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廉洁从企”研讨材料
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新时期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实践表明,认真学习贯彻讲话的精神和要求,我们的作风建设就能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在这一点上,我认为,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就必须把实事求是这一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贯穿于我xx各项事业建设的始终。
一、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坚持思想上的实事求是。转变作风就不能在思想上因循守旧,单凭主观意志办事,盲目蛮干,随意性和片面性严重,而应该通过加强学习,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始终保持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到视野宽广,尊重客观规律,思想上不脱离实际,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更加符合客观实际,为各项工作的开展作出正确决策。
二、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坚持行动上的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根据和符合正确思想的做和行动是正确的行动”。有了正确的思想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上,方向才能正确,立场才能正确,观点才能正确,一切工作方法和工作原理才能正确。因此,即要把胆量和勇气建立在客观情况和具体条件的科学分析基础上,做到尽力而为;也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防止脱离实际、“一哄而起”,坚持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把工作速度、力度和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做到量力而行。
三、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坚持结果上的实事求是。
结果是思想付诸于行动的具体体现。做到了思想和行动上科学决策并正确的予以实践,就会有好的结果;一旦好大喜功、脱离实际,不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来做,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坚持结果上的实事求是。取得成绩固然是好的,但不能因为有了成绩而沾沾自喜,不思进取,要继续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作风;出现了错误,也不能因为错误而逃避责任,回避问题,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看待问题,改造自己,搞清“病因”和“病根”,勇于承认错误,毫不忌讳,并在错误上作出总结,吸取错误给我们带来的教训,惟有如此,才能体现党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总之,加强作风建设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只有在思想、行动和结果上做到三者的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有机结合,才能切合实际地找准目标,明确方向,制定措施,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实践,避免工作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进而推动我xx各项事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第二篇:党课: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党课: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徐特立是“延安五老”之一,他在革命生涯中一贯注重实际,讲求实效,反对任何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特别强调“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毛泽东曾称赞他是“坚强的老战士”“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
周恩来称他是“人民之光,我党之荣”。
“实事求是”就是在现实中坚持真理
在工作和生活中,无论对自己、对他人,徐特立都践行着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对自己坚持实事求是。正确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谦逊克己,不图虚名。在中央苏区时,徐特立担任教育人民委员部副部长,由于部长瞿秋白在上海,因此苏区教育工作实际上由徐特立主持。1934年2月,瞿秋白来到瑞金。徐特立马上向中央提出,秋白同志年轻有才干,是党中央负责人之一,应该由他任部长,得到中央同意。在以后的工作中,他俩互相尊重,默契配合,使苏区教育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两人之间也结下了真挚的友谊。
众所周知,徐特立是毛泽东就读湖南第一师范时的老师,而毛泽东致徐特立60大寿贺信中的肺腑之言——“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则更是令人对这对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所感动。对此,徐特立从来不沾沾自喜,更不曾高高在上、得意忘形。他总是说:“从前我在湖南第一师范教过书,当过毛主席的先生,那是真的;
那只是一日之师,而毛主席是我的终身之师——是他带我这个老朽走上了革命道路。”言辞恳切,实事求是,充满着对毛泽东的爱护和尊重之情。
对待同志坚持实事求是。徐特立在长沙稻田师范当校长时,有几个学生在厨房与工友吵起来,打烂了一篮碗。工友很生气,坚决要求徐校长挂牌开除这几个学生。第二天,徐特立果然挂了牌,但上面写的不是开除学生的公告,而是一首诗:“我愿诸生青胜蓝,人力物力莫摧残。昨夜到底缘何事,打破厨房碗一篮?”徐特立的牌子挂出后,学生作了检讨,工友也心悦诚服了。徐特立历来主张教育学生“不应该用强制的方法,更不应该有粗暴的态度”。他认为“我们的教育,是革命的教育,其目的是教国民,不是教顺民,应反对无理的服从以及自己没有了解的盲从”。对待青年学生如此重视思想教育,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崇。
曾有一段时间,徐特立担任教育人民委员部代部长,社会教育局局长王昌期不服自己在1933年2月进行的查田运动中被定为地主阶级,多次向上级申诉。徐特立多次与中央土地部及中央工农检查部商议派员复查,同时派教育人民委员部巡视员罗振邦前往参与复查,要求他们同有关方面核实情况。在地方苏维埃政府配合下,巡视人员对王家土地等财产的综合情况进行反复核对,最终认为王家的阶级成分定为中农比较符合实际,从而使这起错案得以纠正。这个案子的正确解决,促进了查田运动的顺利进行,也大大调动了旧知识分子出身的王昌期的积极性。从此,他工作更加努力,还挤出时间撰写了《苏区教育的发展》一文,宣传、歌颂苏维埃建设的成就,刊登在1934年9月29日的《红色中华》报上。
“实事求是”就要统筹兼顾,不能只顾眼前
1940年,党中央为了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在延安成立了自然科学院,徐特立被任命为院长。
当时,对于如何进行我们党的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建设,在自然科学院甚至在党内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边区科学技术人才缺乏,在开展大生产运动以后,这个矛盾更加突出。为了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边区陆续建立了一批工厂,如石油厂、纺织厂、化工厂、机械厂、造纸厂、炼铁厂以及兵工厂等,这些工厂都迫切需要技术人员。就当时有限的技术力量,怎样使用?是统筹安排,让一部分科学技术人员参加生产建设,另一部分人员搞好科学教育工作、培养新生力量,还是只顾眼前生产建设的急需而不办、缓办科学教育,或者只顾办科学教育而不考虑当前生产建设的迫切需要呢?有人主张只搞生产建设,不必办正规学校,如果办学校也只能搞短期的技术教育,不必搞系统的教学。他们甚至主张把自然科学院改为比较高级的职业学校。
徐特立主张统筹兼顾,不能只顾眼前,不考虑长远需要,既要支援当前生产建设的需要,又要坚持把自然科学院办下去。他认为,我们党的科学技术和教育工作,像政治、经济、军事等工作一样,每一步骤,既要从我们当前的实际需要出发,又要照顾将来。“见近不见远”是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实利主义;
“见远不见近”则是小资产阶级的乌托邦主义。他主张党的方针政策“应该顾到实际条件的可能和需要,如果没有人力物力的一定基础,幻想提高科学是不可能的。如果当抗战开始时,在边区即提出学校正规化,不需要军事和政治的训练班,是非实际的。如果当没有中小学生的时候而提出建立自然科学院也是非实际的。但是有了起码的条件,只等待着条件完全具备,而不愿意在已有的条件下加以创造,只知道天定胜人而不知道还有人定胜天,同样是错误的。可以说,空想主义和实利主义对于科学建设同样是有害的”。
徐特立认为,理论必须与实际密切结合。他说:“研究科学如果停止在书本上(即原则上),与停止在解决目前的生活问题上,同样是非实际的。”他还把读书、钻研学问生动地比作打仗,要注意两点:第一是“攻坚”,第二是“掠野”。所谓“攻坚”,就是要像攻克敌人的据点一样,掌握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最新成果。古今中外,凡是在学术上有成就的人,都是下苦功夫、长期刻苦钻研的结果。但是只“攻坚”还不够,还必须更广泛地学习新的知识,扩大知识的广度,这就是“掠野”。学习就像作战一样,“其中心对象是守住中心据点,一切掠野是为着攻坚,是为着守这一据点”。
徐特立还强调指出,我们研究自然科学是为了认识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进行经济建设。他说:“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及使用自然科学,无法跳跃其必然阶段,人类支配自然,必然要依据它的必然性来支配。我们今日来谈科学建设,首先是对于科学必然性有初步的了解,不然就会变成无原则的主观主义者,和无原则的实利主义者。”
我们党长期革命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证明徐特立这些意见是十分正确的,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徐特立站在历史和全局的角度,终于把自然科学这株幼苗在贫瘠的荒山上建立起来,为党培养了一批科技骨干力量,奠定了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基础。
“实事求是”不能“自以为是”
新中国成立之后,徐特立关注的第一件事,就是保持党的优良作风。他认为自己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党的高级干部,应该时刻不忘保持党的优良作风,特别是保持“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工作作风。
1949年10月21日,在为《河北教育》创刊号题词时,徐特立写下“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他在附言中进一步说明:“党的学风应该是实事求是;
学校的学风和办教育刊物的作风,也应该实事求是。”他指出:“在年高、位高、学高、‘功高’的四种高人面前,则‘自以为是’四个字,就是第一等的障碍物,首先就障碍了自己的前进(即障碍着‘实事求是’),不接受他人的批评,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主要是害怕丢脸——以被人批评,被人指责为耻辱,反不以‘自以为是’为耻辱。”
同样,1950年徐特立给湖南第一师范的题词以及1963年在上海的题词,均强调以“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作为我们的党风、校风和刊风,作为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准则。他说,我们党的延安整风“连续大整两年,三风之一风是学风,学风中最主要的是‘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两句话九个字,这九个字可以用来测量党员的学习风气,尤其是有教育责任的党员及干部,更应该严格执行这九个字”。他经常利用讲课和研究的机会,明确要求这九个字要配合使用,不能独立行之。他说:“单只是不自以为是,如调和派,不负责任,好好先生,自己没有正确和坚定的主张,这是不能成事的,其结果必归于失败。”
徐特立还精辟地指出,“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本质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没有它,一切革命,一切建设,一切工作与学习都会有偏差,都会有走上恶风的危险”。他认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作风、党的作风、无产阶级的作风,能不能做到实事求是,是关系着我们党的事业能否胜利发展的重大原则问题。他还深有感触地指出:“‘实事求是’一语说起来十分简单,做起来难于登天。尤其是有学问的知识分子,卖学问,卖知识,常常不问市场情况,一切从主观出发,不易接受批评,又缺乏反省(即缺乏自我批评),以学风中毛主席所指出的话来概括,就是‘自以为是’。”
1953年4月16日,徐特立给《新观察》编辑部写了一篇短文。他在短文中说:“自以为是,是思想生命的一个病态。生命是不断的新陈代谢。自以为是者,他保存旧有的东西不加自我批评,旧的物质不排泄,就无法吸收新东西,就是思想的生命断绝。如果他是一个老头,他将就木,危害社会还不大,就可让他顽固;
而年轻人,前途远大,成熟过早,目中无人,不独危害自己,同时更会危害社会。少年得志,成功者少。古代状元,无一学问者,就因为他自以状元了,自以为是,就是主观主义,如果主观主义再形成一伙,就是宗派主义。”
1958年,社会上刮起了“浮夸风”“共产风”,一些人为了“放卫星”,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这年秋天,徐特立南行途中,路过河南,到一个公社参观棉田。当时薄霜降过,又逢阴雨,棉桃大都没有绽开,而介绍情况的同志却满口“豪言壮语”,声称亩产皮棉能达几百斤。徐特立当即表示:“我不相信,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等我回来还要到这里,看看到底摘了多少斤。”介绍情况的人还说稻子亩产能达上万斤。他听了,更加不高兴地对周围的同志说:“这不可能!不透空气,稻子怎么能生长呢?这是普通常识嘛。”
从河南回京后,徐特立心情沉重。后来有关方面通知他去徐水参观,他坚辞不去,并感慨地说:“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困难了。但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对于共产党员讲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徐特立深有体会,他说:“讲大话容易,到头还是老百姓遭殃。”
1961年,党强调发扬民主精神,总结三年“大跃进”失误的教训。这年秋天的一个早晨,徐特立用毛笔在一张旧公文纸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浮夸风其目的是骗他人,结果把社会信用失掉,使自己孤立而垮台,并人格也丧尽。一切自谓聪明缺乏考实作风者必遗害社会且灾及子孙。”真是下笔千钧,发人深省。
第三篇:加快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加快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放开搞活、加快发展的重要的思想法宝,贯穿于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建设的始终。我县经济欠发达,在全市的位次靠后,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各级领导干部解放思想的问
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好,不少同志的思想还很不解放。长期的小农经济,封闭的环
境,小生产的狭隘观念,牢牢地束缚着我们不少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旧的传统习惯根深蒂固,想事情、看问题、干工作习惯于用老眼光、老办法,一遇到问题就动摇反复,很容易向“左”转。比如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说成削弱党的领导;把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说成是改革脱离轨道、偏离了方向;把改善投资环境,放开搞活,说成是劳民伤财、败坏风气等等。安于现状、自满自足的思想观念比较严重。不思进取,不愿接受新事物,缺乏拼搏创新意识,改革中出点问题就大惊小怪;旧的处世观念,使得改革政策贬值,旧的择业观念,使得许多工作没人做,又有许多人没事做,造成就业压力加大。畏难发愁、怕这怕那的思想比较严重。一味强调这也不行那也办不到,典型的表现是口头上思想解放,实践上很保守,口头上喊着思想解放,实践上谨小慎微,怕出乱子,怕担风险,这是影响我县发展的致命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加快发展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讲,解放思想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首先,要站在加快发展的高度来解放思想。要立党为公,出以公心,只要有利于加快
发展,就要不怕风险,敢于承担责任。要克服僵化的思想观念,不能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旧观念看待新问题,思维方式、工作方法要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对乡镇和部门的工作,要允许创新创造,立足实际,科学决策,放手工作。
其次,要突出解放思想的重点。解放思想的重点,首先要放在敢试、敢冒、敢闯上。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时讲,“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作为上级领导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敢于为基层承担责任,鼓励他们大胆闯,大胆试。特别是对他们有创新的事情、一时看不准的事情,要多鼓励、多支持,少批评、少指责,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使之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提高。其次,要放在放开搞活、扩开放、加快对外招商引资上。我县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这个方面,经济总量小,底子薄,基础差,缺乏立县兴县的骨干企业,缺资金、缺项目、缺人才,缺技术,银行实行法人贷款责任制,争取资金的难度相当大,靠自身积累加快发展十分困难。面对这种现实,我们就更要实行对外开放,通过改革开放,吸收外边的新思想,新观念,以此带动我县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推动改革的深化、结构调整的优化和各类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是为了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为了更好地解放思想。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点要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全县的改革发展形势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新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需要我们去及时认识和解决。这就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中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努力探索和把握欠发达地区加快改革发展的规律,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二是坚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在贯彻上级会议精神上,在本县发展战略的确定和工作措施的制定上,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勇于开拓创新。再者,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基本要求”,两者是一致的。三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要做好结合的文章,坚决摒弃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东西。小平同志讲“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作为一级政府,对上级党委政府的决议指示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但这种贯彻只有同本地实际相结合,才能推动改革发展,收到最大最好的效果。我县是以粮棉种植为主的典型的农业大县,在粮食结构性过剩,短缺经济结束的今天,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社会就业等方面的困难尤为突出。克服这些困难,解决这些矛盾,首先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县情,做好与上级政策相结合的文章。“四个二十万”的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目标的实施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特别是县委、县政府提出抓好棉花产业,发挥特色优势,更是贯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我县植棉历史悠久,土壤气候适应棉花生产,广大群众有丰富的种植、加工、经营经验,必须
第四篇:转变作风实事求是
转变作风实事求是
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任务要求 开展作风整顿活动,是加快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州城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提高州城广大干部职工思想素质,迎接新挑战的重要前提。要以这次干部纪律作风整顿为契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拓创新,推进体制改革,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州城发展环境,进一步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加快推进州城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要对照思想、审视工作、发现问题,寻找对策,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推动工作,把作风整顿活动的成效体现在观念更新上,体现在作风转变上,体现在“发展要有新思路、工作要有新局面、质量要有新突破、各项管理要有新举措”上;体现在“干”字上,体现在落实上。
思想观念转变程度是衡量整顿学习的重要标准之一。自己的思想观念是否进一步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要求,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同步推进。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是实现州城跨越式协调发展的基石。
经济工作是我街道全部工作的重心。而经济发展办公室是落实党工委、办事处领导的英明决策、具体实施各项经济发展举措的综合部门。通过这次机关纪律作风整顿,特别是前两天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我们更加深切的感受到新一届领导班子发展经济的信心和决心。为此我们将整合力量、夯实基础、强化服务、狠抓落实,认真实施好各项经济发展措施,扎实做好对上汇报,力争202_年新上项目48个,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6个,1000万元以
上的4个。全镇新增企业36家,引进招商引资项目20个,引进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4个,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6个。争取工业经济、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位列全县前茅。具体工作中我们将着重突出以下三点:
一、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是目前我办事处经济工作的重头戏。多上项目,全力扶持项目的大发展,是实现全办事处经济腾飞的关键。基于这种认识,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一个项目,一人负责,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制度,采取“围墙内的事企业管,围墙外的事我们办”的方法,紧抓每次机遇,紧扣每个环节,全程跟踪服务,确保每个投资意向都能签订投资合同,每个项目都能落实资金到位,投资业主的每笔资金都能用在企业实处,实实在在地把企业安下来,办起来,稳得下,扶持好。此外,我们还将积极为企业提供政策、金融、技术、投资、用工等信息,为他们在贷款、利用闲置厂房、设备等方面牵线搭桥、积极协助,努力搞好各项服务。支持、协助他们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组织管理结构。同时还将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和各村居的联系,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不正之风,真正在全办事处形成尊商、爱商、护商、留商的良好氛围。
三招商引资。州城作为老工业基地,交通、环境、区位优势明显,这种优势是除东平街道以外,其他乡镇都不具备的。因此,我们只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就不怕外商不来州城投资。一是适当加强与外部的联系,必要时可以外出招商,同时做好政策、环境的宣传工作,在全办事处营造 “你投资、我欢迎,你办厂、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人文环境。为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奠定良
好的舆论基础;二是积极做好土地利用工作,拉出可用于项目安置的土地清单,包括除基本农田之外的可建设用地及空闲场所,确保项目引进来、安得下、扶得起;三是切实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包括对引资人的奖励,对企业的“四通”、税金等奖励扶持政策;四是认真搞好与县招商局及其他部门的关系,协调好与工商、国地税、土管所、环保局、质检局等职能部门和村居的关系。积极协助企业解决在建设、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五是扶持好现有企业,充分发挥他们招商引资生力军的作用。
三、认真做好对上汇报。经发办作为一个综合部门,上级直接对口单位多达十多个,每个星期,甚至每天都要填写大量的报表和文字材料。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积极宣传州城,让上级领导和部门更价真实、更加客观的了解州城的工作实际的思路,及时、准确地进行信息报送,确保硬件工作不丢分,为在年底的考核中各项工作名列全县前列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
第五篇:加快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加快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放开搞活、加快发展的重要的思想法宝,贯穿于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建设的始终。 我县经济欠发达,在全市的位次靠后,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各级领导干部解放思想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好,不少同志的思想还很不解放。长期的小农经济,封闭的环境,小生产的狭隘观念,牢牢地束缚着我们不少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旧的传统习惯根深蒂固,想事情、看问题、干工作习惯于用老眼光、老办法,一遇到问题就动摇反复,很容易向“左”转。比如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说成削弱党的领导;把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说成是改革脱离轨道、偏离了方向;把改善投资环境,放开搞活,说成是劳民伤财、败坏风气等等。安于现状、自满自足的思想观念比较严重。不思进取,不愿接受新事物,缺乏拼搏创新意识,改革中出点问题就大惊小怪;旧的处世观念,使得改革政策贬值,旧的择业观念,使得许多工作没人做,又有许多人没事做,造成就业压力加大。畏难发愁、怕这怕那的思想比较严重。一味强调这也不行那也办不到,典型的表现是口头上思想解放,实践上很保守,口头上喊着思想解放,实践上谨小慎微,怕出乱子,怕担风险,这是影响我县发展的致命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加快发展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讲,解放思想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首先,要站在加快发展的高度来解放思想。要立党为公,出以公心,只要有利于加快发展,就要不怕风险,敢于承担责任。要克服僵化的思想观念,不能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旧观念看待新问题,思维方式、工作方法要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对乡镇和部门的工作,要允许创新创造,立足实际,科学决策,放手工作。其次,要突出解放思想的重点。解放思想的重点,首先要放在敢试、敢冒、敢闯上。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时讲,“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作为上级领导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敢于为基层承担责任,鼓励他们大胆闯,大胆试。特别是对他们有创新的事情、一时看不准的事情,要多鼓励、多支持,少批评、少指责,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使之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提高。其次,要放在放开搞活、扩开放、加快对外招商引资上。我县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这个方面,经济总量小,底子薄,基础差,缺乏立县兴县的骨干企业,缺资金、缺项目、缺人才,缺技术,银行实行法人贷款责任制,争取资金的难度相当大,靠自身积累加快发展十分困难。面对这种现实,我们就更要实行对外开放,通过改革开放,吸收外边的新思想,新观念,以此带动我县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推动改革的深化、结构调整的优化和各类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是为了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为了更好地解放思想。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点要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全县的改革发展形势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新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需要我们去及时认识和解决。这就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中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努力探索和把握欠发达地区加快改革发展的规律,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二是坚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在贯彻上级会议精神上,在本县发展战略的确定和工作措施的制定上,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勇于开拓创新。再者,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基本要求”,两者是一致的。三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要做好结合的文章,坚决摒弃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东西。小平同志讲“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作为一级政府,对上级党委政府的决议指示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但这种贯彻只有同本地实际相结合,才能推动改革发展,收到最大最好的效果。我县是以粮棉种植为主的典型的农业大县,在粮食结构性过剩,短缺经济结束的今天,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社会就业等方面的困难尤为突出。克服这些困难,解决这些矛盾,首先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县情,做好与上级政策相结合的文章。“四个二十万”的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目标的实施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特别是县委、县政府提出抓好棉花产业,发挥特色优势,更是贯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我县植棉历史悠久,土壤气候适应棉花生产,广大群众有丰富的种植、加工、经营经验,必须要做大做活棉花文章,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国家的棉花政策,千方百计拉长棉花产业链,再发棉花财。我县经济欠发达,主要是差在工业上,因此,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我认为我县经济工作的重点必须放在抓工业,抓投入,大上立县兴县项目,培植大的经济增长点上。另一方面,民营经济总量大,有群体规模优势,群众市场意识强,盼发展、想致富的愿望非常强烈,已经出现了几个规模大、发展势头好的典型企业,显露出了发展上的生机与活力,这是我县的又一优势和希望。因此,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上,明确提出了“坚持解放思想,放开搞活,加快发展的主题不动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速实施工业带动战略,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市场建设步伐,强化外引内联,着力培植立县项目,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增加,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指导思想,对于指导政府工作实践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第四,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很多,如职工下岗、农民负担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干部职工工资发放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党委、政府花费了很大精力,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总是有“按下葫芦瓢起来”的感觉。原因何在?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经济欠发达,这再一次说明“解决当今中国的一切问题靠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加快发展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作为一级政府,要解放思想,强化发展意识,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来制定政策措施,其他小道理都要服从全县发展这个大道理、硬道理。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忌死抱着条条、本本不放,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总之,加快发展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只有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达到有机的结合,才能更切合实际地找准目标,明确方向,研究政策,制定措施,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实践,避免工作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进而推动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