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高考作文的审题策略
编辑:紫竹清香 识别码:13-926115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26 23:11:21 来源:网络

第一篇:高考作文的审题策略

高考作文的审题策略

金龙

所谓‚审题‛,就是搞清楚话题(或命题)作文的各种限制条件。在高考作文中,审题是至关重要的。审题准了,文章写起来就紧扣话题,不枝不蔓;审题不准,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跑题‛现象。每年的高考,总会出现一些‚跑题‛的作文,这是因为考生不重视审题的结果。

在审题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读懂材料。高考作文题在提供话题之前,往往先给一段与话题有关的材料。202_年各地高考的16份试卷,除了辽宁、天津和江西只提供话题(或标题)外,其余的或多或少都有材料。弄明白这些材料的语言文字,这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这离‚读懂‛还有一些距离。了解这些材料的用意,这才是‚读懂‛的要求。如202_年全国Ⅰ卷的作文题,材料里介绍了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同别人的一段对话,对话的主要内容是成功的秘诀是要露丑,不藏拙。引用这个材料的用意是什么?你如果认为它是在探讨成功的奥秘,把着眼点放在对话的内容方面,那就没有‚读懂‛。其实,这里引用这则材料,并不看重它的对话内容,而是取其对话的形式,是作为话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一个佐证的。了解了这一点,你在写这篇高考作文时,就应该尽量避开对话的内容,而把着眼点放在对话形式的探讨上。

其次,要抓住重点。有的话题材料看起来比较长,但真正对写作有启发作用的只是一两句话。所谓抓住重点,就是要找出这关键的一两句话来。如202_年全国Ⅱ卷的作文题,材料中引用了工厂角落里的几块锈铁锭之间关于位置与价值的对话之后,又加上了这一句:‚生活中,每个人的位置可能不同,但各有其价值。‛这是很关键的一句话,即所谓‚重点‛。写作时必须紧扣这一点。

再次,要确定范围。有的高考作文题不仅提供话题,而且对写作的范围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因此,在审题时,必须借此把写作的范围确定下来。如202_年北京卷的作文题,要求以‚说‘安’‛为题材来写议论文,并且对‚安‛所涉及的范围作了提示

(‚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这也就告诉我们,‚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都可以是本文写作涉及的范围。你可以兼写以上各个方面,也可以只写其中的某一个方面。

第四,要弄清关系。对关系型的话题,要弄清楚组成话题的词或短语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既兼顾各方又突出重点。如202_年全国Ⅲ卷的作文话题是‚铭记与忘记‛。话题的两部分‚铭记‛与‚忘记‛的关系是对等的。因此,在写作中必须把它们放在平等的地位上,不要厚此薄彼,更不要舍此取彼。又如202_年全国Ⅱ卷的作文话题是‚位置与价值‛。话题的两部分‚位置‛与‚价值‛的关系是因果的。因此要把写作的重心放在‚果‛即‚价值‛的探讨上,但同时又不能忘了‚因‛即‚位置‛,‚果‛由‚因‛来,‚价值‛由‚位置‛而来。要分出主次,但又不能取此舍彼。

最后,要明确要求。每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都有关于写作方面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有些是立意方面的,有的是标题方面的,有的是文体方面的,有的是字数方面的。由于这些要求都是十分明确的,在此不举例阐述了。需要着重提出的一点是,必须严格按照这些要求去操作。

第二篇:202_高考作文审题

202_年四川高考作文题目

1,“手握一滴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一滴水是无数多个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他们用辛勤的劳动甚至是毕生的心血为每一个高考学子积攒下来的看似微不足道的一滴水,让他被紧紧的握在青年时代的孩子手里,为此付出的不光有老师父母和曾经帮助过你的人还有无数为中国教育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完善作出贡献的人,有中外的科学研究者,无论他是什么家你所拥有的知识只要有他的观点理论的都应该感激他让你知道这些知识。还可以联系中国历史,是谁让你可以拥有这滴水。

2,一滴水可以是汗水,可以是露珠,可以是泪水,也可以是雨水或江河湖海的一份子,它由无数的水分子组成,遇见什么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它在你的手中你希望它怎么反应。

3,世事多变水也多变,一滴水可以映寸出不同的世界,在你的水世界里你看到了什么。

4,水资源缺乏你的一滴水如何处置

5,柔情似水,手中滴水让你想起了什么温柔往事

6,手是创造万物的工具,水是生命的起源,联系两者的关系

7,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聚集起来的水力量强大

8,一滴水很渺小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就像现在的我们但是无数只手聚拢会发生什么

9,团队精神,不会合作的手只会让手中的水挥发,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10,如果世界上只剩了手心的一滴水我们将变怎样。

11,由水联想鱼,水握手中“鱼”在哪里?

发挥的空间很大,看你从哪个方面入手,我觉得题目并不难,要出彩要写的奇的话需要一个很巧妙的角度和很微妙的语言。这种作文,得高分不容易得低分也难。今年高考语文科目全国卷(新课标卷)的作为题目叫《船主和漆工》,被网民评为“最培养推理能力的作文题”。但在我看来,它其实是“最吓人作文题”。该作文题是这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看完题目和材料,考生似可从三个方面确定立意:第一是有善心,做善事,勿以善小而不为;第二是善有善报,好人能拯救生命,最终还会获得额外报酬;第三是知恩图报,喝水不忘挖井人。

但是,如果这三个立意能够穷尽这道题的“材料内容及含意”,那这作文题就非常完美了。可是,考生现在生活在一个日益复杂化的商品社会,他们还知道高考题目可能会考他们所意想不到的东西。另外,考试的紧张,还必然会让考生形成意外的思路。考虑到存在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高考作文题目本身就不能有任何漏洞。

即便没有漏洞,考生都有可能“瞎想”;如果真有漏洞,那问题就是事关数百万考生了。不幸的是,《船主和漆工》偏偏存在不止一个严重违背常理的漏洞。

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句话看,船主显然知道船底有洞。问题来了,船主明明知道船底有洞,为什么不马上请人修?能叫来油漆工,为什么不同时叫来补船工?或者为什么不让油漆工顺便修一下?难道油漆比补漏还重要?为什么又没提醒孩子们不要驾船出海?忘记一个环节有可能,三个环节都忘记就有违常理了。

更加严重的是,“做善事”的漆工也有大问题。为什么漆工没有提醒船主,自己看见船底有洞?漆工的修补是否就一定专业可靠?随手的修补,会不会因暂时堵住漏洞而使船一旦远离海岸反而更加有害?

现在已有人解读说:有个考生考试时是这样认为的,当船主知道那几个孩子是二房与别人所生,顿生杀心,孩子的亲生父亲化装成漆工将孩子救下。

难怪《船主和漆工》被评为“最培养推理能力的作文题”,因为题目的漏洞比题目里的“船底漏洞”还要大,而且大得惊人。船主可以是忘事、失责,甚至是“坑子”式的蓄意谋杀(即骗保,补洞的报酬也可能是封口费)。而漆工不仅不是“有善心”,反而是毫无职业道德,干了非自己专业的事(至少不能要求考生懂油漆工能否兼补船工),而且根本不作通报。

这样,原来出题者以为百无一失的三个“立意”就已不再顺理成章,“善心善事、善有善报、知恩图报”就变成了“忘事失责、蓄意谋杀、毫不敬业”。

不管这道作文题是怎么来的,在事关数百万考生分数的问题上,现在最大的问号是:如果有考生从“忘事失责、蓄意谋杀、毫不敬业”方面去写,他们最后会不会受到不公正的扣分?最后会不会船主的船没进水,而考生的脑子却被进水了?

1、弘扬时代正气,彰显精神素养。船工无意间的行为体现了做人的本质。修船工在刷漆过程中是无意间补上漏洞的,这在修船工来说是一个小小的举动,而这个小小的举动则体现了船工的敬业精神和道德素养,从这个角度,考生可以写“精神”、“职业道德”、“人格素养”、“职责”、“品质”等。也可以联系中国传统文化,表现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仁”和“礼”,道家的“淡泊情怀”等。

2、富有辨证色彩。这道作文题目体现了小与大的辩证关系。船工的一个小举动挽救了船主儿子的生命,从而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莫以善小而不为”,细节体现精神,小处表现品质。作文可以从“细节与成败”、“小与大”等角度入手。

3、多向思维,全面思考。面对考题,大多学生关注了船工的品质,其实亦可从船主入手来思考。当船主的儿子获救后并没有隐瞒情况,而是以重金感谢船工,体现了船主的知恩图报。船主的这种精神也是难能可贵的,相比于当下社会那些得到别人帮助而反咬一口的行为是至高无上的。所以考生也可以写“知恩图报”、“感恩”等话题。另外题目体现了任何事物联系的观点,船的一个小洞如果船工不去补,那么船主儿子就会丢掉生命,船主就会伤悲,所以社会上的任何事都是联系的,考生可以写“联系”这个话题。

4、关系着眼,体现社会风尚。对于考题,我们也可从船工和船主的关系入手,在整个刷漆、补船过程中,两个人有理有让,一个坚守职业道德,一个知恩图报,正是他们的这种和谐关系挽救了船主儿子的生命,于是作文启示我们,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增强人和人的信任是我们的目标和任务。考生可以写“诚信”、“和谐社会”、“相处”等话题。

5、关注现实生活,体现价值引领。进入新时代,人们大多关注的是利益,任何事向“钱”看,而这段材料中的两个人物抛开了世俗的金钱,一切以道德为规范,以品质为准则,展示了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无意间顺手做的一件好事,却避免了大灾难,告诉我们顺手时,请不吝善举,这种行为对于社会上的那种“金钱至上”思想是无形的批判。考生可以联系现实生活,批评社会上违背道德的行为,从而正反论证,表现正确价值取向。

第三篇:高考作文审题

材料作文审题

(一)本次互动课堂内容设置:

1.一个青年向一个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却拿了3块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你吃哪块?”

富翁问。“当然是最大的那块!”说完两人开始吃起来。当富翁把最小的一块吃完又拿起了最后一块吃起来。显然富翁比青年吃得多。这时候富翁说:“要想成功,要懂得放弃,只有放弃眼前的利益,才能获得长远大利,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2.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讲了许多空洞的理论后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

任何建筑须从底层做起。”一只青蛙不耐烦:“所有建筑都从底层 做起吗?”教授瞄了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难道打井也要从底层做起?”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井底之蛙也有独特见解!”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3.某日,明朝都察院长官王延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

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的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御史听后说道:“终身不敢忘。”

4.枭逢鸠。

鸠曰:“子将安之?”

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5.参天的大树在烈日下显得一片葱绿。绿叶微微自得地点着头说:“我茂密的叶片遮住了阳光,才给

大地留下了清润的花朵”。枝杈摇晃着身子警告说:“如果你不俯 在我的身躯上,烈日也会把你晒焦”。粗壮的树干翘首看着他们低下头,一往情深地说:“我生命之泉是我没有见过面的朋友—根须”。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思考:以上5则材料,首先是对材料分析,找寻材料中的因果关系;其次是审题,将材料范围化小,化成话题可以提炼出哪些话题,最后是将话题转化成命题,确定立意!

材料作文审题(二)

本次互动课堂的内容设置:

1.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这张弓射的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珍惜它。有一次,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色,真 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装饰,我亲爱的弓!”说着,他就试了试;他拉紧了弓,弓却断了。

2.材料一:清晨的公共汽车里,往往是一个让人心情压抑的地方,这里没有对话,没有微笑,只有一张张毫无表情的脸

材料二:澳洲的一位媒体记者在中国的一些地方考察了一圈他说:“清晨,空气是那么清 新,扫过水的街道湿漉漉的,没有灰尘扬起。太阳已经升上来了,金色的光辉从高楼大厦间斜射过来,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人们经过了一夜的酣睡,该精神抖擞才 对,可是,如此美妙的清晨,人们的表情却如地球末日即将来临般严肃,没有一点点惬意的笑容。”

材料三:当今社会人们笑容缺失的现象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一位叫流沙的作者以“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为题,对这一现象做了一些探讨。

3.(1)姚明率领中国男篮的队友们,为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姚明郑重承诺,一旦配型成功,立即放弃一切,回国捐献。姚明还表示:除了捐献骨髓,他还将抽出时间,参与相关公益推广活动。

(2)成龙在上海组织慈善周末,又是演唱会,又是美女赛车又是慈善拍卖晚会,很是惹眼,但目的只有一个,慈善捐献。成龙表示将带领更多好朋友参与慈善事业。

(3)苏有朋利用过生日时机,成立“苏有朋慈善基金会”,把生日收到的贺金作为第一笔慈善基金会的基金,并表示以后会通过义演等手段增加基金会的基金,帮助更多的人。

4.在枫叶上,露珠红红地闪烁,在荷花上,露珠有着泪滴似的苍白非 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做依米的小花。那里干旱炎热的气候和土壤只适合生长根系较多的植物,而依米花却除外,它只有一条细长的根茎。在那样的热带气候中,又在茫茫戈壁滩上,它得用五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根部对泥土的植入,到了第六年它才吐蕊。让人惊叹的是,依米花非常奇特,每朵花有四个花瓣,一个花瓣一种颜色,红、黄蓝、白,煞是娇艳绚丽。更让人惊叹的是这种经过漫长的积蓄、扎根才开出的四色小花,花期只有两天,两天过后依米花连花带茎一起枯萎死亡。

思考: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分析材料中的对象,寻找正确的立意方向,同时标注出不明白的地方!

如何让你的高考作文更有文学底蕴

佳作赏析

谈意气

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人不能没有意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给予它自信的阳光。

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分论点1)“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

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分论点2)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映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

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分论点3)还记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爱的千手观音吗?邰丽华,虽是聋哑人,但她有意气,手臂练得青肿了,脚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终坚持练习。最终,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诠释内心的感觉,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若无意气,她怎会从不幸的底谷达到艺术的巅峰?

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然而,现实生活中缺乏意气之人委实不少,他们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在歌舞升平中平息了壮志,在灯红酒绿中丧失人性„„凡此种种,我们要坚决反对,打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扫清道路。

人,要有意气,要意气风发。

议论散文的开头

一、精彩开头的技巧

1.比喻入题,直接扣题

2.拟人入题,激发想像

3.设问入题,启人深思

4.名言警句入题,彰显底蕴

5.排比入题,先声夺人

6.对比入题,表明立场

7.抒情议论入题,入情入理

8.假设情景入题,埋下伏笔

9.品评时事入题,追踪本质

第四篇:高考作文审题

202_年高考作文最应该关注的几道题

(特别关注新闻评论类写作)

第1题(自命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衡量生活品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人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物质生活的改善,于是乎,名牌和奢侈品在一些人心目中的分量似乎愈来愈重。

据有关统计,68.8%的受访白领愿意花钱购买奢侈品,受访白领在奢侈品上的年消费人均达到22062.8元。26岁的外企职员FLORA月薪5000元。她说,自己购买奢侈品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挣面子。28岁的部门主管AMBER拿着8000元月薪,也是一名奢侈品的追随者。她自称买名牌不为面子,不求舒适,只为“激励自己”。AMBER说,她会关注千万富翁的生活方式,这会让她搜罗名牌更有“方向感”。

在平时的的生活中,你会在意名牌和奢侈品吗?金钱是衡量生活品质的唯一标准吗?作为现代人,生活品质靠什么来支撑?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社会实际或你的人生体验,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不得抄袭。

第2题(自命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调查显示,约有60%的学生感到无法与父母交流和沟通,对于成长中遇到的困惑、烦恼和问题,42%的学生认为难以与父母交流,27%的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现实生活中,亲子之间存在隔阂的现象并不鲜见,怎样才能解决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效沟通的难题呢?

请你以一位高中学生的身份给报社撰稿,参加讨论,发表你的看法。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第3题(自命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两支火把,奉火神之命到世界各地去考察。两支火把中有一支没有点燃,另一支是点燃的,发出很亮的光芒。过了不久,两支火把都回来了,而且都向火神提交了它们的考察报告。

第一支火把说,整个世界都陷在浓郁的黑暗中,他觉得眼前的世界情况很坏,甚至已坏到了极点。

第二支火把的报告却恰恰相反,他说他无论到哪里,总可以找到一点光明,所以,他认为这个世界是十分有希望的。

听了这两个不同的报告,派他们出去考察的火神就对第一支火把说:“也许该好好地问一问自己,有多少黑暗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上述故事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社会实际或你的人生体验,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不得抄袭。

第4题(自命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据媒体报道,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几乎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按保守推算,我国消费者仅在中等规模以上餐馆的餐饮消费中,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这种“舌尖上的浪费”,不仅是对饭菜的浪费,更是对资源的浪费。有资料显示,中国农业大学专家课题组曾对大、中、小三类城市,共2700桌不同规模的餐桌中剩余饭菜的蛋白质、脂肪等进行系统分析,保守推算,我国202_年至202_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就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所需。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社会实际或你的生活体会,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不得抄袭。

第5题(自命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

火车的一次次提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迅速增长,民航事业的迅猛发展„„我们告别了手推车、乌篷船,结束了南船北马传统落后的运输方式。现代交通技术让“天堑”变成“通途”,大大缩短了人与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电子邮件、微博、智能手机、QQ、微信„„各种基于网络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让我们告别了书信,从此“天涯”变成“比邻”,大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材料二:

据《城市信报》报道,山东日照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孩子们个个都在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读了这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就自己的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主立意,自拟题目,文体除诗歌外不限,不得抄袭。

第6题(摘自《作文素材之必考60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我还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着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

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这是莫言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演讲中讲的一个小故事。莫言说这件事让他悟到一个道理: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人不哭。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和感悟?请根据你的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除诗歌外不限。

第7题(自命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只看人不看灯”。这句“中国式过马路”概括,引发网友普遍共鸣,成为热议话题。

对“中国式过马路”,你有何看法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8题(自命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斐先锋是中国石油第一建设公司第三工程处313工程队电焊技师。通过勤奋钻研、苦练本领,短短几年功夫,这位90后从一个农村孩子成长为一名技术过硬的青年技师,202_年在世界技能大赛马中夺得焊接项目银牌,实现了这一赛事中国人奖牌零的突破。他在获奖感言上说:“练就国家建设需要的过硬本领,才能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是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给了我梦想成真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就能够成就自己的美好人生。”

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9题(自命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圣经·马太福音》中,耶稣这样告诫他的门徒:“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这句寓有深意的诫语,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10题(自命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2_年,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她告诉记者:我们到哈佛大学时,是半夜2时,可让我们惊讶的是,整个校园当时是灯火通明的,那是一个不夜城。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哈佛校园里,不见华服,不见化妆,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哈佛不是神话,哈佛只是一个证明,人的意志,精神,抱负,理想的证明。于是,哈佛产生的诺贝尔奖得主有33位,产生的美国总统有7位,还有无数各界精英。

哈佛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来自学校的淘汰机制。哈佛平均每年有大约20%的学生会因为考试不及格或者修不满学分而休学或退学,而且淘汰的20%的学生的考评并不是学期末才完成,每堂课都要记录发言成绩,平均占到总成绩的50%,这就要求学生均匀用力、不能放松。

在哈佛不仅学生有压力,老师一样有压力。在哈佛的课堂,要求老师讲的东西都是新的。老师每年讲课的内容都要跟住前沿科学的发展变化。因此,哈佛的老师必须处在最前沿科学的研究阵地。哈佛认为,教授首先应当是个学者,能够享受挑战和创新的乐趣,而且能与他人进行有说服力的交流。

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五篇:高考作文如何审题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

近几年来,高考考场作文大体上分为“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3种类型。无论写哪种作文,都要先过审题这一关。

审题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分析与解读,把握命题者的意图,确定文章的立意。比如202_年安徽省的高考作文题《带着感动出发》,如果仅仅是受到了“感动”,而没有“出发”,就没有扣紧题目要求。“感动”之后该做什么,如何做,是重点记述的内容。再比如作文题《难忘那目光》,通过审题我们知道“难忘”是题眼,要求写生活中给予帮助、鼓励和爱护的“目光“,使自己积极向上。

有些作文题目,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词组并列构成的,如《伟大与平凡》、《成功与失败》、《想和做》等,遇到这类作文题,就要运用这种方法,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有些作文题,按照惯常思维去审题,会感觉视角不够新鲜,立意不够独特,往往会落入窠臼。每当此时,就要独辟蹊径,突破思维定式,逆向入题,常常会有意外的收获。比如1991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一正一反,前者从正面立论,后者从反面说理。这样的题目,审题不难,但如果把题目改为《浅议“近墨”》来立论,独辟蹊径地论述“近墨者未必黑”的观点,应该更能高人一筹。

话题作文的审题,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宽泛性,但并不是随心所欲、信马由缰。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提示语+话题+注意”构成,其中的材料是引出话题,“提示语”是对审题、立意的范围作了限制,“话题”则是审题立意的核心和源泉,“注意”是考生写作时应当引起重视的事项。

话题作文的写作内涵与外延非常宽泛,因此,写起来比较困难,一时不知如何下手。比如以“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心”的范围实在太大。在考场上,对于时间非常有限的考生来说,怎样才能够较快地找到有效的切入点,从而快速拟题、审题写作呢?其实可以采取添加“元素”、“化大为小”的方法来达到目的。具体地说,可以在所给话题的范围之内,通过添加修饰、限制性的词语或短语,将话题范围缩小。比如以“心”这个话题作文,就可以运用上述方法进行化大为小,拟题为“我们的爱心”、“宽容的心”、“感恩的心”等,还可以根据所给话题的意思,拟出可以出现所给话题字眼的题目,或者不出现所给话题字眼但蕴含其意义的题目。

材料作文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确立论点。在审题时,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发挥的论题,或已经拥有大量材料的论题,这样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情景作文,是根据给出的具体情形或场景,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样式,它的主要考查点在于联想和想象能力。

材料作文的审题,与话题作文的审题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区别。材料的内涵与外延的深度与广度丰富多元,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考生运用思维发散法,打开自己的拟题、审题的思路,以便做到与众不同。如北京202_年高考作文题《杯子满了吗?》,就给人很多联想的空间,而且在题目里就已经非常明确地给出了几个可供参考、打开思路的观点,考生要充分捕捉其中的有效信息。

有些作文题,所给材料已经具体规定了写作指向。因此,考生按文题的要求写作时对其他方面不需要多加考虑。如辽宁省202_年高考作文题是以一份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报告为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就属于这种类型的作文题。

虽然近年来高考作文提出了不设审题障碍的观点,但也并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依然要在所给话题和材料的范围之内进行审题写作,否则就会不着边际、偏离要求。

高考作文的审题策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