的重要条件。

产业集群之所以有活力,有吸引力,还在于它对发展中小企业有特殊作用。

首先是培育与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对一些产业,尤其是那些产业链较长或迂回生产方式比较突出的产业,利用集群化发展可以迅速提升该产业的区域、国内或国际的竞争优势。

其次是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产业集群的地方性和集中性表明,产业集群是若干厂商与机构集中于某一特定地域共同发展,它们提升了该地的经济总量,拉动了该地就业,增加了该地税收,推动了该地服务产业的发展,是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

此外,也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中小企业发展的先天不足是企业规模小、市场接近难、融资渠道少、人才储备不足、信息资源欠缺等等。而产业集群的网络化正是把大小不等的各厂商和各类机构联成一个有效的网络,各厂商都只是该产业集群网络中的一个节点,面对市场的首先是产业集群本身,其次才是各具体企业,产业集群整体的规模很大,市场势力很强,集群内人才丰富、信息多,资源共享,有效地避免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先天不足。

综上所述,在当今形势下,产业集群优势多多,力量强矣。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对阜新来说是形势所趋、自身所需。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十个产业集群一定能快速推进,迅速形成,条条巨鲸遨浩海,波光浪影耀中华的画面一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产业集群-遨游经济之海的巨鲸》来源于teniu.cc,欢迎阅读产业集群-遨游经济之海的巨鲸。

第三篇: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什么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的空间区域内,企业集中在同一产业,在相关机构的支持下互相之间既合作也竞争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或企业制度。例如我省西樵的纺织、古镇的灯饰、石龙的电子等。产业集群是广东经济的特色,也是形成广东的竞争优势、推动广东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的生产组织方式和企业制度。广东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如何

我省初期产业聚集主要发生在镇域范围,呈现“一镇一品”的格局,镇政府是推动产业聚集的重要行动主体。广东的一些专家学者将这种产业集群的形态称之为“专业镇”。省科技厅在一些专家学者的协助下率先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通过建立专业镇技术创新中心试点推动专业镇的发展,并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打下基础。

随着产业聚集的发展,一些企业在专业镇的周边落户,产业逐步超出镇域范围。同时出现了跨镇域的分工格局,例如顺德乐从以家具销售为主,龙江以家具生产闻名,伦教以木工机械见长,形成跨镇域的生产链条。也有相同或相似的产业集群重复产生的现象,例如在汕头市的16个产业集群中,有4个与服装有关,分属4个不同的区县。在这种情况下,镇之间相互竞争,重复建设使得资源得不到有效的综合利用。再以专业镇指称这种产业聚集现象已不合时宜,以没有行政管辖范围指向的产业集群来概括产业聚集的现象比较合适。

产业集群升级有哪些模式

产业集群升级是指通过创新实现集群整体附加值的提高和在全球价值链上的竞争力的增强,升级有4种形态。一是流程升级:通过重组生产系统或引入高级技术使投入产出更有效;二是产品升级:通过转向更高端生产线增加产品单位价值;三是功能升级:进入价值链的较佳环节,如从单纯生产进入研发和营销,或者沿着基本加工→贴牌生产→自主设计制造→自有品牌制造的方向提升;四是部门升级:将从一个领域获得能力应用到新领域或进入新的全球价值链。例如从电视机产业转向计算机产业。

我省大多数的产业集群还处于发展阶段,部门升级的时机尚未成熟,但是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已经开始并有成功的经验。例如枫溪企业在政府的支持鼓励下,将传统烧煤的窑炉改造为石油气窑炉,推广低温快烧的工艺,不但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陶瓷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我省目前着力推进的区域国际品牌试点工作实际也是实现功能升级的举措。

广东产业集群升级路径是什么

结合我省实际,实现产业集群升级可在四条路径上迈进。

首先是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根据我们的研究,我省推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西樵为典型的政府投入基础设施,建构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的模式;二是以枫溪为典型的政府投入少量资金激励、扶持大企业创办工程研究中心。两者各有利弊。

其次是产业组织优化。我省一些产业集群虽然产业聚集程度较高,配套也较齐全,但是许多企业“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缺乏紧密分工合作,专业化程度不高。如何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营造共赢的分工合作的制度环境,使无机聚集走向有机合作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必经途径。

再次是相关制度、政策的调整。早年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是镇政府,由于行政分割,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使产业集群零散化,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空间布局的合理调整。现在在省政府领导下,成立由省经贸委等十多个部门组成的“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联席会议”,负责指导和协调全省产业集群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这是制度调整的重要举措。

最后是社会资本的积累和提升。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积累和提升需要扶持行业协会的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服务、沟通、自律的功能。我省的产业集群行业协会已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例如大涌红木家具协会通过要求运输公司交押金,解决本地企业的运输风险问题。平洲玉石协会通过建立石玉拍卖制度,解决会员的交易成本和风险问题。

第四篇:关于培育福建石化产业集群的一些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关于培育福建石化产业集群的一些思考 作者:袁闽川 林迎星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2期

[摘 要]为了更好的迎接石化产业竞争的挑战,使福建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福建省应该加快产业集聚,积极培育石化产业集群。文章主要介绍了福建石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加快石化产业集聚和培育石化产业集群对于加强福建省石化产业竞争力的优势,最后就培育石化产业集群及促进其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福建石化产业;产业集聚;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F29

[文献标识码]A

第五篇:产业集群及其在福建发展的思考

产业集群及其在福建发展的思考

□黄丽萍

摘要: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培养产业集群并促使其发展成为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福建的实际出发,探讨了福建产业集群形成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并作者简介:黄丽平,女,福建教育学院政史系副教授,厦门大学经济系博士生。所谓集群是一个生态概念,生态学中的生物集群是指在一定的区域或环境里各种生物种群,相互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结构单元。集群被经济学家引用到经济学中,形容企业的生态聚落,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地方产业集群,是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的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Porter,1998)。集群有多种形式,其复杂性也不尽相同,但产业集群的主体都是大量产业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机构,其内容包括:⑴生产最终产品或提供最终服务的企业.⑵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生产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供应商。⑶下游的销售商及销售网络、顾客。⑷侧面有互补商品的生产商。⑸支撑机构有:地方政府、行业协会、起支撑作用的民间团体、行业中介、金融部门以及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起支持作用的机构,如:大学、研究机构、咨询中心、培训中心等。

一、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1、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给集群内的企业带来生产资料的节约、劳动力成本的节约、信息技术成本的节约。外部规模经济所带来的生产资料的节约是因为:第一,产业集群可以使公共产品得到合理的利用。企业数量增加,公共设施的数量可以不要增加。企业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尽管需要付费,但总比分散投资、单独建立公共设施要省钱多了。第二,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即使因为企业的增多而增加其公共产品的数量。那么增加的公共产品的价值,不会和集群内企业的规模和数量按同一比例增加,而是公共产品价值的增加慢于企业的规模和数量的增长,从而使生产资料转移到单个产品上的价值也减少。

外部规模经济还带来劳动力成本的降低。产业集群的存在,会吸引大量劳动力向该集群转移,一方面使单个企业方便而及时地雇佣到工人,企业节省搜寻的时间和费用。其次,劳动力在一定空间的聚集,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降低了劳动力的培训费用。把劳动者聚集在一空间时,就会加剧他们之间的竞争,首先迫使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劳动者通过学习或其他途径提高自身的素质。原先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劳动者担心在竞争中失去领先地位,也会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过程中,资本家节省了教育培训的费用。

产业集群还会带来信息技术成本的降低。首先,产业集群节省了搜寻信息的费用。同处于某一区域的企业生产着相关的产品,市场信息的来源就显得广泛而便捷,可以及时获得上下游厂商和其他相关市场主体的市场信息,及时调整生产决策。其次,产业集群促使信息、技术优先扩散出去。集群内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不同企业职员之间的相互接触,也促成了信息的交流、技术的扩散。企业获得这些信息技术都是免费或者准免费的,并且是优先的,因为企业职员“面对面”的接触,可能会将一些新技术、新知识在萌芽或构思阶段就扩散出去。再次,产业集群降低了技术创新的成本。产业或技术的发展一般具有生命周期规律,如处于成长期的产业或技术,只要有一个企业已经取得突破性创新,其他企业就容易预测或把握渐进性创新,从而降低了技术创新的成本。

2、专业化和分工。分工和专业化所带来的生产成本的节约大致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人的局部劳动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商品成本。A,终生从事一种简单操作的工人,他的身体已经非常适应这种操作,因此,比那些不是专门从事这项操作的人,耗费的劳动时间要少,也就是说劳动生产率更高,单位产品所耗费的成本更少。B,由于工人经常重复一种有限的动作,自然会从经验中找到花费力量最少而又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成本。C,由于专业化和分工,减少了工作中的空隙,提高了劳动强

度,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成本。第二,劳动工具的分化和专门化,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劳动工具的投入。因为劳动工具分化和专门化的结果是使劳动工具简化、改进和多样化,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劳动工具的专门化可以节约劳动生产时所使用的工具及其占用空间。第三,分工和专业化节省了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由于分工和专业化,使人们的工作在既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变得较为简单,从而可以减少劳动者的教育培训费用。第四,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有助于降低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从而降低管理成本。3、交易成本的优势。只要有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同一个生产过程就是由各个不同的经济主体共同完成,那么必然就有交易活动,而要进行交易活动,就要花费一定的交易费用。首先,产业集群的形成,使经济主体在交易活动中靠近交易对象,节约了相互的要素流动、产品运输的有关费用。其次,集群内的企业还可以联合起来,大批量采购生产资料,他们还可以建立共同的销售中心,降低销售费用。再次,由于企业的空间聚集,使交易的空间范围和交易对象相对稳定,这就节约了各种找寻费用。最后,由于集群内的企业具有较强的根植性,有利于企业间建立基于信任和合作为基础的稳定关系,使双方容易达成协议并自觉履行合约,从而降低了谈判签约的费用以及监督执行的费用。

4、产品差异化优势。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生活已在从温饱向小康转变,消费者的单纯的数量追求,转向追求“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差别化”。企业的竞争策略也从价格竞争转向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并举的市场竞争上来。产品差异化成为非价格竞争的主要战略。所谓的差异化,就是指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形成足以诱使消费者购买的特殊性,使消费者认同该产品并区别于其他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差异化战略的关键在于生产特色产品。在产业集群内部,生产相关产品的企业之间,相互关注,相互竞争,其中任何一个企业在产品的品质、功能、外观、品种、花色、等级等方面所做的任何特色创新,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被其他企业获得,一方面对集群内的其他企业形成竞争压力,迫使其他企业得以进行创新。另一方面也为集群内的其他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引发其他企业创新的灵感。产品差异化优势的获得,可使产品的价格弹性不明显,从而带来较高的边际利润。5、区位品牌优势。区位品牌是企业无形的资产,区位品牌能有效地提高市场占有率。区位品牌,即产业区位是品牌的象征。如:瑞士的手表、巴黎的时装、晋江的旅游鞋。以上产品之所以具有区位品牌优势,与产业集群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晋江的旅游鞋,首先是因为晋江有大量的生产商在生产旅游鞋,形成企业集群;其次是因为晋江的旅游鞋在质量和特色上负有盛名;三是产业集群中大量的生产商利用整体的力量形成了强大的对外宣传阵容。晋江的陈埭镇的鞋材同业公会会员160多人,他们联合开展对外宣传,改变了中小企业没有实力开展宣传的状况。区位品牌一旦形成,就会吸引国内外的消费者或经销商骆驿而来,因为消费者或经销商除了追求区位品牌外,他们还能在产业集群内货比三家,提高购货的效率。消费者或经销商的大量增加,反过来进一步提升了区位的品牌效应。晋江的“安踏”、“爱乐”、“亚礼得”等产品占该行业中国名牌产品的一半,晋江生产的运动鞋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6、合作优势。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够创造的力量大于单个企业力量的简单总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因为他们不一定能搜寻到合作伙伴,即使搜寻到了,也要进行一番严格的考证。而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合作却有独特的优势。①产业集群内容易搜寻到或容易吸引合作伙伴;②易形成合理有序的合作。因为,首先,集群是由若干或更多的企业参与,企业之间严密分工、密切合作,大到终端产品的组装,小到一个小部件的各个工序,均可形成企业之间竞争、发展的共生关系。一个产品一般由若干企业共同完成,整个区域最终构成一个完整的地域生产综合体。所以,即使没有统一的管理,企业都应自觉遵守市场规律,讲究信用,有序合作;其次,集群内的企业地域相近,企业主之间、员工之间相互熟悉。企业的声誉如何,会在集群内迅速传播,影响企业的成长,所以每个企业都应在合作中遵守承诺;再次,集群内的企业一般都深深地嵌入或根植于当地企业,迁移的成本很高,一旦在合作中出现机会主义倾向,就将失去下一次合作的机会。上述几个原因促使集群内的企业恪守信用,建立基于信任和承诺的有序合作,以团队的力量共同去开发市场。7、形成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首先,形成了技术创新和进步的环境。产业集群从以下几个方面,塑造了技术创新的氛围和进步的环境。一方面,同类企业或相近专业的技术人员的聚集,营造了技术创新的氛围。集群内同类企业争夺同一市场,同行相互比较,必然在价格、质量和产品差异化问题上展开竞争与合作,而这都必须不断创新、改进技术。产业集群吸引了大量专业相近的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必然为了获得更高的报酬而互相学习,互相竞争,推动技术的不断创新。另一方面,其他经济主体塑造技术创新环境。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吸引了大量前后向联系的企业、中介机构、教育和研究部门以及互补产品的生产商,这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以及所需的物质基础,而且由于地缘上的优势,学习方便,增强了学习和创新的动力。

其次,吸引外资的环境。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日益活跃,跨国资本在全球搜索最有利的投资场所。外资倾向什么样的投资场所?由于产业集群独特的竞争优势,我们发现了跨国资本流动的一个共性:国际投资的区位正向有产业集群基础的地方转移。产业集群已成为吸引外资的温床,为吸引外资创造有利的环境。

二、福建产业集群的形成特点

第一,福建产业集群基本上属于横向产业集群。在众多的集群当中,波特把集群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类型,纵向集群是由通过买方和卖方关系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所组成。横向集群是指共享终端产品市场,使用相同的技术和劳动力或者需要相似的自然资源的企业的集群。福建的产业集群大多属于横向产业集群。

第二,福建集群产业的形成与福建民营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福建晋江的鞋业集群、服装产业集群、南安水头的石板材企业集群、安溪的茶企业集群、惠安的石雕企业集群的形成地,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根本没有大型企业,大部分都是从民营经济的发展起步的。随着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增强竞争能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逐步在某一空间聚集,形成在空间的聚集和内部的分工协作,形成地区规模经济,形成企业集群。

第三,福建产业集群形成于特定的人文环境。由于中小企业集群独特的竞争优势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许多地方纷纷出台促进本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政策,但有的地方成功了,有的地方却搞不好,甚至还起反作用。福建产业集群的成功就与形成地民众长期敢为天下先,勇闯市场经济的“爱拼才会赢”的精神有关,再加上他们善于经营的个性是他们在竞争中显现优势。

第四,福建产业集群形成于开放的经济环境。通过对福建晋江鞋业集群的调查,我们发现制鞋行业在当地并不属历史渊源型产业,不具浓厚的地方性自然经济特征。但晋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鞋工业基地,制鞋生产在当地并无自然和原料的优势,也无工艺上的传统继承。晋江的制鞋行业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至今不过20年的时间,其迅速发展的原因离不开当地开放的经济环境,晋江生产的旅游鞋当中超过45%的产品供出口,开放的经济环境、外部市场的供给,加速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惠安、南安、安溪等地的产业集群虽然与传统工艺、自然资源有密切联系但其产品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供出口开放的经济环境也是重要的因素。

第五,福建产业集群以市场调节型为主。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政府推动为主,如政府主导建设各类开发区,依靠优惠政策,引导产业向心积聚而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属于该类集群。二是市场调节为主,它以市场为区域的拉动力量,通过市场联系企业,带动企业向某一区位聚集。这一类型的企业集群又可分为民营经济聚集、外商投资带动、龙

头企业带动等不同形式。有福建的产业集群基本上是市场调节、民营经济聚集形成的。六,福建产业集群形成与政府的推动密切相关。福建产业集群的形成虽然不是以政府推动为主,但却离不开政府的推动。长期以来,福建各地政府出台了不少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晋江历届政府有意识地将集群发展作为本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来抓,从计划指导到财税金融政策措施等方面都给予集群产业发展有力的支持。例如,晋江政府加强交通、道路、水电供应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在本地建立大型的专业市场并赴外地办展销会。晋江外经贸委作为政府引资和出口的职能部门,更是在引资办厂、技术指导到推销产品、到国外办展等环节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南安市政府积极主办建材贸易洽谈会,致力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来自四川、广西、河南、湖北、山东、新疆、陕西、江西、河北以及福建其他地方的250多个生产厂家,使水头镇的聚集石材生产企业500多家,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西欧、南美洲、非洲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福建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研究

(一)存在的问题。

1、低成本优势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我国同业中小企业之间产品高度一致,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上,因而生产经营成本高低对中小企业投资者的命运起决定性的作用。产业集群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够通过分工协作降低成本。但是福建的产业集群大多基于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并利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优势。低成本优势远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这不但不利于利润的增加,而且还可能导致企业的向外转移、集群的衰弱。因为随着企业集群的扩大,就会拉动当地地价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此时,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如果发现另一区域能更好地降低生产成本,有更好的经营机会,就会出现投资的转移。福建的服装行业确有部分企业就出现了向浙江的转移。

2、专业化分工机制尚未形成。由于福建的产业集群多属横向产业集群,有些产品,例如鞋业,又是以出口为主,所以大多数的企业与集群内的其他企业或附近的地方产业联系较少,分工和专业化不明显。分工和专业化的优势我们已在前面作了初步的阐述,缺乏分工和协作的企业集群不但不会获得上述优势,而且还会形成这样的一种结果,同行业企业之间是“冤家”,一旦产品需求减少,就会陷入过度竞争。福建的产业集群分工很不明显,各个企业主要注重动员内部资源,产品的成本优势没有充分挖掘,质量优势也未充分展现。例如晋江的鞋业集群,鞋机大多从温州进口,鞋底从广东进口。

3、经营者素质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营者的管理能力、领导魅力对于吸引人才、提高劳动生产率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福建企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尽管涌现了很多的创业者,他们中也不乏优秀的企业家,但多数难以算得上真正的企业家,真正管理型的企业家还较少,对企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重视不够,企业员工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不高。

4、同业企业竞争严重。众多企业积聚在某一区域,形成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这种竞争犹如一把双刃剑,如果企业之间有序竞争,那么将促使企业改进技术,积极创新,增强集群的整体竞争力,进入一种良性的循环。另一方面,如果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无序的,那么集群的存在就会加剧企业使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进入一种恶性的循环。这种恶性竞争行为在企业内部迅速蔓延,使整个集群的信誉扫地,集群最终走向解体。福建的产业集群中,有些集群内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缺乏分工和协作,集群内各企业同构现象十分严重,企业陷入过度竞争状态。为了在竞争中获取优势,有的采取压低工人工资或延长劳动时间的办法。从最终意义上说,这不利于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5、公共产品的供给有待加强。地方公共产品包括道路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包括专业市场建设、集体品牌的创造、设立共同的技术创新机构、教育培训机构、产品质量检测设施、举办交易会、展览会等。在这一方面,各地政府已作了很大的努力,但

有些地方有待加强。例如有些鞋业市场与菜市场相隔太近,店面规模不大,鞋子的胶水毒性影响了菜市场的食品卫生,同时也影响了鞋子的档次。

(二)促进福建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对策

1、加强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构建集群产业链。针对福建现有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水平较低的现状,我们要以现有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为龙头,通过产业环节的分解或鼓励其母公司的科技人员和企业家分离出来自办公司,从而衍生出一批具有紧密分工和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对于新建区内的产业布局要以分工协作、本地结网原则来安排项目;对于新建立的企业要以产业积聚为导向,促使其形成与现有企业分工和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从而提高我省企业集群的专业化水平,有效地降低成本,增强低成本优势。

2、提高企业家素质,培育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和社团文化。为了提高企业家素质,政府可定期举办企业家论坛等形式加强企业家的交流和合作,并且可以鼓励大学教师、研究人员到公司兼职,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也为企业家素质的提高提供一个平台。同时,我们应当看到,企业家素质的提高与当地的区域和社团文化氛围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应当在企业聚集地培植敢冒风险、富于进取又善待失败的宽容精神,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风格以及专业忠诚和非企业忠诚的就业观念,促进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和交流。

3、引导有序竞争。集群要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必须是有序的。针对福建产业集群的特点,为了保护有序竞争,必须同时发挥政府和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首先是政府应当加强管理和监督,依照法律和有关的规章制度对于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及时加以制止。其次,要大力发挥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通过市场中介组织(如行业协会等)对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经营手段进行严格的监督,防止“柠檬”市场的出现。对于不服从调节的企业取消其会员资格。再次,政府和市场中介组织共同引导企业形成纵向分工,通过分工和协作,降低企业的同构性,从而使竞争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

4、加强对中小企业集群的扶持。晋江、南安、安溪、惠安等地的产业集群的经验表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今后我省应进一步制定全省的企业集群发展计划,设计专门的企业群绩效统计指标体系,在技术创新、企业融资、土地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制定专门的支持政策。对企业集群的扶持要根据企业群发展的不同阶段分类进行。对于处于萌芽状态或已经形成的企业集群,要对其成长潜力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优惠政策,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吸引外资企业进入企业集群,促使企业集群迅速成长对于已经形成的成熟企业集群,政府应当集中精力帮助其实现升级改造,维持企业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5、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由于目前我国的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平均化水平较低,所以应当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地方政府应当从自身的成本收益考虑,加强企业所需的公共产品的生产,建立共同的技术创新机构、教育培训机构、产品质量检测设施,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通过集体品牌的创造、举办交易会、展览会等形成区位品牌;通过专业市场建设形成畅通的物流渠道。另一方面,中介组织要引导集群内企业共同参与,企业间的联合与合作是解决企业群所需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重要途径,温州的打火机俱乐部便是我们可借鉴的模式。

福建产业(集群)及产地分布(综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