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求职心理】2.大学生如何利用实习机会(汇编)
编辑:梦里寻梅 识别码:13-1116379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25 11:30:17 来源:网络

第一篇:【求职心理】2.大学生如何利用实习机会

大学生求职心理专家辅导系列

(二)大学生如何利用实习机会

目前炙手可热的美女CEO龚晓思曾经有一段传奇的实习经历。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时候,她从不放弃任何可以实习的机会,在大三那年,龚晓思以实习生身份进到GUCCI纽约市场部。一次,她到设计部送布料,碰见几位王牌设计师在讨论方案,她仔细旁听了以后大胆地演说起她的个人见解。3天后,她被通知正式成为GUCCI最年轻的亚洲设计师,年薪8.6万美元。龚晓思的实习经历提醒了现在很多正在求职征途中跋涉的大学生们,利用好各种实习机会将是未来顺利就业的一条捷径。

大学生实录:

正在天津宝力豪体育产业公司实习的体育学院学生邬震祥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已经参加了研究生考试,来这里实习是想借此机会多积累一些工作经验,也可以多接触社会,有可能的话也许可以留在和体育产业相关的公司里工作。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安东目前正在学校的行政机构见习,她说:“我们专业一多半毕业生都会选择出国深造,我也已经联系好去国外念直读博士。我现在就想多积累一些社会经验,为以后出国做准备。”

专家分析:

对于很多学生先实习再就业,老师认为是值得鼓励的。她说,实习分以招聘为导向的实习和以积累经验为目的的实习两种。前者以毕业生居多,在实习两三个月后,单位觉得满意可以签订协议。去年我安排学生实习的汇丰银行的某个职位就是这样的例子。这类大公司的实习待遇比较好,一般实习期过后也会留实习生在公司里成为正式员工。后者以大

二、大三的学生为主,他们主要是积累工作经验,与社会多接触,为以后毕业求职做准备。当然,有一些单位对于实习生会有限制的使用,不会让他们接触到比较核心的工作内容,只是做一些琐碎的小事,这样的实习意义不大。

第二篇:大学生求职心理

大学生求职心理

大学生求职心理,顾名思义,就是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求职,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其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其人生中的一次重大选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制度的深刻变革既为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平台,也给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大学生不良求职心理

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使得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一些不良的求职择业心理。即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没有正确的估计自己、衡量自己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的多少、以及具备怎样的实际操作能力,并没有根据这些自身具备的条件去分析自己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而是盲目上阵。大学生不良求职心理表现在以下方面:

1、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

近几年来,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方面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仍然有一些同学就业观念滞后,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就业。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由于学生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知,所以导致他们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出自卑、自负、依赖等心理问题。

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不了解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在个方面的素质都不如其他同学优秀,或者是由于自己不是毕业于名牌大学,学的也不是名牌专业,认为自己和别人存在很大的差距,从而导致其严重缺乏自信心,把自己贬的一文不值。这种消极有害的心理在很多大学生身上都存在。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在求职中往往表现出不敢充分的展现自我,主动的参与竞争;或是表现的非常胆怯、紧张。其结果就是大学生不恩呢个很好的向用人单位展现自己的才华,而错失就业良机。这种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并且在反复的消极暗示自己。

自负心理

自负心理是与自卑心理相反的,自卑心理是指求职大学生低估自己的能力,而自负心理则是指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存在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对自己定位过高,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表现出非常强的优越感。总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就应该得到好的待遇。因此在求职时,表现出自命不凡、好高骛远、怕吃苦的心理,认为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就不应该干这种工作等等。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大学生往往会流失很多就业机会。

有很多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存在着依赖心理。他们队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自信心,不喜欢自己去联系单位,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而是希望等父母、、学校、亲戚帮助自己联

系工作单位,他们对就业就是抱着一种“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态度。存在这种心理的大学生表现为缺乏独立的意识;缺乏选择、判断的能力;缺乏求职的积极主动性,以使自己在求职中处于劣势地位。

2、缺乏稳定的情绪态度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会表现出一些不良的情绪态度,主要有焦虑以及悲观等。

焦虑

焦虑是指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表现出来的既对就业感到向

往,又对其觉得无所是从而产生的一种失落感,不踏实感、危机感和迷茫感等,在情绪上表

现为焦虑、烦恼、困惑、紧张等。在求职过程中,他们往往担心自己是否能够找到与自己专

业对口,利于自己发挥特长并能很好的成长的工作单位和工作环境;或者是担心自己被用人

单位拒绝,觉得对不起家长的养育之恩,对不起自己的辛劳;或是在求职面试的过程中,一

个小小的失误,都能让其忧心忡忡,认为自己又要失去机会了等等,陷入极度焦虑的心境;或是自己已经签约了,但还是觉得不放心,害怕自己的选择出现偏差,未来的工作不是很好

等等。以上这些只是列举了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焦虑心理的一部分。总的来说,我们认为,每个人都或轻或重的会有一些焦虑心理。但是,如果焦虑的程度太重,就会成为求

职过程中的心理障碍。而适度的焦虑则可以使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压力感,可以

促进其努力、成长。

悲观情绪

这种心理状况主要表现在学生多次求职失败或者就业单位和自己的理想有一定差距并

且差距较大的时候,学生便失去自信心和进取心,对现实感到无能为力。认为自己所学的东

西没有竞争力,对自己的未来很茫然,表现出情绪低落、情感淡漠等悲观的情绪反应。而恰

恰是这种悲观的情绪让自己更显现出弱的竞争力,从而使就业更加困难。

3、不能正视社会现实

人都是在现实社会中生存的。正视社会现实是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必备的健康心理品质。

所以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大学生要从实际出发,认清社会需求,根据社会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不应该脱离实际,从而出现一些不良的身心状态以及行为。比如:嫉妒、攀比、从众、冷漠、问题行为以及躯体化症状。

嫉妒心理,就是指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成就、特长和优越条件产生的既羡慕

又敌视的心理。一般表现为,在求职中,把别人的优势看做是对自己的威胁,比如看见别人

有很多获奖证书,别人找到了比较理想的工作等等。这时,他就表现出一种不平衡的心理,甚至会采用一些比较低劣的手段对别人加以中伤、污蔑等。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不能处理好

人际关系,并且使自己一直生活在痛苦与烦恼当中。

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是指大学生在求职择业的时候将自己置身于现实之外,认为自己就应该比

别人好。他们通常会拿自己身边朋友或者同学做比较,觉得别人找了一个那么好的单位,自

己也应该找一个好的单位。这种心理本身没有什么错误,错误在于他们忽略的自身的特点,对自己没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所以在求职中,大学生不应该盲目攀比,而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为自己制定一个择业标准。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大学生在求职择业的时候不经过深思熟虑,随大流做出抉择的一种心态。

持这种心态的大学生一般表现为对求职择业持漠然、无所谓的态度,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不

考虑自己的主观条件,没有主见,受他人观念的影响。比如上述攀比心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

是一种从众的现象。

冷漠心理

冷漠是指大学生由于在求职择业中遭遇挫折而失去信心、逃避现实、缺乏斗志的一种

消极心理反应。比如,很多情况下,你投出的简历都石沉大海,没有回音;或者是你在求职

面试过程中,面试官很直接的告诉你:你哪方面不足,你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而他们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样的人等等。这时,很多大学生就会表现出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决

定听天由命等反应。

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即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当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出现的各种违背社

会行为规范的不良行为。比如,说谎、逃课、报复、恶作剧、嗜烟、酗酒、打架斗殴、进行

不良交往等。

躯体化症状

躯体化症状是指大学生由于在求职择业中受到就业压力以及个体本身生活方式等的影

响,从而导致的生理异常反应。比如,在遭遇求职挫折后,学生心理的冲突增强,压力过大,就可能导致一些诸如头晕、头痛、心慌、消化功能失调、不想吃饭、失眠等一些躯体上的疾

病。

二、大学生不良求职心理的成因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几点构

成:

1、社会原因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就业形势严峻。一方面,高校扩招,使得我国高等教育成了“大众化教育”。接

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而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精简机构,调

整结构,对企业进行改制等等问题,都使得用人单位接受大学生的容量缩小,即大学生就业

变的比较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在求职时一般都存在着比较理想的心态,喜欢去大、中城市,而不愿意去农村地区和基层单位。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大、中城市人才众多,大学生去了之后找不到理想的单位。而农村、基层需要人才,大学生又不愿意去。

第二,就业体制和就业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虽然国家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和制度,但是在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就业市场不够规范,没有形成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就业信息等很多情况下也还不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另外,社会

一些其他因素也对大学生求职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媒体对当下大学生“就业难”的极力报道,使得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一些心理问题,继而影响其求职就业。

2、学校教育原因

学校教育在大学生求职就业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教育质量不足。很多学校在招生的时候,为了吸引学生,盲目的开设了一些专业。

而实际上他们的师资、设备等远远赶不上学习该专业的需要。使得大学生在校期间没能接受

系统的专业学习,专业课知识薄弱,就业是竞争力就相对比较傲差。

第二,社会实践不足。目前很多学校教育都是在教室里完成的。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

验,导致他们的生活与社会脱节。不进行社会实践,就不能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在求职

择业的时候对自己的定位叶可能会产生偏差。

第三,学校就业指导不到位。目前,很多学校在进行就业指导的时候,通常只是简单的发布一些相关的招聘信息。但是,这些事远远不够的。学校还应该对毕业生做一定的求职就

业方面的知识培训,让其能够用客观的态度面对求职就业。还应该针对学生在求职就业中存

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及时的给予疏导,解决。

3、大学生自身原因

大学生在面对求职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一些心理障碍,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在求职就

业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表现在对就业形势的认识不足,以及对自身条件的认识不够准

确。比如,在对就业形势的认识方面,不能冷静、客观的面对现实。认为就业不是问题,对

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一味的追求高工资等。在对自身的认识方面,不客观,有时

候评价过高,有时候又评价过低。

三、大学生克服不良求职心理的方法与对策

1、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所谓心理准备,是指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态度的准备。在当前

大学生面临的激烈竞争和巨大挑战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就业心理准备,已

经成为其求职择业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大学生要客观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这包括自己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个性

特征、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方面。大学生只要能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他就

能够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明确自己的择业目标,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其次,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要有高度的自信心。当然,高度的自信是以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等的储备为基础的,不能盲目自信,它是建立在对自己客观评价的基础上的。在自信的状态下,大学生求职时就能保持一种主动的姿态,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学与才干。

再次,大学生求职择业时应该考虑社会需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求职择业中把个人

期望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才是最合理的选择。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不能只追求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工作环境等因素,而应该从长远来考虑,把自己的理想与社会需要的实际联系起

来。

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自我调试

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大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这时,其心理状态是不稳定、不协

调的,因此,就需要大学生自己运用一定的手段来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常用的方法有:

适度宣泄法。即当大学生遭受求职择业挫折并产生一些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宣泄情绪进行自我调试。比如,向父母、朋友倾诉自己内心的苦闷,以得到他们的支持与理解。或者采用其他的宣泄方式,比如,打沙袋,嚎啕大哭等。

情绪转移法。即当不良情绪产生的时候,把精力、情感等转移到其他活动当中的方法。

比如,参加一些比较轻松的活动,跟朋友逛街、运动等。但是这种方法,只是暂时把痛苦的情绪抛在一边,而不让其影响自己的手段。

自我慰藉法。这是一种类似于阿Q精神胜利法的方法。即当大学生求职失败的时候,自己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理由来承认并接受现实。

自我激励法。这其实是一种自我暗示。是大学生在求职面试的时候常用的一种方法。一般而言,大学生在面试的时候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胆怯等现象,这时候,就可以通过自我暗示来鼓励自己,以使自己顺利的度过难关。比如,在紧张的时候可以在心里想“我行”“我一定行”“我是最棒的”等等来暗示自己坚持下去。

3、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一生各阶段所从事的工作、职务或者职业发展道路进行设计和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既包括个人对自己进行的个体生涯规划,也包括企业对员工进行的职业规划管理体系。我们这里所讲的是大学生个人对自己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定位,可以帮助大学生尽早的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并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与轨迹。

参考书目及文献:

[1]朱世忠.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2_

[2]汤耀平,罗明忠,穆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务.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2_

[3]何仕.大学生求职心理障碍及其对策研究.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_-06,9

(3):361-364

[4]伏建平.高职生心理问题及对策探析.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2_年10月,第15卷,第3、4期合刊

[5]郭凤莲.毕业生求职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自我调适.株洲工学院学报.202_年7月,第17卷 第4期

第三篇:大学生求职心理分析

羞怯心理。在求职现场丢了自荐书就跑,面对招聘者结结巴巴、面红耳赤,这样的人自然难受用人单位赏识。

仕途心理。“学而优则仕”,觉得当官才是正途,削尖脑袋往?衙门?钻,哪知这些地方是实力和关系的大比拼,远非常人所能进入,其结果大多是碰得头破血流。

攀比心理。一些学生讲“级别”,觉得在校园期间我成绩比你好,荣誉比你多,“官职”比你大,理所当然工作也应比你好。却不知用人单位并非以此作为评判人才的惟一标准,这些热衷于攀比的“高材生”最终只能在?高处不胜寒?的日子中体会孤苦和冷清。

依靠心理。一些大学生缺乏独立意识,出外见工总爱拉父母、同学相伴,或一帮学友共同应聘同一单位,希翼日后相互照应,这种无主见和魄力的毕业生只会被用人单位抛弃。

依附心理。自己不急着找工,整天想着攀哪个亲戚朋友的关系,拿点钱买个职位,这样买来的职位恐怕难做长久。

乡土心理。这些大学生不愿出远门,只愿在眼前的“一亩三分地”里就业,另一些人则早早登上爱情方舟,毕业后为与另一半留守同一战壕而死守一方,这样的人鼠目寸光,难有作为。

保守心理。缺乏竞争意识,不敢迎接挑战,或抱着谦虚“美德”不放,不敢亮出自己长处及特色,虎气、义气皆无,这样的人自然不受用人单位青睐。

低就心理。与保守心理相反,这些人总觉得竞争激烈,自己技不如人,遂甘拜下风,不敢对自己“明码标价”,找个买家草草卖出。对于一些单位开出的不平等协议也闭着眼睛签订,给日后工作带来严重隐患。

厌世心理。这些学生思想激进,新潮前卫,处处摆“酷”,不愿出去找工作,嫌这儿工资低那儿待遇不好,一说找工作就是自己要当老板,钱没找着不说还倒欠了一屁股的债。

造假心理。假学历、假证书、假荣誉等并非敲开就业大门的救命稻草,假的终究长不了,反而只会误了自己名声,毁了自

第四篇:大学生实习求职心得体会

大学生实习求职心得体会

09 软件D班 罗曼岚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从9月份开始,我就制作好自己的简历,在各种网站上搜索实习机会。一开始,我没有目的的去投简历,只要是自己看见的关于本专业的都单位,觉得还行就去。这样使自己浪费了很多的精力,面试次数大大的增多了,但是质量和收获都不大,还让人感觉很累。经过很多次的面试后,也让我总结出自己的体会来。

首先,树立好正确的就业心态。我们是不能回避就业压力的一代人,正因为有压力,在求职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产生落差感,以一种正常的心态来面对就显得尤为必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找到一个待遇好、压力少、空余时间多的工作,但是,我们很少有那样的机会,因此在步入社会前夕的就业问题上,我们会有些落差感,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毕竟这山望着那山高嘛,因此,我们往往要“退而求其次”,即“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先就业再择业”: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自己也适合的企业,这个企业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它却可以提供很多发展和成材的机会,让我们更好地得到锻炼和提高,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

其次,求职准备阶段应搞好自身定位,结合自身优势和劣势,找准工作的种类、进而找出行业以及业内有竞争力的企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大学毕业时,可以供我们选择的行业、职位和企业(单位)是很多的,到底适合哪一行,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做到有的放矢,绝不能像无头苍蝇,没有个目标。记得准备求职时,我由于学的是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原因,选择软件工程,网络销售,之后一直没有偏离这几个方向。但是就计算机专业来说,目前各个高校几乎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而非计算机专业也都开设了相关课程,使得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越来越多,但是却达不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上课所学的只是皮毛,而外面实际应用的,我们不是没学就是学的不精,根本不符合企业的要求。后来,有前辈指点,我才知道要先要对自己做好职业定位,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找到了理想的实习单位。再次,准备要充分,对自己要有信心。俗话说:“有备无患。”在投简历时,我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准备了不同的简历。另外,我还认真分析了往年的就业情况和即将面临的就业形势,做到心中有数。对于面临就业的毕业生来讲,信息还是第一位的,我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得益于三年来的知识积累和社会工作锻炼。对于这一点,我由衷地感谢学校给与我的一切:优越的学习条件,宽松的学习环境以及许许多多的社会工作锻炼机会。在完成本系的功课以外,我选修了一些外系的课程,虽然学的不是很精,但毕竟开阔了视野。课余时间,我还参加了多项社会工作,扮演过多种社会角色,体验过多种生活滋味,这些不但提高了我的能力,也给了我很多自信。

最后,面试是最重要的。你的简历写的再好,人再漂亮,成绩再优秀,如果过不了面试官那一道槛,那也是与单位无缘。正式的面试一定要衣着整洁,精神抖擞,把最完美的一面表现出来。自己的自我介绍一定要吸引人,简历应该言之有物,对上面的内容要时刻记住。面试过程中细节很重要,既要突出自己的个人特点,也不失端庄谨慎。有些人去面试是时候穿的很随便,而且对面试官的问题不但没事先准备,还随便答,给人的印象就是对这份工作不尊重,很自然的就没录取到。所以,个人形象要注重,面试应答也需要准备。

我的大学实习求职经历虽然不能说非常丰富,但是总是能够代表某些方面的经验,大家可以借鉴一下,希望对大家都有所帮助。

第五篇:浅析大学生求职心理的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升高,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就业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本论文主要对大学生求职心理进行分析,客观地分析了大学生的求职心理,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问题的对策,帮助大学生正视求职过程中的种种心理问题,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2_)08-0044-0

1就业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必修课,也是他们人生中的最重要的选择之一。由于1998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原因,我国每年毕业人数急剧增加,从而导致了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严峻局面,以致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面对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求职心理也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所以,如何帮助大学生调整好就业心态、做好求职前的准备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而迫切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现状分析

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八个城市中对202_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自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就业前景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目标,充满信心。202_年2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上,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巡视员尹建提出:高校毕业生大部分可在离校后半年至一年内实现就业,但就业质量还有待提高。大学生就业观念趋于理性,但与现实仍有一定差距。

这一切表明,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日益增加,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导致当代大学生出现抑郁、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就业心理压力对大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尽快着手研究和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影响学生就业的心理因素

2.1从众心理普遍存在调查表明,当今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总是很难做出理性的选择,容易产生从众的心理和行为。如今,在毕业生就业日益趋于市场化的今天,许多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社会缺乏理性认识,容易受到家庭、社会、同学的影响,缺乏个人主见,随波逐流,从众心理较为严重。他们在求职现场寻找热门职业,报考人数越多,他们对那些职业的渴求就越大,从而忽视了对自身情况和特长的分析,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使他们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2.2心理准备不充分

大部分大学生非常重视就业问题,但对就业的自我准备,尤其是心理准备很不充分。由于大学生在毕业之前社会阅历主要来自于学校,缺乏对社会的理解和实践经验,对就业的理解比较片面,从而导致了在择业过程中缺乏自我认知能力和求职技巧,将求职过于理想化。就业心理准备上的问题使他们在遇到实际的就业问题,接触到用人单位,感受到求职竞争的激烈时会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2.3就业心理出现多种矛盾

目前,大部分毕业生有着一种比较矛盾的心理:一时追求高薪,一时又希望能学以致用,一时希望自主创业,一时又希望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等等诸如此类的矛盾心态与择业心理的不稳定性在学生中表现得十分明显。每个毕业生都希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个理想的职业,但是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生活方式、工作环境、劳动报酬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毕业生的个人愿望不可能都得到满足。解决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3.1发挥长处,做足就业准备

就业其实就是劳动力商品,价格也同其他商品一样,由自身价值和市场需要共同决定。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保持积极向上的求职心态,同时还应该从个人的实际出发,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明鉴自身价值,把握机遇,积极主动就业或创业。在择业前期准备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考虑所学的专业,以做到专业特长与职业要求相匹配,发挥专业特长,同时也要考虑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能一味地强调专业对口,与此同时还应该多倾听家长、老师的意见等,但不能过于从众,做到有目标性地选择用人单位;在面试过程中毕业生应调整好心态,对应聘单位有详细了解,做到语言清晰,思维清楚,有的放矢。

3.2学校配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首先在学科规划、专业和课程设计上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同时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构建科学培养方案,通过夯实专业基础、拓展自身素质训练、组织职业培训等途径,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其次,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通过专题讲座、心理辅导、信息咨询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择业能力进行专门的科学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清现实,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适时地调整个人的职业定位,增强求职信心。

3.3政府干预,营造良好的就业机会

政府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宏观调控和指导,明确相关法律,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就业,建立统一规范的就业市场,保障大学生有公平参加就业的机会,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权益,加强对劳动市场的监管力度与管理方法,适时地为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上的援助。同时,政府、社会应该为大学生努力拓宽就业空间,完善用人机制,缓解就业压力。此外,要建立健全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和干预机制,及时为有压力过大等心理疾患的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结语

当代大学生在面对一变再变的就业形势,应该调整好自身的就业心态,综合分析自身的能力,心理素质及所学专业,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同时,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迎接新的职业。

参考文献:

[1]吴继霞,黄辛隐.大学生心理健康学[J].学林出版社,202_.5.[2]丁歆,王华敏.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探析[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_(2).[3]张兰芳.浅析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调试[J].中国大学就业,202_年16期78-79(6-7).

【求职心理】2.大学生如何利用实习机会(汇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