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教育实习论文
编辑:清风徐来 识别码:13-1104377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15 00:31:41 来源:网络

第一篇:教育实习论文

教育实习论文:

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现状调查研究

一、前言

对于各师范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来说教育实习是高等院校技能训练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教育理论方法完成教学实践的一次综合性训练和毕业前的一次全面检查。体育教育实习工作的质量高低是检验高等院校培养人才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也是反映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最后一道程序,加强教育实习的理论研究,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的科学规律,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全面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改革提供一定理论的参考。

二、国内教育实习现状

我国从80年代中期至今,对教育实习的改革进程也在不断的深化,实习时间也从原来的4至6周增加到8至10周。有的实习还延长为一年。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实习发展的一个趋势是:时间在总量上越来越充裕,实习时间的具体安排许多国家在研究、探索、尝试的基础上,各有不同的做法,但总体上表现出把教育实习的时间分割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在实习时间及其安排上,这些国家一改过去那种单一的集中式实习,采取了在整个大学期间进行多次教育实习形式,使实习时间分布贯穿于大学各个学习阶段,在总量上延长实习时间,在安排上突出阶段性和延续性的结合。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研究的对象是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师范院校03级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实习生的反馈意见,发放600份调样问卷,回收问卷567份,回收率为94.5%,有效问卷542份,有率为95.6%,其中男生302,女生265人。

(二)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对03级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四、调查现状与结果分析

(一)八所体育院校教育实习时间及其安排形式

在所调查的八所体育院校中,六所学校的实习时间8周到10周,华东师范大学是三个月,上海师范大学是四个多月。所有学校均是采用集中式的安排方式,而每所学校对每周实习的课次各有不同。

(二)八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

1、学校对教育实习的重视程度:经过调查研究表明,80%同学认为所在的体育院校对教育实习这一块是相当的重视的,20%的同学认为所在体育院校对教育实习是持不太重视的态度。

2、学生对教育实习的重视程度:在所调查的各所体育院校的学生中,100%的学生对教育实习持肯定的态度,认为体育教育实习在大学生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育实习的确能提高教学能力,而且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高适应性和找工作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对于所在院校实习时间与安排的合理性上,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同一实习情况的学生意见与建议也各异。

3、学生对实习时间长短的认同调查: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没有学生认同

一个月的实习时间,因为实习时间太短不利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就好像一场训练刚达到热身效果就结束的感觉,没有达到提高的目的;90%的学生对实习时间的长短是倾向于两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其中认同半年的学生比认同两个月和三个月的学生要多占33.3%,半年比较适合的缘由是:在半年内一般都能经历一个体育老师教学中碰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实习了解有经验的教师是怎样解决问题的,为今后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10%的学生认为一年或以上会比较好,而且认为实习时间越长越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有利于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专业知识上的不足之处,从而能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

4、学生对教育实习时间安排形式认同的调查:调查数据中可以知道,在实习时间的安排形式上61%的学生认同分散式的实习方式比较好,既把实习拆分为几个部分安排在不同年段进行。还有39%的学生认同集中式实习方式好,既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所选择的实习形式,学生认同集中式的原因是与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方面有关。

5、学生对每周上课次数的看法:在所调查的学生当中,80%是倾向于每周上5~6节课,这种安排方法下,实习生们每天只需要上一到两节课,学生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或者钻研教学方法,或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或技术水平;10%的同学希望每周上2~3节课,太多的课会使课堂的质量下降,实习教师缺少自我小结的时间,不能把所学到的教法更好的吸收,同时课程比较少可以更合理的分配时间,如找工作等;有10%的学生是希望每周上8~10节,认为实践的机会越多对综合能力的提高越有利。质和量的关系非常微妙,两者相互影响,过多的量不一定能达到质的提升,只有把握好其中的规律,从量变达到质变,才是一个真正的飞跃。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了解到,学生十分重视教育实习对自身的影响,并且希望能通过教育实习改进自身的综合素质,意识到实习时间及其安排对实习效果的影响和对以后改进实习工作的导向作用,对实习时间和安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大多数学生希望实习时间能适当的增加,实习的安排能采取分散式来进行,并且实习期间每周能安排5~6节的课程。在这个问题上,学生的看法跟当今国际上大多数发达国家所采取的实习形式有相似之处,比较符合世界教育实习的潮流。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适当的延长实习时间:教学实习对培养一名优秀的教师所起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应该加以重视,但从一些重点院校的体育教育实习情况来看,教育实习加起来也只有大四的8周时间左右,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实习时间明显太短。学生在8周内要全面顾及教育见习、课堂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教育调查、实习总结等内容很显然是不可能的,有些工作只有割舍,有些环节也只能是走过场,无法深入下去。学生想对教师职业活动有个全面了解都很困难,更谈不上知识、技能的综合检验与运用提高,以及新型教师所需的一些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了。很容易陷入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可能缺乏教学实践能力,而且很难尽早进入教师角色。

2、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我国目前高师本科生学生的实习时间多集中在大学四年级,跟体育发达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等“三级三段三期”“分散性与连续性相结合”等相比,明显出现了一些弊端,在大四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若是方法上的问题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改进,若是技术上的问题,则需要更长时间去琢磨。实习后就是招聘高峰期,学生很难有更多的时间去

仔细领会自己所不懂的知识,这样不利于学生教学技能等实习经验的总结提高,而且不同年龄段学生呈现不同的心理特征,集中式的实习,只上中学或者只上小学很难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从调查结果可知学生趋向于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实习模式。

3、每周课次趋向于适中:在所调查的八所体育院校中每周实习时间呈现两极化的趋势,不是每周课时太多就是太少。课程太多,学生为了赶课程,导致备课不认真上课质量下降,课后反思时间较少得不偿失;课次太少,虽然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备课,去进行课后总结,但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很难达到要求。

(二)建议

1、提高意识改变观念,借鉴国外的做法,不断地完善教育实习制度。

2、适当延长教育实习时间,时间为三个月到半年为最好。

3、应借鉴国外的做法,采取分散与集中式实习模式。

4、实习期间每周安排5~6节课为宜。

第二篇:教育实习论文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教育实习论文

如何上好一节课

学 院: 机械工程学院

班 级: 工业1101

姓 名: 朱荣辉 实习校 园: 统计职专 院 指 导老师: 朱娜

实习学校指导老师: 孙敬文

202_ 年4月1日

如何做好中职班主任

摘要: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不同于普通中学,有它的特殊性,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多思考,勤动脑。本文简要介绍了关于如何做好中职班主任的一些体会。关键词:中职;班主任;工作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务实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以造就大批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中职学校的学生难管似乎是大家的共识,那如何做好中职学校班主任呢?在此我想就此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班主任要树立威信

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权威,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无形资本。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权威,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否则学生是很难同他积极合作的。班主任树立的威信应从两个方面努力:

一是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的一知半解。在知识更 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年龄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为你确实有知识才敬重和信任你,班主任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因此,班主任必须不断用新知识充实武装自己。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还要熟悉所学专业的一切知识。

二是加强道德修养,做学生为人的楷模。班主任是各项工作任务的中间者和具体执行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马卡连柯也说:“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青年心灵开拓结果的阳光。”因此,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加强自身修养是对每位班主任的基本要求。

二、营造班级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我主要采取了这些做法: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平等地与学生相处;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班主任要在高一抓好对学生的入学教育。有的班主任为了早日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严,便于以后班级工作的开展,开学初就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要求学生该做这个,不能做那个,班主任就是这个班的主宰,学生必须无条件的服从班主任的管理,这样做固然可以收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也无形中把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开了,会抹杀学生参与管理班级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我在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人翁 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他们才是班级的主人,一言一行不仅仅代表着他自己,而且代表着整个班级,使学生树立“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观念。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时时刻刻注意平等地与学生相处,不要摆出一副“先生”的面孔,而应使学生明白,他们虽然在知识经验上与老师有一些差距,但在这个班级中大家的地位是平等的,谁也没有特权,大家都有权表达自己的见解,都有权参与班级的管理。切忌戴着“变色眼镜”看学生,自己在心中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差学生”犯了一点错误是“老毛病又犯了”,于是就抓住不放,恨不能把他除之而后快;“好学生”犯了错误则是一时不小心,“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久而久之,真的“制造”出了许多“品学兼差”的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绊脚石”。

班主任要能走进学生的心里,与学生实现以心换心的交流,才有可能了解其奇妙的内心世界,并进一步调节自己的教育步伐和教育手段。与学生实现以心换心的方式方法很多,若班主任能利用好这一机会,以长者或者朋友的身份给其回应,细心答复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并在往后的工作中细心关注,为其排忧解难,学生将会对你信任有加,对你倍加敬爱,这种无声的语言换来的教育效应是许多当众的说教无法比拟的。

班主任还要注意与学生真诚的交往,特别是一些“问题”学生。对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学生一起讨论,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注意尊重学生的意见,对于学生提出的幼稚的问题和暴露出的缺点、错误,要予以理解,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他们以适当的指导。使学生感受 到班主任是在真诚的为他好,是在尊重他们的选择权利,相信他们能正确判断和处理所遇到的问题的,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和爱心,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他们必然会把自己融入到班级中去。

三、重视专业思想教育

在我国,职业教育较之于普通教育,其先天的“营养不足”和后天的“发育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认同度基准的偏移。而家长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时,又往往因认识的局限表现出各种不理性的举措。以致学生在进校后情绪波动大,思想不稳定,极易掉进“职高无用论”的怪圈,及早并及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尤为重要。

专业思想教育应以集中教育为主,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并结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进行。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国家教育结构的调整,使学生了解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动态,懂得职高与普高是同一层次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其次要讲明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振兴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懂得读职高一样有前途的道理。再次,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和专业发展的前景、优势,使学生尽快地了解并熟悉本专业概况及人才需求规格,以便调整自己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同时,还应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并参与社会实践,或者请已经就业的优秀毕业生作专题报告会,以唤起学生的自信和激发其专业兴趣,也可就各种媒体上出现的与专业相关素材作针对性的点评和举办专题知识讲座,使学生能把思维面和认识面拓宽到课堂之外。

四、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

由于受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无论是社会、家庭,抑或是学校、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片面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或唯一标准。如此基调和环境,也就促成了学生目标定位的不科学性。部分学生虽然天天都在盟誓,但没有一天对自己满意过;虽然天天都在努力,但最终还是事倍功半。久而久之,信心和斗志丧失贻尽,留下的只有对自己的不满意和不愉快。

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自己:明白自己的优点、缺点所在;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分清哪些事该做,哪些事该马上做,该怎样做;思考自己的过去,审视自己的现在,设计自己的将来。其次,目标定位要合理并切合自身实际,注意目标定位的多向性和绩效性。再次,要求学生在做到学习上进步的同时,还应加强自身能力和特长的培养,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保持严谨的生活作风,这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五、打造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队伍。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委犹如整个班级的火车头,要想使整个班级跑得好而快,就应当及时建立健全班干部队伍,在健全确立班委的过程中,不能班主任说了算,一定要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班会上让全班学生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产生候选人,要确实将那些品学兼优、会组织、会管理、有威信、乐于奉献的同学选拔到班干部队伍中来,班主任要尽早抓好、培训好这个火车头,以便他们人尽其才的为全班同学树立起学习的榜样,早日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更好地带动班级工作。同时班主任要勇于打破“干部终身制”的做法,班 级一旦建立起良好的班风班貌后,要及时地对班干部进行更换选举,以便为班级引入竞争机制,让全班学生看一看哪个班委会的工作热情高、干劲大,比一比哪个班委会的工作能力强、效率高。从而使更多的同学在班委会组织中得到锻炼不断成长。

六、刚柔相济的互补效应

处罚,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教育学生时常使用的一种手段,特别是现在职业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整体不如意,许多班主任对其失去了说服教育的信心,在多数时候只好采用众多的“校规、班规”等“刚性”的政策来约束学生一些不良行为的产生。其实,处罚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它应该是教师在一定方式约束下达到某种纠错目的的教育手段,若太多的使用和泛用,其结果只会让学生形成“见多不怪”的感觉。十七八岁的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还不是很强。在其生活、学习的过程中犯点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若我们的班主任一味只是“按规定”来执行,学生可能表面上是接受了,但心里不一定会接受,更有甚者可能还会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但若班主任在对待这类学生时能适时、适度地采用“柔性”的方式来教育他们,如:使之在认识其不足的基础放其一码,适当使用“视而不见”,“听而不答”,不当众处罚、批评等手段,这些学生可能就会在教师对其的信任和暗示的眼光里感悟教师的用心,找回希望,找回自尊,努力去克服和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样的教育效果可能比“处罚”要好得多。

七、性别差异的正面效应

常言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可见,由于性别差异,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有在异性面前显示出自己才能,遮盖其不足之处的心理。现阶 段的职校生正处在青春期,男女同学之间的相互关注客观存在,他们有的希望在异性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有的希望张扬自己的个性,而相当一部分同学虽然没有多少才华来展示自己,但是他们在异性同学面前总是能尽量克服自己的许多不良行为,主动关心和帮助别人,努力做好各种事务,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若能有意识的利用这种性别差异的正面效应,有目的地将男女同学适当搭配来安排班内的各种管理工作,班级管理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八、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俗话说的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班主任热心耕耘、勤于管理,做到:熟悉班级、学生及家庭情况就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从而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这样学生就会理解和支持老师的工作。教师也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好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管理好整个班级奠定良好的基础。工作中要随时作好工作记录,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这样,可以使自己的工作少出差错、少走弯路;可以使自己的工作经验日益丰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长此以往,就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风格,并能使自己的管理艺术不断提高和完善。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化的复杂过程,因此班主任工作也是一个富有挑战的工作,我的这些实践还很不够,一些想法还很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汪培坚.教育的回归——一所中职学校的教育观察.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_.[2] 余国良.爱与智慧——中职学生教育密码.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2_.[3] 李迪.做一个优秀的中职班主任.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2_.

第三篇:教育实习论文

教育实习总结

0961010121 汉语言文学一班 刘雅君 每天忙忙碌碌,不知不觉为期42天的教育实习就结束了。回首实习的每一个日子,感觉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下面我就我42天的实习做一个总结。

一. 教育见习

清晰地记得9月17日刚到衡阳市第七中学,我就被学校领导,老师的热情深深的感染了。我被安排作为高一(266)班的实习班主任及语文老师。当天下午开完欢迎会,在原班主任的带领下,我与另外三名实习老师一起来到了266班教室和同学见面。一进教室门口,掌声如雷般响起,看着他们青春灿烂的脸,我当即让坐在门口的同学写下了班级的座次表,并下决心,要在一周内把他们所有人和名字都记下。

在实习开始的第一周,我们便进行了教育见习,主要的实习内容就是听课,学习老师的讲课方法,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并认真做了笔记。在教育见习中我明白了,听课主要是要听老师如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要听老师上课的语言,要听老师的问题设置,也要看学生听课的一个状态以及老师的教态。课堂不是老师在上面的表演,而是学生和老师一种互动,一种知识火花的碰撞。从语文老师口中,我了解到,我们所教授的班级的学生水平都相对较差,语文功底薄弱,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时注重基础,准确的抓住课堂的重点,使学生在一堂课上真正学有所获。同时,我们还需要有大量的辅导工作,在此过程中,我主动担当了这个角色,在课余时间和晚自习协助任课教师进行辅导答疑。很快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同样也为之后的讲课奠定了基础。

二.教育实习

教学工作是我们这次实习的重头戏。上学期在微格教室有过一些训练,但对于上真正的战场,我们还是经验不足的。经过通过一个星期的听课,以及通过对同学们作文、作业的批改再加上自习时间和课后时间与学生交流的了解,我基本掌握了班上同学语文的真是水平,这为我的精准备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我是我们小组第二个上课的实习老师,我的准备时间还是相当足够的,所以在这边我针对266班同学的真实情况重新备了课。通过和老师交流,我了解到备课是一个比较艰辛的历程,要不断地改,不断地练,要备的详细,考虑的非常全面,把课堂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都一一考虑到,才能建构出一堂不错的课堂。虽然对于我可能刚开始无法达到这个高度,但我还是不断地靠近这个目标。我所要上的是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凡但是读过鲁迅的文章的人都知道,没有一点文学积淀,历史眼光和一定的思想,是很难读懂鲁迅的文章的,而我们班的同学语文水平又普遍较低,因此我在备课时特别注重基础内容,我一共安排了四个课时。我的第一节课主要是了解鲁迅,充分了解课文背景,然后疏通字词,感知全文。在第一节课我的重点主要是疏通字词和感知全文。在字词上,我举一反三,旁征博引,同时又不忘课堂的趣味性,力求让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而在感知全文,给课文分层时,我特地叫学生上台为文章的每一小节做小标题连线,大家起改错,然后再为课文分层,这样不仅带动了课堂气氛,与学生之间有互动,而且让学生对文章的整体脉络印象深刻。

下课后,原来的语文老师刘老师对我大加赞赏,他说我上课非常老练,对课堂的重点也把握的非常好,注重基础,知道因材施教。这使我非常开心。接下来的三节课我主要是根据文章顺序,分析重点句,刘和珍形象,鲁迅的思想情感。在上第二节课时带队老师肖老师听了我的课,他肯定了我的上课内容,但也提出了我说话的声音有点拖,不够干脆,使得整个人魄力不足。后来的两节课我在讲好课的同时开课时注意这个问题,并慢慢的改善,因为声音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不刻意的改正总会存在,所以在这方面我还需要慢慢努力。

除了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我课后还向学生了解了他们听课后的感受及我的教学情况,听了老师和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断的注意和改进。同时,我在指导老师积极的工作精神和学生热情的学习态度中了解并学习到了很多很多。如:怎样进行作业布置和作业批改;怎样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怎样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机智化解课堂的突发事件;把预习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善于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反思;给予学生鼓励和正确的评价;学会正确、有效、熟练、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教学等。在他的工作作风中,我看见了踏实过好每一天的灿烂笑容,他在工作中精益求精,把工作当做享受,是一位生活幸福的老师。我很感谢指导老师在学习上给与我的帮助,在工作时给予我的肯定和鼓励,我崇敬他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给了我追求的启示,也算是人生感触。我也相信自己一定会越做越好。

三.班主任实习

因为在我当班主任之前我已经听过两周的课,对班上的学生已经有所了解。同时又经过了一个国庆的假期,在假期里,回想起平时班主任管理学生的方法,以及我前面的一个实习班主任有些失败的地方,我反复对自己强调要把握师生之间的距离,上课要有老师范,下课可以是朋友。国庆过后,我就开始走马上任。由于高一年级年级刚刚进入学校,对这个环境还不是很熟悉,我便跟随原来的班主任一起进行班级管理,使同学们快速进入状态。作为实习班主任,我主要负责监督学生每天的早操,晨读,早读,课间操,眼保健操,读报,晚自习前的听力训练。一段时间的相处和观察,我发现了学生的一些问题,我并没有直接强调他们的错误,而是以一种巧妙的方式改掉他们已经养成的习惯。比如说晨读的时候大家一般都在打瞌睡,干坐着等吃早饭,几乎没人拿书出来读。我就要学生上台演讲,题目就是“童年趣事”,而且务必要让每个同学都会心一笑,如果下面有人不笑,就问他为什么不笑,让他也讲一个他觉得更有趣的事。如果大家都笑,就挑一两个同学问他们觉得是哪里让他们发笑了。这样整个晨读都处在既轻松又紧张的气氛之中,大家不仅不再睡觉,而且在演讲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叙事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在担任代理班主任过程中,刚好发生了打砸日系车事件,又恰逢9.18这个特殊时期,根据学校要求我参与并主持了“勿忘国耻,理性爱国”主题班会的开展。这次的主题班会是我来266班以来第一次正式的站在讲台,第一次支配属于我与266班的40分钟。无疑,我是紧张的。一开始我打算让学生看一段视频,回顾一下钓鱼岛事件,以及打砸日系车的事件,然后引出主题:勿忘国耻,理性爱国。但是当天衡阳市七中的网络坏了,我不仅下载不了视频,连基本的新闻资料都无法整合。而且,我是下午读报的时候收到的通知,班会在第八节课就要开。如此匆忙,而又没有经验,我一下子都想不出什么方法了。最后做了一组幻灯片,将我要讲的内容搭载了上面。正式开班会时,我以为幻灯片上有一张主题页就可以了,只想着等下要说什么,也没仔细想这个事,结果在黑板上连班会主题都没有就开始开班会了,后来班主任进来看见了,就叫了一个同学上来写,那一下意识到自己的疏忽我就更加紧张了。班会进行时叫同学起来发表看法,同学都只寥寥几句,没有留下缓冲的时间给我,我甚至忽略了让班主任讲话„„整个班会在我一个人看似流利的演讲中结束。过程只有15分钟。最后班主任出来救场,放了一首《红旗飘飘》,在歌声流淌出来的那一瞬间,我突然不再紧张,想到了很多,想到了到底该怎样才能成功开展这个班会,但是班会并没有预演,时间只有一次,这次的事情已成教训,我只有认真总结错误,慢慢的积累经验。我一次次的告诉自己,以后无论是上课还是开班会或者是其他,都要要放松心态,不能紧张,要多掌握一些课堂的应急措施,多向班主任取经。

一个星期的班主任实习,我也跟随并协助班主任深入学生,与学生交流,通过班主任的工作,我明白了要想当好一个班主任,我们需要做很多工作,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要求学生怎样做就可以的,班主任的心要时刻与学生系在一起。在这42天的实习里,我遇见了一班正值青春,笑容灿烂的少年,我看到了一位年轻负责,潇洒可爱的班主任,我经历的一切都让我受益匪浅,也正是这42天,让我明白了为何那么多人在这三尺讲台之上终生不悔,挥洒一切。我也更坚定了自己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理想。

第四篇:教育实习论文

实习师范生化学课堂教学分析

----大连市第19中学实习

摘要:教育实习作为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师范生的重要实践活动之一,对未来教师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师范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各种问题:(1)问题设计和表述不清;(2)时间处理不当;(3)临时应变能力欠佳。基于以上几点,我认为在化学教学中应适当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本论文分三部分:(1)教育实习对师范生的重要作用;(2)师范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种典型问题;(3)基于在大连市第19中学实习,认为适当进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育实习课堂教学 探究式教学

1.教育实习对师范生的重要作用及其问题

1.1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作为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师范生的重要实践活动之一,对于培养师范生的师范技能和教学艺术,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成果的介绍,结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师范生的要求,加大教育实习时间的比重,进行分段实习,使试教与教育实习有机的分离,重视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拓展教育实习的内容与形式。从而让化学师范生能在教育实习中得到更好的锻炼,以期达到师范生毕业后更能适应现阶段中学教学的目的。

1.2教育实习工作

教育实习工作是实习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准教师”的必经途径。通过高质量的教育实习工作,能够使实习生在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教育实习工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1.3化学教育实习

化学教育实习是高校化学教育专业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培养合格化学师资的必要途径和重要措施。通过教育实习,可以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培养师范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师范生热爱教师工作的专业思想,培养师范生热爱教育工作的感情,实现由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的转变。

2.师范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种典型问题

2.1 问题提出和说明的不足

2.1.1 问题提出无趣味性

在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将问题与学生的兴趣、学生的需求、学生熟悉的生活或社会现象等联系起来提问才是有效的。然而现在大多数师范生提问都是想当然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不大。例如:“浓硫酸的物理性质都有哪些?”“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等,这种提问无法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必然会遭到学生的不响应。

2.1.2 问题提出无层次性 现在师范生所提问题的关键词主要是“是什么、比较、说明、解释、如何检验、如何除去”等,而“为什么、分析、总结、设计、证明、评价、你对„„有何看法”等关键词较少,使学生不能更加深层次的去了解问题。然而社会期待教育培养的不仅是“知识人”,也不仅是能应用知识解决结构良好问题的人,还应培养具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而且班级授课制下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应将问题的层次与学生的层次结合起来,使所有学生各取所需,都得到发展。2.1.3 问题设计和表述不清

提出问题必须准确到位,可以在问题发出后对问题做必要的说明,使学生弄清问题的主旨,抓住主干组织答案。然而大多数师范生在提问时都出现过问题表述不清晰的情况。例如 “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是哪些类呢?”“实验室制取氢气和氧气的装置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等,这些问题都没有说明分类标准,学生无法确定回答的切入点,答案五花八门也就不足为怪了。

2.2 时间处理不当

研究表明,教师在呈现出问题后以及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之前停顿大约3-5秒钟,当然还应根据问题的难易、学生的层次等调整待答时间。然而很多师范生在提问之前的停顿只有1秒钟左右,究其原因就是师范生心中没有学生,过于关注答案。如果停顿3-5秒钟则以产生很多令人满意的、重要的结果,学生会提更多的问题,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显著增加。

2.3 临时应变能力欠佳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师范生总是急切地给出 “答案”,很少进行启发性追问、延伸或扩展,也很少鼓励学生提问。以至于根本不值得老师听完,或许教师这样做本身不是有意的,但学生就是这么认为的。

3.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的实质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过程引入中学化学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的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探究性和实践性是化学学科的突出特点,这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通过探究化学过程,掌握科学方法,从而形成科学世界观、从本质上理解科学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3.1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类型

在学校环境下的化学学科的探究式教学可以有非常丰富的类型。例如,(1)按照探究环节的多少分类:有比较完整的探究和局部的小探究;(2)按照探究的自主和开放程度分类:有自主探究性学习和指导探究性学习,教师的讲授、启发、指导、演示等都可以根据需要融入其中;(3)按照探究活动的形式、途径和方法分:有实验探究、调查探究、讨论探究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研究;(4)按照学生进行探究的组织形式分:有学生个体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等。

3.2探究式教学的构成要素

探究式教学一般有五个基本的构成要素: 3.2.1创设情境

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把授课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真实事例或问题紧密起来,从多角度、多方位创设逼真的化学事实、实验、问题等情境,有意识制造玄机,留探究的空间与时间,促进学生在具体的化学情境中萌发灵感,为学生搭建进行问题解决和意义建构的平台。3.2.2提出问题

探究活动都是围绕一定的的问题展开的,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是学生思维的中心与焦点。教材呈现这些探究问题时,可以根据学生探究水平的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要求。探究水平低的,可以针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直接给出探究的问题:随着知识量的增加,探究能力的提高,可以把问题隐藏在真实的情境材料中,让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围绕探究主题,从不同角度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2.3展开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只有通过亲自去做获得的知识,体会最深,记忆最牢。化学是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学科,因此决定化学是二门很好开展探究活动的学科。新课标下的教材安排了许多活动栏目:搜集资料、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讨论与交流等,其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多进行探究活动与学习。3.2.4评价结果

探究活动重过程也重结论,结论是学生在经历各种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后,将自己所观察的现象、记录的数据加以分析、归纳、推理,用文字表述出来,获得知识和情感的升华。3.2.5表达与交流

不同的学生在化学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观察的侧重点不同,所看见的实验现象、获得的数据、推测的结论可能不同,这就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评价从而获得对知识真正理解。当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探究环节可多可少,不能机械的照搬。

3.3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有效探究的基本条件是:

必须将学生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中,并引导他们提出问题,或者向他们提出恰当的探究任务以及驱动性问题;

必须为学生开展探究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并在资料、材料、设备和指导方面提供恰当的支持;

必须组织有效的表达和交流,帮助学生在自己探究的基础上加深认识,达到教学目标。

总之,探究式化学教学主要有如下三个阶段: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引发、探究式学习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反思与评价。而其中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引发阶段是探究式教学的首要阶段,它的功能主要是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探究状态、思考并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不论是实验探究、问题探究、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的探究、社会生产实际问题的探究,还是通过课内小课题的研究性学习的探究,目的都是相同的,就是通过创设探究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将认知活动与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动机等)的影响紧密联系起来,更好的实现知识与技 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海鸿.化学探究式教学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2_(20)2.李建明.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_(12)3.任池.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202_ 4.曾庆宇.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及实施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2_ 5.杨宝.杨承印.师范生课堂提问技能的有效培养[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2_

第五篇:教育实习论文[推荐]

浅论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师范生教育实习评价改革的[论文摘要]科学合理的教育实习评价对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确立着眼于师范生专业发展的教育实习评价理念,围绕教育实习的准备、进行、总结三个阶段实施与相应的合理的教育实习评价方法,能够使教育实习在师范生专业发展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促进作用。

[论文关键词]教师专业化 师范生 教育实习评价

一、师范生教育实习评价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1.教师专业化。世界各国对教师的态度逐渐由量的追求转向质的提高,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就教师个体而言,要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拥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素质。

2.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师范生教育实习。在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包括重在奠基的师范生阶段的专业化、重在适应的入门阶段的教师专业化和重在提高的在职阶段的教师专业化。其中作为职业定向的师范教育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它是教师教育的起点,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全过程提供基础;其次,我国目前的教师教育以师范教育为核心,师范教育是教师教育的主体。因此,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培养师范生的教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正在逐步推进开放的教师准入制度,这对高师院校的办学及师范生的就业是一个直接的挑战,师范生除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外,更需要在教学实践能力上有较强的优势,才能在开放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实习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3.教育实习评价。对实习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是教育实习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笔者认为,教育实习评价的功能有三:第一,检查甄别功能,通过教育实习评价,强化实习的管理监督和甄别优劣,但这种功能在强调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新形势下日趋弱化;第二,激励导向功能,通过全面客观的评价,给实习生提供反馈信息,引导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激发自觉提高从师素质的内部动机;第三,诊断改进功能,通过评价使实习生反思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同时也给实习的管理者提供反馈信息,以便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以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教育实习评价在教育实习中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探讨科学合理的教育实习评价策略对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目前教育实习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教育实习评价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高师的实习评价大多存在着虚浮的现象,具体表现如下:

1.评价内容不完善。目前大多数高师院校对实习生评价考核只包括三部分内容: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教育调查研究,缺少对师范生的个性品质、创新能力、师德修养等教师专业发展中重要因素的考查,不能合理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评价标准可操作性差。实习指导教师之间能力水平、工作态度等存在着差异,评价标准的模糊、可操作性差使指导教师把握不好评价的尺度,造成评价的主观性强、随意性大,出现能力相当的实习生因指导教师不同而成绩相差

很大的现象,成绩不合理。

3.评价主体单一。现有的教育实习评价主要体现为指导教师对实习学生的评价,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实习成绩较少参考其他信息,不能多角度全面地

反映实习生的真实表现。

4.评价过于注重结果。多数院校只是对实习生作出一般终结性评价,注重最后的结果而忽策略略了学生的实习成长过程,使评价缺乏客观性和真实性,不能很好地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不利于师范生的专业成长。

5.评价方法和手段落后。基本采用纸笔评价的方式,大部分高校要求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后统一填写《教育实习鉴定表》,再由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和院校指导教师分别评定各项成绩。对于分散实习的学生,鉴定表由学生自己带回学校,容易造成评价中的人情分和随意性,让学生们感觉到评价不正规。这样的评价方式缺乏新的技术和手段,没有建立起一个科学的教育实习评价体系。

三、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教育实习评价的理念

1.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个体发展。对实习生的评价应从整体着眼,使评价内容涵盖教育实习中的各层面和领域,除考核师范生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外,还应考虑到他们在认知和能力上的个性差异,重视他们在创新能力和师德修养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以人的发展为本。

2.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参与和互动。参与评价的主体除指导教师外,还应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实习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分析反思,以主人翁的方式调整思想和行为。同时让同学、家长、专家和管理人员等参与评价过程,通过评价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使师范生的从师素质取得进步并持续提高。

3.评价方法多样化,注重过程和发展。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是个渐变的过程,需要在实践过程中积累并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对教育实习的评价不只是评价最后的结果,还应该是过程性的。实习评价中尽量采用丰富多样的评价方法,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在一起。

4.评价手段现代化,提高可操作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给教育实习评价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可以有效排除评价过程中人为情感因素的干扰,而且有利于建立统一可行的评价标准,使教育实习评价更加科学规范、操作便利。同时,现代化的教育实习评价环境也将对实习生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产生良性的影响。

四、教育实习评价改革策略

1.实习准备阶段——评价体系的完善及评价平台的开发。(1)完善评价体系。首先是确定评价内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包含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反思能力的提高,教育实习评价应以此作为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除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研外,评价内容应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与丰富,将思想道德、职业修养、信息素养、个性品质、创新能力等都纳入到评价体系中来,实现实习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具体而言,可将这些素质整合到以下几个项目中:基本教学技能、教学设计、班主任工作、专业精神与人格、信息素养、交流与反思,然后对各项内容进行细化。其次是制订评价方案,方案中可分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两部分。基于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笔者建议采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信息处理,该方法既有严格的定量刻画,也有对难以定量分析的模糊信息进行定性描述,综合了定性和定

量两种评价方法的优点,比较科学,能够得到较客观的实习成绩。(2)开发评价系统。教师专业化理念下的教育实习评价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才能够得以顺利实现,例如,通过互联网实现家长对实习生的远程评价;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中大量的统计和计算;将学生的过程性材料保存在电子档案袋中等等。因此,需要开发综合性的教育实习评价系统来完成复杂的评价工作,该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实习生过程性资料的展示;多元评价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终结性评价成绩的统计和计算;各种评价信息的发布。

2.实习进行阶段——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过程性材料收集。在实习进行的主体阶段,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记实实习生的发展过程并实现评价中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互动,同时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源。(1)教育实习网站。建成开通教育实习网站,通过该网站除进行实习的日常管理外,还可以发布各项实习评价标准及优秀案例,为实习生提供努力的目标。(2)电子档案袋。每个实习生建立自己的电子实习档案袋,保存个人教育实习过程性材料,档案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教学设计(教案)、实习日记、教学视频、实习生活照片、教育教学调查报告、教研活动记录、实习总结等。(3)实习Blog。实习Blog可分为个人Blog和实习小组Blog两种形式:个人Blog主要用来展示个人电子档案袋的内容,并组织多元评价主体(实习生本人、同学、指导教师、家长等)的评议和交流;

3.实习总结阶段——多种形式的总结和反思。在实习总结阶段,除利用实习评价系统评定每位实习生的量化实习成绩外,还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总结和反思,在总结和反思中把握学生在教育实习中的发展,使教育实习评价真正起到诊断和激励的作用,促进师范生的专业成长。(1)实习总结。实习结束后,每位实习生做出认真全面的个人总结,并分别以小组和学院为单位进行集体总结,交流经验,分析不足。通过教育实习总结,培养师范生教育教学反思能力,同时也为高师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使教育实习真正成为高师学生不断成长的重要途径。(2)教育研习。目前国内许多高师院校都在教育实习后增设了“教育研习”活动,针对教育实习中的不足和遇到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它的意义在于进一步完善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形成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培养教育科研能力。(3)实习成果展示。实习结束后,举办“教育实习成果展”,由优秀实习生候选人向包括低年级师范生在内的全体师生展示自己的实习资料,接受评议。此举可以使优秀实习生评选更加公正透明,而且可以强化低年级师范生的师范意识。(4)公开课大赛。教育实习总结阶段的公开课比赛是进行教学评比考核的常用形式,同时也是推广实习中的教学研究成果和先进教学经验、提高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师范生的专业发展有积极作用。(5)实习评估。高师院校一般在每年的教育实习结束之后,都要对各专业的教育实习情况进行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意在强化规范和质量意识,不断提高教育实习工作水平。通常是由院校教务处组织实习评估组成员,检查教育实习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对于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实践证明,评估工作对保证教育实习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教育实习评价策略对于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均适用,可根据实习模式及专业的不同进行调整。随着开放式教师准入制度的逐步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科学合理的教育实习评价,会促进实习质量的提高,为未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0英语教育一班徐笑笑

教育实习论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