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大班下学期教学反思(范文大全)
编辑:落日斜阳 识别码:13-461709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5-12 02:18:3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大班下学期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作为教师自我完善、自主发展的一种方式,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关于大班的教学反思要如何写。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大班下学期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大班下学期教学反思篇1

本次幼儿园教学观摩活动以 “教授新操”的主题,为了贴合主题,我参考了许多文字和影象资料,最后选取了一个趣味性较强的.本操操节都是以模仿动物动作为主,不再是单调的进行身体运动,而且所模仿的动物是幼儿熟悉的“十二生肖”,动作非常有趣,既能引起幼儿兴趣,又能达到锻炼幼儿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目的,从选材方面来说比较好,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操节里有部分动作过于简单,不太适合大大班幼儿发展水平,在组织活动前我也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并细心的请教了几位有经验的教师,结合了一些好的意见后我对操节进行了一个小的整改,希望能适当的增加一些难度,可是最后效果不理想,这给我留下了一个很好的教训,在以后的教学活动选材时要多方面考虑,活动内容,活动对象都是一个整体,要二者皆顾,才能在活动中取得最好的效果.在活动前,虽然我认真的做好了准备,操节动作也已经多次练习,但是在带领幼儿跟音乐复习操节的环节中,有些动作还是跟不上,说明对动作的熟悉程度不够,在以后的教学活动尤其要杜绝出现类似的问题.教操过程中自己还犯了个错误,幼儿学习动作通常都要先左后右,教师面对幼儿教操,动作应为先右后左才符合规律;在教授操节时对动作的讲解示范要详细而具体更利于幼儿学习.本次活动让我收获颇丰,我认识到了自己更多的不足,也学到了不少的好的教育教学经验,对自己是一种很好的提高,在以后教学观摩活动时我也不再排斥和害怕,相信通过这样的磨砺自己才能变成一把锋利的“亮剑”,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大班下学期教学反思篇2

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活实际。《纲要(试行)》中要求:“要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强调了幼儿园教育尤其是数学教育活动必须回归生活与幼儿生活实际密切沟通,以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我根据活动目标,结合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活动课“它们一样多吗”,组织幼儿通过具体的情境表演为小动物们服务分发饮料,引导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活动来感知“一样多”的概念。

即用大小不同的量杯给小动物倒入同样多的饮料,观察有什么不一样,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证明大、小杯中的饮料是一样多。并引导幼儿将大杯中的饮料倒回量杯中验证,反复感知液体的守恒。刚开始发现幼儿对液体守恒理解较好,能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最后得出正确的结果,但有个别幼儿对守恒较难掌握,在反复实际操作后才明白守恒的道理。在情境游戏中,引导幼儿用不同量杯倒入相同饮料的形式,找到了量杯与液体间的关系,在游戏中溶入了数学教育,能更好的吸引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除了要观察幼儿活动,还要指导幼儿在学习时游戏的渗透。

大班下学期教学反思篇3

一、本节课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

本节课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以谈话形式进入情境教学,引导幼儿

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培养学前儿童主动参与教学的能力,同时把“你的火车几点开”的活动展示在孩子面前,孩子们喜形于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要激发幼儿

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幼儿

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幼儿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孩子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兔妈妈的水果蔬菜成熟了,小兔子请我们去帮它把这些水果蔬菜送到两个饭店,你如何分”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以活动为动力,引导幼儿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

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

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孩子上黑板把8个图贴分成两份,孩子逐个上黑板分,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通过自主操作,使幼儿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处

1、在“说一说”这一环节上,教师要重视关注全体儿童,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要让儿童自己发挥。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的还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这就需要要教师的引导,从而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2、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下学期教学反思篇4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学期大班的孩子们已经学习过了5以内各数的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平时执教这样的活动所运用的教育过程与手段都注重记忆与训练,于是在选材后思考:如何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运用操作和游戏覆盖传统的记忆和训练。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于是在7、8的组成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幼儿动手操作,在操作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在执教7的组成时,我课前准备了一张大的7的记录单和7本书。教参上安排的是“分铅笔”,考虑到幼儿们为了参加捐书活动带来了很多书籍,同时书在操作时要比铅笔更加明显,所以在教学中我选择用书来进行操作活动。在教学时,我先带领幼儿共同进行第一个操作活动——分书,分别请三名幼儿来进行分书活动,一名幼儿把书分给剩下的两名幼儿,这样进行了七八组,就把7的6种不同的分法找到了,并且把记录单填写好了。在这个操作过程中,有幼儿的操作会和前面小朋友重复,这时我就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记录单里的记录,让幼儿自己发现重复现象。在填写记录单时,对于填写的顺序我进行了指导,让幼儿按照顺序进行了填写,在这里我想如果我课前准备可以粘贴的字卡而不是只能往上面填写的简单的记录单的话,就可以给幼儿创造自己去寻找发现其中的顺序即按照数字的顺序进行排列的机会了。在幼儿有了上面的操作经验的基础上,我请幼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进行第二个操作活动——分蜡笔,蜡笔是数学材料里提供的7支蜡笔的卡片,请幼儿把蜡笔分成两组,刚开始是我先说第一组的蜡笔数,请幼儿进行操作并说出第二组蜡笔的数目,接下来请幼儿在小组内进行操作活动,孩子们操作的积极性很高,操作的也很认真。在幼儿有了大量丰富的操作经验做支撑的基础上,第三个活动——填写作业纸就顺利的进行了。在我的讲解下,大部分孩子都可以独立完成作业纸,只有几个别孩子需要进行单独指导。

有了7的组成的教学基础,在进行8的组成的教学时,就比较的轻松容易了。课前我同样准备了一张大的8的组成记录单和8支水彩笔。在进行第一个操作活动——分水彩笔这个活动时,我是请一名幼儿把8支水彩笔分别分放到两个不同的小盆里。这一次的操作就比较有顺序了,在我的简单提示下,孩子们就按照顺序进行分放,记录单也按照顺序填写完整了。第二个操作活动——分橡皮,这个活动同样也是幼儿在自己的座位上进行的操作,第3 / 5页

操作的材料是数学材料里的8张橡皮卡片。最后,幼儿顺利的完成了8的组成的作业纸。

通过7、8的组成的教学活动,让我体会到,动手操作不仅可以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幼儿对每个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使幼儿的思维与能力有机结合,使幼儿手脑共同得到锻炼和开发,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参与实践。

但是在课后,我发现当我让孩子们回忆7和8的组成时,按照顺序整体回忆时幼儿都能清楚地说出7和8的分成,但是要是随意提问时,有的孩子就容易出现混淆,明明问的是8的组成,他们有时会说成是7的组成。这个问题的出现,我认为是两个内容在学习时的时间间隔不够长,虽然在操作中孩子对于知识有了理解,但是要想真正掌握牢固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训练的。在课后还需要再抽时间进行练习巩固。

大班下学期教学反思篇5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所以,我在音乐中运用讲故事、做游戏、即兴表演等各种“动”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以下是我多年音乐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一、大班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对那些抽象、平板的讲述是很难产生兴趣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就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来进行授课。通过灵活的眼神、活泼的语气、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以此来缩短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孩子们很自然地就对我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赖感,喜欢和我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逐渐音乐对产生了兴趣,并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创设意境,提高歌曲表达力。

三、通过欣赏,提高鉴赏能力。孩子用动作表现出了乐曲中个别动物的动作。这时我鼓励幼儿随着乐曲中动物角色的变换,发挥想象,大胆地自编动作,使幼儿在边听边想边做的过程中感知表现音乐

总之,对于大班孩子来讲,教师只能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多种形式,突出一个“活”字来进才能激发他们对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其智力的开发。

第二篇:大班教学反思下学期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反思 2012,3.10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所以,我在音乐中运用讲故事、做游戏、即兴表演等各种“动”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以下是我多年音乐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一、大班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对那些抽象、平板的讲述是很难产生兴趣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就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来进行授课。通过灵活的眼神、活泼的语气、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以此来缩短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孩子们很自然地就对我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赖感,喜欢和我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逐渐音乐对产生了兴趣,并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创设意境,提高歌曲表达力。

三、通过欣赏,提高鉴赏能力。孩子用动作表现出了乐曲中个别动物的动作。这时我鼓励幼儿随着乐曲中动物角色的变换,发挥想象,大胆地自编动作,使幼儿在边听边想边做的过程中感知表现音乐

总之,对于大班孩子来讲,教师只能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多种形式,突出一个“活”字来进才能激发他们对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其智力的开发。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有趣的图案 2012,4,18 这是一个对“对称”含义理解的活动,而“对称”的物体、图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告诉幼儿“对称”的条件,幼儿能容易找到,但是这种方法回到了原来的“灌输、传授”式,幼儿在活动中永远是处于被动者。所以如何让幼儿主动学,乐意去寻找发现,这是活动设计的关键。如今有了首席备课人,但设计的活动思路不属于自己,要使这活动尽量减少纰漏,那就精心的构思活动方案,琢磨活动过程,把握每个活动中每个环节,活动后进行反思。因此活动前我仔细琢磨了原活动方案,总觉得不是自己的不能得心应手去实施,因此对活动进行了修改调整,让幼儿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的几个环节中,引导他们发现了“对称”

所需的条件,每个环节清晰、明了,重点突出。

??活动目标的反思:活动的目标实而在,不空不广也不难,并已在过程中很好的体现,特别是“发现物体的对称性”我觉得非常好,都是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而得到的正确答案。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反映。活动过程的反思:

“猜一猜”是活动的第一环节。而“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去“找”。我要让幼儿在快乐的“猜一猜”后,自己去寻找左右两边的异同点,这就是重点。在猜的过程中孩子们兴趣高涨,因为我对幼儿的猜测答案都没肯定也不否定,所以他们就特好奇,给下面的“寻找”增加了更大的兴趣。在我的鼓励下,他们都积极主动的寻找着每张图片两边的相同点与不同,最终自然的发现了“对称”的条件:形状、颜色、大小、图案相同,方向相反。然而就在让他们找不同点时,我提出了一个带有误导性的问题:“找一找两边有什么不一样”,因此幼儿就从细微之处找不同,还真的找到了线条不直、圆圈不圆之类,没有一个幼儿会从方向上去观察,我也就只能半提醒着他们“看看小鸟吧朝哪边”,幼儿才恍然大悟“方向相反”了。显然这是我的提问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这环节让我满意的是话比较简洁不多,灵活的面对幼儿的“猜测”。让我遗憾的就是:问题设计不妥,带来了误导或多或少的耽误了教学活动的时间。

“找一找”是对“对称”含义的理解后的初次应用。我就请班上学习、接受能力中偏下的幼儿回答,结果是多数幼儿对“对称”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但还有极少幼儿有些模糊而出现错误,因此就在他们的错误中提出问题并极时帮他们解决了问题,使幼儿更加理解了对称的意思。

做一做”是为了增加一点趣味性,前二个环节都是以说为主,而做一做即是让他们巩固“对称”的理解,又是能让他们好动的身体能得到轻松片刻。虽是动的一刻,但师幼配合非常默契。“画一画”的操作活动有看、想、找、涂色、画的过程,是前面学习的综合反映。在此中我觉得不足的是:在幼儿操作前没有再次或是小结一下对称条件,也没有示范,因此很多幼儿出现了对称的颜色没有用上,他们只是涂色而已,如果能提一提,也许幼儿涂色时会主意到色彩的变化与对称。

??这就是我对“有趣图案”整个活动的全面反思,只有在仔细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是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学途径。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

7、8的组成 2012.4,28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学期大班的孩子们已经学习过了5以内各数的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平时执教这样的活动所运用的教育过程与手段都注重记忆与训练,于是在选材后思考:如何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运用操作和游戏覆盖传统的记忆和训练。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于是在7、8的组成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幼儿动手操作,在操作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在执教7的组成时,我课前准备了一张大的7的记录单和7本书。教参上安排的是“分铅笔”,考虑到幼儿们为了参加捐书活动带来了很多书籍,同时书在操作时要比铅笔更加明显,所以在教学中我选择用书来进行操作活动。在教学时,我先带领幼儿共同进行第一个操作活动——分书,分别请三名幼儿来进行分书活动,一名幼儿把书分给剩下的两名幼儿,这样进行了七八组,就把7的6种不同的分法找到了,并且把记录单填写好了。在这个操作过程中,有幼儿的操作会和前面小朋友重复,这时我就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记录单里的记录,让幼儿自己发现重复现象。在填写记录单时,对于填写的顺序我进行了指导,让幼儿按照顺序进行了填写,在这里我想如果我课前准备可以粘贴的字卡而不是只能往上面填写的简单的记录单的话,就可以给幼儿创造自己去寻找发现其中的顺序即按照数字的顺序进行排列的机会了。在幼儿有了上面的操作经验的基础上,我请幼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进行第二个操作活动——分蜡笔,蜡笔是数学材料里提供的7支蜡笔的卡片,请幼儿把蜡笔分成两组,刚开始是我先说第一组的蜡笔数,请幼儿进行操作并说出第二组蜡笔的数目,接下来请幼儿在小组内进行操作活动,孩子们操作的积极性很高,操作的也很认真。在幼儿有了大量丰富的操作经验做支撑的基础上,第三个活动——填写作业纸就顺利的进行了。在我的讲解下,大部分孩子都可以独立完成作业纸,只有几个别孩子需要进行单独指导。

有了7的组成的教学基础,在进行8的组成的教学时,就比较的轻松容易了。课前我同样准备了一张大的8的组成记录单和8支水彩笔。在进行第一个操作活动——分水彩笔这个活动时,我是请一名幼儿把8支水彩笔分别分放到两个不同的小盆里。这一次的操作就比较有顺序了,在我的简单提示下,孩子们就按照顺序进行分放,记录单也按照顺序填写完整了。第二个操作活动——分橡皮,这个活动同样也是幼儿在自己的座位上进行的操作,操作的材料是数学材料里的8张橡皮卡片。最后,幼儿顺利的完成了8的组成的作业纸。

通过7、8的组成的教学活动,让我体会到,动手操作不仅可以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幼儿对每个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使幼儿的思维与能力有机结合,使幼儿手脑共同得到锻炼和开发,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参与实践。

但是在课后,我发现当我让孩子们回忆7和8的组成时,按照顺序整体回忆时幼儿都能清楚地说出7和8的分成,但是要是随意提问时,有的孩子就容易出现混淆,明明问的是8的组成,他们有时会说成是7的组成。这个问题的出现,我认为是两个内容在学习时的时间间隔不够长,虽然在操作中孩子对于知识有了理解,但是要想真正掌握牢固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训练的。在课后还需要再抽时间进行练习巩固。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特别的我执教者:2012,5.19 活动是通过欣赏、观察与交流,使幼儿了解自画像的表现方法;通过交流与表现,提高幼儿的审美表现力,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自己的认识。教学重点与难点:启发幼儿观察和捕捉自己的主要特点。

大班幼儿并不擅长画人像,因此,导入很重要。首先要激发幼儿的兴趣,在表现方法上适当作有关发型和五官的指导,最后让幼儿自由表现。本活动,我是从激趣、观察、探究、描绘、欣赏入手进行教学的,旨在鼓励幼儿表现出自己相貌特点,并体会自我表现的乐趣。

一开始,我让幼儿照镜子,全面感知自己的面部特点。幼儿第一次有目的地照镜子,对五官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如黄嘉发现了自己的酒窝、高徐发现自己的黑痣、苏芝懿发现自己的眼睛一大一小等。接着我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让一名幼儿到前面,并让幼儿发现她的特点,我及时给予描绘,还让幼儿来添画,大家找到了自画像的乐趣,对面部特点更加关注,很多幼儿说“原来还可以这样画。”

由此我体会到,教师要在教学中营造幼儿主动参与创作活动的氛围,使幼儿不仅在视觉中感受乃至全身心融入审美活动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是单纯的美学说教,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在认知和技能训练中自然引导幼儿体验美、理解美,培养幼儿应用、创造美的能力。使幼儿真正感受艺术创造活动的乐趣。篇二:大班教学反思

12月5日——6日我园开展了“新教师展示课”活动。作为新教师的我参与到了本次活动,向全园的老师开展了一堂语言活动——连琐调儿歌《孙悟空打妖怪》。

本次活动我制定了以下两点目标:

一、1、理解儿歌内容,能借助图谱跟随伴奏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调的情趣及儿歌的诙谐、童趣。

活动过程中,我首先播放《西游记》动画片片尾曲,激发幼儿的兴趣并引出《西游记》中的人物,引导幼儿根据自身已有的经验说说故事人物的特征,再引出儿歌《孙悟空打妖怪》。通过课件向幼儿展示儿歌图谱,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并通过课件效果引发幼儿寻找儿歌连锁调的特点,感受连锁调的情趣。最后引导幼儿运用圆舞板伴奏以及接龙游戏的形式来引导幼儿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儿歌。整个教学活动中环节较为紧凑、层层递进,教态自然大方。但也在细节中出现一些不足,如:

1、在第一环节教师利用音乐、图片,回忆经验,教师对课件的操作不够熟悉

2、师幼互动请幼儿回答问题时,教师重复幼儿的语言较多,针对性评价以及鼓励性语言相对较少。

3、让幼儿自由探讨的时间较少。篇三:大班下学期表演游戏计划及反思

大一班第二学期表演游戏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幼儿开朗、大方,语言表达能力强,喜欢参加表演游戏。在表演中,能用生动的表情、语气表现文学作品的情节,会寻找现成的废旧材料布置场景,游戏后能分类收拾玩具,大部份幼儿能处理游戏中的纠纷,积极投入游戏,但个别男孩子在表演时不够投入,不能很好的表现角色的情绪和对话。幼儿在表演过程中,缺少对角色对话的创新和对故事情节的扩展。本学期将加强对个别能力弱的幼儿的指导和启发幼儿扩展故事情节,丰富故事表演内容。

二、游戏目的:

1、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事动脑筋,想方法的良好品质。

2、能正确处理解决游戏中的纠纷,会较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

3、继续培养幼儿运用不同的语调、表情、动作表现不同的角色特征,并在情节方面有所创新。

4、通过作品的理解,能在角色对话、动作、表情等方面有所创新,积极地参与表演。

5、学习自制游戏材料,游戏后自觉收拾玩具。

第一阶段:(3月)

预定游戏主题:小熊请客等

游戏目的:

1.通过欣赏别人表演或自己表演,提高戏剧欣赏能力或表现力,并感受其中的乐趣。2.懂得做客的礼节,培养幼儿相互关爱的情感。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让幼儿对戏剧表演活动兴趣,体验表演的乐趣。提高戏剧欣赏能力及表现力。5.能根据不同角色的不同性格特点处理好台词的表现风格。表现出童话剧诙谐幽默的特点。

游戏准备:

1.故事挂图,故事中各人物的布偶、纸偶等材料。

2.小熊、狐狸、小狗、小猫、小鸡等头饰,礼品盒3个,小鱼、小虫子、肉骨头3盘等。3.场景树、房子等等。

游戏过程:

第一次活动指导:

1.幼儿欣赏故事《小熊请客》

2.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与内容。3.出示挂图,教师再次有表情的讲述故事。4.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人物说话的不同语气。

观察与推进:

幼儿对故事内容很感兴趣但在对话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大部分幼儿对话语的理解掌握不好的。谁也不愿意演。

第二次活动指导:

材料补充:小桌子、小椅子等。

1.师生一同回顾故事内容,随着教师复述故事内容。2.听录音,请幼儿来分辨谁在说话? 3.鼓励幼儿示范生动的角色语言。

4.请几位能力强的幼儿分别来模仿故事中的不同人物。5.幼儿自由选择角色练习对话。

6.请一组能力强的幼儿听着故事自由表演。

观察与推进:

幼儿在分配角色中,黄蒋榕扮演了小熊,幼儿对小客人的角色特点把握得较好。但说话的口气还是没有区别开来。白雪公主的游戏进行得比较熟练,但许多幼儿在扮演完自己的角色后都不知道做什么好。在游戏的场地里窜来跑去影响别人游戏。

第三次指导:

1、教师总结上次游戏情况:

(1)表演的时候有些幼儿在争抢道具和和头饰,没有爱护游戏材料。2)表演的幼儿没有认真表演,观看的幼儿也不认真

(3)各个角色没有相互配合好。

2、选出三组幼儿到小舞台去表演,看看哪一组小朋友表演得最好。

3、提出游戏要求(1)、在舞台上表演的幼儿要认真,要与同伴合作配合;观看的幼儿也要认真做评委。

(2)、要爱护游戏材料和道具,游戏结束后要帮忙收拾完整。

4、教师表扬表演好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

观察与推进:

在老师再一次有表情的讲述故事后,幼儿对角色之间的对话有了一定的理解,由于时间关系,这个游戏只玩了一次。在下次活动中,应让幼儿明白:能生动的表现作品中的角色是很棒的小朋友。并给予表演幼儿以鼓励。

第四次指导:

1、直接引入,复习故事内容。

(1)、请一些幼儿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可以自由选择角色。

(2)、师生一起复述故事内容,在讲述中让幼儿注意表现不同角色的性格。

2、出示动物头饰,让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

3、提出游戏要求: 1)游戏时要爱护道具

(2)表演时,要注意各个角色的动作表情和一些特征。

4、师小结评价幼儿的表演情况。

阶段反思:

幼儿对于阅读图书,听说故事、童话都比较感兴趣,在平时的课余、饭后休息时间都比较积极主动地阅读图书角的图书或是让老师讲故事。在表演游戏中,幼儿能够认真倾听老师讲故事,也很积极得参与表演游戏活动,有些能力较强的幼儿,如:瑶瑶、易新月等对于一些角色掌握得较好,基本上能够复述

故事内容。还有一大部分幼儿虽然很喜欢表演,也很积极参与活动,但是对于角色的性格特征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表现得还不够。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第二阶段:2010年4月

预定游戏主题:白雪公主、小熊请客等

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

1.七个小矮人、白雪公主、王后、国王、猎人服饰 2.房子、树、桌椅、餐具

2、知识经验准备

《白雪公主》的故事

游戏指导:

第一次活动指导:

1、和全班孩子一起复述故事内容,生动有表情地向幼儿讲述其中重要的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思想内容,了解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并喜欢上其中的角色。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七个小矮人、白雪公主、王后、国王、猎人等人物角色的声音,并能在全班幼儿面前大胆表演出来。

3、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中的角色的需要,准备了游戏材料,并向幼儿介绍游戏场地、新道具的使用方法及游戏材料的摆放。

4、教师指导一组能力强的幼儿在全班面前进行表演,让幼儿更加了解故事情节及表演的程序。

5、交代收拾玩具时的游戏材料的摆放要求,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常规。观察与推进:

《白雪公主》这一童话故事是幼儿所熟悉的作品,因此在第一阶段表演时,幼儿很快便进入了故事情节中,但幼儿在表演过程中,角色出场的秩序较乱,出现混乱。

第二次活动指导:

1、请一组能力强的幼儿用指偶示范表演,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角色的性格特征。

2、提出游戏要求:运用较适合角色特征的语调进行表演。

3、幼儿按意愿协商分配角色,教师重点帮助表演《白雪公主》的小组合理布置宫殿、小木房和草丛等场景。

4、幼儿游戏,教师着重观察幼儿能否较完整形象地表演。

5、讲评:你觉得谁表演得最好?为什么?(重点评价如何表现角色特征)观察与推进:

在第二阶段表演时,增加七个小矮人出场的歌曲后,男孩子表演起来有节奏了,而且有秩序了。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表演的兴致始终较浓,能自觉布置好场景,并在导演指挥下进行分角色游戏。但个别幼儿:欧正旭、林伯伦等男孩子不遵守游戏角色轮换的规则,自制力较差。

第二阶段:5月

预设主题:五彩小小鸡

游戏准备:

1.物质准备:老鼠头饰两个,五彩小小鸡的衣服、头饰各一套(共五套)、鸡

妈妈头饰一个、披肩一个等。

2.知识准备:幼儿已能复述《五彩小小鸡》故事。

游戏指导:

第一次活动指导:

1、教师出示头饰,与幼儿讨论如何形象地表现鸡妈妈是怎样爱小鸡宝宝、怎样孵蛋的,请个别幼儿示范表演。

2、幼儿协商角色的分配,选择场地及表演道具。

3、提出要求:用恰当的语调、表情、动作形象地扮演角色。

4、幼儿游戏,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有表情地进行表演。

5、评价:评选在表演中注意语调、动作、表情变化的最佳小演员。

观察推进:孩子们对表演的故事内容非常感兴趣,他们喜欢故事中角色的分配,钊羽小朋友能够很好的表演母鸡这一角色,各角色之间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角色对话,跟观众的互动较好。

第二次活动指导:

1、以指偶引入,让幼儿分清各角色的性格和外形特征,启发幼儿确定游戏主题。

2、提出要求:友好协商解决问题。

3、幼儿自由组合,选择主题、场地、扮演角色。

第三篇: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反思

2012,3.10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所以,我在音乐中运用讲故事、做游戏、即兴表演等各种“动”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以下是我多年音乐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一、大班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对那些抽象、平板的讲述是很难产生兴趣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就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来进行授课。通过灵活的眼神、活泼的语气、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以此来缩短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孩子们很自然地就对我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赖感,喜欢和我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逐渐音乐对产生了兴趣,并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创设意境,提高歌曲表达力。

三、通过欣赏,提高鉴赏能力。孩子用动作表现出了乐曲中个别动物的动作。这时我鼓励幼儿随着乐曲中动物角色的变换,发挥想象,大胆地自编动作,使幼儿在边听边想边做的过程中感知表现音乐

总之,对于大班孩子来讲,教师只能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多种形式,突出一个“活”字来进才能激发他们对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其智力的开发。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有趣的图案

2012,4,18

这是一个对“对称”含义理解的活动,而“对称”的物体、图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告诉幼儿“对称”的条件,幼儿能容易找到,但是这种方法回到了原来的“灌输、传授”式,幼儿在活动中永远是处于被动者。所以如何让幼儿主动学,乐意去寻找发现,这是活动设计的关键。如今有了首席备课人,但设计的活动思路不属于自己,要使这活动尽量减少纰漏,那就精心的构思活动方案,琢磨活动过程,把握每个活动中每个环节,活动后进行反思。因此活动前我仔细琢磨了原活动方案,总觉得不是自己的不能得心应手去实施,因此对活动进行了修改调整,让幼儿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的几个环节中,引导他们发现了“对称”

所需的条件,每个环节清晰、明了,重点突出。

??活动目标的反思:活动的目标实而在,不空不广也不难,并已在过程中很好的体现,特别是“发现物体的对称性”我觉得非常好,都是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而得到的正确答案。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反映。活动过程的反思:

“猜一猜”是活动的第一环节。而“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去“找”。我要让幼儿在快乐的“猜一猜”后,自己去寻找左右两边的异同点,这就是重点。在猜的过程中孩子们兴趣高涨,因为我对幼儿的猜测答案都没肯定也不否定,所以他们就特好奇,给下面的“寻找”增加了更大的兴趣。在我的鼓励下,他们都积极主动的寻找着每张图片两边的相同点与不同,最终自然的发现了“对称”的条件:形状、颜色、大小、图案相同,方向相反。然而就在让他们找不同点时,我提出了一个带有误导性的问题:“找一找两边有什么不一样”,因此幼儿就从细微之处找不同,还真的找到了线条不直、圆圈不圆之类,没有一个幼儿会从方向上去观察,我也就只能半提醒着他们“看看小鸟吧朝哪边”,幼儿才恍然大悟“方向相反”了。显然这是我的提问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这环节让我满意的是话比较简洁不多,灵活的面对幼儿的“猜测”。让我遗憾的就是:问题设计不妥,带来了误导或多或少的耽误了教学活动的时间。

“找一找”是对“对称”含义的理解后的初次应用。我就请班上学习、接受能力中偏下的幼儿回答,结果是多数幼儿对“对称”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但还有极少幼儿有些模糊而出现错误,因此就在他们的错误中提出问题并极时帮他们解决了问题,使幼儿更加理解了对称的意思。

做一做”是为了增加一点趣味性,前二个环节都是以说为主,而做一做即是让他们巩固“对称”的理解,又是能让他们好动的身体能得到轻松片刻。虽是动的一刻,但师幼配合非常默契。“画一画”的操作活动有看、想、找、涂色、画的过程,是前面学习的综合反映。在此中我觉得不足的是:在幼儿操作前没有再次或是小结一下对称条件,也没有示范,因此很多幼儿出现了对称的颜色没有用上,他们只是涂色而已,如果能提一提,也许幼儿涂色时会主意到色彩的变化与对称。

??这就是我对“有趣图案”整个活动的全面反思,只有在仔细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或者是接近有效完美的教学途径。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

7、8的组成2012.4,28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学期大班的孩子们已经学习过了5以内各数的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平时执教这样的活动所运用的教育过程与手段都注重记忆与训练,于是在选材后思考:如何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运用操作和游戏覆盖传统的记忆和训练。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于是在7、8的组成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幼儿动手操作,在操作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在执教7的组成时,我课前准备了一张大的7的记录单和7本书。教参上安排的是“分铅笔”,考虑到幼儿们为了参加捐书活动带来了很多书籍,同时书在操作时要比铅笔更加明显,所以在教学中我选择用书来进行操作活动。在教学时,我先带领幼儿共同进行第一个操作活动——分书,分别请三名幼儿来进行分书活动,一名幼儿把书分给剩下的两名幼儿,这样进行了七八组,就把7的6种不同的分法找到了,并且把记录单填写好了。在这个操作过程中,有幼儿的操作会和前面小朋友重复,这时我就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记录单里的记录,让幼儿自己发现重复现象。在填写记录单时,对于填写的顺序我进行了指导,让幼儿按照顺序进行了填写,在这里我想如果我课前准备可以粘贴的字卡而不是只能往上面填写的简单的记录单的话,就可以给幼儿创造自己去寻找发现其中的顺序即按照数字的顺序进行排列的机会了。在幼儿有了上面的操作经验的基础上,我请幼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进行第二个操作活动——分蜡笔,蜡笔是数学材料里提供的7支蜡笔的卡片,请幼儿把蜡笔分成两组,刚开始是我先说第一组的蜡笔数,请幼儿进行操作并说出第二组蜡笔的数目,接下来请幼儿在小组内进行操作活动,孩子们操作的积极性很高,操作的也很认真。在幼儿有了大量丰富的操作经验做支撑的基础上,第三个活动——填写作业纸就顺利的进行了。在我的讲解下,大部分孩子都可以独立完成作业纸,只有几个别孩子需要进行单独指导。

有了7的组成的教学基础,在进行8的组成的教学时,就比较的轻松容易了。课前我同样准备了一张大的8的组成记录单和8支水彩笔。在进行第一个操作活动——分水彩笔这个活动时,我是请一名幼儿把8支水彩笔分别分放到两个不同的小盆里。这一次的操作就比较有顺序了,在我的简单提示下,孩子们就按照顺序进行分放,记录单也按照顺序填写完整了。第二个操作活动——分橡皮,这个活动同样也是幼儿在自己的座位上进行的操作,操作的材料是数学材料里的8张橡皮卡片。最后,幼儿顺利的完成了8的组成的作业纸。

通过7、8的组成的教学活动,让我体会到,动手操作不仅可以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幼儿对每个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使幼儿的思维与能力有机结合,使幼儿手脑共同得到锻炼和开发,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参与实践。

但是在课后,我发现当我让孩子们回忆7和8的组成时,按照顺序整体回忆时幼儿都能清楚地说出7和8的分成,但是要是随意提问时,有的孩子就容易出现混淆,明明问的是8的组成,他们有时会说成是7的组成。这个问题的出现,我认为是两个内容在学习时的时间间隔不够长,虽然在操作中孩子对于知识有了理解,但是要想真正掌握牢固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训练的。在课后还需要再抽时间进行练习巩固。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特别的我执教者:2012,5.19

活动是通过欣赏、观察与交流,使幼儿了解自画像的表现方法;通过交流与表现,提高幼儿的审美表现力,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自己的认识。教学重点与难点:启发幼儿观察和捕捉自己的主要特点。

大班幼儿并不擅长画人像,因此,导入很重要。首先要激发幼儿的兴趣,在表现方法上适当作有关发型和五官的指导,最后让幼儿自由表现。本活动,我是从激趣、观察、探究、描绘、欣赏入手进行教学的,旨在鼓励幼儿表现出自己相貌特点,并体会自我表现的乐趣。

一开始,我让幼儿照镜子,全面感知自己的面部特点。幼儿第一次有目的地照镜子,对五官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如黄嘉发现了自己的酒窝、高徐发现自己的黑痣、苏芝懿发现自己的眼睛一大一小等。接着我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让一名幼儿到前面,并让幼儿发现她的特点,我及时给予描绘,还让幼儿来添画,大家找到了自画像的乐趣,对面部特点更加关注,很多幼儿说“原来还可以这样画。”

由此我体会到,教师要在教学中营造幼儿主动参与创作活动的氛围,使幼儿不仅在视觉中感受乃至全身心融入审美活动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是单纯的美学说教,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在认知和技能训练中自然引导幼儿体验美、理解美,培养幼儿应用、创造美的能力。使幼儿真正感受艺术创造活动的乐趣。

第四篇: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教学反思

白岩湾山村幼儿园大班下学期

教学工作总结

郭静

时间飞逝,转眼间又过了一个学期。在这个学期中,我们班的人员有所变动,但不变的仍是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良好风气。两位老师,能马上融入这个集体,并经常在一起商讨工作、寻求办法,共同做好班内的各项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教育教学工作

1、认真备课,提前做好备课工作

备课是确保教育活动能顺利完成的前提。我们每次备课前都会先讨论,确保目标的一致性。每次教案都会认真写,做到目标明确、条理清晰。

2、细致、认真地做好每一个孩子的观察记录

这学期的观察记录要求是每周一篇,于是不论在何时都会认真地观察孩子,把孩子发生的点滴都牢牢记在心中。

二、环境创设

环境是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和本班的特点,我们选择了一些有特点的装饰布置,为节省纸张,还利用一些废旧物品。在布置中,我们让孩子们参与到其中,让他们动手去制作。同时我和王老师还根据课堂要求 制作大量的教具。

三、卫生保健和常规教育

平时除了忙于教学工作,还注意保教配合,孩子们的常规培养。我们在每一个环节都做了相应的分工,确保孩子们时时在老师的视线内,并提醒调皮的孩子要遵守老师的规定,所以我们的常规虽然说不是很好,但是也不差。

四、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来不得半点轻视,于是利用每周的搞卫生时间对本班来次全面的不安全隐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可以我们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不能的就让维修人员来解决,我们的目的就是为孩子们创设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利用课堂,我和王老师还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孩子并教给孩子们正确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和能力。

转眼本学期的工作在繁忙中结束了,我相信我们这个班集体将会以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迎接明天,因为我们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在用同样的敬业精神以及其全部的细心、耐心和越来越高的职业素质培育着可爱的孩子们。

第五篇: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柳树》及教学反思

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柳树》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画柳树,学习运用毛笔的中锋、侧峰以及浓墨、淡墨的运用,初步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美术《柳树》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

2.通过画柳树,学习运用毛笔的中锋、侧峰以及浓墨、淡墨的运用。

3.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柳树图片;《咏柳》语言CD。

2.水墨画用品:宣纸、毛笔、墨汁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咏柳》,出示柳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柳树的特点

提问:柳树树干是什么样子的?(有的树杆是在底下分叉成两大枝,每枝上再有分叉,这样的树杆比较粗而且形状比较弯曲。有的树杆是在上部分叉,这样的树杆比较细而直。)枝条看起来怎样? 你能数出有几条柳条吗?柳叶是什么样子的?

二、欣赏水墨画,认识画画工具

(一)教师出示一幅水墨画,引发幼儿对新的绘画方式的兴趣。

提问:这幅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

(二)出示绘画工具,引导幼儿了解。

理解宣纸与白纸的不同,请幼儿进行比较。

了解墨汁的深浅变化(水稀释)。

如何正确的使用毛笔。

(三)教师示范画柳树,帮助幼儿分析柳树的绘画步骤和方法。

三、幼儿作画

(一)教师指导幼儿运用毛笔的侧峰,并蘸浓墨画枝干、柳叶;运用毛笔的中锋,蘸淡墨画柳条,注意画面的布局,及绘画时的先后顺序。

(二)播放语音故事《咏柳》,幼儿边听边作画,体验其中的乐趣。

四、组织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本文扩展阅读:柳树(Salix)是一类植物的总称,柳树种类多,容易 杂交。杂种生长势和适应性强,易无性繁殖,可从天然或人工杂种群体内选择,通过无性繁殖,获得优良无性系品种;另外,也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获取大量优质树苗。

大班下学期教学反思(范文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