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广元市儿童友好家园项目2008年度运行情况总结
编辑:落霞与孤鹜齐 识别码:13-778030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31 23:30:4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广元市儿童友好家园项目2008年度运行情况总结

广元市儿童友好家园项目

2008年度运行情况总结

广元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

5.12汶川大地震后,联合国儿基会和国务院妇儿工委办联合在四川地震灾区8个重灾市、州建立了40个“儿童友好家园”,其中我市四个县区6个点获得该项目。按照项目的相关要求,我市及早安排,加紧协调,采取措施,狠抓落实,选聘配齐“儿童友好家园”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制订了详细工作计划。经过半年市县区妇儿工委的努力,分设在青川、利州区、元坝区和朝天区的“儿童友好家园”已全部如期投入使用。

一、强化措施,推进项目

1、严格选人,建立一支业务过硬的队伍

按照项目要求,我市6个“儿童友好家园” 严格按照选聘条件,经过县区妇儿工委、乡镇党委、政府精心筛选、考核,最后由市妇儿工委把关审核挑选符合家园的人员,经过培训,再上岗工作。各家园根据志愿者各自的特长确定工作岗位,制定出相应的岗位制度、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为志愿者保留了充分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空间,为保证“儿童友好家园”正常的运行奠定了基础。

2、精心选址,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家园”作用

为了更好的服务灾区儿童,充分发挥“儿童友好家园”作用,我市在家园选址的问题上非常慎重,市妇联主席、妇儿工委副主任何淑蓉亲自参与每个家园选址。每个点在选址上都与专业人士反复磋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选择安全、交通便利的地点,保

证目标人群能方便参与活动。每个儿童友好家园保证拥有了5岁以下儿童及其母亲使用的早期儿童教育活动区、6岁以上儿童活动区、卫生/心理咨询室以及家园办公室。元坝区友好家园墙上用喷绘的方式把一些卡通图像和儿童友好家园的规章制度制作成一副具有童趣的大约20平方米的大型喷绘彩图,看起来充满喜气、童真。在设备配备上,除项目专门配备的设备外,我们尽量利用现有资源,确保家园内的儿童有足够的玩具和教学用品。

3、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展示“家园”魅力

一是加强宣传,广泛宣传家园理念。各个家园在开园起初制作宣传单、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深入幼儿园、小学、社区广泛宣传儿童友好家园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功能;二是在 家园开展“关爱儿童、保护儿童”的大型宣传活动。为推动全社会关爱儿童、保护儿童,市妇儿工委办在利州区上西儿童家园开展了“关爱儿童、保护儿童”的大型宣传活动,活动中市妇儿工委副主任、市妇联主席何淑蓉、利州区领导作了动员讲话。家园工作者为到场观看的近2000名群众发放了“关爱儿童、保护儿童”宣传资料5000余份,极大地激发了小朋友们参与的热情,受到群众的好评;三是每个家园都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开园仪式,扩大了友好家园的知晓率;四是省、市领导的重视和关心,特别是专家督导组的到来对家园进行指导策划儿童活动,心理辅导技能,督促制度建设与安全管理,对如何解决家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做了详细的疏导,对家园如何更有效地运作和发挥更大的功效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要求,为家园初期正规运行指明了方向,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工作的动力。利州区上西家园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总结出了

“爱心、热心、关心、留心和责任心”的“六心”服务理念。五是开展适应不同年龄层次的心理抚慰活动。除了开展日常的心理辅导工作以外,全市6个点共开展了8场专业心理抚慰讲座,通过真诚的交流、座谈以及有趣的游戏活动,使儿童及家长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和快乐,让她们摆脱地震阴影重新找回了生活的自信,回归到正常生活状态;六是主动积极参与到社工、心理学以及初教专家的工作督导之中,并从中掌握社工理念、工作方法和管理技巧,学会了从简单的管理服务到精心的活动策划,极大地提高了工作人员对项目宗旨目的的认识,拓宽了视线,教会了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七是打造家园自身特点。我们各个家园根据自身的条件创造具有各自特点的家园模式。利州区上西家园创出了“我的家园我做主”的儿童自我管理模式,成立了儿童管理委员会并分工各负其责(负责玩具清理组装的、书籍摆放归类的、清洁卫生的、纠纷调处的等等),通过工作人员的评比和奖励政策有效地开发了孩子们的组织能力和创造力,工作人员也有了更多的精力为孩子们服务,使家园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朝天区将儿童友好家园和留守儿童之家结合起来,有效整合资源,发挥家园作用更好地为儿童服务。

4、创建制度,规范管理

以安全为主,建好各种管理制度。家园建立健全了安全、设备登记、财务收支、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儿童登记与管理等制度。实行了县区妇儿工委与乡(镇),乡(镇)与家园工作人员,家园与入园儿童监护人三级安全目标管理方式。并明确了设备所有权归区妇儿工委办,项目乡(镇)政府要管理好设备并充分利用好设备。每个家园设有专人管理账务,支出由家园负责人经办,层层分管领导签字,最后由县、市妇儿工委办把关、审核。对工作人员实行绩效考核,促进了工作积极性,有效纳入了政府监督与管理,社会影响较好,项目运行效果明显。

在2008年底从个别家园对家长和儿童问卷调查中了解到,群众对家园满意度达到99%。整体来看,我市儿童友好家园运行正常、志愿者服务流程规范、活动开展针对性强、规划管理合理、制度健全、有较好的社区参与度、儿童及家长支持度与满意度良好、设备使用正常、经费使用合理、资源协调良好。

二、项目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

1、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比较欠缺

2、人员队伍不够稳定。所聘请的志愿者热情较高,但由于待遇低,专职难以实现,稳定性较差,不利于家园工作的开展。

3、经费不足。各个家园经常要到广元运输各种设备,由于有的家园离广元较远,来回租车费较高,感到经济压力很大;有的家园场地租金较高,且有许多设施设备都需要添置,故经费差口较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及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家长儿童共同参与家园活动,扩大参与人群的范围。

2、以家园为阵地,开展辖区内家长的教子知识、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家长的教子水平。

3、在特色上进行有益探索,充分发挥家园的功能和作用,更好地为儿童服务,为家长服务。

4、希望上级妇儿工委办要加大家园的指导、督导协调力度。

第二篇:盐边县儿童友好家园项目2008运行情况总结

盐边县儿童友好家园项目

2008运行情况总结

盐边县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

“8.30”地震后,我县妇联积极深入灾区,了解、察看灾情,在省妇儿工委办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获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友好家园”援建项目,在我县和爱彝族乡中心幼儿园建立了“儿童友好家园”。“儿童友好家园”在始建之初开展工作的情况如下:

一、开展地区调查、增加宣传力度

1、“家园”始建之初就严格按照手册要求到乡中心校及周边乡村家庭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收集当地儿童基本情况和征求乡民意见。据统计,在所走访的95%以上的家庭都表示支持该项目,并希望能早日参与活动。

2、和爱乡妇联、妇儿工作小组,按照盐边县妇联要求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宣传工作,让乡民更好地了解儿童友好家园的功能,并参与到其中,制作了儿童友好家园的宣传资料。

二、“家园”项目点工作有序开展

1、“友好家园”建园之初,和爱乡严格按照“家园”手册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儿童友好家园管理办法》、《儿童友好家园人员岗位制度》、《儿童友好家园设备管理制度》、《儿童友好家园安全管理制度》、《儿童友好家园幼儿活动制度》,并已上墙。同时,制定了教学计划、物资管理制度,定期召开各项工作专题会议,研究相关工作。

2、乡妇联、学校加强物资管理。我们对逐步接收到的一切固定资产、耐用物品、教育教学书籍、资料,教具、玩具等逐一

进行登记,由专人负责管理并妥善使用,保障援建设备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效益。

3、乡妇联严格按照儿基会要求,实行公开招聘。“家园”的三名幼教老师都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具有儿童教育、社会工作等从业背景;为人诚实,品德良好;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耐心,对儿童保护工作感兴趣并有为儿童服务的意愿;心理素质良好,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协调能力,在音乐、艺术、文学、体育等方面有所擅长,深受幼儿的喜爱和家长的信赖。

4、“友好家园”项目活动开展有序。创建“儿童友好家园”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在灾后逐步减轻大部分儿童的心理压力,因此,提供有效的游戏、娱乐和教育活动是儿童友好家园的重要服务内容。我们按照“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的原则,在家园设施设备逐渐到位的同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儿童友好家园操作守则》,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实施,尝试着开展活动,尽量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娱乐环境。

5、在“儿童友好家园”项目省级督导总结会后,县妇联工作人员及时将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并结合项目点的实际对会议内容进行讨论,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任务。

今年是“儿童友好家园”的始建之年,在工作中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改进之处,我们一定会积极努力改进工作方法,发挥好“家园”的作用,争取在今后把“家园”建设得更好。

第三篇:安县儿童友好家园项目2008运行情况总结

安县儿童友好家园项目

2008运行情况总结

安县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

安县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遭受重创,20个乡镇全部受灾,全县51万人,直接受灾人口47万,因灾死亡2640人,失踪655人,受伤8.8万余人;80%以上建筑物受损,50%以上房屋垮塌; 90%以上学生无法正常上课。地震造成我县直接经济损失430多亿元,我县因此成为此次大地震的极重灾县。

在特大的破坏性地震灾害面前,儿童无疑是最弱势、最无助的群体,全县8万余名儿童急需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特殊的关爱。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联合国儿基会及时给予了关爱和援助,在我县建立了4个儿童友好家园,给大灾后的儿童提供了安全保护。

一、安县儿童友好家园建立以来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调查摸底,确定儿童友好家园地点。对各个灾民安臵点进行了调查摸底,掌握各个安臵点安臵人数,儿童人数、年龄段及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在受灾最严重、安臵受灾群众最多的茶坪乡京安小区安臵点、晓坝镇福临苑安臵点、沸水镇安臵点、秀水镇安秀苑安臵小区建立四个儿童友好家园。为保障儿童友好家园活动的顺利开展,安县儿童友好家园12名工作人员在各个安臵点、场镇周围对0-18周岁的儿童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需求摸底调查。调查结果表明0-3周岁的儿童需要安全的活动场地、游戏器具,以及亲子活动指导;4-6周岁的儿童需要安全、宽敞的室内外活动场地、适宜的儿童游戏器材、教具和基本的安全知识

指导;7-18岁的儿童需要安全、宽敞的室内外活动场地和活动器具、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和灾后心理援助、正确的心理卫生和生理卫生知识教育(这点对青春期儿童尤为重要)、安全知识指导、大量有益的课外读物及对兴趣、爱好的培养(如读书、音乐、绘画等)。儿童家长则希望儿童友好家园能开展对心理调适、儿童的营养卫生、保健、保育、技能等的指导、儿童日常托管等。

二是取得县、乡镇政府支持,纳入临时安臵点及灾后重建规划。及时向县政府汇报,并积极与乡镇政府衔接协调,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纳入安臵点板房建设及灾后重建规划,为儿童友好家园开展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儿童保护活动。针对各安臵点儿童的情况,结合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等不同时期儿童的特点,指导儿童友好家园各有侧重的开展了儿童心理辅导、卫生保健、安全知识、游戏、文体活动、各种比赛、与家长互动活动等各项健康有益的活动,使儿童身心得到有效保护。

四是加强对儿童友好家园的管理和指导。督促指导各儿童友好家园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经常深入各儿童友好家园,加强对项目实施的检查指导,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大儿童友好家园间的相互交流、观摩学习,并集中对四个儿童友好家园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培训。

五是扩大儿童参与率。安县儿童友好家园工作人员在开展好园内儿童活动时,还了解到山区居住的儿童,由于地势险峻,路途遥远,每周安排时间,带上玩具、书籍走进山区为不易出行的儿童提供服务,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

六是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儿童保护理念深入人心。通过电视、报刊、信息、宣传画等宣传形式,以及在安臵小区开展各种儿童保护宣传活动,增强社会各界及群众对儿童友好家园的认识,为儿童保护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安县儿童友好家园的特点

一是建立并开展工作的时间早。6月13日,我们在对各安臵点安臵受灾群众人数、儿童情况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拟定了建立儿童活动中心方案报国务院妇儿工委办。6月22日,在接收到联合国儿基会援助的第一批玩具后,就分别在各点开展了儿童保护工作。6月27日,联合国儿基会儿童保护项目官员、专家在安县对几个儿童友好家园的工作人员、志愿者、教师、医生、派出所干警、社区干部、全县妇联干部进行了培训。7月7日,联合国儿基会香港委员会的官员、亲善大使也专程前往儿童友好家园慰问受灾儿童,与他们开展活动。8月份儿童友好家园工作人员基本固定,并参加了全国妇儿工委在成都的培训。

二是四个儿童友好家园都建立在灾民安臵小区。最初有两个建在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存在一些弊端,容易和学校教育混在一起,也不利于儿童家长的参与,而建在安臵小区,是对学校教育的一个有力补充。

三是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活动。四个儿童友好家园根据不同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秀水镇儿童友好家园工作人员都是希望九州的志愿者,他们发挥自身优势,以创建温馨家园为主题,开展了“埋藏过去,放飞梦想”的郊游活动,绘画、唱歌比赛,“快乐一家人”自己动手做饭活动,“黄丝带”争做志愿者行动等;晓坝镇儿童友好家园开展卫生习惯养成、安全教育活动,并针对偏远山村儿童,开展租车上门服务活

动等;沸水镇儿童友好家园召开儿童家长安全会,对儿童、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开展亲子活动等;茶坪乡儿童友好家园成立小志愿者委员会、家长委员会,让儿童家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并针对茶坪乡受灾面大、受灾群众返乡重建家园的特殊情况,用背篓背着玩教具到德胜等偏远山村与儿童开展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促进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四是各部门参与配合。教育、卫生、公安、食品药监等部门共同参与,在儿童友好家园开展健康、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以及对儿童友好家园的督导检查。如食品药监局定期到儿童友好家园检查指导食品卫生等,保证儿童的安全。

三、取得的效果

一是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有利身心发展的场所。开办以来得到家长和儿童的欢迎和好评。

二是保证了地震后儿童的安全与健康。通过友好家园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减轻对儿童身心的不利影响。

三是为儿童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灾情趋于稳定,灾区重建工作逐步开展的情况下,很多居民已经开始搬回原住地,因地震灾害造成地貌损毁严重,儿童友好家园活动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工作人员仍通过活动的精心设计和组织,使儿童友好家园的作用得以正常发挥,组织儿童进行模拟生活中常见的情景的游戏,如餐厅、商场、银行、医院等,在丰富幼儿社会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儿童在这种活动中建立遵守规则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的技巧;将老年人和儿童组织起来一起开展“互动游戏”、“闲话家常”,增进祖孙之

间的感情,并使这两个弱势群体在活动中得到了心理上的安抚。父母、亲属、教师及社区成员积极参与,从而改善了儿童的发展环境,宣传了儿童保护、儿童友好环境的理念。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素质参差不齐。

二是因都是安臵点的板房,活动空间和场所有限。

三是资源的整合还不够。

四是秀水镇安秀苑安臵小区儿童友好家园的工作人员由希望九洲志愿者担任,他们大都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但人员变动过于频繁,不利于活动开展。

五、建议

一是加大对友好家园工作及管理人员的交流培训。

二是延长对友好家园的援助时间。

三是秀水镇安秀苑安臵小区儿童友好家园的三名希望九洲志愿者中至少应有一名是本地的工作人员,这样更熟悉当地儿童及家长情况,有利于开展各项活动。本地工作人员在开展活动中也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儿童友好家园今后工作的长期开展。

四是争取各级政府支持,纳入灾后重建规划,使其成为建立在社区的一个永久性服务中心。

第四篇:凉山州儿童友好家园项目2008运行情况总结

凉山州儿童友好家园项目

2008运行情况总结

凉山州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

凉山州共有3个儿童友好家园,从2008年9月开始至今,此项工作已经开展了半年,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一、地震灾害突然降临,灾区儿童面临困境

8月30日下午16时30分,我县与攀枝花仁和区交界处发生6.1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全县29人死亡,(其中妇女15人,儿童4人),359人受伤,(其中妇女29人、儿童11人)。受灾儿童27800人,其中:0—2周岁6420人,2—6周岁7260人, 6—12周岁10210人 ,12周岁以上3910人。

灾情发生后,省妇联副主席马小玲、省妇儿工委办主任胡秀琴、联合国儿基会儿童保护项目专家陈学峰博士亲临灾区查看灾情,开展了灾区儿童的特殊需求、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科学而有效的特殊保护等问题调研,在她们的高度关注和亲切关怀下,我们得到三个儿童友好家园并在会理县实施。

二、确定目标后迅速投入筹备实施阶段

(一)建立项目实施领导组织机构

2008年9月,会理县成立了以县政府副县长、妇儿工委主任为组长,以县妇联、各区乡妇联、妇幼卫生、幼教系统等有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会理县“儿童友好家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任务和工作职责,合力推进项目实施。项目筹备期间县妇儿工委办多次就项目筹备情况向县委、县政府领导作专题汇报,并得到了县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县灾后重建中对

相关单位的工作考核,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领导保证。

(二)深入灾区实地调查研究合理选点

为了使三个“儿童友好家园”点的建立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县妇联、县妇儿工委办按照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友好家园”操作要求,开始了三个“儿童友好家园”选点工作。在筹备期间,县妇联会同区乡村领导干部曾多次深入灾区实地,上百次打电话与灾区领导联系,商确选点和建园相关工作,在了解掌握基本情况后,结合灾区的实际,选定在黎溪力马河、通安营盘、鹿厂白沙村,重点实施“儿童友好家园”项目,继后开始落实各项工作。

(三)“儿童友好家园”工作得到关注支持

“儿童友好家园”前期项目争取和筹备工作得到了会理县委李云会常委、县政府黄玲副县长大力关心支持,得到各成员单位和社会各界关注。我们按上级的要求和会理县“儿童友好家园”项目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实施好“儿童友好家园”项目,为灾区儿童营造一个温馨、温暖、亲情、友爱的成长环境。

(四)制定科学的工作实施方案

我们按照省妇儿工委办公室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要求,结合会理灾区实际制定了会理县“儿童友好家园”项目实施方案。

总目标:

1、通过建设运行“儿童友好家园”,向受灾儿童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和心理支持的一体化服务,消除地震对儿童造成的身心影响,使儿童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身心得到康复。

2、倡导和传播儿童保护、儿童友好空间、环境的正确概念和理念,探索紧急事件中儿童保护的模式。

近期目标:

1、在地震安置区小黑箐乡白沙村、通安区新发

乡银盘小学、力马河社区2008年12月底前建三所“儿童友好家园”。

2、招募志愿者和管理人员。

3、为每一个“儿童友好家园”配齐设备设施。

4、结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开发适宜我县编制培训材料,完成对项目志愿者管理工作人员的基础培训。(1)要求志愿者管理工作服务人员初步掌握儿童生活照料、教育活动和心理与社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儿童权利指导下组织儿童开展活动,为家长和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2)通过宣传和倡导,让“儿童友好家园”安置区群众学会认识和利用指导站。

中期目标:培养一批稳定的“儿童友好家园”骨干队伍,完成骨干队伍的能力建设,使服务人员具有独立操作和运作“儿童友好家园”的能力。提高和完善儿童友好家园的服务能力,为儿童及家长、社区提供更加规范、科学的一体化服务。增强“儿童友好家园”辐射功能,扩大“儿童友好家园”的社会效益,帮助社区建立一个完善的关爱儿童的环境。

长远目标:项目所在社区儿童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儿童回归正常生活。“儿童友好家园”的理念和模式得到社会认可和推广,“儿童友好家园”成为社区儿童发展的保护不可替代的重要场所,成为制度化的儿童保护工作模式。

项目周期: 项目周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8年12月到2009年2月底;第二阶段:2009年3月到2009年12月底;

第三阶段:2010年1月到2010年底.(五)招募、培训志愿者

经过前期的紧张有序的准备,我县“儿童友好家园”筹备工作已顺利筹备完成,通过志愿申请,各级党委政府协商推荐、筹备

办公室审核,招募了9名志愿工作者。12月29日至30日,县妇联、县妇儿工委组织召开了“会理县„儿童友好家园‟筹备工作总结暨志愿者培训会”,主管此项工作的副县长、县妇儿工委主任黄玲作了重要指示,县妇联主席谭南芬、副主席乔富兰分别对“儿童友好家园”工作的实施作了安排部署,对家园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培训会还邀请专家针对管理人员和志愿者进行了儿童心理健康、保育知识、安全防范以及设备的使用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三、儿童友好家园开园以来的活动情况

会理县三个“儿童友好家园”从2009年元月15日相继开园,开园以来,按联合国儿基会和省妇儿工委要求,利用春节和寒假期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1、黎溪力马河儿童友好家园

黎溪力马河儿童友好家园建立在原力马河镍矿旧址,现为力马河社区公房;家园活动地点设在原矿区商店营业厅,面积200余立方米,房屋结构坚固,采光通风好。家园除覆盖社区2000多居民外,还覆盖3个社区周边行政村,共覆盖儿童700余人。春节期间该园放弃休息,坚持开园接待儿童,在节日期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游戏,传篮球、打沙包、老鹰捉小鸡、搭积木等游戏赢得儿童们的阵阵笑声。

2、通安新发儿童友好家园

通安新发儿童友好家园建立在新发乡云盘村小学校院内,该小学共有师生450人,包括周边3个行政村儿童,共覆盖儿童1100余人。家园活动板房搭建在小学水泥地坪操场上,周围环境舒适,整洁安全。家园利用寒假期间为儿童开放,并开展了各

种体育娱乐项目。通过开展活动扩大宣传,让儿童和家长了解儿童友好家园,到家园来活动的儿童日渐增多。从开园以来参加活动的儿童、家长达2000人次。

3、鹿厂小黑箐儿童友好家园

鹿厂小黑箐儿童友好家园建立在白沙村,该村是彝族聚居村,所在乡文化站站长将自家土地平整后搭建活动板房作为家园活动场地。该园在物资设备到位后,着手对履盖区域宣传家园的办园宗旨,进行儿童基本情况的调查,为今后家园开展活动积极探索。元月以来陆续接待儿童和家长,以村小学为依托,接纳学龄前儿童100多人。从开园20多天以来,共接待儿童及家长300多人次。

儿童友好家园的建立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家园所在地家长群众的热烈欢迎,当地儿童少年们更是兴高采烈。率先开园的两个家园每天接待数十名儿童和家长,三个家园自元月份以来陆续接待儿童3000多人次,家长800 人次。家园的建立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娱乐环境和心理抚慰场所,家园的建立收到了初步的效果。

四、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建议

一是家园的管理上,制度不够完善,按年龄段的划分不够明确,不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各种学习、娱乐需求;二是儿童到园人数不稳定,给家园管理造成一定困难;三是家园工作人员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工作经验不足,管理工作能力还需要锻炼和提高;四是家园内易损玩具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配备较少,建议定期补充添置。

第五篇:北川县儿童友好家园项目2008运行情况总结

北川县儿童友好家园项目

2008运行情况总结

北川县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

北川羌族自治县是汶川大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全县共有15645人死亡,4311人下落不明,26916人不同程度受伤。278个行政村16.1万人全部受灾,县城被夷为平地。倒塌房屋4.5万户,15.13万间、14.2万户无家可归。灾难发生后,联合国儿基会、国务院妇儿工委办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关爱和援助,在我县建立了3个儿童友好家园,给灾区的儿童提供了安全保护。

一、北川县儿童友好家园建立以来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为了让安置区的村民和周边的群众认识和了解“儿童友好家园”,我们制作宣传标语36幅,组织家园工作人员、乡镇妇联干部、社区干部、志愿者在永兴板房安置区、柳林村、胜利村集中宣传,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增强社会各界及群众对儿童友好家园的认识、为儿童保护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摸底调查。通过认真走访,发放需求调查表,对各个点的受灾群众人数、儿童人数、不同年龄段及特征、需求进行了分类建档。

三是建立制度,落实责任,确保安全。为了使家园工作顺利开展,我们首先制定了《儿童友好家园安全管理制度》、《儿童友好家园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儿童友好家园物质管理制度》《儿童友好家园档案管理制度》《儿童友好家园安全管理制度》等制度公示上墙并严格执行。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站点工作人员进

行了详细的分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

四是加强管理和督导。我们经常深入各儿童友好家园,召开座谈会,加强对项目实施的检查指导,了解其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

五是因地制宜,开展各类活动,让儿童在乐中受益。针对3个友好家园的实际情况。儿童友好家园开展安全知识、文体活动、儿童心理辅导、卫生保健、办手抄报展览、防震减灾等活动,深受儿童喜爱和家长的欢迎。

二、北川县儿童友好家园的特点

一是县妇联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北川是5.12地震极重灾区,是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各安置点群众的民族构成除羌族外还有回族、汉族,大部分都是背井离乡安置在外。县妇联领导根据这一特殊情况对各友好家园工作人员提出了:“创建特色家园,抚慰幼小心灵,正规孩子行为,提升儿童素质”的目标,并针对各园园长进行了培训。

二是投入工作时间快。9月初,各儿童友好家园工作人员参加了国妇办、联合国儿基会在成都举办儿童友好家园项目培训,通过5天的学习,对项目有了深入的了解和领会。回来后,各站点就按照项目要求开始了高效率的工作,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拉开了儿童友好家园的序幕。

三是三个友好家园都建在板房集中安置区。一个建立在永兴板房、一个建在擂鼓柳林村、另一个最初建在擂鼓小学、经过一个多月的运行后,存在一些弊端,容易和学校教育混在一起,也不利于儿童家长的参与,通过多方协调,地点改在了人口集中的擂鼓胜利村安置区。

四是因地制宜设计活动方案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3个家园根据所在辖区实际和儿童的特点,分年龄特征开展各类活动,对0—6岁的儿童及家长主要开展亲子游戏和育儿知识教育;6—12岁儿童及家长开展体育运动、讲故事、娱乐等放松性质活动;13—18岁儿童及家长开通沟通交流活动及心理健康教育。永兴儿童友好家园工作人员是希望九州的志愿者,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户外运动以及发展小志愿者的“黄丝带”活动。继续深化儿童工作的同时还针对社区孤寡老人进行了建档登记,在晚饭后进行家访,除了去家园儿童家里之外,我们定期会去孤寡老人家里聊天或送去必备生活用品。县妇联为了帮助灾区妇女就地就近就业,在擂鼓胜利点活动室附近长期开展羌绣培训及织作羌绣作品,孩子们在儿童友好家园活动,家长非常放心,实现了儿童进家园,家长学技能两不误的愿望;柳林点的工作人员联系当地消防站、警务室、医疗站以及政府部门,邀请他们做消防、安全、健康卫生相关讲座;教孩子们跳羌族锅庄,以保护和推广羌族文化。对儿童、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开展亲子活动。不仅使儿童受益,也使许多的群众受益,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三、取得的效果

一是为灾区的儿童提供了一个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安全场所。开办以来得到家长和儿童的欢迎和好评。

二是保证了地震后儿童的安全与健康。通来儿童友好家园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待进一步加强培训提高。二是资源整合还不够。

三是家园活动场所有限,儿童活动空间拥挤。

四是活动内容和方式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创新。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服务工作体系,适时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争取把项目实施得更好,把儿童友好家园办成孩子们真正喜爱的乐园。

广元市儿童友好家园项目2008年度运行情况总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