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1年立春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2021年立春是在哪一天?在立春节气到来的时候,人们也会意识到春天即将到来了,而在这个时候也会去了解一些立春节气的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1年立春是几月几日星期几_2021年立春是哪一天几点,欢迎大家查阅!
2021年立春节气在哪一天
阳历时刻:2021年2月3日22:58:39
阴历日期:腊月(大)廿二,星期三
开始时刻:2021年2月3日22:58
结束时刻:2021年2月18日18:43
立春节气的由来
立春的由来,可以追寻到秦朝,那个时候老百姓就已经认识到了立春的重要性。在这一天,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会通过祭祀的方式祈福纳喜,希望在这一年可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以及丰产丰收。虽说随着岁月的流逝,现在立春没有古代繁多的仪式了,但人们仍然很重视这一天,一部分的朋友也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自我运势。
立春的特点
春天是温暖的象征,代表着鸟语花香。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春风不再刺骨,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
立春习俗
燂春
这种立春跨火堆的传统仪式,即是“燂春”。“燂春”是华夏民族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料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在民间盛行。因立春之日阳气将出地面,燃放爆竹,焚烧樟树枝可祛退阴气,宣达阳气,助阳气生发,有驱邪迎祥之意,而孩童跨火,则更蕴含着平安成长的美好祝愿。“燂春”仪式结束后,孩子们会吃“春茶”,“春茶”是用红豆、红枣、桂圆、陈皮、桂花、红糖等6种配料烧煮而成的。按照民间的习俗,过了立春,孩子又长了一岁,而吃了“春茶”,在新的一年里,不仅祈盼生活红红火火,而且也能护佑孩子们健康成长,平安吉祥。
躲春
在传统民俗学上,到了立春这一天就该躲春。因为立春这天气候开始交接,新的气场会对部分人群有不利的影响,更甚者会影响一年的运气,所以躲春的习俗就出现了。在民间,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俗与忌讳,也就延伸出各式各样的躲春方法与习俗。传统留下来的习俗,每到立春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争、必须要和和睦睦、心平气和地迎接这一天。更有一些地方习俗里面,躲春这一天不宜搬迁、看望病重患者及参加丧事等,以免招惹晦气,影响一整年的运气。
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塑制春牛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人们欢笑着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如今很多的农村有这些习俗。
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清人让廉撰写的《京都风俗志》中说:“立春之仪前一日……迎春牛芒神入府署中,搭芦棚二,东西各南向,东设芒神,西设春牛,形象彩色,皆按千支,准令男女纵观,至立春时……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然后,人们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为吉祥。
咬春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过去认为咬春就是吃萝卜,其实也包括吃春饼;二是所谓讨春就是迎春之意。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盘是由五种辛辣食物组成,用葱、蒜、椒、姜、芥等调和而成,作为就餐的调味品。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就要准备好相关事项,然后进行表演。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祭祖
在许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广东《新安县志》载:“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在立春时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较特殊。河南《汝阳县志》载:”设春宴,啖春饼,荐卜、梨。”
第二篇:2021年立春是农历几月几日星期几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时候,而在春天当中立春是属于第一个节气,表示春天的开始,那么2021年立春是几月几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1年立春是农历几月几日星期几_2021立春是哪一天,欢迎大家查阅!
2021年立春是几月几日
2021年02月03日,星期三,腊月廿二
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天文意义上它标志着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对立春的理解,古籍《群芳谱》中这样解释的:“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还没有真正地拉开。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的“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立春习俗
燂春
这种立春跨火堆的传统仪式,即是“燂春”。“燂春”是华夏民族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料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在民间盛行。因立春之日阳气将出地面,燃放爆竹,焚烧樟树枝可祛退阴气,宣达阳气,助阳气生发,有驱邪迎祥之意,而孩童跨火,则更蕴含着平安成长的美好祝愿。“燂春”仪式结束后,孩子们会吃“春茶”,“春茶”是用红豆、红枣、桂圆、陈皮、桂花、红糖等6种配料烧煮而成的。按照民间的习俗,过了立春,孩子又长了一岁,而吃了“春茶”,在新的一年里,不仅祈盼生活红红火火,而且也能护佑孩子们健康成长,平安吉祥。
躲春
在传统民俗学上,到了立春这一天就该躲春。因为立春这天气候开始交接,新的气场会对部分人群有不利的影响,更甚者会影响一年的运气,所以躲春的习俗就出现了。在民间,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俗与忌讳,也就延伸出各式各样的躲春方法与习俗。传统留下来的习俗,每到立春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争、必须要和和睦睦、心平气和地迎接这一天。更有一些地方习俗里面,躲春这一天不宜搬迁、看望病重患者及参加丧事等,以免招惹晦气,影响一整年的运气。
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塑制春牛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人们欢笑着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如今很多的农村有这些习俗。
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清人让廉撰写的《京都风俗志》中说:“立春之仪前一日……迎春牛芒神入府署中,搭芦棚二,东西各南向,东设芒神,西设春牛,形象彩色,皆按千支,准令男女纵观,至立春时……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然后,人们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为吉祥。
咬春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过去认为咬春就是吃萝卜,其实也包括吃春饼;二是所谓讨春就是迎春之意。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盘是由五种辛辣食物组成,用葱、蒜、椒、姜、芥等调和而成,作为就餐的调味品。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就要准备好相关事项,然后进行表演。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祭祖
在许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广东《新安县志》载:“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在立春时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较特殊。河南《汝阳县志》载:”设春宴,啖春饼,荐卜、梨。”
第三篇:2022国庆节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2022国庆节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国庆节是中华民国成立的日子,也是祖国的生日,你知道20xx国庆节时间吗?今天小编特意准备了一些20xx国庆节时间资料,希望你能喜欢。20xx国庆节时间
20xx年10月1日,星期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纪念日。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国庆节期间,全中国都会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纪念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牺牲的革命先烈。自20xx年起,每逢国庆节,国家领导人都会向位于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在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每年国庆期间,会举办烟花汇演,吸引海港两岸数万市民观赏。世界各地华侨社区,均会举办庆典、巡游、或升旗仪式等活动盛大庆祝国庆。国庆节的来历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国庆节最佳旅游地
1、漫步额济纳旗
感受胡杨林的绚烂
每当深秋季节,胡杨树叶变得一片金黄,形成胡杨秋色,树影婆娑,金韵斑斓,奇妙绝伦,赏心悦目。
漫步在浓郁的胡杨林中仿佛进入神话般的仙境。
2、徒步尼泊尔
体验地震后的生机
她在西藏以西,比泰国更省钱,比不丹更无争......她,就是尼泊尔!一个贫穷而幸福的国度,一个惨遭地震,依然五彩缤纷的旅行地。
她是旅行圣地,也是不可错过的徒步天堂,用脚步丈量群山,用身体触摸与感知这神奇的自然,一步一步的接近心中神圣的雪山。
尼泊尔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你为之奋不顾身,让人有一种交付生命于斯的冲动与坚决!
3、自驾呼伦贝尔草原
遇见最美的秋景
当你来了世界着名三大草原之一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你才知道:所有人灵魂的故乡都在一个共同的地方。
草原就慢慢褪去青翠,燥热也渐渐消散,换上的是绿中带黄,黄中夹杂着红的奇妙景色,就像上帝打翻了颜料盘,五彩斑斓。
这里没有山林,没有田野,更没有钢筋水泥,有的只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仿佛人类尚未涉足的蛮荒之地,令人迷醉......在这里,你可以沿着公路自驾,仿佛奔驰在美国西部平原,一直开车到世界尽头。
在这里,仿若置身童话世界中,让你惊艳,让你迷失;不愿醒来,不愿离开!这里是呼伦贝尔,她有一种美,叫“秋“!
4、在洱海边发呆
重拾温暖旧时光
在这里,你可以在露天的咖啡座找个洒满阳光的位子,晒着太阳,喝着咖啡......也可以到双廊找间客栈,面朝洱海,听洱海在耳边唱着一首轻柔的歌,陷入柔软的大床,沉迷不可自拔...可以苍山洱海里泛舟,鞠一捧水,独享幸福时光。
也可以换上舒适的平底鞋,走在青石板的路上,看墙白青瓦,看满墙花草,你会发现不管内心多凌厉的人也会有柔软内心。
5、漫步塔川
轻嗅仙境中的烟火气息
塔川,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一定不陌生,它与四川九寨沟、北京香山、新疆喀那斯并为“中国四大秋色“。
她比西递宏村少了几分商业气息,多了田园山里的灵气和古村落人的朴实,被摄影人称为“快门杀手“,随便一张秋景都美到醉人心。
层林尽染的山川、似人间仙境,山间的炊烟袅袅又多了一点烟火人气,恰如王菲的歌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第四篇:2020小雪是几月几日_2020小雪是星期几
冬天的第二个节气就是小雪了,每年的11月末小雪节气就会如期而至,那么2020年小雪时间:2020小雪是几月几号?下面小编整理2020小雪是几月几日_2020小雪是星期几,欢迎阅读。
2020年小雪时间:2020年11月22日 星期日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之二十,相当于阳历11月22日或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400时为小雪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小雪而物咸成,大寒而物毕藏。”
公历每年11月22日或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40度时为小雪。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其意为降雪的开始时间和程度。
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小雪节气,南方地区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小雪气候
这时虽然已经到了小雪节气,但是各地表现也有着很大的差别。
比如南方地区北部开始进入冬季,尽显“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霜枝”的冬季景象。这是因为它北面有秦岭、大巴山屏障,将冷空气阻挡在外,刹减了寒潮的严威,以至于出现了“冬暖”的现象;并且全年降雪日数多在5天以下,明显少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即使到了最寒冷的隆冬时节,也难得观赏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迷人景色;地面温度有经常保持在0℃以上,所以即使看见天空中“纷纷扬扬”,却不见地上“碎琼乱玉”。然而,在寒冷的西北高原,常年10月一般就开始降雪了。高原西北部全年降雪日数可达60天以上,一些高寒地区全年都有降雪的可能。
小雪饮食
在中国北方,小雪时节,一般的人家都要吃涮羊肉。因为一般的小雪节气里,天气阴冷晦暗光照较少,此时容易引发或加重抑郁症。这个季节宜吃的温补食品有羊肉、牛肉、鸡肉等;宜吃的益肾食品有腰果芡实山药栗子、白果、核桃等。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所以在小雪这一天,南方人一般会选择吃糍粑。
小雪是什么时候
2020年小雪时间:11月22日04:39:38,农历2020年十月(大)初八
2021年小雪时间:11月22日10:33:34,农历2021年十月(小)十八
2022年小雪时间:11月22日16:20:18,农历2022年十月(大)廿九
2023年小雪时间:11月22日22:02:29,农历2023年十月(大)初十
2024年小雪时间:11月22日03:56:16,农历2024年十月(大)廿二
2025年小雪时间:11月22日09:35:18,农历2025年十月(大)初三
2026年小雪时间:11月22日15:23:03,农历2026年十月(大)十四
小雪节气养生小常识
1、多吃叶酸食物防抑郁
小雪节气是冬季开始的标志,同时也进入抑郁多发的季节。要常食菠菜、猕猴桃、牡蛎、橘子、黄豆和深绿色的蔬菜,因为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叶酸,可以帮助抵抗抑郁。
全麦面包、粗面粉制品、谷物、酵母、动物肝脏及水果等富含有B族维生素的食物,对改善不良情绪及抑郁症也大有裨益。吃复合性的碳水化合物、苏打饼干改善心情,虽然效果慢一点,但更合乎健康原则,还有助于御寒;香蕉中含有能够帮助人脑产生5-羟色胺的物质,这种物质类似化学“信使”,能将信号传送到大脑的神经末梢,促使人的心情变得安宁、快乐。
2、防寒保暖要做好
从这个节气开始,东北风刮得多了,由于气候虽冷却还没到严冬,很多人不太注意戴帽子、围巾,这样往往容易遭遇受风寒,因此,一定要戴帽子,一定要注意防寒。
添衣与否应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决定,只是不宜添得过多,以自身感觉不冷为准。常言道:“若要安逸,勤脱勤着”,因此应多备几件冬装,做到酌情增减,随增随减。在干燥季节,室内应保持一定的湿度,必要时可用加湿器,对于老年人,应选择柔软、光滑的棉织或丝织内衣、内裤,尽量不穿化纤类衣物,以使静电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3、多喝水防内热产生
多饮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缩短粪便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减少毒素的吸收,溶解水溶性的毒素。最好在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温开水。此外清晨饮水还能降低血液粘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小雪节气多喝水也可防内热产生,缓解口干咽燥、便秘、皮肤干燥等不适。蜂蜜水可润燥解毒,白萝卜水能清热利尿,梨水可以润肺止咳。
4、早睡晚起,睡前泡脚
小雪节气要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冬季应该早睡晚起,最好不要迟于22点休息。如果超过1点还不休息,人的免疫力容易下降,加之小雪节气后气温下降明显,太晚休息更易生病。
每晚用热水泡脚,用热水泡脚能刺激足底穴位,或者抽空做做暖脚操,增加腰腿部力量,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冻伤,并就能提高机体抗寒能力。
5、多食热粥
小雪过后,在饮食方面可以多吃以下食物:保护心脑血管的食品,如丹参、山楂、黑木耳、西红柿、芹菜等;降血脂的食品,如苦瓜、玉米、荞麦、胡萝卜等;温补性食物和益肾食品,如腰果、芡实、山药、栗子、核桃、黑芝麻、黑豆等。
6、黑色食物补肾防感冒
预防感冒是贯穿冬季养生的主题,而多吃黑色食物不仅能迅速补充热量、防感冒,还能滋补肝肾、清泻内火、保养肌肤。
黑芝麻具有补肝肾、润五脏、益气的作用;黑豆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0%,除能满足人体对脂肪的需要外,还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此外还有黑米、黑枣、黑木耳等,都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2020小雪是几月几日_2020小雪是星期几
第五篇:2021端午节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在民间当中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祭祀节日,而在节日到来的时候人们都会想要了解的就是端午的时间,那么2021年端午节时间是什么时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1端午节是几月几日星期几_2021端午节是哪一天,欢迎大家查阅!
2021端午节是什么时候
2021年06月14日,星期一,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端午节节日习俗
端午节习俗-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
端午节习俗-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端午节习俗-小孩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爱意。
端午节习俗-插艾叶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端午节习俗-钟馗捉鬼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端午节习俗-挂荷包、栓五彩线
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节的由来
说到端午节,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吃粽子、赛龙舟和诗人屈原,因为我们早已把这天当做是纪念屈原投江的节日。但大家知道嘛这并非是端午节真正的由来。实际上端午节本应是祭祀大火星的日子,却变成了纪念碰巧那天自杀的屈原,也就是从那时候中国文化就开始走向歧途。我们的文化就是在这一代一代人的胡编乱造和臆想中,一点一点偏离了方向,以至于忘记了我们究竟为什么是华夏民族、为何会有个端午节。
其实端午这一天,本来是一个感恩祭祀的日子,感谢大自然的赐予,黍子丰收,为人类提供了粮食。因此在这天,人们会把收获的黍子包在叶子中,包成棱角的形状,也就是现在粽子的雏形,做为贡品,在人类享用之前,先献给大自然享用。
那么古代人们用黍子做成的角黍,在端午这一天究竟祭祀什么呢?据记载是用于祭祀大火星,这颗星就是心宿二,指得是曾经的商星,是商朝时期对商部落来说最重要的一颗星。因为此时的大火星在中天,大火星在中天时,代表着黍子成熟、收获的时节。另外端午也叫中天节,午是地支中的一个,把中天节改成端午也是一个历法变更的过程。
祭祀端午,过中天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节日,目的是感谢自然的风调雨顺,为下一季节的来临做祈祷。那么,屈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不妨先看看下面的一个故事吧。
当年的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已经无望,于是悲愤之时便自沉于汨罗江。从网上查询得知,屈原自杀的日子可能是五月五日,或距这一天很近的一个日子。五月五日原来是楚地的传统节日,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后来被广为流传成为了今天的节日。传说屈原投江的时候,百姓们怕江里的鱼把屈原吃了,就把粽子投在江里。
但是百姓们的手里为何会有现成的粽子?难道是他们听闻屈原投江的时候,回家找糯米、叶子发明的粽子包好蒸熟了再投到江里吗?这么做难道不是多此一举吗?
这究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是老百姓在祭祀大自然时,刚好碰到屈原投江,就把手中现成祭祀大火星的粽子扔到了江里。把感恩大自然,祭祀大火星,变成纪念碰巧那天自杀的屈原,所以中国文化在某一时节就走向了一个歧途。
中国文化是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是纯自然的文化,从战国就开始不断加入人文的装饰,中国文化也因此逐步脱离自然。夏商周三代之时,人人皆懂天文,那时的人们把自然科学当作最基本的常识,就像今天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之后,我们每个人都在受自然科学的教育一样。
人们一直执迷不悟于把屈原当作端午祭祀的对象,就跟认为易经是迷信一样的,让人非常痛心。一方面渴望中国文化的复兴,一方面却不断地作践中国文化。
楚地南岳衡山,火神祝融的道场,祝融被尊为火神,是远古主持观测大火星的人。端午祭祀屈原,远不如祭祀祝融还更有文化意义。祝融代表的是科学,是自然,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易的应用。
祭祀屈原,还不如好好看看《天问》,看看什么是屈原眼中的文化。
现在的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讲讲碰巧那天自杀的屈原的故事,已经成了一个没有文化内涵的装饰物了,这就是我们现在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而真正懂得中国文化的人们,在端午时节,是要感恩上天的赐予,感恩大自然的赐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