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高中物理知识点必修一[推荐5篇]
编辑:柔情似水 识别码:13-519390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12 08:14:19 来源:网络

第一篇:高中物理知识点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是学生比较重视的一项科目,要想学好物理,那么首先就要掌握它的基本知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物理知识点必修一,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物理知识点必修一1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⑴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⑵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力的分类:

⑴按照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⑵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5、重力(A)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⑴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⑵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①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②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一般采用悬挂法。

3.重力的大小:G=mg6、弹力(A)

1.弹力

⑴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⑵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弹力:F=Kx(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

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物理知识点必修一21、质点:

(1)没有形状、大小且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3)一个物体是否能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其具体分析。

2、加速度(A)

(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

(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4、匀速直线运动(A)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物理知识点必修一3

第一节认识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第二节时间位移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

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单位是m/s。

v=s/t

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第六节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1.s-t图象是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曲线。(不反映物体运动的轨迹)

2.物理中,斜率k≠tanα(2坐标轴单位、物理意义不同)

3.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匀变速

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1.v-t图象是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岁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不反映物体运动轨迹)

2.图象与时间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在t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为负,整个过程中位移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积的代数和。

物理知识点必修一4

一、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弹性形变(撤去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后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的形变)范性形变(撤去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的形变)3、弹性限度:若物体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撤去外力后,无法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二、探究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

(1)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仅受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即二力平衡

(2)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则这三个力中的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另一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3)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力的作用,则宜用正交分解法处理,此时的平衡方程可写成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分析受力情况;

③建立适当坐标;

④列出平衡方程

四、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1.共点力:物体受到的各力的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延长线能相交于一点的力

2.平衡状态:在共点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说明:这里的静止需要二个条件,一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二是物体的速度为零,仅速度为零时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如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达到点时刻,物体速度为零,但物体不是处于静止状态,因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即0

说明;

①三力汇交原理:当物体受到三个非平行的共点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必交于一点;

②物体受到N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取出其中的一个力,则这个力必与剩下的(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③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平衡问题,则其平衡条件为:FX合=0,FY合=0;

④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

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学过物理学的人都会知道牛顿第三定律,此定律主要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的关系。在对一个物体用力的时候同时会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这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物理知识点必修一51、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注(1)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2)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3、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

易错现象

1、忽略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只考虑大小,不注意方向。

2、混淆速度、速度的增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高中物理知识点必修一

第二篇: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

知识点一——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物体”同时指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4)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单位:N(5)力的分类:

按力的性质分: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按力的效果分:可分为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知识点二——重力

(1)重力不是万有引力,重力是由于万有引力产生的。

(2)重力的大小G=mg,在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或与水平面垂直。但不能说重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地心。(4)物体的重心位置与物体的形状以及质量分布有关。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知识点三——弹力

(1)产生条件:直接接触、弹性形变

(2)确定弹力的方向在硬接触中(除绳子和弹簧外),一定先找接触面,弹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是垂直的。

(3)绳子、弹簧的弹力的方向一定沿绳子或弹簧。轻杆所受力的方向不一定沿杆。(4)胡克定律F=kx,指的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5)同一根张紧的轻绳上拉力处处相等。

知识点四——摩擦力

(1)产生条件:a: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b: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c:接触面粗糙

(2)求摩擦力一定要首先清楚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才可以用FFN求解,FN指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μ是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还跟粗糙程度有关。

(3)摩擦力的方向可以和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但一定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平行,一定与弹力的方向垂直。(5)摩擦力可以作为动力,也可以作为阻力。知识点五——力的合成(1)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不是代数加减。

(2)两个力合力的范围F1F2FF1F2,在这之间的所有的力都有可能,这是由这两个力的夹角大小来确定的。

(3)合力可以和分力一样大,可以比分力小,也可以比分力大。

(4)求三个力合力的范围,最大为三个力相加。最小值可以先将两个力合成,如果第三个力在这个范围,合力最小就是零。若不在这个范围,相减的最小值就为这三个力的最小值。知识点六——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同样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2)将一个力进行分解时,力的作用点不能变。一般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分解。

第三篇: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复习资料

板块一:基本知识点

一、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1、力和力的图示

2、力的作用效果

3、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1)、施力物体(2)受力物体(3)力的相互性(牛顿第三定律)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5、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受的力

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由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共同决定 均匀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物体:几何对称中心 不一定在物体身上

6、四种基本作用(记住)

(1)万有引力(2)电磁相互作用(3)强相互作用(4)弱相互作用

二、弹力

1、性质:接触力

2、弹性形变:当外力撤去后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

3、弹力产生条件(形变的物体是施力物体)(1)挤压(2)发生弹性形变

4、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①按照接触类型分:3类;②绳、杆、弹簧)

5、常见弹力

(1)压力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2)支持力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3)拉力:沿绳子收缩方向

(4)弹簧弹力方向:可短可长 沿弹簧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6、弹力大小计算(胡克定律)(实验)

F=kx k 劲度系数 N/m x 伸长量

三、摩擦力

产生条件:两个物体接触且粗糙(有弹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擦力:相对运动趋势 不代表物体一定静止

静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与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大小:0≤f≤Fmax 大小的计算方法: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

滑动摩擦力:有相对滑动 不代表物体一定运动 大小:f=μN(注意N不一定等于mg)N 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弹力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实验)实验方法:等效替代

求合力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是以两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对角线长度即合力的大小,方向即合力的方向)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

2、夹角θ一定,θ为锐角,两分力增大,合力就增大

3、当两个分力大小一定,夹角增大,合力就增大,夹角增大,合力就减小(0<θ<π)

4、合力最大值 F=F1+F2 最小值 F=|F1-F2|(思考三力合成的合力范围)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替代F的两个力 原则:分力与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本质: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作分力的基本操作:明确分力的方向——以合力为对角线分力为邻边构建平行四边形 计算法求合力、分力的实质:解三角形(三角函数的运算)

五、受力分析步骤和方法 1.步骤

(1)研究对象:受力物体(2)隔离开受力物体(3)顺序:①场力(重力,电磁力......)②弹力:(绳子拉力 沿绳子方向;轻弹簧压缩或伸长 与形变方向相反;轻杆 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垂直于接触面)③摩擦力

静摩擦力方向1.求 2.假设

滑动摩擦力方向 与相对滑动方向相反 ④其它力(题中已知力)(4)检验 是否有施力物体

六、摩擦力分析

根据运动状态分析:根据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分析

七、重难点模型

1、三力平衡模型

2、斜拉模型

3、斜面模型(见右图)斜面倾角θ

动摩擦因系数μ=tanθ 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 μ>tanθ 物体保持静止

μ<tanθ 物体在斜面上加速下滑

板块二:必须会做的题

类型一:概念辨析

1.如图,重力大小为G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上且逐渐增大的力F,若F总小于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减小 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大小 D.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关于弹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互相接触,就有弹力的相互作用。

B.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就必然对别的物体产生力作用。

C.由胡克定律可得:k=F/x,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力成正比,与形变量成反比。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绳的拉力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3.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力拉木箱匀速前进,则

A.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4.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我们可以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 B.若作用力是摩擦力,则反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它们可能成为一对平衡力

类型二:简单的运算

1.一根弹簧挂0.5N的物体时长12cm,挂1N的物体时长14cm,则弹簧原长______。2..一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m,它表示______,若用200N的力拉弹簧,则弹簧伸长______m。3.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木块重5N,把木块水平桌面上,弹簧秤水平地向右拉木块.

(1)当弹簧秤读数为1N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方向向______.(2)当弹簧秤的读数是2.1N时,木块刚好开始移动,此时木块受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方向向______.(3)开始运动后,使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读数变为2N,此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动摩擦因数μ=______.(4)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5)木块离开弹簧秤继续滑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4.5N和7N的两个力的合力可能是 [ ] A.3N B.13N C.2.5N D.10N 5.某物体在四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F4的方向沿逆时针方向转过90°角,但其大小保持不变,其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的大小为 [ ] 类型三:易错题

1.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跳起, 这是由于 A、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D、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2.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保持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A.μF B.μ(F+G)C.μ(F-G)D.G 3.质量为m的木块在置于桌面上的木板上滑行,木板静止,它的质量M=3m。已知木块与木

板间、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木板所受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μmg B、2μmg C、3μmg D、4μmg 4.图1中,一个质量均匀的球放在互成120°的两块光滑平面上,保持静止,OA是水平的.关于球的受力分析,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球受重力、平面OA和OB的弹力

B.球除了受重力外,只受到平面OA的弹力

C.平面OA对球的弹力,方向向上偏左

D.平面OA对球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

5.某人想用力F竖直向上提起地面上的重物,重物没被提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于力F小于物体的重力,所以物体所受的合力不等于零

B.地面所受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和拉力的差值

C.物体受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互相平衡的力

D.力F和地面所受压力互相平衡

板块三:重难点问题

三力平衡问题

1.如图4所示,a,b,C三根绳子完全相同,其中b绳水平,C绳下挂一重物。若使重物加重,则这三根绳子中最先断的是

2.一球重量为G,置于两光滑的平面之间,已知一平面竖直放置,另一平面与竖直方向成θ角如(图7),则球对两平面的压力为______。

3.如图8,悬挂在天花板下重60N的小球,在均匀的水平风力作用下偏离了竖直方向θ=30°角.求风对小球的作用力和绳子的拉力.

4.如图所示,物重30 N,用OC绳悬挂在O点,OC绳能承受最大拉力

为203N,再用一绳系OC绳的A点,BA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 N,现用水平力拉BA,可以把OA绳拉到与竖直方向成多大角度?

难点问题:动态平衡

第四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小文档网推荐)

www.teniu.cc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人教版物理必修1总结

一、基本知识归纳:

1.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Ⅰ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这时,我们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例: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

(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作质点

(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看作质点 答案:D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例:物体A、B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A 4.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Ⅰ

-如果在时间t内物体的位移是x,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vx(1)t-由(1)式求得的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间隔t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a-加速度是表征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Vt=gt; h=

gt2)例:在下图中,表示物体作竖直上抛运动的是图(www.teniu.cc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答案:C 例:一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的速度为30m/s,则它下落高度是______m.它在前2s

2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它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是______m(g取10m/s).答案:45,10,25 7.力的合成和分解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探究)Ⅱ

-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做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按力的性质分,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

例:如图所示,物体A在光滑的斜面上沿斜面下滑,则A受到的作用力是().(A)重力、弹力和下滑力

(B)重力和弹力

(C)重力和下滑力

(D)重力、压力和下滑力 答案:B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合力可以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或大于分力。例:如图所示,挑水时,水桶上绳子分别为a、b、c三种状况,则绳子在______种情况下容易断.答案:c 8.重力 形变和弹力 胡克定律Ⅰ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G=mg(g=9.8N/Kg)。不考虑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mg=G

Mm R2例: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重力

(B)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它的方向竖直向下

(C)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D)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必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答案:B滑动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挤压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产生摩擦力的条件:(1)两物体相互接触;(2)接触的物体必须相互挤压发生形变,有弹力;(3)两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4)两接触面不光滑。

例:如图所示,小车A上放一木块B,在下列情况下,A、B均相对静止,试分析A对B的摩擦力.(1)小车A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2)小车A突然启动.答案:(1)没有摩擦力的作用(2)A对B有向右摩擦力作用

-静摩擦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来求解,滑动摩擦力根据F=FN、平衡条件或牛二定律求解.例:在水平力F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匀速沿墙壁下滑,如图所示:若物体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A)μF(B)μF+G(C)G(D)F2G2 答案:AC 10.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Ⅰ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N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那么这N个力的合力为零,第N个力与其他(N-1)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例:从正六边形ABCDEF的一个顶点A向其余五个顶点作用着五个力F1、F2、F3、F4、F5(图),已知F1=f,且各个力的大小跟对应的边长成正比,这五个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方向______.答案:6f,沿AD方向

11.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Ⅱ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一定相同,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而平衡力一定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力的性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被水平细绳拉着处于静止状态,则().(A)A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A的支持力总是平衡的(B)A对桌面的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水平向右的(C)绳对A的拉力小于A所受桌面的摩擦力

(D)A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答案:B 12.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实验、探究)Ⅱ

-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先保持质量m不变,研究a与F之间的关系,再保持F不变,研究a与m之间的关系。www.teniu.cc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数据分析上作a-F图象和a-

1图象 m结论: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F合=ma 例: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1)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像为右图所示中的直线Ⅰ,乙同学画出的图像为图中的直线.直线Ⅰ、Ⅱ在纵轴或横轴上的截距较大.明显超出了误差范围,下面给出了关于形成这种情况原因的四种解释,其中可能正确的是().(A)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B)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C)实验前乙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D)乙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2)在研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的质量M的关系时,由于始终没有满足M》m(m为砂桶及砂桶中砂的质量)的条件,结果得到的图像应是如下图中的图().(3)在研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时,由于始终没有满足M》m的关系,结果应是下图中的图().答案:(1)BC(2)D(3)D

2例:力F1单独作用在物体A上时产生的加速度为a1=5m/s,力F2单独作用在物体A上时产生2的加速度为a2=-1m/s.那么,力F1和F2同时作用在物体A上时产生的加速度a的范围是

2答案: 4m/s≤a≤6m/s 13.超重与失重

-超重:加速度方向向上,视重大于重力;-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下,视重小于重力;

-完全失重:当向下加速度等于g时,视重为0。

注意:超重、失重和加速度方向和大小有关,与速度方向和大小无关。

例: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中间以轻弹簧相连,并竖直放置.今设法使弹簧为原长(仍竖直),并让它们从高处同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则下落过程中弹簧形变将是(不计空气阻力)()(A)若m1>m2,则弹簧将被压缩(B)若m1

(D)无论m1和m2为何值,弹簧长度均不变 答案:D

二、常见解题模型: 1.追及相遇模型

追及相遇模型的解题思路通常是根据运动学方程求出运动物体各自的位移表达式,两物www.teniu.cc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体的位移之差等于初始时刻两者间的距离即为相遇的条件。物体在变速运动过程中,相遇次数可能为0次、1次或多次,应以位移差为临界条件进行讨论。

例1:火车甲正以速度v1向前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距甲d处有火车乙正以较小速度v2同向匀速行驶,于是他立即刹车,使火车做匀减速运动。为了使两车不相撞,加速度a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析:以火车乙为参照物,则甲相对乙做初速(v1v2)、加速度a的匀减速运动。若甲相对乙的速度为零时两车不相撞,则此后就不会相撞。因此,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甲车减速到与乙车车速相同时,甲相对乙的位移为d。

(v1v2)2(v1v2)22即:0(v1v2)2ad,a,故不相撞的条件为a

2d2d例2:甲、乙两物体相距s,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就保持静止不动。甲物体在前,初速度为v1,加速度大小为a1。乙物体在后,初速度为v2,加速度大小为a2且知v1

a2a1vvvv2时间内甲的位移s1共1t,乙的位移s2共t,代入表达式sss1s2

22求得:ss(v2v1)

2(a2a1)例3: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乙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在乙车的后面作初速度为15m/s,加速度大小为0.5m/s的匀减速运动,则两车初始距离L满足什么条件时可以使(1)两车不相遇;(2)两车只相遇一次;(3)两车能相遇两次(设两车相遇时互不影响各自运动)。解析:设两车速度相等经历的时间为t,则甲车恰能追及乙车时,应有:v甲t2a甲t22v乙tL,其中tv甲v乙a甲,解得L25m

若L25m,则两车等速时也未追及,以后间距会逐渐增大,及两车不相遇。若L25m,则两车等速时恰好追及,两车只相遇一次,以后间距会逐渐增大。

若L25m,则两车等速时,甲车已运动至乙车前面,以后还能再次相遇,即能相遇两次。

2.先加速后减速模型

先加速、后减速模型的解题要点在于加速阶段的末速度为减速阶段的末速度,通过运动图像可以更加明确运动过程,对于运动位移的求解也更为便利。例1:一小圆盘静止在桌面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右图所示。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近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www.teniu.cc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解析:根据题意可作出物块的速度图象如下图所示。设圆盘的质量为m,桌边长为L,在桌布从圆盘下抽出的过程中,盘的加速度为a1,有1mgma1

桌布抽出后,盘在桌面上做匀减速运动,以a2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有2mgma2;

设盘刚离开桌布时的速度为v1,移动的距离为x1,离开桌布后在桌面上再运动距离x2后便停下,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v122a1x1 ①;

盘没有从桌面上掉下的条件是:x1x2L

2③;

v122a2x2

②;

设桌布从盘下抽出所经历时间为t,在这段时间内桌布移动的距离为x,有:x121Lat,x1a1t2,而xx1,求得:t222LL,及v1a1ta1aa1aa1联立解得:a(122)1g

2例2:一个质量为m=0.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物体上10s,然后撤去水平力F,再经20s静止,该物体的速度图象如下图所示,则以下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的总位移为150m B.物体的最大动能为20J C.物体前10s内和后10s内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物体所受水平恒力和摩擦力大小之比为3:1 答案:ACD

3.斜面模型

物体置于斜面上受到重力、斜面弹力的作用,斜面粗糙是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在存在电场、磁场时,还应考虑电场力和磁场力。解题方法通常是先做受力分析,再对各力做正交分解(通常选取垂直和平行斜面的2条坐标轴),最后由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联立方程组并求解。

例1:如右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辆运动的平板小车,车上固定一个盛水的杯子,杯子的直径为R。当小车作匀加速运动时,水面呈如图所示状态,左右液面的高度差为h,则小车的加速度方向指向如何?加速度的大小为多少?

解析:根据杯中水的形状,可以构建这样的一个模型,一个物块放在光滑的斜面上(倾角为,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物块沿水平方向的加速度:agtan。)取杯中水面上的一滴水为研究对象,水滴受力情况如同斜面上的物块。由题意可得,取杯中水面上的一滴水为研究对象,它相对静止在“斜面”上,可以得出其加速度为agtan,而tanh,得agh,方向水平向右。

RR例2:如图右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放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质量为m的人在木板上跑,假如脚与板接触处不打滑。(1)要保持木板相对斜面静止,人应以多大的加速度朝什么www.teniu.cc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方向跑动?(2)要保持人相对斜面位置不变,人应在原地跑而使木板以多大的加速度朝什么方向运动? 解析:(1)要保持木板相对斜面静止,木板要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与木板的下滑力平衡,即MgsinF,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人受到木板对他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所以人受到的合力为:mgsinFma;amgsinMgsin,方向沿斜面向下。

m(2)要保持人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不变,对人有mgsinF,F为人受到的摩擦力且沿斜面向上,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值反向的特点判断木板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大小为:mgsinF,所以木板受到的合力为:MgsinFMa; 所以解得:amgsinMgsin,方向沿斜面向下。

M

4.挂件模型

挂件模型是通过绳或者杆对物体进行施力。绳子受力的方向是使绳子绷紧的方向;而杆件的受力方向即可使杆件压缩也可使杆件拉伸,需由动平衡或静平衡条件确定。解题的思路通常是在进行受力分析后,对各力进行正交分解,正交坐标系的坐标轴应尽可能多地覆盖未知力,最后由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联立方程组并求解。例1:物体A质量为m2kg,用两根轻绳B、C连接到竖直墙上,在物体A上加一恒力F,若图1.08中力F、轻绳AB与水平线夹角均为60,要使两绳都能绷直,求恒力F的大小。

解析:要使两绳都绷直,必须F10,F20,再利用正交分解法作数学讨论。作出A的受力分析,由正交分解法的平衡条件:

FsinF1sinmg0

FcosF2F1cos0

① ②

解得F1mgF

sinF22Fcosmgcot

③ ④

两绳都绷直,必须F10,F20

由以上解得F有最大值Fmax23.1N,解得F有最小值Fmin11.6N,所以F的取值为:11.6NF23.1N。例2:如图所示,AB、AC为不可伸长的轻绳,小球质量为m=0.4kg。当小车静止时,AC水平,AB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37°,试求小22车分别以a1=5m/s和a2=10m/s向右匀加速运动时,两绳上的张力

2FAC、FAB分别为多少。取g=10m/s。

解析:设绳AC水平且拉力刚好为零时,临界加速度为a0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ABsinma0,FABcosmg,联立两式并代入数据得a07.5m/s; 当a15m/s2a0,此时AC绳伸直且有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ABsinFACma1;FABcosmg,联立两式并代入数据得FAB5N,FAC1N

2当a210m/s2a0,此时AC绳不能伸直,F'AC0。AB绳与竖直方向夹角,据牛顿第二定律:F'ABsinma2,F'ABcosmg。联立两式并代入数据得F'AB5.7N。例3:如右图所示,斜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30,物体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10kg、mB5kg。两者之间用质量不计的细绳相连。求: www.teniu.cc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1)如A和B对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A0.6,B0.2时,两物体的加速度各为多大?绳的张力为多少?

(2)如果把A和B位置互换,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及绳的张力各是多少?(3)如果斜面为光滑时,则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及绳的张力又各是多少?

解析:(1)设绳子张力FT,物体A和B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aA和aB,由牛顿第二定律:对A:mAgsinFTAmAgcosmAaA,对B:mBgsinFTBmBgcosmBaB,设FT0,即假设绳子没有张力,联立求解得gcos(AB)aBaA,因AB,故aBaA,说明物体B运动比物体A快,绳松弛,所以FT0的假设成立。故有aAg(sinAcos)0196.m/s2与实际情况不符,则A静止。aBg(sinBcos)327.m/s2

(2)如B与A互换则gcos(AB)aBaA0,即B物运动比A物快,所以A、B之间有拉力且共速,用整体法:

mAgsinmBgsinAmAgcosBmBgcos(mAmB)a代入数据得a0.96m/s2,用隔离法对B:mBgsinBmBgcosFTmBa,代入数据得FT115.N

(3)如斜面光滑,则A和B沿斜面的加速度均为agsin5m/s2两物间无作用力。

5.弹簧模型

弹簧作为施力物体,其对物体作用力的大小可由胡克定理确定,作用力的方向可根据弹簧的压缩或拉伸状态确定。解题的方法与挂件模型类似。

例1:如图下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1、l2、l3、l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A.l2lB.l4l

3C.l1l3

D.l2l4 1 2

解析:当弹簧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时,弹簧两端受力大小相等,产生的弹力也相等,用其中任意一端产生的弹力代入胡克定律即可求形变。当弹簧处于加速运动状态时,以弹簧为研究对象,由于其质量为零,无论加速度a为多少,仍然可以得到弹簧两端受力大小相等。由于弹簧弹力F弹与施加在弹簧上的外力F是作用力与反作用的关系,因此,弹簧的弹力也处处相等,与静止情况没有区别。在题目所述四种情况中,由于弹簧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且弹簧质量都为零,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皆为F,又由四个弹簧完全相同,根据胡克定律,它们的伸长量皆相等,所以正确选项为D。

例2:用如图右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该装置是在矩形箱子的前、后壁上各安装一个由力敏电阻组成的压力传感器。用两根相同的轻弹簧夹着一个质量为2.0kg的滑块,滑块可无摩擦的滑动,两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压在传感器a、b上,其压力大小可直接从传感器的液晶显示屏上读出。现将装置沿运动方向固定在汽车上,传感器b在前,传感器a在后,汽车静止时,传感器a、b的示数均为10N(取g10m/s2)www.teniu.cc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解析:(1)F1F2ma1,a1F1F24.0m/s2,a1的方向向右或向前。m(2)根据题意可知,当左侧弹簧弹力F1'0时,右侧弹簧的弹力F2'20N 由F2'ma2,代入数据得a2

F2'10m/s2,方向向左或向后 m10

第五篇:高中物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2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2、平抛运动可认为是水平方向上 运动与竖直方向上的合运动。

23、线速度公式,角速度公式 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公式。

24、向心加速度公式。

25、开普勒第三定律公式万有引力定律公式。

26、力对物体做功的公式。

27、功率公式。

28、重力势能公式动能公式。

29、动能定理公式。

30、机械能守恒定律

21、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22、匀速直线自由落体

23、vsvr tt

v2mv2

2ranm2r24、anrr

mma325、2kFG1

22Tr26、wflcos

27、PW、PFv t

12mv228、EPmghEk

29、WEk2Ek130、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高中物理知识点必修一[推荐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