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余庆县龙甲小学考察报告李奇涵
编辑:独酌月影 识别码:13-597458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25 08:05:28 来源:网络

第一篇:余庆县龙甲小学考察报告李奇涵

余庆县龙甲小学考察报告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我们华中农业大学赴贵州遵义余庆县龙家小学支教队在龙家小学的校长粱校长的带领下,参观了龙家小学。深受体会,收获颇丰,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我们考察的学校是位于贵州深山里的百年老校---龙家小学。这所小学位于古老的小镇龙家镇,人口也仅有两万五千人左右,这座小镇距离最近的县城都要七八十公里,不过距离最近的湄潭县只要30分钟。从前这座小镇只是一个偏远乡村,但是今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和党的领导下,这里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在公路修到了这里。而且即将在明年,开通了高速公里,一改之前封闭落后的形象,走上了新农村发展的道路。

作为当地文化的象征,龙家小学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民国年代的私塾,演变成如今的悠远小学,龙家小学的发展无不见证着龙家镇这座小镇历史演变的兴衰。作为当地诞生最早的学堂,为国家为社会培养的人才不计其数,为政府为社会主义建设造就了无数的建设者。梁校长在带领我们参观的途中还不忘细心的告诫我们:你们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就是对你们的锻炼,何谓社会实践,就是要让你们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并且能够运用到日后的社会生活中,在你们今后的发展路途中很有作用,告诫我们对凡是都必须要有耐心,懂得克服困难,希望我们拿出最好的水平最强的实力实实在在的记录我们在这里的收获,很少有能见到这样的亲切的校长,几十年来一直扎根在这所小学,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年华,哺育了一代一代的学生,为龙家这个小镇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其实,我们在贵州余庆县龙家小学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深得梁校长的帮助,来访的第一天,忘不了的是梁校长热情的接待,放不下的是全校老师浓浓的款待,他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并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校园的周围树木环绕,银杏为主,每一颗树都有自身的记录和档案,也毫无疑问的被评为国际生态环境学校,这份荣誉也必将值得全校师生们的骄傲。这也证印证了校园内的一句教学理念:视教育如生命,视树木如树人。学生在这种安静怡人的环境下学习的效果也必不错。

参观学校的‘童心向党’展览馆时,门上挂着两行对联:党是太阳我是花园丁浇灌绚丽绽放,校像苗圃我是苗老师栽培茁壮成长。学生的作业本上也都印着一句话:爱党爱国要牢记。从中可见这所小学对学生的党的教育是深刻的,放眼全国,也很少能见到从那么小就对学生进行爱党和爱国家的教育。展览馆里面陈列的是学校的历史:荣誉不计其数,有成为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的《村寨儿童活动中心建设与管理眼睛的》,有世界记录的《世界上保存学生信件最多的乡村学校》和《世界上字数最多的毛笔手抄校史乡村学校》。很难想象在遥远的大山深处的一所小学里还有这般辉煌的历史。

走上二楼的,是学校的陈历史,里面挂着各种锦旗,和保存的书本。我再次深深的受到了震惊。虽然狭小的房间里布满灰尘,但当梁校长向我们一个一个介绍过来之时,嘴角轻轻的上扬说明了校长脸上全是满满的自豪。当看到陈列的影响龙家小学最重要的100位外籍人物时,看到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老师和大两届的学姐时,我感受到的也是莫大的自豪,作为一位华农的学生,接过上三届的学长学姐的接力棒,再次来到这里,我收获很多。

华中农业大学遵义市余庆县龙家小学实验基地李奇涵

2014年于龙家

第二篇:考察报告分析--李雨奇

旅游考察报告分析---李雨奇

A.1.结构:结构紧密,文风严谨。本文有详有略,条理清晰,结构分明,简洁易懂,让人一样明了。

2.内容:内容丰富详细,并且真实。优美的文字使人仿佛身历其境。

3.观点:本文的观点都是非常有用的,但是过于官方,有的有些不切实际。

4.缺点:有点过于官方。希望能够多一些朴实的想法。

1.结构:在结构上,这份报告分为三大段,每一个大段又分为了几个小段。而每一段的开头第一句话又是本段的内容概括。这样的方法使人一目了然。

2.内容:在三个大段的内容上,每一段的内容层层递进:从基本情况到感受再到启示。内容上有详有略。但是可以看出作者查阅了许多资料和信息。

3.观点: 启示部分中规中矩,水平较高。但是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

4.缺点:在感受的部分可以更加丰富多彩。可以丰富自己的自身感受部分。

1.结构: 结构普通。并无亮点

2.内容:报告主要偏向于龙南旅游景点的不文明现象。其他方面反而被忽略了。希望作者能有所加强。

3.观点:作者在对如何打造文明旅游的部分,想法很全面具体。

4.缺点:在感受的部分可以更加丰富多彩。可以丰富自己的自身感受部分。

1.结构:本文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了去云南旅游考察的过程。简单明了,但是每一天当

中的事情没有具体分类,导致了报告的杂乱无章。

2.内容:报告开头的考察流程表很好,使读者一眼就明白作者的行程、时间、交通方式等。

但是因为是以时间轴为线索,所以每个段落过于混乱。但是作者的文笔使文章变得非常优美。

3.观点:在这篇报告里,作者的自身观点和感受占了极大的比例。

4.缺点:这篇文章比起“考察报告”,更像是一篇“游记”。希望作者更加注重于“考察”

方面。

1.结构: 在结构上,这份报告条理清晰,结构分明,运用了大标题和小标题结合起来的方式来分段说明本段所要表达的意思。这种方法简洁易懂,让人一样明了。

2.内容: 在内容上,个人认为本篇考察报告应该多注重于“考察”,而不是“建议”。并且在详细内容的安排上,许多段落过去复杂,内容还可以再简略再精炼。

3.观点:个人认为本篇报告的观点比较深刻。有丰富的想法和具体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心以及细心。建议的实施性也较强。

4.缺点: 建议作者在排版上有所改进,把每一个段落的主要观点和详细分析分开,那样会使本报告更加简单易懂。考察时间的补充。

第三篇:龙家小学考察报告李泽伟

龙家小学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4.07

考察人员:李泽伟

考察地点:余庆县万丈坑

余庆县龙家小学是贵州高原上的一所乡村百年老校。由当时贡生、有名的诗人李光斗先生创办于清朝宣统年间。龙家小学位于贵州高原东南面,乌江北岸。距离县城有70到80公里,距离湄潭县仅需半小时路程。这儿过去是偏僻的小镇,总人口数接近2万5千人。

站在历史的制高点,凭吊过往种种,有一种回忆,它以群像的形式定格在人们心中,比如那些趟过余庆苦难深重的土地的红军们。

1934年深冬的余庆,气氛和天气一样肃杀。12月24日,10名红军被大刀砍杀于龙溪镇;25日,60名红军在龙家镇死于敌人的马刀之下,葬身万丈坑;27日,44名红军又惨死于松烟镇的麻窝洞„„

历史尘封了他们真正的名字,但他们却因此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失散的红六军团受伤战士。

反动军阀灭绝人性的暴行,正是红军壮烈本色的最好布景。前面的战士倒下去,后面的战友跟上来!正是这种壮烈,吓软了拿着屠刀的刽子手。最终,几个身受重伤却幸免于难的红军战士爬出了万丈坑,留下了这场暴行的一丝线索。

就在这批红军英勇就义后的第二天,他们的战友,中央红军一、九军团踏破了余庆。5天后,彪炳史册的强渡乌江战役打响了„„

顺着204省道,从湄潭县南下余庆,每隔20公里左右,就有一个集镇。从南到北排列着松烟、龙家(敖溪)、大乌江和龙溪四个镇子。

10年“四在农家”创建,一路上路平山青,茶园处处,青瓦白墙的黔北民居不时闪过车窗,透露着富足的气息。这条路正好是红六军团、中央红军、红二六军团三支红军主力先后穿越余庆的主通道。

历史回放至1934年8月,红六军团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从遂川横石出发突围西进。是年10月任弼时、肖克、王震率红六军团主力进入余庆县 境,袭占龙溪等地。红军进驻龙溪后,川黔军阀和地方反动武装随即进行合围,四面受敌的红军被迫在10月6日按红17师、军团部、红18师的序列向东转移。

红六军团转战湘黔多日,特别是稍早一些的石阡县甘溪镇一战,使部队遭遇重创,伤病满营。为摆脱敌人围剿而进行的强行军,让不少红军受伤战士渐渐掉队失散。仅在余庆期间,失散红军战士就达百余名。

红六军团东进后留下的短暂势力真空,让贵州军阀王家烈嗅到了“战机”。就在主力撤出后的第二天,王家烈亲率一个特务团进驻余庆,大肆收捕失散红军,虽当地群众竭力掩护,仍有百余战士落入敌手。

两个月后,中央红军一、九两个军团自东而来,威逼余庆。慌了手脚的民国余庆县县长王天生密令龙溪、敖溪、松烟3个区的区长把收捕的红军择地处决。

在今天余庆县城西边5公里处,是一座始建于1979年的红军烈士陵园。碑文里简要概括着这样的信息:中央红军来余庆前夕,红六军团被收捕到的失 散红军战士,一部分被押往贵阳,一部分被押至龙溪、敖溪、松烟等地关押,其中10名红军在龙溪关塘木岔被杀害,60名红军在龙家“万丈坑”旁被杀害,44 名红军在松烟麻窝洞被杀害。1991年,这次残红事件中牺牲的114名红军战士部分遗骸,被隆重地从遇害地迁葬于此。

而5名寻机逃生和当时只是重伤并未牺牲的战士,在群众掩护下隐藏了下来,其中4人与随后进驻的红军一道再次踏上长征路,1人就地养伤生活,为这段史实留下了细微的梳理线索。

今天我们去瞻仰了烈士墓,送了花圈,放了炮仗,我们对着烈士墓宣誓,以纪念逝去的革命先烈,他们的斗志和奉献精神依然传承着。

最后我们来到了龙家暑期实践基地,听校长介绍,这样的基地遍布全国,单余庆县就有12个之多,里面存放着各种书籍,多达1万册,这也说明了国家对这儿的重视。

第四篇:龙家小学考察报告李泽伟

龙家小学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4.07

考察人员:李泽伟

考察地点:余庆县龙家小学余庆县龙家小学是贵州高原上的一所乡村百年老校。由当时贡生、有名的诗人李光斗先生创办于清朝宣统年间。龙家小学位于贵州高原东南面,乌江北岸。距离县城有70到80公里,距离湄潭县仅需半小时路程。这儿过去是偏僻的小镇,总人口数接近2万5千人。

百年风雨兼程、师生志同道合,现有教师37名,有高级教师21名,中国共产党党员15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7名,其中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有荣获中华人民共和 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的教师,有全国劳动模范,有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的“贵州省省管专家”称号的教师、香港柏宁顿第三届亚洲(中国)“孺子牛”金球奖 荣获者,受国家表彰的师生5人次,受省市表彰的师生39余人次。学生近700人,校园占地面积20亩。

建有大学生各类基地5个,学校师生建有红领巾林场300余亩,花卉园艺场一个,师生每年养花2000余盆,师生在校园里创办了养鸽场,年养鸽子200余只。校园里有珍稀古大银杏树,种植银杏树300余棵,银杏园是余庆县龙家小学的别称。其中有草原英雄小姐妹种下的两棵树,学生家长种下的树,雨露团队种下的树,华中农业大学支教队种下的树,高山与大海对话纪念碑......这些树就是各界人士对龙家小学的关心和牵绊,也是对校长工作成功的认可。

龙家小学作为最早的全国先进乡村教育领跑者,乡村教育领跑珍爱生命、乡村教育立足关注师生、乡村教育用心孕育集体、乡村教育倾向优化家庭、乡村拓教育展服务村庄、乡村教育志愿依靠组织、乡村教育交际 走向前沿,乡村教育整体提升质量、乡村建设生命校园。————乡村学校教育要面向每一种具有生命的物件;乡村学校教育要面向每一位师生;乡村教育要面向每 一个班集体;乡村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家庭;乡村教育要面向每一村庄;乡村学校教育要面向每一个相关的社会组织;乡村教育建设要面向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 市;乡村教育要面向每一个提升质量的环节(简称乡村教育的“八个面向”)引师生:实现教师第一做学生的朋友,第二做学生的先生,建设乡村生命校园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

最让我难忘的就是校长带我们参观的童心向党展览馆,“党是太阳我是花园丁浇灌绚丽绽放,校像园圃我像苗老师栽培茁壮成长”,这是何等的亲切!馆内用各界人士参观记录表,还有各种龙家小学获得的奖项,好评。最令我佩服的是,学校保存了近60年的作业,这是我闻所未闻的。校长还讲述了一个爷爷带着孙子看作业的例子,让我们很感动。而且小学生的作业本上清晰可见“爱党爱人民”的字眼,一心向党的信念从小扎根于小学生的心里。

这里环境优美,鸟语花香,气候舒适。等高速开通了,就能方便的过来,真好!

第五篇:陈奇涵将军生平事迹

陈奇涵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1897.8.24-1981.6.19)

【生平简历】

男,江西省兴国县人。1897年8月24日生,1925年参加革命工作,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学文化。早年在赣州中学读书。

1919年入云南(滇军)讲武堂韶关分校学习,后转入护国军第2讲武堂学习。曾任赣军排长、连长、副营长、代营长,广州警卫军讲武堂区队长、桂军军官学校区队长。

1925年入黄埔军校,1925年春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队长、连长、政治大队长。

1926年被派往江西赣南、赣东从事兵运工作和群众运动,任特派员。

1927年春任南昌军官教育团参谋长、党支部书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赣南特委军事部部长兼兴国县委常委、省军事部办事处主任,1828年春任赣南特委军事部部长兼省军事部办事处主任。

1929年春任兴国县委常委、革命委员会党团书记兼兴(国县)桥(头区)宁(都县)行动委员会书记。

1930年春任赣西南红军学校第3分校教育长、赣西南特委军委参谋长兼南路纵队政委。

1930年10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3军教导团团长,红3军、红4军参谋长,1932年3月任红1军团参谋长,1933年任江西军区参谋长,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执委会委员。

教导师参谋长,受到不公正的“处分”后,任科员、教导师参谋、作战科科长。

任红5军团、红1军团司令部教育科科长,军委陕甘支队随营学校校长,1935年11月任红十五军团参谋长。参加了长征。

1937年春入抗日军政大学第2期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教育局(第4局)局长,10月任陕甘宁边区绥德警备司令部司令员。

1939年11月任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卫戍司令员、防空司令员。

1941年2月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3分校校长,1942年春任军委情报部第三室副主任。

1943年年1月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后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0月任冀热辽军区、冀察热辽军区副司令员、1947年9月任东满军区、吉林军区副司令员,吉林省委常委。

1948年5月任辽南军区、辽宁军分区司令员,辽宁省委常委。

1948年12月任东北军区参谋长。

1949年6月任江西军区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江西军区司令员、党委副书记,江西省委常委。

1949年12月-1953年1月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1951年10月-1954年11月任中南局委员。

1950年09月-1952年12月任江西省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

1952年12月任代主席。

1954年0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军事法庭庭长。

1954年11月军事法院任院长,1955年09月任解放军监委委员。

1955年0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1957年02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委员、审判委员会委员。

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一届代表,第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

1981年06月19日在北京逝世。

【英雄事迹】

如果时间会老,如果天空会小,对于无产阶级战士,还有什么不变,那就是信念。追寻陈奇涵将军的一生,这位从上一世纪走来的老人,他的故事他的功绩如耀眼的珍宝。然而最璀璨夺目放射出奇光异彩的,还是他那视名利如粪土,九死不悔、赤胆忠心跟定共产党的信念。

1897年8月24日出生在兴国县潋江河畔坝南村农民家庭的陈奇涵,1916年在赣水源头赣州省立第4中学毕业。生不逢时,毕业即失业。他邀集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在县城孔庙办学。

1919年,五四运动浪潮把陈奇涵从“武训式”办学小圈子推向立志改造社会的大舞台。6月,他毅然投笔从戎,背着几斤蚕丝作盘缠,南下广东,投考滇军讲武堂韶关分校。

1925年春,他辞去桂军军官学校区队长职务,进入广州黄埔军校,担任学生队上尉队长。此时,是他一生中辉煌的转折点。当时的广州,英雄荟萃,群贤毕至。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他见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彭湃等一代共产党人,找到了他孜孜以求的救国之道--马克思主义。同年春,经陈赓、许继慎两人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举起右手庄严宣誓: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终身!面对浩浩珠江,陈奇涵把自己比作涓涓细流,决心汇入江河,奔流到海不复回。

1926年5月国民党中央通过所谓的“整理党务案”,规定跨党的党员,只能从中作出一种选择。陈奇涵当时升任黄埔军校少校中队长,待遇丰厚姑且不论,“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陈奇涵坚贞不渝,不改初衷,毅然声明:“宁当普通的共产党员,不当国民党官。”他辞去官职,脱离了国民党。这年秋,他脱下皮鞋穿草鞋,带领学生萧韶、陈奇洛、鄢日新等共产党员离开广州返回江西,在赣南开展工农革命运动。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又进入了一个低谷。蒋介石从南京写信给陈奇涵,请陈奇涵担任他的侍从室主任。陈奇涵以身体有病为由,婉言谢绝。但出乎蒋介石意料的是,受党派遣的陈奇涵却很快接受了朱德的邀请,出任军官教导团参谋长,秘密任该团地下组织的支部书记,并由他掌握密码和电台,与在武汉的中央军委保持着联系,筹备“八一”起义。

起义爆发后,他随军由临川调往南丰驻防警戒,掩护南撤的起义部队,战斗中被冲散,同部队失去联系。他率领部分同志返回兴国家乡。遵照中共江西省委指示,联络从各地失散归来的共产党员,恢复了兴国县在大革命后期遭到严重破坏的工会农会学生会和党组织,重振旗鼓,东山再起,领导全县劳苦工农开展轰轰烈烈的“抗粮、抗债、抗租、抗息、抗税”的五抗斗争。

1928年,陈奇涵任中共赣南特委委员和军事部长。工作环境异常艰苦残酷。国民党第7师师长刘士毅悬赏5000大洋买他的人头,放火烧了他家的房子,杀了他的两个胞弟。陈奇涵置之度外,说:“敌人愚蠢的像猪猡,烧了我的窝,更会逼我上山为‘匪’。”他积极组织兴国县农民暴动,还创建了赣南红军第25纵队,使北起永丰东固,南到于都桥头,东至宁都青塘,西达万安良口绵亘数百里的区域形成了赤色割据局面,为1929年毛泽东、朱德从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建立了一块良好的落脚点,也为赣西南及中央苏区的开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以食为天。陈奇涵怎么也没有料到,在这一日三餐的饭桌上,会引出那么多轶闻佳话,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1929年4月,毛泽东率红4军3纵队来到兴国。陈奇涵按照兴国当地风俗习惯,弄了一道“蒸笼粉菜”,为毛泽东改善伙食。揭开蒸笼盖子,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毛泽东用筷子夹了一块米粉鱼肉,放在嘴里品尝着,觉得鱼肉鲜嫩,又香又辣,味道十分可口,适合他湖南人的口味,禁不住连声赞到:“好菜!好菜!”并饶有兴趣地问:“这道菜叫什么名字?”陈奇涵笑着说:“民间家常菜,没有什么正经名字,老百姓叫‘蒸笼粉菜’。”并请毛泽东为它取个名。毛泽东灵机一动,兴致勃勃说道:“就叫它‘四星望月 ’怎么样?瞧,这中间的蒸笼,像个圆圆的月亮;这周围的四碟菜不就成了星星吗?群星拱月唷!”毛泽东的解释,很有诗情画意,大家一听,齐声叫好。此后“四星望月”的典故一传十,十传百。今天,这道菜已列入了中国名菜谱。

1934年7月,陈奇涵随同毛泽东到长胜县铲田区做社会调查,苏区政府招待他们吃饭。饭后,毛泽东因匆匆赶路,忘了缴伙食费。陈奇涵走在后头,代毛泽东交了伙食费。后来,毛泽东知道这件事,称陈奇涵“办了一件好事”。几十年后珍藏在瑞金革命纪念馆的一本帐本中还清清楚楚写着:

“7月18日,主席毛泽东一行4人,照章交来食宿费,大洋壹圆捌角,经手人,陈奇涵。”

陈奇涵更没有料到,饭桌背后还有刀光剑影和残酷斗争。1932年,陈奇涵任红1军团参谋长漳州战役受伤后,他在长汀傅连暲的“福音”医院养伤,邓小平、李井泉等几位战友去看望他,陈奇涵用自己的营养费请他们喝酒吃狗肉。事后,正好撞上中共苏区开展反“罗明路线”斗争,在江西反邓(邓小平)、毛(毛泽覃)、谢(谢唯俊)、古(古柏)。陈奇涵坚持原则明确抵制。于是被指控为反“江西罗明路线不力”的陈奇涵。又加上一条“公款请吃”的罪名。报纸危言耸听,指明道姓说:“陈奇涵是大贪污犯。”1933年冬,正在前线指挥部队同国民党薛岳部队奋勇作战的陈奇涵,突然被宣布解职,并由江西省保卫局派武装人员把他从战场押送回省委机关驻地宁都查办。幸亏得到李富春的力保,陈奇涵才被释放。他从西方军参谋长削职为中共军委一个部门的普通科员,带着极不公正的“处分”,历尽千辛万苦,走完万里长征路,直至延安整风运动时,中央军委才为他平反。

陈奇涵一生洁身自好,光明磊落,实事求是,坚持原则,与党内“左”倾错误作不懈斗争。

1930年苏区肃反扩大化,陈奇涵对党内生活不正常直陈已见,明确提出“不能那样没有节制地乱搞”。结果险些被当作“AB团分子”而人头落地,由于朱德出面干预,他才幸免于难。

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他对中共文革小组煽动“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极左路线极为反感。一次在天安门城楼检阅红卫兵,面对暗中操纵聂元梓抛出第一张大字报的康生,陈奇涵以讥讽的口气问:“聂元梓是什么派?”毫无防备的康生吞吞吐吐:“算革命派吧。”陈奇涵神情严肃地说:“我看不一定。”

后来,陈奇涵奉命进入某高等军事院校“支左”。他反对以派划线,更反对扩大派性斗争,挑动群众斗群众。他把两派群众负责人召到一起,说:“我不怕你们骂我骑墙派,你们都是革命派。”

显赫一时的林彪,曾经是陈奇涵黄埔军校的学生,在红1方面军和四野也曾长期共事。洁身自好从不趋炎附势的陈奇涵,毫不理会林彪的拉拢。在党的“九大”召开前夕,林彪,江青反党集团为突出强化他们的“山头”,排挤拉倒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把陈奇涵污蔑为“一贯的老机老右”。毛泽东察觉了他们的阴谋,在中共会议上严正指出:“我们的军队,原是由许多个‘山头’汇集在党的统一的旗帜下来的。我们要搞五湖四海,不要搞山头主义。”并亲自提议把“八大”候补中央委员陈奇涵选为中共委员。

物寄情,诗言志。陈奇涵喜爱兰花。1962年3月,朱老总重返井冈山回京后,特地给陈奇涵送去以竹碗代盆栽插的一支井冈兰。春去秋来,花谢叶枯。陈奇涵十分珍惜,将其制成标本,衬以宣纸,手书“叶落花残叶虽无,心地芝兰有异香”,用玻璃镜框镶成条屏,一直悬挂在书房,伴随陈奇涵度过十几个春秋,直至他1981年6月19日悄然离开人世。

淡极始知花更艳。陈奇涵的一生就像兰花一样清淡高洁,像葵花一样忠心向阳。高官厚禄引诱不了他,杀头通缉、冤屈打击动摇不了他,荣辱沉浮,泰然处之,实现了他“一生的所作所为,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党。回首往事,问心无愧”的愿望,实践了他在党旗下的铿锵誓言。

余庆县龙甲小学考察报告李奇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