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加强人才工作构筑后发优势为三明加快崛起和更大跨越提供坚强保证
编辑:琴心剑胆 识别码:12-255558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3-30 15:19:5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加强人才工作构筑后发优势为三明加快崛起和更大跨越提供坚强保证

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总的要按照《中共中央、xx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的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改革创新为动力、市场配置为基础、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开发和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人才资源,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坚持充分发挥本地人才作用与引进人才并重的方针,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全面提升人才工作的整体水平,积极构建新的后发优势,为##的加快崛起和更大跨越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观念更新,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做好人才工作,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一要牢固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才是事业的生命线,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必须彻底抛弃那些不尊重人才和创造的观念做法,努力形成荒废人才就是极大的失职、遏制创造就会贻误发展的共识,真正做到求贤若渴重人才,千方百计给予人才足够的空间,有效盘活人才存量,大幅度提高人才增量,为其全面展示才华抱负、充分发挥创造活力提供舞台和机会,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作用。二要牢固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拘一格选人才、聚人才、用人才,真正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把实践作为发现和识别人才的根本途径,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论资排辈,不求全责备,充分尊重人才,充分信任人才,不断创造人才涌动、英才辈出的生动局面。三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尊重人才的创造价值,把用才与发展结合起来,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起来,把发挥人才作用与促进人才健康成长结合起来,千方百计为他们创造机遇,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于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奋战在加快发展的第一线,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四要牢固树立整体推进人才资源开发的观念。坚决打破部门、行业、地域和所有制的界限,正确把握好培养使用一般性人才与高层次人才、区内人才与区外人才、体制内人才与体制外人才、增量人才与存量人才的关系,更加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资源开发,进一步消除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把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的培养、评价、激励,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的统一规划,真正做到对各类人才政治上一视同仁、政策上统一落实、服务上统筹兼顾,努力把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科技优势和知识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2、注重能力建设,提升人才素质。要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紧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规划,促进人才总量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人才素质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一要提高人才教育培训水平。以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快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外向型的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各类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要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有针对性地邀请院校专家学者来明办班讲学,组织企业经营人员开展系统的培训提高。对专业技术人才要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采取送出去培训与引进国内外智力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继续教育。对职工队伍要以提高职业技能和创业水平为核心,广泛采用校企合作和异地委培等新模式,发挥企业在岗位技能培训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岗位成才。对广大农民要以提高农村实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为核心,发挥各级农业院校、职业学校、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加快培养一批新型农村实用人才。要加强各类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鼓励人们通过在职学习、外出进修、岗位培训和对外交流等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终身学习,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组织、人事、经贸、农业、劳动、科技等部门都要为人才的培训学习创造积极条件,做好牵线搭桥、构建平台、协调服务的工作,不断提升人才教育培训的总体水平。二要整合人才教育培训资源。进一步完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相衔接的教育体系,切实提高##学院办学质量、档次和水平,加快筹建##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及高技能人才培训考核基地,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集中有限资源,瞄准地方需求,形成特色和创造品牌。要充分利用科研院所人才集中的优势,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使之成为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孵化和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基地。三要加强各类人才的实践锻炼。对优秀年轻干部,要通过选派到艰苦地方、复杂环境、基层一线、重点项目、关键岗位和沿海发达地区任职、挂职等方式,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才,要依托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抓紧培养和造就一批中青年优秀专家。对农村实用人才,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种养大户、能工巧匠、农村经纪人、农民企业家等乡土人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农民共同致富。四要突出党政人才和企业家队伍的素质建设。进一步健全党政领导人才进修调训、出国培训、挂职锻炼制度,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队伍。通过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带动党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要在推进工业立市的实践中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通过强化教育培训,提高经营管理、市场开拓、资本运营水平;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形成良性竞争、相

”、“人才之家”。各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上下同心,左右同步,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二要坚持求真务实。把推进##加快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发展着眼,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大胆进行实践探索。要着眼于人才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人才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对策性研究,加快形成具有整体性、操作性、实践性的人才政策体系框架。特别是对近年来一系列有利于引进人才、使用人才的政策措施,要继续狠抓落实兑现,并根据新的形势要求,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不断加以调整、完善和创新,使之在集聚更多更好的人才投身于##各项建设事业中,发挥更为有力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三要坚持狠抓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人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特别要结合“十一五”计划的制定,统筹安排,整体部署。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中央、省、市的各项要求量化、细化、具体化,提出符合本地区本部门人才工作实际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真正做到既体现坚决贯彻上级精神的全局观念,又实现落实当中的务实创新。要积极引导和推动社会各方面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为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在政治上爱护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工作上支持他们,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为##的加快发展聚智集力、建功立业。本文为市委书记###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第二篇:加强人才工作 构筑后发优势为三明加快崛起和更大跨越提供坚强保证

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总的要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的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改革创新为动力、市场配置为基础、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开发和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人才资源,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坚持充分发挥本地人才作用与引进人才并重的方针,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全面提升人才工作的整体水平,积极构建新的后发优势,为##的加快崛起和更大跨越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观念更新,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做好人才工作,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一要牢固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才是事业的生命线,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必须彻底抛弃那些不尊重人才和创造的观念做法,努力形成荒废人才就是极大的失职、遏制创造就会贻误发展的共识,真正做到求贤若渴重人才,千方百计给予人才足够的空间,有效盘活人才存量,大幅度提高人才增量,为其全面展示才华抱负、充分发挥创造活力提供舞台和机会,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作用。二要牢固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拘一格选人才、聚人才、用人才,真正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把实践作为发现和识别人才的根本途径,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论资排辈,不求全责备,充分尊重人才,充分信任人才,不断创造人才涌动、英才辈出的生动局面。三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尊重人才的创造价值,把用才与发展结合起来,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起来,把发挥人才作用与促进人才健康成长结合起来,千方百计为他们创造机遇,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于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奋战在加快发展的第一线,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四要牢固树立整体推进人才资源开发的观念。坚决打破部门、行业、地域和所有制的界限,正确把握好培养使用一般性人才与高层次人才、区内人才与区外人才、体制内人才与体制外人才、增量人才与存量人才的关系,更加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资源开发,进一步消除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把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的培养、评价、激励,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的统一规划,真正做到对各类人才政治上一视同仁、政策上统一落实、服务上统筹兼顾,努力把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科技优势和知识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2、注重能力建设,提升人才素质。要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紧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规划,促进人才总量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人才素质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一要提高人才教育培训水平。以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快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外向型的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各类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要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有针对性地邀请院校专家学者来明办班讲学,组织企业经营人员开展系统的培训提高。对专业技术人才要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采取送出去培训与引进国内外智力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继续教育。对职工队伍要以提高职业技能和创业水平为核心,广泛采用校企合作和异地委培等新模式,发挥企业在岗位技能培训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岗位成才。对广大农民要以提高农村实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为核心,发挥各级农业院校、职业学校、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加快培养一批新型农村实用人才。要加强各类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鼓励人们通过在职学习、外出进修、岗位培训和对外交流等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终身学习,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组织、人事、经贸、农业、劳动、科技等部门都要为人才的培训学习创造积极条件,做好牵线搭桥、构建平台、协调服务的工作,不断提升人才教育培训的总体水平。二要整合人才教育培训资源。进一步完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相衔接的教育体系,切实提高##学院办学质量、档次和水平,加快筹建##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及高技能人才培训考核基地,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集中有限资源,瞄准地方需求,形成特色和创造品牌。要充分利用科研院所人才集中的优势,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使之成为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孵化和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基地。三要加强各类人才的实践锻炼。对优秀

第三篇:加强人才工作构筑后发优势为三明加快崛起和更大跨越提供坚强保证

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总的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的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改革创新为动力、市场配置为基础、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开发和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人才资源,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

个环节,坚持充分发挥本地人才作用与引进人才并重的方针,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全面提升人才工作的整体水平,积极构建新的后发优势,为##的加快崛起和更大跨越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观念更新,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做好人才工作,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一要牢固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才是事业的生命线,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必须彻底抛弃那些不尊重人才和创造的观念做法,努力形成荒废人才就是极大的失职、遏制创造就会贻误发展的共识,真正做到求贤若渴重人才,千方百计给予人才足够的空间,有效盘活人才存量,大幅度提高人才增量,为其全面展示才华抱负、充分发挥创造活力提供舞台和机会,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作用。二要牢固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拘一格选人才、聚人才、用人才,真正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把实践作为发现和识别人才的根本途径,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论资排辈,不求全责备,充分尊重人才,充分信任人才,不断创造人才涌动、英才辈出的生动局面。三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尊重人才的创造价值,把用才与发展结合起来,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起来,把发挥人才作用与促进人才健康成长结合起来,千方百计为他们创造机遇,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于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奋战在加快发展的第一线,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四要牢固树立整体推进人才资源开发的观念。坚决打破部门、行业、地域和所有制的界限,正确把握好培养使用一般性人才与高层次人才、区内人才与区外人才、体制内人才与体制外人才、增量人才与存量人才的关系,更加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资源开发,进一步消除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把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的培养、评价、激励,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的统一规划,真正做到对各类人才政治上一视同仁、政策上统一落实、服务上统筹兼顾,努力把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科技优势和知识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2、注重能力建设,提升人才素质。要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紧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规划,促进人才总量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人才素质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一要提高人才教育培训水平。以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快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外向型的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各类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要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有针对性地邀请院校专家学者来明办班讲学,组织企业经营人员开展系统的培训提高。对专业技术人才要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采取送出去培训与引进国内外智力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继续教育。对职工队伍要以提高职业技能和创业水平为核心,广泛采用校企合作和异地委培等新模式,发挥企业在岗位技能培训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岗位成才。对广大农民要以提高农村实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为核心,发挥各级农业院校、职业学校、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加快培养一批新型农村实用人才。要加强各类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鼓励人们通过在职学习、外出进修、岗位培训和对外交流等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终身学习,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组织、人事、经贸、农业、劳动、科技等部门都要为人才的培训学习创造积极条件,做好牵线搭桥、构建平台、协调服务的工作,不断提升人才教育培训的总体水平。二要整合人才教育培训资源。进一步完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相衔接的教育体系,切实提高##学院办学质量、档次和水平,加快筹建##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及高技能人才培训考核基地,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集中有限资源,瞄准地

第四篇:人才为基,构筑振兴发展的优势

人才为基,构筑振兴发展的优势

——我省人才发展迈进建设人才强省的新阶段

7月12日,省委、省政府颁布的《2010-2020年辽宁省人才发展规划》,不仅推出了13项重大人才工程,而且出台一批具有突破性的人才政策。人才规划以更开放的视野为我省人才工作描绘了一幅建设人才强省的宏伟蓝图。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和沈阳经济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以人才结构调整引领产业结构调整,以人才集聚引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以高层次人才引领创新发展,不仅加速了辽宁全面振兴的进程,全省人才发展也进入了由人才大省向建设人才强省迈进的新阶段。

战略:人才资源整体开发

人才是第一资源,对于正在加快推进全面振兴目标的辽宁来说,更是最现实、最可依赖、最具潜力的发展资源。

随着人才是辽宁振兴 “第一要素”的认识深入人心,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更加重视识才、揽才、用才,以“人才先导战略支撑振兴战略”。

2008年以来,着眼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突破辽西北三大区域发展战略部署,我省系统谋划人才工作总体布局。省委组织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三个区域人才整体开发的实施意见和近百项政策措施,靠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促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以高端人才引进牵动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依托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每年从海外引进100个掌握关键技术,引进5000名创新型科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技术服务人才。目前,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区域累计入区注册项目3161个,去年辽宁沿海6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占东北三省的23.4%,实际利用外资占东北三省的40.9%。

以人才结构优先调整引领沈阳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选拔装备制造、原材料工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1000多名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研发人才进行重点培养,着力打造140个创新团队,加快了沈阳经济区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步伐。

以技能人才快速成长支撑辽西北落后地区跨越式发展。每年组织千名科技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到辽西北地区工作,每年依托省内高校和职业教育基地为辽西北地区培养3万名技能人才。3年来,辽西北地区技能人才总量增加了40%。

培养:四高人才快速成长

作为人才大省,我省拥有各类人才457万人。立足盘活用好现有人才,我省围绕重点领域和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着力培养造就“四高人才”,带动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第五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正式颁布,是一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大事。《决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才工作的成绩和经验,明确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是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的纲领性文件。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历史经验与新鲜经验、一般规律与创新思路的有机结合,是《决定》的鲜明特点。《决定》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才工作,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把是否符合“三个代表”,能否做到“三个代表”,作为衡量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决定》把发展的要求贯穿人才工作始终,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决定》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认真吸收近年来人才理论研究和人才工作实践成果,认真总结新时期人才工作理论、机制、方法等方面的创新经验,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战略目标、重大任务提出指导性意见。《决定》着重解决人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工作着力点放在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上,强调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注重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推进和人才工作协调发展。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是《决定》的突出主题。小康大业,人才为本。机遇难得,人才难得。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关键在人才。要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就必须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改革,大力培养各类人才,加快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分布,充分开发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圆满成功,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深入人心,一个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关心人才工作、做好人才工作的良好时机已经到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把学习贯彻《决定》精神与深入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结合起来,理清思路,加大力度,一抓到底,注重实效,真正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要紧紧围绕本地区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准确把握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科学制定和不断完善人才工作规划。要把《决定》的导向性、原则性同本地区本部门实施细则和具体规定的补充性、配套性结合起来,抓紧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要针对人才工作的薄弱环节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落实《决定》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决定》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治国兴邦,人才为急;执政兴国,惟在得人。时代呼唤人才,伟业孕育人才。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加强人才工作构筑后发优势为三明加快崛起和更大跨越提供坚强保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