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中国棉花进出口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合集五篇)
编辑:空谷幽兰 识别码:14-850986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28 11:27:53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国棉花进出口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中国棉花进出口现状及优劣势分析

姓名:石珍

摘 要:棉花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也是重要的棉花贸易国。本文通过对我国棉花进出口现状着手,介绍了我国棉花进出口的现状,我国棉花进口不断增加,扩大棉花贸易逆差。同时文章重点从棉花价格、棉花生产方式、棉花流通环节、棉花市场机制与棉花期货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我国棉花进出口劣势大于优势,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文章针对上述方面给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棉花;进出口;优劣势

一、国内棉花进出口贸易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

陈阵、苏振东、王小红(202_)根据美国农业统计数据,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国内外棉花价格波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际价格对国内棉花价格产生显著影响,而国内棉花价格却对国际棉花价格缺乏影响力,我国缺乏对国际棉花价格的定价权。并提出我国应继续加大对棉花生产的支持力度,完善国内棉花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提升棉花市场定价权。[1]

宋聚国、刘艺卓(202_)通过构建评估中国棉花产业安全状况的指标体系,并采用GTAP型模拟了进口对我国棉花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棉花产业竞争力明显下降,进口依存度显著上升,在棉花种植比较收益提升的情况下有较大增长潜力,提高棉花配额外关税税率将显著减少棉花进口并有利于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并提出将棉花收储对象由皮棉改为籽棉、提高棉花竞争力、提高进口配额关税和强化多双边贸易谈判等政策建议。[2]

张淑荣、兰德平、刘朝敏(202_)通过对中国、美国和印度的研究,运用贸易规模指标和价格竞争力指标,分析了棉花主产国的贸易竞争力。认为美国和印度具有吉祥的规模竞争力,中国的价格优势在入世后消失;与美国和因素相比,中国棉花价格竞争力以出口份额较少的废棉与梳理棉来支撑。最后提出应该发展产业内贸易来提高棉花贸易竞争力的建议。[3]

王晓轩、李海燕(202_)通过定量对比和变化趋势分析关税配额对中国棉花和贸易的影响,找出棉花关税配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棉花配额作为一种短期的过渡政策可以采用,但是希望把棉花作为产业链的核心去考虑;同时,棉花进口使用一种普通关税更为简便合理。[4]

张艳娜、吴萍萍(202_)首先从我国棉花的生产、消费和贸易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然后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生产效率、线上比较优势指数额等国际贸易的指数对我国棉花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我国棉花在国际竞争力方面存在优势和劣势,并提出政府应当遏制当前棉花产业下滑势头,稳定棉花生产与市场供应,稳定价格,避免产业出现大起大落。[5]

张淑荣、兰德平(202_)根据1990~202_年数据为基础,对我国棉花进出口发展特征进行分析,并测算出棉花主产国和主消费国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C)、国际市场占有率(MS)和国际比较优势指数(RCA),对我国棉花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分析。表明入世前我国棉花进出口规模较小,入世后我国威棉花净进口大国,进口来源集中且较稳定;我国棉花几乎不具有国际竞争力。[6]

刘怡、黄日明(202_)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与进出口价格比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棉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提供棉花单产和降低棉花生产成本;同时,提出应完善棉花市场体系。[7]

祝宏辉、岳会(202_)根据各贸易竞争指标的测算,进一步表明我国棉花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呈下降趋势。建议通过调整我国棉花贸易供求布局、加强优质棉花品种培育、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实施棉花补贴政策等措施,提升我国棉花国际竞争力。[8]

刘涵(202_)从中国棉花进口量、进口价格、贸易方式及进口国等四个方面简要论述了中国棉花进口的基本格局,并总结出棉花进口格局的特点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进口国,且对棉花进口的依赖性不断加强;滑准税政策有效地调节了进口面价,是棉花进口的重要工具;我国棉花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性加强;棉花进口贸易方式与国内纺织业形式紧密相关。[9]

李鹏飞(202_)实证表明中国买方国际市场势力小于美国的卖方国际市场势力。较高的棉花生产成本、较高的美棉市场份额和国内涉棉企业较低的市场集中度不利于中国买方国际市场势力的构建。提出降低棉花生产成本,增加本国棉花供给,降低对美棉的剩余需求;实现棉花进口来源国和渠道多元化;建立价格联盟,提高国内涉棉企业的市场集中度。[10]

曹守峰(202_)通过对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相关棉花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中国与中亚五国均具有较强的棉花生产能力;乌兹别克斯坦棉花贸易在中亚五国

[11]中占主导地位,中国棉花不具有贸易竞争优势,而中亚五国贸易竞争优势下降。

二、中国棉花进出口贸易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也是重要的棉花贸易国。棉花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材料。棉花生产的特点为多劳动力投入,且投入产出高,为农村就业和缓解农村贫困做出贡献。入世后,我国棉花进出口贸易收到大量低价棉花进口严重冲击,导致国内棉花价格波动大,影响棉花产业与棉农的正常发展。

(一)我国棉花进出口状况

近年来,中国棉花贸易进口大幅增加,出口不断萎缩,棉花贸易逆差呈不断扩大趋势。202_—202_年,中国棉花进口月6万吨,到202_年猛增至364.3万吨。202_年以后,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202_年降低至最低点15.3万吨,202_年又恢复至283.9万吨,同比增长85.92%。202_年呈继续增长趋势。棉花对外依存度已超过30%。相对于棉花进口量而言,中国棉花出口在这一时期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并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进口量高涨和出口减少,导致中国棉花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贸易逆差额从202_年的2.23亿美元增加到202_年的93.93亿美元,增加了41倍。

表1 202_—202_年棉花进出口量占产量之比重

年度 进口量(万t)

202_ 202_ 202_ 202_ 202_ 202_ 202_ 202_ 202_ 11.7 71.9 199.1 166.4 411.0 228.2 244.6 123.0 250.4

产量(万t)527.2 555.7 590.3 605.6 651.8 690.1 779.7 782.5 675.7

消费量(万t)582.3 659.8 674.3 871.5 1032.0 1166.7 1111.6 918.2 1045.0

进口量/产进口量/消量(%)2.21 12.94 33.71 27.41 63.06 33.04 31.29 15.71 37.05

费量(%)2.00 10.90 29.51 19.05 39.83 19.54 21.95 13.39 23.96 数据来源:中国改革,中国棉花信息网站。

(二)我国棉花缺口状况

202_年我国棉花需求量为950万吨,缺口大约为40%,到202_年中国的棉花消费量为900万吨左右,缺口大约为200万吨。这表明,我国棉花需求缺口大,国内棉花生产难以满足巨大缺口的需求。同时,202_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大约7592万亩,比202_年减少了1000万亩,减幅在10%以上。棉地的减少,也是我国棉花缺口加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我国棉花进出口区域特征

我国棉花的主要进口国特征:(1)我国棉花进口地理集中度很高,近年来有分散趋势。202_~202_年中国前五大棉花进口来源地为美国、印度、非洲的布基纳法索、贝宁、马里及喀麦隆等。其中美国所占份额从202_年的60.34%下降到202_年的35.56%,而印度从202_年的2.31%上升到202_年的30.57%。非洲作为进口来源地的集中度上升。(2)美国始终是我国棉花进出口的最大贸易伙伴。(3)我国棉花主要进口来源国稳定,202_年至今,美国、印度及乌兹别克斯坦始终是我国三大主要进口来源国。

我国棉花的主要出口国或地区特征:中国出口棉花目的地主要为韩国、印尼、中国台湾、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1)这些地方耕地面积有限,冰狩气候条件制约,不适宜种植棉花,成为我国较为稳定的棉花出口贸易伙伴。(2)近年来在各出口国和地区所占份额上呈现比较大的波动。

三、我国棉花产业进出口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

1.历史优势。我国种植棉花历史悠久,且种植面积集中且广泛。我国棉花种植划分为三大区域: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湖北、安徽、四川、江西、湖南8省市,近年来种植面积稳中有减,棉花产量约占全国20%。黄河流域棉区。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辽宁6省区,近年来种植面积基本保持平稳, 棉花产量约占全国40%。新疆棉区。包括新疆和河西走廊一带。产量约占全国的40%。新疆棉花以纤维长、色泽洁白、拉力强著称。新疆棉花多年来在总产、单产、人均占有量等方面都居全国首位。

2.品质优势。我国棉花水平品质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突出的优点是杂质含量少,短绒率低,可满足纺32-40支纱的需要。长江流域大部分棉区棉花纤维长度长,比强度高,但纤维偏粗;黄河流域棉区纤维品质指标间比较协调;西北内陆棉区棉花色泽好,长度在29毫米以上,主体马克隆值级达A级,但比强度低。3.需求优势。我国棉花消费需求持续增强。入世后,我国棉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棉花的需求量随之大幅增长。我国棉花产量与消费量的缺口,一直呈现稳步增加的趋势。证明我国棉花需求仍然十分巨大,对于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需求基础。

(二)劣势

1.价格劣势。我国棉花生产方式以小规模农户经营为主,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导致我国棉花价格高于进口棉花价格,我国棉花国际竞争力不强。2.规模劣势。我国有约3000多万户农民从事棉花生产。以1990-202_年统计为例,年均植棉7598万亩(202_年我国棉花棉花种植面积约7000万亩),户均不足3亩。而美国家庭农场的棉花种植规模约202_亩。我国有棉花收购轧花企业12000多家,棉花加工能力已经突破202_万吨。以202_年收购棉花475万吨为例,平均每个企业收购轧花量只有0.06万吨。而美国常年棉花产量400多万吨左右,却只有100多家轧花企业,平均每个企业加工4万多吨,是我国的66倍。

3.流通环节不畅通。棉花企业的经营观念没有完全跟上市场的变化,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市场信息搜集整理和研究分析,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和经营能力不高,在经营上仍旧沿续过去一买一卖、坐等涨价的老模式,缺乏适应现代市场的新营销手段。受技术设施条件的限制,我国棉花流通企业还存在物流设施差、规模小、物流组织不合理的问题,降低了棉花流通的组织化水平,影响了棉花市场的流通效率。

4.棉花期货作用不显著。期货市场参与程度远远不够,棉农、棉花贸易企业、棉花加工业等市场主体仍大多延续着传统的定价方式,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不强。同时,我国期货市场开放程度低,与国际棉花期货市场相比处于落后地位。5.市场机制不够完善。我国棉花价格受到政府棉花政策的营销。为了维护国内棉花价格稳定,我国采取数量调控的方法。比如,“涨抛跌进”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只是临时性的,不利于我国棉花市场价格机制的完善。

6.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我国对棉花的支持政策主要表现在良种培育、良种种植补贴、推广生产技术支持、仅向规模较大企业提供棉花收购贷款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高额补贴相差甚远,与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有不小差距。1999年8月至202_年7月,美国棉花生产者共得到124.7亿美元的补贴,而同期美国棉花的产值是139.4亿美元。(补贴占整个产值的89.5%)。与我国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也建立了棉花最低支持价格,并通过印度棉花公司资助棉花发展项目。巴基斯坦建立了棉花保护价格;墨西哥1994年实施了扶农计划,对种植三年以上的棉农每公顷补贴73美元,植保卫生补贴129美元。

四、我国棉花产业进出口发展的应对策略

1.提高我国棉花生产效率,降低棉花生产成本,增强国际价格竞争力。我国政府应加大对棉花生产的扶持。加大对棉花生产的基础设施和科技等方面的投入,努力转变规模小、分散化的棉花生产方式,促进棉花产业向大规模、集约化的生产方式的转型。并且应根据棉花生产地的地理因素,进行专门化的生产,形成产业特色,提高我国棉花生产效率。最终增强棉花国际价格竞争力。

2.增加对国内棉花的需求,减少进口。我国棉花近年来,由于异性纤维问题严重,我国存在大量的库存棉花问题。我国应该从国内市场开始,重点解决异性纤维问题,增加棉纺织企业对国内棉花的需求,减少棉花的进口量。

3.帮助棉花市场经济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通过运用互联网,可以最快、无障碍的方式了解全球棉花需求、供给、价格的信息,掌握棉花市场动态。

4.建立专业化、标准化、全国化的棉花组织,来实行“企业+棉花组织+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通过专业化的棉花组织,来架起企业与农户间沟通的桥梁。一方面,棉花组织想企业和农户提供棉花供给与需求信息。同时,棉花组织,可以帮助农户去了解目前国际棉花形势。

5.强化我国棉花期货市场的发现功能。政府应鼓励棉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棉花气话市场交易,通过淘气保值等操作较低棉花市场的价格风险。另外,金融监管部门应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选择适当的时机进一步开放我国期货市场。6.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下的主要由市场配置棉花资源。让棉花的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与政府共同参与棉花资源的配置,其中前者居支配和基础地位,后者则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起导向作用。棉花的供求和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政府不直接干预棉花市场,而是通过制定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质量控制制度等来实施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陈阵.苏振东.王小红.对我国棉花国际定价权缺失的研究[J].财经市场202_:60-61.[2]宋聚国.刘艺卓.进口对我国棉花产业的影响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2_(05):91-97 [3]张淑荣.兰德平.刘朝敏.棉花主产国贸易竞争力分析——基于中国、美国和印度的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2_(08):44-46.[4]王晓轩.李海燕.我国关税配额对棉花产业和贸易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_(04):93-95.[5]张艳娜.吴萍萍.我国棉花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_(11):66-68.[6]张淑荣.兰德平.我国棉花进出口发展特征及国际竞争力分析[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_(3):57-63.[7]柳怡.黄日明.中国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_(2):1-2.[8]祝宏辉.岳会.中国棉花进出口贸易状况及国际竞争力分析[J].中国棉花,202_,39(7):1-4.[9]刘涵.中国棉花进口格局与展望[J].农业贸易展望,202_(04):39-43.[10]李鹏飞.中国棉花进口贸易的国际市场势力研究[J].202_(9):52-56.[11]曹守峰.中国与中亚五国棉花生产与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J].中国棉花,202_,38(05):11-13.

第二篇:中国环境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202_年,我国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持续好转,但环境总体形势依然十分来峻,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中国目前面临哪些环境问题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和《199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数据,中国目前的环境状况主要数据如下:

一.水污染

1.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等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204条河流409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9.9%、23.7%和16.4%。

长江、珠江总体水质良好,松花江、淮河为轻度污染,黄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在监测营养状态的26个湖泊(水库)中,富营养化状态的湖泊(水库)占42.3%。水资源和水环境

* 我国水资源紧张,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 全国3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近百个城市严重缺水,每年因缺水而减少的产值达1200亿元;* 我国著名的5大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的蓄水量都在减少,湖面缩小了1/4甚至一半;

* 我国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8%的城市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工业较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突出; * 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次序为: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从河流的氨氮、高锰酸盐、挥发酚等主要污染参数来看,水质情况普遍不好。有些河流中铜、氰化物、汞有超标现象。城市河段悬浮物超标现象普遍,主要污染物是耗氧的有机物和氯化物等。

* 主要大淡水湖泊污染程度的次序为:巢湖(西半湖〕、滇池、南四湖、太湖、洪泽湖、洞庭湖、镜泊湖、兴凯湖、博斯藤湖、松花湖、洱海。主要淡水湖泊水

库磷、氮污染面广,部分湖泊和水库汞或其他重金属污染严重;

* 城市中80%以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水体,使流经主要城市的70%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来自化工、石化、造纸、食品、制革、纺织等企业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和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

* 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还在逐年递增,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5%,绝大部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中。生活污水加上化肥和农药中氮、磷的流失,促使了我国的湖泊富营养化;

* 50%的城市饮用水源受到污染;

* 地下水因过量开采,形成地面下沉和水质恶化; 我国四大海域(东海、渤海、黄海和南海〕的近岸海域污染加重,无机氮、无机磷和石油类污染普遍超标。

2.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为62.7%,三类海水为14.1%,四类和劣四类海水为23.2%。四大海区中,黄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质差,东海近岸海域水质极差。与上年相比,胶州湾一、二类海水比例上升25.0%,渤海湾、长江口和珠江口一、二类海水比例下降20.0%以上。* 我国的近岸海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特别是与大中城市毗连的海域、海湾、入海河口处的污染与生态破坏已经比较严重,入海污染物中来自陆上的占80%以上;* 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海区中,近岸海域石油类污染普遍严重,并存在不同程度的有机物污染和富营养化,部分近岸海域水质和底质的重金属污染也比较严重。1990年,在中国沿岸海域从南到北相继发生赤潮34起,为1961-1980年平均值的30倍;

* 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了沿岸、近海渔业资源衰退,生物种类减少,水产品质量下降,养殖滩涂大片荒废,海水养殖污染损害事故不断发生,造成经济损失几亿元;

*近岸海域以有机物污染和石油类污染为主要类型的污染有加重趋势,沿海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将加速海洋环境污染由沿海城市毗连海域向沿海农村近岸海域扩散;

* 中国近海长期过度捕捞渔业资源致使一些传统经济鱼类种群生态衰退,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和休养生息,中国近海渔业资源将难以恢复其再生增殖能力;

* 南海的珊瑚礁和红树林近年来被开采砍伐,不仅破坏了这些宝贵的资源,而且使红树林和珊瑚礁鱼类失去生存环境和营养供应地,种群也在消退;

* 若对江豚、海豹、海龟及玳瑁等珍稀动物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它们有在中国近海逐渐消退的危险。

二.空气污染

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但部分城市污染仍较重;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但酸雨污染仍较重。

全国471个县级及以上城市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其中3.6%的城市达到一级标准,79.2%的城市达到二级标准,15.5%的城市达到三级标准,1.7%的城市劣于三级标准。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达到二级标准的比例为73.5%,较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

全国开展酸雨监测的494个城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城市249个,占50.4%,酸雨程度严重或较重(降水年均pH值<5.0)的城市有107个,占21.6%,与上年基本持平。

三.土地资源

*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085公顷,是世界人均的1/5;

* 全国耕地面积以每年平均30万公顷左右的速度递减,主要原因是基本建设占用耕地上升;

* 我国耕地土壤质量呈下降趋势。全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已降到1%,明显低于欧美国家2.5%-4%的水平。东北黑土地带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刚开垦时的8%-10%已降为目前的1%-5%;

* 盐碱化、沙化、水土流失在继续吞噬大量耕地。目前全国受盐碱化威胁的耕地

约有1亿亩,受沙漠化威胁的农田近6千万亩;

* 全国约有1/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每年流失的土壤约50亿吨,相当于在全国的耕地上刮去1cm厚地表土,所流失的养分相当于全国一年生产的化肥氮磷钾含量。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很大部分是由于不合理耕作和植被破坏造成的;

* 我国遭受工业“三废”污染的农田达1亿多亩。被重金属镉污染的耕地有20余万亩,涉及11个省25个地区。被汞污染的耕地有48万亩,涉及15个省21个地区;

* 大量使用农药使土壤有毒物质含量加大,同时也杀死了大量害虫天敌和有益动物;

* 由于农用薄膜的大量使用,用后不加回收,废膜已成为我国新的土壤污染物。草原资源

* 我国草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0%,然而,由于风蚀沙化、植被破坏、超载放牧、不合理开垦以及草原工作的低投入、轻管理等,致使草原严重退化。草原退化面积达9千多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3以上,平均产草量下降了30%-50%。中国百亩草地产肉量只25.5公斤,产奶26•8公斤,毛3公斤,仅为相同气候带下美国的1/27,新西兰的1/82;

* 预计到202_年,草原牧草产量可能比目前下降30%。

三.噪音污染

* 我国噪声污染较严重,2/3的城市人口暴露在较高的噪声环境中;

* 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不到50%;

* 90%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超过了国家规定的70分贝,全国每年因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约合人民币216亿元; * 社会生活噪声呈明显上升趋势。

四.化学辐射污染

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环境电离辐射水平保持稳定,核设施、核技术利用项目周围环境电离辐射水平总体未见明显变化;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情况较好,电磁辐射设施周围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未见明显变化。

五.生态环境问题

全国部分生态系统功能有所改善,但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遗传资源不断丧失和流失。

1.生物多样性与物种保护

* 中国是世界上动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居全球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

* 中国有高等植物32800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2%,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被子植物24500多种,裸子植物236种,苔藓植物约202_种,蕨类植物2600余种,植物药材4773种,淀粉原料植物300种,纤维原料植物500种,油脂植物800种,香料植物350种,已开发利用的真菌800种。我国特有的植物约有200个属(万余种〕。银杉、水杉、水松、金钱松、台湾松、银杏、珙桐、水青树、钟萼木、香果树等都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树种;

* 中国是世界三大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水稻、大豆、谷子、黄麻等20余种作物起源于中国。中国拥有大量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如野核桃、野板栗、野荔枝、野龙眼、野杨梅、野生稻、野生大麦、野生大豆、野生茶叶、野苹果等,是珍贵的野生植物资源。中国常见的栽培作物有50多种,果树品种万余个; * 中国动物种类约10.45万,占世界总数的10%。脊椎动物4400多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0%以上,其中两栖类210种,爬行类320种、鸟类1186种、兽类500种、鱼类2200余种。分别占世界总数的10%、13%、5%、7%、10%。昆虫约10万种;

* 中国有鹤类9种、雁鸭类46种、食肉类54种、雉类276种、灵长类190种;

* 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以及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破坏,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损失严重,动植物种类中已有总物种数的15%-20%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水平。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所列640个种中,中国就占156个种;

*近50年来,中国约有200种植物已经灭绝,高等植物中濒危和受威胁的高达4000-5000种,约占总种数的15%-20%。许多重要药材如野人参、野天麻等濒临灭绝。《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确定珍稀濒危植物354种,其中,一级8种,二级143种,三级203种;

中国近百年来,约有10余种动物绝迹,如高鼻羚羊、麋鹿、野马、犀牛、新疆虎等。目前,有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雪豹、白暨豚等20余种珍稀动物又面临绝灭的危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确定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75种,其中一级96种,二级161种。丹顶鹤、台湾猴、扭角羚、白唇鹿、华南虎、褐马鸡、黑颈鹤、绿尾红雉、扬子鳄、中华鲟等属于我国100多种珍稀动物之列; * 全国自然保护区763多处,珍稀濒危动物人工繁殖场106个,珍稀植物引种栽培场7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6618.4万ha,占国土面积的6.8%。

2.我国森林覆盖率约为13%,居世界第121位;

* 我国人均森林面积约0.11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森林面积的1/9; * 海南岛的热带雨林在过去四十年中由1300多万亩减至367万亩,森林覆盖率也由26%降至7.2%。由于大量垦荒,种植橡胶等,热带雨林被砍伐面积达500多万亩,其中利用292亩,200万亩被沦为不毛之地;

* 我国宝贵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森林火灾与病虫害的破坏,原始林每年减少5千平方公里;

* 占国土面积50%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覆盖率不足1%,许多地区无林可言;

* 酸雨带来的酸沉降正在导致大片森林衰退消失,森林受害面积128.1万公顷,年木材损失6亿元,森林生态效益损失约54亿元。

第三篇:中国广告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中国广告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中国的广告业个年轻的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广告业现状相比,仍显得相对滞后。我国广告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导致了一些比较明显的缺陷和许多有待填补的空白,本文就我国广告业现状及涉及到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面对的伦理道德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中国广告业发展现状:

广告是一个企业产品的外在形象,旨在宣传企业或者政府等的形象、产品或者服务。如果国民对某个广告已经产生反感,那么他就不会去买这个企业的产品,这个企业就难以生存。因此,广告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十分重要。我国的广告业与国外广告业相比,在广告理念、广告运作、广告效果上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缺乏专业人才。随着合资广告公司数量的增加和外商独资广告公司的出现,广告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我国中小广告公司将会受到冲击。

从202_ 年经济回升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发展周期到 202_ 年,中国经济连续9年快速平稳运行,国民经济良好较快的发展态势,为广告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

总体来看,经历了上世纪 80 年代的恢复期和 90 年代高速发展的成长期,202_ 年以来中国广告业进入了高度成长的新时期,我国广告业的发展由低起点高速度向高起点低速度迈进,增长速度趋于平稳,行业的平均利润趋向稳定。具体来说,中国广告业的发展现状如下:

§广告业在中国这片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沃土上早已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兴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全国上下总体消费需求量名列世界前茅,需求样式也较别国多。人口多,需求多,市场大,这使得中国广告市场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广告业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中国的广告市场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为中国广告业今后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广告管理上,政府和相关协会和其他有关民间组织担当着中国广告业的管理者,履行着中国广告业的管理职能。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像《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也建立了一些专门培养广告业专门人才的高校、开设了相关广告学课程,广告业内部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业自律标准规范。§广告社会监督上,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规范的监督机制和实施的程序。而受众在广告业监督问题上也有了较大的觉醒,对广告业以及广告都有了较前期更加清晰地认识,百姓的维权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

§广告经营管理上,中国已经形成了广告代理制,并成立了许多广告代理公司,并在新世纪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通时,中国广告业也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广告业务运作流程。

§广告媒介运用上,中国广告业已经结合了科技的因素,全面运用网络、游戏、电视、电影、手机、广播、报纸和宣传页等等各种可利用的宣传工具,在这一点上应该可以说是已经和世界接轨了。

广告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切事物都具有双面性,中国广告业也不例外,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他仍旧存在的不足依旧不可令人忽视,甚至应该要重视或者当心。具体来说,我国广告业的主要问题如下:

◆ 经济问题

§中国广告市场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虽然今年来我国广告业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其营业额仍然较低,尤其是平均经营额仍然偏少,呈现出“僧多粥少”的局面;而且在南北、东西不同地域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传媒与广告公司的博弈中,广告公司仍然处于弱势。我国的广告公司大多数是非国有的,而我国的传媒却大多数属于国有的。双方在争夺市场等一系列竞争中,广告公司仍旧处于被“欺压”的弱势,利润分割上,广告公司依旧是“被宰割”的一方。

§广告经营者数量多,规模小,拥有综合实力的广告公司更是凤毛麟角;不少有实力的大企业把广告业作为企业内的子公司来扶持,以解决职工子女和企业闲散人才的安置问题,这类企业办的广告公司在谋求业务信息、吸引高级人才、综合市场调研和产品品牌策划能力等等方面,都远不及专业广告公司,但却瓜分了原本要流向专业公司的广告业务量。

§广告主广告费的投放还未完全走向理性,是社会对广告业认识还需提高,对广告公司的角色作用和劳动成果缺乏理解和尊重。广告是一种企业的竞争行为,只有不断挑战市场竞争,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企业,才能获得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

§管理、经营和制作人员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有高校培养广告业人才,但是社会这个大染缸总容易把人才染成其他角色,要么经营不善,要么管理不妥,要么自律不足,还有就是专业技能不足,缺乏创新思维,使得广告业人才队伍显得较为缺乏。

§广告公司内部问题。我国的广告公司高度分散于弱小、非专业化和泛化问题严重,使得广告公司自身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外部力量,这也严重影响着广告公司的对外竞争力。

◆ 社会问题

§广告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就我国广告审查制度来说,因经营单位集经营与审查于一体的管理体制,导致虚假广告现象严重。同时,广告市场也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经营秩序较为混乱,存在权钱、关系网、性等方面的恶性因素的影响。

§广告法律法规存在盲区。法律条款不够细化,积极是一些比较原则的宽泛的内容,缺乏有针对性的细化规定。同时违法处罚的力度不够重,对违法广告广告主、发布单位、制作单位、代言人等都没有一个较为相对有区别的严厉查处,使得虚假广告等屡禁不止。再者法律法规调整范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总落后与现实的需要。

§行业自律存在不足:广告业自律组织缺乏足够的约束力和权威性;自律规则偏少,不够健全,而已有的一些规则又太抽象,可操作性不强;广告活动中各行为主体汗液自律意识淡薄。

§广告的社会监督力度不够。随着我国科普、普法、普教等工作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虽然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不够,许多人都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一些违法侵权广告置之不理。

◆ 道德伦理问题

§国内一些企业为推销其产品,人为的夸大广告,运用主观的、夸大的言语赞扬有待销售的产品,而且用词往往是模糊的和笼统的,没有指出任何具体事实。通过夸张性广告来吸引消费者,诱使消费者购买其产品。由此可见,广告的原罪性,也触及到社会伦理道德底线。

§在广告促销时,部分销售者会做一些欺诈性质产品承诺,不管是明确的还是隐晦的,确实虚假并且有可能欺骗或误导理智的人们时,该承诺被认定为具有欺骗性。通过偷换概念、部分公开、小字修正等手法欺骗消费者,让消费者信以为真,从而购买其产品。这样的做法,侵犯了消费者产品的知情权。同时,使消费者对广告的信任感日趋减弱,不利广告业的长远发展。

§以新闻的形式刊登广告,让读者将广告误认为新闻,借助新闻及时客观的特点为产品做宣传。混淆视听,瞒天过海,广告新闻宣传产品,看似无可厚非,就其本质仍是一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如果违背这一原则,便会产生道德问题。商品的名称、包装等方面采用了一些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做法,如“他妈的”酸梅汤、“成都建仁药方”等名称,及一些性诉求的广告,均为单纯为了吸引消费者注意力而不择手段,内容制作得极为低俗,甚至不堪入目,对社会道德产生了极恶劣的影响。

§广告促销回扣也会影响到社会伦理产生影响。企业的责任在于将商品或服务或企业本身的真实信息传递给客户和消费者,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将会误导用户的购买决策,因而是不道德的。不仅如此,如果在促销的过程中使用了回扣等不道德的手段,同样会恶化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因而同样也是不道德的。

正所谓“有病就要治”,广告不仅是一种经营行为 ,也是一种艺术行为和社会行为,我们期待着中国广告能从各个方面完善自我,多出一些有创新和符合时代精神的优秀广告作品。

第四篇:202_年国际棉花价差进出口数据分析

202_年国际棉花价差进出口数据分析 智研咨询网讯:

内容提示: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测算,如果我国废旧纺织品全部得到回收利用,每年可提供的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相当于节约原油2400万吨,还能减少80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节约近三分之一的棉花种植面积。

1至5月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7.6%,增速继续放缓,行业发展压力增加。原料本是纺织产品赖以生存的基础,如今却成了制约产业持续发展的掣肘。一方面是高额的国内外棉花价差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替代棉花的天然纤维供给不足,化纤技术有待提高。

棉花之殇痛在产业

“棉花之殇,痛在产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在近日召开的202_中国国际纺织原料会议上说,尽管在整个纺织原料中,棉花仅占据20%,但作为基础原料的棉花,价格高低不仅直接决定着纺服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竞争力,也影响着天然纤维、化纤等其他原料的供需情况。

国际上棉花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波动,而国内棉花价格是以临时收储价和进口配额量为支撑的。受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及丰产预期影响,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呈下跌走势,与国内棉花的价差进一步拉大,削弱了我国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说,国内外棉价差在每吨202_元以内,纺织行业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品种开发进行对冲。价差拉大到每吨4000元甚至更多时,任何技术进步和人才储备都显得苍白无力。

国内外棉花价格差扩大对纺织服装企业经济效益以及产业出口都带来直接影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1至5月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7.6%,企业经济效益指标增速放缓约5个百分点,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6%,同比降低10个百分点。

“虽然4月国家宣布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但国库里仍有1200万吨的棉花,至少需要2至3年时间来消化,受国储以及贸易政策的影响,国内棉价偏高问题短期内仍不能解决,棉花问题仍然会长期影响纺织行业。”高勇说。

政策替代不了市场

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芳介绍,从202_年起,我国实行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三年收储总量超过1600万吨,占到棉花全国总产量的80%。同期国际市场棉价波动幅度近50%,国内市场波动幅度不足10%。

“从稳定棉价,保护农民的角度来看,收储政策无疑是成功的。”高芳说,但随着国际市场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临时收储政策也呈现弊端。“对于棉农,只需要把棉花卖给国家,不用关注质量。同时,过剩的棉花存入国库,不仅纺织企业负担沉重,也给财政带来负担。

“不要让国家成为买家,让政策替代市场。”高芳说,今年4月,我国宣布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选择新疆作为试点地区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新政策。就是在确保棉花价格市场化的基础上,将差价补给实际种植者,既发挥了市场效益,又保护农民利益。

然而,实施目标价格补贴的新政策虽已颁布,但具体细则仍未出台,很多纺织企业处于观望状态,对后市的判断也模糊。高勇说,除了目标价格以外,一系列的配套政策还在制定中,如何让市场说话,如何在价格过度下跌时有托底,防止卖棉难等,仍需要界定。

“今年是收购市场放开的第一年,只要不出现大面积系统性卖棉难,希望保持政策定力,降低对市场的干预度,让市场来说话,让市场回归正常。”高勇说。此外,对于国库中大量的棉花库存,他建议国家能够在储备棉发放上出台优惠政策,缓解企业高成本压力。

加速新型原料替代

破解原料困境,除了在棉花上做文章,还需要在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和开发新型原料上下工夫。

但是,我国每年回收纤维却不足原料的10%,仅在上海、广州有一些回收旧衣的尝试。

王天凯说,目前,废旧纺织品回收渠道不健全,回收废旧料加工技术也有待提高,能够回用到服装、家用纺织品上的比重还很低。

“现在钢铁造纸大部分都靠回收原料维持生产,我们为了弥补今后原料的不足,也要加强废旧原料的回收和再利用。”王天凯建议,加快推动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废旧纤维制品回收系统和相关标准制度与渠道体系,逐渐扩大废旧原料在纺织品再生产中的比重,同时加强回收提炼技术研发。

此外,除了传统天然纤维外,也要不断提高新型纤维的开发利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建议加大纤维材料技术研发力度,以开发出性能更优、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纤维产品。

内容选自智研咨询发布的《202_-202_年中国彩棉市场深度调查与产业竞争现状报告》

第五篇: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面临主要任务

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面临主要任务 —崔忠付副会长在ICCLTP2008的主题发言

10月8日,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在202_中国物流与运输国际学术大会上作关于“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任务”的主题报告。

催副会长对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中国现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等方面做了详尽分析。

催副会长认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集中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得到了确定;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巨大;物流企业正在不断成长壮大;企业物流运作模式有所提升;物流国际化竞争趋势增强;各项基础性工作从无到有快速推进;物流政策环境逐步得到改善;物流管理协调机制初步建立。我国物流业发展势头迅猛,前景广阔。同时他也指出,宏观和微观层面显现物流管理粗放;产业地位确定与政策支持不协调;中小物流企业面临生存压力;外资物流对民族企业构成威胁等是我国物流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催副会长对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提出了建议,这些任务包括:加快培育物流服务市场;合理布局区域物流发展;搞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重点领域现代物流;积极推进物流现代化进程。

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铁道部副总工程师郑健在ICCLTP2008的主题发言

202_中国物流与运输国际学术会议(ICCLTP2008)于202_年10月8-9日在成都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兼工程设计鉴定中心主任、铁路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院长郑健出席了该次会议并做了主题报告。

郑健从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出发,围绕中国铁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国铁路发展战略、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铁路建设的近期进展内容做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郑总指出在过去的铁路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取得了良好成效:铁路运输总量取得显著成绩;路网建设进入新阶段;科技进步迈出坚实步伐;铁路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这些成绩为进一步推进铁路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我国在“十一五”时期加快铁路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挑战。挑战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铁路运输提出了更高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加快铁路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铁路提供强大的运力支持;进出口贸易增势强劲要求铁路扩大进出口货物运量。

郑总指出中国铁路发展战略的近期目标是:建设新线17000公里,其中客运专线7000公里;建设既有线复线8000公里;既有线电气化改造15000公里;复线、电化率均达到45%以上,快速客运网总规模达到20000公里以上,煤炭通道总能力达到18亿吨,西部路网总规模达到35000公里,形成覆盖全国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基本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运输安全持续稳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中国铁路中长期规划目标:到202_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应对东北亚物流与环境变化是日本物流新对策 —志村务(Shimura Tutomu)在ICCLTP2008的主题演讲

应ICCLTP2008国际会议组委会的邀请,日本国土交通省政策总括官助理、综合物流主管参事官志村务先生于202_年10月8日-9日出席本次大会并做题为“日本物流政策的现状和展望”主题发言。

志村务先生报告的重点内容是日本的物流政策,整个报告可以分为三部分:日本物流现状,日本物流环境变化及对策和为提升国际物流竞争力所应采取的对策。

首先,志村务先生介绍了日本对物流概念的定义,并结合日本国内和国际运输总量的数据图表说明了现在日本及世界物流的现状。然后,志村务先生具体谈到了日本物流环境的三个变化,分别为:东亚区域物流的“准国内化”,重视环保的必要性及国际物流安全性。最后,志村务先生介绍了为实现提升国际物流效率的目的,日本正推行的国际物流政策。其中,主要谈到了中日韩物流合作、日本与东盟的物流合作、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及亚洲Gateway构想等内容。志村务先生的报告中引用了大量的数据,通过具体的数据对比和归纳来诠释了近年来日本和世界物流领域发生的变化,使其论述严谨而有说服力,直观的展现物流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和前进的方向。同时报告还明确了针对这些变化应当采取的政策措施,从宏观的角度构建出政策框架,提出合理的建议。

制定国家道路安全战略是当务之急 —陆键教授在ICCLTP2008的主题发言

应202_中国物流与运输国际学术会议(ICCLTP2008)组委会邀请,东南大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陆键教授出席于202_年10月8-9日出席本次大会的开幕式并做题为“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的战略和战术思考-美国和中国的经验”的学术报告。

陆键教授在报告中首先比较了中国及美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问题、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的主要着眼点、中国在道路交通安全各环节与美国的差距、改善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的战略和战术思考、道路交通安全技术应用和研究等方面的问题。然后指出了中国在道路交通安全各环节与美国的差距方面,重点提到了基础设施、道路使用者、道路安全设施、车辆安全性能、交通执法、交通管理等六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总的来讲,同美国差距就大的还是交通执法这个环节。最后陆键教授提出了改善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的战略和战术思考。陆教授提出:制订国家级权威的(唯一的)道路交通安全战略规划、制订各省交通厅的道路交通安全战略规划、道路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车辆安全性能、交通安全教育、交通执法等措施来改善我国道路交通安全。

陆教授最后对我国交通安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陆教授的报告获得了与会来宾和学者的热烈掌声。

改善成都物流环境建设西部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

—陈仲维主任在ICCLTP2008的主题发言

10月8日,成都市物流办主任陈仲维在202_中国物流与运输国际学术大会上作关于“改善成都物流环境建设西部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的主题报告。

陈主任对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对拉动成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成都打造区域物流中心的主要措施等方面做了详尽分析。

陈主任指出区域物流中心是指一个区域内部的货物集散枢纽中心,它是区域内部与外部进行货物交换的聚集点。成都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包括三要素:交通基础设施、物流通道、物流园区,其对拉动成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改善投资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竞争力,为此,必须实施“抢先一步”的发展战略。

陈主任提出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包括:一网、二平台、三园区、四中心、五十个物流服务站。其中,一网为打通连接外部的货运快速通道,建立市内物流配送网络。二平台就是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以及交通运输设施平台。三园区是三个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四中心是四个区域性综合型物流中心。然后在城市商贸中心、大型专业市场、大型制造企业、工业集中发展区以及主要交通设施战场附近,合理选择建设一批物流服务站。

陈主任提出成都打造区域物流中心的主要措施有:

一、加快铁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内陆港;

二、开通更多的国际直飞航线,构建西部国际枢纽机场;

三、加强大通关体系建设,设立成都综合保税区;

四、加快物流园区的建设步伐,着力引进国际知名大型物流企业。

中国棉花进出口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合集五篇)
TOP