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202_年东北林业大学继续教育共需作业习题及答案(最终定稿)
编辑:流年似水 识别码:13-1098725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10 17:27:55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2_年东北林业大学继续教育共需作业习题及答案

202_东林共需作业

1、简答著作权人有的著作财产权。

答:

1、指著作权人自己使用或授权他人以一定方式使用作品而获得经济收益的权利。如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信息络传播权。有以下几个特点a有保护期的限制,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b往往涉及著作人身权c、受到法律的专门限制。如合同的使用法定许可等。D受地域的限制。E可以转让继承或放弃。

2、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人们常称实用新型为小发明。在我国现行的专利法中,实用新型和发明 都是专利法保护的对象,它们都是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的本质是相 同的;但实际上,这两种专利又有许多的不同,主要归纳为以下四点:

(1)实用新型的创造性低于发明

我国专利法对申请发明专利的要求是,同申请日以前的已有技术相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着进步;而对实用新型的要求是,与申请日以 前的已有技术相比,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对发明强调了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着进 步,而对实用新型只提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显然,发明的创造性程度要高于实用新型。

(2)实用新型所包含的范围小于发明

由于发明是对产品、方法 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所以,发明可以是产品发明,又可以是方法发明,还可 以是改进发明。仅在产品发明中,又可以是定形产品发明或不定形产品发明。而且,除专利法有特别规定以外,任何发明都可以依法获得专利权。但是,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权的范围则 要窄得多,它仅限于产品的形状、构成或者其组合所提出的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这样,各种制造方法就不能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同时,与形状、构造或其组合无关的产品也不可能有 实用新型产生。因此,实用新型的范围比发明狭窄得多,仅仅限于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组 合有关的革新设计。

(3)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短于发明

我国专利法明文规定,对于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为10年,自申请日起计算。而发明专利的保护期 规定为20年。相比之下,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比发明专利的保护期要短得多。这是由于在一般情况下,实用新型比发明的创造过程要简单、容易,发挥效益的时间也短得多。所以,法律对它的保护期的规定相应也短些。

(4)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批过程比发明专利简单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局收到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后,经初步 审查认为符合专利法要求的,不再进行实质审查,即可公告,并通知申请人,发给实用新型 专利证书。而对发明专利,则必须经过实质审查,无论是审查的手续和时间都要比实用新型复杂得多,长得多

3、什么是商业秘密?商业秘密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答:所谓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广义来讲,任何能够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的机密运营信息都是商业秘密。

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要认定为商业秘密,必须具有下列特性:

1、秘密性

2、经济型

3、实用性

4、保护性

4.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I-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行为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这种标识的行为

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除上述四种侵权行为外,给他人的商标专用权造成损害的都可以归于这一类。《商标法实施条例》第50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商标法第52条第5项所称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1、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

2、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

第二篇:202_东北林业大学继续教育作业2

7.何谓虚工作?如何正确使用?

答:虚工作是既无工作内容,也不需要时间和资源,仅仅是为使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正确表达而虚设的工作。虚工作一般用虚箭线(或实箭线下边标出持续时间为0)表示,虚工作在双代号网络图中既可以将应该连接的工作连接起来,又能够将不应该连接的工作断开。

8、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有哪些?如何计算?

答: 1.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及其含义

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分为如下3类:

(1)工作的时间参数

①工作的持续时间(Di-j),指完成该工作所需的工作时间。

②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i-j),指该工作最早可能开始工作的时间。

③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EFi-j),指该工作最早可能完成的时间。

④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i-j),指在不影响工期的前提下,该工作最迟必须开始工作的时间。

⑤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LFi-j),指在不影响工期的前提下,该工作最迟必须完成的时间。

⑥工作的总时差(TFi-j),指在不影响工期的前提下,该工作所具有的最大机动时间。⑦工作的自由时差(FFi-j),指在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该工作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2)节点的时间参数

①节点的最早时间(ETi),指节点(也称为事件)的最早可能发生时间。

②节点的最迟时间(LTi),指在不影响工期的前提下,节点的最迟发生时间。

(3)网络计划的工期

①计算工期(Tc),指通过计算求得的网络计划的工期。

②计划工期(Tp),指完成网络计划的计划(打算)工期。

③要求工期(Tr),指合同规定或业主要求、企业上级要求的工期。

2.按工作计算法计算时间参数

(1)工作时间参数与工期的计算公式

在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Di-j)可以通过第2章1.2节讲述的方法确定。这里讲述的网络计划工作时间参数的计算,是指对每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开始时间、最迟完成时间。总时差、自由时差等时间参数的计算。对网络计则工期的计算(确定)是指对计算工期、计划工期的计算(确定)。

①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i-j)。对于无紧前工作的工作,通常令其最早开始时间等于零,有紧前丁作的丁作,其最早开始时间等于所有紧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即

当i=l时ESi-j=0

当i≠1时ESi-j=max{ EFh-i}

式中,i=1表示该工作的开始节点为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工作h—i代表本工作i—j所有的紧前工作(下同)。

②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EF i-j)。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本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持续时间之和,即

EF i-j=ES i-j十D i-j

③网络计划的工期。

a.计算工期(Tc)。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等于所有无紧后工作的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即

Tc=max{EFi-n}

式中,n表示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下同)。

b.计划工期(TP)。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要分两种情况确定,即当工期无要求时,可令

Tp=Tc

当工期有要求时,令Tp≤Tr

④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i-j)。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等于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减 去本工作的持续时间,即

LS i-j=LF i-j-D i-j

⑤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LF。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也需要分两种情况计算。对于i-j)

无紧后工作的工作,其最迟完成时间等于计划工期;而有紧后工作的工作,其最迟完成时间等于所有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即

当j=n时LFi-j=Tp

当j≠n时LF i-j=min{LSj-k}公式中下角标j-k是表示本工作i-j的所有紧后工作(下同)。

⑥工作的总时差(TF。工作的总时差等于本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 i-j)

之差,或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即

TF i-j =LS i-jEF i-j⑦工作的自由时差(FF。工作的自由时差也要分两种情况计算。对于无紧后工作的i-j)

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计划工期减去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而对于有紧后工作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所有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的最小值减去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即

当j=n时FF i-j = TpD7-8=15-5=10

LF6-8=Tp=15

LS6-8=LF6-8D3-7=10-6=4

LF2-6=min{LS6-8}=min{11}=11

LS2-6=LF2-6D4-5=10-4=6

LFl-3=min{LS3-7 ,LS4-5}=min{4,6}=4

LSl-3=LFl-3 =D1-3 =4-2 =2

LFl-2=min{LS2-6 ,LS4-5}=min{3,6}=

3LSl-2=LFl-2 =D1-2=3-3=0

将上述计算结果标注在每项工作上边的LSi-j、LFi-j的位置上。

④工作的总时差的计算。工作的总时差可以从网络计划的任一部位开始,但为了有规律起见,一般采用从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开始自左向右依次计算:

TFl-2=LSl-2ESl-3 =2-0 =2

TF 2-6=LS2-6ES4-5=6-3=3

TF3-7=LS3-7ES6-8=11ES7-8=10-8 =2

将工作的总时差的计算结果标注在每项工作上边的TFi-j的位置上。

⑤工作的自由时差的计算。工作的自由时差应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自右向左依次计算:

FF7-8=Tp-EF7-8=15-13=2

FF6-8=Tp11=11-11=0

FFl-3=min{ES3-7 ,ES4-5}-EFl-3=min{2,3}-2=2-2=0

FFl-2=min{ES2-6,ES 4-5)-EFl-2=min{3,3}-3=3-3=0

将工作的自由时差的计算结果标注在每项工作上边的FFi-j的位置

3.按节点计算法计算时间参数

(1)时间参数计算公式

①节点最早时间(ETi)。通常令无紧前节点的节点最早时间等于零,而有紧前节点的节点最早时间等于所有紧前节点最早时间与由紧前节点到达本节点之间工作的持续时间之和的最大值,即

当i=1时ETi=0当i≠1时ETi= max{ ETh+Dh-i}

式中,i=l表示该节点为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节点h为节点i的紧前节点,Dh-i为紧前节点与本节点之间工作的持续时间。

②网络计划的工期。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等于网络计划终点节点的最早时间。当工期无要求时,可令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当工期有要求时,应令计划工期不超过要求工期,即

Tc=ETn

式中,n表示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下同)。

当工期无要求时Tp=Tc当工期有要求时Tp≤Tr③节点的最迟时间(LTi)。网络计划终点节点的最迟时间等于计划工期;其他节点的最迟时间等于所有紧后节点的最迟时间减去由本节点与紧后节点之间工作的持续时间之差的最小值,即

当i=n时LTi=Tp当i≠n时LTi= min{LTj-Di-j}

式中LTj为本节点i的紧后节点的最迟时间。

④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完成时间、最迟开始时间。

这4个工作的时间参数可以通过对节点时间参数分析得出:

a.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本工作的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即

ESi-j=ETi

b.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本工作的开始节点最早时间加上本工作的持续时间,即EFi-j=ETi+Di-j

c.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本工作的结束节点的最迟时间,即

LFi-j= LTj

d.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等于本工作的结束节点的最迟时间减去本工作的持续时间,即LSi-j=LTj-Di-j(3-34)⑤工作的总时差(TFi-j)。工作的总时差等于本工作结束节点的最迟时间减去本工作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与本工作的持续时间之和的差,即

TFi-j= LTj-(ETi+Di-j)

⑥工作的自由时差(FFi-j)。工作的自由时差等于紧后工作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的最小值减去本工作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与本工作的持续时间之和的差,即

FFi-j=min{ ETj}-(ETi+Di-j)式中,ETj,为本工作i-j的紧后工作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

9.何谓工期优化、费用优化、资源优化?

答:(1).工期优化的概念

根据工程施工方案,按照计划中各项工作的逻辑关系编制的网络计划,其计算工期与既定的工期目标相比,如果计算工期长于工期目标(要求工期),就要对计算工期进行调整。工期优化就是通过压缩计算工期,以达到既定工期目标,或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使工期最短的过程。

(2).费用优化的概念

一项工程的总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在一定范围内,直接费用随工期的延长而减少,而间接费用则随工期的延长而增加,(3)、资源优化的概念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所需的人力、材料、机械设备和资金等统称为资源。完成一项工程计划所需的资源总量是不变的。资源优化的目标不是减少资源总量,而是通过调整计划中某些工作投入作业的开始时间,使资源分布满足某种要求。在资源优化中,通常将某项工作在单位时间内所需某种资源数量称为资源强度(用ri-j,表示);将整个计划在某单位时间内所需某种资源数量称为资源需用量(用Qt表示);将在单位时间内可供使用的某种资源的最大数量称为资源限量(用Qa表示)。

资源优化的内容有“资源有限一工期最短优化”和“工期固定一资源均衡优化”两个方面。

10.简述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其主要工作内容有哪些?

答: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是指为保证工程项目实现预期的工期目标,对工程项目寿命周期全过程的各项工作时间进行计划、实施、检查、调整等的一系列工作。

1. 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准备阶段进度控制、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阶段进度控制。

2. 施工准备阶段进度控制包括

1、工程项目施工计划工期目标的确定与分解2.编制

施工进度计划3.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和资源需用计划4.编制年、季、月、旬

度施工作业计划5.制定施工进度控制工作细则

3. 施工阶段进度控制包括

1、施工进度的跟踪检查2.收集、整理和统计有关进度数

据3.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分析4.分析进度偏差对工期和后续工作的影响5.分析是否需要进行进度调整6.采取进度调整措施

4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阶段进度控制包括1.制定竣工验收阶段工作进度计划2.定期检查各项工作进展情况3.整理有关工程进度资料.11.简述S型曲线的概念、绘制与控制方法。

答:1.S型曲线的概念

S型曲线是一种描述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动态曲线。一般来说,在项目施工初期,由于准备工作多,作业面条件差,劳动力、机械设备不能一次性全部到位,工人作业不熟练等原因,施工进展速度较慢;在项目施工中期,施工进展速度较快;而在项目施工后期,作业面逐渐减小,劳动力、机械设备等逐渐撤离施工现场,只留较少一部分人员从事收尾和清理工作,项目施工进展速度又要减慢。如果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横坐标表示时间(可以天、周、旬、月等为单位),以纵坐标表示每一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可以用实物工程量、费用支出或工时消耗等数量表示),绘制出的时间与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如果以横坐标表示时间不变,以纵坐标表示到每一单位时间为止累计完成的工作量,绘制出的时间与累计完成工作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因为此曲线形如“S”,故称其为S型曲线。

在实际工程项目施工中,各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往往不是随时间的延续而连续变化的,绘制出的时间与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关系曲线,时间与累计完成工作量的关系曲线该曲线也呈“S”形,故也称其为S型曲线。

2.S型曲线绘制方法

(1)确定各单位时间(每天)完成工程量qj值。(2)计算到每一单位时间(每天)完成工程量Qj值。(3)根据(j,Qj)或(j,μj)绘制S型曲线。

3.S型曲线控制方法

采用S型曲线控制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时,首先需要根据计划进度绘制出S型曲线后在施工过程中按下述步骤和方法对施工实际进度进行控制。

(1)标出检查日期。(2)绘制出到检查日期为止的工程项目实际进度S型曲线。(3)分析工作量完成情况。(4)分析进度超前或拖后时间。(5)项目后期施工进度预测。(6)分析项目后期施工进度的速度限值。(7)采取加快施工进度调整措施。

12.简述工程项目质量的PDCA循环法。

答:PDCA循环,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ion)四个阶段组成的工作循环。

PDCA循环划分为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其基本内容为:

第一阶段是策划阶段(即P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制定质量方针、管理目标、活动计划和项目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具体工作步骤可分为四步:

第一步是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这一步要有重点地进行。首先,要分析项目范围内的质量常见病和多发病。要特别注意工程中一些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的项目,以及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等项目的质量分析。要依据大量数据和资料,用数据说话,用数理统计方法来分析、反映问题。

第二步是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这就是要召开有关人员对有关问题的分析会议,绘制因果分析图,找出所有可能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第三步是从各种原因和影响因素中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或影响因素。其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和图表来分析;二是由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工人讨论确定或用投票的方式确定。

第四步是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或影响因素,制定改进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提出执

行措施的计划,并预计其效果。在进行这一步时要反复考虑,明确回答以下5W1H的问题:

(1)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措施,执行这样的计划?回答采取措施的原因(Why)。

(2)执行后要达到什么目的?将会有什么效果(What)?

(3)改进措施在何处(哪道工序、哪个环节、哪个过程)执行(Where)?

(4)改进措施和计划在什么时间执行和完成(When)?

(5)由谁来执行和完成(Who)?

(6)用什么方法?怎样完成(How)?

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即D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按照第一阶段制定的措施和计划,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分头去认真贯彻执行。这就是管理循环的第五步,即实施措施和计划。在该阶段,首先要做好措施和计划的交底和落实。落实包括组织落实、技术落实和物质落实。有关人员还要经过训练、实习、考核达到相应的要求。其次要依靠质量体系来保证改进措施和计划的有效执行。

第三阶段是检查阶段(即C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将实施效果与预期目标对比,检查执行的情况,看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并提出哪些做对了?哪些还没达到要求?哪些有效果?哪些还没有效果?再进一步找出问题。这是管理循环的第六步,即检查效果,发现问题。

第四阶段是处置阶段(即A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处理,分两步,也就是管理循环的第七、八步。

第七步是总结经验、纳入标准。经过上一步检查后,明确有效果的措施,通过修改相应的工作文件、工艺规程,以及各种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把好的经验总结起来,把成绩巩固下来,防正问题发生。

第八步是把遗留问题转入到下一轮PDCA循环解决,为下一期计划提供数据资料和依据。

第三篇:202_年东北林业大学继续教育新增作业

问题内容:

新增作业内容 1.2.3.4.5.6.简述小班的特征、划分原则及划分条件。简述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和区域划分。我国森林调查的种类有哪些? 国家一类清查的方式、目的、总体及资源落实单位是什么? 小班调查的内容及主要方法有哪些? 什么是抽样调查?简述简单抽样调查的具体步骤?

1、简述小班的特征、划分原则及划分条件。

答:小班是为了清查森林资源,统计计算森林资源,便于展开森林经理活动,在林班内划分为若干个生物 学特性和经营特征一致,而且与其它相邻地段在经营措施上有差异的地域或小区地段叫小班。小班划分条件同时兼顾资源调查和经营管理的需要,考虑下列基本条件:

—— 权属不同;

—— 森林类别及林种不同;

—— 生态公益林的事权等级、保护等级不同;

—— 林业工程类别不同;

—— 地类不同;

—— 起源不同;

—— 树种组成不同,优势树种(组)比例相差二成以上,纯林和混交林要分别区划小班; —— 龄组或龄级不同,VI龄级以下相差一个龄级,VII龄级以上相差二个龄级,经济林生产期不同;

—— 林分郁闭度不同,商品林郁闭度相差0.20以上,公益林相差一个郁闭度级,灌木林相差一个覆盖度级;

—— 立地类型、林分经营类型或经营措施类型不同。

2、简述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和区域划分。

答: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自然保护区是一个泛称,实际上,由于建立的目的、要求和本身所具备的条件不同,而有多种类型。按照保护的主要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3类;按照保护区的性质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即风景名胜区)、管理区和资源管理保护区4类。不管保护区的类型如何,其总体要求是以保护为主,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把科学研究、教育、生产和旅游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都得到充分展示。

3、我国森林资源调查种类有哪些?

答:森林调查(forest inventory)也称为森林资源调查(forest resource inventory),是对用于林业的土地进行其自然属性和非自然属性的调查,主要有森林资源状况、森林经

营 历史、经营条件及未来发展等方面的调查。在我国,根据 调查的目的和范围将森林调查分为 3 大类。①以全国(大区或省)为对象的森林调查,称为“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原称为“全 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也简称“一类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调查区域内森林资源 的宏观状况,为制定或调整林业方针政策、规划、计划提供依据。②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县、乡(镇)或相当于县、乡(镇)的单位为 对象的森林调查称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原称为“森林经理调查”,也简称为“二)类调查”。此类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县级林业区划,企事业单位的森林区划提供依据,编制森 林经营方案,制定生产计划等。③主要为企业生产作业设计而进行的调查称为“作业调查”,也简称“三类调查”。调查的 目的主要是对将要进行生产作业的区域的进行调查,以便了解生产区域内的资源状况、生产 条件等内容。

4、国家一类清查的方式、目的、总体及资源落实单位是什么?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national continuous forest inventory)也简称为一类调查。所谓连续清查是指定期对同一地域上的森林资源进行重复性的调查。调查的方法是以数理统计原理为基础的抽样调查,调查的对象是设立在调查区域内的固定样地,有时也增设一些临时样地。森林资源落实的基础单位(在我国)是县和林业局。我国于 20 世纪 50 年代(1953~1961 年)曾进行第一次全国性的森林资源调查,但是调查的单位是县和林场,调查方法是以目测为主的小班调查。真正的以省为单位的连续清 查体系是从 1975 年开始建立的。1983 建立了全国森林资源数据库。到以后每 5 年进行一次全国性的连续清查,到 1998 年已完了第 5 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

一类调查是全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掌握森林资源宏观现状,消长动态,制定和调整林业方针政策、规划、计划等的重要依据。其任务是及时、准备地查清全国 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消长动态,进行综合评价个副总体。目的是为了使调查方法和调查成果有连续性、可比性。一类调查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在国家林业局的安排布置下统一完成。在调查时,一 般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抽样调查的总体。如果有的省内森林分布、地形等条件差异比较 大,可在省内设立副总体,森林资源落实的单位(最小)是县或林业局。

5、小班调查的内容及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小班调查是二类调查中涉及地域最广,工作量最大的一项工作。小班是以林分为基础划分的,而林分是林学、生物学特性基本相同,与周围森林地段有明显差异的森林地段,是森林资源构成的基本群体单元。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展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必须将森林资源 信息落实到每个林分中。小班调查就是将各种林分调查因子落实到每个林分中。主要内容包括各小班地块的林况和地况调查,小班调查方法和步骤的确定,调查薄的编制,资源档案的建立与修正等。

(一)小班调查内容 1.地况调查(1)地况的分类系统 根据林业部 1996 年颁布的规程,地况分类系统主要依据土地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进行分类,详见表 4-4。表 4-4 土 陆 地 疏林地 灌木林地 总 无立木林地 乔木生长以内灌木林 乔木生长以外灌木林 采伐迹地 火烧迹地 未成林造林地 面 地 苗圃地 积 荒地 农地 难利用地 其他土地 内陆水域 乔木生长以内荒地 乔木生长以内荒地 天然更新林地 预备造林地 地况分类 林地 森林 针叶林 阔叶林 针阔混交林 竹林(2)地况调查技术标准 地况的技术标准见表 4-5。表 4-5 土地类型 1.陆地 2.森林 3.针叶林 4.阔叶林 5.针阔混交林 6.竹林 7.疏林地 8.乔木生长范围以内的灌木林 9.乔木生长范围以外的灌木林 10.采伐迹地 11.未成林选林地 土地类型的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 长年露出水面的土地和潍滩涂 乔木树种构成,郁闭度≥0.2 的林地,或冠幅>10m 的 林带 针叶林蓄积比重≥65% 阔叶树蓄积比重≥65% 由针叶、阔叶树构成,其蓄积比重都<65% 由竹类构成的林分,不含胸径<2cm 的小杂竹丛 由乔木构

成,郁闭度在 0.10~0.19 之间的林地 立地条件适合某些乔木树种生长的灌木林地 立地条件不适合乔木生长的灌木林地 采伐后保留林木达不到疏林地标准且未超过 5 年的迹 地 造林后保存株数≥造林株数的 80%,尚未郁闭但有希望 成林的造林地,一般指造林不满 3~5 年或飞播后不满 5~7 年的造林地 天然更新等级≥中等,但未达到森林标准的林地 调查时已经整地但尚未造林的土地 固定用于林木育苗的地块 调查时尚未利用,其表层为土质,能生长植被的土地 立地条件适合某些乔木树种生长的地块 立地条件不适合乔木树种生长的地块 各种用于农作物种植和放牧的土块 在当前条件下难于利用的土地,主要包括:滩涂、盐碱 地、沼泽地、裸土地、岩地、荒漠、沙漠、戈壁、苔原 等 包括城镇、居民点、工矿用地、交通用地,以及未列入 上述地类的土地 内陆自然和人工水域,常年正常保持的水面,包括:河 流、湖泊、水库、坑塘等水面,林内小溪不属于此类 12.天然更新林地 13.预备造林地 14.苗圃地 15.荒地 16.乔木生长范围以内的荒地 17.乔木生长范围以外的荒地 18.农地 19.难利用地 20.其他土地 21.内陆水域(3)小班调查因子 小班调查因子是指在调查时对各小班应进行记录的因子,主要调查的小班因子见表 4-6,林种分类见表 4-7。表 4-6 1.位置 2.权属 小班调查因子 林业局(县)、林场(分场、乡、镇、村)、林班、小班等 分别林地所有权和林木所有权记录 3.地类 4.地形地势 5.土壤 6.下木植被 7.立地类型 8.地位等级 9.更新 10.经营类型 11. 经营措施类型 12.林种 13.林层 14.起源 15.树种组成 16.优势树种 17.平均年龄 18.平均高 19.平均直径 20. 优势木平均高 21.郁闭度 22.每公顷株数 23. 每公顷蓄积量 24.枯倒木蓄积 25.病虫害

26.火灾 按地类划分系统中最细地类记录 主要记录海拔、坡位、坡向和坡度 土壤名称、各层厚度(主要是 A、B 层),质地,石砾率 优势和指示性下木,植被种类名称、平均高和总盖度 根据小班因子,查立地类型表确定 对有林地小班可用地位级和地位指数确定,对于无木林地和荒地可采 用相关因子确定 更新(起源)的种类、树木名称、年龄、平均高、平均胸径、每公顷 株数等 按林场(乡、村)组织的各种经营类型之一划定 是指小班所属某一经营类型内,而采取的何种经营措施而划定 按相关标准(见表 4-7)划定 根据有关标准确定主林层和副林层 主要有 2 类,其一是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飞播,其二是实生或萌生 按蓄积比重十分法确定,复层林分别林层记录 蓄积比重最大的树种 分林层,以优势树种的平均年龄为代表 分林层,以优势树种平均高为代表 分林层,以优势树种平均直径为代表 选 3 株树高最高或直径最大的林木,测其树高,取平均值 树冠投影占林地面积比重 指活立木的株数 指活立木的蓄积量,复层林分层统计 指小班 5 年内发生的、现可利用的枯立木、倒木、风折木、火烧木等 的蓄积量 病虫害的种类及危害程度 火灾发生时间、受损程度和面积。

(二)小班调查方法 小班调查方法有多种,可以单独使用,也可能结合使用。1.样地调查法 在调查地域范围内,使用随机抽样、机械抽样或其他抽样方式,进行小班调查的方法。样地形状多为圆形、矩形等。在样地内实测各项林分调查因子,并按照数理统计学的方法,用样地测定值估算总体相应值后,计算抽样误差、精度等因子。样地的数量根据可靠性、观测值变动系数,误差要求并因子确定。2.标准地调查法 是在调查的地域范围内,用标准地调查的结果推算总体值的方法。标准地的形状一般为 矩形、带状等。标准地调查法的实施步骤是,设立标准地,然后进行实测,用其结果推算小班单位面积和整个小班范围内的蓄积量等因子。使用标准地调查法减少误差的关键是所选标准地尽可能的“标准”,即标准地的状况要具有调查总体的平均水平。另外,标准地面积必须保证一定的数量,如果面积过小,则难以保证所选标准地的代表性,推算总体时将会产生较大的偏差。但是,标准地面积过大会使工作量加大,增加调查时间和工作成本。还有布设标准地时应尽量避免产生系统误差。3.目测调查法 在森林状况比较简单,且调查人员通过目测调查考核的情况下可采用此法。目测调查的考核方法是,调查员在 25 块以上的标准地中进行目测调查,当各项调

查因子的测试数据 80%以上项次达到规定的精度时(不同调查因子的精度要求不同),则认为通过考核。4.角规调查法 用角规进行每公顷断面积等因子的调查,具有工作效率高的特点,在小班透视条件好,调查员有相关经验的情况下,可采用此法。角规常数的选择应视林木大小而定。5.回归估计法 用其他方法的测定值与小班实测值建立回归关系,推算小班单位面积上的蓄积量等因子的数量值,称为回归估计法。回归估计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是利用航空像片判读值与小班实测调查值建立回归关系的回归估计法。

6、什么是抽样调查?简述抽样调查的具体步骤? 答: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显然,抽样调查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根据抽选样本的方法,抽样调查可以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类。概率抽样是按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从调查研究的总体中,根据随机原则来抽选样本,并从数量上对总体的某些特征作出估计推断,对推断出可能出现的误差可以从概率意义上加以控制。习惯上将概率抽样称为抽样调查。

具体步骤:

(1)界定总体

(2)制定抽样框

(3)实施抽样调查并推测总体

(4)分割总体

(5)决定样本规模

(6)决定抽样方式

(7)确定调查的信度和效度

第四篇:东北林业大学继续教育202_专业二作业

202_专业二作业

(12)你认为我国水资源的问题有哪些?

答: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约3亿人极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预计到202_年,世界上将会有30亿人面临缺水,40个国家和地区淡水严重不足。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2_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中国水资源总量并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更少,2240立方米,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的国家中排在第88位。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也很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面临这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我们是该做些什么了:

1、要有惜水意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知道爱惜,有的甚至将水白白浪费。应当知道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也不均匀,而且年际差别很大,年内也变化莫测,再加上污染,使水资源紧缺,自来水更加来之不易。爱惜水是节水的基础,只有意识到“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才能时时处处注意节水。

2、养成好习惯,据分析,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习惯,就能节水70%左右。与浪费 水有关的习惯很多,比如:用抽水马桶冲掉烟头和碎细废物;为了接一杯热水,而白白放掉许多冷水;先洗土豆、胡萝卜后削皮,或冲洗之后再择蔬菜;用水时的间断(开门接客人,接电话,改变电视机频道时),未关水龙头;停水期间,忘记关水龙头;洗手、洗脸、刷牙时,让水一直流着;睡觉之前、出门之前,不检查水龙头;设备漏水,不及时修好。

3、使用节水器具,家庭节水除了注意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以外,采用节水器具很重要,也最有效。为了省钱,很多人宁可放任自流,也不肯更换节水器具,其实,交这么多水费长期下来是更不合算的。使用节水器具,既省钱,还能保护环境,岂不是一举两得?节水器具种类繁多,有节水型水箱、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随便用上几个就为节水做出了不少贡献啊!

4、查漏塞流,在家中“滴水成河”并非开玩笑。要经常检查家中自来水管路。防微杜渐,不要忽视水龙头和水管节头的漏水。发现漏水,要及时请人或自己动手修理,堵塞流水。一时修不了的漏水,干脆用总开关暂时控制水流也好。管好水龙头,把水龙头的水门拧小一半,漏水流量自然也小了,同样的时间里流失水量也减少一半。

就生产而言,特别对一些高消耗水的行业,我们要围绕如何优化水系统的运行,如何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如何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等作为节水工作的重点,积极组织技术攻关,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制度,对产品水消耗实行定额管理,并作为一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考核,减少浪费现象。

长期以来,大多数人有节约用水的理念,但缺少具体的行动,大手大脚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一些人认为家大业大,再加上身处长江边,总认为这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缺少节水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如果真正到了“水比油贵”之时,我们再抓节水工作就悔之晚矣.曾经有人说,地球应该叫做水球。因为当一个人在太空向地球了望时,他将看到一颗巨大的蓝色球体,因为他看到的是覆盖地球大部分的海洋,因而使地球成为一颗“蓝色的行星”。因为在表面积为 5.11×108平方千米的地球中大部分都是海洋、江河、湖泊只有 1.49×108平方千米是陆地,因而科学家得到了一个结论: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因此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地球上的水有那么多,浪费一点也没有事,反正地球上的水用之不尽,取之不竭。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全球虽然有71%为海洋,但是供人类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在全球71%的海洋中,约有97%为海洋水,即咸水或其他人类不可用的水资源,而人类所需的淡水却仅占全球水量的2.5%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我国是一个贫水的国家。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6位;若按人均水资源计算,则仅为世界水平的1/4排在第110位之后。缺水情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而且又不断加剧的趋势。以城市供水为例,全国大

约670个城市中,一半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10多个。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不少地区出现了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的问题。与此同时,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水污染,又使大量宝贵的水资源失去了利用价值,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目前已引起国际社会以及我国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二十一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请不要让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培养节水意识的措施

(1)大范围的实行在标准用水量范围内的普通水价,超出则加倍甚至更高的收费。这种方式可以有区域性,但方式要全国推广。

(2)不仅仅以贴广告画作为宣传节水的手段,也可通过电视或在重要的场合内提出来,要使人们觉得节水也是一种义务。

(3)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城市居民用水的方式也可改成投币式或读卡式。将水表换成带有感光仪器的投币孔,投入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硬币后,水管里会自动流出相应的用水量。这种硬币需要人们自己购买。也可将水表换成读卡机,读人磁卡内的信息后,才会流水直至磁卡上的水用完。

(4)家庭中的下水管道的结构可以改变成一个污水处理系统。倒掉的水若可重复使用的话,可流人马桶蓄水池内,以供冲厕;也可流人固定的水池内,以供其他用途。例如:洗拖布、浇花等。那样,水的重复使用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麻烦了。

总之,只要加强人们的节水意识,中国淡水资源的节约不是不可能的。因此,目前我国的家庭节水潜力还很大。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水看上去是那样的普通,普通得让人须臾不可缺少而又随时可以忘记。人们只是在渴了的时候想到喝水,而对于水的本身关心得很少甚至从未关心过。

水,是生命之源,是任何物质都不可替代的。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更谈不上什么文明和发展。当前,由于世界人口的剧增、人类的过度索取和浪费,以及工业污染等原因,世界淡水资源越来越匮乏,人类正面临着严重的水危机。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尽管水资源总储量达2.8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中国养活着世界1/4的人口,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占水量的1/4,被列为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专家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2_年达到16亿的高峰,再加上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到那时,中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

侧耳倾听,淮河在呐喊,黄河在哭泣,长江在叹息„„水污染像一种持久的顽疾折磨着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水库„„水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呼吁人类关注水污染,节约水资源,联合国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呼唤着地球儿女要珍惜每一滴水。

国家人均日用水量;夏天冲个凉水澡所用的水相当于缺水国家几十个人的日用水量;当水龙头没有拧紧,一个晚上流失的水相当于非洲或亚洲缺水地区一个村庄的居民日饮用水总量!由此可见,节约用水是多么的重要。水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对水资源的认识,自觉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同学们,做一名环保小卫士吧!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随时注意拧紧水龙头,做清洁时节约用水,在生活中与浪费水资源、破坏水资源的行为做斗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珍惜每一滴水,保护水资源。

目前,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淡水资源缺乏的环境中,有资料表明,我国现有淡水2.8万亿吨,而每排放一吨废水,就会污染8吨淡水,如果每年的废水排放量为5亿吨,那么我国的淡水只能维持700年,记得有一句保护淡水资源的公益广告词是这样写的:“保护水资源,珍惜生命,不要让水生物哭泣”。(13)谈谈你对森林生态功能的认识。森林是陆地上分布面积最大、组成结构最复杂、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森林绝不是单一的林木,更不仅仅是树。它是以乔木为主,包括灌木、草本、藤本、苔藓等植物,鸟兽、昆虫等动物和微生物,以及所在地的气候、温度、湿度、土壤、水分等非生物因素共同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具有特殊功能和巨大效益。国外一些专家认为,森林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三大效益。其中生态效益是其他任何物质所无法替代的。森林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节器,维持着全球的生态平衡。森林在调节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的动态平衡中起着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在生物世界和非生物世界的能量和物质交换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对保持全球生态系统整体功能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归纳起来,森林的 生态功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涵养水源、保护水土森林与水的关系十分密切,也很复杂。民间讲,“林水一家,有水才有林,有林则有水”,讲得很辩证。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森林的水文作用。一是调节径流。二是蓄水。三是防止水土流失四是促进降雨。

保存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调节气温、缓解“温室效应”

森林是气候调节器,是控制地球变暖的重要缓冲器。森林对太阳辐射有再分配功能。可见,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意义深远而重大,的确是一个事关长远、事关根本的全局性问题。森林生态效益的计量研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少国家都在研究森林的生态价值,但计算方法不一致。据202_年日本公布的资料,日本3.77亿亩(0.25亿公顷,我国森林是其6.4倍)森林发挥的生态效益价值量为74.99万亿日元(不包括生物多样性价值),按当时汇价约合5.23万亿元人民币。芬兰森林一年生产木材的价值为17亿马克,而森林产生的间接效益的价值则为53亿马克。美国森林的间接效益价值为木材价值的9倍。我国森林生态价值还没有研究出来,但也有不少成果。全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为7万亿元人民币。1999年北京市采用替代法对全市60.9万公顷森林的生态价值进行核算,为2119.88亿元人民币,是其森林经济价值的13.3倍。全国森林是北京市森林的260倍,其生态效益该是何等巨大。(14)阐述气候变化对森林可能产生的影响。

答:气候变化对木本植物物候的影响张福春根据近30年中国物候和气候资料建立了物候与年平均气温的线性统计模型,计算了未来气候增暖对木本植物物候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如年平均气温升高1℃,则中国各种木本植物物候期,春季将提前3~4天,秋季一般推迟3~4天,绿叶期延长6~8天。如年均气温升高1~1.8℃,则春季提前4~6天,绿叶期延长8~12天。此外,北方物候现象的提前或推迟程度较南方大。气候变化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由于大气CO2浓度增加及温度和降水的变化,通过施肥效应、高温胁迫、生长期延长、干旱化或湿润化,以及其它生理效应,将使森林初级生产力发生变化。对大气CO2浓度增加的施肥效应,多数研究结果认为,CO2浓度升高有利于促进植物个体生长发育,加速生物量积累。但不同植物对CO2浓度增加的反应差异很大,其中C3植物的净光合生产力会有明显提高,而C4植物敏感性相对较差。CO2浓度升高的另一个正效益是降低气孔导度,减少水分消耗,提高水分利用率。这将使我国许多干旱缺水地区受益,使植被生物产量增加。但大气CO2增加的长期效应将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进而影响林地生产潜力,其中许多复杂的反馈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如土壤有机质的C/N比可能比目前高出20%~40%,必将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国外也有研究指出,苏州led,虽然CO2增加对植物生长会有促进,但其作用很快会由于土壤氮的枯竭而消失。根据气候变化后森林生产力变化率的地理格局和树种分布状况的综合预测分析,中国主要造林树种净生产力的变化是:兴安落叶松净生产力增益最大,约8~10%,红松次之为6~8%,油松为2~6%,局部地区为8~10%,马尾松和杉木为1~2%,云南松为2%,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增加8~10%。值得指出的是上述预测仅依据气候与生产力之间简单的线性平衡关系,没有考虑森林植被在气候变化过程中的生理生态、生长等适应与驯化反应,以及在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景观尺度上森林植被系统的变化,竞争、演替过程等(刘世荣等,1997)。气候变化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包含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大气CO2浓度倍增时的气候变化,将使主要植被类型过渡带在水平方向上向北移动100~300km,垂直高度向上移动150~300m。一般来说,高度升高与纬度往北有类似的变化,山地每升高500m,温度降低3℃,相当于往北250km(王献溥,1992)。各种植物的分布界线都有相对的迁移。物种分布区范围愈窄,就愈容易遭到淘汰。应当指出,森林植被带或群落不可能简单地照原样随气候变暖而移动的,其反应必然是复杂的,是涉及有关物种生物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问题,对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也将是十分复杂的,这方面的研究是极富挑战性的。

由于森林群落优势树种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其生态特性而在超出其气候适应范围的条件下生长,所以就可能导致某些森林群落的消失或脆弱化,某些森林生境将消失或恶化。这些变化的速度超出某些物种的适应能力时,一些不易迁移的物种将会就地灭绝。同时,由于气候变化对不同植物的生长速度、繁殖及扩散能力将产生不同的影响,某些侵略性物种或杂草可能得益,从而增强其在群落中的竞争能力,导致群落原有的竞争和协调关系发生变化,使某些物种灭绝,甚至导致某些群落类型消失。气候变化对生态脆弱带和特殊生态系统的影响据牛文元的定义,生态脆弱带(生态环境脆弱带)或称交错区、过渡带,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处于2种和2种以上物质体系、能量体系、结构体系、功能体系之间所形成的“界面”,以及围绕该界面向外延伸的“过渡带”的空间域。特殊生态系统,是指那些由于生境的独特性和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独特性,而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地域。它们两者都具有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抗干扰能力弱、易发生空间替代甚至消失、恢复机会小等特点。这些区域往往包含有更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特别是要求多种环境或景观的边缘种和栖息于特殊生境的特有种,在生态系统和群落水平上具有更大的产生突变的倾向,以及产生其它边际效应的潜力,可作为全球变化的预警区、先兆区。

(15)一种昆虫,或一种草本,看不出有什么用处,还有没有必要保护其部灭绝?谈谈你的看法。

答:在自然界每一个物种都有它的作用、都有它的功能,我们不能因为目前没有发现它的功能,就认为它可以随意的灭绝。目前我们没有研究到该物种的价值,可以留给后人研究。首先丰富的物种给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包括工业原料、食物等等;生态学中提到物种制约的原理,在自然界任何一个物种的缺失,都有可能影响自然界的平衡,当自然平衡受到破坏后,将可能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6)你认为影响你所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1,生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匮乏、生物物种灭绝。2,贫困化与生态环境恶化形成恶性循环3,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人类安全4,环境污染

5,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行

(17)你认为新林业学说与接近自然的森林经营法对我国的森林经营有哪些借鉴意义?答:新林业主张,通过早期间伐等手段,使同龄林发展成为多层次的异龄林,尽量增加林分组成和结构上的多样性。应当延长森林的轮伐期,增加大径木的数量,这也是增加林分结构的复杂性的一个途径。

新林业的实践措施可包括林分层次和景观层次。林分层次指的是对一个具体地段的措施,而景观层次指的是同一景观内不同地段的处理,例如伐区配置。林学家历来研究采伐方式是从更新出发的,Franklin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研究采伐方式,可更全面地评价采伐的生物学后果和生态学过程。林业问题多与空间配置有密切关系,所以它与景观生态学的关系必然很紧密。如目前的伐区配置方式,造成斑块边缘增多的后果,对要求内部种的种群不利。提出伐区应当相邻配置,这样可减少森林的破碎化过程。

接近自然的森林经营法,他们经营的目标林分是:混交?异龄?复层林。手段是应用“接近自然的森林经营法”。即尽量利用和促进森林的天然更新,从幼林开始就选择标定目的树,随 后进行第一次抚育。随着树龄树体增大,进行第二次、第三次选择和抚育。通过2~3次选择和抚育,目的树的密度越来越小,最后对其进行成熟择伐。整个经营过程只对标定的目的树进行单株抚育,内容包括目的树周围的除草、割灌、疏伐和对目的树的修枝。抚育时间,周围的抚育面积和目的树的修枝强度等,以不压抑影响目的树生长、形成优质良材为准则。其余草灌及林木任其自然竞争,天然淘汰,在高密度大数量中充分进行自然选择,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加上人工选择,保证经营对象始终是遗传品质最好的立木个体。其他个体的存在,有利于提高森林的稳定性和地力,有利于改善林分结构及对预留目的树的天然整枝。5年前,德国通过立法,已全面禁止使用农药。通过益鸟招引和野生动物保护,恢复合理的“食物链”结构,达到对农林病虫种群数量的控制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第五篇:202_年东北林业大学继续教育园林专业习题及答案

202_年东北林业大学继续教育园林专业习题及答案

1、荷花的观赏特性及应用要点有哪些?

答:多年生,球根,挺水花卉。荷花为温带、亚热带广布种,中国从华南到东北都有野生分布与栽培应用,除西藏、青海、内蒙都有应用。其生态型、品种有差异。品种达两千多。生产栽培分为藕莲、子莲、花莲。栽培水深60~80cm,株高100cm。,群体花期夏、秋初,花每日晨开,暮闭;群体花期长,花型、花色丰富,水面片植、丛植,缸栽、盆栽观赏,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喜光,在强光下生长快,开花早。

喜湿,忌干,栽培中不能缺水。

抗寒性强,池底不冻,可越冬;生长最适温度23~30℃。

分藕、播种繁殖,种子寿命长。

————————————————————————————————————

2.举出7种年销的草本花卉,并说出其科名、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

答:(1)香雪球:十字花科。主要观花。主要用于庭院、盆栽、地被。

(2)紫罗兰:十字花科。观花,主要用于庭院、盆花、切花。

(3)藿香类:唇形科。观叶、花,芳香,主要用于庭院、专类园栽

培。(4)薄荷类:唇形科。观叶、花,芳香,主要用于庭院、专类园栽培。(5)月见草:柳叶菜科。观花,花期夏秋。主要用于庭院。

(6)风信子:百合科。观花,花期3月中旬至5月上旬。主要用于地被花卉、花境、岩石园、盆栽。

(7)百里香:唇形科。观叶、花。主要用于地被、专类园。

(8)罗勒类:唇形科。观叶、花,芳香,主要用于庭院、专类园栽

培。(9)香矢车菊:菊科。观叶、花,芳香,主要用于庭院、专类园栽培。(10)薰衣草类:唇形科。观叶、花。主要用于专类园,盆栽等。

其他

唇形科——神香草、迷迭香、苏子类、马薄荷、芳香鼠尾草、牛至类、留兰香、鱼香草。菊科——甘菊、香叶万寿菊、西洋母菊。紫草科——香水草、琉璃苣。豆科——葫芦巴(香草)、香豌豆。

————————————————————————————————————

3、1-2年生花卉从购买种子到进入花期的种苗生产过程中应把握哪些要点? 答:(1)根据育苗需求计划、种子萌发率确定购买种子数量。

(2)根据品种需求色彩等观赏特性确定购买种子的品种代码与生产销售公司

(3)每年11-12月购买种子,1-2月大部分种子销售公司已售完当年种子。

(4)要选择信誉好质量稳定的种子公司,购买饱满、整齐一致的种子,最好是F1代;

(5)播种:保护地育苗,配土合理,土壤消毒,传统育苗中大粒种子和中粒种子点播,小粒和微粒种子撒播;控制温度、光照、水分、空气湿度为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最好容器育苗,不用缓苗。

(6)间苗:幼苗长出1~2片真叶时,留茁壮苗,去掉弱苗和徒长苗及杂草;

(7)移苗:4~6片真叶,移入塑料钵中栽培,注意根系保护与完整性,及时补水、适当遮阴。

(8)摘心:对可以摘心的摘除顶芽,促进分枝,使全株低矮,株丛紧凑;

————————————————————————————————————

4、室内花卉的栽培从春季到冬季注意哪些管理要点?

答:

(1)根据植物种类选择适宜的室内光照环境摆放。同种植物,不同季节可以采用放置在室内不同位置来满足光照要求

(2)室内花卉在生长期内除注意栽培基质浇水外,要注意增加空气湿度。休眠期注意控制水肥

(3)木本花卉要及时修剪、整枝和换盆。多年生长后要换盆,去老根或分株,使株形美观,生长健壮。

(4)经常冲洗擦拭叶片去尘

(5)根据生长需要及时补给肥料。生长快---表现为出新叶、芽速度快、叶面积迅速增加,施追肥0.1-0.4%液态复合肥喷施或浇灌。10-20天1次

————————————————————————————————————

5、举出7种可以用作下垂“绿瀑式”吊篮的室内观叶植物,并说出其科名、观赏特性。

答:

(1)常春藤类五加科

常春藤的叶色和叶形多变,多年生常绿藤本。盆栽、吊篮、图腾、整形植物、切花、地被材料、墙体绿化。

(2)鸭趾草类鸭跖草科

吊竹草属、水竹草属的鸭趾草品种。吊篮、地被。

(3)南方香茶菜 唇形科

室内半荫环境悬挂栽培。

(4)马蹄金类旋花科

茎可长达1~2.0m,抗性强,耐一定践踏,银瀑(灰白色叶)和翡翠(绿色叶)马蹄金是市场常用品种。长江以南做地被,也可用于沟坡、堤坡、路边等固土材料。不用修剪省人力资源成本。做吊兰室内观赏,喜光,耐半荫。

(5)活血丹类唇形科

耐荫,市场品种有花叶、绿叶品种,茎可长达1~1.5m,喜荫湿,可做吊篮、地被。

其他

皱叶冷水花——荨麻科

文竹百合科 天门冬属

老人须——空气凤梨,凤梨科花凤梨属

千叶兰/千叶草蓼科

天门冬类、百合科

蔓长春 夹竹桃科

鲸鱼花、金鱼花——苦苣苔科

白星花——玄参科

薜荔——桑科

花蔓藤、红皱皮藤——夹竹桃科

————————————————————————————————————

6、室内植物设计中植物选择的要点有哪些?

答:室内环境是人们接触最密切的外环境之一,人的一生中约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然而,最近一项专家研究报告指出,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 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室内空气的质量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学者极为关注的环境卫生问题之一,室内空气污染是人们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甲醛被称为室内空气污染的第一隐形杀手,且室内甲醛的释放期很长,可达3-15年。甲醛(HCHO)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室内空气污染中最为普遍和对人体危害最严重的污染物质。早在17世纪室内绿化已处于萌芽状态,一叶兰和垂笑君子兰是最早被选作室内绿化的植物。19世纪初,仙人掌植物风行一时,以后蕨类植物、水仙花属等相继采用,种类愈来愈多。近几十年的发展已使室内绿化达到繁荣兴盛阶段。室内绿化植物的功能也随之研究开发,由单纯的美化装饰转变为以净化室内空气为主的装饰,例如“吸毒花卉”就是解决室内空气污染的新途径。吸毒花卉”被一些专家定义为一种能够用于新装修的房屋和办公室,用于吸收室内有害气体及缓解有害射线辐射的新兴的保健型花卉。“吸毒花卉”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必须通过科学的实验验证来确定,而且不同的“吸毒花卉”对不同的有毒气体的吸收效果是不一样的。科学家们已经证实,常青的观叶植物以及绿色开花植物可以消除建筑物内部好几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常青观叶植物对空气的净化作用比观花类植物相对要强:(1)吸收甲醛能力强的观赏植物:吊兰和虎尾兰,吸收能力达80%以上;15平方米的居室,栽两盆虎尾兰或吊兰,就可保持空气清新,不受甲醛之害;虎尾兰,白天还可以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吊兰,还能排放出杀菌素,杀死病菌,还可以有效地吸收二氧化碳。若房间里放有足够的吊兰,24小时之内,80%的有害物质会被杀死。(2)吸收甲醛能力中等的观赏植物:芦荟、仙人掌、常春藤、一叶兰、扶郎花(又名非洲菊)和绿萝,吸收能力在50%以上;(3)吸收甲醛能力一般的观赏植物:龟背竹、冷水花、南洋杉、紫背桂,蓬莱蕉和紫露草,吸收能力在10%-40%之间;(4)耳蕨、长春藤、铁树、菊花能分解两种有害物质,即存在于地毯,绝缘材料、胶合板中的甲醛和隐匿于壁纸中对肾脏有害的二甲苯。(5)红鹳花能吸收二甲苯、甲苯和存在于化纤、油漆中的氨。(6)龙血树(巴西铁类)、雏菊、万年青等可清除三氯乙烯。(7)紫苑属、黄耆、含烟草和鸡冠花,这类植物能吸收大量的铀等放射性核素。————————————————————————————————————

202_年东北林业大学继续教育共需作业习题及答案(最终定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