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童乐园课后反思
《儿童乐园》课文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儿童乐园课后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儿童乐园课后反思篇1
本节课学习的是乘法的意义,是学习乘法的基础课。这次,我大胆地改了情景的创设和练习的增设,让课堂更有趣而且让乘法的意义更容易理解。
联系生活,引出乘法。用课堂上老师要求每个孩子带4枝铅笔为入口,问孩子们:“3个小朋友一共带了多少枝铅笔呢?5个小朋友呢?全班31个小朋友呢?”让孩子再次感受到用加法计算的不便,再让孩子想想,4+4+4=12(枝)可以怎样用乘法来表示。预习了的孩子马上能说出乘法算式,接着老师追问:“4是怎么来的?3是怎么来的?”让学生能明白加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如何转变。
有了这样的引入,教材中的情境图变成了练习,一样的让学生找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解决起来也很快速,达到了练习巩固的目的。之后,我出示了这样一个练习: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在下面看的学生都惊呼2太多了,让学生把这些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后,算式变得整洁。这样的练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加法变成乘法算式的方法,同时感受到加法的不便与乘法的简便。学生通过这样的类比练习,更加明确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在教学中,恰当的练习才能真正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儿童乐园课后反思篇2
这两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有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教学难点是识别相同加数,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通过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以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乘法的初步认识它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我从生活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教学过程,从学生喜爱的谜语为切入点,抓住学生的心理年龄的特点及心理需求,因此从课堂一开始孩子们就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也存在以下几个不足:学生的观察不够仔细,表述上感觉也有些欠缺;有个别学生不能列出正确的乘法算式,影响了教学效果。
儿童乐园课后反思篇3
本课教学我的优点是:
1.能很好地把握新课程理念,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形式新颖、富有意义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
2.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3.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4.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调节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最后设计开放性的练习,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不足的地方在于:
学生对练习题的掌握情况较好,正确率达到95%,但拓展练习中“1+2+3=6,3+3+3+6=15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吗”有一半学生不会写,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不灵活、不全面,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二篇:《儿童乐园》反思
《儿童乐园》教学反思
在课始,我设计了口算题,让孩子们都活跃起来的同时复习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口算。设计这一环节既是复习前一课的知识,也为新知的探索做好准备。
接下来我出示了本课的主题图,在学生注意力转移的时候,应该说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为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发现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经过一学年的训练,学生轻松地找到图中的信息,并能提出数学问题。
在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时,我本着充分尊重学生算法的多样化的想法,可是没有出现预设:数一数的方法。而有部分孩子已经接触到乘法,但他们却明白其含义所以当预设有用乘法解题时。注重引导学生解释算式中每个乘数表示什么,整个算式表示什么,从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的意义。我生怕学生弄不明白所以这部分占用的时间显然有些长了。
理解乘法意义后,我带着学生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在认识之后也应该有练习,课上我只是让学生读了一下,学生的认识不深刻,在课后的练习中我发现学生在表述乘法的读法时不规范,有的孩子把“4乘2”读成“4乘以2”,以后的练习中要加以加以纠正。
在解决了最后一个问题串后,我利用了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实现了多节小火车的出现。我一边用白板演示,一边让男生说“变”字,女生数逐渐增加后火车的节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我让学生用加法计算“小火车上做多少人?”时,学生们都显得很困难,我马上追问: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然后让学生说说你想用什么方法?学生自然说用乘法,并很快列出算式。从而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和算法的优化。
律动的安排我设计了一个与本节乘法有关的拍手游戏,学生放松下来用心听,说说老师拍了几个几,并列出乘法算式。在轻松快乐中既得到了休息又巩固了前面的新知。
在练习中,我先让学生在题卡上坐,然后用实物投影来展示学生的练习,集体解体并纠正,效果还是不错的。
遗憾之处总是有:
1、由于前面理解乘法的意义所用时间较多,所以本来安排好的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表示3×4这个环节没有进行。
2、在整节课结束时,学生没有时间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没有得到更全面的总结和清晰的认识。
总的说来,这节课我的教学思路很清晰,知道每一步要干什么,及时了解学生有没有学会。本节教学目标基本达到,重难点也能看得出来,但是还是没有把知识点沉下去,深入到学生的内心,该总结的地方没有总结,使得学生没有清晰的认识。学生在经过一学年的训练后,课堂纪律、学习习惯都有较大的变化。我将继续朝着少讲多练的目标努力,把握好课堂的节奏,灵活地处理课堂问题,提高课堂效率。愿我我和的孩子们一起成长,都做得越来越好。
第三篇:儿童乐园教学反思(推荐)
《儿童乐园》教学反思
二年级
周燕
《儿童乐园》这节内容是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经历把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体会用乘法算式表示连加算式的简便性;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难点是根据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乘法算式中各乘数表示的意思。
根据学生的二年级学生的活泼好好奇的心理特点,我设计的教学环节如下:
一、课前渗透
我以出示2袋玩具小熊(每袋有两只小熊),让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再出示4袋让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列完后并说说是几个几连加,最后出示10袋,让学生列出加法算式,由此让学生体会到多个相同加数连加列加法算式比较麻烦。
二、新知学习1、2、3、4、情境导入
让学生说说在图中看到哪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抽出问题,解决:一共有多少人坐小飞机?
①要解决“一共有多少人坐小飞机?”应该怎样列算式? 师根据学生所说进行板书:2+2+2+2=8(人)②师出示课件:6架小飞机一共能到多少人?8架呢?30架呢?学生体会到加法算式 越来越长,由此引入乘法。
5、以4个2连加的加法算式为例来学习认识乘法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会读写 乘法算式。
6、7、说说乘法算式中的乘数2表示什么?4是哪来的? 巩固解决:6架飞机一共坐多少人?8架呢?30架呢?应该怎样列乘法算式?
8、当堂练习。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有几处值得反思:
1、“课前渗透”这个环节可以删除,应该直奔主题,以免“多个 相同加数连加写起来比较麻烦”的体验重复。
2、在教学将相同加数连加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时,没有突 破“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是怎么来的,应该如何确定乘法算式中的两个乘数,及每个乘数表示的意思”这一难点。如:2+2+2+2=8,改写成乘法算式:2×4=8,第一个乘数确定的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2,另一个乘数是相同加数2的个数4,并附以明确的板书,学生才理解深刻。
3、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尽量不要重得学生的回答。以后应 注意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第四篇:《儿童乐园》教学反思
《儿童乐园》教学反思
1、自主探究部分:同学先自己观看儿童乐园插图,然后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一部分同学完成的比较好,由于之前的学问铺垫,同学大多能够找出数学信息,并且能够依据现有的数学信息提问和解答。
2、合作沟通部分:通过提出问题的铺垫,老师适时提出让同学合作争论,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计算:有多少人坐飞机?同学通过相互沟通、启发,取长补短,从自己的一个方法,和同伴沟通和共享方法后,知道许多种方法,有之前预习过的孩子更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然后我让同学自己先和同伴说一说自己对乘法的理解,孩子们虽然能发觉一些问题,但许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然。于是,便向孩子们具体讲解为什么可以写成乘法算式,以及需要留意的地方。
3、课堂检测部分:讲解完乘法,剩下的时间立刻完成活动单练习,后汇报对批。由于对批是灵动课堂活动的一种,同学每一个同学都能成为一名小老师,所以,学习性质高,完成作业的看法也比以前主动。在汇报的过程中,发觉问题后准时解决。
本节课让同学感受到了参加到学习中学习数学的乐趣。当然,在教学的详细过程当中,还有许多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如:有的同学有蒙混过关的想法,有的同学遇到困难有退宿,争论不主动等,我会努力让同学主动、主动的参加到学习中来,更要向做得好的老师们多学习。
【扩展阅读】
集体反思的意义
1、熟悉和转变自己
这种学习方法的提出本身就是在如何转变性格这个议题基础上思索的,通过对思想的追本溯源可以达到熟悉自我和转变自我的目的,集体反思学习最终就是要转变我们的思想、行为和性格。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有意识到潜意识和下意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认知、理解、学习、行动、习惯的过程。集体反思学习的方法可以实现这个过程,让优秀变成一种习惯。
2、培育良好思维模式
集体探讨是打破思维定势、突破思维局限的有效方法,我们每一个人的思维有其局限性,这是我们的成长、训练、阅历、学习等多种因素共同打算的,而且一旦拥有就会固化从而变得根深蒂固。有时候大家不能理解别人不一样的想法,而这种不一样的想法就代表了不一样的心智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通过反思学习可以修正我们的思维模式和心智模式。世界应当是多元的,也允许不同的声音,我们应当包涵各种思想和思维。
3、提升解决问题力量
这种解决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做法毫无疑问可以熬炼和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工作力量,我们循着这种思路可以彻底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源,以及找出预防问题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与企业中所提倡的全员持续改善的管理手法也不约而同,不论是理念还是方法,都是一脉相承,只是集体反思学习有更进一步的深化。
4、把握一种学习方法
反思作为哲人们的工作方法,越来越被我们一般人来用法,特殊是管理者。反思是阅历学习的工具,经受必需经过反思,才能升华为阅历学问。生活和工作都需要反思,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思索中,但对思想的.思索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
集体反思的局限分析
1、对学习的理念方法认知不够
当今.和环境的快速改变要求组织和个人具备优秀的学习力量,学习和适应这种改变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让我们对学习有了新的熟悉,个人学习已经延长为终身学习、组织学习,不仅是学习理论学问,而且更要在实践中、新事物中快速学习,向.经济生活中全部对象学习。学习的方式也在不停地更新,除了传统学习方式,基于网络媒介的学习更是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培育学习型组织和学问管理为我们的将来供应了方向。熟悉不到学习的这些改变就给集体反思学习带来了肯定困难。
2、难以超脱自我意识
摆脱不了自我意识的束缚,想法和行动常常还是覆盖在“自我意识”的阴影下。原来是要求大家把“我”置之度外的,可是还是跳不出“我”这个怪圈,自我潜意识的影响太深了。难以进行自我主观推断,无法理认清客观事实,这种客观事实包括客观事实的人和客观事实的事,大部分人在集体反思学习时仍旧夹杂个人情感的因素和根深蒂固的观念,这是集体反思学习严峻障碍。
3、个人和组织开放度不够
现代.布满了信任危机,不信任的.文化使我们每个人都戴上了面具,努力伪装隐蔽自己真实的想法,不情愿轻易表露真实的自我。人们思想趋于保守和固步自封,每个人心理上习惯于设防,如何克服组织防卫心理,也是组织性行为学的讨论重点,个人和组织开放度不足会限制每个人内心的开放程度,从而影响集体反思。
4、学习成果难以跟踪和检验
集体反思学习成果在工作层面的绩效是可以衡量的,而个人修养层面却是很难度量的,而且时间是长期的,并非短期就能看得到效果,也就是存在很长的“时滞”。学习的心得成果只有经过长期调整修正,才能变成习惯,才能根深蒂固在思想里,也才能成为性格中的一部分。而这些都是难以跟踪和检验的,而对于人的本性,则比较倾向于能看到短期好处,不太重视长期影响,不情愿进行长期投资。
第五篇:儿童乐园教学反思
篇一:儿童乐园教学反思
这两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有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教学难点是识别相同加数,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通过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以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乘法的初步认识它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我从生活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教学过程,从学生喜爱的谜语为切入点,抓住学生的心理年龄的特点及心理需求,因此从课堂一开始孩子们就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也存在以下几个不足:学生的观察不够仔细,表述上感觉也有些欠缺;有个别学生不能列出正确的乘法算式,影响了教学效果。
篇二:儿童乐园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的是乘法的意义,是学习乘法的基础课。这次,我大胆地改了情景的创设和练习的增设,让课堂更有趣而且让乘法的意义更容易理解。
联系生活,引出乘法。用课堂上老师要求每个孩子带4枝铅笔为入口,问孩子们:3个小朋友一共带了多少枝铅笔呢?5个小朋友呢?全班31个小朋友呢?让孩子再次感受到用加法计算的不便,再让孩子想想,4+4+4=12(枝)可以怎样用乘法来表示。预习了的孩子马上能说出乘法算式,接着老师追问:4是怎么来的?3是怎么来的?让学生能明白加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如何转变。
有了这样的引入,教材中的情境图变成了练习,一样的让学生找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解决起来也很快速,达到了练习巩固的目的。之后,我出示了这样一个练习: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在下面看的学生都惊呼2太多了,让学生把这些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后,算式变得整洁。这样的练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加法变成乘法算式的方法,同时感受到加法的不便与乘法的简便。学生通过这样的类比练习,更加明确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在教学中,恰当的练习才能真正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篇三:儿童乐园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的优点是:
1.能很好地把握新课程理念,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形式新颖、富有意义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
2.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3.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4.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调节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最后设计开放性的练习,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不足的地方在于:
学生对练习题的掌握情况较好,正确率达到95%,但拓展练习中1+2+3=6,3+3+3+6=15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吗有一半学生不会写,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不灵活、不全面,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四:儿童乐园教学反思
一、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会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掌握乘法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
二、在设计本节课教学过程时,我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设计,主要分为:
1.情境引入,发现数学现象;
2.提出数学问题,引入乘法;
3.教学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4.体会乘法与生活的联系;
5.学生练习反馈这五部分来进行。
三、本节课的优点在于:教学过程总体流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学生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